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词《早发白帝城》的诗意赏析

2024-06-27

李白诗词《早发白帝城》的诗意赏析(精选6篇)

李白诗词《早发白帝城》的诗意赏析 第1篇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故诗题一作“下江陵”。此诗抒写了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不写白帝城之极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之速、行期之短、耳(猿声)目(万重山)之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冥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暂作悬殊对比,自是一望而知;其妙处却在那个“还”字上—“还”,归来也。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俨如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细细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然而又何以“啼不住”了呢?我们不妨可以联想乘了飞快的汽车于盛夏的长昼行驶在林荫路上,耳听两旁树间鸣蝉的经验。夫蝉非一,树非一,鸣声亦非一,而因车行人速,却使蝉声树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大抵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是何等畅快而又兴奋啊!清人桂馥读诗至此,不禁赞叹道:“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札朴》)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直说船快,那自然是笨伯;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上三峡》)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其快速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重履康庄的快感,亦自不言而喻了。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赏其气势之豪爽,笔姿之骏利,尚不能得其圜中。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故雄峻迅疾中,又有豪情欢悦。快船快意,使人神远。后人赞此篇谓:“惊风雨而泣鬼神矣”(杨慎《升庵诗话》)。千百年来一直为人视若珍品。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平“删”韵的间、还、山作韵脚,读来是那样悠扬、轻快,令人百诵不厌。

李白诗词《早发白帝城》的诗意赏析 第2篇

《玉壶吟》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抒写了“壮心惜暮年”、抱负无法实现的苦闷,并以丑女效颦为喻来表现自己鄙视权贵、耻与为伍的傲岸性格,反映了诗人当时内心的抑郁和愤慨。全诗豪气纵横而不失之粗野,悲愤难平而不流于褊急,诗笔擒纵结合,亦放亦收,波澜起伏,变化入神,文气浑灏流转,首尾呼应。

《玉壶吟》

【年代】:唐

【作者】:李白

【内容】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赏析】:

清代刘熙载论李白的诗说:“太白诗虽若升天乘云,无所不之,然自不离本位,故放言实是法言。”(《艺概》卷二)所谓“不离本位”,就是指有一定的法度可寻,而不是任其横流,漫无边际。《玉壶吟》就是这样一首既有奔放的气势,又讲究法度的好诗。这首诗大约写于天宝三载(744)供奉翰林的后期,赐金还山的前夕。全诗充满着郁勃不平之气。按气韵脉络而论,诗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共四句,主要写愤激的外在表现。开头两句居高临下,入手擒题,刻画了诗人的自我形象。他壮怀激烈,孤愤难平,象东晋王敦那样,敲击玉壶,诵吟曹操的`名篇《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壮心”、“暮年”三个词都从曹诗中来,说明李白渴望建功立业,这一点正与曹操相同。但他想到,曹操一生毕竟干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而自己却至今未展素志,不觉悲从中来,愤气郁结。三杯浊酒,已压不住心中的悲慨,于是拔剑而起,先是对着秋月,挥剑而舞,忽又高声吟咏,最后眼泪夺眶而出,涕泗涟涟。“忽然”两字把诗人心头不可自已的愤激之情写得十分传神。四句一气倾泻,至此已是盛极难继。兵家有所谓“以正合,以奇胜”的说法。这四句正面书愤,可说是“以正合”,下面别开一途,以流转之势写往事回忆,可说是“以奇胜”。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两句,如异峰突起,境界顿变。诗人一扫悲愤抑郁之气,而极写当初奉诏进京、皇帝赐宴的隆遇。李白应诏入京,原以为可施展抱负,因此他倾心酬主,急于披肝沥胆,输写忠才。“揄扬”两句具体描写了他在朝廷上的作为。前一句说的是“尊主”,是赞颂皇帝,后一句说的是“卑臣”,是嘲弄权贵。“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形象地写出了他受皇帝宠信的不同寻常。“飞龙马”是皇宫内六厩之一飞龙厩中的宝马。唐制:学士初入,例借飞龙马。但“数换飞龙马”,又赐珊瑚“白玉鞭”,则是超出常例的。以上六句字字从得意处着笔。“凤凰”两句写平步青云,“揄扬”两句写宏图初展,“朝天”两句写备受宠渥。得意之态,渲染得淋漓尽致。诗人骋足笔力,极写昔日的腾踔飞扬,正是为了衬托时下的冷落可悲,故以下便作跌势。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东方朔被汉武帝视作滑稽弄臣,内心很苦闷,曾作歌曰:“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史记。滑稽列传》)后人有 “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晋王康琚《反招隐诗》)之语。李白引东方朔以自喻,又以谪仙自命,实是出于无奈。从无限得意,到大隐金门,这骤然突变,可以看出诗人内心是非常痛苦的。“世人不识”两句,郁郁之气,寄于言外,与开头四句的悲愤情状遥相接应。以上八句为第二段,通过正反相照,诗人暗示了在京横遭毁诬、备受打击的不幸。忠愤节气,负而未伸,这也许就是诗人所以要击壶舞剑、高咏涕涟的原因吧!

第三段四句写诗人自己坚贞傲岸的品格。“西施”两句是说自己执道若一,进退裕如,或笑或颦而处之皆宜,这种态度别人效之不得。辞气之间,隐隐流露出傲岸自信的个性特征。当然,诗人也很清楚他为什么不能施展宏图,因而对朝廷中那些妒贤害能之辈道:“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这两句化用《离骚》旨趣,托言美人见妒,暗寓士有怀瑾握瑜而不见容于朝的意思,蕴藉含蓄,寄慨遥深。

李白诗词《早发白帝城》的诗意赏析 第3篇

关键词:诗歌情感,儒道合一,政治理想

一首好诗可能包含很多内容, 或者是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观照, 或者是对自然、历史、生命等的感悟, 这些内容常常蕴涵在诗歌字面之下。因此, 不同的人对诗歌深层意蕴的解读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别。正如杨义先生所言:“山水诗的深层意蕴……涉及自然哲学和历史哲学、生命哲学和宇宙哲学, 但它们并非来自直陈、分析和推理, 而是来自直觉、暗示、联想……这为后人提供反复感受的可能性。” (1) 诗歌正是以其独特的文学形式, 为不同的人对诗歌的多样解读提供了可能性。因此, 我们可以换一种心境来品味李白晚年诗作《早发白帝城》。本文试图以诗歌本身的真谛为基础, 赋予诗歌新的生命, 探讨这种解读的合理性。

肃宗乾元二年 (759) 年春, 李白因永王李璘案受牵连, 长流夜郎。中途行至白帝城, 忽有赦书放还, 一时百感交集。于是东下江陵 (今湖北荆州) , 乃有此作。

早发白帝城 (2)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初读此作, 诗歌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轻松愉快, 加上诗中“千里”、“万重”等字眼构成了一种豪迈开阔的意境。联系背景, 自然会认为这首诗是作者在惊喜交加的情况下完成的。当然, 这种阐释有一定道理。但是, 如果换一种平淡的心境来品评这首诗, 也可以读出诗中蕴涵的另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是诗人借景抒情, 表达内心感受, 流露出看透人生、释去长期背负于身上的政治理想后的淡定之情。诗中意味深长, 甚至还带有伤感的色彩。下文将作具体的分析。

回顾历史, 追溯李白的思想根源, 可以看到李白有很深的儒道结合的情结 (3) , 他所推崇的人物是春秋越国的范蠡和汉代的张良, 这两人都是以儒入世, 以道出世、儒道一家的人物。这种功成身退、明哲保身的儒道合一的理想追求在李白的诗中也有明显的表示, 例如《过彭蠡湖》中, “余振衣出, 羽化出嚣烦” (3) , 《天台晓望》中“安得出羽毛, 千春卧蓬阙” (3) , 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更是明确讲出“申管晏之谈, 谋帝王之术, 奋其智能, 愿为辅弼, 使寰瞘大定, 海县清一, 事君之道成, 荣亲之羲毕, 然后与陶朱、留侯, 浮五湖, 戏沧州, 不足为难矣。” (3) 这种功成身退, 泛舟湖上的儒道思想深深地根植于李白的心中, 成为他的理想追求。

虽然诗中认为这种追求“不足为难矣”, 十分豪迈, 但现实却事与愿违, 翻阅史料, 可以发现晚年的李白早已今非昔比。他一生干谒游历, 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可到头来只落个“赐金放还”的结果。李璘案后他在政治上更不可能有所作为了, 获罪流放夜郎侯, 五十八岁的李白在致友信《流夜郎赠辛判官》中些道:“我愁远谪夜郎去, 何日金鸡放赦回” (4) , 流露出老死夜郎之意。如今突然遇赦放还, 对于毕生追求儒道合一的诗人李白而言, 从儒从道成为一种艰难的选择, 而《早发白帝城》正是作于这种微妙的一瞬间, 蕴含李白的深层情感。因此欢喜自然是有的, 但欢喜过后呢?以诗人敏感多思的心灵, 一个欢喜还不足以承当如此复杂的情感, 也为这首诗不同阐释留下广阔的空间。

诗文的第一句“朝辞白帝彩云间”, 讲的是诗人清晨离开彩云环绕的白帝城。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时行至少奉节县的巫山镇, 巫山镇与白帝城相距不远, 故以白帝为标志来辞别。但是, 从写作学的角度来讲,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选择事物, 都会有一定的原由, 仔细推敲, 可以发现这里的“白帝”并非偶然, 它包含两层含义:

(一) 指白帝城, 它为东汉初年公孙述所建, 公孙述占蜀称帝, 色尚白, 号白帝, 故得名于此。 (2)

(二) 则包含了三国刘备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的典故。

一个是蜀中称帝, 一个是辅助幼主匡复汉室。身处此城, 再回顾前人, 会有一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豪迈之情。这使白帝城已经不是一座普通的城池, 它被蒙上了浓厚的政治历史色彩。后文用“彩云间”来修饰白帝城, 给人一种高高在上、耀眼、可望而不可求的神圣之感, 这除了与白帝城和奉节县的地理相契合外, 还给人一种暗示:彩云间的白帝城是闪耀着光环而有可望不可及的, 充满着神圣的感觉。这让白帝城富有深意了, 它似乎暗示着一种诗人那种可望不可及的政治理想。而众所皆知, 李白是一个在政治上极自负的人, 当年受到召见, 他就喊出了“仰天大笑出门去, 吾辈岂是蓬蒿人。” (4) 如今面对这历史名城, 却选择匆匆的“朝辞”。忆古思今, 不禁让人有隔世之感, 诗人心中的情感是痛苦且复杂的。一个经历过大是大非的年迈之人, 对生命、理想的真谛有一种更透彻的感悟, 李白辞去的不仅是一座城池, 也辞去了一生的政治理想。

承接上一句诗的情感逻辑, 诗文的第二句“千里江陵一日还”是诗歌情感的一个转折。郦道元在《水经注.江水二》有言:“自三峡七百里中……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 暮至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2) 这与诗句有相通之处, 加上李白在同一时期的诗作《上三峡》也借用了郦道元《荆州记》中的内容, 所以这首诗与《水经注》的记载内容是密切相关的。这里的“千里”显然是一种虚写, 从情感上, 诗人卸下一生的政治理想, 乘舟而下, 看到满眼的大好河山, 心中感慨万分, “千里”其实道出李白“济苍生”、“安社稷”积极入世的前半生。史料记载, 从开元十二年 (724年) , 李白开始“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 (2) , 直到天宝元年 (742年) 才得到李玄宗的重视, 但仅三年就被放还, 年老遇永王以为时机到来, 不想终究是梦。这里“千里”幻化出诗人奔走大唐河山干谒求仕的一生, 如今卸下包袱, “一日还”既指写乘舟而下, 也是指对理想和追求理想的生命历程做个道别。

因此, 从情感上, 李白这两句诗蕴含的心情是忆古思今的深沉, 甚至带着伤感。它介于李煜那种“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2) 的深哀巨痛与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2) 的空彻洞明, 犹如宛去心头的一块肉, 心依然隐隐做痛, 但人却轻松了, 这是诗人含泪微笑的一种感悟。

纵观全诗, 诗文的前两句已完成了一个情感的起伏变化, 但并不局限于此, 后两句又将情感推向更高一层, 使得一波三折, 余味无穷。

《岘佣说诗》中讲道:“太白七绝, 天才超逸, 而神韵随之。入‘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如此迅捷, 则轻舟已过万重山不待言矣。中间却用‘两岸猿声啼不住’一句垫之, 无此句, 则直而无味, 有此句, 走处仍留, 急语仍缓, 可悟用笔之妙。” (5) 今人孙绍振也提出李白的七绝中擅用第三句的转折来完成对诗歌的升华。 (6) 在这首诗中, “两岸猿声啼不住”的转化正好使得诗歌情感向更高一层推进。

从三峡渔者的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飞, 猿鸣三声泪沾裳” (7) , 可以发现三峡的猿声是带有悲哀意味的。“属饮凄异, 哀转久绝”的猿声让刚才趋于平静的诗歌心境转为浓烈澎湃的哀感, 有一种情感喷发式的发展, 更加真实地展示诗人丰富的内心。而这种哀声是“啼不住”的, 按照正常的逻辑, 如此悲哀定要“泪沾裳”了。但是下一句“轻舟已过万重山”却对这种情感做出一个巨大的升华, 这也是李白思想的伟大之处。

“轻舟已过万重山”不仅总结了全诗, 也升华了全诗的情感, 猿声再啼、再哀也是身外之事了, 诗人儒道结合的思想中, 儒家积极入世已变得微茫, 道家的追求更加明显, 诗人的心似轻舟, 穿山过水, 泛舟湖上, 这正如诗人当年所言,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7)

因此, 这首《早发白帝城》所表现的正是诗人释去政治理想后的道家追求, 是李白儒道合一思想的一种选择。这种舍儒追道的思想并不仅仅突兀地表现在这首诗中, 而是一脉相承的, 尤其明显地表现在他受到流放夜郎的政治打击之下。例如, 在流放途中, 到了上峡, 回想起秋浦风光, 李白写了《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穿夜郎》, “桃花春水生……三载夜郎还, 于兹炼金骨。” (2) 而遇赦放还后, 李白也表示出“步晚防方蓬” (7) 的道家追求, 入《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中些道:“……得罪岂怨天, 以愚陷网目……弃剑学丹砂, 临炉双玉童, 寄言喜夫子, 岁晚防方蓬” (7) , 和《早发白帝城》所传达出的情感相一致。

当然, 李白的这种情感在生命历程中是有矛盾的, 他放不下道家追求也抛不了儒家入世, 直到临六十岁时还在冀望从军, 叹道“中夜四五叹, 常为大国忧, 安得弄华射, 一箭落旌头” (7) 这是李白儒道思想的矛盾, 也是他的可敬可爱之处, 也更加说明了《早发白帝城》创作时情感的复杂与丰富。

综上所述, 《白帝下江陵》这首诗的阐释是可以多样的, 换一种心境, 把诗歌的视野拉到对生命、历史、想的洞悉感悟上, 品读出诗中的另一种境界。

参考文献

[1]李白.李太白全集[M].王琦 (注) .上海:中华书局, 1977

[2]袁世硕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3]李白研究会编.李白研究论丛[M].四川:巴蜀出版社, 1990.

[4]常振国, 降云 (编) .历代诗话论作家[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6

[5]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李白诗词《长干行》的诗意赏析 第4篇

《长干行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两首爱情叙事诗以商妇独白自述的手法,反映古代商人妻子的生活与情感。第一首诗描绘了商妇各个生活阶段的各个生活侧面,展现了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塑造出了一个对理想生活执着追求和热切向往的商贾思妇的艺术形象;第二首诗从商妇望夫不归说起,一层一层,直到自怜自恨而止,抒写了她对远出经商的丈夫的挚爱和思念,凄切幽怨,缠绵感人。全诗熔叙事、状景、抒情于一炉,形象鲜明饱满,风格深沉柔婉。

《长干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内容】

妾发初复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赏析】:

这是一首以商妇的爱情和离别为题材的诗。它以女子自述的口吻,抒写对远出经商的丈夫的怀念。诗用年龄序数法和四季相思的格调,巧妙地把一些生活片断(或女主人公拟想中的生活情景)联缀成完整的艺术整体。

诗一开始四句,女子回忆童年时与丈夫一起长大,彼此“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景。“十四为君妇”四句,以极细腻的笔触写初婚时的情景。尽管对方是童年的伙伴,但出嫁时仍然羞涩不堪。“十五始展眉”四句,抒写夫妇间婚后发展起来的炽烈爱恋。《庄子。盗跖》云:“尾生与女子期(约会)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小夫妻但愿同生共死,常日怀着尾生抱柱的.信念,哪里曾想到有上望夫台的今日呢?“十六君远行”四句,遥思丈夫远行经商,而所去的方向又是长江三峡那条险途,想到那哀猿长啸的环境,想到高浪急流下的暗礁滟滪堆,不由得为之担惊受怕。“门前迟行迹”以下八句,触景生情,刻骨的相思在煎熬着少妇的心。门前伫立等待时留下的足迹已长满了青苔,盖上了落叶,再加上西园双飞的蝴蝶,格外叫人伤感,因为忧愁的煎熬,自己的容貌也不觉憔悴了。最后四句,寄语远方亲人:您不论什么时候回来,预先都要给家里捎封信,我好去迎您,即使到七百里外的长风沙去迎候,也不会嫌远。

这首诗写南方女子温柔细腻的感情,缠绵婉转,步步深入。配合着舒徐和谐的音节,形象化的语言,在生活图景刻画,环境气氛渲染,人物性格描写上,显示了完整性、创造性。《唐宋诗醇》赞扬说:“儿女子情事,直从胸臆中流出。萦回曲折,一往情深。”评价是很高的。这首诗通过一连串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几乎展示了女主人公的一部性格发展史。并且,随着人物的成长,写出了一对商人家庭的儿女带有解放色彩的婚姻和爱情。诗中的长干,是一个特殊的生活环境,其地在今南京市,本古金陵里巷,居民多从事商业。古代,在商人、市民中间,封建礼教的控制力量是比较弱的。这位长干女子,似乎从小就远离了封建礼教的监护,而处于一个比较开放的生活环境,那种青梅竹马式的童年生活,对于心灵的健康发展是有利的。她新婚时的“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没有某些女子因受封建婚姻迫害的愁苦,而是通过羞涩情态表现了她对于爱情的矜持和性格中淳厚的素质。她婚后“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以及与丈夫离别后的深刻思念,都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真诚平等的相爱和对爱情幸福的热烈追求和向往。这种爱情多少带有一点脱离封建礼教的解放色彩。

李白诗词《早发白帝城》的诗意赏析 第5篇

《忆东山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东山是东晋政治家谢安曾经隐居的地方。这组诗写李白向往东山,仰慕谢安,反映了作者既有政治抱负,又对于权势禄位无所眷恋的思想。诗中用白云、明月来衬托作者的形象,表现了对谢安的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诗写得极其自然随意,毫无拘束之态。

《忆东山二首》(其一)

【年代】:唐

【作者】:李白

【内容】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赏析】:

东山是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曾经隐居之处。据施宿《会稽志》载:东山位于浙江上虞县西南,山旁有蔷薇洞,相传是谢安游宴的地方;山上有谢安所建的白云、明月二堂。了解这个,就会觉得诗里那蔷薇、那白云、那明月,都不是信笔写出,而是切合东山之景,语带双关。李白的诗就有这样的好处,即使在下笔时要受东山这样一个特定地点的限制,要写出东山的特点和风物,但成诗以后,仍显得极其自然和随意,毫无拘束之态。

李白向往东山,是由于仰慕谢安。这位在淝水之战中吟啸自若,似乎漫不经心地就击败苻坚百万之众于八公山下的传奇式人物,在出仕前就是长期隐居东山。当匡扶晋室,建立殊勋,受到昏君和佞臣算计时,又曾一再辞退,打算归老东山。所以,在李白看来,东山之隐,标志一种品格。它既表示对于权势禄位无所眷恋,但又不妨在社稷苍生需要的时候,出而为世所用。李白向往的东山之隐,和谢安式的从政是相结合的。在陶醉自然、吟咏啸歌之际,并不忘情于政治,而当身居朝廷的时候,又长怀东山之念,保持自己澹泊的襟怀。李白一生以谢安自期、自比。“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忆旧游赠谯郡元参军》):“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都是在不同的处境和心情下,从不同的角度想到谢安和东山。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大约正在长安。唐玄宗亲自下诏召他进京,看来是够礼贤下士的了,但实际上并没有给他象谢安那样大展雄才的机会。相反,由于诗人的正直和傲慢,却招惹了权贵的忌恨。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说:“丑正同列,害能成谤,帝用疏之。公(李白)乃浪迹纵酒以自昏秽,咏歌之际,屡称东山。”这就是李白这首诗的背景。从“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可以看出,诗人在默算着离开“东山”(实际上指进京以前的隐居之地)的`时日。流光如驶,岁月老人。他有象谢安与东山那样的离别,却未成就象谢安那样的功业。因此,在诗人的沉吟中,已经包含着光阴虚度、壮怀莫展的感慨了。当初,诗人告辞东山时,又何尝舍得丢开那种环境和生活呢,只不过为了实现匡国济世之志才暂时应诏而去。但如今在帝城久久淹留却毫无所成,又怎能对得起东山的风物呢?所以“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两句中所包含的感情,一方面是向往,一方面又有一种内疚,觉得未免辜负了那儿的白云明月。

李白诗词《月下独酌》的诗意赏析 第6篇

酒与月,是李白一生须臾不曾离开的最忠实的伴侣,无论他走到哪里,身处何方,总会留下有关美酒与明月的兴会淋漓之作。如“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客中作》);如“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通过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李白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既不乏浪漫又带有些许悲凉的境界,而把这种酒月情结发挥到极致的,就是这首《月下独酌》了。

在诗的一开始,我们的诗人是处在花间月下、一个非常宜人的环境之中,“花间一壶酒”,花丛之中,一壶美酒,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可是出乎意料的是,这花丛,这美酒,却反而使得李白心情不畅,原因何在?是因为“独酌无相亲”!李白有一句名言,可以作为此诗的注脚,“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山中与幽人对酌》)。有了志同道合的“幽人”相伴,方可在花间同赴醉乡,尽情分享饮酒的无穷乐趣。可是眼下却无人作伴,要独自一人喝了。但他灵机一动,又为自己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境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从落落寡合的“无相亲”到谈笑风生的“成三人”,李白是在一举手、一投足间完成的,你看他,一举杯,明月成伴,一低头,身影相陪。何其潇洒,何其自在,活脱脱一付天下难寻的“谪仙”面目,岂是他人可以效法、摹仿得来的?天上的月亮是李白在精神世界中永远的知己,也是李白诗歌中频繁光顾的常客。他曾经回忆自己儿时对月亮的最初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出门在外,月光勾起他游子的乡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秋月里,他曾倾述过不尽的相思:“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月光下,他能和古人结为知己:“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所以在读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时,我们一点也不会惊讶与不解,反而认定这才是真正的李白,是那个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的纯粹的、浪漫的、不食人间烟火的“诗仙”李白!只有他才做得出这样匪夷所思的举动,也只有他才写得出如此飘逸风神的诗行。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虽然请出了月亮与身影作伴,可惜,月亮却远在天边,它只能挂在高高的苍穹,不能和李白同酌共饮;影子虽然近在咫尺,但也只会默默地跟随,无法进行真正的交流。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诗人内心仍然是孤独寂寞的,也许大凡天才都与常人在思想境界上有相当的差距,他们的追求与探索也常常会被人误解。比如李白为了建功立业的理想不能实现,不肯做一个御用文人,为唐明皇、杨贵妃的醉生梦死、歌舞升平涂脂抹粉,所以放着京城好好的荣华富贵不享,锦衣美食不要,待诏翰林不干,非要浪迹江湖,还要说自己什么“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这不是自讨苦吃、自讨没趣吗?也许正是这种被世人看来的不识实务,才使他最终落得个“长流夜郎”的下场。与李白有一面之交的大诗人杜甫曾经多次写诗表达他对李白的钦佩与担忧:“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李白二首》)。不过,李白即便落到了“斯人独憔悴”的地步也是绝不会后悔、绝不向世俗低头的,他有一首《独坐敬亭山》诗这样写到:“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不管是有生命的鸟,还是无生命的云,只要是能动弹的,都义无反顾地远离李白而去,剩下的只有那一座纹丝不动的大山了,即使这样,李白还是能够心安理得地安坐山中,修身养性,自得其趣,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所以,李白劝月亮饮酒未果、与身影交流不成的时候,转念一想,能够在花间月下,饮酒作诗,而远离世俗的杂念干扰,不正是当初醉卧长安时求之不得的赏心乐事吗,那么就在这美好的春夜里,和天上的明月与地下的身影一道,及时行乐,不醉不休吧。但是一个“暂”,说明李白也清醒地知道,这种解脱不过是暂时的,不过,大概也许正是因为其短暂,所以更显得珍贵,不能轻易放过。 [1]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以下诗歌就由平声韵转入了仄声韵,情绪也显得更加激昂了。此时的李白,已经酒至半酣,渐至佳境了,只见他亦歌亦舞,憨态可掬,他醉眼向上望去,空中的月亮好像在随着他歌唱的节奏徘徊起舞,他醉眼向下看来,地上的身影更是随着他的手舞足蹈而摇曳不定。这一切似乎都显出一种莫名的凄凉与寂寞,而他觉得能够有它们来陪伴已属不易了,“交欢”一词,显示出诗人对此的知足,的确,美酒使李白忘却人间的烦恼,明月给李白带来心灵的安慰。在这种无人相伴的“交欢”中,诗人终于沉醉了,而在沉醉之前的最后时刻,李白还意识到,只要他一醉倒,什么月亮、什么身影也都将回复到它们原先的形态,这个以他为中心的临时组合将不复存在了。不过,他并没有丝毫的灰心丧气,因为他与月亮和身影这种关系是长期稳定的。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这并不是李白第一次的月下独酌,更不会是最后一次,因为李白所选定的人生道路,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注定要以寂寞与潦倒为伴的,所以除了自己,他是没有人可以依靠的。这也是他之所以在一生中最崇拜的就是义不帝秦的鲁仲连这种独往独来的英雄的原因所在吧。因此他要说“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所以他只能引天上的月亮和地上的身影这些“无情”之物,为一生的知己,这可真是此时无情胜有情了。与无情之物交欢,自然而然地显示出当时的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可以想象李白当初在长安待诏翰林任上,有的是人迎奉吹嘘,可是离开京城、身陷囹圄之际,却饱尝了世态炎凉。但是,透过这番在花间月下的独酌与独白,人们可以清楚地感到,李白仍然是历尽挫折,初衷不改。李白作为盛唐诗人的代表,所以为后人推崇备至,正是因为他诗歌中表现出来的那种与生俱来的旷达与出神入化的浪漫。乾隆皇帝也是从这一角度对《月下独酌》加以肯定的,“千古奇趣,从眼前得之。尔时情景虽复潦倒,终不胜其旷达。”

《月下独酌》是以感情跌宕起伏和率性纯真而著称的,通观全诗其感情波澜可以明显分为几层起伏,第一句起首是扬,“花间一壶酒”,而第二句紧接着抑,“独酌无相亲”。但是接下来的两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扫这种无相亲的冷落,孤单。在诗歌的第一部分的结尾所出现的这种局面,是一种经过起伏、努力后获得的由冷清到热闹的场面。这第一起情感的起伏可以看作是序幕的拉开,是“月下”场景的布置与“人物”(包括虚拟的月亮和身影)的出场。虽然出现了一点困扰,但还是比较圆满地顺着诗人自己设想的轨迹进行的。

诗歌的第二部分也是四句,诗人同样又经历了一次由悲凉到喜悦的情感的轮回。从感叹月亮与身影这两个招呼来的酒伴的不尽人意,到全然不顾、自得其乐的忘我境界。诗歌的第二波起伏是情节的正式展开,是“独酌”的实施,在这一阶段,诗人靠着自己虽然热烈但却是孤独的心境,在执着地追求一种如果不可能完美,因为在孤独寂寞的境遇下,只有“不解饮”的月亮和“徒随身”影子,已经不可能完美,但至少也是理想的境界,尽管“暂伴月将影”一句的“暂伴”多多少少透露了作者心中那一丝无可奈何的惋惜,但是“行乐须及春”却说明了诗人已经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从而实现了这一次不再需要借助任何外界因素的自我满足的“独酌”。

诗歌的第三波起伏是独酌的高潮与升华,在这一阶段,诗人已完全被自己创造出来的这个“月下独酌”的境界所陶醉,零乱的舞步,徘徊的月光,似醉似醒,物我一体,诗人在尽欢之后,马上就要在花间月下的美酒之乡沉沉睡去了,但就在他的神志清醒的最后一刻,他没有忘记再次与那两位与他一起成就“独酌”的月亮与身影做出长久的约定。“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种不离不散的执着情怀,我们只有对李白的身世和追求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才有可能真正体会。

上一篇:乱世枭雄作文下一篇:我的军训日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