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

2024-05-28

小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精选12篇)

小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 第1篇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教育心理学认为, 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 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它能促使学生积极探索, 努力攀登, 向着自己认定的目标奋进。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叶圣陶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 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 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不让他们自学、探究……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因此, 教师要以课文为媒介, 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兴趣,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进入古文化宝殿, 寻求里面无尽的宝藏, 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另外, 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精美的界面设计、古朴典雅的音乐, 营造出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氛围, 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 也是很好的激趣方式, 更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

二、巧用教学手段, 构建“情境”课堂

古诗有很强的音乐美和节奏美, 并且一般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比如王维的很多作品) , 根据这些特点, 我们在教学手段上采取相应的音乐和画面, 力求达到入情入境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教学《凉州词》时, 以“音画时尚”作为导入, 教师播放两段有特色的乐曲 (一段是旋律优美婉转的曲子、一段是高亢激昂的曲子) , 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积累相应意境的古诗。在《凉州词》的朗读指导环节, 又配上一段比较悲苦的曲子进行朗读, 这时朗读效果达到了高潮。

三、钻研教材、广搜资料

为上好一堂古诗文教学课, 我们要深钻教材。备课时, 教师要互相探讨, 还要查找一些工具书。学习古诗文还需要调动很多相关资料, 比如古诗作者的资料、创作的背景资料, 以及相关题材的古诗等, 我们应花时间去搜集, 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我们也应该调动学生搜集资料的兴趣与热情, 引导他们围绕古诗搜集各方面的资料, 在课堂上给他们交流资料的机会, 并评出“信息小能手”, 培养他们自主学习、钻研教材的能力。这是为我们的课堂古诗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多元教学, 渲染意境

古诗的教学, 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 体验诗人的感情, 引导学生借助诗人的丰富联想, 展开想象, 领略诗人雄伟的气魄, 以及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我们要诗情画意地教古诗, 学生要诗情画意地学古诗再现意境是关键。只有理解了诗, 并且是学生自己的理解才能读出味道。课堂上, 在理解古诗的意境时我们改老师讲为学生说。让学生说说对古诗是怎样理解的, 为什么这样理解, 别的同学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抓重点词讨论等等。让每位学生实实在在的理解, 并且让学生自己发现古诗的押韵等语言美, 使其琢磨着走入古诗的意境, 因此, 它需要老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使古诗教学丰蕴起来。

例如《江雪》, 这首诗如果仅仅让学生理解渔翁孤独寂寞, 这样的教学显然是不到位的, 所以, 引导学生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 体会作者一腔的愤懑苦闷, 郁结在胸, 以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动来发泄他对朝政的不满, 来表露他愤世恨时且又不愿同流合污、孤独、高傲的感情, 从而获得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也是本课教学的内容。然而, 由于写作背景复杂, 又由于小学生的知识、阅历、个性等方面的不足, 其中的感情, 学生很难一下子领悟出来。这时老师不失时机地出示作者的有关资料, 让学生搞清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无疑于“推波助澜”, 能激起学生的心灵震荡。这种感情在教师的点拨下, 学生是有所体会的。

五、教师背古诗词, 增强文化底蕴

曾经我们的古诗课堂和古诗活动中总有这种现象, 面对学生问及的古诗, 有时我们教师也答不上来, 面对一些古诗题目老师也常常束手无策, 这种现象确实令人尴尬。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学校应该强制要求语文教师熟记1~9年级的古诗。虽然这是一种强制性的措施, 加重了老师的负担, 但是它解决了源头的问题, 增加了老师的古诗积累, 增强了老师的文化底蕴, 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老师古诗文教学的驾驭能力。

六、跳出教材, 组诗教学, 培养诗趣

课改提出的新理念, “不能教教材, 而要教材教”, 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 积极开展课程资源,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我们更不能就诗教诗, 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 当有了一定数量积累后, 完全可以跳出教材, 进行组诗的教学。如学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后, 教师可把其他思乡、思念的诗做一个总结, 引导学生去读、启发学生理解, 同是表达思乡、思念之情的诗, 作者的写法有什么不同吗?这样的整合对比学习, 节省了教学中无效的环节, 对“思乡诗”这一古诗题材有了一个较深入的探究, 事半功倍。这样一来, 学生的品味在一步步提高, 他们感受到在古典文学中, 自己所知仅是沧海一粟, 从而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小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 第2篇

课题实施方案

顺平县逸夫小学 郝晓颖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古典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语言精练典雅,内容博大精深,千百年来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学子,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作为宝贵的精神食粮,其间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古典诗文包括两大部分:古诗和文言文。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她饱含着诗人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文言文也叫古文,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它是在古代汉语口语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简洁、典雅的书面语体,其有着独具特色的古朴之美——文美、韵美、意美、境美。

小学古诗文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中华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但是,在古诗文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死记硬背、教法陈旧等现象,直接导致课堂效果低下,学生对古诗文的厌学现象。《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上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强调“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所以,开展小学古诗文教学高效课堂的研究,对于推动和加强小学生诵读古诗文,引导他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和营养,丰富语言、开拓眼界、陶冶情操、发展潜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内容、目标、范围

1、研究内容

在小学语文古诗文课堂教学中,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强调自我思考和探索,亲自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把古诗文以及自然、社会、自我等都作为学习资源,使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学习,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兴趣和情感。从而形成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古诗文的方法和途径,提高课堂效率。

改传统的古诗文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古诗文的教学方式进行探讨。、2、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的语言积累。初步培养学生积累古诗文、欣赏古诗文、研究古诗文的能力。

3、研究范围 小学语文三----六年级古诗文课堂教学。

三、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1、市内外同类研究现状

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检索,了解到大部分相关课题都还在研究之中,虽然也有极个别课题已经结题,但是他们的课题成果对目前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实际指导意义并不大,因为它们只是零零散散的方法与措施的探讨,缺乏综合、系统、深入探究小学古诗文教学的有效策略。因而,进行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高效课堂研究迫在眉睫。

2、本课题的创新点

本课题的创新点主要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鉴于目前古诗文教学的种种弊端,我们应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其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尝试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对于写景的古诗,我们可以采用“情境感悟”发,充分利用音乐,图片等创设多种情境,引导学生想象体验,潜心感悟,动情朗读。对于叙事性古诗的教学,我们可以采用“自读自悟”法,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选择喜欢的方式(如诵、唱、画、编、演等)重现古诗。对于同一主题的古诗,我们可以采用“以点带面”、“主题延伸”法,增加学生古诗的内在积累。

四、研究途径、方法

调查法:主要调查在课题研究之初,有效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及研究之后的情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案例分析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形成有鲜明个性的有效教学个人案例。

行动研究法:强调对课题的反思与研究,发现、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拟定改进计划。

五、步骤

第一阶段:2012年6月-2013年1月,小学语文古诗文常用课堂教学模式的调查,赵敬贤、姜霞撰写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2013年1月-2013年6月,初探小学语文古诗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薛丽娟、赵佳负责撰写论文;

第三阶段:2013年6月-2013年12月,小学语文古诗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齐会阁、郭晓云负责撰写研究报告; 完成时间:2014年6月,创建小学语文古诗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郝晓颖负责撰写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1、总结出较高水平的研究报告;

2、积累优秀教案资料;

3、培养出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科研型教师。

七、研究时间、经费、设备、资料等保证条件

(1)我校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注重对课题研究的督促、管理

近年来,我校在办学中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等办学理念,不断营造教改科研的氛围,使我校教改科研工作有了明显的变化。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由长期钻研课题研究的领导和教师组成的科研课题领导小组,学校行政会经常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科研课题工作,并将其纳入学校重要工作严格考核、督促。(2)学校软硬件条件已有长足的进步

我校是一所县直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全县前茅,已被评为保定市名校。学校有计算机30多台,摄象机1台,扫描仪1台,打印机2台,复印机1台,多媒体网络教室1间。学校已经开通了因特网,并建立了校园网络系统,还购置了若干应用软件系统。这些软硬件条件的不断改善,为实施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3)学校将确保投入必要的研究经费

为了有效地开展本课题研究工作,给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同时给予人力、物力支持。

小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摭谈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摭谈

古诗文是我国悠久文化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我国遗留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语言文字张弛有度,并且极富韵律美,传递出我国各个时期诗人的情怀。古诗文作为小学语文的必修内容,除了要让学生学会诵读这些优秀诗文外,教师还应该适当为其讲解诗文背后蕴藏的情感,让小学生在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中逐渐领会古诗文作品的魅力,并从中吸收文化和智慧的灵光。

一、小学古诗文教学现状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尚且懵懂的阶段,且受到识字断句的限制,对于许多诗文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时过于僵化,不注重对古诗文相关情感和背景的介绍,使学生丧失对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不利于学生从中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小学古诗文教学一般都是较为简单的内容,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学生的感受,只是一味带领学生进行诵读,课堂上缺乏趣味性,使古诗文失去了其本身的教育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小学生深入接触我国优秀文化的机会,影响其在中学阶段对语文的理解和学习。

二、小学古诗文教学摭谈

(一)先“声”夺人

声音是人们最容易捕捉到的信息之一,通过对声音信息的接受,人们可以在脑海里构建出相应的画面,并通过声音的轻重缓急感受其传递的情绪。因此,在小学古诗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带领学生进行朗读,以声音带动学生的情绪。通过声音抑扬顿挫、节奏的轻重缓急,让学生有意识地去把握其中的趣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练习。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朗读诗文时,教师也应当适当地引导学生想象诗文画面,并通过这种想象,引导学生揣测诗人在写诗时的感受,想要传递出来的感情等。如,在学习李白的《静夜思》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明月光、地上霜这两个意象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体会当时诗人的孤单和对家乡的思念。又比如,在学习李白的《望天门山》时,有“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一句,通过对诗句的朗读,可以勾勒出两山排闼的画面,又有置身山川江河的渺小,从中能够体会到诗人舟行江上的开怀和喜悦,以及内心的洒脱和自在。

(二)以“画”入境

古诗文本身就是一种讲求意境的文学形式,其传递的不仅仅是诗人的所见所感,也有读者在看到诗篇时所能联想的画面和感受到的情绪。因此,小学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除了以朗读背诵的形式从声音上加强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外,还可以从视觉入手,选择一定的图画或者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诗文。尤其现在多媒体教学的兴起,给了广大教师更多的空间丰富课件的内容。借助图画和动画的画面感,以直观的方式给予学生提示和启发。

如,在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时,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教师就可以借助图片甚至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充分体会为何诗人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小学生的思维较为简单直接,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其建立起自己对诗文的理解。《题西林壁》是一首小哲理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带领学生,让学生从身在此山中进一步领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其认知结果也会有所不同,以及要全面地认识事物就要避免狭隘的角度,并客观辨别事物真相的道理。

(三)以“情”感人

我国的古诗文多是诗人有感所发,或抒发对国家的热爱,或表达对亲人的思念,或传递山水之乐,或寄托个人理想……这些感情对于培养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念,建立其初步的情感价值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健全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内在品格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对诗文中思想情感的渗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含义。

比如,在学习于谦的《石灰吟》时,连续的“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身碎骨”描述的是石灰的一生,最后的“要留清白在人间”既是诗人对石灰的总结,也是其立志报国,即使拼了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要保持高洁情操的决心。小学生对于爱国主义和个人人格的观念尚未形成,而教师可以对于谦作为官员的一些事迹进行简单介绍,结合本诗,向学生传递正确积极的态度。又如,在李白的《赠汪伦》一诗中,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描述二人之间情谊的深厚,对于小学生形成自己的友情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古诗文教学不仅是语文课程的基础教育内容,对于小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也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古诗文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于古诗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也帮助学生建立健全自己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李耀辉.关于小学语文诗文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2016(8).

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研究 第4篇

古诗是诗人的心境和周围的情境交融而成的一种意境, 是诗中的感性形象, 要读懂一首古诗, 需要学生们通过感性认识去慢慢体验。古诗的意境千姿百态, 有的委婉、有的悲凉、有的雄伟、有的豪放, 各不相同。在小学的古诗教学当中, 教师应该通过运用多种方式来创设古诗教学情境, 营造一种充满诗意的古诗学习氛围,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喜欢看动画和听故事的特点, 教师可以将古诗改编成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通过做成一个动画课件, 再配上音乐对白, 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让他们从中感受古诗的意境。在教《赠汪伦》这首诗的时候, 可以引入李白“受骗”桃花潭的故事, 激发他们的探究好奇心;在教《所见》这首古诗的时候, 可以播放一些相关森林美景的视频, 让学生在潺潺流水、悠悠短笛声中感受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和作者的意境;而在教学《锄禾》这首古诗时, 可以让学生自己动笔去描绘古诗所展示出来的画面:炎炎如火的太阳、弯腰耕作的农民, 旁边碗中装着的米饭等,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的描绘, 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锄禾》所要表达的“粒粒皆辛苦”的思想和意境, 和作者之间产生心灵感情的沟通与交融。

二、品味语言

古诗的语言具有独特的特点, 形象生动、简单精辟, 往往一个字就可以带给人心理上的震撼。而通过品味古诗中的语言, 可以很好地体验古诗的音乐美、韵律美、语感美, 对于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感情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古诗的音乐美体现在其文学样式上, 它讲究韵律和平仄交错, 具有优美的乐感和旋律。例如:《清平乐村居》一诗中每句的最后一个字“小、草、好、媪”互相押韵, “东、笼、蓬”互相押韵, 而且平仄相对, 很好地展现了古诗词所具有的音韵美。其次, 还应该品味古诗词语言的精炼美。由于诗词的字数和格式一般都会有一定的限制, 因此, 作者在创作诗词的时候, 对于每个字每个词都会仔细斟酌, 用词非常精准, 诗中的一字一词往往都蕴含了丰富的内容。例如:在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写到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在这句诗中, 一个“绿”字把春天的气息一下全展现在人们眼前, 让人感受到江南一派绿色的气象, 同时又通过“变绿”赋予了这句诗无限的动感。通过对这些古诗精妙词语的品位, 就可以深切感受诗中蕴含的意境、韵律。

三、挖掘情感, 发挥想象

小学语文诗文教学的思考的论文 第5篇

摘要:诗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小学生通过学习诗文可以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塑造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团队合作的乐群精神,也可以吸收祖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灵活教学,扎实做好小学语文的诗文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诗文;古诗

诗原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在诗文一词中,诗是指诗、词、歌、赋等,包括格律诗和自由诗,旧体诗和新体诗等;文是指除了诗词歌赋以外的,诸如元杂剧、小说、散文、戏剧、报告文学等文学体裁,以及记叙文、论说文等各种类型的文章。但通常具有文字华美,具有韵律等“诗”的特点。最新版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小学语文的阶段性目标包括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这些诵读和背诵的诗文分布在小学阶段的各个年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小学生逐渐接触并了解中华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和绚烂多姿,是传承祖国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的必备载体。

一、小学生学习诗文的意义

首先,小学生通过诗文的学习可以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不管是古人或是今人的作品,其中都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和信念,有对祖国的真挚情感、深深眷恋;有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平等尊重的强烈渴望;有对勤奋执着、友善诚信的讴歌,也有对邪恶、不公的反抗……小学生学习这些诗文的过程就是一个对自我人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过程,在此过程中他们的个性得以彰显,合作精神得以鼓励和发展。其次,通过诗文的学习,小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诗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精炼富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将自然风光、大好河山、情绪情感融入诗词歌赋之中,学生在诵读中不知不觉就好像已身处作者当时所处的意境,无形中得到民族文化智慧的滋养。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也有很多当代优秀的诗文作品,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由于接近口语,更容易让小学生理解和吸收,可以帮助他们增进对世界的了解,满足他们对未知的渴望,使他们充分感受祖国的语言文字之美,培养他们热爱阅读的生活方式。另外,诗文以其朗朗上口的节律、独特华美的用词可以培植小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逐步增强其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诗文的学习在发展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由于其丰富的内容可以充分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二、小学语文诗文教学容易出现的问题分析

在小学语文的诗文教学中如果方法不当、准备不足可能会使得教学效果降低甚至教学目标无法达成,因此,教师要注意避免。首先,很多教师备课不充分,对一些诗文尤其是古诗文相关背景了解不充分,无法对学生做充分的交待,使得教学内容单调乏味,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对诗文学习的.厌烦情绪。其次,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够投入,只是简单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展开教学,投入不够,自然对诗文作品缺乏理解与情感上的共鸣,也无法为学生营造适当的情境,使得课堂乏味、缺乏生气。最后,很多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只是简单读读背背,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不能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对于思想品德、生命教育等内容的渗透不够自然,忽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内容安排显得突兀,使得教学目标无法达成。

三、小学语文诗文教学的建议

首先,教师要照顾到各个年级小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理解水平的不同,分层次展开教学,从诗文的内容讲解到教学方法都要做相应的安排。一二年级的阶段,教师要主要以读读背背为主,让孩子们体会语言文字的美感,感受诗文中所创设的意境,尽可能让他们发挥想象的空间,产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三四年级的阶段,应在教师辅助的情况下,让小学生理解诗文的历史背景,作者当时的处境,以及作者通过诗文所要抒发的情感和情怀,这样使其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背诵的效果,使得诗文的精神内涵深入孩子们的内心,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五六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文字功底,写作水平也正稳步提高,在理解诗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他们自选题目来进行仿写,或者是将诗文中的人、景、物用画作表现出来,进一步从诗文中陶冶他们的性情,培养他们对诗文的热爱情感和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其次,教师应熟练运用诗文教学的各种方法。如诵读是诗文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然而,这种方法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诵读经常会被学生认为是枯燥的干瘪的,那么,要如何激发学生的诵读欲望和浓厚兴趣呢?在中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中,“读”是第一大法,而小学诗文的教学更要注意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诵读。激发学生诵读兴趣的方法很多,如表演读、配乐读、想象画面读等,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运用。由于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诗文一般都有着优美的韵律感,所以,在诵读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手脚并用,打着拍子来读。《毛诗序》中提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天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既然诗人在“永歌之不足”时,会“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那么,我们在指导学生诵读时,同样也可以让他们“边读边舞”。当那种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和着拍子从学生们的口中流溢出来时,你一定会被深深地感染的。这种诵读法跟让他们正襟危坐、面目严肃地“念经”比起来,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总之,小学语文诗文教学要求教师时刻牢记以学生为中心,以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对诗文学习的浓厚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韦洁洁.古诗文诵读方法例谈[J].小学教学参考,(10).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文背诵 第6篇

关键字:小学语文,古诗文背诵,教学

【分类号】G623.2

古诗文是古代文人写就的诗歌和散文,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诗歌主要分为古体诗,唐诗,宋词,元曲等等,散文则包括说、表、赠序、铭、杂记等。学习古诗文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阅历,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小学语文新课标中要求小学生必须熟练背诵70首古诗文,数目非常可观,而且新课标还对需要掌握的古诗文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划分,浅显层次的古诗文只是需要背诵熟记,而随着层次的提升,学生不仅要熟练背诵,还需要掌握诗词本身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可见对古诗文内涵的学习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现今的古诗文教学存在诸多弊端。

1.古诗文教材的缺乏

古诗文并没有独立成册,而是编在语文课本中,和其他类型的课文混在一起,学生的学习没有针对性,而且诗文所配插图也往往是只有一幅,学生无法形成立体的影像,只能通过老师的语言描述来理解诗文大意,进行机械背诵。

2.教师缺乏足够重视

由于古诗文大多都短小精悍,多的有一二百字,少的则只有二十字。教师往往会因为教学课时紧张而将古诗文课时压缩,有时仅仅翻译一遍便草草了事。这不仅不能给学生讲授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次内涵,而且学生只能在一知半解中背诵诗词,甚者可能会让学生产生诗文不重要的错误想法。

二、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有以下几点意见。

1、编制专门的古诗文教材

我们应该组织专业的老师编制古诗文教材,在选取体裁上应该适应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在编写的时候对一些古语进行注释和标记,添加相关附注,如诗人简介,写诗背景等等。同时各个类别的诗文都应该有所涉及,在题材选择上增加选择的丰富度,并且对其依据题材,主题,朝代等分类,使其内容层次分明,有利于学生背诵。

2、整合古诗文资源,增强理解

首先,整合相同主题的诗文。小学所学的古诗词中,虽然有很多作者不同,背景不同,朝代不同,但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却是相似的,某些主题如思乡、送别基本上都是相同的。举常见的“送别”主题的诗为例,历史上有很多送别诗。李白的《赠汪伦》中,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借潭水表达出了朋友对自己的深厚感情;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通过饮酒表达出不舍友人离去的感情;而他的另一首《山中送别》,则是“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更是有青草会再绿而游人难归的悲戚之感。因此在讲授这类诗,我们可以创造情境,播放一些离别歌曲,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经历过的送别或者读过的送别文章,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好地理解是人的心情,引发共鸣。同样的,在其他主题诗讲授时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学生就能在把握感情基调中产生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学生理解背诵。

然后整合相同题材的作品。我们经常见到相同题材却有着不同的思想感情,比如写雪,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雪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而柳宗元的《江雪》则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两首诗虽然都是在写雪,但情感却是迥然不同的。因此在学习时可以进行对比教学,学生们通过对比就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前一首诗里是充满着喜悦之情的,而后者则是孤寂苦闷的。结合岑参是送友人回京,有着光明的前程,而柳宗元则是官场失意,各自的感情来源一目了然。这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对比学习,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背诵也会更加容易,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

3、融合想象,增强理解

想象是对过去积累的经验和已存储的记忆表象进行二次加工改造,构成新的意向和观念的过程。古诗文的背诵不是单纯机械的记住只言片语,而是一次美的体验。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的想象能力,产生共鸣,引发联想,调动自己的经历,才能更好的体会诗文中的深刻内涵。在教学《游子吟》时,可以抓住一个“爱”字,诗人是怎样感受爱呢?引导学生进入诗中情境,在那里,慈爱的母亲在如豆的灯光中缝制着即将远行的游子的衣服,因为担心孩子久久不归,就将针脚缝得细密。这情景会引发学生们的联想,自己的母亲也是每天准备好可口的饭菜,然后等待着自己回家,而临出门也是千叮咛万嘱咐。从而在读到最后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直接引发共鸣。感情作为抽象的需要想象,当诗句通过想象变为一幕幕立体、生动的场景时,学生就可以感诗人之所感,想诗人之所想,那么隐藏诗句背后的情感和意蕴,就在想象中,喷涌而出,一泻千里。

当然,写作古诗词的年代比较久远,古代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也和现代生活存在较大差异。小学生由于心智还不成熟,阅历比较浅显,自己很难独自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深刻情感,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帮助鼓励学生独立查找资料,对相关内容诸如诗人的经历,爱好等要进行仔细研读,才能做到和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才能对诗人的感情进行最正确的把握。

古典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美好结晶,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优秀的古诗词具有优美的语句,深刻的意蕴和精湛的语言,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不断用古诗词来充实自己,准确把握作品的情感,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也只有他们发自内心的认同,才能让他们热爱古代优秀的文化,热爱蕴育出古诗词的祖国,热爱学习,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居广兰.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现状和改进措施[J].新课程学习.2013年08期

【2】谢静.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对当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探讨 第7篇

一、运用故事情节进行烘托,加强渲染力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更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及领悟到诗词中所包含的意思,教师应该对作词者的个人简历及诗词写作的背景充分了解。比如,教师在讲述《赠汪伦》这首诗时,就可以巧妙地利用故事来抛砖引玉,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教师在讲解此诗时就可以这样开头:从前有个诗人名叫汪伦,汪伦的性格十分的豪爽,喜欢广交朋友。在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满天下,被人们称为“诗仙”,而汪伦此时只是一个无名小卒,那么他如何才能结交这位伟大的诗人李白呢?然而在接下来,汪伦等到了一个绝妙的时机,因为他听到李白将要去安徽游历的消息,所以汪伦下定决心给李白写信,诚挚的邀请李白。李白这个人有两大嗜好:第一,好酒;第二,好游。只要具备美酒和美景,那么李白肯定会赴约。因此,汪伦在写信的时候完全满足了李白的两大条件,他这样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先生好饮乎?此地有。”李白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非常高兴,于是李白接受了汪伦的邀请,在汪伦那里停留了好几天,与汪伦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李白要离开时,汪伦在家里设了宴给李白送行。在李白登上一艘小船,船将要出发时,传来了一阵歌声。李白一回头,看到了令自己大为吃惊的一幕,自己的好朋友汪伦和一群村民,正在演奏着歌曲,给自己送行,这让李白非常感动。这时李白立刻提笔,写下这首《赠汪伦》,成为歌颂友谊的名诗,流传百世。因此,通过以故事的情节进行渲染,让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使学生从情感上完全融入这首诗词里,从而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习诗词的课堂也变得活泼起来,同时也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运用朗诵代替讲解

语文教学是一个耳濡目染、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对古诗的教学更是这样的过程。随着新课程的逐渐改革,对古诗的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及目标。新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对诗词的充足阅读,逐渐累积,亲身感触,学以致用,逐渐提高学生的审美标准及欣赏层次。因此,教师就没有必要针对一首诗教学问题上锱铢必较,教师应该在如何营造一种古诗学习氛围上多下工夫,让学生在潜移默化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诗词素养。比如,在学习《忆江南》这首词时,教师可以借助乐器,给学生伴奏,让学生跟着优美的音乐开始朗读。除此之外还可以设定场景来辅助学生阅读等多种渠道。与此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其他古诗词打下了基础。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把学习古诗词当成了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三、善于运用诗词来对诗词进行讲解

所谓借诗解诗就是借助学生熟悉的一首诗来对此诗加以理解。比如,教师在对王翰的《凉州词》进行讲解时,就可以让学生联想其他的边塞诗来学习这首词。学生可以想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或者“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豪情壮志,报效国家的伟大情怀,更好地去理解、感悟《凉州词》中“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情怀,深刻地理解此地的“醉”代表的真正含义,不是为了感悟生命更不是一种消极心态,而是一种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雄伟壮志,更是一种临危不惧的豪迈气魄。

四、善于用诗组诗

新课程改革下,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懂得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懂得如何更好地利用教材,多挖掘课外资料,采用活学活用的教学措施。所以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更不能就诗教诗,应该搭建一个开放式的活跃的诗词学习平台,使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及创造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古诗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外,流传着许多赫赫有名的古代经典的建筑或家喻户晓的雕塑,作为其他国家的显著代表。而中国历经沧桑,许多文化古迹都被历史所湮灭,只有一种经典尚且完好,那就是古诗词。这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引领着我国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发展的步伐。所以,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一定要对现实生活充满一种新鲜感,从而更有力地促进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探索和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古文化,才能确保古诗词的魅力永垂不朽。因此,指引学生走进诗词的天地,去感悟、欣赏诗词中的美,学会享受这份情感,是最成功的古诗教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逐渐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为学生自身的发展夯实基础。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髓,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对诗词的学习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解,学生死记硬背,显然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与新课程下所设定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通过对当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展开探讨,从而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改进 第8篇

一、古诗词教学现状

当前我国的教育教学中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 就是教师往往只注重分数的高低和成绩的好坏, 这导致他们对于古诗词的讲解仅仅停留在知识点的积累上, 并不是让学生透彻地理解古诗词, 而是单纯地让他们死记硬背, 教师这样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无法真正体会到古诗词中的优美意境, 往往只了解太过肤浅的诗歌含义, 只认识了不少的生字, 严重时还会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抱有恐惧心理, 无法真正地认真学习。

二、古诗词教学教学改进

1.了解诗意, 熟悉诗词背景

在对一篇古诗词进行学习之前, 学生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古诗词的相关背景, 背景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诗人的背景, 另一个方面是写诗的背景, 从两个方面出发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诗中的意义, 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也更加容易理解。以《春夜喜雨》为例, 《春夜喜雨》的作者是杜甫, 杜甫被后人称之为“诗圣”, 诗被称之为“诗史”,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杜甫由于陕西严重的旱灾在四川成都定居两年, 自己种菜养花、耕作务农, 与农民交往, 从而对雨也有着深深的感情, 从而写下了这首《春夜喜雨》, 全诗描述了春天夜晚降临雨水, 万物润泽的景色, 诗人喜悦的情感描述得淋漓尽致。了解了这些再深入理解古诗词, 学生学习会更到位。

2.咬文嚼字, 逐步加深认知

在古诗词的学习中, 字和词是主要组成单元, 古诗词中的字和词是深入理解诗句意思、诗内深层含义的关键, 同时也是分析诗词意境的主要步骤。一般的古诗词主要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不管是哪一种诗词, 里面的每一个字词都有着更加深层的含义, 往往一个字词稳抓重心, 提点中心诗意。以《梅花》为例, 这首古诗词中有几个重点词:“凌寒”“唯”“遥知”“独自”“暗香”, 通过对这几个字词的理解, 学生很快就会明了这首诗为了赞颂梅花, “凌寒”说明不畏严寒, “暗香”说明散发芳香。这样的学习方式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有着较高的难度, 古诗词中部分的字词无法按照现代的认识进行理解, 因此教师需为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 防止学生理解上出现错误。

3.结合联想, 切身体会情感

每一首诗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意境, 而意境当中也蕴含了诗人深厚的情谊, 古诗词中的意境往往需要学生自己去深入挖掘, 然后细细品味, 发挥想象, 让诗中描绘的场景在学生的脑海中浮现出景象, 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而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感情。以《锄禾》为例, 该古诗词总共20 个字, 里面描绘的场景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将其在脑海中展现出来, 在炎炎烈日下, 农民弯着身子在农田地里忙碌锄草, 一滴滴汗水浸透了身上的衣裳, 额上还有汗水滴滴落入泥土之中。这样一幅辛苦耕作的画卷在学生脑海中快速展现出来, 学生能体会到农民的辛苦, 粮食的来之不易, 也就更能体会诗词中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4.背诵诗词, 生活随处应用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而书看多了见解也会发生变化, 古诗词也不例外, 感受到古诗词中的情感, 了解古诗词中的含义之后, 朗读古诗词的感情会随着自身的了解程度而发生变化, 目前我国在古诗词方面的教学中都会要求学生熟读且背诵, 这也是对学生提出提前了解古诗词内涵、熟练掌握其中感情基调的要求, 朗诵时带情感, 音调带有高低起伏, 传达古诗词中的情感, 从而做到熟记于心, 完全背诵下来。

总之, 小学是一个以基础为主的教学阶段, 小学阶段的基础对学生未来长期学习的情况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学能积极培养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 古诗词尤为突出。所以, 小学作为学习道路上的关键阶段, 语文教学更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与此同时, 提升学生的小学语文成绩。

参考文献

[1]金妍.让古诗词的魅力之光在心灵闪耀:如何培养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0, 09 (01) :123-125.

[2]周少英.以“写”促“悟”, 品味“诗情画意”美:例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0, 11 (03) :151-153.

浅析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方法研究 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苏教版教材,方法研究

古诗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审美力、记忆力以及语文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启蒙教材,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选编及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指出分析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有助于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研究的意义

1.有助于传承中国优秀文化

随着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化,部分青少年盲目追求国外文化、轻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日益严重。古诗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的文化遗产,更是人们的精神家园,让学生从小接受古诗文的熏陶,感受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沉淀,珍惜自己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形成强烈的爱国理念和荣誉感。

2.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语文能力的培养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非常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课程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受到许多教师、家长、学生以及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同时,部分学校改变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把古诗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平台。

3.有助于教材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随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选编的古诗词暴露出的典范意义缺乏、脱离学生生活、缺乏必要的注释以及儿童题材的古诗文数量所占比例小等突出问题,同时,教学方法陈旧、教师思想观念保守以及老师忽略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意义,致使小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低下,小学语文诗词教学效率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改善,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中国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学习。

二、研究角度及创新论点

1.心理学角度分析

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遵循语文教育教学规律,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有效开发古诗文教学资源。

2.艺术角度分析

将美学理论与古典诗词教学活动有效结合起来,通过寓思想教育于形象感染、动画呈现等方式,在充分利用教材范本的前提下,通过诵读过程中发现美,全面提高学生古诗词阅读欣赏水平,让枯燥无味古典诗词教学活动变得更加有意义。

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角度分析

小学语文课程务必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学生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基础上,注重情感的体验,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在语文新课程改革国际化、全球化的背景下,高度重视并研究古诗文教学,是追求教育民族化和本土化的要求,也是学生充分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结晶的有效途径。

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在苏教版小学古诗文研究中,对于教学教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理念的研究比较零碎。从教材的角度分析,小学语文教材的诗歌包括古诗、古词、儿歌以及儿童诗。而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选编中,古诗成为古典诗词学习的全部,在小学语文教材文体选择上,务必考虑到古诗文题材的复杂性,全面满足儿童的生长状态、情感萌动以及心灵世界。

“以诗解诗”是古诗文研究的趋势。所谓“以诗解诗”,就是以相关的诗文为中介,让学生通过已经学习的诗句更好地感受古诗的艺术形象,深刻领会诗人的感情,从而引导学生进入诗句灵性的美妙古诗意境,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有助于小学生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的全面培养,使得小学生的审美情趣、爱国情感得到普遍提高。同时,“以诗解诗”的教学形式,既能很好的促进古诗文教学的开放性和有效性的实现,又能充分体现教师课程理解能力与资源开发的能力,在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实践中,理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例如,在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最后两句诗句时,即理解“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时,诗中的“孤帆”、“唯见”等词深刻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意。但对于缺乏情感经历的小学生在理解该句诗句时,且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引入学生已学过的送别诗,如在《别董大》中,以物送别;在《赠汪伦》中,以歌送别;在《送元二使安西》中,以酒送别,通过这样的“以诗解诗”教学方法,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以景送别的写作手法,埋藏在学生心底的情感不再仅仅是依依惜别之情,还有对友人的祝福以及两人友谊天长地久的祝愿。

四、总结

小学语文中的古诗教学探微 第10篇

一、用讲故事的方法介绍作者与写作背景

每一首古诗都是作者思想、经历的真实抒写, 而作者的思想、经历又不可能脱离“社会”这个大背景、大环境。但是, 古诗的时代背景距今天是那么遥远, 对于现代的成年人来说, 要想对其做到深入细致的了解恐怕都有点难度, 更何况对于不谙世事的小学生来说, 这就更为困难。然而, 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如果只是简单地介绍作者与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 又太过苍白与机械。如果我们能以小故事的形式将作者与写诗的时代背景讲给学生, 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还能极大地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比如学习《七步诗》时, 如果只是单纯地讲在本诗中“豆子”就是作者曹植, “豆萁”就是曹植的哥哥曹丕, “煮豆燃豆萁”就是象征着兄弟相残, 那么学生恐怕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都是一个母亲生下来的兄弟, 为什么会相互残杀呢?”如此, 学生就难免一头雾水, 进而影响对诗的理解。所以, 我们在讲课前应先给学生讲一讲曹操父子三人的故事:曹操在做宰相时, 因为曹植从小比曹丕聪明伶俐, 于是, 曹操就特别喜爱曹植, 而不太喜欢曹丕, 而且也一直就想着立曹植为太子, 以承继王位。但是, 曹操死后, 曹丕却做了皇帝, 但他嫉妒弟弟曹植的聪明才智, 且怕有朝一日曹植影响了他的王位, 所以就想方设法要杀曹植, 以免后患。但平白无故地杀了弟弟, 又恐天下人笑话, 所以就想了这样一个办法:要弟弟曹植在七步之内以“兄弟”为题作首诗, 但在诗中不能出现“兄弟”的字样, 不然就杀了他。于是, 曹植就一边流着眼泪, 一边沉思, 在七步之内作出了这首流传古今、脍炙人口《七步诗》。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这诗中的深刻含义, 容易感受到这诗中浸透着作者的满腔悲愤与无奈, 容易体会到这诗是作者从内心喷涌而出的不可抑制的质问与呐喊。

二、用古诗的“美”阐释古诗的特点与意义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 有许多是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既写景又写意的诗, 这些诗大多言简意丰, 凝炼跳跃, “美”不胜收。它们的“美”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语美。语美指的是在古诗中, 常常运用一些诸如夸张、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 将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艺术的美进行灵动地再现。比如“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遥望洞庭山无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等, 这些诗句的语言凝炼、生动、形象, 让人读来感到美不胜收。2.形美。形美指的是形式美和形象美。比如“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等三组诗句, 两两一组, 平仄相押, 词性相对, 形式工整, 特别是诗句中的“兰芽”“沙路”“明月”“清风”“戏蝶”“娇莺”“惊鹊”“鸣蝉”等形象迷人, 充分显示了形式和形象的美。3.意美。意美指的是古诗中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 进而形成艺术境界的美。其实, 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诗中有画, 画中有情”。作者在这样的诗中, 往往会选取一些最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 或者最有意义的场景, 或者最典型的感受来言志抒怀, 并以此来启发读者展开丰富想象, 去领会意境与情感, 从中受到熏陶。比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4.音美。音美指的是古诗中的押韵和节奏。古诗都讲究押韵和节奏, 从而显得音韵和谐, 节奏鲜明。所以, 读起来琅琅上口, 听起来声声悦耳, 能使人产生一种音乐的美感。正是古诗中的这些“美”, 将古诗的特点和意义诠释得十分到位。

三、用多种形式引导想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想象对审美能力的培养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走进工艺美术的殿堂, 你会发现所有的艺术品, 无一不是艺术家想象力的体现。同样, 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件件瑰宝——古诗, 也全部凝聚了诗人的无限想象。所以, 我们在古诗教学时, 也必须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展开联想, 联系生活经验与阅历, 去分析、理解、判断、推理, 以艺术者的想象去欣赏每一首古诗, 去领悟诗中的各种美, 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含义, 从而获得美的享受与愉悦, 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譬如,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精美的界面设计、古朴典雅的音乐, 营造一定的氛围,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在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时, 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 先让学生欣赏杭州西湖的图片——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 明镜似的西湖碧波荡漾, 湖面上闪烁着粼粼的金光, 风光秀丽, 景色宜人。在阴雨的天气里, 起伏的山峦在绵绵的细雨中迷蒙一片, 别有一种奇特之美。于是, 诗人就产生了美妙的奇想: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 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像浓妆的西施, 而雨后的西湖就如淡妆的西施, 都是一样的美丽无比。如果你是诗人, 在西湖中的亭子里饮酒, 看到眼前的景象, 你会发如此奇想么?教师在引导学生按照古诗所给定的内容展开想象时, 也可以有所生发, 有所添加, 在想象中增添某些独特的感受。而对于表达的情境不明确的一些古诗, 教师则可以以此为引子, 引导学生自由想象。又如, 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哲理诗, 教师则可以根据这首诗中的“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所揭示的道理,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自由发挥想象——要想看到千里以外的地方, 就应再登上一层楼, 只有站得高, 才能望得远, 比喻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 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运用这些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就非常有助于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 第11篇

【摘要】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宝藏,每一个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需要遵循新课标制定的标准,引导学生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并且吸收优秀文化的智慧,诵读诗文来提高自己的品味以及审美情趣。所以经典诗文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其具有持续时间较长又较为复杂。培养学生建立起系统化的语文素养,必须要从小抓起,本文主要针对在现今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介绍并且提出一些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诵读;问题;解决策略

【中圖分类号】G623.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进,古诗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这意味着教育界对于古诗文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地提高。一方面,古诗文作为我国的优秀文化瑰宝,其中蕴含了无尽的智慧,诵读古诗文有助于学生陶冶情操,培养气质。另一方面,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古诗文诵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想让学生系统性掌握,就必须要从小抓起。下面,本文将介绍在当今小学语文课堂古诗文诵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介绍。

1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古诗文诵读存在问题以及成因

1.1教师不能区分诵读与背诗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还有不少的教师强制学生背诵古诗,将背诵与诵读混为一谈。我们知道让学生诵读古诗词的目的之一的确是对古诗文熟悉到能够背诵的效果。但是背诵绝不是诵读的根本目的。正是在这些教师的引导之下,才会将学生引向为了背诵而去读古诗词的歧途上去。在学生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理解在短短几句古诗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感情或者道理,对每个文字的含义都有正确的理解。

1.2诵读时间缺乏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将每节课的时间都安排的满满的,最后很少给学生留下诵读的时间。导致所谓的诵读环节也只是形式上的诵读,并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另外,有时候教师会找学生进行朗诵等,但这样也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依然存在着众多的学生心不在焉,没有目的的进行诵读。

1.3重视程度不够

在对古诗文进行诵读时,需要学生投入感情的去读,讲究抑扬顿挫。但是学生初学往往不知道哪里需要重读、哪里需要轻读,当遇到一个较长的句子的时候不知道应该在哪里停顿。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会告诉学生应该这样读或者那样读,却没有教授给学生读古诗词的技巧。比如说在《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句,教师只会告诉学生“爱莲”“淤泥”需要重读,但是学生不明白为什么重读,也不明白诗人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以至于在诵读的时候,所谓的重读就变成了简单的加大音量。没有办法理解诗人的思想。

2解决策略

2.1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对于小学生。所以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之上,更要在课堂之外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知道中国古诗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生活之中也常见其身影。所以教师就要利用这些特点。一方面,可以通过在教室、学校走廊等地方张贴上具有激励意义的经典古诗文,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感受到古诗文的魅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有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开展以兴趣小组,定期举办古诗文诵读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及求胜意识。最后就是要保证学生的诵读时间,最好保证在15到20分钟,可以让家长督促学生在早上进行晨读。

2.2.鱼渔相授引导学生

鱼渔相授的意思是说,教师不但应该“授之以鱼”还应该“授之以渔”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对于经典古诗文进行积累。中国古诗文语言精练而且具有韵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符合小学生乐读好思的特点。只有当小学生对于古诗文的积累达到一定的量的时候才能够使学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授之于渔”指的是教师传授给学生诵读的技巧,比如根据词的大意背等等,还可以鼓励学生将描绘同一事物或者季节等。使学生厚积薄发。

2.3教学内容与诵读相联系

古诗文诵读和教学不是独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联系的。在教师开始授课之前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进行诵读,对于诗词有了一定的掌握。接着,教师对内容进行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自己之前不明白的地方就会清楚。并且提高了听课效率。授课结束,教师可以再让学生进行朗读,这样学生在诵读时,又能品味出不一样的情感,大大提升能力。

2.4陶情明理深化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古诗文诵读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反复的对古诗文语句进行诵读,充分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韵律美。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感悟能力都能得到较大的提升,培养起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热爱祖国的情感。在读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学生可以感受到伟大得民族气节,培养自己的民族责任感;在读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时,学生可以感受到母爱之深,学会感恩父母、感恩亲;读到“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感悟到珍惜时间,活在当下的重要性。诵读古诗文能够帮助学生培养道德情操整个人得到深化。所以教师要尽可能挖掘古诗文的种种益处,从而使学生爱上学习,爱上诵读。

3小结

小学语文教学一定要提高对学生诵读古诗文的重视程度,提高认识,践行古诗文诵读,为将来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董月冉.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研究[J]. 考试周刊,2014,38:56-57.

[2]刘凤艳. 解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J]. 赤子(上中旬),2015,14:141.

[3]李小青.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研究[J]. 新课程学习(上),2015,03:180.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几点研究 第12篇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重视学生的自主性, 重视以读为本, 读中感悟, 使学生终生受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他们有思想, 有感情, 有独立的人格, 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体, 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古诗教学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教师就要放开自己, 放开学生, 让学生自主探究, 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同时, 新课标也强调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整合, 启发学生自求自得、自主探究, 让学生在语文古诗教学中全面发展与提高。

近年来, 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在古诗的选编上不断增加, 充分体现了人们对古诗的重视及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下面是我对古诗教学的几点思考和研究。

一、凸显古诗“背景”的价值, 激发学生学习欣赏古诗的欲望和激情, 引领学生步入古诗奇妙的“意境”。

古诗的用字遣词 都很精练 , 短短几行古诗, 包含的意愿是深远的, 蕴涵的情感是丰富的。教学古诗, 单纯地从诗的字里行间理解其意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体验、体味”感悟古诗的内容、情感和思想, 帮助学生走进古诗奇妙的“意境”。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凸显古诗的相关“背景”, 发挥古诗“背景”在帮助学生体会古诗的内容情感方面的重要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学生只有全面系统地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 体会古诗的内容、情感和思 想才有基 础 , 才能真正走进古诗中, 领略古诗所表达的其妙意境。任何一首古诗 , 都有其丰 富的背景 资源 :诗人的生 活经历与 创作历程 ;与古诗密 切相关的 创作古诗 ;古诗涉及 的相关典故、传说;诗人的相关诗作;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诗人的创作风格等, 这些背景资源都可以为古诗教学所用。总之, 我们要重视对相关背景的教学, 让学生畅游于“诗内”“诗外”, 徜徉于诗境之中。

二、朗诵是学生体会古诗内容、情感的重要途径。

古诗具有独特的音韵美, 通过朗读才能彰显这种音韵美, 使之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从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感, 将感受到的言语对象转化为语感的实践, 主要靠读。朗读是感悟的催化剂。目前, 语文教学是“读书人”不“读书”, 以无休止的繁琐的书面操练代替朗读 , 这是违背语文学习规律的。当然, 没有目标的读是乱读, 没有要求的读是傻读。从功能看, 一般有感知阶段的初步朗读、理解思考阶段的感悟朗读、入情入境之后的品评朗读、有了创造性理解及获得语感之后的个性化朗读等。从方法看, 教师就有范读、引读、领读、合读、对读等多种。总之, 要精选练点, 在语境中读, 用情感读, 用心读。

三、突破古诗“文本”的束缚, 把学生引入“诗情画意”中。

在古诗教学时, 要时刻注意把握教材, 精心设计并组织教学,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并抓好说话训练。课堂上, 要通过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即兴发挥能力。如在教完《梅花》进行小结时, 可这样引导:“同学们, 请你们闭上眼睛, 认真听老师读诗, 用心去感受,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看到美丽的画面。”在优美的古筝乐曲中, 声情并茂地范读古诗, 然后问学生:“刚才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请用完整的话表述出来。”通过学生的争相发挥, 达到理解诗意、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又如在教完《送元二使安西》进行小结时, 可引导学生:“诗人为了表达他对朋友的那依依不舍之情, 便写下了这么一首描绘送别友人的佳句, 同学们也根据这让人感动的场面说上几句话吧。”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使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当然, 一首古诗, 应该通过什么方式引领学生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 要根据古诗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 就可以采用诗配画的形式使学生充分感悟诗中那美妙的景色, 一般来讲, 以描写山水景物为主的古诗可以采用“物化”诗意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其意蕴之美;《示儿》、《题西林壁》等蕴涵丰富情感或深刻哲理的古诗, 适宜采用“白话”诗意的方法引领学生体验古诗。

总之, 教学古诗时, 必须以新课标为本, 重视引导学生对古诗内容、思想、情感的感悟、体会, 通过古诗学习, 激发学生对我国优秀古典文化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要: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 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经过千百年来的沉淀, 流传下来且能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 可谓字字珠玑。生活中有美, 古诗教学中也有美, 尤其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70首古诗词, 都是历代名篇, 不仅内涵丰富, 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而且短小精悍, 词句优美, 韵体和谐, 节奏性强, 易读易记。小学古诗教学, 对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接受高尚情操的熏陶, 发展个性, 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周勇奇.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 2011, 26:179.

[2]尹秀坤.小学古诗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 , 2007, 10:35.

上一篇:高级中学学生下一篇:农村女性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