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框架范文

2024-06-10

发展框架范文(精选12篇)

发展框架 第1篇

一、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 产业发展历史、形成过程;

地区产业的产生及发展是认识产业基础的首要条件, 从早期产业发展变化的过程来判断产业特点及发展态势可为正确定位产业、明确该产业的发展局限提供依据。可通过二手资料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来收集地区产业发展和形成过程的相关资料。

2. 产业布局状况及关联产业;

产业布局状况及关联产业发展状况等内容是形成集群的基础性要素, 大量相关企业在地理上的靠近是产业集群形成的显著表现, 通过区域产业分布状况图, 可以比较清晰的判断产业布局状况以及集群的分布地理特征。

二、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1. 产业集群的识别。

产业集群的识别是指辨认区域产业集群是否存在。对于区域产业集群程度不高, 集群状况不明显的地区, 应该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来识别该地区是否有产业集群。国外产业集群发展历程较长的一些国家或区域层面已制定了基于产业集群的产业区 (或地方生产体系) 的识别标准, 且通过实践表明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不易过于严格, 这为本文提供额借鉴。对产业集群的识别多数采用区位商法, 即区位商法是指通过区位商系数来判断区域是否存在产业集聚的现象, 通常是定性研究的基础。区位商系数LQ= (Eij/∑iEij) / (∑jEij/∑i∑jEij) 的经济含义:一个给定区域中产业占有的份额与整个经济中该产业占有的份额相比的值大于1意识着给定区域的产业相对专业化。在大多集群辨认研究里, LQ大于1.12表示高水平的专业化, 特别是一个集群占有区域经济20%时就被认为是“亮点” (Luxembourg, 2003) 。

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制定产业集群识别标准奠定了坚实基础。考虑到产业集群的复杂性和已有的实践经验, 识别标准的制定不易过分严格。根据产业集群概念、构成要素的研究以及集群的发展, 按照整体性、具体性、可比性、可行性的要求制定产业集群识别标准如下:

一是产业由众多类似或相关企业和机构共同构筑。

二是LQ大于1, 且群体中至少存在产业价值链上的2个有关部门。产业的区位商系数体现了区域产业相对于整体经济中该产业的专业化程度, LQ大于1说明比整体经济中产业的专业化水平高, L Q越大专业水平就越高。产业集群核心是相关产业的集聚, 产业链 (或价值链) 各环节地理区位聚集将促进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创新。产业价值链至少有2个有关部门能够表明产业内部已具有关联性。

2. 产业集群基本状况分析。

只有清楚认识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才能发现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现状分析主要包括对构成产业集群的核心要素即资源影响因素, 基础设施影响因素, 企业战略结构影响因素、供应商与相关辅助行业影响因素、国内市场影响因素、国际市场影响因素等六个方面内容的分析, 并就产业集群发展中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三、产业集群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通过与发达地区集群进行比较和进行专家调查的方法, 对研究对象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及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为促进产业集群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思路。

1. 与产业集群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状况作对比, 找出发展中存在的差距。

根据产业集群构成要素的一般内容, 选择国内同行业发展成功的地区产业集群作为比较研究对象, 通过专家调查和二手资料收集进行对比研究, 以分析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2. 采用专家调查的方法, 找出制约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原因。

四、发展产业集群策略研究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产业集群都是通过企业的衍生等方式逐步自发形成的。但是, 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方式的产业集群, 完全可以通过有意识地政府扶持发展而成。即政府应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 根据区域现实特性, 确定产业集群发展目标, 制定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构建扶持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体系, 经过一定的时间, 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完全可以培育成型。

产业集群的形成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由市场力量自发形成;二是由政府培育形成的。

1. 解决现存问题。

根据对集群现状的总结分析及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 就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现存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以促进集群的快速发展。

2. 建立支撑体系。

目前, 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和有效途径, 是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着眼点。本文结合产业集群理论, 通过对发展产业集群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基础上, 针对性的提出发展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 构建出发展产业集群的支撑体系以保障产业集群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针对目前产业集群研究和实践中产业集群建设的现实需要, 系统提出了发展产业集群三个核心步骤, 即产业集群现状分析、制约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分析和提出产业集群发展政策措施, 为产业集群研究提供了分析框架。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位商,价值链

参考文献

[1]王缉慈童昕:简论我国地方企业集群的研究意义[J].经济地理, 2001

[2]魏后凯:对产业集群与竞争力的考察[J].经济管理?新管理, 2003

企业发展规划报告框架目录 第2篇

第一部分 XX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现状基础 §1.1企业所处发展环境

§1.2规划期与分阶段战略目标

§1.3本规划实施的前提条件

第二部分 XX企业产业发展方向定位

§2.1目前涉足的业务领域基本分析

§2.2核心业务与主导产品分析

(I)XX企业SWOT分析

(II)战略目标

(III)主业定位

§2.3次主导业务与次主导产品分析

(1)战略目标

(2)整合现有配套业务

§2.4 副业及其产品分析(如何伺机培育新增长点)§2.5资本运作及战略伙伴

第三部分 组织架构调整与法人治理结构梳理 §3.1企业运作模式改造

(1)企业整体经营布局

(2)企业总部组织架构设计

(3)子公司组织架构设计

§3.2法人治理结构

第四部分 XX企业人力资源战略

§4.1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决策系统

(1)五年规划期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2)分期引进与人力资源配置决策

§4.2人力资源招聘选拔与录用系统

(1)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2)人力资源引进渠道

(3)招聘与录用流程

§4.3人力资源教育培训系统

(1)内部培训与在职教育

(2)长期在职教育计划

§4.4人力资源工作绩效考评系统

(1)总体内容

(2)实施方法

§4.5人力资源薪酬福利与激励系统

(1)经营层与员工持股方案提升

(2)薪酬福利系统建设

第五部分 投资战略扩张

§5.1 投资扩张内容

§5.2 投资SWOT分析

§5.3 市场分析

§5.4 执行组织机构与执行策略

§5.5 执行计划时间表与融资策略

§5.6 投资效益分析

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发展计划的路线和原则、灵魂与纲领。企业发展战略指导企业发展计划,企业发展计划落实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发展战略计划应该注意中、长期大计划下小计划的细分和落实。仅重视计划,尤其是计划是对的;但还要围绕计划作好阶段计划,要坚持用企业的发展战略来指导和统帅各项计划。计划制订时必须注意到:具体的措施、定量的目标和综合平衡。

企业发展战略计划必须是基于企业发展战略基础上的详细的相对的短期目标,是战略达成的根本保证。

企业发展战略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战略的核心。1)在企业发展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不管你是战略防御还是战略进攻,其中都会存在重中之重,这是任何事物的必然规律。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就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会使问题的解决事半功倍,许多问题应刃而解。

2)企业发展战略的重点,是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的竞争能力基于对企业内部要素的客观分析和评价,它取决于行业结构和企业相对的市场地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实质核心。

发展框架 第3篇

关键词:建筑管理;学科建设;项目管理

1、引言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建筑行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它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强的消费资料和生产条件,所以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建筑行业扮演成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所以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加强管理科学的应用是一个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但是,当前的建筑管理学科表面上是广博的,但是实际上其中的内容并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界定,在学科的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也是需要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努力解决的。

2、建筑管理学科框架的广义理解

管理是人们在组织和开展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它最为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对社会生产活动进行规划、组织和监督等,同时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将其引入到一个既定的目标当中。我国的现代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化的大生产和国际间的经济联系也日益的密切了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管理学科在深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也融合了各种其他的学科来使自己更加的完善。当前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系统性强,综合性强的学科,在各个产业的发展中都在逐渐形成符合产业自身特点的学科框架。

2.1建筑工程管理学——特殊的项目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学通常是把建筑工程作为实施的对象,在应用的过程中充分的考虑到建筑工程自身的特点,这样就可以更加科学合理的去研究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方法和理论的学科。其自身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针对工程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实现各个生产要素在工程实际建设中的优化设置,同时也为用户提供具备优良性能的产品。该学科研究的范围基本上涵盖了建筑工程从确立到竣工的整个过程。

建筑工程管理同时也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是项目管理的一种形式。它是项目管理的一种形式。而我们所说的项目就是指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费用和已知的质量标准下需要完成的一次性任务,简要的说,其有三个主要的特征,一个是一次性,一个是目标的明确性,一个就是整体性。如果按照PMI给出的定义,项目管理就是指将各种知识和能力充分的应用到项目当中,最终实现人们预期的期盼。因为我们的很多活动都可以组建成一个项目,在当今的项目管理过程中会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在各个行业的发展中都已经发挥自己的作用。建筑产品和生产的过程中还能体现出地点固定、产品体积大、生产周期较长等特点,所以建筑工程管理和普通的项目管理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它在管理工作中需要对整个过程都进行管理和控制,直到一个项目彻底的建成。

2.2建筑产业管理学——特殊的公共管理

建筑产业管理学的实施对象是一个区域内的建筑产业。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建筑产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管理途径进行研究,对建筑产业的生产力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分配,从而使得建筑产业内部的生产管理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应用的过程中,它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管理理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一学科是对宏观经济管理的一种具体化。

从某种角度上来看,建筑产业的管理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公共管理,建筑产业的管理实际上也是公共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但是它在应用的过程中有自己的特点和原则,所以我们才把它叫做特殊的公共管理。

2.3建筑企业管理学——特殊的工商管理

建筑企业管理学在应用的过程中通常就是将建筑企业作为作用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充分的考虑到建筑自身的生产特点和属性,对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进行系统化研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一门科学。

建筑企业管理是一种形式比较特殊的工商管理,建筑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也需要投入一定数量的资源,同时通过更加科学合理的组织,最终生产出和既定目标比较相符的产品但是因为建筑企业在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上和其他企业的工商管理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所以我们将其称之为是一种特殊的工商管理,在实际的应用中还是需要和其他行业区别开来。

3、发展建筑管理学科的几点思考

3.1建筑管理专业的学位设置和院系设置

首先了解一下国外几所大学建筑管理专业所在院系的学位设置情况就可以看出,在国外一些著名大学中,建筑管理专业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学士、硕士和博士不同学位层次授予权的成熟学科。其建筑管理专业一般都设在独立的建筑管理与工程系、建筑与房地产系或土木与环境工程系,而在这些学校中均另设有管理学院。在我国,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管理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工程管理”是4个二级学科之一,可授予学士学位。但按照《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管理科学与工程”不分设二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均按一级学科授予。因此,目前虽然已有近百所高校开设了“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但是在硕士、博士阶段,却只能按照“管理科学与工程”或“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授予学位。此外,国内许多高校将建筑管理专业设在管理学院,而非土木工程类的院系内,更没有设立单独的建筑管理学院,这与国外有很大区别。事实上,这些做法都不同程度地削弱了建筑管理学科的地位。

3.2 统一的学科理论体系与前沿的研究方向

从建筑管理专业的教育实践上看,目前还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学科理论体系。高校之间、教师之间、各种书籍教材之间,讲授的建筑管理知识体系所涵盖的内容往往差别很大,对一些建设领域的具体问题,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专业培养和教育中的学科理论不成体系,直接影响到建筑管理工作的实践。因此,目前迫切需要总结、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编写出版一套系统的建筑管理专业教材,建立统一的学科理论体系。

发展建筑管理学科,还应立足前沿,强调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通过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学会和协会等与国外的广泛交流与合作,把握国际上建筑管理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召开学术会议,组织集体攻关,培养学科带头人,对前沿性的课题展开研究。下面是目前国内一些较为前沿的研究课题。

3.3 在项目规划和建设的实践中重视管理科学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客观规律,城市规划和建设也不例外,它有着科学性、超前性、先进性、时代性和艺术性的特征。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严格遵循《城市规划法》,精心编制长期的城市规划,不论其间政府如何更迭,始终按既定规划执行。相比之下,我国有些城市的总体规划缺乏长期性、系统性、前瞻性,规划的约束力不强,随意性很大。在具体的项目规划上不重视建筑功能,缺乏技术经济论证,盲目扩大城市建设用地,甚至相互攀比、机械模仿,造成资源浪费和无效投资。种种教训告诫我们,在今后的规划中,应重视管理科学,淡化长官意志,结合各地条件科学定位、慎重决策。

4、结语

建筑管理在我国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而且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科学,它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建筑管理学科体系,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研究和总结,不断提高对这一学科的重视程度,排除发展中的障碍,让管理科学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建筑管理现代化》2007年第1~6期(总第92~97期)總目录[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7(06)

发展框架 第4篇

该研究成果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对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将从多个途径引导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明确核心素养,一方面可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另一方面可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房地产前期发展策划报告框架 第5篇

内容概述、研究背景及方法说明、强调修改价值等

公司推介

公司成立和发展状况、经手项目、品牌价值、区域项目、代表作品、团队等

城市房地产发展整体状况分析

一、城市经济发展概况

1、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城市经济发展特征、GDP增长情况、人均GDP2、国民经济发展及城市建设情况分析

城建投资总额及方向、城市化水平、建设规划扩展、人均居住面积、房地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

3、城市城镇人口走势及收入状况

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及增长、人口规模及趋势分析、建设用地情况及其增长

4、目前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因素

高新技术、财政支出、市政建设、外资涌入、内需拉动、”十二五”规划

二、城市房地产整体发展状况分析

1、城市房地产整体发展概况

总体的投资量、施工面积、竣工面积、销售面积、品牌商介入

2、城市房地产市场板块分析

板块划分及依据、板块内部构造、板块优劣势

3、城市商品住宅政策及价格走势

国家和地区政策走向、社会情绪、官员施政特征、价格水平及其对比、上涨空间、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关性

4、城市商品房供需情况

在建住宅面积、在售住宅面积、待建住宅面积、存量、需求及满足情况、未来供需预测)

5、城市典型创新型物业研究

物业概念创新、建筑特色创新、规划超前、注入文化内涵、城市资源接合、市场空白分析、需求调查和预测、创新物业优劣评估、可行性建议)

地区发展及经济概况

1、地区的地理区位

地理坐标、城市坐标、人文坐标、经济坐标

2、地区发展的政策法规

政策、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文件等

3、地区区域的功能定位

商业、旅游、休闲、科教、居住、绿色

4、地区区域的发展规划

愿景使命、市政建设、配套设施、交通旅游、餐饮娱乐、科教文卫、房地产开发、版块划分、人文环境、主题迎合地区房地产发展概况及分析

一、地区房地产市场发展概况

1、地区房地产发展阶段分析

历史回顾、阶段分析、发展历程、现状

2、地区商品住宅市场具体指标分析

价格分析(均价、起价、最高限价、价格比、价格分布、涨幅、走势、空间等)

3、地区地价走势分析

相关关系分析(价格与时间、价格与地域、价格与楼盘、价格与品牌、价格与消费需求、价格与营销策略选择等)

二、地区板块供应量及销售状况分析

1、地区开发楼盘统计

建筑风格、位置、数目、名称、建筑面积、套数、价格水平、户型配比、销磬率、存量、商业附带、供应总量、市场满意度2、2009~2010年地区开发楼盘

建筑风格、位置、数目、名称、建筑面积、套数、价格水平、户型配比、销磬率、存量、商业附带、供应总量、市场满意度3、2010~2011年初待推出项目

建筑风格、位置、数目、名称、建筑面积、套数、价格水平、户型配比、销磬率、存量、商业附带、供应总量、市场满意度

三、地区别墅类产品户型与面积分析

1、市场主力销售别墅类产品

名称、类型、价格水平、套数、总价区间、面积区间、套型比

2、别墅类户型分类统计

分类统计(维度自定)

3、面积及户型分析

主力户型、市场比率、主推宗主、市场迎合度调查评估

4、别墅类产品市场空白点

销售统计、市调、建筑风格空白、配套空白、户型空白、消费心理空白

四、典型性小高层/高层类产品销售分析

1、主力户型与面积配比表

选择性分析、维度(同上)、市场迎合度

2、典型项目户型面积配比

选择性分析、维度(同上)、市场迎合度

3、面积及户型分析

统计概述

4、小高层、高层市场空白点

统计概述

5、典型性项目销售状况分析

(天、周、月、季度)销量统计分析、销售周期、销售进度、售价分析、面积分析

五、地区房地产市场细分分析

容积率(分布和集中)、建筑设计(风格和特点)、客群识别度、建筑风格选择成本、风格与环境接洽、主流趋势预测、未来建材特点、园林景观设计、绿色主题、知名参与、怀旧与现代风、绿化率趋势、建筑与环境融合、物业管理分析、配套及缺憾

六、地区购房客户群分析

阶层特征、财富特征、职业特征、年龄特征、修养特征、学识特征、品味特征、客群收入构成与物业选择、需求特征、社会关系特征、地域特征、客户关注调查分析、购买目的、家庭结构、行为习惯特别是消费性格分析

七、销售个案分析

以地段、价格、品质、宣传力度等为维度进行列举和剖析(swot分析法)、注重借鉴意义

地区房地产发展概况及分析

一、地区房地产市场发展分析

现状分析、趋势分析、现象分析、原因分析、结果分析

二、营销策划情况分析

景观、物业和配套的先后顺序、营销渠道多元化、推广渠道专业化(精细化、系统化、深入化)、品牌建设力度

三、目前地区房地产开发风险及对策

1、风险点

现实可见的风险

2、对策分析

操作化建议

附件一:如:专题研究——“城市综合性高端大盘”

进一步说明或细分、附加项、延伸发散

项目地块深层次分析

一、项目地块情况及周边资源分析

1、地块及周边概况调查

地理位置、周边环境、毗邻、地块技术指标(占地、容积率、覆盖率、绿化率、停车位、限高等)、土地现状(形状、植被、土壤土质、毗邻、七通一平)

2、项目周边环境调查

建筑物、景观

3、地块周边交通资源调查

主干道、次干道、高速(汽车站、火车站、机场等)入口、通车里程、公交线路(线路、班次、驶经、早末班、距离、行车时间、疏松程度、)、交通规划

4、周边市政配套设施调查

商业配套(银行、医院、文教、餐饮、娱乐、住宿等)、风景名胜、距离、到达方式及时间

二、土地SWOT(深层次)分析

1、项目优劣势分析 政策的、市场的、产品的、顾客的、对手的、3、项目综合评价、发展战略分析及建议

综合自评、发展定位、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开发时机、客户需求补充等

项目发展及品牌战略定位

一、项目发展战略思考

1、战略发展问题及思考

自身经营分析、环境适应分析、短期与长期利益关系、品牌建设、树立长久客群

2、企业的战略选择

战略选择(自身的地区发展愿景)、品牌重视度、市场策略选择、开发节奏(快or慢)

二、本案核心理念体系

1、核心发展理念模型构筑

文化(城市)、规划(地区)、主题(本案)(由大及小、自上而下)

2、本案主题理念的推导

参考因素:文化内涵、经济与社会效益并重、运营手段

项目总体开发策略及发展战略

一、“差异化”的领先者战略

创新带来差异化优势(包括建筑设计理念、立意风格、人性化处理、形象包装等)

二、目标客户群定位及分析

1、目标市场分析

选择与排除(谨慎)、顺序定位、构成特点

2、目标客户群定位

区域、收入、品味

三、本案产品定位建议

1、项目用地指标

技术指标、退界、自然特征、人为特点

2、项目基地要素分析

交通要素-规划建议(朝向、间距、出入口、高度、政策应对等)、极限布局(退线等)、地形地势利用、产品类型(住宅和功能分布)、产品布局

四、项目总体发展策略

1、发展策略四大要素

汇总甄别地区建筑风格、系统规划地标建筑、严守政策、保证产品创新

2、项目市场发展策略定位

总述、广告语模式、多方案(可选)、发展定位、形象定位、图例

方案一

定位一

平面布局构想

图形标示功能分区、天际线、街际线

尚美佳观点:

项目整体开发理念及产品建议

一、项目总体规划理念

总体发展策略、大原则、大功能(社区居住、社区商业、社区休闲、社区教育)、总体指导思想(理念观念创新)

1、大原则

2、大功能定位

3、总体指导思想

二、户型设计建议

1、项目户型定位建议

组团分布、面积配比、建筑元素(坡屋、花窗、天窗、局部红砖墙面、步入式室外连廊等)、建筑形式(梯户、样式、面积)、户型参考

2、项目产品配比

产品配比、户型比例配比、总面积配比

3、户型设计原则

克服流行病、应对政策制约(拼接户型、拓展“灰度空间”)、创新引领市场(步入式大凸窗、内阳台、入户花园)、增加附加值(飘板、步入式凸窗、内阳台变房间等)、注重细节处理

4、户型设计亮点——“百变灰度空间”和“惟细为精”

预留价值、规避政策风险(内阳台进深超1.8m架横梁自行搭板。可拆墙面、交错挑高阳台、结构井后架楼板、L型阳台后封闭等)

三、景观园林设计定位

1、园林主题概念:皇室台地山水园林

概念的框架、推导和表现形式

2、“家台地水岸园林”规划理念

利用好自然优势、适度超前

3、景观设计要点

利用自然景观、放大自然景观、建立自然景观层次、融合人和自然景观、绿化植被选择(注重时令选择和生态互补)、设置景观小品、布置照明系统

4、景观特色示意

水、台地、主题空间

公共建筑风格及功能建议

一、“地区名流会馆”——酒店式会所

1、会所功能构成功能分层设置、人性化服务设置、预留设置、创新设置

2、会所功能演示

影像资料演示

3、销售中心演示

影像资料演示

二、与城市融合的公共空间——OPEN街区

1、建筑风格要求

商业、大门、外立面协调统一

2、商业功能要求

定向招商、超前设计、提前布局

项目配套设施及智能化建议

一、配套设施建议

供热、供水、供电、排水、排污、通讯、区外交通平整、垃圾处理、大堂布置、门窗、空调、热水器、车库等

二、舒适严密的安防系统

防盗、报警求救(室内监控和求助按钮)、闭路监控、电子巡更、可视对讲、门禁、人防等

三、社区智能化系统设计

1、社区网络智能化

无线网络、电信优势、社区安保智能化

2、社区一卡通

类似校园一卡通,实现社区内部生活消费一卡结算

3、车辆管理智能化

借助计算机管理车辆

物业服务范围及标准建议

一、提供24小时贴心式物业管理

24小时家政秘书、生活顾问、人性化服务、争取住宅商业价值最大化

二、严密的24小时安全服务级安全屏障

三、提供完善个性化服务

1、常规服务

社区生活设施保养、绿化、保洁等

2、委托服务

会议、代订、看管、中介、办理等

3、有偿服务

市场分析、租赁协助、维修、清洗等

4、租赁服务

代收费、代买代卖等、物业服务企业特征

项目分期开发建议

一、分期开发建议

配套先行、价格高开高走、分期开发、产品调整

二、项目分期开发策略

一次性景观(销售中心)、围绕景观逐步开发、楼王现世、尾楼销售、启动商业经营

销售价格测算及财务分析

一、销售价格测算

1、市场比较法的概念

常用方法:市场比较法、收益还原法、重置成本法、假设开发法,理论依据、优劣性分析和选择、价值定义、估价步骤

2、项目估价

选取可比实例、竞争楼盘比较法、加权折算、实收均价合成、上升预测、片区上扬趋势、二、财务预算

全球教育框架下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 第6篇

“教育2030行动框架”的目标清晰地勾勒出全球教育的未来蓝图,将全球教育目标转化为可实现的国家目标。主要包括:到2030年,确保所有青少年完成免费、公平及优质的小学和中学教育,并获得有效的学习成果;确保所有儿童接受优质的儿童早期发展、保育及学前教育,从而为初等教育做好准备;确保所有人负担得起优质的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全面增加拥有相关技能的人员数量,该技能包括为就业、获得体面工作及创业的职业技术技能;消除教育上的性别差异,确保残疾人、原住民和弱势儿童等弱势群体享有平等接受各层次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机会;确保所有青年和绝大部分成年人实现读写和计算能力;确保所有学习者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确保教育为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人权、性别平等、促进和平和非暴力文化的发展、文化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世界各国依据自身经济发展形势、教育规律及内部需求,争先恐后超前安排面向2030年的教育战略。目前,《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正在研究制订中。未来十五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迈向更加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社会的重要时期。面对挑战,教育需要重新定位并从根本上进行变革。面向2030的中国职业教育,同样需要给出自己的答案。宏观来看,中国要完成从职业教育大国迈向职业教育强国的根本性转变,到2030年,要在进一步完善体系的基础上,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微观方面,要确立中职和高职协调发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有效衔接、教育培训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使每个公民都能获得公平并有质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满足社会不断变化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需求,使每个从业者具备创业就业能力及可持续的职业生涯所需要的技能。

谈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框架 第7篇

1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总体思路

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生态农业建设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从我国国情出发, 寓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中, 有效遏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实现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 逐步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推进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

因此, 从我国“十一五”规划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一是要立足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 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快速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生态安全保障;二是着眼于质量和效益, 解决农产品地区性和结构性过剩,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三是解决农产品污染问题, 保障国民消费安全, 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2 我国生态农业的区域布局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 要按照“重点突破、稳步推进”的原则, 在“十一五”期间, 巩固和提高全国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的基础上, 有重点、分区域地全面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一是高集约化程度地区生态农业建设。重点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太湖、三峡库区、滇池等重点区域。二是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农业建设。重点在农牧交错带、黄河中上游与黄土高原区、长江中上游地区、“三北”风沙综合防治区、南方诸河流域综合治理区、淮河和海河流域土石山区。三是粮食主产区生态农业建设。该区域主要包括黄淮平原区、东北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农业区和生态脆弱区以外的其他农业主产区。

3 主导产业

无公害粮食生产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从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角度分析, 畜牧业、蔬菜和水果、水产等产业要保持持久的市场竞争力, 就必须确保将其发展纳入生态农业的轨道, 建立起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生态型技术保障体系。今后生态农业的发展一方面要针对已经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加以重点整治,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对常规的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主导产业加以生态改造, 同时建立不同产业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利用体系, 农牧结合、农林结合, 逐步实现生态农业“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理想模式。

4 关键措施

4.1 建立适合新农村建设的生态农业发展创新机制

生态农业是以技术为前提, 本着长期发展的目的, 立足于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思路下, 投入更多的资金, 让农业技术可以更好的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这是一项长期发展的创新机制, 只有在法律制度得以充分的完善之后, 生态农业才能发挥出本身应有的作用。基于此, 就应当对每一个步骤都进行详细的具体安排:要根据生态农业的特点制度出相适合的管理体制及相关的监督制度;全面完善各项运营程序以及规章;在投入上要进行多元化、全方位的覆盖, 力争让生态农业可以覆盖到社会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为了长远的发展, 应规划和制定出相应的配套政策, 让政策的督导真正融入到生态农业的每一项具体工作之中;必需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 这是生态农业体系最为关键的环节, 它不但为生态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托, 更为新农村建设的长远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4.2 建立生态农业技术保障体系

生态农业的发展, 主要依托于关键技术的研究, 只有在技术上攻克难点, 才是真正符合新农村建设以科技为长远发展的目标, 也才能逐渐完善生态农业在技术上的更高要求。这其中就包涵了对管理方法的创新;对农业生态指标的提高;对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改良。这其中的每一项技术与标准, 都是对生态农业整个体系的加强与保障, 同时也是科学技术与新农村建设最全面的完美融合。

4.3 全面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

制定政策吸引企业和农民投身于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开发。鼓励采取“公司十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和“订单农业”等多种经营方式发展生态农业。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科研单位等进入生态农业建设和无公害食品加工销售领域, 与生态农业建设基地和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关系。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使生态农业的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4.4 发展框架

按照有关专家的观点, 要在存在着上述制约因素的情况下发展我国的生态农业, 可以通过建立如下三个层次的结构体系, 来逐步解决:生态农业产出无公害食品, 进一步提高后产出绿色食品, 再提高后产出有机食品。但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均可直接开发。

对生态农业的产出达到无公害食品的要求, 不仅有利于提高生态农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而且使得无公害食品生产规模化、消费大众化, 而且, 为全面改善我国生态环境, 提高一般农产品质量, 其生产过程、环境控制和产品质量要求可以相对较低。其产品主要是大宗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发展可生产以国内市场为主的绿色食品, 以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为主, 重点面向国内中高档消费者, 同对力求达到发达国家一般食品的安全标准。最后, 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和生产管理标准, 在生态环境和生产过程控制良好的地区, 有选择地生产有机食品。

摘要:生态农业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并不长, 但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科技界的积极探索、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企业资本等市场要素的大量进入, 再加上生态农业本身强大的生命力, 使我国的生态农业在短短的几年里, 就取得了明显成就。我国的生态农业, 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体系。我国生态农业在其技术体系方面也具有鲜明的创新特征, 它以复合型的技术组合为特征, 高度体现了智能及技术密集的特点, 符合了农业技术由单纯物质型投入向以知识、智力、信息为基础的知识型技术过渡的变革趋势。

关键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孔志峰.中国生态农业运行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教育理论的分类框架与发展反思 第8篇

教育在奴隶社会就开始出现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 教育在当今社会上越来越凸显出其地位的重要性, 所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因此, 只有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资管理力度, 才能培养出更多的技术人才, 从而为国家的发展有所贡献。因此, 教育学的研究在当前显得蓬勃发展。

一、教育理论的概念

首先, 我们需要弄清楚什么是教育理论。所谓教育理论, 就是由一系列的教育概念、命题等形式, 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组合而成的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一般具有三个特性, 分别是:第一, 是对教育现象的本质概括。教育理论是对教育现象或事实的概述, 它去除了非本质的物质, 将教育现象和教育事实高度地浓缩概括, 是间接的抽象的反映。第二, 是由逻辑推理方式构成的。教育理论必须包含着一定的概念、命题或判断。它虽然是对教育现象的高度概括, 是一种陈述体系, 但是它一定要借助概念等逻辑形式来系统表现。第三, 具有系统性。教育理论既包括教育现象, 也包括命题概念等推理形式, 它需要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将这些概括统一, 从而构成教育理论。[1]

二、教育理论的分类

结合当前国内国外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 一般可以将其分类为三种类型:一种是直接借用科学理论分类法来对教育理论进行分类, 从而衍生出基础教育理论、应用教育理论等;第二种是直接忽视分类依据, 根据有多少分多少的原则将教育理论类型并列;第三种是按照研究者的研究经验进行列举, 而这三种类型多多少少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除了以上这三种类型, 我国东北师范大学的秦玉友教授则另辟新径, 根据科学标准和社会标准, 提出了教育理论分类的二维标准, 将教育理论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实然的教育理论、价值的教育理论、逻辑的价值理论和科学的教育理论, 四者在划分上和内涵上各有不同的规定。[2]

实然的教育理论强调的是对验证教育实践可以达到如何标准的规定, 它在实际的教育实践可以得到应用, 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价值的教育理论更多是对理想教育的表述, 在现实社会中难以实现或者只能在小范围内得以实践, 具有一定的预见性或理想性。

三、教育理论的发展反思

面对各种各样形式繁多的教育理论, 如何利用这些理论来解决理论和实践畸形发展的困境, 如何有利于当前我国的教育发展, 尤其是当前的素质教育发展, 避免教育理论的发展陷入盲目状态, 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因此, 教育工作者需要做好对教育理论的反思工作。

(一) 在教育理论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反思

当前的教育理论种类繁多, 对教育理论的反思也不少, 但是很多反思都是在没有进行细致划分的基础上进行的, 因此, 这些反思并不具有有效的针对性, 模糊了分类上的缺陷, 导致教育理论只能处于平铺方向的发展, 无法升华为螺旋式或积累式的提升。

(二) 重视教育对象的内涵

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教育基础的学习者在内涵的拥有上也是各不相同的, 基于这一点, 在教育理论上就出现了一些意见相对的观点或者是教育理论解构。其实, 对于这些关于人性或者是内涵的教育理论, 我们无需针锋相对, 因为它们本身存在基于的基础是各不相同的, 不同人的人性和内涵有着各自的风格, 正如研究显示的:“21世纪最令人幸福的突破不是因为技术, 而是因为人的含义是什么这一正在扩张的概念。”因此, 对于教育研究者来说, 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进行研究, 在研究中加入加大对人的内涵的关注, 从而便能引申出更多新的教育理论, 以科学标准和社会价值标准为参照, 以对人的定义为基点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新的教育理论。[3]

(三) 理性与感性的合理配合

科学理性一旦遇上人们的直觉感知时便会遭遇滑铁卢, 因此, 在进行教育理论研究时, 感性与理性的合理配合, 能够为理论的发展和适应带来很大的好处。教育研究者用科学标准或社会标准理论对教育现象进行描述解释时, 其实并非是对教育实践的理性观察, 教育理论只能是在理性的基础上进行平移而非重建。因此, 教育研究者企图用教育理性对教育理论进行重构时, 在模糊的教育实践文化边界可以适当地引用教育感性, 使得理性与感性合理配合, 从而有利于科学在人们只需要直接感知时不至于遭遇失败。

对于各种各样的教育理论, 教育研究者需要面对的便是将其合理科学地进行分类划分, 保证其按照各自的划分依据正确地排列, 从而方便按照分类进行理论的反思发展, 保证在教育理论繁荣的现实下, 能够引导好教育实践的发展, 避免两者的畸形发展, 为当前我国的教育发展指明明确的理论方向。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家与民众对教育关注的日益加强, 教育学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也越来越兴盛。在教育学的分支当中, 教育理论的发展相对于教育实践来说更加繁荣, 相比之下, 教育实践的发展就相对滞后了。而面对这一现象, 如何协调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两者的畸形发展, 力求理论能够带动实践的进步, 就是目前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必须做出的反思。

关键词:教育理论,分类框架,反思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元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逻辑观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1999 (01) .

[2]秦玉友.教育理论的分类框架与发展反思[J].南京社会科学, 2012 (05) .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框架与发展状况 第9篇

关键词: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框架,发展

作为中国重要的经贸伙伴,东盟一直是中国外交的重点。目前,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除了众所周知的“10+1”、“10+3”合作模式外,主要是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主体框架,以环北部湾经济圈、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以及泛亚铁路、中国东盟博览会等为局部构件,主辅相承,共同发展。具体而言: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2000年9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东盟与中国(10+1)领导人会议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得到东盟国家的赞同。2001年11月,中国和10个东盟成员国宣布将在未来十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的目标。2 0 0 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宣布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从而正式启动了这一进程。此后,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发展步入快车道。

2003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到了历史性的782亿美元。2004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早期收获计划实施,下调农产品关税。同年底,双方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标志着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入实质性执行阶段。2005年7月20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降税计划开始实施,中国和东盟的7000种产品在大幅降低关税、免配额以及其他市场准入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2006年,双方整体贸易出现了较快增长,在各具比较优势的产品上,降税后进出口贸易增幅尤为突出。2007年1月14日,中国与东盟10国又签署了《服务贸易协议》。它的签署将有力地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的融合,进一步推动双方服务业的开放与发展。预计贸易区建成后,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将增长48%,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长55%,将为中国和东盟商界创造无穷商机和广阔前景。

二、环北部湾经济圈

环北部湾经济圈是指在中越国境环北部湾地区形成合作竞争的市场单位。北部湾地区包含越南中北部、广西西南部、海南与雷州半岛广大区域,具体是以海南岛莺歌海至越南河静省的润马角为界,海域面积12.8万平方公里。2004年5月,越南总理潘文凯访华,提出中越合作建设“两廊一圈”的建议。同年10月,温家宝总理访越,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双方同意合作建设“两廊一圈”,即“昆明-老街-河内-海防-广宁”、“南宁-谅山-河内-海防-广宁”两个经济走廊和“环北部湾经济圈”。

当前环北部湾跨国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向前推进,小范围地逐步形成统一关税区、物流区、加工区。尽管如此,北部湾区域合作仍处于初级自发的阶段,在提升区域经济地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还存在诸多困难。特别是在在环北部湾大多数区域资源、加工业区隔海分立的情况下,如何完善海运服务,以纽带联结作用拉近中越两国距离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的实施,中国西南地区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对北部湾港口出海运输的需要将进一步增进。环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对东盟国家与中国大西南地区的经贸往来和投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与泛亚铁路

湄公河次区域是指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内的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六国。全长4880公里的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的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自北向南流经中国三省区和中南半岛五国,于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注入南中国海。1992年,在亚洲开发银行的倡议下,该流域内的6个国家共同发起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以加强各成员国间的经济联系,促进次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区域共同繁荣。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和东亚一体化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超过6%。六国之间在交通、能源、电信、环境、人力资源开发、投资、贸易、旅游、农业等领域实施了上百个合作项目。

与此同时,作为合作开发的一部分,“泛亚铁路计划”业已开工。1995年12月,在东盟第五届首脑会议上,时任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提出修建一条超越湄公河流域范围,从马来半岛南端的新加坡,经马、泰、越、缅、柬六国到中国昆明的“泛亚铁路”倡议。该倡议立即得到了东盟首脑和中国政府的认同。此后,经过多次调研论证,2006年11月,在昆明举行的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泛亚铁路特别工作组第八次会议上,与会各方讨论了泛亚铁路项目今后的发展,确定了未来的行动计划。目前,泛亚铁路东、中、西三条线路方案均已列入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正在建设东线全长142公里的玉溪至蒙自段,而全长1 4 6公里的蒙自至河口段铁路也将于2 0 0 7年底动工,2010年前建成通车。

四、中国东盟博览会

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为宗旨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是由温家宝总理倡议,中国和东盟1 0国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国家级、国际性经贸交流会,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博览会涵盖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和服务贸易三大内容,是中国与东盟扩大商贸合作的新平台。从2004年11月开始,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三届,规模和交易额都不断扩大。同时,第四届也将于2007年10月28至31日举行。2005年,中国—东盟博览会被评为中国十大知名品牌展会,博览会常设机构——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荣获中国会展业特别贡献奖。2 0 0 6年,中国—东盟博览会荣获“2 0 0 6年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政府主导型展会”称号。

总的来说,随着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框架的日益改进,双方的经贸往来将会持续健康发展;反过来,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密切,也将大大促进这个框架体系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国东盟博览会官方网站,http://www.caexpo.org

[2]杨武:当代东盟经济与政治.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

发展框架 第10篇

一、WTO关于农业的政策规定

WTO农业协议以“政府执行的农业政策和计划是否对生产和贸易产生扭曲作用”为标准, 将各种国内支持措施划分为要求减让承诺的和可免除减让承诺的国内支持措施。不引起贸易扭曲的政策, 称“绿箱”政策, 可免予减让承诺。这些政策对贸易只产生极小的影响。WTO列举的主要绿箱政策包括由公共基金或财政开支所提供的一般行农业服务、为保障粮食安全而支付的存储费用、粮食援助补贴、单亲家庭农村补贴、一般性农业收入保障补贴、自然灾害救济补贴、农业生产者退休或专业补贴、农业生产资源闲置补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性补贴、地区发展补贴。容易产生贸易扭曲的政策, 叫“黄箱”政策。主要包括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 种子、肥料、灌溉等农业投入品补贴、农产品营销贷款补贴、休耕补贴等。协定要求各方用综合持量 (AMS) 来计算其措施的货币价值。并以此为尺度逐步予以削减。

此外, 为满足欧盟和美国的主要求《农业协定》规定, 一些与农产品限产计划有关的“黄箱”政策 (如休耕补贴等) 可纳入“蓝箱”政策, 免予削减承诺, 不受《农业协定》的约束和限制, 有关国家可以自行决定政策的调整以便按要求削减AMS。

二、我国农业补贴的现状

我国实行的农业补贴主要利用“绿箱”政策和“黄箱”政策, 而“蓝箱”政策我国还没有使用。在我国已实行的“绿箱”政策中, 涉及农业补贴的政策主要有20项。其中, 一般政府农业服务计划9项:粮食安全储备补贴4项;自然灾害救济3项;环境计划下的支付2项;国内粮食援助补贴1项;地区援助计划下的支付1项。而价格调整投资补贴、生产者收入稳定计划、收入保险、资源休闲补贴等政策尚未在我国目前的农业政策体系中有所涉及。我国的“黄箱”补贴占我国总体补贴的70%, 包括减免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 粮食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以及良种补贴和农业机械补贴。农业税自1999年的160.28亿下降到2006年的0.13亿元, 此后基本取消;农业特产税自1999年的131.43亿元下降到2006年的3.52亿元;而牧业税也由1999年的2.80亿元下降到2005年的0.01亿元, 2006年停征。2004年实行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将中央和地方共建的粮食风险基金从完全补贴流通环节转向流通环节和生产环节同时直补。2006年开始实施农资综合补贴政策, 2007年该项补贴资金156亿元。良种补贴从2002年的1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55.7亿元, 6年总共增加了168.7亿元。2004年实施的农业机械购置直补政策, 各级财政投入17亿元, 带动了农民投入45亿元[1]。

三、我国农业直补政策与WTO《农业协定》的差距

1.“绿箱”政策实施水平偏低, 支持项目较少, 未能充分利用WTO规则。

新中国建立至今, 经过50多年发展, 我国农业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体系, 加入WTO后, 我国逐步调整农业政策, “绿箱”政策实施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与发达国家间存在的差距, 我国“绿箱”政策支持支出占总体财政支出比重较低, 除1998年超出10%以外, 其余年份都在10%以下。与各国同期相比较, 我国支出最高为2006年的3 251.97亿元 (折合406.5亿美元) , 远低于美国同期760.35亿美元的水平。2005年我国支农支出2 519.91亿元 (折合315亿美元) , 不到美国的50%, 大约是欧盟的65%[2]。从“绿箱”政策支持项目来看, 《农业协定》附件2共列出了12项支持措施, 但直到目前为止, 我国只使用了其中的6项措施, 集中于政府公共服务、粮食安全、救灾扶贫几方面。而在这方面, 美国使用了6项, 日本使用了8项, 欧盟则使用了全部的12项措施。

2.“黄箱”政策偏向短期利益, 微量支持标准的使用不充分。

2001—2005年“黄箱”政策名义支持率一直在0.07—0.1之间, 支持率非常低, 农产品中只有牛奶、大豆、糖类和小麦四类产品获得长期的政策支持, 而棉花、猪肉及其制品和稻谷等大宗农产品没有政策支持, 说明我国“黄箱”政策的政策导向偏向短期利益[3]。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所承诺的微量支持标准是8.5%, 最高的黄箱支持标准规模可达到945.3亿元。2005年中国的微量支持标准措施在基期农业总产值中只占5.3%, 我国还有很大的微量支持空间可供利用。

四、我国农业支持政策发展趋势

1. 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 重点支持比较优势明显的产品。

加入WTO以后, 我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有了长足的进步。逐年完善农产品补贴政策也是我国遵守WTO相关政策的体现。近年来, 我国一直积极响应WTO关于减少黄箱补贴的相关要求, 目前来看, 虽然黄箱补贴的总量不高, 可其所占据的比例却相对较大, 这也直接增加了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纠纷的风险。因此, 今后的农产品补贴应该向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有所倾斜, 对于绿箱措施给予更多的支持。在此基础上, 充分发挥和利用国家政策所带来的红利, 从根本上推动传统农业的增长方式, 在保持一定增长的前提下, 积极完善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机制, 从而达到带动农村健康发展, 提升我们综合国力的目的。

2. 加大农业补贴的财政支持力度。

目前, 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 重工轻农的资源配置模式应该逐渐向工业反哺农业的模式转变, 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实行农业补贴的目的是为了对利益偏低的农业进行优化和支持, 促进粮食等农产品产量增加、价格稳定, 从而实现农村改革、农民增收、农业发展, 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按照WTO《农业协定》中的有关规定以及我国加入WTO时的承诺, 我国可利用的支农补贴可以对农产品价格提供直接支持, 在加大直接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同时, 政府应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完善我国粮食直接补贴制度, 加强粮食直补力度, 形成长效机制, 保障粮食安全;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 提高高价格农机具的补贴额度;加强农业科技投入和培训投入, 鼓励民营企业进入第一产业, 实现产业化经营。

3. 修订《农业法》并制定《农业国内支持法》。

随着我国越来越深入的参与到商品贸易国际竞争之中, 原有的《农业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今国内发展的深层次需求。应该尽快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发展需求的新《农业法》。新《农业法》应该不仅着眼于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更应该顺应十八大提出的新思路, 对促进农业发展, 帮助农民富裕, 实现农村繁荣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 帮助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除此之外, 新《农业法》还应该具备易于操作, 具体量化, 适用面广等特点, 减少脱离实际、缺乏可操作性的情况出现。为了充分发挥新《农业法》的实际效果, 推出与之相符相承的《农业国内支持法》是十分必要的。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 《支持法》应该引导农产品补贴从“黄箱”转为“绿箱”, 针对实际情况设定“蓝箱”, 并统筹安排“黄绿蓝”之间的比例。

摘要:WTO的《农业协议》规定了三个基本的农业政策, 即“黄箱政策”、“绿箱政策”以及“蓝箱政策”。“黄箱政策”明确规定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达到的关于粮食补贴的水平, 而我国加入WTO11年来, 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仍然与WTO的规定有着一定差距,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立法和完善政策等方式弥补差距, 是促进我国农业生产、保证粮食安全以及实现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WTO农业协议,农业补贴,政策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刑柳.我国农业不忒政策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 (3) .

[2]陈晓群.我国“绿箱”政策的水平、结构及效率[J].经济论坛, 2010, (4) .

发展框架 第11篇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职中专 英语教师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191-02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各国面临的严峻的发展问题。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表示“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更表达我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人类和平发展承担更多责任和义务,作出更大的贡献的决心和姿态。2015年2月中央成立“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安排部署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具体的合作方面:在既有双多边和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框架下,通过合作研究、论坛展会、人员培训、交流访问等多种形式,促进沿线国家对共建“一带一路”内涵、目标、任务等方面的进一步理解和认同。

我校作为广东省内唯一的国家级海洋类中职中专,有80年的建校史,拥有掌握精湛的养殖海洋类专业实用技术的师资力量,实践基地,充分落实校企合作和校和技术科研单位合作,业以形成行业成熟的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海洋科研技术和海事管理人才。在国家的“一带一路”框架指导下,以及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新常态下,充分应用学校在海洋技术的力量,为国家的海洋战略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不仅是履行历史赋予光荣的使命,而对于学校的发展也是难得的机会,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巨大的推动力量。

2015年本人所在英语教研组有幸参与了学校承接的南太平洋高级公务员培训项目,本人主要参与教材的编译和全程的随同翻译工作。深感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学校发展、教学管理发展以及各种教学交流,本文试通过对我校开展国际化培训活动发展揭示重要启示。

活动中的主要任务如下:

1.编译方面:首先是校长亲自开动员大会,排兵布阵,以开拓创新的气魄鼓舞大家激发斗志;其次分管副校长具体带领和负责教材编译:敬业精神,言传身教,三审稿不辞其烦,大局为重,公平公正公开。中层领导落实任务的驱动的管理方法:分工明确,落实责任制度,上下沟通协调。教研组长化整为零,任务下沉给参编教师,负责初步统稿和风格把握,实现英语和专业的联系:高效对接,交流合作。

2参观学习阶段:高校专业口语人员搭配本校英文教师,做好专业翻译陪同工作。班级管理的策略使用,设立了班主任,在学员中推选出班长,为学员的生活学习提供便利。授课实践参观相结合,问题导向,重视讨论和交流,鼓励学员提出在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教学相长。英语教师参与参编译课程的听课,增强对专业实践的了解和对外籍学员的国家技术发展情况了解。

3项目反馈:项目结束后,最终调查采访发现教师通过参编活动受益匪浅,对日后教研组的教材编写,大型教研活动开展提供了分工方法方面的启迪,懂得如何让管理学中效率原则的落实。对教师资料的积累制作成为教学的微课,开展基于实用性微课的制作和推广,提供思路和启发,创造实战平台,接触交流。

主要的启示如下:

首先,对学校发展方面

1、外交无小事,能按照外事办的要求海洋渔业局的要求,完成国际性的海洋养殖技术交流和培训,对扩大学校的影响,开拓国际视野,宣扬海纳百川的开发精神,为日后开展深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也为学校的办学方向,技术交流规划了很好的方向。

2. 反思本次国际合作活动安排方式:通过该次活动,实现学校管理模式改革的新突破,应用新管理理念在实践中的改革科开拓改变科层结构,变成任务导向的扁平结构,凝聚了集体组织的战斗力。

其次,对于教学管理方面

1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合作交流教材共同编译,加强了学校特色专业和基础文化科目教师的交流,促进专业和基础素养的融合,让教师们增强了命运共同体,提高教师队伍凝聚了和合作科研能力。

2教师能力培养:在编译的过程中融合独立工作和分工合作,也体现新老教师传帮带,高校翻译技能专业的老师的引领,各层教师通力合作,锻炼了专业的技能,提高为专业服务为生产实践服务的能力。促进各个层次教师特别是对年轻教师的锻炼,担当能力的提升。

3促进教师职业发展:英语教师的英文实用技术和能力得到发展,成就感,自我效能的提高,增加对学校的了解,组织承诺度提高。

4 学生管理: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教学活动设计,增加学生卷入的过程,积极或消极的卷入比没有参与有好处,让学生在实践做学习。

最后,于教师个人发展有以下的好处:

1开眼界拓视野:通过交流了解目标国家的风土人情;其国家教育的发展状况,英语在其国家的使用状况及其官方语言对官员能自如地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性;探讨中职中专层次的国际交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 能力培养方向:如何让学生在目标语和母语之间灵活的转化,实现文字和口语的通达;对使用英语服务专业,服务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深刻认识。

3教改思考: 根据国际的需求,对学生的培养方面做出侧重,培养社会所需的一线技术人才;对教材的二次改造:例如养殖专业罗非鱼的养殖过程从养殖水温,水色,含氧量的研究;饲养饲料的制作;育种技术过程;病害防治方面可以更加细致组织编译满足培养国际型技术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谈松华,王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时代抉择[J]. 中国高等教育,2012(06).

发展框架 第12篇

1 农机专业户的分解构架

从我国国情和我们分析的农户、农机专业户在市场条件下的价值取向等因素出发, 我国农业生产 (中) 分工、专业化后, 农机户会出现两种基本走向:一是部分农机专业户会在市场和政府部门的引导组织下, 成长为专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农机服务产业经济组织;二是部分农机专业户会随着农业人口的有效转移, 逐渐成为土地经营者或农场主。土地经营者之所以要与农场主分开, 是因为他们与土地的结合方式与农场主不完全相同, 可能是各种短期、临时委托经营方式, 也可能是长期委托或契约式的———多数人做“地主”, 少数人代经营的方式, 也可能是“明晰产权, 模糊地界”的代经营方式, 也可能是土地股份合作经营的方式, 等等。土地经营者和农场主, 主要从事土地的生产经营和一般的农田经营管理, 农机服务经营者则主要从事为土地经营者和农场主提供各种生产技术服务。

专业服务者和土地经营者两部分的多寡, 以及土地经营者的经营规模和与土地的结合方式, 主要取决于国家对农机的一系列政策导向, 包括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农村人口的转移速度和转移方式, 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产权流转市场化程度等等。一般说来, 经济社会越发达, 农业产中专业化、现代化水平越高, 农机服务产业组织就会越多、分工就越细、企业素质和能力就越强;土地经营者和农场主就会越少, 土地经营规模就会越大, 对农机服务产业组织的依赖程度就会越强, 农业生产率水平以及资源有效利用水平就会越高。反之, 产中专业化水平越低、小农生产方式就越强, 农业生产率水平和资源经济利用水平就会越低。这是都已经证明了的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没有产中分工、专业化服务的农业经济尤其是小农经济是不可持续的。

2 农机服务产业组织的基本框架

农机服务产业未来的主要组织形式, 应当是专业户、专业大户 (或私人企业) 、合同制联合体、合作社、专业合作协会等。一般情况下, 专业户同时是各种联合体、合作社的主要成员, 专业大户既可能发展成为独立的个体企业, 也可能是联合体、合作协会的成员。联合体与合作组织的组织功能越强大, 说明农业生产服务体系越成熟, 农业专业化、现代化水平越高。

近年来, 在大规模的农机跨区机收、机耕服务中, 在其丰厚利润的驱动下, 在市场竞争的风险中, 农机所有者要求联合起来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自发组建农机服务合作社和要求农机部门组织他们联合经营的情况越来越多。虽然这些组织还不够规范, 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还远不够高, 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并不懂得合作制是怎么一回事, 但他们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已经懂得了船小风险大, 交易成本高, 必须要联合经营才有出路。在实际调查中我们还看到, 农机户联合的形式很多, 管理经营方式也是各式各样, 但有一点是所有联合与合作组织共同恪守的, 这就是产权不变。这说明, 农民对联合的要求是明显的, 对联合的具体形式也可繁可简, 但对产权明晰的要求是不可逆转的, 农民参与联合经营最首要的原则就是产权不变。因此, 合同制的联合体、合作社 (股份合作社) 、合作协会, 将因为能够满足农民的基本要求而成为农机服务产业组织的最优制度选择。当然, 这里并不排除集体和国有等经营主体和经营制度, 但实践将证明, 它们可以也终将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 逐渐聚集在专业合作协会的大旗下, 而且, 他们中的大多数, 特别是具有相当的技术行业优势的县、乡农机服务组织, 将会充分利用其优胜的组织资源, 成为各种联合与合作组织的领头羊。因为这不仅是部门职责, 更多的是发展的共同利益所驱使。同时, 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看,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不仅是提高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途径, 还是产前、产后相关产业的垄断资本抗衡的有效组织制度和组织力量。

3 农机服务产业组织将成为现代化大农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现代农业的推进, 社会分工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不断深化, 不仅农业产前、产后的工业部门分工越来越细, 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农业产中的主要生产环节也都独立成为产业, 由专业化的公司或合作社等经济组织以现代化的生产手段来完成。这些专业化的服务经济组织通过交易的种种方式, 与农业产前、产后相关工商产业部门和农业生产经营体 (或农场) 一起构成现代化的大农业体系。农机服务产业化组织则是这个大农业体系中承上启下并直接为农业自营者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市场化体系的发展和农业分工、专业化的日益细化, 会促使农业生产经济体系发生巨大的变化———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已经越过了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经营方式, 在更大的市场范围甚至全社会范围配置资源, 通过周密的分工协作来维持农业生产的正常运转。农业生产经营者不仅把产前的工具、肥料、种子等生产资料的生产分离出去, 并形成了科技含量不断增长的工业化生产, 并形成了大规模高效率的产业, 还把农业生产中的耕、耙、插、收、植保、灌溉、施肥、除草等环节都分工、专业化, 并形成科技水平、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的独立产业。农业经营者只需搞好经营决策和生产财务管理, 其它的事通过事前签定合同或临时的一个电话, 就可以得到全部周到的服务。农业经营者与产前服务产业的交易, 基本上都可以通过产中服务产业———主要是农机服务产业得以实现, 从而大大减少农业经营者的交易成本;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生产效率、经营收益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要依赖产中服务, 尤其是农机服务产业的技术和服务水平;产后部门也在很大程度是要依靠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产业组织来实现农产品的高效率、标准化生产 (小规模的农业经济结构尤其需要) , 以保证其商品和原料的质量和成本要求。

摘要:农机服务产业化, 是中国农机化的重要实现形式。要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 一项基础工作是要进一步完善农机服务产业化的组织体系, 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把分散的机械有效地组织起来, 按照相应的制度来运作, 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

关键词:农机,服务产业组织发展,基本框架

参考文献

[1]路江洲.论农机服务产业化的组织模式与推进机制[J].中国农机化, 2002 (4) .[1]路江洲.论农机服务产业化的组织模式与推进机制[J].中国农机化, 2002 (4) .

[2]王林力, 江波, 汤楚宙.农机服务产业化的现状与前景展望[J].农机化研究, 2006 (12) .[2]王林力, 江波, 汤楚宙.农机服务产业化的现状与前景展望[J].农机化研究, 2006 (12)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发展框架】相关文章:

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09-12

垫江县教育发展方式的框架思考与建议01-09

模式框架05-07

关系框架05-11

特征框架05-15

安全框架05-16

开源框架05-17

报告框架05-21

议题框架05-21

框架协议05-25

上一篇:暖通空调节能下一篇:条款解读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