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实效组织工作范文

2024-02-28

注重实效组织工作范文第1篇

【摘要】校本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构建学习型学校的关键措施,我校围绕校本研究的激励机制、平台构建、方法探讨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有效的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学校整体工作的推进。

【主题词】校本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实施校本培训的目的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所学校的成功,来自于教师的能力和他们的精神,而这种能力与精神并非全部来自职前培养,学校的现实环境才是培植、巩固和不断发展它们的重要场所。在这种背景下,重新发现教师,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已成为教师教育实践的主流话题。在六年的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校立足校本教研,注重培训实效,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我们的做法是营造学习氛围,构建学习平台,提供学习舞台。

一、运用激励机制,营造学习氛围

良好的校本教研学习氛围源于教师的交往与参与,运用激励机制,建立教师之间横向的交流与分享,才能形成共同提高的团队意识,才能激发教师主动学习的内在动机与愿望。我们运用目标激励、需要激励、榜样成果激励等外部诱因,致力于营造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学习氛围。

1.目标激励——引导每个教师充分理解并认同学校的发展目标,把学校愿景与个人愿景有机统一起来。我们围绕学校的整体目标,全面认真地分析各年级、科组、专业特点,归纳总结其普遍性,从上至下构成一个具有有机联系的目标体系,同时制定出有效的实施计划、信息反馈系统和检查评估制度,从德、能、勤、绩、责五个方面制定考核标准,实行量化积分考核。通过责任目标激励全体教师在校本教研中不断汲取新技术、新知识,在坚持不懈的学习中,创造自我,发展自我,促进专业化成长。

2.需要激励——我们将校本教研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结合起来,让学习成为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学习型组织的根本特点表现为实现全员学习和终身学习。而许多教师把学习看作工作之外的负担,将工与学割裂开来。学校的任务是引导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强化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校本教研才有生命力,才有发展后劲。我们将中高级职称的条件细化成表格印发给教师,指导教师对照条件制订个人职称晋升计划,促进了学校愿景与个人愿景的完美结合。2003——2007年我校位教师申报中高级职称,40人晋升为中级职称,20人晋升为高级职称。2005年我们制定了《骨干教师评定管理条例》,随即进行了富有实效的骨干教师的评选、管理工作,培养了校、镇、区、市四梯队骨干教师38人,占总人数的34.5%。

3.成果激励——用校本教研中各方面的典型和教师的教科研成果激励教师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超越。我们制定了《华光中学教育教学奖励方案》,设立了贡献奖、教学成绩奖励、岗位奖、综合考核奖等项目。我们通过组织举办教学论坛,评选教科研优秀论文、优秀资源;通过优质课比赛,评选教学能手;通过教科研成果展,评选学者型教师;通过开

第1页

展责任目标考核,评选先进工作者„„运用激励机制,营造了浓烈的校本教研学习氛围,创设了“我在学,你在学,他在学”的良好环境。几年来,教师在学术报刊上发表论文、作品15篇,论文获省三等奖以上42篇(全国一等奖16篇),课例获区一等奖以上4个(其中全国一等奖2个),教学设计、课件获区一等奖以上27个。

二、构建学习平台,促进教师成长

构建三级学习平台,致力于改善教师的思维品质,发展共同愿景,是促进教师成长建设的重要举措。学校应把“学习化”作为校本教研教师管理的强化手段,引导教师实现由职业型向事业型、应试型向育人型、单一型向复合型、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唯有注重团队学习机制的建设,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

第一,充分发挥学校教学处在校本教研中的导向作用。我们建立健全了校本教研领导机构,教学处负责履行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制订系列学习制度与考核评价制度,督促校本教研的具体实施。

第二,充分发挥学科教研组在校本教研中的主阵地作用。构建学科教研组学习平台,抓好学科教研组长队伍建设是关键。学科组长是校本教研的中坚力量,是教师学习最直接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示范者。学科组长只有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把握学校的办学思想,才能带领教师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才能真正落实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各项措施。我们的做法是制定责任目标、坚持培训制度、组织典型示范。制定责任目标即制订学科组长月工作、学期工作责任目标,以规范学科组长工作行为;坚持培训制度即一月组织一次教研学科组长培训,让学科组长做抓实校本教研的明白人;组织典型示范即坚持问题为本的校本教研方向,提供在问题中学习、在环境中解决问题、在问题中提炼问题的范例。从而更新全员观念,改善全员心智模式,净化全员精神世界,提升全员教科研品位。

第三,充分发挥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主体作用,我们着眼于解决教师的“三个格”——重视新老师“入格”培养,中青年教师“上格”提升,全体教师的“合格”保证,我们要求教师在校本教研中做到五个坚持——坚持师德规范的学习,明确师德规范,提高师德修养;坚持教育理论与教育改革方向的学习,积极参与教改科研;坚持教育教学实际案例的学习,真正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坚持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的学习,借石攻玉,形成教师个体的风格特长;坚持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学习,以学生为本,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保证措施是建立教师校本教研个人档案及考核评价制度。构建三级学习平台,铺设了校本教研的旅程——问题·设计·行动·反思,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抓实七个结合,为教师成长提供舞台

校本教师专业化成长强调教师专业化发展要以校为本,以校为中心,以校为基础,要在学校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采取抓实七个结合的方式,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了条件和舞台。

培训与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校本教研是教改科研的集散地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战场,是联系教育理念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引导教师结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有效地学习,学习与工作之间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在实质上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此我们理顺了“根据工作需要开展校本教研,根据校本教研进程组织学习培训,根据教研成果评价学习效果”的工作思路。鼓励教师理论联系实际,大胆接受新理论,应用新技术,进行实验创新,出成果,出经验,出论文。近几年来,学校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推行了“交流式”的集体备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上学期期末,学校组织部分家

长、学生、教师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情况做了深入的调研,发现学生中存在“完成作业就算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较为严重,在充分论证基础上,试行了“教学一体”的教学改革,创新备课模式。新的备课模式可概括为“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具体内容分为三部分:课前自主预习,课堂主动参与,课后自觉巩固。备课具体过程为:(1)、寒暑假备课。寒暑假各人了解学生,疏通教材,从纵横二方面把握知识体系;

(2)、主备教师备课。备课组长开学初确定主备教师和审核人;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将“自主学习方案”草稿交备课组长审核;(3)、备课组备课。组长初审“自主学习方案”后至少提前二天将“自主学习方案”草稿发给全体组员:由备课组长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将“自主学习方案”修改后交审核人审查,再由备课组长将审核后的“自主学习方案”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4)课前备课。上课前一天将“自主学习方案”发至学生,任课教师对“自主学习方案”再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即进行课前备课,使自主学习方案具有个性特色。(5)课后备课。第二天师生共用“自主学习方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自主学习方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中备课时小组交流。这是一个不断打磨,不断提升的过程,经验得以积累,教训和问题便成了复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则在“自主学习方案”相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学习心得等。从试行近一个学期的情况来看,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及提高教师整体水平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师德培训与业务培训相结合。学校不仅重视教师的业务培训学习,还特别注重加强师德培训教育。一是通过每月一次政治理论学习和教育理论学习,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师观;二是及时向教师传输社会变革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让教师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自觉主动工作,讲奉献、比贡献的师德意识;三是开展专题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通过案例培训,让教师进一步明确师德规范,树立以学生为本,真心关爱学生的师德风尚。正是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师德培训活动,造就了华光中学师德高尚、师风优良的教师队伍,学校虽地处农村,虽然学校条件较差,待遇不高,但教师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工作勤奋努力,开拓创新,一直以来,教师中无违法现象和不良言行。

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学习学习相结合。学校坚持定期校本培训学习和教研制度。通识性培训学习内容,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培训学习,如先后统一组织了三轮计算机技术应用培训(操作基础、课件制作、主页制作技术)、说课、案例教学,“自主学习方案”研究,怎样听评课,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等培训学习。规定学科教研组每周半天的教研时间,集中研究实际问题,交流教学经验。根据学科专业需要和教师个人发展需要的培训学习由教研组分散组织和教师个人自学,学校加强督导与考评。这样把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结合起来,互为补充,既有学校统一要求,又有各教研组和教师自我需求,有效推动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校内培训与校外访问相结合。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教师提供多渠道的对外交流学习的平台,让教师及时了解“外面的世界”,把握最新的教育信息。几年来,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到省外学习达61人(次)。为让教师接受新课改信息,我们在我市课改前的2001年就组织了全体科组长和骨干教师到深圳南山中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实地学习;为构建我校自主学习课堂模式,200

5、2006年先后两次派行政、科组长、骨干教师共21人到江苏梅岭中学、洋思中学、东庐中学考察学习。学校聘请省、市、区有关专家、学者到校为教师举行培训讲座达15次。

交流提高与督察考评相结合。学校结合说课、案例教学、自主学习课堂结构模式研究等教研活动,以组为单位,开展研究课交流,每周一节主题研究课。教研组组织教学设计、听评课、教学反思与教学再设计等活动,为教师提供相互交流、学习和研究的平台。同时,每

学期都认真贯彻学校、级组、备课组、个人四级课堂教学调查,及时反馈意见,重点抓好备课组和个人的教学调查工作。每学期进行的教学处、级组、科组三级课堂教学抽查都在100节以上,课后听课负责人与每位教师就其课堂教学交流、研究,和上课教师一起感受上课的“乐趣”,共同探讨遇到的困难。改变了过去视导单一的评价功能。“抽查听课”活动结束后,召开教师大会进行研讨性总结。

示范引路与教学评优相结合。学校充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指导作用,一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结对指导青年教师,学校对指导工作进行考核,作为发放津贴的依据之一,二是按照教研活动的整体进程安排,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均承担有相应的教研任务,每学期必上一次示范课。同时,为了激励教师培训学习和教研工作,学校每学期均要举行课堂教学评优大赛,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综合评价,促进了一批教师的成长。

常规培训学习和课题研究相结合。学校要提升办学层次,必须重视科研工作。几年来,我们本着“科研要解决实际问题,科研要提升学校定位”的思想,加大了课题研究管理的力度,从课题的立项到具体的研究过程都有专人跟踪,激发了教师科研热情,增强了教师科研意识,学校课题研究从无到有,从低级别高层次,从走过场到注重实效,始终呈现一种不断提升的态势。现经审批立项的校级课题有20多项,区市级课题6项,省级课题2项。其中中学教育学会十五规课题“优质语文教学研究”通过了总课题组的结题验收,并被为课题研究的一等奖。

注重实效组织工作范文第2篇

1 要注重实效, 不能搞形式主义

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构建高效课堂, 根据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识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重点, 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并不是只要教师讲解的少、提出的问题多、传授知识量大、有学生的合作探究就是高效课堂。如果讲解能够给学生解惑, 能够带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 多讲也不是未尝不可的;如果所谓的合作探究, 仅仅是基础知识的再现, 而学生并没有真正投入, 又怎能让学生经历知识生成的过程?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实效, 不能搞做秀的形式主义教学。例如在讲授金属钠的活泼性时, 将磨碎的金属钠粒慢慢撒入集满氯气 (越浓越好) 的集气瓶中, 同学们看到钠在氯气中金光闪烁, 剧烈燃烧, 简直是欢呼雀跃, 这样巩固了钠、氯气的化学性质、钠的焰色反应等等化学知识, 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这样就比简单的讲说或单纯的多媒体模拟要有效的多。

2 要树立“为学生服务,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1)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上要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面对需要去思考、操作、论证、讨论、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 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索,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所学知识、兴奋点、疑问点均能伴随学生走出课堂, 融于学生的课外生活中。例如在学习硫化氢的性质时, 给学生提供下面问题情景:“某地一环卫工人进入下水道工作时因H2S中毒而死亡, 请结合所学知识想办法除去下水道中的H2S气体, 使工人能安全地工作”,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在学生了解了硫化氢的性质以后, 经过思考、讨论, 有的加入碱溶液, 有的通入SO2气体等, 措施五花八门, 经过共同分析认为以上所想的办法都不切实际。最后我向学生提出下面措施:向下水道鼓入大量空气是否可行?很多学生持否定态度, 理由是H2S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不会排出。我说:“到底是否可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于是, 我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 让学生在通风橱中完成了此实验, 结果发现是可行的:通到底部的强劲空气流足以驱除密度较大的H2S气体。通过这一问题, 不但让学生在课堂复习巩固了硫化氢的有关知识, 而且使学生认识到学到了基本知识并不一定就具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所以, 教学中要有意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使学生体会到知识与应用之间需要用实践去沟通, 否则就会脱节。

(2)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在课前下好功夫。设计的问题不能太难或过于简单, 要使学生通过回答问题能体验到获取成功的喜悦。问题过易, 学生浮于问题表面, 不须思考脱口而出, 不利于认知结构的构建, 这样的问题不如不问;提出的问题又过于复杂, 超出学生的能力所及, “跳一跳也够不着果子”, 这样的问题最好别问。例如, 在学习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时, 可以提出如下问题:离子晶体的熔点主要是由哪些因素决定?大家通过对一系列数据的分析, 发现影响离子晶体的因素主要有两个:离子半径和离子的电荷。经过对不同数据间关系的探究发现:在离子晶体中离子半径越大, 晶体熔点越低;离子所带电荷越多, 晶体熔点越高。到此时, 学生觉得问题的探究已经结束, 露出了喜悦。这时, 我接着提出下面的问题:如果有A、B两种晶体, 按照离子半径判断, 熔点应该A高, 但按照离子的电荷判断, 熔点应该是B高, 那么A、B两种晶体的熔点高低又判断呢?这个问题又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已有数据之间的递变关系。通过探究, 学生发现:当离子半径发生变化时, 离子晶体熔点的变化范围在几十度到几百度之间, 而当离子的电荷发生变化时, 离子晶体的熔点的变化均在1000度以上。这一发现, 使大家找到了在影响离子晶体熔点的两个主要因素中, 离子的电荷占主导地位。这样, 学生就理解掌握了通常情况下离子晶体熔点高低的判断方法。

(3) 教师要对学生抱有极大的期望和爱心, 要有高昂的教学热情, 要和学生一同活动、一同思考、一同欢乐, 处处体现人文理念。教学是艺术, 教师在授课时应像演员表演那样进入角色, 使自己的整个心灵都沉浸在教学的艺术天地中。比如:教师要通过实验讲解一个化学原理或化学知识, 这个原理或知识点教师已经教过不知多少遍了, 教师对演示这个实验已经兴奋不起来了, 但是教师一定不要把自己的这种情绪流露出来, 如果教师显得厌烦无趣, 学生就会表现出厌倦的情绪, 乃至整个班级的气氛都会变得沉闷, 枯燥无味, 教学效果很差。相反地, 教师要在问题被提出时, 表现出困惑、好奇的神态;演示实验时, 表现出兴致勃勃的样子;得出结果时, 显得很有成就感;在学生回答问题时, 教师的态度是关注的、亲切的, 对学生发言给予的评价是及时的、正确的、合理的、公正的, 如对回答正确的给以简短的赞扬, 如“你回答得很好, 很全面, 很条理”、“大家一起掌声鼓励”等带有评价和激励性的话语, 对回答不正确的要发现其闪光点, 只要有见地、有正确的信息, 我们就加以肯定, 充分体现出老师饱含情意的人文关怀。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绝不能不置可否、敷衍了事, 甚至讽刺挖苦等。教师应充分意识到, 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 自己的言语、举动、甚至声调的变化都会影响学生的情感, 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

3 要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 不能让现代教学媒体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的绊脚石

利用图形、动画等各种软件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引入化学课堂, 可将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避免了学生由于对知识难以理解而产生厌学情绪,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既要符合化学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又要选材得当, 要选取教学中难点、重点、常规教学难以突破的知识, 有毒、危险性大、难以课堂演示的实验。且不可盲目追求课件的花样、形式和全面性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削弱了师、生间情感交流的, 影响了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挥;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时, 一定不能被多媒体牵着老师的鼻子走, 而使教师成为微机的操作者, 成了“一只鼠标”。这些做法不但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而且对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成为一块绊脚石。

教师要不断学习、探索与积累, 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着力构建自主高效优质课堂, 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感受幸福、体验成功、发展思维并且生动活泼的有价值的生命过程。

摘要:高效课堂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学生学习为主线组织教学。当前, 在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中, 教师不能搞形式主义, 要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沉闷单调的课堂变为高效而更实效的课堂。

关键词:形式主义,为学生服务,教学媒体,自主高效优质课堂

参考文献

注重实效组织工作范文第3篇

1注重作业设计的趣味性

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兴趣,才有动力,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的学习不应被动看成对于教师所授于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活动中,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学生学得主动轻松,接受知识轻松,才能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兴。因此,根据教材的要求,在设计作业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做”变成“爱做”,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取材,设计作业。譬如:放学后,小明一回到家,马上拿出1( )长的钢笔和5( )厚的练习本 ,在面积约96( )的书桌上做起了作业。6( ),动画片开始了,看了大约半( )。吃完晚饭,小明复习了一会儿功课,喝了一盒125( )的牛奶,9( )准时上床睡觉。在形式上,也可以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练习。

2注重作业设计的实践性

《课程标准》强调指出 :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小学数学课本的编排也极力贴近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本着这一目的,我们在作业的设计上,应把数学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常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作业, 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让所学的知识得到应用拓展与延伸。如:小光家的客厅要铺地砖,有两种设计方案。正方形的边长2分米,长方形的长3分米,宽2分米。

方案一每块5元方案二每块7元

(1)第一种设计用了90块地砖 ,计算这个客厅的面积 ?

(2)第二种设计需要多少块地砖 ?

(3)哪种设计比较便宜 ? 便宜了几元 ?

让学生根据次信息进行提问,并自行解答。

3注重作业设计的层次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数学教师应给每个学生挑选适合于他的问题,不催促学业生,不追求解题数量,让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成功。因为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不同,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此,在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 为任何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使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成功者。如笔者在教二年级《解决问题》后设计了如下的作业:(1)王林今年11岁,比爸爸小28岁,爸爸今年几岁? (2)王林今年11岁,比爸爸小28岁,今年爸爸和小明共几岁?(3)王林今年11岁,爸爸39岁。当王林34时 ,爸爸几岁 ? 此种作业设计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同时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要点、积极思考,提高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4注重作业设计的开放性

要拓展学生的视野,实现生活与数学的融通,设计开放性的作业,即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作业评改等方面不拘泥于课本。现实的数学问题一般都比较复杂, 包含的条件信息不是非常明显或完备,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现象背后理清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生活才是最广阔的学习场所,作业内容设计可以更多地引入生活情境,或者让学生找寻生活中的数学,通过实际生活事例掌握知识技能。如三年级数学教学,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10的分与合 ,可以出这样的题 ( )+( )=10,看谁写的多 ,而且不重复。学科融合性作业,三年级学生开始学习写日记,这时可以教学生写数学日记, 将数学知识写进日记, 学生会有很大新奇感,而且能够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的语言表达能力。习题的运算过程或答案应该不是唯一的, 作业的评改不必由教师个人包揽,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可以让学生相互批改,给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可以让学生自评,培养学生自我检查、反思的习惯。

5注重作业设计的综合性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目标强调知识、技能、情感的发展要融为一体。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智育与德育应当在课堂内外形成有机统一。通过作业强化数学知识的逻辑体系固然重要, 但注重健康的人格品质培养也不容忽视。因此,作业设计应当尊重生活常识,还原生活本真,尊重科学,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综合。例如,统计知识的作业,可让学生做一个月的“小当家”,记录当月的水电费与零花钱等,一个月后再与其他同学的统计加以对比,看看谁家的费用较少,研究家庭人口多少与资源耗费量的关系,进而与节约能源、环保等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完成这一作业,学生要自己动手设计表格、整理资料,要坚持每天记录,又要计算汇总、对比,还要研究其中的数量关系等,在这一过程中,用到了加减乘除、统计图表、比较大小的基础知识,了解了生活知识和社会知识,培养了细心、持之以恒等精神。

注重实效组织工作范文第4篇

多年来, 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观念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 我们最初的作文教学方向就偏离了作文教学的主体线路, 我们当下的作文教学就像是一座沙雕的堡垒。这也严重地制约了高中作文教学的发展, 让高中作文教学缺乏良性发展的环境。要真正地改变当下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 先从转变我们的作文教学观念开始。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 是写作的源动力。爱因斯坦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的兴趣要靠老师去激发。一方面, 应多表扬学生;另一方面, 应尽量使作文训练与学生生活贴近, 使他们有东西可写, 有写东西的欲望。

兴趣的激发方式有很多渠道, 如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演讲比赛、诗歌朗颂比赛、古诗词欣赏等。让学生真正参与语文教学活动, 锻炼他们的能力, 扩大学生知识面, 让他们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再如, 要求学生写社会调查报告, 使他们作文有东西可写, 能对生活进行思考, 能洞察社会现象, 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当然, 在培养学生兴趣的过程当中, 教师必须与学生俱进。

二、注重知识积累

众所周知, 写作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生产制作以及创造活动, 它需要有物质基础——材料。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 要想写出才思敏捷的旷世奇作就必须积累大量的素材!因为作文的实质是将头脑中的意识、情感有"理"有"序"有"文"地转化为书面语言, 一个人头脑中输入和转化为自己内存的材料量多且质优, 写作文时必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否则就会捉襟见肘、左右为难。这个又引出另外一个话题——如何积累写作的素材呢?阅读也是积累素材的重要途径。社会发展到今天, 如果我们事必恭亲, 显然不太现实, 也没有必要。陆机说:“伫中区以玄览, 颐情志于典坟。” (《文赋》) 他认为观察事物可以激发文思, 研究古籍也可丰富文思。阅读对前人知识的最好继承方式。一个人的阅读史, 就是他的精神发展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 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可以说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没有真正的教育。

三、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

我们上作文课在传授学生如何写作的同时, 要尽量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我一向不认为作文知识和能力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姑且不举那些什么作文知识也没有的大作家为例, 也不引用鲁迅先生不要相信文章做法之类的名言, 单就我们自己的体会而言, 知识到底在其中起多大作用, 就很值得怀疑。写得一手好文章, 而考写作知识不及格的人绝不是个别的特例。对我们写作有益的倒是一种沙龙式对话, 能激发大家的写作热情, 发散大家的思维, 给大家写作得失的启发。基于这样的一些基本想法, 我的作文评讲课就是要发散学生的思维, 就一个作文题或一篇作文, 展开广泛的对话。

作者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同学们可以发表自己的评论, 不同意见可以辩论, 老师也只是其中普通的对话者。不是说我就完全丧失了教师的角色, 不发挥我应该有的作用, 而是说我不以自己的意见为核心, 学生常常和我的意见相左, 而且批评我的作文评价标准“太旧”“太实用化”“框框太多”, 我既据理力争, 也虚心接受。我们讨论的话题, 也不是纠缠于所谓写作的知识和写作的理论, 包括教材的写作内容也绝不拘泥, 甚至有时会把它作为我们批评的对象;而是以学生的习作为话题, 以鲜活例子为讨论的出发点。人们常说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但在课堂中具体地体现就不容易, 而且要在作文教学中实现学生的主体似乎很难。我们认为这样的作文评讲课, 学生往往能成为“主体”, 非常投入, 学生和我自己都觉得效果不错。

四、作文要在统一中体现自由

很多老师都喜欢让学生按自己的统一要求作文, 我以前也是如此。认为这样利于批改, 便于评讲, 能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 也可以使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在作文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这样做对学生是不公平的, 也不符合写作的基本规律。从我们自己的写作体会看, 要按照一个比较狭隘的固定的要求作文, 如果不是凑巧这一方面恰好有所积累, 要写出好的文章是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学生的情况各不一样, 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他们写自己并无积累并不想写的文章呢?当然, 也许有的教师会说, 考试都是统一要求的作文啊。不错, 考试作文总有一个统一的要求, 我们必须要弄清楚考试作文与平时作文的区别。我个人认为:考试作文的目的是为了测量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 而平时作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考试作文是看结果, 平时作文是重过程。如果学生根本不想写、无法写, 又怎么能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呢?因此, 保证学生的写作自由, 倡导自由作文是非常必要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如果我们再联系近几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 不难发现近年来高考作文都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大的选择自由和写作空间。当然, 我们所说学生作文的自由, 也不是对学生的作文放任自流, 不管不问, 而是努力给他们写作的自由空间和选择的自由, 不愿意写的不必逼着他写。更多的时候, 是提供一个写作的情景或话题。如高二的文言文教学, 我就布置学生联系实际谈感想写评论。小说板块, 让学生尝试写写微型小说。

注重实效组织工作范文第5篇

赵梅英

[关键词] 德育

英语

教学

渗透

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巨轮已经鸣笛启航,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无任观念、知识、能力还是习惯等,都已经难以承载当今现代教育的热切希望。教育是未来的事业,教育的使命是让人从无知走向睿智,从幼稚走向成熟;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知识经济的全面呈现,促使我们教育者,必须确定现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认识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理解新世纪必须进行的创新教育、个性教育、通才教育。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英语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英语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学中体现的激情和精神面貌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在教师为学生树立的所有道德榜样中,教师自身的行为示范对学生最具感染力。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不能仅仅靠说教,教师只能以某些过程或知识点为依托展开潜移默化的熏陶教育,即利用活动对人进行教育引导,实现教育无痕渗透、无痕育人的功能。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5 Section A What do you do ?时,谈到职业,我总结:无论将来干什么,作为学生的我们,现在都应该努力学习,把基础打扎实,树立服务意识,将来才能成就一方事业; 在教学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10 Section A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时,课本里涉及到去过中国的长城、故宫、圆明园等。我给学生先介绍我第一次到长城、故宫、圆明园的感受,特别是当我步入圆明园,看见那东倒西歪的柱子时,我心情十分沉重。我给学生描写了我的所见、所感。国家兴亡,人人有责,教育学生要好好学习,用科技振兴祖国,增强国家实力,让学生记住落后就要被打的历史教训。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明确各自肩上的重任,对自身、对社会、对国家未来发展要有强烈地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英语教学中,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进行总结和自我评价。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 “润物细无声”应该是德育教育在学科渗透中的最佳描述,努力挖掘英语教材中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好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材料提供者、鼓励者、参与者、评价者。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发挥教育机智,合理开发教学资源,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无痕渗透和有目的培养,可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收获人生成长的非智力因素。

1、礼貌待人教育──“Sorry”,“ Thank you” 不离口

礼貌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文明水准。良好的礼仪修养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和道德。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然而今天,我们不仅要保持这一文明传统,还要赋予它新的时代内容,初一的教材,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宛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学会了征求别人的意见时,可以礼貌地说“May I „?”给人造成麻烦时道声“Excuse me.”别人有困难时,主动询问“Can I help you?”别人诚心道歉时也不忘道声:“That’s OK. That’s all right.” 迟到时说 “ May I come in ?”初次见面,要说 How do you do ! 见面时要说Nice to meet you. Glad to see you 同样对于“Thank you” 这一更为常用的礼貌用语,在教学中,我也侧重于学生这一良好习惯的养成,并时刻加以提醒:如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说“Thank you”;接受别人的赞美时,要说“Thank you”;接受别人的礼物时,也要说“Thank you”。因为只有对生活时刻怀有感恩之心,才能真正体验心灵上的满足与快乐。

2、学会关爱他人——The world is full of love.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他们往往不懂得关心别人、爱护别人。我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的加以引导,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更让学生得到良好道德情感的熏陶。如在学习My birthday party这一课时,我让学生互相讨论应该为自己的父母、在节日或生日时做点什么? 如在教师节,引导学生动手制作贺卡,并写上祝福语:“Happy Teachers’ Day !”(教师节愉快!);在母亲节、父亲节更可写上“I love you, mom. or You are the best father in the world!”(我爱你,妈妈/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交际能力和想象力,而且还促进他们形成尊敬师长,关爱他人的情感品质。在学习“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best”一课,我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首先插播一些动物在大自然中的精彩片段,让精彩片段唤起学生对动物的热爱。通过课文的学习、讨论,让学生明白: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好动物,从而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使学生真正懂得世界充满爱。

3、学会思考,增强自信

在学到爱迪生一课时,我首先给学生介绍爱迪生的生评;通过学习,组织学生讨论向爱迪生学什么。有的说:做一个爱思考的人,有的说:做一个锲而不舍的人,有的说:爱迪生不仅属于美国,他也属于全人类。

是的,信念是一种无坚不催的力量,当你坚信自己能成功时,你必能成功。让学生记住:奇迹是执着者塑造的,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才难的。 自信、执着、富有远见、勤于实践,会让你握有一张人生之旅永远的坐票。让学生感悟人生,树立目标。

4、遵守规章制度,讲公共道德

中学生正处于走向社会的准备阶段,他们与社会的接触日益广泛,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明显增多。教育他们提高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使他们了解社会公共生活的行为准则,并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习惯,是他们社会化的需要。在学到保护环境一课,我根据学生实际,在学生中展开讨论,保护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比如回收塑料瓶,不乱扔纸屑,不随地吐痰,爱护公物,多种树等。让学生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做到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在学习带有时间状语从句的复合句时,我备课,有意设计一些例句,如:当我们在路口看见红灯时,我们应怎么办?当我们进入微机房时,我们应怎么做?当我们在阅览室时;当我们放学离开教室时;当别人有困难时,等;在学习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例句;教室必须每天打扫。课内课外都应该说英语。每年都应种树,等。通过学习,学生的内心得到洗礼,思想得到飞跃,道德得到了升华.热爱生活,不怕困难,充满自信是我们所追求的. 在我们的教学中,生活中还有许多生动鲜活、值得我们去挖掘的德育素材。我们应善于发掘、注意创新,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教学,从而融情感、品质于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让我们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善、美的情感空间,使他们在语言学习的同时把握情感品质的内化力量, 让他们在语言的天空中感受纯我本色吧!

注重实效组织工作范文第6篇

31在班主任工作中,面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要不吝惜情感和爱心,以此为基础,善于捕捉契机,努力感动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学生,在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未成年人健康地成长。

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曾经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我看来,班主任工作正是一种充满爱的行为——爱班主任工作,爱每一位学生。因为班主任面对的是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所以,作为班主任,要细心体察未成年人的内心世界,尊重、了解、贴近他们,把握他们成长的规律,调动他们进行自我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十二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拥有爱心,是班主任工作的“通行证”。当学生表现出色的时候,微微的笑容是最由衷的赞扬,给学生带来快乐;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轻轻的话语是最有力的教育,给学生带来希望;当学生缺乏自信的时候,一句“老师相信你”是最高明的鼓励,给学生带来信心;当学生遇到困惑的时候,热情的接纳与引导是最真诚的帮助,给学生带来温暖。但作为班主任,光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班级管理千头万绪,突发事件令人防不胜防,未成年人行为反复多变,班主任事务繁多。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情”不能滥用,要讲究运用情感的艺术,使班主任工作得到最大限度的轻松,愉快。

在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我认为情感艺术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一、善于捕捉契机。

教育契机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事物发展或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的关键、枢纽,决定性的环节。通过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发现如果善于捕捉教育契机、抓住机会,来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教育学生,那么,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前不久有一次下午大扫除时,我班的清洁委员跑到我办公室非常委屈地对我说:“老师,我不想当清洁委员了,他们不听我的„„”我安慰了她,叫她回教室了。对于清洁这一老大难问题,确实让我大伤脑筋,因为职业中学的学生,一般比较懒散,做清洁不很到位。而我班的清洁委员是非常负责任的,只是有时方法欠妥,所以有些学生故意对着干。当然,我心里很生气,想发火。几分钟后,我渐渐冷静了下来,因为光发火不能解决问题。班会课时,我先没有提清洁的事,这样说:“我作为班主任,和你们一样,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已经适应了新的环境、新的学习,并且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很感谢你们。但我自己的许多工作没有做好,比如清洁方面没管理好,经常被扣分,我觉得很对不起大家。”紧接着,我还谈了一些不很理想的地方。我说完之后,请学生上来谈谈自己本学期对班级工作的得失。由于平时和学生很有感情基础,和学生走得很近,所以很容易产生心灵的对话和碰撞。学生其实是很纯洁的,也是最容易感动的,当时,大部分学生都哭了。其中有一个男生,班级观念极其淡漠,集体活动不积极,星期一不穿校服,没有组织纪律等,我多次教育,效果不好。在谈自己的得失时说:“我眼睛虽然没有流泪,但心在流泪,我觉得我是班上做得最差的一个,没有为班级争光,反而抹黑,请大家相信我,我一定会改。”

就这样,经过这次班会,清洁和问题学生这两个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利用师生之间坦诚的沟通交流,心与心的碰撞,把不利的因素变为了有利的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这种教育契机是经常的,大量出现的,但跟机遇一样,它是不规则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同时教育契机又是稍纵即逝的,要及时利用。一句话,就是要求班主任善于敏锐地识别教育契机,及时抓住并加以利用。

二、努力感动学生。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若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心灵的丰富性、多样性,教师的最大的悲哀过于眼看原来天真活泼的,对世上万物充满热情的生命,在学校“教育”的塑造中变成只对“知识”怀有“单纯”的好奇心的“机器人”。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育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因此,教师要善于唤起和诱发学生对道德现象的情感体验。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善感的心灵,在学生真正地感动,以自觉的行动克服不良的行为。

我班有一个女生,她大方、漂亮,能歌善舞,大胆管理班务工作,是我的得力助手。但由于家庭的创伤,使她过早地成熟,过早地体会到生活的无助,以至以极端的方式发泄,造成成绩严重滑坡,家长老师非常着急。我多次与她交流,谈心、家访,关心她的生活,解决她的困难,帮助她处理与同学的关系,甚至还动员班上其他学生和她交朋友。是的,爱心可以驱走乌云,驱散冷漠。她终于被我的良苦用心感动了,渐渐地,冷若冰霜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成绩也逐渐提高,走出了家庭的阴影,走向了阳光地带。

“关心别人,快乐自己”是我班学生自己提出的座右铭,他们希望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动别人。我相信,这爱心的接力棒一定会长久的传下去。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不要吝惜自己的情感,只有自己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以阳光,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你的心血才会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

三、正确看待问题学生。

学生是未成年人,是发展中的人,是未定型的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本”。这些响当当的语言,时刻都在提醒着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我们的付出是否体现了对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尊重与关爱;是否有助于学生主动健康发展。

任何一个班级群体之中都有问题学生,他们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在各方面的发展上和其他同学有差距,极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情绪理,理应得到他人更多的关爱。然所以,班主任的作用是帮助他们甩掉包袱,追求一种健康向上,积极达观的生命态度与精神状态,使之能有勇气、有信心、能勇敢地面对生活,面对学习,面对周围的每个人,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许多学生在品行、学习、个性心理锻炼中,时冷时热,一次或几次考试的失败,就灰心意冷,有的学生昨天才受教育,今又犯错误,这些都是学生成长中不可避免的反复或倒退。班主任要多给他们一些爱心,不歧视、不嘲弄,正确引导,允许学生犯错误,让他们在失败中崛起,在曲折中走向成熟。

上一篇:综治平安建设总结范文下一篇:综治亮点工作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