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框架范文

2024-06-03

操作框架范文(精选5篇)

操作框架 第1篇

如今各国都在探讨着电子政务框架的建设。我国更应该抓住这个机遇, 研究各国的电子政务框架优势, 结合国情, 总结出适合“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框架体系。本文介绍了欧盟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希望对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有所帮助。

目前, 对电子政务框架并没有明确的定义, 由于电子政务框架属于应用性框架, 各国应用于自己国家所开发出来的框架, 其名称也有所不同, 但本质与作用大体一致。本文所要研究的“电子政务框架”, 指的是建立一个统一的、简化的标准系统来指导不同的政务信息进行存储, 共享和交互, 也就是能构成电子政务的一个基础层, 或者说是顶层架构, 这样一来政府办公效率将会提高, 也能解决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利用等问题。

欧盟电子政务互操作框架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如图1所示:

这四项互操作特点颇多。在法律层面上, 欧盟电子政务互操作框架面临很多的挑战。其互操作性会受到不同地区各种法律的影响。首先各成员国的文化背景, 经济发展情况不同。一些落后的或存在特殊文化背景的成员国很难迅速适应法律联盟, 甚至无法执行相关条例。因此, 虽然说欧盟电子政务服务者在执行电子政务服务时应顺从客观框架,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与框架不一致, 其服务就应该被推迟或者暂停。在欧盟, 对这样的成员国有一个所谓的“PILOT”系统 (迷你欧盟电子政务服务) , 是由该成员国与欧盟委员会共同制定的, 对特殊情况而设定的特殊规则, 从而降低风险去解决冲突问题并获得更多的经验来提供服务。

其次, 为了解决来自非欧盟成员国非法窃取数据信息而导致的跨界纠纷, 在2007年, 欧盟在英国身份和护照服务局 (IPS) 的领导下推出了一项计划“STG百万计划”, 也可以叫做“欧盟电子身份认证计划”。该项计划能够通过测试来认证是否能够允许提供这种跨国界的电子政务服务。

第三是通过框架采购中内嵌法律标准的方式推动法律互操作的执行。因为目前这些法律标准并没有在欧盟政策中被引用或被强制。因此, 法律的推广范围还不能充分反映欧盟信息通讯技术的市场现状 (例如广泛使用的TCP/IP协议等) 。为了普及法律联盟, 降低法律风险, 提高框架的利用率, 欧盟委员会建议法律标准应该内嵌到框架的采购过程中, 在有能力的地方优先开放使用其标准和规格。

第四, 法律中对信息通讯技术 (ICT) 的要求, 信息通讯技术的标准在确定后会再一次接受来自各国的评价。最终需要国家和欧洲议会的批准, 来保证每个成员国基础公共功能的可用性, 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

1 组织层面上的特点

1.1 业务流程重组的使用。

欧盟的政务业务流程再造可以说是从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中移植而来的。以电子政务为基础, 变更过去的业务流程, 对客户需求进行分析得到公民企业需要的服务和希望如何提供服务, 不再受各个机构的壁垒, 提高协调合作, 对资源进行重新的整合。这样用户可以通过一站式的电子政务享受到所需要的服务, 去掉不必要的繁杂环节。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业务流程接口, 即所谓的B I I (Business Interoperability Interfaces) 起到了一个“分散责任”的作用。想要建立BII业务接口互操作, 首先要分析目前欧盟各国使用的等同或类似的业务流程, 建立对业务流程共同的理解, 鉴定共同的元素, 将流程分解成流程模块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跨边界连接。

1.2 引入服务水平协议。

欧盟为了突出以用户为中心, 以满足公民企业需求为宗旨, 在框架中加入服务水平协议 (SLA) 。服务水平协议也是从企业管理当中转化而来的, 将服务水平协议加入组织层中, 表现了欧盟对政务服务的重视程度, 定义了一个标准化的, 透明的, 正式的服务, 能够让公民参与并监督, 了解公民企业不断变化的需求, 不断改进服务内容方式和评价指标, 使双方受益。服务水平协议的表现方式有很多, 欧盟的服务水平协议有一种叫“合作备忘录” (MoU's) 。

合作备忘录, 记录了用户接受服务的反映。这使得整个服务机制都是透明的, 能够更好的定位网络故障, 解决问题, 防止系统的崩溃。有的服务提供商故意对服务水平协议解释不够详尽, 走法律的擦边球来避免自己在提供服务时的不足或不当, 但这样一来客户会受到侵害, 让客户对这个服务机构失去信息, 不再与之合作。如果服务水平协议制作的详尽, 并和顾客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不断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这样会争取到更多的客户, 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1.3 评估体系的建立。

欧盟互操作框架的组织层中对政务服务业务有一个专门的评价体系, 叫做通用评估框架 (CAF) , 评价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完成所要求服务的方法进行评价, 也叫过程评价;另一方面是对服务实施后的效果的评价, 也叫结果评价。评价以打分的方式进行。通用评价框架包括了五个“过程”评价和四个“结果”评价, 这两个属于顶级评价要素, 之下还有次级评价要素共27个。欧盟已对通用评估框架的使用方法编制成一个通用评估框架手册, 在这个手册里有关于评价内容的定义、方法、指标等等, 到2003年末, 欧盟25个成员国将近五百个政务服务机构在自己的系统中加入了通用评估框架。

评估体系通俗易懂, 容易上手, 这主要还是归功于前台界面的设计。能够通过评估体系快速的发现什么地方需要修正, 什么地方值得继续发扬, 不断地去完善系统。在欧盟, 如丹麦等国家, 政府十分重视评估体系的应用, 总理府设定了专门的部门来从事这项工作并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肯定。

在语义层面上, 欧盟认为互操作电子政务的目标在于不仅仅是让信息资源和业务流程组合衔接起来, 还要允许信息被自动理解。由于政府信息所在的各个系统是自主的, 异构的, 不论是从数据结构到数据库系统, 还是从操作系统到应用系统, 以及编码格式、文件格式, 用户界面等等都有可能有所不同。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欧盟电子政务互操作框架将这些异构自主的信息资源整合起来, 然后再向不同的用户企业提供集成的信息, 进行无障碍交流, 实现信息共享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 因此欧盟将“语义”这个时尚的新理论纳入到了互操作框架的建设中, 使用元数据、知识本体和语义Web等为电子政务服务互操作提供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让公民之间、企业之间、甚至是电脑与人之间, 电脑之间的信息能无障碍的沟通, 不论是哪个成员国的公民企业输出的信息, 机器都可以理解, 并匹配出所需要的服务。

2 技术层面的特点

2.1 技术标准的建立为了实现互操作框架的信息交互, 在技术领域, 欧盟制定了交互技术标准。因为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好的平台, 在这里全世界的计算机以及信息资源可以连接起来, 现在需要的是展示数据的普遍可读格式以及统一遵守的各种协议, 例如TCP/IP, HTTP以及S/MIME等。欧盟在实施标准时, 首先发掘新的技术标准在各个成员国中哪些是比较合适的, 且成员国之间也有趋向一致的合作来鼓励和支持有些标准集合。这样一来, 这些框架对政务服务采用的技术标准会遵守每个合作者考虑的“最合适的组织方式, 数据处理方式和网站方式”。

2.2 多语种要求欧盟由多个成员国构成, 只采取一个官方语言英文, 会造成语言不通的成员国公民企业政府信息交流的障碍。所以不同的成员国, 他们通过电子邮件或者客户端提出需求, 应该尽可能方便公民和企业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提问, 将问题描述清楚。要不就是用欧共体所要求的几种语言来描述需求, 目前欧盟所实现的有三种语言英语, 法语和德语。

欧盟官方认为, 由于欧盟的服务通过门户网站提供, 因此最高级别的门户网站接口应该是完全支持多语种的, 第二级的网页 (对介绍文字和连接的描述) 应该提供官方语言, 外部链接和国家网站上的相关链接应该至少能用一种除了本国语的其他语言获取 (例如英语) 。其他情况下允许提供机器翻译软件来将网站内容大致翻译成所需的语言。真正体现了对每一个使用框架的成员的尊重和重视。

2.3 安全方面的考虑互操作技术使得原来封闭的信息公开, 这必然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目前欧盟已经通过制定法律对技术风险进行约束。主要体现在欧盟各国的技术要求满足欧盟所谓的“安全文化” (culture of security) , 以安全性能高的标准作为指导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公共服务所需的互操作性电子认证管理 (eIDM) 的应用。欧盟确立了《电子签名指令》, 用来推动成员国间的相互识别和电子签名的互操作性, 并开展电子认证和识别方面的立法需求调查。欧盟要求各成员国在信息交互的同时要对发送和接受的信息按级别进行分类。建立完整的信息安全系统, 考虑到包括一般性安全服务-PKI, 网络安全服务, 防火墙;保护免受病毒, 蠕虫, 木马和电子邮件炸弹等等的安全层面。

欧盟电子政务互操作框架面临的难题。首先, 在业务流程再造时, 政府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需要选择什么样的业务是需要再造的, 这需要多方的努力合作, 要考虑到所有城市面临的危机问题, 承受的能力, 工作量比较大, 内容繁杂。所以欧盟建议应该先从简单的, 容易实现的业务流程改造入手, 建立业务流程分类模型, 提炼出一些部门间的通用交互模块。在使用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评估, 不断地完善, 从而避免缺陷, 故障和返工。

其次, 在写作服务水平协议时, 有些服务提供部门对服务的自信度不高, 以及考虑到管理多方服务的复杂性, 不愿提供服务水平协议, 造成合作上的困难。

第三, 在制定法律环境时, 特殊的条款与大量的细节过多。不同的法律框架, 不同的经济条件及文化环境使用的技术和法律不同。

另外欧盟会议中民主的决策和参与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各个成员国的投票出席率不高, 公民参与的呼声却高涨。加上虽然愿望是好的, 但系统要实现优良的扩展性和重复性还是相当困难的, 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3. 我国从欧盟电子政务互操作框架中可借鉴之处

我国县级以上政府门户网站拥有率达到73.15%。这说明我国电子政务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 但是各地区、各部门的电子政务网站发展极为不均衡, 整体的功能和质量很难得到有效的保证, 一些政府网站还发布陈旧、错误的政府信息。另外所有的政府网站都是分散管理, 根本没有达到有效的互联互通, 引发了“信息孤岛”等多种问题。这一状况极大的影响了公众通过网络获取政府信息资源的效率。

综合对欧盟电子政务互操作框架的研究和分析, 笔者认为我国从其框架中可借鉴之处有以下几点:

首先就是对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视, 学习欧盟, 制定一个“行动计划”, 这样能够指明目标, 全民参与朝一个方向共同努力。

其次, 加强合作。欧盟的特殊性质, 决定了其在制定和执行各种方案时必须更多地考虑国家间的协调与合作,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整个欧洲地区的建设。

第三, 在法律方面, 我国还没有专门的电子政务法案, 相关的法律都分散在一些行政法, 信息安全法, 基础设施建设法等当中, 虽然目前拥有专门电子政务法案的国家并不是很多, 但这是必要的。在我国宪法是最高级别, 各个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电子政务特色以国家级别为标准, 建立地方电子政务法律。

第四, 业务流程改造的引入。现在, 我国的电子政务的能力几乎都是信息的展示, 最多就是表格下载, 也有在线业务的办理, 但格外的少, 更别说什么跨省市在线业务办理了。我国政务办理的特点就是在多个地方来回, 多次审批, 正所谓“重审批, 轻监管, 重收费, 轻服务”, 浪费时间和精力。而部门之间协调合作也不好, 信息无法共享, 办理也不够清晰透明。因此要建立快速响应的共享服务。

第五, 评价体系的建立。通过对组织管理和绩效问题的诊断, 并与其他公共部门进行比较, 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改善管理质量, 实现所有地区的公民, 不论性别、国籍、年龄、收入、健康状况等, 都能通过电子政务的渠道, 享受到可靠、便捷服务所带来的利益。

最后就是技术标准的建立, 目前我国的各个政府办公信息技术标准不统一, 各有各的软件, 操作系统和数据库。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数据共享传输的困难, 也为以后下达新的业务变革进行的系统扩展造成了障碍, 因此要制定标准来实现共享, 建立公共数据库, 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http://ec.europa.eu/idabc/en/document/7691 presentation-2nd European CIO meeting

[2]http://ec.europa.eu/idabc/en/document/5101 IDABC work programme 2005-2009

[3]http://ec.europa.eu/idabc/en/document/3202 IDA report 22-june 2004

[4]梁静, 石冰心.服务水平协议的现状及未来.电信快报.2001 (9) :22-24

[5]刘旭东, 纵向东.欧盟国家公共部门通用评估框架评价.国家行政学院报.2005 (6) 77-80

[6]http://ec.europa.eu/idabc/en/document/7768 European action plan on eSignatures andeIdentification

[7]http://portal.vsharing.com/print.aspx?id=520629 2005年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得到质的提升

操作框架 第2篇

操作风险的定义和分类

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公布后,便作为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神圣条约”,被全世界10多个国家采用。然而,在其十几年的实施过程中,随着金融风险管理领域时间和研究的发展,该协议的一些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同时,十几年中银行业、金融市场及金融监管各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也使得1988年资本协议越来越不能适应银行业和监管者的需要。因此,修改资本协议的工作从1998年开始,在1999年6月、2001年1月和2003年4月,巴塞尔委员会分别发布了三个版本的新协议征求意见稿。新协议中一项重要的修改,就是将操作风险纳入风险资本的计算和监管框架。这一做法,引起了金融业、专家学者和各国监管当局对操作风险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讨论不仅包括操作风险对应的资本要求问题,还涉及了与操作风险相关的很多方面。

操作风险可以说是银行面临的最古老的一种风险,然而,对操作风险一般概念的研究却是近几年才开始的。和对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不同的是,人们对操作风险相当漠视。据统计,美国1979年以来出现问题的163家银行,81%的问题银行缺乏良好的信贷政策或者即便有好政策也形同虚设,63%的问题银行对关键部门及其高管人员内部监管不力,59%的问题银行没有对其贷款逐笔进行有效地事先、事中和事后风险管理。可见和非常技术性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而言,操作风险对银行的影响更为重要。

迄今为止,不同组织提出了对操作风险的不同定义,在1998年9月时,巴塞尔委员会还声称,许多银行其实是将操作风险定义为无法归入市场风险或操作风险。调查显示,过程和程序、人员和人为错误、内部控制、内部和外部事件、直接和间接损失、失误、技术和系统等,都是近年操作风险定义中频繁出现的关键词。几乎所有定义都强调内部操作,但未预期的外部事件也被列入操作风险。并且,很多定义在提到损失时,指的都不只是操作或事件带来的直接损失,还将银行信誉和市场价值变化而导致的间接损失包括在内。总的来说,定义的方式有两大类:直接定义和间接定义。间接方式把操作风险定义为除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外的所有风险。这种定义虽然简单,但是几乎没有给出任何定义性或描述性的关键词句。因此,在英国银行家协会(BBA)采用直接方式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的不完善或失误,或外部事件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奉献”之后,这个定义便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从2001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关于操作风险的咨询报告直到上未定稿的新资本协议中,也沿用了这个定义。

这个定义有以下几个特定:1、关注内部操作,内部操作就是银行及其员工的作为或不作为,银行能够也应该对其施加影响。2、重视概念中的过程导向。3、人员和人员失误起着决定性作用,但人员失误不包括出于个人利益和知识不足的失误。4、外部事件是指自然、政治或军事事件,技术设施的缺陷,以及法律、税收和监管方面的变化。5、内部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常见的操作风险分类方法将其划分为以下七种事件类型:1、内部欺诈:故意欺骗、盗用财产或违反规则、法律、公司政策的行为。2、外部欺诈:第三方故意欺骗、盗用财产或违反法律的行为。3、雇员活动和工作场所安全:由个人伤害赔偿金支付或差别及歧视事件引起的违反雇员、健康或安全相关法律或协议的行为。4、客户、产品和业务活动:无意或由于疏忽没能履行对特定客户的专业职责,或者由于产品的性质或设计产生类似结果。5、实物资产的损坏:自然灾害或其他事件造成的实物资产损失或损坏。6、业务中断和系统错误:业务的意外中断或系统出现错误。7、行政、交付和过程管理:由于与交易对方的关系而产生的交易过程错误或过程管理不善。

也有研究将操作风险分为风险驱动力和风险因素两个系统,操作风险的驱动力包括了人、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外部供应和自然灾害五大驱动力,而导致的风险因素则包括了清算风险、法律风险、名誉风险、舞弊、丢失市场份额或重要客户、战略风险、联盟风险、信息技术风险、环境风险等。

与操作风险紧密相关的一个概念是操作风险损失。操作风险损失是指与操作风险事件相联系,并且按照通用会计准则被反映在银行财务报表上的财务冲击。这里所说的财务冲击包括所有与某一操作风险事件相联系的成本支出,但不包括机会成本、损失的收入和为避免后续操作风险损失实施的措施的相关成本。

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

新巴塞尔协议的制定,主要考虑的是十国集团成员国“国际活跃银行”(internationally active banks)的需要,并没有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和金融监管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果实施新协议,不仅难度大,还可能给我国银行业的运行和监管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2003年7月31日致巴塞尔委员会主席卡如纳先生的信中表示,至少在十国集团2006年实施新巴塞尔协议的几年后,我国仍将继续执行1988年的老协议。

尽管如此,新巴塞尔协议中包含的银行风险管理方面的先进理念,以及国际上围绕新协议展开的讨论和研究,对如何加强我国银行业的操作风险管理,仍然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1、 确立对风险足够敏感的资本配置观

资本充足率是新巴塞尔协议的第一支柱。不论是提出更加复杂也更加精确的内部计量方法,还是将操作风险纳入资本充足率计算,都反映了巴塞尔委员会对资本充足性一贯的关注。但对资本充足率的意义不能仅仅停留在如何满足巴塞尔协议的角度,而应该理解新巴塞尔协议所作的种种努力,都是试图使得银行对风险更为敏感而已。

总体而言,资本充足率偏低是我国银行长期以来的现实情况。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近年来我国银行资产增长较快,银行处于快速扩张期,资本的动态配置不足;二是银行盈利空间有限,通过自身积累增加资本的能力不足;三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相对不发达,银行缺乏有效的外部注资渠道。就市场、信用和操作等诸多风险中,也许操作风险是仅次于银行官本位的第二大风险因素。仅仅将新巴塞尔协议视为监管要求是不够的,需要从司库、监管、风险管理和股东权益等多方面考虑资本配置的必要性,和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框架的确立问题。

2、 关于对操作风险的认识

操作风险包含的范围广泛、种类多样,涉及银行的各种业务领域,管理人员和基层业务人员都担负着控制操作风险的责任。因此必须加强银行全员对操作风险的认识,建立内部风险控制文化,以营造出良好的操作风险管理和控制环境。

建立风险控制文化需要从诸多方面着手,一是要着手增强人的能力,这是指全体员工在从事业务活动时遵守统一的行为规范,所有员工都清晰了解本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对风险的敏感程度、承受水平、控制手段有足够的理解和掌握;二是要着手完善计算机系统,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利用;三是内控制度的建设,对资产业务的流程进行基于风险管理的再造,在内部风险控制文化的建设中,高级管理层应首先了解本行的主要操作风险所在,在日常的管理中积极倡导建立有力的风险控制文化,将本行的内部控制战略和政策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各个层级的每一位管理者和员工,使操作风险控制成为全体员工日常工作中的一个目标;四是要对外部供应和自然灾难造成的银行失败有足够的预案准备。

3、 关于操作风险的管理框架

虽然中国人民银行于2002年9月发布并开始实施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导》,对我国银行建立操作风险管理和控制框架提出了要求,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仍然有很多的问题。内部控制建设滞后,部分制度不切合实际,部分制度针对性差,执行流于形式等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和控制水平的提高。

要解决这些问题,使我国银行拥有适应业务发展水平的有效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并能利用该框架实现操作风险的有效控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构建责权明晰的风险管理架构。其中董事会对银行风险管理负有最终责任;风险管理委员会隶属于董事会,向董事会提供独立支持;必要时设立首席风险管理官,使风险管理部门独立于业务部门,对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各部门业务主管和业务经理对所在的业务中的风险事件负责。2、从现代商业银行管理和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的要求出发配置人力资源,形成有效的横向制约机制。有效的横向制约机制对内部人员欺诈和操作疏忽带来的操作风险的控制非常重要。3、人的因素在操作风险的产生方面占有很大的比重,员工的道德水平、有关风险的知识、业务熟练程度等方面的素质,对操作风险的预防和控制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从道德、知识和业务方面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是构建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和控制框架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

货币政策操作框架新视角初探 第3篇

传统的货币经济理论成型于2007年次贷危机之前, 危机的爆发在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损害的同时, 也引发了对理论和政策本身的反思。基于传统基础理论体系, 借鉴美国次贷危机与我国经济新常态两个典型案例引发的诸多思考, 本文将提出一个包容性的货币经济理论新框架, 文中将其命名为“经济状态三角”与“货币政策三角”。

“经济状态三角”与“货币政策三角”的提出并不是对传统货币经济理论的否定或批判, 而是从一个更广阔的层面对危机前传统理论与其危机后新发展的一个新的认识框架和视角。该框架的提出在方法论上主要源于全分类的思想。如同滤波技术将一个完整的经济系统全分类为不同幅度的周期与趋势因素组合。本文借鉴复杂系统的有关概念将一个完整的经济系统全分类为包含通常态、危机态与过渡态的经济状态三角, 其中危机态相当于复杂系统中的极端状态, 过渡态相当于复杂系统的临界状态 (或称奇点状态) , 通常态则相当于复杂系统除极端状态与临界状态之外的其他状态。

为了进一步突出危机态与过渡态在新框架中的特殊性, 本文将二者统称为“非常态”。“非常态”的概念较早由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提出, 他认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中蕴含周期性等非常态属性, 只有更好地理解当前经济增速显著降低的逻辑, 才有助于真正把“稳增长”与“调失衡”政策结合起来。与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明的观点类似, 认为中国的新常态也是一种过渡态。此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唐文进等人对次贷危机期间的非常态货币政策进行了研究, 并得出了对中国政策运用的启示。本文对上述概念与研究进行了融合与发展, 将危机态与过渡态两种非常态与通常态共同纳入一个全新的货币经济基础框架和视角。当然本文对非常态仅给出了一个称谓性的定义, 其正式定义尚需更多的研究者共同探讨。下面将对经济状态三角与货币政策三角的含义进行分析。

2非常态与经济状态三角

传统上, 一国的经济状态或经济周期可以分为扩张与收缩两种不同类型, 此种划分虽然对经济系统运行的认识具有基础性的指导作用, 但其对实际经济状态的刻画过于简单, 对货币政策的操作也不具备进一步的指示性。在此基础上, 伯南克等人对此二维划分框架进行了调整, 将大萧条代表的危机态置于整个经济研究框架的突出位置。实际上, 伯南克的经济研究框架也是二维模式的, 二维的一端是大萧条式的危机状态, 另一端是传统的幅度较浅的衰退与扩张状态。伯南克式的经济状态划分方式与研究视角对于货币政策具有实际与突出的指导作用, 在通常的扩张与收缩经济状态下, 可以传统的反周期货币政策进行应对, 而在较为严重的危机状态, 则需采用非常规的货币救助措施进行应对。可以说, 伯南克的研究是对传统经济与货币理论的重大突破, 且其研究成果经受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实践检验。本文将在伯南克的基础上, 对经济与货币的认识模式或框架进行更为深入的扩展与完善, 形成一个内涵更为丰富的三维经济货币理论划分框架或体系。

如图1所示, 在危机态从传统经济状态 (周期) 划分独立出来的基础上, 本文进一步将过渡态从通常态——危机态二维框架中独立出来, 形成一个三维的经济状态划分空间。经济状态三角中的通常态指一般的经济周期或波动状态, 其波幅较小, 对经济与政策的冲击也较小, 该状态最为常见, 在经济状态空间中历时最久。危机态指类似1930年代大萧条和21世纪初次贷危机的较为严重的危机经济状态, 其波幅较深, 对经济与政策的冲击也较大, 该状态出现的频次较低。过渡态指与通常态、危机态相关 (存在风险隐患但危机尚未实际发生) 但又不同的一种较为不稳定的过渡状态或进程 (中国经济新常态也属于一种过渡态) 。其波幅介于通常态与危机态之间, 对经济与政策的考验较强, 若处理得当过渡态会演化为通常态, 但若应对不当, 过渡态则可能演变为危机态。该状态出现的频次也介于通常态与危机态之间。应当注意的是, 经济状态三角的三个顶点具有相互转换的动态性。在不同的发展路径以及外部冲击下, 通常态可以转换为危机态或过渡态, 危机态依据不同的市场修复能力与政策应对水平经历一定的时间可以转化为过渡态并最终形成通常态, 而过渡态由于政策的得失向其他状态的转化则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既可能转化为通常态, 也无法完全避免转化为危机态。

3非常态下货币政策与货币政策三角

与上述三种经济状态的划分相适应, 货币政策也可以分为三类, 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货币政策三角, 也即一个三维的货币政策空间分析框架。

如图2所示, 在货币政策三角中, 新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用于经济状态三角中的通常态, 指根据经济的冷热状态实施反周期的货币政策操作, 以最大化货币政策目标, 当前新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已经形成相当完备的理论与操作体系, 在货币理论中占据主流地位。伯南克主义货币政策 (在大萧条期间称为凯恩斯主义, 伯南克在次贷危机中进行了完善) 适用于经济的危机态, 此时常规的新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效力无法发挥, 需要应用QE等非常规政策实施危机救助。伯南克主义货币政策属于一种“在线治疗”式的政策, 是对传统货币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中庸主义货币政策适用于经济的过渡态 (典型如中国当前的转型期) , 中庸主义也是实用主义, 吸取了新凯恩斯主义与伯南克主义两者的优势, 其操作重在量的精准控制, 未雨绸缪, 为经济顺利度过转型期提供适宜的货币环境。从货币职能上看, 新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中货币的交易职能占优, 通过货币操作维护宏观经济自身调节机制的运行。而伯南克主义货币政策中货币的价值职能占优, 通过向财富严重受损的经济中注入货币 (价值或财富) 实施危机救助。中庸主义的货币政策中, 交易与价值两种职能都发挥重要作用, 既要防范经济向危机演化, 又要避免经济自身的调节功能受到过度损伤。以一个不恰当的例子进行表述, 新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类似中医疗法, 伯南克主义货币政策类似西医疗法, 而中庸主义货币政策则类似中西医结合疗法。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各类货币政策都具有一定的凯恩斯主义属性 (此处意为干预主义) , 因为货币政策具有非中性的一面, 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4经济状态三角与货币政策三角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文探讨性地构建了经济状态三角与货币政策三角, 这是从新的视角对经济状态与货币政策空间的全分类, 其理论与现实意义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在经济理论方面, 某种经济状态其实也是一种经济系统或生态, 具有系统论中的复杂性, 经济三角中的三个顶点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经济系统或生态。通常态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状态, 各经济参与主体能够根据自身经济资源做出较为理性的经济决策。危机态是一种非常时期下的经济状态, 经济主体出于恐惧以及群体效应等因素会做出非理性的经济决策, 个体的非理性又会导致经济系统的非理性。过渡态与其他两种状态相比, 是一种较为不稳定的状态, 经济主体在各种结构失衡下进行决策时往往处于两难的矛盾中, 经济系统的发展轨迹较难掌控。第二, 在政策研究与制定方面, 货币政策三角中三个顶点则分别代表了货币政策操作的三种理论体系。新凯恩斯主义货币体系已经较为成熟, 能够应对通常状况下的经济波动与冲击。伯南克主义货币政策基于大萧条中产生的凯恩斯主义, 经过次贷危机的实践与洗礼更趋成熟, 成为应对重大危机的有力理论和工具。中庸主义货币政策兼顾其他两种理论的优势适用于转型期的过渡经济形态 (在此形态下其他两种货币政策理论适用性较低) , 但其尚未发展为一种成熟的理论体系。三种经济状态及其相应的货币政策理论的划分, 有助于政策制定者更为准确地判定经济所处的状态, 并有利于降低政策的失误机率, 做出更加合理、针对性更强的政策选择。第三, 在方法论方面, 三角空间中的理论体系是具有递进性与包容性的。也即是说, 若要在危机状态下更为精准地应用伯南克主义货币政策, 政策制定者需要首先对通常态下的新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理论有深入的了解与研究。同样, 若要在转型状态下更为合理地运用中庸实用主义的货币政策方法, 前提是需要政策制定者对新凯恩斯主义及伯南克主义货币政策两者都要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

参考文献

[1]本·伯南克.大萧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3.

[2]刘鹤.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3.

[3]李波, 伍戈, 席钰.论“结构性”货币政策[J].比较, 2015 (2) .

[4]李扬, 张晓晶.“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前景[J].经济研究, 2015 (5) .

操作框架 第4篇

一、自主探究的基础:让角色发生转换

《科学 (7-9年级) 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教育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应当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等活动来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应根据《标准》能动地发挥作用, 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规范者, 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主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这就明确向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道者”、“解惑者”, 而是要转换角色, 要把以前注重知识传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身份转换为组织、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的亲密伙伴身份。为了使素质教育能落到实处, 真正体现出学生是科学探究的主体, 教师把握住自己的角色身份是非常必要的。

1. 领悟《标准》, 当好组织者

教师如何去组织好学生, 组织好一堂实验探究课, 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主体意识能凸现于课堂之中, 表现自我, 体现出自主探究的主体地位, 实际是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准》是素质教育形式下指导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教师只有在充分把握《标准》理念的基础上领悟、钻研教材, 备课时把握住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个核心, 精心组织, 全面考虑, 以学生身份、学生视野去观察、思考, 才能体现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才能组织好学生的探究活动。因此真正当好组织者, 在备课时教师的工作量就比以前增大了若干倍。钻研、组织备课材料时, 要从这几方面去考虑:组织的材料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要能引起学生对自主探究科学的强烈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要能体现出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科学素养的培养来, 教师就要从这些方面去钻研、组织材料, 把握知识、能力互化的切入点, 在引领学生探究时才能有的放矢。当好组织者还体现在对学生的组织上。上课时指导学生分组, 推举小组长, 小组内合作, 提出问题, 怎样把握问题, 也即要使提出的问题能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这些都是教师身份转换为组织者后首先要去思考、正视的问题。

2. 把握方向, 成为探究的引导者

学生主体地位凸现于自主探究科学的过程中后, 如何结合探究中出现的问题去把握探究方向, 是教师角色转换后需要明确的问题。要真正起到引领者的“引路人”的作用, 教师不能离开对《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的系统学习, 特别要理解、学习好学生的个别差异理论, 才能根据学生人格的差异去组织教学。从教师的内心深处去尊重每一个学习小组, 尊重每一个学生, 当好引领者、“引路人”。因为学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如何去把握探究方向, 正确引领学生。要结合《标准》理念, 掌握初中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发展特点, 了解初中学生的一般认知水平, 才能容易针对不同年龄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不会超出他们的内化能力、又能引导他们迈向高层次、高阶段去自主探究的教学内容来。

二、自主探究的氛围:让课堂充满乐趣

构建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必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 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成为学习的主人。

1. 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是课堂充满乐趣的基础

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这种关系的基础就是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对教学而言, 交往意味着对话, 意味着参与, 意味着相互建构, 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 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 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 主体性的凸现, 个性的彰显, 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 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 而是一起分享理解。首先, 教师要放下传统教学中师道尊严的架子, 要与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合作的、朋友式的关系, 要走下讲台, 要仔细聆听学生的回答, 要近距离地与学生接触, 克服学生将老师视为真理和智慧的化身的稚见, 消除对老师的神秘感和敬畏感。其次, 让学生明确, 一室之中, 在座者均是主人, 师生之间只有年龄差别, 没有人格不等, 从“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的基本准则出发, 不断提出独立判断, 不断给老师提供完善思想的机遇, 这是爱师的更高的表现。这样, 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的心情舒畅, 思维活跃, 从而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这种宽松氛围的建立, 能够使学生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能最大限度地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意愿,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使学生敢于思考, 敢于探索, 从而有自己真切的学习科学的体验。

2. 不断创设问题情境, 是课堂充满乐趣的关键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来自于充满疑问的问题的情境。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 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使学生的求知心理与内容之间产生一种“不协调”, 把学生引入“不协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从而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和渴求新知的兴趣, 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通过问题的创设, 以疑激思, 以疑激趣, 当然, 设疑要有启发性、趣味性、挑战性,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给思维以动力,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 教师以语言的方式呈现问题情境

这种方式主要是教师以语言描述具体的事实或问题为主, 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这些事实或问题可以是日常生活中与所学内容有关的物品、现象、事件和经验, 与科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工农业生产问题以及体现科学与社会、经济、人类文明发展有关的事实和材料、发明发现的故事等。例如, 学习硬水、软水时, 用家用水壶为什么会长水垢来创设问题情境;学习燃料的完全与不完全燃烧时, 用厨房中炒菜的锅为什么锅煤越积越多来创设问题情境;学习物质的溶解时, 用为什么葡萄糖吃到嘴里会发凉来创设问题情境等。

(2) 应用多媒体技术呈现问题情境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方便地将视频、图片、动画、声音等多媒体集成在一起, 形象地显示常规教育手段难以显示的教学情境, 优化问题情境的呈现方式。如学习吸烟、吸毒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时, 用多媒体播放吸烟者的肺部病理照片以及毒品对人身心的摧残的录像或图片等。

(3) 以实验的方式呈现问题情境

科学实验既是科学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 又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也是呈现问题情境的基本素材和方式。通过科学实验可以创设许多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例如, 通过实验模拟面粉的燃烧爆炸, 创设问题情境, 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面粉厂要严禁烟火。

三、自主探究的前提:让个体独立感悟

科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的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所要认识的科学知识虽然是人类已知的, 但对学生来说, 却是新的、未知的, 他们学习时仍然要经历一个由不知到已知的认识过程, 不可能单靠学习现代科学结论来完成, 特别是其中蕴含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思维品质, 很难从现成的科学结论中获取, 所以科学的学习过程, 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所学科学知识的现实背景, 真真切切地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 从而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 提高探索学习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必须要确保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要把握好“教”与“学”的尺度, 切实做到让学生自主探究、自教自评、自主释疑和自我归纳、总结、自我评价等方面。

例如, 学习消化和吸收时, 先让学生慢慢地品尝不加盐和糖的小馒头, 体会味道有何变化。学生第一次被允许在课堂上吃东西, 有点儿不好意思, 在老师的鼓励下吃得很仔细, 接下来回答问题时, 大部分学生兴奋地说:“刚开始时没有味道, 不好吃, 后来有点儿甜味。”由此顺势导入了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通过探究式科学课堂教学实践, 确确实实地感受到学生的亲身经历、生活经验是课程的无形资源, 体会到探究对学生感受知识产生过程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生活中体验, 激发学习的动机, 使学习成为自主的行为, 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是每一个教育者在新课程教学中必须研究的课程。

四、自主探究的切入点:让学生学会提问

思维的发展是从问题开始,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 在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的同时, 要更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气氛, 增进教学民主, 加强师生交往,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除了要有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外, 还要特别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 精心设置问题环境, 为学生问题意识从无到有, 从少到多的培养提供科学的方法。有的人认为,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达到目的, 于是在短暂的时间里让学生提很多问题, 而这些所谓的“问题”, 多数不具备问题的价值。所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能把“问题”强加给学生, 而应通过启发式教学, 精心设置问题情境, 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他们自己主动提出问题, 并在教师的引导下, 去解决问题。因此, 教师要以问题为中心, 巧妙地设疑、布疑、激疑和质疑, 科学地释疑、解疑, 以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 最终实现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与其思维能力水平相一致。结合科学学科的自身特点, 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严肃、紧张的氛围, 给学生提供提出问题的“技术”保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1) 引趣质疑

“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 教师应用实验、故事、新闻等巧妙地设疑, 造成悬念, 激发学生求知欲, 继而引导学生探索, 主动地发现问题, 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 讨论质疑

合理地采用合作小组教学, 以便让学生相互启发, 交流经验。由于同小组学生的能力相近, 更能营造一种安全、自由的心理氛围, 学生更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主动地验证自己想法的正误。在学习了用pH试纸测定土壤pH值, 从而选出适宜种植的庄稼后, 有一个小组长提出问题:能否用类似的方法选定自己洗发剂的类型?经过讨论形成了解决方案, 并让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取自己的少许头发, 卷在铅笔头上, 放在pH值不同的溶液中浸泡一会儿, 看卷曲的程度, 在放在水中浸泡, 看变化情况。让学生根据实验各抒己见, 提出问题, 最后选定适宜自己的洗发剂的酸碱性。

(3) 批判质疑

要求学生不迷信教师, 不迷信课本, 敢于挑战权威, 从“不能”处求得可能, 从“严格”中发现缺漏。在总结写分子式的规律时, 有学生问:为什么氨气分子式写成NH3而不写成H3N。批判了老师给他们的“正前负后”的规律, 在师生讨论的过程中挖掘出了一个深层次的规律性知识。凡是由氢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电离时有氢离子产生的, 氢写在左边。如果电离不出氢离子的就将氢写在右边。

(4) 逆反质疑

初中生思考问题大多习惯于从正面考虑, 提出的问题也是正面的。教师若能引导学生从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制造矛盾, 也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漩涡。如在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 告诉学生试管夹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 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有学生提问:既然夹在试管口较近的地方, 为什么不能从上套入?此时可乘机教给学生逆反质疑法, 即:“如果从上往下套, 对实验是否有影响?”经过讨论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如果是从上套入, 试管夹 (特别是旧的) 上的灰尘、杂物会从试管口刮落管中, 使药品不纯。

五、自主探究的拓展:让探究走进生活

学以致用是科学的基本特征, 注重知识技能的应用为科学探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针对科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特点, 根据学生已学的知识, 提出不同的探究主题, 例如, 自行车中的科学原理、怎样防止家用铁锅生锈、为什么滚烫的开水和冰凉的冰棍都能冒出“白气”等, 让学生多观察、多分析, 随时联系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让学生主动探索其中的道理。这样, 既能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 又能开阔眼界, 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拓展科学探究的时空。

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工厂、建筑工地、码头、农场等地去观察, 看看哪些地方用到了所学的科学知识。如学习“浮力”后, 可去码头看看船舶上标着的“吃水线”, 搞清轮船的排水量是怎么回事;学习“简单机械”后, 到建筑工地去看看大吊车, 看看哪些部分是杠杆, 哪些部分是滑轮组, 然后进一步观察这些部分是如何协调运用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教师要提醒学生处处留心, 把所学知识和实际运用联系起来, 才能真正学好科学。

操作框架 第5篇

按照COSO的框架理论, 应该重点关注内部控制的五大因素:一是内部控制环境, 银行要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使各层次工作人员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及自身在内部控制过程中的作用, 并形成银行内部控制文化;二是风险认定与评估, 银行必须能够认定影响银行实现其目标的重大风险, 并对之进行持续监控;三是控制措施与职责分工, 银行应建立适当的控制结构, 明确每一业务层次上的控制措施, 实行适当的职责分离;四是信息与交流, 银行机构应确保内部财务数据的可靠性、及时性;五是监督与纠正, 银行应当由独立、受过良好训练并具有合格工作能力的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有效而全面的内部审计。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缺陷

(一) 内控优先理念缺乏, 内控独立性不强──决策环节失灵

一方面, 内控系统理论研究滞后, 无法指导实践, 在内控对象上是补救型为主而不是预防型;在内控主体上是突击审计为主而不是常规审计;在内控程序上是单一程序而不是复合程序控制;在内控制度建设方面是无效的权力制衡和非有效的制度执行和风险监控。另一方面, 内控意识薄弱, 内控优先理念缺乏。由于国内商业银行所提倡和实践发展理念的核心在于规模崇拜和速度崇拜。在此理念下, 商业银行一味的追求业务规模和发展速度, 忽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拼命发放贷款, 却疏于管理;过于重视营销, 而轻视内控, 这些做法虽然可以带来业务规模的迅速扩张, 但潜在的风险隐患会越积越深。

(二) 激励机制不合理, 逆向选择问题严重──建设与管理环节失灵

为了促进业务的快速发展, 各家银行均对其分支机构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激励考核机制。不过, 大多数银行推出的激励考核机制侧重于对业务发展的奖励, 基本上不考虑内控建设情况。在有些情况下, 甚至于不惜打擦边球, 钻制度空子, 将内控优先理念抛在一边, 从而造成内部控制难以适应业务的快速发展, 留下风险隐患。就目前国内银行业的激励约束机制来讲, 其出发点是好的, 但由于考虑不周, 未将内部控制纳入考核范围, 不可避免产生逆向激励和道德风险。

(三) 内控制度执行不力, 道德风险普遍存在──执行与操作环节失灵

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前提是商业银行制定出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确保这些制度得到充分执行。如果制度得不到执行, 再健全的制度也只能是形同虚设, 起不到任何防范风险的作用。2007年, 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 各商业银行都加强了自身的内控建设, 基本建立了渗透到商业银行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 覆盖所有部门和岗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各类案件仍屡有发生, 究其原因就在于很多银行的分支机构并未认真执行这些内控制度从而造成这些控制措施流于形式。

(四) 监督约束机制缺乏, 内部稽核力量薄弱──监督与评价环节失灵

关键人员作案给银行造成的损失要远远超过一般操作人员。因为关键人员往往拥有一定的人、财、物权, 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重要凭证和印章, 也就有更多的作案机会。鉴于此, 国外银行大多都建立了针对关键岗位及人员的更为严格的监督约束, 比如人员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专门的内部稽核 (审计) 。但从国内的情况来看, 大多数银行在赋予关键人员特殊权力的同时, 并未建立起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一方面, 人员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尚未推广;另一方面, 内部稽核 (审计) 侧重于对基层操作人员的稽核, 忽视对关键人员 (尤其是管理人员) 的审计。无论是稽核频率, 还是稽核范围上都远不能形成对关键人员的有效威慑, 从而为关键人员作案提供可能。

(五) 内控责任制缺失, 责任追究不当──持续改进环节失灵

为确保各项内控制度落到实处, 保障内控体系得到持续改进, 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完善的内控责任制。其目的就在于通过责任追究的形式增加人们违法违规的成本, 从而促使相关各方尽职尽责, 认真执行各项内控制度, 确保内控体系有效运行。但目前国内银行业的情况却是内控责任制的缺失。在此情况下, 由于不承担责任, 相关部门和人员也就失去了严格执行内控制度、维护内控有效性的动力和压力。

二、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

(一) 建立独立的内控体系, 增强内控机制的决策能力

商业银行应尽快建立在内控对象上以预防型为主, 在内控主体上以常规审计为主, 在内控程序上是复合程序控制, 在内控制度建设方面是有效的制度执行和风险监控, 在内控机制上是同步管理的健全独立的内控体系。纵观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操作风险、违规经营、大案要案等问题, 大多与权力过分集中、违规越权、缺少内部监督和制衡机制有关。因此, 为了有效防止权力过分集中, 应提高决策制衡机制的作用, 并明确经营方针, 促进内控系统的有效运行;二是制定各种管理政策。它包括信贷“三查”, “贷、审、查”三分离, 资产负债管理和信贷管理政策等;三是合理的授权分责。商业银行应当按照各自经营活动的性质和功能, 建立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内部“分级分口”管理和“授权有限”的管理制度, 针对部门的工作性质、人员的岗位职责, 赋予相应的工作任务和职责权限。各级管理操作人员要在各自岗位上, 按所授予的权限开展工作, 并对各自职责范围的工作负责;四是恰当的部门岗位职责分离, 这是内部控制独立性的具体体现。合理的职能分工和恰当的责任分离能够使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各司其职, 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同时一项任务不由一个部门或一个人从头至尾地完成, 而是互相配合、互相监督地完成, 保证各个工作环节的完整和安全;五是提高内控机制的建设。下一级分支机构的审核应由上级内控部门以常规和特别审计来完成, 内控部门直接向上一级机构的董事会和监事会汇报审计结果。

(二)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解决逆向选择问题

在激励机制方面,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主要实行的是官本位的激励机制, 主要是通过行政级别的升迁而不是经济利益来实现激励, 从而造成银行管理层忽略长期利益, 注重短期绩效。而且, 国家给予商业银行经营者很大权力的同时忽略了给予相应的约束, 经营者滥用权力。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首先要打原有的激励机制,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合理的绩效评价制度和有效的激励制度, 是使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与银行的经营成果紧密结合、确保落实银行经营目标的有效保障。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指标不一致和激励不相容等问题, 银行员工通常表现为工作不努力, 也就意味着没有动力控制操作风险。因此银行必须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 使银行员工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银行的利润指标。所以我们以报酬激励作为防止银行员工逆向选择最主要的手段。另一方面, 依据审慎会计原则加强透明度建设, 有效运用由内外审计人员所做出的工作指导, 在绩效评价的基础上, 建立起董事、经理人员的薪酬与银行绩效和个人业绩相联系的激励机制, 以鼓励董事勤勉尽责, 保持经理人员的稳定。

(三) 完善用人机制, 控制道德风险

银行员工的素质高, 那么其认识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强, 做出更有决策的可能性就高, 做出错误决策的可能性就小, 从而造成的操作风险就小。同时, 银行员工的道德素质与员工的腐败以及道德风险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道德素质越高, 银行员工发生欺诈、参与腐败活动以及产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就低, 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就会大大减少。完善用人机制, 提高银行员工素质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 招聘具有良好素质的新员工;第二, 对已有员工进行持续的培训, 以提高他们的素质。

(四) 完善内部稽核机制, 加强对关键岗位及人员的监督

完善内部稽核机制最核心的原则是保证稽核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银行的稽核活动要独立于银行的日常内控程序, 以此保证稽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为完成这一重任, 内部稽核部门必须具备很强的独立性、权威性和专业性。独立性要求内部稽核部门可以不受干扰地独立开展审计稽核, 并有直接向董事会汇报的权利。该部门负责人的聘任和解聘必须经过董事会或监事会同意, 以确保其工作不受来自高级管理层的行政干扰。权威性则指内部稽核部门在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上享有绝对的权威, 对于其发现的问题, 相关部门必须在指定期限内予以整改。而专业性对内部稽核部门内审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要求, 这些人员必须具有从业资格, 熟悉银行经营管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及风险管理等相关知识, 并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能力。并建立了针对关键岗位及人员的更为严格的监督约束, 并保证其落实到位。

(五) 实行人本控制, 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商业银行要健全内控机制, 确保内控机制有效, 必须加强对经营管理人员的行为和行为绩效的监控和管理, 即人本控制。人本控制的核心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保证素质, 既保证从业人员的素质符合行业特点, 又能胜任本行业工作的思想道德、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二是规范行为, 就是要建立严格的业务操作规程, 强调按章办事, 引导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把个人目标与团体目标统一起来。同时, 要严格责任追究, 对行为不规范、操作不规范的人员, 以及相关知情人和领导人都要及时追究行政和经济责任, 并予以公开曝光, 以维护行为规章的严肃性, 培养职业道德规范;三是激发潜能, 让人的行为既符合政策框架, 又能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四是道德惩戒。道德惩戒是强调每一个人都对自己行为后果负责。商业银行现在很多惩戒不足以使行为人感到害怕, 这样违规者就会前赴后继。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防范商业银行人员的道德风险, 把制度缺陷带来的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关口前移到风险的源头。

摘要:近年来, 我国商业银行多次发生涉案金额巨大、社会影响恶劣的金融犯罪, 银行业开始逐步探索建立符合我国特色的内部控制体系。为探索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对金融犯罪的防范作用, 本文根据COSO报告, 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剖析了银行内部控制风险管理面临的问题, 并对利用内部控制防范金融犯罪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COSO框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王留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综合模型构建[J].财会通讯, 2010 (, 5) .

[2]朱勤丰.构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动态运行机制研究[J].财会研究, 2010 (, 4)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操作框架】相关文章:

模式框架05-07

关系框架05-11

特征框架05-15

安全框架05-16

开源框架05-17

报告框架05-21

议题框架05-21

框架协议05-25

合作框架06-01

通信框架06-05

上一篇:MOOCs平台大数据下一篇:作战实验教学论文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