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忧思录

2024-05-30

中国经济忧思录(精选12篇)

中国经济忧思录 第1篇

一、“大美术”概念与中国美术观的萌芽

中国美术观不是平地风波,而是渊源有自。至少在“大美术”概念被提出并在中国美术界逐渐获得认可时,“中国美术观”已经隐隐约约地存在其中。之所以能这么说,是因为“大美术”这个概念较为宽泛,于是被用来容纳人们对现行的“特化美术观”感到的不满。[1]经过梳理和研究,笔者认为这种不满主要指向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对流行近百年的“美术”这一概念所包含的内在矛盾的认识,这个矛盾是关于西方逻辑与中国名理之间的矛盾。“美”和“术”首先是两个汉字,它们在历史中形成,各自属于不同的范畴,并且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在活态的中国文化语境中得以充分展现。当“美术”这个译名作为新概念流行之后,被挪用的“美”和“术”从应有的文化语境中被剥离,分别成为被套用于西方古典传统的两个范畴,前者被指定为西方古典美学的终极概念,后者被归类于西方文化的基本属性——治物理性的低层概念。具有文化本分的两个活态中文汉字就在“文化大改造运动”中被捏合成一个“新文化概念”。[2]然而今天我们已经知道,这个译名无视了当时的西方美术正在发生的现代化运动,而且它还存在着对于西方美术作为西方文化符号这个根本属性的误读,进而这一概念在“文化大改造时期”将对外误读变成了对内的文化指导,顺从着“文化革命”的思路以促进在中外文化激烈冲突下西方文化为强势所导致的顺昌逆亡的去取局面。一百年来,“美术”这个曾被国人认作是所谓的“现代概念”指导着国人去认同“那些诉诸于视觉、供人观赏的以静态‘作品’为载体的文化实践”,“无功利的‘审美’”成为其人文价值的核心,它所构造的基本观念形成了“以艺术家为主体,以‘审美’为目的,以‘作品’为载体”这样一些“基本内涵”,成为一种“普适的”观念。[3]结果,大量具有中国文化属性和人文特征的、体现为某种美术形态的人文活动,或被错误地解读,或被错误地归类,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说到“美术”,人们脑子里想到的就是“国油版雕”,要么再加上工艺、建筑,好像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只懂得用“标准的方法”制作这几样东西而已。实际情况是这样吗?它遗漏了什么?有了这样的疑问,也就有了那样的不满。

第二个方面,“美术”这一能指的内部文化冲突,直接显露其所指的残缺性和严重的排他性,造成了美术形态多样化的中国文化实践作为一个整体而遭到肢解、蚕食甚至屏蔽的厄运。捏合“美”与“术”而成为一个新概念,只是一百年前开始的“文化大改造时期”的一个小动作,却是那个需要今人和后人不断反省的阶段中出现的“经典动作”。用一百年的时间所做的检验表明,这样的文化改造动作与中国人原有的人文活动和价值追求存在着多层次的矛盾。百年来“美术”的实践,不但拒斥了大量具备多样化美术形态的中国人文活动,而且它所强调的以艺术家为主体的纯审美目的等观念,承担不了那些具有历史传统的人文活动为广大农民和乡村生活所提供的社会文化功能。不能忘记,强调后者对于中国是极端重要的,因为中国不可以,也不应该忘记自己的“农本”。否则,本不立,道何以生?功何以成?命何以长?运何以久?

今天看来,现行的美术观及其实践在本质上正是凭借西方文化强势而推行的“特化美术观”,它“天生地”包含着中西文化的矛盾也必然会引发中国文化自觉之后的不满。当这种不满作为一种朦胧的意识弥漫开来的时候,“大美术”成为一个虽然不严谨却被自然选择的概念,以力图消弭现行“美术”概念的内在矛盾,力图扩大其所指范围,从而包含了从中国文化立场上反省现行美术观的努力。可见,“大美术”概念的基本做法正是“中国美术观”的萌芽。只不过它还非常稚嫩,其发展趋势也相当模糊,或者它只是一个影子而已。它的茁壮成长需要必要的环境和条件,需要假以时日来培植。

二、中国美术观的本质

中国美术观是指中国人站在中国文化立场上看待美术的基本思想。它的提出,表明了今日中国存在中西文化矛盾的现实,更强调了中国文化的自觉,要求从美术的领域自觉认识和建设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自觉是中国美术观的本质。

所谓自觉,不是孤立的自我意识,而应该包括三层含义。第一个含义是在根本上来认识自我本体及其相关因素的存在价值;第二个含义是完整地认识自我与他者的并存关系和双方性质;第三个含义是在统一地认识双方共生环境和存在矛盾的基础上,能协调处理自我与他者的相互关系,并求得良性的发展。如果说第一种含义常常就被表述为自觉的话,那么这三种含义便可以顺序概括为自觉、他觉与觉他。三者和谐并存、相互共生才是真正的自觉境界。

那么中国文化的自觉,首先是对中国文化本体的清醒认识。中国文化本体是在历史中形成的文化整合精神,所以我们不能否定或无视历史;其次,需要今天的中国人对中西文化的并存关系有清醒的认知,并能够拿出具体可行的办法来处理其间的矛盾关系;再次,是在此基础上融故纳新、会古通今地为这个时代和整个世界做出中国人的文化贡献。

不得不看到一点,只要我们还在使用“美术”这一概念,中国美术观的提法就不免仍然带着今日中国文化环境的混合性特征。一方面,中国美术观申明了坚定的中国文化眼光和立场,另一方面,美术的概念使我们的讨论仍然受制于滚滚红尘中的西化立场。这是一个一百多年来一直在延续的矛盾。在新的世纪里,在中国交织着的中西文化立场的矛盾尤其突出地横亘在文化指涉的所有领域中。同时也应该看到,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今天提出中国美术观恰逢其时。百年走来,参照我们更为久远的历史,也参照当今其他民族在文化建设上的优秀经验,中国人应该提醒自己,我们不应该再让未来的一百年仍似万古长夜。

中国美术观是一个在美术理论上困而知之的努力态势,表明了今天的中国美术要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在美术上也符合中国文化眼光的基本思想作为指导。中国美术观又是一种在文化建设上自觉积极的倡导鼓励,提倡以中国文化的本体研究作为考察美术现象和建设美术事业的基础,提倡以中国的研究方法来实施美术研究和美术实践,鼓励研究和认识中国美术的文化特质和基本规律。此时,西方的文化和艺术只能作为一种规律研究的比较对象而存在,不能简单地挪用其方法就期望可以用来研究中国艺术,并企图获得正确的认识结论。可见,中国美术观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最为重要的方面,即关于中国美术的本体观、历史观、价值观、人文观、形态观、品评观。

三、建构中国美术观的根本在于重建中国文化体系

主办“中国美术观.重庆论坛”的美术观察杂志社,在其为这次会议专门发出的约稿函中曾经指出,今天流行的“一般意义美术观”的基本内涵,已经成为“当今美术的主要理论构架”,而且“这一理论构架与西方近现代的哲学、美学有着深刻的联系,在‘向西方学习’的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下,已成为我们体系化的美术观”。它同时提醒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样的美术观“已历史地嵌入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和语言中,具有很强的普遍意义和共识性”,而且由于它的作用,使我们对美术现象、理论阐释、历史判断、文化价值等方面的取舍以及由此造成的结果,“无疑会给我们认识中国美术带来许多盲区和误解”。

这一结论带有警告性,它实际上在宣告,为了避免永远陷入文化认识上的“盲区和误解”,我们不应该再盲目跟随时下普遍流行的西方式的特化美术观,建构中国美术观成为必要的和必然的文化事业。

如前所述,建构中国美术观的前提是对中国文化的自觉有清醒的认识。没有中国文化的自觉,中国美术观只是一句空话;不能切实地体认中国文化,中国美术观的建构就不可能落到实处。因此,中国美术观一定是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理念,而且其所指也一定包括了所有蕴含中国文化理念的美术形态。这要求我们准确地回答以下问题:在中国文化眼光的观照下,什么是美术?或日中国美术的本体是什么?它以什么方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要求?我们应该怎样来评价中国的美术?由历史延伸下来的中国美术具有怎样的文化和艺术特征?中国美术具有哪些最基本的功能?又是通过怎样的渠道发挥这些功能?怎样看待不同于西化美术观的各种美术因素和相关的文化因素?人是怎样参与到美术维系的文化系统当中?中国文化体系又是如何通过美术系统并按照怎样的艺术规律来造就人的?

综合起来看,思考和解答这些问题并最终能有效地建构中国美术观,其根本是要重建已经被肢解的中国文化体系。当中国文化在新世纪里呈现复兴的必然之势的现实环境中,重建中国文化体系已经变得极为迫切了。

四、作为认识模式的中国文化体系

由于众多因素参与作用,任何一个文化体系都会显现庞杂的现象,但在本质上,任何一个文化体系均由基本要素构成,诸要素在一定的关系机制作用下外化并体现出相应的基本特征。对于中国文化体系最基本的因素和特征,中国人必须加以清醒的认识和总结,这一点在今天显得特别重要和关键。

中国文化体系当中至少有三个持续发生结构性作用的基本因素,它们曾经是中华文明所特别强调的,也是在历史上曾经为中国所特有的,而至今以及往后又是可能而必须发挥普适性意义的。它们是:一、以道德理念奠定文化的基本精神;二、以三才合一构架文化的天下意识;三、以人文化成彰显文化的主体追求。

中国文化的本体是什么?日“道德”。道理很简单,文化是人类存在的方式,它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人自身应该如何存在的问题,其中最基本的又莫过于解答和处理人的本性问题。对此,中国文化提出的解决之道即“道德”,它被认为是与天地并存的文化本体,又是人生于天地之间所自然禀赋的良知、良能。故而当中国文化的认识境界渐至高远的时代,道德也曾经被悠游无碍地表述为“我心”。只有肖小之辈常以为“我心”乃个体自我之私心,以至于“我心”常被陷入末流而不为人所知。实则在文化的指向上,所谓“我心”乃是全体大我之公心,历代先贤对此都有过角度不同的阐述,归根结底它仍是“道德”,指向了支撑社会规范的文化精神。换言之,有文化而尊重社会规范的“人”,推而广之便是“天下”,其最初和最基本的目标,以及最终和最高的要求,都是由文化认定的道德来决定的,结果是内则为圣、外则为王。“我心”在人曰“道德”,在事日“道理”,道德或道理成为中国文化判断人事的最高价值标准。由它衍生出“阴阳”,以此指代一切对立因素的两种属性,而阴阳两性及其关系又泛化至一切事物之中。阴阳两性在事物的运动中取得平衡,那就是合于道理,是合理的。从道理至阴阳再到事物,其生发过程正如古人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至于事无巨细均包含了道理之体、阴阳两性与生动之能。这三个阶段和高低生发的程序,成为中国文化“以理服人”的理念模式,是我们今天必须正视并考虑要以之为基本模式来深入地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中国美术的基础。

三才者,天地人。在中国文化的观念和视野当中,没有什么绝对独立的个体人,也没有什么独立于天地之外而又控制着整个宇宙的神格力量。即使是先天地而存在的道德,也只是作为文化本体而潜藏干须弥和芥子之中,与天地相终始。在中国文化的视野下,人生于天地之间,因此人不能离开天地;只有在人的参与并以人自身为尺度时,天地也方始为天地,其他所有的非现实性现象都是在这一构架当中才是成立的,否则便属于“子不语力怪乱神”。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本义。它是由亘古以前的洪荒时代,在“大江东去”的中华大地上生老病死于斯以至于今而培养出来的,由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表达发式、行为方式等共同造就的;反之,它又决定了中国人的生活理想,决定了中国人对四方上下、古往今来的宇宙意识,决定了中国人的时空观念,包括以“我”为“中”而形成的“五方”、“六合”以及“四时”、“五色”等观念体系,决定了中华先民在同一片天、同一块地之间建立了我们的历法,也树立了我们的“天下”意识。三才构架的时空结构成为中国文化“志在天下”的意念模式。今天,西方式的理念神格各有终极,在此种文明发展模式下种族利益难以相让,唯商是务的社会目标本质上以弃绝自然为前提,等等等等,都直接导致了世界性流行的西化文明发展模式的矛盾被激化,使得整个世界充满了文化冲突、种族冲突、人天冲突。睁眼看世界吧,当西方社会早已认识到并反省自身从近代以来走过的弯路而今已另辟蹊径独善其身的时候,如果我们仍然在私欲的怂恿下按照原始积累阶段的西式文明理念和发展轨道在横冲直撞,那么我们就难逃这三类冲突与最终厄运。由今视之,在充满文化冲突、种族冲突和人天冲突的世界环境里,只有道德至上、天下为家,才会必然地成为人类社会的未来理想。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永远沉浸于抛弃中国文化传统的时代狂躁症当中?由此看来,构建中国美术观何其需要中国文化的意念模式作为一个重要基础!

中国的美术是中国文化的产物,同时它也是中国文化的视觉符号。何谓中国文化的视觉符号?一言以蔽之曰“文”。作为一个符号体系,视觉化的“文”包涵了饰纹、文字、图绘、形制四个有所侧重的符号系统。饰纹涵括形、用、意、名等要素,文字涵括书法、音韵、文学等因素,图绘涵括绘画、造像等类型,形制涵括建筑、器物等形态。文是“象天法地”、“人文化成”的结果,并非专究物理、崇尚科学分析的西方文化所易于想见。明乎此,则“文”本身已内含了解读“文化”的结论。早在先秦时期,由于诸子百家的共同努力而完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一次重要的认识转关之后,中国先民便自觉到:无论是器物、制度、精神这所谓的文化三层面,还是人类在思、言、行方面不同的行为方式,无不借助于“文”来完成,“文”及其指涉的一切对象在本质上都是“文化”的创造结果。人与文的共同作用即“人文化成”,其功效所及便是人类智慧所及的一切,简言之就是“这个世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道德”与“文”合为一体,“文”便是本,“化”便是用,这才是中国文化观念中“文化”的本义。由此观之,构建中国美术观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将美术视为“文”之一端,因其作为文化表征的符号而独立于世界。

综上所述,以道德理念奠定文化的基本精神,以三才合一构架文化的天下意识,以人文化成彰显文化的主体追求,这三个在历史中持续发生结构性作用的基本因素,相辅相成地综合为一个统一体,从而使中国文化表现出规律性特征,其致亦有三点:一、重视对多方面、多层次关系的体察,二、擅长对复杂的变易、衍化过程的认知,三、善于在关系和运动过程中把握并认识世界的规律。对这三个基本特征的揭示,内在地包含了中国文化在认识世界、表述自我方面的基本追求和要求,也表明了中国文化对“生动”、“灵活”、“恒常”等价值属性的强调,既肯定了“具体”的鲜活性,也强调了“常体”的持久性。

与着重于在设定性静态下强调并诉求物理的西式认识模式不同,包含以上三要素和三特征的中国文化体系代表了另一种认识模式。历史研究和文化研究都清楚地表明,有怎样的文化就有怎样的认识模式,只有用相应的文化认识模式才能真切深刻地认识相应的文化本身。上述三个基本因素和三个基本特征,是我们今天认识和重建中国文化体系首先要加以考虑的。随着中国文化建设进入自觉的阶段,作为文化种群的中华民族必须学会重新用中国文化模式来认识自己的处境和自身的文明传统。重树道德,尊重三才,人文化成,才能在根基上重建中国文化体系,建构中国美术观也才成为可能。

五、中国文化观照下的中国美术形态

在特定时空中创造、习得并不断延续的中国文化,以恒常的文化理念作为历史的基础,以文化符号为载体,表现为多种多样的文化形态。作为中国文化当中最重要的一类符号载体,文化的属性决定了中国的美术具有独特的倾向:以“合理”的方式,现“人文”的形态,行“文化”的逻辑,表达文化观念和人生认识。而统一的“天下”意念和对道德的文化认定已经内在地蕴含于其中。

与强调以静态作品表达无功利的视觉审美活动不同,在中国文化语境中,诉诸于人类感官层面上的审美活动,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没有仅仅停留在单一感觉层面之上,哪怕如绘画、造像这类以视觉审美为主的文化实践,也从来都是综合了多种文化因素、承担了多种社会功能的复杂的文化活动。中国的美术往往与其他所谓非审美性质的活动,如政治、教育、天文、历法、风水、礼仪、文学、游艺、风俗等等,综合在一起,其目的在于表达内在的民族文化追求。无论形态差异有多大,视觉化的审美活动都是在恒常的文化观念主导下,在有限的地域环境中充分地利用现有的物质条件,不时参以制度、风俗的制约,以程度不同的共识性符号语言进行完善的结果。

准确地认识中国的美术和深层的文化内核之间的联系机制,是进一步正确树立中国美术观的关键。这一联系机制不是美术作品本身。现在通行的理论常常将美术作品视为主体与客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那只是西式文化观念认定的结论。在中国文化视野中,美术实践与文化内核之间的联系机制应该是对人生认识与性情表达的欲求,或者说只有这一点才是“人文化成”的基本对象。有识于此,我们才能明白,为什么在原本完整的文化环境中,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那么丰富多彩的美术形态。

比如,现代考古学的发展逐渐让世人真切地了解到,包括今人所谓的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所有美术形态在内的丧葬美术,在近代以前的中国大地上一直是作为一个独立门类而存在的,其遗存从未间断,极为丰富。它表明在中国人看来,所有死去的人在活着的人为他们安放于地下的空间里,无不需要一个由美术来营造的世界。表面上看,这样的世界是为死去的人而创造的,实质上却是中国文化强调“事死如事生”的人生观念所造就的结果,是中国文化认定“人之初性本善”并以之抚慰人类性情的普遍举动,是中国文化提倡“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社会基本理想的礼仪性表达。这样一个地下世界不仅仅是为亡灵建造的,在本质上它也是为生人而建造的世界。正因为有这部分美术形态的存在,地面上的生人世界才获得了有所制约的因素,二者作为阴阳两极共同构成了中国美术整体上绚丽生动的文化景观。这样的文化景观才是具有中国文化的明确特征的,它们作为一个共同体构成了表达中国人的文化观念、人生意义、社会价值并独具文化生态的“中国美术”。遗憾的是,随着中国文化环境变迁日甚,传统文化生态遭到极大破坏,丧葬美术的生存环境已恶化至极,这个维系中国社会安定的重要美术门类而今安在哉?

又比如,至今在中华大地上仍然活跃于广大乡村的民俗活动中,充满了多姿多彩的视觉审美因素,它们表达的文化观念、社会功能、人生价值,与高雅的审美活动在本质上并无二致,而它们所使用的美术手段则是最为广泛、最为易得的,这些手段的使用决不是为了炫技,都是为了充分表达性情所调动的文化手段。这类文化实践是无法由现行的美术观来做简单归类的,但是它们对于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是无法否认的。对于这类活动中的美术形态及其结果,无论是中国的美术界还是其他领域,都应该给予更深刻的关注和扶植,否则它们也会在洋风日盛的环境里再步丧葬美术的后尘。

在所有可以归入美术范畴的中国美术形态中,数量和种类最多的要数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生存于各地风俗环境中的美术形态,它们存在的普遍性使之成为可以借此考察民情风俗的重要对象。以往,有关学者或按材技分类法将这部分形态归类为工艺美术,或按政治分类法将其归入民间美术,[4]但不管运用哪种分类法,都导致了它们从原本的中国文化生态环境中被迫脱离出来,使之仅仅成为研究者书斋里、案头上或博物馆、美术馆的墙上、台面所陈设的被动、静态的“审美对象”。这种做法显然有悖于中国文化的系统要求。在中国文化生态中,这部分美术形态的文化存在,不单是可以成为采风观俗的对象,更重要的是它们已经深刻地融入了中国社会当中,特别是在乡村社会,这类美术实践常常是老百姓生活中不可一日或离的社会文化活动,要么就是在重大年节上扮演着重要的文化角色,它们也因此成为将今天的中国人与数百、数千年前的华夏先民联系起来的纽带。对于今天的中国文化建设而言,这种性质不能说不重要,而这类美术形态只有生存于它们的原生环境中才有意义,也才持久。但愿在它们的大多数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对待的同时,将会得到一个好归宿。

中国各类美术形态中,最具代表性的门类无疑要数国画,它不但在观念、境界等方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至高追求,在文化语言方面也是最为精纯而全面的,而且它在工具、材料等“技”层面的延续性和经典性上也保持了最多的文化含量。将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的表率,或者将它作为中国美术形态最典型的代表,对此值得用巨大的篇幅来进行论述,而且怎么深入都不为过。

从西式的美术眼光看来,书法应该属于最不可思议的中国美术的门类之一了。在那样的美术观念指导下,按说书法就不能算是什么美术。但是,在中国文化当中,书法却是最具文化特征的美术形态和实践活动,因为只有它才是以最为纯粹的中国文化符号对人生性情做出了最充分、最细腻的展示,因此它也是一种最具方便法门的艺术形式。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书法在中国一直以来赢得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当然,在今天的中国,从海外舶来的艺术门类,或与中国传统的某些门类存在重叠的部分,或与中国传统美术本身存在较大的差距,或者经过中国文化对其进行较长时间的“反改造”过程而呈现文化混杂现象,它们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今天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因其特别符合现行美术观的要求,这类实践活动已长期成为中国美术界绝大部分圈内人士和爱好者们对美术诸多判断的基础。虽然如此,它们携带着大量的域外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信息,使之一直面临着如何在中国生存的问题,如多年前出现的“油画民族化”的呼声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既然美术是文化的符号语言,那么外来美术门类自然是域外文化的符号语言,这就像英语代表了西方文化一样。符合逻辑的问题是,对于中华民族而言,能做到英语的汉语化吗?如果能,“油画民族化”就是有指望的;如果不能,“油画民族化”便是自欺欺人。面对舶自西方的美术门类,中国文化该有何作为?对此,参照以佛教为代表的外来文化及其美术载体在中国的华化过程,其历史规律的昭示对我们今天当有所助益。

六、中国美术分类法

论述至此,中国美术观涉及的分类问题凸现出来。

现行的材技分类法,主要从属于百年来流行的西式的特化美术观。这种分类法沿用已久,反映了“科学治物”的目标,看似简便,实则繁琐,而且并不符合中国美术观应有的文化要求,不符合中国的“文化之理”。而政治分类法只能停留在低层次的通俗层面,见风使舵的本性使之对文化建设难以有实质性的贡献。那么中国美术观在对待美术现象时,将如何进行类别的归纳和梳理呢?对这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将会有助于中国文化和中国美术观的建设。

根据自己对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和认识,笔者认为中国美术观下的分类法可以借鉴中国历史上“艺”的分类法。“艺”的分类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和魅力,它与中国名理以及范畴分级密切相连。

在中国,“名”表现为“词”,但它不是现代语文学上的“词”,后者被认为是语言的记录,如果认为中国的名也是对语言的记录,那就是对名的误解。名是中国名学的核心概念。由古代的名家和其他诸家对“名”的系统阐释和文化结论,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成就之一,由此也建构出被誉为“世界三大逻辑体系”的中国名学。[5]在中国文化视野中,“名”首先是直接表达观念的视觉化符号,它作为一个体系有其自身完整的形式语言,以及单个符号的内部构造规则和符号之间的联接之理。名以单字概念为基础,可以构筑出复合概念。正因为名是表意符号,所以每一代人都一定要注意防止各个时代制造出来的复合概念有可能发生结构性观念混乱的现象。例如,在“人民”这个人所共知的复合名称里,“人”和“民”原本分属于不同范畴,各有各的对偶概念,“人”的对偶概念是“物”,“民”的对偶概念是“官”,因此当“人”与“民”被合成“人民”这一新概念之后,其所指就不如两个原名那么明确和准确。“美术”一名同样如此,前已论及,兹不赘述。

在了名的基础上,再来看看中国文化的范畴分级。大体上说,可以略分三级,与本题相关者可以分别表述如下:一级范畴有天、地、人、文;二级范畴有礼、乐、经、纬、道、德、法、则、字、图、纹、型;三级范畴有琴、棋、书、画、造像、营造、窑器、雕漆、金银、织染,等等。这些是与正在讨论的中国美术观有关的文化范畴,如果从中国文化的整体来看,各级范畴所能容纳的概念当不止于此。通观其义,各级范畴之间都有极为多样的组合关系,彼此的联接方式是无限的,这一点也符合了中国文化符号体系最重要的三个基本特征——模糊、开放、耗散。[6]

中国名理与范畴分级的文化属性,决定了“艺”分类法的文化特色。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中华先民均重视“遊于艺”的基本观念,其前提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可见,可遊之“艺”的基础是道德,就是上述中国文化三大基本因素中的第一要素。从大处来说,中国上古有“六艺”、“百工”,根本上统属于礼制;近古有琴、棋、书、画,又有造像、营造、窑器、雕漆、金银、织染,分别以文人和匠人执其事。这样的分类法,既不是单向度的材技标准,也不是唯势利的政治标准,而是遵循了“文化形态”上的合理性,其内在要求是中国文化对“品格”的追求,后者便意味着对道德的认知和持守。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才出现了许许多多令今人难以理解的归类做法和分类方法。随手举一个美术题材上的例子——“四君子”,以便于说明这一问题。从现代植物学的分类来看,梅、兰、竹、菊分属于不同的科、属,但是这不妨碍华夏先民将这四种植物归为一类。因为,在这四种植物入画之前,它们已接受了中国文化眼光的长期审视,人文化成的目标使它们与植物学属性根本无关,被看重或曰被赋予的是它们所体现的四种道德品性,而且都蕴含着以农为本的中国对自然界运行不穷的重视,特别强调了在年年重复的四季轮回中均有不同的操守要求,其中包含了中国文化对君子提出的深刻的文化要求。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如“二仙”、“三友”、“三多”、“四神”、“五位”,等等。

由此可见,在确定具有中国文化形态的美术事象时,必须落实到“文化形态”上来加以分类,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地通过分类来发现美术形态所表现的文化规律。因此,笔者拟提出适用于中国美术的分类法——“文化形态分类法”,并将对其作为中国文化追求“人文化成”的产物而做出必要的研究和论述。具体内容当作另文再叙。

七、小结:没有忘记当代的世界性眼光

今天提出并倡导构建中国美术观,不仅仅是历史钩沉,而是一个融古化今的全新思考,因此它必然带上时代的印记,其中最重要的印记是世界性眼光。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中华先民都不曾拥有过像我们今天这样开阔的世界性眼界,它的获得是由今天的技术条件和文化心态作为前提的。正是由于我们今天能够拥有如此宽广的眼界,我们才有可能对视域中存在的世界性多元文化进行对比,才能在世界文明发展的脉络中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我们也才能自觉地借此将中国美术形态的多种文化实践活动,尽可能纳入中国美术观的考察和研究范围,也才能在文化的比较研究当中切实地发现中国美术的未来发展之路。

庚寅处暑草成于嘉铭桐城玄和堂

摘要:讨论中国美术观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服务于中国美术的当代发展,其核心就是中国美术观的当代性。本期刊发子仁《中国美术观沉思录》,通过对中国文化体系的综合分析,指出我们的任务就是在今天的环境和条件下,明确中国文化立场,以此为基础来研究中国美术,建构中国美术观。并特别提出今天倡导构建中国美术观,不仅仅是历史钩沉,而是一个融古化今的全新思考,其中最重要的是世界性眼光。王红媛《关于中国美术观的几点思考》,指出中国美术观是“当代中国人的美术观”,强调主动关注世界文化,主动与世界各地进行文化交流,汲取多种文化营养以实现自我文化更新。刘曙光《自省与自觉:关于中国美术观的建构》,指出我们对当下美术现状进行反思,是为了更加清楚地认识中国文化的自身特征,明确自己的文化立场。

参考文献

[1]用“特化的”来修饰“美术”和“美术观”,是由吕品田先生在近期专文中提出并使用的一种表达方式、专指百年以来源自西方而流行于中国的美术观念,这种美术观念所包含的美术形态只有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见吕品田:《建树中国美术观——关于“中国美术观”讨论的问题意识和目的意识》,《美术观察》2010年第1、2期。

[2]从清末开始至今仍未结束的最近一百多年,是中国文化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其事件主体就是对中国文化实施“改造”,而且其势愈演愈烈,因此笔者在本文用“文化大改造时期”来指称这一百多年的历史,将这个时期对中国文化采取的有关行为统称“文化大改造运动”。对中国文化实施大改造运动的直接动因是西方文化日益锰烈的冲击。今天看来,鉴于文化冲突当中矛盾双方的文化特质差异之巨大.中国文化在这个时期受到的冲击与历史上任何一次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相比,无论在强度、深度、广度还是在性质、结果和演变方向上,都可谓史无前例。值得提出并加以强调的有三点:第一,这次“文化大改速运动”并非总是单向度的,而是从受到西方文化冲击开始,被迫接受文化的改造,逐漸转向自觉、自求的自我改造;第二.无论是卟力使然还是内需使然,百年来中国文化改造运动的参照对象却是稳定的,即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第三,百年来的文化改造运动使中国从此前的较为“务虚”转向了较为“务实”,从阴阳平衡以求合理的角度来看,正是这一性质使得这次由文化冲击带来的改造运动最终演变为一场“自我改造",其中也必然包含了在一定条件下启动对文化建设的自觉追求。这三个方面融合的内外因素之多是惊人的,多种因素的多样化矛盾不断导致一系列让今天的中国人既感到振奋又觉得困惑的问题。在此过程中,虽然外来剌激和影响的来源有所变化,其强度也时强时弱,但是“自我改造”的趋势一旦开启便从未停止,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活动高峰”期,五四运动是第一个明显的高峰期,而文化大革命是登峰造极的高峰期。.伴随着30年来政治经济的改革开放,今日中国的文化改造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其改造之深和动作之大以及这种规模和性廇所带来的后果,只有在未来比较遥远的时期才能看得更为清楚,

[3]本句引文均出自主办“中国美木观.重庆论坛”的美术观察杂志社为此次会议专门发出的约稿函。

[4]经笔者归纳认为,百年来通行的美术分类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材技分类法,一种是政治分类法。材技分类法主要沿袭西方文化中9美术”范畴的分类标准——它是西方文化追求“治物理性”的产物。按照材技分类法.美术包含了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其中,绘画又分油画.彩墨a,水彩画、水粉画、版画,漆画、壁画、插图等,離塑则有铸铜、石雕,泥塑、木離、圆離、浮離等,工艺略分陶瓷、金工、玻璃、服装、家具等,以及更为复杂的现代工艺。政治分类法是一种通俗的流行做法,属于这种做法的常見名词有学院艺术,民间美术、传统艺术.当代艺术、工艺美术.设计艺术等。它混合了多种因素,从而显得含混不清.并不具有严格的逻辑性,因寿它根本上并不是学术性要求的产物——政治分类法在本质上是不同的社会力量和文化力量在争f时代话语权的结果。与此不同.笔者将在本文莕六部分讨论中国美术现所包含的分.类法时,提出“文化形态分类法”,并从中国文化发展规律的角度指出它的历史渊源.以确认它是中国文化追求“人文化成”的产物。

[5]所谓“世界三大逻辑体系",是指西方哲学中的逻辑学、古代印度佛教的因明学,以及中国古代的名学_>很明显,以“逻辑”来笔统地命名这三大学问,本身就具有西方文化中心_论的色彩。

中国文化忧思 第2篇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中国人的思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拥有五千年 历史华夏文明中国,正在紧追着时代的步伐而忘却了那个曾经在璀璨文明中起到 主要作用的文化。天文,地理、数学、中医等在历史哪个不是名列三甲的,而现 在呢?中国的文化衰落了吗?对,是衰落了,更准确的说,几乎快要消失了,再 不加以利用,只能留着以后纸上谈兵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正面临着绝迹的重 大危机。在随着中国崛起,国外兴起了中国热,孔子学院已经在各国成立,已有4000 万学生。中国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呢,能吸引这么多的人关注,我认为根其所在是 文化,主要是儒家思想,天文地理等一些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按顺序说一下十二生肖?24 节气呢?常看电视剧中的“三更”是 什么时候„„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思想是什么?我想99%的人不会知道。中国 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已经失去我们的文化底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上,我们因该结合我们几千年文化来建设我们的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说说儒家思想。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 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 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 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 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 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 级制为

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 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 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 所能办到。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 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 “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 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 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 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孔子把“仁”作为最高 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 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 之一。“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现在计时使用的都是西方,而我们老祖宗很早就已经使用了。在中国古代的 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 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一夜等分为五更,一更也等于现在的二个小时,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一更指七时至九时,二更指九时至十一时,三更指十一时 至次日凌晨一时,四更

指一时至三时,五更指三时至五时。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2 个时辰,用12 地支表示,每个时辰等于现代的二个小 时。古时与现时对照:子时从夜间十一点到次日凌晨一点,丑时从一点到三点,寅时从三点到五点,依此类推,每隔两小时分别为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 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更天”前最大的数字是五,是指三时至五时.中国历来是个农业大国,古时候人们靠什么来看节气啊,古人通过观察,定 出24 节气,为我们的农业和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大帮助。先把24 节气的名称按次 序列下,分为四组,每组又分为前后两半: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样一摆出,立刻能看出前半四个立字后,紧跟着后半开始,又见“春夏秋 冬”四个大字领头。这什么意思呢?不言而喻,这是说春夏秋冬四季从四个立立 起来,立起来就是开始嘛。后半的“春夏秋冬”配上两个“分”字,两个“至” 字。分是什么意思?最简单的“分”,就是“一分为二”了,可见这就表明,在 这里把一季“一分为两半”了。那另外两个“至”字呢?容易误解为“到头了” 的意思,但要弄清楚是什么到头了?不要当作是一季到头了,而是太阳向北或向 南走到头了,要回头走了。确切追究这个“至”字的本义的话,“至”是极的意 思。比如我们说“至少”,就是说不能再少了,少到极点了。夏至就是说太阳向 北走到`极点了,要回头了,但夏季并没有完,而是刚刚到中点。冬至也是类似,太阳刚刚到极南点,开始转向北了,冬季过了一半了。通常把这八个节气称为四

季八节。实际是四始八中。它们是界定四季的。可 是四季又是什么意思呢?夏季不是热天吗?,冬季不是冷天吗?为什么快到了夏 季的末尾才大暑,快到了冬季的末尾才大寒?这夏季和冬季不是歪了吗?这个问 题提得确实有道理。难道古人给四季定歪了吗?深入思考,才能理解其中的奥秘。原来冷和热虽然是依赖太阳的照射,但人们感觉到的冷和热却是原因很复杂 的,太阳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比如一个大房子两头有两个门,冬天从左端门端 进一盆火,慢慢向右门移动,最后从右端门端出去。您说是不是当这盆火移到中 央的时候房子里的温度最高?肯定您说不是,是火移到偏右门时温度最高。原因 是火向空气散热是需要时间的,火移到中间时,热还没有来得及散开。太阳照射 与此类似,影响气温的因素还要复杂得多。所以,季节的概念,最初发生时是很 朴素的,根据人钔的直接感受。当人们要定四季的准确概念,并想把四季概念纳 入历法的时候,人们认识到不能仅仅根据气温来定四季。同一时间,各地气温不 相同,不同年的同一历时,气温也不总相同。因此必须找到最稳定的普遍适用的 定四季的标准。我们聪明的祖先,找到了这个标准,那就是太阳的南北位置。这 个标准是天文标准。太阳的南北位置虽不能唯一决定一个地方的气温,但它能大 体上有规率的影响一年中的温度变化。因此按太阳的南北位置来定四季是有实际 价值的。当然这样定的四季必须与按气温来定的直感四季有区别了。通常把直感 的四季称气象四季。气象四季不能作历法四季。而刚才说的天文四季才能作历法 四季。气象四季通常比天文四季有些滞后,中国的黄河流域大概滞后

三个期。24 节气中上述八个所定的四季,正是天文四季,也是历法四季。这就能解释为什么 大暑和大寒不在夏季和冬季的中间了。四季八节是 24 节气的骨架,也是历法的骨架。其它十六个节气则是骨架上 的枝条或肉。枝条或肉的用处是天文四季通向气象四季的桥梁。我们看立春和春分之间三等分插入了“雨水”和“惊蛰”。这两个名字描写 了春季上半季的气象或生物的特征。要开始下雨了,藏在地下过冬的小生命听见 太阳的召唤要开始苏醒了。春分和立夏之间插入的是“清明”和“谷雨”。从 “清明时节雨纷纷”我们可以知道清明节气时的气候情况。从谷雨的字面可以知 道这是庄稼需要雨水促长的季节。立夏与夏至之间插入“小满”和“芒种”。小 满是小麦灌浆的时候,芒种是小麦收割和秋种的大忙季节。夏至与立秋之间插入 “小暑”和“大暑”,这是最热的一个月了。立秋和秋分之间插入“处暑”和 “白露”,这是暑威强弩之末,和早晚开始见露珠的初秋季节了。秋分与立冬之 间插入“寒露”和“霜降”,其意已见字自明了。立冬与冬至之间插入“小雪” 和“大雪”;冬至与立春之间插入“小寒”和“大寒”,其气象意义就更清楚,不必解释了。总之一句话,八节之间插入的十六个节气,是用来描述中国黄河流 域的气象和物候的。世界任何其它地区都可根据各地的气象和物候特征模仿为这 十六个节气取适当的名称,就像世界时和区时的关系一样。所以说:24 节气实 际是全世界适用的。24 节气的天文意义明白之后,就知道历法以24 节气为准绳是多么重要。但 是 24 节气是按太阳在天空走过的大圆的 24 个等分角度来定义的,不是按一年 24 个等分时间来定义的,所

以时间间隔并不相等,按近似的天数说,有的近似 15 天,有的近似16 天。所以一年的月怎样分才能让既简明,又足够准确的表现 24 节气,使它们排列得有最简单的规律,让人容易记忆掌握,这是设计历法的 重要任务。一个中国孩子从被怀孕、出生、哺育、受教育(幼、小、中、大学)、找工 作、结婚、维持家庭、对待年老父母,到他或她自己如何得到娱乐和精神满足,如何应对疾病、挫折,最后如何面对死亡,这里面还有多少儒家文化的影响?又 有多少传统文化的总体形态(包括传统的技艺,如算盘、中医、书法、民乐、京 戏或地方戏)的影响?从身体上看,是西医的方法和技术占主导,接生、打疫苗、查体、诊断、下药、开刀、„„,不弄到西医束手无策,很少有人会求助中医。教育上,从小就开始了 abcd 等教育,但有什么用呢,最后素质哪里去了,这是 应试教育的弊端,我们为什么不从小就开始加强对少儿的素质教育,《三字经》 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它短小的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 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它深深地吸引我,这不止是它生动有趣的人物历 史故事,还有它本身富有的内涵。三字一句,两字一韵,不禁使人读起来琅琅上 口。在生活中,每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无可否认,《三字经》的确是 一个人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不论是在道德、历史、地理„„文化上内外都会受 益非浅。现在我们祖国未来的花朵为什么不去读他呢?儒家语言集中存在于《四 书》、《十三经》等经典中。经过白话文运动和以拼音文字为目标的简化字异变,再加上民国后禁止在学校中读经,以及语文教学中的西式“科学化” 的影响,当 今的年轻人极少能够直接进入传统文化的语言世界,即能够直接阅读传统经典(不含标点、竖排的繁体文本),并能用古文写作散文和诗词。传统语言目前只 能以“成语”、“引语”一类的破碎形式残存于人们的话语,以“戏说”的方式 闪现在历史小说之中。呜呼哀哉!中文的悠久、丰厚和诉诸直觉的灵性在世界文 字中是无与伦比的,摧残它真比砍伐原始森林、变草原为沙漠还要罪过。此外,官方承认的节庆假日中传统文化还有几个,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而我们却偏要学 别人不属于自己的文化,“中国向何处去?”我们因该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不 是说复古,而是那些优良文化的精髓,做有特色文化底蕴的中国人。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我们更要加以重视,多加练习,将这一文明好好传承。孩子放学后玩电脑的时间有很多,汉字书写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刚观看完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七场复赛,心中有颇多感慨,不吐不快啊!与前几次收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所不同的是,这次笔者专门留心参赛选手写字的规范化水平,主要是记录下选手们所写汉字的笔顺、笔形是否正确,而不管这些汉字是否符合比赛的标准答案。

比赛统计结果令人揪心

由于电视画面频繁切换,笔者无法观察到选手写字的全过程,只就所能看见的情形作了统计,结果在广西、辽宁、四川、河北4支代表队的16名参赛选手中,有13名选手不同程度存在着汉字笔顺、笔形书写错误的情况,占比高达81.25%。

在笔顺方面,“卵”字最后写点,选手却写成了竖;“婉”字女字旁最后写横,选手却先写横;“甘”字最后写横,选手却写成了

竖;汉字中的“区”最后写折,选手却写成了点;汉字中的“巨”最后写折,选手却写横;“登”字右上方部件应先写撇,选手却先写捺;…… 在笔形方面,汉字中的“束”第二画是竖,选手却写成竖钩;竹字头的第二画是横,选手却写成了点;“膏”字最后部件的第一画是竖,选手却写成了撇;病字旁的第三画是撇,选手却写成了竖;“乌”字第一、二画分别是撇和折,选手却将其合二为一;……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要是在汉字的笔顺、笔形方面也严格要求,绝大部分参赛选手都要提前离场。

这些选手都是各自分赛区的佼佼者,他们的汉字书写状况尚且如此揪心,广大中小学生的汉字规范书写能力的确令人堪忧。

规范书写利于亲近汉字

笔者注意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这场比赛坚持到最后的三名选手(广西两位、辽宁一位),恰好是汉字规范书写能力最好的,他们的汉字书写不仅端正大方,而且在笔顺、笔画方面没有出现任何差错,堪称表现完美。

尤其是在本场赛点,两名选手(广西、辽宁各一位)经过了五轮对决,方才决出胜负,使得整个比赛跌宕起伏、悬念横生。记得最后获胜的那位小姑娘,在介绍她的短片中说:她从小爱读各种书籍,尤其爱读历史书籍,比如《三国志》等。在读书时,遇到生字都要不厌其烦地查字典,要搞清楚它的含义、读音、笔画、笔顺,还要一笔一画地抄写若干遍,直到记牢为止。

笔者曾记得,在学生时代时,但凡写得一手好字的人,大都学习成绩优秀、为人处世圆通。这一现象表明,规范汉字书写对于我们熟悉汉字、亲近汉字、精通汉字、奠定汉字深厚基础、增进智力水平、提高自身修养的极端重要性。

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

要掌握规范汉字,平时就要下功夫,要勤查字典、多练习字。可是,在当今的学业压力和浮躁心态下,有多少孩子像这位小姑娘那样,静下心来,舍得花时间去查字典、去练写字呢?好多字词都认不得、认不全、写不出。缺乏了汉字基础,人们不得不感叹,当今社会连大学生、研究生这样的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汉语表达能力也在持续下降。这个能力可是我们国家持续发展的最大软实力啊!规范汉字要有技术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要求在全社会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然而,国家在推广规范汉字方面远不如推广普通话成效显著,规范汉字也没有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家通过推广汉语拼音来推广普通话,但是,国家推广规范汉字却缺乏相应的手段和办法。

学生书写汉字时没有了约束,先写哪一笔,往哪个方向写,完全没有了章法,以至于写出的汉字缺胳膊短腿,像“蟹爬”或像“蚁爬”。有教育家感慨道,这不是在拼写汉字,而是在拼凑汉字。规范书写汉字、正确拼写汉字,对学生们来说,成为了不必完成、同时也是不可完成的任务。即便对那些受过良好文字训练、曾经深谙汉字拼写法的成年人来说,也是一项艰难的工作。

笔者为此深深地忧虑着,苦苦地寻找着破解此等难题之道。最近,网上出现了叫做汉谷拼形的输入法和字典,让笔者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汉谷拼形将汉字分解为九个字母组成,使得汉字输入如同英文输入一样简单方便,汉字是由哪些字母构成的,就输入哪些字母,输入汉字的过程就是拼写汉字的过程。将这九个字母对应九个数字键,巧妙地实现了汉字的数字化打字和查字。汉谷拼形

输入法是严格按照国家语言文字规范设计的。要是参赛选手学会并经常使用这一输入法,绝对不会出现今天这样的尴尬和遗憾。因为汉字字形的每一变化都会灵敏、准确地反映到汉字字母上来,一旦写错笔形、笔顺,您就打不出想要的汉字来。汉谷拼形一点都不比汉语拼音逊色,她首次让汉字的数字键盘输入达到甚至超越了字母键盘输入的速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汉字单打世界冠军。要享受汉谷拼形带给您的高效、方便、保健等利益,您就不得不接受她的强制和引导,自觉不自觉地掌握了规范汉字的笔形、笔画、笔顺、字母、架构。

要是广西的这位小姑娘使用汉谷字典查字,就不用那么辛苦、那么劳神费力了。因为汉谷字典是按汉字数码来直接翻页的,再难的汉字都是一检即得、几秒钟搞定。要是不相信笔者的隆重推荐,您可上网去免费下载,体验一下就会感叹汉字的神奇与伟大啦。

2013中国服装行业忧思录 第3篇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中国的本土服装行业面临巨大危机,惊现悬崖效应。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各国之间贸易往来“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国是世界著名的“制造工厂”,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遍布世界各个领域。2012年上半年,国内42家上市服装公司总库存达到438亿元,累积存货可卖3年。

在经历20世纪90年代的巅峰时期后,如今中国服装产业已风光不再。全球消费疲软,出口受阻;中国本土市场,年轻消费者成为主导力量,本土品牌吸引力持续降低。

虚拟洋品牌走到悬崖边上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服装市场走势一度紧俏。许多本土服装企业走虚拟洋品牌路线,大都赚得盆满钵盈,以生产代工起家的雅戈尔可谓是当中的佼佼者。1979年的“青春服装厂”是雅戈尔的前身,在品牌成长期,当年乡土气息浓厚的“青春服装厂”华丽变身为颇具国际范儿的雅戈尔。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当年的服装厂成为拥有数万名员工的上市公司,虚拟洋品牌路线在信息闭塞的年代算是一剂良药。

特定的年代会形成特定的路线及时代的产物,打着洋旗号的中国品牌在一网知天下的今天原形毕露。逐渐成为社会主要消费群体的80后、90后对于网络的应用驾轻就熟,年轻人获得信息的途径越加的多元化,对于服装品牌的来历和出身更是如数家珍,虚拟洋品牌再赚年轻消费者钱的难度愈来愈大。

受欧美日韩风的影响,70后至90后在选择服装时对国外品牌的青睐程度更甚于中国本土品牌。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消费者多会选择一些国际大牌,这是品牌附加值的作用,对于消费者来说亦是身份地位的体现。大众消费群体则会选择一些彰显个性,紧跟潮流的外国时尚品牌。如H&M,ZARA就受到许多年轻人的认可与喜爱。

迅速成长起来的年轻消费群体,多已成为家庭的“发言人”和“意见领袖”,他们的一些观点和审美趣味对长辈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加之社会整体审美风向日渐与国际接轨,40后至60后的成熟消费群体也想紧跟时代潮流,重拾青春。

在世界事天下知的今天,虚拟洋品牌路线对于服装行业显然不再适用,越发精明的消费者练就了一双堪比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披着洋皮的本土品牌会被轻易打回原形。

老服装品牌沦陷

面对国外服装品牌的大举入侵,以前风靡一时的本土老品牌已然沦陷。许多老品牌故步自封、不思进取、讳疾忌医,结果大多病入膏肓濒临死亡。陪伴80后成长的起来很多本土品牌亦面临销售不畅、库存高压的困境。以前节衣缩食一个月也买不起的这些时尚品牌,如今已经卖到了十几元的白菜价。

瞬息万变的社会流行风尚改变了消费者的审美取向。郭沫若说过:服装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时间的车轮永不止步,一个时代的结束意味着另一个时代的开启。在建国初期人们出席重大场合,男士以穿中山装为荣,如今即使在偏远的农村地区也很难看到中山装的行迹,取而代之的是西装和夹克在社会各阶层的流行。

敢问路在何方

穷则思变,面对困境即是希望的开始。人们在有自信的时候才会有出路,中国服装品牌应重树信心寻找新方向。日韩一些服装品牌以其个性张扬的风格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与喜爱,我们完全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他们的成功之道。

日本著名休闲品牌优衣库,品牌坚持现代、简约、自然,所提倡的“百搭”理念更为消费者熟知,成为全球服饰零售业的佼佼者。三宅一生品牌凸显鲜明的日本民族特色,根植于日本民族观念、习俗、价值观,是将日本民族文化传承发扬的高端服装品牌,享誉国际服装界。

EXR是韩国知名运动品牌,品牌将运动与时尚结合并融入流行元素,定位为个性休闲装。EXR初入市场反响极好,一些韩国大牌明星也是EXR的忠实粉丝。EXR虽初出茅庐但一路高歌猛进,价位直逼阿迪达斯、耐克等国际一线运动品牌。

归根结底,中国服装品牌的症结在于提升自己的文化修为,无论是欧美的国际一线大牌,还是日韩的一些个性风格品牌,其品牌背后都是以民族文化的内动力作为支持。

当中国日益受到尊重时,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逐渐为世人所接受,那时,中国的服装品牌也一定能够浴火重生。

《沉思录》因温总理在中国走红 第4篇

据人民网报道, 《沉思录》是温家宝总理百读不厌的一本书, 温总理说这本书“我可能读了有100遍, 天天都在读”。也许是这一缘故, 《沉思录》突然在中国走红起来。该书作者马可·奥勒留是古罗马帝国皇帝, 他在位20年, 始终面临内忧外患。即使他夙兴夜寐地工作, 也不能阻挡古罗马帝国走向没落。《沉思录》是马可·奥勒留在鞍马劳顿中所写, 在该书中, 马可·奥勒留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 他认为生命的长短不是很重要, 生命的质量才最重要, 这质量不是用功名利禄来衡量, 而是用德性来衡量。他觉得世界不是一块净土, 但心灵却可以是一块净土。外面的世界很热闹, 但内心的世界却可以很宁静。内心宁静的人会更安全、甚至更幸福。他在位期间, 国家不断遭遇到台风、地震、瘟疫等自然灾害, 边境也不安宁, 发生了外敌入侵和内部叛乱。对于这些灾难, 马可·奥勒留表现出无比的冷静和镇定, 他以静制动, 坚如磐石, 克服了种种磨难, 使他统治的岁月被史学界称为“幸福时代”, 他本人也被列为“古罗马五贤王”之一。而传为佳话的是, 马可·奥勒留上任后, 马上邀请他前任的养子卢修斯·维勒斯共掌皇权, 而且是绝对的平分权力, 这一执政方式直至卢修斯·维勒斯去世。据悉该书已成为很多党政干部的必读书之一。

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命运的忧思 第5篇

最近,一些西方学者大谈全球化中的同质化问题,好像任何国家要选择自己的现代化 道路皆不可能。这种本质主义化的“现代性模式”的说法,值得中国学界重视。事实上 ,西方后现代主义的立场对本质主义已经批判很多,而后殖民主义理论对明显的欧洲中 心主义立场的质疑,使得今天在多元时代坚持那种西方中心主义立场变得颇不合时宜。 但是,世界就是这么复杂,还是有人要抱持一种本质主义立场――不允许除了西方现代 性之外的任何其他国家的现代性,包括东亚现代性和中……

一、全球化问题中的中国文化命运

还有人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全球殖民化的过程,而且这是一个任何国家、民族、个人 都逃脱不了的怪圈。按照这种说法,整个世界在全球化中会毫无例外地被整合到一个西 方式的环境中去。这样一来,英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推广开来,《圣经》中的“ 巴比伦塔”将重新建立,这个塔的语言地基就是英语。如果这种巨型想象成立的话,本 质化的说法就有了现实的根基:于是,未来的世界只有一门语言,那就是英语;只有一 种文化,那就是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只成为一种特例而存在。这将会对不同区域的并抱 持本土文化精神的学者造成重大的文化内伤――在面临全球化的时候会表现出一种焦虑 ,产生一种文化全球化的假象。这是需要审慎质疑的重大问题。

其实在我看来,每个国家都有选择自己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可能性,中国的现代性与西 方中心模式的差异是明显的,它也可能不同于日本、韩国、东南亚,或者中东、印度的 现代性。那种认为多种多样的现代性是不可能的,而只能臣服于标准化、霸权主义的英 美模式的现代性的看法,所隐含的文化霸权问题绝非可以轻轻放过的。这是否意味着没 有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逃离这个普遍的市场秩序的殖民化一元世界?这个世界的多元选 择的历史走向真的就此结束了?现代性“幽灵”究竟成为了这个一元世界的“撒旦”还 是“上帝”?而且我想追问的是:发现东方和阐释中国的主体究竟是谁?是老外是新老汉 学家还是盲人瞎马的技术官僚?中国现代性是否是西方现代性的复制?中国新世纪是否只 有被经济文化殖民才能放逐本土性融入全球性?

西方有人如此看,那么东方学者又是如何看的呢?据我所知,一个日本著名考古学家,近些年来在地上不断地埋文物,又不断地挖掘出来。他想告诉人们的无非是日本文化没 有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韩国有学者也质疑中国的“造纸术”和“活字印刷”,认为中 国的造纸术比韩国要晚,活字印刷是韩国发明的。史料表明,活字印刷在很早的时候就 遭到了置疑,西方有人认为是德国一位学者古登堡(Gutenberg)在公元1450年发明的。 但事实却是:活字印刷是中国的毕@①在很早――公元1041年就发明了,如果根据发明 成熟期以前的半成熟期的时间,可以说中国活字印刷的时间更早。起码比这个德国人要 早400多年。问题在于,当中国人面临全球化,不少人只重视经济而认为文化不重要的 时候,恰好西方人和东方人都在算文化账,对这个问题,应该如何看。

全球化不是一个全球同质化和殖民化的过程,也不是一个全球单一化的过程,而是一 个逐渐尊重差异的过程。我曾经说过,文化可分为几个不同层面:其一,科技一体化, 可以百分之百地“拿来”,所以我们不需要去重新创造磁悬浮列车,不需要自己创造电 灯,“拿”过来就可以用。就像西方用我们的火药和指南针一样。其二,制度的并轨化 ,只有百分之九十相同,差异出现了,比如人权问题,中国和西方就有差异。其三,思 想的对话化,我们都知道有中国哲学、希腊哲学、英国哲学,但没听说过有中国化学、 德国化学和美国化学,自然科学是相通的,而人文学科则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最后,信 仰的冲突化,齐泽克不同意亨廷顿的观点,认为“文明的冲突”不是在不同的文明之间 ,而是同一种文明内部的冲突。因而,全球化是一种在科技和制度方面趋同化而在人文 学科方面逐渐走向差异化的过程,而不可能文化宗教全球同一化。

但问题在于,今天中国文化形态整体性地“失语”了。中国有很多优美的东西,但由 于没有在世界的话语圈中争得合法地位而变得失语。这种失语使得中国学术的言述方式 、思维方式和制度方式失了合法性。今天我们读经、史、子、集,没有一个人认为这就 是左右我们意识形态的“经”;读“史”,充其量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中可以看 到中国历史的悠久,但是看不到对整个世界进程的实质性影响;读“子”,有学者甚至 认为这是中国的阴谋术之最,而不认为是一种智慧(这当然是虚无主义);读“集”,集 部在艺术氛围中凝聚情感,但集部又是在形式完美中缺乏思想的力量,缺乏穿透性的世 界性魅力。当我们的言谈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的时候,我们的背后还有什么思想批判的 力量呢?

二、全球化不是“西化”而曾经是“东化”

中国的言述方式是相当独特的,中国是美文的天下,从《春秋》开始,我们的文字表 达极为典雅。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本质上是一篇哲学论文。但是今天有谁敢以钱锺书 的《管锥篇》这种方式做学位论文呢?学者的每篇文章都按照西方的学术惯例和学术基 本形式去构成并左右我们的思想,所以今天论文不美、文章不美。王国维《人间词话》 的写作仅仅成为一种论文专著的补充方式,而《管锥篇》是钱锺书留给20世纪人们美文 思考的最后惊鸿一瞥。

不仅如此,我们的思想文化“关键词”也已被完全取代了,中国式的天、地、道、文 、情境已经被结构、生成、转换、转型、话语所取代。如果西方话语进一步拓展,那么 ,中国的所有传统叙事方式都只能是对多元话语的补充,所谓情景交融式的美文将变成 严格论文说教式的。这意味着我们必须问自己:我们可不可以用东方方式来说我们的话 语?中国话语在全球化中是不是已经不再合法?中国历经千年的言说方式是否成为了今后 一种“世纪的回音”?

我不认为全球化等于西化,西化也不等于美国化,美国化更不是等于基督教化。现代 性是在文艺复兴以后出现的,是在神位颠倒之后“人的觉醒”时出现的,算起来也仅仅 只有5。中国战败于1840年,也就是说距今只有160年。我想说明的一个问题是,50 0年现代化前面340年中国在干什么?前面340年中国是否是远远落在世界水平的后面?那 种浸透骨髓的民族悲观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是否真的那么理直气壮?

在我看来,恰好是前面三百年是中国文化“东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在现代化或者 全球化初期时,全球不是“西化”,而是“东化”。中国文化在现代性初期很长时间内 ,对整个西方文化具有滋养作用,这种滋养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可以这样说,欧洲文明 的来源是东方――古希腊人继承了埃及、巴比伦和东地中海沿岸的文明,成功地使他们 达到了奴隶社会的高峰。同时,西方也吸收了很多中国文明的滋养,比如说在我所看到 的一些欧洲人写的关于东方文化的书中,可以注意到如孟德斯鸠、伏尔泰、莱布尼兹这 样的大思想家对中国文化都做了诸多吸收,甚至有一些传教士,把中国渲染得可以说是 美仑美奂。马可・波罗曾经到中国的杭州,他所看到的景色就像今天的中国人到了纽约 、东京、巴黎一样,也就是说五百年前的前三百年,中国的文明在很多方面对西方是种 文化资源和精神滋养。恰好是160年的失败,使得我们今天的中

国人认为全球化就是西 化,似乎中国从来就是战败,而且学会了将所有旧账算在传统上,进而全面抗拒我们的 传统,却从来没有审理过自己。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审呢?应从我们这一代开始,应 该重新认识审父、审己、审他人(西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文化拿来已有一个世纪了,今天我提出要“发现东方”。西方也曾提出要“发现中国 ”,但是他们发现东方的是实用文化。文化有三个层面:一个是思想文化,一个是艺术 文化,一个是实用文化。他们看到东方的是杂技,看到东方的是瓷器,看到东方的是武 术,看到东方的是鼻烟壶、景泰蓝等等都是器物一类的东西。但像经、史、子、集、二 十五史有谁完全翻译过去?西方有谁真正在进行研究中国思想文化问题?除了一些汉学家 以外(汉学在西方已处于边缘)。就艺术文化层面而言,我们的琴棋书画已经成了对外交 流的中介,但是在很多方面还被日本挡在后面:琴,在日本;棋,在日本;柔道,在日 本;书法,在日本;还有很多艺术文化的现代转换方面,日本已经走在中国的前面。在 西方人眼里,中国已经成了躺在传统曾经的辉煌、今天落后而且未来未可知的一个国度 。中国被日本的文化现代化挡在了后面,日本反而成为东方文化的代表。

面对这一严峻境况,20世纪的中国思想应从文化“拿来主义”转到文化“输出主义” 。我让博士生做了一个调查,在海外他们到了主要大学的图书馆,查了中国20世纪翻译 出去的专著有多少本?结果是不到一百本。其中有一部分博士论文是用英文写的,但是 没有出版。而在国内我也做了一个调查,20世纪翻译西方包括其他国家的书将近十万册 。我还可以提供一组数据,1894年中国败给日本之前,日本每年翻译中国的书籍70本, 而战败后,从1894年到19,间只翻译了3本,还是明代的数学书。这意味着, 中国一旦战败后,审视中国的眼光彻底变了!当代中国人能超越这种落后挨打的意识吗? 我们应该重新考虑中国文化是否可以输出?中国文化是否永远是处于劣势?中国文化是否 永远是西方中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只能是本质主义地存在于世界文化中等多种问题。

三、全球化中的发现东方与文化输出

在我看来,中国学界当务之急是“发现东方”――发现我们自己文化中哪些文化变成 了“僵死的文化”,我们要为它们送葬;哪些文化变成了“文明在碎片”,我们可以把 它整合起来,变成当代重新认识的对象;哪些文化可以创造性地发出来,变成世界文化 中的“差异性文化”,可以互相补充的、互动的、人类性的精神文化产物;哪些文化是 我们应该深恶痛绝地批判和清算的。

我们现在做的翻译出版“输出工作”可分为三方面:其一,组织专家将19世纪以前从 老、庄、孔、孟开始的经典著作用英语译成一百部;其二,将经过20世纪西方现代性洗 礼的一批学者,比如康、梁、王一直到季羡林的思想,翻译出版一百部。我注意到,西 方接受的中国学术支离破碎,尤其是某个学者外语很好跟西方接触较多,他可能把自己 的思想部分地残片般地传播出去,但西方对中国整体性的了解仍然很差。其三,是翻译 出60本中国当代文化形态的著作,将当代中国建筑生态、诗歌生态、小说生态、绘画生 态、书法生态、音乐生态等等分成60本,全面地向西方进行深度介绍。当这260部英文 书放在西方知识人的书架上,相信他们会比较全面、客观、准确地看待中国的.。

同时,制作DVD一百部。西方人做的DVD“发现”在中国播映相当普遍的其中三部,一 部是《中国水墨》,内容写得不是很好,但是镜头拍得美仑美奂。而中国这方面的片子 拍得不太好,解说词大多是说教。应该按照国际性审美共识重新拍100部,让西方人改 变一下中国的艺术文化并不是过去很好,而今天中国艺术生态滑坡了的误读习惯。

有人说,沙尘暴是中国现代性所独有的,是中国的传统造成的。其实,稍微熟悉世界 史的人都很清楚:1931年,美国西部爆发了前所未有的沙尘暴,以后花了相当大的力气 才治理好。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都有痛苦的一面,当 我们说起西方的时候总有一种憧憬,认为西方的福利制度好得无可挑剔。其实西方的现 代化,尤其是关于土地方面曾出现过很大的问题。工业革命造成的“圈地运动”,使得 大批农民丧失土地而成为流浪汉。英国当局立了一个法打击流浪汉。这个法规定三条: 第一次抓住流浪汉要鞭打;第二次抓住割掉一只耳朵;第三次抓住处以死刑。因而这条 “血腥法规”在英国亨利七世时处死流浪汉7人。可见,西方的福利制度并非从来 就是完美的。历史是人类编织过的一个血腥的痛苦的过程。我们不能把今天西方所有的 一切都全面认可。

全球化时代的东方,并不是完全没有可取借鉴之处,起码在我看来,我们的三星堆文 化便值得一谈。曾经有一个美院教师告诉我,中国先秦除了会做又大又笨的鼎之外,不 会做人形青铜器。那么我想说,三星堆有众多的巨大的人形青铜像,而且它的权力象征 不是中原的鼎,而是金杖,怎么解释?中央音乐学院的一位著名教授告诉我,中国的编 钟意义不大,因为它连最基本的十二平均律都奏不出。为此,我专程去湖北考察了随州 编钟,事实上是,早在2400年前战国的编钟就是十二平均律,而且一个钟能敲出两个不 同音程的音。我想,中国人自己曾经做出过辉煌,今天我们认同了很多国际的东西,科 技、制度,应该认同。但是文化出现了对话差异,人文科学者应该面临这个问题。

在全球化中,中国文化应该坚持不懈地输出。这种输出,不是要像有的人所说的“拯 救西方”文明,而是在全球化中尽量减少西方对中国的误读。这种文化输出需要坚忍不 拔的勇气!在利玛窦前面有一个传教士方济各・沙勿略为了传播宗教文化,在澳门停留 了整整七年就是进不来,仍坚定不移地想输入西方文化宗教,最后因病死在海岛上。唐 代时的景教传教士进中国也是坚忍不拔的。当时是盛唐气象,世界前列,就像今天的中 国人去了纽约、伦敦、东京一样,目眩神迷。但是就是这些被看做西方边陲之民的人, 他们充满艰辛地到了唐代长安,坚定不移地输出他们的文化。难道今天我们的国势还不 如他们当时?但我们今天有哪一个学富五车的学者,有哪一个中国人像传教士一样,坚 忍不拔地把中国的思想输出去并告诉他们,让西方中心主义者知道尊重差异、尊重他者 、多元互动是多么重要,是人类未来的平等对话的基础。

说到底,人类文化未来不是同一化,不是本质主义化,而是差异化、互动化和人类性 化,这一点有赖于中国文化输出的广度、深度和胆识气魄。

字库未存字注释:

李光耀:中国沉思录 第6篇

这本书的形式相当特别,由李光耀口述,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罗伯特·D·布莱克威尔(Robert D. Blackwill)以及阿里·温尼(Ali Wyne)三位哈佛学者共同编著。

另一位与中国同样有着深刻渊源的政治家、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为本书作序。他在序言中写道:“自古以来,关于个人究竟是历史的创造者,还是历史的记录者,一直存在争论,但就李光耀而言,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智慧和判断力无人能及。”

“让伟大的战略家来回答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问题”

早在两年半之前,艾利森和他的两位同事就开始酝酿这本书。由于李光耀之前的著作大都聚焦在新加坡的建设,三位哈佛学者想做一个全新的尝试——大多数人都想知道这个世界究竟正在发生什么,而“由这位伟大的战略家来回答这些最重要的问题再合适不过了”。

他们在与李光耀相关的卷帙浩繁的著作、采访稿、讲话稿,以及大量的演讲中,提炼出最有趣的部分,再据此整理提问并赴新加坡采访。他们着力避免做出任何评论或发表个人见解,只提出他们认为“国际人士最为关心的问题”,以对话体形式直接记录李光耀的回答。

艾利森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整本书中最困难的部分,莫过于“将一本原可能是上千页的大部头书籍提炼至100多页”。书中仅用了15页文字就将中国的未来章节阐述完毕,在艾利森看来,这归结于李光耀有着“积极主动并成功概括观点的能力”。

事实上,早在45年前,还是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在读生的艾利森第一次见到李光耀。1968年,时任新加坡总理的李光耀到哈佛大学进修,艾利森因此有机会在咖啡厅与他会面。此后,艾利森曾在访问新加坡时拜访过李光耀。在70年代,新加坡现任总理、李光耀之子李显龙还成为了艾利森的学生。多年后,当艾利森等人联系上李光耀并提出采访邀请,也就顺理成章得到了他爽快的答应。

《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的英文原版为《Lee Kuan Yew: The Grand Master's Insights on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World》,在新加坡成为畅销书后,该书的中文版也终于在中国面世。中文版保留了英文版的全部章节,并最大限度保留了李光耀的原话。

“全球首席中国问题观察家”

本书的第一个问题就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国领导人真的准备取代美国,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第一大国吗?”

李光耀则斩钉截铁地回答:“当然。为什么不?中国人复兴的民族使命感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中国有成为世界强国的实力。中国希望世界接受它本来的模样,而不是以西方社会的附庸身份被世界接受。”

在艾利森看来,政治家口中很难给出这样毫不含糊直白的回答,也只有李光耀敢这样说。

在他眼中,李光耀毫无疑问是全球首席中国问题观察家。事实上,从邓小平到习近平,李光耀曾会见过五代中国领导人,并与他们保持着良好关系。据统计,李光耀自1976年首次访华至今,在37年间共访华33次。

“他是华人,他了解中国人的想法”,艾利森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很多像我这样的外国人关注中国,总觉得不够透彻。”除此之外,艾利森还认为,李光耀知道新加坡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与中国的良好关系;夹在东西方大国之间,新加坡只能随时保持警惕、机敏和灵活应变,才能存活发展。此外,李光耀还是一位富有远见的战略家,他以超前的思维思考过很多问题,包括与中国的关系。这些都使得他对中国有着非同一般的见解。

有一段李光耀与邓小平的谈话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1978年11月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期间,李光耀在晚宴上对邓小平说,“我在想,如果你出生在新加坡而我出生在中国会怎样?我敢肯定你将是新加坡的领导人。但是如果我在中国,我很可能走到半路就被人推开了。我能走到一半就不错了。”

在李光耀看来,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所面临的问题要复杂而棘手得多。

谈及中国实施民族复兴的主要障碍时,李光耀在书中说道,“从内部看,主要挑战是文化、语言以及不能吸引、同化他国人才。”

艾利森听到这个观点的时候觉得十分惊讶——这是一个他闻所未闻的角度和观点。

在其回忆录中,李光耀曾强调将英语作为第一语言的地位。他说,“在这个多元种族、多元语言的社会里,英语是唯一能让大家接受的中立语,并能让新加坡立足于国际社会。”尽管李光耀一直推崇儒家文化,近年也一直大力号召学习汉语,但这一点也不妨碍英语从新加坡建立之初就在这个国家占据着主导地位。

老兵不老,只在凋谢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曾描述过一个理想城邦的图景:首先需要有一位卫国者,这个人也是哲学家式的王者。他能力超群,为众人拥戴而成其领袖。在艾利森看来,李光耀与柏拉图所述之人有相似之处。

艾利森眼中的李光耀“独裁又自信”,有着广阔的视野,这能使他保持对事物开明而好奇的态度。“不过,他现在已经不像年轻时那样,一旦受到批评或反对就必须要予以回击了。他变得越来越冷静。”

2005年,李显龙领导的新加坡政府宣布撤销40年的赌禁,并计划耗资50亿新加坡元在国内兴建两个世界级赌场度假村。对此,时任新加坡资政的李光耀表示反对。父子俩为此事有过很大的争论。但最终李光耀还是决定,由儿子及其领导的政府自行决定。

艾利森还向《中国新闻周刊》讲述了李光耀家庭的一件趣事:李光耀的孙子李弘毅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求学时,李光耀就曾告诫他毕业后应该回国。但李弘毅却说,我想为谷歌公司工作。最后,李光耀也拿这个思想独立的孙儿没有办法,只好随他去了。

不少政治观察家评论称,李光耀就像一位“封建大家长”。中国学者秦晖也曾指出,李光耀所主张的政治在制度上是一种家长式政体。而在艾利森看来,李光耀的这种特质在新加坡的建立阶段起到了十分必要的作用。但显然,李光耀现在已经意识到,他的儿子李显龙面临的是更为严峻的形势:新加坡已经是一个居民收入水平比大多数美国人还高的富足国家了,下一步何去何从,这是一个巨大的命题。

这是新加坡的下一个篇章。对于李光耀而言,年届90的他已经不再是故事的主角。

“李光耀的思维仍然很活跃,但是精力却大不如前了。”艾利森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即使是在采访的两年半时间内,艾利森也明显感觉到李光耀在日渐衰老。

夫人柯玉芝中风、病逝是对李光耀最大的打击。他曾坦言,太太的疾病带给他的压力是持续不断的,这比他这些年在政治舞台上所面临的压力更沉重。他们的婚姻历经61载,一直恩爱。在妻子卧床两年期间,他每晚都会给妻子读她最喜欢的诗,尽量长时间地陪伴她。然而,89岁的柯玉芝还是在2010年离世了。

“最后一片叶子,将在何时落下?”这是李光耀三年前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对年华流逝所发出的感叹。

当今,许多人都在感慨世界级的政治战略大师都在老去,而新一代政治哲学家中仍然缺乏能与前人比肩的大师级人物。在艾利森看来,李光耀对于世界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对全球化、地缘政治、民主等众多话题的战略观察。这位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学生说,“如果说当今世界谁有这种洞察力,李光耀、基辛格都是。可惜他们都已经老迈了。”

李光耀曾候选成为美国《时代》周刊2010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其资深编辑法里德·扎卡利亚这样评价李光耀,“他在85岁高龄时仍然对当今世界(包括中国、俄罗斯和美国)有着独到深刻的理解,令我惊讶不已。”

新课改忧思录系列 (之一) 第7篇

一、何为教育

教育就是教育, 有着自身独立价值, 不是什么政治工具。教育发达与否, 在于政治工具色彩淡化与否。教育不能独立, 培养的永远是奴才不是人才。

我们在用搞应试教育的方法来搞素质教育!

老师培训毫无休止轮番轰炸, 不断抄写心得报告, 于是强力灌输之下, 于是下岗威胁之下, 于是身心俱疲之下, 我们全部转变观念。

领导老师不断出去学习课改模式, 回来之后全校推行。据说这是落实素质教育之路, 如若不然, 后果自负。潮流之中, 不要洁身自好, 要么推动者, 要么反对者, “不换思想就换人” (以往留头不留发, 留发不留头, 现在更绝) 。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 模式换了一种又一种, 思想洗了一遍又一遍。

成绩也是素质教育的副产品, 据说素质教育只要试行下去, 高考绝对成功。反过来说:高考成绩不够突出, 那是没有坚持素质教育。狠抓成绩之下, 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不断开设各门课程。所谓知识的超市, 生命的狂欢。我有一计:辞退所有老师, 工资全部买书, 放到教室, 学生自主学习。

学校高考成绩突出, 于是专家来了, 于是媒体来了, 于是一个一个模式来了, 于是学校成为教改名校。一个一个学校成为教改名校, 中国教育正在大步发展。

回归教育本质, 回到事情原点。按照教育规律办事, 反对急功近利。但我们能够回去吗?我们常常假设:假如不要分数, 假如没有高考……我就不必逼着学生, 不必逼着……

我们只想自己, 不想别人, 而且我们常为行动找出理由:不仅需要逼迫学生学习, 而且能够逼迫学生学习。说来说去, 学生相对老师只是弱势群体。

一将功成万骨枯呀。为了将军, 我们牺牲了士兵。为了老师, 我们牺牲了学生。为了学校, 我们牺牲了老师。为了经济, 我们牺牲了教育。为了国家, 我们牺牲了人民。

将军不为士兵, 老师不为学生, 学校不为老师, 经济不为教育, 国家不为人民, 要他何益?你拿别人做了牺牲品, 别人把你当做牺牲品, 岂非天理昭彰?

二、学生的定位

常常听说这样的话:出发点是好的。什么是好, 什么是坏?要看正确与否!

为了孩子将来前途发展, 我们狠抓孩子学习, 从小把孩子送进各种培训班。孩子失去自我没有童年沦为机器。

为了督促孩子提高成绩, 我们想尽千方百计, 可以体罚可以奖钱可以下跪。孩子反感学习仇视老师厌恶教育。

为了彰显素质教育理念, 我们需要不断作假, 最终依靠高考成绩证明成功, 孩子学会虚伪失去希望反抗社会。

我们常常为了目的不择手段, 结果常常忘了目的迷失自我。为了什么牺牲什么, 恰恰结果失去更多。

什么都要从娃娃抓起呀, 反腐、防艾……天下兴亡, 娃娃有责, 呵呵, 娃娃真累。

三、教师职责

老师只是职业, 爱岗敬业是基本的职业道德, 作为老师就是遵守基本职业道德, 上课赚钱, 抱歉, 我很直白。那么, 你的教学哪儿值钱?

思想?什么思想, 谁的思想, 正确与否, 都成问题。

做人?抱歉, 本人虽非畜生, 活在这个社会, 有时也在纳闷:怎么做人?

知识?课本都有, 许多教辅资料也有, 网上更多。

方法?每个学生都很独特, 据说要用一千种方法教一个学生, 我的妈呀, 反思自我, 我一直用一种方法:“启发式教学法”。

分数?考好了是学生的能力很强, 是领导的英明指挥, 是大家的共同努力;考差了是老师的懒惰无能。

……

开个玩笑, 我不是虚无主义者, 只是提醒大家琢磨琢磨:你的教学哪儿值钱, 自己的教学是否有点独特之处, 那才是你值钱的地方所在!

教学有法, 教无定式。课堂教学没有固定模式, 如果真有固定模式, 那我问问:你把学生当做“鲜活的主体”了吗?时常听闻某某专家:“新课改就是……这种模式”, “不搞这种模式不是新课改”, “一看……就知道是不是新课改”……闻之令人喷饭。

每次看到“……教学法”, 真觉得学校应该大量购买机器人, 只要编好程序, 然后放到教室:同学们, 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而且, 下次再来什么新鲜“……教学法”, 只要重新编好程序, 立马可以投入使用, 永无怨言。多么符合领导“标准化、易管理、零工资”要求。

老师就是老师, 有着自己工作底限, 超越底限, 难为人师。辱骂、恐吓、殴打、跪求……绝非老师所为。我们所凭借的是一张嘴, 不断说服学生, 略加小小惩罚。如果学生需要辱骂殴打等等方能成才, 那是父母的事, 那是警察的事, 您别插手。

人人知道老师应该关爱学生, 可是什么是爱?爱非口号, 我的答案:爱是责任, 尽到责任。

四、出现的限制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我也承认:作为个体, 老师能力有限, 哪个个体能力无穷?每个学生都是人才, 这个方面不行, 还有那个方面;从事这个行业不行, 还可从事那个行业。但是中国, 学校教育就那几门功课, 教不会的学生很多, 所以不会教的老师也有很多。

您别觉得一代不如一代:比如文革时期那帮学生, 能有多好?

学生毕竟还是学生, 青春年少, 别把学生当成大人。想想你在那个年龄干过多少坏事?

有时学生骂了老师, 也很正常, 不少学生习惯了爆粗口, 无意之间带了几句, 能够原谅还是原谅一二。

有时学生之间打架, 也很正常, 热血少年一点小事一言不合拳脚相加, 事后反思往往后悔, 只要没有过分人身伤害, 能够大事化小那就大事化小。

婴儿可能一月一变, 随着年龄增长, 或许一年一变, 或许几年一变。我们不要心急, 等待成长。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应该教给孩子什么?知识?爱好?这些完全可以后天培养。良好的习惯、健康的心态, 父母应该教给孩子这些!这些孩子将会终生受用无穷, 这些一旦缺失后天很难弥补!

有些父母常说, 因为某某原因, 不能给孩子精神上的安慰, 所以只能给孩子物质上的补偿。结果物质上的补偿永远无法弥补精神上的安慰, 这是两类不同质的东西, 如何能画等号?

谭盾初到美国, 和黑人琴师在一家商业银行门口拉琴卖艺, 每天收入丰厚。后来谭盾大学进修拜师学艺。十年之后, 谭盾享誉世界, 再次路过那家商业银行门口, 再次看见黑人琴师仍在“最赚钱的地盘”拉琴, 一如往昔满足陶醉。他看见谭盾时, 热情地说:“兄弟, 好久不见, 现在在哪里拉琴啊?”谭盾说了一个很有名的音乐厅的名字。黑人琴师问道:“那家音乐厅门前是个好地盘, 好赚钱吗?”谭盾只能笑着回答:“还好, 生意不错。”

本人无意纠缠故事真伪, 也不知道谭盾是否享誉世界, 不知哪位听过他的音乐。仅从中国人的观念来看:出人头地、衣锦还乡, 我所喜也。故而谭盾之事作为励志故事在中国是广为流传。其实只知道谭盾本人的故事而不知道他的音乐, 本身就是一件悲哀的事。

关键在于黑人琴师生活是否幸福?我也承认, 钱要够用, 但是何谓够用, 谁能知道, 哪位嫌钱太多?街头卖艺以及音乐厅里卖艺有无本质区别?

文科注重过程积累, 我们始终相信:没有精彩的过程, 那就没有精彩的结果。文科注重细节完善, 我们始终相信:细节决定成败。

政治学科也是科学, 政治老师的使命就是展现政治学科作为科学的魅力所在。不是政治老师的个人魅力赋予政治学科以魅力, 恰恰相反, 政治学科的科学魅力赋予政治老师以魅力。

既然是政治课, 总要和政治性打打交道。有时某些知识政治性、科学性常常打架。大凡涉及政治色彩意识形态方面, 究其本质往往不问对错, 只需信仰只需服从, 这些知识只要死记硬背。过去学习政治往往死记硬背, 无他, 政治色彩意识形态方面太多太浓。今天学习政治好点, 但是也有。

摘要:本文重点阐述了新课改下的中学政治教育, 首先笔者阐述了何为教育, 学生的主题定位问题以及教师的职责问题, 最后对现阶段政治教育中出现的弊端进行了深入的总结。

校园性侵现象忧思录 第8篇

性侵,受伤害的不止一人

对校园性侵害案件的被伤害者而言,这样的伤害,既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既是眼前的,更是深远的。一些研究表明,遭受性侵害的学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一系列的心理症状,比如恐惧、焦虑、抑郁、暴食或厌食、不喜欢自己的身体、对身体有异样感、低自尊、行为退缩、攻击性行为、注意力不集中、自杀或企图自杀等。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帮助,受害人成年后多会在人际关系方面遇到困难,难以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有人还会多次受害。

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实际上,校园性侵害,受伤的,还不仅仅是一位直接受害者,间接的,还包括受害者与施暴者双方的家庭。

性侵,不是无厘头

学校联系着千家万户,学校的工作对象是未成年人。学校一旦出了问题,必然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关注的焦点。性侵害案件频频发生在校园,简单看好像是师德和学校管理出了问题。不可否认,有个别教师在师德方面的确存在问题;不可否认,有一些学校在管理上的确存在漏洞,需要不断完善。但换个角度看,“社会上有人感冒,校园内就会有人打喷嚏”。发生在校园内的很多事件,其实都是与社会密切相关的。校园性侵害,是社会文化中性泛滥的一个缩影。

文化中的性泛滥。中国人历来比较传统,不少人谈性色变,一般都忌讳在公开场合谈论性。青少年对性的知识往往一无所知。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性解放”的字眼也一度出现在一些人的口头上,更体现在一些人的行动上。餐桌、酒桌上的“荤段子”就是典型的例子,这种低俗玩笑甚至被一些人当作饭局上必备的佐料。古人云:“入鲍鱼之肆,久闻而不知其臭;入幽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性泛滥,对成年人,对未成年人,影响都是巨大的。

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发生在校园的性侵害案件,受伤害者大多数是初中生或小学生,而且小学生居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味地以考试、升学为核心目标甚至唯一目标,从而忽略了对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的教育与训练。而且,长期的“听话教育”——教育孩子要听家长的话,听老师的话,做听话的好孩子、好学生一直接导致学生缺乏辨识能力,更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教师中的个别败类,就是利用了学生的这一心理弱点对学生实施侵害,如用花言巧语引诱、胁迫学生,并实施侵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冰冻三尺,也非一方之寒。发生在校园内的事情,要到校园之外去寻找原因,否则,就只能是就事论事,把自己的思维局限在狭小的空间,也就难以挥去那片笼罩在校园天空上的阴云。

事实上,性侵幼女案件,并非校园特有,而是近年来频频发生的事件,发生在校园之内的,仅仅是整个社会性侵害案件中的一小部分罢了。

性侵,必须零容忍

对未成年人的性侵害,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不同国家都有不同的应对策略。美国对于性侵标准的规定较低,只要稍有身体接触,比如拍肩膀、屁股都有性侵犯嫌疑。成人如果与未成年人发生性关系,一律被定为强奸罪。美国还把罪犯信息公布上网,公共场所严禁其接近儿童。

在韩国,性侵儿童量刑重于杀人,对严重性犯罪实施“化学阉割”。所谓“化学阉割”主要是指通过注射雌性激素和抗抑郁药物,降低其性冲动。

在德国,允许性犯罪者自愿选择“化学阉割”,在惩治强奸儿童犯上,德国是欧洲最为严格的,与年龄在14岁以下未成年人发生性行为一概视为强奸。

英国把性教育排进课程表,根据“国家必修科学课程”的具体规定来进行。儿童从5岁开始,就在学校接受有关防止性侵犯的教育。瑞士儿童保护协会也发起过一项小学生防止性侵害的宣传教育活动,主题为“我的身体属于我”,主要以交互式展览的形式向小学生说明什么是性侵害,与异性接触应该掌握的分寸,等等,同时让他们知道在遭受性侵害的时候应该怎样求助。这项活动的教育对象除小学生外,还包括他们的老师和家长。

康复闻思录 第9篇

是谁让死神却步?

42床和43床都是重型颅脑外伤患者, 开颅术后预后不佳。43床已经深昏迷将近一年, 外院术后转入我院以来没有过好转的表现。42床有苏醒的迹象, 但是恢复程度难以预测。由于床位紧张, 两位特护患者被安排在了同一间病房。

两位患者病情及家庭情况有许多相同之处。两人都是50岁左右, 都是因车祸导致的颅脑损伤, 都进行了开颅手术。42床术后意识由昏迷转为模糊, 43床一直处于深昏迷状态, 既所谓的植物人。两人分别有三个子女。42床是城里人, 有医保, 医药费由肇事方承担。43床是乡下人, 肇事车司机逃逸, 家里为了支付医药费已是一贫如洗, 三个子女为了筹足费用, 长期在外打工, 只能偶尔在重要节日里来医院探望。付不起护工费, 患者的妻子丢下农活留在医院照料丈夫。直到与42床搬到同一间病房, 她已经留在医院护理丈夫将近一年。

根据伤情及术后表现, 我们一致认为42床要比43床有更好的转归趋势。他颅内受损情况比43床小, 营养状况比43床好, 重要的是他的经济后盾比43床雄厚。结局却出人意料。

各项体征平稳后, 42床由监护室的原23床迁入后来的42床。在普通病房呆了不足一个月, 他的家人就不耐烦了。事实上我们都观察到了他好转的表现:我们在做防压疮护理时, 他的手偶尔会有抵抗活动了;呼唤他的名字时, 眼睛会有闪动;查房时, 他的眼珠会随着医护人员的身影转动。但是他的家人却无视这些好转迹象。他老婆在喂食时, 常常会突然撂下营养液高声叫骂:你这个废人!喂个汤流得满脖子都是。你要折磨我到什么时候?你干嘛还不死?活着拖累全家人。我怎么那样苦!就算你醒了, 我还得伺候你吃喝拉撒,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呀?

我们都听不下去了, 把阿姨拉到一旁:您不要当着自己男人的面咒他, 他动不了并不代表他什么都不知道, 家人的关爱才会有利于他的康复。

阿姨听不进:你们也别劝了, 又不是你们家人, 累的又不是你们, 你们倒说得轻巧。

遇到这样的人, 还能说什么。真的应了那句话:夫妻本为同林鸟, 大难来临各自飞, 飞就飞吧, 还那么迫不及待,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啊!

本寄希望于患者儿女。可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他的儿女基本上没怎么出现在病房, 我们连和他们沟通的机会都没有。

有一天晨会交班, 看到43床已迁入21床, 原来的病房在紫外线消毒。大家立马心领神会, 不免一阵唏嘘。夜班护士低声说:42床是被气死的, 要不然怎么好端端病情就突然变化了呢?家属不让我们全力抢救, 意思意思就行。主任也在摇头:我们已经尽了人道主义, 家属是早就放弃了的。这个病人就算出院, 他漫长的康复锻炼期还有很多关要过, 如果没有家人的关爱配合, 也很难呀!我们不是法官, 无法进行任何道德上的审判啊!

迁入21床的43床, 仍旧处于植物人状态。他的妻子一如既往地照顾他护理他, 每天定时翻身拍背擦洗鼻饲。他的病历已经有了厚厚一摞, 医院已经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案, 科室垫付的医疗费已让大家无力承担每月劳务费赤字的损失。但派去向家属解释劝出院的人员纷纷败下阵来, 他的妻子总是含着泪哀求:我不敢回家, 家里已经没有什么人了, 儿女们为了他的药费长期在外打工, 回家就是等死, 在这里多一天就多一天的希望。我不会妨碍你们的, 我们住走廊都行, 就是不要赶我们走。话都说到这份上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 谁也不想去说狠话, 继续人道主义吧!

他们又在医院多呆了半年。之后病房改建, 科室迁入新大楼。她才租了辆车将患者送回了老家。

我们都很奇怪43床的生命力为何如此顽强?他的颅骨已碎, 半个脑袋因为没有颅骨的支撑而下陷了一半。他的骶部因为没有足够的静脉营养支持, 压疮反复难愈。他长期留置胃管、尿管却没有发生严重感染, 现有的感染亦未使他病情恶化, 使他致命。

他全身瘦得皮包骨, 像一具干枯的柴棍陷在气垫床上。每天去查房, 看不到他对外界有任何反应。只有他气道内呼噜的痰鸣音提示着他的生命还存在。

假若他的妻子故意使点坏, 护理上有那么一点不上心, 我们也不会对她有任何道义上的谴责。因为她已经尽心尽力了一年多。她有足够的理由为自己为丈夫选择任何方式结束痛苦。她的话很少, 我不知道是因为她的讷言抑或是因她已经累得不想多说话。所以我们无法从她的言语获知他们夫妻间曾经是否有恩或感情深厚。

这一年多来, 她从未睡过床, 全是睡在折叠椅上。她的解释是付不起陪人床费。病人少时, 我们也会叫她在空床上躺一宿, 她都婉拒了:欠医院太多了, 再说已经躺惯椅子, 在椅子上休息好起夜护理, 睡床上就起不来了。

她可以有很多选择, 可以在护理上怠慢, 可以一走了之, 可以送回家任其自生自灭……她选择的是坚持, 执着得让我们都认为她在犯傻。由于她的坚持, 她的爱人在离开医院时和我在见到他第一眼时一样瘦弱, 压疮没有加重。

家人的态度真的可以决定死神脚步的速度。

拾荒老人

初见他时, 是十年前。我和母亲在小区里拍照留影, 他颤颤巍巍地朝我们走来, 身体瘦弱得一阵风就可以吹倒。他的脸色乌青, 脖子上缠着纱布。出于职业习惯, 我认真地打量那些纱布:哦!原来是一个气管切开的患者。我听到他的气管切口处透过纱布在一张一弛的“呼吸”。

这么重的病人, 不在家好好休息, 怎么跑出来晃荡, 不怕晕倒在外来不及抢救吗?家人怎么也不管管?

我和母亲给他让了道, 因为他步态不稳, 随时有可能会栽倒在路人身上。他的目标很明确:我们身后的一个个垃圾桶。他一到垃圾桶旁, 就把整个身子探进去, 认真地翻找, 拣出对他有价值的东西。

母亲的第一反应是:他是个疯子, 不会乱伤人吧?看看他进哪个单元, 以后可提防着点。我的第一反应是:哎呀!垃圾桶是细菌滋生的地方, 他不怕污染气管切口吗?家属也太不负责了。

我们拍完照, 看到他挨个搜完所有垃圾桶, 把战利品卷到腋下, 晃晃颤颤的进了八单元, 还刷了门卡。看来是业主呢!怎么会有这样的邻居?把家当垃圾回收站了。

之后就看到他成天在垃圾桶里翻找, 没有伤过人。原以为是个临终病人, 却看到他一直老样子, 而且颜面比第一次见到时要有些血色。不是精神病人也不是临终病人, 没有什么可提防或留意的, 渐渐就淡忘了。

生了女儿以后, 母亲一次性给外孙买了5箱纸尿裤。先生不想一次次搬上7楼。于是从阳台上放下一根长绳, 把纸尿裤分批吊上去, 我在楼下接应。在我们忙得不亦乐乎之时, 从八单元楼道里跑出个健硕的老人, 递给我一个大塑料袋。他打着手势, 指着我先生, 又指着地上摊开的纸尿裤。我明白他的意思:他嫌我们的袋子太小, 每次运送的量太小。用他的大袋子每次可以多运一些。先生和我都谢绝了, 因为绳子无法承受太重的物品。他失望地走了, 我看到他脖子上气管切口处的纱布似曾相识。

忙完后, 我又想起刚才那位老人脖子上的纱布。难道是我十年前见到的那位老人?怎么可能?我今天见到的老人才五十岁上下, 十年前那位老人大概有七十多岁。今天这位老人, 满面红光、步伐稳健、身材壮硕, 似有九牛二虎之力。怎么可能是同一个人?我觉得自己是误会了。

有一天下班, 迎面走来一位老人, 脚步飞快, 触地有声。我不自觉地退避一旁, 生怕他脚步带起的旋风把我撂倒。心想:走路这么虎虎生风的人真是少见, 还是个老人。于是多观察了他几秒:怎么是他?我看到了他脖子上那块刺眼的纱布。他左手提着一个大编织袋, 右手握着一个长火钳, 一边走一边用双眼犀利地扫视路边, 见到纸盒就麻利地用火钳夹入编织袋内。看来我没有误会, 果真是他。只不过与当初不同的是:他的装备更文明更便利, 他扫荡的范围由我们那个苑扩大到整个小区了。

我回家翻出了十年前给母亲拍的照片, 他真的不小心还是被拍到相片的背景里了。我真的很想证实他们是不是同一个人, 更想知道的是:他怎么恢复得这么好?比我们正常人都显得更健康, 更有活力。

他很友善, 遇见人都会点头微笑示意, 这给了我询问的勇气。我拿出相片问:是您吗?他不好意思地点头。怎么差别那么大?他指着手里的编织袋和火钳快步地走开了。

这就是他给我的答案。

我以前的所学所知完全被他这个活生生的例子所颠覆。我不敢再一本正经去教育别人:不要接触垃圾, 以免被细菌感染;不要在需要他人帮助时单独行动, 以免发生意外……我所指导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方案。拾荒老人健康的动力、生活的乐趣在于拾荒。只要不妨碍他人, 我们可以说他是错的吗?

专注于某一项运动或爱好忘却自身的残体病躯, 有时对健康反而是一种促进, 虽然某些运动或爱好在人们的常识里是不健康或存在争议的。

范老师

五年前, 范老师精神状态不错。但他有事没事爱往医院跑。测测血压, 抽抽血, 开开药, 偶尔打打针。

我们最怕他来门诊输液。他那嗓门那态度根本就不像病人, 倒像是去酒店消费的暴发户。他的要求不但高而且多, 一来他就要求睡观察床, 我们说那是留给病情重行动不便, 无法坐着输液的患者。他不管:都是病人, 上医院谁都是不舒服, 我已经交输液费了凭什么不让我睡?观察床要是收费我也出得起。他非得让我们腾出一张观察床, 否则不肯输液, 还在配药室门口嚷嚷:这医院的服务态度差, 我等了一早上都没输上液。随后来排队输液的病人不明真相也跟着闹起来, 输液秩序就这样被他打乱了。没办法只得安排他这活蹦乱跳的病人睡观察床, 他没有一丝不安, 倒像是所有人欠他的。

给他打针更是一件折磨人的事。他要选职称最高的护士, 穿刺只准一次成功, 不许失败, 而且要打他指定的血管;输液贴要透明的, 纸的贴不牢;止血带不能扎紧了, 疼;穿刺要7号针头, 以免滴得太慢;穿刺部位疼痛不能调慢输液速度, 要用其他方法解决;药液要在他的监督下配置。很多年轻护士被他的无理要求气得退避三舍。一看到他名字就直接找最老的护士:您上吧!我们伺候不了, 去了也白去, 我们连给他拔针的资格都没有, 别说打针了。

看到他, 我也直犯怵, 给他一个人打针得浪费输三个人液体的时间, 还无法令他满意。接触多了我慢慢学乖, 因为经常看到他出入于医院附近的中学, 有一次我试探着称呼他:范老师, 他欣然接受。这称呼让他收敛了气焰, 客气了不少, 无理的要求也提得少了。

看来他缺少的不是服务的品质而是尊重。应承了老师这个称谓就得拿出老师范, 哪还好意思像暴发户那样呼来喝去的呢。做护士真不容易还得有心理学家的敏锐才行。

五年过去, 范老师精神状态的改变在我看来仿佛是一夜之间。没看到他常常输液, 但是却每晚雷打不动来医院测血压。家里的电子血压计他用得不放心, 一定要到医院确认血压正常。医者, 三分治病, 七分治心。但是他的心病却没有医生治得了。

有一天晚上, 他又来了。我打了一声招呼:范老师!他用疑惑的眼光在我脸上停留了几秒, 而后缓缓地问:“你怎么认识我呀?”“我怎么不认识您呢!您不是指名要我给您打过针吗?”轮到我诧异了:他这么快就老了吗?才多久呀?以前骂人的时候中气多足呀。他连人都不认识了。

他一边若有所思一边朝内科诊室走去, 嘴里喃喃自语。他的步态老迈了许多, 身体像被抽干了一般虚弱, 说话有气没力, 头发花白了一大片。都说岁月是把杀猪刀, 刀刀催人老, 疾病更像一把无情剑, 剑剑催人老。

其实他的疾病并没有他所表现的那么严重, 身体也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虚弱, 看他的门诊病历就知道了, 是他的心态出了问题。

大多数百岁老人很少上医院, 偶尔看到些个来门诊输液或在医院住院的百岁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点:生得慈眉善目, 对医生护士客客气气千恩万谢的, 就怕给人添麻烦。生活上没有什么苛求, 与病友相处融洽。越是豁达大度的老人, 病情好转得就愈快。相反, 一些病情不重, 要求苛刻的患者常常反复出入院, 病情反复难愈。不知道是他们的情绪导致了他们的疾病, 还是他们的疾病影响了他们的情绪。应该是相互作用的吧。

沉思录 第10篇

一种知识, 是我们从他人那里学到的。另一种知识, 是我们观察、试验、思索而获得的。

最崇高的真谛, 是那种只有沉浸其中才能获得实现的真谛。当我们的意识浑然消失在真谛里, 我们才大悟, 我们不只是获取, 我们也和真谛融为一体。

我们沉思, 我们的心灵真诚地交融于至上的真谛时, 我们的一切行动、语言、举止便是真。

沉思不是索取, 而是与一切创造融为“一”。

我们沉思, 我们须深刻地理解, 使我们的心与真谛相和谐。

我们可以通过规律的媒介认识这个浮现在眼前的世界。我们可以在思想中认识这个力量和物质的世界。这时, 我们与世界的联系只是机械的联系。这样, 我们就迷失了人的最崇高的真谛。什么是人?他是人格的人。

我们不是纯粹的生理人和心理人。我们是男人和女人。我们必须在整个世界上, 发现我们是人这个无限的真意。

我感到, 我的肉体不是孤立的创造, 而属于一个伟大的整体。我感到, 我的思想与世上发生的一切善与美是和谐的;我思索, 我能发现那主宰宇宙的一切伟大规律。

假如人格不像万物那样, 与真谛有着永恒的联系, 那么, 它是什么东西呢?为什么它存在于这个世界呢?它是怎样存在的呢?

我们刹那间感觉到我们的“我”, 于是, 我们抵达了那伟大的发现:一个无限的“我”必然存在着。

那么我们会问:“我们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呢?”人在心的心底找到了答案, 那是一切联系中最亲密的联系, ——那是爱的联系。

只有爱的联系, 才是完美的联系。

我们爱, 我们就在爱里感觉到我们人格的无限欢乐, 我们就认识到, 我们与无限的人格的联系是爱。

生命的实现, 障碍重重, 生命同物质的障碍永远地战斗, 实现了生命的崇高和庄严。

人的痛苦, 渊源更深。我们不得不寻求我们的生计, 同自然和人类的一切故意抗争。但是, 那并不是一切。—人也需要解决生命的难题, 人的奇迹就是, 他还为某种未明确实现的东西奋斗着、忧虑着。它在我们面前隐约地闪烁, 当我们富裕殷实, 沉迷于繁荣、奢侈和安乐的时候, ——当我们被世间万物包围的时候, ——人类仍然感到不满足, 于是那里就响起了祈祷的声音, 不是向大地的自然力量祈祷, ——例如, 空气、火焰, ——而是向人类还未洞烛的真谛祈祷。祈祷的声音回响着:“拯救我”——“哦, 不要用死亡毁灭我。”

我们不是指肉体的死亡, 我们深知, 人终有一死, 我们并不为肉体的永生而祈求。人直觉地感到, 肉体的生命不是终极, ——他必须为更崇高的生命奋斗。那时候, 他哭喊着——不要把我遗弃在死亡的地带。肉体的生命没有满足我的心灵。我吃喝, 我酣睡, 但我不满足;我没有在这里找到善——我饥饿。

“砸碎一切罪孽, 砸碎自私的欲望, 砸碎自我的贪欲……”

凡是善, 就赐给我们。

我们常常祈祷, 请求赐给我们善。我们很少能实现那崇高的善, 我们很少能请求那圆满的答复。只有那生命纯真的人, 那挣脱了邪恶的枷锁的人, 才能这样做。他才能够说:“我净化了思想, 超脱了自私欲恋的冲动, 超脱了狭隘的自我生命的恐惧和悲哀;现在, 我可以满怀希望地呼唤:‘赐给我善——不管是悲哀还是失败, ——我会高兴地领受它。’”

不管我们多么怯懦, 我们都应该默诵这句话。我们深知, 或许我们会陷入苦难和悲哀, 但是, 那认识到生命的人, 会欣然领受这一切。那就是自由。自由不是纯粹的享乐。当我们蔑视危险和死亡, 蔑视贫困和悲痛, 感觉到自由的时候, 万物就偕欢乐拥来, 我们偕博爱和欢乐迎接他们, 我们满怀感激, 鞠躬致意。

“我向你鞠躬, 你赐给了我们生命的欢乐。”我们高兴地迎接这一切, 这一切欢乐的溪流流泛着, 穿过不同的河道——为了这一切, 我们向你鞠躬。

“我向你鞠躬, 你是善, 你是最崇高的善。”

救灾忧思录 第11篇

人们发出这样的疑问,是因为触目所及,中国的南方雨水淋淋,洪灾遍地。当广州一月之内被淹了三次,当江西唱凯一夜决堤,当三峡大坝迎来了建成后的第一次大洪峰,都明确无误地显示出南方洪灾的狂暴无情。

但南方真正的汛期本月才拉开序幕。三峡防洪的第一次“考试及格”或可让我们转过头来再次观察江西唱凯的决堤,唱凯决堤的原因被归结为洪水超历史纪录,堤身堤基土质差,堤坝决口处为迎流顶冲位置,但没有提到任何关于减灾、防灾、预报的原因。

7月22日,一部名为《唐山大地震》的电影再度勾起人们对32年前那场大灾难的回忆,如是我们重新回到了两年前的汶川、一百天前的玉树,在经历了如此的毁灭性打击后,人们如何重新找回自己的灵魂,重建自己的家园。

32年,12年,2年,100天,现在。

关于国企“地王”的忧思 第12篇

一、国企“地王”的制度性诱因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2009年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同样也出现国企“地王”现象,但是不如现在这样大规模成片出现。因此可以说宽松货币政策并非是导致国企“地王”的惟一因素,而是出现了逼迫国企不断拿地的新政策因素。这个政策因素就是国企改革深化的大背景。

2015年9月13日《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下发以来,已经有多个配套文件出台。《指导意见》根据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并实行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推动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深入融合,促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商业类国有企业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公益类国有企业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指导意见》针对国资管理中长期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划清国有资产所有权和企业经营权的职责边界,要求监管从管企业、管资产中抽身出来,从“什么都管”转为“管资本为主”。《指导意见》是我国发展新阶段深化国企改革的行动纲领,但是不可避免深深地影响国企行为,进而滋生“地王”现象:

第一,房地产纳入商业类范畴容易引发“地王”现象。国企本质应该是从事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事业,但是在实际中,大量国企从事的是市场竞争型行业,因此国企改革也被迫调整了宗旨,分为商业类以及公益类。房地产企业究竟属于商业类还是公益类,还需要仔细探讨。在国资委的眼里,房地产企业似乎属于商业类无疑,但是实际上房地产国企同时具备了商业类和公益类两类属性。其一,商业类国企背后往往有优势资源作为支撑,这与公平竞争原则不相符。商业类以盈利为目标,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成本的节约。实际上,一些国企成长壮大的背后依赖于许多独特的竞争优势,如土地的获得以及资金获得、以及其他相关社会资源。房地产国企挟持这些优势资源和非国企竞争,无疑是很容易把非国企排斥出房地产市场,终究实现垄断定价,这与国企的定位格格不入。其二,房地产国企从事住房保障名正言顺。公益类,是指市场失灵的行业或者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行业,一般由国有企业担任。在实践层面,具有公益性质的公共住房建设任务(主要是公共租赁住房)往往由央企或者地方国企承担,这些公共住房的利润率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一些地方房地产国企和央企(如中冶置业等)在完成保障性住房任务上还是可圈可点的。显然,房地产国企既具备商业属性,也具有公益属性,不要一刀切地区分。但是对于房地产国企自身而言,并非愿意划归公益类,而是愿意归为商业类。我国大环境赋予国企极其优厚的资源获取优势极易转化为对非国企的竞争优势,何必苦守公共住房这块贫瘠的土地呢?但是从国际惯例看,国企进入自由竞争的市场,就需要掐断与政府藕断丝连的联系(剥离优势资源),公平和非国企市场主体竞争。如果想拥有并利用优势资源,那么只能作为公益类企业,主要任务是参与公共住房建设,明确划分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由政府给与相应的补贴,真正实现为民服务的宗旨,两者不可得兼。

第二,国企改革路线容易刺激“地王”产生。为了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指导意见》确定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管路线。资本存在着不同的形态,商品生产一般要经历以下资本形态转换:货币资本——实物资本——货币资本。任何房地产建设,都得经历通过货币购买土地,再通过源源不断的货币注入,使得土地资本转化为房地产产品资本,这两者都是实物资本。只有在房地产商品资本顺利实现销售之后,才能再转化为货币资本。在国资委的监管框架下,只要资金顺利转化为土地(进而房地产),在账面上资本仅仅表现为不同的转化形式,就无国有资本流失之虞。这种管理方式的变革就刺激了房地产国企不断出高价拍地,而把经济效益核算置于脑后。

第三,国企兼并重组时间表催生“地王”的环境。尽管《指导意见》提出:不设时间表,成熟一个推进一个。但是国务院国资委表态将对持续亏损3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到2017年,要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明显下降。在国资委倡导的加强主营业务,剥离非主营业务的国有房地产企业重组政策指导之下,北京天宏集团与北京城开集团年初正式合并重组,拉开了房地产国企重组的帷幕。近年来央企并购重组案例也延绵不断,如2015年中建系旗下30个地产项目作价338亿元整体并入子公司中海地产。2015年12月中国中铁拟以资产置换方式将旗下工业板块装入中铁二局,而后者旗下涉及基建、地产等业务全部装入中国中铁等等。如此急迫的时间表逼出了“地王”的环境。

二、国企“地王”破坏了市场竞争的基本原则

“地王”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传统的预算软约束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变形成为资金软约束以及制度软约束,这并非是市场竞争的基本原则,而是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第一,资金软约束是导致国企“地王”的主要原因。预算软约束是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奈尔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概念,是指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企仅仅是社会主义的一个车间,并不负责自负盈亏,生产要素由政府供给,而产品由政府帮助销售。一旦出现亏损,政府出面由财政拨款弥补亏损,这样就造成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毫无竞争力,造成优不能胜、劣而不能汰的格局。而尽管国企改革这么多年,但是实际上国企的资金来源已经多元化了,传统的“预算软约束”似乎已经消失,但是实际上却转变为“资金软约束”,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银行资金软约束。很多国有银行很容易把贷款给国有企业,因为即使国有企业贷款真的出现任何问题,贷款给国有企业都将是最安全也是最不会受到指责的一种选择。因为银行和国企同是国有企业,如果国有企业真的面对财务困境,政府一定不会袖手旁观,也就是常说的“肉都烂在锅里”。对于贷款经办者来说,成功办理为国有企业的贷款增加了个人收入。这种成本由他人承担,而收益归自己的现象,无疑大大刺激了国有银行的贷款人员机会主义倾向。即使贷款暂时性不能偿还,也可以通过展期来完成。这就是为什么银行喜欢贷款给国有企业的原因,这种激进的贷款直接导致国企的杠杆率快速攀升。其二,母公司资金软约束。由于许多房地产国有企业都是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的子公司,因此这些房地产企业都频繁和这些国有企业集团及其子公司进行关联交易或获得廉价资金来源。其三,其他资金软约束。2015年以来,国内房地产企业融资环境不断优化,融资成本逐渐走低。先是银行间市场向涉地产企业打开了中票融资的闸门,紧接着债券市场、股票一级市场纷纷重启多年的涉房地产融资,使得一大批国有房企融资规模不断攀升。以保利地产为例,其在1月份发行了50亿元公司债,5年期的票面利率仅仅为2.95%,融资成本创下新低。简而言之,国有企业的资金软约束有国家信用作为潜在担保,具体表现在各类资金软约束,因此不论是在垄断行业还是竞争行业,国有企业一时风头无两,攻城掠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第二,交叉补贴为国企拿地提供内在的廉价资金来源。交叉补贴是反垄断法严厉禁止的行为。我们知道,国企分为公益性国企和商业性国企。但是这两类企业是难以截然分开的。多数国企都从事于混业经营。一些国企把从垄断性行业获得的超额利润用于竞争性行业的补贴或者通过子公司投资于竞争性行业,实际上已经造成了不平等竞争。因为这在产业经济学上被称之为交叉补贴,是国际反垄断法严厉禁止的对象。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尚不完善,对反垄断尚没有完善成型的法律法规,导致很多非市场竞争行为存在。在这轮“地王”盛宴中,“中海系”、“招商系”、“中交系”(中房集团和中交集团)、“水电系”(中国电建、葛洲坝和鲁能集团)、“中铁系”(中国铁建和中铁置业)等地产央企大出风头。这些在地产市场攻城略地的国企多是垄断系,也就是说这些国企从垄断行业得到的巨额利润用于竞争性行业的竞争,不考虑成本,对于一个民营企业来说,这是非常不公平的。在西方世界里,即使在竞争性行业,如果通过抬价而不通过改善经营管理,都会遭到反垄断法的诉讼,进而被迫分拆,更何况通过垄断行业补贴竞争行业呢?而在我国,很多大型国有企业公然利用他们在垄断行业里的地位和优势,利用他们在垄断领域里获得的高额利润,补贴他们进入到那些原本竞争比较充分的领域。久而久之,逐渐把那些原本竞争比较充分的市场和领域,逐渐演变成垄断型的领域,从而进一步挤占房地产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

我国当前正在实施的鼓励兼并重组,消灭僵尸企业等做法,但是得有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并非是越大越好。作为竞争型市场主体,本来就有大中小之分,大企业有大企业的优势,小企业有小企业的优势,这种大中小企业的比例以及最优的市场占有率并非是政府规定的,而是在市场竞争下不断调整形成的,并不存在最优的市场集中度。同样的道理,大国企有大国企的好处,小国企也有小国企的好处,如日本住宅公团属于大型国企,而地方的住宅公社属于小型国企。只要他们用心经营,收益超过成本,就有存在的合理性。鼓励兼并重组的潜在含义是越大越好,因此这种不合时宜的做法必然导致国企疯狂拿地的行为。

第三,制度软约束。所谓制度软约束,就是即使存在某项制度而不执行的行为。按照《城市房地产经营管理条例》规定“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期限满1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征收相当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20%以下的土地闲置费;满2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也就是说拿到土地后要进行开发,要及时形成供应。拿地的时机不合适,如果两三年后遇到房地产市场形势不好,开发商就停顿下来。有时是在不同阶段停止下来,如有的搞完七通一平,有的迟迟不拿预售许可证。按照规定,政府应该收回土地,但是在现实中政府哪有收回土地的案例呢?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默契关系正是体现在这里。这样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机制就没有发挥作用。尤其是国企,即使到了封顶阶段,耗费的资金也仅仅是土建成本(总额相对较低),而且资金极其廉价,能够扛得住。等到春暖花开,这些企业又重新获得高额利润。这种制度软约束严重伤害了市场自我修复功能。

三、国企的治理结构助推“地王”的产生

第一,人事制度。国企高管和政府官员之间的岗位轮换使得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可避免把讲政治和获得仕途发展,当作比企业利润最大化更重要的目标。在前两年国有企业兼并热潮中,很多企业为了回避被其他企业兼并,企业领导丧失一把手地位的命运,不计利润和成本地扩大规模。这导致很多国企更在意企业的规模和销售收入,对于企业利润反而不是那么在乎。这也就解释了我国很多按照收入规模排名全球500强的国有企业,恰恰是国有企业里的亏损大户。统计显示,自2003年以来,央企公示的高官人选中,来自于本系统内部的占42%,来自于具有国资背景的占47%,显然,大多数职业经理人来自于企业内部,尤其是中层干部。这种内部培养的干部和市场上的职业经理人不同,对成本并不敏感,而对企业规模、地位等更为敏感。尤其是在国企改革背景下,更是如此,为了获得土地(土地是企业规模、地位的基础),不惜斥之重金。

第二,考核制度。中央国资委对国有企业的考评,主要关注国企的规模,而非国企的运行效率、盈利水平和盈利能力。这种考评机制,对于国有企业盲目扩大企业规模而不关注其运行效率和财务稳定性负有直接的责任。国企早期发展目标一直是做大做强做优,后来随着形势变化,不再强调单纯的做大规模,更加侧重于发展质量,于是一度去掉了“做大”这个提法。如在2013年底召开的国资委年度工作会议上的提法是“不断推进企业做强做优”,到了2014年底的国资委工作会议,口径微调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而在习总书记最新的表态中,“做大”又重新放在首位。随着“一带一路”以及央企“走出去”等战略的提出,更加要求央企进一步提升规模。同样现象也表现在房地产国企,一味求大是其共同的爱好。

四、政策建议

其一,注重房地产宏观调控和国企改革政策、货币政策等协调配合。国企拿“地王”是综合政策性因素的产物。除了上述国企改革的背景,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是重要因素:2016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4.61万亿元,同比多增9301亿元,超过2009年一季度的4.59万亿元,创下历史新纪录。市场流动性充裕,房地产企业比较容易获得大量便宜而充裕的资金,尤其是央企、国企融资成本相对更低,不可避免造成国企“地王”的现象。因此房地产宏观调控应该注重多种政策因素的叠加效果,在政策出台前夕,应加强各种政策影响国企行为的预判研究。

其二,综合性考核国企。对创造“地王”的国企负责人约谈,并不是一项有效的制度性约束。国企应该重新回归公益性,并逐渐淡化国企在获取各种资源的优势地位。让市场回归市场,让国企回归公益。房地产国企应该多在保障性住房上承担更多的任务。即使是商业性国企,也应该和民企尽可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并增加考核国企的评价指标,如社会影响评价等等。

上一篇:政策借鉴与传播下一篇:公司模拟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