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课堂实录范文

2024-06-19

乡愁课堂实录范文(精选8篇)

乡愁课堂实录 第1篇

《乡愁》课堂实录

执教 孙艳

课前情景导入:(Flash课件)音乐

由陈建年作词并演唱,杜志兴作曲的一首《乡愁》歌曲导入:

(歌词大意)

乡愁不是在别后才涌起的吗? 而我依旧踏在故乡的土地上,心绪为何无端地翻腾,只因为父亲曾对我说过,这片土地原本是我们的啊!乡愁不是在别后才涌起的吗? 乡愁不是在别后才涌起的吗?

(曲调苍凉而忧伤,画面是故乡的树和土地,简约而明朗,学生一下子被音乐和画面带到了过去的岁月。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现代诗,不知同学们是否喜欢这样的文学样式?是的,并不是所有的心灵都能感受到诗意之美,当我们的心被浮躁和冷漠笼罩,当我们对生活丧失了激情和爱,诗歌只是分行押韵的文字形式而了无意义!可是孙老师相信,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大家能喜爱诗,因为诗人是世界上唯一的君王,他的节杖可以伸及最遥远的地方,当帝王在被遗忘的宝座边变成尘埃,诗人的感情却依旧被人缅怀,即使是在风沙弥漫的荒漠,他的诗也会长成一排翠绿的白杨„„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用心去感受那细腻如丝又涌动如潮的思乡之情。

师:(课件展示作者介绍)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余光中,他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去香港,1950年去台湾。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己逾半个多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弥久愈深。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屋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首诗歌。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朗读吟诵,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为这首诗配上你认为合适的音乐。(小组讨论)

生一:用《大海啊故乡》这首歌的旋律来试配了一下。理由是:我觉得它跟这首歌有情感上的共通之处,很悠扬,旋律也应该是柔美的。

生二:用《宁夏》这首歌来配了一下,但是好像节奏上有些不合适,好像过于轻快,这首诗感觉应该是缓慢的。

生三:用周杰伦的《双节棍》试配了一下。觉得有些滑稽,不伦不类。

师:好,我们可以用当今你们最流行的hip-hop方式来配,听听什么感觉

学生笑:这个节奏有些搞笑,不稳重,这首诗的旋律不应该是快歌方式,因为它所表现的情绪是非常深沉的。师:我们在配乐后发现,这首诗寓变化于统一中,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比较和谐对称。所以,所配的音乐也要显出这种和谐与对称,但同时,这首诗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我们在这个旋律中也要注意其中的参差之美,另外,这首诗最主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可以把这首乡愁的情绪渲染得浓得化不开。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下,著名歌唱家佟铁鑫是如何来演唱这首《乡愁》的。

(播放:第一遍听学,第二遍跟唱)

Flash课件大屏显示优美的音乐画面,同学们不自觉得就跟着音乐齐唱起来了,整个教室里,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完全陶醉在音画诗中。曲调深沉,宛转,同学们在画面的引导中唱得很动情。

师:同学们唱得很动情,是因为我们体会到了诗歌文字的背后所蕴含的音乐美,那绵邈而旷远、悠长而无尽的乡愁的旋律啊!下

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联想想像,感受诗歌的图画美。设想如果你是导演,你会怎样为这首诗的每一个小节配上你所理解的画面呢?

(小组讨论,非常热烈)

小组代表一:我们设想的是:在一盏油灯下,作者正在写信,黄晕的灯光衬托下信纸显得很白,诗人正在写信,可是他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因为泪水已经打湿了信纸,想到母亲,他觉得心头很痛„„

师:是啊,年少离乡的游子,母亲就是他灵魂深处最真的家,在那些用泪水打湿的夜晚,却怎么也走不出妈妈长长的呼唤,只好把思念装进信里,只能在心中默念:“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所以,我们在处理这一小节的朗读时,应该注意什么:

师生达成共识:朗读时注意体现出一种康乃馨般的思念与深情。(同学试着在这种画面感上,根据课件展示,配画朗读。

小组代表二:我们这一组设想的是:诗人刚结婚不久,就要跟妻子分离了,码头上人头攒动,我们把镜头切到近景,那是诗人站在船舷上,(同学插嘴:也许还有汽笛声声催别离)这时候,风起了,诗人的眼眶是湿润的(同学插嘴:也许,他还围着一条长长的白色的围巾,被风吹起,在风中他衣袂翩然)(同学又插嘴;还有还有,这时候,海浪在船舷边一漾一漾,正是作者不平静的心„„新娘就站在对岸不远处,挥手别离,好辛酸哪!

师:是啊,青春岁月里,新娘是诗人心中最温柔的玫瑰,离别总是愁苦的,一张窄窄的般票,诠释着两情相依的热望和缠绵,真是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凄美迷人的离别让人酸甜参半,苦乐自知。那么,我们应该在朗读时怎样处理呢?

师生讨论后达成共识:朗读时注意强化“窄窄”“新娘”处凝铸感情,(同学试着在这种画面感上,根据课件展示,配画朗读。

小组代表三:我们这一组设想的是:有一天,天气阴沉沉的,诗人回到家乡,一步一叩头,走向母亲的坟墓,那个坟墓是个荒凉的土堆,已经长满了杂草,诗人泪流满面,哭声震天,(同学补充道:说不定还捶胸顿足,呼天抢地)他一声声地呼唤着母亲,(同学又插嘴道:说不定还有乌鸦在坟前的树上叫)(同学又补充说:还有阴风阵阵)都差点哭晕过去了„„

师:是啊!“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面对母亲的坟茔,撕肝裂肺的哭喊,也不能穿透黄土,唤醒长眠的母亲,从此以后,儿想母亲,山长水阔,子欲养亲而亲不在,这是多么的悲苦与无奈,何人能慰?那么,我们应该在朗读这一小节时怎样处理呢?

师生讨论后达成共识:朗读时注意:“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颤音,字字注血,肝肠寸断。(同学在体会这种画面感的基础上,根据课件展示,配画朗读。)

(老师觉得悲怆感还不够,范读,颤音处示范到位,同学听后,唏嘘不已。再读,感情充沛。)小组代表四:我们这一组设想的是:在海峡的另一头,诗人站在礁石边,海风阵阵,浪涛滚滚,诗人望呀望呀,望穿秋水,海鸥在头上盘旋,近景是诗人的脸色是凝重的,诗人的眼睛的深沉的„„

师:是啊,作者面对的虽然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但它却是无法逾越的天堑,不仅把我与祖国、故乡隔开了,而且阻断了华夏儿女的沟通,何其残酷,何其无道!此时,我们耳边也许会响起张明敏唱得那首《我的中国心》,也许在这样的歌声中,我们眼前会叠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那就是华夏儿女不变的中国心啊!那么,我们应该在朗读这一小节时怎样处理呢?

(师生达成共识:朗读时注意:情感如巨浪滔天,惊涛拍岸,催人深省。师生共同在画面和音乐中一起朗读,情绪达到高湖。)

师:我们在深入朗读理解这首诗后,进入第三个环节,一起来咬文嚼字,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请大家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首诗在写作上,哪些语言现象值得我们推敲。

生:这首诗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事物(老师纠正:四个意象)把非常抽象的乡愁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

生:这首诗还用了四个时间段:“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呀-而现在”表现了四个空间的阻隔:“母子分离-夫妻分离-母子死别-游子与大陆分离”四个阶段。一个阶段比一个阶段感情深沉,使全诗越到后越低回掩抑,如怨如诉。

生:一些修饰词也用得很好,比如“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虽然,这些都是极轻浅的东西,便给人的感情却很有份量,构成一种强烈的反差。

生:还有一些数量词如“一枚”“一张”“一方”“一湾”也用得很好,虽然这些量词很普通,但用在这里却再合适不过,(师补充道: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张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大家所列举的这些关键词和修饰词,加深了时空的隔离感与感情推进的层次,这种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就如油画的着色,那色彩便是乡愁,一层一层加深,到最后,如百川奔向东海,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如汹涌的波涛,到最后轰然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撩人愁思,让人感慨万千。

让我们带着这种理解齐声再诵一遍。注意感情的层层递进。(配乐朗读)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比较欣赏 感受诗歌的意韵美。课件播放:由罗大佑演唱的《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呀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那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呀长江水 给我一掌海棠红呀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那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掌海棠红呀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呀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那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呀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呀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那母亲的芬芳 是乡愁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呀腊梅香

在音乐声中,在每一韵的间隔的优美的画面上,醒目地打出余光中作品中表现乡愁的其它诗句

○1昨夜/月光在沙上铺一条金路...../渡.我的梦回到大陆....《舟子的悲歌》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后,让学生跟读。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对一些关键语的朗读进行处理。

○2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整张大陆....)„„《当我死时》

教师教会学生在音乐中轮读,就像音乐中的轮唱,这种读的感觉非常美好,就像余音绕梁,久久不绝,让人荡气回肠。

○3我是神经导电....的大陆/饮尽黄河水也不能解渴..../扪着脉搏,证实有一颗心还没有死去...../还吸收..,还呼吸..雷雨的空气/我的血管是黄.河的支流..../中国是我我是中国........

„„《敲打乐》 男女生分读再合读,最后师生共读,情辞动人,感人至深,到最后,情绪激昂。感情抒发到淋漓尽致。

师:下面由我们同学给这四韵再续写一下,成为你们创作的乡愁四韵。学生诗情勃发,下笔速度很快,连班中一个语文平时只能考个位数的一个同学居然也续了一段:(虽然配的意象少妥贴,缺少意义上的拈连,但是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确也不易)

给我一本书呀一本书 燃烧生命的书 生命的源泉 是乡愁的源泉 给我一本书呀一本书。学生的创作如下:(钱敏丹):

给我一枝桂花香呀桂花香 星一样的桂花香 繁星的凄凉 是乡愁的凄凉

给我一枝桂花香呀桂花香(吴颖):

给我一首回忆曲呀回忆曲 梦一样的回忆曲 美梦的向往 是乡愁的向往

给我一首回忆曲呀回忆曲(苏金霞):

给我一片山茶红呀山茶红 火一样的山茶红 烈火样的思绪 是乡愁的思绪

给我一片山茶红呀山茶红。(徐誉芯):

给我一棵松柏绿呀松柏绿

那青春一样的松柏绿 青春的翠绿 是乡愁的翠绿

给我一棵松柏绿呀松柏绿(黄钰):

给我一匹千里马呀千里马 风一样的千里马 凄风一样的感觉 是乡愁的感觉

给我一匹千里马呀千里马 给我一盒水彩笔呀水彩笔 那彩虹一样的水彩笔 彩虹的斑斓 是乡愁的斑斓

给我一盒水彩笔呀水彩笔(杭春花):

给我一棵含羞草呀含羞草 好孤艳一样的含羞草 孤艳的芳香 是乡愁的芳香

给我一棵含羞草呀含羞草(葛霞蓉): 给我一片橄榄叶哓橄榄叶 春一般的橄榄叶 清新的气息 是乡愁的气息

给我一片橄榄叶哓橄榄叶(黄璐):

给我一丛蒲公英呀蒲公英 白雪一样的蒲公英 雪融的苦痛 是乡愁的苦痛

给我一丛蒲公英呀蒲公英(冯宇):

给我一枝茉莉花呀茉莉花 诱人的茉莉花 那醉人的芳香 是乡愁的芳香

给我一枝茉莉花呀茉莉花(丁雅玲):

给我一朵雪莲花呀雪莲花 雪一样的雪莲花 白雪的凄凉 是乡愁的凄凉 给我一朵雪莲花呀雪莲花

(创作得比较好的。选了一些请同学写到了黑板上)

师:好,下面,我们就在罗大佑的乡愁四韵的音乐声中,唱一下我们自己创作的乡愁四韵

Flash课件,画面跟前面的画面又有所不同,更有童趣一些的画面。画面推进,学生看着黑板上学生的创作大声地唱起来。

师:同学们创作得非常好,演唱得也颇有意韵。可以说《乡愁》是一首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乡愁就是这样的忧伤而美丽,无论是远在天涯海角,还是近在咫尺,有乡愁的灵魂就会有根,有根的生命就会长成一棵开花的树!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用爱和激情去感受生活的诗意,领略岁月的芳华。让我们在课外能够继续通过这四种诗歌的鉴赏方式来积极主动地感受和体味诗意之美。好下课!

[教学反思]:墨香飘逸的教材本身就是一道风景,我希望自己是个出色的导游,并带领学生在美的语文文字的“从林”里遨游,一方面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一方面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形成浓郁而强烈的美的情感力量,久久地拨动着学生的心弦。再次,课堂的几个环节是互相贯通的,意在“层层剥笋”,让学生由感知层、体会层进入到深味层,如含橄榄,如品佳茗,由外在的形象的审美,进入到内在的意韵的审美,让学生数次出入于美文,这样的阅读就不是“灌输”更不是“肢解”而是“对话”,是一个灵魂出入于另一个灵魂。

乡愁课堂实录 第2篇

《乡愁》在艺术上呈现出结构上的整饬美和韵律上的音乐美。下面是《乡愁》课堂教学实录,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学生对余光中《乡愁》诗的理解。

2、通过老师的朗读指导和小组朗读竞赛,学生学会朗读诗歌的方法,得到美的熏陶,进而热爱诗歌朗诵。

【课前预备时间】

播放音乐,罗大佑的《乡愁四韵》。

师:据说当年在台湾开的现场演唱会上,罗大佑的这一曲荡气回肠的《乡愁四韵》,曾使全场观众热泪潸然。是啊,对于那些生于大陆、长于台湾的游子们来说,几十年的故园梦,未能有个圆满的结果,思乡就成了他们共有的情结。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大屏幕显示课题)

师:我们先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读读这首诗。

生1读。

师:课下很多同学跟老师说喜欢这首诗,可是又说这首诗读起来很困难,很难把作者表达的情感读出来。那么,要读好一首诗,我们首先要了解诗的内容,把握诗歌的──

生:情感基调。

师:不错。朗读技巧方面,还要注意──

生纷纷:语速,节奏,轻重音。

师:那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生:思念家乡。

师:那么感情基调应该是?

生:忧郁深沉。

师:忧郁深沉的感情基调决定了我们所选择的语速应该是什么样呢?

生:稍慢。

师:对,应该是稍慢且舒缓。

师:下面我们看节奏,请同学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的时候,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用铅笔在书上用斜线标出。

生自由读书。

师:我们请一位同学读诗,节奏停顿要夸张些,让大家听出你的节奏处理(演示文稿:朗读指导:节奏的划分)

生2读。其他同学认真听。

师:生2的节奏划分大家听出来了么?(听出来了)和你的一样么?(一样)

师:和老师的节奏划分方式也是一样的。我们再一起来看轻重音的处理。我们知道,能够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需要强调,轻读和重读都是一种强调。请同学用深情的语调再读一遍。

生各自抑扬顿挫地吟读。

师:通过几遍朗读,我想大家对诗歌所表达的情感领悟得更深刻了。谁能给我们读一读呢?

生3:我读一节行么?

师:行。想读多少读多少,想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生3:我读第二节。(学生朗读)

师:读得真不错。还有谁愿意为我们读一读呢?

生4:我读第一节。(学生朗读)

师:真好,很有感情。有两位同学为我们带头了,有没有人能为我们读完这首诗呢?

生5读。

师:她读得好么?

生纷纷:好。

师:哪儿读得好?

生6:第三节。

生7:矮矮的坟墓读得好,读出了哀伤。

师:哦。这节要读出哀伤来。(板书:坟墓)(这个地方缺少变通了,我应该问问她为什么读得好?读的时候都想到了什么?)

……(忘了还有些什么对话了)

师:谁再试读?

生8读。

师:读得真好,大家说说他哪些地方读的好?

生:“小小”“窄窄”“矮矮”“浅浅”这一组词读得很轻。能体现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特点。

师:我们刚才说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承载了诗人的.思念,这种思念的程度怎样啊?

生纷纷:厚重的。

师:那么,用“小小”“窄窄”“矮矮”“浅浅”是否削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

生9:不,是对比。

生10:更衬托出乡愁的厚重。

乡愁课堂实录 第3篇

《乡愁》写于1972年1月21日,据说诗人写作时只用了20分钟的时间,但这种“有家归不得,有一种苦闷需要倾诉”的感觉在诗人心里已经酝酿了20年。解读这首诗,便是要读出诗歌平静深处的激流。诗人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抒写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从家愁到国愁,乡愁在时序的更替中越酿越浓。因此,挖掘并感悟这首诗的情感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诗歌的教学与学习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张老师的授课善于从语言文字描绘的形象出发,结合《乡愁》的写作背景与创作意图,指导学生联系自己跟“乡愁”有关的生活体验,通过想象和联想,体会诗中的情思与意味,既高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也交给学生一把解读现代诗的钥匙。

一、以朗读点燃激情

诗歌本身就是一首无谱的音乐,它是不能被拆开的。把诗歌肢解,就是诗歌的死亡。同时,诗歌的教学在于让孩子们自己体会诗歌本质的东西。朗读是加强对诗歌的音乐美理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反复吟咏能把诗歌的节奏、韵律、情感读出来,能渐渐体会到诗歌的精妙之处。

在教《乡愁》时,张老师将层次丰富的朗读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把握节奏、轻重、感情基调,在读后用寥寥数语迅速展开了学生原初阅读经验的交流;品读,在了解了“复沓”的手法和排比的结构使诗歌的内涵有一种递进的深化后,启发学生读出音韵之美,读出距离的遥远和情感的沉重;演读,在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对诗歌进行散文化的创作,还原生动的镜头之后,教师让学生再读《乡愁》,读出鲜活的画面,读出绵长的情境;最后,借助丰富的助读资料,学生理解了“文化”层面的“乡愁”,教师让学生回到诗人创作这首诗歌的情境中去,再配乐诵读《乡愁》,读出诗人的赤子之心,读出他对整个中国的眷恋。

丰富多样的“读”的活动,点燃了学生对汉字音韵之美的热爱,对诗歌凝练美、画面美的热爱,学生也读出了文字平静深处的情感激流。

二、以体验促进感悟

“一千个读者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诗歌本身是具有多意性、不确定性的,对于同一首诗歌,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张老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习诗歌,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让他们自己说出对“乡愁”的独特感受。在学生的描述中,“乡愁”具体成一杯红枣汤、一树嫩柳、一朵栀子花,并且和最疼爱自己的母亲、最熟悉的家园紧紧相联,是远离家乡最牵肠挂肚的一个动作、一种色彩、一股气味。学生结合具体物件、情境,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乡愁”,从而更深刻地领悟了诗歌的内涵。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若能设置“写诗”的环节,让学生选择意象,以“乡愁”为题创作新诗,会带动学生读新诗、写新诗的热情,诗歌的创作便会不知不觉走进学生的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诗来源于生活,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悟,那么我们也同样可以把对生活的感悟用诗化的语言表述出来。学生通过写诗,可以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培养想象、联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以品味进入意境

诗歌的教学,应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语言本身上来。老师在教诗的时候,不能“走马观花”,而应该“下马观花”。要从审美的角度入手,鼓励联想与想象,品味诗情画意。从一字一词的品味、咀嚼中,让学生感受到诗歌语言的凝练美、音韵美,感受到汉语的魅力。整节课从诗歌画面的描述、再创作,感受到一个个溢满乡愁的情境,丰富了诗歌简洁文字背后的光影声色。

例如,“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诗歌画面”这一教学环节,张老师点评时称赞了学生动人的想象,“抓住了离别的刹那,化用了诗人的一首诗《当渡船解缆》,描绘了新婚离别的恋恋不舍和刻骨相思。‘窄窄的船票’里既有别离的惆怅,也凝聚了重逢的喜悦”,在点评中深化了情感。

又如“品析叠词之美”这一教学环节,教师授之以渔。在这个片段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有“追问”的功能,也有“小结”的功能。品味“小小”这一词语时,教师启发学生用“假设删除法”去读诗,再追问“小小”的邮票中有大大的什么;学生迅速联想到李清照的《武陵春》中的句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理解了修饰语“小小的”与情感之深之浓形成对比。教师再适时总结诗歌创作的一种方法,指出这些词语既是这些物象真实的情形,又是诗人用这些看似小的物件来衬托一种沉重的情感。

再如品味语尾衬字“头”之后,教师总结“汉字就是这样,相同的意思因为音韵的不同就会一个顿挫,一个轻快”,当学生发现诗歌四个章节中有三个章节的结句都在重复“这头”“那头”之后,教师及时归纳“这是‘复沓’的手法,诗人用这种手法和排比的结构使得诗歌的内涵有了一种递进的深化”。

在“小结”的过程中,有认识上的提升,由具体分析到抽象概括,由诗歌的解读方法到诗歌创作的方法,看似轻轻一点,对学生而言,则是又迈进了一步。

四、以材料拓展内涵

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乡愁”的沧桑内涵和诗人内心的文化情结、家国之恋,张老师先后链接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事迹和诗歌《望大陆》,让学生在诵读中深深感受台湾同胞的家国之恋。同时,张老师还引用诗人的父亲有生之年隔着海峡无法还乡,以及诗人多年后重返故土的真实经历,让学生更能感受两代人深深的精神创伤。张老师还不忘点出,“他对中华文化的眷恋让他对下一代的国文教育充满关怀。针对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对中文的不重视使学生的中文水平日益退化这一现象,余光中和台湾地区的一些学者成立了‘抢救国文联盟’,呼吁台湾地区教育部门重视这个现象”,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余光中的乡愁“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他创作诗歌、散文,参加海峡两岸的文化活动,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都在用生命践行对祖国的爱。

《乡愁》课堂教学实录 第4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4-0076-03

【作者简介】刘金玉,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江苏泰兴,225400)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工程对象。

一、课堂开启,进入角色

预备铃时,教师面带微笑地在教室门口静等,并巡看着学生;上课铃响后,教师踏着铃声走进课堂,环视四周,后充满激情地问好。

在师生问好过程中,如果发现少数学生不能严肃认真地做好此事,则需要提醒,有时,甚至要批评,以确保课堂的严肃性。

【教学意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纪律从起立开始,情感从问好开始。如此开启课堂,师生就能进入各自应有的角色,扮演好各自的角色,落实好各自的角色。

二、进行学习,明确方向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道来学习中国台湾省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所写的一首诗——乡愁。大家一齐将题目读两遍,要读出感情。

学生读题目。

师:“乡愁”两个字,大家都认识。但读得没感情,这不怪大家。因为我们不了解文章的内容,毕竟我们是刚刚才拿到《乡愁》这篇文章。等学了之后,就自然能读出感情出来了。

师:同学们,每一节课都有学习目标。今天的学习目标是——通过自读、思考、品味、研讨,能够正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正确理解诗歌特色,把握诗歌情感。

【教学意图】导入新课,需要创设情境。这种创设不是人为的,而是自发的,不是教师通过语言或图画来展示,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课堂学习的氛围来创造,通过自己对文本的学习来创造,所以,语文教学从开启宜“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把创设情境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创设情境。课堂学习是要有任务、有目标的。这种目标应该从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要求、学生现实状况出发,综合考虑。这种目标,必须是显性的,而不是隐性的,即不是只有教师自己知道,而学生不知的假目标。

三、走近诗歌,初次诵背

师:下面我们进行第一次学习。请全体起立!抓紧时间背诵全诗,三分钟后检查。

学生读背……

师:时间到。会背诵的同学举手,不会背诵的同学站起来……很好,都坐下去了,说明都会背了,下面请一位同学背诵。

学生背诵。

师:请你将“后来”这节再背一遍。

学生背诵。

师:哪位同学知道哪里读错了?

生:后来呵(hè)。

师:后来呵(hè),是吗?带字典了吗?

生:没有。

师:语文课不用字典、词典就不是语文课。但今天因为换了地方上课大家没带字典,所以老师就暂时充当字典。这个字一般有两个音,一个音是hē,一个音念ɑ,没有hè音,当它念hē的时候,是呵斥,呵护;当它在句首,表语气的时候,请注意念ɑ,不过,有ā惊叹,á追问,ǎ惊疑,à明白、赞叹这四种读音。在句末,一般念轻声ɑ,文中念什么?

生:后来呵(ɑ)。

师:也有点别扭。呵(ɑ),会与前面字的韵母或韵尾进行连读。如果前面是ɑ、e、i、o、ü,念“呀”;如果前面是u、ɑo、ou,念“哇”;如果前面是n,念“哪”;如果前面是ng,念“ngɑ”。后来“lái”,把后来的ɑ与“i”连起来,连读成“后来呀,后来呀”,预备读!

生:后来呀。

师:对,后来呀。

生:后来呀。

【教学意图】语文课从学生的读书开始。而诗歌则应该从学生的背书开始。通过诵读、诵背,一方面发现读书中的问题,可以有的放矢进行解决;另一方面,学生已经自我走进诗歌,自我理解诗歌,而不是教师在讲解诗歌,每一个学生对文本都有自我的初步的理解——不管是正确的、错误的,还是不全面的,都有了属于自己的理解与认知,这样,“我在场”“现场感”就凸显了出来。

四、走进诗歌,把握内涵

师:下面我们来剖析本文究竟写了什么。看自学指导(2)——请同学们再读诗歌,并对诗歌进行品析:①请各用四个字概括每节诗歌所表达的内容。②全诗所表达的主要感情是什么?试用自己品析、理解出的诗歌情感来朗诵诗歌,比谁能朗读出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四分钟后检查。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师:四分钟到了,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读诗。

学生读诗。

师:你自我感觉如何?

生:还行。

师:你对她朗读有何评价?

生:挺有感情的。

师:这位同学确实读得不错。那请你再说说这四节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用四个字概括。

生:分别写了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痛、分离之苦。

师:很好。同学们,乡愁是怎样的情感?不就是对故乡的情、爱、痛、苦吗?那么这几种感情里面,你们以为哪一种感情是最主要的呢?

学生回答混乱。教师让学生同桌进行讨论。

师:好,这位同学,请你到前面来讲讲。

生:我们认为最重要的还是第四段。因为第四段说的是分离之苦,台湾与大陆海峡分离。还有题目是“乡愁”,“乡”的意思是故乡,就是台湾与故乡分离的痛苦。这几种情感是随时间推移、年龄增长写的,应该是越来越深刻,越来越重要。是由自己的小故乡到祖国这个大故乡的。

师:这位同学分析到位。第一,以它在诗歌最后,卒彰显志。第二,前面还讲了小的“家”,后面才是大的“家”即国家。以小家铺垫、衬托对大家的情感。

师:台湾和大陆,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什么状况,你们知道吗?

生:来往较少。

师:对,本是一家,一体,但却由于人为的因素不能常来常往,这是多么悲苦的事!这种乡愁是更大意义的乡愁。

师:下面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再将这首诗读一遍,读出这种哀愁,把这种分离之痛和迫切地希望祖国统一之情也读出来。开始,读慢一点,自读开始。

学生轻声读……

师:好,全体起立!齐读。

学生齐读《乡愁》。

师:这次读得应该是进步多了吧?

学生纷纷点头。

师:请坐,我们还能不能读得更好呢?大家看一段文字。

教师用投影出示写作背景。

师:诗人写作此诗时多大?

生:43岁。

师:已经多少年没有回过大陆了?

生:21年。

师:余光中先生说,我写《乡愁》仅花了20分钟,所以情感完全在这个字面流露出来,写完这首诗之后,余光中先生也是热泪盈眶,沉吟了很久。所以我们读的时候用什么样的感情去读啊?

生:哀愁的。

【教学意图】学生向课文学什么?学两点,一是内容,二是形式。内容包括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形式包括怎样表达。所有课文的学习都应如此。故学生学诗歌一是学诗歌内容,二是学诗歌表达。在学习内容时,仍把诗歌的学习权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感知与理解,在这基础之上,再进行研究与合作,达到问题的真解决与真应用。在理解诗歌主旨时,不必都讲所谓的“知人论世”,如果学生理解了,则根本就不必。

五、走进诗歌,体会特色

师:同学们,我们读诗还要搞清楚诗人是如何表达思想的。下面请大家继续品析诗歌,你认为诗歌用哪些方法表达这种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的,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剖析,三分钟之后发言。开始!

学生自学、思考,教师巡视。

师:时间到了,谁来回答?

生:用比喻修辞,将乡愁比作一枚小小的邮票。将乡愁比做一张船票,比作一方坟墓、一湾海峡。

师:作者将乡愁寄托在具体形象的物体上,诗歌中这些具体形象寄托了诗人主观情感的物体叫做什么呢?请记住两个字,叫意象,诗歌中的意象很重要。今天老师不具体讲,你们课后可以查资料,了解什么是意象。

生:整首诗用了排比的手法。每一小分段的最后两句,都是说“在这头”“在那头”,然后呢,整篇文章最后两小句,形式相同,根据这个手法,可以判断为排比。

师:用排比的手法,其他同学是不是也注意到了?在诗歌中,句法基本相同,中间只更换相应的几个字,反复吟唱,抒发情感,渲染氛围,增强音乐性,这叫重章叠句,这是诗歌表情达意的一种手法。还有吗?

生:对比。首先乡愁抒发了诗人想回故乡的这个情感,而这个“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描写,都是不起眼的,所以这是一处对比,浓浓的乡愁用这些微小的东西进行对比。

师:很好,不错,对比的手法,最能突出诗人的情感。还有吗?

生:叠词。诗中用“小小的、浅浅的、矮矮的、浅浅的”这些叠词表达他的思乡爱国之情。

教师:很好。本诗中多处运用叠词,可以使描绘的景物或者人更加形象,可以使表达的情感更充沛,可以使诗歌读起来更加音律和谐,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巧妙运用叠词。

【教学意图】在整体感知、感受、感悟诗歌内涵的基础之上,下一步就是深入研析诗歌,作用一是更深彻地理解诗歌内涵,二是学习诗歌的表达方法与个性化的语言,从而为积累写作知识奠定基础。故,在“品味内涵”之上,进行“特色体会”。这种体会,更应该是放手的。所以,放手是体会诗歌特色的关键。

六、走出诗歌,再次诵背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自读、思考、品味、研讨,终于实现了我们的目标。下面请同学们全体起立,在正确把握诗歌情感和理解诗歌特色的基础上,再品味、赏析诗歌。两分钟后,比一比谁更富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学生起立,自由感情朗读。

师:好,我们齐诵一下!

学生齐诵。

师:好,请坐!同学们齐诵时,可能顾及别人的语速、看法,还没有忘记自我,所以,情感表达不充分。诵诗,必须与诗融入,必须做到忘我。你们想不想也听听老师来朗读一下?

教师朗诵。

师:同学们,其实老师朗诵也不是很到位的。下面,我们来欣赏余光中本人的朗诵,好吗?

教师播放余光中先生朗诵的《乡愁》。

师:好,余先生跟我这位刘先生读的还不一样,是不是啊?为什么呢?他朗诵此诗时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当时写这首诗时是40多岁,我现在40多岁,所以对诗人的心境只能说是多少还有一些感受,但是大家还没这样的生活阅历,所以体会感情不会很深刻,我们只能靠想象。当我们想象自己真正处于那种环境之下,思乡爱国之情就能够更好地表达出来,所以我们要学会想象,全体起立!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余光中先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诵《乡愁》,余光中先生们,准备好了吗?预备齐!

师生齐读《乡愁》。

【教学意图】诗歌教学由“读”开启,由“读”落幕。初读诗歌,自然感情不到位,因为还未能真正彻底地理解诗歌;二读诗歌,这种读转变为一种心读,是在研读、品读、赏读诗歌了,这时的读,不仅是一个人的读,而可能是多人甚至是全班的读,在个人研读、品读、赏读和集体研读、品读、赏读的共同作用下,自然对诗歌有了深层次地理解与把握了,“品味”二字也就落到了实处;之后还要更进一层,那就是回归“诵读”,但此时的“诵读”已绝非开始之“诵读”,已经是主题的深化、感情的升华了。这是水到渠成,渐入佳境了。如此,诗歌学习的预期目标也就在自然而然中达到了。

七、课堂落幕,退出角色

师:今天的课就到这儿,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余光中《乡愁》课堂实录 第5篇

师:爱家乡是爱国的情感基础,思乡与爱国是人类所共有的美好情感。因此,思乡与爱国也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咏叹和歌颂的主题,面对这一常写常新的主题,台湾诗人余光中又是如何抒写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乡愁》。

师:学习这首诗,我们有两个任务:1.通过诵读,感知品味、理解诗歌意蕴。2.学习品读诗歌的方法。先请同学们把课前查找的资料拿出来,请一位同学简要介绍你所以解的诗人余光中。

生:余光中,台湾当代诗人,出生大陆,1950年去台湾,常常隔海眺望,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大陆,想念故乡。1972年,22年的思乡情终于化作《乡愁》这首经典之作。

生:我补充一下:余光中先生从上世纪60年代起创作了不少怀乡诗,所以被人们称为“乡愁诗人”。

师:很好,这些资料对于我们理解《乡愁》这首诗的感情很有帮助。下面老师把这首诗朗诵一遍,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要注意语调、语速(在凄清的二胡曲《二泉映月》中背诵)。

[点评:教师声情并茂的背诵配以哀婉的乐声,营造了一种凄清沉郁的氛围,学生渐渐“入境”]

师:同学们自已试着读一遍,注意全诗感情深沉,宜读得舒缓一些(学生试读)。

师:除了注意语调外,还应注意每节诗的节奏和重音,下面老师把第一节诗再读一遍,请同学们在听的同时用“/”划出节奏,用“”标出重音。

生:我认为节奏应这样划分“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重音落在“乡愁、小小、这头、那头”上。

师:很好!请大家根据第一节划分节奏和标重音的方法依次划分出二、三、四节诗的节奏标出重音。

师:下面我们一齐来把余光中的《乡愁》朗诵一遍(配乐)。

师:通过读我们对诗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还需进一步理解诗的内涵,大家想一想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思乡愁绪

师:是的。乡愁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思绪,作者又是通过哪些物象把这种愁绪表达出来的?

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老师还想问,全诗四节,每节又表达了什么情感?

生:母子离愁

生:夫妻离别

生:生死恨别

生:骨肉离恨

师:同学们答的非常好!看来大家对诗的主题和字面意思有了初步的理解。

[点评:这三个问题一环扣一环,逐步深入。教师问的自然,学生答的准确。这些问题不容忽视,这是对学生捕捉和筛选信息能力的一次锻练。]

师:诗的语言是凝练的,诗的意境是丰富的,下面我们与诗人“同悲苦,共欢乐”去品味这首诗美的意境与情感。哪位同学们把第一节诗读一下?

生:(朗读)

师:她读的怎么样?同桌的你来评价一下。

生:她读出了情感也读出了美感,节奏重音把握的非常好。

师:本节诗中的“邮票”使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与想像?

生:一位游子正用书信向母亲诉说心中的思念之情。那对母亲的思念深情都寄托在一枚枚小小的邮票之上;那对儿子的期盼叮咛都凝聚在一张张洁白的信纸中。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我们要善于通过朗读把有声的语言借助联想与想象幻化为具体可感的画面。

师:哪位同学再来把第二节读一下?

生:我来读。(生读)

师:读得很有感情!有时诗的意境与情感我们能够直接感受,有时需要间接的体验,有同学的父母出门在外,你思念他们吗?谈谈你的感受。

生:上个月我爸爸到东北进货,他走了十几天,我时时想起他,不知道他在东北冷不冷,晚上做梦我还梦见他。

生:今年暑假我参加夏令营,虽然在营地一周的生活很快乐,但晚上没有人给我盖被子,早上没有人喊我起床,我是多么想念我的爸爸妈妈呀!

师:两位同学谈的很感人,看来大家的`情感已与诗融合在一起了。诗中诗人与妻子“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恰好表达了这种情感:“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点评:问题问得不当常常会使学生不得要害,无法回答。特别是本节诗“夫妻之间的思念”情感,学生是无法体验到的,若泛泛问“这节诗表达了夫妻之间什么情感?”学生则大都轻描淡写答“思念”了事。而教师设计的“父母在外,你思念他们吗?”的问题,就起到了“移花接木”的效果,产生了“一石击破水中天”的功效。]

师:谁来把第三节读一遍?

生: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师:这位同学把那种生死恨别的愁怨读出来了。“物是人非事已休,欲语泪先流”。很冒昧的问一句:班上哪位同学失去了亲人或朋友?你思念他们吗?请谈一下你的感受。

生:前年我的母亲因病离我们远去了,她扔下了爸爸和我,永远离开了我们。望着空荡荡的屋子,捧着母亲遗像,我哭了,哭得死去活来……以后再见不到母亲了,我和爸爸怎样生活啊?……妈妈,女儿想念您!……

[点评:学生说到动情处,泪流满面,哽噎声声,全场师生无不为之感染,空气仿佛凝固,情感达到高潮。]

师:(满怀深情,眼含热泪吟诵)“……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一杯黄土,把生者与逝者永远的隔开了,这是怎样的一种愁啊!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读第四节诗。

生:(齐读)

师:读诗要做到“眼中有诗、脑中有画、心中有情”此时如果你是余光中,隔海眺望,你会想到什么?

生:我在想何时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亲人何时才能团聚。

生:我在想为什么两岸人民不能团圆?

师:下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描述本节诗中的情景。

生:海风掀动我的衣裳;泪水盈满我的眼眶。我伫立在海边,目光的尽头是那海峡的对岸----大陆!海风你吹得再猛烈些吧,我要随你来到我日思夜想的家园;海浪啊,你涌动得再剧烈些吧,我要随你回到生我养我的故乡……

师:你的描述非常出色,你读懂了诗人的心!那么请你再深情地读一下本节诗吧。

生:(再读第四节诗)

师:在读这首诗时,老师有一个疑问:海峡本来是深深的,但又为什么在诗中用“浅浅的”?是诗人用错词了吗?

(学生思索,一时答不出来)

师:来,大家小组讨论交流一下。

生:台湾人民虽与大陆分离,隔海相望,但在他们的心里台湾与大陆不应是分离的,海水是阻隔不了两岸人民的。

生:两岸人民血浓于水,是由于人为的原因,才造成两岸的分离,用“浅浅”表达心中的怨恨。

师:你们答的都非常好,诗人用轻描淡写的语言表达深深的离愁,言浅而意深。

师:还有一个问题,前三种愁与后一种愁有什么不同?

生:前三种是对亲人的思念,后一种是对祖国的思念,感情升华了。

师:你的悟性真高!诗人的情感如汹涌而进的波涛,伤情的潮水一浪高过一浪,诗人由故乡之思上升到家国之恋,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联系在一起,感情达到了高潮。超越了一般的思乡愁绪。

[点评: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惘,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达,其中最关键的是教师的“导”与学生的“思”的沟通,问题诱导设计尤为重要。]

师:一咏三叹的乡愁诗让我们感动,现在请同学们也试着用“乡愁是 ”说一句话。

生:乡愁是一池潭水,永不干涸。

生:乡愁是一坛陈年的老酒,愈陈愈香。

生:乡愁是额上起伏的皱纹,永远抹不去。

师:同学们表达得都很好!下面我们试着把诗背一下。背时注意:全诗结构均衡对称,长句短句错落,同一位置的词语重复、叠词的运用,使诗具有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音乐美。

生:(学生试背)

生:我来背“小时候……”

生:我来背“小时候……”

师:我们一起来背一遍好吗?(配乐齐诵)

师:大家背的很整齐。哪位同学能概括一下我们欣赏这首诗的方法?

生:我认为学习这首诗的主要方法是一个“读”字。在读的过程中,我们注意了节奏、重音、语调、语速,另外在读中我们还品味了诗的意境美与情感美。

师:是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学习诗歌首先要通过朗读理解诗歌的内容,再通过朗读,借助联想和想象体验诗的情感,然后通过朗读升华体验到的情感,这个过程是循环往复的,永无止境的。

余光中乡愁课堂实录 第6篇

师:你猜猜余光中的乡愁,可能是思念哪里的忧愁?

生:南京、祖国。

师:有一定道理。这个问题,等我们学完课文,同学们就知道了。

师:同学们,“乡愁”这个东西你们摸过吗?

生:没有。

师:看见过吗?

生:没看见过。

师:这样一个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的东西,让你写,你会写吗?

生:不会。

师:但是有一个方法,就可以把看不见、摸不着的乡愁写出来了。这就是: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来指代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师:同学们,如果你很小就去外地上学,你最思念家里的谁呢?(板书:小时候、少年)

生:母亲、父亲、亲人。

师:那么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寄托自己对家人的思念呢?

生:打电话、写信。

师:对!对家信的等待就是对乡愁的等待,余光中爷爷就是借用信上的一样东西说出了自己浓浓的乡愁,你们猜是什么?

生:邮票!

师:说对了,现在我就把第一节诗读给同学们听。

师: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生:(背诵)

师:慢慢地,作者长大了,从少年变成了青年,而且还娶了一个温柔贤慧的女孩儿做妻子。可是刚刚结婚不久,他又不得不与新婚妻子离别,坐着轮船到外国留学。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时乡愁对于作者来说,还只是一枚邮票吗?

生:不是,是船票。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第一节诗的结构和形式自己编写出第二节诗。可以独立编诗,也可以与周围同学讨论。

师:谁来朗读自己编的诗?

生: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小小的船票,

我在这头,

娇妻在那头。

师:意思对了!很不错!但是,称自己的妻子为“娇妻”,难免有些炫耀的嫌疑,能不能换个词?

师:

生: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师:编得好哇!自己都会写诗了,多了不起!谁还能再背一遍?

(学生背诵)

师:第一节诗同学们没忘吧?谁能把一、二两节诗一起背诵出来?

师:我们这样吧,大家挑选两名同学,一人背一节诗,等他们把前两节背完,我的感情就酝酿好了,然后,我背诵第三节。这样好吗?

生:好!

(配乐,学生背诵一、二节诗)

师: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师:我们一起把这一节背一遍。

师:把这首诗的前三节完整地背诵一遍。

生:国愁。

师:这家愁和国愁合在一起,就是作者的――

生:乡愁!

师:研究到这,大家一定知道作者写的乡愁是什么了。

生:就是国愁和家愁。

师:同学们说的很对。现在就让我们再次完整地欣赏一遍这首美妙的《乡愁》,走进作者浓郁的思乡情感之中。(播放课件、发课文,学生捧着课文,随着课件演示朗读)

课文《乡愁》教学实录 第7篇

一、导入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创设情景,导人新课。

师:(微笑)同学们,当你离家三五天,或十天半个月的时候,你们会想家吗?

生:(齐声)会。

师:(微笑,亲切的俯身询问)想家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哪位同学来说说看?

(生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纷纷举手)

生1:想哭又哭不出来。

生2:酸酸的,涩涩的。

师(微笑):什么地方酸酸的,涩涩的。

生3:鼻子、心里,还有眼泪也想掉下来。

师:(深情地说)同学们,其实老师跟你们一样,想当年老师在异地求学,每当夜深人静时,就是想家的时候,想起家中年迈的父母,想起家中门前屋后的小树,彻夜难眠。这时老师心里总是默默吟诵着王慧玲的一首短诗──《想家的心情》,其中有两句老师特别喜欢,至今还记忆犹新。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听呢?

生(急切齐声):有。

师:想家的心情,是母亲倚栏凝望的眼睛;想家的心情,是游子凭窗凝阵的懂惯;想家的心情,谁都感受得到,谁也说不清。

(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是啊,想家的心情,谁都说不清,同学们想家的时候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的游子,特别是台湾同胞,因为海峡的阻隔,亲人们长期不得相见,那才是真正的愁呀,真正的痛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诗《乡愁》。一起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吧,哪个同学根据你积累的资料,简要的把你所认识的余光中先生介绍给大家。

(生纷纷找出资料竞先举手)

生:余光中,1928年出生,祖籍泉州永春,著名的诗人、学者。

师:介绍得很好。同学们,请看屏幕,这是老师搜集的。(播放多媒体,余光中的介绍,年幼时与母亲的合影、晚年的照片及主要代表作)。

这就是余光中先生,是泉州永春人,跟我们是──

生:同乡(老乡)。

二、诵读

师:请同学们继续看屏幕,认真听录音朗读,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播放课件。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录音看课件上的演示,朗读深沉、图文并茂,学生深深地被感染了。)

师: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生(急切):是深沉的。

师:对,是深沉中略带哀伤的,那我们朗读时的速度应该是──

生:缓慢的。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根据课后习题三的提示,边标出节奏边小声朗读。

(生边小声试读边快速标出朗读节奏,师来回巡视着,指导有疑难的同学)

师(用掌声示意学生停下):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试读这首诗。

生齐读第一二小节。

师(用掌声示意学生停下):这两节语速耍再慢点,要读出思念之情。)

生齐读第三小节。

师(用手示意停下):“啊”这里要变音,读作“y(呀)”,因为“啊”的前一个字的韵母如果是“B、O、e、i”就要读成“y(呀)”。“母亲在里头”的“头”要读轻声。这个小节表达的是生离死别,要读出适当的颤音。

师示范,学生齐读第三小节。

接着学生读第四小节。

师(用手示意停下):这一节音调要上扬,要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在那头”要一字一顿的,(老师示范)。我们把这首诗完整地再读一遍。

(学生齐读,比第一次更有感情。)

三、解读

1、想景悟情: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这首诗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生一阵小议论,有人举手。)

生:抒发诗人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师:这种感情看得见吗?

生(齐声):看不见。

师:要把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感情具体表达出来,就要借助意象,意象就是诗中的形象。请同学们帮老师找找看,这首诗借助什么样的意象表达这浓浓的思乡之情?

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同学们,对吗?

生(齐声):对。

师板书:

小时候邮票

长大后船票

后来坟墓

现在海峡

师:其实诗人是巧妙的运用诗歌创作的一种方法:托物寄情(板书)。诗是精当而含蓄的艺术,只懂得这四个意象还不够,还应该根据意象想象诗歌表达的具体内容。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想景悟情。再现诗申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

(生六人一组,师来回巡视,具体指导。)(5分钟后总括)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通过想像,演释诗的内容。哪一个同学先来?

生:小时候,作者外出求学,他想念母亲时就给母亲写信,他想:邮票呀邮票,请你带去我对母亲的思念;逐渐的作者变成了青年成家立业了,船票联结他与妻子的感情;到了中年,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乡,看到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他痛哭流涕。(生饱含感情)母亲呀,母亲,我再也见不到您了;后来作者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每当他登上台湾的最高峰时,眺望家乡,不由思绪万千,祖国呀祖国,你什么时候才能统一呢?(全班掌声热烈)

师:哪个同学来评点一下这个同学说得怎样?

生:我觉得他第三小节说得不够好,感情不够。

师:那请你有感情地体现一下。

生:到了后来,他终于回到故乡,看到的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冰冷的坟墓。却看不见母亲那慈祥的面容,他跪在坟前痛哭道:母亲呀母亲,你在哪里,不孝儿回来了。(生感情哀痛,声音已是有点哭腔,眼角湿润。)

(全班学生一片沉寂后,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师:这两位同学评点得很好。老师特别刚才这位同学用了“邮票呀邮票,请捎去我对母亲的思念”和“祖国呀祖国,你什么时候才能统一”,我觉得这些语句饱含着这位同学深深的感情,老师还欣赏地是,他很好地演译了诗中的时间,从“小时候(生跟着齐念)长大后后来现在”,而且说到晚年的时候,有外貌的细节描写,头发是:白发苍苍。

师:哪位同学能再来演绎诗中的内容。

生:小时候,作者出外求学,当夜静时总想起母亲,就拿笔写信,望着那小小的邮票,他希望这邮票能带去他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后来他渐渐长大了,成家立业了,为了养家糊口,外出工作。每当要回家时,望着那窄窄的船票,想着新娘做好了可口的饭菜在家等待着;后来作者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母亲却在一方矮矮的坟墓里,作者心酸极了,那种辛酸是无法言喻的。而现在,作者己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站在台湾的高山上,眺望祖国大陆:这浅浅海峡饱含着多少人的辛酸泪水,什么时候祖国才能统一啊!(此时这个学生流下了眼泪,其他同学也轻轻拭起眼角的泪水。全班同学和所有听课老师掌声热烈。)

师:这个同学讲得太好了,动了感情,眼泪都流下来了,老师也被深深感动了。这首诗的第一小节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之情。这是一种──

生(齐声):亲情(教师板书)

师:第二节是对妻子的怀念,这是一种──

生(齐声):爱情(教师板书)

师:第三节则是写诗人回到家乡时看到的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这时候诗人表达的是一种深深的哀痛(板书:哀痛);而第四节表现的是诗人盼望祖国统一(板书:盼统一)。作者由个人的悲欢到民族感情的寄托,由前三小节的思亲之情上升到最后一个小节的浓浓的爱国之情(板书:“思乡之情”与“爱国之情”)

2、质疑:

师:同学们对这首诗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1:海峡明明是“深深的”,为什么诗人说是“浅浅的”?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哪个同学来说说看,这是为什么?(生一阵小议论)

生2:作者是因为盼望祖国统一,才说是“浅浅的”。

生3:他相信祖国早晚要统一,所以说是“浅浅的”。

生4(急切地站起来):因为作者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远远深于海峡,所以说是“浅浅的”。(生交头议论。)

《凡卡》课堂实录 第8篇

师: (出示契诃夫像) 认识他吗?

生:这是契诃夫吧。

师:很好, 他就是100多年前俄国的著名作家契诃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2004年为“契诃夫年”, 因为那一年是契诃夫逝世100周年。现在, 几乎他的所有小说和剧本都有了中文译本, 大家可以多读读他的作品。

师: (出示主题图:凡卡) 接下来这个人, 你们一定认识吧?

生: (齐答) 凡卡。

师: (板书课题) 没错, 他就是凡卡。联系你的预习, 你想说些什么?

生:我知道凡卡是个可怜的孩子, 他吃不饱, 穿不暖, 过着连狗都不如的生活。

生:我知道这幅图描绘的是凡卡偷偷给自己爷爷写信的情景, 我感觉到他很可怜。

二、理清脉络

师:他为什么写信呢?

生:他写信让爷爷来接他回家。

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 哪些段落似乎与凡卡写信毫无关系?把这些段落找出来。

生: (自学后汇报) 第4、5、6、13、14段与写信没多大关系。

师:对!总的来说, 有两处是吧?一处是第4、5、6自然段, 另一处是第13、14自然段。那么这两处分别写了什么呢?

生:一处是写爷爷守夜, 另一处是写爷爷带凡卡砍圣诞树的情景。

师:对!这是在凡卡写信的时候对乡下生活的回忆, 它是插在凡卡写信的过程中写的, 这叫插叙! (板书:插叙)

师:除了插叙部分, 哪些才是凡卡写信的内容呢?生:凡是凡卡写信的内容都有引号。

师:没错!文中标有引号的段落才是信的具体内容。 (作为学科的“语文”, 边界意识是必需的。而“课时意识”则是边界意识的某种具体反映。这里, 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 安排整体感知、理清脉络是必要的, 也是适时的。理清脉络, 既是揣摩行文思路,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做到胸怀全局;也是感知章法秘妙, 擦亮“语文”这双慧眼, 显然, 两处“插叙”确是本文的一大秘妙;同时, 理清脉络还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归类处理, 在我看来, 要规避“情节分析”这一阅读教学的痼疾, 对内容归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防疫”措施。)

三、引发“矛盾”

师:信中直接写求爷爷接他回乡下的句子有哪些?

生:亲爱的爷爷, 发发慈悲吧……

生:快来吧, 亲爱的爷爷, 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 带我离开这儿。

……

(大屏幕出示)

(1) 亲爱的爷爷, 发发慈悲吧, 带我离开这儿回家, 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

(2) 带我离开这儿吧, 要不, 我就要死了!……

(3) 亲爱的爷爷, 我再也受不住了, 只有死路一条了!……

(4) 快来吧, 亲爱的爷爷, 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 带我离开这儿。

(5) 亲爱的爷爷, 来吧!

师:我们反复听到的“亲爱的爷爷”在信中出现了几次?

生:出现了4次。

师:反反复复地“带我离开这儿吧”, 读起来有些啰唆。可是, 契诃夫作为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小说家, 他说———

(大屏幕出示:简洁是天才的姊妹。)

师:同学们, 看到这些句子, 联系契诃夫说过的话, 你一定有问题要提了!

生:契诃夫说文章要简洁, 可是这几处却这么啰唆,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让我们走进凡卡的生活。

(教学直指“反复”这一“语识”。“一课一得”可谓提高教学实效的金玉良言。“一得”之“得”, 既有“重点”之义又有“收获”之义, 且两者形成某种因果关系, 即只有做到一课一重点, 学生最终才能一课一收获。“反复”这一语识的掌握, 便是《凡卡》第一课时的重点所在。)

四、体味“生活”

师:课文里有一句直接写出了凡卡的生活, 是哪一句?

生: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 连狗都不如……

(大屏幕出示这一句)

师: (板书:连狗都不如!) 连狗都不如的生活, 那究竟是种怎样的生活啊?赶快去读书, 把相关的句子找出来。 (生速读, 找句子)

(课至此突然宕开一笔, 转而指向“凡卡的生活境况”。这一“宕”, 独出机杼、慧心可鉴!)

生: (读第8自然段) 这段写出了老板和老板娘对凡卡非常不好。

生: (读第15自然段) 这一句也写出了凡卡的生活非常痛苦, 非常艰辛。

师:孩子们, 我们的理解能否更深一层, 比如这第8自然段。 (大屏幕出示)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 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 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 把我拖到院子里, 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 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 我从尾巴上弄起, 她就捞起那条青鱼, 拿鱼嘴直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 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

吃的呢, 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 午饭是稀粥, 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 茶啦, 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

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 他们的小崽子一哭, 我就别想睡觉, 只好摇那个摇篮……

师:老师把第8自然段的前面部分分成了3节, 为什么?

生:文章从不同的3件事写出了凡卡的生活非常艰辛。

师:挨打、挨饿、挨困, 读这些文字, 我们得读出画面, 在这些场景中, 有哪些细节深深刺痛着你的心?

生: (朗读该段的第2层语句) 我想到咱们一日三餐吃得饱饱的, 而凡卡只能吃一点东西, 可怜呀!

师:读到“稀粥”这个词语, 你似乎看到了什么?生:我仿佛看到那粥里都是水。师:而旁边的老板呢?

生:他们吃着大鱼大肉。

师:多么鲜明的对比呀, 一起读。

(生朗读该段的第2层语句)

师:是的, 所以凡卡这样说———

(大屏幕出示:“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 连狗都不如……”, 生齐读此句)

(第一次回旋, “吃的”连狗都不如。)

师:连狗都不如的生活还表现在哪些地方?

生: (朗读该段的第1层语句) 凡卡被皮带毒打, 是多么疼呀!

师:你注意到了毒打, 还有哪个特写镜头也深深刺痛着你的心?

生:揪!

师:怎样地扯、怎样地拉才是“揪”啊?

生:使劲地揪。

生:狠狠地揪。

生:蛮横地揪。

师:是的, 老板不顾一切地、残忍粗暴地拉着、扯着、揪着凡卡啊!此刻我们再读这个句子, 感觉一定不一样!

(生朗读该段的第1层语句)

师:此时的他不能走动了, 被拖着走呀, 再读。

(生再读该段的第1层语句)

师:是的, 所以凡卡这样说———

(大屏幕出示:“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 连狗都不如……”, 生齐读此句)

(第二次回旋, “活的”连狗都不如。)

师:挨打只有这一次吗?

生: (朗读该段的第1层语句) 这一句中的“戳”, 也像一把刀一样刺痛了我的心!我仿佛看到老板娘恶狠狠地朝凡卡戳过来。

师:在我们眼前仿佛出现的是一幅惨不忍睹的画面呀!带着我们的理解读吧!

(生朗读该段的第1层语句)

师:是的, 所以凡卡这样说———

(大屏幕出示:“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 连狗都不如……”, 生齐读此句)

(第三次回旋, 依然是“活的”连狗都不如。)

师:还有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 (朗读第15自然段) 楦头是非常硬的东西, 打下去, 凡卡一定很痛。

师:是的, 那么重的木头打下去, 凡卡昏过去了, 好不容易才醒来。我们不敢想啊, 来, 我们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第15自然段)

师:是的, 所以凡卡这样说———

(大屏幕出示:“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 连狗都不如……”, 生齐读此句)

(第四次回旋, 继续强化“活的”连狗都不如。)

师:你还有什么想迫不及待说的吗?

生: (朗读第8自然段的第三层语句) 凡卡睡觉也睡不好, 他一定又痛又困。

师:你从哪些词中注意到凡卡连觉都睡不好?

生:凡卡没有床, 而是睡在过道上。

师:在你的想象中, “过道”是个怎样的地方?

生:过道有蟑螂。

生:常常有臭虫。

师:是啊!在炎炎酷暑里, 到处是嗜血的蚊虫, 凡卡只能在哪儿睡?

生:过道。

师:秋天到了, 瑟瑟的秋风吹来, 凡卡还在哪儿睡?生:过道。

师:凛冽的寒冬里, 老板缩在暖和的被窝里, 而凡卡仍然在哪儿睡?

生:过道。

师:我们一起读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第8自然段的第3层语句)

师:从哪个词中, 你猜想出凡卡一定很困很困?

生:别想。

生:只好。

师:对于凡卡来说, 觉都不能睡!这是人过的生活吗?所以凡卡这样说———

(大屏幕出示:“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 连狗都不如……”, 生齐读此句)

(第五次回旋, “住的”连狗都不如。)

师:对凡卡来说, 连狗都不如的生活, 何止这样几个画面?读着他饱蘸血泪的叙述, 听着他悲苦无助的哭诉, 我们的眼前仿佛再次出现了这样的悲惨画面———

(大屏幕出示, 音乐响起)

凡卡在莫斯科过着连狗都不如的生活。我还看到, 有一次-------------。

(生想象写话, 教师巡视)

师:读着凡卡饱蘸血泪的述说, 听着凡卡声声悲苦的哭诉, 我们痛心地看到———

生:有一次, 老板叫伙计去买酒, 伙计却叫凡卡去了, 凡卡向伙计抱怨, 却遭到了伙计的一阵毒打, 但是凡卡不敢叫, 生怕会再惹上一顿毒打。

生:有一次, 店里的伙计喝醉了, 拿起扫帚就打凡卡, 凡卡哭着, 把熟睡中的老板给吵醒了, 老板十分生气, 伸出他鹰爪一样的大手, 凶狠地揪着凡卡的耳朵在屋子里转圈。然后老板又回到自己温暖的被窝继续呼呼大睡。

……

(由对文字的直接品读到对情节的间接想象, 内在的逻辑只有一条———情感。非如此, 不足以深入感受凡卡的悲苦生活;非如此, 不足以激活学生的内心体验;非如此, 不足以体认“反复”这一辞格的情感诉求。)

师:是的, 这不是人过的生活!这是连狗都不如的生活啊!可, 凡卡是人啊, 是个还只有9岁的孩子啊, 一个比你们还小两岁的善良的男孩啊!每天都是这样度过!来, 咱们再一次去感受凡卡那度日如年的生活, 那连狗都不如的生活!

(大屏幕出示第8自然段, 生朗读句子)

五、揭示“矛盾”

师:凡卡再也受不住了, 他向爷爷发出了痛苦的哀求, 发出了绝望的哭喊!

(情感如开闸之水、一泻而下。凡卡如是, 学生如是。于是, 对于“反复”的解读便有了共通的心理前提和情感储备。)

(大屏幕出示凡卡信中直接写求爷爷接他回乡下的5个句子)

(生1朗读第1句)

师:凡卡实在太痛苦了, 太想回到乡下去啊!第1组同学, 我们来帮凡卡求求爷爷。

(生朗读第2句)

师:第2组, 我们也来帮帮凡卡吧!

(生朗读第3句)

师:第3组同学们, 我们也不能无动于衷啊!

(生朗读第4句)

师:让我们全班同学一起, 为凡卡哀求, 一起哭喊!

(生朗读第5句)

师: (面对生1) 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请了越来越多的同学来帮你一起求爷爷吗?

生1:因为, 我写着写着, 想起了很多的事, 我觉得越来越痛苦, 越来越想回到乡下, 所以老师让越来越多的同学来帮我一起求!

(角色置换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语识理解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师:是啊!你在写信, 也在回忆着一件件往事。当越来越多的往事浮上心头时, 你多么想回到爷爷身边啊!此时此刻, 你还觉得这些话啰唆吗?

生:不啰唆, 凡卡实在是太悲惨了!

生:不啰唆, 凡卡实在是太痛苦了!

师:是的, 文章不是无情物, “情到深处才反复”!正是因为生活太痛苦、太悲惨, 甚至连狗都不如, 所以凡卡才一次次地哀求, 一次次地哭喊, 他心中只有一个强烈的愿望, 那就是———

生: (齐答) 回到乡下去。

(“情到深处才反复”, 点睛之笔!辞者, 情之用;情者, 辞之体。情与辞在本质上是同构的、是共生的。“反复”是辞, “反复”亦是情。形式与内容至此实现了完美的统一!)

师:对, 回到乡下去, 回到爷爷身边去, 回到他唯一的亲人身边去。总之, 离开这儿, 结束这连狗都不如的生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乡愁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王君乡愁课堂实录08-03

乡愁课件教案06-13

集体乡愁范文05-18

诗歌乡愁范文05-19

乡愁地图范文05-20

乡愁诗歌范文05-20

乡愁优秀范文05-20

乡愁创意范文05-20

乡愁席慕蓉05-16

乡愁朗诵技巧教案06-05

上一篇:九阴真经: 《九阴真经》华山论剑伊始 五绝称号欲出下一篇:毕业论文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