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作文中考

2024-06-10

习惯的作文中考(精选14篇)

习惯的作文中考 第1篇

【我有许多习惯】

我有许多习惯,这些习惯陪伴了我许久,忘也忘不掉,甩也甩不走。

我是一个胆小的人,脑子里总会浮现出许多可怕的事,什么入室抢劫啦,什么多年谋杀案啦,让我一想起来就毛骨悚然,为安全起见,我每天睡觉前,会先把阳台的大多数窗子反锁,再用窗帘给严严实实遮上。然后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所有的门给锁上,最后再去把所有的柜子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坏人或是危险物品,才能安心躺在床上。

就因为我的这一习惯。我家从来没有被小偷光顾,这一点是使我安心的。锁上门窗,已经成了我的习惯,而且我想我永远都可以保持住,因为我可能永远都这么胆小。

就因为性格非常胆小,所以我晚上睡觉前,一定会把书包再整理一下,不然我刚睡到一半还会被妈妈拉出来整理——家里黑灯瞎火,太吓人了。就这样,我上学从来没有忘带过什么,也就不会被老师批评。真希望我能永远坚持啊!于是,我每天把这念在心头,日日做,也就习以为常,不做好就浑身不舒服。

我还有许多习惯,比如:睡前把所有插头拔掉,怕引起火灾;手机充电时不看手机,怕手机爆炸……但大多数习惯都是胆小而引起,有时想一想,这样子也挺麻烦的,但是不做,我又会全身难受,睡也睡不着,根本过不了我自己这一关。

习惯的作文中考 第2篇

傍晚,我们一家便习惯地驱车去外婆家蹭饭。

刚进庭院,外婆瘦削的背影映入眼帘,氤氲在空气中的是菜肴的香气。走近了,她忙弄着手中的菜,见我来了,枯槁的手放在围裙上擦了擦,笑容在眉宇间绽开,赶忙让我坐下,趁热吃饭。我握住筷子,突然感觉似乎每每到外婆家吃饭,一向节俭的老人就变得特别浪费。

筷子移动,还未碰到碗边,那碗便移开了视线,“这是昨天的,你别吃,看看,这些都是你爱吃的,快趁热吃。”她一边笑着,一边默默将它放在自己手边,我忍不住打趣道:

“你就舍不得给我吃!还独霸着呢!”说着迅速出筷,妄想着能够夹到却被落下的手掌拍了回去,不大的力轻弹手背,笑骂一声:“好好吃,不许皮”。

整顿饭下来,外婆手边只剩下宝宝一只碗,似乎总是这样,外婆格外在意那些剩菜剩饭,把隔夜饭菜吃完已成为她的习惯。

不禁想起前不久外婆的生日宴,外婆65岁大寿,妈妈便把外婆从乡下接到了城里,因为没有来得及烧饭菜,便带外婆去了一家餐厅,一进门,外婆便蹙起了眉,到处寻问哪里有塑料袋,回头她把剩菜打包带走,这还没吃就想着剩下的了,让人忍俊不禁,拗不过老人便也随了她意,于是,待我们吃饱喝足,外婆便开始忙活起来,挑挑拣拣将剩菜打包,她的身影来回穿梭于餐桌前后。

“这些怎么都没动啊,不带回去真可惜。”

“菜嫌多,都吃不完,真浪费。”

伴着碎碎念念的话语,一袋袋剩菜被整理好。透明的塑料袋在璀璨的灯光下显得格格不入,心中不禁出疑:有服务员何必自己动手收拾满桌狼籍,剩下的菜又何必带走,想吃,再买份就可以了。

“外婆,你干嘛老留这些剩菜?”

“你们啊,好日子过多了,不知道生活的难,我们以前,吃个饱饭多不容易啊,你们没下田干活,不懂珍惜啊!”望着外婆皱起的眉间的失落,我仿佛顿悟。

不论科技如何进步,社会如何发展,这颗颗粮食依然是农民汗水的结晶。没有一种付出应当被辜负,没有一种劳作可以被忽视,经历过粮荒的痛苦,体验过辛苦的耕种,等待过漫长的收获,才会懂得更加珍惜,而我们似乎已习惯了浪费,习惯了不珍惜。

抬头目光横扫偌大的餐厅,每一桌似乎都是如此:小辈愉快地散去,只留下老辈,在收拾着……

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 第3篇

关键词:用心写作,观察感知,多阅读多思考

教学中我常常发现, 学生中作文程度尽管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但稚嫩之作中, 总有那么一些作文让老师都拍案叫绝。他们那鲜活的语言, 细致的观察, 敏锐的眼力, 令老师感到“后生可畏”。

这些同学之所以“会写”, 完全源于他们平时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 日常生活中注意多看、多读。看多了, 胸有成竹, 信手拈来;读多了, 下笔有神, 洋洋洒洒, 一挥而就。作文程度差的同学, 总是非常羡慕那些作文屡屡被拿来当范文的同学, 但却苦于不知如何提高。究其根源, 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那么, 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

一、养成用心作文的习惯

我把学生的作文分成两类:用心作的文和用脑作的文。目前, 在同学的作文中, 存在着比较普遍的虚假现象, 写进作文中的人是虚的, 事是假的, 观点是强加的, 感情是浮泛的, 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应付作文的同学身上, 即便有些同学, 作文功底煞是了得, 但没有养成用心说话、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 他们的作文即使极有文采, 依然脱不了胡编乱造的弊病, 这就是用脑作文, 因此这样的作文难以打动读者。只有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 写自己的独特生活经历, 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 才能成为上乘之作。

比如, 前不久我校举行的以《往事》为题教师下水作文比赛中, 教师们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 把那些沉淀在岁月深处的难忘之事写得感人至深。其中一个老师在回忆她的小学生活时, 提到因为穷全班同学互相下座借橡皮, 有这样一个片段, “然而, 事情并非如愿以偿, 我们的秘密还是被老师发现了, 我已记不起老师发怒的情景, 梅怎样被迫离开教室, 我努力把这些忘掉, 但我忘不掉梅银铃般充斥沙滩的笑声, 忘不掉梅离开教室时嘤嘤的哭泣。这一哭一笑永远留在了我十一岁的课堂, 留在了我以后所有的日月。它们仿佛是一场冬雨浸润了我的心, 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无奈和心酸”。可见, 文章贵在真情, 要写好文章, 一定要养成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只有敢说真话, 肯吐心声, 才能让读者感到真诚可信, 才能使你写出的那些话产生说服力和感染力。

有些同学在写作中, 一味地说套话, 以为只要朝着光明的一面去写就是没错的, 其实, 这种思想的框框是完全应该摒弃的。人类的感情多种多样, 不论高下, 只要是自己的真情就可以如实表现。语文教育老前辈都是强调学生作文“要说自己想说的话”的。学生作文创作是否有发自内心的真情, 是衡量创作的一个重要尺度。作文创作应以敞开心灵、表现个性、真实坦白地抒写自己为创作原则。真诚是一切文学之本, 尤其是初学写作者———学生所必须遵从的。

二、养成观察感知、体验积累的习惯

有的同学提笔作文, 左右逢源, 信手拈来, 一气呵成, 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 而有的同学则眉头紧锁, “望题兴叹”, 究其原因, 就是能否具有观察感知、体验积累的习惯。大自然的周而复始, 社会生活的纷繁多变都是我们的信息资源库。同时, 我们每一个活生生的“人”, 其中就有很多可取作写作的材料。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写作的源泉一定是汩汩滔滔, 长流不息。朱熹告诉我们“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写作者必须热爱生活, 对生活有敏锐的感悟力。只有热爱生活, 笔底才会淌出源源清流, 妙笔才会生花;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假恶丑;积累生活, 思考生活, 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 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对生活观察得越细致, 则描写的事物越生动形象。因此, 必须培养学生养成观察感知的习惯。大文豪苏轼主张:“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鲁迅先生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 采过许多花, 这才能酿出蜜来, 倘若叮在一处, 所得就非常有限。”这都说明积累在作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仓库里贮存的素材多寡, 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因此, 应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勤写观察笔记, 多作读书笔记, 把平时看到的现象、读到的好素材、感受到的思想火花, 都记录下来, 这样才不至于随读随忘, 随见随忘。

三、养成多阅读多思考多练习多修改的习惯

我们每一个人, 凭直接经验, 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 要积累素材, 也不可能样样亲历, 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是获取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 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 跳出来供你应用, 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 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 进而推陈出新, 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多读还要多写, 任何技能技巧, 都需要反复历练, 写作也一样, 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 就难奏效, 只有多写了, 作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连大文豪鲁迅先生说起自己的写作体会, 也是这样强调的:“文章应该怎样做, 我说不出来, 因为自己的作文, 是由于多看和练习, 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因此, 初学写作者应勤练笔, 只有坚持练笔, 才能以“量”来促进“质”的飞跃。持之以恒, 写作习惯也就养成了。

多思考, 除了指平时对所见所闻要多思考, 对周围的点点滴滴要有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之外, 在写作时, 也要养成构思、列提纲的习惯。没有思考就没有深邃隽永的文章。动笔之前, 要思考选什么样的材料, 定什么样的主题, 以及对材料要如何组织等等。最好养成列提纲、打腹稿的习惯, 这样, 下笔才能一挥而就, 不至于一句一句像挤牙膏似的硬挤出来。

中考复习好习惯形成方略 第4篇

★ 分项复习方法

听力 中考听力分为精听和泛听两个部分。精听练习的内容应为和中考听力难度相当的听力习题,习题中应配有听力原文和答案解析。练习的量应该定为每天或隔天做20~30分钟练习。因为中考英语听力时间是20分钟,而初中学生往往会在听力练习进行到15分钟时感到疲倦,所以平时一定要将自己每次精听的练习时间保持在20分钟以上,才能保证中考时良好的状态。听之前,迅速浏览题干和选项,划出题干和选项中的关键词,对自己即将听到的内容做出大致的预测,以便迅速抓住考点。做好题目后,不要着急翻看听力原文,将错题对应的部分再听一遍,实在听不懂的情况下再看原文,并标示出自己听错的原因。例如,如果因为没有听懂连读部分而出错,可以在错题旁写上“连读”,提醒自己以后听力练习时注意连读的地方。

对于泛听内容的选材,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在把握不好水平的情况下,有个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听课文的录音。中考是针对初中英语教材出题的,课文录音和中考听力内容难度相当。同学们可以每天课前泛听老师即将讲到的课文,听懂文章大意,课后再听一次,加深印象,这样可以做到泛听、预习、复习一举三得。泛听时间最好为每天30分钟以上,它不必是一段完整的时间,可以“打碎”安排在课间、上学和放学途中等时间段。如果听力环境较安静,不要戴耳机,以接受并适应环境中的听力干扰因素。

另外,英语学习中,“听”和“说”向来不分家,因此加强英语朗读训练是提高听力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方法。一定要养成大声朗读课文的好习惯,注意语音语调。泛听时,也要注意正确的读音规则,纠正自己的错误发音,形成习惯后,就会发现克服因听不出“连读”、“失爆”而出现的错误已不成问题,还形成了很强的“语感”。

词汇语法 中考英语对词汇语法的考查集中在单选、词语填空和改错题型中。词汇是语言的基石,每一句话都是由词汇组成的,所以一定要背好单词打好基础。建议中考词汇的记忆主要以音标记忆法为主,即根据音标音节的发音规则来记单词。例如wonderful一词,根据音节,我们把它分解成won-der-ful, 读单词的时候手边准备一张稿纸,边读边把单词写下来。 如果在写的过程中,还能联想到won是win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ful是形容词后缀或形似full,那么同学们的“词汇感”就很灵敏了。

因为历年中考试题考点重复出现的频率很高,要攻克语法难关,还是要以多做真题为主。可以根据每天英语复习的时间多少来安排做一套题还是做适量的分项练习。做过的题、试卷一定要收集在一起,养成用醒目的颜色笔标记错题和考点的习惯,便于冲刺的时候复习。真正理解做错的题目错在哪里,错题的类型能帮助大家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争取错过的考点不再出错。

阅读 中考阅读理解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风俗、文化习俗、历史、地理、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所以同学们要选择多种题材的文章进行阅读练习。中考英语阅读题目(包括完形填空)是拉开分数档次的重要题型,一定要重视这一部分,加强练习。阅读与听力相似,也有精与泛之分,平常练习时,大家可以泛读和精读交替进行。首先通过泛读训练阅读速度,将做一篇400词阅读题目的时间限定在10分钟以内。读文章之前,先通读题干和选项,划出关键词,例如疑问词、人物、时间、观点和立场等,便于阅读时查找文章中对应的关键词。带着问题读文章的时候选择查读方式,在文章中寻找刚才读过的题干和选项中的关键词对应内容,找到答案立即在文中划下该题出处。如果忘记下一题问什么,就马上扫一眼刚才划过的关键词,再继续读文章。这样答题才有的放矢,相信掌握技巧后,效率和正确率都会得以提高。不过,平时要多练习这些技巧,考试时才能得心应手地使用技巧解题。

那么,怎样的阅读理解文章需要精读呢?答案是有一定难度的文章。既然难,肯定有值得我们“知新”的地方。首先把生词划出来,不要马上查字典,而要尝试根据上下文的语义和逻辑关系把词义猜出来。因为中考阅读题有一项考点是猜测词义,我们平时就可以这样训练。其次,把用得十分巧妙的词组划出来进行记忆。再次,把自己看不懂的长句单独提出来分析,先找到句子的主、谓、宾,再找出修饰它们的各个成分,通过拆分句子理清结构来理解句意,如果还是不能理解要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大家只要坚持一天做一篇精读文章,就能学到很多新的东西。

写作 无论是训练听力、背诵词汇,还是阅读文章,都是英语的“输入”,而写作则是重要的“输出”环节。它是词汇、句型和语法等“输入”部分整合以后的“输出”。因此,如果“输入”的基础打得牢,“输出”部分就不会有太大困难。那么,在平时训练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同学们做写作题目前,要认真审题,反复斟酌题目中要求表述的要点,努力回忆自己曾背过的相似范文,使用自己会表达的句型,语言要流畅。在自己无法确定正误的情况下,尽量多用简单句,少用复合句;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内容表达清楚即可,切忌太短导致表达不完整,或太长导致冗繁罗嗦、画蛇添足。

其次,应该在遣词造句上多下工夫,尽可能使用学过并且比较熟悉的词组、短语或习语。句式上,可以穿插使用一两句长句。为了使上下文衔接得自然紧凑、逻辑性强,平时要靠背诵积累多种连接词和过渡词。常见的有:first、second、at last、on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because/so;although/though、however、but;for example、such as;that is to say、what's more等,同时注意分段讲解,增强层次感。另外,老师批改作文时主观性较强,卷面整洁会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的印象,因此平时练习写作的时候要做到字体大小适中、书写工整,保持卷面整洁。最后,建议同学们用英语写日记,这对拓展词汇量和丰富句式大有裨益。

★ 21天形成、90天巩固中考英语复习好习惯

行为心理学的一项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变为稳定的习惯。以这项研究结果为依据,下面我们来讨论复习中考的考生运用以上的方法和技巧如何在21天里形成、在90天左右巩固复习英语的好习惯。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左右。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大家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去做哪个部分的练习,该使用哪些技巧和方法。在这个阶段,你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阶段:7~21天左右。不要放弃第一阶段的努力,继续重复,跨入第二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会觉得运用复习方法的时候比较自然和舒服了,但是一不小心,还会反弹到从前。因此,这一阶段非常关键,大家还是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按照安排来学习。21天的习惯性重复完成之后,无论是方法还是技巧,都会自然融入到你的英语学习之中。

习惯的作文中考 第5篇

Hi! My name is Pauline. I am 14 years old. I want to be a teacher or a doctor when I grow up. To be a doctor, I must be healthy. It is important for a doctor to be healthy.

Before, I seldom ate vegetables. Because I disliked vegetables. I liked sweet snacks. They taste delicious but they are not good for me. They give me energy but they are not healthy. So I must change my diet. Now, I eat a bowl of rice for breakfast, and I often eat an egg.

For lunch, I usually eat a bowl of soup, vegetables and a bowl of rice. I eat meat and vegetables for dinner. If I want to be healthier, I must exercise. So I changed my lifestyle now. Now, I often exercise once a week. I do not eat snacks or fast food any more. So I think I am healthy.

惯性和习惯的反差中考作文素材 第6篇

过了双休日后的星期一上班觉得不习惯,这是因为惯性的力量。开始时感到夏天实在受不了,后来逐渐适应,甚至在秋天来临的初期反而感到不适应,这也是因为惯性已经形成。在不知不觉中,你的情感已经被惯性所支配,惯性的形成是被动的。惯性是静态的延长,是一种惰性,它标榜的.是维持某时点的一成不变。

习惯是动态的维持,它是把一种动态肯定下来,并且不断地重复,习惯的养成是主动的。你喜欢某一种风格,你自己身体力行,然后你觉得很值得,你愿意重复进行,这就慢慢成了习惯。当习惯形成以后,你会很乐意地自动反复进行,你不会觉得是负担。

习惯的作文中考 第7篇

老师曾经说过,写日记就是把你平时看到的,对你感触最深的事儿用文字记载下来罢了 。可我每到写日记,想了 半天,就是理不 出个头绪来,但差事总得完成,就急中生智吧。于是我根据昨天一位同学的爸爸冒雨送伞的事,又发挥些想象,便这样写到:下午四点多钟,我们正在教室里自习。不 知何时,天空中乌云密布,狂风骤雨也刹那而至。不 为所动的我们,依然在担心的 学习。一段时间后,我想放松一下疲劳的眼睛,就情不 自禁的朝窗外望去,我看到一个中年的男子掖着一把伞,正朝我们教室里张望,他的鼻尖触着玻璃,几乎形成一个小小的圆面――哈哈,最终大功告成。我觉得自己的日记从来没有 像今天这样得心应手。

过了 几天,又到令人生厌的作文课了 。望着黑板上以“亲情”为话题的作文要求,我抓耳挠腮,不 知从何下笔。瞧着同座奋笔疾书才思泉涌状,我则如坐针毡。对,何不 将那次日记的内容巧妙移植呢?我豁然开朗,就以“风雨中的父亲”为题吧!

一个星期后,老师在课堂上评讲作文时,竟破天荒的将我那篇作文范读了 一遍。我都乐晕了 !!

简述中学作文教学的习惯 第8篇

一、留心观察认识生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学生胸中无物, 在写作文的时候必然没有什么可写。要想解决这种问题, 初中语文教师就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刻意培养学生观察的良好习惯。即让学生随时观察, 还要仔细观察, 不要走马观花, 浅尝辄止。因为生活才是写作的真正源泉, 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这些素材的获取只有善于观察的人才能去捕捉, 去认识并为写作服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练习写作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在今后服务于生活, 应用于将来的生活。一切都决定了进行写作的材料应该在自己的生活天地中去寻找。综上所述, 教师应该做引导初中生的引路人, 让学生留心生活并观察生活, 养成仔细观察并认识生活的良好习惯, 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和生活时时刻刻捆绑到一起。这样做才能在写作的时候得心应手, 生活中的素材也会信手拈来, 并且得以灵活应用, 轻松自如地驾驭作文。

二、经常进行阅读

目前, 初中生在写作的时候犯一个通病, 那就是心中有很多要说的话, 但是提起笔这些话就写不出来, 恰如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这是学生十分头疼的一个问题, 很多学生还跟我屡次提到这一难题, 他们十分揪心, 也很着急。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就是技巧不熟练, 在组织文章和布局谋篇的时候打折扣。第二方面是语言不丰富, 在表情达意行文造句时理屈词穷。解决这些问题, 最奏效的一点使学生必须养成经常阅读的良好习惯。由此可见, 写作水平的高低跟阅读的质量密不可分。学生只有把阅读量提上去, 在进行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用心借鉴, 尤其是那些名篇以及技巧性强的篇目, 更要拿出来重点阅读, 以便从中积累写作技巧, 提炼作文语言, 丰富写作经验, 从而把自己的写作水平提高到新的档次, 更上一层楼。正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 操千曲而后晓声。

三、养成经常动笔的良好习惯

教师要告知学生不要心存侥幸, 一味指望写作文的时候, 或者考试的时候发挥灵感一气呵成, 这些想法很幼稚。作文离不开平时的勤于动笔, 否则写起作文就会难产。这也是许多学生害怕作文的主要原因。懒于动笔只能让写作文越来越被动, 难怪这些学生一提起作文就愁眉苦脸。就是换做其他的任何事情, 熟能生巧也不是与生俱来的, 必须依赖于反复实践和练习。写文章同样也不能例外, 要想写好作文, 只依靠作文课上有限的练习, 远远不够的。课堂作文时间有限, 一学期也就那么几节课, 如果把写作文局限在课堂上, 这样做就大错特错。真正的训练应该是大量地进行写作实践, 也不要把写作文局限在系统学习, 运用教材基础知识这一层次。正确的作法应该是把写作融入生活, 把作文练习当做生活的一部分, 在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 勤于观察, 仔细观察, 并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 随时拿起笔都要写下来。只有养成经常动笔的良好习惯才能让自己的水平得到真正锻炼, 写作的功底才会更加扎实。

四、先想清楚然后动笔

有些学生写作文时表现得非常痛苦, 又是皱眉头、咬笔杆, 又是抓头发, 唉声叹气, 皱眉苦脸, 好像挤牙膏一样, 想一句写一句。这部分学生也不是没有材料可写, 而是只能写一两段, 下边就不知怎样进行了。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动笔前没有想清楚, 以至于在写作过程中断断续续, 前后不连贯, 要讲究胸有成竹。作文同样要胸有成篇, 写几个自然段, 每个段落是什么意思, 怎样开头怎样收尾, 运用什么技巧, 表达什么意思, 采取什么方法都要提前心中有数。如果仅仅想到了要写作材料, 但没有经过加工酝酿就盲目下笔, 这种仓促的做法写出来的文章必定不成功。因此, 中学语文教师就应该提醒学生动笔之前必须先想清楚, 本次所写文章要围绕什么中心, 然后选取哪些材料,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顺序要分明;详写什么略写什么, 详略要得当;如何开头怎样结尾, 首尾要精彩。只有把这几个问题落实好了, 那么动笔写作才能一气呵成, 充其量也就是把头脑中的作文用语言为载体摘录到本子上的一个过程。如果经常像这样做, 形成良好习惯, 学生就不会在写作文的时候前言不搭后语, 不再尴尬, 收获了成功, 收获了希望。

五、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中学生在写作的时候, 有两种毛病比较突出:语言毛病之一是初中生喜欢用大量的华丽词藻堆砌在一起, 大加粉饰, 把本来不该形容的内容多形容, 不该比喻的地方作比喻, 弄巧成拙, 画蛇添足, 像八股文一样有一种酸气, 让人读了很不舒服。通病之二就是表达一个意思本来用一两句话就能完成, 结果啰啰嗦嗦写了一大堆, 写得越多反而越不明白, 就像迷魂汤, 头绪不清楚, 让人读起来不知其所言。其实, 语言是表达的工具, 它是表达意思的载体, 作者要想把意思传达给读者, 就要靠语言这一工具。一篇作文的好坏最终都要以语言说了算, 所以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就格外重要。初中生虽然积累了很多词语, 但是简明却是一个永恒的追求, 写文章的言辞要言简意赅。叶圣陶曾经这样说:“作文要经济, 如同人们花钱一样, 该花钱的地方不要吝啬, 该省钱的地方一点也不要浪费。”其次, 要朴实真切, 写文章就是用笔来说话, 要真切、要自然, 不要搞得像演节目一样哗众取宠, 华而不实, 应讲究真善美, 杜绝假大空。

习惯的作文中考 第9篇

记得有 一次,我总对妈妈说;‘’早上刷过牙了 晚上就不 用刷了 吧!‘’可妈妈一个劲儿的要我刷牙。唉!只好乖乖的刷牙。过了 几天,妈妈没有 提到刷牙的事,我就不 刷牙了 。

因为不 刷牙嘴里会有 味,只好忍着了 。又过了 几天,嘴里肿得像一个肉包子。一碰就疼,真是‘’牙疼不 是病,一疼要人命‘’呀!因为这牙,我是吃饭吃不 好,睡觉睡不 好。可折腾死我了 。最后,去医院检查,原来,我有 了 蛀牙,。大夫给我堵住了 空洞,后来牙就不 疼了 。

习惯的作文中考 第10篇

错误问题在不经意间就会造成,伤害总会在不经意 间刺痛别人,但有的人问题自以为是地“勇往直前”,却不曾为他身后的人多想一点,那么,朋友,请听我说一句,养成回头的好习惯吧!

我和父亲之间一直有着深深的芥蒂。不知在什么时候形成的,反正我和父亲的话问题很少,可能是父亲的蓬头垢面让我觉得厌恶,也可能是他的粗言粗语让我不愿和他说话,还可能是因为他是个土里土气的农民让我不敢与他接近。

是的,不敢。因为我在城里上学,是父亲为了让我学得更好而让我到城里的学校来上学。第一次他把我送来学校时,我看到许多衣着时尚的同学和他们温文尔雅的父母,虽然父亲和他们是同龄人,但父亲却显得苍老很多。于是我匆匆地把父亲打发走了,告诉他剩下的事情我可以解决,我快步地向前走,我想尽快地离开父亲。跟他在一起,那些学生们投来的不屑目光让我受不了。我没有回头的习惯,我也不想再回头多看他一眼,因为我那卑微的自尊心,所以看不到父亲注视着我远去的目光,是慈爱中略带些悲伤的。

直到有一次,我在学校看到了一幕——有一位农民模样的中年妇女和一个男孩在一起,男孩皱着眉头,脸色略微发红,那位中年妇女似乎是他的母亲,正在叮嘱着他一些放,男孩眼中略微有些在耐烦,更多的是害怕,他的眼不时向旁边瞟着。我顿时明白,他是怕被同学看见他的农民母亲。我立刻火冒三丈,跟我旁边的朋友说:“你瞧那种男生,真是不懂事,大众辛辛苦苦来看你一回,你还怕大人丢了你的脸,你还是人吗?家长不都为了你好!”我恍然间意识到:自己不也是这种人?心中的愧疚化作泪水无声地流下了……

父亲再次送我的时候,我破天荒地告诉他:“路上小心点。”他迟疑了一下,脸上顿时笑开了花,不停地点头。这一次直到半路,回过头来,望见父亲还没走,我第一次回过头来,我才知道父亲是一直默默注视着我,关爱着我。父亲,谢谢你!

习惯的作文中考 第11篇

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天天催我“改习惯!”“改习惯!”我却我行我素。这学期换了一种“治理”我的对策——“物质激励法”:目标是年级前三名,物质呢?就是一部智能手机!这部手机是我在店里看上的,粉红色的外壳,正正方方的机身,齐全的功能,让我爱不释手。妈妈一眼就看出了我的心思:“想要啊?”我点点头,希望妈妈答应我的要求。可是妈妈的话像一盆冷水泼在我的头上:“期中考试名列年级前三,我就给你买!”“啊——”我嘴张得大大的,惊讶得叫出声来。“啊什么,啊?走吧!”妈妈说。我还赖在那,虽然只隔着一个薄薄的玻璃橱窗,好像触手可及,但是又好像隔着铜墙铁壁,永远也得不到它。

从此,我就为了我那心仪的手机,立下了当学霸的志向。我发了疯似的学习,回家后立即做作业再也不上QQ、上微信、玩游戏、听音乐了。数学的练习全对多了,英语的默写成绩100也多了,连语文的随笔本上也多了许多“优”。可是,不久,我又回到了老样子。上QQ与人聊天,还在群里转发家长看来是“反动”的语言。譬如把朱自清的《春》改成“盼望着,盼望着,考试来了,死神的脚步近了”等等。***惯“复辟”了,习惯真是太难缠了,唉!

那天,读了徐向东老师的新作《习惯——闯红灯》,颇受启发:“只要下狠心,坏习惯是可以彻底改变的!”经过不断努力,中学的许多良好的学习方法终于替代了小学时代的不良习惯,在最近的一次月考中,我挤进了前三名,享受了成功的滋味。我正在前期中考试进发,前三名!志在必得!

浅谈良好作文习惯的养成 第12篇

一、养成用心说话、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

作文贵在真, 真心、真话、真情, 作文的含金量就在一个真字。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 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 没有丝毫的隐瞒, 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例如, 笔者布置了作文《温暖》, 先是让作文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 准备从这些写作能手中发现几篇佳作, 然而事与愿违, 我发现同学编造的痕迹明显。最终, 最打动人的作文出自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这位同学饱含深情地叙述了母亲与父亲离婚后突患重病, 舅舅姨妈倾全力救助母亲的经过, 此文写得令人动容。可见, 文章贵在真情, 要写好文章, 一定要养成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只有敢说真话, 肯吐心声, 才能让读者感到真诚可信, 才能使你写出的那些产生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养成观察感知、体验积累的习惯

作文是要靠积累的, 没有积累是写不好文章的。常常有一些同学害怕写作文, 说是无话可说, 无事可写, 其原因大都是对生活缺乏观察, 或是不习惯于思考。殊不知, 大至世界和社会, 小至学校和家庭, 叩击我们心弦, 引起我们关注和兴奋的事时有发生。同时, 我们每一个活生生的“人”, 其中就有很多可作为写作的材料。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写作的源泉一定是汩汩滔滔, 长流不息。“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 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养成多阅读、多思考、多练习、多修改的习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是获取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牢于读书, 逸于作文”, 这都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 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 一旦需要, 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 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 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 进而推陈出新, 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善。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

习惯的作文中考 第13篇

我有这样一次经历。

那是一个慵懒的上午,三月的春天只打了个哈欠,无精打采地摊着。空旷的公交车厢里,只有我和几个女生占着这硕大的地盘。她们聊得很开心,只有我一个异性呆滞地望着窗外一棵棵光杆司令向后倒去……

汽车快进站了,我下意识地朝前看了看,那从花圃中割出的小小的车站,看上去灰蒙蒙的,没有一点亮色。汽车驶近了,车站一片躁动,人一下涌了过来,仔细一看,都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岁月似乎格外地摧残了他们,脸上的皱纹仿佛已经印到了骨子里,与城里的“男人四十一枝花”相差甚远;身上的大衣是布做的,里面的棉花可能都翻出来了,上面的划痕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雨,可以与脸上的皱纹一拼,但还是浅些……

一看就知道他们是外来务工人员,也就是农民工。他们各自提着一大袋行李,麻布做的箱包显得格外笨重。车门开了,几个城里人在农民工的谦让下先上来了。中考命题作文赏析:同情是一种好习惯

当一个农民工提着行李,准备上来时,公交车司机一阵咆哮,“放不下,出去,出去!”门一下就关了,差点夹住他。

车发动前进了,丢下十几个大男人目光呆滞,动作僵硬,行李依旧提着,满脸迷茫与无奈,没有一点儿办法,只能看着这刚来的机会就在呼喝声中远去。谁知下一辆车会怎样,可能还要站着,拿着行李……可是车厢依旧空旷……

旁边的几个女生,轻轻低着头,说了三个意味深长的字“真可怜!”别的人无动于衷。

农民工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也在为社会作贡献。他们搬砖运瓦抹水泥,用自己的汗水浇筑一座座高楼大厦。他们也有孩子、妻子、父母。为什么他们会经常受到异样目光的待遇?不正是人们在利益冲击下失去了本性?!为什么不能对这些人多一点同情?有时可能不需要做,但心中总要有一点思想,不要做一个感情贫乏的人。

同情是一种好习惯,是一个人心灵真善美的体现,我愿大家都可以拥有这样一个好习惯。就像“旭日阳刚”组合所说,让他们活在温暖的春天里,也让自己活在有灵魂的春天里。

习惯的作文中考 第14篇

摘 要 进行素质教育要注重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班主任对初中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让学生明白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3、发扬民主、发挥集体的作用,树立良好的班风;

4、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家长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5、奖罚分明,多鼓励表扬,创设良好的氛围。

6、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以上这些措施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 可塑性 理想 养成 自然

目前国家正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我认为进行素质教育千万不要忽视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发现,凡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往往都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凡是学习不好,多方面表现不佳的学生,往往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正如奥格.曼狄诺所说:“事实上,成功与失败的最大分野,来自不同的习惯。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门。”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多么重要。初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2—15岁左右,这个时期的学生好胜、好奇、表现欲强,可塑性很大,如果引导得法,学生是能够逐步养成好习惯的。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学生有了正确的思想,才有可能有好的行动,有好的行动,才有可能有好的习惯。理想是人们奋斗的动力,是航标,指引着学生向正确的目标前进。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进行人生观教育,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人为什么活着,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教育学生树立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奋斗的目标,结合教材,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他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班主任可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让学生切身认识到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班主任可在周会课上或和学生谈心时,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有哪些好习惯,你从中受益了吗?有哪些不好的习惯,这对你及他人有什么坏处?通过对自己切身体验的回味,通过比较,学生能从内心认识到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培养好习惯的愿望,下定改正坏习惯、养成好习惯的决心,才能有一次次坚决的行动,好习惯才能逐渐养成。

三、班主任要充分发扬民主,发挥集体的积极作用,树立良好的班风

学生到了初中,随着身体的发育,心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有了要独立的意识,对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有希望别人尊重的愿望,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充分发

扬民主、发挥集体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开学初可带领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集体制定班级公约。新的学期,新的起点,学生大都对新学期满怀着新的希望。班主任应抓住这一契机,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习惯,做好事不做坏事的习惯,诚实守信的习惯,讲究卫生的习惯,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堂注意听讲的习惯,及时复习巩固的习惯,善于思考、质疑的习惯,勤学好问的习惯,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等,让学生认识到这些习惯是他们到达成功彼岸的桥梁。《中学生守则》对中学生的行为进行了具体规范,可操作性很强,开学初,要带领学生利用周会课学习,然后结合本班实际集体讨论制定班级公约。我在新学期制定班级公约时,是先请学生每人写一份班级公约,然后班干部综合大家的意见写出来,再在班级公布,如果同学还有什么好的建议,继续修改,在学生充分酝酿后,写出一份能代表全班意愿的班级公约张贴在教室的墙上。由学生集体制定的公约,执行起来,自觉性强多了。

(二)树立榜样,发挥班干、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初中学生的模仿性很强,也有了一定的参与意识。开学初可竞选班干、组长,让每个参加竞选的同学走上讲台,面向全班同学畅谈自己的“施政”方略,由学生选出他们信得过的班干、组长。每周要定期开班干组长会,听取他们对班级情况的反映,认真对待他们的意见。建议,和他们一起探讨管理班级的方法。同时,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总结,指出优点及存在的不足,教他们工作方法,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每一位班干、组长就是一面旗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整个班级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三)班主任可经常利用周会课,针对班级普遍存的问题,以此为话题展开讨论,澄清认识,这样有利于改正坏习惯,形成好习惯。例如:刚开学不久,班里有一部分同学总抄作业,于是我就以“抄作业好不好?”为话题,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谈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做作业主要是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如果抄作业这样光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很难起到巩固的作用,这等于自欺欺人!”有的同学还现身说法,说:“我以前抄过作业,抄惯了,老师一布置作业,一点也不想动脑做,就想等人家做好,偷偷摸摸拿来抄,结果等到考试时什么也不会,连及格都考不到”。学生充分认识到抄作业的坏处后,我又进一步提出“怎样才能不抄作业?”学生纷纷发表看法,有的说:“抄作业的同学往往是没有明确学习目的,认为学习是给老师学的,希望要明确学习目的”。有的说:“如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上课注意听,先复习再做作业,勤学好问,老师布置的作业会了,就不会抄了”。也有的说:“我过去因贪玩,自己不做作业,等该交了才想起来没做,如果自己思考、自己做,己没有时间了,结果只有抄别人的,所以要想不抄作业,还必须养成先做作业,后玩的习惯,做完了作业再玩,但也不能太贪玩,要有自制力”。通过讨论学生既认识到了抄作业的坏处,又明白了克服抄作业这个不良习惯的方法。同时我又在班里创设了一种以“勤学好问、独立完成作业为荣”的舆论氛围。果然一学期下来,班里己杜绝了抄作业现象,勤学好问蔚然成风。看来,借助集体的力量,充分发扬民主,确实能形成一种团结向上的班风,这样的班级就像一个大熔炉,能使学生改掉坏习惯,形成好习惯。

四、班主任应主动与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班主任是联系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的纽带,可把自己对学生的要求与任课教师、家长沟通好,既可取

得任课教师和家长的理解、支持,又可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班主任要对学生以正面教育为主,多鼓励表扬,但要奖惩分明

习惯是不断重复一些行为形成的,班主任应创设一个重复良好行为的环境氛围,对好的行为要表扬,反之,则批评指正,这样就促使学生不断重复良好的行为,从而杜绝了不良行为重复发生的机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长了,就习惯成自然,而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坚持起来就不觉得苦了,它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六、班主任要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

学生到了初中阶段,自我意识得到了发展,这也是学生主动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前提,班主任应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培养并提高他们的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能力,以便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养成好习惯。

总之,班主任只要对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一定会养成,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参考资料

[1]李铮主编.高等师范心理学教程(修订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5.8

[2]陈安福主编.中学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0

[3]刘楚明主编.教育学.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1怎样和学生谈心

教师与学生谈心是传统的德育工作方法,也是每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必须练就的一项基本功。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实行新标准的今天,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仍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方法。多与学生交流,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互相了解、互相理解、支持和配合,建立友谊,产生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那么,教师应怎样与学生谈心呢?

一要平等待生,不“居高临下”。教师与学生谈心一定不能摆出师长架子,不可厚此薄彼,而要一视同仁。要多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这样往往会发现,站的角度不同、了解的情况不同,认识问题的方法和出发点不同,就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因此,只有平等地对待学生,同学生交心结友,才能真正了解其内心世界,从而及时准确地教育和引导他(她)们。

二要讲知心话,不“空洞说教”。与学生谈心要讲真话、实话。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圈子,有喜、怒、哀、乐。因此,要从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件实实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去关心,与学生真心实意地融通,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三要有耐心,不“计较报怨”。为了解决某个问题与学生谈心时,一定要有耐心,不能三言二语完事。即使谈心不顺利,产生了一些误会,甚至碰到钉子,也不要灰心,或听之任之、撒手不问,更不能计较和报怨学生。任何事物都有个转变的过程,学生的认识也是如此。

四要选择时机,不“急于求成”。对一些性格倔强或理解问题比较偏激的学生,与其谈心往往在“火头”上谈不成。对此不必操之过急,而要采取“冷处理”的办法,等待时机成熟时再谈。如在学校不方便,也可选择家访的方式谈,场所变了,气氛变了,有利于推心置腹地交流感情,因势利导,解决问题。

五要善于倾听,不“先入为主”。这样做的好处很多,当某个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总想找信赖的人,特别是其心目中尊敬的老师一吐为快,指点迷津,哪怕是静静地听完诉说,他(她)也会觉得心情舒畅得多了。如果教师对情况不明,又不听学生诉说,就先入为主,自以为是,说三道四,甚至捕风捉影,横加训斥,那么定会对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

六要做好引导,不“事后批评”。对于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易出现的问题,通过与学生的及时交流,与学生共同想办法,找对策解决问题。让学生积极去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七要以德感生,不“以势压生”。为人师者,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平时一定要高风亮节,为人师表,爱护和关心学生,以自己的洁言洁行和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逐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样在与学生谈心时,学生才会听得进。如果平时师者形象不正,谈心时还使用高压手段,就会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不仅使谈心一无所获,还会适得其反。

“调皮大王们”我是这样“制服的”

一、发现问题:

每个班级都有几个令教师头疼的调皮捣蛋的学生,可是今年我接手的四年级二班的特别多,反正都是上学期级部挂了号的“名人”。逃学的、长期不写作业的、打架斗殴的……我曾抱怨过分班的不均,曾抱怨过自己手气太差,抓到了这么个班级。可以事实已经如此,怎么办?弃之不管?,他们会更加得意忘形,甚至课都别想进行下去。管怎么个管法?人家上一界的老师都管不好的,我行吗?何况还是今年都凑一起了,形成了“气候”。学期刚开始,这些“特殊的学生”,就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愁思。最后决定我还是要跟他们“斗一斗”,因为他们是同样是我的学生,我是他们的老师,转化他们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问题症结:

我想先从根源找起,通过调查访问,从报刊网络查找资料等渠道。我知道了这样的学生总体看有两个原因。一是在医学上称为“精力过剩症”患者。“精力过剩”又被称为运动机能过剩、小儿机能不正常、缺少控制冲

动的能力、小儿多动症,它代表过度或不由自主的好动。某些患有精力过剩症的孩子,医学上认为可能是早期脑细胞内部受到损伤的缘故。权威人士对精力过剩症出现的机率看法也不一致,然而10岁以下的男孩子,可能有6%至10%是精力过剩的孩子。成人在严重的压力和焦虑之下,他们内在的紧张会很明显地表现为身体动作——一个在产房外面焦急的父亲会不停地“踱方步”、一根接一根的抽烟,或双手抖个不停。那么,对于一个不成熟的学生的反应又是如何呢?他一紧张起来,可不只是用手指敲敲桌子,他很可能会尝试爬上窗户,或者在天花板上倒着走,打仗斗殴就不足为奇了。二是后天养成的,这七个调皮学生中,有四个是单亲家庭的,他们缺少爱。那么,如何来教育这批“特殊的学生”呢?

三、问题的解决:

(一)对策与方法:

1、对于这些“精力过剩”的学生,首先避免用“体罚”的手段来对待他,因为这些学生往往都很聪明,老师的一举一动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老师要用爱心来教育他们,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制定合理的规则并坚定的执行,聪明地使用奖励和惩罚的手段来应对他们的挑战,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2、说话声音应尽量保持轻柔与缓慢。如果说话的声音或者语气过于强烈,这些原本就很聪明的学生立刻会感觉到你不喜欢他,对他没有爱心。如果换一种方式跟他说话,他则会更容易接受你的教导。同时,不要放过任何值得表扬他们的机会。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精力过剩”的学生若有好的表现时,无论多么微不足道,都应当给予注意和表扬。这样他会觉得老师很重视他,这时再加以好好引导,他必定会朝好的方向发展。如果你想发掘事物美好的一面,你必然不会落空的。

上一篇:2023年秋季江苏计算机一级B试题下一篇:住院主治医师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