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教师的师德建设范文

2024-08-16

新时期教师的师德建设范文第1篇

1 新时期高校师德状况

关于目前高校师德状况, 总体来说是好的, 大部分的教师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按时上班, 认真讲课, 细心答疑, 努力融入到学生中去, 受到学生以及社会的肯定和好评。但是, 事物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不可能达到十全十美。对于师德, 由于每个教师的个人素质和思想觉悟都难免有不足的地方, 加上不良思想在教育行业的传播, 部分教师的职业道德已经发生扭曲, 师德状况开始出现滑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责任感不强, 缺乏奉献精神

新时期经济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这种状况给人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深深的影响着人们对于事业的心态, 很多人开始将事业仅仅看成是挣钱的手段, 而对事业本身失去了奉献精神。在教育领域, 一些教师对学生缺乏责任感, 只是将教书视为谋生的手段, 而不把教书育人视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不去主动了解学生, 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漠不关心。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培养, 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不督促, 更不去关心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个人的能力。在专业上也没有进取精神, 上课只按课本讲, 没有创新思想, 对学生的问题也是敷衍了事, 而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个人事情上。这种缺乏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神的例子在教师队伍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1.2 师德意识差

如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想流行于社会各界, 也对师德建设造成了很大冲击, 导致一些教师思想观念上的功利化趋势。传统师德意识的缺失也是造成现如今师德意识差的一部分原因。总所周知, 中国古代对师德有很严格的规定。礼记中记载“凡学之道, 严师为难。师严, 然后道尊;道尊, 然后民知敬学。”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师道尊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是多么的重要。有的教师的价值观中功利性越来越强, 出现了万事利己的心态, 过分追求自己的利益, 功利思想膨胀。教师价值观的失衡和扭曲必然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作用, 别说“传道授业解惑”, 甚至能够将学生也带入错误思想的深渊。

2 对于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思考

新时期下的师德状况为当代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 如何建设好我师德规范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 已经积累相当丰厚的师德传统, 新时期虽然社会和思想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然后结合新的历史条件, 与时俱进, 建设新的师德规范。

2.1 传统师德的继承和丰富

传统师德是无数的教育家和普通老师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 在艰苦的教育实践基础上不断积累、逐步发展起来的。从历史的发展可以看出, 师德也是在一步步发展, 一步步完善的, 教师也一样, 要具备良好的师德, 必然要经历一个不断学习、修养和实践的过程。我们现在要建设新时代下的师德, 就要珍惜和继承传统师德中珍贵的历史遗产, 使这一巨大的精神财富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 继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当然, 我们说的是继承传统师德中的精华, 而要去其糟粕, 这和我们一以贯之的原则是一样的。有助于教育事业发展, 有助于教育水平提高的那部分传统师德就是优良的师德, 应该继承, 反之, 则是我们应该丢弃的。

2.2 完善制度, 建立师德规范标准

要将师德的建设作为制度的建设来看待, 师德规范是作为教师思想行为的标准, 只有在制度上保障了师德规范, 才能在实际过程中对教师起到约束作用。要建立激励制度和考核制度。激励制度可以充分调动教师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而且可以在教师队伍中树立学习的榜样, 对身边的人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考核制度可以将师德量化, 使人一目了然, 便于激励制度的实施, 有助于师德的建设。在建设上述制度的同时要对师德规范的认识形成统一的标准, 只有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 才能增强师德建设的目的性, 更好地促进师德建设。师德规范的制度建设也要与时俱进, 要不断的改革以使其适应时代的要求。

2.3 教师要建立服务意识

“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 在任何行业, 都要讲求为人民服务, 包括教育行业。树立起了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意识, 我们自然而然的就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服务意识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学习方面, 教师要设身处地的考虑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并寻找合适的授课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在生活方面, 由于学生还未步入社会, 许多思想还不成熟, 教师要在人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等方面对学生做有益的引导, 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是否能将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创新结合好, 是新时期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我国教育事业来说, 师德的继承和创新是一个崭新的内容, 是挑战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只要我们摒弃虚无主义, 务实的做好师德的继承和创新工作, 就一定能够建设好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求下的新师德规范, 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摘要:教师是一种社会, 但不是一般的社会职业, 而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与其他社会职业比较起来, 教师职业的最突出的特点, 就在于它所进行的是人的素质的培养工作。这是教师职业艰巨性所在, 也是他的光荣性所在。因此, 教师本身就要有一定的素质。“为人师表”, “循循善诱”即是师德的规范, 也是教师人格品质的体现。人们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 模仿其品行、神态、情趣等。因此, 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比文化素质更为重要。

新时期教师的师德建设范文第2篇

关 键 词廉政文化内涵策略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为反腐倡廉教育指明了方向,对廉政建设提出了切实可行、更为明确的要求,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行式,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对于营造良好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氛围,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廉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吴官正同志在论述廉政文化时指出,廉政文化就是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进一步拓宽反腐倡廉教育的覆盖面,积极倡导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承接,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廉洁文化,因此当代廉政文化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相一致,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导,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宗旨,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来统一全党同志的价值取向,确立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的目标追求。它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整体一样,以服务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培育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理想信念为宗旨,以倡导廉洁奉公、弘扬社会正气为重要内容, 1

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为目的。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又要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来抓。廉政文化建设是以廉政为思想内容,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文化。廉政教育需要以文化为载体,文化建设中包括廉政内容。近年来,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被广大文艺工作者有机地深入到群众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戏剧、演讲、歌咏、书画展等活动之中,大力宣传廉政思想,弘扬社会正气,鞭笞了腐败行为,营造了良好的廉政文化建设氛围,增强了廉洁文化建设的号召力和吸引力。体现了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的先进文化建设的目标要求,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代表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和服务方向。

二、廉政文化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

廉政文化建设是新时期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而提出一个全新的课题,这个课题的破解,必须努力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文化元素,并用现代眼光、现代理念去观照,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让现代廉政文化在传统文化的承传中找到发展的根基。中华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廉政文化。儒家文化倡导“礼、义、廉、耻”,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大量的廉政理论,出台了许多奖廉惩贪的律令,许多典籍中记载了丰富多彩廉政故事,民间流传着大量的廉洁自律的传说以及广泛传诵的丰富的廉洁、廉文、廉戏和廉政格言誓句,形成了牢固的民族文化心理和精神纽带。涌现出包括海瑞等一大批为官清廉,为民办事的清官廉吏,都是当代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值得借鉴的有式形式和开展宣传教育的生动内容,是我们进行廉政文化建设取之不竭文化源泉。但是当代廉政文化建设又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所谓“清官”文化、“忠君”文化,而是在继承中创新,在借鉴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文化。其既埴根于民族廉政文化的沃土,提炼、挖掘其中廉洁自律、扶贫济困、浩然正气、忠心爱国、勤政务实

等优秀廉政文化思想,同时又融入鲜活的时代元素。不同时期,产生了各具特色烙上时代印记的廉政文化,如战争时代的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建设年代的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改革开放年代的郑培民精神、牛玉儒精神、张云泉精神等等。当代廉政文化大力倡导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效率诚信和民主法制等富有时代特征的新观念、新道德,大力倡导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为谋,廉洁奉公,廉洁从政,坚持“三个代表”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八坚持八反对”,开展“八荣八耻”教育等等,都体现了新的时代特征与时代要求,熔入了新的时代精神。

三、廉政文化是政治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相互作用,相得益彰的共同载体。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展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这些文化成为人类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不竭动力。从文化的层面上说,人类文化可分为政治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几个层面,这些层面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文化圈。新时期我党提出廉政文化建设的新理念,作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交织着政治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诸多层面,其内涵中也包熔进这些文化层面的诸多内容。廉政文化建设是我党新时期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手段,从政治层面上讲,新时期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努力营造以廉洁从政为荣,以腐败为耻为良好氛围,是关系党和国家兴衰存亡的大事。行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中,尤其在人们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其中有很多清廉自律的良风美俗。今天,在大力推进廉洁文化建设中,有很多中国传统美德和行为规范值得学习和借鉴。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行为准则以及各种组织行为构成。我党在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中,制定了一系列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成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

导干部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精神文化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正是充分调动和利用文化的引导功能,更多的从因内上起作用,形成全社会良好的价值观念,崇高的道德情操,高尚的人生观、世界观。廉政文化从外延上讲涉及上述文化层面的多个角度,从内涵上讲,包含着上述文化的诸多内容,因而它是多个文化层面相互推动,相得益彰的共同载体。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代建设的伟大进程中,面对国内外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新时期推动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开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途径,必须与时俱进,在四个“增强”上下功夫。

(一)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联动性。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必须全方位多层面地推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凝聚各方力量,形合整体合力。要把廉政教育贯穿党员干部教育特别是领导干部教育的全过程,与理想信念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社会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从而在教育内容上始终渗透廉政文化,始终强化廉政内涵,与此同时,要多管齐下,形成党委政府纪检监察部门主抓,社会、学校、企业、家庭、农村共同推进的良好格局,形成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效能。

(二)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廉政文化作为一定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可以说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廉政文化建设重在实效,既要防止生硬缰化,又要防止走过场,如晴蜓点水,最后不知所云。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效性,首先要增强对新时期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把它提升到新形势下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的高度来对待。其次要形成廉政文化建设绩政评估体系。即通过廉政文化建设对全社会党风廉

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作用的评价,来检验廉政文化建设的效果。如通过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否对全社会形成高尚的精神理念、价值观、道德准则产生导向作用;是否对党员领导整体素质明显改变,廉政自律意识明显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卸风险的能力明显提高,产生了较强的凝聚作用,通过廉政文化建设是否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非正式的控制手段来约束和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让人们从内心深处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即无形的约束作用。

(三)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创新性。创新是民族的灵魂,也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关键。廉政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做好党风廉政工作和反腐败工作的一项创新性的全新课题,要求我们必须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手段、创新的内容、创新的载体,才能取得显著的成效,坚持廉政文化建设思维上的超前性和探索性。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理论研究的前瞻性,不断开拓新路子,提炼新经验,摸索新办法,增强理论对廉政文化建设实践的指导性。坚持廉政文化内容上的创新,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文化含量,要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与宗旨教育为核心内容,以执行两个条例,提升自律意识,升华人格情操为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观念为必备内容,加强教育。同时不断增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势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当前要特别抓好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教育,以此为抓手,提升廉政文化建设的时代性,掀起廉政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在廉政文化建设的形式上,坚决防止空洞说教,板着面孔训人。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全民参与的伟大工程,必须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功能,适应群众文化工作特点。通过精心创作优秀的廉政文化作品,充分运用群众易于参加,易于接受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吸引人民群众踊跃参加廉政文化建设,寓教与乐,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如通过小品、歌舞、快板、演讲、朗诵、书法、漫画等多种形式,讴歌真善美,抨击假恶丑,宣传廉政文化。近年来,我市开展了以廉政为

主题的歌曲,征集评比活动,组织廉政文化作品专题文艺演出,举办廉政文化建设演讲比赛活动,开展“江海廉政文化节”,举行廉政歌曲大合唱等多种形式,在全市上下赢造了浓烈的廉政文化氛围,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廉政文化建设内容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实践证明,只有不断的开拓创新,让廉政文化多样化渗透,渐进性感染,潜移性地熏陶,才能在全社会营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廉政文化宣传教育氛围,廉政文化也才能真正的深入人心,廉政也才能真正地化为每一个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和自觉行动。

四、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效性。

廉政文化重在建设,贵在长效。重在建设就是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加大廉政文化建设的力度,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有成效,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制度化。还有就是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充分调动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廉政文化建设。贵在长效是重在建设的延伸。就是把廉政文化建设列入党委政府工作一项重要内容长抓不懈,抓出实效。而不是走过场,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敷衍了事。长效性的就是长期性、持久性地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是领导重视,建立起长效的绩效考评机制,克服廉政文化建设软任务,可抓可不抓的思想;廉政文化建设涉及面广,无从下手,怕苦畏难的思想。通过长期的努力,建立起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网络、工作机制、考评机制,进一步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效性。

新时期教师的师德建设范文第3篇

教师是育人之人, 是传递人类文明的人。正如培根所说:“教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 文明之树的培育者, 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教师的工作, 联系着人类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具有:道德意识的自觉性、道德行为的示范性、道德结果的深远性。从某种意义上讲, 教师们掌握着孩子们的未来, 而孩子们则掌握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 师德工作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和“灵魂”, 正所谓: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

1 当前中小学师德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 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扶持和投入力度, 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 国家也非常注重教师队伍建设, 2005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标志着我国学校师德建设进入到一个制度化发展的新阶段。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0年玉树地震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师群体, 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再次说明了我们的整个教师队伍的主流是好的, 是令人民满意的。但是在目前各项改革不断深入的社会转型期和市场经济环境下, 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 由于市场经济的利润效益原则, 竞争原则的综合作用, 钱的作用被凸现出来了。受拜金主义的影响, 教师中出现了背离师德的行为, 如:索要或接受家长的礼品或红包, 有偿补课等。由于待遇的停滞不前而导致职业声望降低, 挫伤了教师的职业情感, 使得教师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意识淡薄, 缺乏与家长的沟通, 产生了职业倦怠现象。

在2009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关于“哪些职业失去操守的现象最严重?”的调查中, 全国12575名被调查者给出的排序依次为:医生 (74.2%) 、公安干警 (57.8%) 、教师 (51.5%)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师德问题的严重性。因此, 加强师德建设工作迫在眉睫, 提高师德教育模式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是当务之急。

2 新时期师德教育应把握的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取向都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而长期以来我们的师德教育模式仍然是一元化的价值取向, 始终是以树立“高、大、全”的榜样为主要教育模式, 力图以千人一面来达到示范、教育的目的, 忽视了人的个性发展的需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滞后于时代的发展, 总给人以“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另外师德教育的宣传形式大多是以形式化、灌输型为主, 比如:报告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或观看教育录像片等等, 缺乏教育者与受教者之间的沟通和心灵的共鸣, 因而少有真正的教育深度和渗透力, 结果师德教育不是曲高和寡, 就是激动一会儿, 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重锤擂不出响鼓。通过多年在基层师德教育的实践和探索, 我个人认为, 我们的师德教育模式应当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为抓手, 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师德教育的最佳模式。在实践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2.1 师德教育重在育人, 关键在育心, 因此师德教育应当坚持心理育人为第一位的原则

师德教育是对育人之人进行的德育教育。教师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形式, 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具有极强的示范性和深远性。因此, 师德教育目标的制订和过程的实施必须贴近教师的心理, 将心理学效应融入到育人的整个过程, 教育的层次、形式、内容及制度应当结合教师的实际, 做到因材施教, 把教育的内容真正转化为教师加强自我修养的材料, 这样, 才能最终实现师德教育的目的。

2.2 师德教育工作要坚持“重点论”和“两

点论”的统一, 即师德宣传的对象既要有典型性, 也要注重其一般性

在实际的师德教育宣传中, 师德的一般性往往被忽视, 造成教育与实际脱节而不易为广大教师所接受。所谓宣传对象的一般性, 是指宣传对象应具有可学性、目标性。因此在师德宣传工作中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 加强教师的师德特点培养:做到师德意识要求高水准;师德行为要成为楷模;师德内容具有继承性, 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把宣传对象的遴选定位在教师身边的平凡人和平凡的事, 把宣传的角度聚焦于平凡人的闪光点, 把宣传的感召力作用于教师师德自我修养上, 才能使师德宣传工作落到实处。

2.3 师德教育工作要坚持“内因”和“外因”的统一, 即坚持他律与自律并举, 重在内化

一般地说, 师德的形成由外部的他律逐步地转化为自我内部的自律。在师德教育中, 我们还要有效地运用外部力量——他律形式, 强化教师的道德意识, 更要依靠教师发自内心的信念。一个教师只有真正懂得了师德要求的重要性, 只有发自内心地对人民教师道德义务的真诚信服和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才会在教育实践中恪守人民教师的道德要求,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教书育人。

《礼记》曰:“师也者, 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 是吾忧也。”可见,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教育者来讲相当重要。

2.4 师德教育要坚持开放性原则和多样性原则, 拓宽师德教育建设的渠道和空间

现实社会中教师是主流文化的代言人, 中国的教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师德教育不同于普通的教育, 师德的内涵和性质决定了师德教育应当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的体系, 师德教育的过程应当与时俱进, 不断注入新的科学思想内涵, 呈现出多样化的教育模式, 实现“常教常新”。

3 师德教育模式的有益尝试

在实践中我校积极探索新时期师德教育的有效模式, 将教育科研与师德教育相结合, 以项目带动法开展师德教育工作。通过多种教育活动提升教师的使命感, 责任感和幸福感。具体做法如下。

3.1 改革和创新师德教育的形式, 以师德展演为载体实现教师的自我教育

由学校师德建设教育指导委员会根据每一学期师德师风中存在的问题拟定新学期师德教育主题。选题宗旨主要是从日常生活点点滴滴来规范教师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 从细节入手树立儒雅的师范和崇高的师爱。让教师与教师之间, 教师与学生之间都能发现身边的榜样, 最终汇聚起水滴石穿的师德力量。

以抽签的方式选定一个教研组承担新学期师德教育主题活动项目, 承担师德教育项目的教研组, 可以指定或邀请其他教研组加入项目。整个筹备和展演过程是以项目带动为载体, 以教育科研为动力, 激发起学科组教师自身师德教育的创作热情和创作智慧, 凝聚起团队的力量, 最终实现以点带面形成合力的师德教育氛围。

项目呈现形式为师德教育活动展演。其中包括了歌唱、舞蹈、配乐诗朗诵、互动式访谈和小品等不同表现形式的展演。整个活动使参加展演的教师——教育者, 在教育中获得教育, 获得重新审视自己机会, 犹如“感同身受”。同时, 通过教育活动也使得参加展演的教师们获得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展示出不为人知的闪光的一面, 个人的心理素质、语言素质等方面都获得了一次提升。从教育学的角度评价, 每一位教师都受到了一次具有真正意义的、鲜活的、终身难忘的赏识教育。

整个活动也使观摩展演的教师——受教育者在心灵上受到了启迪, 激发起每个人心中的自豪感, 同时也警示自己要懂得识大体、明法理、拘小节, 师德教育无小事, 事事皆育人。目前, 我校已成功举办了三期展演, 产生了很好的教育共鸣, 超出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3.2 扎实开展群众性的“书香校园”读书活

动, 以此作为师德教育的思想引领, 保证师德教育效果的持久性

为了实现师德教育效果的持久性, 我校坚持开展“打造书香校园, 让读书成为习惯”系列读书活动。为鼓励教师“多读书, 读好书”, 学校出资购置了大量教育名著、专业书籍和优秀的中外文学名著, 发放给教师阅读。同时, 学校师德建设教育指导委员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新学期师德教育叙事交流活动, 并以每学期末的“好书导读——读书报告会”形式推选出学校的“十大读书人物”和读书活动先进教研组。目前, 爱读书、读好书已成为十中人生活的必须, 每天都要在忙碌后的闲暇之余, 抽出时间, 倘徉书海。优秀叙事在校园网和师生间流传, 优秀图书被争相阅览, 实现了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目的。两项活动与师德教育展演相得益彰, 共同构筑起富有我校特色的师德教育的华美篇章, 实现了广大教师在追求崇高师德过程中共同成长的理想。

在新时期师德教育的实践中还将面对诸多挑战, 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只要我们努力探索、勇于实践, 就一定能把新时期师德建设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摘要:本文通过目前师德教育现状的分析, 阐述了师德教育实践中应坚持的原则和一些构建师德教育有效模式的方法。

新时期教师的师德建设范文第4篇

他对新中国的描绘不仅代表个人的主张而且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新中国的主张同时也代表了亿万中华儿女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孙中山是最早提出“振兴中华”的革命家,毛泽东则是最早提出实现民族复兴战略设想的领导人。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担当起带领中华民族逐梦的大任,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斗争,实现了中国梦的第一步奋斗目标——建立新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之后,他更是致力于尽早改变中国“一穷二白”面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赶上世界上最发达国家。可以说,毛泽东是中国梦的第一个领航人。

具象的新中国从毛泽东对新中国梦想的描绘中走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直梦想着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就是建立不同于辛亥革命建立的名不副实的中华民国、不同于既有帝国主义压迫又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的新世界,就是建立一个不同于旧中国的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理论和道路的同时,对新中国的内涵进行了具体的想象和描绘。在这方面,毛泽东是为中华民族构筑新中国梦想的巨匠,他对新中国的描绘不仅代表个人的主张,而且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新中国的主张,同时也代表了亿万中华儿女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毛泽东对新中国的描绘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因此,新中国这一范畴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变化前后并不完全一致。大致来看,早期对新中国的描绘较为抽象,只提出了一些带有价值指向的主张,中期形成了一个既有价值指向又有具体原则和思路的蓝图,后期更加具体,特别是临近全国解放时对新中国建设的根本问题、方向、道路等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谋划,当时建立新中国的梦想即将成为现实。

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与其他早期共产党人一样,毛泽东确立了彻底改造中国的思想,建设一个新中国的意识处在萌芽状态。

抗日战争时期,他开始较多使用新中国这一提法。据查,“新中国”一词较早出现在1937年8月毛泽东撰写的《矛盾论》中,新中国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新中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二是新中国是没有封建压迫和外来侵略的中国。他说:“长期地被封建制度统治的中国,近百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正在变化到一个自由解放的新中国的方向去。”毛泽东是在阐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时提到新中国的。随即,1937年8月下旬,毛泽东在为中央起草的争取一切民族力量早日实现抗日解放所做的宣传提纲——《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中,提出“为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而奋斗”,进而表述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基本政治原则即政治目的,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

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到新中国时增加了“永久和平”“平等”等内涵,指出:“将来的被解放了的新中国,是和将来的被解放了的新世界不能分离的。因此,我们的抗日战争包含着为争取永久和平而战的性质。”《论持久战》还提出“抗日战争的政治目的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

《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系统阐述未来社会理想的重要文献,深含着对未来社会理想的憧憬和规划。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

在这篇著作的结尾,毛泽东满怀豪情地写道: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新中国站在每个人民的面前,我們应该迎接它。新中国航船的桅顶已经冒出地平线了,我们应该拍掌欢迎它。举起你的双手吧,新中国是我们的。

这个让人们热烈欢迎、憧憬的新中国,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追求的是政治自由、经济繁荣、文化文明先进等目标和价值。毛泽东在这里描绘的新中国的蓝图,对于此后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把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确立为党的政治路线的内容,并进一步发展完善了其价值内涵,提出“建立一个新中国,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中国”。除从前一直强调的独立、自由外,党的七大第一次把富强、民主、统一作为新中国的价值追求。

194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这个宣言由毛泽东起草,宣言提出“建设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富强的新中国”,继续沿用了七大对新中国内涵的表述。

此外,从抗战胜利到解放战争爆发前的一段时间内,建设新中国的目标一直没有改变,但由于形势的快速变化,对新中国价值内涵的描述有所不同。抗战刚刚胜利后不久,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对于目前时局的宣言》,提出“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在《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一文中提出“建立独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从中可以看出,在这一短暂的时期内,中国共产党是把争取和平、民主作为突出的政治任务。这是因为抗战胜利后,国内形势有一种走向和平的可能,但这种可能很快被蒋介石挑起的内战打破。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全国解放的目标即将实现,新中国快速走来,就在眼前,此时新中国的理想不能再停留在价值层面上,必须具体化。在这激动人心、令人振奋的历史时刻,毛泽东对新中国的描绘既有理性务实的一面,又有按捺不住内心的澎湃、非常乐观的一面。在这一时期,毛泽东首先考虑的是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具体的国家,即国体问题。这决定着新中国的性质。毛泽东在1949年6月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指明,新中国是一个人民共和国,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这是毛泽东设计的新中国的蓝图。

毛泽东对新中国的描述,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解放后中国社会的理想。从解放后的历史发展来看,新中国的建设基本上是按照毛泽东描绘的新中国蓝图进行的。这个蓝图既包括对新中国价值层面的追求,又包括对新中国具体发展阶段的追求。应该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新中国梦想的描绘都还是理念形态的、思想认识层面的,具象的新中国正是从这些美好的想象中走来。

“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追求的中国工业化之梦,在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的阻挠下,难以实现。中国共产党人对工业化有着崇高的追求:“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的工业化与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经过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毛泽东在1952年2月发出了“中华民族和人民要彻底解放,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号召。1952年的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加了65%,主要的工业产品和农产品都超过了战前年产量的最高水平,这就“为国家的大规模建设准备了良好的条件”,党和政府决定从1953年起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强调这一年“是我国进入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指出:“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经济建设的总任务就是要使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逐步变为强大的工业国。”“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6月,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的状况作了分析。他指出:“工业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要超过农业。现在我国工业很落后,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汽车、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许多机器不能造。工业与农业的比重,现在说工业已占百分之二十八,是否真达到了,我还有些怀疑。什么叫国家基本工业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至少要达到百分之五十一,或者达到百分之六十吧!按照苏联的经验,工业的比重要达到百分之七十才算工业化,我们现在还差百分之四十二。我国的工业化,工业比重也要达到百分之七十。”

1954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我们是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9月,毛泽东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说:“我国人民应当努力工作,努力学习苏联和各兄弟国家的先进经验,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互勉互助,力戒任何的虚夸和骄傲,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

1955年3月,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三项议事日程之一是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关于这个计划的报告。毛泽东指出:“这次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应该根据实际经验,认真地讨论这个计划草案,使它的内容能够比较妥当,而成为切实可行的计划。”“一五”计划从1951年开始编制,1953年开始执行,1955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和一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一五”计划的执行,开启了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步伐,对于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逐步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还说:“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就是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所思考的、所钻研的,是钻社会主义工业化,钻社会主义改造,钻现代化的国防,并且开始要钻原子能这样的历史的新时期。”

1956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大开幕词中说:“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我们面前的工作是很艰苦的,我们的经验是很不够的。因此,必须善于学习。”这样,我们“一定能够一步一步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中共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给了社会生产力以巨大发展的无限前途。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

对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内涵,毛泽东作了进一步的探索。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论述了中国工业化的道路问题,认为这个问题主要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随后他又在提出关于农业与工业的关系问题时指出:“以重工业为中心,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条毫无问题,毫不动摇。但是在这个条件下,必须实行工业与农业同时并举,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过去我们经常讲把我国建成一个工业国,其实也包括了农业的现代化。现在,要着重宣传农业。”

1960年,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实现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主张。1963年9月,毛泽东在审阅《关于工业发展问题(初稿)》时加写的一段文字中分析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问题,他指出:“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

此后,由于“以阶级斗争为纲”居于主导地位,干扰了“四个现代化”的进程。然而,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一步步推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这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全党工作的重心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上来”起到了前驱先路的作用。

毛泽东关于实现强国梦的时间表述十分谨慎

近年来,一些文章笼统地指出,毛泽东认为实现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大约需要一百年时间,并以此佐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度和实现现代化的百年目标。如果仔细翻阅毛泽东的有关文献,我们就会發现,实际上,毛泽东对实现强国目标的时间有过多次表述,每次给出的时间表前后也不尽一致,其间有不少因时因势的变化。

在1956年4月25日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发表题为《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提到“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强国建设目标。

随着“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1957年3月20日,毛泽东在南京、上海党员干部会议上提出了他心目中的强国梦实现后的国家状况:“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会繁荣发达,党会经常保持活力,人民事业会欣欣向荣,中国会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可以说,这既是毛泽东的强国梦,也是全国人民的强国梦。

究竟何时才能实现“大强国”的奋斗目标呢?毛泽东考虑这个问题经历了一个从需要“几十年”到“很长的时间”再到“不太长久的时间”的变化。

第一,实现强国梦大约需要五十年。1954年6月15日,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我看,我们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概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就差不多了,就像个样子了,就同现在大不一样了。”按照这一说法,五十年左右的奋斗就可以把中国建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1955年3月21日,毛泽东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还说,要把中国“建成为一个强大的高度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就需要有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比如说,要有五十年的时间,即本世纪的整个下半世纪”。这里说的“几十年”,在毛泽东看来也是五十年左右,即到2000年前后的时间段。

第二,实现强国梦大约需要一百年。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后,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建设现代国家并不容易,还存在不少认识和实践上的盲区。在此前后,毛泽东调整了实现强国目标的时间,经历了从“很长的时间”到“一百多年”的变化。1956年4月29日,毛泽东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党的代表谈话时指出:“中国现在经济上文化上还很落后,要取得真正的独立,实现国家的富强和工业现代化,还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各国同志和人民的支持。”1958年2月20日,毛泽东在修改《外交部长陈毅答新华社记者问》一文时,把中国建成为一个经济上、文化上繁荣昌盛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需要的时间定得比较模糊,认为“不是很短但也不是太长”。1960年10月22日,在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谈话中,毛泽东依旧认为,“根本改变中国的经济面貌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

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1961年,毛泽东在修改刘少奇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稿时,又把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改为“还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那么,在毛泽东眼里,这个“很长的时间”究竟是多长呢?

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给出了明确答案:“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在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要花一百多年。”这里,毛泽东把建设强国的时间表从以前的五十年改为一百年左右,这是因为当时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遭遇了挫折,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有了更加深刻、切实的认识,实现强国目标的时间表也就自然而然被拉长了。

第三,实现强国梦需要不太长的时间。1962年9月,毛泽东在修改《关于工业发展问题(初稿)》时,提出“力求在一个不太长久的时间内改变我国社会经济、技术方面的落后状态,否则我们就要犯错误”。1964年12月,毛泽东又提出:“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

如上所述,毛泽东关于实现强国梦的时间表界定,前后经历了几次变化,并不像有的研究者所认为那样,只有“一百年左右”这一个时间概念。多数情况下毛泽东的态度是十分谨慎的,因为他认为“世界上的事情总是谨慎一点好”。所以,1969年6月,毛泽东在审阅《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社论《中国共产党万岁——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四十八周年》送审稿时,在“二十年来,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伟大胜利,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一句中的“繁荣昌盛”前边加上了“有了初步”四个字,把“强国”改为“国家”,并批注说:“请注意:以后不要这种不合实际情况的自吹自擂。”

在带领全党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毛泽东关于实现强国梦的时间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绝大多数中国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肺腑心声,起到了凝聚共识、集聚力量的强大作用。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我国制定并实施了几个五年计划和“两步走”发展战略,全国人民为之付出巨大努力,取得了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如果无视这一历史事实,既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也不符合历史实际。“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新概念,显然是汲取了以往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经验教训。把中国这么一个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的东方大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绝不能离开实事求是这个治国理政的法宝。

“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贡献”

在毛泽东看来,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就是要改变过去一百多年落后的那种情况,并且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这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关键所在。

1956年8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大预备会议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过去说中国是‘老大帝国’,‘东亚病夫’,经济落后,文化也落后,又不讲卫生,打球也不行,游水也不行,女人是小脚,男人留辫子,还有太监,中国的月亮也不那么很好,外国的月亮总是比较清爽一点,总而言之,坏事不少。但是,经过这六年的改革,我们把中国的面貌改变了。我们的成绩是谁也否认不了的。”他还指出:“我们团结党内外、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目的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将完全改变过去一百多年落后的那种情况,被人家看不起的那种情况,倒霉的那种情况,而且会赶上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就是美国。……这是一种责任。”“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中华民族就对不起全世界各民族,我们对人类的贡献就不大。”毛泽东在同参加中共八大的外国代表团的谈话中指出:“在国际上,我们反对大国主义。我们工业虽少,但总算是大国,所以就有些人把尾巴翘起来。我们就告诉这些人‘不要翘尾巴,要夹紧尾巴做人’。我小的时候,我的妈妈就常常教育我‘夹紧尾巴做人’。这句话很对,现在我就时常对同志们讲。”他进一步指出:“要使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需要五十到一百年的時光。现在已不存在障碍中国发展的力量。中国是一个大国,它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但是它对人类的贡献是不符合它的人口比重的。”

1956年,毛泽东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所写的文章中指出:

事物总是发展的。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这样。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这使我们感到惭愧。

毛泽东的这段论述,有两个深刻内涵,一是他以发展的观点论述了经过自辛亥革命之后的两个45年,21世纪的中国将会变成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强国。二是他以“惭愧”的心情表露出中国强盛之后将贡献全世界和全人类的迫切愿望。

在毛泽东看来,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和平合作是密不可分的,要采取同一切愿意和平的国家团结合作的方针。他说:“只要在和平这个问题上能够团结的,就和他们拉关系,来保卫我们的国家,保卫社会主义,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他指出:“中国从政治上、人口上说是个大国,从经济上说现在还是个小国。他们想努力,他们非常热心工作,要把中国变成一个真正的大国。……归根结底,我们要争取十五年和平。到那个时候,我们就无敌于天下了,没有人敢同我们打了,世界也就可以得到持久和平了。”

1959年,毛泽东在同秘鲁议员团的谈话中说:“中国不仅要自己料理自己,自己过生活,还应该对别的国家和民族进行帮助,对世界有些益处。同别的国家一样,不仅要为自己而且还要对世界作些贡献。和别的国家互相帮助,发展经济关系,尤其是我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之间互相了解、交流经验,很有必要。搞经济关门是不行的,需要交换。中美、南美有二十个国家,同亚洲的国家例如中国发生经济联系是可能的,文化上的联系也是可能的,互相交换有益的东西。”他强调:“最主要的是保持和平环境,这是大家的最大利益。你们要和平,我们也是这样。”

在毛泽东看来,即使中国将来强大了,也不会侵略别国,中国关注的是自身的发展问题。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曾在1960年和1961年两次访华,毛泽东两次都会见了他。蒙哥马利说:“再过五十年,你们就了不起了。”毛泽东回答说:“我们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不是资本主义国家,因此,一百年,一万年,我们也不会侵略别人。至于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在你们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过了好几百年。十六世纪不算,那还是在中世纪。从十七世纪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六十多年。在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要花一百多年。”毛泽东在谈论了他会见蒙哥马利的情形后进一步分析指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比较,有许多优越性,可是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是不行的。毛泽东强调:“为了这个事业,我们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并且同今后世界革命的具体实际,尽可能好一些地结合起来,从实践中一步一步地认识斗争的客观规律。”

正是在这个“尽可能好一些地结合起来”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作出了艰辛的探索,推进了中国的发展进步,同时为后来者的接力追逐找到正确方向积累了史鉴。

如今,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已经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现正全力推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同时,中国人民深知:“中国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愿意以自己的发展为国际发展作出贡献。”随着中国与世界联系的进一步加深,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其中,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等创新理论和实践,不仅蕴含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珍贵经验,也展现出中国智慧和中国责任,是中国向世界作出重要贡献的主要载体。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正如习近平所言:“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责编/黄梦怡 责校/张超、李希萌 来源/《对新中国的美好想象》,公茂虹/文,人民网2013年7月2日;《毛泽东是中国梦的第一个领航人》,程冠军/文,人民网2013年12月26日;《毛泽东关于实现强国梦的时间表述》,沈传亮/文,人民网2014年3月31日;《毛泽东“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思想与实践》,孙占元/文,《理论学刊》2012年第3期;《“中国梦”思想:从毛泽东到习近平——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佚名/文,《天津日报》2013年12月23日等)

新时期教师的师德建设范文第5篇

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是知识经济大爆炸的社会。科教兴国,是党和国家实现民族强大的伟大战略决策和必然的历史选择。世界各国经济实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民族素素质和人才素质的较量,故教育事业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经济要振兴,需要科技发展,科技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发展靠教师队伍。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培养人才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素质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工作是那么重要,它关系到千百个家庭幸福;它关系到祖国的未来。作为21世纪的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学生,所以我们应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克服目前学校教育不同程度存在脱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象。

通过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精神,修师德,强师能,铸师魂,争当名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关键要落实在行动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把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同个人的发展联系起来,始终时刻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造就高素质的人才,需要我们,刻苦学习、勇于实践、爱岗敬业,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创造一流的学术成果,要求我们开阔眼界、志存高远、要有勇攀学术高峰的精神;积极培育优良校风,要求我们进一步弘扬校训精神,从我做起,内练素质,外塑形象,展示人民教师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修师德,强师能,铸师魂,争当名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一名教师,今后我要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时刻鞭策自己,从实际出发,认真实行以下几点:

第一,热爱教育事业。从事教育事业,走上三尺讲台,当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是我的理想追求。教育是令人陶醉的事业,是我最愿意从事的事业。为此,我深知自己任重而道远。同时,作为社会的一员,必须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言行代表着一个群体,始终要注意其产生的社会影响、社会效益。

第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爱满天下”。在教学中,我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充分信任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并深入了解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力争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当然,爱学生不是一味的迁就、放纵学生。在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的同时,又要循循善诱,耐心启发,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关系,并加以启发。对违纪的同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不是按照自己的个性办事。应转变教

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第三,立足本职,教书育人。我认为:一位称职的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上好每一节课,要认真开展教学研究,研究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刻苦钻研,并做到精益求精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是师德责任感的体现。自己在教学中的教学技巧、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到自己在学生集体中的威信。教育是一门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

新时期教师的师德建设范文第6篇

一、新时期档案建设面临的诸多挑战

新时期信息化与国际化发展是当今社会的发展大趋势, 对档案建设工作各个方面提出了诸多的挑战, 这些挑战加上本身档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严重影响了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 对档案地位与价值的挑战。这方面的挑战来自档案用户档案意识的淡化和一些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不到位, 档案用户档案意识淡化导致了很多档案用户对档案的兴趣不浓, 尤其在档案信息资源不再是唯一的信息化时代, 影响档案的价值发挥;对档案建设工作的重视度有限, 也影响了档案本身的地位。

(二) 对档案信息安全的挑战。这方面的挑战主要表现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网络黑客对档案信息资源的侵犯时有发生, 在很大程度上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建设提出了严重挑战, 影响了档案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三) 对档案服务与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的挑战。这方面的挑战主要来自于档案用户的要求, 信息化的时代促使档案用户要求档案信息服务随时可以得到, 希望档案工作人员能够提供尽可能多的、尽可能好的档案信息服务。

(四) 对档案文化的挑战。这方面主要体现在,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网络文化无处不在, 人们在很大程度上热衷于网络文化和手机文化, 相对地, 档案文化显得日益弱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档案建设工作的环境营造。

二、应对新时期档案建设挑战的诸多对策

鉴于我国新时期档案建设面临的技术、安全、信息内容、人员素质和管理等方面的挑战, 各个档案部门应该主动分析迎接这些挑战, 将这些挑战化为改革发展的动力, 不断按照新时期对档案建设的要求, 重点抓好档案信息的安全工作和服务工作, 不断扩大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具体措施如下:

(一) 鉴于档案的地位和价值受到一定的挑战, 档案部门务必要重塑档案建设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档案部门在加强新时期档案建设工作时, 务必要坚持科学化、信息化、服务性的价值取向, 将这些理念和取向融入到档案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面中去, 彻底改变了那种为档案而档案的价值取向, 建构起服务创新为主的价值理念体系, 以此推动档案建设健康发展。

(二) 鉴于档案信息安全受到挑战, 档案部门务必要从技术、管理等层面上做好档案的安全保护工作。这就要求档案部门在加强档案建设工作时, 要提供档案建设的各个环节网络技术保障, 做好档案网络的安全防范工作, 确保电子档案的绝对安全;同时, 提高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从档案的使用、收集、整理、服务等各个环节的管理上, 严格加强档案安全的管理风险防范工作。

(三) 鉴于档案信息需要的不断变化, 档案部门务必要做好档案资源的建设工作。这就要求档案部门在加强档案建设工作时, 要注重根据档案用户的要求和档案发展的要求, 尽可能完善充实档案信息资源, 做到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齐头并进地发展。

(四) 鉴于信息化对档案服务模式和方式的挑战, 档案部门应该大力提升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 推动档案服务的信息化发展。这就要求档案部门在加强档案建设工作时, 要好好分析信息化时代对档案开发利用和服务的方式的信息化建设, 从各个层面推动档案工作信息化发展;根据信息化对档案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质和现代计算机办公能力的要求, 档案部门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 从档案知识、网络知识等方面加大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现代档案工作能力培训。

(五) 鉴于档案受到一定程度的冷落, 档案部门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全社会档案文化的建设。这就要求档案部门在加强档案建设工作时, 应该通过各种媒体和各种渠道, 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 大力宣传档案知识, 增强档案用户的档案意识, 形成浓厚的档案文化, 以此为档案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总之, 档案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文化工程, 需要国家、档案部门、社会与档案用户等多个层面的协作努力和通力合作。从新时期档案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去研究档案建设是一种很好的视角和思路。目前, 最关键的是, 各级档案部门, 应该主动迎接各方面的挑战, 努力学习国外档案建设的经验教训, 建构服务大众与国家的档案工作体系。

摘要:档案建设部门一定要主动应对挑战, 按照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更新档案工作的理念, 不断完善档案建设的内容体系和目标体系, 创新档案的功能与价值, 加大档案工作人员的现代档案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充分利用互联网络, 加大档案部门的信息化建设, 扩大档案部门的服务范围和提升服务水平, 以此推动新时期档案建设工作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档案建设

参考文献

[1] 刘燕.新时期档案工作面临的挑战.吉林高等商业专科学校学报, 2005 (2) :77~78.

上一篇:新时期党建工作之我见范文下一篇:新生军训动员会讲话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