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美术专业教育实习论文范文

2024-01-07

高师美术专业教育实习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高等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致力于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培养,新时代要求高师美术系转变教育理念。认清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课程设置、师资来源、硬软件设施不完备、教学评价单一、中小学生特点复杂且需求全面化等问题,多方面寻找途径,建设有特色的美术教育专业,适合各地教育业的需求。

关键词:高师美术教育;现状;人才培养

【分类号】J20-4

随着社会的需求,艺术院校美术学科相继扩大招生,也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美术专业人才。由于教学力量、教学空间以及教学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学院毕业生基本状况也不一样,参差不齐。特别是高等师范美术专业的教育发展过于迅猛,在给更多学生提供高等教育的同时,也加剧了对美术教育现状的冲击和影响,使原有体制中的弊端更加凸显。

一、现状分析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晰

高师美术专业应是为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学校与机构输送教师和社会美术工作者,培养学生要具有自强心、自信心、责任感等全面的素质;要求学生具有大美术综合素养,系统地掌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要求学生具有先进的基础教育理念和熟练地掌握中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然而,有部分高师美术专业教育定位有严重的偏差,他们在教学中不知不觉的效仿美院的教学模式,过多注重学生个性化与创作能力的培养上,强调学生的当代艺术创作观念。师范教育属教学型办学理念,与美术院校的研究型办学理念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二者不得雷同,应各具特色,这是我们应当遵循的办学规律。

2、教学模式陈旧,观念特色不明

长期以来,高师美术教学依然是以课堂写生教学为程式化,在基础教学中,如素描教学仍然从几何型石膏、石膏像、静物、人物头像写生等模式的教学,很少有速写、默写、创意写生等方面的内容进课堂。另外,在教师课堂范画、作品鉴赏、院校之间的交流以及邀请名家讲座等内容开展的甚少。同时,在教学观念方面还存在着保守思想,例如,在素描基础教学中,仍然还是老一套一层不变地使用西方传统素描教学定式:画面强调点、线、面、体四个方面,以五大调子作素描教学理论依据,并把模仿追求酷似写生对象作为绘画唯一点评标准。这种长期不变的教学模式,可能会误导学生对绘画艺术的鉴赏标准,也大大封闭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意思维。

二、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方向的建议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着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师范类美术教育不能单纯模仿美术学院,而应该把目标定位在重视人文素质的全面培养、塑造有开拓能力和创新性的素质与技能的人才。

1、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

艺术的真谛在于创造,高师院校对美术教育专业应更加重视教学改革。既要充分了解美院的教学思路与方法,也要参考教育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在校内,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丰富多彩的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建立完备的实验室和图书馆。建立适合美术专业的听课、评课制度,鼓励优秀的具有创造型的作品。还可以给美术教育专业添加音乐基础课,全面发展学生能力。在校外,结合当地风土人情和本土传统文化艺术,邀请本土民间艺人进行讲学,发扬美术教育多元、兼容的优势,使之成为有创造性、有活力的专业。培养“一专多能”、全面高素质的创造型美术教师。

2、加强教师与外界的交流

为了培养创造性的中小学美术教师,美术系应鼓励美术教师参加本专业的学术交流,活动,经常组织教师进行听课、评课。培养青年教师理论水平,加强高师美术专业之间的合作,派遣优秀教师到国内外的高级学府进修。培养教师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第一,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启发者。第二。从课程的推行者转变为课程制定的参与者。第三,从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与教材改革的主导者。

3、注重办学特色,增强教学活力

高师的美术教育应当有自身的特点,走教学型模式把培养复合型人才作为主要目的。为此,围绕着这一定位办出特色教育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笔者认为,一方面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应以“一专多能”为主线,在注重专业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水平以及基本创作能力培养的前提下,以一个专业主修为主线学习和发展,兼顾到其他专业的领域联系,适当增加辅修,兼学“多能”,形成广而博的知识体系,突出高师美术教育的特色。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人文环境优势。随着社会多样化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普及,单一的学科知识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育更加走向知识的综合性。而高师美术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与其他教育比较,更容易从自身的特色教育之间相互融会贯通,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定能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在综合性大学中,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教育,应成为美育健康成长的肥沃土壤。

4、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

在当今信息社会和网络时代,各种信息充斥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媒时代的文化生活呈现了多元化的特点,导致了价值观的多元化。当代艺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带有求新、求怪的表象,当代艺术的发展对传统审美的冲击,造成了审美观念的混乱。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中小学的美术教师,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将直接影响中小学生人格的形成,影响国家未来的发展。

教育部一再强调要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来抓,德育工作在師范教育领域尤为重要。要加强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学高当师,身正为范,德才兼备,为人师表是对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要求。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专业技能,教会学生教学方法,更要在职业道德、思想品德方面为学牛做出表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使其成为合格的基础美术教育人才。

综上所述,高师美术教育应当走出效仿美院的传统教学模式,寻求自身的发展方向,为此,要以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托,以文化、多元理论为基础内容,以科学系统的设计思维为导向,以综合训练方法为手段,以一专多能为特色,以科学的态度和精神为探索的动力。在此基础上构建高师美术教育的教学体系,使之成为一个更有开放性、兼容性和与时俱进无限延展的动态教学模式,推动高师美术教育更加深入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芸,何志国.我国高师美术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陈艳.论高师美术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 2012(16)

【3】赵涛.关于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课程革新必要性的思考[J].南昌高专学报, 2010(2)

高师美术专业教育实习论文范文第2篇

1问题的提出

1.1 教育实习时间安排略显不足

总体来看, 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时间分布略显集中, 占总学时不足20%, 国外教师教育中教育实习的学时占教学计划的比重普遍较多, 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例, 美国师范专业教育实习学时约在15-24 周, 占总学时的20%-30%;前苏联的教育实习学时比重也达到了20%-25%, 与我国毗邻的日本为7-14 周, 占总学时15%-30%。 实习生在实习中对自身基本教学能力的检验和对幼儿园实际工作生活的多方位体验离不开时间的保障, 过短的实习学时设置必然影响实习质量的提高。

1.2 教育实习组织形式较为单一

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主要采用集中实习、 委托实习、分散实习等传统形式, 这能满足大部分实习所需, 但由于形式较为单一, 也产生了一些矛盾。 在实习初级阶段, 由于集中实习具有较强组织性、计划性故而受到高师院校欢迎, 但随着实习任务的展开, 实习生人数大量增加, 给容量有限的幼儿园带来了不小压力, 加之各个实习点水平不尽相同, 幼儿园实习指导教师的态度也参差不齐, 进而打击了实习生积极性。

1.3 实习准备工作不足

从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的实习表现看, 校内的职业技能培养以及实习前期的技能强化培训还是卓有成效的, 但也有问题存在。 首先, 教学基本功不够过硬, 幼儿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一般包括:教案设计与编写、语言表达能力、教具制作能力、弹唱能力、舞蹈创编能力、幼儿心理解读能力、儿童故事讲读及编写能力、教态等等。 有些实习生给幼儿上课过于成人化, 逻辑性差, 不符合幼儿心理特点, 人为造成不必要的沟通障碍。 其次, 理论与实践不能统一, 虽然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完备, 但是实习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面对各种教育教学现象缺乏综合分析能力, 面对幼儿的心理特征与需求感到十分陌生, 不知从何下手, 因而难免会有理论脱离实际的感受。

1.4 实习生教学经验与技能匮乏, 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师范类专业在实习中的通病, 传统的师范类专业遵循着“理论指导实践”的思路, 往往在学末才安排“ 毕业实习”, 学生并没有将理论及时地与实践结合起来, 部分学生认为所学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在实践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很多困难, 自己无法有效地及时解决。 笔者认为, 最初的原因就在于学校与实习基地联系不密切, 学生在学校了解不到真实的孩子, 也不能获得幼儿园的最新动态, 不能及时地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用于实践中, 自然教学技能与经验得不到提高, 在实习中, 我们不可忽视一个稳定的实习基地所蕴藏的潜力。

2针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如何在实习阶段安排合理有效的高师教育实践, 促进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大力提升, 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因此, 我们要积极拓展学前教师教育实习的新视域, 为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习得提供必要的条件, 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考虑到师范生将来进入幼儿教师职业后专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未来幼儿教师的新要求, 我们认为需要针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2.1 合理安排实习时间

针对学生实习时间短且集中的现状, 我们可以采取将实习时间分散到二、三、四年级, 结合教学内容, 在校内举办“讲课大赛”等活动, 定期或不定期地安排一定时间到幼儿园去观摩教师讲课、参加活动、见习等;到五年级第一学期再进行较长时间的全面集中实习。 这样的调整, 可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接触一线的教学环境, 了解教学环节及孩子的心理特点, 掌握教学规律, 及早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从而产生紧迫感, 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主动, 为最后的集中实习工作打下基础,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长期合作。 笔者认为, 就学前专业学生实习时间来看, 实习时间应该一学期, 这样才能确保实习生有足够时间去进行锻炼。

2.2 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

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主要场所是幼儿园, 是实习生的主要舞台, 也是培养师范生职业实践能力的主要场所。 选择条件好的幼儿园, 建立有一定数量、长期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 同时高校应该加强与实习基地的联系, 双方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为对方提供教育教学的资料以及一些最新动态信息; 同时应主动邀请彼此的领导、优秀教师来学校举办讲座或参加研讨会、培训班。加强与实习基地的联系与交流, 从而能在较为真实稳定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2.3 丰富教育实习的内容及形式, 提倡顶岗实习

随着高师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师学生的人数在逐年增加, 依靠个别的实习基地无法解决学生的实习问题, 为了能够改变单一的实习模式, 学校应该积极去探索新型的、多样的幼儿园实习形式;同时将集中实习、分散实习、顶岗实习结合起来, 强调教育实习安排的创新, 以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多种实习模式并举, 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实习人数, 也为将来的真正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笔者认为, 传统的教育实习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应积极鼓励提倡“顶岗实习”。 作为一种专业教育活动, 顶岗实习是专业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专业教育必不可少的实践性环节。

2.4 规范实习管理

当前我国现行的教育实习模式也不尽如人意, 必须进行改革, 坚持以教育实习质量的改善和专业化的实现为导向, 做到实习管理规范化。为了使实习顺利而有效地进行, 各个学校应组织学生参加实习动员大会, 选择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实习, 让学生在实习前明确自己实习的目的、任务、要求和注意事项等, 做好实习前的准备, 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全程监督, 全程指导”, 这样既了解了实习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同时又检查了指导教师的工作情况, 从而能够确保教育实习质量的不断提高。实习结束后, 要客观评价, 评选出优秀实习生, 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调动教师参与教育实习的积极性。

高师美术专业教育实习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对于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而言,舞蹈是一门必修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技能教学科目,其不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舞蹈艺术鉴定能力和舞蹈教学能力有积极的作用。文章针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舞蹈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教学设计;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各师范类高校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办学质量,学前教育专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学校不仅在办学经费上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倾斜力度不断加大,而且对教师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和新时代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舞蹈教学在人的全面培养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的认识更加深刻,“抓早抓小”已成为家长和教师们的共识。对于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而言,舞蹈是一门必修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技能教学科目,其不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舞蹈艺术鉴定能力和舞蹈教学能力有积极的作用。然而,当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其在较大程度上阻碍了舞蹈教学的整体发展。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影响学生舞蹈艺术修养的提升,影响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相应的教学设计改革措施,以期提升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质量,为幼儿教育事业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一、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

1.教学内容的设计过于陈旧

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相应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没有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关的配套实践教材不足。现有的教材虽然包含的内容较为多样化,但是能够真正发挥实践指导作用的却不多。同时,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也存在问题,不能给学生营造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和体验过程,这增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投入的学习精力。

2.舞蹈专业教师缺乏实际教学经验

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对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而言,他们通常毕业于高等师范学院,虽然舞蹈专业能力很强,但实际授课经验比较欠缺,而且对学前教育专业知识掌握得较少。因此,这类教师在开展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传授给学生的多是理论性的知识,而且采用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过于死板,缺乏创新。另外,舞蹈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进行实践的机会比较少,纸上谈兵现象严重,学生缺乏舞蹈实践经验,学习效果不佳。

3.忽视实践教学和舞蹈技能的培养

舞蹈技能是学前教育专業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该技能的培养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一些教师既不重视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也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及舞蹈创编能力,以致学生的舞蹈动作不够熟练,舞蹈教学能力及舞蹈创编能力低下。这一现象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工作后,难以轻松自如地开展舞蹈教学活动,难以保证舞蹈教学的质量。

二、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设计改革措施

1.教师需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是舞蹈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因此,教师需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首先,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对学生起到专业带头作用。其次,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研究和设计适合时代发展需要和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课堂气氛的营造,进而提高舞蹈教学质量。最后,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2.注重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要加强对学生胆量的锻炼。因为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不少学生存在恐惧教师的心理,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教师应该多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要走近学生,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聊聊舞蹈学习的心得体会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关心。这样一来,不仅能使学生克服对教师的恐惧心理,还能让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另外,教师在舞蹈教学中应该注重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舞蹈能力和教学能力。对于幼儿舞蹈创编人员,丰富的舞蹈理论知识与良好的舞蹈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所以,教师既要重视舞蹈理论知识教学,又要重视舞蹈实践教学。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舞蹈教师,并使其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作用,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需要让学生学习与舞蹈有关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舞蹈创作理论及舞蹈美学等。其次,需要多开展舞蹈实践教学,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参加演出活动,或者走进幼儿园身临其境地开展幼儿舞蹈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重视培养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

因幼儿教学需要,幼儿教师需具备舞蹈创编能力。因此,学校在狠抓学生舞蹈能力的基础上,应该为学生安排一些舞蹈创编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而幼儿舞蹈的创编,离不开幼儿心理学。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了解幼儿心理学,需对幼儿的心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要想将来成为一名合格且富有责任感的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必须尊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并给予幼儿心理、生理等诸多方面的关注,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对于幼儿而言,在众多艺术选择中,他们通常比较喜欢舞蹈这种艺术形式。舞蹈这一艺术形式不仅有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而且有利于塑造幼儿美好的心灵,陶冶幼儿的情操。不同阶段的幼儿,其生理与心理发展状况具备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使得幼儿在舞蹈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为提高幼儿舞蹈教学整体质量,学生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幼儿的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特征,为其创编不同的舞蹈。在创编舞蹈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的是幼儿舞蹈的创编不能过于专业化或成人化,否则会使幼儿难以理解,无法对舞蹈产生兴趣。所以,学生在舞蹈创编上需尽可能贴近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舞蹈学习中感受到亲切、易学、好玩,进而爱上跳舞。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需要紧密贴合学前教育工作的基本特点,设计和完善符合幼儿舞蹈学习需要的、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并以幼儿舞蹈教学目标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为基本遵循,采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舞蹈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为学前教育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曾小梅.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研究[J].艺术教育,2014(08).

[2]王翼如.浅谈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舞蹈教学[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03).

[3]范燕华,龙有成.高师学前专业舞蹈教学现状与模式构建[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5).

[4]唐芳华.略谈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以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03).

[5]王青青.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思路探索[J].戏剧之家,2019(10).

[6]郝力.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设计思路的创新分析[J].黄河之声,2015(14).

[7]洪小培.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设置[J].艺海,2019(12).

高师美术专业教育实习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培养已成为幼儿园教师教育和专业发展领域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成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的一个重要改革方向。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可以通过日常教学、幼儿园教育见习与实习、幼儿园教研实习、本科生科研立项等途径培养研究型幼儿园教师。

【关键词】研究型幼儿园教师;教师教育;职前培养;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

近年来,幼师院校本科毕业生走向幼儿园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然而,他们中的很大部分在与幼师、中师毕业生同台竞技时,面临无法发挥专业优势、就业竞争力不强的尴尬境遇。为此,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都在加紧改革,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挖掘本科生理论性、问题意识较强等优势,提出科研管理型、研究型幼儿园教师的培养思路。一些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甚至直接提出要进行“面向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培养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学改革”。〔1〕

为什么要提出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培养问题?如何准确把握与理解研究型幼儿园教师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和主要特征?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应如何培养研究型幼儿园教师?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将对探讨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和教育等产生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培养研究型幼儿园教师的时代意义与现实必要性

提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必要性。

(一)满足社会发展对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

社会的发展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迫切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而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教师,则首先需要完成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到教育行为的一系列转变。教师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传递者、“教书匠”,而是教育实践的研究者、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学会思考、学会研究、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专业化的、研究型的教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2〕只有专业化的、研究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会学习、会思考以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学前教育领域,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幼儿园教师迫切需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反思自身教育实践,并发展成为自身教育实践的研究者。而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幼儿园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高素质研究型幼儿园教师的培养搭建平台。

(二)弥补幼儿园教师群体学历偏低、科研能力较弱的不足

目前,我国在职幼儿园教师入职时的学历以幼师、中师学历居多,本科学历较少。尽管大多数教师在入职之后都进行了后续学习,拿到了大专和本科学历,但他们中的很大部分是为了解决职称问题而去深造,真正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仍较弱。一方面,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在幼师、中师学校接受艺体技能培养较多,在实践中也十分重视唱歌、画画等技能技巧的培养,却不太善于对幼儿及各种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和反思;另一方面,不少幼儿园教师的后续学习多为成人大专或自考性质,其教育质量和学习效果难以得到保证。加之幼儿园日常工作琐碎、繁多,各种检查评比应接不暇,许多教师往往疲于应付,没有多余精力投入反思、科研工作。将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在研究型幼儿园教师,既可以充实幼儿园教师队伍,又能弥补当前幼儿园教师整体学历水平较低、科研能力较弱的不足。

(三)增强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本科毕业生与幼师、中师毕业生相比,其明显不足在于艺体技能较弱。幼师、中师学校的生源主要为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的年龄较小,身体尚处于发育状态,可塑性较强,适合对其进行艺体技能的培养。而本科生的生源主要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他们的身体发育已经基本成型,再进行音乐、舞蹈等方面的训练,往往发展空间较小。因此,在艺体技能方面对本科生提出过高要求显然是不适合的。本科毕业生要想提高就业竞争力,必须扬长避短,努力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相对而言,本科生在大学接受系统、综合和全面的教育,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储备,在课堂学习中也常常要思考、分析,加之有机会参与学校或本专业教师开展的某些课题研究,因此,他们普遍比幼师、中师毕业生有更强的问题意识、逻辑性以及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科研潜力和优势。不少幼儿园负责人也指出,之所以聘用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主要看重其理论水平较高的专业优势,希望能借助他们的力量积极带动幼儿园的教科研工作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看出,将本科生培养着眼于研究型幼儿园教师,不仅可以满足幼儿园的实践需求,更可以充分发挥本科生的专业优势,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二、研究型幼儿园教师的基本含义与主要特征

不少研究者认为,研究型教师主要是相对于经验型教师(即“教书匠”)而言,指那些在教育领域较擅长做研究的教师,是“能积极主动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具有职业敏感性、反思意识、合作精神和科研意识,能及时发现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针对问题积极探索研究,主动吸收教育科学理论和同行经验,提出新的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3〕

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具备哪些主要特征或基本素养,有研究者从专业知识与能力、专业品质与态度等角度进行了总结归纳:从专业知识与能力上看,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应具有符合时代精神及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创造性地设计与开展教育活动的能力、沟通和反思的能力以及教育研究的能力;从专业品质与态度角度看,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应有强烈的求知和探究欲望,对外界信息非常敏感,独立意识强,勤于实践和反思,具有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平易近人,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等。〔4〕还有研究者指出,研究型教师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研究”已成为他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他们能够以研究者的目光审视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对教育问题更敏锐、更有主见,能够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新角度,形成新思想、新观点、新观念,自觉、主动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摆脱被动盲目的状态。〔5〕

由上可见,以往诸多研究都对研究型教师的基本含义和特征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颇具启发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幼儿园教师在对“研究型教师”的理解上存在诸多误区,需要进一步澄清。

首先,关于“科研”还是“教研”的问题。很多幼儿园教师以为,让教师成为研究者就是让教师做“科研”——科学研究,要求教师像科学家那样去做研究,去研究和发现教育工作中的基本规律、原则等。事实上,这种研究往往不适合幼儿园教师,不是他们所需,更不是他们所长。实际上,研究型教师中“研究”的准确定位不是苛求每位教师都去做科学研究,而是做“教研”“教学研究”,即让幼儿园教师基于教学实践,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进行研究。这样的研究有别于科学研究意义上的教学研究,是适合幼儿园教师进行的。

其次,关于研究型教师和具有研究型特质的教师。培养研究型教师,并非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盲目给学生提前定位、贴标签,搞“一刀切”,而应该首先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地培养学生,注意逐步培养更多学生形成积极思考、善于钻研的意识,保持对学前教育各种问题和现象的高度敏感性、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并学会观察和反思。因此,与其说是培养研究型幼儿园教师,不如说是培养具有研究型特质的幼儿园教师,这种提法可能更为恰当、准确,可以避免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培养的盲目化和模式化。①

最后,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主要特征或基本素养。明确上述两个问题之后,在培养研究型幼儿园教师时,应特别注意培养以下几方面素养。一是要对幼儿教育现象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好奇心。要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见习和实习过程中积极发现,勇于提问和探索。二是要善于观察和反思。要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用心去观察、分析和思考,而不仅仅是带着眼睛去看。三是要具有较强的问题研究意识。要鼓励学生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深入的探究,并尝试分析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四是要具有创造性地设计教育活动的能力。要帮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基于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状况的观察和了解,创造性地设计出适宜的、有创见的教育活动,而不是按部就班、照本宣科。

三、培养研究型幼儿园教师的主要途径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是研究型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尝试培养研究型幼儿园教师。

(一)日常教学

研究型教师的重要特质之一就是具有问题研究意识,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积极思考,并尝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一方面,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要改变过去单纯的传授知识的做法,积极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建构知识。另一方面,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应利用“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这一专门课程,为学生提供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设置研究方法课程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各种研究方法并尝试运用这些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因此,上好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如何做研究。

(二)幼儿园教育见习与实习

任何幼儿教育研究都始于对幼儿及相关教育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在研究型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中,增强观察和分析能力的最佳途径就是幼儿园见习与实习。见习主要是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幼儿及教师的日常活动,而实习往往需要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全面参与、介入幼儿园的日常工作。见习与实习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接触幼儿、深入教育实践的机会,学生可以在见习与实习过程中,学习如何更有效地观察、分析和解读幼儿的行为及各种教育现象。一般而言,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计划中,大多会安排大量的幼儿园见习和实习机会。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可以在见习和实习过程中,为学生布置各种观察任务,提供观察框架,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从而增强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其真正学会如何做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幼儿园教研实习

教研实习是指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深入幼儿园教研一线,全面参与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在实际参与研究的过程中积极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尝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亲身感受做教研的过程和方法。目前,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这种实习相比较于教学实习,在高等师范教育师资培养体系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6〕实际上,教研实习非常有利于职前教师全面了解幼儿园教学研究的现状,能促进他们学会在真实的教学研究中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研究的意识与能力。因此,在培养研究型教师、塑造具有研究意识的职前教师时,应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幼儿园教研。比如,可以让学生参与幼儿园的研讨活动,带领他们观摩幼儿园的活动并鼓励他们参与在职幼儿园教师的活动评析与反思过程。

(四)本科生科研立项

本科生科研立项是指利用大学校园的科研资源,鼓励本科生运用所学理论,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有意义的问题或现象展开研究。本科生科研立项的开展,并不苛求研究的绝对规范性和严谨性,目的是要让学生提前介入研究活动,感受和体验整个研究的实施过程,学习如何做研究,体现了“做中学”、边做边学的思想。目前,不少高师院校都设有本科生科研立项项目,鼓励和支持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问题进行研究,同时指导教师对科研立项及开展进行指导和监督。比如,首都师范大学每年都会积极鼓励本科二年级以上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问题申报科研课题。通过课题申请的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为期一年的研究,研究结束后还需提交研究报告。可以说,这种科研立项活动为学生体验研究的整个流程并最终提升科研能力等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平台。

(五)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的一次综合检验,是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完成要求学生对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相当敏感,充分调动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储备,综合分析当前问题产生的背景、原因及影响因素等,形成研究思路与框架,并尝试解决问题。由此可见,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研究能力的一次综合而全面的考察。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时,要依靠自身力量,完成从论文选题、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方案的确定到研究过程的实施、研究结果的分析以及最终形成研究报告的过程。这一过程正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学生应充分利用毕业论文设计这一机会,感受和学习如何做研究、如何思考、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增强研究的意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田景正.面向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培养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08,(1):49.

〔2〕宁虹,刘秀江.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J〕.教育研究,2000,(7):39.

〔3〕〔5〕冯宇红.论研究型教师〔J〕.成人教育,2005,(8):14.

〔4〕彭兵,陈红梅.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初探〔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8):5-6.

〔6〕张金梅.方法课程·科研实习·论文指导: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之培养途径〔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3.

高师美术专业教育实习论文范文第5篇

二、实习内容YfH123范文网

1、语文教学YfH123范文网

课堂教学,包括备课、上课、修改作业、批阅试题。做一个语文教师所做的事情。积极引导,认真做好工具性与人文性教育工作。YfH123范文网

2、班主任工作YfH123范文网

及时正确引导学生思想,处理班上日常杂务,管理好学生日常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调动学生干部处理班上各事务。YfH123范文网

三、实习效果YfH123范文网

在实习学校有关领导和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认真开展语文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实习工作。在整个实习阶段,我从一个没有经验的大学生到略有经验的小学语文教师及班主任。在实习过程中,通过教师及自己的刻苦努力,现能较好地上课及做好班主任工作。YfH123范文网

四、实习总结及体会YfH123范文网

初为人师,对于我而言却是件极具挑战性、颇具诱惑力的事情。2008年8月31日,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重庆丰都龙河中心小学校,开始了为期一个月二十天的教育实习。实习期间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让我体验到作为一位人民教师的崇高和艰辛。YfH123范文网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对我的实习进行总结。

1、认真做好实习前期工作YfH123范文网

首先是把自己的心态放正,因为“心态决定一切”是辅导员叮嘱的。学做师者就得像师者。指导老师对我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言必行,行必果,身正为范。在开学典礼后指导教师介绍了各项实习工作的安排和实习期间该注意的事项。我也主动把实习班级的每个学生和学校的基本情况有个初步的了解。有了这一切的统筹安排,我的实习才能进行的如此顺利。YfH123范文网

2、名师指导按步骤提高教学水平YfH123范文网

教学实习的开展,指导我的是本校的高级教师,教育前线工作者,也是一个非常负责的教师。我们将实习分为两个阶段:YfH123范文网

第一阶段为见习阶段,时间为一周。在这个星期里,我全面熟悉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材,认真听指导老师的每一堂课,并做好每节听课纪录,课后与老师交流,虚心求教,深入了解课堂教学的要求和教学过程。学习如何备课、备学生,如何更好地将素质教育的理论与落实考纲考点的要求相结合。不断地进行反思,仔细体会老师在课堂上的每个细节,并这个细节中所蕴含的意思。因为在课堂上的每个动作都是为教学服务的。这是指导教师经常强调的一句话。还经听一些竟赛课、公开课、优质课。之后与指导教师一起探讨,更多的是老师的指点。吸取他人优秀成份作为自己所用。是模仿与学习相结合的阶段。YfH123范文网

第二阶段是上课阶段,我的指导老师是本校的高级教师,并且是三年级二班的班主任,所以她给我上的课是很多,而且给我安排的课时也是很多的,这就使得我有更多的锻炼机会。上讲台的次数就自然增多。一天中最多有三节课,一般都是两节课。所以就有很多交流的时间,在做得不好的地方老师也是及时地经我指出。另外在课后细心琢磨教材、详细写教案、做课件,每一样都是改了又改,直到自己认为能教好本课为止,这才交到教师那里进行初审。在审查时指导老师要求我说出我的上课计划,这就练习了说课的环节。在指导老师的批改和建议下再做修改,之后在上课前进行试讲。我的每一节课指导老师都坚持听课,在课后细心帮我评课,针对我课堂上出现的缺点提出宝贵意见,并且肯定了我的一些可取之处,让我倍受鼓舞,在课后努力改正,提高教学水平,以确保在下一次的教学中不出现同样的错误。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学会整体规划,依教学秘书的按排创造性完成

教学任务。在这样的努力下,我在教态、语言、板书、提问技巧、与学生互动等各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YfH123范文网

3、积极做好班主任实习工作YfH123范文网

做班主任是辛苦的,而当一个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则是更辛苦的。小学生各方面都要细致如微,稍有不注意就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给管理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所以一开始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加倍努力,要投入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将我的工作做好。我从早上7点20就起床,早餐之后就到学校签到。每天的主要任务:一是看早读,每天早上7:50到教室督促他们打扫卫生,检查仪容仪表,红领巾的佩戴,督促他们认真早读。二是在上课时间进行巡堂,检查上课情况,如有上课不认真听讲者,下课及时找他谈话,正确引导。三是第六节课后为课外活动,我要辅导个别学生,给个别学生作思想工作。在这过程中,我做到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不喊苦不喊累,尽责的做好每一项工作,带领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如全校大扫除、红领巾检查、“红歌传唱”等活动。YfH123范文网

经过不懈的努力,班级整体情况有了改善,我与学生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得到他们的信任,我成为他们诉说心事的对象,我也是他们忠实的倾听者,借此及时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YfH123范文网

4、虚心求教认真吸取他人优点YfH123范文网

在实习期间,除了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工作,我在认真地写实习日志,对每节课都要反思。得与失都在我的心里很清楚,做到下一次少犯错误。在反省自的同时,也要向他人学习。我多去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不放过每一次到讲课比赛现场听课,并做好听课记录。亲临片区赛的现场,从那里我学到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从他人身上学到了不少的能力,如不同的教学风格,班主任工作技巧等等。YfH123范文网

高师美术专业教育实习论文范文第6篇

1 正确定位, 确立美术教师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角色

在中教法的教材中, 对美术教师的职能概括为三个方面: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化的传递者。这些职能的表述, 只是对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要求而已, 没有能够从美术教育的特点以及新课程中美术教师的角色进行定位。在新课程中, 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 而且要求教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在教学中所充当的角色。

1.1 美术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这里就要求教师应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 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在这里, 教师的角色特征体现得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代性。首先, 教师是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强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是因为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 教师在短短的学校教育时间里要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经不可能了, 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地位被动摇了, 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 所以, 教师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书本知识, 而是要学会去指导学生懂得如何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教师不再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 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其次, 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这一方面要求教师从过去的“道德说教者”, “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 成为学生健康心理, 高尚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 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自我选择。

1.2 美术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在以前, 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 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 而研究则只是专家们的专利。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 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 专家、学者的研究没有教学实践为依托, 其成果不一定能为教学实际所需, 也不一定能转化为实践上的创新, 教师的教学实践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 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 就容易固守重复的旧经验, 照搬老办法而停滞不前。所以, 新课程要求教师自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去, 以研究者的眼光去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 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 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样把教学与研究有机的融为一体。这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 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 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 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1.3 美术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

在美术教学中, 以往的美术课程都比较偏重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而在新课程标准下, 则要既重视美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又要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认识, 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者就要求美术教师不能只按照教科书、教参、试卷和标准答案那些老一套的方法去教。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 而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为此, 美术教师就必须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 改变以往学科本位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提高课程建设的能力, 使课程在课堂实施中不断丰富、不断完善, 努力形成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课程的能力。并能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 对课程实施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正确的评定。成为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

2 确定目标, 形成学生的美术教师专业化素养

什么样的美术教师才算得上一个优秀的美术教师呢?这个问题在高师教学中一直存在误区, 认为只要美术专业知识技能过硬, 就是一位优秀的美术教师。所以时下大部分高师美术学专业在课程安排上都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 而忽视教育理论的教学, 这是由于高校对培养中学美术教师的目标定位不准确, 而造成的这种高师美术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低下的状况。

那么, 高师美术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是什么呢?很显然, 应该是培养具有完备的专业化素养的美术教师, 完备的专业化素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2.1 人格素质

即具备品德高尚、积极进取的人格素质以及为人师表、乐于奉献的职业素质。思想品德不是一种符号, 而应转化为一种职业道德, 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首先要热按美术教育事业, 并准备为之奉献一切、奋斗终身。教育是心灵的碰撞和沟通, 教书须育人, 爱护理解学生是教师的职责, 关心、爱护、理解每一个学生才会产生最好的教育。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 知识的拥有和品格的拥有都显得同样重要。

2.2 智能素质

合格的美术教师应该具有丰厚的学识, 它包括广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全面准确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 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3 美术教学能力

这里要求学生对现代美术教育理念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具有现代的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以及多元文化意识和创新意识, 并具有与上述理念相吻合的美术教学技能, 如:设计美术教学过程、组织美术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以及开发校本美术课程等能力。

2.4 创造能力

它包括审美能力与美术创造能力。这是美术教师专业化素养的最高层次, 综合体现了美术教师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这些往往体现在富有创见的艺术判断与鉴赏能力和进行艺术理论研究与美术创作实践等方面。这些能力提高的同时, 也能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因此, 美术教师不仅是一名有创见能力的艺术家、鉴赏家, 更应该是一名有独到见解和独特眼光的美术教育家。一个不具备应有水平和能力的美术教师与不具备应有的敬业精神的教育者同样是误人子弟的。

在高师美术专业的课程教学中, 怎样培养学生的专业化素养?我想, 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外, 要加强美术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鉴赏美术作品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使其走上美术教学岗位后, 通过不断学习, 掌握信息和更新知识, 在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上, 不断改进美术教学工作, 使自己的专业素养逐步提升。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美术教师。

3 优化内容, 让学生系统掌握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体系

现代美术教育理论包括美术教育学、美术课程研究、美术教学研究、美术欣赏心理研究等内容。在现行的中教法教材中, 大多内容明显滞后, 跟不上课程改革的步伐, 且课程安排时间有限。如按部就班, 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体系的教学内容。那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在优化、整合过程中, 围绕现代教育发展趋势为中心。首先, 以国家有关基础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的精神为指导, 把我国传统的优秀教育思想与国际先进的课程理念、美术教育观念结合起来, 并贯穿终身教育的思想。其次, 以美术教学的发展趋势为立足点, 以适应现代美术教学为切入点, 以解决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与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相结合, 进行理论知识整合。第三, 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力求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使理论成为教学实践的有效指导。

-美术课程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 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合格的美术教师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形势下应具有新的内涵:具有专业化素养是基础, 塑造健全人格是主线, 培养创造能力是重点。我们从事美术教育理论教学的人, 应该从培养新型的美术教师出发, 锐意改革, 用于探索。在美术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摘要:在中学课程改革的形势下, 高师美术学专业在课程教学中, 必须在课程理念、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变革, 以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 培养新一代研究型教师。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正确定位, 让学生确立美术教师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角色;确定目标, 形成学生的美术教师专业化素养;优化内容, 让学生系统掌握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体系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理念,理论体系,优化内容

参考文献

[1] 杨建滨.美术学科教学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4, 04.

上一篇: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文学意境人物形象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