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机电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2024-05-24

畜牧机电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实验能力

畜牧兽医专业属于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提高职业素质为宗旨,这就决定了实践教学和动手能力培养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毕业论文作为学生在校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次系统训练和检验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技能。目前,高职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普遍不高,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能全心全意地完成论文,大部分学生在备考专升本或是找工作。另一个因素是管理不善,论文指导过程管理松懈等。

毕业论文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选题不新颖,科研内容大部分是重复 畜牧兽医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应依据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当前动物生产的实际情况由专业教师拟订,并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与指导教师共同商定,或者由学生自由选择题目。但是,目前大部分学校都是指导教师根据学校实验室硬件来定题目,往往会出现很多重复性的科研。如上届学生毕业论文的题目是《牛蛙消化酶的研究》,下届学生写的是《林蛙消化酶的研究》。这类论文题目仅仅换了一个实验动物,实验过程大部分都是重复。

查阅文献不足,操作不规范 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阅读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是写好毕业论文的重要一环。无论是纸质文献资源,还是电子文献资源,学校都能提供。如果在这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写出一篇不错的文章。许多学生却忽视了这个环节的重要作用,实验环节更是漏洞百出。有的学生甚至连移液管、容量瓶等容器都分不清,操作时常常忘记洗涤,导致数据不可靠。这方面知识的欠缺说明学校对学生实验课的学习与考核不重视。

原因分析

造成高职学生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缺乏对毕业论文教学质量有效的监控机制 目前,学校对高职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与规范还存在着较多问题,没有形成完备、有效的管理机制来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一是缺乏对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过程中的检查和监督,导致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缺乏强有力的保障机制。二是未能建立毕业论文工作的评估与激励机制,使指导教师没有较高的积极性进行毕业论文指导,学生也会形成“毕业论文写作的质量并不影响毕业和就业”的错误观念,因而在毕业论文写作上采取了无所谓、敷衍、走过场的态度。

对实验课重视不够 实验在课程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实验课学习,不仅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加深对课堂所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加强对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对待毕业论文的态度不够端正 一是由于学校管理疏松,二是由于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很少询问和考察毕业论文的质量,学生由此认为毕业论文质量对就业影响不大,不愿多花时间和精力进实验室做实验。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没有发挥主体作用,无形中放松了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

提高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实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加强对毕业论文工作的过程管理,加大对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激励力度 毕业论文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培养探求真理精神、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质、责任感、使命感和进行综合素质培养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因此,必须将严格的管理贯穿于整个毕业论文工作过程中。学校职能部门应制定毕业论文教学质量检查指标,加强对毕业论文的宏观管理和监控。对指导教师而言,高职学生毕业论文指导不仅是一项艰巨的脑力劳动,需要对当前的科研动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要购买一定数量的实验动物和试剂。如果学校对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这项工作的报酬很少,就会影响实验精确度,降低论文的质量。为此,学校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把指导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之一,并在课时配备、津贴补助、评优晋级等方面予以倾斜。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论文工作的积极性,使其集中精力完成毕业论文环节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吸引一些教学、科研水平都较高的教师参与到学生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毕业生规模扩张给学生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带来的压力。

充分利用实验课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写好一篇研究性论文,重点是把实验做好,这就要从平时的实验课抓起。对于教师来说,每一次实验课都要对实验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技术性能、规范操作、注意事项有足够的了解,而且还要能够熟练地操作使用,要有精湛的操作技巧,对一些故障能及时排除或进行必要的维修;对于学生来说,要做好实验前的预习准备,在实验前就了解本次实验的内容及所用的仪器,提出自己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实验预习对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启发思考、提高实验效率和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可以作为对学生的一项硬性要求。其次,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既防止放任自流,又防止过分限制学生。实验时要充分利用实验动物,比如在做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时,引导学生观察蛙的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要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和钻研精神,引导他们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实验记录是进行实验总结的依据,因此,不管实验进行得是否顺利,都要指导学生认真、实事求是地进行记录。在实验中,学生既要记录正常的数据和状态,更要记录异常时的数据、状态及各种异常现象。做好实验记录,不仅有利于实验报告的撰写、总结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学的科学作风。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不仅能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而且对校外实习乃至将来的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

开放实验室 开放实验室的目的是让学生受科研氛围的熏陶,对畜牧兽医专业内容感兴趣,这样,毕业论文便会更新颖。开放实验室,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有助于学生科研兴趣的培养。开放实验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不再完全依赖教师,自己开动脑筋设法完成实验,使实验室真正成为教学的重要基地。在开放实验室里,学生还可以自由地选做实验,同时可以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和爱护公物的品德,形成探索科学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严谨周密的工作作风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韩玉志.高校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0(9).

[2]刘继红.谈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及其提高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0(3).

[3]郑惠群,等.怎样当好实验教师[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2(4):20-21.

[4]李淑华.改变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金工研究,2000(3):35.

[5]梁风,等.机械设计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11):1434-1435.

[6]王力,朱光潜.怎样写学术论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7]王首程.论文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关艳玲,涂澄梅,钱之江,等.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1(3):79-80.

[9]赵莲花.从大学生毕业论文现状谈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1):79-82.

[10]王敏.从毕业论文谈大学生素质教育[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15(2):78-81.

作者简介:

王东梅(1978—),女,辽宁朝阳人,硕士,辽宁医学院畜牧兽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特种经济动物。

杨凤影(1980—),女,辽宁阜新人,硕士,辽宁医学院畜牧兽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遗传学。

畜牧机电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2、浅谈加强畜牧兽医队伍建设 促进畜牧业大发展

3、基于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4、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与强化分析

5、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探讨①

6、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 促进畜牧兽医事业发展

7、试析畜牧兽医防疫工作重要性

8、对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探讨

9、“双创”视角下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

10、试论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问题

11、提高畜牧兽医技术水平促进畜牧兽医事业发展

12、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重点与存在的问题研究

13、加快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推进畜牧业快速发展

14、乡镇畜牧兽医站畜禽防治现状及对策

15、浅析如何提升畜牧兽医综合服务水平

16、浅析畜牧兽医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7、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的现状分析

18、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校企合作路径探析

19、试论基层畜牧兽医如何做好动物防疫工作

20、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建设与地区畜牧业发展服务对接的对策研究

21、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思考研究

22、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路径研究

23、如东县畜牧兽医人员业务水平现状与畜牧兽医人才断层问题的对策

24、基层畜牧兽医体制改革路径分析

25、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

26、畜牧兽医专业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机制探索与实践

27、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现状及改进措施探析

28、加强畜牧兽医队伍建设 促进现代高效畜牧业的发展

29、新技术在畜牧兽医站动物防疫工作中的应用

30、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探讨

31、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32、数字技术赋能畜牧兽医行业探究

33、加强畜牧兽医队伍建设 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34、乡镇畜牧兽医部门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35、畜牧兽医类在校生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强化途径

36、加强畜牧兽医管理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探析

37、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及对策分析

38、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探讨

39、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

40、畜牧兽医卫生检验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41、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必要性及对策

42、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现状与措施

43、探究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

44、强化畜牧兽医队伍建设 提高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水平

45、浅谈传统畜牧兽医与现代畜牧兽医的区别

46、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的研究

47、畜牧兽医专业动物学课程思政教育设计

48、浅析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9、加强畜牧兽医队伍建设 促进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

畜牧机电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本文通过讨论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畜牧兽医专业课程及岗位要求,探讨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方向。

关键词: 畜牧兽医专业 化学课程 教学改革

化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与畜牧兽医专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从事畜牧兽医专业科学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例如,畜牧兽医专业中的动物药理、家畜卫生、理化检验、动物检疫和动物营养与饲料等课程都要用到化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因而,高职化学教学在畜牧兽医领域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的支撑性作用。

一、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时问题。

为了推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赋予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各高职院校逐渐缩减课堂教学学时比例,化学课程也不例外。很多学校将原本64学时缩减为48学时,甚至更少。

(二)学生实验技能水平降低。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基础学科。实验教学的一项基本目标就是强化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能力提高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大量实际动手操作训练。化学课程整体课时缩减导致实验教学课时缩减,影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不符合畜牧兽医人才培养目标。

(三)化学知识与专业知识联系不够紧密。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畜牧兽医教材选用上与专业实际结合不够紧密,教材内容过分体现学科系统性,导致高职化学教学与畜牧兽医专业需要的知识、技能出现脱节,呈现出衔接的断层。

二、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工作岗位与化学课程的衔接

高职教育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核心特点是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训练职业技能,本身就是一种以实践动手能力为主、以理论教学为辅的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化学课程教学中应通过分析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从事的职业岗位,找出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结合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确定本门课程定位及课程内容。

(一)兽医疾病防治技术类岗位分析。

此类岗位包括化验员、饲料检验化验员、畜禽产品检验员、动物疫病防治员等。通过分析这些岗位,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岗位需要的技能都包括化学分析操作技术。如滴定分析技术在饲料分析中,用于氨基酸添加剂等的测定;在药物分析中用于阿司匹林、青霉素等的测定。

(二)畜禽饲养管理技术类岗位分析。

为适合此类岗位需要,畜牧兽医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有猪、禽、牛羊及经济动物生产与疾病防治。其中疾病防治技术仍以化学分析操作技术为基础,而生产相关理论涉及物质代谢(糖、脂肪、蛋白质、核酸)、蛋白质生物合成,这些内容属于生物化学领域。畜牧方面,科学饲养动物、培育优良品种和改变遗传特性;兽医方面,探讨疾病病因,进行疾病诊断治疗等,需要具备一定生物化学基本理论和技术。所以畜牧兽医化学课程无论对专业技能还是专业核心课知识,都有基础性支撑作用。

(三)营销与技术服务类岗位分析。

营销与技术服务类岗位主要有两大类:饲料生产与营销、兽药生产与营销。此类岗位对知识及技能的要求更为宽泛,除了以上涉及的产品性质、标定之外,还要了解产品储存、运输及销售方面的知识、技能,相当于前两种岗位的综合应用,必然要求以化学课程为岗位理论和技能支撑。

三、探索化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方法

(一)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探索多元化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尽管学生在中学已对化学有了一定了解,但与高职专业其他课程相比,化学课程仍然显得较为枯燥、抽象。为此,一些学生已对该课程产生厌烦、抵触甚至畏惧心理。为此,在整个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从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培养。绪论课上要将化学发展及与专业课的联系讲到位,使学生充分认识学习化学课程的重要性,认识化学课程对畜牧生产实践的重要作用和应用。此外,还应借助现有条件,与时俱进地采用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课程教学,提高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有意识地将化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联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革新教学和实验内容,将化学和专业知识联系相融,实现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化学课堂授课应当削弱与畜牧兽医专业学科之间的界限,更好地加强高职化学与相关专业的有机联系,让学生在认识到化学基础课重要性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化学课教师应当积极与其他专业教师交流互动,有针对性地补充和革新化学教学,以适应畜牧兽医专业学生专业岗位的需求,优化教学内容,控制深度和广度,使高职化学真正为各专业课所用,为专业课服务。

(三)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提醒学生实验过程中积极思考试验现象,全面细致地考虑试验条件,注重动手能力培养。在课堂实验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做试验过程中会出现的错误,加深学生感受,这样使学生在自己做实验的过程中注意多思考,全面细致地规划试验,严格按照实验规范操作,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高职教育职业要求和畜牧兽医专业知识储备的要求,化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革新,注重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衔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本门课程的重要性,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采取更丰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扎实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海峰,王秋颖.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集约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15(3):89-91.

[2]何春玫,李红梅.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4):188-190.

[3]章红兵,麻延峰,何海健,王宏艳,徐玉花,金根炉.高职院校《兽医临床诊断技术》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

畜牧机电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项目;抄袭;实物制作

作者简介:吴丽萍,女,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基础,能够在现代企业的自动化生产设备运行维护,机电产品制造管理与技术服务等电气工程相关部门,从事各类自动化生产设备及机电设备的操作管理、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从事机电产品的组装与质量控制、产品销售与客户服务、产品技术改造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1]高职机电一体化职业岗位群主要是:生产技术操作员;生产管理技术员;维护技术员助理工程师;产品服务技术员。其典型的工作任务有:生产设备的操作与日常管理;机电产品的装配与检测;生产工艺编制管理;机电设备安装与运行调试,等等。[2]我们在专业课程的设置过程中秉承: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课程,所有的课程设置都经过严格的论证总结,然而在毕业项目环节与培养目标存在一些脱节。当前,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质量令人堪忧,要进一步明确高职毕业设计主要考核目标与本科院校毕业设计之间的差别,进一步规范毕业项目的教学管理,积极开展适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的毕业项目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毕业设计的本来目的是对学生在大学阶段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综合、全面的考核。这本来应该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然而,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即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实际动手能力相对较强,同时,实习劳动强度相对较大,要完成一篇综合设计论文是非常有难度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抄袭变得简单而便捷,为了应付学校的考核,一些学生用短短几个小时就能拼贴出一篇毕业论文。为了杜绝这种现象,今年教育部出台了知网检索的要求,就是学生在参加毕业答辩前需要讲论文进行中国知网的重合率检索,如果重合率高于30%将无法参加答辩。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各种破解之法也在学生之间暗暗酝酿。要从根本上杜绝抄袭现象,还应该从知识的浮夸和大跃进中回归理性。

针对高职机电一体化毕业生的不同实习情况,不妨将毕业设计更正为毕业项目,将项目类型上大致分成三类:行业调查报告、工业案例、实物制作。(1)行业调查报告是针对有自主创业想法的学生,不妨将其创业想法变成毕业项目的一部分,帮助其进行行业调研、分析市场,为其将来的创业做好前期准备;(2)工业案例是针对已经在企业单位实习的同学,将其在企业中所学汇总成报告,这已在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得到推行,效果也不错;(3)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去企业实习,比如继续深造读本科的,那这类学生不妨推行下实物制作。前面两种类型在高职院校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本文重点提出实物制作作为毕业项目的思路。

一、为什么要推行实物制作的项目类型

创新,首先要对某一个事物的熟练掌握。只有对工作原理或流程了如指掌,才能够发掘其内部规律,进而提出有建设性的创新。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高等教育中毕业设计的评价标准是有所创新,如果一篇毕业设计中没有创新点,全部都是别人的东西,则理应认定其不是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那么,反思一下我们的评价标准是不是有点点脱离实际呢?作为一个从应试教育中走来的高校毕业生,几乎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书本和课堂,更多的偏向于理论知识。因为没有工作和实践的经历,他们不知道实际的生产生活中会产生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设计和创新,其结果肯定只能是纸上谈兵,运用到实际中也是不堪一击没有任何参考价值的。既然这个评价标准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拔苗助长、好高骛远的要求,那么为什么不改变评价标准,回归到其应有的水平上来。

实物制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掘学生的潜能。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完成很多任务:询价,控制成本,选择材料,购买材料最后动手制作。这一系列的任务远非课堂学习可以教授的,对学生的提高和成长也是非常有益的。学生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一件作品,会给他成就感和自信心,而这种专业上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是对他莫大的鼓励。现代的高等教育,不应以一张试卷来衡量学生的好坏,不应把培养尖端科技人才作为全民教育的目标。要知道并不是高职层次的学生就是做操作工,技术工人的,在新近统计的富豪中不乏一些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九江学院毕业生的身影。

二、如何实施

在选题上,应具有广泛性。学生可以选择任意感兴趣的项目作为课题,虽然很多毕业项目的课题在网络上一搜,可以搜索到无数个版本相同的课题。以机电专业举例,“自动遮光窗帘的设计”、“音乐喷泉设计”、“自动晾衣架设计”……可真正做出实物的可谓寥寥无几,而我们选择其中一个课题并制作出实物,那又有什么不可以呢?而单纯以课题没有创新性来全盘否定那就大错特错了。很多的问题只有在实践操作中才能发现,而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往往会有好的想法和灵感,有些甚至可以推进某一产品的改革。

在项目流程上,可以参考以下步骤:收集资料—选题—制定初步方案—询价—报价,申请资金—购买材料—动手制作—形成报告。在项目实施之前统一召开动员大会,在会上统一讲解如何申报项目、申请资金、购买材料,后分头实施。如果有条件可以设立设备处或者材料科,提供常用的型材,如铝合金材料、钢板等,提供一些简单零配件的加工,成型和必备的工具。

在项目管理上,应该具有灵活性,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团队合作,选定项目经理人,全面统筹项目的运行。可以跨系部合作,如“机电系学生+精密系学生+工商系学生”,以便于发挥各自所长,更好地完成任务。

在评价标准上,以最终的实物成品为主要依据,结合制作的难易程度以及制作过程的成本控制、项目报告等因素。[3]实物完成后就可以申请答辩,答辩不再是以一份项目报告为主要依据,答辩的问题也不再以专业问题为主,而注重于学生在此次毕业项目中都做了哪些工作,工作量是不是饱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是正确等,这些更加能够体现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方面。有些学生专业知识学的不怎么样,但其社会活动能力特别强,能够很好地利用身边的资源解决问题;有些学生有独到的眼光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这些学生我们在评价的时候就应该更加的结合实际给予评判,而不是用论文一刀切。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在学校被评价为优等生的毕业后表现平平,而很多被评价为差等生的却风生水起的原因之一。

高职机电一体化学生不同与本科院校的学生,他们大多理论知识基础较为薄弱,有一定的技能基础,动手能力较强,普遍存在着学习方法不当,态度不明,自觉性较差等问题。生源多元化,学生组成复杂,如何很好的激发这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的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是高职教育面临的新课题。[4]将实物制作纳入到毕业项目类型中,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定会有很多体现个人创意的作品涌现,为商业设计带来灵感,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常建刚.高职高专电工电子学课程中探究式教学的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9(2):130-131.

[2]罗胜.有专业特色的机械类“电工电子学”课程建设与教改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8(1):141-144.

[3]姜大志,孙浩军.基于CDIO的主动式项目驱动学习方法研究——以Java类课程教学改革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159-164.

[4]强琛.高职院校生源状况分析[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67-68.

[责任编辑 秦 涛]

畜牧机电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 机电类专业 实习

中职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实践、创新、就业和创业等能力的专业型人才,其中实习教学、工程型的实践活动是其主要途径之一。实习教学有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实现理论与实际相互联系发展,获得专业性的实践生产能力及管理组织技能的目的,为今后的社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在目前的中职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课程设计过于简化,生产实习的实践形式过于笼统的现象。所以为了适应当今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须进行有效的实习教学改革。

一、中职机电类生产实习现状及问题

1.实习教学薄弱

有关调查显示,由于中职机电类专业理论功课的学习主要安排于相应的实习教学之后,所以会导致部分机电类专业的学生缺乏对实习教学的要点的了解及忽略实习活动的重要性。此外,部分中职机电类的实习教学存在不重视学生感官、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情况,学生们所使用的实习指导书也缺乏一定的严谨性及规范性,在实习细节与要求等方面的知识整理及编制不够细致,导致部分中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实习的内涵不够明确,从而造成实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2.实习条件欠缺

实习条件的欠缺是目前实习活动中的现状之一。由于我国缺少较为先进的制造技术以及学校教育经费的负担,导致学校难以自行建立实习活动的教育基地,所以学校无法具备自己开展实习教学的条件。同时,由于校外的企业缺乏相应的稳定性,容易受到市场经济的波及与影响,导致接收学生进行实习会对自身利益具一定的额外负担,所以创建校外的实习活动基地也相对困难。中职机电类专业学生实习条件的欠缺,从一定程度上加剧实习指导老师的负担,对学生的实习活动更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3.实习管理僵化

实习管理模式的僵化以及经费的短缺成为目前中职机电类专业学生实习活动中瓶颈。传统的生产实习管理模式对学生的管理及组织的难度相对较大,容易埋下安全隐患。由于学校对实习教学活动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导致所分配的教学经费不足以完整地根据实习教学需求来安排相应的实习活动,实习接收单位也因此拒绝实习生,从而造成中职机电类学生毕业实习只能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进行严谨的实习模式。此种管理模式的欠缺从一定程度上降低师生实习的积极性以及影响学校的学风建设。

二、生产实习改革建议

1.巩固实习教学

针对现代的创新型教育,需要建立有效灵活的生产实习教学的新模式,其主要课题是如何将传统的校园集中式向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式转变的研究。双向互动式的实习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中职机电类学生自主开放的教学观点,实现多层次、多形式共同发展的生产实习创新性的新模式。根据目前形势下中职机电类专业生产实习的特点,其实习模式需要涵盖相应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研究性等特点,充分体现制作与设计、电子与机械的相互融合,将传统而单一的认知型实习教学模式改革为综合的多层次实习教学模式。

2.改善实习条件

改善实习条件的关键即建立优良的实习教学基地,学校与企业之间应本着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通过组织学校师生与企业领导职工进行交流能有效地融洽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提高企业接收实习生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中职机电类专业生产实习基地的稳定,不仅有助于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与人才供应,也为中职机电类专业学生的生产实习创造了有利的实习条件。

3.加强实习管理

加强实习管理制度,提高中职学校对机电类专业实习教学的重视程度能有助于学校合理地分配教学经费以及安排学生相应的实习活动。通过聘请兼职的实习指导老师负责学生的厂家实习以及技术指导工作,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学生的实习环境,通过签定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的管理制度协议,能有效地确保中职机电类学生实习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传统实习教学的模式主要是以理论性的学习为中心,但是难以保证学生实践技能方面的提升与强化,所以需要将实习作为机电类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这要求中职类学校机电类专业的实习教育能够进行与时俱进的模式改革,通过在实习的教学方法、实习基地的建设以及实习的管理改革等方面的改善来提高实习教学的质量水平,从而培养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相对较为全面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孙艳红.地方高校机电类专业实习实训环节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5).

[2]汪晓凌,黄卫庭.机电类生产实习浅谈[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畜牧机电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目前,国家教育部门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内容的研究大多只关注其中某些科目的实施情况,对于科目之间的相互联系并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这樣势必导致各科目之间知识的断裂,不能形成很好的联系,削弱了一体化教学形式的真正现实意义。为此,通过这一理论结合实际的新型教学形式的深入研究,对于机电工程专业一体化教学形式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 机电专业理实一体化新型教学方式的内容及其特点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分离的现象,教学各个环节完整统一。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形式既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也是教师自身专业技能和执教水平的集中体现。因此,理实一体化绝不仅是理论和实践在教学形式上的简单表现,更是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认知形成,并将理实一体化完整呈现的过程。“理实一体化”教育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融合了自学、引导、示范等多种教育模式,最终形成了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教学新模式。它的特点是:

(一) 理实一体化教学形式,符合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

高职教育的发展,主要培养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其本质决定了现代新型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教育形式。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育形式,不再按照传统教育形式中以课堂教育为主,强化了现场实践的授课手段。与提供实际操作的企业紧密联系,实行产学联合的新教学方式。

(二) 理实一体化教育方式,符合其针对的高职教育对象

形象思维能力强于逻辑思维能力符合我国高职学生的普遍认知特点。教学中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效果比较差,而理实一体化教学形式中将理论和实践融汇到一体,学生接受知识更加形象、直观,学习态度更加主动自觉。

(三) 理实一体化模式,符合教育体系高度优化的要求

现代教育信息传递实现高度的同步性,知识内容的传播、专业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素质的培养组合到一起,再经过协调与融合,实现了教育内容的同步进行。

二、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形式在市场需求上的具体表现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形式需要教育工作者对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进行细致的调研取证,并结合现代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经验,各专业的特点和岗位能力的实际要求,制定出详细且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通过制定的教育方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和培训,以适应劳动市场的需求。

三、

机电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特点

(一) 建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1.

依托学校和企业相互联合的平台,为高职机电专业学生不断提供工学结合的培训条件,全程实施理实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式;

2.

针对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特点,将学生的培养分为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专业技术技能培养和岗位综合素质培养三个阶段,由浅入深,形成逐步深入的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系。

(二) 一体化内容体系的基本结构

对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和岗位综合能力训练的科学有序的整合,是构建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一体化教学体系的灵魂。教育工作者应根据机电专业科目的专业定位,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职业方向引导,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一体化教学的精髓。

根据“校企结合”的双主体建设思路,明确机电专业学科的特点,按照学生对所学科目的认知规律进行科学有序的整合,形成机电专业新型的教育体系。教育体系应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反映教学科目对职业发展的适应性。

以实际工作能力为教育目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进行有机地整合,以现实工作作为教学依据,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合理融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通过教学科目内容的具体实施,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将职业资格认证融入一体化教育体系中,实现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的双证融合的教育制度。

四、 结束语

机电专业的教学目标就是对学生实际技术能力的培养。教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式是对高职教育体系下新教学形式的创新与改革。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在内容上,要做到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相结合,目的是可以使学生掌握过硬的劳动技能;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在培养方式上,要做到传授与实践相结合,目的是让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能够扎实;一体化的教育方式在培养主体上,要做到企业和学校联合共同培养,目的是培养出可以快速适应企业文化的人才,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宗飞.试论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3(3).

[2]刘娇,郭生华,许瀚文.浅析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发展前景[J].科技致富向导,2012(30).

作者简介:

刘旭刚,江苏省常州市,江苏省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

上一篇:我们的互联网时代论文范文下一篇:赶时间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