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零距离》有感

2024-05-17

读《零距离》有感(精选10篇)

读《零距离》有感 第1篇

《零距离》读有感

听妈妈说,世界上最美好的语言就是诗。那么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呢?仅仅是两极之间吗?直至我认识了泰戈尔,我才了解了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什么。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就是这样一首诗,没有美丽的修饰,没有华丽的词藻,全诗重复着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而是......,给人一种音乐的美的享受,又有一种冰冷刺骨的悲哀。

全诗的抒发的情感层层递进,让读者的心随着诗的节拍一起跳动。想一想:比彼此相爱却无法表白更遥远的是将他们分隔开来,比痛彻心脾的思念更遥远的是将自己的感情掩饰;比把思念埋在心底更遥远的是尚未相遇便注定今生无缘......读着这一节节诗,眼前仿佛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双双蝴蝶被风打散,并肩的双星愈飞愈远,同枝的黄花无法相依,含情的落叶难以归根......!从古至今这样的事还少吗?梁山伯祝英台有情难全,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坎坷中追求......啊......!

这一个字似乎可以诠释我的内心的全部。每每读罢这首诗,我的心都会被两种不同的感情所充斥:一种是悲伤,为爱不能完美而悲伤,感慨人生中的阴晴圆缺,悲欢离合;另一种则是欣慰,因为,至少还有爱!

或许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正像诗中说的那样,是飞鸟和鱼儿的距离,因为一个在广阔的天空,一个在深邃的海底。

我不知道是否读一首诗就会有这样矛盾的感受,不过,我越来越喜欢诗爱情诗了,因为她们是最美好的!

读《零距离》有感 第2篇

朱德江老师的课堂体现了学生的自学和问题的提出。而张齐华老师的课注重学生的操作和想象。

张齐华老师呈现的是《圆的认识》。从用圆规画圆开始,让学生画出大小不一的圆,边画边体会到底是谁决定了圆的大小。

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离不开想象,而张老师恰好利用这点,让学生充分想象,进一步认识圆。

比如:呈现同心圆图片,想象它像生活中的什么?考察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像标靶。”

“像涟漪。”

“像棒棒糖。”

“像黑洞。”

……

学生的思维很开放,想到了很多生活中相像的事物。

再如:呈现内部有线条的圆,问像什么。学生又展开想象:像车轮、像披萨、像抽奖的转盘、像旋转的风车……

我在思考:问什么张老师让学生想象图形的生活原型?

这样是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生活中的圆很多,而且通过提问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很多事物的设计都运用了圆的特点,比如标靶为什么是圆的而不是方的、车轮的车轴为什么在中心等。

接下来的想象活动更是精彩。只给出信息:

1、圆的半径是15厘米。

2、圆的直径是135米。让学生猜想老师带来的物品分别是什么。在交流的过程中再次强调圆的大小与半径有关,圆中线段直径最长。

再读《零距离接触美国课堂》有感 第3篇

一、家长的选择,什么是快乐的童年?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随着人们对自身发展的不断需要,也许还有对社会某些方面的不满……无论怎样,折射出人们对教育最大的不满就是对学校教育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尤其对基础教育产生了不小的冲击。我站在讲台上有十几年的光阴了,更多的时间是与低年级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打交道。作为老师,我最大的感觉就是现在低年级学生的家长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甚至和高年级学生的家长也不同。很多低年级学生的家长和老师在沟通的时候,说的最多的就是:我就希望孩子快快乐乐的,没有压力,幸福成长……这几年,我不得不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到底怎样的教育才是无压力的教育?才能真正带给孩子快乐?也有一些家长从国外留学归来,带着近乎鄙视的态度去评价我们的教育,认为我们的教育就是扼杀孩子的天性,说迟早还是要把孩子送出国去……不可否认,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我们的孩子确实承受了比美国教育更多的学习压力,但这首先不是一个学校的问题。一个国家的教育必然有着自己的历史传承,更有着强烈的教育目的。在现行体制下,我们的基础教育已经在努力践行新的教育理念,在寻找新型的教育改革之路。比如我校的低年级教育改造计划,以及我校一直推行的激励教育,都是在为孩子们更好地发展做着必不可少的准备。其实,孩子快乐不快乐,真的远远不是写不写作业这么简单。

从《零距离接触美国课堂》这本书中我们不难发现,虽然两国的教育体制不同,知识学习的内容不同,但是美国孩子从小接受的行为规范教育和养成教育与我们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例如,美国的学生从小就接受爱心教育、责任教育、礼仪教育。再看看我们现在提倡的“信心,责任心,爱心”教育,不也正是致力于发展孩子们的这些行为规范吗?平心而论,现在最难的并不是教孩子学习知识,而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就拿阅读习惯来说,一年级刚入学的时候,班级里可能只有个别孩子是属于真正热衷于读书的孩子。真正爱读书的学生,表现在对读书有兴趣,读的书范围广,能读整本的书,读后有思考。这种孩子往往也表现出学习上的“省心”和“超前”,他们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都会在开学初显得略胜一筹。经过一个学期的引导,班级里已经有一半的孩子能走进阅读,这部分孩子收益最大的地方是识字量的增大,理解能力的提升,学习能力的提升,沟通能力的提升,表达能力的提升。有一部分孩子甚至在刚入学时基础明显较弱,但是在坚持阅读后,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相反,有一些家长简单地认为孩子的快乐就是玩得痛快,没有配合学校真正进行阅读习惯的养成。因此,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这些孩子的学习能力没有多大提高,把入学前的“老本”吃完以后,呈现出的便是学习起来逐渐感觉吃力。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再过半年,那么本来看着不错的孩子,在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甚至是写作能力上,都会出现弱势。而在西方,甚至其他更多的亚洲国家,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学校和家庭非常重视的事情。阅读和学习无关,但是对于我们今后的生活却有很大的关系。

再比如我们的行为规范教育,许多家长有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爱孩子、尊重孩子就是说不得、碰不得。很多家长对孩子的一些不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视而不见,甚至还会助长。记得去年寒假去逛宜家商场,在一楼出口处有个卖小吃的地方,旁边是一台供顾客自己接饮料的机器。我正站在一边休息,一个孩子和他的爸爸走到了饮料机的前边。只见这个孩子接了一杯,还没喝就直接将饮料倒进了水槽里,接着又接了一杯,然后又倒进了水槽里。我正奇怪是这两杯饮料的味道不同都不爱喝吗?只见这个孩子又接了第三杯,喝了一小口,在嘴里漱了漱就便直接吐到了水槽里,然后又去接,又去吐……我看呆了。然而令我更气愤的是,这个孩子的爸爸不但不阻止,还笑呵呵地说:“哇,你这样别人还能不能喝啊?”……当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家长为什么不及时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难道不知道自己和孩子的行为有多么丑陋吗?难道说,孩子这样的“快乐”就是叫作童年的快乐吗?

二、“教育”的选择,你要教给孩子什么?

作为教师,除了给孩子学科知识的传授之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良好习惯”是个很广义的词,包含的内容也很多。我觉得,其实最好的习惯是自我约束的能力。比如我不大爱看书,可是不看书不学习就会有危机感,那我就会强迫自己拿起书阅读学习。又比如,学生不想写作业,但是学生不写完作业我心里总感觉不踏实,总觉得自己该做的事情没完成,所以就会及时去督促检查。这样的内在驱动力的形成,也许就是雷夫先生提到的第六个层次吧!

孩子进入小学的时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虽然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家庭教育应占很重的比例。不可否认的是,学校教育对孩子的行为养成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经常听见有教师批评孩子:“这孩子怎么这么……一看就是家长没教育好。”我并不赞同这种说法,孩子的教育必然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教育的结果,任何一方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教师,不能只把自己看成是“授业,解惑”之人,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传道”责任。

我国现行的教育和西方教育在行为规范方面相比较,方向都是相同的,然而在做法上却有很多细微的差别。比如,我们中国的学校会经常要求学生下课后不要乱跑,不要喧闹,这个要求是没有错的,但是对于孩子,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不跑不跳他们又能干什么?我们试着想象一下,一群一二年级的孩子,下课后让他们安安静静地待在教室里或走廊上,不跑不跳,不吵不闹,又没啥事干,这种情况可能会出现吗?教育不仅仅是一个规则,一个命令,教育应该是实实在在的、扎实有效符合实际的活动。在美国,首先在给孩子制定哪些行为规则(这里是规则,绝不是大的条条框框)、怎样制定等方面,学校都会对教师给予详细的指导,也就是说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出什么要求,如何提出要求,要求到什么程度,教师的心里都非常清楚,知道自己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该怎样去做。然而,我国的教师在师范毕业后就完全属于摸着石头过河,教学经验属于口口相传,因此这也就造成了教师教育能力的不同。没有一套成熟规范的制度,只靠教师的个人能力和素质,那么学校教育必然会受到影响,教育效果也就会参差不齐。

读《零距离》有感 第4篇

关键词:孤独 隔绝 电影语言

During the first-time reading, this short story immediately reminds me of the scenes in Wong Kar-wai’ movie: in a specific setting, usually a narrow space, the hero and heroine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without much real contact; they seldom talk to each other; they just go about their own life. The communication is conducted by the details: color, minute movements, glances, all of which send the messages to each other.

But actually this story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Wong Kar-wai’ movie, which is full of beautiful women and handsome men and appeals to the social elite group with particular taste. The heroine in this short story is a fat girl, dubbed as Fat Maz, who is everything but pretty. However, this story do share a very important element with Wong Kar-wai’ movie: the theme of this story is the unbearable loneliness felt by people and how the character try to get out of his or her life of loneliness, just as the theme of most Wong Kar-wai’ movies.

Fat Maz is surrounded by people all day long, yet she seems to be the loneliest person on this planet. She works at her parents’ news agency. She has no friend, let alone a boy friend. Her father is an angry man, who does not seem to harbor much tender feelings for his little girl; Her mother is almost mute except for the drumming of the old radio, which is not even her own voice. They have raised Maz, and they feed her and give her a job. Yet they don’t pay attention to her. Conversations seldom occur when they are together. It’s like three of them are strangers living and working under the same roof. Finally, a tall dark man comes into her life. He reads a paperback novel called Distant Lands every lunch hour for fifteen minutes in the news agency. That is the highlight of the girl’s daily life. It may be a mystery even to the girl herself that which part of the man attracts her. Is it because that he is well-dressed, or that he’s been reading a book named DISTANT Lands, or that he comes to read when she is alone? Either way he becomes the object of her infatuation. She feels like he is the only person that is connected to her because they share something--the lunch-hour conspiracy. She lives in a prison called Solitude until he comes. He is under her wing during that limited time period. She even goes through a few crises for him, not that he knows. The blurb on the back cover of the book “You will want this book never to finish” speaks right into her heart. But everything has to end somehow. The Nescafe colored man turns the last page. The strange or ironic thing about this little crush is that they don’t actually exchange any words. The first time she tries to relax him by asking ‘interesting?’He does not answer and just pass the register with his eyes downcast. The last time he thanks her, tips her, and says goodbye to her. She says nothing. And he tips her like she is a waitress! She thinks they understand each other. But do they really have a tacit understanding? There is no doubt in the girl’s fantasy though. She winds around her finger with the long black hair left behind by the man, and she puts the starchy-new note between her breasts. She gets the sexual satisfaction with her fantasy. It’s hard to tell whether she is happy or pathetic at that very moment.

It’s like that she is living in an isolated distant land. No matter how hard she tries to reach, she touches nothing. The loneliness between the characters in this short story seems unbreakable.

And the author presents us this thought-provoking story by using a very simple but quite cinematic language. Just as said in the beginning of this essay, the reading of this story is accompanied by one scene after another in my mind, because the whole story goes like a movie being played. Sometimes I can even discern how the camera moves. The camera moves closer when the details are covered, and it stays still for a while when shooting some important details: his Nescafe hands, the gloss finish of his downpointed brow shining in the fluorescent light, the little snapping movement of his page-turning, and especially the facial expression when the girl they called Fat Maz watches the dark man leaving the last time.

The succinct and cinematic language makes the whole piece palpable and graphic. However, the other element that maks this short story have a depth is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descriptions. Why the author chooses a fat girl as the heroine. What does fatness represent? Fatness means resignation. Keeping fit requires energy and determination to fight with life itself. Yet the girl is not totally resigned. In her partial resignation, she keeps an eye on her weight because she can feel herself growing fatter everyday. She tries to reach out to break the isolation, and she fears that the other fat red woman in a shiny cardigan could be her future. The thing that is patently missing in the other woman is the will to have a different life more than the life in a small seaside town. The name of the book that the dark man reads also reflects the girl’s inner desire: she wants to get away from her life, which is also the reason why she would bicycle out to the edge of town and look along the highway. She hates the smell of the harbor. One day when she cannot smell of it at all, it means she is totally resigned.

读《零距离》有感 第5篇

——读《距离》有感

泰戈尔曾说过: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其实,我认为大诗人眼中的最远距离并不遥远,只要对心爱的人大胆的说出“我爱你”,这最远的距离不就消失了么?

有时一个善意的眼神,就可以缩短与路人的距离;有时一抹微笑,就可以缩短与新朋友之间的距离;有时一句祝福,就可以缩短与老师之间的距离···

当我们总抱怨与父母有心灵之间的距离,有越来越深的代沟时,我们是否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我们总爱说是因为时代不同,但其实是因为我们缺少一座沟通的桥和一双发现爱的眼睛。

有一次我期中考试考得很不理想,我踏着沉重的步伐回到了家,可收到考试情况的妈妈却严厉地责问我。妈妈嫌弃的眼神,让我觉得心中一凉,觉得自己的努力妈妈熟视无睹,自己的自责妈妈不理解。因长期的学习压力而压抑着的心情终于爆发,我哭着吼了几句就逃出了家们。我犹记得那天的天是灰色的,蒙蒙地下着雨,暗青色的雨滴,密密地洒落在水泥地上,没有一点要停的迹象,如同我的泪水。我坐在马路上,冷空气将我包裹,瑟瑟发抖的我想起了妈妈温暖的拥抱,想起了妈妈每天早上给我热的牛奶,想起了妈妈在我深夜与作业对战是递来的热乎乎的夜宵,想起了妈妈对我的好。冷静片刻后,起身准备回家的我突然看见衣着单薄,神色焦急的妈妈。她摇晃地打着一把伞,在雨中寻找着我。我知道妈妈是爱我的。回到家后,我们冷静的坐下来谈了一个多小时,还定下每周五为谈心日。

读《守望的距离》有感 第6篇

生活本来就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它不会因为痛苦或者快乐而改变形状。《守望的距离》是周国平先生的一本散文集,里面记叙了他对生活的感受,每一篇散文都扣人心弦。

作者说他的孤独“带着如此浓烈的爱意,爱着田野里的花朵、小草、树木和河流“在这本书中,他怀着对生活的深深爱意,谈人生、生活的境界。他认为一个人不能吧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在现实的世界中,在其中随波逐流。“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宇宙,都应该有一个自足的精神世界。这是一个安全的场所,其中珍藏带着宝物,任何灾祸都不能侵犯它。”他告诫人们,不要琐屑的生活淹没自己,不要失去自己,更不要是去精神花园,一个人拥有了精神家园,他就有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守望的距离,正表明精神家园和守望血药恰当的距离,一守望的距离面对人生,面对生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守望代表着一种期待是守候。

读《守望的距离》有感 第7篇

最近阅读了周国平先生的《守望的距离》一书,让我深受感触。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探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书中饱含哲学思辨,人文思想和人生寓言,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融理性与激情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内涵睿智深刻,虽然是上个世纪的作品,却依然动人心弦,因为我们都是热爱生活之人,都希望寻求到人生的意义与真谛。

在本书中,先生怀着对生活的深深爱意,谈生活和人生的境界。先生说他的孤独“带着如此浓烈的爱意,爱着田野里的花朵、小草、树木和河流。”他认为一个人不能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在现实的利益世界中,在其中随波逐流。“人必然有人格上的独立自主,不能攀援在社会建筑和他人身上。”在人的现实生活之中,还应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家园。失去精神价值的生活,纵然轰轰烈烈,也只是浮光掠影的表象,是空虚无聊的生活。“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都应该有一个自足的精神世界。这是一个安全的场所,其中珍藏着你最珍贵的宝物,任何灾祸都不能侵犯它。”他告诫人们,不要让琐屑的生活淹没自己,不要失去自己,尤其是不要失去精神家园,一个人拥有了精神家园,他就拥有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先生还对探讨死亡情有独钟,因为死亡和人生的意义紧密相连,即所谓“未知死,焉之生”。对生命的思考,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寻求,全出于人只有一次人生。人总有一死,无论经过多少喧哗和骚动,有过多少梦想和荣光,总要走向寂灭。他认为人如果想明白了生生必死的道理,就不会看重和孜孜追求到头来却一场空的浮利虚名。因此他感叹“我们短暂的生命过于拥挤,我们把太多的光阴抛洒在繁忙的工场和喧闹的市场”。他觉得一个人思考了死亡,就像是“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如此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 先生的这本书充满了睿智和哲理的隽永内涵,让我感到这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是一种人生境界与另一种人生境界的碰撞。充满魅力的近乎格言和诗语的语句,深深触动了我,让我不禁思考自己的境遇,思考我的人生,思考自己的灵魂。国平先生将这本集子命名为“守望的距离”,正说明精神家园的守望需要恰当的距离。我愿以守望的态度来面对人生,来守望我的快乐与幸福。

读《观书有感》有感 第8篇

《观书有感》初一读来, 诗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清新淡雅的风景画:半亩方塘, 一泓池水, 水光清澄, 波平如镜, 没有一丝涟漪;红日、白云倒映其中, 美不胜收, 天上云卷云舒, 日升月落。一位诗人在方塘边静坐深思:方塘的水为何长年这么清, 这么深?也许此时诗人在方塘边小径上徘徊, 当他看到方塘的水的源头处有一条小溪, 顺着小溪, 眼光再沿小溪上溯, 发现远远的溪流也许来自一座山, 也许来自一道瀑布, 站在方塘边也许还能听到瀑布的一点响声。此时作者也许心中有一个惊喜:方塘之水之所以这么清, 这么深, 原来是有源头活水来啊!

但令我们惊奇的是:这一美景竟然和读书的感受极其自然的结合在一起。塘边的朱熹, 捋着长髯, 手中拿着一本书, 忽有所悟:一页书, 一卷书, 不就是半亩方塘吗?打开书本, 面对的就像半亩方塘;阅读书的内容, 简直就是池中的天光云影。那么, 读书为何有如此美妙的享受呢?荀子《劝学》上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一个人时常的不读书就会言之无味, 面目可憎;一个人时常的读书, 就会与古今哲人交流, 人生的境界, 自身的觉悟就会日有所进。书上的知识就是源头活水, 滋润着自己干涸的心田, 使自己的内心就像半亩方塘一样澄澈清明。会心的朱子顿悟后挥毫写下了这首小诗。老实说读这首诗, 使我想到了释迦牟尼菩提树下悟道的情形, 而这首诗就是朱子的读书悟道。是因为有长期读书积累的丰富知识。举例说吧:红学家们读《红楼梦》, 那是一种享受, 因为他们拥有广博的知识, 如果让一个小学生来读, 恐怕就会是另一番情景了。

今天我读这首诗, 一方面使我领略了朱子的读书之乐, 读书境界:书光悦人性, 理趣空人心;一方面使我仿佛置身于青岛崂山龙潭的潭边, 潭水清而深。上有龙潭瀑布的水长年注入, 下有龙潭水库大坝的阻拦, 不过不是完全的阻拦, 而是多余的水可从大坝上流过。这样进出收支平衡, 潭中的水四季总量不变, 可谓流水不腐, 否则光有源头的水进, 没有水出, 最终就会像“死海”一样没有生机。一个人光读书, 不进行知识的思考梳理, 不断的扬弃一些浅见陋识, 就会成为一个书橱式的书呆子, 只有多读多思, 继承一些, 扬弃一些, 方能步入读书的圣境, 成为一个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人。当年的朱子也许就是这样的一位书海中的弄潮儿, 令我们后人仰视。

读“书法”杂志有感 第9篇

倘若领导同志或所谓名人的字,写得的确卓越,够得上法书,我不但不反对这么办,而且双手拥护这么办。但恕我率直,有的写得却实在并不出众,甚至是毫无足观,而刊物却偏要借重,这就很值得商榷了。因为你办的是“书法”杂志,而不是任何其他别的什么东西。我相信,有些领导同志由于工作关系是题过一些字,但却未必就自视为书法家。他们未必就那么不谦虚。我们也不要迷信名人都能写得一手好字,他们可以因其那些方面的成就而有“名”,却未必然在这些方面有其“实”。在“彼”为权威,在“此”就可能并不出众。这就象鲁迅说的,决不要相信,无论什么人一到某种地位,就都能成为“通人”。孔子不是还要以七岁的项橐为师吗?就是因为孔老夫子这位大圣人、大权威,不得不在小孩子项橐的智慧面前甘拜下风。当然,编者难免有其苦衷在,不能完全责备他们。因为如果他们真正敢于有点标新立异,独辟蹊径,而并不这么办,那么被人扣上“脱离政治”、“不为社会主义服务”之类的帽子,还是很不好受的。这曾经是风气使然。但时至今日,还很浓厚地存在这么一种风气,就未免令人有点不解了。

我不懂外国文,不知道外国的书籍或杂志是否也都这么办。那么我就查一查中国的古书吧。手头正好有一部《全唐诗》,这就只好请教它了。也是打开一看,果然首先映入眼中的正是太宗、高宗以及历代后妃之作,然后才是各家诗人之作,包括我们的伟大诗人李、杜在内。我这才有点“解”了。虽然不是“于今尤烈”,却的确也是“古已有之”。我们不免也承接了这么一点“流风余韵”。《全唐诗》是通政使曹寅奉命主持编辑的,这么做可以理解。可是,难道我们今人不应该比他“解放”一点吗?

九年级学生读守望的距离有感 第10篇

守望的距离有感

“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向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然而,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圣地。作为有灵魂的存在物,人的伟大和悲壮尽在于此了。” 只读过周国平的一本书,叫做《何来何往》。在此之前,在豆瓣上看过一些关于《灵魂只能独行》零星的书评和笔记。当时对这样的一句话印象很深:“黑暗之中我们并肩行走,彼此独立,又彼此相依。无惧无惊,无怨无悔,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后来在读《何来何往》的过程中发现了和这句话意义很相近的一段话(即第一段引用的话)。而且前几天去图书馆随便翻了他的几本书,发现书与书间有相当部分是雷同的。但如果把他仅作为一个哲学家来看的话,周老师在把文学方面已经很成功了。他已经尽可能的把哲学用直白的、比较文艺化的、适合大众阅读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人读起来少了很多枯燥与晦涩。我想对于大多数想通过阅读几本哲学方面的作品来增加一些人生厚度的人来说,他们会选择《灵魂只能独行》而不是《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或者《存在与虚无》。

他还有一本叫做《各自的朝圣路》的书。我一直觉得这个题目和《灵魂只能独行》有些什么联系。 在一些个辗转反侧的夜里,这两个关于灵魂和道路的命题一次次的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难以入眠。尽管答案已存在于题目表面:要独立的、自顾自的、带着孤独去寻找那条只存在于内心深处的神圣道路,才能得到自己梦想的东西。我相信许多人都有能力独自摸索出这个浅显的道理,尤其是那些已经找到那条通向实现梦想大道上的人。

可是现实生活中,如果你去做一个关于梦想的抽样调查的话,我想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处在迷茫中的,即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更别提为梦想而奋斗了。他们只是和许多人走在同一条大家都不知道通往哪的宽敞的路上。因为有许多人,假使前方有危险而不幸自己也遭遇了不测,看到别人同样凄惨的命运会给他们带来许多安慰,许多哲人都说过这样相似的话:缓解痛苦的最好办法就是想着那些受着同样痛苦的人。还有一部分人隐约知道该走向哪条路,却不敢轻易去尝试。因为每一条路看起来都异常崎岖和漫长,人们必须为自己的草率和冲动付出代价,所以他们也处于彷徨和痛苦中,而且甚于前一种人。就好像那首诗说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就在你面前,而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有少部分人是已经独行在路上了的,这条路或许不是他们自己试探出来的,他们中有些人也许还不知道自己有多幸福,但他们最终会知道的。他们终有一天会懂得感恩,感谢上苍,感谢父母,感谢把他们引入这一道路上的一切。

我认为要让灵魂独自走上这条朝圣路需要相当的运气,也可以将其称为天意。幸运的人很快就会发现那条对于自己来说正确的路,运气差点的就只能一边鼓舞自己“尽人事,听天命”一边继续尝试了。但如果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应该是他们孩童时期的引导者,尤其是父母。对于对这个尘世还一无所知的孩子,父母是最好的引路人,一个明智成功的父母也许会首先考虑遗传因素,然后将其与孩子的性格特点相结合,再给孩子指出一条比较接近理想的道路,让他们少了许多或许不必要的尝试,从而缩短了实现理想的时间。然而拥有这样的父母归根结底也是好运气的一种。人生短暂,白衣苍狗,有些人终其一生都会在内心的挣扎和痛苦的抉择的纠缠中度过。但这种人是值得尊敬的,他们就好像直面惨淡人生的勇士,哪怕最终得不到俗世的认可。

许多年来,也曾试探着走过几条路,但都浅尝辄止,最终无功而返。许多年后,每当想起那些最宝贵的童年时光,我都会问自己,如果当时坚持下来了,那现在的我会是什么样子?但那只是如果,但人生没有如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慢慢的,我发现我开始疲于尝试,或许是累了,或许是到了这样一个注定会茫然的年龄。我觉得我的周围除了一片迷茫什么也看不见,我觉得我失去了一切,我觉得我彻彻底底的迷路了。虽然一直牢记着这样的话: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就是你开始得到的时候。虽然也看见别人这样写到过:你不会找到路,直到你迷路的那一天。

“式微、式微,胡不归?可是我连回去的路都记不得了。此时的我已深陷堕落的泥潭,在痛苦迷茫之间苦苦挣扎,dota成了我的麻醉剂,让我还可以沉醉在为自己编织的谎言里,妄想着有一天能将dota作为自己的职业。尽管我深知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有些爱好不能称之为爱好,这一点直至今日我才渐渐懂得。一眼能看到终点的路我们不要去走,明知是徒劳无功的事不要去做。大二寒假在没日没夜苦练dota的休息间隙,我完整的读完了一本《心经述议笔录》。在开学的前一晚我鬼使神差的在qq上发了个状态:再见,dota。于是直到今天我没再打过一次dota,这是近几年来我觉得挺神奇的一件事。但是那段有dota陪伴的日子,却是一段幸福与痛苦交织的复杂时光。记得那时我会赋予其中每一个人物特殊的意义,让他们栩栩如生的存在于我的脑海里,我甚至一度爱它如恋人。时至今日,我也时常会想起它,想那些静静躺在文件夹里的replay记录我一次次的“辉煌”,想念我最喜欢的奈门摩尔。从《心经》开始逐渐重拾读书的爱好。心里的那份负罪感和躁动也随之慢慢的平息下来。但四周还是一片雾茫茫,迷茫依旧没有散去。佛法接触了一些,但除了让我平静下来,并没有为我拨开迷雾。在旅行早已成为陈词滥调的今天,我开始偶尔出去走走,因为觉得这来自己实在太闭塞了。不奢求也不相信什么“间隔年”,我只是想走走。但是脚永远不能代替心灵走路,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大半个中国走过,依旧分不清方向,但是心态里乐观的成分却增添了不少,这让我有继续尝试的勇气。虽然同意一些关于悲观论的一些宗教或是哲学观点。)对叔本华的“人生是由痛苦和无聊组成的”理论深表赞同,也对佛陀的教诲“诸漏皆苦”深信不疑。但是对于资质平庸的我们来说,当乐观来袭时,还是会不自主的嘴角上扬,内心洒满阳光。带着久违的笑容,再一次开始在迷雾中探索。在偶尔夜不能寐的日子,默念一段揭,尽量让自己沉静下来,以更好的姿态迎接第二天的朝阳。 不懂耶稣,却也祈祷。不拜佛祖,但也读经。不信真主,仍有颗朝圣的心。前方的路依然影影绰绰,但“维以不永伤”的日子却已经一去不返。生而为人,何尝不是一种幸福。既然前世那么虚无,来生又那么缥缈,那就紧紧抓住当下的每一天吧。灵魂只能独行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或许每个人的解脱之道都存在于内心最深处,耐心的等待着最终被发现的一天。

守望的距离

曾经爱上了夜空中翩跹的孔明灯,看它们仿佛米白色的小花从天使的手指间散落,在冰样的天空中无声地霰雪似地飘扬,美得空灵,美得澄澈。但当一个点燃的孔明灯近在我的眼前,粗制的纸罩和一块小小的方蜡烛,那摇曳的烛光微弱渺茫,吹口气就会灭了,散了吧。我心里又生起一种说不清的落寞。

后来我想,孔明灯是对的,它那美丽的姿影就该只属于那遥远广阔的夜幕,好避开凡尘纷扰,与星星的清辉相伴相守。大家都欣赏远点的一枝清兰,都爱雨巷中款款走来的丁香女孩,都触动于远行的亲友踽踽离去的背影。这样一种朦胧而可望不可即的美,往往更容易拔动人们心中的琴弦。其实,对于美,远远欣赏就够了。一定的距离不仅给了我们想象思慕的空间,也是对美本身的一种尊重和珍惜。

那些翩飞的大蝴蝶不也是如此吗?退回更适宜自己生存的深洞,拒绝不速之客的烦扰。它们珍爱自我,寻求适宜环境的本能,恰恰维护了美的尊严,增添了美的神秘。

人们都怀有一种天然的好奇心,对于喜爱的总想一探究竟。这样的好奇心引领我们去揭开美神秘的面纱。然而,如果缺乏一定科学的认识和了解,好奇心不仅不会带领我们走近美,反而让原本脆弱的美本身消退或离开。对蝴蝶的习性不了解而点燃了的一支小小的蜡烛如一粒不和谐的石子掷入这美丽的生灵波澜不惊的生活湖面。我们无意的接近最终成了一种谁也不曾料到的伤害。美成了一个破碎的玻璃饰物,那些碎片,也割痛了我们的双手。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有一份关怀和欣赏美的心情,而是不懂得如何守住那一份美。川端康成说:“凌晨四点,看海棠花未眠。”我们确实需要怀有一份美好的情愫,静静聆听一朵花开的声音,让自己柔和的目光成为经过深沉思虑后发自心底的呵护和润物无声的细节之爱。这是把握了一定距离的对美冷静而深沉的爱。而那些鲁莽者的接近,则往往扼杀了美的萌芽,惊走了翩飞的彩蝶。

何必寻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只用温柔的目光去守护,一朵水莲的不胜娇羞。没有小楫轻舟,亦可梦入芙蓉浦。

《守望的距离》读后感

在我这个年纪,读周国平的文章应该不算晚吧。在看遍了郭敬明的小说,朱自清的散文,再来唨嚼下周国平的哲理也未尝不可。有人说: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带着一时的好奇,寒假的空暇时间,便着手读起他的文章。

有很多人拥有自己的看法,但是结出的硕果却并不是很多,真正有独立的哲学思考,有生动的东西也并不是很多,但无疑周国平算是一位代表人文精神的学者,这位学者既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诗人,他用散文的笔调写他的哲学思考,用哲学思考来贯穿他的文学写作。

初识他的文章是一篇名为《生命本来没有名字》的文章,当我看到这个题目时,眼前便一亮,感觉很新鲜,文章充满浓郁的诗意与馥郁的哲理,无一不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感悟,那是对哲理的深刻诠释。从那时起,我便记住了他的名字。或许,正如他说的“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此时,“周国平”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三个汉字了,他的哲理让人回味无穷。

《守望的距离》记载了作者十余年的岁月点滴,无论是对爱的理解还是人生的追求都显现了独到的见解。但作为一个哲学诗人,周国平写下的格言使我最为感同深受。何为格言?格言不过是天神们私下议论人类隐情的悄悄话,却被智者偷听到了罢了。周国平这样读解自己的格言:我从不奢望写出能被人广泛引用的格言,而只不过随手写下自己的点滴人生感想罢了。

在这里,摘录下几句我自认为不错的格言。“我走在自己的路上了。成功与失败、幸福与苦难都已经降为非常次要的东西。最重要的东西是这条路本身。”;“只有聪明人才能写出好格言,但只读格言的人却是傻瓜”。但这并不意味他的话句句属经典。正如:“我所厌恶的人,如果不肯下地狱,就让他们上天堂吧,只要不在我眼前就行。”我觉得讨厌一个人本身没有错,但是讨厌别人,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控制他们。

你并不能要求别人为你作些什么,就算你很讨厌他,只要我们自己做的够好,又何必去理睬那些使你难过的人呢?真正的仇人是自己,让我们少一分恨意,多一分宽容。即使那个讨厌的人纠缠着你,对你而言仍是隐形无形的。这只是我的一些不够成熟的看法,不够完善,但每个人不就是在分分秒秒的争论中长大的吗?

我相信:真正的作家,应该是为自己写作而活,如果只是贪图物质利益,那就太可悲了。因而,我很欣赏周国平说的“一个人唯有真正为自己写作,他的作品才会有比较长久的生命力。”

《守望的距离》读后感

“守望者”的职责是,与时代潮流保持适当的距离,守护人生的那些永恒的价值,瞭望和关心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 ——摘自《守望的距离》

这个暑假,一本《守望的距离》让我的精神得到升华。这是一本需要用心灵阅读的书,一本可以引领你的人生的书。

美,源于距离。 人生,源于哲学。

或许我们不明白存在的价值;或许我们不明白人生的含义;亦或许,我们不明白渺小的自己到底有何存在的意义……

你感叹,我们不过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尘埃!我哀怨,我们太过于渺小,所作所为不过是一些庸俗的不必!

这是关于无聊与寂寞的话题,许多平凡人,包括我,时常会感到寂寞,感到孤独。其实是自己的精神空虚,内心的孤独,对生活的向往不是那么的有欲望,其实是自己对生活的不热爱,不重视。我们不懂得发现生活中的美,缺少自身的一种精神价值以及精神家园。我们失去精神价值的生活,在这个喧哗的世界,迷失了自我。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都应该有一个自足的精神世界。这是一个安全的场所,其中珍藏着你最珍贵的宝物,任何灾祸都不能侵犯它。”又有多少人认知到这点,宁愿尘封的精神世界。应该不要让琐屑的生活淹没自己,不要失去自己,尤其是不要失去精神家园,一个人拥有了精神家园,他就拥有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要数我最喜欢的,就是第十辑——《人生寓言》。“人生就是一个从一而终的女人,你不妨尽自己的力量打扮她,引导她,但是,不管她终于成个什么样子,你好歹得爱她。”简短的语言,却铿锵有力,不缓不急地告诉你,不论人生是怎样的坎坷,或是怎样的乏味,你至少得热爱自己的人生,热爱自己的生活。共26篇寓言,谈尽了人生。悲观的人生态度,是我们最应该鄙弃的,因为也有人生不能掌控的事。而在我们的人生中,还有一种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便是高于一切的豁达胸怀。我们不妨眷恋生命,执著人生,这样一种执著有悲观垫底。有悲观垫底的执著,实际上是一种超脱。

读《守望的距离》,领悟人生哲学。以守望的姿态来面对生活、面对人生,应该是一件幸福的事。因为守望中含着期待,而这种期待是不浮躁、是踏实、是宁静、是信心十足。读周国平的书,我的心变得轻松,思想变得澄澈,对生活有了更新更积极的理解……

读《守望的距离》,仿佛觉得自己似乎成熟了很多,如今再回想这本书的名字,守望的距离,别有内涵啊。这守望的意义在于等待幸福与快乐,但是不是焦急地去等待,而是耐心地等待。希望有一天,我守望的幸福与快乐能来到我身边。

上一篇:初中300字自我介绍优秀作文下一篇:七年级语文5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