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争做美德少年

2024-06-24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争做美德少年(精选14篇)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争做美德少年 第1篇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争做美德少年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我是五年一班马敬原,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做美德少年》。

“美德就像一朵花,美德少年人人夸。”在我们的生活中,中华传统美德无处不在。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宽容大度是一种美德,文明守纪是一种美德,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坚强勇敢是一种美德,诚实守信也是一种美德……

文明礼仪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它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自古就有“孔融让梨”“黄香温席”之说。作为新时代未来的主人,我时刻警示自己,督促自己成为一个讲究文明礼仪、品德高尚的小学生。

在学校里我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对于有困难的同学,我总是真诚地帮助他们;有的同学上课忘了带学习用具,我拿出自己心爱的文具借给他们。校园里我遵守学校规定;课堂上我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独立完成作业,我还去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同学;平时主动维护校园环境卫生,见到老师、同学总是热情地打招呼。

生活中我遵守社会公德、乐于助人,邻居都夸我十分懂事。有一次,我和爸爸到海边游玩回来,玩得筋疲力尽,两脚发软,都打哈欠了。坐公交汽车好不容易抢到一个座位,可我刚入座,就有一位白发苍苍,手举拐杖的老奶奶上车。我心想:如果来个急刹车,老奶奶这把年纪摔了怎么办。于是我便把座位让给了老人家,老奶奶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

在家里我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拖地、扫地、洗碗等等。在爸爸妈妈劳累时,我会给他们敲敲背、松松肩,送上一杯热茶。妈妈总是夸我很孝顺。诚实守信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所以我处处以诚信对人。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诚实不说谎话,坦荡毫不虚假,做人要清澈如水,做人要白玉无暇。要记住,无论是谁,只要说一句谎话,他就失去了别人信任的心。学习上弄虚作假的人总有一天会吃到苦头,做错了事要敢于承认,做错了事要自我检讨,这样做才能提高自己,这样选择才能赢得别人的认可那么,要怎样争当“美德少年”呢?我们要做到言行一致,不撒谎,不欺骗别人,对人守信,对事负责;不弄虚作假,经得起诱惑;即使遇到困难,仍能坚持信守诺言。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虚心好学、刻苦钻研”,是每个学生的座右铭。“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是每个少年时刻不忘的誓言。大家都知道:“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作为一名美德少年,我要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少年;我要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少年;我要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我要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 年。

同学们,今天,我们是株株幼苗,在学校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明天,我们便是根根栋梁,撑起祖国大厦,使它更加繁荣富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让我们铭记中华美德,让美相随、德相伴,以爱心、恒心、信心托起自己,一起争当美德少年。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争做美德少年 第2篇

争做优秀少年

尊敬的老师敬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勤劳美德,争做优秀少年》。在演讲前我们先来猜个谜语吧,谜底是人们身体的一部分。“一棵树上五个杈,不长叶子不发芽,只要不怕劳累苦,吃饭做事全靠它”同学们你能猜出它是什么吗? 对呀,就是-----“手”。幸福生活来自于勤劳的双手。作为中华美德之一的勤劳,仿佛早已被人们忘却。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辉煌,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璀璨的传统文化。在这历史的长河中,勤劳的传统美德熠熠生辉。勤劳可以创造财富;勤劳可以创造幸福生活。我们每一个小学生都应该牢记“劳动光荣,懒惰可耻”让我们弘扬勤劳美德 ,争做优秀少年。

可在我们生活中,不爱劳动不珍惜劳动的同学比比皆是,有的同学在家里只知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己能做的家务活一点也不干,是名副其实的“寄生虫”。在学校里平时值日总不肯按时到位,遇到事情往后躲。就拿我们班义务劳动的事来讲吧, 开学报名第一天,当老师宣布义务做清洁的时候,部分同学大发不幸之声,听到老师说“谁愿意去就举手”班上有54人, 举手的只有寥寥几人.有些同学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拿着爸妈辛劳挣来的钱,上网,抽烟,抽奖,等等,刚扫干净的校园马路一会儿就成垃圾场,这些人是名副其实的“小害虫”。

也许有同学会说“我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都不要我做家务,只要我认真学习就行”,也许有的同学会说“我家有很多钱,不需要我劳动。”可是你们明白吗?丢掉了勤劳的美德即使长着漂亮的双手你也只是“行动的矮子”,只享受别人劳动成果而不愿劳动的人,迟早会沦为生活的“低能儿”。劳动使我们双手更灵活,劳动使我们的心更纯洁,劳动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劳动使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争做美德少年 第3篇

一、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

(一) 处理好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中国古代的仁人志士历来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舍小家为大家。《诗经》提出“夙夜为公”的道德要求, 认为日夜为公家办事, 是一种高尚的事情;《尚书》提出“以公灭私, 民其允怀”的思想, 认为朝廷官员应当以公心代替自己的私欲, 这样才会得到人民的爱戴与拥护。他们追求“国而忘家, 公而忘私”的道德境界。霍去病“匈奴未灭, 何以家为”;岳飞“精忠报国”;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充分体现了他们“先公后私, 尽忠报国”的崇高道德境界。人只有献身于社会, 才能实现生命价值。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郑成功“田横尚有三客, 茹苦间关不忍离”这些都体现了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身陷逆境、不辱大节的高尚道德情操。

(二) 以仁爱宽容为核心的社会道德。在中国历史上, 孔子第一个把“人”和“仁”联系, 并把“仁”解释为“爱人”、“仁者爱人”, 这是一种早期人本主义思想。倡导“爱人”要以互爱为前提, 认为只有从“爱人”出发, 才能“人恒爱之”, 彼此相爱和谐, 因此,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 应该“和为贵”,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这是一种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社会公德。提倡“厚德载物”的团结宽容精神, 从而形成一种社会凝聚力。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谦敬礼让的典范鲍叔牙千年以前就以举贤让位于管仲, 启示着青年走向成功……

二、弘扬传统道德的意义

(一) 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道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目的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表明, 现代化是不能从一个社会外部向内部作直接的嫁接和移入的, 同样, 我国的现代化应当是从自身文化传统背景的创造性转变中有机地、合乎规律地发展出来的, 这必然是一个按照社会主义精神对包括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和超越创新的过程。

(二)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我国社会主义道德是和传统道德特别是“儒家”道德紧密在一起的, 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 应看到儒家的仁爱思想及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社会道德等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道德精神建设都有着内在的历史联系, 值得认真借鉴和批判继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该吸收传统道德中的精华。

(三) 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人总是需要精神支撑的,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 有利于中华民族共有家园的建设, 有利于我们道德修养的提高, 有利于我们精神世界的丰富, 有利于我们人格和道德品质的完善, 从而成为个人成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我国现在的道德状况

(一 ) 失信现象泛滥。

(二) 社会公德意识淡薄。近年来, 社会上某些人的道德感、公德心缺乏, 社会公德意识的淡薄已经到了严重的程度。

(三) 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缺失。社会转型期, 传统家庭美德受到冲击, 家庭成员的义务感、责任感有所淡化……新时期家庭伦理道德出现新问题, 为某些不幸的家庭蒙上阴影, 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可忽视的危害。

(四) 价值理想失落。人人都去追逐金钱、崇拜物质、寻求感官刺激, 唯独缺少对灵魂、精神、信仰的关注和拯救, 使自己沦为金钱、物质的奴隶。

(五) 拜金主义泛滥、享乐主义蔓延。在现实生活中, 拜金主义逐渐滋生、抬头、发展, 并随着某些人“一切向钱看”口号的提出, 成为某些人追求的行为准则, “及时享乐”、“玩世不恭”、“奢侈浪费”等享乐主义现象普遍。

四、弘扬传统道德势在必行

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 总的来说对现代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 包括两部分:精华和糟粕。其中精华部分, 表现出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糟粕部分, 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既不能全盘否定, 又不能全盘吸收, 要批判地继承和发扬。

认真地进行具体的历史分析, 是为了提示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自身的特点, 做出正确的事实判断, 这是把握事物的一种基本认识方法。在分析的基础上, 要谨慎地鉴别, 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 而不是从个人私利或好恶出发;对待传统道德伦理文化, 既要看在历史上是否曾经有利于社会发展, 又要看其是否有利于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要承认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 就其整体结构和特定历史形态而言, 已经过时, 又要看到这个整体的某些内部构件, 作为一种文化心理定势, 常常具有超时空的意义, 必须认真对待。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争做美德少年 第4篇

关键词:礼仪之邦;美德;幼儿;礼仪教育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古人在礼仪方面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也曾经是世界各国的典范。礼仪是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和文明标尺,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代,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成为学校德育建设的一项重要使命。

《汉书·贾谊传》中说道:“少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孔子也说:“不学礼,无以立。”古人对礼仪教育有较深刻的认识。如今,科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是接受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幼儿阶段渗透礼仪教育对幼儿的个性、品质塑造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的幼儿教育暴露出诸多问题,幼儿表现傲慢、自私、没礼貌、乱扔垃圾、不尊重长辈等。所以,幼儿礼仪教育迫在眉睫。

一、幼儿园礼仪教育和家庭礼仪教育双管齐下

在幼儿礼仪教育中,除了幼儿园担负的教育任务外,家庭成员的礼仪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幼儿除了在幼儿园外,大多数时间是生活在家庭中,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的行为对幼儿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家长存在不良习惯或者错误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因此,幼儿礼仪教育要坚持幼儿园教育和家庭礼仪教育双管齐下。幼儿园可向家长传递文明礼仪的知识,督促家长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榜样;幼儿教师要与家庭保持及时的联系,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同时,教师也应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中的表现,在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推动下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礼仪环境和及时的礼仪教育。

二、幼儿礼仪教育与幼儿礼仪实践齐头并举

礼仪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教育,而是落实在行动上的教育。幼儿礼仪教育是知、情、行三者的结合。幼儿教师在进行礼仪教育时要为幼儿提供一定的实践活动机会,让幼儿在亲身实践中领会礼仪的含义。例如,在幼儿用餐时,在分发勺子和筷子时发现不够,幼儿教师可以请幼儿去询问食堂阿姨还有没有多余的餐具。当然,幼儿礼仪实践不应仅局限于幼兒园,还应该走向社会。例如,幼儿教师组织超市购物的活动,让幼儿独立购物,在购物中引导幼儿去有礼貌地向他人询问等。总之,幼儿礼仪教育要与幼儿礼仪实践齐头并进,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幼儿的礼仪素养。

三、幼儿礼仪教育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统筹兼顾

环境塑造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幼儿礼仪教育要充分发挥幼儿园环境的教育功能。创造整洁、和谐的幼儿环境,坚持有规律的生活行为,人与人互帮互助、团结友爱,通过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来对幼儿礼仪起到熏陶和感染的作用。例如,保持幼儿园教室、桌椅、楼梯等整洁、优美;在幼儿园的宣传栏和门口张贴“你好、谢谢、再见”等文明标语,让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无声地传递礼仪教育。同时,幼儿教师的行为也属于幼儿环境的一部分,幼儿教师要规范自身言行,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总之,幼儿的礼仪教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地培养与实践。这就需要礼仪教育和环境的结合,营造良好的学校、家庭、社会氛围,让礼仪教育渗透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幼儿学会善良、正直、谦逊、合作等品质,培养幼儿形成具有健康个性、健全人格的人。

参考文献:

张慧英.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实施途径.学前教育研究,2010(10).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争做美德少年 第5篇

zūnjìnɡdelǎoshīmentïnɡxuãmen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dàjiāhǎo大家好!

wǒjiàojīnnián

suì

xiǎoxuãyìniánjí

bāndexuãshēnɡ

jīntiānwǒjiǎnɡ

我叫xxx,今年6岁,xxx小学一年级(6)班的学生。今天我讲detímùshìhïnɡyánɡchuántǒnɡměidã

zhēnɡzuîxiàoxīnshàonián的题目是《弘扬传统美德,争做孝心少年》。

zhōnɡɡuïyǒujùɡǔhuà

bǎishànxiàowãixiān

yìsishì

xiàojìnɡfùmǔshìrãndedìyīměi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意思是:孝敬父母是人的第一美dãjǐqiānniánláiyǒuhǎoduōɡǔshīcídōuzàichuánsînɡ

zhìjīnliúchuán

wǒjīntiānhãdàjiā德。几千年来,有好多古诗词都在传颂,至今流传。我今天和大家fēnxiǎnɡdeshìtánɡcháoshīrãnmânɡjiāode

yïuzǐyín分享的是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配音乐)

yïuzǐyín 游子吟

címǔshǒuzhōnɡxiàn

yïuzǐshēnshànɡyī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línxínɡmìmìfãnɡ

yìkǒnɡchíchíɡuī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shuíyáncùncǎoxīn

bàodãsānchūnhuī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ɡùshìjiǎnɡdeshìyìwâicíxiánɡdemǔqīnshǒulǐbǎzhezhēnxiàn

wãijiānɡyuǎnxínɡdeháizǐ故事讲的是一位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行的孩子ɡǎnzhìxīnyīlínxínɡzhīqiányìzhēnyìzhēndōunàyànɡxìmì

dānxīnháizǐcǐqùhǎojiǔhǎojiǔ赶制新衣,临行之前一针一针都那样细密,担心孩子此去好久好久dōubùnãnɡhuíjiāshuíshuōxiǎocǎode

yìdiǎnxīnyì

nãnɡbàodá

lechūntiānyánɡɡuānɡde

ēnqínɡ都不能回家,谁说小草的一点心意,能报答得了春天阳光的恩情nezhâshǒushīshīrãnxuǎnqǔleyíɡâkànsìpínɡchánɡdelínxínɡfãnɡyīfúdechǎnɡjǐnɡ

xiěchū呢?这首诗诗人选取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缝衣服的场景,写出lemǔqīndenâixīnshìjiâ

biǎoxiàndeshìwěidàdemǔài了母亲的内心世界,表现的是伟大的母爱。

rújīndewǒmãnchãnɡwãixìnɡfúdeyídài

mùyùzhejiātínɡdewēnnuǎn

xiǎnɡshîuzhefùmǔ如今的我们成为幸福的一代,沐浴着家庭的温暖,享受着父母deɡuānàiwǒmãndefùqīnzàiwàixīnkǔdǎpīn

wãiɡǎibiànjiātínɡjīnɡjì

tíɡāoshēnɡhuïzhì的关爱。我们的父亲在外辛苦打拼,为改变家庭经济,提高生活质liànɡtārânláorânyuàn

wǒmãndemǔqīnzàijiāxīnkǔmánɡlù

wãiwǒmãnjiànkānɡchãnɡzhǎnɡ量,他任劳任怨;我们的母亲在家辛苦忙碌,为我们健康成长,xuãxíchãnɡjìjìnbùtāwúyuànwúhuǐ学习成绩进步,她无怨无悔。

tïnɡxuãmenmiànduìfùmǔ

zhǎnɡbâiwãiwǒmãnsuǒzuîdeyíqiâ

wǒmãnyǐwãizhâyíqiâ同学们,面对父母、长辈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以为这一切dōushìlǐsuǒyīnɡdānɡdemɑ

wǒmãnɡāizuîdiǎnshãnmehuíbàofùmǔnãnɡ都是理所应当的吗?我们该做点什么回报父母能?

tïnɡxuãmenshǒuxiānwǒmãnyàotīnɡcïnɡfùmǔjiàodǎo

xuãhuìzhàoɡùzìjǐdeshēnɡhuï

àn同学们,首先我们要听从父母教导,学会照顾自己的生活,按shíqǐchuánɡchīfànshuìjiào

shǎoshēnɡbìnɡ

bùtānwán

jiǎnshǎofùmǔbùbìyàodedānxīn时起床、吃饭、睡觉,少生病,不贪玩,减少父母不必要的担心;dìârwǒmãnyàoxuãhuìcānyùjiāwùláodînɡ

bānɡzhùfùmǔliàolǐjiāwù

jiǎnqīnɡfùmǔfánzhînɡ第二我们要学会参与家务劳动,帮助父母料理家务,减轻父母繁重dedànzǐdìsānwǒmãnyàozūnjìnɡlǎoshī

tuánjiãtïnɡxuã

shànɡkârânzhēntīnɡjiǎnɡ

kâhîurân的担子;第三我们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zhēnwánchãnɡzuîyâjījícānjiāxuãxiàozǔzhīdeɡâzhǒnɡhuïdînɡ真完成作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

xuãhuìɡuānxīnzhǎnɡbâi

sînɡyìjùwânhîu

dìyìbēirâchá

rïurïujiān

chuíchuíbâi学会关心长辈,送一句问候、递一杯热茶,揉揉肩、捶捶背,xìwēidejǔdînɡzúyǐrànɡtāmenɡǎndàowúbǐxīnwâi

ɡàobiãdiāománhãrânxìnɡ

yuǎnlíwēixiǎn细微的举动足以让他们感到无比欣慰。告别刁蛮和任性,远离危险hãshānɡhàibùrànɡfùmǔyīnwǒmãnãrfánnǎo

dānxīnhãnánɡuî

zhâjiùshìduìfùmǔzuìdà和伤害,不让父母因我们而烦恼、担心和难过。这就是对父母最大dexiàoshùn的孝顺。

shuíyáncùncǎoxīn

bàodãsānchūnhuī

rànɡwǒmãnyînɡcùncǎozhīxīn

xiàojìnɡ

huí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用寸草之心,孝敬、回bàowǒmãndefùmǔhãlǎoshī

rànɡwǒmãnyìqǐxiãshǒu

hïnɡyánɡchuántǒnɡměidã

zhēnɡzuîxiàoxīn报我们的父母和老师,让我们一起携手,弘扬传统美德,争做孝心shàonián少年!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争做美德少年 第6篇

我国是一个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要继续传承这一优良传统,争做一名文明的小学生。

同学们还记得诺贝尔获得者杨振宁博士吗?他在少年时,由于他的数学特别棒,父亲说要给他找个老师,他觉得一定会给他找个数学家或物理学家,结果父亲给他找了个国学老师。这位国学老师给他讲了一个暑假,使他眼界大开。后来他多次回忆,说那一个暑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他的熏陶,影响了他的一生,使他的人生有了一个坚实的根基。

而今天,我们常常会看到还有一些与传统美德不和谐的一面。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一部分同学见到老师和客人只是低着头跑走了,有的甚至随意的敬礼,随口叫了一声“老师好”草草应付。仍有乱扔废纸和杂物,不爱护公物,在课桌上乱写、乱刻、乱画的现象,在教学楼内偶尔还有喧哗打闹、不说文明语言等等。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争做美德少年 第7篇

——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争做美德少年演讲稿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心中的中华传统美德》。

祖国是远航的巨轮,载着我们驶向光明的彼岸。学校是和谐的家园,每个人享受着幸福和温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虚心好学,刻苦钻研”,作为我们每个学生的座右铭。“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是我们每个少年时刻不忘的誓言。

提起中华传统美德,就不得不让我想起了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

一天,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他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弟弟比我小,我也应该让给他。'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一个给予比接受更快乐的美德少年。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不仅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还是对每一个少先队员的鞭策与鼓励。争当“美德少年”应该从我做起,从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争做美德少年 第8篇

一、立足课堂教学, 开设美德课程, 进行学科渗透

1.传统美德走进校本课程。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 美德课程的开设和校本教材的开发、使用, 能够使美德教育系统化。我校在自编教材《中华寓言故事》的基础上, 搜集和整理了一系列中华传统美德材料, 包括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美德故事等, 以年级为单位精编成册, 每册包括爱国孝亲、诚信守纪、修身处世、勤学立志、自立自强等篇章, 作为传统美德课程校本教材, 题名“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供1~5年级学生使用, 为课题实施提供了材料上的保障。与此同时, 每周开设一节校本课程———美德教育课, 班主任担任美德教育教师, 从人员、课时、内容上提供保证。这样, 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和对校本教材的拓展阅读, 系统地去感知传统美德故事, 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杰出的人物和为人做事的道理, 从而对自身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学科课程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 学校实施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课堂教学中的学科渗透, 即通过各学科教学, 把传统美德教育内容渗透给学生。教师不仅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 更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情感体验, 从而使学习成为学生获取新知和丰富体验的过程。

教科书中通常蕴含着丰富的美德教育材料, 为此, 我们要求任课教师在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 不忘对美德教育内容进行挖掘,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习惯。以语文课为例:教师在教学汉语拼音“ɑoe”时, 以自编的故事《小燕子回家》引入:“春天到了, 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她看到春天的祖国像一个大花园。她又见到了自己的伙伴:小姑娘、大白鹅、大公鸡。小姑娘正在为明天的歌咏比赛做准备呢, 看她张大嘴巴 (ɑɑɑ) 练声练得多认真哪。她要演唱的歌曲正是《我们的祖国像花园》。大公鸡看到了自己的伙伴小燕子, 高兴得欢呼起来‘ooo’, 腼腆的大白鹅不好意思地弯下了长长的脖子, 样子就像‘eee’。让我们也到这美丽的花园里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吧。”在这个美丽的故事中, 学生们聆听、模仿、展示, 不仅掌握了“ɑoe”的音和形, 也感受到了祖国的美丽, 幼小的心灵经受了一次爱的洗礼。

二、拓展美德资源, 创设传统美德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环境对学生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作用, 一个布局合理、生机盎然、整洁优美、宁静有序、蓬勃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1.创设美德教育校园文化氛围, 感染学生。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创建优质管理文化的重要途径。为营造美德教育氛围, 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传承和发扬、美德和美育、规范和成长、体验和分享相融合, 发挥潜在教育功能, 走内涵发展之路, 寓教育于方寸之间。

教师层面:作为管理者, 我们坚信, 任何人都可以在充满激情的工作中体验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与幸福, 也都有收获成功人生的可能, 但是工作的质量往往来源于面对工作时的态度, 推诿、拖拉、寻找借口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我们希望“不找任何借口”成为大家面对事业时的严肃态度, 成为全体教师做人成事的准则。因此, “工作中拒绝任何借口”成了我校教师自觉遵行的行为文化, 每一名教师力争成为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学生层面:从掌握文明语言起步, 把最基本的文明语言“请、您、谢谢、对不起”作为必备的交际语言;把最朴素的动作“鞠躬、行礼、示意、微笑”作为待人接物中传递的和睦举止;把“不打架、不骂人、不比吃穿、不乱花钱、诚实守信”等做人的基本行为准则, 作为最起码的道德认知和健全的法纪意识的保证;传颂“爱国、诚信、正义、为公、奉法、尊长”的美德故事, 使传统美德精神深入人心;了解汉字的演变和发展, 增强民族自豪感;将《论语》作为校本教材中文字凝练的智慧导语, 让学生理解“君子”与“美德”的深刻内涵。

六个楼层的整体设计, 寓美德故事图片与文字于一体, 不仅是一种智慧的引领, 更是美德承载的最高境界, 于无声中成为师生心灵品位的高尚追求。

2.让学生理解、融入美德氛围, 涵养品质。

为使学生进一步融入学校文化氛围, 我们在校园广播中开设了美德栏目, 宣讲传统美德文化主旨及相关内容, 让学生对美德教育入脑入心。同时, 针对学生因分布楼层和行走路线所限而无法全面了解学校整体文化布置的情况, 学校组成文化氛围宣讲小组 (由学生担任宣讲员) , 以班为单位组织专题参观活动, 达到明显的教育效果。

三、分解美德教育目标, 细化规范训练点

1.以“着力培养一个好习惯”为抓手细化文明礼仪, 强化落实。

美德成块:依据学生年龄特点, 本着“小、实、活”的原则, 出台了包含礼仪常规要求、劳动教育要求、公德要求、诚信要求、学习要求等的《朝阳小学学生成长系列要求》, 把美德教育内容细化分解为阶段性的习惯养成目标和文明礼仪要求。在教育手段上坚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采集和再现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景, 以讨论、座谈、反馈的形式, 情理结合, 学生按具体要求去做;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 每学期评选出文明学生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熏陶和训练, 学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涌现出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和文明班集体。

规范以点:将美德教育内容细化规范为一个个训练点, 内容渗透到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起床、上学、回家、卫生、作业等方面对学生一天的行为设定相应的标准, 分周训练实施, 定期检查反馈, 并以每周填写“笑脸卡”的形式记录学生行为变化的轨迹。通过《朝阳小学日常行为规范训练方案》《朝阳小学行为规范训练细则》、校园“笑脸卡工程”等, 将一条条规范立体化、形象化, 提高了学生遵守规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让规范内容走进学生的心中, 内化为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行为习惯。学生们主动自觉地遵守一日常规, 学校秩序良好。

2.开设礼仪讲坛, 举手投足间传承文明。

我们立足校情, 依据《朝阳小学学生成长系列要求》的要点, 编写了《朝阳小学学生礼仪规范》系列校本教材, 借助学校红领巾广播中的“礼仪与我同在, 文明与我同行”栏目, 开设礼仪讲坛。在落实措施上, 以年级集会的方式上大课, 开展礼仪要点的专题讨论, 通过抽测、观察、知识竞赛、擂台赛、表演赛、问卷调查等方式, 保证知、情、意、行等环节的统一, 让责任与文明同在, 理解与行动并行。

四、活动引领, 制度规范

1.综合实践活动成为美德教育的载体。

综合实践活动由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与技术教育及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内容组成, 其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促使学生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 并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学生发展的联系, 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 开展“童话进校园”活动。我校学生中约有70%是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大多家境困难, 父母多为低收入、重体力劳动者, 无暇照顾孩子, 亦无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为此, 我们开设了电影课, 让童话、美德故事走进课堂, 走到学生身边, 实现美德教育立体化、日常化, 从而有效地弥补了一部分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中华勤学故事》《中华美德故事》《二十四孝故事》《经典童话故事》等动画片、木偶剧, 让学生在欢乐和谐的氛围中感悟传统美德, 懂得敬老孝亲、自立自强。

(2) 在校园广播中开辟“心灵品读”栏目, 通过分享励志成功的哲理故事, 帮助学生提高思辨能力, 塑造美好心灵, 并把哲理故事与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相结合, 丰富了学生的情感, 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尤其是强化了学生的道德情感, 使其道德行为找到了最有力的情感支撑。

(3)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 结合各种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教师节组织敬师会、表彰大会, 国庆节组织书画摄影展, 清明节举办诗歌朗诵和故事会;六一期间, 除举办传统的庆祝活动外, 还组织开展“我心中的老师”演讲比赛、“中华传统美德”知识竞赛等。结合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工作, 举办“传统美德伴我行”手抄报比赛、“中华美德代代传”故事大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主题征文和班队会活动、“小小校园导游员”美德宣讲活动等。学生们还在科技活动中体验探索的乐趣、创造的艰辛, 感受科技的魅力;社区实践活动中, 学生们践行公益精神, 感受参与和奉献的快乐……各种主题教育活动成为美德扎根在学生心中的重要途径。

2.学校、班集体制度形成规范。

学校加强德育制度建设, 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在《小学生守则》《文明班集体评比条例》《学生一日常规》《学生文明礼仪规范》等制度的基础上, 开展常规教育和日常评比活动, 促进美德教育目标的落实, 达到让全体学生知晓规范、执行规范并外化为自觉行动的目的。

弘扬爱幼传统争当美德少年 第9篇

说设计:本次活动,分四课时完成,前三课时,队员和一年级小朋友结对子,有了与幼小儿童相处的经历;入队仪式上,新老队员牵手,结下情谊;队员们到福利院慰问演出。本次说课为第四课时,分享前期活动的收获,聚焦“爱幼”主题,引导队员“悦纳”家庭中的小成员,在相处中做到宽容谦让,成为幼小儿童的表率。

说辅导:辅导过程,我思考最多的是怎么把有意义的教育主题做成有意思的教育活动,策略如下:贴近生活:通过情景剧聚焦并放大生活中与幼小相处的矛盾,在思辨后反转剧情,指引队员将爱护幼小的想法落实为真切的行动;调动情感:利用故事、视频、音乐等手段,调动队员情感;螺旋推进:从解读“爱幼”的内涵,到家庭篇,校园篇,社会篇,逐步放大。

说过程:此次活动课共分为四个篇章。1.爱幼之历史篇——说文解字,追溯渊源:第一小队解读“幼”字,介绍古书典籍中关于“爱幼”的记载。队员们一致认为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当学习并传承这一美德。2.爱幼之家庭篇——分享快乐,聚焦问题:四位队员讲述了自己和弟弟妹妹相处的趣事,队员们都被逗得哈哈大笑,作为辅导员的我也讲述了自己和弟弟手拉着手在手术室外等候妈妈的经历,队员们的情绪受到了感染。第二小队表演情景剧《兄弟之战》,取材于生活中真实的案例。队员们从剧中发现问题,并积极讨论如何解决问题,辅导员适时点拨。在队员们的出谋划策中,反转剧《兄友弟恭》上演了,展现了长幼相处之道。3.爱幼之校园篇——助人强己,乐在其中:第三小队分享了手拉手活动中的感想,更领悟到了助人强己的道理。4.爱幼之社会篇——心手相牵,把爱传递:第四小队利用视频将队员们的视野拓展到外面的世界。(播放视频:吃不上一顿饱饭的姐姐将爱心午餐中仅有的一个鸡蛋装进了口袋带回家中给弟弟)此刻,再动情的话语都是多余的。队员们噙着泪水,决心行动起来,把爱和温暖传递给他人。懂得悦纳幼小,宽容谦让的好少年们在音乐声中光荣地佩戴上了美德章。

说效果:队会后,队员们还将继续推进手拉手活动,在教会一年级小朋友更多技能的同时,注重与他们情感上的交流,做好他们的表率,并充分发挥引领的作用,引领一年级小朋友共同争当“美德好少年”。队员们还将参加“爱心公益社团”系列活动,一起走进养老院,进行爱心募捐,捐赠书籍、衣物等,实现自己的小小“公益梦”。

传承中华美德争做美德少年 3 第10篇

黄池小学陈嘉琦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亘古不变的是美德的传承与发扬。至今,许多感人的孝亲故事仍不绝于耳。古时有不计前嫌、孝感动天的远古之帝;亲尝汤药、目不交睫的汉文帝;朝夕思亲、登山望母的狄仁杰;孝亲敬老、为父温席的香九龄。现今有三十年如一日体贴入微照顾婆婆的尹惠玲;十佳好媳妇赵蛮玲照顾一家三代从不说苦说累;敬老院工作人员梁丽莉,是老人们共同的好儿女;十二岁的崔彤用歌声唤醒了植物人爸爸;十三岁少年为了给失明妈妈买磁带,在上海街头整整跑了六个小时。这些人物,大到帝王、小到儿童,都以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美德。

这些故事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美德的耀眼之星,其实美德就在我们身边,现年15岁的初中生曹瑞静,家住黄池村,他就是我身边的美德少年。

2009年,祸从天降,无情的病魔夺取了她妈妈年轻的生命。那时,她才刚刚小学四年级,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她没有哭泣,也没有畏惧,更没有退缩。而是勇敢的承担起了家中所有的家务活。平时的她就十分爱干净、爱劳动。自己洗衣服,从不用父母。此时的她就更忙碌了。每天天不亮就烧火做饭,上学之前还要收拾好碗筷,放学后急匆匆回家,又开始了忙家务活。当我们还在无忧无虑过着快乐的星期天时,她却已经在家里洗洗涮涮了好几大盆的衣物,她就是我们身边的道德楷模和美德少年。

她的事迹在我们当地家喻户晓,无人不知,无人不夸。还被评为长治市“孝老爱亲美德少年”。

今天,当你走进黄池小学的校园里,仍然能感受到同学们孝老爱亲蔚然成风的氛围。三年级的靳明欣为年迈的奶奶梳头,四年级的曹耀华常为妈妈分担家务,五年级的陈梦杨总是为辛劳妈妈洗脚洗袜……

“百善孝为先”,不同的时代都讲述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孝敬父母、回报父母。不求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要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可尽到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之心,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去传承中华美德,争做美德少年!

弘扬雷锋精神,争做美德少年 第11篇

雷锋,一个多么熟悉而又陌生的字眼啊,让我们明白了生命的意义。

雷锋来的平静,去的匆忙,但他留下的是那抹不掉的记忆。有一次,一位妇女牵着一个小孩在火车站走来走去,他的火车票和钱都掉了,上不了火车也不能重新买火车票了,她不知如何是好?当她焦急万分时,雷锋出现了。为了帮助母女两人,用自己仅有的十元钱给了她,为她解了燃眉之急。如果在现在,有谁愿意帮助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呢?又有谁愿意把自己仅有的十元钱送给他(她)呢?也许只有雷锋这个“傻子”才愿意!可是现如今雷锋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现在是越来越少了。

曾经有一件事让我至今难忘,有一次,我和妈妈出去玩,看到一群人都在那里围着,我也去了,想看个究竟。原来是一个年轻人骑自行车一不小心撞到了一位老奶奶,连一声“对不起”也没说,撒腿就跑了。老奶奶可能是被他撞的扭到了脚或者是闪到了腰,坐在那起不来了。路人们看到了,纷纷围过来,却没有一个人扶起她或报警的。就在这时,我想去扶她,没想到妈妈却说:“别人还没去呢,还轮得到你去?你不知道,现在有很多赖人的。”“我„„”就在这时,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女孩走上前去把老奶奶扶了起来,边说:“老奶奶,您没事吧?”老奶奶说:“没事,谢谢你了,好孩子。”看到这里,所有人都纷纷打电话的打电话,扶老人的扶老人,人们都忙了起来。

不知是小女孩的原因还是别的原因,竟然有如此大的感染力,让所有人都忙了起来。后来,我明白了,原来是她的精神感染了大家。这件事一直让我耿耿于怀,如果是我有那么勇敢就好了。我也知道妈妈说的也没错,现在有很多人为了金钱,利用人们的爱心行骗,使得很多人不是不想做好事,而是不敢做。

我觉得作为当代的小学生应该带头向雷锋叔叔学习。学习他那螺丝钉精神,学习他那乐于助人的精神。我们不用非得去牺牲,我们可以从小事学起。比如:孝敬老人,听父母的话,兄友弟恭;看到地上有纸屑,自觉捡起来;同学之间互帮互助„„这些都是在向雷锋叔叔学习。如果我们能向雷锋叔叔日记里写的那样:“多做日常细小平凡的事,少说漂亮话,”那我们的品格会提高很多,同时感染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乐于做好事,敢于做好事。

弘扬文明新风,争做美德少年 第12篇

(第 期)

托里县第一小学 2016年6月3日

弘扬文明新风,争做美德少年

------托里一小“红领巾”在行动

为积极响应托里县创建“自治区文明县城”,举全县之力,集众人之智,共建美好家园的号召,托里一小于6月3日下午组织红领巾志愿者到广场烈士陵园,开展义务清扫活动。

小志愿者们身先士卒,处处奋勇在前,虽然天炎热,泥土弄脏了鞋子,弄脏了手,但是人人争先,个个不怕脏、不

怕累,现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经过我校红领巾志愿者的努力,陵园内的杂草被彻底清除,环境变得更加整洁美观。

本次义务劳动不仅美化了环境,更是我校学生践行劳动光荣的实际体现,通过义务劳动升华了学生们热爱家乡的情感,养成保护环境、讲文明的良好习惯,同时也为托里县创建自治区文明县城贡献一份力量。

抄报:宿书记、托县长、古常委

抄送:县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组织部、宣传部、团县委、县妇联、总工会、教育局、督察室、政法委、综治办、关工委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争做美德少年 第13篇

关键词:民族传统美德,文化,武术教育

中华武术是华夏文明长期氤氲滋养而发展起来的传统人体活动方式, 其积淀的博大精深的文化载量和一以贯之的文化命脉, 折射出中国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新世纪, 学校武术要发展, 必须紧扣当前学校教育主题, 必须牢牢抓住武术最根本的文化意蕴价值, 将武术文化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 使青少年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美德教育中感受中华民族精神。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及教育的内涵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就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 具有影响, 可以继承, 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内容, 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活动。从现行学校德育内容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对照看, 现行学校德育内容及中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 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都能找到渊源。所以,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在现行学校德育中居于基础地位,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二、当代学校教育面临的人文素质危机

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发展、民族兴旺的根本大计。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加强青少年意志品质教育,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始终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现实生活中, 许多大学生少有同情心、正义感、幻想与浪漫, 相反, 却越来越功利和实际, 他们缺乏吃苦耐劳、甘于寂寞的精神, 缺乏耐心、专心和定力, 相反, 却越来越趋炎附势, 越来越虚娇、萎缩, 禁不住失败与挫折。人类理应“诗意地栖居于大地”, 理应砥砺自己的生命意志。所以, 必须在开放自身智力资源的同时, 花费更大的气力开发自身比智力资源更有价值、更为丰富的其他精神资源。

三、武术的精神本质内涵及武术教育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的作用

1.武术的精神本质内涵

武术的精神本质内涵具体体现为“止戈和平、整体为上、崇德重义、自强不息”精神, 这是武术在当今以至未来可以承担起教育功能、服务于人的社会化的立足点。也是当代武术教育必须弘扬和培育的民族精神。“止戈和平”的精神原先与军事格斗关联的武术, 在其发展中受到中国和平主义文化的影响, 而形成了“止戈为武”的文化精神, 使武术的“打”不仅有套路这个由自己“演绎”搏击的文化形态, 而且在比武中也有了“点到即止”的评价指标和行为期待。“整体为上”精神在武术中表现为对人体运动、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整体之上表现出武术对矛盾众多方面的和谐向往。“崇德重义”精神首先表现为武术将习武与道德涵养联系在一起, 武术也成了个体修身养性的手段。“自强不息”精神就整体而言, 表现为武术对技击范式的不懈的追求, 也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套路。

2.武术教育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的作用

中华武术在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武术精神,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 它对促进和塑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首先, 是武术精神对爱国主义美德的塑造。在中国武术史上, 很多武技高超的人和普通习武者都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的首要目标。他们为保卫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不谋私利而秉存大义, 不畏强暴而以鲜血和生命捍卫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完整。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把武术精神归纳为“以振起从来体育之技击术, 为务于强种保国有莫大之关系”的尚武精神。由此, 中华武术培养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美德。其次, 是中华武术对追求真理、强调独立人格美德的塑造。中国武术受中国古代哲学影响形成的由低级到高级, 由个人到社会直到整个宇宙的认识和实践过程, 使人的认识和实践论达到了很高的境界。通过学习武术, 无疑培养了穷尽其理的人们的勇于探索和追求独立人格的精神。

四、小结

民族传统美德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稳固、持久而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品质。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武术, 应充分发挥其传统美德教育的独特作用, 感化青少年, 振奋他们的精神气质, 以消解当今青少年的人性危机。因此, 面对新的历史责任, 高校武术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技术的传授, 更重要的是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渗透于武术教育之中, 担负起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的历史使命。武术教育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牛凯.中国传统文化的武术人文精神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 2006, (9) .

[2]蒋玲玲.论民族传统体育人文精神的弘扬[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4) .

[3]乔凤杰.论作为武术精神的自强不息[J].中州学刊, 2007, 157 (1) :161-163.

[4]邱丕相.弘扬民族精神中的武术教育[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5, (4) :1-4.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争做美德少年 第14篇

关键词:传统美德;法治文化;法治建设

今年4月14日,温家宝总理曾痛心疾首的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近年来,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现象日益严重,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对加快我国法治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笔者就法治建设必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谈谈个人的看法。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主要内涵和缺失的突出表现

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涵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无数炎黄子孙世代相传,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德,它是中华民族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抗御外族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它完整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心理、性格,培养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古代中国就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五德”内容,认为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要求。近代以来,人们将传统美德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B.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缺失的突出表现

近代以来,专制统治的腐朽、军阀混战的黑暗以及“五四”以來对传统文化的过度批判,传统美德与封建糟粕一起被当作垃圾扫到角落,受到冷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经济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市场经济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大为盛行,近年来传统美德缺失现象日益严重,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其主要表现在:

仁爱孝悌方面。传统美德讲“仁”,讲“恻隐之心”,讲“见义勇为”。但是近年来,一方面暴力犯罪特别是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日益严重,其暴力与血腥常常让我们目瞪口呆,南平郑民生举刀刺向幼儿的残暴,令人发指。另一方面,冷漠的社会常常让我们寒心,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2岁女童悦悦在马路上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辆竟然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不闻不问。尊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论是《三字经》,还是《弟子规》都把“孝”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然而,近些年来,老人失养的恶劣事件时见报端,甚至出现自已要求得不到满足,就杀害父母的骇人听闻的极端事件。

诚实守信方面。传统美德讲诚信,讲“言必行,行必果”、“一诺千金”,近年来的诚信缺失的现象极为严重:从短斤少两到假冒伪劣,从欠债不还的“老赖”到诈骗手段的花样翻新,从苏丹红到三聚氰胺,不断挑战道德底线。

见利思义方面。传统美德重视“义”,强调“重义轻利”,推崇“舍生取义”而现在是“无利不起早”“一切向钱看”,“利字当头”的声音渐大起来,“唯利是图”、“尔虞我诈”、“钻法律空子”大行其道。

感恩知报方面。“知恩图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由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感恩教育,一些孩子在家里就是“小皇帝”一个,为所欲为;社会不重视创建感恩氛围,一些受救助者常常连一句感谢都没有就消失的无影无踪。甚至还出现了被救着不仅不感恩,反而诬告救人者是肇事者的影响极为恶劣的事件。

勤俭廉政方面。“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古人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勤俭与养廉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奢侈品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据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已经从2009年的94亿美元攀升到2010年的107亿美元,并预计将在2012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天价酒”“天价烟”“天价月饼”现象正是奢侈浪费的突出表现。同时腐败问题日益严重,腐败金额不断“创新高”,腐败从个体向群体演变,腐败从基层向高层蔓延等特征反映了腐败之风的严重程度。

2.传统美德缺失对法治建设的影响

当前法治建设中存在着一种偏见,认为推进法治建设,就是要把依法治国作为唯一的基本治国方略,不能讲德治,讲德治就是与法治唱对台戏,就是偏离了法治。笔者认为,法治建设离不开德治,离不开弘扬传统美德。只讲法治不讲德治,法治国家就失去了坚实的基础。

法治建设要以法治文化为基础,法治文化可以分为显型法治文化和隐型法治文化。显型法治文化包括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组织机构及设施;隐型法治文化包括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思想。吴邦国委员今年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是,形成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思想尚需时日。

古人说“徒法无以自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立法、守法、执法、司法都离不开人,而法律心理、法律观念和法律思想都存在于人的思维意识,实现法治的目地也是保障人的全面发展,传统美德的缺失,法治建设必然难以为继。

传统美德缺失,道德与法制之间出现裂痕,人们内心道德追求与法治的认同不一致,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就无法改变。法律制度具体规定不可能穷尽一切社会现象,对危害社会的行为也不可能做出完全描述,原则性的规定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在法律规定中,因而,当人们的内心是非标准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人们就会利用法律的不完善、不周密,达到自己的目的,法律规定就成为一纸空文。我国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实行标准工时制度的用人单位,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应不超过8小时,加班不超过3小时;每月加班不超过36小时,每周至少保证劳动者有一个完整休息日。但是,不少公司为了获得最大利益,不顾员工的身体健康和休息权利,往往以“综合工时制”“末位淘汰”等绕开法律规定,在业务量大的时候几乎天天加班加点,执法部门也无法监督与处罚。

传统美德缺失,法律与人情之间就会出现裂痕,人们机械的履行法律赋予的义务,而内心情感却与法律要求相背离。中国传统讲“和为贵”,传统美德重“谦和好礼”,讲“和睦相处”。法律有关于权利义务为内容的严格规定,可以强迫人们履行应尽的义务,但管不了亲情、友情、爱情为纽带的人情。例如赡养老人的法律义务的规定,可以强迫子女以金钱方式履行赡养义务,但无法恢复家庭的和睦,更无法强迫子女以孝心温暖老人内心的寂寞。《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引起激烈的争论,其实不是争论法律条文的对与错,而是法律规定与传统爱情观的背离。同样,关于相邻关系和建筑物区分权利义务的规定越来越细致,“邻里守望”的和睦关系却离我们也越来越远。

传统美德缺失,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会出现背离现象。2009年9月16日,上海闵行区的张军搭载自称胃痛的路人被指非法运营,做好事被当成黑车处罚。这一后来称为“钓鱼执法”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有些地方,人们在车窗上贴上“谢绝搭乘,尤其是胃痛的”字样,上海闵行区交通执法部门处罚的是做好事的张军,损害的是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南京“彭宇”案,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车。人来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鉴定后构成8级伤残,医药费花了不少。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老太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彭宇表示无辜。他说,当天早晨3辆公交车同时靠站,老太要去赶第3辆车,而自己从第2辆车的后门下来。“一下车,我就看到一位老太跌倒在地,赶忙去扶她了,不一会儿,另一位中年男子也看到了,也主动过来扶老太。老太不停地说谢谢,后来大家一起将她送到医院。”彭宇继续说,接下来,事情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老太及其家属一口就咬定自己是“肇事者”。法院判决彭宇承担赔偿责任,委屈的不只是彭宇,还有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传统美德缺失,难以避免某些部门或个人,以法律的名义,行不道德的行为。

3.弘扬传统美德,推进法治国家的建设

当前我们应以弘扬传统美德为突破口,坚持社会主义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国之道,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主流,进而成为法治建设的坚实基础。温家宝:“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使有道德的企业和个人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社会的尊重,使违法乱纪、道德败坏者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唾弃。”笔者认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进法治建设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坚持法治德治结合。传统美德是德治的重要目标和内容,“礼法兼治”的社会综合治理模式,是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重要表现,在以法治为基本治国方略、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德治,重塑以“八荣八耻”为核心价值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

建设和谐社会与建设法治国家结合起来。弘扬传统美德中“和为贵”的思想,“中国人的‘各人自扫门前雪,勿管他人瓦上霜’、‘明哲保身,莫谈国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阴暗心理的形成,盖因缺乏人权之保障也。”因此,切实培养公民意识,尊重和保障人权,就是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举措。同时要创新社会管理,着力解决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深化教育改革,培育合格公民。学校片面追求学历、学分、升学率,必然忽视对学生德育培养。高学历不等于高素质,高文凭不等于高品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特别是学前和小学教育,应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传统美德的传承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加强舆论引导,让传统美德深入人心。道德的约束在于内心的自省和舆论的约束。当前就应该加强舆论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弘扬传统美德,让失德行为无处藏身。对诚信缺失,就应该建立健全信用体系,让失信之人暴露在阳光下。

10月18日广东省委副书记朱明国指出:“小悦悦事件”折射出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社会各界要深刻反思如何在社会建设中注重重塑道德规范等问题。

上一篇: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下一篇:党务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