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机械范文

2023-09-18

畜牧机械范文第1篇

摘要:通过对新疆玉米生产现状及机械化发展概况的分析,概述新疆玉米机械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适合玉米机械化生产的对策,对提高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玉米;生产;技术;机械化

新疆现有耕地面积约413.3万hm2,人均耕地0.20 hm2,约为全国人均水平的2倍以上。其中,玉米是新疆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具有粮、经、果、饲、能等多元用途,是畜牧养殖业的基础和支柱,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玉米在全疆分布范围极广,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小麦和棉花,约占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的28%,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40%以上,是新疆第二大粮食作物、第三大农作物。随着畜牧业、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其需求量不断增加,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机械化技术在玉米生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新疆玉米生产分布概况

新疆属大陆性干燥气候带,降水稀少,种植业完全依靠融化雪水或河流灌溉系统,但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农作物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其中,玉米是是新疆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生产可分为地方、生产建设兵团两大系统,地方系统玉米占新疆玉米的主导地位。北疆和焉耆、拜城盆地主要为春播玉米区,其中,北疆沿天山一带平原区、伊犁地区、塔城地区为春播玉米集中分布区,种植面积约占全疆玉米播种面积的32%,总产量占全疆玉米的47%,单产居首位。而南疆和东疆大部分地区热量多,无霜期长,以夏播玉米为主。其集中产区在塔里木盆地北部、西南部以及南部的平原绿洲,包括阿克苏、喀什、和田等地区,总产量约占全疆玉米的43%[1]。新疆主要年份玉米生产情况见表1。

近年来,随着新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家、自治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广大农民购置、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高涨,发展玉米生产的积极性明显增加。从全国来看,新疆玉米种植面积很小,约占全国玉米种植总面积的2%。但随着新疆畜牧业的大力发展,新疆玉米种植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仍占新疆粮食生产的主导地位。预计到2015年,粮食播种面积达200万hm2,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到80万hm2,产量达720万t以上[2-3]。

2 新疆玉米生产及机械化概况

2.1 生产技术发展概况

玉米的田间生产过程主要由耕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等环节组成。

2.1.1 玉米播种 新疆玉米在很长时间内都是采用人工播种方式。20世纪50年代,新疆从前苏联引进小麦播种机,经调整改进后实现了玉米播种功能,在生产建设兵团和地方国营农场被采用。20世纪60年代,建设兵团从国外引进了精、少量播种机,在建设兵团开始推广应用,并不断在新疆各地进行示范推广。随着农业机械化整体发展水平及农业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农作物的生产周期逐渐缩短,玉米直播技术成为可能。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研发出了第一台机械式玉米精量播种机。20世纪90年代初,玉米直播示范技术推广开始推广。随着21世纪保护性耕作(免耕、少耕)技术的应用,玉米的免耕播种技术得到快速发展[4-5]。由于新疆降水稀少,易发生干旱而造成玉米减产,新疆种植的玉米品种要求具备丰产潜力高、耐干旱和抗病虫害等特点。目前适合新疆种植的玉米品种主要有SC704、掖单13、郑单958、先玉335和新玉9/10/18/29号等[6]。

目前,玉米产区的机播水平普遍较高,但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对玉米播种机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年两熟地区,小麦收获后在麦秸覆盖留茬未耕地上直接播种玉米。由于当前小麦产量比较高,秸秆量很大,且粉碎不够细、抛撒不均匀,并且各地都命令禁止焚烧秸秆,因此以往适用的部分免耕播种机犁刀式开沟器不要适用。虽然犁刀式开沟器结构简单、破土能力强,但在开沟时容易挂草,在小麦秸秆覆盖条件下,开沟器极易堵草,严重影响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

2.1.2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玉米生产的辅助措施,主要包括间苗、补苗、中耕、除草、追肥、行间深松、施药防止病虫害、灌溉等作业环节。20世纪50年代,田间管理手段相对比较落后,灌溉主要是大水漫灌、沟灌;后期发展到水泵、抽水机灌溉。化学植保发展比较晚,前期主要用手动喷雾器或喷粉器,后来出现了机动和电动喷雾器。随着化肥的应用,化肥深施、中耕施肥技术和机具逐步得到推广和使用,既可单独作业,也可联合作业。

2.1.3 玉米收获 1971年,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开始了第一个发展时期,经历了从引进、使用、仿制和改进国外样机到基础理论研究和自行设计2个阶段。到1983年,通过省级鉴定的玉米收获机械有14种。但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生产组织方式改革,使玉米生产规模减小,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曾一度受到限制。1995年,玉米收获机械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到目前为止,玉米收获机械已生产几千台,主要机型有4YW-2型玉米联合收获机、4YZ-4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4YW-2型悬挂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和单行玉米联合收获机。但目前玉米收获基本上仍依靠人工完成,2.0%的玉米机收水平远远落后于小麦73.0%、水稻23.4%的机收水平。

新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1960—1966年和1977—1985年掀起两次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的高潮,但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发展缓慢。20世纪90年代,小麦收获机械化基本解决后,受市场拉动和农业机械化整体推进,开始引进国内外玉米收获机。同时,新疆部分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开始研制生产玉米收获机,全区玉米收获机发展步入正常轨道,发展迅速。目前,新疆拥有各种玉米收获机1554台,其中自走式1208台;玉米收获专用割台774台;青饲料收获机468台,其中自走式151台。玉米机械收获面积达371.81万hm2。

2.2 机械化水平现状

玉米、小麦、水稻三大作物生产过程机械化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的主攻方向。近年来,新疆玉米生产机械化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统计资料(表2)表明:2012年,新疆玉米机耕水平为98.23%,机播水平为92.06%,机收水平为37.80%;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78.25%。新疆13个地州的玉米机耕水平已超过90%,部分地区达到了100%;但各地玉米机收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比如,北疆玉米主产区伊犁州的玉米机收水平为种植玉米面积的85%,远远超过全区平均水平,而有些地州如克拉玛依和吐鲁番地区的玉米机收水平不足15%。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进程中,虽然当前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但在生产中还是存在诸如种植模式多样化,播种、中耕质量差,机收水平低等问题。究其原因,既有作业机械本身的技术问题,也有经济、社会等主客观原因。

2.3.1 机械化收获水平低 2012年,新疆玉米机收水平为37.80%,远远低于机耕和机播水平。总体上看,玉米播种、耕作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收获环节的机械化水平较低,是玉米生产机械化乃至粮食生产机械化中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严重制约了玉米综合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薄弱,造成玉米收获机械作业成本高、效果差,设备投资回收期长,影响农机户的购机、用机积极性。

2.3.2 生产与农艺要求不匹配 目前,玉米生产机械与农艺技术的适应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按农艺生产要求,玉米种植行距由地块肥力、墒情、采光和通风等条件决定。但目前农艺与农机技术衔接不合理,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无法满足农艺生产的实际需要。再加上玉米种植形式多样,有平作、套中、宽窄行种植等,严重制约了玉米中耕除草、深施化肥、机械化收获技术和机具的推广,同时增加了适宜新机具的研发难度。

2.3.3 种植规模制约机械化发展 小型机械在作业过程中需多次机械地头转弯,由于幅宽限制,作业效率不高,因此大型机械仍是发展趋势。但现有农村土地制度导致户均耕地面积过小,土地的二次分配导致种植地块更加零散,这严重制约了玉米生产机械作业效率的提高和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

2.4 发展趋势

随着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玉米机械化播种将朝着精量、免耕播种联合作业方向发展,机具趋于大型化。田间管理机械将朝着通用机架方向发展,可实现中耕、植保和追肥等;田间灌溉将朝着滴灌、低压软管灌溉化和大型化发展。玉米收获机械会继续坚持大、中、小机型相结合,朝着大功率、自走式、一机多用、等行距发展。在一年一作和一年两作地区将有各自适合的机型,玉米收获机将逐步形成适于区域化种植方式的若干玉米收获机型。

3 新疆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对策

3.1 农机与农艺相结合

由于玉米生产条件复杂,耕作制度、种植方式多样,生产机械化技术难度较大,对生产机械化的迫切需求与技术及装备有效供给不足,已成为制约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的主要矛盾,努力提高供给的有效性成为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这就需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农机工作者与农业工作者紧密合作,产、学、研、推、管相结合,共同研究确定主攻方向,选择技术路线和发展模式,通过协作攻关以及自主创新取得突破。研究玉米田间生产农艺要求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保证农机与农艺相互结合,充分发挥农机具的作用;另一方面便于对玉米生产机器系统中各动力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机械等机具进行合理选型配备,切实提高玉米机械化作业水平[7]。为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各机械化作业环节必须满足玉米生产的农艺要求。

3.2 机械化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

将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与经营产业化结合起来,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发展机械化。实行专业分工与社会化协作相结合,使玉米生产由产中向产前和产后延伸,把玉米生产经营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成一个综合产业系统,实现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营优势。逐步形成以重要玉米生产基地为基础,以收获机械化、主副产品综合加工为龙头,带动玉米主产区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振兴经济,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局面。这将是玉米生产经营方式的根本变革,是技术进步和组织创新的具体体现,对玉米产区经济发展具有巨大而深远的意义。

3.3 农机推广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

由于农户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玉米收获机一次性投资大,作业时间短,玉米收获、玉米青饲收获可以借鉴小麦跨区机收的经验,进行玉米收获机跨区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玉米收获机械使用效率及机手经济效益,从而降低玉米收获成本,促进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4 结语

为推动新疆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必须明确玉米各作业环节的机械化生产技术要求,在满足农艺要求的同时,探索玉米机械化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玉米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作业,切实提高新疆玉米机械化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齐清顺.玉米在新疆的种植和推广[J].新疆社会科学,1988(1):81-90.

[2 ] 李彩虹,吴伯志.玉米间套作种植方式研究综述[J].玉米科学,2005,13(2):88.

[3] 杨卫江,杜时玉,冯胜利,李堆牛.新疆玉米品种演替调查分析[J].玉米科学,2004,12(增刊):10-12.

[4] 董佑福,陈传强. 新中国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演变路径[J]. 农机质量与监督,2009(5):40-42.

[5] 张新寰.新疆玉米[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8.

[6] 金诚谦.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畜牧机械范文第2篇

畜牧业科技推广工作是促进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现代畜牧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全面提升畜牧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畜牧科技服务能力,就必须以推广重大关键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抓手,以专业技术体系为支撑,多项措施并举,实现农民增收,牧业增产的目的。

1 精心组织,加强领导

为充分发挥科技服务在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要在政策上予以大力扶持。市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成立畜牧科技推广行动领导小组和专家技术指导组,精选业务技术水平高、有实践经验、切实能带动老百姓发家致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入到专家组。要因地制宜制订《畜牧科技推广实施方案》,切实把畜牧科技走进千村万户作为推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工作和措施摆上议程,指定专人负责,根据实际,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计划,并在经费和时间上保障科技服务措施落实到位。

2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要著力加强市、镇、村三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把那些有较高业务技术水平,热爱畜牧兽医事业的青年人才吸纳到队伍中来,鼓励科技人员参加畜牧兽医专业函授学习和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通过选拔、培训、考核、发证、持证上岗等措施,激发他们学知识、用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要购买或订阅大量业务书刊或建立图书室,为科技人员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素质、练就扎实的理论功底创造有利条件。

3 大力推广畜禽标准化养殖

要搞好调查研究,摸清畜牧养殖现状。把一家一户分散饲养集中起来,以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组织形式,向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方向推进。这样有利于实现规范化生产和程序化管理,有效实行畜禽生产投入品监控,生产出质量安全可靠的产品,增强畜禽产品市场竞争力。要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等措施,组织专家团队选择一批基础好,带动作用强的场(户)进行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污处理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要求,指导养殖场(户)进行畜禽养殖标准化的改造和提升,将这些养殖场(户)建成全市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为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树立学习榜样,扩大标准化规模养殖辐射带动面。

4 加强科技培训,让畜牧科技走进千村万户

要搞好全市养殖者的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户的科学饲养水平。要采取集中培训与现场培训、现场观摩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围绕适合本地畜牧生产的产业,如特养业、生猪、肉牛、奶山羊、肉羊、珍禽等。总结先进典型,组织传帮带学,以场带户、以户带片、以片带村,达到每个饲养户都有一名科技明白人的目的。要组织大批畜牧技术人员,将专业技术人员和养殖户组成结对帮扶对象,在品种改良、疫病防治、防污治污、信息服务及经营管理、法律宣传等方面,向农民手把手地传授技术、实地指导,并对结对帮扶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建档,让畜牧科技渗透到农业生产,融入农民生活。

5 科技引路,搞好技术支撑

要针对农民养畜禽怕病、怕死的心理,以科技引路,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一方面要建立科研体系。要按照“立足于生产、服务于生产”的原则,选择那些对本地区养殖有重大影响力的科研课题,大搞科研攻关,有效地解决生产实践中的一些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另一方面要建立疫情监测网,定期、不定期对规模养殖场进行疫情监测和抗体水平监测,依据监测结果作出科学评估,指导畜牧业生产。

6 强化宣传发动,搞好信息技术服务

要充分利用农村有线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现代传媒手段,广泛开展畜牧养殖技术宣传与咨询服务,就养殖户关心的热点技术问题进行宣传。举办专家电视讲座,点对点地解答生产技术问题。开展科技下乡、赶科技大集活动,组织养殖户学习畜牧业生产实用技术,不断提高养殖户技术与政策水平。要注重搞好信息网络建设,收集了解对畜牧生产有帮助的行业信息,及时向农民反馈,指导农民生产,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架起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

畜牧机械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畜牧业;发展;畜牧技术;提升

1 现代畜牧业发展中的畜牧技术推广现状

1.1 实用技术与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缺失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畜牧技术推广主要是围绕畜禽品种改良、提升畜禽生产水平的一系列单项技术开展的,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但是,30年的畜牧技术开展也存在着诸多缺失,如畜禽品种质量较差、采用简陋的畜禽舍、科学饲养管理技术未被全面利用、没有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等,这些都说明了现代畜牧发展没有将实用技术全面整合利用,导致肉、蛋产量不高,畜牧发展受到制约。另外,畜牧业发展环节中的品种选择、饲料应用、饲养管理、环境控制、实验推广等一系列标准化生产技术没有落到实处,也导致畜牧业不能全面发展。

1.2 标准化畜牧小区与污染治理技术的缺失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当下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的县、乡两级由于资金短缺、小区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并没有将畜牧小区科学规范化的特点体现出来。畜牧业的生产范围扩大及生产方式的转变,促使其污染的量与质已经达到了工业污染的水平,在危害与治理难度方面甚至已经超过了工业污染程度,而我国对畜禽污染防御及治理的水平正处于刚刚发展的地步,技术还没完全得到开发与施展,于是,县乡中的畜牧区的畜禽粪便等污染物对周边的空气、河流的污染影响日益加剧,致使我们不得不考虑创新污染治理技术的实施。

2 现代畜牧业发展中的畜牧技术提升方案

2.1 推广实用技术是基础

2.1.1 重视畜禽品种质量 选择仔畜禽时,应该从正规的有种畜禽生产许可证的场家引种,这样可以优化整个畜牧环境,降低畜禽死亡率,提高畜禽出栏率。

2.1.2 采用先进的畜禽舍,引进带有先进设备的畜禽舍,让畜禽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成长 尤其是在寒冬季节,更应该确保畜禽舍内的保温设施齐备,保温效果得到提升,畜禽生产性能也会随之提高,其生产周期会随之缩短。

2.1.3 使用正确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科学管理 把握创新管理技巧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认识畜禽饲养与饲料应用之间的关系,引进优质饲料,让畜禽更好的长肉、产蛋,提升饲料转化率,促进畜禽质量不断提升。

2.1.4 建立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 在生产中不仅要抓住重点,还要通盘考虑预防问题,将治疗与预防两个重要的内容重视起来,加大防治费用的投入,不断提升畜产品质量。

2.2 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是重点 采取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方法,从环境控制、饲养管理、卫生消毒、疫病控制等重要环节入手,促进畜禽生产在量与质上实现新的突破;在蛋鸡、肉鸡、肉羊等养殖小区实行综合性的生产技术规范,发展现有技术的创新之处,对于各省、市、县、乡进行标准化生产试验的推广,将其中存在的产品污染与药残等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及时做出调整,加大试验过程中的改善力度,使新的生产技术能够获得大家的公认;建立省、市、县、乡畜牧业信息服务网站,将新型的畜牧业技术发展试点中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进行总结与交流,并在专门人才的帮助下将畜牧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实处,促进标准化生产技巧的完善。

2.3 推广标准化畜牧小区是核心 改变畜牧业生产方式,讓畜牧生产小区化的生产方式变为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主要动力,使更加完备的小区化畜牧管理技术能够渗透到县、乡的畜牧业发展中去,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并促进畜牧业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应该对小区化的畜牧业生产建设标准与创新实施方案认识清楚,选取的小区地址应该与周边的公路干线、农村居住区的距离适中,尽量符合现代病害防疫的要求,在布局方面,要将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净道与污道分开,并且配备粪污无害化处理场所及相关设备,将畜牧小区中的联动式的管理技巧顺畅地运用到细节中去,确保管理者能够将卫生防疫与严格的畜牧管理技术结合起来。

2.4 推广污染治理技术是保障

地方性的污染危害主要是由于畜牧业发展导致的,尤其是畜禽粪污与有害气体,都严重影响着周边的空气、水环境,所以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刻不容缓。

2.4.1 从生产源头上来减少粪污及有害气体的生产量与排放量 必须推广先进的生产工艺,提升饲料的转化率,降低氮、磷及其他恶臭气体的排放量,对粪污等污染物进行有效分离,采用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粪尿分离的办法,将畜禽产生的粪污进行一次性处理,不给周边环境带来危害。

2.4.2 推广先进的粪污处理工艺 对液体分级沉淀的污水处理技术、强制通风防渗静态垛堆肥等固体粪便处理技术、沼气技术、干燥技术等进行应用,提高污染废物的利用率,给民众带来更多的经济实惠。

2.4.3 将畜禽粪便中的可用微量元素提炼出来,制造有机、无机复合肥 因为畜禽粪便中多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可用的微量元素,制成肥料对农作物生长有很好的帮助,所以增强提炼技术,改变现有模式,是当下的一个重点。

3 总结

通过对现代畜牧业发展进程中我国各地存在的整体缺失现象进行了总结,将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预防性、施治性的技术缺失点呈现出来,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将畜牧小区建设中的畜禽生产、生活促进标准重视起来,提升污染治理技术,保证畜禽养殖在最优良的环境中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我国在现代化的畜牧业发展进程中走在世界前列。

参考文献:

[1] 刘春燕,黄国桢,周培. 都市畜牧业功能定位与可持续发展新路径——以上海市为例[A]. 生态环境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和第七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T04家畜健康养殖模式专题[C]. 2012

[2] 沈启云,潘晓荣. 甘肃绒毛羊产业可持续发展之思考[A]. 生态环境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和第七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T01畜舍环境与调控技术专题[C]. 2012

[3] 沈启云,王娟妮,贾玉峰. 试探宁县肉羊产业的开拓与发展[A]. 生态环境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和第七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T01畜舍环境与调控技术专题[C]. 2012

畜牧机械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代畜牧业;发展;畜牧技术;提升

1 现代畜牧业发展中的畜牧技术推广现状

1.1 实用技术与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缺失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畜牧技术推广主要是围绕畜禽品种改良、提升畜禽生产水平的一系列单项技术开展的,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但是,30年的畜牧技术开展也存在着诸多缺失,如畜禽品种质量较差、采用简陋的畜禽舍、科学饲养管理技术未被全面利用、没有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等,这些都说明了现代畜牧发展没有将实用技术全面整合利用,导致肉、蛋产量不高,畜牧发展受到制约。另外,畜牧业发展环节中的品种选择、饲料应用、饲养管理、环境控制、实验推广等一系列标准化生产技术没有落到实处,也导致畜牧业不能全面发展。

1.2 标准化畜牧小区与污染治理技术的缺失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当下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的县、乡两级由于资金短缺、小区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并没有将畜牧小区科学规范化的特点体现出来。畜牧业的生产范围扩大及生产方式的转变,促使其污染的量与质已经达到了工业污染的水平,在危害与治理难度方面甚至已经超过了工业污染程度,而我国对畜禽污染防御及治理的水平正处于刚刚发展的地步,技术还没完全得到开发与施展,于是,县乡中的畜牧区的畜禽粪便等污染物对周边的空气、河流的污染影响日益加剧,致使我们不得不考虑创新污染治理技术的实施。

2 现代畜牧业发展中的畜牧技术提升方案

2.1 推广实用技术是基础

2.1.1 重视畜禽品种质量 选择仔畜禽时,应该从正规的有种畜禽生产许可证的场家引种,这样可以优化整个畜牧环境,降低畜禽死亡率,提高畜禽出栏率。

2.1.2 采用先进的畜禽舍,引进带有先进设备的畜禽舍,让畜禽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成长 尤其是在寒冬季节,更应该确保畜禽舍内的保温设施齐备,保温效果得到提升,畜禽生产性能也会随之提高,其生产周期会随之缩短。

2.1.3 使用正确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科学管理 把握创新管理技巧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认识畜禽饲养与饲料应用之间的关系,引进优质饲料,让畜禽更好的长肉、产蛋,提升饲料转化率,促进畜禽质量不断提升。

2.1.4 建立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 在生产中不仅要抓住重点,还要通盘考虑预防问题,将治疗与预防两个重要的内容重视起来,加大防治费用的投入,不断提升畜产品质量。

2.2 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是重点 采取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方法,从环境控制、饲养管理、卫生消毒、疫病控制等重要环节入手,促进畜禽生产在量与质上实现新的突破;在蛋鸡、肉鸡、肉羊等养殖小区实行综合性的生产技术规范,发展现有技术的创新之处,对于各省、市、县、乡进行标准化生产试验的推广,将其中存在的产品污染与药残等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及时做出调整,加大试验过程中的改善力度,使新的生产技术能够获得大家的公认;建立省、市、县、乡畜牧业信息服务网站,将新型的畜牧业技术发展试点中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进行总结与交流,并在专门人才的帮助下将畜牧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实处,促进标准化生产技巧的完善。

2.3 推广标准化畜牧小区是核心 改变畜牧业生产方式,讓畜牧生产小区化的生产方式变为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主要动力,使更加完备的小区化畜牧管理技术能够渗透到县、乡的畜牧业发展中去,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并促进畜牧业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应该对小区化的畜牧业生产建设标准与创新实施方案认识清楚,选取的小区地址应该与周边的公路干线、农村居住区的距离适中,尽量符合现代病害防疫的要求,在布局方面,要将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净道与污道分开,并且配备粪污无害化处理场所及相关设备,将畜牧小区中的联动式的管理技巧顺畅地运用到细节中去,确保管理者能够将卫生防疫与严格的畜牧管理技术结合起来。

2.4 推广污染治理技术是保障

地方性的污染危害主要是由于畜牧业发展导致的,尤其是畜禽粪污与有害气体,都严重影响着周边的空气、水环境,所以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刻不容缓。

2.4.1 从生产源头上来减少粪污及有害气体的生产量与排放量 必须推广先进的生产工艺,提升饲料的转化率,降低氮、磷及其他恶臭气体的排放量,对粪污等污染物进行有效分离,采用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粪尿分离的办法,将畜禽产生的粪污进行一次性处理,不给周边环境带来危害。

2.4.2 推广先进的粪污处理工艺 对液体分级沉淀的污水处理技术、强制通风防渗静态垛堆肥等固体粪便处理技术、沼气技术、干燥技术等进行应用,提高污染废物的利用率,给民众带来更多的经济实惠。

2.4.3 将畜禽粪便中的可用微量元素提炼出来,制造有机、无机复合肥 因为畜禽粪便中多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可用的微量元素,制成肥料对农作物生长有很好的帮助,所以增强提炼技术,改变现有模式,是当下的一个重点。

3 总结

通过对现代畜牧业发展进程中我国各地存在的整体缺失现象进行了总结,将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预防性、施治性的技术缺失点呈现出来,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将畜牧小区建设中的畜禽生产、生活促进标准重视起来,提升污染治理技术,保证畜禽养殖在最优良的环境中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我国在现代化的畜牧业发展进程中走在世界前列。

参考文献:

[1] 刘春燕,黄国桢,周培. 都市畜牧业功能定位与可持续发展新路径——以上海市为例[A]. 生态环境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和第七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T04家畜健康养殖模式专题[C]. 2012

[2] 沈启云,潘晓荣. 甘肃绒毛羊产业可持续发展之思考[A]. 生态环境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和第七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T01畜舍环境与调控技术专题[C]. 2012

[3] 沈启云,王娟妮,贾玉峰. 试探宁县肉羊产业的开拓与发展[A]. 生态环境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和第七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T01畜舍环境与调控技术专题[C]. 2012

畜牧机械范文第5篇

2008年是“十一五”计划关键的一年。咸宁市畜牧业的发展,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充分发挥畜禽生产优势,强化草地保护、建设与利用,加快发展草食畜禽,突破性地发展奶类生产,强化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确保畜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着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创建畜牧大市。

2008年咸宁市畜牧业发展目标:出栏生猪200万头,出栏肉羊14万只,出栏肉牛2.5万头,家禽出笼2000万只。肉类总产达到21万t。牛奶产量增加到10000t,禽蛋产量增加到3,5万t;蜂蜜产量达到480t;畜牧业产值达到35亿元。为实现上述目标,其主要工作措施如下。

1 大力建设养殖小区,推动规模生产的发展

近年来,咸宁市养殖业规模化虽然有所发展,但还是以散养为主,规模化程度较低,不足20%。我们要抓住当前机遇。大力发展养殖小区,促进规模生产的发展,把规模化养殖比例提高到30%。第一,在养猪发达的乡镇,政府要采取措施鼓励农民建设大型标准化养殖场,建立养殖小区,降低养殖成本,改善防疫条件,降低疫病风险,提高生产能力。第二,推进“万千十”工程建设。建成一批生猪出栏万头村、千头组、50头户,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第三,大力推广标准化养猪“150”模式。“150”养猪模式非常适合咸宁市养猪业的实际情况:一是投资不是很大,一些中、小规模养猪户可以拿得出这笔钱。二是见效快。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建好猪舍并投产,在当年就可收益。三是2008年猪市行情较好。目前,咸宁市标准化养猪“150”模式示范户有100户,争取到2008年年底达到500户。

2 抓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仔畜自供能力

针对咸宁市仔猪自供不足的情况,要狠抓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第一,建设两个原种猪场。一是以通城县种猪场为核心,建好中华两头乌原种猪场,做好通城猪(中华两头乌)的纯繁培育工作及向社会提供“长通”、“大通”内二元优质杂交母猪。二是建好神童牧业原种猪场。该场现有厂区面积66.7万m2、现代化猪舍24栋、生产母猪1800头。全部引进新美系大白、长白、杜洛克。主要负责向社会提供优质外二元种母猪。第二,各县市区要建设好县级良种猪场(扩繁场)。主要任务是喂养优质二元杂交母猪,负责向社会提供优质杂交三元仔猪。第三,抓好品改体系。有的地方品改站是名存实亡,有的地方没有品改站,全市上下要下决心抓好品改体系。首先,淘汰社会上的劣质种公猪,其次,在养猪发达的乡镇要设立品改站,引进优质种公猪,开展人工授精工作。

3 抓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两高一优”畜牧业

调整和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是咸宁市畜牧经济发展的總体趋势和客观要求。总的来说是要实现六个转变,即:由粗放式经营转向精细化经营;由数量型转向效益型:由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经营转向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益经营;由低品质生产转向高品质生产:由不合理结构转向合理的产业结构;由千家万户散养转向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生产。针对当前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我们要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促进畜牧业资源合理配置与生产专业化分工,实现畜牧业经济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从四个层次上加大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力度,着力提高“四个比重”:

(1)调整优化畜(禽)种结构,提高牛、羊和水禽在畜牧业中的比重。各地要充分发挥优势,加强草地、秸秆、饼粕等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抓好“两稳定,两突破”,即稳定发展生猪和家禽生产,把生猪和家禽调优;突破性发展牛羊和水禽生产,把牛羊和水禽调多。

(2)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畜禽优良品种比重。通过实用科技推广和高新技术应用,加快畜禽良种工程建设,健全和完善繁育改良体系,提高良种畜禽生产水平和供种能力,加速品种改良和更新换代。尽快以优良品种取代低劣品种,努力使猪、牛、羊、禽的良种率分别达到90%、40%、75%和60%以上。

(3)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优质畜产品比重。大力组织实施优质三元猪、山羊的杂交改良、肉牛养殖、土鸡及土鸡蛋工程,发展优质三元杂交猪。改善生猪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使全市优质三元猪出栏比重达到60%以上。同时要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营造发展名牌、宣传名牌、保护名牌的良好市场氛围,积极培植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精品名牌产品,努力提高咸宁优质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4)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畜产品加工转化比重。针对咸宁市畜产品加工落后的薄弱环节,加快畜产品加工业发展步伐,以开发生产金通火腿、广式香肠、无铅皮蛋、冻乳猪、涮羊肉、桂花蜜等名、优、特、稀畜产品为核心,从初、精加工起步,逐步做到大部分畜产品经过精加工、深加工后进人市场,积极推进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4 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咸宁市畜牧业中出现一些好企业,如温氏集团咸宁分公司、神童牧业有限公司、金通火腿厂、向阳湖乳制品场、强人乳业等,这些企业很好地带动了咸宁市畜牧业的发展。仅此还远远不够,因为我们的龙头企业数量还不多,规模还不够大、力量还不够强。2008年,各级畜牧部门要确定一批生产、加工企业,作为重点服务、支持对象,帮助他们上规模、上档次,做大做强,成为省级或国家级的畜牧龙头企业,形成围绕龙头建基地、依靠龙头带基地、特色产品兴基地的格局,确保咸宁的畜产品能够占领省内外市场,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此同时,各级畜牧部门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各种资本进入畜牧业各个环节,创建养殖小区、兴办畜禽深加工企业,带动生产发展,促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5 抓科技培训,提高畜牧产业的科技含量

第一,市、县(市、区)两级要大力举办多层次的科技培训班,提高基层兽医、防疫人员的理论知识,掌握新技术。第二,要多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多发放畜牧科技资料,要大力推广普及畜禽饲养科学管理技术、畜禽常见疾病防控技术、生猪三优等实用新科技。第三,要大力推广预混料、浓缩料、全价配合饲料在生产中的应用。

6 抓草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

咸宁市草山草坡广袤,共有可利用的天然草场27.1万

hm2,其中千亩以上的成片草场191处,载畜量29万多个黄牛单位;另有农作物秸秆150万t,如果这些秸秆有50%经过处理利用。每年就可养牛18.75万头,发展牛生产的潜力很大。

具体布局:奶牛:以咸安区向阳湖奶牛良种场和通城县强人乳业集团为龙头,辐射周围农户,建立优质奶牛产业带,建设5000头良种奶牛基地。肉羊:以幕阜山区域、106国道沿线的通山、崇阳县为重点,建立肉羊优势产业带,建设30万只的肉羊生产基地。肉鹅:以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沿线、长江沿线及湖区的赤壁、嘉鱼和咸安为基地,建立优质肉鹅产业带,建设100万只的肉鹅基地。肉牛:以嘉鱼县为龙头,以沿江草滩为基础,建立肉牛产业带,建设10万头肉牛生产基地。(部分基地建设在“十一五规划”内完成)

7 外设窗口,内建市场,建立合理的銷售网络

对外,要在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畜禽批发市场设立窗口,展示我们的产品,开拓销售渠道。在内,要在每个县(市、区),或交通要道,或畜牧发达的乡镇,建立专业化的畜禽交易市场,实行分散饲养,集中销售。这样,内外建立营销网络及物流配送渠道。解决农民卖猪难的问题。

8 搞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对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二是在强制免疫过程中,对已免的动物实行免疫标识制度,免疫标识率达到100%;三是加强检疫,强化监督,对出栏的家畜实施产地检疫,产地检疫率达到100%:四是对上市、运输、屠宰的家畜严把检疫关,防止疫情传人,检疫率达到100%;五是发现病畜禽100%进行无害化处理;六是对检疫合格的家畜100%出具检疫合格证明;七是严格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建立和完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扑灭机制;八是完善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建立稳定的动物防疫经费投入机制。九是切实抓好春、秋两季防疫,落实月月补针的政策。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

9 加大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力度,为畜牧业保驾护航

目前,肉食品安全领域中,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疫病污染问题;二是药物残留问题。市、县两级要成立专业的执法队伍,依据《动物防疫法》、《畜牧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动物检疫申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执法。第一,要加强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屠宰检疫,把疫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防止病害肉进市场、上餐桌。第二,要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兽药、饲料,严禁坑农、害农恶劣事件发生。第三,要严厉查处非法生物制品、“瘦肉精”等违禁药物。从而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咸宁市生猪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畜牧机械范文第6篇

关键词: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之中,畜牧业逐渐实现了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能够有效地促进畜牧业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畜牧业是现代农业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样也是广大农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因此党和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甚为重视,并且多次强调“三农”问题。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1我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畜牧业产业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凸现出来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畜牧业产业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1.1龙头企业缺乏竞争力,畜产品深加工水平落后

在畜牧业产业化的之中要求能够将畜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环节进行紧密的结合,但是在我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这些环节却不能够进行紧密的结合,我国的畜产品的加工仍然也是停留在初级产品的加工以及销售之中。发达国家的畜产品加工量能够占得畜产品生产总量的70%~80%,但是我国的比重却达不到10%。而进行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企业和厂家相对来说规模较小,技术水平也较为落后,加工的畜产品单一。另外,在我国的大多数地区畜产品加工的一些龙头企业的企业规模较小,所加工的产品质量也不尽如人意,产品加工的种类相对来说较为单一,管理体系相对较为落后,不能够促进这些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也不能非常好的适应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之中,一些龙头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及科技能力不足,一些龙头企业仍然还是依靠粗放扩张的经营模式,忽视了新产品以及新技术的开发,在市场之中缺乏自身的名牌产品,阻碍了这些龙头企业的长远发展。

1.2畜牧业产业化内部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

在进行内部利益分配问题上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双方信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就是当企业与农民两者签订合同之后,由于产品的价格存在不确定性,价格幅度可能会随着其他事物产生波动,当产品的价格较高且产品畅销的时候,一些农民可能会违背合同,不愿意将产品卖给企业,给企业造成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但是相反,在产品的价格低且不畅销的时候,农民非常愿意按照原定的价格将产品卖给企业,但是企业却不愿意以合同中的价格收购,有时即使愿意收购,也是尽可能的将产品的价格压得不能再低,这样就会给农民造成一些严重的经济损失。二是一些企业往往就是凭借着农民的知识水平较低,对法律方面的知识不是很了解,所以在制定合同的时候侵犯农民的权益,故意损害农民的利益,在制定的合同也是尽可能的偏向企业的利益。三是违约成本较高。当出现一些不可预测的情况之后,农民面临的赔款压力较大。

2我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分析

为了能够促进我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笔者针对于以上几个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

2.1加大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龙头企业的创新以及科研能力欠缺,管理模式落后,所以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于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从实际出发制定符合龙头企业发展的战略措施,解决龙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性难题,加强对于重点龙头企业的管理,对于龙头企业和为畜牧业的产前、产中以及产后的服务进行组织,对于这些过程中需要交纳的一些税款以及其他款项进行试单个的优惠,促进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与此同时,作为龙头企业也应该积极的进行反思和不断的探索,加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之中的竞争力。

2.2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实质是为了在企业与农民之间建立完善的稳定的利益关系,这直接关系到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进行,所以各地政府应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在一些还处于起步阶段的地区重点在于规范农民与企业之间的合同,用以维护农民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在一些畜牧业产业化程度比较高的地区,可以建立起风险基金,在市场价格浮动较大产品价格较低的时候,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双方的利益,返还一定的利润,或者是进行一些补助。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尽最大的可能减少企业与农民之间的经济利益的损失。

2.3建立风险防范意识

在畜牧业产品化的发展进程中,各个地区应该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加强风险防范的宣传,让农民朋友树立风险防范意识,针对于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风险防范手段,做好畜禽的疾病预防,降低各种自然灾害以及各种疾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好地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德元.我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2]王明利,王济民.我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和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2,(S1).

[3]夏田,多金荣.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及经验借鉴[J].财经理论研究,2014,(02).

作者简介:毛建,本科学历,四川眉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畜牧养殖。

上一篇:家装公司营销方案范文下一篇:人居环境整治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