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论文范文

2024-03-17

职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一、当前职校语文情感教育的问题和现状

语文是一门综合学科,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应用学科,情感性是其突出特征。尽管语文课程在职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尽管语文课程凭借学科本身的优势,成为情感教育的,主渠道,但职校语文情感教育往往成为一件很随意的事情,不管在教师中,还是在学生中,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致在很多人的眼里,那只不过是一些花拳秀腿式的没有实用价值的花哨的东西。在这种情形下,职校语文情感教育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分析当前职校语文情感教育的问题和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情感教育在语文教育目标中缺乏应有的地位

当前的职校教育对情感教育与情感目标也有所涉及,但与指导实际教育活动,与培养学生良好个性与情感的要求相距甚远。比如在表述上,注重对情感对象的内容分析,却不重视情感赖以实现的与个人生活相联系的情感内容,没有体现出情感培养应该按年龄特点作为一个有层次的连续体来进行的特征,内容抽象且缺乏具体操作和实施的指导,以至于最终只把情感教育作为促进智能发展的手段之一,情感目标只能通过智能训练而实现,沦为了教学过程的副产品,在教育目标中位于从属地位。

2 职校语文教学的突出问题在于重知识灌输轻情感教育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的语文教学重知识、轻体验,重技能训练、轻情感发展,关注语文的工具价值,而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一篇篇优美的文章被肢解,变成机械地听、说、读、写训练的工具。在教学中,教师将字句串讲完,把文章含义解释完,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只需理解了文章的表层意思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忽视了文章自身的情感力量,只要求学生去玩弄文字游戏以应付考试,在单一的教学模式和说教多于熏陶的教育活动中,学生日渐麻木、冷漠,他们的大脑神经系统得不到全面发展,生活实际经验减少,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感受能力、直觉把握能力反而下降,以为只要记住课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就已完事大吉,根本没有闲情逸致去仔细体会,去品味作者的感情,去体悟人生的真谛。情感教育的缺失,使职校生情感方面的发展得不到应有的开发和培养,势必给他们今后的社会就业及工作能力的形成造成障碍。这不能不说是职校语文教育的不足。

3 职校生的实际情况呼唤情感教育

中职生正处于16~19岁之间,这是一个敏感的年龄阶段。这段时期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和意志品质、审美情操和思想道德品质定型的时期。人的某些方面的素质,如文化素质、审美体验力、情感调整与理解力等,错过了这一时期的培养,出现了问题就很难挽回。在这个时期,就情感而言,中职生的情感体验越来越强烈,但不稳定,情绪和情感的波动起伏比较大,但正因为如此,其情感可塑性也更大。

目前“偏专业”的职教特色,已造成中职生的素质缺陷。即人文素养缺失。学以致用、学以谋生的现实目标致使中职生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对专业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学习不够重视,尤其是人文精神和情感素养的培养亟待改善。

因此,对中职生进行情感教育,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美好的情感,提高他们对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就成了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4 语文学科自身特点呼唤情感教育

中职语文教育受“偏专业,轻文化”思想的影响,长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合理发展。教师厌教、学生厌学、教学脱离生活、教学效果差的现象十分突出。其教学目标的知识、能力、习惯、情趣、人格五个方面,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中职语文教育在原有的空间兜圈子,呈封闭化倾向,教学没有对生活的感悟,没有对观念的突破和超越,更缺乏职教特色的显现。近年来,还语文生活本色,把课堂还给学生,语文特色教育的呼唤此起彼伏,对中职语文教育应具备的职教特色已有所重视。但落实却不尽人意,理论探索也还薄弱。

二、职校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

职校语文教材所选内容不仅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知识,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进行语言文化教育的同时。认识和理解教材中所包含的情感内涵和真正价值,从而让学生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知识,自觉地接受情感教育。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中职语文教学的经验,结合教学实践着重谈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几种方法。

1 注重挖掘教学中的情感资源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只有在教学的同时充分挖掘一切可以挖掘的情感资源,给学生以各种积极的情绪体验的积累,陶冶学生的情操。才能促进学生情感素质的发展,

中职语文教材中,诗情画意的散文、情景交融的诗歌、引人入胜的小说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些课文除了丰富的知识因素外。还包含着浓烈的情感因素。不管是优美动人的自然景观,还是赏心悦目的花鸟鱼虫:也不管是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还是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都能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把握教材,注重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并选好动情点,打开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2 结合专业课渗透情感

职校语文学习的定位毕竟与普通中学有区别,首先应该定位它是一门“为专业课服务”的基础课程,其次是一门“培养职校学生基本文化素养”的课程。基于这种认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着重突出为专业课服务的工具性的一面。即在完成本学科所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应根据各专业特点。自然地结合专业,为共同的培养目标服务。所以,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情感资源。对学生进行服务于专业所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3 结合写作教学,提升情感教育的效果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它担负着培养学生现代语文写作能力,以及在写作过程中提高知识、训练、思维、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任务,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园地和渠道。写作也是最能反映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语文能力的。它包含了学生对生活的积累。对事物的看法,对人的情感态度以及全部的语文素质。因而,写作教学不但要重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而且更要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首先,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既要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关注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又要引导学生面向社会关注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只有引起他们关注了,才能引起他们的思考。激发他们的情感,写起文章来才能表达出异于别人的独特感受。我尽量争取每天专门安排一些课余时间,让班里学生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栏目,学生眼界大开,通过鲜活的画面取得了真切的印象和情感,效果很好。

此外,我还经常就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社会热点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将它适当引入作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责任感,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针对“感动中国人物”、“打工潮”、“追星族”、“网恋”、“希望工程”等热点。组织学生进行畅所欲言的讨论,常常收到很好的效果。

再则,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随笔训练如学生的周记,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健康完善的人格情感的重要途径。如今的学生情感冷漠已成普遍现象,诉说自己寂寞时没有朋友(也不会交朋友)的中职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随笔本、周记应该成为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语文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要和学生广交朋友,多开展笔墨谈心活动,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这样既能沟通师生情感,又能把健康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灌输给学生,培养学生健康情感,还能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因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语文教师批改作文一定要认真仔细,要克服那些千篇一律的“中心突出,选材典型”之类笼统的评语模式,作文批改要反映出学生作文的个性。尤其是针对学生作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特征,是积极向上的,还是悲观消沉的,教师一定要明察,从而因势利导地进行情感教育。作文评讲时一定要选择那些情文并茂、给人以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的作文去评讲,通过作文评讲弘扬一种积极向上的文气和人气,

忽视情感教育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而情感教育作为完整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职教育中却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中职语文教育无论是从社会大环境变迁的要求,还是从解决中职生就业的实际问题出发,都到了与时俱进、彰显职教特色、寻找新的发展途径和契机的时候了。笔者认为:加强中职生的情感教育而使中职语文教育本身具有经济价值。正是中职语文教育职教特色的体现。而这也是从事中职语文教学工作的你和我必须共同努力的。

职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校企合作是一种新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现在,这种模式正逐渐被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广泛推广。校企合作,就是让学生通过工作实现综合学习,是学生就业之前的重要环节。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要把学生塑造成家长满意的、学校合格的、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德育教育至关重要。

关键词:校企合作;生产实习;职业指导;德育教育

一、必须首先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

校企合作过程,是一次实实在在的专业技能全接触,学生对所接触到的东西感不感兴趣,愿不愿继续学习,能不能够有效学习,必须首先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有的学生认为校企合作是在帮企业挣钱,而自己就是最廉价的劳动力。有的学生认为专业实习也就这个样子,自己不感兴趣,以后不在这个方面发展了。有的学生出现了操作上的失误甚至安全方面的问题,缺乏恒心坚持性差,遇到这些困难就退缩,以致学习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越学不好越没毅力去学,造成恶性循环,最终对专业失去信心甚至放弃专业。因此,给这样的学生正确的职业引导非常重要。

在校企合作单位A公司实习的时候,就有这么一些学生,他们刚进企业就被安排了一周的搬运任务,同学们都很有情绪,觉得自己是来学习的,而不是来当搬运工的,回来之后诸多抱怨。还有的学生,被安排在特殊岗位,用煤油清洗零件,几天下来,手都变成红色的了。还有一个学生,属于既聪明动手能力又强的人,但他只坚持了一个月,就觉得自己对油腻的金属不感兴趣,决定放弃专业。企业老总找他谈话,班主任找他谈话都无济于事,到最后该生不得不以退学告终。

出现上述几类情况,学生的思想工作是比较难做的,往往在这个时候,学生开始不信任学校,不相信企业。所以他们不太容易接受企业和班主任老师的劝导。这时,我们通常邀请学生家长出面引导学生,毕竟家长是学生最亲密、最应该信任和值得信任的长辈,有家长的协助,学生的工作相对来说就容易做的多了。最终,在学校、企业和家长的综合教育下,使学生把生产实习当成一种自觉行动。

二、参加校企合作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

到企业参加校企结合的培训,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因此参加校企合作的学生必须首先掌握《机械制图》、《公差》、《数控编程》、《机械制造工艺》等专业基础知识。上班的时候,跟着企业的师傅学习,仔细的记录师傅操作的每个细节,熟悉机床构造、操作系统、工件类型、制作流程、加工工艺、检测工艺、过程控制等。学会解决加工中出现的问题,在机床操作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偶然情况发生。比如乱刀、气压低换不起刀、机床报警、刀具磨损使加工孔变小、工件装夹不平使加工孔变大等等。

三、必须有规范健全的各项规章制度

目前,机械加工行业真正参与校企合作的以缺乏完善设备和缺乏技术工人的中小企业居多,这些企业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不够,管理落后。他们制定规章简单草率,管理员工各凭喜好,容易使学生对企业的管理制度产生误解。

如我校的合作企业B公司,属于小作坊式生产,借助学校的场地和设备,接手一些中小批量的零件,规章制度很不健全。上班时间随意性很大,如果前一天加班加多了,第二天员工可能很晚才上班;有的时候为了赶着交货,连上两个通宵也有可能。批量生产也没有规范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想到哪做到哪,做一步算一步。没有规范的考勤制度,员工想请假就请假,想休息就休息。没有严格的产品交接记录,经常出了废品找不到谁干的。企业员工在实习期间,工作自由散漫,组织纪律性不强,没有战斗力。

四、必须坚持严格按照企业的员工管理制度来要求学生

刚开始到企业的时候,学生会感到新鲜,自觉性还算好。大家地皮没踩熟,师傅脾气没摸透,勉强不出问题。时间一长,新鲜劲一过,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开始放松自己。因此,长期管理这些学生,光靠自觉性是不够的,制度管理尤其重要,并且要把工学结合中的学生当作企业员工一样看待。严格执行这些制度,而如果光有制度,没有很好的执行力,也是不行的。

如我校的合作企业C公司,他们也有自己不尽完善的制度。但是对学生的工作要求就没有像对员工那么严。学生经常没到下班时间学生就早早的洗手,等着准備收工,企业不管不问,任由发展;学生作废了工件,不按规定着装,不按规范操作,企业宽大处理,也不寻根究底。因为面对的是参加学习的学生,所以就一而再,再而三的给机会。最后,学生对企业的制度视若无睹,出了废品都没有羞愧之心,反而心安理得。甚至有的同学将废品隐瞒不报,道德缺失。问题出多了,企业才开始严格起来。但是学生已经形成了习惯,改起来困难多了。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班主任都会给学生灌输一些正规企业、优秀企业对员工要求很严之类的思想,并据此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行为准则要求,但是如果企业具体实施过程与老师讲的对不上,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就会缺乏公信力,学生会觉得平时老师教的是夸大其词,以后老师再说什么他们也不会完全相信。没有按照严格的制度来要求学生,也必然导致实习过程中多出废品、战斗力低、组织纪律性差等一系列问题,企业管理起来也相当麻烦。所以坚持严格按照企业的员工管理制度来要求学生是工学结合取得实际效果的重要保障。

五、参加校企合作的学校必须安排老师给学生上课

掌握本职业的关键技术技能,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技术或工艺难题,使我们学院对高技能人才的高目标要求。在企业,学生得到的更多的是操作上的熟练和宽广专业领域相关知识的认识。知识的深度和关联性不够,而企业也缺乏这方面的专业指导师傅或者忽略对学生持续性发展的教育,因此安排学校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必须配备一定量的专业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专业指导,使他们能够对知识迅速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苏荟,谢秀梅.工作场所学习视域下中职学校深化校企合作的策略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0,30(01):39-43.

[2]李秀敏,陶俪蓓.中职学生生产实习问题的分析[J].中国培训,2010(04):54-55.

职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职业学校的特殊群体和环境,使职业学校教师教学困难重重。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激励教育,对改变学生心理,提振学生信心,重塑学生理想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通过我校学生情况分析,结合赏识教育在职业教育中作用,提出职业教育更加需要赏识教育,以及赏识教育时需要注意问题,供广大职业教师参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生心理;赏识;赏识教育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们有一个共同体会: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年年下降,教学越来越困难,对学生越来越感到困惑。为此我们药剂专业办联合班主任对2007、2008级药剂专业学生进行了走访及问卷调查,发现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难以适应新生活:85%以上学生是中考“失败者”、大学“无望者”,把上职校作为无路可走的选择。自信心差,有57%学生对自己做出“很差”、“没用”等消极评价,过去的家长掌上明珠,由于“失败”,家长态度一落千丈,造成一半学生有压抑、自卑、失落感。

(2)难以适应新学习,产生紧张焦虑:65%以上学生由于小学、初中时学习习惯、文化基础相对较差,本身又缺乏自主独立性,学习目的、态度、方法都没有建立好,加上“失败”经历,对学习焦虑紧张,情绪低落,态度消极,26%学生抱着虱多不痒、债多不愁心理勉强自我解脱。

(3)生活自主、自律性差,人际交往能力弱,情感危机悄然隐现:①家长过度爱护、保护,导致他们独立生活、自我约束能力缺乏,加上我校90%学生住宿,学生不能正确安排处理自己的生活,很容易被不良风气感染。②人际交往面拓宽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往往使学生不知所措。同居一室,不同城乡背景、不同方言、不同性格,使性格内向学生不合群,孤独寂寞苦闷,易于自我封闭,不善与人交流。③学生处于一个心理、生理急剧变化时期,个个体格健壮,处处洋溢青春气息,谈恋爱成为一个不可避讳的话题。究其原因,依然是缺乏关爱,感情困惑所致。

(4)“失败”后逆反心理:教师千篇一律大道理、单一说教老方法,在初中阶段,由于年龄偏小、家长管教、升学压力等因素,尚能听之一二,而现在上述因素都有改变,再沿用过去老套套,诱发学生反权威、反说教的反抗心理,许多学生认为教师行为幼稚、可笑甚至愚蠢,对教育产生怀疑,对管教产生抵触,与教师感情疏远、冷漠。表现为你要求做的他偏偏不做,你不要做的他反而積极去做。积极上进的同学反而受到嘲弄:“你能,怎么不去上高中,考大学啊”。部分后进学生无视学习、纪律,终日过着麻木的生活。

以上种种表现,归根到底是学生不能适应应试教育后的苦果,而职业教育是教会学生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和职业知识及素养,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等发生了重大改变。职业教师要改变传统灌输、说教等方式,其中,赏识教育对他们尤为适用,这是职业教师的义务,更是职业教师的责任。教育的本源是“爱”,被承认、被肯定,渴望关怀也是人的需要,对学生不能求全责备。赏识教育正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不怕失败,赏识教育能及时点出学生忽视的闪光点,重塑他们人生理想、目标,走出“失败”阴影,这正迎合了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现状。赏识可以说是教育学生的大前提,在此基础上,因人施教,配合其它教育方法和手段,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赏识教育在职业教育中有以下积极作用。

赏识教育可以克服学生自卑和怯懦,增强自信心:承认差异,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无疑能够增强学生自信,减少自卑,学会生活。在学生实际操作实践中,我们重视对学生鼓励和赏识,如多说“你这次做得更熟练了”、“这次压片,你压得质量最好”等正面语言,不少学生主动要求一遍遍练习,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而过去恨不得早点结束。

赏识教育可以维护自尊,学会自爱自律:调查学生反映,小时候成人指责很多,有些家长期望值过高,考到90分还要100分,一旦差错,就说:“你怎么老没有记性?”、“长大了能有什么出息!”。正是这些否定性言语,让学生丧失信心,不再努力。有的因自尊心伤害,致使其反叛。面对这样学生,我们相信学生总有聪明的一面,永远鼓励他们,杜绝挖苦,让学生感到尊重。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指出不足,培养自爱,学会尊重。

赏识教育可以挖掘潜力,人尽其才:职业学校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先天禀赋不同,有的学生对美感悟力极强,有的学生对乒乓球、篮球等运动情有独钟,有的学生在计算机知识方面表现非凡,有的学生爱动手、好奇心强、凡事想探个明白,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对他们不能要求整齐划一。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学生多种多样的才能、天资、志向、兴趣等个性特点在教师“赏识”中得到充分释放,挖掘出每个学生潜力。我们设置的“班级特别活动”课给了学生施展的舞台,许多同学得到锻炼,提高自己。

赏识教育可以培养独立性,有益学生走向社会:赏识教育尊重差异,敢于放手,不怕失败,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磨炼,在失败中顽强地站起来,一次次自己去尝试。这无形发展了学生独立性。我们鼓励学生大胆去做,即使错了,也从另一个侧面继续鼓励他。我所带的毕业班,毕业后不到一年,就有一位学生成为药店店长,二位成为药厂班小组长,这都是平时磨练的结果。

赏识教育可以拉近师生距离,赢得尊重,有利于教学:赏识教育是激励教育、“爱”的教育,职校生长期在责骂中长大,更加渴望理解和尊重,职业教师的关怀,在学生心理产生的涟漪更大,更加容易沟通,避免“心理反抗”,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许多学生毕业后成为我们的咨询员、信息员。

人的一生要经历许多的坎坷,从小到大不知要摔多少跤才能长大,培养学生也是如此,每当学生犯了错误,是责骂,还是多鼓励、多帮助,“弱视”一些学生缺点,增加一些欣赏赞扬,采取赏识教育,效果截然不同。大力提倡赏识教育是职业教育成功的法宝。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有以下几个方面体会:

赏识要有一定艺术性:当学生取得成绩时,我们要对其成就和努力进行赏识,而不要夸奖他的品性和人格,“赏识”要具体明确,“就事论事”让学生感到真诚。“批评”性言语更加需要技巧,如学生在设备操作时有不规范行为,出现错误时,老师就不能直言不讳地说:“刚才讲规范时不好好听,以后那个单位敢要你” 、“下面你不要动了”,而应婉转地启发学生说“我再示范一次,比较我们的操作有那些不同”。这样既帮助学生找到了不足,又保护了学生自尊。教学中一些赏识性体态语言对学生感染也很大。比如对学生报以会心微笑,送去一个赞赏目光。这会给学生带来极大安慰和鼓励。让学生感到成人对他的尊重、信任,会让他充满信心。

赏识要持之以恒,要有真爱,切忌急躁粗暴,大声呵斥:教师也是人,有时在情急生气时忘了鼓励反倒讥讽,大声地指责,“看把你能的” 、“作业不交考试及格也没用”等,从而挫伤学生自尊心,降低学生自我评价,对自信心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教师对学生要耐心、和善、宽容,时刻不忘去赏识学生,给学生以希望。

赏识与随机教育结合:赏识教育主张对学生多肯定、多鼓励、少批评,但不等于学生犯了错误就不去批评,依然不断地赏识。赏识的实质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不怕失败。对有错误行为学生仍要及时指出,分析错误动机原因,进行随机教育。如当学生犯错不愿承认时,给他们留下反省余地和主动解决问题机会,可暂时回避五分钟并告诉他们知错能改还是好学生。

赏识更要关注调皮好动“差生”:职业教师要消除对顽皮学生错误偏见,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及时予以强化。“差生”偶尔也会做得很好,也许在常人看来这微不足道,但我们必须努力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乃至夸张表扬鼓励。在我授课班级中,一个调皮好动表现差但是对游戏计算机颇有兴趣的学生完成了我布置的《注射用水》课件制作,我马上抓住时机在课堂上大力表扬鼓励,给予高度评价,以后只要他稍有进步都及时鼓励,该生学习兴趣逐渐提高,各方面进步也很大。

赏识不能过度,赏识≠赏赐:我们不但要欣赏学生,还要正确客观地认识学生,判断性和评价性赞扬都是要避免的,一味赏识是不行的,会造成为表扬而表扬,这样“赏识”使学生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自我,导致自满自傲,任性,若稍遇坎坷便一蹶不振,产生自卑心理,丧失自信。

综上所述,职校生整体素质下降有其特殊组成结构和原因,不少学生是中考的“失败者”,他们正处于一个茫然、盲目阶段,人生失去了目标,这时,老师的一声呵护、一个指点,就可能唤醒他;同时职校生正处于一个生理、心理巨大转变期,自我意识及成人感迅速增强,表现为渴望被承认肯定、被欣赏表扬,但由于过去“失败”的阴影,会出现犹疑、畏缩,进而表现为放弃,但上述“渴望”的情感依然存在,他们就会用“另类”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产生“问题少年”。而赏识教育正是迎合了职校生心理,着眼点和切入点都十分及时、对路,对克服上述问题,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相信自身,发挥各自所长起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在职业教育中应该大力提倡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震中.职业教育研究导论[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职业与教育.

[2]姚志峰.教师教育应有的基本理念[J].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4).

[3]彭展声.浅谈教师赏识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4]王公安,袁桂萍. 论职教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J].现代技能开发,2006,(6).

[5]张文亭.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 [D].华中师范大学, 2006 ,(8).

职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基于“课程思政”是解决专业课同向同行的重要举措,首先阐述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其次分析了“课程思政”存在问题注1,最后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1]:根据专业课程特点,准确融入“课程思政”;提升教师职业能力,重视开展“课程思政”;发展教育教学改革,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制定教学考核办法,有力保障“课程思政”。以期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关键词: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思想政治教育

注12019年8月《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坚持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動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注2。“课程思政”建设正是在新时代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适应中职学校“三全育人”要求的大背景下,通过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进而有效提升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产物[2]。为此,需要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存在问题和有效路径加以分析和研究,帮助中职学校教师提高对国家提出建设“课程思政”站位的认识,进而真正做到在重视“思政课程”的同时,有效发挥“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作用。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

中职学校“课程思政”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外,借助中职学校所开设的专业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实践活动。目前,中职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本文“课程思政”的课程特指专业课。为进一步分析、理解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笔者认为,一是“课程思政”这一教育理念并不专指某一门或者某一类的课程,它是在专业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纳入德育教育,让专业知识和德育教育的双重功能在专业课中得到充分体现。二是“课程思政”强调的是在做好各专业课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专业课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并有效融入课堂教育,做好学生在思想、理想信念上的精神指引。三是“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设置的全局观念,要求学校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将德育教育工作贯穿其中,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潜移默化达到德育教育的目标。四是“课程思政”的最大特点在于能够将比较显性的教育功能内在化,在专业课教学中,突显教书育人中育人的作用,将思想、理想信念等正能量的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以德育人的目的。

二、“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对中职学校来说,“课程思政”的实施者基本上是专业课教师,由于学校自身办学及专业教师结构、素质等原因,对“课程思政”建设缺少宏观整体、有机系统的思考。

(一)“课程思政”思想共识尚未完全形成

由于职校办学历史、教师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的影响,有相当部分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认为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学生管理部门的事情,是德育课教师和班主任的事,与自己职责无关,专业教师组织教学时普遍实施专业课就讲专业知识;专业课教案中原本都有要求德育的教学目标,但在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真正能够做到的却寥寥无几,即便是在学校举办的教师能力教学比赛中,这一目标也是被绝大多数专业课教师有意识、无意识地忽略。学校希望能够通过“三全育人”加强对学校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在实际层层落实的过程中,“两张皮”的现象却屡见不鲜。

(二)“课程思政”内容上缺乏亲和力

绝大部分专业教师在讲解专业理论时只讲专业知识或有些德育影子或德育内容虽有碎片提及或提出的内容牛马不相及或满堂走马行空自我德育,但因为德育本身的理论性、规范性要求以及对于社会现实解释力的缺乏,很容易就被扣上“假大空”的帽子,更谈不上亲和力。有些教师有意在专业课中融入职业素养内容,虽包含了“课程思政”的一些元素,但与国家提出的“课程思政”要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还是差距较大。德育课教师一般没有甚至很少与专业教师进行对接沟通,更没有建立相互沟通的机制和平台,缺少德育课教师对专业课教师进行有针对性指导。

(三)存在专业课程与德育课程各自为阵

专业教师认为已专门开设了德育课程,德育教育是德育课的任务,专业课应该就是学习技术、熟练技能,应专心讲专业。在专业教学中,只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讲授,没有思考如何挖掘专业课中的德育元素进行融入;在教学方法上,没有改变教学方法,只是单一的专业知识讲解,没有将专业知识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没有有效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在组织教学上,职校教师基本上是走出校门再走进校门,相当部分专业教师没有实践经历,课程内容无法与社会资源有效整合,只能盲目强制灌输,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培养上方法不当,引起学生不满。

三、“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

进入新时代,中职要贯彻落实中央提出 “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任务,在有效推进德育教育的同时,强化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形成人人齐抓共管的格局。

(一)根据专业课程特点,准确融入“课程思政”

中职的“课程思政”与德育课一样,各课程都应该落实在“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上,在教学标准、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程内涵、课程考核、课堂教学等方面要有实质性的改革措施,应形成一套符合“课程思政”建设的教改思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在德育教育,为了杜绝“课程思政”无德育元素的现象,就要有意识融合专业课内容和特点,有效挖掘德育元素,结合新时代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历史成就,把国家的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时代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主要内容,融入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新时代中国、看待社会现实。在教学方法上也要考虑加入德育元素,积极倡导“引领”式、行动导向、情景创设、实践参与等教学方法,采取“隐性”的方式去完成“课程思政”,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电子商务实训课,要引导学生不断更新信息,及时了解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实时动态,并结合专业特点,创设模拟的工作实践环境,让学生改变视野,从企业运营管理的角度来审视自己,让线上与线下岗位的要求熟稔于心,切实提升自身职业能力。

职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学校重点、难点工作,是办好中职教育的基础,更是学校耐以生存发展的源头活水。如何搞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本文从学生教育管理需要全员参与、关爱学生、以德为先、与时俱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学生教育管理;全员参与;关爱学生;以德为先;与时俱进]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学校重点、难点工作,是办好中职教育的基础,就目前,国家制定公布的有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文件看来,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给予了更多的激励政策,大力支持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满足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赋予中等职业学校激励政策的同时,也对中职学校的老师赋予了更多的责任与要求。我们面对的学生群体,不同于基础教育,也不同于高等教育,他们有着自己的特点,其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学生构成上基本属于发展滞后型群体。给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很大挑战。如何才能把他们培养成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让用人单位认可,甚至喜欢。让家长放心,学生毕业后受企业尊重。要实现这样大的转变,我们须从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开始。因此,笔者就如何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和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全员参与,形成合力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离不开学校每一位人员的参与。学生管理部门,上课教师,班主任等等都应相互支持、配合。目前,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有着自身的特点:大多数学生都是00后,思想活跃,活泼好动。但又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点,他们对学习书本知识没有多大兴趣。课堂上,如果老师们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中职学生能不开小差的同学少之又少。即便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参与其中。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相对会提高,但有时仍有学生不爱学习的情况发生。比如自己玩手机。出现玩手机的时候,上课教师发现后应该立即纠正,指出学生的不良习惯;作为班主任有必要在教室内提供手机收纳箱,制定规矩,课前要求他们放入手机收纳箱集中保管,课后发放;作为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应该采取必要措施参与学生教育管理,约束这种不良的习惯的发生和蔓延。实践证明:针对学生上课玩手机的行为,同时也包括类似的其他不良行为。上课老师,班主任,学校学生教育管理部门管与不管,截然不同。其实,只要大家齐心合力,参与学生教育管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借助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一定是有成效的!

二、关爱学生,树立目标

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他们在学习方面:大多数学习成绩不理想,文化基础知识差,学不懂课本知识或不想学习,学习目标不明确;在生活方面: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是小皇帝或小公主,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部分学生是单亲家庭或父母性格不合,养成了孩子感情脆弱,性格孤僻的习惯。对于这些学生,我们更多的是要多给他们关爱和必要的赞美,让他们树立自信心。找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比如清洁卫生做得好,就夸他勤快;爱参加活动,我们可以表扬他积极;实在没有,也可以夸他的颜值。尽量给学生们一定的信心,帮助学生建立切实可行的目标,不要定得过高,也不要定得过低,其实他们都非常乐意接受。

三、以德为先,树立榜样

以德为先,尤其是学生教育管理者,师德的教育是学生教育管理者的必修课程。学生教育管理者应该用自己的好的思想、道德、作风为学生树立榜样。的确,人格魅力的潜移默化是任何形式的教育活动都无法取代的。学生教育管理者的师德是非常重要的,時刻做到举止文明,作风正派、严于律己。同时注重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必须先做到。师德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同时做到,对待学生你不仅不讨厌而且喜欢。职业学校的学生毛病多,但也有很多优点,我们应该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发挥好他们的优势,弥补不足,在言语和行动上潜移化,引导教育。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四、与时俱进,多读好书

国家领导人于世纪之交时就提出了创新教育思想,体现了我们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职校学生教育管理者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可以说,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长出来的。我们应该积极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改革工作当中去,认真践行新的教育管理理念,提高自己的学生教育管理能力。学生教育管理者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对当代学生教育管理者提出新得更高要求。如果不加强学习与提高就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种知识交汇渗透,新理念、要求不断发展。作为学生教育管理者,如果不加强学习,根本就不能适应社会得高速发展,不能带出好的学生。然而,让学生教育管理者扮演好文化人这个角色,并不是让大家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要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保持我们的相对独立性,坚守教师这个职业应该坚守的高尚的师德、高雅的情趣、高远的目光、高洁的品位、高真的技艺、高贵的灵魂永不动摇。知识创新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学生教育管理者要不断吸取新的信息、知识、理念等等,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立在知识的前沿;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努力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对相关的人文知识,如社会、心理、信息技术等要加强学习,力求知识全面。只有不断补充知识、业务水平有所提高,对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热心,态度才更加积极向上。

要想成为优秀的学生教育管理者和优秀的班主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愿意像优秀的学生教育管理者和优秀的班主任一样,把他当成的不仅是职业而且是事业;对待学生不仅不讨厌而且很喜欢;在一切时空,不仅言语而且行为育人;不仅主持公正而且善于化解矛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相信,只要教师有这样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有为学校走内涵式发展的信念,优秀的学生教育管理者和优秀的班主任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职业的理想彼岸也一定可以到达。愿我们职业学校的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祝愿我们的职教教师明天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陶继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

[2]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D].上海信息技术学校,2010.

职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进入信息社会以来,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掌握程度已经成为一个人掌握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而计算机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信息技术人才的综合信息技术能力。职校计算机教学在我国的计算机教学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增强职校计算机教学的能力水平,对于提升我国信息技术人才的综合技术水平有着重大的意义。从教学模式的创新角度入手,对职校的计算机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究,希望对相关的职校计算机教学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合作氛围;教师素质

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对我们的生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我国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持续为国家输送一批高素质的计算机技术人才,对于国家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职校作为为国家输送计算机技术人才的重要教育机构,其计算机教育的能力和实效务必会受到重视。

一、当前职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我国的计算机教学虽然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积累了很多教学经验,但是和发达国家的计算机教学情况相比,我国职校计算机教学起步晚、发展慢、效果差,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国家建设对于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要求。当前职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计算机教师教学态度差

当前职校计算机教师普遍存在教学责任心差、教学手段粗糙、教学思想落后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职校计算机教师认为职校学生学习能力差、学习态度差,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应付工作”的心理,进而导致对教学工作缺乏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进取心。

2.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职校计算机教学所应用的教学模式发展缓慢、教学效果低下,由于缺乏适时的创新工作,使职校计算机教学难以实现对人才的有效培养。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是阻碍我国职校计算机教学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也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和学习热情的减退。教学模式的创新性不足,应当引起相关职校计算机教学工作人员的重视,积极改进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模式,将科学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学的提升作用发挥出来,从根本上改变当前计算机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提升我国职校计算机教学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工作和时代发展的契合度。

3.计算机教材落后

当前职校计算机教学中创新、更新能力的不足,不仅表现在教学模式上,也表现在教学内容上。现阶段职校计算机教学中,教材的更新速度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教材内容较落后,教学内容更新较慢,往往使学生对于最新的最前沿的计算机技术缺乏必要的掌握能力。职校计算机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一方面是由于我国职校的计算机教学体制,另一方面是由于相关的教材编写人员在教材内容的更新上工作不到位。

4.学校硬件设施不足

在时代发展与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很多职业学校开始加强对计算机教学活动的重视程度。对于职业学校而言,需要及时更新计算机教学硬件设施,如此才能为计算机教学活动提供良好条件,才能得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但事实上,这些学校并未将发展计算机教学付诸行动,缺乏对这门课程的支持力度,导致学校存在计算机硬件设施不足状况,难以顺利开展该项教学活动。

二、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强化职校计算机教学质量

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对于职校计算机教学的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从教学模式的创新入手,对教学模式进行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符合计算机发展现状的、符合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的改进和创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职校计算机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加优秀的计算机技术人才。

1.强调体验式和项目教学

计算机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和体育运动教学有相似之处,即对于实践的要求非常高,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牢固结合。如果计算机教学工作重理论而轻实践,是完全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因而,在计算机教学中,强调体验式教学会给教学的实际质量带来一定的提升。项目教学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某个项目,自主组织与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而体验式教学即学生对所学习的计算机内容进行亲自上手的操作,把理论所学发挥出来,转变成实际的操作能力,达到提升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一种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具有一系列的优点,比如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计算机能力,可以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兴趣,可以增强学生计算机学习的热情等。

2.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对于很多内容,例如编程的学习,容易出现厌烦情绪,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当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应用多样化的、丰富的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式,将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引入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执业素质与就业实际要求,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计算机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计划,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过程,以此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

3.形成学生之间学习合作互助的氛围

在职校计算机教学中,很多计算机知识教师不可能一一讲到,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不尽相同的。如果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和互助,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是非常有帮助的。为了实现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助,教师应当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为学生灌输学习互助的好处以及具体方式,让学生形成对于学习互助的良好认识和足够认可,进而通过彼此的学习互助,实现学习成绩的共同提升。在学习互助的过程中,为其他学生进行知识讲解的學生在讲解过程中可以强化自身对于知识的掌握,而接受讲解的学生,可以通过讲解过程,掌握自己之前不太了解的内容。并且学习互助也有助于形成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保证在计算机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4.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计算机教师自身素质不高,会直接影响到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效果,这种影响是非常恶劣的。对此,作为职业学校的领导,应加强对本校计算机教师素质提升工作的重视程度,定期组织他们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同时,教师自身应该树立起强烈的学习观念,积极进取、努力提高,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平,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于我国职校计算机教学的实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职校计算机教学工作者应当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主动担起其教育职责,通过适当的方法对当前职校计算机教学现状进行改善,强调教学模式的创新,这对于提升职校的计算机教学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更可以为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援。同时注重对于当前落后的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创新,积极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力求通过科学的创新,实现我国职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进而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出大量高素质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峰.计算机课程教学要格外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5).

[2]董大东.浅谈如何提高职校计算机教学水平[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3).

[3]李墨.浅谈职校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1(13).

编辑 赵飞飞

上一篇:民法公平责任原则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网络证据保全网络安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