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校范文

2024-06-20

民族学校范文(精选12篇)

民族学校 第1篇

关键词:学校,文化传承,民族地区

文化传承, 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的过程。[1] (p17) 民族文化传承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民族文化传承是指一个国家 (可以是多民族国家也可以是单一民族国家) 的文化传承, 例如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狭义的民族文化传承是指某单一民族的文化传承, 例如汉族或彝族的文化传承。[2]本文探讨的民族文化传承是狭义的民族文化传承, 特指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

1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基本现状

民族地区的大部分学校都有地方性教材, 其主要内容包括当地的一些民族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和一些劳动技艺等。但是, 这些教材很少真正进入学校的课堂。也有一些民族地区的学校结合本民族的文化特点, 开设了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 如侗族大歌、芦笙等。但是, 这样的教学活动在民族地区很少见, 地方性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和学校对这些课程的重视程度都显不足。民族地区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全国其他地区基本一致。[3]

2 学校视野下的民族文化传承现状

少数民族学校在传授主流文化的同时, 还要担负起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和培养本土人才的重要责任。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存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功能缺失的事实。[4]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传统文化流失

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至今没有自己的文字, 文化传承主要靠口传心授, 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校文化传承的难度, 导致了传统文化的流失。其次, 在现有教育体制下, 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普世性知识为主, 忽略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此外,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离不开国家的支持, 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但是对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这也是导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2.2 民族文化传承流于形式

有的学校实行双语教学, 但仅停留在翻译教材, 根本没有涉及本民族的文化内容, 仅仅流于形式。[5]国家要求少数民族文化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 但是由于缺少相应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 导致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流于形式。

2.3 学校教育与家庭和社区教育分离

我国的民族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 是家庭、社区和学校一起发挥文化载体的教育功能的结果。然而, 现今大部分民族地区实行的是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忽视了日常生活中劳动技术的培养, 脱离了当地实际生活环境。

3 民族地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透视

3.1 对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的误解

由于课程知识作为国家法定知识过多地体现了国家利益, 结果使得乡村社区人民的文化和利益被严重地忽视了, 并且由于“传统”与“现代”、“野蛮”与“文明”、“落后”与“先进”、“城市”与“乡村”、“西部”与“东部”、“汉族”与“少数民族”、“地方大民族”与“地方小民族”等等一系列过于僵化的“二元对立”的意识形态及其在国家发动的过于强制的“政治运动”或“经济改革”实践, 使得西部的、乡村的、少数民族的、小民族的文化被污名化了, 被标定为“传统的”、“落后的”、“待开发的”、“待发展的”。[6]

虽然强调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意义, 但是却没能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问题, 没能消除学生对本族文化的疑惑和误解。

3.2 少数民族本土课程流于形式

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内容在进行跨文化教育时, 大多数是效仿汉族。要改变这一点, 第一个难关就是要突破目前教材的一统性, 只有做到这一点, 少数民族的文化才能得以保存, 文化传承才得以进行。比如本民族的语言, 少数民族学生天天在用, 但在统编教材中却无这方面相应的内容。即使在民族教育中排上了民族语文这一内容, 但主管教育工作的领导者, 从来不把这样的课文列为正式课程。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话来说就是:“民族语文是一根拐杖, 学习民族语文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汉语。”按照这样的理解, 民族语文永远是辅助品。归根到底, 民族语文还不算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成急需用的进不了教学内容, 不急用的却塞进了教学内容。[7]

4 对策和建议

4.1 强化民族认同, 重视民族教育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取决群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程度。政府可以采取措施提高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包括日常教学以及考核机制等。将民族文化传承与学生发展结合起来, 展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 增强民族自觉意识。

4.2 注重本土教材和校本课程的开发, 重视教师作用

民族地区学校具有独特的环境资源、课程资源、师资队伍和普及传播优势, 完全有条件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 以传承、发展民族文化。[8]建议编写适合少数民族学生智力发展地方和学校课程材料, 适当增加具有民族特点的教育内容, 使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9]

教育实施的主体是教师, 应特别注重教师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 应为教师提供语言适宜、文化适应的素质培训。有学者认为, 教师的价值观改变是最重要的, 其次是教学能力提升, 最后是文化反思。[10]教师各方面的发展, 为文化传承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3 开展多样的民族文化教育教学活动

民族地区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必须立足民族主体文化本质, 才能真正起到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认同的意义。民族地区学校可以在校园环境、主题文化活动、学生课余活动等方面加入民族文化元素。以学生为主, 让其在耳熟目染中接纳本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2.

[2]曹能秀, 王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7 (2) .

[3]刘慧群.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接轨问题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 2010, 1.

[4]吴晓蓉.我国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对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 2009, 6.

[5]孟庆娟.多民族一体化学校中的民族文化传承研究[D].西南大学, 2008, 6.

[6]巴战龙.学校教育与地方知识关系探究:基于一项裕固族乡村社区民族志研究[J].北京, 2010, 4.

[7]孙萍.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关系探究[J].教育理论研究, 2011, 11.

[8]余彭娜.开发民族地区校本课程传承发展民族文化[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9, 5.

[9]乌云达来, 吴宝柱.浅谈少数民族学校走出困境的最佳途径[J].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1, 3.

学校民族团结总结 第2篇

一、成立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学校校长为组长、以副校长为副组长、以各部门中层为组员的***学校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党支部书记()

学校校长(:)

副组长: 副校长(:1)组 员: *********

二、责任分工明确:

组 长:红星一场学校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的总负责 副组长:协助组长完成***学校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主要负责学校10名教师与二牧场学校10名学生的结对认亲工作。

员:具体分工

******(校办公室):具体负责****学校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工作的开展。

***中小学教务处):具体负责的民族团结一家亲走访活

动中课程的调整

****(德育处):具体负责学校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国旗下 讲话相学生教育活动的

****(团支部):具体负责学校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团会以及在团员

中间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教育活动。

****(少大队):具体负责学校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队会以及在少先

队员中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教育活动。

****(校教研室):具体负责学校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教育在教

学中的融入渗透,进一步全校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良好氛围的形成。

***(学校工会):负责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宣传工作以及教职工的教育学习工作。

***(总务主任):主要负责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一切后勤保障。

三、制定活动方案: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校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实施方案,召开****学校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动员大会,按照实施方案有序、认真的开展了****学校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

四、大局当先,克服困难及时调整

2016年11月份,学校与***88少数民族师生结亲,与二牧场20名少数民族学生结亲,结亲后亲戚走动良好,很多结亲户一起过了一个祥和的春节。2017年3月在****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学校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做了重大的调整,经过***党委的统一安排,学校10名教师与****的10名少数民族(主要是哈萨克族)学生结亲,98名教师与******的98名少数民族职工群众(主要是维吾尔族)结亲。在学校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调整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由于学校全体教职工大局意识当先,领导小组各成员各尽其职,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工作全校一盘棋,调整工作平稳良好。

五、活动开展情况:

1、结亲情况:***共有108名老师参加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其中10名教师与***学校的10名少数民族(主要是哈萨克族)学生结亲,98名教师与*****的98名少数民族职工群众(主要是维吾尔族)结亲。

2、制定******”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计划:按照计划有序开展活动(3月、5月、6月、9月、11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组织校教师深入开展结对认亲走访见面活动,实地走访深入了解结对户状况、需求等基本情况,认真填写认亲结对有关材料)。

3、开展教职工学习活动:学校月月开展教职工学习活动,截止目前开展党员干部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学习教育11次,学习内容有:(1)学习孙金龙同志在兵团“民族团结一

家亲”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学习传达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传达自治区九代会精神;(3)加强新疆“三史”教育(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4)学习国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发展白皮书》;(5)学习新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6)学习传达陆姗在红星一场八届二次党代会上的讲话精神;(7)学习传达徐双杰在红星一场六届五次职代会上的讲话精神;(8)学习十三师“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实施方案;(9)学习红星一场学校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方案;(10)学习总书记在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参加新疆代表团的讲话等。

4、开展学生学习活动:学校以升旗仪式为契机,以团队为抓手累计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学习教育活动合计18次:(1)利用队会、班会课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学习教育活动;(2)利用团员学习开展学习民族团结一家亲学习教育;(3)利用班会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学习教。(4)团队牵头制作民族团结一家亲手抄报活动巩固学习。

5、开展一家亲“双语学习”活动:以认亲结对为契机,通过交流互相学习语言,在学校开展“我向亲戚学说话”学习活动,加强联系促进“一家亲”工作的开展,108名结亲老师与自己的少数民族亲戚保持电话、qq、微信等联系,通过联系,相互学习语言。

6、开展走访见面活动:由于学校的特殊情况,从2017年3月份开始学校集体走访见面3次:(1)2017年3月6日,******98多名教职工在****党委的统一部署安排下与****的职工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结对认亲活动。与****10名学生的接亲活动在副组长的带领下也同时开展,由于部分老师的结亲对象自从2016年11月以来已经熟识,所以二牧场走访见面活动良好。(2)2017年5月9日,学校10老师由学校****副校长带队前往*****学校探望各自的小亲戚,在小亲戚的带领下到家里探望了亲戚一家人。5月10日由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带队,学校98名老师到*******探望各自的亲戚,而且有两名老师至此时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戚。(3)肉孜节,是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共同节日,在肉孜节来临之际,2017年6月26日由学校****副校长带队早上8:30出发去***,10名教师带着礼物去****走亲戚,和自己的亲戚共度佳节;7月1日由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带队早上9:30分出发,98名老师带着礼物带着兴奋去****走亲戚,和亲戚共度佳节。

7、涌现出一批民族团结的先进感人事迹:***老师的少数民族亲戚花开并蒂,柳树泉的维吾尔族亲戚如今亲如大哥,二牧场的哈萨克族小亲戚至今来往交流、嘘寒问暖、亲如一家;****与自己的亲戚每次见面难分难舍泪眼婆娑已成为一段佳话;树民族团结之情,绽民族团结之花****同学、****老师等身边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榜样人物。

民族学校 第3篇

摘 要: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教育评价制度的不完善和教育哲学定位的缺失是校本课程开发民族文化品格弱化的深层原因。校本培训质量低下导致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低下,功利主义取向导致课程开发主体的积极性不强,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使校本课程开发缺乏组织制度、经费及师资保障,这些因素也都弱化了民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民族文化品格。

关键词:民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民族文化品格;校本培训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6-0254-03

民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民族文化品格既应体现其作为一门课程的教育属性,又应具备所传承文化的民族属性[1]。在对内蒙古赤峰地区14所蒙古族学校的调研中得知,只有翁牛特旗海拉苏蒙古族学校、克什克腾旗经棚蒙古族中学两所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研发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教材,对民族文化进行了继承式传承。但对民族文化进行了继承式传承的这两所学校,其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程度也只是呈碎片式。可见,内蒙古地区民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民族文化品格是弱化的。我们有必要以现状调查部分的结论作为基础和参照,对民族文化品格弱化的问题进行思索和总结,揭示出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从而为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建议。

一、教育评价制度的不完善和教育哲学定位的缺失是校本课程开发民族文化品格弱化的深层原因

(一)教育评价制度的不完善导致课程开发主体对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漠视

虽然国家新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模式,要求民族文化进课堂以及民族学校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但是迄今为止,教育评价制度并没有改变,并没有将民族文化及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纳入到评价体系。即使校本课程开发搞的再好,也只是得到几句上级领导的好评。这极大地影响了民族学校及教师对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视程度。在调研中发现,学校管理者大都是迫于上级压力被动推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即使是开展了,也只是指定了开发者,并没有纳入到整体工作的规划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成为许多民族学校应对上级检查评估的法宝[2]。教师为了迎合家长、学生升学的需要,重视主流文化,忽视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很低。教育评价制度没有变,升学的杠杆没有变,家长希望孩子通过学校教育升入好大学的愿望就不会改变,也不积极支持学校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校本课程开发和升学无关,学生自然也不会有开发和学习校本课程的积极性。可见,无论是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都追求的是教育效率和利益。尽管100%的教师认为民族文化是有价值的,但由于教育评价制度不完善,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未被纳入到教育评价体系,便给考试、升学“让路”。所以,教育评价制度的不完善是促使人们狂热追求主流文化知识,漠视民族文化精华,忽视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层原因。由此,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等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最终被边缘化。这使得本应成为民族文化传承之家的民族学校成为所谓科学文化知识的专区,而成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禁地[3]。

(二)教育哲学定位的缺失使民族学校缺乏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目的

学校教育哲学是高度凝练化和抽象化的最为基础性的学校价值发展观和方法论,直接影响到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和类型,是校本课程发展的灵魂[4]。也就是说,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教育哲学的还原[5]。然而调查中发现,当前挂牌的许多民族学校,如,锦山蒙古族中学、松山区蒙古族中学、林东蒙古族中学等将近占四成的学校,只是名义上的民族学校,除在办学经费上有相应的政策倾斜外,并没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和教育哲学定位,仍习惯性地停留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上,缺乏对民族学校教育的深刻理解。教育哲学定位的缺失,使得民族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上,体现不出培养民族人才的真正内涵[6]。究其原因是长期以来,传统上,学校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一个国家或主体民族的文化财富,如历史、语言、故事、信仰、知识、生活态度等的传承,对于内部和外部的文化多样性的传承是相当不够的,如果有的话,也是经过国家、主体民族、优势性别等所信奉的价值观念的过滤和筛选的[7]。这使得我国作为普通教育一个组成部分的民族教育,忽视了自身的民族性,在教育目的上缺乏自身特殊的文化追求和文化目的。最终的后果就是与普通学校教育的同质化,民族学校教育成为传承一般科学文化知识为长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奇短的畸形局面[3],进而导致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中传统文化知识的失语和民族文化品格的弱化。

二、校本培训质量低下导致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低下,弱化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民族文化品格

(一)校本培训质量不高导致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低下

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如果没有课程理论知识的指导,那么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就会无从下手。在职前,准教师们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缺乏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内容的学习。在职后,民族教师的学历大多是通过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后续方式得到的。“成人教育存在教学随意、质量难以保证,学历合格,但能力没有提高的情况。专业知识不扎实,尤其缺乏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8]所以,教师的基本素质、新课程适应能力以及校本课程开发能力低下,观念、方法、知识诸方面都面临着挑战。

校本培训是提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专业素质和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关键性战略。然而长期以来,虽然大多数民族教师接受过培训,但大多都是教育教学技能性方面的培训,而针对校本课程开发内容的培训稀缺,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校本培训长效机制。调查发现,有35.56%的教师没有参加过校本培训,26.88%的教师参加的只是学校组织的培训,国家级、自治区级培训辐射程度和深入程度十分有限,各占4.3%和12.9%。可见,校本培训次数之少,级别之低。另外,校本培训还存在着效果差的问题。因培训人员大多为课程专家、大学教师或地方教育机构的教研员,培训资料往往具有“城市化取向”,培训形式大多以讲授为主,培训内容大多是课程理论和理念,所以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操作性并不高。调查中,58.06%的教师选择了理论太多,而实际案例太少,50.54%的教师选择了培训形式单调,20.43%的教师选择了培训者素质不高。可见,校本培训的低效和形式化,教师存在着厌倦心理,不能适应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

(二)校本培训中民族文化开发内容的欠缺导致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低下

教师自身的多元文化素养、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能力影响着教师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当今,很多教师在“科学主义一元价值观”的影响下,了解的仅仅是民族文化的皮毛,己不具备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及民族文化相关知识,缺乏民族文化自觉性和多元文化素养。在有限的校本培训中,多元文化理念方面的内容是极其欠缺的。这是导致教师对民族文化开发价值认知定位不清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个教师如果不具备多元文化素养和能力,就会局限于自己所在的文化视阈,对其他的优秀文化采取封闭拒绝的态度,或者会盲从于别人的文化,主张随意否定、批评自己所属的文化传统[9],最终影响教师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另外,在有限的校本培训中,也缺少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能力培养方面的内容,导致教师不具备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能力,这很容易导致在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时原则性的缺乏,开发途径与模式的随意,以及在设置和组织内容结构上对于现代主流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中的隐性文化与显性文化等安排上顾此失彼[10]。

三、课程开发主体的积极性不强,弱化了校本课程开发民族文化品格

(一)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导致民族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不作为

民族学校为了迎合家长们让孩子升入好学校的需要,在趋利性价值观促使下,用在形式上“看得见”“摸得着”“易操作”的民族文化事项,应对上级部门的项目考核,用技术化的操作,追求一种“快”的传承效率。表现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并没有积极地发挥平台和桥梁作用,去获得政府部门、专家、家长以及社区人士等的支持,导致课程开发主体单一,而开发出来的课程停留在较浅显的阶段,只是局限在文本知识的传授上,并没有将课程目标设置上升到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在资源的选择上,也只是选择那些易于得到的、可以拿来即用的资源[10]。这使校本课程开发违背了初衷,功利性高于课程价值的承载,产生价值性异变[5]。

(三)动机得不到激发使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积极性不高

对于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在“外源性”动力推动下,而不是认识到问题而寻求解决之道的“内源性”改革过程。心理学上,“外源性”动机指人们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不在活动之内,而在活动之外。对于教师而言,诸如工资、奖金、表扬、社会地位等。“内源性”动机则指人们对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不在活动之外,而在活动之内。对于教师而言,诸如通过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会提高自身对教育的理解,激发专业成长动力和促进自我发展。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政策仅是一味要求民族教师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转化行为,并没有将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取得的成就纳入评价体系,缺乏应有奖励制度。因而,教师的“外源性动机”得不到激发。同时,在单调的应试教育系统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时间与精力得不到合理的释放,并不期待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来丰富自己的课程知识,提高解决教学实践的能力,因而“内源性动机”也得不到激发[11]。内外动机得不到激发必然会影响民族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

(三)狭隘、功利的课程观导致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对学生主体性的忽视

传统上,从功能主义观点出发,学校倾向于将学生看成是同质的学习工具,无论他们是来自少数民族的学生还是来自汉族的学生,在学习任务的布置、学习方法的选择、交往方式乃至学习评价上都不会受到不同的对待[7]。这使得民族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往往忽略对民族学生实际需要和兴趣的考虑。从本质来讲,这违背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精神实质,是“伪”校本课程开发[12]。另外,现有的校本课程开发在课程文化选择中更重视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作用,过于强调课程的工具性[13]。这种工具主义把人只作为工具来培养,是从一种物质实体化和社会本位化的观点出发[14],忽视了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如此,狭隘、功利的课程观主宰下的校本课程开发,并没有把学生视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而是使学生围绕教师转,将教育凌驾于人之上,从价值定位上已偏离了课程原意,其结果便是对人与教育的分裂[5],使开发出的课程无关学生的深度发展。

四、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使校本课程开发缺乏组织制度、经费、师资保障,弱化了民族文化品格

(一)监管机制的缺乏使校本课程开发失去了组织制度保障

监管机制的缺乏,一方面表现为校本课程开发组织的不健全,对于民族学校内部而言,几乎没有成立类似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的组织,即使是有,也不健全,很少开展教师校本培训,也没有形成开发的合作机制等。没有健全的组织,就会缺乏专门组织的监管,校本课程开发的规划、审议、执行、评价和教材编写等,就无法得到保障,校本课程开发就会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课程设计,表现为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课程形式缺乏逻辑性、延续性;另一方面表现为严格的校本课程开发制度以及监管的缺乏。我国教育政策执行一向重视政策宣传,但不重视过程的监控和结果的评估,反映了我国教育政策执行“虎头蛇尾”的问题[15]。就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而言,也只是重视宣传,并没有操作性较强的法令、法规和开发过程中的监督机制。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基本同时担任了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价者三个角色,必然会失去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约束,出现监管不力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家政策的严肃性、权威性、规范性,助长了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浮躁、不作为或‘造假现象,从而导致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虚张声势‘作秀‘短平快行为。”[2]

(二)经费短缺、师资配置的不合理使校本课程开发失去了经费、师资保障

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一定的资金,组织教师进行培训,聘请专家及民间艺人,出版校本教材,置办特殊教学用具等。然而长期以来,一方面由于中央政府教育投入少,另一方面由于受地方经济条件的制约,民族地方政府教育投入也严重不足,所以民族地区教育经费不足是教育问题中的一个常态。虽然政策要求民族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却没有拨出相应的经费。再加上民族地区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组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本也相应较高,使得本来难以开展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更难以进行。有的由教师本人垫付费用,有的在校本课程开发成果化之后,因经费短缺,难以形成物化产品,“胎死腹中”。在调查中,“您认为当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困难”,有69.89%的教师选择缺少经费支持。这极大地影响了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使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难以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师资配置不合理也影响着民族地区的校本课程开发。目前,民族学校的师资已基本上满足了九年义务教育的需求,但教师任务普遍重。并没有专门从事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而是由学校中的一些教师兼职。在调查中,有43.01%的教师选择了工作任务较重,16.31%的教师选择了很重,33.33%的教师选择了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由于经费的短缺,再加上学校、教育局没有做好相关工作,对于民族群众中民间艺人的聘请也做的不到位。这也使校本课程开发难以达到课程应有的民族文化品格,只能表象性地维持存在[1]。

——————————

参考文献:

〔1〕苏慧.西南民族地区校本课程文化品格弱化问题研究——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D].西南大学,2013.

〔2〕陈朝晖.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困境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

〔3〕陈卫亚.论文化传承的教育性[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8).

〔4〕樊亚峤.学校教育哲学:校本课程发展的灵魂[J].现代教育管理,2009,(7):20—23.

〔5〕李秀伟.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异变问题与改进[J].教育研究,2014,(5).

〔6〕孙杰远.文化共生视域下民族教育发展走向[J].教育研究,2011,(12):67.

〔7〕石中英.教育哲学的责任与追求[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8〕杨建忠.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D].民族教育研究,2007.45.

〔9〕蔡淑兰.少数民族教师专业成长的文化困境与出路——兼论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J].民族教育研究,2012,(1):108.

〔10〕祝婷婷.乌鲁木齐地区中学校本课程中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现状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

〔11〕杨杰.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研究——对湖南省长沙市8所中学的调查[D].湖南师范大学,2013.28.

〔12〕周先进.再论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11,(12):9.

〔13〕马志颖.校本课程开发中文化选择的两难困境及其解决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2):39.

〔14〕刘春燕.当代教育中的工具理性主义[J].江西教育科研,2004,(8):7.

〔15〕杨志娟.民族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适切性研究——以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中小学为个案[D].中央民族大学,2013.35.

民族学校 第4篇

———题记

民族文化艺术是一个民族荣耀的身份证,歌舞乐艺术能充分展示一个民族的个性,所以,如何使弥足珍贵的民族歌舞乐艺术资源在校园传承,让民族歌舞乐艺术真正在校园扎根是从事民族艺术教育的一个值得长期深思和研究的问题。

一、民族歌舞乐艺术的美育作用

民族歌舞乐用艺术的表现手法展示了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发展,是各民族传统文化呈现的一种艺术形式,让中小学生学习民族歌舞乐有着重要的美育作用。

1. 民族歌舞乐艺术能让学生学习民族传统文化。

在民族地区,各民族的歌舞艺术资源丰富,每个民族的歌舞乐都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特点,代表着自己民族的艺术特色,学生通过对民族歌舞乐的欣赏、学习,将了解到本民族音乐、舞蹈的风格特点与历史发展、社会生活、地理环境的关系,追溯到民族的根源文化,潜移默化地培养了民族文化根基,从而产生发自内心的民族情感。例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基诺大鼓舞,就被基诺族视为本民族的“根谱”,起着民族历史课、艺术教育课教材的作用,基诺族学生通过学习基诺大鼓舞对本民族更加了解、更加热爱。

2. 民族歌舞乐艺术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民族歌舞乐的风格浓郁,当地民族所特有的一些发声习惯、生活习惯、着装等都对歌舞乐艺术有着极其明显的影响,这些熟悉的东西让学生们对这些歌舞乐艺术产生了亲切感,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比如很多歌曲用民族语言演唱,民族学生在学习时就觉得很亲切、很自豪。

3. 民族歌舞乐艺术能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沉淀着民族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不同文化现象的民族歌舞乐艺术有着不一样的独特性、生活性、游戏性以及原始性,这些往往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当他开始学习这些民族歌舞乐艺术时,就能体会到歌舞乐艺术所带来的愉悦和慰藉,发现民族艺术中还有这么多有趣、美丽的东西,进而引起想学习各种不同类型民族艺术的冲动。

4. 民族歌舞乐艺术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民族歌舞乐艺术融合了不同的文化形态,比如美术、语言、宗教、风俗等等。学生通过学习当地的民族歌舞乐艺术能了解到民族的传统习俗、民族风情、服装服饰等,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好奇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比如学习傣族的孔雀舞,学生就会了解到孔雀在傣族地区被誉为吉祥幸福的象征,学习孔雀舞就要了解孔雀的习性、神态等,通过学习和了解相关知识,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得到了提高。

二、民族歌舞乐艺术在传承中碰到的困难

民族歌舞乐艺术在教育上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在传承中也遇到不少困难。

1. 存在于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歌舞乐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这些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出现了逐步趋同的态势。

如何让学生学到传统的、经典的民族歌舞乐,传承各民族独特的艺术是当前碰到的难题。

2. 在学校教育传承中,要保护民族歌舞乐艺术的纯粹性,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让歌舞乐艺术的环境尽量不受到破坏。

即,梳理歌舞乐艺术的内容,界定传承的范围,是困扰民族地区学校传承的难题。

3. 在传承歌舞乐艺术的模式上,现有的模式大多停留在表面光鲜亮丽的文艺演出,而很少让其真正走进课堂,使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真正融入每一个少数民族学生的血液中。

4. 在课程设置和教材选取上都有不足。

从各个学校的课程设置来看,体现民族歌舞乐艺术的课程很少。虽然有的民族地区在课程设置上放进了相应内容,但在教材的编写和众多的歌舞乐艺术的资源选择上并不是很恰当。有的教师对民族歌舞乐艺术并没有真正地了解和掌握,只是学到了皮毛,这样她教出来的学生必然会更打折扣。

5. 师资培训方面忽视民族歌舞乐艺术的传承与教育培训。

无论艺术类院校还是师范大学或综合大学里的艺术学院,都在经济发达地区,教师对民族地区的歌舞乐艺术缺乏真正了解,培训的内容理论性较强,不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实际。因此,教师在民族歌舞乐艺术传承和教育的培训上就无法得到质量上的保证。

三、传承民族歌舞乐艺术的一些思考

开展民族艺术教育,一定要培养学生对本民族的歌舞乐艺术的热爱,让他们对民族歌舞乐艺术充满好奇和信心,只有在民族地区的中小学传承民族歌舞乐艺术,民族歌舞乐艺术的保存和发展才能源远流长。对此,我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思考,表述出来,以为抛砖之用。

1. 有针对性地做好民族歌舞乐艺术课程的开发。

立足本地区、本民族、本校实际,加强民族歌舞乐艺术的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开发。开发课程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所选取的歌舞乐艺术形式进行难度适当的调整,选取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教学,让学生易学易会,只有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继续推广。在教材的选取上要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歌舞乐内容进课堂,让学生学习到民族风格浓郁的、经典的作品。例如在南涧的职业中学,他们就选取了当地独特的彝族歌舞“跳菜”和“三道弯”编成教材走进课堂,让学生们先学习简单的舞步和歌曲,后来加大难度,编创出成熟的节目让学生上台演出,该校学生表演的节目《跳菜》参加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展演并获得一等奖。通过开发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传承歌舞乐艺术是一条有效的路子。

2. 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为民族歌舞乐艺术的传承创造条件。

在很多民族地区中小学校的艺术实践活动中,要提倡和现实生活接轨的民族歌舞乐艺术的传承内容。如定期举办艺术节、文化节等校园系列文化活动,在活动里面加入民族歌舞乐艺术的内容。文化节活动中,可组织学生进行民族器乐、民族歌曲、民族舞蹈的学习、比赛,使民族歌舞乐艺术成为主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蓬勃向上的课外活动,实施素质教育,通过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实践和课外活动来完成民族歌舞乐艺术的传承。

3. 建立有效的民族歌舞乐艺术的传承机制。

每个民族文化传统都会在其产生之后自发地形成一种有效的传承方式,这些传承方式源于本民族的生产生活实际,有的和风俗习惯联系在一起,有的和宗教联系在一起。伴随教育的发展,学校教育逐渐成为民族文化艺术传承的重要场所。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传承民族歌舞乐艺术,引导学生学习不同民族的歌舞乐,从而使学生热爱民族文化,消除心理隔阂、消除陌生感,引发学生对民族艺术形式的广泛兴趣和理解,促使民族歌舞乐艺术的传承保护。

4. 推进民族歌舞乐艺术的师资培训。

民族歌舞乐艺术的师资培训应从培训课程的设置上体现民族歌舞乐艺术的特点,符合民族地区的教学实际,强调实际动手能力。培训导师要选真正掌握当地民族歌舞乐艺术的老师或者国家级、省级歌舞乐艺术的传承人来授课,让参训老师学到风格纯正、地道的内容。例如组织中小学老师学习把各个民族最典型的动作和动律挖掘出来编创成的校园民族集体舞等专题培训。

5. 在传承歌舞乐艺术时要校内外合力。

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是多元文化艺术相互交流、碰撞的场所。既存在着外来的文化艺术,也存在民族的文化艺术。民族歌舞乐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不能仅靠学校教育来完成,应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环境教育结合起来,比如学校可邀请当地的国家级、省级歌舞乐传承人进入课堂教学生们学习民族歌曲、民族舞蹈、民族器乐,在民族地区,家庭、社会本身就有很好的民族歌舞乐氛围和学习条件。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比如让学生和家庭成员形成良性互动,一些家传的技艺进课堂等等。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去学习民族歌舞乐。在巍山地区,笔者做调研的时候就了解到他们的中小学校就请了巍山“打歌”的民间艺人担任乡村少年宫老师,每周固定到校于放学后教学生们学习巍山打歌舞蹈,请了一个学生的奶奶到学校教学生们学习彝族打歌调子。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使得当地中小学民族歌舞乐艺术的传承开展得有声有色。

6.. 培养和增强学生传承歌舞乐艺术的主动性。

民族歌舞乐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如果消极、被动、等待,不会有好的结果,它需要积极主动地去完善、创新,增强现代性和适应性。只有如此,民族歌舞乐艺术才能历久弥新,提升歌舞乐艺术的创新能力,才能被学生所接受和认可。当学生接受和认可以后,他们自然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感受民族歌舞乐艺术的魅力,传承民族歌舞乐艺术的主动性也就培养起来了。如景洪四中是象脚鼓的传习基地,学生们在学习了传统的傣族舞蹈象脚鼓舞以后,学生们感受到了象脚鼓舞的魅力,他们拜师学艺,常常练习,主动性、自觉性大大提高。

7. 通过将民族传统节日引入校园活动,传承民族歌舞乐艺术。

在学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可以将民族传统节日引入学校的文化活动中,让学生使用民族歌舞乐的各种形式突出主题,进行展示和交流。例如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的学校举行傈僳族的阔时节活动时,学生们就把傈僳族“阿尺目刮”排练成声乐节目,着装古朴、精神饱满的学生演员以“阿尺目刮”为载体,把傈僳族向往美好未来的心情和精神尽显其中。另一支队伍把“阿尺目刮”这一存在于民间较为单一、随意的艺术形式进行有机组合、编排,改编成集体舞蹈,使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更具美感、更具感染力。通过这样的传承创新活动,歌舞乐艺术的传承有了很好的效果,这就是一个通过传统节日的活动对传统民间歌舞艺术传承创新的好范例。

学校民族团结活动简报 第5篇

6月8日,艺术教育14-1班和文化事业管理14-2班结成一对一民族团结班级,在德艺楼三楼开展关于汉族同胞向少数民族同胞介绍汉族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来历”的活动。

“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了这些传统节日里,最容易唤醒对亲人、对故乡、对家庭想念的语句,为了让在校读书,远离家人的学生感受进一步的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此次活动向少数民族同学全面的介绍了端午节,使得同学们都认识并了解了端午节。

这一项有意义的活动,既弘扬了民族团结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有丰富了师生的文化生活,增强了我系的凝聚力。

经济与旅游管理系

根据学院宣传部《关于组织好端午节相关活动的通知》精神,为弘扬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到来,围绕学院“我们的节日—端午”的主题,结合“端午节”的由来出了一期板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活动增进师生爱国主义和道德教育。

石油与化学工程系

206月8日下午,在传统的端午节来临之际,石化系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徒步,并在活动中,民汉老师对传统节日习俗进行交流。

师范教育系

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节日理念,努力发展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我系特于6月7日端午佳节组织了为社区老人义务包粽子的志愿活动。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相传楚国名臣屈原在汨罗江投江自尽后,曾托梦给当地的村民。说:“我是屈原,在汨罗江投江自尽。江中之鱼在啃咬我的肉体,请快快救我的肉体上岸。”受梦的村民马上将此梦告知乡里,并召集村中壮年画着龙舟,带着糯米去救屈原的肉体。带糯米是为了引开鱼,使他们不在啃咬。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以及赛龙舟和包粽子的又来。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粽子传爱心”主题活动。在我系的带领下,以我系个别班级为活动主体,亲自为社区的老人送去节日的祝福与问候,他们一起提前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同时同学们也通过包粽子这一活动让亲身体验到节日习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大家都积极参与活动,小小房间容纳那么多人,显得有些拥挤,但同学们与社区老人的氛围搞得相当不错,大家互帮互助,互相学习。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收获颇多:第一点是这次活动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第二点是这次活动或多或少让我们感受端午节包粽子的传统活动和氛围。以前我们大都把端午节当成吃粽子节,没有去动手,没有去包粽子,我们就很少去了解这个节日,包粽子也是感悟端午节的重要环节。

第三点这次活动增进了我们同学间的友谊。整个包粽子活动过程中,同学们相互请教,相互帮助。同学间的聊天可以围绕着这个话题不断展开。互相请教互相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粽子,整个活动过程中同学们互相交流,进一步增进我们同学间的友谊,虽然有些累但,整个过程中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灿烂笑容。

第四点我们对老人们的关心不但为他们带去了好吃的粽子,很带去了欢声笑语,这是我们意识到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更要增强对老年人的关心和爱护,对社会公共事业的关注。

第五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华传统节日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民族心理,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和象征,中国传统节日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值得我们认真汲取。

传承民族文化 创设特色学校 第6篇

一、立足书法教育,开辟特色之路

民族文化即人类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基于这些朴素而深刻的认识,立足于学校教育的工作实践,我们从中深刻感悟到:教育的任务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培养训练学生学会汉字、写好汉字并能正确的运用汉字,继而形成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文化特征,以便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各自的贡献。

“立足书法教育,开辟特色之路”办学理念的正式确立,拉开了“创办特色学校”的帷幕。自20世纪80年代末,学校就在广大教师中开展了书法训练,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有书法特长的教师和学生,使中华民族的书法艺术在学校得以传承,从而使民族文化的积淀得以丰厚,并从中总结出了一整套师生的习字方法,形成了“以字怡人,以字益智,以字健身,以字促学,以字育人”的特色。

二、实施书法教育,铺就特色之路

我校书法教育的实施与深化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7年-1989年)以胡昕老师为代表,部分教师自发参加的书法练习。这一阶段教师练习书法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受书法爱好者胡昕老师的影响。

第二阶段(1990年-1992年)伴随着第一轮中小学教师以“练外功”为内容的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全校教师开展了“三字”(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练习活动。活动中,我们把教师练习的成果及时张贴上墙,评分划等,并总结出:“身先士卒带头练;舍得投入保证练;放下架子从头练;理论指导科学练;机制约束监督练;你追我赶全员练;齐头并进全面练;工教结合师生练”的习字经验。教师的兴趣高涨,练功的氛围日益浓厚,形成了:夫妻练、父子练、母子练、师徒练、白天练、夜晚练、上班练、假期练的可喜局面。即使这样,大家对练字的认识还很肤浅,一是觉得当教师应该写一手好字,有必要坚持练;二是为了完成继续教育任务;三是有写字特长的胡昕老师这个先决条件。目的虽然简单,但目标非常明确而坚定——必须在第一轮继续教育中把字练好,不能走过程。

第三阶段(1993年-1998年)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逐步深入的前提下,这一阶段教师的“三字”练习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由感兴趣转变成爱好;由完成继续教育学习任务,转变成写好字是日常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因而,全校呈现出积极的、有目的的练习书法并把书法优势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的强劲势头。于是,学校抓住契机,因势利导,于1993年秋在教育科研部门正式确立了《以写字训练为突破口,发展学生书法特长,全面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实验课题。科研课题的确立,标志着学校的书法教育步入了科学的轨道。于是,我们开始有计划、有目的、科学系统的指导教师练习书法的同时,在学生中也开展了书法训练,并根据教师指导写字的能力、班级的写字基础,把全校的班级分成窗口班、提高班和普通班,开办了书法第二课堂,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评选、竞赛、现场表演、参观等活动;让教师和学生广泛参与板报、长廊、对联、社会各种宣传标语的书写活动等;用评比、打分、晋级等有效的激励机制来发掘教师和学生内在的书法潜能。各项活动的开展,渲染和营造了浓厚的书法氛围,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展示了每位师生的书法艺术水平。在实践中,全校师生真正体验到了书法在生活中应用的成功喜悦。在这样的背景下,师生共同练习书法的整体格局基本形成。

在持之以恒的书法训练过程中教师不仅能写好字,而且还磨练了意志,锤炼了品质。也正是由于全体教师拥有了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高尚的品质,才使得几十年探索、追求、拼搏、创造的常山镇中心小学凝成了一种团结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成为一种校风,一直传承至今,成为学校的宝贵财富。

三、贯穿书法教育,拓宽特色之路

创办特色学校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99年-2000年,教师练字出现了高原现象,只见练字,不见进步,练字真的过时了吗?师生的写字水平真的很高了吗?为什么这段时间教师的写字水平长进不大?我们搞实验,搞课题为了什么?我们的长处和优势在哪里?围绕这些问题,站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基于富乡裕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校师生开展了新一轮的大讨论。

通过讨论,使广大教师清醒地认识到:十几年的写字功夫和十几年积淀的写字理论是我校的长处。面对眼前的一切,我们必须扬长避短。搞课题的目的不是比个数,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成功一个放下一个,再搞下一个。而是成功后应如何深化和推广课题成果。至于写字那就更没有落后,只要中华民族存在,汉字就得有人去写,去练、去研究。因为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的魂。至于写字水平一时间进步不大,一方面在心理学上叫高原现象,坚持住,过了这个时期就会有大的进步;二是因为要想真正把字写好,必须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做支撑。

共识又一次形成。我们的优势不仅不能丢,而且要坚持不懈的巩固、发展和完善特色学校的成果,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与时俱进的创新之路。

依据这样的认识,2000年春,我们再次确定了办学的主攻方向:申請立项了《写好字,读好书,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实验课题。这个课题作为《以写字训练为突破口,发展学生书法特长,全面促进学生素质提高》课题的深化,从内容和方法上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们继续在师生中开展写字基本功训练,这时的练字已不是“机制约束”,而是成为师生的自觉行为,成为学校的传统和文化。我们确立了把写字训练融入常规教学的书法教育思路,既把写字和各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把写字和教案书写、批改结合起来,把写字和学生学习全过程结合起来。

在写字基础上,我们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大规模的读书活动。读书是写字的外延,只有多读书,才能开阔视野,增长智慧,提高品位,只有知识丰富,视野开阔的人才能把字写得更好,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我们对“读好书”有五种理解:读思想健康的书,读经典名篇;读熟读透,读得熟烂于胸;在精读的基础上进行泛读;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以致用,读后进行交流汇报。在读书活动中,教师应当率先垂范,带头读书。

在全面要求、大面积读背的基础上,2005年我们又在新一年的一个班级中开设了“写好字,读好书,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语文课改实验班,语文学科主要采用以读、背为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将经典诵读与语文教材的学习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

读书与积累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阅读和积累的数量与质量,这一点大家都认同。可阅读的时间哪里来?兴趣怎么样培养?习惯又怎样形成?阅读与积累的内容怎样确定?这都是我们要重点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解决的是读背的时间问题。我们将课文分为精讲篇目和泛读篇目。凡是精讲的课文,我们都要求学生背诵,并要求在精讲的过程中落实基础知识,掌握精彩词句,教给读书方法,学习赏析课文。每册语文教材大约选6-8篇为精讲篇目,每篇用3-4课时完成。而泛读篇目则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提出一两个统领全文的问题讨论一下即可,每篇文章一课时完成。这样,一册教材大约用6-8周时间便可完成,余下的时间我们就可以大量的读书和背诵了。

第二,研究怎样培养阅读兴趣。在阅读内容上选择字大、带拼音、有插图、有故事情节的儿童版图书。在读书要求上,我们主张“好读书,不求甚解”,等孩子真正将书读起来再逐渐提出要求。为了调动学生读书积极性,我们每周开设一节读书交流课,给孩子提供展示的平台。为了便于学生交流,都是在同一时间读同一本书,教师平时也可和孩子边读边聊,同时开展读书比赛、故事会、演讲比赛等活动,这些都是激发孩子读书兴趣的有效方法。

为了使孩子养成乐于读书的习惯,除了晨读、午读、睡前读外,我们还提倡师生读、亲子读。有老师和家长的陪读,不仅激发了孩子的读书兴趣,还逐渐养成了乐于读书的良好习惯。

关于读背的内容,我们认为应该以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诗歌、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名人传记为主。因为经典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又是祖国文化的瑰宝,是了解历史、认识世界的窗口,只有继承才能发展和创新。只有诵读经典名篇,才能打好人生的底色。

我们指导学生大量阅读的同时,还要求学生大量背诵积累。我们的背诵要求是要烂熟于胸,融于孩子的血液、灵魂、思想、语言。只有这样,文章的行文立意、篇章结构、辞彩章句才能真正装在肚子里,用时才能信手拈来,不假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清楚。

通过三年的实验,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明显高于平行班级的学生,语文课上回答问题引经据典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学生习作语句通顺,善于修辞,自觉的将读书积累引入文章之中,内容丰富,字数明显多于平行班级的学生。三年一期期末测试,实验班学生习作优秀率100%,习作平均分比平行班级高3.5分。所有学生都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背诵习惯,并且学生的记忆力明显增强。

四、光大书法教育,深化特色之路

在强化创办特色学校理论内涵的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广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促进书法教育的发展,成为办学特色中一道丰富的营养大餐。

在文化环境创设上,我们借助学校的优势项目打造学校外显的校园文化。我们在楼内大厅厨窗里、楼梯正面墙壁上、走廊的厨窗内,以介绍学校、展示学校辉煌成绩,反映学校今后发展方向和目标,以及《弟子规》、《师说》、《劝学》等名篇为内容;以古代名人和学校师生风采为主线;用师生的书法作品和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展示教育内容;所有的学习之道、做人之理皆在其中。环视四周,古代名人佳作和现代诗词交相辉映,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浓厚的育人氛围饱览无余,在潜移默化中对师生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学校校园真正成为儿童席字、读书、成长的乐园。

在校园美化绿化方面,我们注意每一个细节,让一草一木说话,一砖一石传情。农艺园、花园、小区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

在德育方面,我们坚持狠抓一个“全”字,突出一个“细”字,贯穿一个“孝”字。

长期的写字训练,独特的优势项目,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届又一屆学生,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特色是方向、是形象、是生命、是灵魂。特色因学校而生成,学校也因特色而传播的更久远。《江城日报》、《吉林日报》、吉林电视台多次介绍过我校的特色之路。

十多年来,我们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先后为上级学校输送了16名骨干教师。他们有的成为省级骨干、省级学科带头人,有的成了吉林市青年拔尖人才,还有的因为有特殊贡献享受省政府的津帖。胡昕老师于2000年调入桦甸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并安排具体负责全市中小学的“双写”(写字、写文)工作。为推动桦甸域内的中小学生写字水平的整体提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经过多年的培养和文化积累,30多名任课教师各具特色,成为各个学科的带头人。先后有多人次在县市级大型教研活动中出课。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狠抓校本培训,在全面推进课改实验的同时,采取各个突破的办法,坚持集体备课,打破常规要求。规定每学期语文写8节详案,数学写6节详案,每周写一篇反思性教学案例。我们认为,写三年教案只能成为一个教书匠,而写三年教学案例或可能成为教育专家。近年来,教师的教学案例、教学论文30多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

在特色旗帜的指引下,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要说经验,我们的校训就是凝练的概括:“努力的学习,勤奋的工作,执着的追求”。

在传承民族文化的教育实践中,创办特色学校的事实充分表明: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全面了解和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建立起具体的概念和深厚的感情。从这个意义上讲,书法教育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国书法艺术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品格。书法艺术教育的开展,书法特色学校的创办,对学校特有的治学风格和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培养高尚的人文精神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书法特色学校的创办中,我们把办学理念物化为学校的环境文化,这样既诠释了办学思想,又使学校的环境建设有了重心。走进校园,有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点,办学风格扑面而来。使人感到耳目一新,能够切身感受到一种潜在的精神动力,使人倍受鼓舞。我们以书法文化为核心,统一引领校园文化,历经逐年建设,已精心打造出了一个书墨飘香的文化校园。

民族学校 第7篇

琼中民族思源实验学校“漫润书香”读书活动启动仪式感恩思源自强不息&参」y Tl���读书活动启动仪式读书节学生集体诵读励读琼中民族思源实验学校实施了《“浸_润书香”读书活动方案》, 确定各年级HA背诵内容, 规定每天诵读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天晚修第一节课时间40分钟, 寸各班积极开展诵读活动, 做到日有所诵;^每天早读前10分钟进行经典背诵, 师生一起采取灵活方式, 巩固背诵内容。每年4月2 3曰“世界读书日”所在一周时间为学校读书节, 全校举办诗文诵读比赛活动, 以班级为单位, 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每学期在学生中评选出100位“经典诵读之星”, 并评选“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每学期开展一次以读书为主题的班队活动, 如新书推荐会、读书心得交流、我与妤书交朋友、好书伴我成长等;每学期出一期以读书为主"ii题的黑板报或手抄报;每学期开展手抄报^展评、童谣创编、优秀读书笔记展评、读/S书征文比赛等活动。学校同时把读书当做教师获得智慧的ja]生存方式, 把课题当做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学忮以“教学沙龙”、网络为载体, 组织教师阅读经典原著, 并开展“四4—” (每年读一本经典著作、每本教育理论专著、每月读一本教育期刊、篇教育成果作品) 读书活动。把读书活动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学校现有4项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 8项校级立项小课题研究, 有94.5%的教师参与。教师们在实践、探索、反思中提升了专业能力, 促进了专业化成长。学期读每周读校刊、校本教材手抄报展评读书卡展评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0739国内统一刊号CM46-1069/G4广告许可证琼工商广字080号定价10元

民族学校学生的情感教育初探 第8篇

学生之间的疏离、冷漠, 乃至矛盾引发的对抗, 对其长久发展是不利的。毕竟, 教书育人除了要把学生送上更高一级的学校外, 还要促使学生在各方面全面发展。一个只知道埋头苦学的学生是不能真正持久发展的, 甚至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这几年不胜枚举的大学生犯罪事件, 如“北大硕士毕业公务员打骂嘴咬亲生父亲”等, 显然与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品德教育有一定的关系。对一个刚上高中的学生大谈一些人物的伟大, 让他们向这些人物学习崇高的人格, 往往会事倍功半。因为这些人物 (比如雷锋) 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 都离生活太遥远, 看不见、听不着、感受不到, 说教对他们的影响太小。怎么才能在日常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爱心呢?人有一个心理特点, 就是对自己的痛苦比对家人的痛苦感受更深, 对家人的痛苦又比对非家人的感受更深, 也就是以自己为圆心, 感情感受是逐渐向外淡化的。所以我开展爱心教育就从我班的实际情况入手, 让学生亲自感受身边人的苦难, 让他们亲自去帮助这些同学, 让他们在行动中慢慢滋长爱心。

第一步, 帮助班上贫困学生的爱心捐款活动。爱心捐款活动的过程:首先动员班干们 (之所以只发动班干, 是为了保密和维护贫困学生的自尊心) 注意观察班上的困难学生, 然后我再找这些学生谈话, 让他们把家中的情况写出来, 接着召开主题班会。主题班会的主题就是“爱”。先放一些从网上找的贫困孩子的照片, 再让学生自由发言, 谈谈他们从小到大看过听过的, 或者是在身边的贫困生的故事。接着再列出班上贫困生的情况, 很多原来整天嘻嘻哈哈的学生都瞪大了眼, 不相信身边的同学会这么悲惨, 班会此时达到高潮, 很多学生都想着怎么帮助他们, 让他们能继续学业, 然后团支书发动大家捐款, 最后是全班学生手牵手一起合唱《让世界充满爱》。这次班会后, 我班的凝聚力比开学时强了很多, 当然, 光靠一次班会是不会让学生彻底改变的, 爱心就像幼苗, 需要不断地浇灌, 才能茁壮成长。爱心班会以后, 班上设立了捐款箱, 每周由一个宿舍负责爱心捐款。每次抽几分钟读一篇美文、唱一首歌或讲一个故事, 主题都必须围绕“爱”。此外, 还开展爱心拍卖活动, 让学生把一些自己的物品拿到活动上拍卖, 拍卖的钱作为爱心捐款帮助贫困生。

到了本学期, 学生的情感教育又更进一步。在寒假中, 我根据班级实际情况, 要求学生完成的内容是“令爸爸妈妈最高兴的一天”, 让学生去实践与父母相处, 通过这个活动让他们了解父母的工作以及养育孩子的艰辛。每个学生还需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书面材料, 由父母签名, 作为寒假作业上交。回到学校后, 又开展“感恩父母”的班会活动, 让学生的认识进一步得到升华。班会过程是:首先按分成的小组以“感恩父母”为主题, 表演节目。学生主要以诗歌朗诵和歌唱为主;接着让学生自己上台讲述跟父母相处的事情, 很多学生讲到自己的成长与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分不开, 父母为了自己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很多的努力时, 声泪俱下, 讲到最后, 整个会场上哭声一片。主题班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会后我又趁热打铁, 让学生通过打电话或者写信的方式与父母交流, 从而使学生的情感能较全面彻底地释放。

通过此类不间断的爱心教育活动, 平时学生之间互相关爱的行动增多了, 学生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了, 集体的凝聚力提高了。爱心活动还给我班带来了其他影响。我班各个方面都保持在年级前列:春季学期以来学校量化管理一直保持学校同类44个班级第一;秋季学期段考成绩名列同类班级第五, 期考则上升到同类班级第三。爱心情感教育结合我的教学工作, 让学生各方面都能较均衡地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班级管理 第9篇

一、注意保持特色的民族文化

我们班级的学生来自黎族和苗族, 具有很强的民族性质, 又大多是农村的。在管理上, 我首先尊重他们的民族特色文化。对学生的民族言语, 我不仅不会强加干扰, 还会鼓励他们大胆传承。上课时要求他们用普通话, 课余时间就给予他们言行上的民族自由。其次让学生保持一定民族特色生活习惯。在不违反学校的校规前提下, 学生延续自己的生活习惯, 如在饮食方面, 由学生自己支配管理。再者理解和包容学生的行为习惯。很多学生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均有民族趋向性和共同性, 我都理解和包容接受。

二、注意保持民族特色的班级管理

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 既要从属于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 又要在班级中实行自己的特色管理。首先, 注意民族文化的渗透作用。在学校建设特色校园的方针下, 在管理中渗透黎苗族民族文化。文化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作用, 它是班级管理不可缺少的催化剂。正确、健康的文化氛围对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可以加强学生间、师生间的团结和愉悦和谐地相处。因此, 班级秉承“建设特色文化校园”的校本教育理念, 把黎苗族文化渗透到班级管理中, 从开设的黎苗歌谣课程中挖掘积极向上的文化因子。其次, 注意管理上兼容性。班级管理应该是特色和共性的统一体。因此, 在做好具有特色的管理上, 基础性的和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不应该丢掉。学校是许多班级的统一体, 特色班级不能脱离学校的方向, 要注意管理中的横向和纵向的和谐统一, 注意吸纳优秀班级管理理念。

基于以上两点, 我在班级管理建设中逐渐落实, 不断渗透,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 经过一年时间的跟踪调查、实践论证, 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

三、班级管理还需注意的问题

良好的班级管理, 思想道德建设是关键。思想道德在班级管理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一年的班级建设实践, 学生的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思想品德、学习意识和行为习惯上还有待加强。

1.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学生的品德问题是管理上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班级中, 品德的力量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 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 也无甚用处。”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 让他们学会认知, 学会做人, 对他们今后受益匪浅, 也能很大程度地促进班级的良性循环。但是就现在的情况来说, 有些学生的品德问题出现了下滑的趋势, 他们对同学不是那么友好, 对老师的教育充耳不闻, 根本不把老师放在眼里, 不尊重师长等。他们的身上还存在一些落后的品德认识观念, 还需要转变和强化教育。

2.学生的学习意识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是很重视。大部分家长由于文化水平的关系, 在对子女的教育上观念落后, 束缚和影响着孩子, 并把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带给他们。要建设特色的班级, 首先就要引起家长对学习的重视。其次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 没有很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愿望, 学习成绩比较差。而班级管理最优化的效果是做到和谐地发展, 学生的评价指标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成绩。当然, 这里的成绩不单是狭隘的分数, 而是包括分数在内的评价体系。在我所教的班级中, 有关学生的分数及对分数的评价体系不是很理想, 这与学生的学习意识有很大的关系。学生的意识不强烈, 凸显在自信心不够, 不能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上。

四、班级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1.求同存异, 创设平等民主的班级管理氛围。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 要想在班上管理好他们, 首先是要从文化上去包容他们, 对他们特有的民族意识、生活习惯要理解包容。学会尊重他们固有的文化形态和习惯养成。在保亭, 每逢黎苗族节日, 很多学生都会感到激动和兴奋。有些村寨会举行相应的文化活动, 或者祭祀活动, 这时候就有学生想请假回去。每每此时, 我会告诉他们要以学习为主, 如果迫不得已就批准了他们的请求。除此之外, 有些学生在行为交际方面有一定的狭隘性, 只和自己同一乡镇 (村) 的玩耍, 甚至组织成小团体, 互相对抗。针对这些问题, 我采用“以国制治契丹, 以汉制待汉人”的策略, 把来自不同乡镇的学生进行择优管理, 互相组合, 互相牵制, 达到管理上的平衡。不管怎么, 对待班上的学生我都一视同仁, 平等对待。这种民主性的管理, 解决了同学间不友好的局面, 对于维系班级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也加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

2.树立典型, 解决好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在班级中, 要重视品德的力量和榜样的示范作用。学生是发展的人, 在前进的路上难免会走“错路”, 甚至走歪路。这不奇怪,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何况他们还是一个个懵懂的孩子, 况且我们成年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教师只要真诚地向学生倾注一片爱心, 就能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所以, 面对孩子犯错, 如果我们大发雷霆, 失去理智, 在一定程度上, 我们就是不“健康”的人了, 而此时的言行就可能对学生造成终身伤害。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 它需要我们用宽容的心来解决问题, 让班级和谐发展。威廉·詹姆斯曾说:“智慧的艺术就是懂得该宽容什么的艺术。”可见, 拥有这样的宽容之心, 无论对学生还是对自己都是一剂良药。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 我们只有善于捕捉这些闪光点, 去欣赏他们、赞美他们, 他们才会变得可爱, 才会更充满自信。教师的宽容反映出教师品德的力量, 有宽容心的教师, 用自己的爱化解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巴特尔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 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 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这就是让教师有爱, 有宽容之心。

结合近一年的班主任工作, 我设计了两条“线”来辅助班级管理。第一, 通过课内课程和课外活动的方式来塑造品德的影响力。比如, 在上思想品德课时, 我会根据课文的知识来拓展有关的故事情节;在讲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时候, 重点介绍全国战斗英雄陈理文 (保亭人) , 让学生感受到保亭的革命前辈的光辉事迹, 激发他们去好好学习, 争取努力成才, 建设家乡, 报效祖国等。通过这种方式, 把书本知识引入学生实际进行教育。此外, 开展课外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的教育。在活动中, 师生关系相对随和。这时就能抓住学生的行动和思想品德展开教育,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做人的道理。第二, 重视正面榜样人物的塑造。榜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班集体建设中, 成绩好的学生大部分在思想和行为上对全班起着引领和带头的作用, 他们在班级中充当了积极的角色, 是班级中健康、向上的代表, 他们的言行举止体现出来的效果就是榜样的正效应。在班级建设中要充分发挥这些学生的榜样作用。第三, 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班级规章制度。每个班集体都有一定的规章制度, 班级的规章制度从属于学校的制度与规则, 也具有强制性的原则, 只是管理目标和行为导向更为细化、更为具体。比如, 学生上课说话、不扫地、打架等事件该如何来具体地处罚。当然, 现在老师对处罚学生颇显为难, 怎样处理才客观有效, 这是个问题。我个人认为,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学生违反了校规或班规, 需要对他们采取相应的行为措施。但在这里需要注意一些问题:第一, 注意学生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变化。在惩罚之后做好思想工作, 稳定学生的情绪, 恩威并用。第二, 惩罚要具有及时性和时效性。“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把握好时间和分寸。第三, 要让学生认识到为什么会受到惩罚。让他从心理上和行为上认识到错误, 从而心甘情愿地接受惩罚。但是, 我们在教育中要正确掌握惩罚的尺度, 注意方法, 使之产生最小的负面效应, 换取最大的教育效果。

惩罚学生不单是让他明白什么该做, 什么不该做, 关键还是让他在惩罚中认识自身, 约束自己, 尽快向班级所预设的正确轨道前进, 达到把学生教育好, 把班级管理好的目的。

3.营造舆论, 解决学习意识不强的问题。正确积极的舆论氛围, 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班级舆论的创设, 要体现一定的班级特色, 要体现民族性、愉悦性的育人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解决:第一, 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趋向。因其是少数民族班级, 学生又来自乡下, 基础较差, 首先就要给予大胆的鼓励, 尽量引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激发其主动学习和探究欲望。第二, 尊重学生, 尽量不做否定性评价。在课堂上, 许多老师不尊重学生, 特别是对差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一个孩子是毫无才能的平庸之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 保护他们的自尊, 客观评价他们。良好的班集体, 离不开互相尊重, 互相欣赏。在班级管理中, 最重要的是民主与专制两者并行, 恩威并用。第三, 正确看待学生的分数。分数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进步的最好指标, 多数老师以分数论“英雄”, 但是要注意对分数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要考虑试卷的难易程度和学生当时考试的心理状态, 客观分析学生是否进步。要尽量灵活地对待学生的分数, 多给予激励评价。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班级管理文化, 每个学生都有与其他学生不相同的地方。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 要求老师制定相应的策略:第一,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 因其身体、心理和其他方面的原因, 教师从实际出发, 进行差异化教学, 以便来平衡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距。第二, 创造和谐的竞争激励机制。可通过暗示的方法, 让同一级别的学生进行竞争, 继而有所进步。当然, 还要和自己开展竞争。拿破仑说过:“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如果学生能够克服心理惰性, 意识到学习对自身的重要性, 也就会充满信心, 加倍努力。第三, 多给学生参与表现的机会。学生都想在别人的面前展示自己的独特的一面, 教师应明白班级是学生的, 学生才是班级的主人, 他们有权利参与管理, 并且多参与。老师应该学会放手, 给孩子们平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 让他们做一回真正的主人, 让他们拥有成就感。第四, 综合评价, 善于用人。在评价学生时, 要看到他们的长处与短处, 根据其特点分配不同的任务, 发挥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效应。同时对他们的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 避开个人方面形而上学的狭隘和片面的观点。

少数民族地区的班级管理, 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同时, 班级管理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艰难的问题。其最大原因是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很难把握好。但是, 我们可以找出其规律, 管理好班级。

民族学校教学中的博弈策略 第10篇

1.1 教育资源的“公地悲愤”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鲜明特征是“地广人稀”的小型社会。民族教育的最大的短板就是优质教育资源匮乏, 其中教师资源匮乏十分明显。近几年国家“双基”教育的达标。民族学生人数明显猛增, 这些因“双基”突击带来的民族学生不仅存在年龄差异, 尤其文化水平良莠不齐。特别是有些普通学校与民族学校的兼并而学校数目在减少。部分撤并的普通学校的学生大量涌进民族学校。学生人数的过度增加, 教师队伍的流失等, 本来有限的教学资源捉襟见肘。学校的理性选择就是利用公共资源利益的最大化。学校过度透支公共资源。教师在日常的管理上过度耗散精力。双向过度消耗透支的结果, 最终对教育教学的投入不足导致教育质量的明显下降。这是民族学校追求规模化、教师个人能力有限且精力投入不足的“公地悲剧”的结局。面对民族学校管理机制、教师及学生三方存在“公地悲剧”的情况下如何赢得民族教育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也是新形势下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亟待研究与解决的新课题。

1.2 情感教育及交流的“公地悲剧”

民族地区学生家庭居住分散且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等实施寄宿制办法解决上述困难。也由于寄宿制等的原因, 民族教育除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不足以外, 民族教育中的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民族教育质量难以提升的重要问题。根据教育原理, 个人成功或成才的70%的决定作用来自于家庭教育。印度之所以成为软件开发大国, 也是因为印度家庭教育中对数学及逻辑学非常重视的原因。家庭教育缺失对学生的影响还不止这些。民族学生从小缺失父母的关爱无形中转移至对群体温暖的渴望及教师对他们的关注程度。但由于老师精力等方面的原因无以顾及学生情感方面的需求。另外, 师生情谊也无以替代亲情。这种情感的“公地悲剧”也是需要通过牧区城镇化的实现等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2 学校及教师责任上的博弈———“零和博弈”

2.1 教师责任上的“零和博弈”

对教师实施责任上的“零和博弈”, 即实施教学与管理责任分流制。教师在学校及学生管理中减负、教学中增负, 最终形成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零和博弈”。减轻教师对学校管理中的责任负担, 摆脱民族学校中目前教师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更是工勤人员又要扮演亲属角色的尴尬困境, 进一步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责任。减轻其它责任的目的是加大教学责任的追究力度。让教师有更多的支配时间与空间去研究教学、教材及学生等。

2.2 学校管理责任上的“零和博弈”

学校管理实施去后勤化, 加强民族学校管理职能的转变。从目前学校校长主要管理后勤向管理教学质量的职能与职责转变。从后勤琐碎的事务管理及管理责任中解放出来, 逐步形成校长负责教学制。建立健全教学督导与评价机制, 实行绩效工资的激励机制相结合, 提高管理效果, 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促进目标责任制的落实。

3 教与学的博弈———“智猪博弈”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对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的矛盾的综合体。民族学生与普通学生的最大的差异是基础知识的差异, 而且差距不小。因此, 教师要针对每一个民族学生的实际, 科学制订学业规划。学校也针对师生的实际实施对教与学的激励机制。通过学业考试、综合测评、中高考成绩的班级平均分及班级排名与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基础方面查缺补漏的实际付出与贡献等实施奖惩。同时, 学校也加大奖惩力度, 如末尾淘汰与个别重奖相结合, 对班级平均分排名末尾的以解散班级为惩处, 学生以成绩分流到其它班级, 相应的教师与绩效工资挂钩, 并参加培训、进修等促进教师的职业成长。学生依学习表现及成绩每学年进行学生分班。通过这种形式的“智猪博弈”、“以一挟百”的博弈, 促进教学中教与学对立统一的联动作用与综合效应。

4 双语之间的博弈———教育理性预期的作用

民族学校与普通学校的主要区别是民族学校中增设一门民族语文课程外, 存在采用的教材 (包括汉语文课程均采用西北五省区编写的教材) 及教学要求的差异等。民族学生也因为语言接受能力等原因, 民族地区实施两种双语教学模式。双语教学的提出及实践探索是改革开放后近30多年来的新生事物。两种模式的差异在教学中使用时主次不同。若两种语言中侧重以母语为主、以汉语为辅的教学称为双语教学一类模式。反之, 称为双语教学二类模式。最近有研究者研究某地区实施的双语教学调查数据为样本, 两种双语教学模式的利弊分析后得出初步的结论:从模式的博弈方面看, 课业压力、母语保存、升学考试及母语感情等因素导致二类模式在当地呈现弱势。但现实对比分析发现, 两种模式有阶段 (中、小学阶段) 、城乡、地区优势差异存在。但这种差异随着城镇化及学校硬软件条件的改善而有减小化趋势。在教育周期的理性预期看, 二类模式却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升学考试制度、就业及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等因素加剧了模式选择的两极化。民族教育体系的尚未形成等严重制约着双语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由于教育观念及习惯势力等因素影响, 双语教学的语言博弈长期存在。也由于监护人及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未来的双语教学模式中的决定权亦趋明显。现实已经表明,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及人类跨入信息时代的今天, 任何民族思想上的禁锢包括语言上的自我封闭是没有出路的。

5 教育质量与教育特色间的博弈

双语教学质量是双语教学的生命, 如果没有达到双语教学的质量目标而一味追求特色变得毫无意义。而且在未来的双语教学模式中具有决定权的监护人也不会选择双语模式。因此, 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教育质量与特色之间的博弈将会演变为监护人与教师甚至演变为监护人与教师、学生和民族学校四方之间的博弈。这四方博弈中, 短期行为看, 双语教育的实施者教师和学校为同盟方似乎具有某种相对决定性的优势。长期的教育理性回归与预期看, 似乎是另一个同盟方监护人和学生更具有绝对的决定权, 也决定着学校未来的命运。在这些决定权背后蕴含着人们对民族教育质量的期待及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的第一需要的满足等。教育是关系中华民族命运的千秋伟业, 教育的发展周期比较长。在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办学质量与办学特色、办学规模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全民族的教育质量意识, 建立健全提升民族教育质量的机制问题是摆在民族学校必须迈出的第一道门槛。

6 学校之间的博弈———双向选择机制

传统的观念与意识中只有学校选择学生的权利, 没有学生逆向选择学校的权利。民族教育的发展, 优质教育资源的不断供给与教育机制的不断完善等, 学校和学生之间双向选择的机制变为现实的可能性。这种选择博弈, 不仅引发民族学校之间甚至与普通学校之间的竞争, 导致学校间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从而形成民族教育改革的紧迫感、危机感和使命感。另外, 要打破学校在行业中的垄断行为, 回复原来的普通学校, 把学校规模精品化式的方向发展。小规模、小班级式的质量化的办学思路及模式, 有利于今后学校的发展, 尤其在学校之间的竞争中没有过多的包袱, 有利于学校内部的进一步调整与改革等。小规模、精品化是民族学校发展的理性的选择。

7 结语

民族教育滞后的因素很多, 现实因素中家庭及社会教育的缺少甚至缺失有一定关联。教学是复杂的各方利益系统组成。通过教学主体师生在错综复杂而又相互影响的教学与学习行为的博弈分析, 对民族教育改革中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探索民族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摘要: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民族地区经济飞速发展, 相形之下民族教育改革举步维艰, 可持续发展动力的人才资源相对匮乏。应用博弈论的视角分析民族学校中的教学相关性影响因素, 构建新型的博弈模式及策略研究。促进民族教育改革。

关键词:民族,学校,教学,博弈

参考文献

[1]多杰扎西.水中氢键的和谐文化探幽[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17) .

民族地区学校足球运动发展的途径 第11篇

摘要 从五人制足球的价值与特点出发,再与民族地区学校足球运动发展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旨在为促进民族地区学校足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民族 足球 五人制

学校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生存、延续之本,一个运动项目要达到普及、提高,不是由上而下,应该是由下而上,只有当整体、全局提高了,才能够促进该项运动的发展。由于民族地区受经济和环境的影响,教育发展落后,人口素质偏低,教学设施落后等诸多因素,制约了民族地区足球运动的发展,从整个全国来看,出现明显的地理、区域差异。就笔者所在民族地区学校了解与调查,我校体育教育专业新生102人,就会踢球的才勉强18人。可见,如何提高民族地区的足球运动水平已经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五人制足球简介

五人制足球是职业足球队的一种练习方法演变而成的足球竞赛性游戏,1989年国际足联FIFA将室内五人制足球定为国际足联的正式比赛项目,成为国际足联六大赛事之一,同时在荷兰举行了第一届世界杯室内五人制足球赛,并规定每四年举办一届。

随着五人制足球的广泛开展,我国从2003年始便有序地举办了室内五人制足球甲级联赛、足协杯五人制足球赛、“李宁杯”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赛。然而,这些赛事的参与者主要出现在广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校,民族地区除了几所重点高校以外,可以说它并不为人所知。

“五人制”足球场地长38-42米,宽约18-22米。“五人制”足球一般在室内举行,通常又称为“室内五人制足球赛”。比赛同样分为上下两个半场,每半场为20分钟,中场休息10分钟,比赛中换人人数、次数不受限制,被替换的队员可以再次替换上场参加比赛,比赛中限制身体直接冲撞对抗,为了减少队员的犯规次数,五人制比赛还增加了5次犯规,既全队犯规每半场达到5次,则第6次犯规时由对方发任意球。此外,五人制足球比赛还有在比赛中禁止铲球、没有越位限制、界外球由脚踢出、球门球由守门员手抛球开出等规则。可见,五人制足球比赛规则较十一人制足球规则更加的简单、较易掌握、理解。

二、五人制足球的价值与特点

(一)场地小但运动量不小

在一个标准的十一人足球场里可以有序的排列4-5个五人制足球场,并且相互之间的影响较小。由于五人制足球的场地、人数特点决定了双方每一个队员都必须参与进攻、参与防守,比赛的节奏比十一人制足球更快,要求队员在比赛中快速的奔跑,必须运用突然的启动、冲刺、急停、转身等一系列的高强度的动作。攻守转换次数多、频率快、强度大,对队员的体能要求高。

(二)比赛人数少但参加人数不少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项目都是以促进人的健康为目的,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是要让更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五人制足球虽然是只有五人参加上场比赛,在同十一人制足球比较中,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进行2场五人制足球比赛,一个标准足球场可以同时开始4-5场五人制足球赛,这样计算就可以在同一时间内最少完成8场比赛,参加比赛的人数就达到了80人次之多。

(三)规则简单但技术要求不简单

五人制足球与十一人制足球规则方面最大的区别在于五人制没有越位限制,不允许铲球,也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冲撞等等。这些简单的规则让队员更容易学习,不会出现十一人制足球中很多队员弄不明白越位的这种情况。然而,规则的简单不代表运动技术要求的降低,在场地小、人数集中的场地中,更注重队员对技术的掌握与运用。特别是传球的准确性、力量的控制、技术动作的隐蔽程度、运球变向的快与灵、过人技术的多样性与实效性、射门时机的把握等,这些都较十一人制足球要求更为精确。

(四)比赛时间短但进球多

在40分钟的比赛中,由于比赛场地小,有效的射门区域相对较大,所以有效射门次数大大增多,同时进球也增多,使比赛更加具有观赏性,这有利于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和观众的热情。例如,在国际足联2008五人制世界杯上,小组赛阶段俄罗斯以31比2的战绩,创造了本赛事的最大分差。就普通的五人制足球比赛,单场比赛平均进球数也在3个左右,这使得比赛更具观赏价值。

三、民族地区学校足球运动发展的普遍特点

(一)传统项目的影响

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中,民族地区普遍开展较好的为篮球、田径、乒乓球、排球等小场地、参与人数少的项目。调查发现,在学校体育开展情况较好的学校中,篮球、田径、排球等项目已经成为部分学校的传统优势项目。当然,具有传统的优势项目能够使学生对该运动项目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提升学校的形象,但是无形中也影响了其他运动项目的普及与推广。像足球这一类参与人数多、场地大的运动项目在民族地区学校体育中很难被领导重视,从而大大的影响了足球运动在民族地区的发展,无形中也剥夺了学生学习该项目的权利,制约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影响了整个学校、地区的足球运动发展水平。

(二)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

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经济落后的西部及沿边地区。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师生比、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场地的严重缺乏等诸多的问题也严重制约了民族地区学校足球发展水平。

在民族地区有近十分之一的农村学校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更不用说专业的足球老师,大部分采用其他科目的教师代替体育教师来完成体育课的教学。当然,严重缺乏足球老师也有很多的时代因素,单从教师的培养机构就不难看出出现这一现象的必然性。就笔者所在民族地区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选择自己专项的情况来看:第一是篮球、第二是田径,已经连续四届学生没有选择足球专项。学生的选择是从自己的特点、毕业以后的工作取向等很多因素来考虑。民族地区既然没有良好的足球运动氛围,那么毕业的足球老师又怎么能有一个好的就业、发展空间?所以很多的学生就选择了自己那一地区或所在地区的大环境下的一些开展很好的运动项目作为自己的专项。

足球运动所需的场地情况在民族地区尤其缺乏。从调查中发现,民族地区的大专院校平均一个学校也就1、2个足球场,从笔者走访的贵州省黔南州的部分民族地区中小学来看,所有县级高中的基本具备一个足球场,初中基本没有,就更不用说地理环境更差一点的乡镇中学。很多学校更规定:校内禁止踢足球。当然,领导、教师是从学校具体情况,怕学生踢坏窗户、踢到同学。然而,笔者认为学校是否应该考虑给学生提供一个所能开展足球运动的场地,而不是出现到中学毕业还没碰过足球的尴尬局面。

(三)教师的观念误区

民族地区学校教师的观念误区,严重阻碍了足球运动在民族地区学校的开展。有的教师总是以场地器材不足、学校规定等种种原因在体育课中不传授足球知识,不开展足球运动。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如此误人子弟的教师使很多人认为:“体育课,是人都会上”。

四、建议

民族地区学校足球运动的发展同样关系到我国整体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我们应充分利用五人制足球场地小、观赏性强、适宜的运动负荷、规则简单易掌握、安全等等其独有的特点,对于促进民族地区学校足球运动的发展与提高,普及与推广,满足民族地区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促进民族地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缓解场地不足,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及推动足球运动自身发展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把它做为一项很好的运动形式和手段在民族地区学校应该被广泛地推广,促进民族地区和我国五人制足球的发展,使其对我国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佳宁.五人制足球[J].中国学校体育.2001.6:51.

[2] 何志林等.现代足球(第1版)[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3] 顾晓艳.黔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调研[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5.3:86-90.

[4] 王亚琼.对贵州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學院学报.2006.3.38-43.

民族学校 第12篇

民族民间体育是指各民族在日常生活、劳动、民族节日、娱乐中,没有高度的组织化和制度化,被大多数人群喜欢且同现代体育在运动形式上存在巨大差异的体育活动,是各民族通过历史凝聚和特殊的体育文化传承的创建,渗透着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追求以及各民族特有的文化积淀形式。

2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间体育项目

湘西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有广泛的群众性,除有全国共同流行的踢毽子、爬杆、拔河、放风筝、跳绳外,还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吉首、凤凰等县市的苗族特别喜爱武术、玩狮子、打苗鼓,每逢节假日都有精彩的表演。苗区矮寨、腊尔山、麻栗场都有传统百狮会,每到这一天,上百头狮子比武献技。俗话说:土家“摆手舞”,苗族“猴儿鼓”,白族喜欢“打仗鼓”。这些项目历史悠久,特色鲜明。苗族武术中的四门派、品字桩、半手棍、棒棒烟、钩钩刀等,是十分罕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土家族的摔抱腰、斗角、抵杠等,对抗激烈,是意志、力量、智慧的较量。有许多体育项目把文体融为一体,既是体育活动,也是文娱活动。苗族的跳鼓、踩鼓、接龙舞,土家族的摆手舞、铜铃、三棒鼓,白族的仗鼓、九子鞭等项目,另外还有:射箭、射弩、扭扁担、拉鼓、跳芦笙、舞吉保、脚踢架、穿针赛跑、斗牛、爬坡杆、掷鸡毛球、跳狮子、打泥脚、跳马儿、花棍、踩脚马、抢贡鸡、珍珠球、抵扛、打花棍、划龙舟、斗鸡、打波螺、划龙舟、滚铁环、八人秋、捏落子、板凳龙、骑竹马、猴儿鼓、打草蛇、织麻赛跑、踢枕头、芦笙刀、抱蛋、网鱼、茅古斯、扳手劲等民族民间体育项目。

3 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领域对课程资源开发的认识局限于教材的修改、更新和引进上,使得大量鲜活的体育课程资源未被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结构单一,不能实现人力、物力、环境等因素的整体资源优势。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课程的改革步伐更加缓慢。湘西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有土家、苗、侗、瑶、白、回、壮、维吾尔、满、蒙古、畲族、布依、彝、黎、佤、仫佬、哈尼、藏、朝鲜、傣、拉姑、水、土、高山、锡伯、纳西、毛南、布朗、僳之、景颇、吉诺、京、善米、羌、塔塔尔、克孜、哈萨克、俄罗斯、门巴、鄂伦春、珞巴、东乡、达斡尔、德昂、独龙、怒、保安、裕固族等50余个民族。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长期以来由于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没有能够得到及时的传播与实践,旧的体育教育模式一直沿用,严重忽视了体育教学的教育功能。导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全国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以下简称为《标准》)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没有得到及时的贯彻落实,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的现状及开发与利用,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挖掘整理“国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又一壮举;是化劣势为优势,扬湘西少数体育课程资源之长的又一创举;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全面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必由之路。其意义相当深远,实用性相当强,使湘西地区的学校所开设的体育课程更富于知识性、创造性和科学性,并且使学生在掌握地方工作和生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当地文化的内涵和真谛;培养学生继承发扬地方文化的情感;具备将当地文化、经济、建设和生活融到全民族多元价值趋向的和谐社会,正确对待西方文化价值的价值观,使湘西地区地方体育课程在现代社会教育中发挥它应该发挥的健康育人的作用。在越来越被人们逐渐遗忘的现实中从新泛发新的活力,为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可以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中得以传承与发扬,为湘西少数民族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4 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本文以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大、中、小学校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湘西地区14所学校的80名体育教师和1000名学生就学校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根据本课题的构思和研究目的,结合有关调查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整理确定出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调查问卷的结构框架。共设计学生、教师两套问卷,发放学生问卷1000份,收回976份,回收率为97.60%,其中有效问卷937份,有效率为93.70%;发放体育教师问卷份80份,收回75份,回收率为93.75%,有效问卷73份,有效率为91.25%。

4.1 体育教师师资状况

通过调查得出,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教师学历情况为:专科占12%,本科占46%,硕士研究生占41%,博士占1%;职称情况为:教授、特级教师占13%,副教授、高级教师占30%,讲师、中级教师占40%,助教、初级教师占17%;年龄情况为:50岁—59岁占10%,40岁—49岁占23%,30岁—39岁占52%,25岁—29岁占15%;性别比例情况为:男教师占72%,女教师占28%;教龄6-15年的占到总数的56%;专职体育教师占到总数的82%,兼职体育教师占18%;学源结构情况为:吉首大学毕业的体育教师占83%,北京体育大学、西安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毕业的教师占17%。调查结果表明,湘西地区学校体育教师师资雄厚,但自身所具有的知识技能没能很好的在体育课中发挥出来,其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仅仅是体育教师还远远不够,更多的将校外民间体育艺人这一丰富的人力资源,充分参与到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中来,为湘西的体育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4.2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状况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学校体育教学内容项目为:篮球、软式排球、健身操、乒乓球、田径等现代体育项目,在体育教学中,只有较少的学校开发了高脚、板鞋、秋千、蹴球、陀螺、苗鼓、跳竹竿、摆手舞,并且有许多已经开放的民族民间项目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进入到常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中,而是在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业余训练、大课间中得到应用。调查结果表明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在开发利用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资源不太理想。

4.3 体育课程信息资源的状况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教师了解和提升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运动技能主要源于影像资料自学(占69%),其次向长辈学习了解(占56%)和网络自学(占56%)这2种渠道。学生对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了解的主要是通过老师上课(占27%)、看报刊(10%)、看电视(12%)、电脑查询(10%)这4种途径。调查结果表明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师生获取民族民间体育课程信息的途径相对比较单一,民族民间体育知识更新速度较慢。

4.4 体育教师对新课程实施标准了解程度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体育教师对新课程实施标准比较了解(占56%),但同时也有一部分老师只是一般了解(占26%)。调查结果表明体育教师在业务学习上相对滞后,主动性教差,这不利于民族民间体育的发展,广大体育教师应该尽量多了解新课程实施标准,从而更加科学合理的实施体育课程标准。

4.5 体育教学场地设施状况

随着国家对民族地区教育经费投入的加大,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学校的教学场地设施等到了有效的改善,学校体育教学场地设施基本上都能够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加之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对场地的要求不高,器材制作简单,只要有基本的场地保障就可以开展,因此在场地设施上各学校都不会存在多大的问题。

4.6 自然地理环境资源的状况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峰峦叠嶂,林木参天,溪河纵横,洞穴成群,自然环境优美,许多学校周边都具有山地,小溪、森林、草地、丘陵、沟渠,这些只有山区才有的地质地貌成为了民族民间体育最好的授课天然教学场地,教师可以根据独特的自然环境,科学的筛选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使学生在自然、阳光、户外、草地这样优美的环境中自觉的参加体育锻炼,从而达到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体育教学目标。

4.7 课外、校外体育资源的状况

调查发现,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学校被调查学生中70%的学生从不参加课外活动或较少的参与课外活动。这对平均体质偏低的学生来说,应该引起教育部门和学校主管领导的高度重视了。调查还发现,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业余运动队训练和自由活动。业余运动队训练主要有:各学校为参加各类级别所举办的运动会而准备的运动队,主要内容有:田径、篮球、排球、武术、健美操等,但是也有少数被国家体育总局、湖南省民委、湘西州体育局所指定的少数民族训练基地学校开展了秋千、板鞋、蹴球、高脚竞速、民族健身操、舞龙的业余训练,这表明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学校课外、校外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情况一般,并且不符合《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中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的要求。

5 民族民间体育进入体育课堂的意义

(1)对于年龄在40岁左右的中年人来说,童年时代那些打陀螺、踩高脚、踢毽子、滚铁环、跳皮筋、跳房子的儿时感觉一定牢牢地记在每一个人的脑海里,这种感觉是那个时代的人们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发现的乐趣和创造幸福的源泉。但是随着世界各国文化通过更多途径的相互交融,民族民间体育项目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将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引进学校体育课程既是对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传承和弘扬,也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民族民间项目从体育的角度了解各民族的悠久文化历史的有效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在选择终身体育锻炼项目的一种延伸,更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有益而成功的尝试。

(2)民族民间体育拥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民族特点突出,在民间长期流传,深受群众的喜欢,同时他所具有的健身价值也很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也是学生比较喜欢参与的体育项目,把民族民间体育引入体育课堂,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也能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毅力,使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3)当今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面对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往往显得苍白无力,而民族民间体育中所蕴涵的强烈的民族情感和民族向心力,都是许多现代体育不具备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因此让这些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教学中也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的一种极好的方法与手段。

6 建议

(1)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具有形式多样、欣赏性强、简单易学、趣味性、健身性强、场地要求低、规则简单等特点,体育教师要积极开发可以进入体育课堂的民族民间体育,但在开发时一定要遵循体育课程开发与利用的各项原则,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强化地方民族特色,开发好、利用好传统的、民族的、特色的体育课程资源,从而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2)开发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不仅仅是靠体育教师一己之力,还需要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民间艺人参与、家长的帮助和支持,这些都是影响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只有把所有的重要因素凝聚起来,所有的有志之士共同承担起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责任,才能更好的开发与利用好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更好的为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体育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3)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民族民间体育信息在网络上出现,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领导就要在制度上鼓励体育教师更好的利用网络资源,加强自身民族民间体育知识的学习,从网络视频上学习民族民间体育技能,再根据体育教学规律把学到的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引进到学校体育课程中去。

(4)由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的“国培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也是由国家出资直接用于教师的培训,这样既可以解决学校没有经费送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的尴尬情况,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学校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更好的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5)俗话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建议承担“国培计划”骨干体育教师培训任务的高校,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在培训授课计划中加入少数民族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相关内容,同时增加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授课课时,这样由参与培训的教师返回本校后可以把通过学习掌握的新的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传授给本校师生,这样由点到面的传承形式,为解决民族民间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更为宽广的途径。

摘要: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民间体育资源,但由于历史原因、地域问题,导致在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中没有得到及时的开发和利用,课改步伐严重滞后,文章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就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如何利用和开发好这些优质的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进行了阐述,旨在为湘西少数民族体育教育改革的加速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师师资力量雄厚完全具备了开发民族民间体育课程的能力;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自然地理环境资源丰富;教师和学生获取民族民间体育资源的渠道比较单一;体育教师对新课程实施标准了解程度相对较低;体育教学场地设施可以满足民族民间体育课程的开发条件;学生从不参加课外活动或较少参与课外活动。

上一篇:钢骨架聚乙烯复合管下一篇:集体主义教育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