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书法人生

2024-06-22

季羡林的书法人生(精选8篇)

季羡林的书法人生 第1篇

季羡林的书法人生

著名学者、书法大师启功先生在世的时候,有人问他谁写的书法最好,启功先生幽默地说:“自古以来,中国两种人书法写得最好,一是三岁孩童,二是积学大儒。 ”启功先生的话道出了书法艺术内含的本质与境界,给人很深的启发与思考。当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就是启功先生所说的积学大儒,他的书法艺术,犹如他的国学成就,让人产生无限的仰慕。

季先生虽然不是一位潜心书法的国学大师,但他是一位研究中外文化的大学者,以广阔的文化胸襟气度来看待中国的书法艺术之精神,从民族文化的灵魂深处,阐发出对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他从文字改革与历史文明的演化角度去看待书法,认为继承传统文化,必须把书法艺术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认为“中国汉字一个是线条,一个是结构”,区别于世界上其他的文字,是最具艺术美的文字,并有稳定与凝聚的作用。

季先生淡定的.人生境界,涵养了他笔下的书法艺术。他虽然没有留给人们鸿篇长跋的书法卷本,但从他逸笔草草的手札墨迹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季先生书法艺术中透出的那种潇洒恬静、超然世外的境界。季先生曾随手用卡片的形式,写下了不少历代高僧的佛文诗句,信手拈来,空灵迹简,无精心布局,无骇然用笔,仿佛是采一片闲云留于纸上,或撷一片嫩叶放入盘间,能听到微风在草丛中流动,能嗅到花香在字里行间的溢出,极玄,极妙,有淡淡的烟云滋生于我们眼帘。这正如季先生所抄录的前人偈语一样:“门前自有千江月,室内却无一点尘”,真可谓“须知净地亦迷人”。

季先生的书法艺术在简净散淡中,更能体现出一位大学者智慧人生的傲岸。这位跨越两个世纪、寿近百岁的老人,不仅有游历异国十多年的经历,更目睹了中华民族上个世纪的风云变化,他的人生境遇坎坷多变,内心深处却荣辱不惊,始终坚信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的“礼”与善、美,始终把文化研究作为毕生的道路走下去。谦和淡定的人生境界后面,更体现了一位大学者的浩然傲骨。季先生的书法便有一种 “出淤泥而不染”的洁净之美、傲然之气。他在写明楚石梵琦的《悟道》一偈语中,有“拾得红炉一片雪,却是黄河六月冰”一句。我认为,季先生的书法艺术,就像六月黄河的未消融的冰块,从内质里还浸透着文化学者的坚毅和傲岸的风范。这种风范,只有体悟了深厚的中华文化精神,才能陶养而成。

季先生的书法艺术还饱含了一位文化人对生命和故土的热爱情感,艺术作品往往是情感流露的真实体现。 20世纪30年代,他身在异国求学,却因战乱无法归国,曾深情地写道:“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他信念真忍,崇尚礼仪:“富者有礼高质,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义笃,社会有礼祥和。 ”就是因为季先生的博爱情怀,所以在他的书法作品中,还透露出一种圆融通脱之美,常常是落笔处厚实,行笔时圆润,无太多起伏,尽显通脱。内心有大爱者,才有这种无须预演的“愚钝”之妙。

“梦中趋利走如烟,老境如蚕已再眠”,这是季羡林先生经常抄写的宋人偈语。季先生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作为一位当代的国学大师,以其浩瀚的人生经历,丰硕的文化成果,为我们写下了一部不朽的人生著作。

季羡林的书法人生 第2篇

浙江人民出版社的杨女士给我来信,说要编辑一套“禅趣人生”丛书,“内容可包括佛禅与人生的方方面面”。“我们希望通过当代学者对于人生的一种哲学思考,给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给被大众文化淹溺着的当今读书界、文化界留一小块净土,也为今天人文精神的重建尽一份努力。”无疑,这些都是极其美妙的想法,有意义,有价值,我毫无保留地赞成和拥护。

但是,我却没有立即回信。原因绝不是我倨傲不恭,妄自尊大,而是因为我感到这任务过分重大,我惶恐觳觫,不敢贸然应命。其中还掺杂着一点自知之明和偏见。我生无慧根,对于哲学和义理之类的东西,不感兴趣。特别是禅学,我更感到头痛。少一半是因为我看不懂。我总觉得这一套东西恍兮惚兮,杳冥无迹。禅学家常用“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来作比喻,比喻是生动恰当的。然而困难也即在其中。既然无迹可寻,我们还寻什么呢?庄子所说得鱼忘筌,得意忘言。我在这里实在是不知道何所得,又何所忘,古今中外,关于禅学的论著可谓多矣。我也确实读了不少。但是,说一句老实话,我还没有看到任何书、任何人能把“禅”说清楚的。

也许妙就妙在说不清楚。一说清楚,即落言筌。一落言筌,则情趣尽失。这种审美境界和思想境界,西方人是无法理解的。他们对任何东西都要求分析、分析、再分析。而据我个人的看法,分析只是人的思维方式之一,此外还有综合的思维方式,这是我们东方人所特有,至少是所擅长的。我现在正在读苗东升和刘华杰的《混沌学纵横谈》。“混沌学”是一个新兴的但有无限前途的学科。我曾多次劝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注意“模糊学”和“混沌学”,现在有了这样一本书,我说话也有了根据,而且理直气壮了。我先从这本书里引一段话:“以精确的观察、实验和逻辑论证为基本方法的传统科学研究,在进入人的感觉远远无法达到的.现象领域之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因为在这些现象领域中,仅仅靠实验、抽象、逻辑推理来探索自然奥秘的做法行不通了,需要将理性与直觉结合起来。对于认识尺度过小或过大的对象,直觉的顿悟、整体的把握十分重要。”这些想法,我曾有过。我看了这一本书以后,实如空谷足音。对于中国的“禅”,是否也可以从这里“切入”(我也学着使用一个新名词),去理解,去掌握?目前我还说不清楚。

话扯得远了,我还是“书归正传”吧!我在上面基本上谈的是“自知之明”。现在再来谈一谈“偏见”。我的“偏见”主要是针对哲学的,针对“义理”的。我上面已经说过,我对此不感兴趣。我的脑袋呆板,我喜欢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也就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哲学这东西太玄乎,太圆融无碍,宛如天马行空。而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今天这样说,有理;明天那样说,又有理。有的哲学家观察宇宙、人生和社会,时有非常深刻、机敏的意见,令我叹服。但是,据说真正的大哲学家必须自成体系。体系不成,必须追求。一旦体系形成,则既不圆融,也不无碍,而是捉襟见肘,削足适履。这一套东西我玩不了。因此,在旧时代三大学科体系:义理、辞章、考据中,我偏爱后二者,而不敢碰前者。这全是天分所限,并不是对义理有什么微词。

以上就是我的基本心理状态。

现在杨女士却对我垂青,要我作“哲学思考”,侈谈“禅趣”,我焉得不诚惶诚恐呢?这就是我把来信搁置不答的真正原因。我的如意算盘是,我稍搁置,杨女士担当编辑重任,时间一久,就会把此事忘掉,我就可以逍遥自在了。

然而事实却大出我意料,她不但没有忘掉,而且打来长途电话,直捣黄龙,令我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我有点惭愧,又有点惶恐。但是,心里想的却是:按既定方针办。我连忙解释,说我写惯了考据文章。关于“禅”,我只写过一篇东西,而且是被赶上了架才写的,当然属于“野狐”一类。我对她说了许多话,实际上却是“居心不良”,想推掉了事,还我一个逍遥自在身。

可是我万万没有想到,正当我颇为得意的时候,杨女士的长途电话又来了,而且还是两次。昔者刘先主三顾茅庐,躬请卧龙先生出山,共图霸业。藐予小子,焉敢望卧龙先生项背!三请而仍拒,岂不是太不识相了吗?我痛自谴责,要下决心认真对待此事了。我拟了一个初步选目。过后自己一看,觉得好笑,选的仍然多是考据的东西。我大概已经病入膏肓,脑袋瓜变成了花岗岩,已经快到不可救药的程度了。于是决心改弦更张,又得我多年的助手李铮先生之助,终于选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这里面不能说没有涉及禅趣,也不能说没有涉及人生。但是,把这些文章综合起来看,我自己的印象是一碗京海杂烩。可这种东西为什么竟然敢拿出来给人看呢?自己“藏拙”不是更好吗?我的回答是:我在任何文章中讲的都是真话,我不讲半句谎话。而且我已经到了耄耋之年,一生并不是老走阳光大道,独木小桥我也走过不少。因此,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我都尝了个够。发为文章,也许对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不无帮助。这就是我斗胆拿出来的原因。倘若读者——不管是老中青年——真正能从我在长达八十多年对生活的感悟中学到一点有益的东西,那我就十分满意了。至于杨女士来信中提到的那一些想法或者要求,我能否满足或者满足到什么程度,那就只好请杨女士自己来下判断了。是为序。

1995年8月15日于北大燕园

(此文为《人生絮语》一书序言)

禅意人生——季羡林

与自然和平相处的人,总会多那么一点情怀,这是与世界的一种默契。他能从细微处深谙自然之意,我想季老就是这样的人。本书分为六部分,人、动物、植物、时光、人生以及回忆。读罢,深深感觉到他对世界的热爱,小至一草一木、一只小兔子。书中细腻而丰富的描写,读起来让人觉察不出时间的流逝,俨然在聆听一位长者侃侃而谈,让你静静地反省,心境变得更加纯净而美好。

纵观全书,季老讲得最多的是伦理道德,强调要处理好人与大自然、人与人及人与自己的“三个关系”,从更深层面昭示了一个生活真理:这世界不属于哪一个人,甚至也不仅仅专为人类所备。人要感恩生活,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大自然,用一颗慈善、平和的爱心来构建和谐,这对人对己,都将大有好处。这不禁让人想到,当前市场上,充斥了大量的人生指南丛书,大谈人生如何成功,有的甚至教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吸引了不少好奇的读者,但到头来却会让你大失所望,甚至害人不浅。而季老期望的是,每一个人,对社会、对家庭都要尽自己的责任,都应该在道德方面不断修养和锻炼,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倘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平凡的人生就会增添不少的光辉。

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或已不需赘言,人类向大自然索取的东西远远不止衣食那么简单,有很多东西自然慷慨地馈赠给了我们,可我们归还给自然和自己的却是灾难和痛苦。或许现在已经是时候问问自己,是否能常怀一颗宽广的大爱之心,去真正爱护我们周边的一切呢。而一个人对于自然的态度往往也能看出对于他人的态度,珍惜身边一花一草的人必然能体会到细致的爱与关怀,也必然能够懂得理解与包容。书中收录了多篇季先生对自然之爱的文章,不需要多么高屋建瓴的主题,只是门前一树火红的石榴花,只是一只养了多年的老猫,或是一窝叽叽喳喳的喜鹊,点点滴滴,看似稀松平常的笔触勾画出的却是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之美,情至深处更能体会到寄托于那情那景的对故人的思念与感怀。

这是一个发展迅速、竞争激烈而又充满诱惑的时代。人们思富心切,浮躁泛滥,总是抱怨自己命运的不公,却不知道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会留下另一条道路。季老教我们要调整好心态,懂得感恩生活,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遇事多加思索,学会换位思考,少一些激进,少一些怨气,可能我们看到的将会是事物更为本质,更为真实的一面,在需要做出判断时能够更加客观而从容。

季羡林的书法人生 第3篇

国川先生自幼喜好书法, 三十余年临池不辍, 在书法艺术道路上默默耕耘, 取得了令人称道的艺术成就, 其行书作品屡次入选全国书画大展, 在中央国家机关、教育部系统的书画展览中也多次获得一、二等奖等较高奖项。国川的书法作品, 或豪放或内敛, 或凝重或灵巧, 都既能展示其深厚的传统功底与扎实的基本功, 又能让人领略其独特的个性风采。“遗世独立”的自觉, “煮茗清心”的散淡, “即心是佛”的超达, 都无不表现出王国川先生在书法艺术上孜孜不倦的追求理念与从容淡定的人生态度。

古人云:“书为心画”。书家笔下的线条无一不是其心迹的自然流露, 国川书作行间所洋溢的恬静与雅气是他多年“人磨墨, 墨磨人”的修炼结果。随着历练的积淀、学养的提升、视野的拓展, 我们有理由期待, 刚刚迈入不惑之年的国川先生, 一定能够在书法艺术上不断有新的突破。

季羡林的缺憾人生 第4篇

在学习方面,我现在开始买英文书读……买英文书,只有一个地方,就是日本东京的丸善书店……每次接到丸善书店的回信,我就像过年一般欢喜。我立即约上一个比较要好的同学,午饭后,立刻出发,沿着胶济铁路,步行走向颇远的商埠,到邮政总局去取书,当然不会忘记带上两三元大洋。走在铁路上的时候如果适逢有火车开过,我们就把一枚铜元放在铁轨上,火车一过,拿来一看,已经轧成了扁的,这个铜元当然就作废了,这完全是损人而不利己的恶作剧。要知道,当时我们才十五六岁,正是顽皮的时候,不足深责的。

少年的天真、活泼、顽皮,在这里表现得充分无遗,假若季羡林能以这种心态度过他的青春岁月,呈现在我们今天面前的,将会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形象。

可惜,那只是短暂的返璞归真。须知,这是在济南城,不是在老家官庄,这是寄身于叔父的家,不是依偎在自己父母的膝下,环境变了,季羡林的个性也随之发生改变。怎么变?朝哪一方向变?季羡林晚年总结,他说:从我小时候的作风看,我本是一个外向的人,然而,后来怎么就转成了内向呢?这个问题,过去从未细想,现在回顾在济南那段生活,忽然有所感触,也就顺便给它一个解答。我认为,《三字经》中有两句话:“性相近,习相远”,可以作为参考,古人说得对,“习”是能改造“性”的。我六岁离开父母,童心的发展在无形中受到了阻碍。试想,我能躺在一个父母之外的人的怀抱中,撒娇打滚吗?不,不能,这是难以想象的。叔父当然对我好,但他“望子成龙”,要求十分严格。课余除了抓学习,还是抓学习,偶尔有一点示爱,比如给我从乡下带回几只小兔,也让人感到距离,那种只能身感,不能言传的距离。说到婶母,我不能说她虐待我,那样说不真实;但在日常生活中,小小的歧视,在她可能是不经意,在我却是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叔父有个女儿,我叫作秋妹的,她和我的待遇明显不一样。比如说,做衣服,有时就给她做,不给我做。偏心自己的亲生女儿,这是人之常情,不足为怪。实事求是地说,拿一个母亲的标准去要求一个叔婶,本来就是不现实的。话又说回来,要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有大人的开通,这是不可能的。一件两件,我也许不放在心上,三件四件五件,经得多了,难免潜移默化,影响到自己的价值取向以至性情。

季羡林的终生遗憾,是在母亲去世之前,整整八年,他没有回家看望一次。八年啊,八年!这期间,他读完初中,上高中,停学一年,再读,娶妻,生女,高中毕业,上大学,寒暑假回济南……如此漫长的过程,如此曲折精彩的变化,竟然没有抽出一些日子,回家看看。季羡林事后捶胸顿足,懊悔不迭,可以说,他一辈子浸泡在悔恨里。

終生遗憾,应该还有婚姻。且慢,季羡林在《寸草心》中,不是对妻子评价很高吗?请看他文章开头的叙述:“我因为是季家的独根独苗,身上负有传宗接代的重大任务,所以十八岁就结了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不在话下。德华长我四岁。对我们家来说,她真正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辈子勤勤恳恳,有时候还要含辛茹苦。上有公婆,下有稚子,丈夫十几年不在家;公公又极难侍候,家里又穷,经济朝不保夕。在这些年,她究竟受了多少苦,她只是偶尔对我流露一点,我实在说不清楚。”注意,这里说的是妻子的为人,那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也正因为这一点,季羡林对她十分敬重。敬重是一回事,疏离隔膜又是一回事。不信,再请看下列事实:季羡林1929年结婚,次年离家上清华,1934年毕业,回济南教书,1935年赴德,一去就是11个春秋。1946年回国,进北大,按说,他应该把家属接来同住的,那时一没有户口障碍,二没有经济之虞,但是——他没有!直到1962年,德华才迁来北京。算算看,从结婚到再度聚首,夫妻分居竟长达31年!

人生有憾,至少是不完满。朱光潜先生说:“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地。”季先生是大明白人,对一切早已参透,所以他有一篇随笔,题目就叫“不完满才是人生”。

(选自《天意从来高难问:晚年季羡林》,有删节)

阅读思考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二段写季羡林少年时期到邮局取书时把铜钱放铁轨上让火车轧,目的是为了说明他是一个“损人而不利己”的捣蛋鬼。

B.作者评价季羡林先生如果一直保持天真、活泼、顽皮的性格,就会成为另外一种“形象”,不能成就今天的人生辉煌。

C.童年时期的季羡林生活在济南城叔父家中,不是依偎在父母的身边,环境的改变,使季羡林的个性也随着发生了改变。

D.婶母对自己亲生女儿的偏心对季羡林的价值取向以至性情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季老对此耿耿于怀。

2.季羡林的人生遗憾有哪些?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季羡林的书法人生 第5篇

——读《知足知不足:跟季羡林谈人生》有感

很早之前,看见网上一个问题:有哪些书看完后会让人后悔没有早看到?其中《知足知不足:跟季羡林谈人生》这本书出现率达80%以上。于是,怀揣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我开启了我的“人生”之旅。

《谈人生》这本书,是季老先生他在望九之年发出的人生感悟。仔细想想,季老用“谈”人生这个字眼也是很有意味的。“谈”只是随意聊聊,发表自己看法,不求别人肯定,也不对人生这个命题下什么定义。但如果用“论”就带有一点点判定的意思。从而可见,德高望重的季老先生的谦逊可见一斑。

季老的文章三摘“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顶桂冠。可他却表示“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身,皆大欢喜”。他还把陶渊明的诗句作为座右铭来时时鞭策自己:纵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他这种以百姓平常心面对人生的态度,一切顺其自然的境界实在可贵。季老的一生大起大落,经历过“文革”,住过“牛棚”,国家总理还几度探望,但季老都能从容面对过去的一切以及现在的荣誉和将来的生死。季老一生可谓本生就是一本书,一本豁达之极的书。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段话出自《谈人生》第一辑《人生》,是我个人特别喜欢的一句话。诚然,拥有一个完美无瑕的人生是人人都梦寐以求的,可是古人云:“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生活哪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呢?况且人活在世上,哪能逃脱了生老病死?既然如此,人活一世,就不要幻想圆圆满满、称心如意。月亮都还有阴晴圆缺呢,相反,我们应改变心境,换个生活态度:活在当下,享受人生。

鲁迅先生说过:“如果生不出天才便不生孩子,人类就会灭亡。不是天才的我也知道,参差多态才是幸福的源泉,他有他的人生意义与价值,我也有我的努力与快乐。”每个人最终都会归于尘土,可是难道知道了归宿,就自暴自弃、了了一生吗?作为当代青年中的一员,面对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我也曾迷茫过、退缩过,可是就在我读了季老先生《谈人生》后,让我豁然开朗。“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是的,责任感。每个人从出生到进学校再到出社会乃至最后的为人伴侣、为人父母,责任都是如影随形。从最开始的幼稚驱至成熟,我们都有责任去提升自己,让自己更强大去保护爱我们的人和我们爱的人,也正是这种使命感让我的人生有了意义和价值。

读季老先生的人生感悟,就好比一个和蔼和亲的智者老人坐在藤椅上在你耳边絮絮叨叨,唠着家常,说着人生。通篇以十分简洁的语言娓娓道出,如陈年佳酿,沁人心脾。耄耋之年的季老用一生经验教导的人生哲理,其中奥秘,若要真明白,我想我得花一生时间慢慢沉淀,细细体会。

看季羡林《人生的境界》有感 第6篇

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

这四句话在文中多次被提到,是季老先生对生命的释然,这是为人处世最简单的道理,但是悠悠几个人能做到呢,对生命的敬畏,不强求。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必须付出努力吗,不能坐着空想,要把自己每一天的时间都安排好,还可以记录下自己每天的所见所感,像季羡林老先生一样,在文章中随时穿插着最新的生日记事,有时候只是简单的住院事件,他也将它们记录下来,也许这就是他的最后一篇文章了呢,保持随时记录地方习惯,季老时常提醒着,要让大脑时刻运转着,整个身体最不能休息的是大脑。

这本书中最多的是以时间为线索的,里面的章节基本带有时间的署名,印象最深的是在季老八十岁,就是岁,九十三岁,九十五岁的时候都有一篇关于生日的作文,说的是对死亡的看法,他珍惜在人世每一天的时间,对死亡无惧无畏,淡然对之。

季羡林的人生观读书笔记 第7篇

吴林晶 11小教1班 20111201130

庄子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沉醉人间数十载,无论几经沉浮,或几番激荡,总要收帆归航,除却周身尘埃,独享安乐之时。那时的你我就像一叶扁舟,漂浮于湖面之上,与静默中感受人生静美。古语说,大道至简,大音希声。浩瀚激荡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而对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一个几经命运坎坷的老者,将近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练给他带来了怎样的冥思?

季先生在一篇名为《反躬自省》的文章中提到,自省要从认识自我开始。省有两解:一解为省悟,一解为反省。先有醒悟后有反省。醒悟是自我认知的过程,反省则为自我检查之意。有人也会怀疑反省的作用,认为反省并不见得有多大的改变。但是,真正能懂得反省的人,经过他的当地,就能真的让俗世纷纷扰扰的尘埃从心中流走,给自己一个美好的人生。季先生从小家境贫寒,自小受苦,从那时起便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寻求一种朴素的个人生活。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并不反对追求美,要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态度。而具体到季先生身上,他表面的朴素也是种美,是种淡然和无欲无求,从内心深处讲,则是对大自然的向往,是以心的纯净感受最美的时尚。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宝贵的,尤其对步入老年之人。季先生平素爱写文章,一旦涉及时间便感慨不已,是叹息,珍惜,亦是留恋。每当季先生看到比他小很多的人终日无所事事,便替他们心痛。季先生总觉得,有了时间就尽量去做更多的事,人是浪费不起时间的。或许正是凭借这种精神,季先生才在过往的岁月里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智者与成功者往往是懂得珍惜和善于利用时间的人,同时,择时善用也是珍惜时间、提高效率的方法之一。

季先生认为,人生在世,有太多事情会干扰我们的内心。名利、地位、金钱、得失,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的内心不再平静。“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季先生劝诫我们,要适时糊涂一点,哪怕是真糊涂,也可获得一时的清净,这样我们才不会活得太累。无论怎样的人,不管他是一代伟人还是平常之人,都不能以一时的功过得失评价整个人,这是许多优势知识的观点,也是季先生的观点。人的一生是漫长的,人的发展可以分为好几个阶段,我们不能因其在任一个阶段犯下的错误而去否定其一生。看待一个人要全面、细致,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到全局,不能以一时的荣辱评判一个人。

20世纪30年代,季先生开始接触佛教。季先生研究佛教,不轻信他人的观点,也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而是以事实求是的态度看待这个宗教。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想活得舒心快乐,没有负担可能有很多办法可以做到。不管用哪种方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让良心背上负担,不要昧良心做事不欠良心债。想做到这一点,就要为人坦诚,做事公正,任何时候都秉着事实求是的态度为人处世。做好事,为善事,才能让良心安宁,生活安逸。

在季先生头脑中,没有什么结论是永远正确的。即使那些结论经过了无数遍的考证推敲,其正确性也是在适合相对而言的。季先生主张由四边和怀疑精神,尤其对那些所谓经典言论进行再创造。怀疑精神使人进步的前提,是人获得幸福的一条康庄大路。怀疑不是毫无目的的随便猜疑,而是像季先生等所有指着那样,在事实依据的基础上,开动脑筋,大胆创新,相信生活可以在自己手中变得美好,事业在自己的经营下能够更加成功。所以,开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大胆的怀疑和创新吧,生命会因为你的这种改变与众不同。

他是那样的普通,普通的无法和周围的人加以区分。他如同一滴最平凡的水珠,无声的消融在大江大河的激流之中;他如同一粒最平凡的泥土,加入了无比浑厚的黄土地的浑重之中。

季羡林的书法人生 第8篇

今年8月初,《贾起家行书兰亭序》的出版发行,在业界引起不小的轰动。

8月14日至20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北京市文联、北京市文化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北京精神——贾起家书法展”在国家博物馆书法厅展出,书法展由“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历代诗人咏北京”“历代名家诗词”3个部分组成,共60余幅作品,此举引起众多业内人士到场观摩,好评如潮。

9月15日至23日,“贾起家书法作品展”在山西博物院会展中心举办。短短9天的时间,参观者络绎不绝。作为山西籍的书法家,此展是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后在山西的延续,也是他向家乡人民和业界同道的一次汇报。在全省上下共造一个新山西的精神感召下,他挥毫写下“清和”二字作为此次会展的主旨,这是他对家乡“政治清明,民生和谐”的真实感受,更是对当下山西政

治、文化及精神面貌的真实诠释。

展出期间,记者采访了他。

万般情愫寄笔端

今年的9月,对于贾起家来说是忙碌的一个月,60岁是一个开始,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外漂泊多年,该是自己总结汇报的时候了,无论是用书法的形式诠释北京精神,还是给家乡父老汇报自己用真情书写的成绩单,从今年初筹备办展览到展出如期进行,无不倾注着他的心血和汗水。9月初,他从北京回到山西就开始忙碌,从会展的布置设计到作品数量和分布位置,他都亲力亲为,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他觉得:必须把最好的作品呈现给家乡人,留给参观者,只有这样,才无愧于恩师同仁,无愧于时代。适逢60岁展出的60幅作品,以行楷为主,尤其有六条、八条巨幅屏显示了贾起家深厚的书法功底。展出期间,他每天都会守在展厅,与前来观摩的各界人士切磋探讨,对于慕名前去拜访的书法爱好者,他还会现场讲解。他悉心指导、用心沟通,耐心回答参观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他毫不保留地传授书法知识,特别是,当他看到在人群中不时有青少年书法爱好者前来参观,让他感到欣喜不已,他捋着满头的白发说:“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是未来中国的脊梁。”

在展出现场,记者遇到了专程从北京赶来的专家,她告诉记者;品味贾起家先生的书法作品是一种享受,无论他的行书、楷书或草书每幅都韵味十足,令人折服、敬仰、叹绝。

来自家乡的黄彦红与贾起家是多年的好友,谈及此次展出,他感慨道:“起家是个勤奋的人,多年潜心苦练,只为传承中国书法艺术,无论身居何处,他始终低调做人,老实做事,从他的字里行间就能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感受到了书法大家的那种气度、襟怀和情惊。”

在贾起家看来,在60年的人生旅途中,书法就是自己的生命。

这些年,他担负着书画交流和展览的组织工作,互动中常会摩擦出创作的火花。为了回报社会,他义捐义卖捐助培养书法人才。“做事先做人”,这是贾起家教给学生的基础课。他送予学生陈开忠的横幅“道归善悟”,让陈开忠受益匪浅。

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展览成功举办的背后贾起家所付出的艰辛。

从今年2月确定展览,他就开始找寻与北京精神、山西文化有关的诗词曲赋,以陶冶、教化心灵为旨归纳的文献。找寻期间,他常常是废寝忘食。在书体选择上,他遵循着:歌颂大好河山的,用草书;其余的,大多用行楷。

3个月的创作期间,他不断地给自己的作品“挑刺”,每幅作品都会写三四幅,然后从中选择两幅满意的,再请书法界同仁为其二选一。有时累得腰酸腿疼,也乐在其中。他说:“写字不能带着复杂的情绪,不然就是浪费时间。书法就是把自己愉悦的感情表达出来。写字的过程中不能想太多,要一气呵成,写到什么程度就写到什么程度,就是这个创作规律。”贾起家告诉记者,有一次原本写好的《前赤壁赋》都装裱起来了,若干天后再看并不满意,就重新写一遍。在书写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之初,选择的是行书,后又觉得行书无法表现那种韧劲,又改用草书,草书写了两幅还不满意,搁置半个月后,第三次才写出满意之作。

书品如人品,人品如书品。

说到启蒙老师尉世芳先生,贾起家声音低沉,他说,当初在小县城每周步行30华里登门求教,先生诲人不倦,批改习作,与他亲如父子。尉先生病重,起家请假服侍榻前,先生去世后他仍不时去看望遗属,恭谨如昔。

忙碌之余,他常常还会下厨做几道晋南小炒,他说,必须让孩子们知道自己家乡的味道,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根在河东。

贾起家说:“在中国像我这样的贫困农家之子有几千万,能写字又自得其乐的不过几百人。我对物质没有苛求。失去思想的土壤,淡化了对泥土对父老的爱,艺术势必枯槁萎缩,一事无成。”

他认为,躁动的年代没有大师。媒体可以炒出拿不出名作的“大名人”,字卖天价,一切审美尺度却被非艺术因素架到云头,对此,他觉得,书法作品中的名家之作应追求高度,兼顾深度,必须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墨色飞扬彰显生命节奏

1953年,贾起家出生在山西夏县(古称安邑,为禹都),这里文化底蕴深厚,多文人墨客。出现过魏文侯之师段干木、卫门四代书法大家、大儒司马光等。据考证,其河东贾氏,世为望族。

出生在这样一个具有人文地域和家世渊源的环境里,贾起家幼时便立志读书,8岁时,他临摹了人生中第一本字帖——柳公权的《玄秘塔》。到十三四岁时,他的字在当地已小有名气。

17岁时,前往尉世芳先生处拜师学艺、投帖请教,尉先生悉心教导,贾起家遵其教诲,不仅对原来柳字的结构、点画逐次剖析,而且对“二王”一脉的风格特点作了详尽的了解。晋人书法的集大成者是王羲之“大王”,其子王献之也很厉害,世称“小王”。“二王”书法兼擅众美,是中国书法史上无与伦比的一座丰碑,贾起家走得正是这样一条学习“二王”的传统途径。年少的贾起家逐渐懂得了字的间架结构和如何把字写得厚重、大气,并开始专攻《兰亭》《圣教》。

几年后,贾起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西师范大学,求知心切的他如鱼得水,抓住在大学里的学习机会,坚持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从古典文学到历史学,再到书史书论,他废寝忘食地刻苦研习、勤奋练字,甚至通宵不眠。

在此期间,贾起家的书法艺术也不断提高,他的恩师徐文达在当时曾称赞他:“间架准确,用笔圆润,章法清整,法度严格,”并说他“是一个成熟的、有成就的、有个人风格的青年书家”。先生的鼓励给了他莫大的鞭策,他也深知肩头的重任。

贾起家曾苦摩《兰亭序》达上百遍、柳公权《玄秘塔》上千遍,他说,愈深入进去,愈觉得自己渺小。为读懂《兰亭序》,他寻得碑拓十几种,临本20来家,互相对比找差异;为了写好《岳阳楼记》,他找来《宋史》,先研究范仲淹的传记;为弄懂怀素潜意识活动在书法上的投影,以不同笔法速度对临、背临《自叙帖》《千字文》《食鱼帖》《苦笋帖》,发现佳作多成于有意无意间,从细腻精微处体悟心欲止而笔仍行的飞动境界。

师承传统但不囿于传统,师法古人但不受制古人,这是他的过人之处。

创作的苦痛和艰辛,是外人难以知晓且难以理解的。而他却乐此不疲,孜孜不倦。“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应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他始终牢记恩师的教诲,不讨巧、不卖弄,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目标。

从县文化馆工作到运城地区文联再到中国文联牡丹书画委员会,他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在历练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书风。实践中,他深刻地体会到:当个写字人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要做学者型的书家。山西前辈如卫俊秀、姚奠中、林鹏都是书法风格突出的学人,终生书外求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人品之高,屹立字外。

1996年,贾起家举家迁居北京,并任中国文联牡丹书画艺术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这里名家云集,学术讲座甚多,各种展览不断,各种交流和研讨活动颇多,无疑都对贾起家书法艺术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来京4年后,他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承前启后肩负历史使命

这些年,贾起家的书法作品入选过全国第二、三、五、六届书法展和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书法展。在百余次书展中获各种奖项30余次。

浙江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教授徐亮认为,贾起家的书法作品极其符合中国美学中对立统一法则,他把自己几十年辛勤的功力锤炼架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上,使作品既饱含激情又充满理性和文化内涵。笔法内在含蓄,布局严谨,章法独具,尽得自然精妙。无论用笔的缓与急、苍与润、动与静,通篇的虚与实、险与夷等不胜枚举的诸多对立因素均得体现,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很讲究字与字之间和整个作品的布白,重虚如实,富于节奏感和韵律之美,整幅作品潇洒自如,排山倒海,气贯八方。

著名书法家、诗人林岫说,贾起家在北京、在艺术界为大家作的奉献,以及他自己在艺术上的拼搏,才获得今天的成就。他是真正的跋涉走过了最艰难的过程,那些个点线不是随便在纸上一甩一撒就出来的,那是经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苦练,和自己不懈努力取得的。

著名书法家刘艺评价:“起家获‘全国奖’的作品是行书条幅,与第四届全国书展一等奖作品类似,属于传统功力较强的一族,起家作品宗法帖学,源于‘二王’出于赵董,这一传统脉络易于被认可,因为他的行书结字稳重,布局清爽。”

著名书法家林鹏30年前曾鼓励贾起家,让他坚持学习“二王”,绝不可旁骛,届时必有成就。30年后,林鹏看到贾起家写的《兰亭序》后,称赞“起家写《兰亭序》,精美绝伦,足以传世,足以不朽”,他当即挥毫写出:“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三十年前云遮月,三十年后见妖娆”,这是对贾起家坚持传统路径的肯定。

上一篇:后现代主义与景观设计下一篇:投标报价说明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