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艺术教育论文范文

2024-03-18

孵化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工作作为学校的重点任务。创业孵化基地有效解决了高校创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对于孕育创业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具体结合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情况,探讨了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现状,结合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运行现状与问题,最后提出了以创业孵化基地为基础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业教育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工作作为学校的重点任务。而大学生创业面临着许多困难与障碍,风险较高。创业孵化基地则有效解决了高校创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为大学生创业营造积极的氛围,提供资金、场地以及管理经验等诸多条件与服务,对于孕育创业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提升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创业教育作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业人才,是如今高校所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现状

(一)新环境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与性质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而社会就业岗位却并没有随着大学生比例增加,这种现状也导致了越来越大的社会就业压力。而作为大学就业工作的重要板块,创业教育工作则能够有效缓解这一问题。总体上来看,我国大学创业教育工作尚处在摸索阶段,一些高校通过创业教育研究中心、积极开设创业课程等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是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创业教育的一种创造性尝试。

(二)创业孵化基地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1.提升创业理念,启发创业思维。许多大学生通过创业孵化基地的教学之后,对于创业理念有了全新认识,并获取了更多的创业信心。同时对于启发大学生创业思维以及转化创业成果上也有着重要作用。例如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不断加大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投入力度,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几年来,学院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创业明星。如“校园蘑菇王”王守云、“引入老手带新手”的强海波、“一天卖了12000双鞋”的王鹏松等。

2.拓宽创业渠道,增加创业机会。创业孵化基地在落实创业思想以及转化创业成果上积极研究,为社会创业与创业教育构建起了一座桥梁,有效增加了学生的创业机会。同时,创业孵化基地也为大学生拓宽了创业渠道。学生在创业孵化基地中学习与交流,认识了更多的朋友,也拓宽了自己的人脉,得到了更多创业的机会。

3.实现创业教育与社会需求融合。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4年,近两年毕业后在芜湖创业毕业生和在校生创造销售收入过亿元。其中,超过3000万的1家,超过1000万的2家,超过500万2家,超过100万的7家。这些校园创业团队凭着自身的努力将企业越做越大,这些企业的创立为社会提供了许多工作岗位,对于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也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构建起了社会、学校以及学生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模式,也实现了创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融合。

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运行现状与问题

(一)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运行现状

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向大学生提供生产、研发与经营场地以及相关设施、咨询与支持服务,有效降低了大学生创业成本与风险,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在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增加创业机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如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与运行,其率先在安徽高校中独立设置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2012年将北校区8号楼整栋改造为大学生创业园;2013年学院同戈江区政府共建创业园;2015年将南校区行政楼改为大学生创业园。

(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运行存在问题

1.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总的来看,我国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与运行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体现在创业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具体而言,主要问题为:师资力量较为缺乏;创业教育没有系统完整的理论框架;权威的教材体系尚未形成。

2.创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政府以及社会为大学生所提供的服务不尽完善,政府所出台的一些创业优惠政策也尚未落到实处。虽然当前大学生创业工作开展如火如荼,但社会也尚未完全将大学生创业纳入到社会大就业的环境当中。

3.资源支持力度不足。虽然高校以及社会不断加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投入力度,但目前大学生创业仍然存在着缺乏技术、资金等问题,他们风险意识不强,市场化经营管理经验欠缺,缺乏完整调研,导致容易陷入被动。

三、以创业孵化基地为基础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为例

(一)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现状及可借鉴思路

1.创业园发展历程。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为例,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首批、安徽首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国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作为地方政府举办的高职院校,学院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管理近年来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至2015年底,学院用于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的用房面积将超过16000平方米,这在安徽乃至全国高校中都是领先的。从成绩来看,目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项目孵化成功率超过了60%,许多成绩在安徽高校中都处于领先水平。

2.创业园现状及成果。目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很多创业项目之间出现合并、交叉、融合、裂变等发展模式,业务领域拓展、竞争能力增强、从业队伍扩大,学生毕业后创业比例由2013年的3%增长至2014年的5.8%。2014年,全年学校近2年毕业后在芜湖创业学生及在校创业学生实现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

3.创业园的特色。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园特色主要体现为公益性、创新性以及协作性等。因为有政府对基础设施、启动费用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创业园不必为服务成本考虑太多,因而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很强的公益性;一些创业园的服务内容还在进一步创新和拓展;创业园在运行发展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各方力量的共同支持配合与持续协作。例如2013年7月,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与弋江区政府签订了弋江区大学生创业园合作建设框架协议,共建创业园。

经过近5年的探索实践,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园形成了“433”创业教育模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为全国其他高校尤其是技术院校发展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现结合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园建设发展的可借鉴支出,提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与创业孵化基地的发展方向。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与创业孵化基地的发展方向

1.营造校园创业氛围,培养创业意识。目前大学生普遍拥有创业意识,但大多数学生对于创业敢想不敢为。而营造校园创业氛围,培养创业意识则是让大学生将想法付诸理性行动的有效对策。高校可以利用创业孵化园加强创业宣传,充分发挥其载体教育功能,积极举办活动影响大学生创业观念,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

2.构建系统创业教育与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创业教育与创业孵化服务体系的构建,首先需要完善课程体系,健全创业教育机制,构建起创业教育服务体系。高校教学管理部门需制定统一创业教育规划,提升课程新颖性与实用性,开设如企业管理等课程。其次需改革教学方法,积极开展生动、多样化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例如芜湖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4月邀请素有“创业教父”美誉,义乌工商学院副院长,贾少华教授来校就电子商务创业开展讲座;5月,邀请百度公司旗下的安徽网新公司营销高管来创业园为创业学生开展讲座,这些活动都得到了很好的反响。

3.政府、学校与企业形成合力。高校创业孵化基地的完善,离不开政府以及企业等社会力量的协作。政府方面应当积极协调工商、房产、银行等部门,协助解决大学生在创业初期资金与场地等问题,同时也要在宏观上实施引导,为大学生打造鼓励创业的氛围;高校方面则需利用自身影响力为学生与企业牵线搭桥;企业方面需要在企业运营以及管理上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服务于支持。如2014年底,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创业项目成功进驻银湖社区服务业务领域,承接银湖小区老人、小孩服务业务。这种发挥大学生创业优势和高校资源优势,按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思路的项目型创业合作模式,在全国都是创新尝试。

结束语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一定程度上扭转了高校创业教育的不平衡现状。对于高校而言,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与创业教育体系建设需要充分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利用社会资源,争取多方支持,使创业孵化基地在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社会就业问题贡献更大的力量。

(作者单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芬.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2,06.

[2]陈列平.高校创业教育中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的培育[J].临沂大学学报,2014,10.

[3]吴振铨.创业孵化基地在大学生创业中的先导作用[J].科技资讯,2014,03.

孵化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科技企业孵化器将技术、资金、人才、政策等要素迅速聚集转化为生产力,在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岗位,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广西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已初具规模,为推动广西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文章通过分析广西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情况,结合当前广西千亿元产业工程的实施,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加快广西科技企业孵化器事业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科技企业孵化器;聚集效应;区域创新;扩散效应

1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概念及功能

1959年美国人乔·曼库索(Joe Mancuso)首次提出了孵化器的概念,且在美国纽约成立了第一家企业孵化器“特维亚工业中心”。由此拉开了孵化器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蓬勃的发展的序幕。由于孵化器本身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中,形式日趋多样化,所以学者对其理解的角度及侧重点也不同,至今学界并未对孵化器的概念形成统一认识,但从其定义的角度大致归纳为环境论、工具论、组织论、机制论等四大类。这些对定义理解存在的差异都不是根本性的,其共识之处在于强调了孵化器的孵化职能,专门促进企业和扶持初创企业成长的设施和相关服务体制是孵化器最为突出的特征。而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孵化器概念的深化,是指一种通过提供各种有效的服务和条件创造并培育创新型企业,转化科技成果以及促进技术创新的一种组织机构,不仅要创造新的企业主体,还要帮助企业实现技术创新。本文认为科技企业孵化器(以下简称孵化器)是以促进技术创新,加速成果转化为目的,有效聚集及运用多种资源要素的公共服务平台。

孵化器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原因在于其发挥了独特的功能,有效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从微观层面度言,其定位是服务性经济组织,在客观上企业孵化器能聚集了人才、智力、资金、政策等资源,为在孵企业提供场地设备援助、办公服务、管理协助、营销服务、融资、信息及咨询等服务;从宏观层面而言,孵化器发挥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中小企业产业群,推动区域创新。所谓的聚集效应是指众多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在同一个孵化器空间内,通过回波效应,强化了孵化器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度;扩散效应是指在聚集效应基础上,成功孵化项目人才,技术、资金,企业家等要素向外扩散,进而对孵化器所在区域产业产生影响。

2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现状

从1987年我国第一家孵化器——武汉东湖创业服务中心成立起,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孵化器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10年底,全国范围拥有孵化器894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346家,孵化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56200家,毕业企业47286家,就业人员117万,孵化器企业成活率是孵化器外企业成活率的10倍以上。其主要的社会经济效益体现在两个方面:孵化器事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撑。有80%以上的孵化器毕业企业留在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成为了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升级,促进战略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力量;孵化器将技术与市场有效对接,以最低的资源消耗,最高的创业成功率培育出大批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与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因此,各地政府将孵化器建设作为促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纷纷列入各地政府经济发展规划。

3广西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现状

广西的孵化器事业也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从1989年广西第一家孵化器——桂林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成立起,截至2010年底,广西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9家,其中高新区内5家(有4家创业服务中心获国家级认定),各市科技局建设孵化器4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区科技企业孵化器拥有孵化场地面积40.85万平方米,比2009年增加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45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50多家,年度毕业企业近100家;孵化器内企业总收入近5亿元,利税4000多万元;申请专利120多件,获授权70多件,其中发明专利获授权30多件。2010年的孵化器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

方面:

3.1各地孵化器工作亮点纷呈

2010年,各地孵化器工作成效显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北海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项目为切入点,重点加快北部湾电子孵化基地软硬件的建设,建立了能为电子信息中小企业提供电磁兼容测试、环境测试、电量标准测试等三大检测服务的电子信息产品公共测试中心,有效强化了孵化服务的专业性;桂林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紧紧围绕九大产业链开展企业引入工作,有针对性地实施培育计划,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并通过举办创新创意文化节等活动提升了园区企业创新意识和文化底蕴,为科技创业企业营造了一个优良创业环境;南宁新技术创业者中心通过扎实做好项目管理工作,积极组织企业参与交流活动,完善孵化软环境,提升了孵化服务水平;柳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通过改进服务手段,及时做好企业培育及跟踪服务,顺利推进专业孵化器的建设,有效促进了柳州高新区的升级与创新型特色园区的规划建设。

3.2孵化器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

2010年,科技厅组织开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暂行办法》(桂科高字

〔2005〕123号)进行修订的工作,并形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新办法重点解决了广西孵化器建设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修改了内容框架;在可支配场地、在孵企业数等方面适当降低了认定标准;规范了孵化器管理;还完善了孵化器的扶持政策。这些政策旨在增加广西孵化器数量及扩大规模范围,从设区城市至县城全面促进孵化器的建设和

发展。

4广西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虽然广西的孵化器在促进科技对经济的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

4.1各地对孵化器认识不足、支持力量不够,专业化水平低,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目前,广西仅有9家孵化器,集中在南宁、桂林、柳州、北海等4地,且规模偏小,以最大的孵化器南宁新技术创业者中心为例,其2010年总收入仅为616万元,孵化面积为10万平方米;从各地政府发展规划层面看,多数地市未将孵化器建设列入经济发展规划的重点,资金投入规模偏小,其中南宁新技术创业者中心等5家孵化器年均获得政府拨款仅为300多万元;孵化器专业水平低,仅有几个专业性公共技术平台,整体创新能力欠佳,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4.2软硬件设施不完善,提供服务能力差

从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看,广西孵化器总体面积偏低,不到全国孵化品总面积的2%,规模偏小,容纳能力有限,限制了孵化项目的引进;由于缺乏相关高级人才及政策的支持,孵化器难以成为技术、资金、市场地有效衔接的有效平台,孵化服务基本停留在初级阶段,即以提供场地租赁、物业管理、中介服务等内容为主,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有待

提升。

4.3缺乏总体战略思维,发展目标不明确

孵化器建设是促进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而在各地未能充分认识到孵化器建设服从广西产业发展需要的重要性,未能及时做出对企业培育方向的调整,阻碍了广西孵化器建设未能发挥出加速广西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潜力。

5“十二五”期间加快发展广西科技企业孵化器事业的建议与对策

“十二五”期间,广西孵化器建设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源头企业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为目标,结合实施广西千亿元产业“350重大科技攻关”工程,构建种子遴选、创业辅导、研发保障、服务拓展的创业孵化网络体系,推动广西孵化器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多样化、组织体系网络化、创业服务专业化、服务体系规范化、服务内容标准化。

5.1政府引导,扎实推进各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

一是充分利用厅市会商这个平台,引导各市重视并积极推进孵化器的建设。把开展孵化器建设作为厅市会商工作主要内容之一加以推进,并在厅市会商项目中设立孵化器建设专项,引导各市围绕本地主导、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创办各种类型的孵化器。二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解决当前孵化器建设及在孵企业资金投入不足的突出问题。加大政府财政科技经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对在孵企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引导社会资金特别是科技风险投资资金投入孵化器及在孵企业。三是深入开展孵化器建设试点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市县、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特色产业基地、大型企业等开展各具特色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试点示范工作;选择一批各具特色的重点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展体制、机制创新试点,探索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的经验。四是各地市要把孵化器的建设纳入到本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去,设立孵化器创业种子资金,重点用于孵化器建立创业种子资金的匹配,以及对在孵企业的创业投资;要根据本地产业特色定位,充分考虑技术成果选择、资金提供渠道、转化方式、空间环境及产业规模化等问题,研究制定扶持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孵化器的企业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

5.2多措并举,大力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综合服务能力

一是启动孵化器建设科技专项,进一步加强孵化器的基础设施等条件建设。加大政府财政科技经费对孵化器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的支持力度,扶持一批重点综合孵化器和专业孵化器的条件建设,重点加强物业服务平台、资金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和中介服务平台建设,尤其要加强研发、中试、测试等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其提档升级,形成一批“区域性标杆孵化器”和“特色孵化器”。二是加强孵化器的网络化、信息化建设。通过建立孵化器协会,以民间的方式推进孵化器间交流与合作,促进广西孵化器网络化发展;积极推进广西孵化器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开展科技企业网上孵化和远程孵化服务,充分发挥广西孵化器的辐射作用。三是强化人才培养与积聚,为孵化器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探索与高等院校合作共建科技创业培训中心,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孵化器管理及营运服务人才的培训,满足孵化器发展对管理、应运服务人员多样性的需求;重点吸引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和国内培养的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才加盟孵化器,引导国有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结构调整所分流的人才进入孵化器。四是要苦练内功,不断深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对于具有较强服务能力的孵化器,要坚持“创业导师+专业孵化+天使投资”的孵化模式,推动孵化器从业人员由管理向服务转型,增强解决在孵企业信息交流、研发支撑、成果商业化、产业关联度和协同发展的增值性服务功能;建立和完善“联络员+辅导员+导师”的辅导体系建设,将能力提升的重点放在探索解决创业企业的融资“瓶颈”问题上。同时,向前后两个方向延伸孵化器的功能范围,即向前延伸鼓励“预孵化”和向后延伸鼓励“加速器”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孵化器综合支撑体系,发挥孵化器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持续培育“创新、创业、创税”的源头作用。

5.3大胆创新,推动建立先进适宜的孵化模式和体制机制

一是鼓励高等院校、研究开发机构、企业、投资机构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包括个人发挥社会资本优势,创办盈利性孵化器,实现孵化器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管理服务的市场化,建立孵化器的企业化管理体制和市场化运营机制;二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潜在市场需求为导向,借鉴财务平衡、项目顾问、持股孵化和集群孵化等模式,整合并匹配政府、院所、中介、金融、产业、市场、人才和在孵企业等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地促进孵化器的组织创新和体制创新;三是推动建立“预孵化+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接力式孵化与培育体系,探索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衔接机制,拓展“育苗造林”系统通道。

5.4预先布种,满足广西产业发展战略需求

一是围绕广西“14+10”重点产业及产业链发展需求,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大企业的科技资源,“选种”布局,创办一批专业技术孵化器,如生物产业、节能环保、有色金属新材料等专业技术孵化器,为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特色产业的形成培育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二是充分利用孵化器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抚育服务功能,实施广西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孵化器布种”工程。在深入调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基础上,超前布局孵化器的基础条件建设和技术创新平台设置,通过发现、遴选和培育一批具有前瞻性、高成长性、带动性的“源头”企业,形成顺应广西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链布局。

参考文献

[1]王水莲.企业孵化器与区域创新:文献综述和研究框架

[J].商业研究,2011,(9).

[2]罗公利,肖焰恒,边伟军.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创新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刘颖杰,曹东溟.企业孵化器创新功能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2003,5(5).

[4]李磊,王信东.论科技企业孵化器对促进城市产业升级的功能[J].科技和产业,2011,11(1).

[5]数据来源:《2010年广西科技企业孵化器年度统计表》.

(责任编辑:王书柏)

孵化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二〇一一年

日月

甲方:

乙方:公司

教育立足市场,科技依赖人才。为了加强校企联合,促进资源优势互补,探讨校企工学结合的新模式,为了凸显高职教育职教特色,培养更多具有良好专业知识,实际操作技能、职业态度的高素质以及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甲、乙双方本着平等、合作、共赢的原则,经过友好协商,就相关资源共享、科研交流、学生实习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具体协议如下:

一、合作总则

1.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遵循“需求

产生合作,供给产生需求,合作带来共赢,共赢促进发展”的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双方需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

2.根据双方的需求和自身特点,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建立友好的合

作关系,最终实现教育现代化和科技产业化,使双方的事业发展迈向更高一个台阶。

3.甲方系作为合作主体,与乙方在教学、科研、生产、学生

实习、学生德育教育、企业职工培训、产品研发生产、技改升级等方面充分合作,互惠互利。

二、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1.与乙方合作,共同制定、实施更适合企业需求的专

业应用性人才培养方案;

2.根据乙方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提供信息服务、技术援助,进

行科研项目开发与研究,进行“”合作研究;

3.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与乙方合作进行某些实训项目条件建

设,要求乙方全力配合支持;

4.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利用甲方实验实训设备协助乙方进

行产品研发、生产;

5.委派专业教师带领实习学生到乙方生产基地实习,实习期间要求教

师全力配合乙方工作人员做好实习学生实习的各项工作;

6.委派专业教师与乙方工程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共同指导学

生实训、实习或承担企业生产、项目开发任务,实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优化;

7.做好实习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要求实习学生严格遵守

实习单位的保密制度、安全制度和其它有关规章制度;

8.选聘乙方有突出成绩的工程技术人员为我系兼职教师或实习实训

指导教师,乙方受聘教师在参加学术交流、印刷名片等可使用甲方授予的兼职职务;

9.根据乙方的用人需要,优先并择优推荐甲方毕业生顶岗实习、就业。

10.负责基地牌匾的制作,并在媒体上宣传报道,提高双方知名度。

11.为乙方在职职工的继续教育、行业职业资格鉴定等提供培

训与方便。

12.甲方为乙方的员工培训提供必要的资源,例如场所、多媒体教室、

实训室等。

三、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1.配合甲方进行专业开发。推选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

员与甲方共同研讨制定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发挥自身的行业优势和社会影响,根据需要与甲方进行项目

合作研究,并对双方成果进行推广;

3.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与甲方合作进行产品研发、生产合作建

设,为学院提供良好的产品生产实训资源;

4.在不影响生产的条件下,安排甲方人员进行顶岗锻炼,为甲方培

养“双师型”教师、技能型学生提供帮助;

5.为甲方提供良好实习场地,妥善安排甲方实习学生实习各项工作;

6.根据工作需要,推荐有丰富实践经验又能从事教学工作的专业

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甲方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

7.配合甲方进行教学或实训质量考核,为甲方进行毕业生跟踪

调查提供方便;

8.学生在乙方实习期间,乙方要加强学生的管理和安全教育,发现异

常问题,应及时通报甲方。实习期满后,根据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作出书面鉴定,并提供给甲方;

9.优先选聘甲方推荐的优秀毕业生,经相关部门考核合格后

可直接入岗。

10.可以聘请甲方专业教授、工程师作为企业研发团队客座教

授、技术顾问,本着互惠互利原则,可以以企业兼职身份对外宣传。

11、可以安排部分产品在学院实验实训室研发、生产,乙方

出技术人员协助把关,用以解决乙方产品生产、技术升级问题,解决甲方师生的技术提高与技能实训问题。

四、合作时间

本协议有效期三年,自20年月至20年 月止。根据双方合作意愿和运行情况,可长期合作。首次合作结束后,双方可共同商议形成新的合作意向。

五、其它方面

1.本协议一式二份,由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

章之日起生效;

2.对于双方共同研发的专利项目,产权归双方共同所有;

3.双方应遵守有关条款,未尽事宜,可由双方协商解决或签定

相关条款的补充协议;

4.如其中一方单方面违约或有损害对方利益或形象的行为,另

一方有权终止协议。

甲方:(公章)乙方:(公章)

代表(或授权)人:代表(或授权)人: 电 话:电话:

业务联系人:业务联系人:

电话:电 话:

孵化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一、

基本情况

我孵化基地于2017年4月28号正式挂牌营运,全县160多家社会组织,其中第一批入驻的有4家社会组织(**县传统文化促进会、**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县育英民族学校、**县山那边慈善协会)。2018年期间协助**县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完成全县共160家社会组织2017年年检工作,合格率达96%,并辅导12家社会组织完成登记注册,孵化3家社会组织建立党支部和基础设施建设,扶持他们开展爱心助学、扶贫帮困、志愿者服务等孵化工作。

二、

主要工作

1、提高政治站位,扶持入驻组织建立党支部作表率。

为进一步落实党管意识形态的要求,牢牢把握全县社会组织发展的正确方向,基地始终以党管意识形态为主体责任,始终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立足本县县情,提高政治站位,倡导学习新思想,建设新**的新气象。

基地扶持入驻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党员队伍建设,3家(**县山那边慈爱之家、**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县传统文化促进会)入驻的社会组织分别于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相继成立了党支部,发展6个预备党员,12个入党积极分子,增添了基层党组织的新鲜血液,增强了党组织的活力,他们在我县的精准扶贫、爱心助学、扶老爱幼、关爱老人、困难帮扶等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先锋带头作。严格按照上级党委关于社会组织党管意识形态的相关规定,搞好阵地建设,进一步发挥好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党建引领的全域旅游和扶贫攻坚上收到一定的社会成效。

2、务实精准扶贫,支持入驻组织对口帮扶新举措。

本基地深刻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神理念,积极参与县里的精准扶贫攻坚战,牢牢把握精神内涵和工作方法,对口帮扶建档立卡户,进行巡讲党的政策方针,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阐述党中央的大政和大局意识,为民利民惠民的政策,使广大老百姓得到心灵依靠,这是基地今年推出的新举措。

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开导、谈话谈心、党十九大精神的政策宣讲,输灌新思想,注入新血液,用传统文化书籍传播正能量,要困难群众诚实劳动、不懈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2018年**县山那边慈爱之家协会组织及参与的公益活动共计60次;慰问

46

户贫困家庭;慰问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孤儿、残障儿童约3000多人次;孤寡老人约200人次;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助学金、慰问金及慰问物质总价值约100万元。同时积极开展“五防儿童安全教育”,该项目是中国乡村儿童公益联盟中的公益项目,今年在7所学校开展了8次授课,听课学生近5000余人,深受学生的欢迎。也开展了“小黄帽儿童安全”项目,这个项目对接了新浪扬帆公益基金的项目,为山江镇板畔小学及奇良桥完小共计448名学生发放了安全小黄帽,为开展儿童安全教育增加了更多的内容与实效。全年共参加州计生协、县委组织部“两新”党工委、县民政局、关工委、团县委、孵化基地等组织的公益活动共计10次,参与志愿者100多人次。11月份首次成功承接团县委的“七彩假期”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

**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2018年协助**县民政局服务全县社会组织上百家,联合**县传统文化促进会、**县爱心志愿者协会、**县育英民族学校、**县山那边慈善协会开展活动20余次,一对一精准扶贫10户,并于年末成功竞标获得政府采购项目——“**县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承接主体依托乡镇(街道)社工站主要开展以下四类服务:①社会救助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②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③城乡社区建设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④其他民政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预计在全县共17个乡镇设立17个社工服务站,配备共30人的社工服务队伍,现已完成人员招聘以及场地建设。

**县传统文化促进会2018年发展会员达180多人,保持每周一次以“社会和谐、家庭和谐”为主题的学习分享会,协会活动达数百次。针对弱势群体的募捐活动、关爱行动等活动十余次,辐射人群数十人。以结合当地特色文化为基础,综合协会性质,协会2018年元月开展“明德之路冬令营——传统文化分享”,冬令营参与人数多达150人,志愿服务队25人。

**县育英民族学校对口帮扶10多位孤儿、单亲家庭、建档立卡户、贫困户的学生免费上学,转良教育了8000多名“在家管不住、在校教不听”顽皮的后进生,为家庭的和睦、学生的成长、民族的团结、地区的和谐、社会的稳定,做出了重要的教育工作。我们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到明白,引导困难群众相信党和政府,自觉把个人和小家幸福,与国家发展、民族梦想联系起来,提振了他们劳动致富的信心。

3、爱心志愿者服务,唱响新时代新思想服务新号角。

爱心志愿者服务一向是我们孵化基地的宗旨建设,在举国同庆的日子里,我基地积极支持入驻的组织和爱心志愿者,在10月1日至3日组织200名爱心志愿者自愿放弃国庆长假的安逸生活,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自愿走上孵化街头为游客服务,为来**旅游的游客免费提供有关的帮助和**旅游信息服务。发放旅游义务指南,免费为游客提供帐篷避雨及休息场地;协助交警维护周围的交通秩序,同时开展环境秩序宣传,公益环保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在**人流量车流量最多的地方设立13个志愿者服务点,3天时间服务游客人数上万人。

我基地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服务精神,唱响了新时代新思想的号角,让我们在党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下,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孵化基地社会组织的篇章上做出新作为!

4、新时代文明实践,领跑社会组织运营建设新格局。

我基地积极响应党的召唤,组织成立**县社会组织新时代慈善文明实践站,县民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常椿同志亲自主持,组织全县社会组织深入学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引导160多家社会组织领会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核心理念、实践要求,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实践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正视四个伟大,使之更加自觉的做到两个维护,指导社会组织生产生活实践,在全县各个领域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组织40多场文明实践活动,领跑我县社会组织率先垂范的先锋作用,及时总结推广社会组织实践活动中的有效做法和鲜活经验,生动的反映社会组织的新生活新示范新风貌新格局。

二、

存在问题

1、社会组织孵化工作待完善、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待提高、基地影响力不够、能力建设培训项目待加强,孵化基地的工作经费不足,孵化基地的宣传报道欠缺,全县社会组织的党建覆盖问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社会组织的党建引领、能力培训、宣传报道、活动建设、党员发展、党建榜样等方面还有待需要加强。

三、

今后打算

我们将继续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和领会总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动全县社会组织践行党的基本方针,培育全县社会组织学习新思想,发挥基地的孵化功能,争对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县民政局党委的直接领导中,逐步分解实施,争取实现全县社会组织基层党组织的全覆盖,把发优秀的企业领头人和脱贫致富手,引导到党的组织团队,调动全县社会组织积极能动性,在资金使用上,严格按照“专款专用、单独核算、注重绩效”的原则,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用途使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力争在最大限度上孵化更多的有生社会组织,在**全域旅游和定期脱贫攻坚战中,散发出社会组织的新气象,做出社会组织的新作为!

孵化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城关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由城关区民政工作部门牵头,依托铁西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硬件基础和具有较丰富社会组织培育经验的软件条件,在城关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中心基础上成立的城关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将立足城关区辐射三县六区,为各类型的社会组织提供协助发展平台,以推动社会组织更好地服务社区,服务社会。

目录

1基地简介

2运营机构

3基地设立目标

4主要功能

5社工培训计划

城关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

区域

城关区

牵头

城关区社会建设工作部

组织

重点孵化枢纽型社会组织

将打造成"六个中心",重点孵化枢纽型社会组织

■核心提示

孵化基地是"母体",其中的社会组织则是雏形初现或初具规模的"幼儿",在基地平台的支持与呵护下,它们期待破茧而出。社工队伍的壮大得益于社工组织孵化基地的培育。在活跃群众、提供个性化服务等多方面,社会组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发展程度、管理水平等的参差不齐,许多社会组织还处于"小打小闹"的阶段,难以适应居民群众逐渐多元化的要求。而从社会文化建设的角度来说,社会组织更是居民自治、基层民主的范畴,需要大力推动。基于此等多种原因,经资源整合城关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筹划在铁西街道成立。它的服务范围不局限于铁西街道辖区,而是将覆盖整个城关区,甚至将为兰州市同类基地的建设提供经验。组织在成立之初()在社区文化宣传、社工培训、孵化扶老助残产业等方面积累经验,而在社会建设方面,孵化经验还是空白,因此城关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现状

社会组织"各自为政",普遍"三无"。

社区居民大多不知"社工"为何物,对其职能更是一问三不知。牟北社区是一个农城化社区,外来人口众多,社区里许多家长们因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年幼的子女以及他们的学习教育。为改变这种窘况,率先在该社区的成立了"4点半学校",每逢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的4点半后,志愿者便开始在4点半学校对前来参加学习的外来工子女进行课外辅导,或带领他们做游戏等。经过3年多的发展,该学校"免费辅导、免费服务"的口号,已传遍了千家万户。对于4点半学校的管理,该项目:经费太紧张,虽然街道会给予大力支持,但有时仍然会力不从心。

义务教导辖区青少年书画,提供办公室用作教室,但因需求日益增多,教室不够用。适当的教学空间,就成为社会组织管理者们梦寐以求的愿望。

辖区目前有各类社会组织()个,其中登记注册的()个,而铁西街道辖区就有()个。这些社会组织许多并没有规范的组织机构,管理意识淡薄,缺乏后续自我发展的动力。除此之外,这些组织还普遍存在着"无专职工作人员"、"无专门办公场所"、"无开展活动的经费"的"三无"问题。尤其是它们缺乏一个可供沟通交流的共同平台,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

思变

打造孵化平台,规范发展实现多赢

如今的城关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是在兰州市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建立的。依托这些硬件基础,孵化基地占地()余平方米,其中设置办公室、培训室、活动室等功能室,且配套了服务与管理规章制度,已可为辖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硬件及软件支撑。

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中心自我管理制度,并充分发挥"社工+义工"的创新联动模式,使学校得到了蓬勃发展。其学生规模也从最初的()多名,覆盖了多个社区,累计服务学生,义工教师。与此同时,为充分利用资源,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等公益团体进行了合作,希望这些团体的志愿者亦以各种形式充实到了学校的教师队伍中来。希望由此孵化出的文化机构传承及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一个平台,也因此成为书画爱好者交流切磋技艺的平台。

新成立的孵化基地将重点扶持公益慈善类以及服务类社会组织,促使它们提供的服务重点覆盖来建设者群体以及社会弱势群体,实现社会组织发展和两大群体利益受惠的双重目标。该孵化基地也将被打造成"六个中心"。即区域规划中心,辖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将得到系统的战略规划扶持;双向服务中心,中心既是为社会组织服务的基地,也是社会组织服务社区的基地;培训提升的中心,重点为社会组织的能力提升建设提供各种便利;培植发展中心,以指导社会组织设立和发展中的业务工作,解决其具体困难,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自治,推动基层民主建设;文化活动中心,中心为社会组织提供文体娱乐的服务场地,以及业务指导,统筹社区文体服务资源及项目;最后是慈善公益中心,中心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提供帮助。通过这些工程,使得各类社会组织能够在孵化基地的"母体"中充分吸取营养,并能茁壮成长。

为了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孵化基地还设立了一整套考评机制,定期对成立一年以上的社会组织进行分级评估,依次分为1A-5A五个等级。2A级以上的社会组织,可由孵化基地负责引进并提供活动场地;拥有成熟的社会运行项目的5A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将负责落实项目运作场地和社会组织办公场所。同时,街道积极协调区有关部门,对一些资金运转较为困难的社会组织进行扶持,2A级以上的优秀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可获得专项的扶持经费。评估分级作为社会组织接受政府委托、接受经费扶持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不仅确保政府资源得到高效利用,还能促进社会组织高效运作。

孵化中心的成立和发展,对于指导方的政府部门而言,增添了一支社会建设的有力队伍,促进了社会和谐;对于居民群众而言,可享受到更加专业的服务,同时拥有了参与社会建设的平台与机会;而对于社会组织来说,其自身得到了发展壮大,做到了资源共享,实现了多方共赢。

未来

孵化出新的枢纽型社会组织,推动社区自治。成立之初的城关铁西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将首先为社会组织提供便利,充分释放社会组织服务社会建设的活力。欲进驻接受孵化的社会组织,可到街道民政部门驻孵化基地的办公点进行登记备案,实现就近备案登记。孵化基地会酌情放宽登记条件,降低准入门槛,简化登记程序,采取"先发展、后规范,先备案、后登记,部门联动、分类指导"的办法,对符合登记条件的社会组织纳入登记管理;对达不到登记条件的,根据社区公益事业发展需要,自下而上,经社区工作站初审,街道、区民政部门逐级核准备案。同时,基地内入驻有街道民政部门的专业管理人员和街道专业社工团队,为入驻社会组织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训服务,以专业化的管理带动社会组织规范有序发展。

未来基地在两年内将孵化出一批新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将各类社会组织纳入其管理服务范围,实现政社分开、管办分离。计划到2020年底,建成6个城关区铁西街道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服务站,最终建设成覆盖全区的社会组织培育网络。同时,将逐步加大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力度和范围,推动和促进社会组织在社会服务和管理以及社区自治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孵化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南浔区旧馆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内容摘要】关注并切实解决农村小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提高民族素质,维护社会稳定和实践(现)社会公平的大事,也是普及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环节.本研究报告通过对流动人口子女及其家庭的调查研究,分析得出流动人口子女及其家庭的基本特征,构建了流动人口学龄儿童“随班跟读,动态管理,收费灵活”的全新管理模式,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探寻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家校联动促统

一、师生互动求发展”的基本途径,有效地提高了流动人口子女的全面素质,为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流动人口 子女 教育问题 模式 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一)从我镇的地理位臵和流动人口数量的发展趋势来观察。

我镇地处太湖南岸,水陆交通便利,经济比较发达。近年来地板业、线条业、化工业的迅速兴起,更加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与此同时,创造了大量流动人口就业的机会,因此,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据统计,我镇已有流动人口4000多,随其父母迁移的学龄儿童近100人。要解决这么庞大的外来学生队伍的入学问题,对弹丸之地的旧馆镇来说可谓压力不小。

(二)从基础教育的均衡性和平等性的内涵来认识。

董惠铭在《基础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均衡化与公平性》一文中阐明:教育的公平性更多的是着眼于学生公平发展和弱势群体受教育机会与权利的保障。流动人口尤其是外来民工,他们是当地财富的创造者,是纳税人,为当地经济的繁荣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其子女理应成为接受尽可能多的教育的成员,理应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平等性,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的民主化和公平性。

(三)从流动人口子女缺乏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来思考。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如果没有切实解决,其家庭本身会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潭,可能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今天的教育问题,在明天肯定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另一

面社会和政府对这些家庭救济性的投入会更大。

(四)从我镇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现状来分析。

1、掌握知识的差异。流动人口来自不同地域,其子女在原籍受教学的教材不同,要求不同,使其掌握知识水平与本地学生差异很大。(见表

1、2)

*课题组负责人:钱景芳,课题组成员:唐国平、金林元、胡雪刚、王新民、陈志红、赵建春、慎敏敏。执笔:唐国平 金林元

表1流动学生适龄儿童原籍统计表 2002.9 表2流动学生与本地学生知识质量前期对比表

说明:测试对象为2002年第一学期二年级学生20名和所在班级52名本地生。测试时间为流动生刚转入时,评价标准相同。

2、行为习惯、文明意识、竞争意识,法制意识等都不同于本土学生。

3、流动人口子女身理心理大部分没有得到健康发展,成为弱势群体,由于其父母的流动性,导致其子女成为“被教育遗忘的角落”。

4、流动人口是一个特殊群体,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其子女的学籍管理比较困难。

5、对流动人口子女在校生的综合素质没有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

近几年,虽然我校接纳了部分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入学,但学籍管理上不规范,教育质量上不保证。为了使流动人口子女及时地纳入到本土学生群体中接受正规教育的轨道,研究他们的教育问题,家庭现状,对症下药,防止流动人口子女适龄儿童辍学或流失。因此,此项课题研究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提出了对本课题的研究。

二、概念的界定

农村小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实践与研究,是一项对农村流动人口(一般指在本地暂居

一、二年)学龄儿童教育管理和学校教育教学的综合性整体研究。以调查流动人口子女家庭背景、学习现状,分析其基本特征为研究内容。形成一系列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方法和对策,以提高流动人口子女的全面素质。

三、研究的内容

1、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寻找对策;

2、建立流动人口子女、家长档案;

3、构建我校流动人口学龄儿童的学籍管理模式;

4、探寻流动人口子女适应本地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四、具体的操作

我们首先对流动人口子女及其家庭情况,通过与家长、学生的谈话、观察、家访、问卷、填表统计等方式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摄取了大量的信息,为进一步设定研究策略打下基础。

(一)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家庭及其本人基本情况调查。

1、流动人口家庭主要人员职业及经济状况调查表(见表3)

2、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家庭环境及其受教育状况的调查(见表4) 从表3中调查数据显示:家长最高学历是小学的占46.8%,是初中的占42.9%,是高中学历的仅占7.8%,家长希望自己子女成绩优秀的只占13%,无所谓的占39%,家庭辅导偶然的占41.6%,不管不问的占了48.1%,辅导方式采用压服式的占了48.1%,家庭对子女教育投入项中课外读物少的占80.5%,无工具书的占77.9%,无电视机的户数占91%,大多数家庭是无钱购买。

3、流动人口子女家庭环境基本特征。

我们综合各种调查数据通过分析研究,发现了民工是流动人口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整个家庭经济收入微薄,社会地位较低,主要来自经济相对落后、文化相对闭塞的偏僻农村,在本地是一个社会弱势群体,综观其家庭现状存在以下几个特征:

(1)学习条件差。流动人口子女家庭由于经济状况不佳,家长在子女教育投入上的资金也非常缺乏,造成孩子学习硬件环境较差。学生固有的学习条件严重滞后,必然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的自尊心,这给学习带来了消极的作用。

(2)家教方法缺乏。流动人口子女家长本身个人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这一家庭“文化沙漠”现象波及到孩子身上。这类家庭大体可分为二种情况:一是思想上重视子女学习但无方法。他们从自身由于缺乏知识而造成社会地位低下上吸取深刻的教训,寄希望于孩子,渴求子女发奋苦读以出人头地,改变命运。但由于自身文化素养不足,往往无法指导孩子学习,无指导方法或方法方式简单粗暴或一暴十寒。表现为:知识传授采用注入式、压服式,缺少说教,谈话时态度蛮横,缺少正面鼓励,孩子犯错时动辄加以体罚,教育缺乏持之以恒。二是既不重视又无方法。这类家长,老师最为头痛。这些家长大多自身文化素质处于最低层,他们对子女的学习漠不关心,学校组织的家长会不参加,上门家访无人,教师很难与其取得联系、沟通。失去了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环节,学校教育往往事倍功半。

(3)成长关注贫乏。家庭环境差,流动人口多为打工,劳动时间长,家庭居住条件十分简陋,加之流动人口群居现象普遍,造成子女与父母相处时间少,相处环境差,因而缺乏沟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生活、活动、身心等了解严重缺乏。

(4)精神生活枯燥。家庭的低收入必然造成物质生活的贫乏,没有良好的物质生活前提,也就很难创造愉悦的精神生活。没有课外读物,没有智力玩具,没有琴棋书画,没有电脑网络、电视、卡拉ok等,在如此低劣的人文环境之下生活的儿童其精神生活世界如同一片荒漠。再则,孩子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家长的品行对子女有很大的影响力。衣冠不整、聚众赌博、打架骂人、满口粗话脏话、极个别小偷小摸等,这些不文明的言行对原本缺少正面教育精神食粮的流动学生来说其精神损害就更大。

4、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基本情况调查。

流动人口在校生行为习惯状况的调查(见表5)

流动人口在校生行为习惯综合分析表

综上调查,分析得出流动人口子女在学习问题上存在以下几个特征:

(1)学习基础较差。由于这些学生大都来自穷乡僻壤,在当地缺乏正规的学校教育,加之教材有差异,流动性较大,受教育时间不够,缺乏教育系统性和连续性,从而造成知识基础的薄弱。

(2)学习习惯不良。大多数孩子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主要由家庭的频繁流动所造成的。作业无法及时完成,经常拖欠,且书写潦草,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3)学习方法不当。自学能力差,不会按学习计划科学合理的支配自已的时间,更不能作好课堂笔记和课后读书笔记。碰到学习上的疑惑,不懂得请教老师和学生。 (4)年龄和所读年级不相配。据调查,流入本校的1—3年级学生中,如果按本地6周岁入学推算,有45%的学生年龄都不符合相应的年级段,年龄偏大。

(5)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流动人口子女在其家庭的熏陶下,具有很强的吃苦耐劳精神,由于和父母相处时间少,他们的独立生活自理能力是本地生所无法企及的。

(6)有较好的交往合作和适应能力。他们每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环境,为了生存,本能地主动接近人,无意中提高了交往合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是本地学生所不如的。

(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管理模式及教育教学途径。

1、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的范畴。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德育工作。切实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我们以“教人做人——作好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为德育主线,以“人本化、科学化、生活化”为德育本质,走“三化”的路子,来做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1)人本化:人本化即“以人为本”,以人的充分自由的发展为最高目标,德育的人本化是德育的首要条件。这一理念既强调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又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唯一。流动学生与本地生存在明显个体上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时更应体现“人本化” 的精神。从尊重流动学生的人格出发,消除歧视,把流动学生视为独立的人、发展中的人、有潜能的人,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使每一个流动学生身心健全发展。(2)生活化:小学德育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流动生德育教育更应兼顾原先、现有的生活背景,从具体的行为习惯养成入手,重点进行社会公德教育,进行“五爱”教育,切忌假、大、空。(3)科学化:德育科学化的最主要特征是德育的个体化。德育必须分析每一个人的遗传背景、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才能在其原有的起点上塑造人的心灵。流动生由于来自不同地域,且每一地域又有其不同的遗传背景、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因此所采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分析研究。

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之中,并与教师教育教学考核相挂钩,在 思想上得到高度重视,使得该项工作起点高,落实到位,效果显著。

2、科学管理,建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档案。

(1)实行学校的“动态管理”。建立村委、公安、政府主管部门、学校互联网。即哪个行政村的个私企业招收外地民工,向公安部门审办暂住证时,必须如实审报是否带入学龄儿童,再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把信息反馈给学校,逐级把关,确保流动人口子女100%入学。其次,为流动人口子女的转学实行“一宽一严”制度。流动人口具有随意性流动的特点,因此,其子女也跟着随意流动。为此,学校建立了“流动人口在校学生变动情况登记卡”,并实行“一宽一严”的管理制度。所谓“宽”指流动人口子女不管在什么时候转入本校,学校根据其就读年级随时插入某班跟读。所谓“严”指严格把好转出关,转出的流动人口子女必须办理接受证,否则不予转出,以防止流动人口子女辍学流失。对中途转入的学生,如超过了年报期不能上报的,学校在学生考核时作本地学生计算学额,作为教师考核的依据,次年年报时再上报学额。《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根据这一精神,政府主管部门直面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问题,不视其为一种额外负担,而视其为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对流动人口子女充满人文关怀。我校借鉴外地经验,采取了“随班跟读,动态管理,收费灵活”的全新管理模式,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入学。

(2)“收费灵活”。严格执行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每学期收取300元借读费,不得擅自收取其它费用。同时对家庭经济确有困难的学生实行借读减免或延期交费的灵活办法,为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解决了实质性的问题。

(3)建立学生、家长个人档案。为了便于对流动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我们从学生转入起就对其及家长分门别类地建立了个体档案,对每个家长、学生的成长过程分阶段作记录,用于跟踪调查,改进教育措施。(详见附件一 )

3、探寻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方法途径。

“家校联动”是达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统

一、互相促进的有效途径。

召开家长会是学校和流动人口子女家长取得联系的重要手段。一个学期,举办三次流动人口子女家长会,时间是期初、期中和期末。期初是举办家长会的最佳时机,这段时间,流动人口子女家长为其子女入学问题会主动到学校来,了解学校的有关情况,学校向他们提出一些相关要求和介绍学校办学条件等基本情况,而期中和期末,则主要采用“先集中,后分散”的形式,由其子女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向家长汇报其子女在校的学习情况,并听取家长的意见,做好老师与家庭的沟通协调工作。建立“流动人口子女家长联系卡”(见附件二),是学校及时掌握流动人口子女校外活动情况的又一重要举措。每两周发放和回收“联系卡”一次,教师根据“联系卡”中反馈上来的信息,及时调整教育策略。“联系卡”的发放和回收加强了学校与家庭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流,大大提高了家长对其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学校对其子女的教育则更有效。

“师生互动”是实现文化知识和各项素质全面发展、个性凸现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转变观念,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思想素质,这是实现这一重要途径的前提条件。对流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要倾注关爱,才能保证流动学生全面迅速的发展。在实际教育中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思想上高度重视,让流动生获取平等。

平等相待,在言谈中要求自己和学生不能直呼带有歧视性的“外地人”,要说“新转来的同学”。

以诚相待,一定要多关心他们,并以高度的责任心帮助他们,对他们倾注更多的关心和热爱,以真诚的爱生之情,去激起感情的浪花,取得他们的尊敬和信任,打开他们心灵闭塞排外的大门,帮助树立信心(见附件三)。

宽容相待,流动人口子女大部分来自文化底蕴落后的贫穷的山区,基本没上过幼儿园;教材又有差异,因此他们的学科成绩较差。教师要注意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宽容他们的落后,在接受文化知识方面允许他们有一定的差异,让他们真正品味被尊重的快慰,确信自己一样能成功。

(2)生活上给予关怀,让流动生感受温暖。

流动人口子女家庭经济条件都较差,在生活上要加倍关爱他们,给予更多的照顾,包括吃、穿、住、行。经常和家长联系,积极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建立“爱心结对”小组,让几位本地生共同来帮助一位流动学生,生活上照顾,学习上帮助,让流动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使他们在集体的大家庭里幸福快乐地成长。如301班的袁仕井,他是2002第一学期从贵州转入我校的。由于父母初来乍到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无经济收入,家庭状况非常差。袁仕井连一个象样的书包都没有,必要的文具用品也买不起,更不要说什么课外读物了。至于学习成绩自然是十分糟糕。班主任见到这种情况后,立即召开班干部会议,决定让五位学生承担起帮助袁仕井的任务。以后的日子里,同学们为袁仕井送去了新书包和文具用品,有的还捐送了衣服,为他解决了不少困难。

(3)学习上给予帮助,使流动生提高成绩。

给予学生信任。

信任流动学生,要相信他们的潜能,对他们怀有积极期望,不能对他们压得太紧,管得太死,放手让他们参与班级活动,让他们为班级工作出谋划策,做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人,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

注重点滴进步。

教学中特别珍惜流动人口子女的点滴进步。上课时,教师一个信任的目光,会给他们带去鼓舞和信心,回答问题时,对他们要有意降低要求,只要言之有理,就当场给予鼓励和表扬,批改作业时,写上几句热情的批语:“老师为你加油!”、“让我们一起努力!”、“你的字进步真快!”等,让他们从中得到鼓励。

发现闪光点。

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一旦点燃就可以照亮其前进的道路,唤起上进心,目前在各种奖励中,”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只有少数表现突出,学习成绩优异的尖子生受此殊荣,像这些流动人口子女基本上望“奖”兴叹,我们设立多种单项奖,“故意”降低一些项目标准,使他们也有争取奖励的目标,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花,产生跃跃欲试的努力愿望。另外流动生具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这是本地生所不能企及的。教师就充分捕捉到流动生这一优点,利用班会、晨会或结合思品教学,请流动生作介绍,谈体会,教育感染本地学生,学习他们那种自力更生、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品质,从另一角度来讲,流动生也获得了成功体验,得到了师生的尊重,内心倍感自豪。

个别加强辅导。

提高流动生学习成绩应以提高其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双基)为重点,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前提,并辅以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流动人口子女知识贫乏,把他们的精力吸引到学习上来,为他们补课,指导其学习,使他们能会听课,听懂课,会做练习题,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加倍努力,把学习搞上去。就拿上面例子中的袁仕井同学来说吧,学习基础超乎想象的那么差,第一次练习下来,考卷几乎是空白。为了迅速转化这位同学,教师多次找他们谈话,上门家访,并为他制订了学习计划。“爱心结对”小组的五位同学也立即展开了行动,课余时间轮流为他补习功课。在老师、同学的共同帮助下,袁仕井终于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第二学期期终考试语数均得了良好。

感受成功体验。

让学生在克服困难,战胜逆境的同时,能更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应做一个有心人,设法为他们创设更多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也能“潇洒走一回”,如是课时设计些难度不大的问题,让他们回答,作业中设计部分简单习题,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时时考虑到这部分学生的需求,满足他们的成功欲。其次,是创设适应流动人口子女学习生活的环境,举行“友谊之树长青”、“手拉手我们走到一起来”等班队活动(见附件

四、五)。使本地学生了解异乡的风俗习惯和人情风貌,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让异地学生感受新生活的温暖,消除自卑感,使其能在一种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生活。

4、营造良好的流动学生教育环境。

(1)创造民主、平等的学校环境。以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的范畴为大前提,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尊重流动学生的人格、维护他们的尊严、权利的各类教育活动,坚决反对侮辱人格、民族歧视、不公正对待等做法。真正使全体师生在思想上欢迎接受他们,并且在实际行动上关心帮助他们。消除了流动生“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自卑、消沉心理,在和谐温馨的学校大家庭里快乐成长。(2)改善家庭成长环境。一方面充分发挥流动生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的优势,组织流动生进行集中辅导,重点是自我生活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的再提高。“自理、育人”双管齐下,使他们能克服新困难,适应新环境。另一方面要改良家庭教育环境。学校通过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专题讲座等形式来进行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家长个人素养的提高等,指导和督促家长为孩子的成长努力创设良好的环境。

五、研究的成果

1、提高认识,初步建立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当地政府、学校及全体教师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强化法制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初步建立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如流动人口及子女的管理、流动人口子女的学籍管理、减免费用及爱心助学等,确保了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在流动人口不断涌入本镇,其子女学籍管理难度不断增加的今天,我校仍想方设法,尽一切力量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和教育问题据。统计资料表明,上学本施教区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率为100%,新学年(学期)旧生巩固率为100%,这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打下了基础。

2、流动人口子女的家长对义务教育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一方面当地经济的发展对知识的需求,当地家长对子女求学的热情给他们于很大的震动。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学校重视和积极的宣传,根本地转化了他们对义务教育的较忽略的认识,从而深刻地认识到适龄儿童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为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3、消除不正常的心理,平等对待、相互尊重使流动人口子女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首先,消除了本地学生由于地域环境、经济条件、学习成绩所处的优越地位而产生的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歧视心理。其次逐步地消除流动人口子女某些方面处于弱势而产生的自卑心理。第三,随着交往的日趋频繁,彼此在了解,学习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文环境,在此过程中,人际关系日趋融洽,互相尊重、平等对待逐步使流动人口子女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

4、逐渐养成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了各项素质。学校的教育环境、社会人文环境的熏陶,使流动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感染。学校针对性的强化教育,如加强班主任的责任心,加强“行规”和“一日常规”的落实工作,定期指导、检查和评价等。学生的自我调节,为了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融入班集体中去,建立起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调整自己,逐步养成了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具有较为稳定的、自信心,适应能力明显地增强,乐观、合群、自立、乐学的健康人格初步养成,人际交往关系良好,(见表6)。

表6流动生行为评价前后对比表

5、提高了各科的学习成绩。按“学校——家庭联动,教师——学生互动”教育模式,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下,在本地学生的热情帮助下,流动生各学科,无论是考试科目还是考查科目,成绩较之刚进校有了明显的进步,得到了流动生家长的肯定和信任(见表

7、8)。

表7流动学生知识质量前后对比表

表8流动学生与本地学生知识质量后期对比表

说明:上表

6、

7、8对20位流动生作跟踪调查,前后对比结果为进校摸底测试(观察记录)和2002第二学期期终考试(评价)。评价标准和本地生相同。

从纵向比较来看(见表7),抽样调查的20名流动生其语数双科合格率从刚转入时的50%递增到现在的80%,优良率从25%递增到45%;从横向比较看(见表

2、8),抽样调查的20名流动生与本地同年级相比,语数双科合格率差距从前期的48.1%缩小到25%,优良率差距从63.5%缩小到45.4%。

六、问题与思考

构建农村小学流动人口子女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建立有效的教育体系,对全面贯彻《义务教育法》,体现教育的平等性、均衡性,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在国际竞争中取胜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但由于该工作涉及面广,流动人口组成复杂,且不断产生新的矛盾,课题研究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1、随着我镇经济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日趋猛增,当地学校规模扩大,硬件投入有限与流动人口子女求学数上增之间存在矛盾,学校面临的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2、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应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整个阶段,本课题研究了小学阶段(六年),即童年期的研究,后三年(初中阶段)即少年期的研究又如何呢?

3、学校为流动人口子女的成长提供了优越的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的“文化沙漠”问题,农村小学由于条件的限制,仍然得不到解决。

4、家长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保证其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农村小学成立流动人口家长学校是当务之急。

5、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本地外出经商的人越来越多,本土流动人口子女出现“隔代教育”不良现象,从而在家教上产生了新的问题。

6、流动人口居住点随意性大,具有不固定性,所居住的地方或寄宿厂房或简易棚,

且合居现象普遍,这给教师上访、家访的质量带来了影响。 2003年11月

﹡ ﹡ ﹡ ﹡ ﹡ ﹡ ﹡ ﹡ ﹡ ﹡ ﹡ ﹡ ﹡ ﹡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4年);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3、谈松华《21世纪基础教育发展趋势》;

4、《基础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均衡化与公平性》(董惠铭,《浙江教育研究》 2002.4);

5、《抓住关键 推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董惠铭,《浙江教育信息报》2003.10.14);

5、侯静方、方展画、林莉《杭州市民工子弟学校调查报告》(侯静方、方展画、林莉《教育研究》 2002年 第一期);

6、余舰、吴树琴等《我国部分地区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情况调查报告》(余舰、吴树琴等《教育研究》 1997年第九期);

7、张铁道、赵学勤《建立适应社会人口流动的扩音机性教育》(张铁道、赵学勤《山东教育科研》 2002年第八期);

8、周桂荣《对外来民工子女教育的思考》(周桂荣《小学德育》 2003年第三期)。

上一篇:烹饪课程改革论文范文下一篇:教师赏识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