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体制范文

2023-09-22

财税体制范文第1篇

一、我国目前财税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 税制有待完善

税收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基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财税体制目前还存在诸多不完善, 其表现有二:首先, 税制结构不合理, 税制与高速增长的经济出现不匹配;其次, 税收法定原则不能完全落地, 市场经济的发展让市场更加复杂化, 而面对如此复杂的市场环境, 现行税收制度存在部分缺乏实效性的情况, 造成税收意识淡薄, 不利于税收政策的贯彻执行。

(二) 支出结构不合理

财税体制直接影响国家财政的收入和支出, 而政府支出关乎国计民生, 就目前我国财税体制而言, 其存在的不合理因素直接影响了国计民生问题的财政支出, 而支出结构的不合理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 第一, 用于投资领域的资金较多, 而用于改善人民生活领域的资金相对较少;第二, 政府自身的支出占很大比例, 主要是行政人员的增加和行政成本不断提高所致, 因此, 改善这种情况, 优化支出结构是财税体制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 预算管理科学性不足

预算管理的科学性直接影响国家财政支出的合理性, 预算管理的不科学也是国家财税体制的桎梏。政府对于财政收入管理不善以及政府财政信息的不透明导致财政资金不能充分利用, 出现大量资金的闲置或过度使用, 造成财政赤字, 此外, 政府预算和财政支出的不透明也极易滋生贪污腐败现象, 导致政府公众形象受损。

二、加快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对策

(一) 完善财税体制, 规范财政收入

健全的体制是完善管理的基础, 要实现国家财税体制改革, 首先要完善财税体制, 规范财政收入支出, 让财税行为不断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根据现行财税政策, 中央提出了“营改增”的税收制度改革, 这样一来, 一方面可以减轻企业税收压力, 给企业发展创造有利空间, 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减少消费者负担, 促进国内经济的增长。另外, 对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调整也是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减小贫富差距, 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 为小康社会的全面构建添砖加瓦, 实现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幸福的共同发展。

(二) 优化财税支出结构

财税支出关乎国计民生, 而支出结构对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从财政支出方面来看, 应该不断加大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投资, 例如医药卫生、教育、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减少不必要的投建项目, 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优化政府财政支出, 让财政支出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另一方面, 要加大精准扶贫的财政投入, 有效提升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完善医疗和社会保障, 同时, 减少三公经费支出, 提高政府财政支出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三) 促进预算管理趋向科学化

预算在整个财税体制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建立现代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能够有效优化国家财政支出结构, 预防贪污腐败, 实现国家财政收入的合理使用。首先, 要建立规范完整的预算管理制度, 将政府的所有财政收入纳入到预算管理当中, 对于支出进行科学合理安排;其次, 政府财政收支要做到公开透明, 将透明作为政府财政支出的首要原则, 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最后, 要实现预算管理科学化, 就要建立健全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 推动预算管理不断向科学化迈进, 实现科学有效的政府预算管理, 为国家财税体制改革做好强大的支持和后盾。

三、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我国改革不断深化和完善, 其中财税体制改革是整个改革进程的关键步骤, 财税体制涉及面广, 影响深远, 不仅关乎国计民生, 更是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以及社会稳定, 对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就目前而言, 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但这是改革过程中无法避免的, 也是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 相信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 其中问题必将迎刃而解, 我国财税体制也将得到不断完善, 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幸福和谐做好物质保障, 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国际地位的提高助力领航!

摘要:2018年恰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中国社会经过四十年的变革, 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的高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带动了社会的进步, 但同时,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匹配也出现了问题, 财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将针对当前形势下, 我国财税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并给出相关合理化建议, 旨在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言献策, 为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

关键词:财税体制,改革,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闫坤, 于树一.十八大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回顾与展望[J].中国财政, 2017 (20) .

[2] 寇铁军, 任忠富.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之我见[J].税务研究, 2016 (1) .

财税体制范文第2篇

一、提升财税管理水平策略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紧密联系有关的最新的政策, 标准化考核和各个环节的流程, 把风险降到最低。此外, 还需要加强宣传, 深入调研, 重视基础性工作,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财税案例库, 健全财税制度。

(一) 紧跟财税政策, 争取优惠政策

政策是公司发展的指向标, 作为财税管理人员, 必须对政策具备敏锐的嗅觉, 做到对财税有关的政策进行收集和梳理, 并认真分析和研究, 不断加深对财税有关政策的熟悉度。对新出台的政策, 要关注创新的地方, 果断判断未来的发展动向或者趋势, 此外, 还需要把理论上的政策灵活运用在现实的生活之中, 提高财税政策的运用水平。

(二) 规范标准和流程, 量化考核指标

财务税收工作主要有规范发票管理、纳税申报、进项抵扣、税金提取等财税业务流程, 针对这些流程, 必须加强管理, 并且按照财税管理标准做好相关的工作。通过标准流程明析各业务所要做的内容, 分工任责。对业务的时间节点进行规范, 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概率。此外, 还需要将考核方法纳入到财税管理人才奖励机制上面去, 做到量化管理, 绩效评定的原则。

(三) 开展检查预防风险, 细化财税基础性工作

财税基础性管理工作之一就是开发票, 做报表。为了确保财税零风险, 财务资产部定期到营销部开展增值税专用发票、普通发票等专项检查。并按照财税的相关管理条例, 对发票及发票专用章的使用等环节进行管理和监管, 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此外, 积极应用网上电子税务平台对每个月开具的发票进行核对和检查, 看是否存在着假发票、伪造发票的现象。每次检查后都做应好检查记录。

(四) 加强财税宣传, 深入辅导政策

进行财税宣传是十分有必要的, 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光停留在口头上的宣传上去, 还需要保证宣传的质量。财务资产部的负责人可以开展一系列的税务知识大讲堂、培训讲座, 税务知识大比拼、员工税务风采展示、税务服务进基层等一系列活动, 一方面既能丰富职工的生活, 又能对财税税务管理工作做到一个很好的宣传, 是一种双赢的模式。服务进基层等多种方式, 给职工宣传和讲解相关的税收政策, 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和专题培训, 进一步提高前端业务人员的财税知识水平, 使前端涉税业务开展得更加规范。此外, 各业务部门在即将发生涉税业务时, 需要及时与财务资产部沟通, 告知有关事项, 才能保证财务资产部给予财税政策的辅导与支持。

(五) 健全财税制度, 完善财税案例库

在执行财税基础工作的同时, 需要不断累积经验, 搭建起合理的、配套完善的财税管理制度体系。多方面搭建起一个制度管理平台, 对财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矛盾和纠纷, 及时地进行处理。此外, 还需要加强职工的学习和查阅资料的热情, 并给他们提供设备上的方便。可以在网上建立相应的财税制度库, 并及时更新。对于那些被检查出的问题, 要弄清楚它的来源, 并且严格落实整改措施, 对于有教育意义的问题, 可以报表备案, 对其开展一个专门的教育专题。

(六) 强化责任考核, 开展专项检查

针对这些流程, 必须加强管理, 并且做好相关的财税管理标准。通过标准流程明析各业务所要做的内容, 分工任责。对业务的时间节点进行规范, 降低风险的发生的可能性和概率。此外, 还需要将考核方法纳入到财税管理人才奖励机制上面去, 做到量化管理, 绩效评定的原则。多方面搭建起一个制度管理平台, 对财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矛盾和纠纷, 及时的按照财税的相关管理条例进行处理, 对发票及发票专用章的使用等环节进行管理和监管, 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此外, 积极应用网上电子税务平台对每个月开具的发票进行核对和检查, 看是否存在着假发票、伪造发票的现象。此外, 还需要加强职工的学习和查阅资料的热情, 并给他们提供设备上的方便。可以在网上建立相应的财税制度库, 并及时更新。

二、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 对于强化财税基础工作, 提高财税管理水平, 我们还是有迹可循, 有法可依的。主要要做到紧密联系有关的最新的政策, 标准化考核和各个环节的流程, 把风险降到最低。此外, 还需要加强宣传, 深入调研, 重视基础性工作,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财税案例库, 健全财税制度。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公司精益化、标准化的发展方向给财税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围绕如何提高财税管理水平提出若干指导意见, 不断强化财税基础性工作, 希望能给相关行内人员提供一点小小的帮助。

关键词:财税基础工作,财税管理,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 黄霏雯, 李献立.夯实财税基础规范财税工作防范财税风险助力公司效益提升[J].大科技, 2016 (26) .

财税体制范文第3篇

国税函〔2008〕607号

全文有效 成文日期:2008-06-19

字体: 【大】 【中】 【小】

深圳市国家税务局:

你局《关于明确增值税失控发票后续处理的请示》(深国税发[2008]74号)收悉,批复如下:

在税务机关按非正常户登记失控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下简称失控发票)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又向税务机关申请防伪税控报税的,其主管税务机关可以通过防伪税控报税子系统的逾期报税功能受理报税。

购买方主管税务机关对认证发现的失控发票,应按照规定移交稽查部门组织协查。属于销售方已申报并缴纳税款的,可由销售方主管税务机关出具书面证明,并通过协查系统回复购买方主管税务机关,该失控发票可作为购买方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凭证。

国家税务总局

二○○八年六月十九日

1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

财税〔2008〕81号

全文有效 成文日期:2008-06-24

字体: 【大】 【中】 【小】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经国务院批准,现将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税收政策通知如下:

一、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业产品,视同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

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购进的免税农业产品,可按13%的扣除率计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三、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向本社成员销售的农膜、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农机,免征增值税。

四、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本社成员签订的农业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购销合同,免征印花税。

本通知所称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设立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本通知自2008年7月1日起执行。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二〇〇八年六月二十四日

2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嵌入式软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财税〔2008〕92号

全文失效 成文日期:2008-06-30

字体: 【大】 【中】 【小】

注释:全文废止或失效。参见:《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0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总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更好落实软件增值税优惠政策,促进软件产业发展,根据各地反映的情况,经研究,就嵌入式软件增值税政策明确如下:

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随同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硬件和机器设备等一并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嵌入式软件,如果能够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9]273号)第一条第三款的规定,分别核算嵌入式软件与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等的销售额,可以享受软件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凡不能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仍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若干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165号)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不予退税。

二、纳税人按照下列公式核算嵌入式软件的销售额

嵌入式软件销售额=嵌入式软件与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销售额合计-[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成本×(1+成本利润率)]

上述公式中的成本是指,销售自产(或外购)的计算机硬件与机器设备的实际生产(或采购)成本。成本利润率是指,纳税人一并销售的计算机硬 3 件与机器设备的成本利润率,实际成本利润率高于10%的,按实际成本利润率确定,低于10%的,按10%确定。

三、税务机关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嵌入式软件的即征即退税额,并办理退税

即征即退税额=嵌入式软件销售额×17%-嵌入式软件销售额×3%

四、税务机关应定期对纳税人的生产(或采购)成本等进行重点检查,审核纳税人是否如实核算成本及利润。对于软件销售额偏高、成本或利润计算明显不合理的,应及时纠正,涉嫌偷骗税的,应移交税务稽查部门处理。

五、本通知自《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若干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165号)发布之日起执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嵌入式软件增值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174号)停止执行。本通知发布之前,纳税人销售软件产品符合本通知规定条件的,各地按本通知规定办理退税。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二〇〇八年六月三十日

财税体制范文第4篇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的信息环境已然形成。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等创新技术的发展,给社会的各项管理职能的创新提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路。“营改增”全面推开以后,税务机构目前推广应用了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工程(通称为金税三期系统),而金税三期的主要功能是更加强大的大数据评估和云计算,从而让税收征管效率呈现几何级倍增,至此我国的财税信息化已经初具规模。财税信息化的形成,在带给企业更加便捷、规范的纳税环境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财税风险。如何有效管控这些财税风险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财税风险和内部控制概述

财税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出于某种目的刻意的回避税费缴纳行为或者由于对税务方面的规定不能完全掌握导致企业受到损失的可能性。一般来说,财税风险属于非系统性风险,企业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特别是通过内部控制进行科学合理规避。

内部控制主要是指由企业的管理人员为改善自身经营管理效率和效果、保障资产的安全完整性和保证财务报告等相关信息的真实准确性等目标而共同制定的各种管控程序和制度。从总体上来说,内部控制主要是为了有效防范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风险,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三、财税信息化下企业面临的主要财税风险分析

随着当前我国税收体制改革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我国总体的财税信息化环境已经初具规模,因此与之前相比,企业的纳税环境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带给企业的不仅仅是便捷、良好的纳税环境等优势,同時也给企业带来了较高的财税风险问题。

在此笔者按照财税风险产生领域的不同,将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划分为交易风险、遵从风险、操作风险、财务会计风险、投资组合风险、管理风险和声誉风险七大类,结合财税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运营管理实际,企业面临的关键财税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财税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因交易而产生的风险显性化

交易风险涵盖了企业与其交易对象进行交易的每一个操作环节。在财税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的交易风险之所以会被显性化,主要是因为在财税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的进项发票与销项发票的行业相关性、同一法人相关性、同一地址相关性、数量相关性、比率相关性等数据均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加以分析,在此情况下一旦企业的交易对象开具虚假的增值税发票或者不合规的增值税发票,而企业没有及时发现,并进行了相关的业务处理,则容易给企业带来较高的财税风险和经济损失。

(二)财税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的财税遵从风险较高

财税遵从风险主要是指企业的财税工作人员可能因为工作疏忽或者不了解财务方面的相关规定而使得企业违反了税收法规的规定,或者其他人员为满足个人利益需求而违反税收法规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在财税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的财税遵从风险之所以较高,主要是因为在信息化环境下商品品目由商品编码控制、商品数量由单位编码控制,单价、金额本身就是数字,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计算出企业商品增值额,库存存量额以及增值税的留抵,这时企业的整个经营状况在财税信息化环境中基本上是透明的,任何不遵从财税法规的涉税行为极容易被税务机关发现,从而使得企业的财税遵从风险会有一定的上升。

(三)财税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的涉税业务操作风险增加

企业在进行涉税行为是也可能会出现违规行为或者多缴纳税款的行为,因此企业在运用财税法规进行完税的过程中就会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在财税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的涉税业务操作风险会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前的财税信息化环境是与“营改增”相辅相成的,“营改增”之后企业的税收政策法规、纳税流程、发票管理和税收筹划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若企业的财税相关人员不能及时熟练掌握和适应这些变化,则操作风险就会增加。

四、利用内部控制机制实现企业财税风险管理的对策

从上文分析可以发现,财税信息化环境的形成对企业的运营管理带来较大的影响,特别是一些关键的财税风险呈现出上升趋势。鉴于此,笔者结合风险管理理论和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认为企业可从以下角度采取对策来利用内部控制机制实现对财税风险的管理:

(一)优化控制环境来为企业的财税风险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控制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机制的基础,同时控制环境也是企业进行财税风险管理的必要条件,因此企业要利用内部控制机制实现财税风险的有效管理,首要环节就是对内部控制环境进行优化:一是在内部控制环境中融入财税风险管理意识,即通过提高财税业务相关人员的财税风险管理意识,从而促使其在企业进行财税风险管理过程中能够以风险的视角来评估和衡量各项涉税业务活动;二是要在企业内部做好财税信息化的建设,以实现企业与外部财税信息化环境的有效对接,提高外部对企业内部财税业务活动的有效监督,从而为财税风险的管理创造一个完善良好的环境;三是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的工作绩效考评机制,以有效提升财务业务人员参与财税风险管理的积极性。

(二)结合财税信息化特点找准企业发生财税风险的关键风险点,并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

结合上文分析,在财税信息化环境中企业产生财税风险的主要原因,企业增值税的财税风险的关键风险点有:所取得增值税发票的真实合法性、所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真实性和少缴增值税,而企业所得税的财务风险的关键风险点有:多计或者少计收入的风险、虚增主营业务成本的风险、资产折旧违规摊销的风险等,在找准这些风险点的基础上,企业应当结合内部控制机制中的风险评估相关理论对这些关键风险点及其产生的风险利用风险清单法、报表分析法和流程图法等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并分别明确采用利用财税风险、转移财税风险、减少财税风险和保留财税风险等风险应对策略。

(三)从强化内部控制活动的角度来完善财税风险管理活动

在财税信息化环境下,结合上文所分析的企业面临的主要财税风险,要实现从强化内部控制活动的角度来完善财税风险管理活动,企业可从以下角度采取对策:一是强化成本和收入管理,强化成本和收入管理的主要意义一方面在于确保企业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防止被大数据分析技术发现企业存在虚假会计信息而产生风险,另一方面则可以确保企业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等主要税费不会少缴而被财税信息化系统发现并产生涉税风险;二是增强涉税文件的执行力,之所以要增强企业对涉税文件的执行力,主要是为了合理规避在财税信息化条件下被放大的财税遵从风险,从而有效降低企业因此而产生涉税损失的可能性;三是结合“营改增”和财税信息化的相关要求,对企业原有的财税筹划政策进行优化和调整,在税负最低和财税风险最低之间进行合理平衡,做好财税风险管理的筹划决策工作;四是进一步落实企业财税业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从提升其对财税法规的掌握水平以及具体操作流程等方面来有效规避企业因此而产生的操作风险。

五、结语

内部控制机制是企业实现对其面临的运营管理风险进行管控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在财税信息化条件下,企业的交易风险、财税遵从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此背景下企业有必要通过内部控制机制来实现对企业财税风险的有效管控。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企业面临的关键财税风险的基础上,分别从控制环境优化、风险分析与评估和控制活动三个内部控制机制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参考对策,以期能够对企业的财税风险管理有所启示。(作者单位:成都市龙泉驿区驿东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财税体制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税务;差异

一、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项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金融性资产主要是指企业用于外部资金使用的金融工具,包括企业的银行汇款、应收账款、票款、股权投资、内部现金以及债券收益等形成的资产,企业的会计在对金融性资产进行核算的过程中,以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计量、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损益、以及交易性金融的最終计量为主要的核算项目,通过合理的分析以及客观的资产分类实现对企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

1.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计量

企业在发展运营的过程中,处于扩大生产或者提高短期收益的资金需要,通过购买、出售所持有的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性投资资产,在所获得的利润中减除成本等费用,所取得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就是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计量。其中的公允价值账面差额以及借贷中处理转账的成本都是企业金融资产取得中扣除的部分,通过计算将企业金融性资产所取得收益进入公司账户,这是企业财务计算和管理的重要工作方式。同样的企业的税务在计算的过程中将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中所有的数额都进行统一计算,扩大了企业的金融资产范围,所产生的金融资产基础数额就会大于企业财务所统计的,这也是两者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

2.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损益

企业的资产信贷和投放的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存在一定的差异和起伏,所以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存在一定的风险,在投资过程中,交易性金融成本所产生的亏损或者收益都是公允价值变动所导致的结果。公允价值主要是对企业金融资产价值差异的集中体现,通过合理公正的价值基础对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价值进行评价,企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属于企业投资资产的一部分,代表企业资产的变动,其中当期进账所得的利益和损失通过公允价值的变更体现出来,所以在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过程中,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变动也是重要的影响。

3.交易性金融的最终计量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最终计量包括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取得的股利或利息,交易性金融资产最终实现的收益和损失,通过对整个环节的信贷、收益、损失进行统一的计算,保证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有效管理。会计对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行最终的统计管理不仅是实现企业账面金额的有效管理,而且以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变更以及处理,将企业的投资以及借方贷方的资金处理进行完善,以成本、手续、交接等环节的费用和产生的差额进行详细的计算,保证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数额的稳定,保证会计资产处理和税务资产处理中产生的资产差异,以回放和弥补的方式实现差额资金的补充,保证企业会计和税务管理的统一性。在最终交易性金融的计算过程中,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按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在最终公允价值变动时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通过增加或减少其账面价值, 实现企业资产的稳定和发展。

二、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

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理的中,会计处理根据会计准则,将资产投资期末的账面价值作为公允价值,并以公允价值的变动所产生的损益作为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税务处理的税法规定,企业投资资产的成本以及亏损都应该计入企业纳税所得额里面,所以税法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理核算中,一般的公允价值和会计处理的公允价值不一样,而且税法所依据的是企业的投资资产的总体资金使用情况,以法律的免税和税收标准为工作的准则,实现对企业资产应缴纳税额的计算。本文主要是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金融性资产财税处理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实现对差异的表现和差异的原因的深入论述。

1.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量

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算主要是对成本、投资收益、银行存款的计算,会计和税务不同的计算准则,会产生不同的计算结果。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相关交易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实际支付的金额)

这是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算项目,其中的交易费用是指在交易的过程中用于购买、发行或者额外的新增费用,一般包括支付给代理机构、咨询公司、券商等的手续费和佣金及其他必要支出,而不包括债券溢价、折价、融资费用、内部管理成本及其他与交易不直接相关的费用。交易费用在会计和税务在计算过程中产生差距的重要原因和表现。税法上将企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归于投资资产的范围里,将企业对外进行投资和收益以及成本全部归于税率计算的总额中;对交易性金融资产中以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收益资产,以当时购买的价格作为价款的成本,将以现金方式之外的资金流通方式所取得的投资资产,以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为成本,这样在税法的计算过程中,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纳税所得额就会比会计计算的数额大,造成两者之间的差异。

例证1:甲公司在2010年3月购入股票的过程中: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5000万元

投资收益100万元

贷:银行存款5100万元

计算过程中,会计会将投资收益当成企业在交易性金融资产所付出的相关费用,将100万元计入当期的损益,没有进入成本的计算,企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得就会是5000万元,但是税务计算会根据税法上的规定,以企业在投资资产的收入和付出的过程中最初的全部价款作为成本,这样两者之间就会产生100万元的差异,也就是前面分析中的投资收益。一般对于会计和税务计算过程中出现的100万元的差额,会在汇算清缴时作为缴纳税款的调增处理来进行,实现会计和税务处理的平衡和统一,较少差额所造成的影响,但是会计和税务处理由于依据的准则不同,在数额上产生差距造成两者之间工作衔接的不适应,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实现两者的统一。

2.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损益计量

企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公允价值发生发动的过程中,以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也就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通过在公允价值变动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从中研究会计和税务的差异区别。

(1)公允价值上升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差额)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公允价值下降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差额)

会计计算准则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由于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所产生的损益,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这对于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的利润和账面金额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其中的差额就以账面金额的增加或者减少为主要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上面理论研究中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差额)。税法的规定对企业持有资产期间所取得的资产增值或者资产减值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不会由于公允价值的变动调整企业所得税基础。这时候会计计算会因为公允价值的变动所造成的损益相应的调整应缴纳的所得税,但是税务计算以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的历史成本为基础,保持税率计算的基础不便,造成账面价值和计算基础之间的差异,也造成因公允价值的变动所带来的会计计算以及税务计算的差异。对于两者之间所形成的差异,最终以递延所得税的方式呈现出来。

例证2:甲公司2010年7月,股票按公允价值计量:

该股票当日公允价值为500×8=4000(万元)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万元(5000-4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000万元

甲公司在7月份由于公允价值的变化,使得企业持有的资产收益增加了1000万元,会计在计算的过程中将1000万元作为企业的当期损益,而税务计算会以最初的历史成本为基础,就是以5000为基础,这样就形成了1000万元的差额,而对于会计计算时由于公允价值的变动所带来的损益差额,只有在处理的时期才会使用。企业的应缴纳税款中,在最终的汇算清缴时应作为纳税增调补充出来,也就是增加1000万元的调高税。

3.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最终处置的计量

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最初处理计量中,对于金融资产出售和经营中所产生的损益全部计入投资收益,将其中由于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损益作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当期的资产收益为计算方式。最终处理中会计和财务计算的主要区别就是对待应缴纳所得税的项目的区别。

借:银行存款等(实际收到的金额)或投资收益(差额或者损失)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初始成本)或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持有期间所确认的金额投资收益额收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原以确认的金额)

贷:投资收益或做反分录

以上就是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最终计量时的主要项目。对于企业会计计算来说,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由于公允价值变动、出售等方式所获得的收益应该计入当期损益,在最终计算的时候将金融资产中由于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损益部分使用起来,也就是我们在前面所提到的公允价值损益使用。税法的计算中对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产生的变化和损益不计入应缴纳税款的基础,在进行最终结算时,以最终取得的收益价款扣除历史成本的差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这样最终由于计算方式的不同会计计算和税务计算就会产生差异。

三、结语

本文主要是通過对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算中,会计计算和税务计算的不同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实际数据对企业的资产收益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理论和实例论证的方式说明两者存在差异的原因,对于完善税务管理和会计管理提出建议和意见,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融合自己的理解,希望能够为现代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管泽锋.关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的案例分析[J].商业会计,2009,(8).

[3]张涛,朱学义.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处理与税法差异分析[J].财会通讯,2009,(13).

[4]《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立法起草小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释义及适用指南[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5]陈琼.关于会计收入确认与税法处理的差异分析[J].商业经济,2011,(1).

财税体制范文第6篇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财务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在全球经济发展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中需要面对更多风险。如何在管理信息化背景下不断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科学防控风险是现阶段我国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1 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的简介

近年来,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这些先进技术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并被很多行业认可。随着信息时代的出现,现代社会经济环境也发生巨大的改变。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网络经济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不断扩大信息化应用途径,建立财务信息共享中心。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以网络发展为前提条件,促进重大税制变革[1]。正因如此,近年来社会上出现很多概念,如电子商务、信息化管理等。

财税信息化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常见的方法是运用管理软件,将推动财税管理精细化及合理化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在财税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构建会计信息系统有利于确保其他工作顺利进行,结合这个前提,很多财务管理工作都倾向于信息化及数字化的趋势。事实上,相对于以往的财务管理而言,财税信息化是完全不一样的,它侧重于财务信息的实时传递及搜集,还有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等。企业的每个部门都可以充分利用内部互联网共享所有的内部资源及财务信息,这样有利于企业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减少企业的成本,显著提高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水平。

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制度必须包括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等方面内容,风险管理主要是指控制企业执行战略目标中各种不确定因素,而内部控制时结合COSO定义对减少组织结构的管理风险制定控制措施。一般来说,信息化背景下的内部控制具有多个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4点:第一,渐进性。即从原来的财务管理模式过渡到智能化的财务管理模式。第二,动态性。在信息化财务管理模式下结合财务数据信息构建完善的数据库系统。第三,集成性。信息化建设能够使企业迅速获得内部环境及外部环境的信息,促进内部和外部之间的联系,加快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的有效配合,以实现信息共享。第四,普遍性。现阶段,已经在很多环节都广泛普及信息技术,比如实践及理论方面等,保证系统的全面性。

2 财税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存在的内控风险

财税信息化不仅影响企业风险管理,而且影响企业内部控制。首先,网络使企业以往的组织结构发生改变,摒弃传统的管理方法,使财务部门更加深远地影响企业投资决策,并且促进执行者和管理层相互之间的联系,促进信息传递,真正实现各个方面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如费用报销及财务会计核算等。其次,信息化管理扩大了财务管理范围,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冲破时空的约束,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大大地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以此为前提,信息化背景下的财务内控工作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具体表现为以下3点。

2.1 会计信息质量风险

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都普遍应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多数企业都结合自身业务构建了完善的财税信息化管理系统,但是部分信息系统存在不少缺陷,如集成性差及系统构架不集中,系统间缺乏稳定的运作关系,信息传递效率较低,不利于企业高效开展协同管理控制工作。并且,系统上级和下级数据获得有多元化的来源途径,信息沟通不顺畅导致数据不对称,进而导致财务报表信息錯误。同时,企业没有认真落实会计原始信息管理工作,不仅容易导致会计信息无出处,而且对接下来的风险防范工作影响较大。

2.2 信息化建设投入风险

当前,我国市场上很多企业仍旧存在重视业务忽视管理的问题,没有高度重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工作,觉得仅在财务管理上构建信息化系统就行,尚未积极开发和维护软件及系统。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硬件和软件的开发管理缺乏统一性,出现发展失衡的情况,导致企业无法稳定运营。此外,信息化建设必须针对内部现有的财务管理者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教育,然而许多企业都没有设置财务会计管理部门,或是会计人员缺乏较高的专业素质,这样就容易导致企业存在经营风险。

2.3 网络安全风险

网络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及交互性,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将计算机网络作为载体建构,所以需要重视网络安全性。第一,就特权控制而言,企业构建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只能由财务工作人员登录,登录信息系统必须有相应的身份验证程序[2]。若企业信息系统没有身份验证,保密信息披露,就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窃取数据。第二,企业信息系统没有较高的风险等级或者系统长时间没有更新升级,很多不法分子恶意攻击网络防火墙,造成很多重要信息泄露,不利于企业保持正常的经营管理。

3 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优化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

3.1 合理制定风险监管制度

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风险监督和管理必须注意以下3点。

3.1.1 监控信息化

企业应制定不同部门相互之间的联动监督制度,一方面,不断延伸与提升计算机在监管行业中的应用及运用层次,建立良好的数据平台,实现业务和财务及不同风险控制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对接与传递,共享与监测财务数据信息[3];另一方面,推动风险监管信息系统建设,不断更新有关会计核算分离监管及财务挂历模型,利用数据和模型分析相结合的数据化监管模式,发现线索、明确关键点、确定方位,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监控。同时,重点监管企业内部的主要项目,实现部门内外部和下级相结合监管,科学指导和管理每个部门的信息风险检查,将其在检查开展的所有阶段都落实到位,进而显著提高信息检查水平。

3.1.2 人员信息化

在企业风险管理中,人员监管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首先,重视组织领导,结合每个部分的经营管理风险及责任现状,根据中心工作,合理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并将其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保证所有工作顺利进行。作为管理层,必须关注财税部门工作人员的汇报信息,针对严重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及时处理,特别是监管部门碰到问题,需要迅速解决。其次,将人员违规责任真正落实到位,充分发挥震慑作用,结合落实问责原则,对人员的不同违规行为进行科学分类处罚。对行为极度恶劣的违规人员,可根据有关规定将其直接开除,并且追究其刑事责任;对一般违规人员,应该要求其限期整改,而且将责任落实到位,避免由操作人员一人承担所有的责任[4]。最后,将经济审计当作人员监管的出发点,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科学制定相应的经济责任监管制度,对每个部门的监管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并保证其科学、合理。

3.1.3 风险识别信息化

首先,企业每个部门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抓好重点,准确把握财务和业务的主次之分,加快实现财务和业务一体化,在检查监督主要风险领域的同时,重点展开以内容完整性和期间不间断性为特征的风险识别,全面发挥风险监管的重要作用,尽快找到问题,严格检查监督有关策略的实际执行情况,如流动性风险语境及风险监测等,同时必须科学防范一些流动性风险。其次,将企业业务作为核心主线,体现出主要部门及主要业务,将风险控制作为重要导向,体现出核心环节及主要领域,结合具体情况,针对各个业务类型、级次、工作岗位性质制定对应的评价规范及监管内容,使监管工作更具目的性及针对性。

3.2 优化信息管理系统和科学构建完善的人才体系

在信息化背景下,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必须致力于科学构建完善的系统体系及人才体系[5]。第一,需要不断进行信息科学技术风险治理,积极组织企业开展信息科学技术风险管理及信息科学技术外包等。每个部门应该将风险作为重要导线,进行突击检查,结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及风险预警系统显示的信息,监督检查有风险的业务,确保监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重视风险分析,为高级管理层及业务部门开展风险管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第二,企业必须重视人才培训,特别是建立完善的后续培训体系,积极鼓励财务工作人员不断学习和了解最新的专业知识,同时引进第三方部门开展风险防范培训工作,不断优化有关操作及运行管理规定,如财税人员税务及财务等[6]。此外,企业必须引进优秀的全面型人才,在人才选聘过程中重点考察税务、财务管理及电脑技术等知识,企业需要针对新员工合理制定相应的培训制度,而且培训制度必须根据工作岗位、部门的不同合理设置。

4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财税信息化管理已经逐渐成为财税管理的主流趋势,而且我国财政政策变革对财税信息化发展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企业要想实现稳定发展,务必要积极推动财税信息化发展。通过加强财税信息化管理可以使企业各项预算更加公开透明,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财税信息化发展,企业必须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相融合,进而更好地抵御各种风险,大幅度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参 考 文 献

[1]罗唐娇.房地产企业财税风险管理问题及应对策略[J].财经界,2020(30):231-232.

[2]杨兆棋.财税信息化下的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中小企业,2019(7):133-134.

[3]王政.财税信息化下的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J].中国商论,2017(29):72-73.

[4]冯娟.探析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后财税风险及外签合同对策[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7(14):80-81.

[5]聂庆国.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实践应用[J].经贸实践,2016(14):232.

[6]郑凯丽.信息化背景下基于風险管理的小微企业财务内控刍议[J].商场现代化,2016(13):167-168.

上一篇:可爱的家教案范文下一篇:名人名言摘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