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的感情色彩

2024-05-30

成语的感情色彩(精选7篇)

成语的感情色彩 第1篇

俄罗斯描写社会悲剧的大师苏里科夫的《女贵族莫洛卓娃》中, 主人公莫洛卓娃的“对宗教改革的抗议, 成了人民反对专制压迫的一种特殊方式”。主人公的苍白、激奋的面容、高高举起的手臂、神经质的具有威摄力的眼神, 只有在这如同无数跃动的灵魂的光耀色斑的呼应下, 才形成了作品感人的和声。在处理非主体人物——坐在地上的残疾人及周围的一组群众时, 为更好地表达画家对人民的反抗精神的称赞, 他给予人物以斑斓的色彩, 宝石般的颜色是这些人物生命和力量的不朽象征。画家“总是在考虑人民, 人民的汪洋大海在喧哗、翻腾。”

超级现实主义大师达利笔下的世界, 夸张的色彩抒情手法, 晦淡与光亮结合, 带出了具有梦幻意味和戏剧化的效果。耀眼的色彩表达, 奇幻的构思, 使达利的画面散发出巴洛克式华美壮丽的激情及超人一等的想像激动力。正如他为他的超现实绘画下的一个简明的界说那样:绘画是一种用手与颜色去捕捉想像世界与非合理性的具体事物之摄影。

莫迪格利阿尼在表现女性美时, 尤其在1916年至1917年间, 画面颜色多以暖色调为主, 以华丽的红色作背景。桃色的肌肤配上粉红色的暗影, 体现肉体本身厚实之感的同时, 也试图表现出了画家为外在的快感和欲望所陶醉。这种欲望首先是画家作为一个男人生理上的需求, 其次是作为艺术家创作上的需要。

印象派大师雷洛阿笔下的女人体和大自然有着密切联系, 总是被水果、鲜花或孩子们包围着。组成这些团块的色彩闪闪发光, 令人目眩。跳动的笔触下出现的光斑, 配合着女性美的细致入微的刻画, 以至从画中依稀可以感到柔软的肌肤在微微颤动。它反映了画家本人对异性的渴望和对大自然造物的赞美、对人的生命和欢悦之情的述说。正如他在莫迪格利阿尼向其请教时所说:“画出的女人臀部应该像自己的手能碰触的那样, 有弹性、有质感。”

德加在描写舞女时以一个旁观者、冷眼看人生的角度, 用跳动的色彩, 极富情感的画面旋律, 可以反映出画家如何快速地进入到“动”的世界, 抓住了更加生活化、更加真实, 属于他眼中的“偶然刹那”。

高更则为南太平洋的大地溪岛的妇女的粗野但健康、强烈的美和自然风光所陶醉。在那阳光灼热、自然芬芳的岛上, 他在浓重的轮廓线里, 平涂着单纯、产生强烈对比、色彩丰郁的大色块, 极好的表达了画家的理性与野蛮的碰撞和他对大溪地岛上原始居民、风土人情的挚爱。正如他不安于巴黎一成不变的安逸生活一样, 在绘画作品里, 他也不安分与“和缓”色调, 亦无畏于“俗艳”的念头。这一点经常使他想起当代幽明的艺术评论家布鲁内泰对夏凡尼的评语:“我必须恭维你, 你总能用和缓的色调画出佳作, 你从未用过俗艳的颜色……”高更追求原始美, 野蛮里不失华丽, 强调象征意义。他忠实于生活实际的单纯的红、黄、蓝、绿等色块的强烈对比, 非常强烈地反映了他对未开化的原始和野性生活状态的向往, 是他反理性的抽象、神秘、野蛮的原始艺术的有力佐证。

梵高的用色可以说是极端、纯粹的, 这在他的画作中处处可见。这样的用色可以硕士他的人生经历、性格特征、个体情感的真实写照。他的“咖啡馆”系列画中, 常用强烈的对比色来表达, 如血红色与青绿色、浅桃色与紫葡萄色, 在这里隐藏着画家对人生的惨淡和对生活的绝望之感。正如他在1888年9月所作的《夜间咖啡馆》, 相比于其它同名画作, 具有了更加强烈的自我意识, 这些通过画面上运用的色彩恰到好处的表现了出来。正如他所言:“我是用红和绿两种颜色, 来表现可怕的人间情感。例如房屋用鲜血一般的红和暗淡的黄, 中央有绿色的阳台, 还有四盏像橡树黄的灯, 散发着橘色和绿色的光线。那些无家可归的酣睡者, 就是在青色的恐怖空虚空间里, 也到处有这种红绿色的对立、冲突。”

在中国古代艺术——敦煌壁画中, 尤其是各代画工们所作的千姿百态的飞天人物, 色彩斑斓绚丽, 人物犹如飘行在彩云飞花之中, 无一不反映了凡人们飞越尘世、达致自由灿烂世界的美好愿望。在敦煌经变画的254窟, 萨垂那太子舍身饲虎图中, 主体色调为黑褐色, 以冷灰色块——石青、石绿、暗红、白为辅, 使整个画面的调子暖中求冷, 结合画面存在的严肃、圣洁的空间环境, 表现了作为有血有肉的凡人的恐怖之感。画面中大块暗褐色与流动的小色块紧密交融在一起, 稠密如嵌, 透露出作者难以解脱的缠绵压抑的敬畏之情。这些犹如作者跳动的灵魂的小色块为体现沉重庄严心情的暗色调作了有机融合。

总之, 作为绘画语言之一的色彩而言, 就本文前述的东西方作品实例而言, 色彩与创作主体的感情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和互动性。本文仅就创作主体的感情对画面色彩的主导作用, 二者的综合运用、协调都蕴藏着无尽的艺术生命力。如何把创作者的情感通过色彩这一媒介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来, 对画家在艺术创作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意义。

摘要:形与色是构成艺术作品的两大因素。本文仅从色彩结合实例谈谈创作主体的感情对色彩的主导作用, 即由创作主体的真实生活经历、感受而生发的独特的艺术处理, 如何通过在画面色彩上表现出来。正如阴郁、极端、明亮等词在可形容人格的同时, 在色彩那里, 我们也可找到同样的存在。

关键词:感情,色彩,苏里科夫,雷洛阿,高更,敦煌

参考文献

[1][西]达利.《达利谈话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2][意]卡罗·曼.《莫迪格利阿尼——国外现代画家译丛》.陈乃望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1989年版.

[3]李锦光编著.《世界画坛巨匠名作欣赏》.北京:京华出版社, 2002年版.

[4][法]高更.《生命的热情何在——高更大溪地之旅》.颜正莹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0年版.

[5][美]欧文·斯通.《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常涛译.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3年版.

成语的感情色彩 第2篇

长相

沉鱼落雁 闭月羞花 袅娜 回眸一笑百媚生 端庄优雅 大家闺秀 妩媚 丽人 优雅大方 婀娜多姿 矜持 佳丽 秀外慧中 慧质兰心 柔美 婉丽 清新单纯 面若桃花 娉婷 婉顺 天生丽质 如琬似花 娇柔 可爱 宛如天仙 仙女下凡 温柔 体贴 气质非凡 秀而不媚 贤惠 贤慧 著名

草木知威 驰名中外 大名鼎鼎 德高望重 风云人物 功成名遂 功标青史 赫赫有名 举世闻名 如雷贯耳 声振寰宇 威望素著 宽容

海阔天空 含垢纳污 呼牛呼马 豁达大度 既往不咎 宽大为怀 宽宏大量 网开一面 网开三面 息事宁人 下不为例 下车泣罪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以直报怨 以德报怨 宰相肚里能撑船 知情达理 中庸之道有志 不耻最后 乘风破浪 顶天立地 鸿鹄之志 九天揽月 夸父追日 老骤伏枥 老当益壮 力争上游 陵云之志 猛志常在 磨杵成针 穷而后工 三户亡秦 十载寒窗 铁杵成针 韦编三绝 心小志大 胸怀大志 雄飞雌伏 雄心壮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移山倒海 迎头赶上 有志者事竟成 愚公移山 争强好胜 知难而进 治国安民 志在四方 中流击楫 壮志凌云 自力更生 自强不息 自求多福 自食其力 有为

大显神通 大显身手 大有作为 大器晚成 非池中物 奋发有为 公才公望 后生可畏 龙跃凤鸣 鹏程万里 前程万里 如日方升 奋发

发愤图强 奋发图强 奋发蹈厉 披荆斩棘 闻鸡起舞 我武惟扬忠诚 碧血丹心 不避斧钺 成仁取义 赤胆忠心 赤心相待 赤心报国 大节不夺 大法小廉 蹈节死义 断头将军 肝脑涂地 故旧不弃 故剑情深 寒花晚节 久要不忘 扪心无愧 倩女离魂 舍身求法 田父献曝 先驱蝼蚁 心虔志诚 以身殉职 以身许国 忧国奉公 孝子顺孙 忠孝节义 忠心耿耿 忠肝义胆

坚定 从容就义 富贵不能淫 海枯石烂 坚持不渝 坚韧不拔 坚定不移 雷打不动 木人石心 破釜沉舟 锲而不舍 誓死不二 心坚石穿 心如铁石 言必信,行必果 一不做,二不休 一口咬定 真金不怕火炼 之死靡它 指天誓日 志坚行苦 至死不变 忠贞不渝 坚强

坚苦卓绝 姜桂之性 宁死不屈 铁石心肠 威武不屈诚实 表里如一 开诚相见 恪守不渝 倾心吐胆 杀彘教子 实心实意 拭面容言 天人共鉴 闭邪存诚 心口如一 胸无宿物 胸无城府 言而有信 言行一致 坐言起行 肝胆相照 虚心不耻下问 不骄不躁 不矜不伐 不露圭角 辞尊居卑 功成不居 功薄蝉翼 好问则裕 戒骄戒操 礼贤下士 满招损,谦受益 抛砖引玉 谦让末遑 谦虚谨慎 犬马之劳 深藏若虚 损之又损 闻过则喜 洗耳恭听 虚怀若谷 逊志时敏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移樽就教 以莛叩钟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载酒问字 择善而从 知之为知之 自知之明 律已

防意如城 非异人任 修心养性 引咎自责 知过必改 自愧弗如 自怨自艾

谨慎 爱惜羽毛 刚毅木讷 画地为牢 斤斤自守 谨言慎行 慎终追远 守口如瓶 临事而惧 临深履薄 如临探渊 如履薄冰 奉命唯谨 三思而行 小心谨慎 小心翼翼 瞻前顾后廉洁 不忮不求

澹泊寡欲 奉公守法 富贵浮云 廉洁奉公 两袖清风 先公后私 纤尘不染 洗手奉职 枵腹从公 一尘不染 一介不取 一琴一鹤 饮马投钱 澡身浴德 无私

大公无私 公事公办 公正无私 公而忘私 顾全大局 国尔忘家 毫不利已,专门利人 涓滴归公 开诚布公 克己奉公 嫠不恤纬 摩顶放踵 舍己为人 舍已救人 舍己从人 先人后己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修身洁行 一秉至公 衣被群生 以义割恩 正直

不愧屋漏 大义凛然 大事不糊涂 风骨峭峻 刚肠嫉恶 光风霁月 光明正大 光明磊落 浩然之气 襟怀坦白 明镜高悬 事无不可对人言 守正不阿 守经达权 堂堂正正 危言危行 行不更名

坐不改姓 行不由径 严气正性 正大光明 仗义执言 慷慨

高义薄云 慷慨解囊 乐善好施 勇为

见义勇为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清高

不为五斗米折腰 超然物外 超尘拔俗 宠辱不惊 孤芳自赏 洁身自好 狷介之士 落落难合 特立独行 与世无争 勤奋

发愤忘食 废寝忘食 分秒必争 焚膏继晷 鸡鸣而起 磨穿铁砚 勤学苦练 夙夜匪懈 夙兴夜寐 无冬无夏 宵衣旰食 学而不厌 圆木警枕 幼学壮行 朝乾夕惕 只争朝夕 孜孜不倦 坐以待旦 争分夺秒 手不释卷 刻苦

攻苦食淡 苦心孤诣 囊萤照读 任劳任怨 埋头苦干 卧薪尝胆 悬梁刺股 仰屋著书 映月读书 映雪读书 勇猛精进 引锥刺股 凿壁偷光 折节读书 坐薪悬胆 专心

不敢旁鹜 不知肉味 目不窥园 倾耳而听 倾耳注目 一心一意 屏气凝神 全神贯注 专心致志 有恒

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精卫填海 始终如一 始终不渝 水滴石穿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死不瞑目勇敢 出生入死 奋不顾身 赴汤蹈火 浑身是胆 临危不惧 履险如夷 能征惯战 排除万难 前仆后继 群威群胆 杀敌致果 舍死忘生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视死如归 所向无前 天不怕,地不怕 挺身而出 铜头铁额 万死不辞 万夫不当 无所畏惧 降龙伏虎 一往无前 一身都是胆 一以当十 以一当十 义无反顾 勇者不惧 勇往直前 勇猛果敢 勇冠三军 浴血奋战 斩将搴旗 猪突豨勇 奋勇

身先士卒 一鼓作气 一马当先 纵横驰骋 坚强

不屈不挠 百折不挠 百炼成钢 死不足惜 死公正 公正

不偏不倚 不愧不作 大义灭亲 秦镜高悬 替天行道 天公地道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无偏无党 先自隗始 严明

秋毫无犯 铁面无私 铁面御史 明辨

爱憎分明 褒善贬恶 火眼金睛 信赏必罚 羞与为伍 彰善瘅恶 俭朴

布衣蔬食 粗衣粝食 粗衣淡饭 粗茶淡饭 恶衣恶食 饭糗茹草 荆钗布裙 克勤克俭 牵萝补屋 轻车简从 食不重味 因陋就简 饮冰茹檗 节约

节衣缩食 精打细算 开源节流 宽打窄用 厉行节约 勤俭持家 省吃俭用 细水长流 修旧利废 善良

设身处地 于心何忍 安分

规行矩步 浑俗和光 既来之,则安之 乐天知命 绳趋尺步 束身自好 随遇而安 厚道

情怨理遣 温柔敦厚 仁慈

仁至义尽 仁言利博 仁心仁闻 万家生佛 和善 和颜悦色 和蔼可亲 菩萨低眉 善气迎人 温润

平易近人 软玉温香 温良恭俭让 温润而泽 忍耐

忍气吞声 忍辱含羞 忍辱负重 唾面自干 委曲求全 团结

打成一片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坚如磐石 精诚团结 磐石之固 铜墙铁壁 同心同德 同心合意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众人拾柴火焰高 齐心

和衷共济 戮力同心 齐心协力 群策群力 通力合作 同心协力 一体同心 一德一心 一心一德 众擎易举 帮助

博施济众 打抱不平济困扶危 济弱扶倾 解囊相助 救困扶危 相濡以沫 夏雨雨人 燮理阴阳 抑强扶弱 以沫相濡 治病救人 助我张目 左提右挈 同甘苦 风雨同舟 患难与共 同甘共苦 同舟共济 同生死,共存亡 同呼吸,共命运 休戚相关 休戚与共 有福同享 才学

八斗之才 辩才无碍 不栉进士 才貌双全 才气过人 藏龙卧虎 沧海遗珠 出将入相 出类拔萃 出口成章 踔绝之能 大才盘盘 德才兼备 登高能赋 栋梁之材 斗南一人 斗酒百篇 多才多艺 风流才子 风华绝代 凤毛麟角 高才疾足 高足弟子 国士无双 和氏之璧 鹤鸣九皋 后起之秀 锦心绣肠 金声玉振 金玉满堂 看杀卫玠 经天纬地 麟风龟龙 灵蛇之珠 梦笔生花 面壁功深 妙手丹青 莫测高深 南州冠冕 南金东箭 能事毕矣 能者多劳 牛刀小试 女中尧舜 旁求俊彦 弸中彪外 七步之才 被褐怀玉 千里之足 强将手下无弱兵 巧同造化 三寸之舌 三头六臂 扫眉才子 珊瑚在网 神工鬼斧 升堂入室 淑质英才 腾蛟起凤 文武双全 文不加点 五言长城 下笔成篇 下笔成章 下笔千言 贤良方正 新硎初试 雄才大略 秀出班行 药笼中物 衙官屈宋 游戏三昧 一技之长 一目十行 一世之雄 一柱擎天 倚马可待 有脚书橱 隐若敌国 玉堂金马 困任授官 真才实学 直谅多闻 智勇双全 着手成春 卓尔不群 左宜右有 智谋

将计就计 举无遗策 老谋深算 盘马弯弓 旁敲侧击 千方百计 穷寇勿追 权宜之计 人定胜天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神机妙算 神通广大 文韬武略 万全之策 胸中甲兵 研桑心计 以一持万 运筹帷幄 遵时养晦 足智多谋 聪明

别具只眼 冰雪聪明 大智若愚 大巧若拙 独具只眼 耳聪目明 告往知来 过目成诵 过目不忘 见微知著 料事如神 明见万里 讷言敏行 人中骐骥 生而知之 未卜先知 先知先觉 机智

便宜行事 耳听八方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见机行事 机变如神 临机处置 灵机一动 明察秋毫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巧发奇中 情急智生 随机应变 手急眼快 通权达变 博学

博洽多闻 博古通今 博学多闻 博学多才 博闻强记 搏大精深 殚见洽闻 多文为富 见多识广 满腹经纶 通今博古 无所不通 学富五车 能干

不觉技痒 妙手回春 棋逢对手 起死回生 精明强干 胜任愉快 手到病除 独当一面 无所不能 远见

高瞻远瞩 目光如炬 深思远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先见之明 远见卓识 真知灼见 创新

别出心裁 别开生面 别树一帜 别具一格 独具匠心 独树一帜 耳目一新 一家之言 与民更始 自成一家 自出心裁 自出机杼 自立门户 熟练

得心应手 滚瓜烂熟 挥洒自如 驾轻就熟 炉火纯青 目无全牛 轻车熟路 如臂使指 手挥目送 心手相应 运用自如 运斤成风 斫轮老手

2、常用贬义词成语

心猿意马、认贼作父、东窗事发 非言非语、蝇营狗狗、有始无终 三心二意、为非作歹 胡言乱语 为虎作伥、小肚鸡肠、鼠目寸光 碌碌无为、心怀叵测、跳梁小丑 惹是生非、弄巧成拙、成事不足 道貌岸然、心怀鬼胎、笑里藏刀 强词夺理 卑鄙无耻 不以为耻 臭名远扬 倒行逆施 寡廉鲜耻 鬼蜮伎俩 厚颜无耻 奴颜媚骨 奴额婢膝 拍马屁 奇耻大辱 全无心肝 曲意逢迎 认贼为子 认贼作父 声名狼藉 恬不知耻 无耻之尤 威信扫地 向火乞儿 行同狗彘 摇尾乞伶 摇尾求食 蝇营狗苟 以怨报德 做小伏低 下流

不堪入耳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惹草拈花 俗不可耐 淫辞秽语 淫荡

荒淫无耻 荒淫无度 搔头弄姿 声色狗马 声色犬马 水性杨花 堕落

貂裘换酒 斯文扫地 蜕化变质 误入歧途 陷害

暗箭伤人 嫁祸于人 落井下石 青蝇点素 求全之毁 深文周纳 投石下井 造事

无中生有 无事生非 招是惹非 钻营

长袖善舞 抗尘走俗 投机取巧 钻头觅缝 抢劫

明火执仗 巧取豪夺 鹊巢鸠居 杀人越贷 无恶不作 敲诈

敲诈勒索 敲门砖 敲骨吸髓 勾结

臭味相投 朋比为奸 裙带关系 同流合污 同恶 相求

同恶相济 一唱一和 一丘之貉 一鼻孔出气 引绳批根 招降纳叛 挑拨

调嘴弄舌 挑拨离间 帮凶

为虎傅翼 为虎作伥 助桀为虐 忘义

得鱼忘筌 恩将仇报 反面无情 辜恩背义 孤恩负德 过河拆桥 鸟尽弓藏 弃旧怜新 六亲不认 卸磨杀驴 庸俗

鄙吝复萌 酒色财气 幸灾乐祸 庸碌

瓦釜雷鸣 行尸走肉 衣架饭囊 以貌取人 庸言庸行 碌碌无能 碌碌无为 碌碌无奇 游戏人间 冢中枯骨 纸醉金迷 蹉跎日月 醉生梦死 裙屐少年 谄媚

攀龙附凤 趋炎附势 上之所好,下必甚焉 吮痈舐痔 偷合苟容 投其所好 依附 如蚁附膻 身不由己 倚门傍户 奸滑

藏头露尾 刁钻古怪 腹有鳞甲 脚踏两只船 狡兔三窟 老奸巨猾 三头二面 杀妻求将 舞文弄法 笑里藏刀 心怀叵测 兴妖作怪 胸中鳞甲 阴阳怪气 鹰视狼步 脏心烂肺 钻天打洞 嘴甜心苦

圆滑 八面玲珑 八面见光 不夷不惠 好好先生 和光同尘 鉴貌辨色 见风使舵 看风使舵 巧言如簧 巧言偏辞 随风转舵 随俗沉浮 外方内圆 诡计

明争暗斗 撒娇撤痴 上楼去梯 心术不正 移天易日 阴谋诡计 用尽心机 造谣生事 造谣惑众 贼喊捉贼 遮人耳目 装神弄鬼 做神做鬼 害人 害人不浅 谋财害命 血口喷人 无所不为 以邻为壑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造谣中伤 营私

徇私舞弊 营私舞弊 凶残

暴戾恣睢 惨无人道 豺狼成性 赶尽杀绝 狼子野心 狼心狗肺 狼心狗行 灭绝人性 忍心害理 如狼牧羊 如狼似虎 杀人不眨眼 杀人如麻 丧尽天良 丧心病狂 嗜杀成性 率兽食人 天理难容 荼毒生灵 无所不用其极 削木为吏 鹰击毛挚 鱼肉百姓 置之死地而后快 凶恶

狗仗人势 横眉竖眼 虎视眈眈 怙恶不悛 祸国殃民 青面獠牙 穷凶极恶 杀气腾腾 鼠牙雀角 人心惟危 一蛇两头 凶神恶煞 阴险

包藏祸心 诡计多端 借刀杀人 居心叵测 人面兽心 杀人不见血 蛇蝎为心 为鬼为蜮 罪恶

十恶不赦 死有余辜 图财害命 为富不仁 五毒惧全 血债累累 寻花问柳 作奸犯科 作恶多端 作威作福 罪该万死 罪恶滔天 罪大恶极 罪孽深重 罪不容诛 罪恶昭彰 擢发难数 叛逆

大逆不道 离经叛道 虚伪

出尔反尔 附庸风雅 干名采誉 苟合取容 故作高深 好戴高帽 好大喜功 假仁假义 明知故问 沐猴而冠 巧言令色 仁义道德 闪烁其辞 酸文假醋 退有后言 虚情假意 雨后送伞 欺骗

别有用心 尔虞我诈 粉饰太平佛口蛇心 钩心斗角 沽名钓誉 故弄玄虚 挂羊头,卖狗肉 讳莫如深 口蜜腹剑 口是心非 两面三刀 瞒天过海 瞒心昧己 欺世盗名 欺天诳地 欺人之谈 上下其手 偷天换日 偷梁换柱 虚词诡说 炫玉贾石 阳奉阴违 招摇撞骗 招摇过市 诪张为幻 自卖自夸 自欺欺人 自吹自擂 隐瞒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韬晦之计 涂脂抹粉 文过饰非 假相

华而不实 弄虚作假 人模人样 食而不知其味 无病呻吟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行浊言清 绣花枕头 掩人耳目 言行相诡 言行不一 佯为不知 咬人狗儿不露齿 叶公好龙 诈败佯输 正人君子 装腔作势 装疯卖傻 装怯作勇 装模作样 装点门面 醉翁之意不在酒 诡秘

鬼鬼祟祟 鬼头鬼脑 冒充

假公济私 冒名项替 失德

背信弃义 背恩忘义 言而无信 骄傲

大模大样 锋芒毕露 高高在上 孤行已见 顾盼自雄 好为人师 呼幺喝六 骄兵必败 骄傲自满 矜功自伐 居功自傲 老虎屁股摸不得 目中无人 目空一切 马耳东风 旁若无人 器小易盈 煞有介事 舍我其谁 盛气凌人 恃才傲物 忘其所以 忘乎所以 唯我独尊 扬长而去 自命不凡 傲慢

不因人热 大摇大摆 咄咄逼人 倔强倨傲 桀骜不驯 富贵骄人 高视阔步 目指气使 气焰熏天 轻世傲物 神气活现 心高气傲 颐指气使 趾高气扬 出言不逊 蛮横

称王称霸 横行霸道 横行不法 横加指责 横行无忌 横行天下 蛮不讲理 蛮横无理 强词夺理 专横跋扈 欺人

狐假虎威 欺人太甚 倚势凌人 倚强凌弱 倚官仗势 倚财仗势 依草附木 仗势欺人 有恃无恐 炫耀

白日衣绣 耀武扬威 衣绣昼行 衣锦还乡 卖弄 班门弄斧 布鼓雷门 放肆

明目张胆 恣意妄为 恣行无忌 肆无忌惮 无法无天 为所欲为 放纵

放荡不羁 放浪形骸 落拓不羁 劝百讽一 任达不拘 随心所欲 陶陶兀兀

自大 不可一世 伐功矜能 目无余子 妄自尊大 夜郎自大 倚老卖老 自高自大 自以为是 自以为得计 势利 前倨后恭 茹柔吐刚 世态炎凉 吐刚茹柔 贪婪

馋涎欲滴 垂涎欲滴 刀头舔蜜 得寸进尺 得步进步 得陇望蜀 非分之想 规求无度 见财起意 见钱眼开 狼贪鼠窃 利欲熏心 穷奢极欲 人心不足蛇吞象 蛇欲吞象 声色货利 贪得无厌 贪天之功 贪心不足 贪多务得 贪夫徇财 贪贿无艺 唯利是图 细大不捐 雁过拔毛 眼馋肚饱 羊狠狼贪 欲壑难填 自私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公报私仇 患得患失 饥附饱扬 见利忘义 久假不归 卖李钻核 明哲保身 奇货可居 损人利已 为富不仁 小己得失 一毛不拔 一钱如命 一己之私 有利可图 锱铢较量 自私自利 争多论少 豪夺

诛求无已 坐地分脏 受贿

贪墨成风 一浆十饼 招权纳贿 吝啬

爱财如命 分金掰两 斤斤计较 数米而炊 数米量柴 眼皮子薄 懒惰 饱食终日 俾昼作夜 不稼不穑 不劳而获 饭来张口 好逸恶劳 好吃懒做 拈轻怕重 如丘而止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游手好闲 游闲公子 坐享其成 坐吃山空 懒散

死气沉沉 委靡不振 无所用心 无所作为 无所事事 无精打采 无恒

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为德不卒 一曝十寒 怯弱

不敢越雷池一步 胆小如鼠 苟且偷安 前怕狼,后怕虎 贪生怕死 唯唯连声 引颈受戮 知难而退 坐以待毙 屈服

逆来顺受 听人穿鼻 仰人鼻息 饮恨吞声 知荣守辱 不坚定 见异思迁 随波逐流 这山望着那山高 逃跑 三十六策,走为上计 豕突狼奔 逃之夭夭 望风而逃 闻风而逃 无影无踪 偏心

厚此薄彼 偏信则暗 以人废言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心窄 鼠腥蜗肠 鼠肚鸡肠 刻薄

尖嘴薄舌 尖酸刻薄 绵里藏针 奢侈

灯红酒绿 花天酒地 挥金如土 挥霍无度 侯服玉食 骄奢淫逸 结驷连骑 金迷纸醉 锦衣玉食 酒池肉林 浅斟低唱 裘马轻肥 日食万钱 食前方丈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浪费

暴殄天物 大手大脚 铺张浪费 一掷千金 一掷百万 勾结 同气相求 分裂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各奔前程 各自为政 各不相谋 各为其主 各持己见 各执一词 各行其是 各从其志 离心离德 貌合神离 四分五裂 同床异梦 土崩瓦解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一盘散沙 愚蠢

不知薡蕫 呆头呆脑 焚林而猎 竭泽而渔 黎丘丈人 买椟还珠 冥顽不灵 明珠暗投 弄巧成拙 陪了夫人又折兵 亲痛仇快 网漏吞舟 枉己正人 无的放矢 愚不可及 鲁莽 暴虎冯河 匹夫之勇 有勇无谋 糊涂

不分皂白 蒙昧无知 蒙在鼓里 认奴作郎 如堕烟海 如坐云雾 如堕五里雾中 幼推

乳臭末干 少不更事 书生气十足 天真烂熳 无志

胸无大志 英雄气短 无知

蔽聪塞明 不学无术 不辨菽麦 不识一丁 不识之无 不省人事 面墙而立 目不见睫 人云亦云 随声附和 五谷不分 胸无点墨 一无所知 一无所闻 一窍不通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有眼如盲 有眼不识泰山 愚昧无知 牗中窥日 无能

百无一能 不胜其任 不舞之鹤 耳软心活 饭囊衣架 饭坑酒囊 江郎才尽 金漆马桶 酒囊饭袋 滥竿充数 绵力薄材 驽马恋栈 驽马铅刀 黔驴技穷 黔驴之技 人穷智短 上不得台盘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梧鼠五技 眼高手低 庸医杀人 庸懦无能 志大才疏 一无所长 有眼无珠 浅学

才疏学浅 错认颜标 寡闻少见 孤陋寡闻 略识之无 挈瓶之知 少见多怪 蜀犬吠日 吴下阿蒙 一物不知 浅见

汉语成语感情色彩转化再析 第3篇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褒义)

她年过半百,还常常打扮得花枝招展看了令人生厌。(贬义)

“花枝招展”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这只是它在运用过程中取得的临时的言语感情色彩,不能看作是成语感情色彩的转化。

另外,成语的感情色彩转化要与本身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的多义成语区分开。例如:旁若无人,形容态度从容、自然;也形容高傲,目中无人。这两种意义是从不同的方面来描述“旁若无人”的,具有不同的褒贬色彩,在这一成语中不存在感情色彩的转化问题。

一、成语感情色彩的转化类型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感情色彩发生转化的成语分成不同的类别,从这些类别中分析成语感情色彩转化的特征和规律。

(一)从成语感情色彩是否随着其理性意义的转化而转化来分类

1.感情色彩随着成语的理性意义的转化而转化的成语

(1)成语的感情色彩随着成语语义的扩大发生转化,即随着成语所指称的客观事物对象的范围的扩大而转化。例如:清规戒律,原指佛教徒、道教徒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戒条,中性词。后来泛指束缚人们思想的死板的、不合理的规章条例和原则,含有贬义。这一成语由专指到泛指,语义扩大,伴随着语义扩大,成语的感情色彩由中性转化为贬义。避虚就实,原作“避虚击实”。《淮南子·要略》:“清静以为常,避虚就实,若驱群羊,此所以言兵也。”这里的“避虚就实”,是军事上的一条策略,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其薄弱环节,含有褒义色彩。但是发展到后来,这条成语不只用到军事方面,它语义扩大了,泛指避开实质性问题或重要问题,只拣次要的来承担,或说只谈及无关紧要的方面,感情色彩转化为贬义了。

(2)成语的感情色彩随着成语语义的缩小发生转化,即随着成语所指称的客观事物对象的范围缩小而转化。例如:臭味相投,明·许三阶《节侠记·订访》:“诸公青云贵客,臭味相投,正该相访,山僧是世外之人,况避深山,不得追随了。”指思想情趣相同的人彼此合得来。现专指坏人彼此投合。语义由具有相同思想情趣的人缩小到具有相同的不好的思想情趣的人,感情色彩也就由中性转化为贬义了。

(3)成语的感情色彩随着成语语义的转移发生转化,即随着成语语义由指称甲事物转变为指称乙事物而转化。例如;八面玲珑,语出唐·卢纶《赋得彭祖楼送杨宗德归徐州幕》诗:“四户八窗明,玲珑逼上清。”原指四面八方通明透亮,也指建筑精巧。但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八面”由原来的“四面八方”,转指“人事上的各个方面”,而“玲珑”也由原来的指建筑物的精巧转化为指人聪明伶俐。但聪明不宜过分,“八面玲珑”未免聪明过了头,因此就变成贬义了,指手腕圆滑,面面俱到。无理取闹,语出唐·韩愈《答柳柳州食物蛤蟆》诗:“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谓青蛙无来由地喧闹。后来使用的主体转移到人,指人毫无理由地吵闹。

2.感情色彩并非随着理性意义的转化而转化的成语

这类成语指理性意义没有变化而感情色彩由于社会变化,人们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因素而发生了转化。这种类型的成语为数不多,张志毅在《词汇语义学》一书中指出:“一般情况下,基义和陪义是连带贬降的。较少的情况是基义基本不变,陪义贬降的。”例如:歌功颂德,语出《史记·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意谓歌颂功绩和恩德,含有明显的褒义色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认为只一味地歌颂功绩和恩德,是不好的,在“歌功颂德”的同时,还要针砭时弊,这样更有利于政治的清明和社会的进步,所以歌功颂德从褒义色彩转化为贬义色彩。道貌岸然,形容神态庄重严肃。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表面上庄重严肃的人,实际上未必如此,于是人们给它加上了“故作正经,表里不一”的联想意义,虽然它的理性意义没有变化但它在人们心中确确实实成了贬义的了。《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形容神态庄重(现多含讥讽意)”。

(二)从成语感情色彩转化后是否还是一条成语来分类

大多数成语感情色彩转化后还是一条成语,只是成语的意义发生变化,但变化前后的语义仍然有某些联系。只有少数几条成语变化以后语义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成为语源相同的两条成语。目前我们只发现“桃之天天(逃之夭夭)”和“每下愈况(每况愈下)”两条,另外“难兄难弟”的情况很特殊我们在下文中也加以论述。

1.感情色彩转化后仍是一条成语,这种类型的成语主要有两种转化类型:

(1)感情色彩的贬降

①褒义色彩转化成中性色彩。例如:金科玉条,又作“金科玉律”,原形容法律条文尽善尽美。汉·扬雄《剧秦美新》:“懿律嘉量,金科玉条。”后比喻不可变更的信条,感情色彩转化为中性。

②褒义色彩转化成贬义色彩。例如:不稂不莠,原意是指耕作精细,没有什么杂草。语出《诗·小雅·大田》:“既坚既好,不稂不莠。”后来指既不像稂也不像莠,比喻不成材或者没出息。无所不用其极,谓无处不用尽心力。《记·大学》:“《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现在多用作贬义,形容做坏事时,什么手段都用得出来。

③中性色彩转化成贬义色彩。例如:染指于鼎,原指在鼎中染染指头,尝尝滋味。《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后来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含有强烈的贬义色彩。罄竹难书,语出《吕氏春秋·明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本谓事情极多,书写不完,中性词。后形容罪行多得难以写完,用作贬义。

(2)感情色彩的扬升

①贬义色彩转化成中性色彩。例如:乐不思蜀,语出《三国志·后主传》三三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司马文王(昭)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表示刘禅只图眼前快乐,而不以故国为念,含有贬斥之意。后泛指乐而忘返,成为中性

词。大惑不解,语出《庄子·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谓十分糊涂,不懂什么道理,含有贬义色彩。陆游《与赵都大启》:“伏念某下愚无知,大惑不解,罪宜永斥。”后指对某事感到疑惑,不能理解,中性色彩。

②贬义色彩转化成褒义色彩。例如:面如冠玉,语出《史记·陈丞相世家》:“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原比喻男子徒有其表,含有贬义色彩。后多形容男子的美貌,感情色彩转化为褒义。《三国演义》三八回:“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何足挂齿,语出《世纪·叔孙通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意为哪里值得一提,表示轻蔑意味,后表示客气的意思。

③中性色彩转化成褒义色彩。例如:金童玉女,语出唐·徐彦伯《幸白鹿观应制》诗:“金童擎紫药,玉女献青莲。”道家指侍奉仙人的童男童女,不带褒贬色彩。后来泛指天真无邪的男女孩童。大含细入,语出汉·扬雄《解嘲》:“顾默而作《太玄》五千文,枝叶扶疏.独说数十余万言。深者入黄泉,高者出苍天,大者汉元气,细者入无间。”原指扬雄作《太玄》,内容精博,既包含天地元气,又概括了极微小的事物。后用来称赞文章博大精深。

成语感情色彩的贬降和扬升两种类型中,发生贬降的成语占大多数,史式先生在《汉语成语研究》一书中指出其原因:一是褒义成语多,贬义成语少,语言本身为了调剂供求而发生从褒到贬的转化;二是由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旧事物的看法起了变化,肯定旧事物的褒义成语就逐渐变成贬义成语。这一论述很精辟,很值得借鉴。

2.感情色彩转化后不再是一条成语

这种类型的成语数量很少。桃之天天(逃之天天),语出《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形容桃花茂盛鲜艳。后因为“逃”和“桃”同音,所以以“逃之夭夭”作诙谐语,谓逃走得无影无踪。每下愈况(每况愈下),语出《庄子·知北游》:“……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稀也,每下愈况。’”意谓用脚踏猪来估量其肥瘦,越是踏在猪的脚胫上,越能显示其肥瘦。比喻越从低微的事物上推求,越能看清“道”的真实情况。

这两条成语都是随着成语语形的转变,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前者由褒到贬,后者由中性到贬。同时其理性意义变得毫无关联,成为来源相同的两条成语。另外,还有“难兄难弟”,这一条成语很特殊,可以读为“难(nán)兄难(nán)弟”,语出《世说新语·德行篇》:“元方难为弟,季方难为兄。”意思是元方好得作他弟弟难,季方好得作他哥哥难。后来形容兄弟都非常好。今多反用,讥讽两人同样坏。也可以读为“难(nan)兄难(nàn)弟”,意为彼此曾经共患难的人,或者彼此处于同样的困难境地的人。“难(nàn)兄难(nán)弟”和“难(nàn)兄难(nàn)弟”是来源不同的两条成语,只是字面相同,史式称之为同形成语。应该分析具体情况,在“难(nán)兄难(nan)弟”这一条成语中感情色彩由褒义转化为贬义,而不能笼统地说“难兄难弟”感情色彩发生了转化。

二、成语感情色彩转化的原因

导致成语感情色彩转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主要有语言的因素和社会的因素。由于学术界对于导致成语感情色彩转化的社会文化因素研究得已经很深入,我们在此不再赘述,只着重论述其语言因素。

(一)语音的原因

词语是语音和语义矛盾的统一体,成语作为词语的一部分,其语音的变化会导致其语义的改变,而依附于语义的感情色彩也可能随之发生变化。

1.改变字音

有些成语感情色彩的转化是由于改变了其中语素的读音引起的,例如:丧家之狗(丧家之犬),语出《史记·孔子世家》:“累累若丧家之狗。”“丧”读作“丧(sāng)”,原指有丧事人家的狗,因为主人忙于丧事而得不到喂养,比喻沦落不遇的人,含有同情之意。后“丧”读作丧(sànq),转指无家可归的狗,比喻无处投奔,到处乱窜的人。感情色彩由中性转化为贬义色彩。箕风毕雨,语出《尚书·洪范》:“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月之从星,则以风雨。”孔传:“箕星好风,毕星好雨,亦民所好。”原比喻人的好恶各不相同。后将爱好的“好”读为好坏的“好”,转用为对统治者颂扬的话,比喻他们如好风好雨,化育万物。感情色彩由中性转为贬义。在此要注意“难兄难弟”,它并不是因为改变“难”的读音而发生的感情色彩转化,它的两种感情色彩只属于“难(nán)兄难(nán)弟”这一条成语,在“难(nán)兄难(nán)弟”和“难(nàn)兄难(nàn)弟”之间不存在感情色彩转化问题。

2.更换同音字

比如:桃之天天和逃之夭夭,就是因为用同音字“逃”代替“桃”,使成语的感情色彩发生对立转化,从褒义色彩转化到贬义色彩。

3.更换近音字

例如:人浮于事,原作“人浮于食”。语出《礼记·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意谓人的才能超过所得的俸禄。此成语后作“人浮于事”,意指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的需要或人多事少。由于“食”喻指俸禄,“事”指工作,把“食”改换成近音字“事”,语义相对立,于是成语的感情色彩由褒义转化成贬义。

(二)词汇的原因

1.更换语素顺序导致成语感情色彩的转化。比如上文中提到的“每况愈下”就是由于成语中语素顺序的改变而导致成语的感情色彩转化。

2.成语固定成四字格时只截取其中一部分而造成成语感情色彩的转化。例如;闭门造车,语出宋·朱熹《中庸或问》三:“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也。”原谓只要按照同一规格,关起来造的车子,也能合用。现在脱离了语源,人们单独使用“闭门造车”,只根据字面意思去理解,成语的意思就发生了变化。现在它用以比喻只凭主观办事,不问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独善其身,语出《孟子·尽心上》:“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做不上官,处于穷困境地,也要搞好个人修养,含有褒扬意味。后来,“独善其身”脱离语源,单独使用,人们望文生义解释为“只顾自己,不管他人”。风雨如晦,比喻于险恶处境中不改变操守。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轨;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后只单用“风雨如晦”,比喻局势动荡,社会黑暗。

(三)词义的原因

1.由于词义的比喻而导致成语感情色彩的转化。例如:染指于鼎,原指在鼎中染染指头,尝一尝滋味,后来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后来的意义是本义通过比喻的方式获得的,是“比喻”导致它的感情色彩由中性转化为贬义。大吹大擂,

原意为热热闹闹地奏乐,不含褒贬色彩,现比喻大肆宣扬,大肆吹嘘,含有贬义色彩。它的贬义色彩也是由于成语的本义比喻而得到的。小题大做,明清时代科举考试的惯用语。当时,凡以“四书”文命题的称“小题”,以“五经”文命题的称“大题”,以“五经”文的章法做“四书”文的便成为“小题大做”。后比喻不恰当地把小事情加以渲染夸大,当作大事处理,其感情色彩由中性转化为贬义色彩。

2.由于词义的引申而导致成语感情色彩的转化。例如:高谈阔论,原指言谈高妙广博,《三侠五义》二一回:“今日这一畅快,真是非常之乐。换盏传杯,高谈阔论。”含褒义。后把“高”和“阔”引申,高妙广博本来是褒义,引申下去,太高妙太广博了,也就过犹不及变为贬义了,指大发议论或漫无边际的谈论。明目张胆,原意形容公开大胆毫无顾忌地做好事,是一条褒义成语。后来语义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形容无所顾忌地干坏事,成语变为贬义成语。

(四)语境的原因

语境是语言演变的土壤,离开语境语言的演变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语境对成语感情色彩转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成语与语境中其他词语的组合关系及成语所处的句式中。一个词经常和某些词语组合则有可能把这些词的内容“压缩”到该词的意义中。同样,经常在某一句式中使用的词语,往往也“感染”上这一句式所潜含的语义的特征。例如:就事论事,本义是按照事情本身的实际情况来谈论。它经常与否定句式连用,如:(1)总结经验不能就事论事,要善于抓住本质,举一反三,把零星认识条理成系统认识……(2)叙述了今年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即着眼于搞活整个国有经济,而不是就事论事地讲搞活国有企业。(3)对于生产要素市场不能就事论事,简单地视同消费品市场。(4)因而,他最看重的就是教会年轻人独立思考,摆脱就事论事的窠臼。(5)要求从实际出发,注意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反对就事论事和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评议时必须以法纪、政策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反对无限上纲。(这些用例是从北京大学语言文字学研究中心的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搜索的)

把握感情色彩优化教学方法 第4篇

1. 把握主旨, 理解感情是基础

阅读教学中的感情色彩不是凭空产生的, 更不是教师主观臆造的, 而是从文章本身引发的。因此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是形成阅读教学感情氛围的基础, 有了对文章的正确理解和把握, 教师的感情才能感染学生。

例如, 《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述了初夏荷塘的迷人景色, 充满生趣, 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黄果树瀑布》一文描绘了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景观, 表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如果教师不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又怎能去激发学生喜爱美好事物的情趣、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呢?

又如,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反映了高尔基父子之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有了这样的理解, 教学时必然以此为基调设计教法, 指导学法, 带领学生领略名人的博大胸怀。《诺贝尔》一文记叙了科学家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 赞扬了他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师理解了文章的感情, 教学时必然会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分析, 去感受科学巨人的形象, 体会他的优秀品质。

由此我想起了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的话:“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这句话告诉我们, 教师在教学前必须认真备课, 深入钻研教材, 体会文章的情感。只有教师真正理解并进入了文章的意境, 才能同作者产生共鸣, 从而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从事阅读教学, 这样学生才会学得有滋有味。

2. 品析词句, 抒发感情是手段

教师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 把作者的感情转化为自己的情感, 就能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媒体手段抒发出来, 并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这一手段运用得好, 课堂教学自然会生动形象, 感情氛围也必然浓厚, 这样的教学也肯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例如, 教学《在大海中永生》一课时, 我先放一段哀乐帮助学生体会全国人民那无言的悲哀、深切的悼念之情, 然而再用沉痛、缓慢的语言谈话揭题, 把学生带入悲痛难舍的气氛中。教学第二段“骨灰撒大海”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激发学生对邓爷爷的怀念之情:首先理解“呜咽”是什么意思, 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思:大海为什么在呜咽?再抓住“痛悼”和后面的省略号, 启发学生想象:涛声中你们好像听到大海在说些什么呢?最后小结:抚今思昔, 人们仿佛又看到邓小平爷爷那矫健的身姿、慈祥的面庞, 这怎能不悲痛?让我们一起怀着沉痛的心情读一读课文吧。这样教师情感的抒发、表白, 学生朗读的语调、速度都表现得恰如其分。

再如, 老舍先生的《草原》这篇文章通篇如诗似画, 形象生动。教学时, 我先通过范读, 表达对草原及草原人民的喜爱, 抑扬顿挫的感情抒发把学生引入了文章所要表达的境界。接着让学生观看录像, 美景与真情令学生和作者一样对草原既“惊叹”又“陶醉”, 既想高歌一曲, 又想低吟一首小诗。在这个基础上, 我再让学生细读课文, 并用自己手中的笔去描绘“草原图” (只求意到, 不求逼真) , 激发学生的心灵和作者产生共鸣, 以自己的理解体会草原特有的环境和作者诗一般的语言。学生在我的情感调动下, 把抽象的语言化为具体的形象, 一幅幅图画无不流露出对草原的赞美之情。

可见教师感情充沛、善于抒发, 就能把作者的感情转化为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并感染学生, 使课堂活跃, 气氛热烈。

3. 导入情境, 调动感情是目的

教师用饱含感情的教学感染学生, 调动起学生的感情, 使学生随着教师的引导进入文章的意境之中, 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能够体会作者的感情, 受到教育, 学到知识, 增长能力, 这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情, 以提高教学效果, 具体操作如下。

(1) 提供议点, 交流启迪。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 分析完全文, 我就提问:“假如你是文中的乌鸦, 会怎样对待眼前狐狸的奉承呢?”这一问题渗透着思想教育, 而且富有情趣, 也体现了求异思维的训练, 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回答中得到启发, 识别虚伪, 变得聪明起来。对低年级学生来说, 这比类似“你受到了什么教育”“你懂得了什么道理”这种枯燥无味的问题效果要好得多。

(2) 借助视频, 欣赏感悟。教学《黄山奇松》时, 我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领略文中抒发感情的纯美, 再遐想游览黄山, 通过视频观赏黄山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这三大名松, 伴随美妙的乐曲,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品味文中语言的简练生动, 体会课文描述的黄山松的姿态独特、神奇秀美, 从而达到阅读欣赏的最高境界———人在画中游。

(3) 诵读课文, 领略升华。教学《在大海中永生》一文时, 我带着学生分析课文意思后, 通过指导学生诵读语句, 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以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完成感情的最后升华。例如, 第一部分“飞向大海”, 要用徐缓、沉稳的语气读, 表达人们的悲痛之情;第二部分“骨灰撒大海”, 要读得清晰、高亢, 让人听来字字千钧、情境尽现;第三部分“在大海中永生”则要读出气势、读出深情, 鲜明地表达人民对小平同志的美好祝愿和永远的怀念之情。这样学生在表情达意的反复诵读中, 获得了感情上的升华。

(4) 想象画面, 表情达意。教学《春晓》这首诗, 我采用了读诗句、想画面的方法。首先根据题目中的“春”字想象一幅春天的画面, 学生边说我边在黑板上画柳树、桃花;再根据“晓”字, 启发学生想象春天的早晨, 学生说在图上还应加上小鸟;然后让学生读诗句, 想象画面添补的内容。学生的思维拓宽了, 有的提出:因为作者在房内睡着, 所以要在绿柳和桃花之间加上“房屋的一角”;有的学生说要添上“落花”。学生通过朗读练说、想象画图, 把抽象的诗句和脑海中的形象结合了起来, 较好地理解了诗意, 体会了情感。

带感情色彩的词语 第5篇

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

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2.边塞诗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边塞诗歌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风貌,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

3.咏怀诗

如果说写景诗是借景来抒情的话,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

4.咏史诗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或感慨岁月瞬息变幻,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

关于感情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哀感中年】:形容人到中年对亲友离别的伤感情绪。

【哀乐中节】:中:合乎;节:适度。指哀伤和欢乐都适度,抒发感情不过分。

【爱博不专】:专:专一,专注。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爱博而情不专】: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爱憎无常】:爱和恨的感情变化不定,叫人捉摸不透。

【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倾盖:停下车子,指初次相逢。指相识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有的刚认识,却象老友一样。比喻感情的厚薄是不以时间长短来衡量的。

【薄情无义】:薄:淡薄。感情淡薄,没有情义。常指对于生离死别的事无动于衷。

【悲从中来】:中:内心。悲痛的感情从内心涌出来。

【比肩相亲】:比:紧靠。形容夫妻感情挚笃。

【表情见意】:表达感情,申述意见。

【不能忘情】:情:感情。指在感情上很难忘记。

【不情不绪】:情绪:心情,心境。无情无绪。指感情上没有依托,情绪不佳。

【惨绿愁红】: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寄以对身世凄凉的感情。

【缠绵悱恻】:悱恻:悲苦的样子。旧时形容内心痛苦难以排解。也指文章感情婉转凄凉。

【缠绵缱绻】:缠绵:心绪郁结;缱绻:难舍难分。形容感情深厚,难舍难分。

【畅叙幽情】:尽情地叙谈,把内心深处的感情都表达出来。

【痴男怨女】:旧指爱恋极深但感情上得不到满足的男女。

【愁红惨绿】: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寄以对身世凄凉的感情。

【愁红怨绿】: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寄以对身世凄凉的感情。

【触机即发】:一触动弓弩上的扳机,箭就发出去。后指触动某一点,就立即发作或有所反应。多用于感情方面。也作“触机便发”。

【触景生怀】:看到眼前景象因而产生某种感情。同“触景生情”。

【触景生情】: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吹埙吹箎】:埙、箎:古时的两种乐器。埙和箎两种乐器合奏起来,声音和谐。用于赞美兄弟之间感情和睦融洽。

【辞穷情竭】:言辞和感情都已竭尽。

【寸步不离】:寸步:形容距离很近。原指夫妻和睦,一步也不离开。现在泛指两人感情好,总在一起。

【打成一片】:原指形成一个整体。现多形容感情融洽,成为一体。

【跌脚捶胸】:以足跺地,以拳敲胸。表示气愤、着急、悲痛等感情。

【跌脚搥胸】:以足跺地,以拳敲胸。表示气愤、着急、悲痛等感情。

【跌脚槌胸】:以足跺地,以拳敲胸。表示气愤、着急、悲痛等感情。

【动之以情】:用感情来打动他的心。

【睹物兴情】:见到眼前景物便激起某种感情。

【断钗重合】:比喻夫妻离散而又重新团聚。也指感情破裂后又重归于好。

【多病多愁】:形容人体弱多病,感情脆弱,容易忧愁苦闷。旧时常形容才子佳人的娇弱体态。

【多愁善感】:善:容易。经常发愁和伤感。形容人思想空虚,感情脆弱。

【多情多感】:感情丰富,容易伤感。同“多情善感”。

【多情善感】: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恩爱夫妻】:恩爱:相亲相爱。夫妻感情融洽,情投意合。

【恩断义绝】:恩:恩情;义:情义。感情破裂。多指夫妻离异。

【恩断意绝】:恩:恩惠,恩情;意:情份。恩爱和情义完全断绝,形容感情破裂。

【恩恩爱爱】:夫妻恩爱,情义极为深厚。有时也指骨肉之间的真挚感情。

【恩绝义断】:恩:恩情;义:情义。感情破裂。多指夫妻离异。

【儿女情多】:指男女相爱的感情丰富。【儿女情多,风云气少】:指男女相爱的感情多,胸怀大局的气概少。比喻文艺作品中男欢女爱多,社会斗争题材少。

【儿女心肠】:年轻男女的柔情。亦指感情丰富、助人为乐的心性。

【儿女英雄】: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作为的英雄人物。

【法不徇情】:法:法律;徇:偏私;情:人情,私情。法律不徇私情。指执法公正,不讲私人感情。

【飞眼传情】:借眼睛来传递感情。

【凤协鸾和】: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抚景伤情】:接触到面前的景物而引起感情上的伤痛。

【感情用事】:凭个人的爱憎或一时的感情冲动处理事情。

【哽咽难鸣】:因感情激动难以发出声音。形容很伤心而又不能痛痛快快地放声大哭。

【哽咽难言】:因感情激动难以说出话来。形容很伤心痛苦而说不出话来。

【共饮一江水】:一起喝一条江河里的水。指彼此在一条江河的哺育下共同成长,有共同的感情。也指邻国之间人民的亲密友谊。

【古井不波】:古井:枯竭的老井。波:波澜。枯竭的老井已不会再起波澜。比喻心境沉寂,不会因外界的影响而动感情。旧时指寡妇不思再嫁。亦作“古井无波”、“无波古井”。

【骨肉私情】: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关系。比喻至亲之间的深厚感情。

【骨肉之恩】:像骨头和肉那样亲密的的恩情。指亲人间的深厚感情。

【骨肉之情】:情:感情,情谊。像骨头和肉那样亲密的的情谊。指亲人间的深厚感情。

【故人之情】:故人:老朋友。老朋友之间的感情。

【含情脉脉】: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常用以形容少女面对意中人稍带娇羞但又无限关切的表情。

【好恶不同】:爱好和憎恶各不相同。形容人的志趣和思想感情各异。

【恨相见晚】:后悔彼此建立友谊太迟了。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同“恨相知晚”。【恨相知晚】:恨:懊悔;相知:互相了解,感情很深。后悔彼此建立友谊太迟了。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

【忽冷忽热】:指时而冷静,时而感情冲动,情绪不稳定。

【花不迷人人自迷】:花不会去迷人,因人喜欢而美丽。指人对某事倾注了感情色彩。

【花残月缺】:形容衰败零落的景象。也比喻感情破裂,两相离异。

【欢忭鼓舞】:形容欢乐振奋,感情激动。同“欢忻鼓舞”。

【欢苗爱叶】:欢:欢喜。指欢乐恩爱的感情。

【欢忻鼓舞】:形容欢乐振奋,感情激动。

【寄情诗酒】:寄:寄托。把感情寄托在吟诗饮酒上。

【葭莩之情】:葭莩:苇杆里的薄膜。指亲戚间的感情。

【交易不成仁义在】:交易:做生意;仁义:仁爱和正义。生意虽没有做成,但感情和义气还是存在的。

【借景生情】:借眼前的事物激发思想感情。

【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禁情割欲】:制约感情和欲望。

【镜里恩情】:指夫妻恩情成了镜中的幻影,空有其名。泛指经不起考验的、虚有其表的感情。

【伉俪情深】:伉俪:夫妻,配偶。夫妻之间的感情深厚。

【口是心苗】:犹言为心声。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

【老而弥笃】:弥:更加;笃:深厚。人越老对某种事物的感情越深。

【乐新厌旧】:喜新厌旧。指感情不专一。

【冷酷无情】:冷漠苛刻,没有感情。

【冷如霜雪】:冷得象霜雪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霜雪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冷若冰霜】:冷得象冰霜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冷心冷面】:态度冷淡,对人没有感情。

【冷血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动物。比喻缺乏感情、对人对事冷漠的人。

【脸红耳赤】: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亦作“脸红耳热”。

【脸红耳热】: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同“脸红耳赤”。

【凛如霜雪】: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同“凛若冰霜”。

【凛若冰霜】:凛:冷。冷得象冰霜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凛若秋霜】: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同“凛若冰霜”。

【罗曼蒂克】:浪漫,具有强烈的个人感情、高度的个人爱慕之情。

【麻痺不仁】: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没有感情。

【买卖不成仁义在】:虽然买卖没有做成,彼此间的感情还存在。

【脉脉含情】:脉脉:两眼凝神,要向别人诉说心曲的样子。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形容用眼神或行动默然地表达情意。

【满腔热忱】:形容心里充满着热烈诚挚的感情。

【满腔热枕】:心里充满热烈真挚的感情。

【貌合情离】:指两个人表面合得来,实际上感情不合。

【密意深情】:形容彼此间感情深厚。多用于恋人之间。

【难分难舍】:分:分离;舍:放下。形容感情很好,不愿分开。亦作“难舍难分。”。

【难割难分】:形容关系密切,感情融洽,难以取舍。【难舍难分】:舍:放下。形容感情很好,不愿分离。亦作“难分难舍。”。

【难舍难离】:形容相互感情很深,不忍分离。

【弄性尚气】:指凭感情办事,好耍脾气。

【藕丝难杀】:比喻感情缠绵,难以割断。

【婆婆妈妈】: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奇情异致】:致:情趣。奇特的感情,与众不同的情趣。形容奇特怪异的情致和风度。

【亲不亲故乡人】:比喻同乡人感情亲密。

【琴瑟之好】:比喻夫妻间感情和谐。

【情不自禁】: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情不自堪】:无法忍受自己的感情。

【情不自胜】:胜:承当得起,指忍受。感情悲痛得无法忍受。

【情不自已】:犹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情孚意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同“情投意合”。

【情坚金石】:彼此感情像金石一样牢固。

【情景交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

【情人眼里出西施】: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比喻由于有感情,觉得对方无一处不美。

【情善迹非】:感情融洽,但是所走的道路并非一致。

【情深伉俪】:伉俪:夫妻,配偶。夫妻之间的感情深厚。

【情深如海】:感情像海一样深厚。

【情深一网】:一往:一直,始终。指对人或对事物顷注了很深的感情,向往而不能克制。

【情深一往】:指对人或事物具有深厚的感情。【情随境变】: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变化。

【情随事迁】: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

【情投契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同“情投意合”。

【情投谊合】:双方感情和心意都很投合。

【情投意合】:投:相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情投意和】:投:契合。形容双方感情融洽,心意完全一致。亦作“情孚意合”、“意同情合”、“情投意洽”、“情亲意合”、“意合情投”、“情投气合”。

【情投意洽】:情感融洽,心意相通。亦作情投意合。指双方思想感情很融洽。

【情投意忺】:双方感情和心意都很投合。

【情文并茂】:指文章的思想感情丰富,文辞也很美盛。

【情文相生】:情:思想感情;文:词藻。比喻文章感情深沉,文采和思想互相补充。

【情逾骨肉】:逾:超过;骨肉:比喻至亲。形容感情极其深厚。

【情钟我辈】:钟:集中;我辈:我们,我等。我们这些人最富于情感,容易动感情。

【情逐事迁】: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同“情随事迁”。

【秋波盈盈】:形容眼神饱含感情。

【秋水盈盈】:形容眼神饱含感情。同“秋波盈盈”。

【热泪盈眶】:盈:充满;眶:眼眶。因感情激动而使眼泪充满了眼眶,形容感动至极或非常悲伤。

【热情洋溢】:热烈的感情充分地流露出来。

【人非草木】: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同“人非木石”。

【人非木石】: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人非土木】: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人何以堪】:堪:忍受。人怎么能忍受得了。表示人在感情或力量等方面已经到了不能忍受的地步。

【人亲骨肉香】:比喻关系十分密切,感情深厚。

【人情之常】:一般人通常有的感情。

【人心如面】:心:指思想、感情等。指每个人的思想也象每个人的面貌一样,各不相同。

【人之常情】:一般人通常有的感情。

【如胶如漆】:象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如胶似漆】:象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如胶投漆】:好像胶和漆那样,粘住就分不开。形容感情深厚,亲密得难舍难分。

【如漆如胶】:象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如手如足】: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

【如兄如弟】:情如兄弟。比喻彼此感情好,关系密切。

【如足如手】: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亲密无间。

【乳水交融】:融:融合。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瑟弄琴调】:比喻夫妇感情融洽。

【瑟调琴弄】:比喻夫妇感情融洽。

【身非木石】:指自身并不是毫无感情的人。

【深情厚谊】:深厚的感情和友谊。

【深情厚意】:深厚的感情和友谊。

【生同衾,死同穴】:衾:被子;穴:墓穴。活着同盖一条被子,死了同葬一个墓穴。形容夫妇感情深厚。

【生则同衾,死则同穴】:衾:被子;穴:墓穴。活着同盖一条被子,死了同葬一个墓穴。形容夫妇感情深厚。【声情并茂】: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申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声色不动】:指不动声色。形容态度从容镇静,不随意流露感情。

【圣人忘情】:圣人:具有崇高道德的人物。指圣人不为感情所动。

【石人石马】:石人:石头刻的人,多放置在墓道旁。石刻的人,石刻的马。比喻毫无感情,徒有外表。

【石心铁肠】:比喻人的心肠象石头一样硬,不容易为感情或言语所动。

【似漆投胶】:象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事过情迁】:随着事情过去,对该事的感情、态度也起了变化。

【噬指弃薪】:噬指:咬手指。指母子眷念的感情。

【收买人心】:指用金钱、感情等笼络人心。

【手足之情】: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

【水乳交融】:交融:融合在一起。象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水乳之契】:象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水性杨花】:象流水那样易变,象杨花那样轻飘。比喻妇女在感情上不专一。

【思断义绝】:感情破裂。多指夫妻离异。

【竦然起敬】:竦然:肃敬的样子;起敬:产生尊敬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肃然起敬】: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肃然生敬】: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同“肃然起敬”。

【涕零如雨】:涕零:流泪。眼泪象雨水一样往下淌。形容思念的感情极深。

【天若有情天亦老】:天倘若有情意,也会因悲伤而衰老的。常用以形容强烈的伤感情绪。也指自然法则是坞的。

【铁肠石心】:比喻刚强而不为感情所动的秉性。【铁石心肠】:心肠硬得象铁和石头一样。形容心肠很硬,不为感情所动。

【同床异梦】:异:不同。原指夫妇生活在一起,但感情不和。比喻同做一件事而心里各有各的打算。

【退人坠渊】:坠渊:推进深渊里。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唾壶击缺】: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

【唾壶敲缺】: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同“唾壶击缺”。

【温情脉脉】:脉脉: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形容饱含温和的感情,很想表露出来的样子。

【文情并茂】:文章写得不仅富有文采,而且感情也很丰富。

【我辈情钟】:比喻自己对人对事感情强烈、专注,不能忘情。

【无病呻吟】:呻吟:病痛时的低哼。没病瞎哼哼。比喻没有值得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慨。也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实感情,装腔作势。

【无根而固】:固:牢固。没有根柢却能牢固。比喻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作基础。

【无好无恶】:好:喜爱;恶:憎恨,讨厌。指既不喜爱,也不憎恨。形容感情藏而不露。也指态度不明朗。

【喜怒哀惧】:喜欢、恼怒、悲哀、恐惧。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

【喜怒哀乐】:喜欢、恼怒、悲哀、快乐。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

【喜怒不形于色】:高兴和恼怒都不表现在脸色上。指人沉着而有涵养,感情不外露。

【喜愠不形于色】:愠:恼怒怨恨。高兴和恼怒都不表现在脸色上。指人沉着而有涵养,感情不外露。

【相亲相爱】:形容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心非木石】:人心不是木头、石块做的。意思是人是有感情的。

【心寒齿冷】:张口叹气的时间长了,牙齿会感到寒冷。形容对于挫伤感情或伤心的事的感叹。

【心心相印】: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血气方勇】:血气:精力;方:正;勇:勇猛。凭一时感情冲动而迸发出的勇气。

【血气之勇】:指凭一时感情冲动产生的勇气。

【言是心声】: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

【言为心声】: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

【言者心之声】: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

【一唱一和】:一个先唱,一个随声应和。原形容两人感情相通。现也比喻二人互相配合,互相呼应。

【一见钟情】:钟:集中;钟情:爱情专注。旧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爱情。也指对事物一见就产生了感情。

【一往而深】:指对人或对事物顷注了很深的感情,向往而不能克制。同“一往情深”。

【一往情深】:指对人或对事物顷注了很深的感情,向往而不能克制。

【一夜夫妻百日恩】:一旦建立了夫妻关系,深厚的感情历久不衰。

【一夜夫妻百夜恩】:一旦结为夫妻,就会产生深厚的感情。

【移情别恋】:移:转移。指感情转变。

【谊切苔岑】:切:亲近;苔岑:志同道合的朋友。形容志同道合,感情深厚。

【意合情投】:犹情投意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意懒情疏】:懒:怠倦,消沉。意志消沉,感情淡漠。

【溢于楮墨之表】:楮墨:纸墨。诗文、绘画作品所要表达的某种思想感情超出纸墨之外。

【溢于言表】: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溢于言外】:溢:水满外流,引申为超出。超出语言之外。指某种意思、感情通过语言文字充分表露出来。亦作“溢于言表”。

【因私枉法】:因:因为;枉:歪曲,破坏。因为私人感情而破坏法律。指因私不能秉公办事。

【盈盈秋水】:秋水: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形容女子眼神饱含感情。

【油然而生】:油然:很自然的。形容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有情有义】:对人有深厚感情和情义。

【鱼水情深】:象鱼儿离不开水那样,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鱼水深情】:象鱼儿离不开水那样,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鱼水之爱】:比喻夫妻是感情亲密。

【鱼水之欢】:比喻夫妻是感情亲密。

【鱼水之情】:象鱼儿离不开水那样,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玉烛调和】:指天地四时之气和合调顺。也指夫妻感情融洽。

【缘情体物】:缘:因;体:描写。抒发感情,描写事物。

【缘情肖物】:缘:因;肖:描写。抒发感情,描写事物。

【月缺花残】:形容衰败零落的景象。也比喻感情破裂,两相离异。

【在天愿作比翼鸟】: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总在一起飞,古诗中比喻恩爱夫妻。愿作天上的比翼鸟。比喻夫妻感情深厚。

【张敞画眉】:张敞:汉时平阳人,宣帝时为京兆尹。张敞替妻子画眉毛。旧时比喻夫妻感情好。

【真情实感】:真挚的感情,实在的感受。

【知义多情】:义:情义;情:感情。重义气,有感情。

【直抒胸臆】:胸臆:胸腔,内心,引申为心意。直率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直写胸臆】:胸臆:胸腔,内心,引申为心意。直率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至亲好友】:关系至深的亲戚,感情最好的朋友。

【至情一往】:一往:一直,始终。指对人或对事物顷注了很深的感情,向往而不能克制。【中情烈烈】:中:内心;烈烈:炽热,强烈。指感情热烈。

【周情孔思】:周公、孔子的思想感情。封建社会奉之为思想情操的楷模、典范。

【抓破脸皮】:比喻感情破裂,公开争吵。

【抓破脸子】:比喻感情破裂,公开争吵。

【抓破面皮】:比喻感情破裂,公开争吵。

例谈鲁迅对词语感情色彩的精心选炼 第6篇

首先,鲁迅选用一些本身不带感情色彩的词搭配起来,使之富有感情色彩。例如:

① 这辫子,是砍了我们古人的许多头,这才种定了的。(《病后杂谈之余》)

例①“种”一般用于植物,人的辫子怎么能够种起来?作者故意用陈述植物的动词来陈述人,就有了感情色彩。因为人民头上的辫子是被清王朝统治者强迫蓄起来的,“种”的施动者是反动的统治阶级,作者的锋芒指向反动的统治阶级,透露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再举一个例子:

②第二天,地保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太爷一见,满脸溅朱,喝道:“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

阿Q不开口。

赵太爷愈看愈生气了,抢进几步说:“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赵么?”

阿Q不开口,想往后退。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

“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阿Q正传》)

例②中的“你”“我”,本是表情色彩中性的人称代词。但是,用在这里,“我”是赵太爷的自称,“你”是赵太爷眼中的阿Q。赵太爷认为“自我”是那样高尚、尊贵,阿Q则是那样低贱、卑微。因而,在他怒斥阿Q不配与他同姓的环境中,用来强调自己与众不同的“我”字,就有鲜明的自诩自傲的情态口吻,用于责骂阿Q不自量、不配姓赵而指称他的“你”字,就有鲜明的贬斥鄙视的情态意味。这种“你”字、“我”字,实际说来,都是重读的,正是突出表情意味的需要。

其次,鲁迅将褒词贬用,这类现象也是不容忽视的。例如:

①那时候,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国粹所在,妙不可言。(《热风·随感录三十九》)

例①中“宝贝”“艳若桃花”“美如乳酪”“妙不可言”都是褒义词,这里用来嘲弄那些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国粹派”,有意把褒词贬用,极尽讽刺之能事,具有强烈的讽刺色彩。再举一个例子:

②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记念刘和珍君》)

例②称“屠戮妇婴”为“伟绩”,“惩创学生”为“武功”,而且用来同枪杀请愿学生相比,虽然说的是反话,但深刻地表达出作者更为强烈的讽刺之感,更为真挚的同情之情。

再次,鲁迅选用一些本身带有贬义色彩的词语来表达感情色彩。例如:

①有一个专爱夸耀的小瘪三,一天高兴的告诉别人道:“四大人和我讲过话了!”人问他“说什么呢?”答道:“我站在他门口,四大人出来了,对我说:滚开去!”(《说“面子”》)

②终于这流言(原用“事情”)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藤野先生》)

例①中的“夸耀”是个贬义词,作者对小瘪三的讽刺意味十分鲜明。

例②中的“事情”不带感情色彩,改用贬义词“流言”,就表达出作者对干事造谣生事的气愤。

另外,鲁迅还擅长改变习惯说法来增强词语的感情色彩。例如:

①我自从去年得罪了正人君子们的“孤桐先生”,弄得六面碰壁,只好逃出北京以后,默默无语,一年有零。(《辞“大义”》)

例①中的习惯说法是“四面碰壁”,作者故意加上“上下”而说成是“六面碰壁”,表现“孤桐先生”“正人君子”势力之大以及对他迫害的程度之严重,同时也表现了对这伙“正人君子”的蔑视和愤怒。再举一例:

②焦大以奴才的身份,仗着酒醉,从主子骂起,直到别的一切奴才,说只有两个石狮子干净。结果怎样呢?结果是主人深恶,奴才痛嫉,给他塞了一嘴马粪。(《言论自由的界限》)

例②中的“深恶痛嫉”原来是形式固定的词语,拆开来使用,貌离而神合,增添了修辞的幽默感和讽刺意味。

还有,鲁迅通过采用词性变异的手段,来增强感情色彩。例如:

①不过我是本不想将“爽快”或“愉快”来献给那些诸公的。(《“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例①中将梁实秋用过的形容词“爽快”和“愉快”活用为名词,既风趣幽默,又含蓄委婉,增强了幽默感和讽刺意味。

鲁迅作品中对词语感情色彩的选炼是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生活积累,加以细致的观察、深刻的思考、勤奋的创作和反复的修改共同作用的结果。

成语的感情色彩 第7篇

关键词:协奏曲;钢琴;古筝

一、作品介绍

《临安遗恨》是由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何占豪创作而成,曲子以南宋抗金英雄岳飞为题材和《满江红》的曲调为素材进行的创作。《临安遗恨》最初是何占豪先生创作的一首中阮协奏曲,为更好的体现曲子所表达的效果后改编成钢琴与古筝的协奏曲。本曲采用单一主题的不同变奏,共分为7个部分,表现了民族英雄岳飞被奸臣秦桧而陷害,被囚于监狱中,对国家社稷的焦虑、对奸诈小人的愤恨和对家人的思念。随着钢琴和古筝的融合,将岳飞不屈不挠的英雄形象表现的更加真实生动。

二、作品的演奏技巧与情感表达

(一)引子部分

钢琴弹奏一段有力的八度下行情感悲壮的前奏后,古筝配合带有扫弦、强有力的刮奏以及和弦,引出古筝部分的引子,渲染了悲壮的气氛,把我们立刻带到了无可奈何,悲愤凄惨的世界里。在演奏前15小节的时候,气氛逐渐紧张,需注意左手刮奏的力度,坚定的柱式和弦由右手弹出,更要具有爆发力,做先强马上突弱再做渐强变化处理,注意力度变化。在单音弹奏时,密集颤音能够更好的营造出如泣如诉的感觉,使音乐更具有画面感。紧接着遥指弱起,旋律自由,颤音幅度由小变大营造哭诉的感觉。为了营造出欲哭无泪的感觉,此时遥指选择由弱进做渐强的处理,此时,滑音经过细腻的处理更加重了凄凉感。之后小节进入连续的模进,演奏时速度慢起渐强,力度由弱渐强铿锵有力,加上非常扎实的音色,节奏就如民族英雄岳飞赴刑场时的步伐,每组模进的单音音都给人一种“怨”和“无奈”的情感,这些细致的变化给人一种无奈彷徨感,表现主人公内心起伏不定、思绪万千。引子的结尾摇指渐弱加重颤音,像是无奈的叹息,更加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为主题段的出现做铺垫。

(二)主题部分

乐曲的主题乐段,慢板是曲子旋律显现最多的地方,将人物的感情表达的由为细腻。本段的弹奏难点在于要将简单的旋律弹奏出丰富细腻的情感,左右手的技巧配合较多。乐曲由规模不等的三个具有递进关系的小段落构成,依次不断地向上推进。

慢段第一部分:钢琴的主旋律引出后,表现民族英雄岳飞在赴刑场前心理的情感变化,呈现出他对命运的无奈和对家人的留恋。乐曲运用按弦、颤音和滑音的技巧呈现给大家粗中有细、气势宏伟的基调,这里要注意音色音准的问题,遥指结束有强渐弱,自然渐慢,旋律连贯,呈现主题感。

(三)快板部分

紧接着是快板,这部分音乐紧张而急促,情绪突然一转,像历史倒转、时空穿越一般。钢琴使用低沉有力的附点音节奏与三和弦引出古筝部分,像奔驰的战马把人带到战场上一样,让听众脑海中呈现出尘土飞扬的战场上驰骋着战马的情景,在情绪上与乐曲前段产生鲜明的对比,从中可见作曲家何占豪先生对音乐语言和表现力度把握的由为出色。弹奏古筝点指时,是由连续十六分音符的快速点奏构成的,要注意手的浮动不要太大,重心向下,双手尽量靠近,指尖发力要坚定尽量快,避免出现杂音。演奏时也应注意点奏的力度变化,要做弱起渐强处理,应控制好音量,力点是针对颗粒感和清晰度而言的。除此之外,很多地方都使用了激烈的大颤音和重颤音以此突出战场上岳飞的英雄气概,因此这段的表现力需要靠扎实的基本功来展现。双摇的技巧加上强有力的扫弦和大搓,力度中强最后变强,就像战士们遇到了险情却又化险为夷的激烈场景,双摇的和声运用了大三和弦、五度以及大二度等很具有明亮色彩的和弦,旋律突出表现岳飞光辉的英雄形象。

(四)柔板部分

柔板部分再现主题段的旋律,从上一段激烈的旋律中突然跳出,钢琴弱近奏出如远处钟声的声音,与第一次主题的陈述要对比进行,情感更为细腻丰富,节奏更慢一些,更柔一些,更深情,更好的表现岳飞忆母及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五)中板部分

中板部分,曲调是全曲一段稍微轻快的,与前面对比有很大的不同,有很大的冲击效果,运用轮指增加乐曲的流动性和还快感,他回忆自己的童年快乐,回忆与家人在一起的美好,

表现了岳飞昔时与家人欢聚一堂的情景以及凯旋而归时人民夹道欢迎的美好回忆。乐曲此时处理方面,要注意古筝和钢琴的完美配合,表现出岳飞希望自己能重回战场保家卫国,却遭人陷害。在高音处结尾,伴随着钢琴伴奏的震音,勾勒出了一幅掉入现实的残酷画面。

(六)华彩部分

华彩部分,全曲的高潮,何占豪先生协奏曲最常采用的是华彩段。要注意大量的扫弦和遥指,同时加上重颤音下的大量摇指。这部分最突然的情感就是激愤,他愤恨自己忠心为国,缺反被人陷害;他恨自己壮志未酬,不能继续沙场尽忠。钢琴的不稳定减七和弦的音响,正如刑场上刽子手的击鼓声,将他拉回现实,表现出英雄欲哭无泪、含冤受屈的思想主题,全面刻画了岳飞内心变化。

(七)再现部分

乐曲结尾是再现段,是主题段的转调变奏。演奏时要与主题段有明显不同,同时注意心境和情绪的变化,本段整体情绪是平静的,全曲结束在几个重音和弦里,既表现了人们对岳飞屈死的痛心,也表现对奸臣当道的愤恨的心情,结束句好像一声长叹,与题目中的“遗恨”相呼应,平缓哀婉的曲调同时寄托着后人对英雄的缅怀与无限追思以及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无奈。1203354577

三、结语

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仅用一个单主题的变奏,将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沙场立战功却遭人陷害、被迫入狱对家人的思念,壮志未酬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作者将这些情感融入到每一段乐曲中,表达了后世人民对岳飞的缅怀之情。演奏中需要扎实的演奏技巧,同时要清楚的了解乐曲主人公的情感表达,才能将乐曲主题完整的呈现给听众。

【参考文献】

[1]何圣单.浅谈关于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的研究[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09.(06).

上一篇:工业背景下一篇:体育课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