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惯作文范文

2024-05-17

论习惯作文范文(精选8篇)

论习惯作文 第1篇

2013年四川卷高考英语作文题目主要是针对英语报开设的专栏,请同学们对学习习惯问题进行探讨。面对这样的高考英语作文题,大胆的秀出你的想法。另外附带一篇四川卷高考英语作文范文,供其参考。

某中学生英文报近期开辟专栏,讨论学习习惯问题,请你结合自身学习实际,按一下提示,用英文为该专栏写一篇稿件。

1.说明学习习惯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2.介绍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并提出养成该习惯的建议;

3.描述自己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的某个问题并给出改进措施

注意:

1.词数120左右,开头语已为你写好

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文中不得透露个人姓名和学校名称

It’s useful and necessary to discuss learning habits.【2013四川卷高考英语作文:论学习习惯范文】

It’s useful and necessary to discuss learning habits.As we all know, good learning habits can make your study go to succeed.As a student,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s to our habits which we develop in our study.I’m sure “repeat” is a best habit.Do you develop the habit? If we want to improve our study, we should repeat what the teachers taught us again and again, and then we can understand or remember the knowledge which the teachers demand us to master.How to develop the habit? the first step, set a timetable, and stick to carry out the plan, don’t stop.When I do my homework, I often make mistakes with carelessness, how to overcome the shortage? I think I should think about it over and over as long as I do my homework.And then I do it little by little.Maybe in this way I can correct my mistakes.对于自己的学习习惯,任何人都不一样,所以针对这个话题,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在交流的过程中,弥补自己的不足,一同把学习成绩搞上去。

论习惯作文 第2篇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9

摘 要: 学习习惯的研究是人类情意研究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部分大学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的调查表明:女生比男生有着更好的学习习惯,她们的英语学习成绩普遍都比男生好,由此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外语学习者成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学习习惯;差异;调查分析

Abstract: The study of learning habit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 th e study of human feelings and wills.Based on the survey of learning habits of t he freshmen and sophomores of English majors in some universities, the paper sho ws that female students have better learning habits than male students, and fema le students generally do better in English learning.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go od learning habits can guarantee the success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Key words:leaning habit;differences;survey

一、引言

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过程研究已经成为当今外语教学者的研究主流,因为“外语教学,无 论是为何种教学目的,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最终结果必须体现在外语学习主体身上”[1],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教学活动的进行和研究。自从20世纪70 年代Rubin开始对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进行研究之后,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就英语学习策略、学习观念、学习方法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为广大研究者奠定了雄 厚的理论基础,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实践指导。

通过对英语语言学习者学习效果的观察可以发现:有的学习者学得很轻松,有的学得非常吃 力。雅克博维次(Jakobovits)研究发现,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是:动力占33 %,才能占33%,智力占20%,其他占14%。其中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年龄、兴趣和心理、环境、习惯。通过对学习成功者和失败者的研究,林格伦(Lindgrern)发现在学习成功的因素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占30%,“兴趣”占25%,“智力”占15%,“家庭”占5%,“其他因素”占25%[2]。从雅克博维次和林格伦的研究当中可以 看出,学习习惯对于英语学习过程确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通过对英语专业低年级学习者学习习惯的定量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学习习惯的共性与差异,以便让学习者能对照自我,发掘和发扬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研究方法

笔者以江苏、江西、四川、河南四省的英语专业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发出问卷 1200份,实际回收有效卷1058份,其中男、女生比例为30.8∶69.2,一、二年级比例为570∶488。以年龄和性别作为因子进行分析的原因在于:①学习者的年龄是一个不可完全忽视的因素,无论成年人还是儿童学习外语都有其各自的优势;②任何一个大学英语专业的女生人数都普 遍大于男生人数,学习成绩优于男生。为了更有规律地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归类分析,笔 者先用均值比较及方差分析研究各整体之间的差异以及影响各个自变量间的差异,然后进行 相关分析,研究它们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见表1)。

2.学习习惯均值比较和方差分析

“制订学习计划”方面,男女生的差异非常显著,女生明显优于男生,大二的学生由于在大 学里的学习已进行了一年多,他们认为“制订学习计划”更重要,有趣的是,无论一年级还 是二年级学生,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在“选择学习材料”方面都认为有必要选择适合自己英 语水平的学习材料。

[2]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197-198.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论习惯作文 第3篇

思维方式和语言密切相关。英语写作的过程, 不仅是运用新的语言形式, 也是运用新的思维方式。西方思维注重认识论和方法论, 思维方式强调逻辑性。他们把语言视作思维的工具, 借助语言把概念和观念具体化。他们的文字是拼音语言, 不同于汉字是对自然现象的模拟, 而是认为规定的信号, 具有逻辑化的特征。汉语的意象性语言和英语这一拼音语言的差异性体现在方方面面, 本文着重关注学生因忽略英汉语的差异, 用汉语思维写英语作文时在词汇, 句法和篇章结构中出现的不恰当的表达方式。

1.词汇。从构词上来说, 汉语是象形文字, 没有词形的变化。英语是字母文字, 有数, 格, 时态, 语态等的变化, 通过词汇的屈折变化构成。由于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 很多学生不注意单复数, 格, 时态和语态的使用, 经常出现主谓不一致, 时态不统一等等错误, 严重的降低了文章的整体水平。此外, 有些特殊的数, 格, 时态, 语态等, 是英语写作中的一个难点, 以至于很多人一用就错, 成为防不胜防的失分点。学生写作时常忽略这些细微之处, 影响了文章的准确性。

2.句法。从句法层面看英语和汉语时会发现英语和汉语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英语重形合, 汉语重意合。形合和意合是语言学家王力所译。形合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句法手段 (syntactic devices) 或词汇手段 (lexicaldevices) 。意合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语义手段 (semantic connection) ”。

西洋语法是硬的, 没有弹性的;中国语法是软的, 富有弹性的。惟其是硬的, 所以西洋语法有很多呆板的要求, 如每一个clause里必须有一个主语;惟其是软的, 所以中国语法只以达意为主, 如初系的目的位可兼次系的主语, 又如相关的两件事可以硬凑在一起, 不用任何的connective word.”

当学生把汉语的这种“意合”的特性和“软”的语法迁移到英语写作中时, 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1) 句子结构混乱。 (2) 句子中动词随意陈列。 (3) 句子主谓逻辑不清。

3.语篇

(1) 篇章结构上。汉语思维重整体, 和谐, 从整体上把握事物, 往往在写作上以螺旋式, 反复而发展的方式, 经过层层铺垫后, 才在合适的地方点明主题。而英语语篇的模式均具有“先抽象, 后具体;先综合, 后分析;先概括, 后细节”等特点。换句话说, 英语语篇的组织和发展呈“直线型”, 它通常以一个主题句 (topic Sentence) 开头, 直截了当地点明语篇的中心思想, 然后在以后各句中发展这一中心思想。不仅在英文整篇文章中, 文章的每个段落几乎也都按照上述的方式展开的。每一个段落的内部结构, 几乎都是文章的缩影, 是按照整个篇章的构造原则来发展的。

(2) 篇章中主语的选用方面。与主观和客观相关的思维方式体现在篇章中主语的选用上。英语较常用物称表达法, 即不用人称来叙述, 而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Thewriter and the reader are out of the picture, hiding themselvesbehind impersonal language.”虽然有的写作书上劝告学生不要滥用这种物称表达法, 认为会使文章失去亲和力, 但是, 物称表达法是英语常见的一种文风, 往往使叙述显得客观、公正, 结构趋于严密、紧凑, 语气较为委婉、简介。而汉语则较注重主体思维, 往往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 因此学生在写文章的时候, 也容易受汉语思维的影响, 尤其在表达观点的时候, 运用大量的人称作主语的句子, 如“Wemust”“We should”等, 显得措辞和语气更富战斗性, 在英美人看来, 有把作者的观点强加于人之感。

(3) 学生自己的观点表达上。很多学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思想的影响, 认为任何事情都是有正反两个方面的, 总要搞平衡, 同时指出事情的利弊。在结尾的时候, 总是想得出总体上的结论, 表扬一件事物或一种现象的时候, 总要指出其不足;同样, 在批评一件事物或一种现象的同时, 也总不忘记指出其也有合理之处。这种做法从道理上来讲并没有什么不妥, 但却不符合英语的写作习惯。西方人写作时, 注意直截了当表明自己的看法。因此, 我们的英语作文应遵循西方人的写作方式, 在结尾给出明确的结论, 提出鲜明的看法。

二、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写作作为语言输出中一种较为高级的手段, 必须有大量的输入作为前提。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避免写出汉语式的英语, 必须依靠各种教学手段, 向学生输入语言素材。阅读就是头等重要的。好的作品本身就是作文的示范, 短篇文章的精读会使学生品尝其中的妙处, 大量的泛读和快读能力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语言和文化感染。对好文章的抄写、背诵、摘要和模仿某些句型造句, 也是值得提倡的练习。教师有必要要求学生正确对待, 要有耐心、恒心和决心从基础练起。

除了通过阅读向学生输入语言素材外, 教师还要尽可能的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化意识。美国语言学家皮尔萨说, “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在写作中的跨语言, 跨文化的交际意识, 培养学生符合英语习惯的思维模式, 帮助他们跳出汉语思维的框架, 指导他们避免使用汉语思维去构思, 从理性认识的高度来帮助他们掌握英语写作技能。

参考文献

[1]方梦之.译学词典[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论习惯作文 第4篇

【关键词】汉语思维 英语作文 词汇 句法 篇章

一、汉语思维对英语作文的负向影响

思维方式和语言密切相关。英语写作的过程,不仅是运用新的语言形式,也是运用新的思维方式。西方思维注重认识论和方法论,思维方式强调逻辑性。他们把语言视作思维的工具,借助语言把概念和观念具体化。他们的文字是拼音语言,不同于汉字是对自然现象的模拟,而是认为规定的信号,具有逻辑化的特征。汉语的意象性语言和英语这一拼音语言的差异性体现在方方面面,本文着重关注学生因忽略英汉语的差异,用汉语思维写英语作文时在词汇,句法和篇章结构中出现的不恰当的表达方式。

1.词汇。从构词上来说,汉语是象形文字,没有词形的变化。英语是字母文字,有数,格,时态,语态等的变化,通过词汇的屈折变化构成。由于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很多学生不注意单复数,格,时态和语态的使用,经常出现主谓不一致,时态不统一等等错误,严重的降低了文章的整体水平。此外,有些特殊的数,格,时态,语态等,是英语写作中的一个难点,以至于很多人一用就错,成为防不胜防的失分点。学生写作时常忽略这些细微之處,影响了文章的准确性。

2.句法。从句法层面看英语和汉语时会发现英语和汉语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形合和意合是语言学家王力所译。形合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句法手段(syntactic devices)或词汇手段(lexical devices)。意合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语义手段(semantic connection)”。

西洋语法是硬的,没有弹性的;中国语法是软的,富有弹性的。惟其是硬的,所以西洋语法有很多呆板的要求,如每一个clause里必须有一个主语;惟其是软的,所以中国语法只以达意为主,如初系的目的位可兼次系的主语,又如相关的两件事可以硬凑在一起,不用任何的connective word.”

当学生把汉语的这种“意合”的特性和“软”的语法迁移到英语写作中时,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1)句子结构混乱。(2)句子中动词随意陈列。(3)句子主谓逻辑不清。

3.语篇

(1)篇章结构上。汉语思维重整体,和谐,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往往在写作上以螺旋式,反复而发展的方式,经过层层铺垫后,才在合适的地方点明主题。而英语语篇的模式均具有“先抽象,后具体;先综合,后分析;先概括,后细节”等特点。换句话说,英语语篇的组织和发展呈“直线型”,它通常以一个主题句(topic Sentence)开头,直截了当地点明语篇的中心思想,然后在以后各句中发展这一中心思想。不仅在英文整篇文章中,文章的每个段落几乎也都按照上述的方式展开的。每一个段落的内部结构,几乎都是文章的缩影,是按照整个篇章的构造原则来发展的。

(2)篇章中主语的选用方面。与主观和客观相关的思维方式体现在篇章中主语的选用上。英语较常用物称表达法,即不用人称来叙述,而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The writer and the reader are out of the picture, hiding themselves behind impersonal language.”虽然有的写作书上劝告学生不要滥用这种物称表达法,认为会使文章失去亲和力,但是,物称表达法是英语常见的一种文风,往往使叙述显得客观、公正,结构趋于严密、紧凑,语气较为委婉、简介。而汉语则较注重主体思维,往往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因此学生在写文章的时候,也容易受汉语思维的影响,尤其在表达观点的时候,运用大量的人称作主语的句子,如“We must”“We should”等,显得措辞和语气更富战斗性,在英美人看来,有把作者的观点强加于人之感。

(3)学生自己的观点表达上。很多学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思想的影响,认为任何事情都是有正反两个方面的,总要搞平衡,同时指出事情的利弊。在结尾的时候,总是想得出总体上的结论,表扬一件事物或一种现象的时候,总要指出其不足;同样,在批评一件事物或一种现象的同时,也总不忘记指出其也有合理之处。这种做法从道理上来讲并没有什么不妥,但却不符合英语的写作习惯。西方人写作时,注意直截了当表明自己的看法。因此,我们的英语作文应遵循西方人的写作方式,在结尾给出明确的结论,提出鲜明的看法。

二、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写作作为语言输出中一种较为高级的手段,必须有大量的输入作为前提。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避免写出汉语式的英语,必须依靠各种教学手段,向学生输入语言素材。阅读就是头等重要的。好的作品本身就是作文的示范,短篇文章的精读会使学生品尝其中的妙处,大量的泛读和快读能力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语言和文化感染。对好文章的抄写、背诵、摘要和模仿某些句型造句,也是值得提倡的练习。教师有必要要求学生正确对待,要有耐心、恒心和决心从基础练起。

除了通过阅读向学生输入语言素材外,教师还要尽可能的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化意识。美国语言学家皮尔萨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在写作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符合英语习惯的思维模式,帮助他们跳出汉语思维的框架,指导他们避免使用汉语思维去构思,从理性认识的高度来帮助他们掌握英语写作技能。

参考文献:

[1]方梦之.译学词典[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论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第5篇

【摘 要】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要做到这些,都有赖于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要针对现代中学生的特点,下大力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是:贵在自觉、贵在坚持、严格要求、反复强化、消除恶习、破旧立新。需要培养的习惯包括:养成按计划学习的习惯、培养出常规学习的好习惯、养成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养成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养成善于请教的习惯等,这些不仅要求学生去做,教师还要做好科学、有效的指导。【关键词】学习习惯 教学效率 坚持与强化

习惯是指某一动作和行为通过多次重复而确定下来的过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前提。它会相伴一个人从幼儿园直到小学、中学、大学乃至一生的学习过程之中。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如能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也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双赢的效果。

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大致可分为三类情况:一类是学生学习习惯不良,如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拖拉、抄袭、考试作弊等;一类是学生学习习惯缺乏,满足于基本听懂、会做、考试过关,很少有预习、复习等学习行为;还有一类学生有很好的学习习惯,能独立思考、独立作业,又能勤学好问。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有四个方面,即学生的身体素质、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其中,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学习能力的形成有基础性的作用。从教学实践中也很明显看到,成绩较差者,前两类者居多。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成的,需师生共同努力,慢慢培养而成。现在的中学生,头脑灵活,获得知识的途径多,自我意识强,但因大多是独生子女,不愿吃苦,做事浅尝辄止,幻想一蹴而就,心无长兴。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老问题遇到了新困难。下面,根据目前教学出现的实际问题,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一 培养良好习惯的方法

1.贵在自觉

有些习惯是由于无意重复所养成的,但大多数良好习惯都是有意识养成的,而要使学生能有意识地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养成这种学习习惯,其次必须明确坚强意志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条件。那种强迫式的、对他们提出各种要求的做法,对他们明显“水土不服”。

2.贵在坚持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让学生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地“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从小事做起,由小积大,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原谅自己一次偶然的过失,因为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它们也会由小到大逐步积累,最终形成坏习惯。

现在的很多中学生缺乏毅力,在良好习惯的“坚持”上做的不够。教师一定要耐住性子,循循善诱,让学生一点一点地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3.严格要求,反复强化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对自己严格要求,可以围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制定一些规范与制度,并要严格执行,必要时可要求老师、同学监督执行。持久就是不断强化,持久才能逐步适应,最终才能养成习惯。

人都是社会性的动物,充分发挥班级这个小集体的作用,自我约束、互相监督,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从实践上看,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消除恶习,破旧立新

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必须自觉地与已经养成的某些不良习惯做斗争,并用新的良好习惯代替它。要做到这一点,一要认识坏习惯的危害性,下决心改掉老毛病;二是落实具体措施;三要不搞“下不为例”。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得好:“每一回破例,就像你辛辛苦苦绕起来的一团线掉下地一样,一回滑手所放松的线,比你许多回才能绕上去的还要多。”

二 需要培养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按计划学习的习惯

学生的计划包括每天的自修时间安排、自主复习安排和双休日、节假日安排。计划要强调可执行性。

每天的计划安排,星期一至五除了上课之外,晨读时间可以安排背诵、记忆基础知识、预习等内容,晚修时间复习、做作业和预习。周六和周日应安排阶段性复习、做作业。若回家,可安排适当的家务劳动、社区活动。

现在中学生寒、暑假的时间较长,除了完成假期作业之外,要事先做好安排。可以多安排一些课外阅读和文体活动、社区活动。针对学科的弱点,可以安排专门的时间加强此部分内容学习。现在网上有专门的学习网站,可以在其论坛上交友,让网友解答自己的疑惑。也可以加入“群”或其他虚拟空间,建立相对固定的“好友”相互解疑答惑,共同提高。2.常规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然而,学生听课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走神”的现象十分严重。有些甚至还做“白日梦”,头脑思维处于空白状态,对老师讲些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全然不知。至于只听老师讲不动脑去分析,学习处于被动地位,不假思索、不求甚解的同学大有人在。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学生课上听讲的效率,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同时也是培养自学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它的基本要求是: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思考内容重点、发现学习难点、做好听讲的准备。

是否预习直接关系学习效果的优劣。在认真阅读材料的过程中,作为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尽量自己先思考,实在不懂的地方用铅笔划出来,准备课堂上听老师讲解。若老师讲的与自己事先想的不一样,还可以比较两者的优劣,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对于一些重点课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准备一个预习本,记下重点和难点。

(2)认真听讲

从学生角度讲,首先,要提高学习兴趣,变“课堂”为“学堂”,变被动的听为主动地学。同时,要注意改正学习方法,精神饱满地进课堂,怀着一种强烈渴求知识的愿望,这是上好一堂课的保证和动力;其次,要做到“四到”,即眼到、耳到、手到、心到。要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做到边听边想边记,以听为主,这里面既有方法的问题,又有习惯的培养。实际上,一般的学习方法经过程序化以后就形成了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基础。这样,上好课既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掌握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也就逐步提高了。

从教师角度讲,学生不认真听讲,可能有三个原因,应对症下药去解决。

一是学生根本听不懂。有的是前边学的基础太差,跟不上进度;有的是预习不认真。前一种情况老师应该给学生补课,打好基础;后一种情况老师主要是指导学生学会预习。二是学生自制力差,易受内部、外部干扰而走神。这主要是意志品质问题,应在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自控能力上下工夫。三是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就专心听讲,不感兴趣的课程往往不专心。如果是这方面的原因,教师应注意多与学生沟通,在课堂上给学生表现并得到肯定性评价的机会。还可以告诉学生,在课堂上,即使老师没有叫你回答问题或让别人上黑板演练,自己应在心里试答老师的问题或在本子上演练,老师评价其他同学的回答或演练情况时,自己评价自己做得如何,肯定自己的优点,找到不足,进行自我激励。

(3)温故知新,复习当天讲课内容

复习是学习之母,这是做作业前必要的一步。许多学生不重视这一步,忙着做作业。做这一步有两个好处:①完整地把握讲课内容,加深理解、增强记忆;②有利于顺利完成作业。

(4)作业

课堂练习或课后练习的目的都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检查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完整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训练学生应用知识的技能、技巧,发展思维能力。而这些目的,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明白,对此,教师要心中有数。一定要告诉学生,练习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因为它既是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又是学风、意志和品德的考验。不仅要保质保量,而且还要独立、按时完成,更要从中有所收获。

首先是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不但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保障,而且能使学生具有做事细心、踏实的品性。认真审题要做到:一读二划三复述。一读,认真地以默读的方式读题,边读边想;二划,用各种符号将题目中的条件、问题、关键词语区分开来,加深对题意的理解;三复述,根据自己理解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

其次是认真计算的习惯。化简、计算是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一个能慎重对待计算的人,在以后的行事中就不会轻易犯下草率从事的错误。有的学生只顾快点完成作业,题目没来得及看清楚,甚至有时抄错题,不是先想好了再动笔,而是写一步想一步。这样,作业质量肯定不会好。家长应教育学生,做作业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技能的过程,必须踏踏实实。欲速则不达,极易出错误。学生做作业时要在旁边预备草稿本或草搞纸,有的作业步骤需要先打草稿,准确了再抄在作业本上。作业本上尽量减少或没有涂改的痕迹。

最后是检验改错的习惯。在数学知识的探索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正如在人生的旅程上,总是难免有各式各样的错误,因此,检验改错的习惯正是学生必不可少的一个发展性学习习惯。作业要自己检查。老师发现错误,不宜直接告诉学生哪儿错了,而是让学生自己复查。比如说:“这两题有一道错了,你自己查出来。”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如果哪儿错了就告诉他,容易使学生形成依赖心理。最好让学生建立一个错题本,平时多翻翻看看,以免再犯同类错误。3.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

学习,最忌讳一知半解、浅尝辄止。要想学习好,必须养成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怎样培养这方面的习惯呢?

方法之一:鼓励学生刨根问底的积极性。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许多事总爱刨根问底,这是好奇、求知的表现,说明学生爱动脑子。教师切不可嫌学生嘴贫,冷漠对待。

方法之二: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由于学习任务多,学生往往满足于知识是什么就过去了,很少多问几个“为什么”。教师不妨每天给学生提一两个“为什么”的问题,让学生动脑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

方法之三: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一些题目,常常不止一种答案,一种解法。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只写一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答案、别的方法,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时间允许,可以写在另外的纸上或本上。多题一解就是对于做过的题目,条件表达的方式不一样,但是解题思路方法有共同的地方,甚至完全一致。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抓住题目本质的东西,培养总结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4.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

工具书和资料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在学习中,会使用工具书和资料好处很多。除了一般的字典、词典之外,各门学科都有专门的工具书。教师要指导学生多利用工具书,多介绍一些学习网站给学生,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搜索引擎,让学生学会通过网络这个无限资源库获得所需知识,同时,按照科学实用的原则,建立自己的知识“储备库”。

5.善于请教的习惯

善于请教是一种好习惯。善于请教的前提是善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随时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向老师、同学请教。向别人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自己通过努力没有解决的。提问要讲质量,翻开书本就能解决的,最好自己解决。有些疑难问题,如果自己有了尝试性答案,带着答案去请教,会收获更大。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有的学生上课不敢问,下课也不敢问。对这样的学生,要鼓励他突破第一次,比如要求这种学生,每天必须问一个问题,或每单元学完后要问三个问题等。几次之后,他就敢提问了。

论民族风俗习惯与政府行政执法 第6篇

一、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行政目标的实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许多方面有利于实现行政执法目的,这些方面主要包括:

(一)部分禁忌。禁忌是禁戒普通人接触的事、物或人,以及对此所具有的观念。保护野生动物不被非法猎杀是林业行政执法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少数民族饮食禁忌有利于有效保护野生动物,实现这一行政目标。很多少数民族不食野生动物和病死、打死的牲畜和动物的血,例如塔吉克族人不食狼、熊、狐、兔等野味。维吾尔族等民族禁止吃凶猛禽兽的肉;禁止吃一切动物的血。独龙族禁止滥杀滥捕野生动物。彝族、纳西族等民族对于白头翁、水鸟、松鼠、犀鸟、八哥、米雀、虎豹、野猫、猴子、獐子、岩羊、绿斑鸠、秧鸡等的图腾和禁忌等等。少数民族的饮食禁忌在客观上减少了非法捕杀本地区野生动物的行为。再如少数民族的植物禁忌也非常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彝族神林的崇拜,使民族地区的生态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布朗族、哈尼族、傣族等民族都认为生长在村落附近的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的大树常年保佑着本氏族成员平安顺利。因此,禁止砍伐“神树”,在“神林”中放牧、追捕动物等。禁砍村边树木是壮族信仰禁忌,所以,壮族村寨前后面都是森林密布,古木参天。植物禁忌有利于“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执行,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了民族地区人民的生存状况。社会行为禁忌又有助于社会治安的执法目的实现。例如回族等许多民族禁止放高利贷,赌博、酗酒、说谎等。少数民族社会行为禁忌制约了人的行为,使人们在进行日常生产、生活活动的过程中意识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部分宗教教规。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许多群众信仰宗教,维吾尔、回、哈萨克等十个民族约有1800万人信仰伊斯兰教。有的民族的风俗习惯受宗教影响,有些民族的风俗习惯直接来自于宗教教规。如伊斯兰教的一些教规,已潜入信教民族的风俗习惯之中,取经名、行割礼、死后安葬、结婚庆贺及节日礼拜等都是全民族性的。我们应当认识到宗教教规有积极一面,有些教规对构建社会和谐是有益的。例如宗教通过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劝世人积极向善,使人们不至于 因自己的困境而攻击社会和危害社会的稳定。佛教的因果报应论、基督教的原罪论以及伊斯兰教的世界末日论都劝告人们要忍耐、顺从、不做恶事。宗教教规对人们的守法与维护家庭稳定也有积极的作用,如基督教的摩西十诫;佛教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 戒”。伊斯兰教的主要经典《古兰经》也指出:“你们劝善戒恶”、“你们当争先为善”。“信道的人们呀!饮酒、赌博、拜像、求签,只是一种秽行,只是恶魔的行为,故当远离”。① 伊斯兰教非常重视家庭伦理道德,反对偷情乱淫,破坏别人的婚姻。伊斯兰教还禁止偷盗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行为:“偷盗的男女,你们当割去他们俩的手,以报他们俩的罪行,以示真主的惩戒”(《古兰经》5:38)。面临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今天,这些教规在一些宗教意识较强的少数民族群众中,无疑对色情、侵犯财产违法方面具有一定的警戒和约束作用。

(三)家庭习俗。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对长者尊敬,对幼小扶持帮助,对朋友忠诚,被认为是一种美德,否则就要受到舆论的谴责。例如壮族等少数民族都有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等家庭习俗。锡伯族和其他许多民族一样,是一个非常注重礼节的民族,对客人热情好客,对老人和长辈格外尊重。出言不逊、不尊重老人等行为,都要受到锡伯族人民的谴责。少数民族的家庭习俗能较好的防止虐待和遗弃家庭成员,对落实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贯彻婚姻法,对家庭和睦具有积极作用。

二、民族风俗习惯对行政执法造成难度的一面

(一)一些落后婚姻习俗。部分少数民族的婚姻习俗具有消极一面,表现在:一是早婚。在一些居住偏远的少数民族中,其婚姻习俗的早婚现象仍然存在。二是不结婚登记。有些少数民族青年不领取结婚证,只举行风俗仪式或请阿訇念了经就在一起共同生活,违反了我国婚姻登记管理制度。三是干涉婚姻自由。有些少数民族在缔婚过程中,舅权的作用相当突出,一些地方舅舅的意见甚至起决定作用。一些少数民族有姑表亲的习俗,姑家的女儿必须嫁给舅家的儿子,舅家有优先娶外甥女的权利。还有的少数民族仍有抢婚习俗,通过抢婚结合夫妻。有些少数民族有不许和外族通婚的习俗。以上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对婚姻登记和保护婚姻自由的行政执法显然会造成一定难度。

(二)某些行为禁忌。少数民族有些行为禁忌对维护市场秩序造成某些困难,有的民族具有凝視禁忌,在自由市场对商品看了好久而不买,就可能导致矛盾纠纷。有的民族有鼻嗅禁忌,不能拿起少数民族出售的食品用鼻嗅,否则将产生激烈矛盾。出售商品时,有些少数民族具有商品价格谈好了就必须买下的习惯。有的民族忌讳当面数主人家的牲畜,不能跨过拴牲畜的绳子,也不能骑马进入羊群。旅游 者不能到天葬场观看天葬;有些少数民族依照教规有借钱不能收取利息的行为禁忌等等。在社会生活与市场交易中,一些行为禁忌所引发的矛盾、纠纷,给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带来很大难度。

论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习惯的培养 第7篇

论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习惯的培养

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规学习习惯的.培养问题.从听、看、读、写、思、问、说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作 者:李涛 作者单位:泰州市泰东实验学校,江苏,泰州,225314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7)分类号:G63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常规学习习惯 培养

论赶集交易习惯 第8篇

在中国农村,赶集属于传统的一种经济活动,村民通常围绕着一个核心的市镇进行交易,在确定的时间、空间内形成一个买卖双方都比较熟悉的信任关系。赶集是中国自然经济的主要方式,也是传统经济秩序遗留至今的缩影。赶集成为农民进行交换的一个时间与空间、群体集合与社会联系以及互惠表达的主要背景,一个关于村落与村落之间、村落与市镇之间知识生产的场域。作为传统村庄的资源中心和权力场,人们以这个场域中为经济边界传递、互换着信息与情感。

一般来说,赶集有固定的时间限制,主要在最近的几个集镇之间来回循环。比如我调查的Y县(滇东地区)之A、B、C三镇。按照每月阴历时间的集期循环为例,A镇分为一、四、七三天,即从农历中尾数是上述三位数字的就是本镇的赶集日,B镇是县城,也是村落交易的最为主要的场所,赶集的时间是二、五、八,而C镇是三、六、九。数镇之间遇到尾数为十的农历日则不作任何赶集日。在遇到一镇的赶集日,并不是说其他两镇就不做买卖和交易,也可以每天在进行买卖,但是在村民那里形成的习惯规则定势已成,除非到赶集那一天,其它时期大街很少见着人,更不用说交易。所以,不是赶集日村民和市民是不会随意到市镇上出卖物品的,那样将违反了“没有交易人出现”的习惯法则。

空间是确定交易习惯规则的重要标准。如我调查的B镇是Y县的县城,购买力要比调查的另外A镇和C两镇强,因此,很多贵重的农产品都被运送到县城贩卖。但靠近本镇最近的农户则就近贩卖,那样方便且成本更低。毕竟,县城作为县域经济的中心,购买力远比乡镇强。市镇的重要性决定了交易的规模、程度和分类关系。总之,群体化的共有空间与共有时间反过来制约着交易习惯秩序,在地方化的时空内形成内生性的非正式制度。

Y县坝村隶属于B镇,是我生活达10年之久的地方,2008年我再次回到坝村体验。安格拉·开普勒所说的“大概是我带来了脑子的里积累的许多众所周知的知识和画面,是它们激活了我哪天看到的一些事物的潜流。这肯定是传统的另外一个方面,它们对我那天的经历也起了重要作用”。[1]作为作者观察的异邦或他者的文化概念,要么是对历史的某种叙述,要么是异文化的写志,但作为“自我”或“自我的他者”的解说,更深入和接近知识的本真。当事者对亲历和亲历过的叙事所表达的客观性较大,主观的想法、情绪和个性输入会有所改变,但影响不大。[2]对传统经济秩序的描述大多来自我个人的亲自参与。

二、赶集中的交易习惯

交易习惯应界定为必须是在某一地域、某一行业或者某一类经济流转关系中普遍采用的做法、方法或规则,已被人们所认知、接受和遵从。交易习惯的生成主要依靠人之间的实践,这种实践带有特殊的强制性。

1、不移摊。

不移摊意味着自己的摊位固定在约定俗成的某个地点,而不能来回流动。不移摊起源于90年代中期,原因是当时坝村与周边的马村争夺B镇摊位权而斗殴,引起镇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镇上并没有规定摊位划分的规范,只要有东西卖,随地一放,就算是个摊位了。所以很难明确谁是谁非,镇上一干部干脆当场作了个“判决”,坝村和明村在A1街卖农林产品,顺村和马村在A3街卖农林产品。自此以后,各村农户各守其位,互不关联,市场的情形也并不能说各村都吃亏,农林产品的销售符合自由竞争条件下的优胜劣汰原则,买家也自知其购买的产品而不必看重是A1街的好或A3街的好。

2、估价。

我们看到,西部一些山区村民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观念上,没有严格的形式化和标准化契约。比如在没有杆秤的情况下,买卖双方不再以价格为指标,而是总体估算,一口价买底。同时,买卖双方无法确定标准的市场价的情况下,通过货物质次的观察,大体确定一个双方都可接受的价格,也算估价之一种。估价还存在全卖中,收购商而不是零买家在确定总体重量的前提下,不问价格,以某个总价全买,卖方“心中那杆秤”一般都与总估价相近,可能让渡一点,但因一次性全卖减少了零卖带来的麻烦。估价的好处在于可以减少销售中的长时间等待以及不确定的销售量额。

3、尽买。

农村人有句俗话说“赶早不赶晚”,即集市交易主要在中午完成,待下午已是行人稀少,农产品不好销售,应尽量赶早售完。因此,凡在赶集人少而难以销售的尾货,一般实行降价尽买。即,价格比正常价格低,但必须由买方全部购买。另外,买方“照单全收”时在适当降低零售价的情况下实行尽买。若不尽买则按正常价,若不按正常价则须尽买。

4、翘秤。

对于那些老顾客们,销售者的秤杆始终是向上翘着的,也就是说,货物的实际重量要比称出来的重量多。他们会在所卖基础上加上一些,作为赠送,其实质是留在老客户。这种不明确的折扣,正是他们用不可言说的“欲擒故纵”和简单的交易规律作出对市场交易的准确判断,并与老顾客之间形成一种隐含的规则:如果你的秤杆没有往上翘,我今后就不在你家买,去旁边摊点,别人就会知道你家的老顾客去别人那里,你的秤有问题,属于那种斤斤计较或过于势利的人物。那么,就很少有人理睬了。虽然这种规则没有明说,但这样做的确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压力,难以承受,更重要的是颜面上很难过得去。中国的语境很多情况下都是关系性的,考察社会离不开这层因素,很多村落规范缺乏实际可罚性和制裁性,就是无法机制化。但是通过关系上的面子影响,很多惩罚都被隐化在内心以及人际之间的交往中共同感觉到,而很少明言式的表达出来,这是一层纸的距离,但没有人去捅破。

5、不问价。

村民还遇到不好处理的事情,比如在镇上遇到想要买货的亲友,可能不去别人处买,会捱于情面到亲友这里,而卖方也会顾及到情面,不能明示要价。只能说:“你随便给”。当然,这样吃亏很大,但只能如此,因为那是亲友,你必须这样,否则会影响关系。另外,对于熟客购买时,买卖双方一般都不问价,而是按照以往的价格交易。

6、熟客不涨价。

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一家都有回头客,对于他们不能涨价,这些固定的买家们对果农之间形成的这套默契,一直贯穿于整个销售过程中,这虽然价格吃亏一些,但保证销售的按期完成。如果果农对这些老顾客提价,他们则不会再购买,转而去旁边的销售点,这不但给自己难堪,而且大家都知道固定的买家不存在,说明在涨价而被旁人瞧不起。若情势变化引起的价格上涨,卖方会事前告知,而不是临时提价。

7、不竞价。

虽然在同一个集市上村民销售的山货、农产品大多相同,甚至连排、连街都是同一商品,但并不因此相互降价或拉客,打压对方,他们总体上实行同价同卖原则,既不提高价格也不降低价格。但对于同类产品质次的价格要除外。

8、禁赊。

山区集市中的买卖双方相对固定,甚至大多在同一个熟人圈子中进行的,由于买卖中的赊欠关系非常复杂,往往卖方无法收回赊账而吃亏,碍于情面又很难开口兑现,赊欠都比较持久,因此,一般都不赊账,即使有人想要赊欠时,都会被卖方以各种理由推脱不卖。这样的好处在于,通过“好兄弟,明算账”,双方不留余地地处理好交易活动,避免留下引发纠纷的赊欠行为。如果买方没有钱购买想要的货物,双方可沟通以卖方所需实行以物易物的方式处理。

9、默示合意。

由于集市是同村或数村之间的交易中心,村民大多熟悉,村民的传统多依照隐含的信任来完成的,而不是依靠正式的合同关系,严格意义上的明文契约会破坏正常的人际关系或共同的感觉,使人际关系极不舒服。交易双方都依靠默示合意来实现互惠关系。比如买方先交预付款,卖方在待山货成熟后应优先供应上等品,但双方并未以合同的形式解决。可见,默示合意构成集市交易的基础,其基础便是极端重要的信任。

三、赶集交易习惯秩序的文化理解

1、货物是交易秩序的象征符号。

以所售货物为对象,赶集中的交易、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的行动都指向这个符号,甚至与此关联的生产、村落、权力的表达都指向赶集中的货物。生活中的互助性契约关系,很多就是围绕着售货而展开行动的,并能通过购买生活用品,完成物品替代并实现了与卖货人的交互性互惠。通过货物为话语中心,形成一个被记忆、重述并激发生活动力的力量。

2、赶集是一种具有中国传统的交易习惯秩序。

这一秩序所形成的体系,就是通过长期践行的习惯和规范来维持货物交易,而且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行动主体对关于交易事项的言语表达及其行动逻辑,揭示主体间关系、习惯规范和村民处理社会事务的观念。这就建构了一种独立的完整的关于村民与小镇生活的秩序,它包括货物、交易、关系、话语、规范等构成要素。其中,建构秩序的关键交易习惯,其它任何要素都是围绕其来展示秩序的生成与运作。

赶集在交易中发挥着“中人同意的指导性行为”,一个人的重复行为一旦固化为习惯,往往能够在社会交往中发挥重要作用。[3]“可以说,这就是传统”。[4]由于特定人群的惯习,它形成的效力非常好,而且极其有效,甚至不讲求法律后果与强制保障,也具有高度的实效性,这印证了韦伯的习惯假说:“仅仅是行为模式的习惯,维持这种习惯的本能以及传统,便会产生有利于习惯法律秩序的强大影响,即使这种秩序来源于法律的制订也不例外。这些都是依照从简单群体到复杂群体的转变形成,既从个体的行动到群体的同种行动的转化。从个体习惯到群体习惯,再到惯例,最后演进到制度。[4]康芒斯认为只有习俗才能导致群体均衡的理论,习惯是个人的,只能是一种常规性,是不是均衡,还很难说。习俗(即群体习惯)是群体的。显然,这是符合柯武刚等人倡导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在经济活动关系的假设。

3、赶集中的互惠与信任成为市场经济的中国属性。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只有在两个人以上的群体中,才有博弈,才有可能存在个人选择间的交互作用,才能有均衡。”[5]尤其是在关系紧密群体和不大的地方场域中形成交易,通过多次博弈较少交易的成本,达到非零和的关系状态,形成了一种共识、一种预期,或者说是利益双赢,关系和谐,秩序稳固。破坏这种共识和预期也就破坏了互惠,博弈将不存在,今后更多的利益也将一并失去。埃里克森这样认为:“关系紧密之群体的成员会从一个失信者手非正式制裁的一般规范中获益,因为侃价者在就未来旅行作特定交易保证时会有很多管理上的麻烦,而这一规范就免去了他这些麻烦。”[6]可见,规范、交易博弈、互惠在地方场域中是共生的。赶集中的互惠式交易建构了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具有中国文化的属性。这种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法则是交易习惯秩序的基础,依靠信任关系建立起来的交易比较符合传统,替代了法治在传统交易中的作用。

四、小结

Y县的交易习惯为制度经济学和法理学带来极大的启示,作为地方性知识和自发秩序的赶集和交易习惯,承载当地社会长期的经济功能和习惯法功能,其重要意义是全面的。

首先,秩序需要规则,没有规则的秩序是不存在的,秩序结构与规则本身是等义的。但是秩序无需法律,也即法律并不一定成为一些秩序的需要。同时,赶集中的交易习惯作为非正式制度的安排具有极大的韧性。它甚至填补合同法上的漏洞,解释、扩展合同法的效力,(1)补充民事法之成文化之不足,降低依靠民事法交易形成的成本负担。

其次,通过生活实践总结出的互惠经验,会以直觉的形式判断出自然的、朴素的法秩序,并附载在事实、行为上进行是非对错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判断,从而使得“法”的原始意识都依靠这种知觉的经验法则所取得,不断延续着这种特定圈中的实质互惠关系。

第三,习惯规范的产生与交易共同体的形成有极大的关系。当销售者之间和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一种交易共同体时,他们便通过规范“内在地产生一种合作的意愿与需要”。[7]交易习惯发展的基础就是在某种影响社会或群体的特定环境下,行为的需要或集体行为的需要,交易习惯和与之相联系的地方文化都是为了满足这个需要。需要首先建立在个体的需求基础上,当确定的个体需要发展成一个集群时,形成特殊信任的需求,长期在群体中经验而成的众多规则就会形成并得到共识的认可,从而形成建构一种紧密关联和秩序稳定的传统乡村经济模式。

摘要:通过个案观察和亲自参与的体验,作为他者的“我”对赶集的交易习惯法进行“书写”和叙事,揭示出内藏于特定空间内的地方性知识。这些知识通过交易习惯形成的互惠,实现农村经济秩序的内在整合。交易对象在此就是一种秩序的象征和互惠的符号,农村的交易习惯就是在赶集交易中生成和运作的。

关键词:互惠,秩序,传统习惯

参考文献

[1][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M].季斌、王立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

[2]王铭铭.由彼及此,由此及彼—家乡人类学自白(上)[J].西北民族研究,2008,(1):12.

[3]韦森.习俗的本质与生发机制[J].中国社会科学,2009,(5):57.

[4]马克思.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M].张乃根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27.

[5]汪丁丁、韦森、姚洋.制度经济学三人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2.

[6][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232.

上一篇:安全施工月总结范文下一篇:用分开词组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