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情思散文范文

2024-05-19

端午情思散文范文(精选7篇)

端午情思散文 第1篇

端午情思散文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端午时节,又是一年棕子飘香。流光易逝,转眼又迎来端午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伴随着浓浓棕子香味,节日的浓情密意也悄悄来临,牵动着你紧绷的神经,心生一缕淡淡的情愫,萦绕在你脑海,挥之不去。是啊!那一抹深藏已久的情思,都会在节日里被放飞,飘过万水千山,寻觅那个最终的归宿,再也不用有“情何以堪,无归处。”的感叹。相信此时此刻,我们都有同样的感受,就是回家团圆,无论有忙,再多的理由也阻挡不了回家的脚步,回去陪家人好好过一个节,共同享受这分节日带来的温馨。

一个节日,一份思念,一个借口,一次回归,一个团圆。有时总在想,一年里有那么多传统节日,从古延续到今,到底期中有何种神奇力量,让我们归心似箭,迫不及待。小时候不道,随着经年老去,才漫漫懂得,这其实就是让我们每个人回归生命的本真,心藏一份眷恋。每每这时,才能放下一切,忘记所有的不快,回到那个期待已久的家里,共同享受团圆带来的愉悦之情。曾几何时,我们为了心中那点欲望,努力拼搏,奔波劳累,也许得到了我们要想一些东西,这也不错,人总要有点追求,有点目标,有点精神,这样才不会堕落,才不会迷茫。但在这个过程中,因为自己的疏忽,也失了很多,陪父母、妻儿的时间少了,和朋友联系少了,亲情、友情变淡了。传统佳节就变成我们心与心的桥梁纽带,呼唤我们心的回归,只有在此时,人才没有彼此,才没有地位悬殊,才没有贫穷富裕之分,心里只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回家团圆。此时此刻,有什么比回家团圆还重要呢?不和不觉,已走过了许多个节日,每个节日的心情和经历会有所不同,但回家团圆已经是我生命中一个不可缺少部分。

没有太多语言,带着一份对家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在这个端午节,我还是像以往那样回到那个生我养育的故乡,和父母过节。一路上思绪蹁跹,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儿时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一样,是那么清晰可见。家乡在端午节除了吃包子、棕子,在门边放置菖蒲、艾叶习俗外,还有在这天要吃腊猪肚的习俗,此时,父亲也许早就把腊肚备好等着我们回家去吃了吧!到家后,母亲还在忙里忙外,便和父亲闲了起来,晚饭时,看着父母为我新手准备的丰盛佳肴,心里有说不出的感激之情。喝上一杯酒,吃上一口腊猪肚,那味道纯香可口,依然是儿时吃过的味道,令你久久回味。相聚总是那么短暂,因为第二天还要上班,吃过晚饭要返回城里,父母总是不时催促,我多想再和他们多待一会儿,多享受一会儿这家的温馨,在父母的再三催促下,我们互道平安后,依依惜别。在汽车发动的瞬间,看到父母不舍的眼神,我的心一阵触动,眼框湿润了,心里默念希望二老健康平安。

返回城里,夜幕已经降临了,天空繁星点点,在这个节日里城市也少许多喧嚣,多了些许宁静。独自静坐家里,沏一盏清茶,在淡淡的茶香里漫漫回味,想起了诗人屈原,公元前278年5月5日,屈原投汩罗江自沉而死,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天命名为端午节。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作品中充满着爱国主义精神,对黑暗现实的反抗和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招魂》等,其作品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感情浓烈、文辞瑰丽,并大量运用比喻和神话传说,富于积极浪漫主义色彩。闲暇时,偶尔读一读他的作品,那是一种美的享受。在这个端午节,万家团圆之时,值此一言,略表思念之情,愿你在天堂里一切安好。

时间匆匆,今年的端午节又将过去,永远载入史册,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一去不复返,让我们怀着同样的心情期待下一个端午节的来临,到那时我们再相聚,尽情诉说心里话。

端午情思散文 第2篇

杨花落尽子规啼,古人大凡表达一种情思大概都会先来一番风花雪月的烘托,之所以想起这句诗,应该是与刚刚过去的端午节有关吧!最美人间是四月天,在我看来农历的四五月最是惹人情思涌动的时节,且不说那散发着极清幽芳香的栀子花让人神清气爽,且不说那红得极浓烈的石榴花让人心旌荡漾,单就是弥漫着艾草香的端午也足够让人回味绵长啊!

前两天让学生写一写家乡的端午,突然发现我的情思学生未必有啊!在他们看来,对端午的了解就是纪念屈原,所以要赛龙舟、吃粽子、还要吃咸鸭蛋。至于其他,就一概不知了,农历五月初五,正是万物卯足了劲肆意疯长的时候,乡下沟沟渠渠里似剑般形状的菖蒲叶子仿佛一个个半大小子一下子身材挺拔了起来,而野外大片大片的艾蒿也开始散发出那略带药味的清香,季节就这样和我们的祖先默契的配合着,于是端午就在这幽幽的淡香中一路从古走到了今,一路走来,穿插上了关于文人屈原荡气回肠的忠君传说,端午也就更加鲜活了起来。在我看来,乡下的端午味道更浓一些。

在我记事起,每到临近端午佳节,我的爷爷就会买回好多的鸭蛋,然后去我家旁边的一个小山上挖回来一桶黄泥巴,我的奶奶便把大灶里的柴火灰掏出来混合着黄泥巴,掺进盐,拌匀了,然后把鸭蛋一个一个地用这拌好的泥巴裹上,放进一个坛子里,我的爷爷还会在封坛之前撒点醇香的酒,只等端午来临时开封坛子,小的时候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只知道这样腌制的鸭蛋放的时间很久,但味道始终不会像现在的咸鸭蛋那样会咸得难以进口,而我小的时候,端午这一天前后,我们是不会吃到一个整咸鸭蛋的,奶奶会把一个咸鸭蛋分成两份,有时甚至四份,我们大概就吃这其中的一份吧!直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每一个小孩那是人手一蛋了,记得小时候姐姐们教我编蛋络子,用五彩线交错编成的,一大早就把煮熟的咸鸭蛋装进去找小伙伴玩儿了,这样的情景,记得教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时,他老人家小的时候也有此事啊!文中还有一句话我也是深有体会啊,那一天早上筷子头一戳下去,“哧”红油就冒出来了,小时候的咸鸭蛋,的确蛋黄是红色的.啊,放在粥里,立马会浮上来一层蛋黄油,现在回想起来,跟我的学生说起,他们的嘴巴似乎也在咂巴咂巴的了。

端午节除了咸鸭蛋,在我小时候,还记得二妈娘家人会做雄黄烟,每每端午节来临的头两天,她就会回一趟娘家,拿来一大篮子的雄黄烟,大约半米长一根,黄黄的圆筒状,比大拇指粗一点点吧!到街上去不到半天就会卖完了,家里留着的几根,往往放在大柜子底下,点燃了,说是可以祛除蛇虫之类的有毒之物。端午节这一天的一大早,我的爷爷就会割回来一大捆艾蒿,分成一小扎,每一扇窗户上都会放上一扎,门顶上边也会横着一小扎,余下的,我的奶奶便会晒干了,有时身上长痱子或其他脓疮,她就会煮了艾蒿水给我们泡澡,后来,发现药店居然也有晒干的艾草卖,是一味良药,才觉得爷爷奶奶真是了不起啊!也许这些也是他们的爷爷奶奶传下来的吧!直到现在,我依然会留一些艾草,没事时,煮一壶,满屋的艾草香里,让时光倒流一会,这些往事会在雾气缭绕中一点一滴地浮现出来。

端午情思散文 第3篇

一、遵路, 整体把握文章的意蕴和气脉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里说:“作者思有路, 遵路识斯真。”这个“真”, 就散文而言, 就是文中的意蕴和气脉, 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独特而深刻的情思。散文教学须从整体入手, 遵其路, 循其形, 入其里, 察其情, 感受到文章的气质, 获得审美的愉悦。

1. 品题悟意。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常关涉文章的主旨, 散文标题常凝练, 有意蕴。品读标题组织教学能快速领悟作者旨意。《土地的誓言》一课围绕标题讨论:面对的是怎样的土地?发出怎样的誓言?为什么发出这样的誓言?三个主问题, 理清文章思路, 解读课文内容, 把握文章意蕴, 在深情的诵读中自然领悟到作者喷薄而出的“泛滥”的情感。《小石潭记》一课, 围绕标题展开三环节教学:一“读”标题, 品重音所在, 并说出理由;二“说”标题, 细读课文, 分别找出这是一个小小的“石”潭、这是一个“小”石潭的依据;三“悟”标题, 深入探究这是一个怎样的“潭”, 由“潭”你联想到什么, 结合柳宗元的身世和写作背景, 进而领悟到“人如鱼, 人不如鱼也!”, “潭”即作者, 体验到作者无法挣脱的孤独情怀。

2. 提领而顿。

散文中往往有提领而顿的关键词语, 如《云南的歌会》的“意思”, 《藤野先生》的“伟大”, 《风筝》的“悲哀”。这些词语折射出作家真实的内心观照, 凝聚着作家心中特定的情结, 隐藏着作者的心灵密码。抓住关键词组织教学, 能带动全文的阅读, 把握文章的文脉, 辨认出作者和人物的个性和深层的、潜在的情感。《我的母亲》, 从全文的思路来看, 前半部分写“母亲”, 后半部分写“后母”。可从胡适先生的族谱导入, 弄清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母亲在文中特定的身份, 将教学分为两部分。一是品“母亲”, 找出文中最能概括母亲形象的两个词:“严”、“慈”。母亲之“严”表现在哪里?梳理出母亲对我的“非常之举”“残酷之处”, 探究母亲“非常之举”的原因。在品读中体悟到母亲“严”中之“慈”, “慈”中之“爱”。朗读最后一段, 读出母亲的那一颗心, 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悟到胡适能有这么大的成就源自母亲严格训导下的自我管理、严以律己。二品“后母”, 寻找最能概括后母形象的词:仁慈 (温和) , 探究她为什么“仁慈” (温和) ?“仁慈” (温和) 的背后是什么 (苦) ?母亲的“苦”表现在哪里?她又是如何面对“苦”的?进一步体会到母亲在“非常之境”中的“非常之举”, 造就了胡适这样的“非常之人”。再读末段, 品味“学得”的含义,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胡适先生对母亲充满爱戴和感激的深厚感情。

3. 循“线”索意。

抓住了散文的线索, 也就找到了解读散文的路径, 找到了切入文本的支点。遵循线索组织教学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把握行文思路、深入领会作者情思的一条好途径。浙江的刘飞耀老师执教《我的第一本书》, 就是围绕“第一本书”这条线索, 引领学生感受作者对“第一本书”的独特情怀, 把握“第一本书”所呈现的深刻意蕴。第一环节是学生速读课文, 找出作者直接表达对“第一本书”情感的语句。第二个环节是组织学生研读课文, 探讨作者为什么会对这一本微不足道的书如此厚重地爱恋、难以释怀, 探寻书和“我”之间的关系。第三环节深入研讨作者由第一本书牵连出了三个处境迥异的“大人”, 他们与“我的第一本书”、与我成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阐释这“第一本书”究竟是什么书。最后, 穿插牛汉的生平经历, 体会牛汉先生饱经沧桑, 感悟作者尝遍人间百味后唱出《我的第一本书》, 为我们展示出名利之外的一个纯然生命的境界———人不能忘本。

二、入境, 体验“那个有活气和生命的世界”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王尚文先生认为:文学教育“重要的不是作家的意图, 而是文学作品中那个有活气和生命的世界;重要的不是探询作家的意图, 而是去体验作品中那个有活气和生命的世界”, 体验是文学教育的必由之路。散文作者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思想, 通过形象的画面表现出来, 意蕴与画面交织, 内情与外物融合, 从而感染读者, 引起共鸣。学习散文, 要通过作者的文字进入到作者所创造的意象和意境中去, 契合作者的心境, 体验作者“那个有活气和生命的世界”, 从而感悟人生。

1. 潜心涵咏。

朱熹说读书“须是沉潜讽咏、玩味义理, 咀嚼滋味, 方有所益。”“沉潜讽咏、玩味义理”, 就是要读、吟、诵, 乃至唱。散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凭借诵读、涵咏的桥梁, “目视其文, 口发其声, 心同其情, 耳醉其音”, 把握作者情感的脉搏, 体验散文的意境, 发现作者的心灵奇观, 使艺术景象烙印在学生的心灵之中, 进而参悟到美妙的意蕴, 咀嚼作者对社会历史、宇宙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2. 驱遣想像。

“当我们阅读散文, 接触到那些意象的时候, 我们的心灵不仅会为作者的真情所动;而且还会同作品的抒情背景相融合, 产生出自己的想像, 在心中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因此散文教学必须驱遣学生的想像, 从一个个方块字的组合中再现一幅幅画面, 一片片场景, 一段段人生的悲欢离合, 全身心地融入到作品的的意境。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 要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官, 置

上海教育科研2011.1076身眼花缭乱、热闹非凡的“春草”“春风”“春花”景象中, 体会朱自清先生用纯洁的儿童天真的眼睛和纯净的心所感受到的美好的诗意和其中所涌动的作者对春天的礼赞之情。

3. 玩味言语。

要引导学生仔细玩味语言, 做到“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 在咀嚼中入情入境。首先是要引导学生驻足字里行间品味文中凝练而优美的句子, 感悟人事景物的特点和渗透于其中的意蕴。如《春》《济南》等写景的文章, 感受比喻与拟人等修辞的妙处, 理解这些修辞手法是怎样具体地表达了作者情感。其次是要玩味极富感染力的词语, 挖掘、品味语言运用上的独到之处。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 语言平白如话, 不加丝毫雕琢, 但质朴和平淡之中笔笔深情, 副词的运用更是平中见奇、淡中见浓。除了仔细体味母亲三次催人泪下的“哭”的细节, 更要在“刚、就、真、实在、悄悄、最”和六个“从不” (从来没有) 等副词表达效果上重锤敲打, 体会作者强烈涌现的至真至纯的爱母之情、敬母之意。其三要品味“文眼”。散文的“文眼”不仅在于词语的精美, 更主要的是表露意境的深邃。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的末段:“我景仰那些曾在黑暗中追寻光明的地下的‘种子’。愿你们创造更多的奇迹!”就是文眼所在, 品透了其中“黑暗”“光明”“奇迹”三个关键词, 就能体验张抗抗所创造的意境, 读懂作者独特的“森林人生”。

4. 悟象生情。

散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审美悟意, 就审美规范来说, 散文中“情感”处于首要地位。而“情感”往往通过事物、人物和形象性言语描述来传达和显现。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语音和语义“品”形象性言语, 组合形象化言语在脑海中再创描述的“象”, 由描绘的“象”悟出“象外之象”, 触“象”生情, 最终指向“情感”。即使是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 也是以书写情志为旨归, 而不是刻画人物性格。如学习以写人叙事为主的《信客》, 不仅仅了解是一个如何的信客形象, 重点还是在于“触象生情”———由信客的所作所为体验作品抒发的作者的爱与恨, 领悟到余秋雨先生对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思考和批判。教学《吆喝》一文, 通过读———唱———赏———悟等环节, 读出市井风情, 读出声乐之美, 读出老北京人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 更要读出老北京人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自信豁达的人生境界。

三、还原, 领悟作者微妙而独特的内心世界

由于时空造成的视界差异和人生经验、社会阅历所限, 学生对散文中描写的情境和生活往往生疏, 难以进入其中的意境或深刻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情思哲理, 就有必要采用还原之法, 在作者的情思与学生的心灵之间搭桥。

1. 历史还原。

孙绍振先生认为解读文学作品要“把作品放到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去, 特别是还原到产生的艺术背景中去。”教学经典散文, 要引导学生回归到作品所描绘的时空中去, 设身处地地站在那个时代、区域看待文中所描绘的自然、

SHANGHAI JIAOYU KEYAN

人生、社会乃至宇宙万象和作者的情愫。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学生应回归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历史情境中去。还原到鲁迅先生“是被学者们挤出了集团之后”, 在北京至厦门这段生活中最辗转流徙, 人生最苦闷的时候的写作背景, 联系到作者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 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事物排除目前的苦闷, 寻一点“闲静”, 寄一丝安慰的写作缘由, 挖掘贯穿全文的甜美的欢乐的回忆、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样才能真正领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旨: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 表现儿童热爱自然, 追求新鲜知识, 天真幼稚、自由欢乐的心理。这才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

2. 角色还原。

启发学生把“我”摆进去, 把“我”的人生经验摆进去, 化为作品的一分子, 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进入作品的情境, 和作者水乳交融, 填补原文中形象和情感的空白, 在自己的头脑中重构具体可感的场景和形象, 抓住作者刹那的心灵的颤动, 领悟作者审美心灵奇观, 悟到作品的真味。走不进作者内心深处, 徘徊在作者心灵之外, 永远无法体会散文之美!《春》只有引导学生贴近儿童时代的自我, 用纯洁的儿童的眼睛和天真的孩子气才能真正读懂作者独特的童真、童心和童趣, 读懂文中富有江南气息、充满古典诗情画意的春之情趣美。

四、植入, 让作者站立在学生心头

“散文阅读与小说阅读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小说一般可以就文本来读文本。正如文学界流行的说法, 作品完成了, 作家就死了。散文是抒发作者独特感受的, 散文的阅读往往需要与作者这个人联系起来:我们通过作品来了解、感受作家这个人, 通过作家这个人来分享、领会他所写的散文这个作品。”所以散文教学必须适时适当地植入与作者、作品相关联的资料, 如作者其他的文学作品、写作背景、作者的身世经历及创作风格、其他人的赏析、评论, 丰厚和充盈作品内涵, 引导学生透过含蓄蕴藉的文字, 直视作品的内核, 透过作者微妙的内心世界, 审视作者, 让作者在学生脑海里直立起来。

1. 知人论世。

如教学杨绛的《老王》, 老王死了, 作者为什么这么多年, 每想起老王, 总觉得心上不安, 为什么说是“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呢?”只借助文本, 很难得出结论。必须植入时代背景, 植入作者的生平, 体会到那个特定时代知识分子与社会底层贫民之间的特殊关系, 体会作者特殊的内心世界, 真正了解杨绛的为人处世和高贵灵魂。

2. 借助互文。

特级教师赵群筠老师上《春酒》, 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作品文眼“到哪里去寻找真正的家醅呢?”的蕴意, 课件出示如下资料:

在上海求学时, 母亲来信说她患了风湿病, 手膀抬不起来, 连最简单的缧丝髻儿都盘不成样, 只好把稀稀疏疏的几根短发剪去了。我捧着信, 坐在寄宿舍窗口凄淡的月光里, 寂寞地掉着眼泪。深秋的夜风吹来, 我有点冷, 披上母亲为我织的软软的毛衣, 浑身又暖和起来。可是母亲老了, 我却不能随侍在她身边, 她剪去了稀疏的短发, 又何尝剪去满怀的愁绪呢!———《髻》

来到台湾, 此心如无根的浮萍, 没有了着落, 对家乡的苦念, 也就与日俱增了。“日里想, 梦里思”, 昨夜梦魂又飞归故里, 躺在双亲的墓园中, 拥吻着绿茵覆盖的芬芳泥土, 望着悠悠出岫的白云, 多年抑郁的情怀得以暂感舒松。可是短梦醒来, 泪水又湿透枕边。美丽的家园啊!它依旧是海天一角, 水阁山遥。———《乡思》

琦君其他文学作品的植入, 用相关细节佐证, 能帮助学生深切体悟到琦君特殊的乡情, 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乡土情结之中。

散文样式多姿多彩, 散文内容包罗万象, 散文教学策略不可能一成不变, 更无统一的模式可言, 但只有驻足字里行间深度耕耘, 让情思在课堂中流淌, 就一定能让散文之美绽放光彩。

端午情思作文 第4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情思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情思作文1

风在这浸染了青绿的时光里,镌刻了温柔与轻缓。洁白的云亦鹿亦马,载着它,轻柔缓慢了时光。

氤氲的热气,混着粽叶独有的清香,在空气中沉沉浮浮。碧绿的风,穿过枝摇叶蔓,勾起与端午节的惬意邂逅。透着光的糯米,折射层层叠叠的淡橙光晕,化作一抹闲适,徜徉于世界之中。糯粽晶莹,宛如依偎在烟波湖面的出水白莲,轻咬一口,一股蜜意便滑进心底。

门口伫立的青青艾草,无声无息,却处处引人注意。它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香气,没有世人所爱的馥郁甜腻,却能让人一闻清心。它总是能让人想起深山中的清冷幽寂,想起湿地前的潺潺小溪。川流不息,独自美丽。且看那升腾的香气沉浮跌宕,就如生命在山野中疯跑一样。它有一种魔力,点缀岁月,惊艳时际。

枣沙藏着甜蜜,粽叶裹着清气,香囊中有缱绻,艾草也沁人心脾。在这深深浅浅的思绪涟漪中,我又一次,想起了你。

梦越紫陌,我看到了你,名叫屈原的高傲诗人。余晖如血,落日遮掩。汨罗江水汹涌澎湃,水击礁石,震出雾一般的碎片。岸上那个瘦削的身影在风中显得孤独又悲凉。狂风怒号,吹得你青襟乱舞。那里面,倔强又牵念,无奈又深情。

世人笑你痴了傻了,说你叛了离了。而你,在那斑斑驳驳稀稀疏疏点点滴滴中,也看透了,也明白了。接受了举世皆浊、众人皆醉,但你还有心气,因为你是清的,你是醒的。你的侠骨之风,化作婉转柔情的楚辞,化作粽叶艾草的清香。蓦然回首,交织在淡蓝间的些许怅惘,早已化作一抹霞光。

六月的风带着清甜,仿佛喝醉了,开启那个迷幻的仲夏夜之梦。端午的底色,是浪漫的,温润如玉,似精雕细琢。那些缥缈的传说,那些自带的习俗,都为丹青勾勒的悠悠端午,笼上一层簌簌抖动的水帘。端午不像中秋,早已褪去热情;也不似清明,夹杂几丝料峭。它是轻熟的云蒸霞蔚,又是飞奔骏马带来的凉风习习,就是刚刚好的,刚好惹人爱的。你为这个世界抹上茵茵青绿,同时附带着的,是令人心旷神怡的甘冽。

五月初五,我们重逢。尘世萧萧,你依不变。尽管我知道定会与你再见,但此时的每一瞬,同样值得回味。心中的千丝万缕,化作一股暖流,倾泻到那笨拙的笔尖,我用晦涩的语言,与你招呼。

端午情思作文2

端午情绵绵,青粽吐相思。徐徐夏日,又是一年端午,走在回家的路上,大街小巷粽子的清香在我鼻尖盈盈缠绕,抬眼便看见一抹抹苍翠绿影在夏日炎炎中带来清凉,我驻足凝视,思绪却又飘向远方……

黄昏午后,夕阳余晖在天边晕染,我紧紧跟着姥姥,万分期待的看着她,姥姥却是不紧不慢的拿出材料,熟练地做着准备工作,姥爷就在树荫下悠悠乘凉,看着我与姥姥,轻轻笑道:“别急,包粽子这活儿细着呢,得慢慢来。”我听后,乖巧的坐在姥姥身旁耳濡目染,姥姥将新鲜的粽叶三分之一处折成漏斗状,随即将已浸没好的颗颗晶莹的糯米倒入,又放入两颗大而甜的蜜枣,然后再把糯米铺上饱满的一层,盖得严严实实。姥爷在一旁看着那洁白的糯米,不禁开口笑赞道:“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姥姥听后抿了唇笑了笑,手下动作不停,熟练地将余下的粽叶翻下来,用细细的棉绳扎紧,这样一个小巧别致的粽子在姥姥的手下就做好了。

点点夕辉透过树叶洒下一地的晶莹碎影,夏风习习,空留粽叶清香在院落中四溢弥漫,和意融融,空气中仿佛也带着丝丝暖意,我们三人在院落中独享这份清幽安然,唇角勾起一抹自然的弧度,天空万里晴,云卷云舒,一幅安静祥和的画卷。淡淡清甜,霭霭水汽,融融暖意,轻轻拂过鼻尖。在黄昏时,被夏季晚风吹得凉硬的鼻腔,忽然软了下来——清香新糯显情隆,酥豆珍藏竹韵风。这是糯米将要熟的时候散发出的气味,交融着蜜枣的丝丝香甜,白色的水汽从锅盖边缘一团团溢出,苍翠的粽叶包裹着团团温润清香,冒着腾腾热气,我小心翼翼的剥开一个精巧的粽子,轻咬一口,便唇齿留香,我都能听到,胃在身体中央发出一声温柔的叹息。彼时那份绵绵情意,良久在我心中隐埋,而如今,姥爷当初那爽朗赞曰的笑声已不复存在,只留姥姥在夕阳下佁然望天,每在端午时便会缅怀,将记忆中那份美好轻轻浮现眼前。我提步走去,鼻子轻轻寻觅着空气中逐渐稀薄下来的温暖气味,温润清香的世界。

端午情思作文3

还沉浸在郭沫若先生笔下屈原内心不屈的呐喊中,端午节的独有加餐——一角小粽就送到了我的桌上。仔细捏住线头,轻轻一抽,蜷缩在一起的粽叶就散了开来,如一朵荷花躺在桌面上轻轻绽开,露出里面雪白的糯米,正如那句“小荷才露尖尖角”一般。

入口之后,糯米仍是那熟悉的粘糯与香甜,轻轻咬下,藏在其中的清甜尽数释放,充斥了整个口腔。伴着唇齿间残留的香气,在寻找周围有没有同学不吃粽子的我发现粽叶上还有一粒米,这让我如何能忍,立即凑近粽叶,不过先尝到的不是那粒米的味道,而是粽叶与之又涩又利的手感甚不相称的清味。

清,洁净也。不禁又想起了屈原先生。你开始觉得,清者常清,又有谁相信那些阿谀小人的言语?可是,你错了。仅仅一个张仪与郑袖,就能让楚怀王蒙蔽了双眼,与齐断交,与秦交好。你又觉得,清者自清,虽然宫廷中人陷害自己,但周围与自己共同生活的人总该信你。可是,你又错了。仅仅一个靳尚,就能让群众百姓觉得自己疯了。在荒诞的招魂声中,你走了,离开了这可笑的地方。那浩浩荡荡的洞庭湖,也被搅浑了。你还觉得,清者终清,在东皇太一庙中,终于遇见一个看似知心的郑詹尹,可是,你再次错了。他,只不过是与那南后一伙,受人操纵的土偶木梗而已。最后,在秦军攻破郢都的硝烟中,你终于发现,清者难清。纵使自己多么高洁,在这浊世之中又有何用?纵使心中无形的长剑多么锋利,难道就能劈开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吗?与抽刀断水又有何区别?纵使你这黑暗中的光明多么耀眼,又能将这阴惨的黑暗照亮多久、多宽呢?你彻底绝望了。在五月五日,在周围浑水一片中,你这潭清澈终是撑不住了,你,屈原先生,终是去了。

可清者真的难清吗?经过时光的洗涤,那些污浊被冲去了,留在竹简上的,只有你们这些清者闪耀着光辉,而正是你们留下的精神,如粽叶一般包裹着我们,保护着我们,才能让我们如糯米一般晶莹,清香。

端午情思作文4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糯粽甜香,艾叶清凉。榴花欲燃,莺啼乘风。

端午,抱着五月糯米堆似的云块,划着五月龙舟似的风,在蒸锅里氤氲着腾腾热气,在窗棂下弥散着悠悠清凉,在五色丝线中纠绕,在雄黄酒香中起舞。端午,来了。

天高,云淡。早晨的公园,绿树荫浓,倒影池塘,帘动风起,栀子满院香。孩子脆如风铃的笑声在不远处摇响,青石板上的脚步声格外欢快。回头,瓦蓝瓦蓝的空中闪过一只燕子的身影,定睛,才看清是一只风筝——“天淡纸鸢舞”。乘着微微南来风,矫健的燕子在空中渐渐飞得高了。驻足,抬眼静静看着。没多久,笑声铺满了公园的每一个角落,空中的风筝也多了几只,追赶嬉笑,上舞下跳。

阳光遍洒,云霞漫天,一个暖呼呼的黄昏。晚风柔软,鸟絮轻软,糯香细软,伴着一盘粽,坐凉亭石桌旁。几个四角小粽,静静地躺在蓝底白花的瓷盘里,粽叶的尖儿上偶尔滑落下一滴水珠,白气在亭旁草木间缭绕不散。解下丝绳,剥开粽叶,指尖沾上了糯米粒的黏,莹白胖圆的粽子从几抹欲滴的青翠中跃了出来。抹一勺金黄的桂花蜜,切开,豆沙馅鼓得溢了出来,各种甜味在口中碰撞、交织、回响,回味而无穷。

夜幕无声地降临了,太阳的最后几缕光辉也即将消失在远山背后,苍茫的暮霭沉沉地压在山头,思绪千回百转,溯回两千载前:屈原的身影,那个手足上垂着沉重镣铐的身影,那个眼中喷射出怒火、对着无边黑暗嘶吼的身影,那个愤懑盈胸、义无反顾踏上流放汉北之地的身影,那个衣衫褴褛、悲痛难已、抱石从江边一跃而下的身影,衣袂飘飘,仿佛正站在山头上,望着西沉的落日,双袖挥起尽数收进天地,低低苦吟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江湖翻涌,海浪震怒,风呼啸着,雷爆裂着,电闪耀着,屈原!他站在时代之巅,却遭陷害,洋溢着才华与抱负的壮年的生命在宇宙中炸裂、燃烧,带来了万里清辉光明。

路灯次第点亮车水马龙的街,新月高挂当空,夜色明净如洗。我听见,端午轻缓的脚步落在床头案边,又悄然飘去,消散在一片深沉的黑中。

是呵,端午!明年今日,你又会在早晨叩开门扉,携着粽艾交杂的香、和着浓浓情思,飞上我的心头。

端午情思作文5

有一种习俗,生长在灵魂深处,任岁月迁移,仍然不改当初的模样。在初夏焦灼的等待中,一个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端午,缓缓走来。

除去春节,端午是我最喜爱的节日了,不是因为放假,而是因为家人为端午忙碌时那份浓浓的情意。

我是家里的独女,身边也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因此,不管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十分疼爱我。我过端午喜欢去姥姥家,因为姥姥家后面的大山上有成片的艾草。每年端午节,姥爷都会在清晨带我去采艾草,虽然每次我都会弄得一身露水,不过我依然乐此不疲。

端午是一定要吃粽子的。在姥姥家,我可以吃到天下最美味的粽子。端午的前一天晚上,姥姥就把糯米泡在一个大铝盆里,煮好粽叶和系绳。端午节的早上,姥姥会早早起来包粽子。她坐在厨房的一个小板凳上,眯着眼睛,将粽叶折成一个小漏斗,捞起一把糯米放进漏斗里,再放上几粒事先泡好的花生或是一粒蜜枣,右手将粽叶叠过来,再轻轻折过去,最后系上草绳,一个有棱有角粽子就包好了。我最喜欢的就是看姥姥系草绳,那草绳系得像蝴蝶结一般,真是艺术啊!

粽子包好下锅后,我就拿过小板凳坐在锅灶前,当粽香调皮地挑逗着我的鼻子时,我就会满院子去找姥姥,要吃粽子。姥姥说粽子要焐到时候才好吃,而我却在姥姥身边不肯走,没办法,姥姥只好让我尝尝鲜。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粽子,烫得又吐了来,姥姥爱怜地说:烫吧,馋丫头!

端午节,除了粽子,缠绕在心底的还有那五彩绳。记忆里总记得早上醒来,发现手腕上、脚腕上都系上了五彩绳,我便惊喜地问姥姥是谁给系的。姥姥笑着说"是半夜里仙女给你系上的"。"为什么要系它?"姥姥又笑着说:"这是用来保佑你平安的。带上它,你一年就没病没灾了!

在端午的绵绵情意中,我渐渐长大了,早已不会缠着姥姥要吃第一口粽子,也不再相信五彩绳里仙女的故事了。但粽叶的.香气,五彩绳里系着的祝福,依然印在我的记忆里,流在我的血液里。

端午情思作文6

一缕炊烟氲粽香,如今忆来却断肠。

故乡是一个南方小镇。每家每户都有着江南采莲女子婉转的绵绵情意。端午前后,宁静的小镇仿佛是从睡梦中醒来的娃娃,热闹非凡。人们忙前忙后地为即将带来的端午做准备。但在那些端午风俗里,枣粽,永远是最令那时的我魂牵梦萦的甜蜜。

寻粽叶,淘米,枣去核,包枣粽。在这些看似简单的工序里,祖母却做得细致、虔诚。寻一个暖融融的午后,备好食材,搬把藤椅,置于院中,便可以开工了。祖母的手巧,取三片粽叶相叠,半竹筒的糯米,缠绕、绑棉线、系结。仿佛彼时手心里静躺着的不是枣粽,而是扑闪着翅膀的绿蝴蝶。我也像模像样地搬把小凳子,坐在祖母身边。美其名曰来帮忙,实则,除了捣乱,便是趁祖母一个不留神儿,偷吃一颗剔透的蜜枣罢了。每每此时,阳光便会透过枝影摇曳的缝隙,在我们身上投下一块块大小不一的光斑,一闪一闪的,像在对我调皮地挤眉弄眼。

暮色时分,夕阳将最后一缕光晕倾泻在泡了糯米的水桶面上,漾起一圈圈诱人的金色涟漪。几十个枣粽包下来,便惹了一身粽叶香。祖母烧开了水,虔诚地捧起一只只枣粽,置于锅中。咕咚咕咚地,枣粽在呢喃,心儿便随着这古老的歌谣,恣意腾飞。

当粽香终于撞开了厨房厚重的木门,勾起了我的馋意时,祖母已经在厨房里忙活了。掀开吱呀作响的木盖,大朵大朵的粽香如被关久了的孩童般,带着几分赌气的意味,在小小的厨房里横冲直撞。一缕粽香氤氲在祖母鬓边,朦胧间,我仿佛看见了祖母年轻时的模样。婀娜多姿,一颦一笑,皆衬亮了烟雨江南。

粽香挑逗着我的鼻尖,祖母望着我急得憋红了脸的可喜模样,笑着给我挑了只最大的枣粽,为我轻轻解开绳结。映入眼帘的,是一抹翠绿的柔软绵甜。像是沉睡的白胖娃娃,安静乖巧地卧在一片苍翠之中……

彼时,多年过去。孩提时代的记忆,早已随着故乡小路边翻飞的蝴蝶,渐行渐远。却偏偏,枣粽的味道穿越数年,弥漫在缱绻的岁月深处,历久弥新,从未忘却。那些年的端午情思,因有了粽香,有了祖母灵巧的双手,而变得悠扬婉转,情意绵绵。

后来,纵使前方路途遥远,只要在心尖留一抹粽香,在闲时小憩时,一闭眼,看到的,也竟会是那年的一缕炊烟氲粽香,游子端午情思长。

端午情思作文7

端午节是中华传统节日之一,本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包粽子,赛龙舟。可是到了现在我们这里的端午节,一点节日气氛也没有,还谈什么“包粽子,赛龙舟”呢。

遥想当年在奶奶家,每到端午,奶奶总是端出一大篓粽子,热气腾腾,甜腻的香味直往鼻子里钻。我像一只馋嘴的小猫,爪子迫不及待地就向篓里的粽子伸去,奶奶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我吃得一手、一脸。闲暇时还给我讲了端午节的来历。我听得迷迷瞪瞪的,只记得一个人跳江了。幼时的我特不理解,为什么他都跳江喂鱼了,人们还要把这么味美粽子扔江里去纪念他呢?这不是浪费吗?当然,到后来我读到“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我这才理解当时人们往江里扔粽子的这种行为了。

长大之后,妈妈有时也会给我包粽子,但我却提不起胃口了。几次见我对粽子不怎么感兴趣,妈妈索性不再包粽子了。我这时才会想起奶奶给我包的粽子,香糯滑润,不过分的甜而爽口,多一份粽叶的清香,粒粒糯米都得到了充分的揉捏,所以,咬上一口,韧性十足,糯米就像粘在牙上一样,滑过嗓子时也留下一阵清香,久久回味更有一番别样的酣甜。“曾经沧海难为水”,吃过奶奶包的粽子,其它的粽子都难以在入我的胃口了。

赛龙舟与我就更无缘了,我家在北方,水渠较少,于是便少了“赛龙舟”的比赛了。我只能想象“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彻。”是一副多么激烈,多么震撼人心的画面了。唉,此情可待我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不能亲眼看到赛龙舟,我怎么能不失落呢?

今天又是端午节了,我落寞之余只希望人们都能好好珍惜传统的节日,不要等将来又一个深远历史文化的节日无声无息的湮没在喧哗岁月中,才感到惋惜。

端午情思作文8

记忆中的端午节是个明亮的日子。这一天代表可以穿裙子了。母亲总是会买来杨梅给我们尝,虽然杨梅还是青黄不接,但就是这样酸得足可以使你五官变形的东西让我们乐此不疲。

艾叶是端午特有的东西,习俗中家家户户把艾叶钉在门上,所以处处弥漫着艾草的味道是自然的。艾叶还有一个很好的用途就是驱蚊。端午时节,节令刚过立夏,夏天开始,万物开始顺势生长,这个季节的蚊子自然也是活跃的。记得小时候,外公外婆在晚饭后生起炉子,加上艾草,然后满屋冒着白烟,外公让大家到路边乘凉,把蚊子关在小木屋里面熏陶。我常常听见外公“吭吭吭”地咳个不停,想来外公的气管炎一直没好,也是因为这个缘故。

进入端午,天气开始热起来,孩子们总是会长些痱子之类的东西,母亲常常用艾草熬成烫给我们洗澡,据说这是去除身上痱子及毒气的最好方式。记得非典期间,我们还在家里的阳台种了很多艾草,听说是消毒消炎。那样一个人心晃荡的日子,大家都会抓住一根稻草紧紧不放,要不然盐巴和醋怎么成了那个时期紧俏的商品?

小时候,包粽子的事情通常都是奶奶在做,裹着小脚的奶奶虽然动作迟钝,但总是不紧不慢有条不紊,无论我们这些孩子怎么迫不及待地闹着要吃粽子,一个老态龙钟的身影总是优哉游哉有序地完成她手中的活儿。奶奶的做事风格也影响着我,让我在忙碌的时候,受到干扰的时候也会旁若无人地做着要做的事情。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是自己包粽子的,粽叶都是自己到山上采来的,粽子里包的都是蚕豆,其他什么也没有,但也吃得津津有味。东家吃一个,西家吃一个,孩子们总是撑着圆鼓鼓的肚皮,然后嚷嚷着“还要,还要!”。

在我的记忆中,我们一年两次添置衣服,一次是过年时,一次就是端午。这一天我们会穿上母亲为我们挑选的连衣裙,然后在院子里炫耀一番,那种满足感溢于言表。小姨常常教我们结端午网袋,几根七彩的线条,底部留着流苏,在结好的袋子里,我们会装上粽子或者红鸡蛋,那个真叫幸福。

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用最简单的方式过节,留在记忆深处的美丽是那样深远!

端午情思作文9

看着桌上几个用粽叶包成的粽子,我便知道:端午节到了。

端午节又称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艾节、屈原日,是中国传统节之一。主要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挂艾草。

俗话说:“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在古代五月初五的端午代表一种凶兆,这一天疟疾、妖怪、瘟魔等等邪气都会来临,所以人们在门上悬挂艾草来驱赶他们。为了让人们更加远离他们,还要喝雄黄酒,在额头上画个“王”字,这样邪气都不敢来找你了!但我要温馨提示:雄黄虽好,可不要贪杯哦!多喝雄黄,会使雄黄的成分产生砒霜,有毒哦!赶紧告诉身边的人,不过一般人我才不告诉他呢!

“五月初五是端阳日,白蛇许仙不到头。”关于端午的传说还真不少:有人说是纪念屈原,有人说是纪念曹娥,还有人说是恶日驱避。不过确实,早在屈原之前,端午就早已存在,都是为了纪念英雄。比如曹娥,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为了救父曹娥于五月5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亲的尸体。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50年后的同一天,屈原不愿看祖国被侵略,抱石泪投汨罗江而死。所以,端午也被称为诗人日与英雄日。

“看龙舟,看龙舟,两堤末斗水悠悠。”到了端午肯定要看赛龙舟呀,那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屈原的尸体,如今发展成赛龙舟。“莫问腕头缠白索,且将粽子吃沙糖。”小朋友们在端午节最爱吃粽子,相传屈原死后,有位渔夫拿出饭团、鸡蛋等,“扑通”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先在这里打个结,再……”瞧!我正在做蛋网呢!你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咸鸭蛋吗?在古代医疗技术不发达,人们一直在和瘟魔作斗争。许多人心神不好,最后斗不过,死了。人们见咸鸭蛋圆圆的,像一颗心神蛋,所以在端午邪气最盛时吃它,提高心神。为了不让心神受外界影响,人们编织蛋网保护它。还别说,古代人真迷信!

端午情思的诗歌 第5篇

唤醒了我,牵念故乡的晨梦

望那轮夏日

痴痴地遗忘了梦的情节

梦的主题,梦里故人

想念的门紧闭

可情节已然曝光

无法拼接完整

苦艾草结成两束

在粽子成熟的日子

粘集了又一个365日

丝丝相连

一束是我漂泊的扁舟

一束是我恒久的思恋

滑落心田,粽子飘香

让我肚挂肠牵

可牵梦的手

还是打不开想念的房门

目光,在书桌上定格

凝固了那帧,微笑的画面

背景是窗外,故乡

那片浅蓝,浅蓝的五月天

是否,经历了漫长的流放

冲淡了华年蹉跎的眷念

是否,染白了双鬓的风霜

模糊了游子异乡的情感

但是,但是

我的似箭的归心

端午情思作文 第6篇

现在爱吃粽子,则更多出于怀念,怀念那位千年前,在浮尘乱世中投入汩罗的古人——屈原。

关于屈原,先前只知他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曾著有《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后来,一首唐代文秀的《端午》,使得我更想了解这位“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诗人空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屈原是楚怀王的大臣,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实行使国家富强的美政。在外交方针上,他主张与强秦对抗,眼光远大。而楚怀王贪利受骗,楚襄王畏怯受协,都不能接受屈原的正确主张。到了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万念俱灰,仰天长叹,投入了滚滚激流,用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乐章。

相传屈原死后,楚国的百姓都十分哀痛,划起船只,来回地打捞他的尸体。有位渔夫拿出食物,投入江里,说是让鱼都吃饱了,就不会再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但又害怕饭团被龙所食,便又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人们纷纷效仿,此风流传至今,发展成了粽子。

汩罗江水静静流淌,历史长河源远流长。屈原,他那一腔的爱国情,却只能在凄凉无奈中化作两行辛酸泪。屈原虽死,他的诗作流芳千古,但任时间飞逝,也带不走他留下的《离骚》,它绵亘千古而不衰,历经百代而不败。屈原虽死,他的爱国情怀却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他那“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长叹,曾让多少人的脸上滑过冰凉的`泪滴。

子规鸟,相传乃屈原的妹妹所化,每年端午,此鸟便叫“我哥回呦,我哥回呦”,以提醒人们做粽子,修龙舟,准备迎接端午节,祭祀屈原。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我们的祖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江南北蒸蒸日上,各行各业欣欣向荣。我中华神舟这一巨龙已然腾飞,香港澳门投入了祖国的怀抱。“神舟系列号飞船”上天,实现了国人的梦想。申奥成功,使我们国家作为奥运的东道主,向世界展现神舟风采,这不正是屈原当初想要建立的人间仙国吗?

端午情思散文 第7篇

一、提炼问题,亲近文本,以问导情

在教学中,一个中心问题往往能起到探骊得珠的作用,而由几个主问题构成的系列则如串珠之线,它们不仅能串起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而且能起到引导的作用,达到有效解读作品的目的。因此在问题的设计上,应该能集中体现散文教学的重点。

李森祥《台阶》中的父亲倾其一生心血建造高台阶的房屋,“台阶”不过是一个象征,实质是父亲精神追求的冒险。但文本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手法比较隐蔽,我认为如果能抓住一把钥匙,解读人物的一系列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这把钥匙就是“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从没觉得因为台阶的造成自己的地位有了提高”。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父亲高坐在自己花费了‘大半辈子’尽力尽心建造的台阶上,此时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有人赞赏他。”“得到别人的尊重。”……学生纷纷作答。而现实是他显然没有得到他最想得到的来自于别人的对其人生价值实现的肯定和尊重。父亲想不通:他们怎么就看不到“我”的台阶呢?他们怎么可能看不到“我”的台阶呢?高台阶的房屋造起来了,但父亲的人生并没有相应地上一个台阶,甚至他还不得已下了一个台阶。在矛盾的引领下,通过解读描写父亲变化的文字,学生更加感慨于父亲尴尬的人生。可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主问题,某种意义上是对学生阅读方向的指引。

在主问题的引领下,要实现对文本的有效解读,还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由浅入深的认知过程。所以,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注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呈现梯度,恰到好处地把握作品内容。

郑振铎的《猫》文字浅显,但学生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文章的表面,缺少力透纸背的深层阅读。因此,结合文本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问题组一:

(1)作者写了几只猫?它们的命运如何?

(2)面对它们的不同结局,作者的态度如何?

问题组二:

(1)面对第三只猫的死亡,“我”为何自责?

(2)第三只猫的死是必然的吗?造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3)“我”喜欢哪只猫?“我”真的喜欢猫吗?

问题组三:

(1)人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

(2)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动物,对待生命?

问题组一的两个问题是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情节。问题组二是引导学生对“我”自责的原因进行探讨,帮助学生发现是人的态度决定猫的命运,为后面寻找悲剧产生的原因做好铺垫。问题组三的两个问题是为了引领学生跳出文本,把视野扩大到人与动物之间,人与人之间,进行自我的反省,正视人性的弱点,正确面对生命:猫的世界就是人的世界,人对猫的态度就是人对人的态度,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真实和世界的本原。可见,由浅入深的提问设计是遵循学生的阅读规律的,深入细读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这样才会对主题进行扎实、有效的解读。

二、调动体验,善待文本,以情读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提倡“语文味”,主要是促成情感的共鸣。阅读散文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体验,反之,我们固有的情感体验也可以为解读作品提供契机。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深入的心灵对话,以情读情,就能达到愉悦性情,陶冶情操的目的。

汪曾祺的文章语言看似平淡却有味。如《端午的鸭蛋》中:“鸭蛋有什么好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为了帮助学生细读,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如果你是作者,请说说看,你为什么要挑淡青色的鸭蛋?你认为什么样的鸭蛋是好看的、秀气的?问题一出,课堂便热闹了:“因为淡青色的少,物以稀为贵,可以向伙伴炫耀。”“我觉得比较瘦小修长的鸭蛋,那看起来秀气、可爱。”“我喜欢大一些的鸭蛋,珠圆玉润的,也秀气。”……这时,我再抛出一个问题:透过这些选择,你们看到了一群怎样的孩子?学生纷纷举手:“我看到了他们非常热爱童年的生活。”“我看到了他们的心灵是丰富多彩的。”……可见,鸭蛋秀不秀气已不在于鸭蛋本身,而在于看鸭蛋的孩子们那丰满绚烂的心灵世界了。而作者就是这样把这么深的情感隐藏在了这么浅显富有孩子气的话语中了。这是一个结合学生的自我体验来实现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阅读散文时,以情读情,以体验解体验会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深的解读,更大的收获。

体验是人的智慧和品格发展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它具有潜隐性和长期性,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工作间,是学习的核心部分。但体验,只能由学生自己获得,精神生命的拓展是别人无法取代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强调让孩子自己去观察,去思索,独立寻找结果,深入理解。

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记录的是对小时候读的第一本书的爱恋与难以释怀,其中涌动着的东西,也许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中潜藏着。因此,我让学生尝试从解读作者对“第一本书”的情感入手,说说这第一本书和“我”之间的关系。“这是属于我的第一本书。”“这本书显现着我的仗义。”“这本书见证了我的成长。”……答案纷呈。这时,我抛出了一个问题:“在课文中,作者由第一本书还牵连出了三个身份相同但处境迥异的‘大人’。他们分别是谁?他们与‘我的第一本书’有什么关系?”通过讨论,学生发现,文中的“我的父亲”“乔元贞的父亲”“弄不成”分别透过这第一本书告诉我“什么是爱心”“什么是艰辛”“什么是落后”。看着同学们饶有兴趣地探讨着,我不失时机地质疑:“现在,我们该理解作者写作此篇的心情了吧,那么这究竟是一本什么书呢?请用自己的语言来阐释一下。”学生沉默了,片刻有人举手:“我认为这是一本生活之书,这本书记载了作者童年时代的那段生活经历,折射出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学生报以掌声。可见,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部世界的绚丽风光,从而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就能达到认识与情感的统一。

三、提供资源,沉浸文本,以文解情

教师即课程,是教学资源的提供者。在解读文本中,凡是有利于文本细读的资源都可以拿来,在恰当的时候运用。资源平台的搭建,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多角度或深度探究。

文本是作者的精神产品,创作者永远是文本最有权威的诠释者。一些传达作者思想的声音,可以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文本,深究文本,有所感,有所悟,达到散文阅读教学的目的。

在《风筝》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极为融洽,我抛出一个问题:“我”把弟弟的风筝撕坏后,是怎样走出的?“应该是很快地。”“那哥哥哪有爱弟弟啊?”学生一片茫然。有的学生找到课文结尾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这句很明显地讲出了哥哥的后悔,由长大后后悔可以看出哥哥是爱弟弟的。我没有大加赞许,而是出示作者写过的《我的兄弟》中的一句话:

(1) “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留心。”———《风筝》

(2) “我的兄弟哭着出去了,悄然的在廊下坐着,以后怎样,我那时没有理会,都不知道了。”———《我的兄弟》

在对“傲然”与“悄然”的不同,“绝望”、“站”与“哭着”、“坐”的不同进行讲解后,问:两段文字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第1段是从哥哥的角度,第2段是从弟弟的角度。步步导引后再追问:从“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一句中,看出哥哥还对弟弟有什么感情,引导学生明白哥哥身负长兄如父的身份,那份爱沉重痛苦。其实当时哥哥踩风筝时就是爱弟弟的,这样就把握住了《风筝》这篇课文的中心。可见,让作者的声音走进文本,借作者的声音去诠释文本,能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心灵的碰撞火花,深化学生对创作者和文本的理解。

教师还应选择与文本相关的课外材料,给学生提供比较阅读的平台,在资源的相互渗透中,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涵。

鲁迅的《社戏》是一篇有着独特人文内涵的回忆散文。对这样一篇散文,在教学时宜对其所蕴藏的人文精神加以挖掘,进而探寻其深刻的文化意味。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我引入了两个材料,《小渔村给了我什么》(龙应台)和对鲁迅的相关评价。在阅读前者的基础上,让学生找找小渔村和平桥村的相似之处,感受龙应台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并结合后者思考:平桥村的生活留给鲁迅什么?它对鲁迅的深远影响是什么?当学生对文本所蕴藏的人文精神有所感悟的时候,我又带领学生去探讨材料一中龙应台提出的问题:你们这一代“定锚”的价值会是什么?终极的关怀会是什么?学生间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说出了各自独特的人文体验。本教学环节通过引入资料进行比较阅读,使学生深入探究了《社戏》中表现的淳朴人情及美好的少年时代对作者的深远影响,从而更加清晰地看到鲁迅的成长历程,看到真、善、美的种子根植于少年鲁迅心中,看到先生最终把这种“小爱”变成“大爱”,成为“民族魂”的心灵历程。可见,资源平台的搭建既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又加深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引领学生体会人性的美好,确立积极、高尚的生命追求。

四、选准视角,剖析文本,以心悟情

“文学作品是作者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创造一个有别于经验世界的艺术世界”。作者选用什么角度进行创作取决于他希望读者看到什么或怎么看,当他选用某一特定角度来创作时,他实际上就是在引导读者按照特定的方向来感悟。

杨绛的《老王》的结尾:“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对于这句话,要透彻理解,我想还需要联系作者杨绛先生的“人”和“世”。在分析了“愧怍”产生的过程后,我质疑:杨绛先生当时是否是一个幸运的人呢?有学生认为:先生是不幸的,因为她生活在文革时期,又是知识分子,肯定是受迫害的。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同时,我展示了对杨绛生活状况的介绍,反问学生:她为什么说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呢?思考片刻,有学生回答:应该是与老王比较,才这样说的,把老王作为参照物的话,杨绛又是幸运的。这给了我一个契机,我适时引入了对杨绛作品中其他几个人物(如送煤的老田、公然护我的大娘、照顾女儿的林奶奶)的介绍,进一步探究这种“幸运”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是对他们的感激。”“是对他们的同情。”“是对他们的相怜相惜。”至此,学生理解了“愧怍”的真正含义:杨绛作为知识分子的良知,觉得自己没有承担起帮助他们、改良社会的责任,所以感到“愧怍”,实际是以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去善待他们。可见,只有把握好作者和文本,把作者和文本结合起来,“知人论世”,站在作者的视角,走进文本,才能真正读懂。

从作品与作家的关系上看,文学又是作家独特体验的凝结,而情感又是独特体验的核心。很多散文作品感人至深的原因,在于作者在描述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丰富真实的体验,无论作者选择怎样的角度来创作,隐藏在作品背后的还是作者本人的情感世界。

朱自清的《背影》作为书写父子亲情的典型代表,人们有各种认识,却往往淡化了“我”的存在。事实上,从微观的角度来说,“我”并不是作为一种符码依附于父亲这个主体的,而是在文中表现出“本我”、“超我”、“自我”的三重人格结构。因此,我尝试从“三重人格”的维度来阐释“我的泪又来了”。首先,引导学生发现主张“快乐”的“我”不愿受到任何伦理、道德规训,必然违背父亲的美好愿望,“我”成为反传统的连接点。然而,现实的“我”自生活中形成了是非观念和善恶标准,“我”又是孝敬父亲、听从父亲的,是儿子的道德准则。这时,“我”就面临服从父亲和主张自主选择的冲突,这时的我是压抑的、苦涩的,“我”哭了。我引导学生关注“我”为什么哭了,“我”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对三次泪水背后所隐藏的情感变化进行深入剖析后,学生发现文章中的三次落泪是“我”的情感的真实流露,是本我与自我的融合。弗洛伊德三重人格理论是对人性特点的概括,而文学作品又是作家独特情感体验的凝结,以性格理论来解读文本,不仅能够深入解读文本,走进作者隐藏在背后的情感世界,而且能使学生引起共鸣,进行一次超越时空的情感之旅。可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一些的视角定位,作为解读作品的一个切入点,进入到作者创造的世界里去,才能引导学生用时代的眼光审视和思考散文的主题。

当然,以上所述最根本的依然是教师自身能有独立准确地把握文本的能力与素养。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不能仅仅盯着教参、现成的教案,不能仅仅抱有应付考试的急功近利的心理,唯有静下心来钻研教材,用审美的方式去触摸作品,才能从作品中读出形象、情感和意蕴。这样在课堂上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来帮助学生有效解读作品,语文课堂才会成为学生依恋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杜福磊.散文美学.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0.

[2]施茂枝.体验感悟:阅读教学新的增长点.课程教材教法, 2006, (2) .

[3]朱淑恋.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策略.中学语文, 2008, (3) .

上一篇:明天要远足公开课实录下一篇:关于友情的唯美句子好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