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2024-05-06

医科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体育活动 山西医科大学 体育课 现状 决策

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发展身体机能,增强人的免疫能力,促进身体健康。医学院校的学生将来大都是医疗卫生工作者,他们对体育锻炼的态度不仅对他们的工作产生影响,而且对广大社会群体产生示范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强医学院校体育课程建设,促进体育课程的发展,逐步培养终生体育的锻炼意识。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山西医科大学2009级、2010级、2011级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分层随机抽样,涉及专业有临床、护理、预防、影像、法医、口腔、麻醉、英语、信息管理等。随机抽取的3个院系中共发放问卷1010份,回收问卷890份,有效问卷87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7.03﹪。其中男生195份占22.18﹪,女生684份占77.82﹪,09级374份占43﹪,10级263份占30﹪,11级242份占27﹪。

(二)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查阅了大量有关大学生体育活动方面的文献资料。

二、研究结果和分析

(一)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

1.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频率

从我校大学生分配的锻炼频率看,一周1-2次者为主要人群,不锻炼者达到14.45%,而能够做到每天锻炼者仅占5.73%。此外,从男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而言,男生1周3-4次、1天1次频率明显高于女生,且女生的不确定因素更高,?(女生)更易受到干扰。 另外,当学业繁重时,仅有21.36%能够挤时间进行锻炼,剩余近80%的学生是依心情而定或减少、甚至取消运动。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锻炼的频率明显偏低。

2.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

从锻炼时长来看,学生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主要为0.5-1h,距离每天活动1次,每次1h以上的锻炼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锻炼时间大于1小时的男生多于女生,女生的锻炼时间明显偏少。

3.运动安全意识

体育活动有着自身的规律,对运动负担较大或易损伤的部位,要特别注意做好准备活动。结果显示53.60%的同学是依情况而定或不热身,同时,自己备有跌打损伤类药品的同学仅占12.00%,(运动)服装穿戴不合运动要求,特别是穿着皮鞋、凉鞋等不适合运动的鞋参加运动的现象普遍存在,反映了大学生较为缺乏运动损伤意识。

(二)学生体育活动现状的影响因素

1.大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喜欢锻炼的同学占调查总数的48.79%,不喜欢的为9.21%,能够经常锻炼的仅占13.21%,由此可见我校大学生锻炼意识较为匮乏。从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上看,大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良好的认识,仅有0.44%的学生认为体育活动不重要,不同年级和性别对体育活动认识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异。说明大部分学生意识到了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性。

2.学生体育锻炼的动机

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课外锻炼的一种潜在的力量。男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多集中在强身健体、兴趣爱好、消遣娱乐方面,男女生差异主要在于健美减肥和应付体育考试选项中,体现出现代女性更注重形体和外在形象,而缺乏对体育目的的深刻认识。

3.体育设施

从对体育设施的调查看(表5),建造体育馆的需求最大,其次则是游泳馆和大型健身房。另外绝大多数学生虽喜欢上体育课,但仅有32.95%对学校场地满意,不满意和极不满意的分别占56.34%和10.71%。以上反映了学校场地的不足严重制约着我校学生的体育活动。

三、结论

(一)通过调查得出医科大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是正确的,态度是积极的。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也有较好的认识,强身健体、消遣娱乐和兴趣爱好是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二)调查结果显示,我校男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为每周1-2次(34—40%),明显低于其他医学院校(40-60%)。从锻炼时间上看,男生为1-1、5h占大多数,女生为0、5-1、0h,男女生存在显著差异,与男、女生生理特点有关,结果与其他高校研究结果一致。

四、建议

(一)加强体育锻炼的宣传度

学校通过讲座、板报和广播等方式对学生加强“体育健身”的宣传工作,不断增强学生的锻炼意识,激励他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对其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丰富体育课运动项目和改善选课形式

1.学校应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内容进行相对稳定的活动形式;2.对普遍受学生喜爱的娱乐性运动,学校体育部应会同学生会方面,组织多种娱乐性活动;3.改善组织方式及鼓励创办体育协会。加强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特别是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加强组织及辅导工作。要完成增加学生体质的任务,并给与相应帮助和指导,以期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 斜辉.普通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7(12).

[2]何远航.对高职高专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的调查[J].安徽体育科技.2006.27.15:66-69.

医科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90年代,西方社会业已步入消费时代。经典艺术不断受到解构,传统价值观不断受到后现代艺术的挑衅,艺术的定义与意义的一元性遭到破坏;复制使得艺术品原有的意义受到消减,艺术品与消费品界限越来越模糊,甚至消费功能远远超过艺术本身;艺术失去了唯一性,在意义上却衍生出多元性。大众又是怎样对待本土艺术的呢?以毛泽东塑像为例,消费时代的“毛泽东塑像”的社会功能正在演变。

从图像与符号学的角度看,毛泽东像拥有三个符号系统。在“第一系统”中,毛泽东的视觉形象代表了革命战争中的伟大决策者,解放中国的伟大领袖,共产主义理想的精神领袖。它所指一个本意上的领袖与偶像。而这个形象在“文革”中进一步符号化,化身为救世主、神圣的信仰,它与文革美术“红、光、亮”、“毛泽东放光芒”和“毛泽东挥手向前进”等视觉因素结合在一起成为“第二系统”。而“第三系统”便是机器复制,具有实用性的、消费时代的毛泽东像,它是毛泽东像本意的缺失,也意味着“第二系统”的削弱,神像时代的终结。它与“文化衫”、“挂件”、“日用品”、“平面招贴”联系在一起,成为真正具有商业价值的消费物。在不断复制的消费时代,毛泽东图像所象征的意义正在逐渐消解,直到本意的完全抽空,完全成为一个商业符号。

90年代,兴起过一阵毛泽东热,民间流传着一段话:“当时两个东西最时髦,一个是美女,一个是毛泽东像。”民间狂热追逐毛泽东纪念章、雕像、文革图片、毛泽东语录、文革歌曲、样板戏,以及印有毛泽东肖像或“为人民服务”的衣物、背包、帽子。还有把毛泽东像、周恩来像放到出租车里,这个时候政治形象实际上是被消费了。 官方也应纪念毛泽东诞辰大量发行图文刊物与音像制品。直至今天,这股毛泽东热仍有余温。

消费时代的毛泽东塑像分以下两类:一、装饰的摆设、护身符;二、神像、权力的消费品。前一类为大众所有。民间流传的毛泽东像基本是文革时期的小型塑像或者复制品,现存较多的白瓷或彩釉的胸像、坐像、立像,并广泛流传于古玩旧货市场,一般价格低廉,制作较为粗糙,性质几乎等同于古玩。另有一些作坊、工厂制作的不同材质的毛泽东像,大致属于琉璃、塑料、金银制品等不同等次的工艺品、挂件、装饰品或者具有实用功能的用品。这两类民间的毛泽东像作为不同层次的消费品大量留存民间。价值小到几元,高达数万。上海老凤祥在毛泽东诞辰110周年铸造了110尊纯金像,玉石底座,水晶密封罩,高10.1厘米,暗寓共和国诞生日,售价高达20.03万元。这类毛泽东塑像成为普通意义的商品或吉祥物、护身符。后一类神像、行政性质的消费品则是公共领域的权力产物,改革开放后的毛泽东城市雕塑已不再是主流,但仍有少部分毛泽东像成为城市中的神像和权力的消费品。2006年11月19日长沙某广场树立起一座高7.1米,通身镀金的毛泽东像,并将广场命名为金像广场;2008年10月23日重庆市医科大学树立起全国最高的毛泽东像,高达26.6米,加上基座总高为37.4米,材质为不锈钢。“镀金毛泽东像”由湖南某公司斥资,周身镀24K纯金,耗资之大可以想象,巨型毛泽东像树立在大学校园,只为激励学子与爱国教育,可见用心良苦。“镀金”与“巨型”毛泽东像都已超越了毛泽东像的本意。

新时代的毛泽东塑像反映的是一个消费时代的社会问题,重塑毛泽东像并不源于公共艺术的繁荣,相反,公共性的缺失与消费增长带来的市场需求是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消费是重塑毛泽东像的实质,同时使重塑毛泽东像这一现象带有了消费时代的特点,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其一,复制与同质化,“镀金”与“巨型”毛泽东像都是对以往毛泽东塑像的复制,除了在尺寸和材质上有所改变,实质上它们都是文革的样板,缺乏创造性,也与公共性相去甚远。其二,非艺术化,此类毛泽东塑像,即有别于改革开放后“国家社会主义”的毛泽东塑像创作,也不属于当代艺术范畴。若作为公共艺术而言,显然缺乏公共性与艺术性:缺乏与当下公共空间的联系,脱离公众生活;复制文革样式缺乏艺术创造性,同样也不同于当代艺术中“挪用”、“复制”的观念艺术。其三,执政者的“形象工程”,毛泽东塑像成为政府官员、获利者实现政绩的一枚奖牌,大型商业街与校园中的毛泽东塑像是城市雕塑的一种“异化”,执政者通过塑毛泽东像完成政绩或赢得广告效益。其四,消费与利益,执政者与操作者达成利益上的契约,将毛泽东像作为商品消费,从中谋取最大化的利益。毛泽东塑像根据利益需求而改变尺寸、材质。作为公共艺术的毛泽东塑像本应代表特定城市或文化的表情符号,与场所功能与价值取向相符。然而,一部分落入消费陷阱的“毛泽东塑像”失去了艺术性,也与公共性背道而驰。

近百年的历史中,传统文化的缺失与价值体系的蜕变使得我们很难找到一种稳定的文化样式系统,而西方观念的冲击加速了视觉思维结构的断裂。此类毛泽东塑像便出于对过去的图像与文化碎片的功利主义需求,当下的消费主义即是根据特定的个性需求来选择文化样式和图像,从而呈现出一种无系统的、混乱的视觉现状。

(责任编辑 谭有进)

医科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护理本科;毕业生;压力分析

前言

压力是人们对周围事物刺激所产生的生理应激反应,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潜能,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过度的压力则会使人身心疲惫,丧失工作及生活热情,甚至出现心理疾病[1]。毕业生处于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阶段,处于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2]时期,其焦虑、抑郁水平明显上升。护理专业以女生为主,是频繁出现心理压力状况的特殊群体。本文拟通过对护理本科专业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的分析,开展大学生心理干预,帮助护理专业毕业生更好的完成学业,尽快适应社会。

1毕业考试及毕业论文压力

在毕业阶段,护理本科专业毕业生面临最终考核及评价,包括通过学校组织的毕业考试、完成毕业论文等重要环节。对正在医院实习的护理毕业生而言,准备和复习时间相对较少。相比于平时的阶段考试,毕业前考试难度更大,对毕业生的专业及实践能力要求更高。在对护理本科毕业生毕业前产生的压力源研究中,首位压力源为“准备及参加考试”,说明考试对毕业生压力的产生影响重大,是护理本科毕业生毕业前压力的重要压力源之一。

撰写论文并完成答辩是毕业生毕业前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撰写论文方面,由于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临床实习任务较重,工作环境限制,缺少乏科研实践条件,缺乏论文写作经验,撰写毕业论文难度相应增加,论文答辩能力相对欠缺。虽然有的院校实施了导师制,但护生大部分时间在医院实习,和学校指导教师交流相对较少。因此,对于护理本科毕业生而言,撰写论文并完成答辩存在一定困难。

2执考与应聘考试压力

护理毕业生只有通过护士资格证考试,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护士,获取护士资格证对于就业而言意义重大。有研究表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综合、规范、统一、严格的大型考试,对参加考试的护理毕业生造成了一定心理负担。其主要原因包括:考试范围较广、难度较大,复习时间相对较少。

护理本科毕业生了解招聘信息的重要途经为学校每年组织的双选会,通过招聘单位和应聘者的双向选择解决就业问题。招聘单位普遍重视毕业生的身高、容貌、年龄,对于外表形象较好者优先录用倾向性一致。民营性质的医院,由于自身发展的瓶颈和不稳定性,受到护理本科毕业生的排斥。导致了医院招聘和护理本科毕业生求职双方选择范围相对减小,就业协议签订成功率相对降低。调查发现护理本科毕业生毕业前压力影响最严重的压力源即“就业情况”。

3择业心理壓力与毕业前焦虑

通过临床实习,护理本科毕业生从学习护理理论知识过渡到护理操作实践,逐

医科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护理本科;毕业生;压力分析

前言

压力是人们对周围事物刺激所产生的生理应激反应,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潜能,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过度的压力则会使人身心疲惫,丧失工作及生活热情,甚至出现心理疾病[1]。毕业生处于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阶段,处于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2]时期,其焦虑、抑郁水平明显上升。护理专业以女生为主,是频繁出现心理压力状况的特殊群体。本文拟通过对护理本科专业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的分析,开展大学生心理干预,帮助护理专业毕业生更好的完成学业,尽快适应社会。

1毕业考试及毕业论文压力

在毕业阶段,护理本科专业毕业生面临最终考核及评价,包括通过学校组织的毕业考试、完成毕业论文等重要环节。对正在医院实习的护理毕业生而言,准备和复习时间相对较少。相比于平时的阶段考试,毕业前考试难度更大,对毕业生的专业及实践能力要求更高。在对护理本科毕业生毕业前产生的压力源研究中,首位压力源为“准备及参加考试”,说明考试对毕业生压力的产生影响重大,是护理本科毕业生毕业前压力的重要压力源之一。

撰写论文并完成答辩是毕业生毕业前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撰写论文方面,由于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临床实习任务较重,工作环境限制,缺少乏科研实践条件,缺乏论文写作经验,撰写毕业论文难度相应增加,论文答辩能力相对欠缺。虽然有的院校实施了导师制,但护生大部分时间在医院实习,和学校指导教师交流相对较少。因此,对于护理本科毕业生而言,撰写论文并完成答辩存在一定困难。

2执考与应聘考试压力

护理毕业生只有通过护士资格证考试,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护士,获取护士资格证对于就业而言意义重大。有研究表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综合、规范、统一、严格的大型考试,对参加考试的护理毕业生造成了一定心理负担。其主要原因包括:考试范围较广、难度较大,复习时间相对较少。

护理本科毕业生了解招聘信息的重要途经为学校每年组织的双选会,通过招聘单位和应聘者的双向选择解决就业问题。招聘单位普遍重视毕业生的身高、容貌、年龄,对于外表形象较好者优先录用倾向性一致。民营性质的医院,由于自身发展的瓶颈和不稳定性,受到护理本科毕业生的排斥。导致了医院招聘和护理本科毕业生求职双方选择范围相对减小,就业协议签订成功率相对降低。调查发现护理本科毕业生毕业前压力影响最严重的压力源即“就业情况”。

3择业心理壓力与毕业前焦虑

通过临床实习,护理本科毕业生从学习护理理论知识过渡到护理操作实践,逐

医科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美术教育;毕业生;就业现状



近年来,伴随着美术类高校招生与分配制度的深化改革;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2010年仅迎接大学毕业生就有近600多万人,加上往年失业毕业生,大概700到800万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温家宝总理曾多次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甚至是首要位置。2009年4月,召开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会上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政策落实,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虽然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并提供了五种就业途径(自主创业、基层就业、参军入伍、从事科研、考公务员),但就业难的问题仍日益突出。

一、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几大就业问题

(一)美术教育的人才培养脱离市场需求

在社会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就业市场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在飞速发展,在要求良好的专业知识;道德和精神的基础上,对于具备创新、自主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美术教育专业目前还是以专业理论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与市场需求脱轨。就本人而言要在校学习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需求较远,创新能力匮乏,所学技能与社会较远。

(二)美术类扩招与社会普遍需求的对立

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2009年毕业生数量已接近2003年的3倍,而可供就业的岗位却没有相对增加。与此同时,应届毕业生就业还面临着就业毕业生等其他就业人员的竞争。在这样的形式下,就业岗位与就业毕业生形成了一比几十或几百甚至上千人的状况,大学生的就业难度确实加大了。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师范院校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之间存在着很大距离。通过参加几场人才招聘会,学生对人才市场很失望,基本上没有行政事业单位或教育单位招聘专科毕业生,大都是企业招工。学生都普遍认为,自己上了三年大学,基本具备了胜任中小学教师的条件,而且为了上学几乎花尽家里的所有积蓄,而最后还是和连高中都没有读过的人一样去企业打工,心里无法接受。最终出现师范类专科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三)一些毕业生综合能力不足

一是专业知识不扎实;二是个人能力没有得到好的锻炼;三是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奉献精神;四是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差。还有就是毕业生对企业招聘的诚信存在太多的顾虑,担心上当受骗,不敢踏出第一步。

二、传统美术教育在现今市场中的形式

教育本应当与现代社会紧密融合,然后随着社会进步而变。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文化新时代的到来,教育的本身不仅要理解和顺应,还应具备一种积极的前瞻思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立足于此,我就高等美术教育的实际与走向,提出以下一些不成熟的思考与设想,以求引起同行的关注与探讨。

人人皆知,纯艺术人才在当前社会饱和程度已经很高。更何况目前的经济形式对于追求纯粹的自我价值艺术价值很难实现,像一些大城市,单单从各大企业工作单位,这个层面来分析,单是国、油、版、雕等纯艺术工作有100人专门从事,基本上就足够了,毕竟还会有大学教师等这类,半职业化的艺术家人群存在。根本人了解情况,目前仅在我省的几家画院及雕塑院等纯艺术类别机构的专职美术家总共加到一起的职位也不过才几十个,而且绝对不会单单因为某个天赋异禀的毕业生的加入而废旧立新。由此可以推断,仅在我省,艺术类的教育与纯艺术类的专职人才有一千人也基本就打成饱和了。而单纯的我省各类高等美术院校现在每年走向社会的毕业生却数以千计,而且这个数量只会逐年增加。仅鉴于此,不少人认为艺术类专业不必扩招。但是扩招是个大趋势对于学校建设专业的进步是不可缺少的。

与此相反,其他领域行业对于美术人才美术教育人才的需求还未能满足,尤其是对于需要新技术含量的人才的需求,整伴随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普及而呈上升的势头。传统意义上的设计领域,比如环境艺术设计平面艺术设计等,因有新技术的参与,对于行业的从业人员的知识掌握与技能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也使得艺术类设计行业的细致划分也产生了不小的变化。

此外,新技术突破传统教育的革命也使得个人可以跨领域创作出来,产生的新型艺术品,本身就是一种无法界定与归类的艺术形式。因此,我们发展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产业与教育产业链条的目标就更加明确。

以教育带动发展,以营业带动教育,用固有师资力量开展艺术类的各项新兴产业内自主教学教育运用产生的经济效益,即使再小对于教育本身的收益也会扩大迄今与将来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核心。从现在许多院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上,不难看出,其追求目标已经不是培养纯艺术人才。我们要与时俱进地调整与改变我们的既定目标与方向!而新方向就是美术教育系未来的自主产业链条,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同时也导致了教学技术和方法的深刻变革。

三、美术教育产业化的利弊

教育产业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实行的被称为“单纯财政视角的教育改革”,即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背景下,为弥补经费短缺,围绕着学校创收、经营、转制、收费、产权等问题,以增长和效率为主要追求的教育改革。如今泛指利用市场手段扩大教育资源、利用市场机制“经营”教育的各种举措。

对于高校美术教育来说本来就已经是“产业”,又如何提及“产业化”的争议?部分人会担心把教育“产业化”,会导致教育这项使命也成为利益推动驱使的“奴隶”、一切都变成单纯的以赢利为目的的“负面市场交易”,进而会损坏了“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教书育人”与适应社会的能力技能的培养有了质的变化。高等教育当然不能完全围着市场转,超于市场是大学的一个功能。但是如果完全不管市场,缺乏财政纪律,久而久之会腐化,但是对于“市场交易”的担心基本是多余的。例如我国的农业产业化也正是开放了以赢利为目的的“市场交易”,从而广大农民群众走上了富裕之路。有对教育服务的市场需求对于“富裕”的含义也会有所变化:人才的培养与可靠的市场创造。而对于教育服务的市场供给,更应该予以肯定的和支持。显然教育产业对于“市场交易”的不排斥,不可能会产生对于“市场交易”的完全依赖。因为“市场交易”并不能解决教育产业中的所有问题。而我所说的美术教育的自主产业创造是利用“市场”这一美术教育毕业生终究要面临的事物来进行更好的教育培养与集体个体的深层次的发展。一般来说,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的全部活动或者绝大多数活动,以及第三产业中许多领域的活动,能够在“市场交易”中完成。但教育产业化的不少功能和活动却不能再“市场交易”中得到实现。“产业化”意味着“市场交易”的不完全变革。如果赋予“产业化”这样的含义,那么“教育产业化”的命题就不能简单成立,至少是不能完全成立。教育产业,无论中外,尽管程度有所不同,但都是在国家的严格控制或主导下的产业。

四、美术教育就业市场的转变趋势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现代教育技术,是高校课程实施国际化的基础。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相比,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以教师、教科书为中心,通过班级授课批量生产大学生,学生缺乏主体性、个性;后者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潜能、主动性、创造性,形成鲜明的个性,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体现个性化培养、创造人才培养的教育思想,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面向“市场”的产业来带动基础的美术教育。鉴于整个美术教育的未来发展更加切合现实与人性化更好地让学生融入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的一些想法与设想:目前的扩招产生的“入学门槛”的下调,唯一的对策就是自我改变与创新培养;本科培养的改变,是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中心;打造出一套崭新的与时俱进的教学制度;要摆脱纯艺术教育纯学习的观念的束缚,特别需要削弱对于基础学科的纯粹的统一性教学;面对新的时代,需要一种冷静与前瞻的态度;师资队伍的建设要以学生在校就能上岗毕业直接教学为目标,开展更多一美术教育传统与非传统的技能培训。

强化实践训练,在美术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语言的讲授是让学生掌握美术方面的理论知识,示范与观摩是让学生对绘画、工艺的表现方法有直观的了解。但实践训练才是技能获得的主要途径。

增强创新能力,对于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建设实习基地,针对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实际,学校应建立更多的教育实习基地或工作室,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与实习内容和实习时间,使其对口实习,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选择在校外或校内,学校应与实习基地保持密切的联系,确保学生实习安全、到位。

我国的传统高等美术教育,目前已完完全全地融入到一个新时代新机遇的大发展的时期,对各类众多新事物,已不再是停留在讨论有与无的进程中了。而是该主动出击,化被动为主动,变适应为领用的时候了。时代的变迁人在于其中的感悟并不强烈,但是态度决定效果。时机已经来到接下来就在于如何继续保持合理与可行的传统模式。同时,怎样不失时基地、主动积极地解放思想。以变应万变,以创新引领美术教育的主流趋势。探索出一套时效性的办学模式。人类进入21实际,在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必须要面向市场面向时代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一个国家如果不能拥有尽可能多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就会落后与世界发展之林。美术教育的教育目的就是对于美术类教育者的培养。因此,培养大批能够参与市场竞争、具有市场合作能力,对于市场的拥有长期的掌握与习惯性的时效性高素质人才,是增强美术教育的重要举措。校内产业链条的发展与建立不仅会提升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更会对人才的培养产生更深层次的进步影响。美術教育拥有目前创办自己教育实习产业园区的核心力量——艺术类人才与教师,而新时代的各类新型产业缺乏的就是此类人才。所以,对于美术教育的教育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希望再行研究,本人仅对于美术教育的未来发展阐述自己的想法与理念。

[责任编辑:杜红艳]

医科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毕业设计 工程意识 创新能力 选题 过程管理

Graduation Design Strengthens College Students' Engineering

Consciousness and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CAI Mingshan[1][2], MEI Binyun[1], SONG Jin[1]

([1] 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Changde, Hunan 415000;

[2] Furong College,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Arts, Changde, Hunan 415000)

毕业设计是高校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大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机和最有效环节。一般本科院校计划毕业设计时间为12周左右,也有的增加为16周;一般固定集中在第八学期进行,也有的从第七学期就开始了,足见其重视程度和必要的工作量。高标准做好毕业设计不容易,因為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师资能力与态度、学生知识/能力与精力、实验条件等等。为此,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都要对“工程意识”与“创新能力”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严格规范,加强过程管理,切实实现毕业设计在大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助力学生尽快、更好地实现从学校学习到岗位工作的过渡。

1 知识上:深入理解“工程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含义

“工程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含义既有交叉也有包含,只是“意识”偏重于“心理想着”去做什么,是自觉自愿的或反向的心理趋向;而“能力”则是能做什么,具有做成什么的条件,两者都需要知识与技能积累为条件。“工程”是以设想目标为依据,应用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有组织的活动将现有实体转化为具有预期使用价值的人造产品的过程。[1]也就是将自然科学基础原理和科学实验、生产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应用到生产,或指涉及面广,作业量大、流程复杂,需要多方合作的建设项目。[2]450 “意识”,就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总和,是人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也指自觉抱有的某种目的。[3]1566可以看着是习惯成自然的、有意的、自觉的心理趋向。因此,“工程意识”是一种思维过程,是人脑利用人文社会知识、自然科学原理和人类技术、经验,对外界人工物、社会和自然环境进行选择、利用与优化的过程。[1]它包含以人为本意识、问题导向意识、规范与标准化意识、创新意识、成本效益意识、质量与安全意识、整体和全局意识、法律与伦理意识、环保意识、团队意识等。

“创新”,即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产品、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有益效果的行为;包含“创造”,即首次建立或首次做出。[4] “创造性思维”,就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某些事实中寻找新关系,提出新答案。它是人类智力的核心,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运用。[5]能力,即做事的本领。[6]因此,创新能力是技术和实践活动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社会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包括六个方面:[7](1)学习能力。获取、掌握知识、方法和经验的能力,包括阅读、写作、理解、表达、记忆、搜集资料、使用工具等能力。“个人或组织真正持久的竞争优势往往就在于比他人学习更多更快”。(2)分析与综合能力。把事物整体分解为部分按层次、要素等进行分析,又把各部分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由偶然到必然、由特殊到一般进行考察和认识的技能和本领。分析与综合结合运用,取长补短,相辅相成。(3)想像能力。以一定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直觉、思维,提出新设想、新创见的能力。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4)批判能力。选择性地吸收和接受,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盲从,并且大胆质疑和批判。(5)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提出问题并调动已有经验、知识和方法,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方案。(6)组织协调和实践能力。通过沟通、说服、资源分配等手段合理调配各种要素,发挥系统整体功能,以实现目标。会和社会打交道,使创造发明成果得到承认、传播、应用,实现学术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2 思想上:充分认识毕业设计在大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对毕业设计在大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应有充分的认识。毕业设计是高校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学生,借此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依托专门化的课题,通过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解决工程技术实际问题,得到科学研究、工程应用的系统训练,尽快、更好地实现从学校学习到岗位工作的过渡。

2.1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工程意识”培养的最有效环节

大学生毕业设计从深入市场和行业企业、生产生活进行需求调查;广泛查阅书本、期刊资料、设备图纸和说明书,了解设备的进化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设备运行管理和维护修理技术经验;对设备及其组合进行控制结构、组成框架和软硬件设计;进行原理分析和故障诊断;了解设备技术规范和国内国际标准;应用专业软件制图;熟练使用手册和工具书;比较方案的经济性、结构的合理性、操作的灵活性、安装维修的方便性;等等,是开展工程实践的全面素质与能力,是一个完整的工程训练过程,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毕业设计,由于课题是真实的,且必须得到工程检验并可以直接拿来工程应用,学生就会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在设计中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直接为企业贡献力量,就会认识工作的意义,感受社会的需要,甚至有些成果还可能获得一定经济和社会效益,就更有自豪感,就会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以极大热情投入。[8]学生所持有的许多想法经过实际工作验证,就会得到改变或修正,培养了学生不断吸取经验教训,严谨求实,独立思考,分工协作,不怕失败,敢于尝试,勇于改进,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工程品格。

2.2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机

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技术知识,相对独立、创造性地解决科学研究、工程设计问题,得到科学研究方法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锻炼,并取得设计成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开拓精神,并且为解决问题,学生虚心学习、独立思考,广泛收集、认真识别、筛选整理资料特别是网上资源,独立进行数据处理,并去自学一些新的知识,这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能力形成的过程。

毕业设计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从选题到设计方法和内容选取,从问题分析到解决和验证,学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可以充分发挥个性,展示才华,有利于个性培养和个体潜能的发掘。毕业设计的主体是学生,绝大部分工作由学生自己去做,因此对问题的思考比较深入,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许多创新性的想法就会传授给学生,并都能在实际中进行验证,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冲动和创新思维的自觉性,学生对教师的引导理解得也比较深刻。

学生的思维是开放性的,面对工程实际,无论个人还是讨论小组,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途径、方案多种多样,遇到的难题也会很多,学生与教师甚至企业方都要付出极大努力,大胆想象、构思,这对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都是很好的锻炼。

创新能力、科技研究水平还与占有文献的多少和质量直接相关。[8]学生进行文献检索与综述,或先述后评,或边述边评,都要求全面了解他人做了什么,做得怎样,必须有负责任的自己的观点,而且判断要准确而有理有据,也必然是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

3 实践上:在毕业设计中有效落实“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

3.1 特别注重选题

题目选择及内容框架确定是毕业设计的首要环节,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关键的。有了好的选题和内容,再按要求去做好,就会达到预设目的。第一,要面向工程实践。设计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有较强的实用价值,真题真做。设计过程从需求调研、方案选择与确定、框架设计、原理分析、结构组成、线路设计、运行/维护管理/故障诊断、技术改进等各个环节,要能使学生接受科学研究与工程训练。实用也让学生们感受自己工作的意义。第二,题目来源广泛。可以是来自生产一线的某个专项技术改进问题,或技术部门、指导教师及其团队的在研项目,或是当前行业企业相关技术领域尙待解决的普遍技术问题。可以是学生自选的,学生自行查找、设计课题,本身就是创新,[8]要求学生结合能力、基础、爱好、特长、就业、实习内容等进行;可以是教师提供的,尽量多一些题目,使学生有选择的空间,以充分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可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议确定的。第三,参与人员可以灵活。毕业设计的主体一定是学生,无论如何,学生是核心成员,起主要作用,但参与人员可以是企业技术人员,题目来源于生产一线或研究院所;也可以是教师,题目是教师课题的一部分;还可以是学生组合,大家各自完成一个较大项目的子项目,当然,每个人有具体的分工。第四,选题要覆盖必要的知识面。[8]因为毕业设计的目的是结合实际进行知识、能力综合训练,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选题要覆盖本专业的主干课程。选题不能太宽,使人无从着手;也不能太窄,太专题化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第五,选题难度适中。要求任务恰当,题量适中。不能太简单而得不到应有的训练,也不能太难使人望而生畏无从下手。经过努力可以完成,即“甜蜜果子跳几跳可以摘得到”。第六,题材要新颖。新颖就能更好地激发兴趣与创新思维,因此要尽量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当然,有意义的好题可以重做,但应用的知识、技术、方法或者侧重角度不同,成果形式或结论有所不同。老题新作,就是应用新理论、新方法,从新的视角,解决老问题(或普遍的問题)。

3.2 严格标准,加强指导

毕业设计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其他教学环节不能替代的。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受到提出问题与选题、调研与检索资料、分析问题提出方案、确定技术路径设计框架、实现目标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及关键要素、实验验证、撰写说明书和毕业论文、接受答辩等基本训练,培养优良思维品质和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工程体验全面了解工程设计要素,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并增加知识和改进知识结构。

重要的环节自然需要给予特别的重视与关照,因此,需要严格标准,加强指导。这里更多的是对指导人员的要求。我们说,指导老师的来源是广泛的,除了专业课程教师,还有实验室老师、企业研究人员与直接从事技术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的一线技术人员等。对指导教师,除了必要的专业知识准备,还要有实践技术经历和经验,因此常常要求采取指导教师组的形式,多人指导一个学生,按照指导老师的特长,各尽其能。指导教师要广泛了解、深入理解生产过程,较全面掌握工程科学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设计能力。对所指导的题目要自己进行充分调查研究,比较不同方案,广泛搜集国内外新发展、新动态、新技术、新发明等,对所指导的课题自己先做,这样才有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释疑和引导。[8]青年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毕业实习,到生产一线去学习,接触工程实际,增长才干;先当好学生,后当合格的先生;可以先当老教师的助手,在老教师的传帮带下尽快适应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8]指导内容从需求调研、带到生产一线直接接触实际设备到项目完成甚至做出产品直到毕业设计文本完善、答辩指导,时时处处实施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高标准严要求。事实上,单就文本规范,就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特别是参考文献的引用和国际国家标准的应用。有些要求,在实施毕业设计的文件中就已经明确,是需要学生自觉、教师严格监督执行的,如,(1)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产权。对他人成果“参”而不“拷”,引用先行研究成果准确规范注明出处。(2)文本规范,结构严谨,语言表达清晰流畅、符合逻辑、准确、精炼、专业;论点正确,依据可靠,分析透彻,结论客观;图表、线路、文字编辑符合要求。(3)毕业答辩回答问题清楚明了,针对性、逻辑性强,阐述观点准确、精炼。

还要及时处理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时间和态度问题,如:学生参加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参加各种技能证书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准备大学课程毕业补考;准备求职面试;外出找工作;特别是个别同学对专业兴趣不浓,应付毕业设计。这就要求在第七学期期中就要把毕业设计任务安排下去,使学生结合毕业实习等,尽早投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

基金项目:湖南省2017年社科基金项目“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17YBA312);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2017年重点教改课题“校地、校企、校校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FRjg1704);湖南省2016年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 “湖南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2016ZDWT01)

参考文献

[1] 智庫.百科. http://wiki.mbalib.com/wiki/工程意识,2017年10月18日上网,2017.10.29日查阅.

[2][3][4][5][6] 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10年7月,P450,词条“工程”;P1566,词条“意识”;P208,创新、创造;P209,创造性思维;P954,能力.

[7] 整理自百度知道—创新能力. http://zhidao.baidu.com “创新能力”,2017.10.29查阅.

[8] 郭文莉.(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216-223.俞建荣.毕业设计中现代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上一篇:教育发表论文范文下一篇:浅谈感恩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