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业成本核算论文范文

2024-03-15

畜牧养殖业成本核算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针对习水县的气候特点对当地畜牧业的养殖的影响进行了相关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习水县气候特点;畜牧业;对策

习水县地处贵州北部,处于大娄山山脉向四川盆地过渡的北坡地带。习水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全县面积约3 128 km2。1996年习水县的畜牧产值高达农业产值的1/3,农民的人均收入有21.5%来自于畜牧养殖。针对习水县的实际情况,县委、县政府要将习水县由畜牧养殖业生产大县发展成畜牧养殖业生产强县跃进。

1习水县的气候特点

习水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夏季,夏少高温多伏旱;秋季,温度下降快,多秋风和绵雨;冬季,多低温阴雨;春季,气温回升不稳定,多夜雨;多阴雨、少日照、湿度大;局地小气候明显;气候的垂直差异十分显著。

据1971-2000年观测资料统计显示,年均日照时数为1 053.0 h,年总辐射量为83.29 kcal/cm2。年平均降雨量为1 109.9 mm,年平均雨日为207.9 d,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5%,单日最大降雨量为177.5 mm。

1991~2010年资料统计显示,年平均年降雨量为1 051.0 mm。年平均雨日为196.3 d。

2习水县畜牧产品的特殊性

2.1养殖业成本的不确定性

畜牧养殖受自然规律的影响和经济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生产时间不固定;管理体系教复杂;产品的商业性和自给性相结合。导致了成本的不确定性。

2.2周期长,资金回笼慢

畜牧养殖中,一般的生产周期都比较长。例如猪的生产周期为半年以上,奶牛的生产周期是7~10年,作为种用的畜牧生产周期更久。由于长时间的投入,导致资金一直被占用,回笼较慢。

2.3发展规模没有统一化

习水县的畜牧业养殖主要由散户到集体、从集体到规模的养殖范围。目前习水县有很多的小型养殖企业。

3习水县畜牧业发展的对策

3.1建立畜牧养殖基地

在习水地域内,施行区域化布局。把习水县由畜牧养殖业大县向畜牧养殖业强县转变,并带动农业的发展,加快农业化进程。

要把习水县建造成畜牧养殖业生产强县,就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地理资源,科学养殖,以经济推动科技、以科技带动市场、以市场带动效益,使畜牧养殖业高速发展,通过畜牧养殖业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3.2巩固和稳定养殖户的基础

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个体产业户应该在稳定和巩固养殖的基础上,提高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养殖水平。

3.3调整畜牧业的发展机构

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粮草,只有发展大量的节粮型畜牧业,并提高出栏率,才能够稳定的发展经济。

4.4加强服务意思

服务态度是吸引商家的因素之一,要加强对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积极培育专业市场,搞活流通,实行工贸一体化。

4小结

综上所述,畜牧养殖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应利用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地理环境优势,加大对畜牧养殖业的投资,以促进习水经济的发展。

畜牧养殖业成本核算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提出了现代化畜牧养殖的重要性与畜牧养殖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就现代化畜牧养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可实施的建议。

關键词:畜牧养殖;现代化;标准化;持续发展

畜牧养殖业是中国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系着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促使着畜牧养殖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畜牧业在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规范化与标准化,提高畜牧产品的质量安全与竞争能力,同时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帮助,投入充足的资金是开展畜牧养殖现代化的有力保障[1]。

1 畜牧养殖现代化的重要性

1.1 提高经济效益

畜牧养殖向现代化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例如畜牧养殖所需要的饲草,畜牧现代化大大提高了对饲草原料的利用,促进了饲草业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农业产品的生产,并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2]。部分地区还可以响应国家政策,合理地进行退耕还林,并经过畜牧业的转化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保护生态环境并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1.2 满足市场需求

畜牧养殖的现代化发展能扩大畜牧养殖品种,推动畜牧养殖的规模化,满足市场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养殖适合该地区的品种,以先进设备进行机械化管理,完善废物排放管理措施,使畜牧养殖更规范化。

1.3 提高畜牧产品质量

较传统养殖,现代化畜牧养殖更注重绿色、安全。现代化养殖使用优质绿色饲料,保证肉质。同时合理控制兽药的使用,应用科学的兽医技术并建立疾病预防治疗网络体系,加强对动物疫病的预防监督,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管理,保证畜牧产品的安全,不危机人类的健康。

2 现代化畜牧养殖存在的问题

2.1 畜牧养殖人员文化水平低

大多数养殖人员没有学过全面的有关养殖方面的知识,没有接触过高科技产品。他们的知识水平有限,会导致对养殖技术理解不透彻,为现代化畜牧养殖带来许多困扰。在推广养殖技术时会出现纰漏,而且许多养殖技术需要使用高科技并要当面示范。知识水平的有限,会导致科学的养殖技术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反而会阻碍现代化畜牧养殖的发展。

2.2 资金不充足

许多地区对现代化畜牧养殖的不重视,导致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资金短缺。畜牧养殖向现代化发展需要更多的机械设备和网络设施,资金不足会使设备置办不齐全或安全质量差,使现代化养殖受到阻碍。资金不足使得很多技术管理及养殖人员不能得到专业的培训,相关知识有限。同时,雇佣的员工素质低,阻碍了畜牧业向前发展的步伐。

2.3 畜牧养殖管理系统不完善

畜牧业正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但管理方面并不完善,因此要构建完整的信息管理体系,应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建立畜牧养殖信息资源系统,将信息储存在系统中并以准确、真实的状态显示,让消费者时时可以看到准确有效的信息[3]。同时,还可以用这些数据进行预测,避免盲目养殖,确保畜牧业的生产效益。

3 促进现代化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途径

3.1 加强养殖技术的推广与指导

以现代化养殖技术为基础,加强畜牧养殖建设、管理体系及技术的推广与指导,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保证技术人员的专业性,确保他们能为畜牧养殖提供更专业的现代化技术指导与服务。在推广技术时,推广人员要以身作则,以实际操作来帮助养殖户记忆理解。

3.2 推进养殖标准化

现代化畜牧养殖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标准化。标准化的畜牧养殖可以大大提高畜牧业的生产能力与产品的品质,促进畜牧业的改造,使之紧跟社会现代化的步伐。以标准化的方式养殖,在提高养殖技术推广的同时,还可以加强对废物的循环利用及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3.3 加强兽药的使用与管理

要严格建立兽药的使用制度,加强对兽药的监管,严禁使用非法的生物药品及非法倒卖兽用制品,在购买时要查清药物的生产来源及日期,提高兽药的质量水平,确保其安全可靠。同时,在给动物注射时要严格遵医嘱,合理使用兽药。

4 小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现代化畜牧养殖理念越来越重要。畜牧业在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规范化与标准化,提高畜牧产品的质量安全与竞争能力,同时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帮助,投入资金的充足是进行畜牧养殖现代化的有力保障,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最终实现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严建刚,成 荣.试述畜牧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J].饲料广角,2009(3):23-25.

[2] 徐凤明.浅谈现代畜牧业养殖技术培训[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2):12.

[3] 邱 玲,古学英,曹洪涛,等.旌阳区发展低碳畜牧业对策的探究[J].养殖技术顾问,2014(1):28-29.

畜牧养殖业成本核算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分析农村生态文化所面临的问题,以新农村建设为有效载体,通过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提高人们的生态文化素养,并从促进产业生态发展等多方面入手,加强新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弘扬生态文化、发展生态农业对于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丰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与历史意义。

关键词 生态文化;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途径

党中央明确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具体目标。这一发展目标涉及到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将“乡风文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点说明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文化的重要地位突显,它为新农村建设赋予了全新的内涵,也为建设美丽中国和提高人们幸福指数增添了新的内容。

所谓生态文化,它是一种坚持以人为本,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融洽相处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人们根据生态发展与人类需求之间的关系,以最优化的方式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来的思想、观念和意识的总和。它是一种启迪“天人合一”、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境界,是引导健康文明生产、生活方式的文明形式。他预示着人类必须进入一个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新时代。 通过生态文化建设来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包括消费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科技观和发展观。在广阔的农村通过生态文化建设,将使可持续发展思想观念渗透到广大农民的行为、意识中去,使农村社会群体现实生活中能够自觉地协调自身的行为,改变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这样就达到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使得生态文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社会精神基础和体制保障。

1 生态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意义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定位在“解决温饱奔小康”这个目标上。经济发展以粗放式为特征,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观念的形成。因此在农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粗放式”发展模式的弊端也日益凸现。主要体现在: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忽视了经济效益;追求经济发展数量、忽视经济发展质量;重视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忽视了对精神境界的提升,从而导致价值取向的扭曲。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为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为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

农村生态文化有广义和狭义的视角,从广义的角度看,包括物质层面的和精神层面与制度层面的生态文化内容;狭义的角度看,主要是指精神层面的生态文化,它是把在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相结合,以维护生态,保障人们在发展中追求到幸福为目标,在生态价值观的指导下所形成的一个涵盖农村传统文化在内的文化体系,如感恩文化、敬畏文化、和谐文化、“孝”“善”文化、集体主义文化等体系在内的综合系统。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中,追求的不仅是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友好交互系统,更重要的是追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交往状态的最大值。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友好相处,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待,礼尚往来,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积极互动,持续发展,都应是生态文化建设中所应达到的理想目标与状态。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也基于这样的目的。这一建设,既要突出一种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文化,还要建设将一种生态的交往文化、人文文化表现出来[1]。 在新农村建设中,只有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深化生态文化建设,更新思想观念不断推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这样的建设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目的。

2 農村生态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困惑

生态文化就是人类按照生态规律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的内容。当前我国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物质生态文化扭曲、制度生态文化缺失和精神生态文化空白。目前新农村中生态文化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生态文化知识的宣传普及不够。生态文明建设是20世纪90年代才提出来的,生态文化提出的时间更短,许多人对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解十分肤浅,认识尚未到位。从工作层面上看,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生态文化建设抓什么、怎么抓还不明确。人们对生态文化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没有充分理解和接受,更没有形成一种价值观念。二是对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国家虽然对“三农”的投入逐年增加,但农村面宽量大、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总量偏低,资金投入面临较大的矛盾。资金投入不足,表现在国家投资主要用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而生态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则主要依靠民间资金投入。投入项目一般在规模小、风险低的娱乐业、音像业、网络服务业和书画装裱业等。生态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还处于零敲碎打的低水平发展阶段,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另外,由于投入不足,导致农村生态文化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甚至造成一些景区只有生态资源景观而缺乏生态文化亮点。三是农民素质亟待提高。目前,留守在农村大多是老弱病残和妇女,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加之生态文化教育宣传普及不够,难以使他们形成生态价值观念。同时农村基层政府普遍缺少知识全面、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对生态文化建设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四是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近年来,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逐年增多;农药、农膜、化肥等有机物的使用量也大幅度增加;畜牧养殖特别是规模化畜禽养殖已成为农村污染的主要来源;矿山开采造成生态破坏严重;水源、河流、海域污染加剧。五是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年龄偏大、观念落后。由于没有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在岗人员老化严重,基础文化建设缺乏活力,思想、意识、业务很难适应新形势下文化活动的需要。再加之管理上缺乏的约束机制,致使大多数基层农村文化部门抱残守缺,普遍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感,基层文化活动缺乏创新和活力。现有文化设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娱乐的功能没有得到有效的体现。六是农村普遍存在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由于受几千年封建迷信的影响,旧的落后的甚至腐朽的价值观念在农民生产生活中根深蒂固。这也是亟待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农村生态文化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自身经济、旅游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环境污染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其根本在于农村生态文化缺失。不首先解决农村生态文化缺失问题,新农村建设将是残缺的不到位的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是目前提高农村生态文化意识、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障,必须将其置于全新的高度来执行、实践;另一方面,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应该依据各地的不同情况,针对不同的对象,分层次、分步骤进行具体的战略规划。

搞好新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工作,能够不断促进农民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转变人们生产生活观念,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尤其是在农村营造一个浓厚的生态文化环境,向农民传递文化正能量,引导利用业余时间做更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事情,从而避免或减少一些愚昧、迷信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推动新农村乡风文明程度的提高[2]。同时,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重要战略之一,建设新农村生态文化也是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3 新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3.1 转变行政职能、履行政府责任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应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在生态文化建设中承担着倡导、维护、监控等重要责任。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双向选择中,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 首先在消费领域政府要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文化,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是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互惠互利的价值取向,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辩证的资源观和理性的消费观。倡导自然、简朴的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消费行为,提倡节俭、反对铺张浪费,选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其次是政府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为了使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形成长效机制,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配齐相应的文化管理人员,负责农村生态文化组织协调、建设的规划、检查督促、考核评议工作,明确生态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目标,理顺关系,建章立制,将生态文化建设纳入法制管理轨道。村、镇各级基层组织要有专人负责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协调解决。再者是要充分发挥网络、广播、电视、板报等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对农村发生的不文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进行有效的舆论監督,对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褒扬,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并建立农民信息和意见反馈渠道和机制,让农民为生态文化建设建言献策,提高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3.2 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生态文化理念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3]。弘扬生态文化,树立生态理念十分重要。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加强以“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宣传教育,让农民树立较高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投身于生态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农村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宣传教育活动要从农村、农民、农业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确保宣传教育取得实效。通过各种形式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更有效的推动新农村及新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3.3 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生态农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生态文化理念构建农村生态农业体系,将传统经济模式向可持续发展转变。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4] 。正确处理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关系,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体系,这是新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落脚点。

农村生态文化建设要和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结合起来,加强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本地区的环境生态实际,既要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更要注重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持续维护。同时也要与生态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在搞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和生态作用,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要注重对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生活垃圾的无公害处理,形成完善的生产生活生态产业链条,并使其融合到生态平衡中,对自然生态破坏大的产业要控制或停业。产业政策要体现对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生态导向,鼓励农村发展生态产业,走生态发展良性循环的道路。

以生态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生态文化理念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必须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比重和水平,尽快把服务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完善其市场体系,注重其生态开发和生态管理。同时基层各级政府要进行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搞好农村生态文化宣传,让机关工作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为农民生产进行科技和技术指导,让生态文化的理念深入人心。

3.4 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开展喜闻乐见的优秀传统文化活动

农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传承下来很多的先进的文化活动形式。这些文化活动是农民群众农闲时节的重要娱乐活动内容,也是农民群众的精神寄托所在。在建设新农村生态文化过程中,应该注意对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的传承,如秧歌、唢呐、舞龙、高跷、薅草锣鼓等。在此基础上,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注意对现代文化活动形式的传播和引入,如广场舞会、红歌传唱、登高、乡镇各种文化节等活动。这样不仅对历史文化进行了有效地传承,而且引进现代文化形式,丰富了新农村文化活动的内容,对提高农民群众的现代生态文化思想意识、知识水平、文化技能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要加强农村科技文化知识普及宣传活动,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3.5 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

农村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统筹安排、搞好规划、全员参与、落实责任、建立激励机制。一是要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完善规划。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统筹安排,编制相应的建设规划,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纳入到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在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前提和基础上,要完善村镇规划,尤其是中心村的文化规划工作,发挥中心村对周边村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农村民房建筑设计也应渗透文化的元素,把房屋建筑、交通、安全饮水、水利、供电等基础设施规划结合进行,与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以及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规划有机统一。基础设施建设要向规划点集中,用规划引导散居农户和过于分散村落向中心村、镇聚集。以便于有效配置资源,保护资源环境。 二是政府财政要大力支持,提高农村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要加大对农村生态文化设施建设的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政府补助性财政建设资金是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投入的主要来源,政府各部门要更多地关注和支持农村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有针对性的资金投入。通过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奖惩措施的落实、管理办法的完善,来形成建设合力,促进激励和调动群众在各方面的工作热情,掀起建设新农村的热潮。三是要落实责任,完善农村生态文化硬件设施建设管理机制。硬件设施建设管理机制中把对基础设施的管护放在重要的位置,切实落实解决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存在的“有人建、无人管,有人用、无人修”的问题。建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规划阶段就应考虑运营中管护经费的使用,将其纳入项目总投资或明确管护经费来管理,建立完善的管护经费保障机制。有条件的行政村,应制定卫生保洁、图书室管理、长效机制绿化养护,做到人员、制度、经费“三落实”。 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积极性。除了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以外,建立群众激励机制才是推动完善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要开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以培养新型农民为突破口,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又切合实际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大力提升农村生态文化程度,激发农民自觉自愿的参与投身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中去。政府要引导农民参与加快农村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抓好宣传引导、加强组织协调、资金整合、有针对性的指导、政策激励等各项工作。同时要树立典型,鼓励先进,使生态文化的理念深入到千家万户。

4 结语

生态文化建设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而且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不能一劳永逸,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全社会全力支持,全员参与,形成合力,才能推进新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戴圣鹏.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3-45.

[2] 李燕华,党辉.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文化建设路径分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83-85.

[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N].人民日报,2012.

[4] 张洪新.用生态文明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J].江苏农村经济,2008(10):49-50.

[5] 韦生彬.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659-7660.

[6] 徐玉明.积极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287-290.

畜牧养殖业成本核算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目前,人类面临的四大问题分别是人口、粮食、环境及能源。人口的增加,促使粮食供应成为重要的问题,为确保人们有饭可吃,就向自然资源下手,采取过度开发的策略,致使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和污染。就环境污染来说,除生产、生活中的废弃物以外,畜牧养殖过程中也存在着污染环境的因素。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畜牧养殖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以供参阅。

关键词:畜牧养殖;环境保护;问题;策略

引言

新形势下,畜牧养殖业必须要朝着生态化、精细化以及整体化的方向发展,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增强对环境的保护能力,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形成经济与生态良性的互动,共同构建美丽和谐的家园。

1畜牧养殖中面临的问题

在我国,畜牧业的养殖过程的环境保护,是我国在治理上整体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对畜牧业产品需求量也在逐渐的加大。这也使得有些畜牧业的养殖户,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和维持。并且,许多消费者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了解过畜牧业生产的环境状况,同时也欠缺相应的环保意识。除此之外,相关的畜牧业监管部门并没有履行好相应的职责,只是进行一些相关的日常活动,在畜牧业环境的监管上并没有实质性的措施。并且,在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的养殖基地并没有建立起比较健全的基础设施,所以环境问题很难得到保障。

2畜牧养殖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对策

2.1提高畜牧养殖的环保意识

要想有效解决畜牧养殖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必须首先转变行业发展思路,树立生态养殖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各级部门在畜牧养殖中的环保意识。对此,相关部门要加大畜牧养殖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要从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切实提高畜牧养殖户的环境保护意识,自觉、主动的投入到畜牧养殖污染防治活动中来,减少畜牧养殖污染给生态环境和居民身体健康带来的各种危害。

2.2加强规范饲料养殖的意识

对于我国的畜牧养殖而言,科学饲料的喂养将会直接关系到牲畜的健与否,而饲料之中含有大量的化学有害物质,如果不能及时被牲畜所吸收,那么就会四散到空气之中而对环境造成破坏。因此,相关的畜牧养殖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规范饲料的喂养,然后要定期对饲料的品质和日期进行检测,以此来确保所有饲料符合规格。

2.3利用科学技术,进行综合防治

畜牧养殖业发展的过程中,除了经济利益,还要关注环境效益。这就要求在建设畜牧业的时候,走生态畜牧业的道路,利用科技进步的产物,同时提高人员素质。例如:①在动物疾病诊断上,可以采用聚合酶反应技术或基因工程。②在畜禽的种群选育上,可以应用转基因技术或逐代选育的方法。③在饲料的营养价值方面,可以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或者菌体的繁殖。④通过生物方法,来防治病虫害。

2.4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

近年来,由于我国市场对各类肉制品需求的不断增加,畜牧养殖也朝着规模化和系统化运行,虽然经济效益得到了增加,但是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也在逐渐的加强,因此在畜牧养殖的过程中,不仅要对环境进行保护,同时要对破坏的环境予以治理,从多个角度和多个方面协调畜牧养殖与生态系统的平衡性。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入力度,保证在畜牧养殖的过程中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以及设施设备等。其次,还应该通过畜牧养殖的无害化构建,对养殖过程中的相关污染物进行回收,达到循环再利用的效果,做好污染物的处理工作,比如:对畜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可以通过生物净化或者物理净化的方式处理之后再排放。

2.5应用绿色养殖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畜牧养殖中,而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不仅减少了畜牧养殖污水、废物的排放,同时也促进了畜牧养殖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提升。虽然绿色养殖技术的推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随着国家财政补贴力度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养殖者开始采用绿色养殖技术。在畜牧养殖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使用新型的化肥、农药等,不仅从根本上降低了畜牧养殖造成的環境污染,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国家针对畜牧养殖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实施,不仅有效地增强了畜牧养殖业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力度,同时对畜牧养殖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相关部门在制定法律法规时,必须根据畜牧养殖业的具体情况,严格限制畜牧养殖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量以免造成危害,全面掌控和监督畜牧养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完善的法律法规不仅可以发挥出保护环境的作用,同时也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将破坏和保护环境的畜牧养殖者加以区分对待,针对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具有突出贡献的畜牧养殖者必须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而对于那些有意破坏环境的畜牧养殖者则应该按照相关的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才能充分地调动广大畜牧养殖者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畜牧养殖中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是每一个畜牧养殖者生产经营的责任,他们既然从中受益,就要做好受益后的善后处理工作,畜牧养殖者要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负责。社会要让畜牧养殖者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促进他们自动地去做好畜牧养殖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相处工作,使畜牧养殖工作能够做到生态环保。

参考文献:

[1]李莉芬.畜牧养殖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新探[J].农家科技(上旬刊).2019(12).

[2]敖全胜,宝雪莲.论畜牧养殖中的环境保护问题[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8(01).

(作者单位:黑龙江东北虎林园)

畜牧养殖业成本核算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结合工作实践,主要就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病因;防控对策

近年来,我国农村畜牧养殖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虽然,畜牧养殖业给农户带来了可观收入,但动物的疾病问题不容忽视。为做好畜牧养殖中关于动物疾病的防控工作现对其疾病的种类以及产生原因加以探析。

1 常见动物疾病

1.1 传染疾病

在动物传染类疾病中,细菌、真菌以及病毒3大类动物体主要是通过病原体进行传播。动物传染疾病主要是由动物病原体引发,传染性极强。其传播方式具有多样性,一方面通过动物间的直接接触进行传播,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动物间的间接接触进行传播。传染病是一种较难预防的疾病,因为动物在被传染病后表现的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较为特殊。

1.2 寄生虫病

寄生虫疾病是动物疾病中最为普遍的病害之一,几乎发生在所有家禽中。寄生虫的种类一般包括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3类,都依赖于动物身上的营养物而存活。原虫和蠕虫属于内寄生虫,寄生在动物体内,而节肢动物则属于体外寄生。多数寄生虫的发育期较长且都有固定的寄生宿主,其疾病传播主要依靠动物间的直接接触,如吞食含有幼虫的土壤、饮水及饲料。

1.3 其他普通疾病

动物普通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主要分为内科疾病、产科疾病和外科疾病。内科疾病的形式和表现多种多样,如消化、呼吸、内分泌、心血管等系统疾病问题和营养代谢、中毒免疫、遗传等等。外科疾病主要是指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外伤。产科疾病最为复杂,分为怀孕期、分娩期和产后期疾病。

2 病因分析

2.1 客观原因

引发动物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生长环境。在日常养殖过程中,生长环境或活动环境不利于动物生长,会导致动物的新陈代谢无法正常进行。进一步会损害动物生理调节功能,从而其体内的平衡被打破,形成症状在动物的生理上表现出来,也就是动物疾病现象。

2.2 人为原因

一是在动物饲养过程中,一些不合理的人为因素也可能造成动物疾病的出现。二是用药不当。对动物进行疾病预防或疾病治疗时,由于饲养员专业知识的缺乏,盲目地配药、用药,从而导致药物的药性降低毒性增强,从而对动物机体造成不良影响,以致疾病。三是养殖场基础设施不完善。就我国目前现有的养殖场来看,多数养殖场都存在选址不当的问题,养殖户没有对养殖场的建设环境进行实地考察,更没有结合养殖场的实际环境。在建设中缺乏排污系统,通风系统等系统,设施设备配置的不完善导致动物致病。四是养殖场管理不到位,缺乏专业的消毒人员配备,导致人为污染严重,极易引发动物疾病。

3 防控措施

在畜牧养殖产业中,一旦动物出现疾病,会对养殖户甚至整个养殖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对动物疾病的防控显得极为重要。动物防控工作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开展。

3.1 养殖场的选址和建设

科学良好的选择能够为动物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按以往的经验来看,养殖厂应建通风性能好的高地,同时水源充足,排水处理方便等。同时,为了人类的身体健康着想,养殖厂要尽量远离人群和居民区。建筑过程中要注意通风、取暖和排污等细节,为动物生长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

3.2 动物饲养的管理

动物饲料的管理工作对于动物疾病的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进行饲料管理时要对饲料严格检查,做好消毒工作,保证人和动物的健康和安全。同时,还应注重养殖过程中人为因素在动物疾病防控中的作用,养殖过程中做好对动物生长环境的控制和保护,对养殖场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养殖厂空气流通,以免滋生病菌。排污处理也十分重要,及时对动物的粪便进行清理,保证养殖厂的卫生质量,降低疾病发生的可能。此外,养殖户还可以从动物源头做好防疫工作,通过选取健康的动物群体,实现自繁自养。

3.3 动物疾病检疫

安全检疫工作是动物疾病防控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刚引进的动物,要将其隔离一段时间,在确保其健康后再进行混养。要定期对动物检查和消毒,然后按照有关规定为动物注射疫苗,提高其对疾病的免疫力。在养殖厂内建立严格的进出制度,要对外来车辆或物品及时做好消毒工作,当养殖厂爆发流行性疾病时,要进行整体的消毒和检验,保证动物群体的健康。

3.4 疫情防控

在疫情已经发生的情况下,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治理。养殖户要树立全局意识,从养殖产业的长远利益出发,加大养殖场防疫的投入力度,做好场地的清理和消毒工作。对出现疫病的动物要及时进行隔离和清理,防止疫情扩大。同时,还需对养殖动物进行药物注射,增强动物免疫力,提高动物抵抗力。对动物的治理过程一定要进行严格的监控和记录,为后续的治理工作提供“一手资料”,使得后续治理有序开展。规范动物用药,使养殖厂尽快脱离疫情,降低经济损失,使养殖户的利益有保障。

4 结语

综上所述,着眼于当下我国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普遍存在的现状,大家应首先分析动物疾病的成因,只有对成因有一个整体认识,才能对症下药。由于动物疾病存在复杂性和多样性,不能一味靠疫苗以及药物增加动物的免疫力,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动物疾病问题。养殖户只有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情况,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才能对动物疾病的各个环节做好防控,促进我国动物疾病疫情防控事业的发展,保障动物食品健康和安全。

(责任编辑:赵中正)

畜牧养殖业成本核算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通过对新疆玉米生产现状及机械化发展概况的分析,概述新疆玉米机械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适合玉米机械化生产的对策,对提高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玉米;生产;技术;机械化

新疆现有耕地面积约413.3万hm2,人均耕地0.20 hm2,约为全国人均水平的2倍以上。其中,玉米是新疆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具有粮、经、果、饲、能等多元用途,是畜牧养殖业的基础和支柱,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玉米在全疆分布范围极广,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小麦和棉花,约占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的28%,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40%以上,是新疆第二大粮食作物、第三大农作物。随着畜牧业、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其需求量不断增加,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机械化技术在玉米生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新疆玉米生产分布概况

新疆属大陆性干燥气候带,降水稀少,种植业完全依靠融化雪水或河流灌溉系统,但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农作物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其中,玉米是是新疆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生产可分为地方、生产建设兵团两大系统,地方系统玉米占新疆玉米的主导地位。北疆和焉耆、拜城盆地主要为春播玉米区,其中,北疆沿天山一带平原区、伊犁地区、塔城地区为春播玉米集中分布区,种植面积约占全疆玉米播种面积的32%,总产量占全疆玉米的47%,单产居首位。而南疆和东疆大部分地区热量多,无霜期长,以夏播玉米为主。其集中产区在塔里木盆地北部、西南部以及南部的平原绿洲,包括阿克苏、喀什、和田等地区,总产量约占全疆玉米的43%[1]。新疆主要年份玉米生产情况见表1。

近年来,随着新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家、自治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广大农民购置、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高涨,发展玉米生产的积极性明显增加。从全国来看,新疆玉米种植面积很小,约占全国玉米种植总面积的2%。但随着新疆畜牧业的大力发展,新疆玉米种植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仍占新疆粮食生产的主导地位。预计到2015年,粮食播种面积达200万hm2,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到80万hm2,产量达720万t以上[2-3]。

2 新疆玉米生产及机械化概况

2.1 生产技术发展概况

玉米的田间生产过程主要由耕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等环节组成。

2.1.1 玉米播种 新疆玉米在很长时间内都是采用人工播种方式。20世纪50年代,新疆从前苏联引进小麦播种机,经调整改进后实现了玉米播种功能,在生产建设兵团和地方国营农场被采用。20世纪60年代,建设兵团从国外引进了精、少量播种机,在建设兵团开始推广应用,并不断在新疆各地进行示范推广。随着农业机械化整体发展水平及农业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农作物的生产周期逐渐缩短,玉米直播技术成为可能。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研发出了第一台机械式玉米精量播种机。20世纪90年代初,玉米直播示范技术推广开始推广。随着21世纪保护性耕作(免耕、少耕)技术的应用,玉米的免耕播种技术得到快速发展[4-5]。由于新疆降水稀少,易发生干旱而造成玉米减产,新疆种植的玉米品种要求具备丰产潜力高、耐干旱和抗病虫害等特点。目前适合新疆种植的玉米品种主要有SC704、掖单13、郑单958、先玉335和新玉9/10/18/29号等[6]。

目前,玉米产区的机播水平普遍较高,但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对玉米播种机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年两熟地区,小麦收获后在麦秸覆盖留茬未耕地上直接播种玉米。由于当前小麦产量比较高,秸秆量很大,且粉碎不够细、抛撒不均匀,并且各地都命令禁止焚烧秸秆,因此以往适用的部分免耕播种机犁刀式开沟器不要适用。虽然犁刀式开沟器结构简单、破土能力强,但在开沟时容易挂草,在小麦秸秆覆盖条件下,开沟器极易堵草,严重影响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

2.1.2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玉米生产的辅助措施,主要包括间苗、补苗、中耕、除草、追肥、行间深松、施药防止病虫害、灌溉等作业环节。20世纪50年代,田间管理手段相对比较落后,灌溉主要是大水漫灌、沟灌;后期发展到水泵、抽水机灌溉。化学植保发展比较晚,前期主要用手动喷雾器或喷粉器,后来出现了机动和电动喷雾器。随着化肥的应用,化肥深施、中耕施肥技术和机具逐步得到推广和使用,既可单独作业,也可联合作业。

2.1.3 玉米收获 1971年,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开始了第一个发展时期,经历了从引进、使用、仿制和改进国外样机到基础理论研究和自行设计2个阶段。到1983年,通过省级鉴定的玉米收获机械有14种。但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生产组织方式改革,使玉米生产规模减小,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曾一度受到限制。1995年,玉米收获机械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到目前为止,玉米收获机械已生产几千台,主要机型有4YW-2型玉米联合收获机、4YZ-4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4YW-2型悬挂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和单行玉米联合收获机。但目前玉米收获基本上仍依靠人工完成,2.0%的玉米机收水平远远落后于小麦73.0%、水稻23.4%的机收水平。

新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1960—1966年和1977—1985年掀起两次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的高潮,但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发展缓慢。20世纪90年代,小麦收获机械化基本解决后,受市场拉动和农业机械化整体推进,开始引进国内外玉米收获机。同时,新疆部分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开始研制生产玉米收获机,全区玉米收获机发展步入正常轨道,发展迅速。目前,新疆拥有各种玉米收获机1554台,其中自走式1208台;玉米收获专用割台774台;青饲料收获机468台,其中自走式151台。玉米机械收获面积达371.81万hm2。

2.2 机械化水平现状

玉米、小麦、水稻三大作物生产过程机械化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的主攻方向。近年来,新疆玉米生产机械化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统计资料(表2)表明:2012年,新疆玉米机耕水平为98.23%,机播水平为92.06%,机收水平为37.80%;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78.25%。新疆13个地州的玉米机耕水平已超过90%,部分地区达到了100%;但各地玉米机收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比如,北疆玉米主产区伊犁州的玉米机收水平为种植玉米面积的85%,远远超过全区平均水平,而有些地州如克拉玛依和吐鲁番地区的玉米机收水平不足15%。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进程中,虽然当前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但在生产中还是存在诸如种植模式多样化,播种、中耕质量差,机收水平低等问题。究其原因,既有作业机械本身的技术问题,也有经济、社会等主客观原因。

2.3.1 机械化收获水平低 2012年,新疆玉米机收水平为37.80%,远远低于机耕和机播水平。总体上看,玉米播种、耕作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收获环节的机械化水平较低,是玉米生产机械化乃至粮食生产机械化中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严重制约了玉米综合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薄弱,造成玉米收获机械作业成本高、效果差,设备投资回收期长,影响农机户的购机、用机积极性。

2.3.2 生产与农艺要求不匹配 目前,玉米生产机械与农艺技术的适应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按农艺生产要求,玉米种植行距由地块肥力、墒情、采光和通风等条件决定。但目前农艺与农机技术衔接不合理,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无法满足农艺生产的实际需要。再加上玉米种植形式多样,有平作、套中、宽窄行种植等,严重制约了玉米中耕除草、深施化肥、机械化收获技术和机具的推广,同时增加了适宜新机具的研发难度。

2.3.3 种植规模制约机械化发展 小型机械在作业过程中需多次机械地头转弯,由于幅宽限制,作业效率不高,因此大型机械仍是发展趋势。但现有农村土地制度导致户均耕地面积过小,土地的二次分配导致种植地块更加零散,这严重制约了玉米生产机械作业效率的提高和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

2.4 发展趋势

随着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玉米机械化播种将朝着精量、免耕播种联合作业方向发展,机具趋于大型化。田间管理机械将朝着通用机架方向发展,可实现中耕、植保和追肥等;田间灌溉将朝着滴灌、低压软管灌溉化和大型化发展。玉米收获机械会继续坚持大、中、小机型相结合,朝着大功率、自走式、一机多用、等行距发展。在一年一作和一年两作地区将有各自适合的机型,玉米收获机将逐步形成适于区域化种植方式的若干玉米收获机型。

3 新疆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对策

3.1 农机与农艺相结合

由于玉米生产条件复杂,耕作制度、种植方式多样,生产机械化技术难度较大,对生产机械化的迫切需求与技术及装备有效供给不足,已成为制约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的主要矛盾,努力提高供给的有效性成为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这就需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农机工作者与农业工作者紧密合作,产、学、研、推、管相结合,共同研究确定主攻方向,选择技术路线和发展模式,通过协作攻关以及自主创新取得突破。研究玉米田间生产农艺要求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保证农机与农艺相互结合,充分发挥农机具的作用;另一方面便于对玉米生产机器系统中各动力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机械等机具进行合理选型配备,切实提高玉米机械化作业水平[7]。为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各机械化作业环节必须满足玉米生产的农艺要求。

3.2 机械化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

将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与经营产业化结合起来,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发展机械化。实行专业分工与社会化协作相结合,使玉米生产由产中向产前和产后延伸,把玉米生产经营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成一个综合产业系统,实现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营优势。逐步形成以重要玉米生产基地为基础,以收获机械化、主副产品综合加工为龙头,带动玉米主产区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振兴经济,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局面。这将是玉米生产经营方式的根本变革,是技术进步和组织创新的具体体现,对玉米产区经济发展具有巨大而深远的意义。

3.3 农机推广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

由于农户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玉米收获机一次性投资大,作业时间短,玉米收获、玉米青饲收获可以借鉴小麦跨区机收的经验,进行玉米收获机跨区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玉米收获机械使用效率及机手经济效益,从而降低玉米收获成本,促进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4 结语

为推动新疆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必须明确玉米各作业环节的机械化生产技术要求,在满足农艺要求的同时,探索玉米机械化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玉米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作业,切实提高新疆玉米机械化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齐清顺.玉米在新疆的种植和推广[J].新疆社会科学,1988(1):81-90.

[2 ] 李彩虹,吴伯志.玉米间套作种植方式研究综述[J].玉米科学,2005,13(2):88.

[3] 杨卫江,杜时玉,冯胜利,李堆牛.新疆玉米品种演替调查分析[J].玉米科学,2004,12(增刊):10-12.

[4] 董佑福,陈传强. 新中国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演变路径[J]. 农机质量与监督,2009(5):40-42.

[5] 张新寰.新疆玉米[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8.

[6] 金诚谦.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上一篇:钢球磨煤机节能降耗论文范文下一篇:建筑和城市设计特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