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美术欣赏教学

2024-05-22

高中的美术欣赏教学(精选12篇)

高中的美术欣赏教学 第1篇

一、美术欣赏教学的功能

许多教师有这样的体会, 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 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 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 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 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 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 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 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 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 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

从审美意识出发去评价和把握作品形式的情感意味, 或剖析作品所激发审美体验的形式因素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教学必须要达到这一目的时, 那么再现性作品欣赏和表现性作品欣赏教学所碰到的困难是相同的。

我们知道, 欣赏教学具有三个主要功能——认识、教育、审美。然而, 这个属于审美范畴的教学离开了审美功能, 专注于认识和教育功能是否符合欣赏教学的要求?假如, 我们从伦勃朗作品中感知到铜盔的金属质感, 能否成为帮助学生认识某种物理属性的辅助教材;假如, 一幅画讲述的是某些伦理道德、社会思想和时代精神性的内容, 是否可以作为一种传达思想观念的工具去完成德育课的教学内容, 回答是肯定的。但不禁要问, 欣赏教学本身的特征是什么?我们教学最终都是一种手段,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美好的趣味, 但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是欣赏教学的主要特征。从欣赏中不断获取多种功用是审美欣赏中继发性的作用。

二、美术欣赏教学的影响因素

1. 作品内容与形式

一般认为, 再现性作品形式服务于内容, 而表现性作品内容往往体现于形式的本体之中。尽管二者的侧重有所不同, 但任何绘画都具有表现性和再现性的多重性内容。在具象绘画中, 再现性内容处于显处, 而表现性内容处于隐处。在教学中必须分清它们的主次关系, 使我们的感知和评价有的放矢。

2. 欣赏与形式分析

需要我们把注意力比较长久地固定在作品上, 并试图把握其中那些相互作用着的主要成份。在教学中, 我们需要直觉形式, 但不能把直觉神化。直觉后的理性分析帮助我们了解所能直觉的东西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尽管对形式的剖析会使欣赏失去了愉悦性, 但对提高形式的直觉水平是极为重要的。整个教学是一个从引导感知→分析 (史、概念、形式因素) →再感知的循环过程。通过这一过程, 使学生的直觉水平从感性阶段发展到理性的高度。

三、如何提高美术欣赏课的实效性

1. 让学生成为欣赏的主体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而不是将课本和教师的知识, 简单的装入学生的头脑的过程。美术欣赏不能成为教师把单一的确定的相关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过程, 教师要扭转“满堂灌”的简单教法, 创设情景, 挖掘教学内容中的趣味性、生活性, 吸引学生主动感知艺术形象和体验艺术情感, 让学生成为欣赏的主体。学生是凭第一印象 (直觉) 来欣赏美术作品的, 最初的感觉往往是获得美感的重要基础, 但这种直觉会受到个体知识和经验的局限。课前给学生充分的预习时间, 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收集一些与欣赏内容有关的资料, 让学生有备而“赏”, 缩短与欣赏内容的距离。教师出示作品后, 可以让学生读几分钟, 也可以简单的讨论, 然后教师再通过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欣赏。如颜色是冷是暖?画了什么?是欢快的, 还是伤感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讲解作品时, 把自己的判断用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 如“我感觉到……”和“我体验到……”等非定性的语言, 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引导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转为主动的自我分析, 引入到欣赏者的主体角色中来。

2. 使欣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

美术欣赏中的内容, 大部分是历史中存留下来的优秀作品, 这些作品的产生年代和社会背景离今天太远, 学生缺乏相关的经验, 很难进行情感通融。学生是一个鲜活的个体, 每个人生长的环境, 所受教育的基础,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能力。所以, 欣赏教学要实现认识、教育、审美的三个功能, 教师必须深入分析学生的审美接受能力。

每件艺术作品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思想、意念等精神内涵, 即意蕴美。教师在学生受到艺术表层的审美直觉刺激后, 应积极配合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 激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教师可以选择利用与欣赏作品十分吻合的音乐或诗歌、散文等短小的文学作品, 作为生发想象和唤起已有的审美经验的催化剂, 以培养其审美理解力, 审美通感。如在欣赏王式廓的《血衣》前播放一段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后, 教师用生情并茂的语言描述作品的背景内容, 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几个特写画面。在联想的作用下, 画面立刻丰富了起来, 学生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某种情景, 使自身的情感融入画面, 对中国农民悲苦的命运和辛酸的历史有了深切的体验。对于教师而言, 我们应用心去体验作品的内涵, 引导学生去正确地认识作品, 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意图。

3. 选材要典型

高中美术欣赏教材以其内容的丰富性成为其特点之一, 插图数百幅之多, 每讲少则十几幅, 多则二十几幅, 再加上配合教材的大量幻灯片, 一节课可能展示数十幅图片。其中, 有的作品突出时代背景和历史故事;有的侧重艺术家的奇思妙想;有的侧重外部形式结构;有的侧重内部情感意蕴……这就要求教师准确把握每一讲的教学重点组织教学, 欣赏上有详有略, “虚实相生”, 切忌面面俱到。

4. 容纳欣赏的差异性

在欣赏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 对同一美术作品的感受也会不同, 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 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的最普遍意义, 在与作品主题、主要美点不发生过大偏差的前提下, 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 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受作品。

5. 授课方式的灵活多样

教师在满足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的基础上, 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和学生的特点来组织和实施教学, 教师可充分施展自己的优势, 富有创意的设计课程。美术欣赏是形象思维, 它具有自由性和散发性, 因此十个美术教师讲同一内容的欣赏课, 可以有十种不同的方式。前面举出的授课类型只是常见几种, 每位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自由设计。比如, 有关雕塑、陶器、青铜器方面的内容, 可以到博物馆、展览馆上, 中国古建筑的内容, 可以到典型的游园景区来上, 面对实物、实景讲解;也可观看教学片或利用网络;教师还可在课堂上适当的现场演示绘画、泥塑、剪纸等部分过程。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 第2篇

一、美术欣赏教学的特征

许多教师有这样的体会,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但桓霾痪哂薪锨可竺酪馐兜娜耍苄郎颓罢叨荒苄郎秃笳摺T谏虾>侔臁胺ü?50年绘画作品展”会上,从男女老少、各界人士的交流中我发现,人们似乎都能顺利地欣赏这类写实作品。然而,另一个事实却让我吃惊,在“毕加索”、“米罗”的画展上,许多学美术专业的学生都向我提出这样疑问:“这些画好在哪里?”而不是提出“我感觉到了什么”等评价性的意见。他们大有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的情绪。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观者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的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失去了有效性。

以上列举的事实可以说明,从审美意识出发去评价和把握作品形式的情感意味,或剖析作品所激发审美体验的形式因素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一旦我们认识到,教学必须要达到这一目的时,那么再现性作品欣赏和表现性作品欣赏教学所碰到的困难是相同的。

我们已经知道,欣赏教学具有三个主要功能——认识、教育、审美。然而,这个属于审美范畴的教学离开了审美功能,专注于认识和教育功能是否符合欣赏教学的要求?假如,我们从伦勃朗作品中感知到铜盔的金属质感,能否成为帮助学生认识某种物理属性的辅助教材;假如,一幅画讲述的是某些伦理道德、社会思想和时代精神性的内容,是否可以作为一种传达思想观念的工具去完成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回答是肯定的。但不禁要问,欣赏教学本身的特征是什么?也许我们教学最终都是一种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美好的趣味,但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是欣赏教学的主要特征。从欣赏中不断获取多种功用是审美欣赏中继发性的作用。正如在其它学科教学中,偶尔得到一些类似艺术中审美感知的内容一样也是继发性的作用,并不是该教学的主要特征。

二、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评价

1.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在欣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但这不意味审美价值无客观性,因价值不等于评价,它们之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对立。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在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不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如,一个人在丧失亲人时,热烈欢快的形式也不会被其感知为愉快的东西。反之,一个时逢喜事的人,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也会感受到欢庆的气氛。由于文化习惯的差异,一幅山水国画也难以被一个西方人所接受,主体的评价与价值客观性符合与否,还要看主体所操持的欣赏媒介是否符合主体的欣赏习惯,一个不会下围棋的人,无论其有多少美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很难感知到棋盘中形式之美。同时,还要看主体能否在理智的作用下将普通情感升华至审美情感。一个具有欣赏水平的人,能感知和体验各种媒介的审美现象,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进行体验。从中我们看到,减弱客体媒介中所粘附的非审美信息和压抑主体的非审美情感是评价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的重要条件。所以在教学中,欣赏材料的选择和教师的讲评是极为重要的。倘若欣赏材料选择不当,教学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在学生鉴赏力尚处于低水平时,让他们欣赏人体艺术,可能使教学无法开展。同时,需要教师在课前查阅多方面的史论资料和作品分析的文章,从中抽绎出普遍性的规范和准则,这样才能使评价标准更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2.审美评价的功利性

在美术欣赏中,对作品的审美感知具有社会功利性。一方面,审美意象和信息在激发主体审美经验的同时,也可能激发起个人的现实意识,即审美判断中潜伏着利害判断。如,对画中苹果的色彩和形状产生美感时,也可以作为“望梅止渴”的情感体验。即是纯粹几何形所传达一种普遍情感也能激起个人无意识的利害判断。另一方面,美感中包含着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如果将壮观的战争场面看成是一种总体艺术,那么人们是不会想往那种艺术的。因为审美价值的判断要受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的制约,即对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制约着审美价值判断。如,有时代和地区风格的作品或为某集团的个人情感所认可的形式规范,都可以作为审美评价的标准。

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

3.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

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体感受在审美现象上的多样性。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份,这些成份造成欣赏活动的复杂性,也造成评价难于统一。教师在讲解作品前,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内省的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份。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他的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或是片面的判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诚然,教师对作品的评价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并在教学中表现为一种灌输性。但任何评价都是对客体价值的主观选择和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灌输”是疏通走向人性中共同的自由本质和理性精神的渠道。一种培养审美鉴赏力的教学,离开主体从个别至一般的评判过程,任何定性的灌输有可能造成学生在欣赏上的“伪敏感”,即缺乏主见的泛泛而谈和人云亦云的假象。这是教学另一个偏颇之处。

三、绘画欣赏中的评价

1.作品内容与形式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四个“注重” 第3篇

一、注重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告诉我们,要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要发展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创造性思维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即要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其主体性进一步发展,把被动接受“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实施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要落实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要落实在课堂。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教学观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了学习的过程。所谓学习的过程,包括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动机的培养和探究方法与思路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使学生爱学,这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动机,也就是思维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如果能不断爆发思维的火花,质疑、释疑,并能运用美术欣赏思维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程度就越高,对学生潜能的开发程度也就越高,越有利。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传授、学生接受为特征,势必导致教师中心论,忽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把传统的单一讲授方法转变为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就是要使教学成为师生的合作过程。学生智力的技能培养,需要亲自参与,才能提高和发展。不接触具体的材料,并加以观察和研究,不可能形成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思想情感的激发,不但需要教师本人在教学中倾注个人的情感,而且要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建立起情感的双向交流。学习欣赏任何一个件作品,了解每一个历史人物,都绝不是单纯的陈述和记忆,必须伴之以情感的体验和交流,才能使学生产生喜怒与爱憎,崇敬和鄙视。如在鉴赏《拾穗者》一画时,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提示的问题,首先,从作品中看到了什么?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让学生进行仔细观察作品的内容。其次是让学生在作品的色彩、材质肌理、线条等美术语言上有目的地观察。如《拾穗者》中的色彩是什么色调?反映怎样的环境?在构图的安排上有什么特别?学生在动眼观察、动口描述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出,作者想表达什么?探究作者所要表达的观念,一是从内容途径上去探究;二是从形式角度去探究。《拾穗》者表现的是三个贫穷的农妇在麦地里急匆匆向前弯腰拾穗的情形,她们衣衫褴褛,累得直不起腰来,只是为了捡拾几棵遗留的麦穗,而大批的粮食都归于地主粮仓,看了不禁让人产生同情,也对她们的生活产生忧虑。从艺术形式角度看,三个农妇一字排开,地平线超过了她们的头顶,并用柔和的笔触,塑造出三个农妇厚实的身体,与远处的麦垛的虚泛形成对比。从色彩看,虽然是金色的暖调子象征丰收,按理是喜悦之心情,但三个农妇却没有呈现欢乐的气氛,相反,更衬托出农妇生活的艰辛、贫苦。

教师同时也提供作品的各种背景资料。要求学生判断作品的价值,根据自己的情绪体验,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视觉语言效果是否恰当的传达了主题内容?等等。这一过程是要求学生经过理性分析后,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常言道:“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学习,自己去欣赏、诠释、体验和讨论,学生对美术作品见仁见智,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看法和评价。有的学生说喜欢作者厚实的造型,有的喜欢金灿灿的色调,有的喜欢秋天的空旷,有的喜欢农民的贫穷与地主的丰收,形成鲜明的对比……各不相同,各抒己见,引导学生发表源自内心的观点、感受,鼓励学生以创新精神从多角度理解作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这样通过教师提示,学生对作品内容和美术语言仔细的观察,对理解作品本身内容和作者意图极有帮助,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注重学科本位,提高学生的审美表达

《课程标准》指出“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所以在对具体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摆脱。注意作品较为明显的和自己所熟悉的形式特征的“看图识字”阶段,逐渐由对作品片面描述及经常使用通俗语言而非“美术语言”至学会从不同角度仔细观察作品,对作品不同层次的信息意义进行解读,对形式语言进行识别、概括、整合,从而完整把握作品的形式特征及精神。在对作品进行描述时,鼓励、启发学生进行自由准确地交流和表达,并不断引导促使学生使用美术术语,使其鉴赏、评述能力规范,日渐提高。一切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在不同指向的“解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如果美术学习一点专业性都没有,只能导致水平停滞,从而失去学习的意义。凭多年的高中美术教学经历,我发现学生普遍表达力偏低(不仅指审美表达),词汇贫乏,或者极不规范,不入门道。所以,在教学中,在把握美术的学科本位的同时,致力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强调要自由、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学生评价一些作品的风格的时候,总会用“简单”一词,让他们和“简练”“简约”比较后再定,他们很快就领悟了;讲雕塑的时候,告诉他们,雕、刻、塑、铸、焊是雕塑的基本技法,然后让他们从汉字的形、声去感受“雕”和“塑”的异同;讲到漫画的时候,除了画本身的专业知识以外,让学生观察作品(事件)叙述的技巧,特别是叙述的节奏,并且让他们联系影视作品的叙述技巧去思考。这样,学生就可以了解到,作为一个美术家他不仅仅会画几笔画,而且对社会是有深刻感受和理解的,至少和文学家一样拥有高超的表达能力,即文字和图像都具有同样的表达能力。

三、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加深理性认识

美术基础理论知识是美术欣赏的“拐棍”,如果把欣赏当作一把锁的话,那么基础理论知识就是这锁的钥匙,如果美术欣赏课教学只重视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分析,忽视对美术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对作品的形式、美术语言等要素的探索,其结果势必导致学生欣赏思路茫然,欣赏能力难以形成。“教材为本,补充为辅”,美术教学的每一节课,教师都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结构。授课时做到理论在先,以理论指导实践,(下转第23版)(上接第22版)引导学生在理解专业理论基础上去分析、欣赏作品,获得更多的艺术营养,达到美术欣赏的目的。对于很抽象的作品,学生看不懂也就谈不上欣赏,这时就需要教师给他们先补充基本的视觉知识和经验,点、线、面的构成,对比、平衡、和谐等一般形式法则等。例如欣赏毕加索的作品时,把他画的具象的《公牛》和抽象的《公牛》放在一起展示讲解,学生容易产生兴趣,加深理解认识,在理论与名作相结合的基础上,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四、注重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

学生是一个鲜活的个体,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并且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同一件艺术作品,一个学生以前、现在、将来的欣赏结果是变化着的,即使一个偶然的生活经历也会改变其对同一件作品的情感想象。美术欣赏的内容中,往往都是既往历史中留存下来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的生存年代和社会背景离今天实在太远了,学生又缺乏相关的经验,无法进行情感通融。鉴于此,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兴趣趋向和心理变化的规律,注重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生活经验,以及具体的情绪情感变化,适时地以学生为欣赏主体,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浅谈高中的美术欣赏教学 第4篇

一、浅谈高中的美术欣赏教学现状

(1) 教师的美术欣赏素质低

很多老师在美术院校的学习中, 大多都是专业技能较多, 而对于美术的教学理论掌握的并不是多么的熟练, 对于其他相关的学科知识了解的非常贫瘠。因此很多老师在上课期间都是照本宣读, 只能是依靠教材来给学生讲解。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够完善影响教学质量, 高中美术欣赏课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多, 有地理、文学、历史、道德观这些方面的相关知识, 而高中美术欣赏课的老师, 对这些相关知识面非常狭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只是注重书本知识的教育, 忽略了教学方法、技能的教育, 很多老师并没有去研究和探索这些结果。在如今这样一个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美术欣赏知识非统考科目, 得不到学生的重视。而且美术欣赏课大多是一个星期一节或者两节, 这样间隔的时间比较长, 知识的记忆和了解都得不到系统的掌握, 对学生的整体学习非常不利。

(2) 学生基础薄弱, 不重视美术欣赏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学生的能力不同, 所处的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都不相同, 这些都会给美术欣赏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在以下方面可以体现:第一、在初中的美术欣赏教学中, 很多教师对此并不看重, 甚至很多学生没有正真学习过这门课。这就导致在高中的美术欣赏教学中, 知识得不到连接, 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兴趣偏低, 使学生不适应这门课的学习。第二、由于极多数的学生在美术欣赏方面一些基础知识比较欠缺、知识面各异、学生学习程度偏低, 这些都会导致美术欣赏教学课程处于一种僵持的状态。种种原因无不导致教师和学生失去教学和学习的信心, 影响美术欣赏的教学质量。第三、对于学生对美术欣赏教学的态度, 很多学生对于该课程有着敷衍不重视的态度, 这样导致美术欣赏课程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

二、提高高中的美术欣赏教学效果的策略

(1) 对美术欣赏课程提起高度的重视

先应该让美术欣赏这门教育课程得到社会大众和学生的认识, 并且知道这门课的意义所在。当然任何一个美术作品都是有一定的背景和意义的存在, 学生应结合自身的审美观和结合所学知识, 来体会这门艺术的精髓。美术欣赏这门课是具有一定的素质教育意义、心灵教育、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一门具有文化蕴涵的课程。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大意义, 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也有极深的教育意义。因此必须让家长、社会、学生和老师充分重视这门课, 了解这门课的重要性, 积极支持并且配合美术欣赏课程的发展, 这样才能使美术欣赏教学不断提高。

(2) 以学生为主体来教学

第一, 提高学生的兴趣:“兴趣才是学生做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只有产生兴趣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后, 能够给老师的教学带来更大的便利, 让学生更能够快快乐乐的学习。第二, 开展美术欣赏方面的活动, 来丰富美术欣赏教学内容:美术欣赏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也是学生能够获得审美体检的一项重要的渠道, 一个作品是否丰富直接影响学生的审美情趣, 当然学好美术欣赏这门课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 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新课程标准的出现, 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很大的冲击, 学校应建立新的教学方案适应学生的发展, 帮助学生营造一个新型的学习环境。

(3) 教师应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和素质

第一、将多媒体带入学习:在美术欣赏的学习中老师不必一味的依靠书本, 在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还可以依靠多媒体教学, 这样更加直观而直接的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所学的知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加丰富的资料和快捷能懂的学习工具。第二、教师自身素质对美术欣赏课程有着推进的作用, 学校应高度重视美术欣赏这门课程, 提升美术教师在学校的地位, 以此来提高美术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当然, 还要聘请水平和资历高的老师来学校教学。

结束语

高中的美术欣赏教学不单是对美术技能、创作方面的教学, 还要求学生在面对作品时要富有深刻意义的解析。而且美术欣赏课程还能帮助学生感知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拓展美术方面的知识。在面对美术欣赏带给学生的重要意义下, 应做到正确理解高中的美术欣赏教学现状, 来提高高中的美术欣赏教学效果,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素质教育, 学生们才能全面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楠.略论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要性[J].新课程 (教师版) , 2007年第4期.

[2]尹淑华.论美术课的欣赏教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8期.

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初探 第5篇

选一首流行歌曲《双截棍》和一首民歌《绣荷包》的片段,并让学生将两首歌曲进行比较,谈谈自己的喜好和感受。据测试,绝大多数学生都喜爱时下流行的歌曲,认为中国民歌“太土气”,以至于不愿接受,甚至在心理上产生排斥情绪。进而引出让同学们思考:我们今天要欣赏的中国民间美术是否也遭到同样的厄运?为什么一些原本有着优秀传统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艺术,逐渐被人们淡忘?而它们经过漫长的长河的冲洗,为什么却依然能完好的保存下来?难道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吗?通过以上一系列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思考,从而产生一种欲擒故纵的心理引导,消除他们的排斥情绪,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为下一步的教学活动的开展铺平了道路。

我们知道音乐和美术被称为“姊妹艺术”,而且它们之间的确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把音乐引进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不仅活跃了教学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尤其是对一些抽象作品的理解。比如,在欣赏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汇街的爵士乐》时,一边放爵士乐,一边让学生去找寻画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并把感受表达出来。在音乐下,同学们面对画面,很容易感受到画中那错综复杂的直线和闪烁不定的小色块形象地表达出爵士乐所特有的节奏感。这样,抽象的绘画语言变成了诠释音乐的形象的视觉符号了。

音乐对人的情感能起到很好的渲染作用。而美术欣赏离不开情绪的调动,没有充满感情色彩的欣赏过程,必然得不到情感的体验,认 知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在讲解美术形象的本质特征这一问题时,为了避免陷入枯燥的阐述与抽象的概念教学,我以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这一成功地塑造了艺术形象的典范之作为例来进行欣赏和。首先,我让同学们讨论,应该给这幅画取一个什么画名,才能使这一形象更具艺术感染力。经过思考,大部分同学们都给这幅画取了画名(多数都取名为《老农》),但不知是否确切,很想知道原画的名称,因而产生了心理上的期待。这时,我并不直接把答案告诉他们,而是让他们进一步欣赏。接下去我采用多媒体的手段,以琵琶演奏的民歌《父老乡亲》为背景音乐,在饱含深情的乐曲声中,加上解说词,渲染气氛。

古铜色的老脸,艰辛岁月耕耘出的那一道道车辙似的皱纹,犁耙似的手曾创造了多少大米白面,那缺了牙的嘴有又扒进过多少粗粮糠菜,他身后是经过劳动换来的一片金色的丰收景象,他的手中端着的却是一个破旧的茶碗。画家以深沉的感情,用巨幅画的形式,借超写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了一位勤劳、朴实、善良、贫穷的老农形象。它咄咄逼人,发人深省,多少人曾在他面前黯然神伤。因为这位老农的形象已经远远超过了生活原型,他所代表的是中华民族千千万万的农民,正是他们辛勤的劳动,才养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他是我们精神上的父亲。

此画问世后即引起了强烈反响,尤其是在我们整个民族经历了十年浩劫这个重大灾难之后,他所激起的不只是观者对老农个人身世的悬想,更是对整个中华民族这个农业大国命运的深深思索。

在欣赏过程中,由于音乐和画面同时出现,听觉和视觉的共同冲击,同学们的感受更加直观,情感得到了升华。解说词引导学生从画中的老农形象想到中国的农民阶层,由农民再想到养育中华儿女的“父亲”,进而想到祖国这一农业大国的命运。在这一情感的体验过程中,同学们深切的体会到为什么这幅画要取名为《父亲》才更有艺术感染力。从而也更好地认识到,创造美术形象就是要创造出“通过具体生动的个性,来表现事物的共性与普遍真理的形象,也就是创造艺术典型”。这样,同学们加深了对美术形象的认识和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刍议高中美术欣赏教学 第6篇

一、美术欣赏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

美术新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概念,其目的是强调通过学生自己亲身的美术活动,来体验和感受活动的价值,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和价值观念。美术欣赏是一项审美活动,它需要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如观察、判断和想象,并以此来感悟美术作品,这种活动更需要个人的审美感受和情感的体验。情感是审美活动的中心问题,美术作品大部分是以精神产品为主的,它通常是表现艺术家某种思想和观念,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领域。如欣赏北京故宫建筑会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欣赏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会让人感受到一种愉悦、亲切之感;而看到潘鹤的雕塑《艰苦岁月》则会让人感受到革命先辈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由此可见情感因素是欣赏作品的关健,如果学生在欣赏作品时体会到了某种情感,那么他的情绪就会非常激动,反映则十分热烈,会表现出一种浓厚的学习兴趣,反之,无精打采,反映冷淡。因此,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如果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的参与,那就根本谈不上真正的欣赏。

但是中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审美经验、知识修养的不足,能对美术作品积极主动地欣赏是比较困难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讲过:“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怎么唤醒沉睡的人?”我想这句话应该能给我们以启迪,在美术欣赏教学中需要教师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和激发,其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其一是引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可帮助学生分析美术作品的形象、情节,特别是一些引人入胜的细节内容,如《蒙娜丽莎》的神秘的微笑,古希腊雕塑《拉奥孔》的痛苦的表情等等,再通过生动恰当的语言描述,以此为突破口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其二是适当提出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想象,要注意问题不要太多,要少而精,重点要突出。其三要以肯定的态度来评价学生的回答,这一点很重要。曾有文章介绍美国人为中国学生上的一堂课,就很值得我们学习,教师问一位学生为什么喜欢一幅《罗马武士》的浮雕照片时,学生回答说:“照片上的武士很象我们中国的兵马俑,我感到亲切,所以我喜欢这幅画。”这位美国教师便带头鼓掌说:“你爱你们的国家,真了不起!”就这么简短的评价,实质是表扬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特别是“真了不起”,就让学生倍受鼓舞,明白了“愛国”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是一位引导者和鼓励者,随时要注意学生的情绪,要通过渲染和营造一种气氛来感染学生。同样还是这堂课,一位学生在评述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时说:“我看这幅画上的女人象一个妈妈,她一定是丢失了自己的儿子或女儿才哭得这么伤心,她的内心一定很痛苦。”让我们看看这位美国同行是怎么做的?她竟然被感动得泪光闪闪,几乎要哭出声来,说不出话只是把学生紧紧搂在怀里,整个课堂都沉浸在一片悲伤的氛围中了。我们知道欣赏美术作品的关健是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美国人在课堂上就做到了这一点,教师通过自己的搂抱、微笑、夸奖,渲染了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引发了联想,强化了情感体验,进而达到了情感共鸣,取得了欣赏教学的最佳效果。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情感”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我们最方便、最有效的,也是我们千万不能忽视的教学手段。

二、美术欣赏要注重作品的文化情境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尹少淳教授在阐述“美术课程标准”时,指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因为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所谓文化情境,实际上指的是一件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其特征。因此,在美术欣赏教学时,不能单讲技法,要把美术作品放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去学习。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需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相关的历史故事。如欣赏拉斐尔的《雅典学院》时,就有必要介绍有关“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以及“人文主义精神”。

高中的美术欣赏教学 第7篇

一、高中美术欣赏教学向历史借力的优势

1. 课程的实施要求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在阐述美术课程性质与价值时, 第一句话就明确地提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这意味着美术欣赏课程不仅是一门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才能的学科, 更是一扇通过汲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所蕴涵历史文化的窗口。因此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进行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 我们应将关注点转向学生对美术作品历史、人文精神的理解和感受, 绝不能忽视美术教材中承载的历史文化因素。

2. 学生的认知基础

无论是面对商周青铜器、明清故宫、宋元山水, 还是敦煌壁画、江南园林、希腊雕塑……要想赏析其中的任何一件美术作品, 我们欣赏者似乎都要知晓其产生的背景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各种历史文化资料。也只有在诸多文化史协助的基础上, 学生们才能更为精准地感受作者所传达的情感, 并从往日单纯的技能技巧层面提升到美术文化的学习层面。大卫的《马拉之死》如果脱离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 同学们就只能从构图、色彩、人物几个方面肤浅地认识作品, 将无法真正了解马拉被刺杀在浴缸里的真实事件以及领会人们对理想英雄主义精神的渴望。所以笔者认为我们教师应该重视挖掘美术自身的历史文化因素, 利用史上的各种资料, 在扩充学生文化视野的同时引导他们从历史的源头, 追本溯源地分析、解读、欣赏美术作品, 并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高中美术欣赏教学向历史借力的方法

其实高中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多个独立的课程产生的影响纠缠在一起, 构成一个能使学生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的境界。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 我们完全可以打破原有的学科边界, 在拓展学生历史文化视野的同时, 感受古老而灿烂的艺术魅力。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每上一节课就要与历史生拉硬扯, 但有时我们确实可以站在历史文化的角度去鉴赏作品。笔者在教学中也曾将美术与历史文化作了整合尝试。

1. 从故事事件中晓悟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选修本第六课中有一幅人物画的典范作品———《韩熙载夜宴图》, 它是以中国古代情节为绘画内容的杰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透析这件连环长卷作品, 笔者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 将南唐面临亡国之危, 画家顾闳中奉南唐后主李煜之命, 夜间到大臣韩熙载家中, 观察、默记, 而后生动、具体地画下韩熙载等大臣在家中故作放荡、纵情声伎的情境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历史事件与创作背景的重现, 同学们不仅身临其境, 有效掌握了此幅作品的创作背景, 同时也能深入分析韩熙载在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五个不同场景中的神情变化。以这个教学案例我们可以看出, 教师在教学过程, 如果适当利用多媒体则可打破时空界限, 将当时的故事情节再现眼前。这样不仅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可以利用文字、图片、影音等浑然一体的多媒体创设出相应的氛围, 让学生从故事事件中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 增强课堂的实效性。

2. 从社会生活中领悟美术作品的表现场景

笔者在备课过程中常对美术作品的历史内涵作深入了解与总结, 以便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合理并潜移默化地渗透。在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选修本第七课《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中有一幅最为震撼人心的作品, 王式廓的素描作品———《血衣》。画面中央有一位伤心欲绝的母亲, 她背着脸, 双手拿着一件血染的上衣。围绕着她的有拽着裤脚哭泣的小孩、满头白发的瞎眼老大娘、拿着地契似乎浑身都在战栗的农夫……一个个鲜活的形象, 满怀激愤地控诉着地主杀害无辜百姓的罪行。但如果脱离了对土地改革运动这一历史背景的介绍和阐述, 我们的学生除了认为该作品构图严谨、人物形象鲜明之外, 就很难从社会生活中领悟作品的表现场景, 并进而体会作品的精神内涵, 即中国人民在为砸破千年封建枷锁而掀起的一场土地革命风暴中所体现出的斗争力量和仇恨感情。同样东汉时期的《荆轲刺秦王》、徐悲鸿的《傒我后》、米勒的《晚钟》、库尔贝的《奥南的葬礼》……都需要我们学生从作品所表现的历史场景解读出更多的审美体验。因此, 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挖掘美术教材中的历史因素, 并鼓励和引导学生关注历史, 注重作品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充分发挥美术在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中的作用。

高中的美术欣赏教学 第8篇

作为一名高中生应该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这是社会现代人的一种必备的文化素养,如果你面对琳琅满目的美术作品却不知道上面画了些什么,包含着什么涵义,那以,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遗憾。如果高中生在高中美术中学会了欣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那么,他的精神生活就是丰富的,时时会得到一种精神享受,更重要的是对他以后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利于他的成长与发展。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不错,懂得审美的人容易发现美。也许有的高中生认为具有审美能力的学生是天生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人的欣赏能力是可以在学习中培养而成的。学生的欣赏能力的形成是复杂的,并不是多欣赏几幅画就可以了,而是在长期的多欣赏,多思考,多学习,多体验才能实现。所以,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时,老师不仅仅给学生讲解作品、灌输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形成欣赏作品的兴趣,引导他们参与欣赏,体现出学生的主动参与的热情,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独立思考,进行探究性的欣赏。但是,当今的美术欣赏教学还不是令人满意的,欣赏教学的效果不佳,学生在欣赏时也不知道如何去做,收获甚微。再加上老师的教学没有创新,方法不当,导致学生失去了欣赏的兴趣。那么,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下面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齐白石的《虾》为例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在形式上欣赏

《蒙娜丽莎》画的是一端庄秀美而温柔和悦的西方妇女,她安坐于幽深苍茫的自然美景之前,神态自然而美丽,好像很坦然地注视着你,那秀发下俊秀的面庞显得温柔而多情,那微微上翘的嘴角让她微笑着,显得温文尔雅,双手自然交搭,安详的坐姿更让她显得端庄而大方。画家运用画室的光线艺术地把人物的衣服进行了处理,衣纹对比减弱,而且用的是深色衣衫,这样更能衬托出人物的面部和丰润的双手,从而突显出人物,让其充满活力。而画《虾》,表现出的是具有灵性的三只河虾,它们好像向前游动,三只虾的排列是从右上角向左下角方向布局,看起来有种向前的动势,就像与水流顺势前游,那虾须柔软中不失劲挺,还在不住的摆动,充满了力量而又具有弹性。虾的形态非常逼真,而且作者还用洗练的淡墨画出了虾体的透明与厚薄,这不失软与硬的结合,显得很有质感,特别是虾的头胸部分是用淡墨,又在上面加了一笔浓墨,使得虾的重量得到加强,让虾的透明感更加强烈,可以说是点睛之笔,非常绝妙。对于齐白石来说也觉得它非常成功,是一次满意的创作。

二、而进一步欣赏

再细细的欣赏,你不难发现,她一眼看上去是那样端庄、典雅的人物,其额头充满了智慧,那眼睛让你感觉是那样深邃。那神态流露出的分明是自信,那微笑是不是让你觉得那样神秘而不可捉摸?整体上给人以一种高贵而不可侵犯的尊严,作为一名观者,你是不是也被她的精神所感染,也自尊而自重了很多?而齐白石的《虾》,你细细的观察,会体验到这些虾的活力,他们正在努力前进,是一种竞争的精神展现,身上充满了活力,给人以前进的力量。从作者的方面来看,可以看了他的功底,其笔墨刚柔、浓淡、渗化等鲜明的对比,构成了特殊的气韵与节奏,体现出了作者那种独特的艺术情趣。

三、进一步思考

《蒙娜丽莎》这幅画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而在这个时间之前是中世纪宗教统治的时代,这个时代对肉体是罪恶的,是对人性压抑的时代,而作者的作品正是以神为题材的,他的意图就是体现出具有神圣尊严的活生生的人,是对前时代的批判,从而体现出现今时代的人性化,体现出了人的自然美,可以看出人的生命的可爱。画家发描绘的女性的美,正是作者对人像典型的理念,寄托了作者的到理想,是对人的歌颂对人的赞美。这种肖像画是以歌颂人为主,而与之前的时代的以宗教为主的画形成鲜明的对比,人们终于解放了,人性在此时得到解放,解除了人们的禁欲主义思考,从而打断了教会精神的枷锁,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对以前思想的反叛。这种新的思想成为时代的主流,成为文艺复兴对人道主义弘扬的旗帜。所以,人们说画中这位年轻女子的微笑是对当时的欧洲人性的呼唤,激励着人们的觉醒。从齐白石的《虾》中我们又体验到了什么?是体验到了生命的力量,是生活力的跃动。而对于作者来说,从画中充分体现出了他的发自内心的对大自然的热爱,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赞美,是对生命的赞扬,这种思想对观者有种向上的力量,使观者的心灵受到向上的冲击,我们欣赏的不仅是他的画的美,更欣赏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我们被他的深厚的笔墨功力和笔墨艺术所折服,被他所表现出来的美所吸引。

总之,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笔者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认识到对高中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也是有一定的方法的,而这些方法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去思考,还不能被这些方法所左右,只要这些方法适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事物的规律联系起来进行教学、探究问题,就可以培养出具有审美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韶明.以学生为主体,上好高中美术欣赏课[J].艺术教育.2004(06)

[2]赵利.浅议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艺术[J].教学与管理.2001(22)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策略探析 第9篇

高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中力养, , 能够培养学生崇高的情操和健能够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美康的审美观○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高中阶段美术欣赏课术江苏省与延伸赏·评述。”学习领域高层次的拓展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欣欣金赏课相比坛跃, 欣赏的, 内容其“质、”范围更加丰富与“量”都有了、广飞赏市金阔沙体, 验对、艺术素质提供了更宽广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情途感教级题高径。, 尤其是教学策略方面但教学实践中却出来。了笔者就许多问学学中这方面谈一点自己的体会与做法。策一徐普、通钻高研中新美教术材, 教因材材每施册教均安略建君工艺排了、书法·篆刻美术鉴赏、绘、现代媒画·雕体塑、艺术五设计·探“个欣学赏习”入模手块, , 有这一五个个“欣学赏习—模块——感从析完整而严密的过程, 通过欣赏让受———讨论———评论———表现”学的

生去感悟直至表现、创新。所以, 美

术欣赏教学就成为普通高中美术教学的至关重要的环节。我认为, 在欣赏教学之前, 教师必须先讲清相关美术知识的概念、分类、功能, 明确指出其范畴、确定美术欣赏的范围, 为学生的欣赏奠定理论基础, 让其欣赏有目的, 增添其美术欣赏教学的学习信心和兴趣, 提高美术欣赏教学的教学效果。高中学生由于知识面及生活阅历的拓宽、其思维能力比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要强, 故美术欣赏教学时, 在运用欣赏方法和步骤的要求上也要比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要严, 对作品的内容、作者的思想、风格要能通过欣赏教学详加阐发。教师要通过精选作品作精心引导、有重点的去解剖、概括, 使学生通过欣赏教学能有所得, 达到欣赏教学的教学目的。

二、精选内容, 激发兴趣

以往的美术欣赏教学, 都是由教师根据欣赏对象, 对其不厌其烦地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分析其形式、内容美, 忽视了调动学生欣赏作品的兴趣, 影响了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果。为扭转这种不利学生发展的局面, 我们必须精选欣赏作品, 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作品来作重点欣赏, 并加强师生的多向互动。如教学中国古代山水画一章, 可由学生把与教学相关的山水作品带入课堂展示, 共同欣赏、相互评点, 相信经过欣赏、讨论、交流之后, 定能给学生带来别样收获。同时, 还可以把山水画的欣赏与语文课中的诗词欣赏结合起来评讲, 这样的联系对比欣赏教学, 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进入主动欣赏的角色, 教学过程自然洋溢着快乐与享受。

三、优化教学手段, 强化感受

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具有创造性和实用价值, 利用多媒体技术, 在美术课堂中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 驰骋中外、跨越古今, 收到不一般的教学效果。如欣赏建筑艺术, 我们既可用平常的视觉方式欣赏建筑物在静止状态下的外形和内部构造, 更可3D动感显示, 让建筑物旋转起来, 欣赏建筑物的各个侧面, 让学生有一种真实感、亲切感。欣赏过程中, 我们可以将建筑图片进行任意的放大、缩小等操作, 配以适合的背景音乐, 把学生带入充满遐想的绘画艺术境界之中, 让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的现代教育之中。现代多媒体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 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亦动亦静, 既再现生活, 又高于生活的欣赏教学情境。

四、密切联系生活, 提高素养

“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源泉。”大自然赋予了人类的一切, 激发了人类的灵感和创作热情, 生活中的一草一木, 在学生的眼里, 都可以通过想象变幻出生动、活泼的画面, 成为学生手下栩栩如生的作品。丰富多彩的世界虽然每天能见, 但要真正反映生活时, 学生却感到茫然, 无从下手, 对生活的无心造成了学生积累的贫乏。作为美术教师, 在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时, 应拓展美术欣赏教学资源, 不再局限于美术学科本身, 面对生活, 将民族、民间美术引入到学生的欣赏教育之中, 中国结、布老虎、年画、本地区特有的民间工艺, 都可以成为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资源。根据教学需要, 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民间艺术作品引导学生重点鉴赏, 让古老而辉煌的东方艺术发扬光大, 这对促进学生个性化的美术教育,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有着特殊的价值与作用, 可激发学生对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的喜爱之情, 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传统教育, 实现美术新课标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的教育价值目标。

五、科学全面评价, 促进发展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提倡使用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评价等质性评价的方式。所以, 美术欣赏教学中我们要改变评价机制,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重点关注学生的发展, 考察学生的学习全过程和总体效果, 采取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机制, 量化与定性相结合, 使评价结果更合理、全面、科学。

浅谈高中美术欣赏教学 第10篇

关键词:美术欣赏,教学方法,美术史,高中

中国新式美术教育的历史不过百年, 早年间强调美术的实用性、技巧性而忽视了美术欣赏的作用, 直至最近, 我国各级学校美术欣赏教育才日益受到重视, 在教育大纲中明确规定不包括在技法课中提到的理论和知识, 美术赏识与欣赏要占美术课时的16%, 国家教委也把美术欣赏课列入高中必修课。美术欣赏教育可以说是一种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又叫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 培养审美能力和理解力,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正符合了素质的根本要求。美国著名画家罗克韦尔·肯特曾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 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 进而更加热爱生活。”所以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 深层次的含义更是对于学生心灵的净化和提升。

当我们面对一幅美术作品, 一件艺术品, 该如何欣赏?我们怎样才能理解画中的含义并从中得到感受呢?每个人都会从下意识到有意识地在心里提出这个问题。在高中课堂中我发现, 我们学生中的大多数都很注重老师在课堂上对于美术作品的阐述和分析, 换个时间和地点, 却没有一点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情感想象。这种学习完全是一种移植, 生搬硬套, 死记硬背, 这种美术欣赏教学的模式完全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因此我们期望能对高中美术教育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真正使学生参与到教与学中。作为一名美术系的新入学本科生, 我想结合自身的经历, 从一个学生的角度提出以下几点关于美术欣赏教学中的改革措施。

一、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欲望

在美术欣赏的课堂上, 老师除了讲解作品本身的信息, 还应该讲述一些关于作者或者作品本身的奇闻轶事, 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并有助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比如, 我们要讲印象派大师莫奈的作品《睡莲》时, 不仅仅只局限于讲述作品对于光与色的认识深度和运用娴熟程度, 也不局限于讲述作品奇妙的颜色和富丽奢华的感觉, 同时也告诉学生作者在创作作品的时候, 正经历了丧偶之痛, 悲痛过度加之工作心切, 几乎双目失明。在完成了他呕心沥血的大型画卷作品《睡莲》的第二天, 印象派大师莫奈就告别了人间。在讲述了这些内容后, 学生对于作品的印象会大大加深, 对于作品的理解也能更上一个层次, 至少不会流于表面的只是讲美或者不美。

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赋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目前, 多数高中的美术课堂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基本上还是秉承了一贯的传统教学方法, 整节课基本都是由老师讲授, 学生和老师没有互动和沟通。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一方面, 老师讲的口干舌燥, 得不到学生的反馈和共鸣;另一方面, 学生学的很累, 也没有兴趣, 慢慢的就会产生一种惰性, 在美术欣赏课上无所事事, 在被动消极中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学生和老师都达不到自己的预期目标。

为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老师可以每堂课给学生展示一件优秀的或经典的美术作品, 先将该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做详细的讲述, 剩下的课堂时间就全权交给学生, 由他们分组自由讨论。首先讨论一下作者创作这件作品的动机和目的, 是为了表达和寄予什么样的情感, 或者想反映当时的社会风气。设身处地的假想一下, 如果你是作者本人, 你会以什么样的手法来表达你的意图和情感。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内心深处对艺术和生活的感悟力。然后, 每组的组长将自己小组的意见综合表述。你会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原来每个人都有这么多新奇有趣的想法, 原来艺术可以这样表现。最后, 再由老师讲授一下作品的创造技能和美术技能。期末考试的时候, 每个小组找一个感兴趣的美术作品, 按照课堂练习的方法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解, 每个人都必须承担讲解的一部分, 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最后由老师根据个人的表现给出成绩。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达到了教学目的, 也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三、课内和课外教学有机结合, 使得教学内容形象化

实物欣赏具有书面教学无法比拟的价值和优势, 将课内的理论知识融合到课外的实物欣赏中, 能够使学生消化掉抽象化的知识, 进而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首先, 老师可以与当地的展览馆、博物馆、画廊或者收藏机构联系, 组织学生在周末或者假期的时候去参观。参观前, 老师先介绍一些观看美术展览的态度和方法, 以及美术展览的操作过程, 等等, 引导学生由课堂书本知识向课外实践经验过渡。在参观中, 通过阅读作品的详细介绍, 并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详细讲解, 再结合实物的参观, 可以增进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感性认识。同时, 老师还应该通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特别是通过对一些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解析, 使其开阔眼界。参观后, 要求学生们写出课外活动感想, 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评比, 对于表现好的小组, 给予一定的奖励。

四、明确艺术的多元化特征, 不轻易否定每一个学生的想法

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讲, 他在心理、生理上已接近成熟, 并且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会了独立思考, 对一件艺术品有自己的感知和领悟。这个时候, 需要有一个睿智的指导者将他引入艺术殿堂, 教他学会如何欣赏不同的艺术, 学会如何对一幅或者几幅艺术作品进行富有意义的分析, 并理解作品背后的各种意义:包括作品产生的时代和当时的社会大背景, 作品的样式风格, 作者的身世和个性, 作者的创作目的与情感思想, 进而培养他的兴趣和爱好。

但是教学的作用只应是引导, 艺术类的教学尤其特殊, 因为艺术本身就是多元化的, 所以作为老师, 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 也要注意不要扼杀掉学生与生俱来的灵感和潜质, 这一点很重要。鉴赏本身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比如美国写实主义画家安德鲁·怀斯的作品《克里斯蒂娜》, 画中是作者的邻居克里斯蒂娜, 一个从小患小儿麻痹的少女, 匍匐在一片黄色的枯草地上, 向远处山坡上的木板房凝望。这幅画表达了什么?忧郁的人看到了孤独, 悲情的人看到了坎坷, 而奋发的人看到的是执着的汗水, 平和的人听到的则是画外教堂的钟声……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绝不轻易加以否定, 使得学生向着自己适合的一个方向去发展是最重要的。国内外新兴起了多元化的艺术风格和流派, 这些都值得我们不断去学习和欣赏, 在学习和欣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标准和创作风格。

五、加强教师的自身艺术修养, 提高专业水平

教师是美术教学活动的主体, 首先扮演的是文化传递者的角色, 其条件是闻道在先, 术业有专攻。多数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并不关注作品的文化背景, 教师自身也缺乏对当前的文化背景及这一背景对美术教育的认识, 因此,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 首先要提高自身艺术素养。美术欣赏课的学科特征要求美术教师有丰富的美术史、美术基础、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理论知识的素养, 通过理解各个学科以及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 提高对美术学科的认识。作为美术教师还应当形成现代文化心态, 广泛地了解和接纳来自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艺术流派的美术作品, 形成一种建立于世界文化基础上的审美文化态度。

美术欣赏教学的历史很短暂, 目前仍有很多不足和值得探索的地方。因此, 我们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 不断地完善整个美术欣赏教学体系, 为提高广大学生的美术鉴赏素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雨.浅析美术欣赏的重要性及其主要途径.

高中的美术欣赏教学 第11篇

作为一名高中生应该形成—定的审美能力,这是社会现代人的一种必备的文化素养,如果你面对琳琅满目的美术作品却不知道上面画了些什么,包含着什么涵义,那以,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遗憾。如果高中生在高中美术中学会了欣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那么,他的精神生活就是丰富的,时时会得到一种精神享受,更重要的是对他以后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利于他的成长与发展。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不错,懂得审美的人容易发现美。也许有的高中生认为具有审美能力的学生是天生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人的欣赏能力是可以在学习中培养而成的。学生的欣赏能力的形成是复杂的,并不是多欣赏几幅画就可以了,而是在长期的多欣赏,多思考,多学习,多体验才能实现。所以,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时,老师不仅仅给学生讲解作品、灌输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形成欣赏作品的兴趣,引导他们参与欣赏,体现出学生的主动参与的热情,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独立思考,进行探究性的欣赏。但是,当今的美术欣赏教学还不是令人满意的,欣赏教学的效果不佳,学生在欣赏时也不知道如何去做,收获甚微。再加上老师的教学没有创新,方法不当,导致学生失去了欣赏的兴趣。那么,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下面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齐白石的《虾》为例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在形式上欣赏

《蒙娜丽莎》画的是一端庄秀美而温柔和悦的西方妇女,她安坐于幽深苍茫的自然美景之前,神态自然而美丽,好像很坦然地注视着你,那秀发下俊秀的面庞显得温柔而多情,那微微上翘的嘴角让她微笑着,显得温文尔雅,双手自然交搭,安详的坐姿更让她显得端庄而大方。画家运用画室的光线艺术地把人物的衣服进行了处理,衣纹对比减弱,而且用的是深色衣衫,这样更能衬托出人物的面部和丰润的双手,从而突显出人物,让其充满活力。而画《虾》,表现出的是具有灵性的三只河虾,它们好像向前游动,三只虾的排列是从右上角向左下角方向布局,看起来有种向前的动势,就像与水流顺势前游,那虾须柔软中不失劲挺,还在不住的摆动,充满了力量而又具有弹性。虾的形态非常逼真,而且作者还用洗练的淡墨画出了虾体的透明与厚薄,这不失软与硬的结合,显得很有质感,特别是虾的头胸部分是用淡墨,又在上面加了一笔浓墨,使得虾的重量得到加强,让虾的透明感更加强烈,可以说是点睛之笔,非常绝妙。对于齐白石来说也觉得它非常成功,是一次满意的创作。

二、而进一步欣赏

再细细的欣赏,你不难发现,她一眼看上去是那样端庄、典雅的人物,其额头充满了智慧,那眼睛让你感觉是那样深邃。那神态流露出的分明是自信,那微笑是不是让你觉得那样神秘而不可捉摸?整体上给人以一种高贵而不可侵犯的尊严,作为一名观者,你是不是也被她的精神所感染,也自尊而自重了很多?而齐白石的《虾》,你细细的观察,会体验到这些虾的活力,他们正在努力前进,是一种竞争的精神展现,身上充满了活力,给人以前进的力量。从作者的方面来看,可以看了他的功底,其笔墨刚柔、浓淡、渗化等鲜明的对比,构成了特殊的气韵与节奏,体现出了作者那种独特的艺术情趣。

三、进一步思考

《蒙娜丽莎》这幅画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而在这个时间之前是中世纪宗教统治的时代,这个时代对肉体是罪恶的,是对人性压抑的时代,而作者的作品正是以神为题材的,他的意图就是体现出具有神圣尊严的活生生的人,是对前时代的批判,从而体现出现今时代的人性化,体现出了人的自然美,可以看出人的生命的可爱。画家发描绘的女性的美,正是作者对人像典型的理念,寄托了作者的到理想,是对人的歌颂对人的赞美。这种肖像画是以歌颂人为主,而与之前的时代的以宗教为主的画形成鲜明的对比,人们终于解放了,人性在此时得到解放,解除了人们的禁欲主义思考,从而打断了教会精神的枷锁,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对以前思想的反叛。这种新的思想成为时代的主流,成为文艺复兴对人道主义弘扬的旗帜。所以,人们说画中这位年轻女子的微笑是对当时的欧洲人性的呼唤,激励着人们的觉醒。从齐白石的《虾》中我们又体验到了什么?是体验到了生命的力量,是生活力的跃动。而对于作者来说,从画中充分体现出了他的发自内心的对大自然的热爱,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赞美,是对生命的赞扬,这种思想对观者有种向上的力量,使观者的心灵受到向上的冲击,我们欣赏的不仅是他的画的美,更欣赏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我们被他的深厚的笔墨功力和笔墨艺术所折服,被他所表现出来的美所吸引。

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刍议 第12篇

常见的美术欣赏课有以下四种类型:1.解说型———教师对美术作品或是对美术欣赏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讲解、说明。2.问答型———教师就作品或欣赏知识、原理提问, 学生回答。3.讨论型———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讨论, 教师作为援助者。4.自由型———学生在学校内外自发地、自由地欣赏美术作品。解说型的美术欣赏教学的类型最常见, 一味由教师讲解,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容易陷入知识灌输的模式。但是, 如果能在欣赏话题方面下工夫, 对作品做出好的选择, 并具有高超的解说技巧, 那么, 就可以克服上述缺点。问答型和讨论型的方法有相互关联之处, 但相比之下, 讨论型的欣赏教学方法更理想。自由型的欣赏方法的优点在于学生可选择自己的喜欢的时间、喜欢的作品、按自己的方式来欣赏。这种方法是最理想的, 但是很可能导致只有一部分的学生掌握了欣赏的能力, 而另一部分的学生由于缺乏引导, 欣赏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对于我们教师而言, 我们应根据不同的课业欣赏要求, 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联系实际, 以多变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

1. 借助多媒体手段

音乐和美术被称为“姐妹艺术”, 而它们之间的确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把音乐引进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 不仅活跃了教学气氛, 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在讲解美术形象的本质特征这一问题时, 为了避免陷入枯燥的理论阐述与抽象的概念教学, 以罗中立的油画《父亲》, 这一成功地塑造了艺术形象的典范之作为例, 进行欣赏和分析。首先, 让同学们讨论应该给这幅油画取个什么名, 才能使这一形象更具艺术感染力。经过思考, 大部分同学都给这幅画取名为《老农》, 但不知是否确切, 很想知道原画的名称, 因而产生了心理上的期待。这时, 我并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他们, 而是让他们进一步欣赏。接下去我采用多媒体的手段, 以琵琶演奏的民歌《父老乡亲》为背景音乐, 在饱含深情的乐曲声中, 加上解说词渲染气氛。古铜色的老脸, 艰辛岁月耕耘出的那一道道车辙似的皱纹;犁耙似的手, 曾创造了多少大米白面;那缺了牙的嘴, 有又扒进过多少粗糠菜;他身后是经过劳动换来的一片金色的丰收景象, 他的手中端着的却是一个破旧的茶碗。画家以深沉的感情, 借超写实主义的手法, 刻画了一位勤劳、朴实、善良、贫穷的老农形象。它咄咄逼人, 发人深省, 多少人曾在他面前黯然神伤。因为这位老农的形象已经超出了生活原型, 他所代表的是中华民族千千万万的农民, 正是他们辛勤的劳动, 才养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 他是我们精神上的父亲, 在欣赏过程中由于音乐和画面同时出现, 听觉和视觉的共同冲击, 同学们的感受更加直观, 情感得到了升华。在这一情感的体验过程中, 同学们深切地体会到为什么这幅画要取名为《父亲》, 才更有艺术感染力。从而也更好地认识到, 创造艺术形象就是要创造出通过具体生动的个性, 来表现事物的共性与普遍真理的形象, 也就是创造艺术典型, 这样同学们加深了对美术形象的认识和理解,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做好师生互动

在欣赏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给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的机会, 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问题, 教师及时接收反馈信息, 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 在欣赏到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达奇的油画《蒙娜丽莎》时, 同学们对蒙娜丽莎的笑容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在不同意见的争议之中, 反映出学生的审美的差异性, 知识底蕴、环境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等问题。教师善于引导, 除了让学生真正了解到这幅画的真正内涵之外, 还能及时矫正部分偏移的学生的思想, 真正做到育人之目的。

3.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在美术欣赏课上,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 通过引入与美术作品有联系的事物或知识, 来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以达到欣赏的目的。如, 在欣赏中国画时, 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绘画独特的艺术传统魅力;在山水画中可领悟情景交融的意境, 而不同时期的山水画的面貌和意境又各不相同;在花鸟画中感悟大自然的真谛;在人物画中掌握人体知识等, 让学生深感学有所获。

上一篇:嵌入式系统:教学改革下一篇: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