分数除法的意义范文

2023-09-20

分数除法的意义范文第1篇

分数与除法,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内容。而在小学阶段数学知识之所以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绝不仅仅是知识演绎的结果,而是具体的模型、图形、情景等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我在设计《分数与除法》这一课时,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通过实际操作感悟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让数学回到生活中,使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机智的头脑,敏锐的眼睛,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细节。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在上课开始我由一块蛋糕引入:把一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到几块蛋糕?这就为新课的内容做好了引入。课的最后,我又通过在“花店剪彩带”这一现实生活情景,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剪彩带。

2.营造氛围,合作探究。我在教学中始终为学生营造了主动探究的氛围,“把7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蛋糕?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交流,并探讨分母不能是0”等等,我精心设计的这些问题或提出的学习要求,使得学生情绪高涨,促进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主动探究的氛围,所以学生才会表现出愿学、乐学的情绪,才会在活动中自主地去想、去说、去发现。

3.利用好教具,发挥其直观的作用。在教学中合理利用一些教具,能收到不同寻常的效果。这节课就是在课前经过仔细的推敲琢磨,认为确实至少应该运用一些教具上课,才能使学生通过直观更清楚认识所学内容,所以我做了一些纸卡让学生能根据图片直观的判断是非。如1块饼的3/4,3块饼的1/4,通过这些教具很显眼地表现出来了。

4.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在探索新知过程中,启发学生,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你认为应该怎样分?”让学生自己说自己的学习方法,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还师生之间进行了交流,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动用多种感官,通过积极思维,获取知识,主动发现了问题,更能贴近学生的认识实际,在交流中不仅知道了学生的学习方法,了解他们的学习思路,更为重要的是肯定了他们的方法,让更多的学生能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更科学的学习。

分数除法的意义范文第2篇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课标试验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一小节的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下面我将从学情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核心问题,资源整合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学情、教材说明

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内容包括: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

2、

3、5的倍数的特征。这些,都是本单元学习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这些知识在后面系统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及其应用时都要用到。因此,学好本单元的内容是顺利掌握分数四则运算并学会应用分数知识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必要基础。 第1节分数的意义和第3节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整个单元教学内容的主干,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制定教学目标对于一节课的教学是否有效至关重要。目标是灵魂,目标是方向。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在数学思考提出了这样的目标: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形成数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根据课程目标、知识间的联系,学情分析,对教材内容及其编写意图的研读。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单位的含义。

2、通过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小学数学里,认识分数是小学生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考虑到分数概念比较重要,基于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把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因为学生对于这节课的概念较多,且比较抽象,学生难以形成分数概念,理解它的含义。单位“1”和分数单位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这三个知识点是完整分数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位一的概念直接影响学生对分数的正确认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视角,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单位“1”的概念。 本节课的。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核心问题是贯穿一节课的中心任务,核心问题的确定是找到教学重点和学生可接受性的一个最佳结合点。综合考虑教学重难点,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基于对课程标准总目标到阶段目标再到单元目标的解读,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的深入学习、师生新型民主关系教与学角色的定位、学生学情的综合把握,本节课的核心问题确立为:什么是分数? 如何正确理解单位“1”?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新的理念的引领下,新一轮的课改倡导材料式的教材观,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而存在。本节课主张既要利用好教材,又充分利用已有的或可以创造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为了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鉴于本节课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储备、已有经验、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调整教学体系,联系生活实际,选择教学内容,深入分析资源,挖掘多重价值,关注教学过程,丰富教学内容进行资源重组。

本单元的特点之一就是概念较多,且比较抽象。因此,在引入新的数学概念时,适当加大思维的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为直观。在此基础上还要重视及时抽象,不能听任学生的认识停留在直观水平上。在适当的抽象水平上,建构数学概念的意义。

分数除法的意义范文第3篇

来过一程,经历一程,生命即一程。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思考生命的意义。真心觉得是一个没有办法问上四个为什么的纠结。生命无所谓有,无所谓无,此时的存在仅限于此刻。儿时,对20000多天没有感觉,因为一直在个位数徘徊;成年时,对8亿次没有察觉,即便每天十万次也觉得需要很长时间;望着未来,好像还远,被生活的琐事所累,无暇思考。算了,何必呢。穷根而问,终究要来,倒不如索性抛开来,由它去。真正过好当下才是有意义的选择。一世也好,来过走过;两天也好,昼夜分明;三天也好,昨今明;四天也好,春夏秋冬;五天也好,不惧严寒;六天也好,斗酷暑;七天也好,红橙黄绿青兰紫...堆砌了一干辞藻,无外说每一天都是那么重要。 需要倍加珍惜,真的。

以下皆为复制而得:

分数除法的意义范文第4篇

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是在第八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对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计算和分数应用题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整个分数教学的重中之重。这就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通过学生自身的思考、探究来发现分数意义的本质,领会其内涵。 教学目的:

1、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分数、分子、分母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通过分数意义的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单位1的理解。

教学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认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基于以上的观点,结合本课内容的特点,在设计时着力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成为学生活动的主体,把启发式和讨论式作为主要的方法。

二、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师用米尺以“米”为单位量一位同学的身高)量的结果是整数吗? 生:不是整数。

师: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名小朋友,每人分多少? 生:半个苹果。

师:结果能用整数表示吗? 生:不能。

师: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测量计算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需要用一种新的数——分数来表示。这节课我们在四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意义。

[评析:在导入新课时能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例,测量学生的身高,分苹果不能得到整数引出要学的新知识——分数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周围到处有数学,从而使学生对数学感到有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教学

1、认识单位“1”

(1)把一个物体或计量单位平均分。师:(出示图例)请你根据学过的知识观察这些图形是怎样分的?每个图形平均分成多少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阴影部分表示它的几分之几?(要求同桌讨论) 学生:董恒超: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

张阳: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

张学灏:平均分成4份,阴影部分是它的3/4。

党敏丽: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1/5。

杜鹏涛:平均分成5份,阴影部分是它的4/5。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在什么的情况下可以用分数表示?(要求四人小组讨论) 生: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三人才回答完整)

(2)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

(4人小组的同学拿出4个苹果,6个小熊猫玩具。)

师:大家讨论4个苹果,6个小熊猫能不能平均分成若干份?为什么? 生:把4个苹果,6个小熊猫看成一个整体,可以平均分成若干份。 师:有几种分法?每份里有几个苹果或几个小熊猫?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生:包调芳: 平均分成2份,每份里有2个苹果,占整体的1/2 黄艳: 平均分成4份,每份里有1个苹果,占整体的1/4 郭海天:平均分成2份,每份里有3只小熊猫,占整体的1/2 孙晓晴: 平均分成3份,每份里有2只小熊猫,占整体的1/3 韩鹏:平均分成6份,每份里有1只小熊猫,占整体的1/6 师:把6只小熊猫这个整体平均分成6份,这样的5份是几只小熊猫,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生:把这个整体平均分6份,5份是5只。 生:占整体的5/6。 师:从以上的大家汇报的结果里我们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四人讨论)

生:我们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总结:(师指图,指学生手中的一些苹果和一些玩具)像这样平均分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个整体我们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师:想一想单位“1”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单位“1”可以表示哪些事物?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单位“1”,大家能不能概括出什么叫分数呢?

总结的结果: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练习:

(1)看图填空(图略)

师:4/5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份的数。 生:(练习后反馈)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4份。 师:(2)把全班学生平均分成6组,一个组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 ),两个组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 )。单位“1”是( )。

生:(练习后反馈)一个组的人数是全般人数的1/6,两个组人数是全般人数的2/6,单位“1”是全般人数。

4、自学讨论明确分子、分母的意义。

5、让学生对本节学习的内容质疑。

[评析:在新授中有两大特点:一是重视直观教学,利用图、学具及电化教学等手段,让学生多种感官活动,通过观察、动手分、分析、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这样做充分地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班的主人,发挥了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二是做到了学生能自己探索的知识教师决不替代。如:让学生自己动手找出多种平均分一堆苹果,一批玩具的方法,并用分数表示。分子、分母的意义是让学生自学清楚。这样做就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使用权学生有了发挥创造力的空间,有了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同时也给了学生体尝成功的愉快。]

三、巩固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2、判断。

(1)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对不对?

(2)4/7是把单位“1”分成7份,表示这样4份的数。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5,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 (4)把一堆苹果平均分成6份,表示这样5份的数是6/5。

3、说出下面分数的意义。

(1)8/9 5/6 6/11 (2)一条路,修了它的3/4。 (3)一堆煤,运走了它的4/9。

4、请班级中第一组的5名同学站起来,谁能说出他们占全班人数的( / )?占第一组人数的( / )?同样的5名同学为什么可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

分数除法的意义范文第5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单位“1”,感受什么是分数,归纳出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抽象概括能力。

2、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的教学。 教学难点:突破一个整体的教学。

教具准备:正方形纸一张、圆形纸1张、一分米棉线1根、小棒、糖果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师:三年级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谁来说个分数?学生举例,教师板书。你知道哪些有关分数的知识?看着黑板上的分数具体说。

(学生回答知道了分数的读写法、各部分的名称、分数的产生以及分数表示什么。)

2、师:关于分数的知识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分数。(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理解学习分数意义:

1、教师出示分数:四分之一

问:你们能不能利用桌上的材料举例说明四分之一的含义呢?

学生小组合作操作,尽量想出不同的方法,并用彩笔画出阴影表示四分之一。

2、教师巡视学生可能出现的表示形式。

3、展示汇报

提问:谁愿意上台来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

生1:我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 生2:我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一; 生3:我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都是它的四分之一;

生4:我把4小棒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你能用图表示出来吗?

教师指生4的图,问:这样能用四分之一来表示吗?自由发表意见 学生可能回答: 生1:我认为不能。把4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1个圆,所以每份不是四分之一;

生2;我认为能。因为在这里把4个圆看作一个整体;

生3:我认为能。因为把4个圆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4、小结:

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都强调了要把4个圆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也就是几分之几?(四分之一)是几个圆?(1个圆)

请接着往下看,四分之一,都表示两幅图中整体里的一部分,说一说四分之一,在这里表示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1:一种是把1个圆平均分,一种是把4个苹果平均分; 生2;两种都是平均分,每一份都能用分数表示四分之一。

生3:第一幅图,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4分,表示其中的一份,

第二幅图,是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4分,表示其中的一份。

5、归纳分数的意义:

师: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师:你能举个表示单位“1”的例子吗?(全班的学生,一条路长、一盒粉笔等都可以看作单位“1”)

(二)教学分数单位: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12根小棒,想一想这12根小棒可以怎样平均分?怎样用分数表示你分的结果?比一比,看谁的分法多?教师巡视,学生动手操作情况。

2、问:哪位同学愿意把你们分的方法和用分数表示的结果向全班同学展示一下?

3、全班交流:

生1:把12根小棒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2份,每份是这堆小棒的十二分之一。 生2:把12根小棒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这堆小棒的六分之一,5分是这堆小棒的六分之五。

生3:把12根小棒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是这个整体的三分之一,2份就是这堆小棒的三分之二

生4:把12个圆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是这个整体的二分之一。就是6根小棒。

4、问:请同学们想一想,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产生了这么多的分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吗?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师:黑板上哪些分数表示分数单位?说一说。六分之五的分数单位

是多少,他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组成?

三、拓展练习:

1、自己看书,把教材第62页做一做填完,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一,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对于分数,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 教学反思:

1、教学内容的分析与设计

学生学习“分数的意义”的知识基础,是对“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理解与掌握。本单元教材是学生系统地学习分数的开始,是在学生对自然数、整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数概念——分数。通过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会应用分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收获之处:

本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分数的意义,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问题情境,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观察讨论、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感受、理解分数的意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在知、情、意、诸方面和谐发展。

2、本节课采取小组活动教学,但在活动操作中,也有单个活动或两人活动的方式。教学准备包括:(1)学生课前查找资料(书籍、杂志、上网),了解分数的产生 (2)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常用的分数;(3)活动材料。如:正方形纸一张、圆形纸1张、一分米棉线1根、一张由4个圆组成的图片、一张由12个圆形组成的图片、尺子、彩笔等。

3、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以学生为本,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改进之处:

1、要进一步锤炼课堂语言,尽量减少课堂废话,为学生充分提供发言的机会。

2、有一个教学环节是这样的:当学生已经用不同的方法说明四分之一的含义时,当时我只让学生画了两个图,让学生观察两幅图虽然都是表示四分之一,但是有什么不同呢?学生观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让学生把不同的展示方法画到黑板上,两组图一对比,效果就更好了,学生就很容易发现,第一组时表示的一个物体,第二组表示的是一些物体,这样为教学单位“1”,做好铺垫。

分数除法的意义范文第6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单位“1”,感受什么是分数,归纳出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抽象概括能力。

2、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的教学。 教学难点:突破一个整体的教学。

教具准备:正方形纸一张、圆形纸1张、一分米棉线1根、小棒、糖果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师:三年级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谁来说个分数?学生举例,教师板书。你知道哪些有关分数的知识?看着黑板上的分数具体说。

(学生回答知道了分数的读写法、各部分的名称、分数的产生以及分数表示什么。)

2、师:关于分数的知识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分数。(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理解学习分数意义:

1、教师出示分数:四分之一

问:你们能不能利用桌上的材料举例说明四分之一的含义呢?

学生小组合作操作,尽量想出不同的方法,并用彩笔画出阴影表示四分之一。

2、教师巡视学生可能出现的表示形式。

3、展示汇报

提问:谁愿意上台来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

生1:我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 生2:我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一; 生3:我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都是它的四分之一;

生4:我把4小棒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你能用图表示出来吗?

教师指生4的图,问:这样能用四分之一来表示吗?自由发表意见 学生可能回答: 生1:我认为不能。把4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1个圆,所以每份不是四分之一;

生2;我认为能。因为在这里把4个圆看作一个整体;

生3:我认为能。因为把4个圆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4、小结:

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都强调了要把4个圆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也就是几分之几?(四分之一)是几个圆?(1个圆)

请接着往下看,四分之一,都表示两幅图中整体里的一部分,说一说四分之一,在这里表示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1:一种是把1个圆平均分,一种是把4个苹果平均分; 生2;两种都是平均分,每一份都能用分数表示四分之一。

生3:第一幅图,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4分,表示其中的一份,

第二幅图,是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4分,表示其中的一份。

5、归纳分数的意义:

师: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师:你能举个表示单位“1”的例子吗?(全班的学生,一条路长、一盒粉笔等都可以看作单位“1”)

(二)教学分数单位: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12根小棒,想一想这12根小棒可以怎样平均分?怎样用分数表示你分的结果?比一比,看谁的分法多?教师巡视,学生动手操作情况。

2、问:哪位同学愿意把你们分的方法和用分数表示的结果向全班同学展示一下?

3、全班交流:

生1:把12根小棒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2份,每份是这堆小棒的十二分之一。 生2:把12根小棒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这堆小棒的六分之一,5分是这堆小棒的六分之五。

生3:把12根小棒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是这个整体的三分之一,2份就是这堆小棒的三分之二

生4:把12个圆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是这个整体的二分之一。就是6根小棒。

4、问:请同学们想一想,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产生了这么多的分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吗?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师:黑板上哪些分数表示分数单位?说一说。六分之五的分数单位

是多少,他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组成?

三、拓展练习:

1、自己看书,把教材第62页做一做填完,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一,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对于分数,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 教学反思:

1、教学内容的分析与设计

学生学习“分数的意义”的知识基础,是对“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理解与掌握。本单元教材是学生系统地学习分数的开始,是在学生对自然数、整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数概念——分数。通过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会应用分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收获之处:

本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分数的意义,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问题情境,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观察讨论、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感受、理解分数的意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在知、情、意、诸方面和谐发展。

2、本节课采取小组活动教学,但在活动操作中,也有单个活动或两人活动的方式。教学准备包括:(1)学生课前查找资料(书籍、杂志、上网),了解分数的产生 (2)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常用的分数;(3)活动材料。如:正方形纸一张、圆形纸1张、一分米棉线1根、一张由4个圆组成的图片、一张由12个圆形组成的图片、尺子、彩笔等。

3、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以学生为本,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改进之处:

1、要进一步锤炼课堂语言,尽量减少课堂废话,为学生充分提供发言的机会。

2、有一个教学环节是这样的:当学生已经用不同的方法说明四分之一的含义时,当时我只让学生画了两个图,让学生观察两幅图虽然都是表示四分之一,但是有什么不同呢?学生观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让学生把不同的展示方法画到黑板上,两组图一对比,效果就更好了,学生就很容易发现,第一组时表示的一个物体,第二组表示的是一些物体,这样为教学单位“1”,做好铺垫。

上一篇:桔子的天空范文下一篇:水电施工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