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教学改革范文

2024-07-11

职校教学改革范文第1篇

摘 要:职校英语教学改革比一般院校的教学改革有更大的特殊性和更高的难度,因而需要更加重视宏观层面的问题——哲学问题。在一切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主体,但是职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主体应该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因为职校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还没有达到能够自觉地意识到“为什么改”和“如何改”的程度。职校英语教学改革当然要由政府领导,但是主导却是社会,社会需求是职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职校英语教学改革之本是教材而不是大纲,因为教材比大纲有更多优点。职校英语教学考核形式的改革,应当适当增加面试或口试,它们是增强学生职业英语应用能力,减少学用脱节和学生舞弊行为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职校;英语教学改革;哲学问题;考核形式

作者简介:孔琳琳(1971-),女,江西鄱阳人,上饶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语言哲学、应用语言学;李旋(1988-),女,江西上饶人,上饶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频次效应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个体差异性研究”(编号:17YB206),主持人:李旋。

有诸多专家学者对英语教学改革的各个层面发表了极其精辟的见解,它们对于推动各级各类院校进行改革有重要意义,是多年来英语教育界进行改革的经验总结和宝贵财富。但是我们发现,对英语教学改革涉及的宏观理论问题关注不够,关于英语教学改革的哲学问题则更少有人问津。而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并不是世外之学,它深深扎根于社会并为社会服务,英语教学改革所涉及的很多宏观问题都是具有哲学意义的,它们需要正确的哲学思想的指导。例如,有的专家学者提出的对英语教学改革进行“本体论研究”[1]就是一种哲学尝试。

对于职校而言,英语教学改革的宏观层面的问题可能更为严重[2]。因为职校的英语教学不太可能涉及考研英语的问题而更需强调实用性;社会对职校学生的英语需求也使英语教学改革的主导问题更为突出;职校的英语教材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因而是教学之本;职校的英语教学需要更多地教会学生面试和口试的能力,即使现在还未要求的口试也应该未雨绸缪,从而为其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更为扎实的基础。为此,笔者愿意对我国职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些哲学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希望得到国内职校英语教育界的关注。

这些哲学问题主要有:职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主体是谁?职校英语教学改革应该以什么作为主导?职校英语教学改革究竟应该以什么为本?职校英语教学考核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有什么特点?应该如何改革?

一、关于职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主体:学生还是教师?

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关于教学主体的争论已经尘埃落定:在一切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主体,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代替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既然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一切英语教学中,也必须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在英语教学改革、特别是职校的英语教学改革中是否学生也是主体呢?我们认为不能这么说,职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主体应该是教师。

英语教学和英语教学改革是有区别的,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英语教学和英语教学改革都是人的活动,但是二者活动的性质不同。“英语教学”包括“教”与“学”两部分,而教师的“教”必须以学生的“学”为基础,以“学”为目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为前提,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英语教学改革”的中心词则是“改革”,在“英语教学改革”这样一種活动中,不再是纯粹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而是要对“教”与“学”这样一个“统一体”进行“改革”。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可能是自觉的,因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还没有达到能够自觉地意识到“为什么改”和“如何改”的程度;教师则应该是自觉的,因为教师必须对“为什么改”、“如何改”等问题有一个大致的考虑。如果连教师都没有意识到“应该”如何“改”,朝哪个方向“改”,那么学生就根本不可能知道在学习中如何“改”,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无从调动起来。这是从理论上说明英语教学改革必须以教师为主体的理由。

从实践上说,英语教学改革之所以不能以学生为主体,还在于“改革”本身比“学习”的难度大,如果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势必使教学改革政出多门,呈现学生和教师都无所适从的乱象。学生的基础(包括外语基础和学好外语的中文基础)是千差万别的,学生的爱好、兴趣和价值观也是五花八门。如果英语教学改革也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那就难免出现与教学改革初衷背道而驰的消极后果。一般地说,学生会对凡是自己认为不满的教学改革方案进行抵制,极端的甚至会导致取消英语教学,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缺乏兴趣。职校学生在这方面比一般院校还更严重。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不利于职校学生在未来的择业竞争中增强竞争力。

认识到英语教学改革的主体是教师,对于各级教育管理部门更好地组织、实施英语教学改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才能使教学改革既生动活泼,又卓有成效;其次,依靠教师进行改革,才能集思广益,越改越符合教学要求,因为教师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熟悉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只有教师才最清楚为什么要改和如何改;再次,明确教师是改革的主体,才能使教师放下包袱,大胆创新,防止因为害怕被学生批评而缩手缩脚,跟着感觉走,依着惯性随大流;最后,认识到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可以摆脱很多无谓的干扰,使教师能集中精力搞好教学工作。

二、职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主导:政府还是社会?

我国改革开放30余年所走过的道路表明:任何一项规模宏大的改革,都必须有政府的领导,经济体制改革是这样,政治体制改革也是这样,教育改革同样不能例外。在我国,英语教育改革并非单纯是教育界的事情,它牵涉面广,人员众多,程序复杂,影响巨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关乎国家主权和文化政策,因此,英语教学改革稍有不慎,有可能引发严重的问题。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强调政府的领导地位、领导作用,由政府出面做好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是完全必要的。我国的英语教学改革所走的正是这样一条道路。

联系到经济体制改革,我们认为,要实现英语教学改革的真正意义的成功,应该正确认识政府与市场的不同作用。政府的领导和组织是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但是只有社会需求才是改革的真正动力,我国的英语教学改革只有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立足于中国人才市场的现实,围绕社会需求进行改革,才能克服各种弊端,取得实效。对于职校英语教学改革尤其如此。长期以来,中国的英语教育存在着“全民必修”、“过度教育”、“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有不少是政府“过度干预”的结果。英语的“全民必修”制度,并没有彻底改变中国高端英语人才紧缺的现状,相反却用英语这把“手术刀”强行剪裁许多国家的英才,造成了某些不利的后果[3]。因此,把社会需求作为英语教学改革的主导,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职校英语教学改革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大有用武之地,包括多方面的内容。首先要按照社会需求确定教学科目和专业,大力增加社会急需的商务、旅游、科技英语科目和专业,坚决减少或取消社会需求量少、不太符合当前国家政策的科目和专业;其次要根据社会需求选择教学内容,组织人员编写教材,使教材能充分反映社会现实,增加自爱、友爱、慈善、环保、自强、自立、理财、和谐、救灾和自救等方面内容,删除那些鼓吹阶级斗争、宣扬战争、宣扬恐怖和暴力、宣扬人间对立和歧视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这些教材时初步了解社会、熟悉社会,增强适应将来走上社会的能力;三是在招生、就业等方面按照社会需求作出适当调整,对于社会需求量大、英语人才又相对短缺的专业应该适当扩大招生数量,反之则减少数量,避免将来更多的学生学非所用和用非所学;最后要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形式,增加那些对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交际能力有重大作用的“自主合作学习”、“输出教学”、“游戏教学”等方法,对于传统的背诵、默写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改进,让其发挥更好的作用。

三、职校英语教学改革之本:大纲还是教材?

有两种说法,一种意见认为,英语教学改革应该以“教学大纲”为本,因为教学大纲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抽调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制定的教学规范,只有以大纲为本,才能使改革有章可循,有例可依,否则各行其是,改革是无法进行的。另一种意见认为,英语教学改革应该以教材为本,原因是教学大纲只是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的“纲要”,抽象性和原则性是其主要特点,它只规定了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因而英语教学改革是不可能以大纲为本的,只能以教材为本。

笔者认为,英语教学改革和其他课程的改革一样,应该以教材为本,原因不但在于如前所述大纲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而且在于教材自身的许多优点。首先,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因此教材是教学大纲内容的全面展开。一本好的教材,体现了教学大纲的规范要求和基本精神。其次,教材在统一的教学大纲规范下,具有教学活动所需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好的教材就是为教学人员准备一些最基本的教学材料,在这方面,职校的英语教材已经有比较成功的范例。第三,教材并非教学大纲的翻版,它应该对大纲有所超越。教材编写者可以在大纲的要求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体现教材编写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大纲只是规范了一些非常有限的内容,如果只就这些内容进行教学,则教师无法教,学生也无法学;而教材则不同,好的教材是选、编、写、评四者的有机统一。最后,教材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等方面的不同区别对待,编写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类型的教材。例如对于国际投资、国际商务、国际金融等这些不同的专业就可以编写不同的教材,对于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的英语教学也可以作出区分[4]。以上这些优点都是教学大纲不能比拟的。为此,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驟地组织专家学者编写各种英语课程的教材,并且把其母语国家的优秀教材加以有选择地介绍引进。这方面在过去几十年已经卓有成效,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

问题在于:既然教材是相对稳定的教学改革之“本”,在编写教材时又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把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东西充实到教材中去。如何把握二者的“度”呢?结论是:既然是改革,那么“变”就是常态,是绝对的;“不变”是特例,因而是相对的。就绝对的意义上说,教学大纲也不是完全不变的,当社会生活实践发生极大变化的时候,教学大纲也必须作出相应调整;从相对意义上说,在教学大纲相对稳定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变化应该仍然能够保持“变”中之“不变”。因此,变动中的教材就仍然能够担当教学改革之本的角色。只要这个“度”把握得好,职校英语的教材是完全可以胜任教学之本的角色的。

四、职校英语教学考核形式的改革:口试与笔试?

英语教学改革30多年,从考核形式上说,最大的改革就是客观性试题比例大幅度提高,而主观性试题比例显著减少(近几年来这一状况有所改变,但并未从根本上改观)。一张试卷,学生所需要做的大部分工作就是简单地判断对和错。这样做的好处是评卷相对客观快捷,学生相对轻松;缺点是随机性增大,不但不能很好地检测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单词和句子的拼写、书写、准确记忆能力,音调、音准等发音能力),而且使学生能够舞弊的机会大大增多。笔者曾经注意到有的学生,平时成绩很差,从来没有及格过,但是在等级考试或比较重要的期末考试时可以考出良好甚至优秀的成绩。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考核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必要手段,新时期往往把考试成绩与奖学金和其他荣誉挂钩,更是使考试成为学生高度重视的评价标尺。考试的公正与否,直接决定着考生的多种利益。不适当的考核形式既不能达到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还容易使学生滋生不良的道德习惯,实在是在必须尽快改革之列。也有一些学者早就指出过其弊端[5]。

形式和内容是一对哲学范畴。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中,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有什么内容,就需要有与之相应的形式,英语教学教的是“外语”即第二种语言,而语言的根本意义在于使用。语言使用当然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但是在社会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口头语言,能否正确地使用口语,是衡量一个人学习语言是否成功的最重要标准。所以,如果要检测学生学习英语的成绩,最重要的不应该是笔试而应该是口试。如果一定要分出一个主次,划定一个比例,那么英语学习考核中的口试分量应该不少于50%,因为语言的作用主要是说和听而不是写的。中文英语都是如此。

可能有人会怀疑:我们从儿童到青年再到成人学语文,基本都是只有笔试而没有口试,不照样可以考核出比较好的成绩吗?为什么学习英语就一定要强调口试呢?这里我们就要注意学习母语和学习英语的区别了。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都是在既定的语言环境中生活,不但是学习,就是平时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使用口语,因此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书面语,口语并不需要单独考核。学习英语就不同了,英语是与母语很不相同甚至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语言,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并没有与生俱来的语言环境,因此口语完全是通过自觉努力“学”到的,它和母语的习得机制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只有在英语教学的考核中加大口试分量,才能真正检测出学生学习的准确效果。除此之外,增加口试还可以提高学生重视口语的意识,增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减少舞弊的可能,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实在是一举数得的好事,值得尽快推行。对于职校的英语教学来说,增加口试的权重还有助于减少学用脱节问题的产生,抑制学生的舞弊行为,提高学生职业英语应用能力,增强未来的择业竞争力。有人认为现在教学大纲或教材都没有要求外语口试,职校英语教學改革增强口试是多此一举、自讨苦吃,这实在是一种误解。所谓“教学改革”,就是要把不好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改掉,现在证明过分重视客观性试题的笔试已经不适应教学的需要,为什么不能进行改革呢?学术论文也就是要研究如何改变不合理的现状而不是论证现实的合理性,我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连续数年采用了增大口试比例的做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某些专家也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改革[6][7],这就证明了好的教学形式确实可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呼唤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J].外语界,2005(6):2-7.

[2]刘茂万.高等职业教育外语教学改革之探讨[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114-115.

[3]黄姣玲:外语教育改革必须从制度改革做起[J]探索与争鸣,2008(12):86-87.

[4]桂国平.我国高校的专业外语教育与国家竞争力[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3):335-341.

[5]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回顾、反思和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6]张敏子.职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探讨[J].当代职业教育,2016(2):88-90.

[7]陈文锋.职业英语教学与交际法语言教学[J].海外英语,2017(11):86-88.

责任编辑 秦红梅

职校教学改革范文第2篇

【摘 要】通过政府或行业协会参与,规范管理,纳入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提高兼职指导教师学历,开展技能比赛,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实习指导书等综合措施,提高校外兼职教师的实践育人水平,使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教师的管理步入良性循环管理模式。

【关键词】高职 畜牧兽医专业 校外指导教师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其本质是教育与企业、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把“教、学、做”融为一体,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因此,建设一支满足生产实习、顶岗实习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当务之急。

一、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兼职教师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没有专门的指导教师。目前,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派到企业参加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没有专门的指导教师,主要是临时决定的,甚至有的实习单位没有兼职指导教师。一般情况下是学生到企业后才由实习单位临时决定,企业兼职指导教师没有工资待遇,也没有工作积极性,没有认真开展指导工作,很难保证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质量。

(二)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指导教师学历偏低。从学历层次来看,目前大多数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队伍中大专和中专学历者居多,拥有本科学历的比例约为20%,研究生或以上学历担任实训教师的就更少;从知识结构来看,有些兼职指导教师专业不对口,尽管学历满足条件但不是相关专业毕业,因而很难保证高质量地完成实训指导工作。尤其对于畜牧兽医专业而言,是一个要求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很强的专业,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影响到实践技能操作指导。

(三)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校外指导教师缺乏教学经验。高职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没有做过教师,没有经历过师资培训,缺乏教学经验,不知道传道授业的方法和技能,难以承担教书育人的重任,难以提高教学质量。

(四)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校外指导教师没有规范管理。由于没有统一标准,带有随意性,部分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还比较差,实践能力不能够完全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最重要的是“技高”,既要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又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不但要能承担实践教学,还应当能承担理论教学,传授做人做事的道理。由于没有统一要求,学生在校外实习大部分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处于“放羊”的状态。

(五)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兼职教师受到企业经济利益的影响。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受校企双方共同影响,目前大部分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不能实现“三赢”,兼职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增加工作负担,企业要生产经营,追求的是经济效益,而高职院校则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有一定的周期性。目前企业、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多数是凭关系和个人感情,难以发挥积极性。

二、畜牧兽医专业校外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措施

(一)政府或行业协会参与校外兼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政府或行业协会应加大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引导、协调作用,提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目前企业只知用人,只会用优秀人才,哪个学校有毕业生,就去哪招聘,缺乏参加培养人才的积极性。通过政府或行业协会管理和监督,增强企业培养人才的责任感,大大提高其教书育人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强对校外兼职指导教师的管理工作。对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应由学校和企业制定统一标准,统一要求,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平台,推行“双岗双薪”来充分调动企业中优秀的技能型人才投身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符合条件的个人,经学校、企业和个人三方协商,在自愿的基础上签定协议,明确各自的职责和要求,并由学校发给聘书,正式成为學校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各方都要严格履行义务,尽职尽责完成各自的任务,真正做到学生在实习单位有人管、实践技能训练有人教。学校、实习单位要对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严加管理和考核,学校应定期支付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劳动报酬,同时还应当实行奖罚制度,对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做得好的给予奖励,反之要给予处罚。

(三)学校应将校外实训兼职指导教师纳入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作为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学校应将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纳入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部分,定期支付劳动报酬,定期、有计划地开展教师技能培训,在生产实习、顶岗实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提高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目前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缺乏教师的基本技能,只有通过培训,才能改变目前的状况,才能提高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

(四)提高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的学历。虽然高学历并不等同于实践能力强,但高学历者在更新知识信息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拥有自主更新知识的能力,也能影响和促进指导学生的不断提高。因此,应该使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学校和实习单位应共同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提升学历水平。

(五)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技能比赛制度。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技能比赛制度,定期开展技能比赛,不但可以提高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理论和技能,而且还可以扩大其影响,提高他们的知名度,从而提高其教书育人工作的积极性。

(六)共同制订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人才的具体实施方案,应聘请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参与制定,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重视,有责任感。同时聘请企业人员参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企业发展需要的知识和要求写入人才培养方案,这样培养的毕业生,才受用人单位欢迎。

(七)共同制定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标准和实习指导书。课程标准和实习指导书要符合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离不开企业人员的参与,应聘请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参与制定,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使制订的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标准和实习指导书更具有实用价值。

(八)制定有利于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成长的人事制度。学校和实习单位应共同制定激励政策,积极安排和鼓励教师参加科学研究,进行项目服务和技术开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实现自我价值、扩大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高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人事部门加强对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德、能、勤、绩的全面考核,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科学合理的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考核评价机制。

总之,要提高畜牧兽医专业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的教学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的师资队伍是关键。应坚持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坚持校企合作,服务于企业,为企业解决难题,就会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军成,路彩霞,潘细妹.调职畜牧兽医专业工学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轻工科技,2012(2)

[2]姜明明,王静.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策略[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1)

[3]吴小苏.加强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设想[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3(1)

[4]李金兰.提高畜牧兽医专业实习指导教师能力和素质的方法[J].农业与技术,2012(8)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1年重大项目(桂教高教[2011]65号)

【作者简介】莫文湛(1966- ),男,广西桂平人,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李军成(1963- ),男,甘肃静宁人,博士,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杨昌鹏,男,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博士,教授;梁珠民,男,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研处处长,教授;覃建基,男,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责编 丁 梦)

职校教学改革范文第3篇

利用校会、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黑板报、广播、专栏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理想前途教育、人生观世界观教育、遵纪守法教育、感恩励志教育、文明行为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健康教育、禁毒知识教育、血防狂防知识教育、防艾滋病知识教育、国防教育及职业道德、职业理想教育等。

2、

对新生进行军训和入学教育。

3、

对重点学生进行谈话教育。

4、

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教育、文艺体育、兴趣小组、社团活动。

5、

关心关爱留守学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

6、

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禁两不”及校纪班规,对照检查。

7、

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8、

做好对优秀学生的奖励,对贫困学生的救助工作。

9、

培养学生干部,发挥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10、

职校教学改革范文第4篇

新的音乐课程理念, 要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必须时时注重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兴趣是人类潜能的原动力。兴趣也是调动学生思维, 探求知识的内动力。

在教学中, 教师应创建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艺术氛围, 使学生的身心愉悦、轻松。同样, 教学的设计也要生动有趣, 富有新意, 并能引导学生从不懂到懂, 从不敢到敢, 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从“不想学”到“我要学”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音的长短”的时候, 我给学生一段简单的旋律, 让学生先一起跟着琴演唱几遍, 然后要求学生当一回作曲家, 根据音的长短, 不变拍号、音高把这段旋律处理一下。看谁改写的乐曲好听?我先根据要求作了一句旋律, 这样一来, 学生的兴趣就上来了, 情绪也高涨了, 很快就进入角色作起曲子来。过了一会抽查了3个同学, 让学生来演示自己的作品, 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作品好在哪里, 不足有哪些, 该如何修改。我把学生修改的内容一一写在黑板上, 全体同学再进行视唱, 最后选出大家比较满意的旋律。经过集体的创作, 学生得到极大的鼓舞。就这样,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音的长短”。

2 与欣赏相结合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分析能力。它以音乐作品为媒介, 以乐器为载体, 以美育为核心, 引导学生去参与, 去发现, 去体验与创造最终达到提高素质完善自我的目的。在乐理课当中适当的加入欣赏, 可以使学生更形象、具体的理解乐理知识。

如在教学节奏型、节拍、重音时, 我开启网上模拟电子琴选择具有特色的伦巴、华尔兹、探戈, 让学生听辩节奏型、节拍重音和节拍类型。另外, 各种不同的拍号除了其表面“数字”蕴涵的单位拍时值和强弱关系之外, 还蕴涵了深层的信息, 不同的拍号都有着各自特殊的深层含义。例如2/4拍由于单位拍强弱关系的对等交替, 形成了有节律的“进行式”和“舞蹈性”音乐特征。因此, 进行曲格式或行进性歌曲一般都是采用2/4拍的。3/4拍子强弱弱的关系, 适合旋转, 因此常常用在圆舞曲 (华尔兹) 里。4/4拍子强弱次强弱的关系, 适合抒情歌曲。所以在学习“常见拍子”时我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歌曲让学生欣赏, 让学生体会各拍子的强弱关系。如2/4拍子的《义勇军进行曲》, 3/4拍子的肖帮《圆舞曲》, 4/4拍子的《七子之歌》。这样学生更能形象的掌握和区别各种常见拍子。

3 与多媒体相结合

多媒体音乐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它的优势明显, 有声像一体, 形象性强、信息量大, 资源宽广等优点。给我们的音乐课堂也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但是它与其他媒体一样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 仅仅是一种辅助教学的现代化手段。在教学中要做到合理适度地运用多媒体。

音程被认为是音乐表现的基本要素之一。音程是很强调音响倾听的效果。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却没有办法体现出来。特别在讲音程的扩大和缩小时, 老师只能把原来的音程和扩大、缩小的音程在黑板上表示出来。告诉学生采用升高或降低冠、根音的方法进行, 然后在钢琴上弹几下就完了。这似乎看起来很简单, 学生在理论上是掌握了。但在实际的操作和运用上, 学生却又难辨别出来。而采用多媒体五线谱软件把原音程、扩大音程、缩小音程通过画面展示出来, 并分别倾听它们的效果, 把丰富的音响和强烈的直觉感受有利的结合起来, 随时进行对比就很容易分辨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还有和弦的教学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另外, 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乐理教学, 不仅课时容量大, 而且生动形象, 比起传统的乐理教学省时增效。特别是课堂上的乐理练习题可以采取多媒体课件的形式, 学生在答对题时, 课件给出鼓掌或胜利的响声, 能激发学生继续做题的欲望。答错题时, 课件可以即刻给出正确的答案, 伴有音响和动画以加深印想, 以对照检查, 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 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使各种练习由原来的“枯燥”为“有趣”, 使“静止”为“动态”, 使“无声”为“有声”。

4 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 自己去创造音乐, 是最重要的。”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 在“做”、“考察”、“实践”、“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展和解决问题, 体验和感受生活, 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节奏教学中, 由于学生对掌握不同的节奏型, 常常会出现困难和混淆。如果单纯模仿、死记硬背, 为学生带来许多困难。教师可根据节奏的特点使节奏训练更形象化、生活化、多样化, 并让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在教四分音符时, 我让学生模仿敲门声××|×0|。教八分音符时用火车声××××|。学生很快的掌握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然后再学习这段××|×××|节奏, 我先用手拍节奏, 学生模仿, 之后, 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用此节奏分别做拍肩、拍手、拍腿、捻指的动作, 因为虽然这些都是小孩子的动作, 但是在乐理课中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动作和创编其他动作, 学生是非常喜欢的, 思维顿时活跃起来, 有的跺脚、有的拍脸、有的扭动, 五花八门各显其能, 参与的热情特别高, 课堂气氛也活跃。这样通过手、脚、口的配合活动, 使学生十分感性地懂得时值, 掌握节奏。

另外, 学生们都喜欢音乐, 特别是唱歌他们更喜欢。根据这一特点, 在上“五声调式”时我先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唱几首歌曲”“太好了, 上唱歌课, 而且学好几首, 不错呀!”学生学习兴趣就上来了, 然后我就教学生学唱各民族具有代表性的山歌、小调、号子, 让学生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特征, 然后通过师生共同比较分析,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区别于西洋大小调式。这样乐理课就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了, 而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了。

可见, 一堂好的乐理课, 应将理论性、实践性、欣赏性与趣味性融于一体。只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多动脑筋想办法, 采取多种多样生动、通俗的方法进行教学, 一定能使学生顺利而准确地掌握教材中所规定的知识。

摘要:乐理课是整个幼师音乐教学体系中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 也是一门必修的专业理论课。其中许多内容是其它音乐课程无法替代的。当前, 幼师乐理课内容枯燥乏味, 难度大, 教学方法单一、落后、陈旧。而且职校幼师学生音乐素质低, 对乐理知识难理解。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能顺利地学习乐理知识, 通过乐理会考, 获得音乐学习的综合能力, 为学习其他音乐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和提高教师的乐理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应将理论性、实践性、欣赏性与趣味性融于一体, 使乐理教学更生动、更吸引人。

关键词:职校,幼师,乐理教学

参考文献

[1] 宋萍萍.幼师乐理教学实践谈[M].中小学音乐教育, 2007, 4.

职校教学改革范文第5篇

【摘 要】本文分析中职学生英语学习低效的成因是认识不足、缺少方法、缺乏探究、学用脱节等,提出基于学思融合的中职英语核心素養培养策略:情境导学,激发学生思考意识;合作探学,增强学生思考兴趣;分层助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融学,筑牢学生思维习惯。

【关键词】学思融合 中职生 英语核心素养 培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颁布与推行,标志着我国的素质教育进入到新的研究和实践阶段。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明确培养“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英语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兼有工具性与人文性,承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英语学科的教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英语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笔者结合英语课堂教学,通过情境导学、合作探学、分层助学、实践融学等策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不断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一、中职学生英语学习低效的成因

当前中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加之教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缺乏吸引力,导致学生学习英语效果低效。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不足,不想学。中职学生普遍认为到职校是学习技能的,要掌握一技之长,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就可以了,片面地认为英语是一门基础课,与专业技能没有多大联系,学与不学、学好与否无关紧要,没有清楚地意识到学好英语对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狭隘的思想导致学生对英语课不重视,对学习英语持得过且过的态度,缺乏学习动力,不想学。

(二)缺少方法,不会学。由于学生长时间对英语课不重视,不注重英语学习,英语基础薄弱且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学生通常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不善于总结归纳,找出规律,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十分被动,导致学习成效不高,容易失去信心。

(三)缺乏探究,不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然而当前中职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缺乏探究的热情,往往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只求弄明白是什么,而不去思考为什么、怎么做。学生缺乏自主探究意识,缺乏思考,不会反思,不会总结规律,学思脱节,没有找到真正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四)学用脱节,不会用。“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然而大多数中职学生往往是为了考试而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考试。学生在日常英语学习中缺乏思考,一味地认为学英语就是为了应对考试,脱离实际,不会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用严重脱节,感受不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二、基于学思融合的中职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良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帮助学生打开思想大门,给学生营造积极思考和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养成思考的习惯,提升思维的品质。

(一)情境导学,激发学生思考意识。创设自由和谐、形象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状态中表达,畅所欲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的英语课堂更具人文性。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英语情境中学习、思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增强学生主动表达的欲望,逐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授课的单元主题内容,有计划地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提供与主题相关的知识点,且这些知识点是适合学生英语水平的,学生通过努力就能够掌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并付诸实践。

例如,在教授外研出版社教材《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 Unit 8 We’d like to check in 中的 Listening and Speaking 部分,这一部分的主题是办理酒店入住手续,笔者结合本单元主题,提供重点句型如“May I help you?”“I’d like to book a room.”“What kind of room would you like?”“I’d like to check in,please.”等,营造一个办理酒店入住的场景,引导学生在场景中开展真实学,多给学生想象的时间和空间,不断地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和探索能力。在情境学习中,学生通过模仿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既能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一名酒店服务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素养,如服务意识、职场礼仪等,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记忆更多的英语词汇、句型;既可以较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和提升语用技能,又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思考意识。

(二)合作探学,增强学生思考兴趣。中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较薄弱,缺乏自信,以“教”为中心的课堂,学生只是知识的搬运工,无法真正经历学习的过程,学习活动没有真正发生和开展。这样的学习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真正的学习应该以“学”为中心,让学生结合自身的英语实际水平,在主动学习中探索真知。通过小组合作,学生间互相学习和借鉴,在集思广益的学习过程中开启智慧之门,在讨论中掌握语言的学习技巧,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产生不一样的思维认识。通过合作学习,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逐步增强学习意识,提高思考兴趣。

例如,在讲授外研出版社教材《英语》(基础模块)第二册 Unit 9 What is your dream job?中的 Reading and Writing 部分,这一部分的主题学习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岗位职责,并能够判断不同的职业所需具备的工作能力。这节课的教学安排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模式进行,结合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师提供了 secretary、nurse、tour guide 三个工作岗位,同时提供了一系列的岗位职责。各学习小组通过组员间的讨论研究,结合各个岗位的特点,找出不同岗位相对应的岗位职责。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通过思考、表达,可以获得更深刻的认知和思考,在思考中不断增加深度感知,在合作交流中掌握更多知识,逐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

(三)分层助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才能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分層教学,是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因势利导,给予每个学生以积极进取的能力进行主动学习,给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机会,让每个学生能够在相应的知识层次里进行积极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就是认知、思维发生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学习探究,才能有效提高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授外研出版社教材《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 Unit 4 How can I get to the museum?中的 Listening and Speaking 部分,这一部分的主题学习目的是帮助学生初步学习用英语问路和指路。笔者将主题内容分为基础、提高和拓展三个层次,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学习掌握相应的知识层。如基础层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如掌握重点句型“How can I get to ...”“Could you repeat that,please?”“It is next to …”“It is on the right/left…”等;学会使用问路或指路句型时行简单的表达;提高层的内容较基础层有所提升,适合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如创设一些简单的情境,学生能够进行问答;拓展层基于前两层,更侧重于锻炼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如提供给学生一张课前准备好的地图,让学生结合前部分学过的句型,练习问路和指路。内容分层,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使不同层次的学习个体能够接触到相应的知识层,让每个学生都具备学习的能力,都能获得有差异性的发展,这是尊重个体差异的良好学习效果。

(四)实践融学,筑牢学生思维习惯。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更是一种能力。中职学生学习英语,旨在通过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交际活动开展,具有在日常生活和职业情境中用英语的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就是应用,就是在英语的环境中能够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学好英语。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说英语多用英语,做到“三课融合”。一是做好课前预习,鼓励学生课前多读多听多练,利用课前 5 分钟开展“Free Talk”,形式多样化,学生可以选择唱一首英文歌,讲一个英语小故事或者分享西方国家的文化小知识等,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意识。二是做好课中学习,英语课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鼓励学生通过情境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运用英语思维进行学习实践,在学习中思考,在实践中表达。三是做好课后复习。课后应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英语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见到外籍教师主动问好并请教学好英语的方法,鼓励学生利用空闲时间听英文歌曲、阅读英文读物,逐步积累西方文化常识,或者观看原版电影,掌握与外国人交流的技巧等。英语是一种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养成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

三、成效分析

基于学思融合的英语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笔者通过情境导学、合作探学、分层助学、实践融学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英语学习有了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积极性逐步提高。基于学思融合的英语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有了提高,自主学习意识也逐步增强了,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主动向老师请教,形成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第二,思维习惯逐步养成。学生改变了以往“等、靠、要”的学习心态,能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不再局限于“是什么”,开始探究“为什么”“怎么做”。学习意识的增强,有助于学生通过思维活动提升自身的思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学习效果逐步显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有了较大提升,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陈建苏.例谈“让学引思”理念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英语教师,2018(4)

[2]于 红.对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与践行[J].中国培训, 2017(12)

[3]朱 斌.“让学引思”,构建学为中心的英语课堂[J].教师通讯,2018(9)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文化课教学实践研究”(2017B083)。

(责编 江月阳)

职校教学改革范文第6篇

[摘           要]  科技的不断发展引发了教育朝向现代化和数字化模式转变。此趋向落实到具体情境的例子之一,便是要求中职校电子商务专业技能课实施信息化教学。在此课程中实施信息化教学,既是历史必然趋势,也是社会的客观发展需求。从中职校电子商务专业技能课实施信息化教学概述和具体教学策略两方面,对此进行简要探讨,以期为广大中职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日常渗透信息化教学提供一定借鉴。

[关    键   词]  中职校;电子商务专业;信息化教学;渗透;数字化

信息化教学是以数字信息为基础,以双边开展为方式的教学模式。综观中职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现状,虽然该专业犹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中职院校开办发展,但是由此走出的学生却无法跟上现实的节奏,出现了和社会轨道的断带。针对此问题,广大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渗透信息化,及时捕捉到当今时代下瞬息万变的电子商务的要义,及时教授给学生。

一、中职校电子商务专业技能课实施信息化教学概述

(一)中职校电子商务和信息化教学内涵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持续推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其中以互联网科技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独占鳌头。在互联网普遍应用于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电子商务应时而出。和传统的商务相比,电子商务仍是在法律许可下,以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缔造的商品或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生产需求的交换为主要内容的获利经济性活动,不同的是,前者进行活动的主要手段转变为信息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的出现冲击了社会产业结构的饱和度,市场再次出现新一轮人才空缺。正是为了解决市场和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各大中职院校积极开办电子商务的相关专业,但数量的提升不代表质量的提升,在授课過程中,又出现了种种问题,为了解决这些教学中的矛盾和问题,广大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开始在日常教学中渗透信息化,以便更好地培育此领域人才,解决社会领域中对人才的需求问题。

(二)中职校电子商务课程渗透信息化教学的问题

1.教师认知出现偏差

鉴于中职院校成立的初衷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众多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能够运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进行实践的高素质劳动者,中职电子商务教师难以建立正确的培育观念,部分教师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停留在微商平台、淘宝等各类电商网站的商业模式上,但实际上此种认知有失偏颇,在电子商务中,不仅蕴含着心理学、管理学等综合类科目内涵,还具有博弈论和经济学等数学专业型内容。

2.学校重视程度较低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大中职院校的培育目标也有所提升。广大中职教师的教学目标不能停留于培育高素质劳动者,而应该转变为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上。由于部分中职院校领导公务缠身,没有充足的理论学习的精力和时间,因此导致其观念陈旧,他们没有积极跟上时代步伐,对电子商务专业秉承的时代精神没有深刻透彻的认知,导致学校对其重视程度较低,正所谓“上不平,下不稳”,中职教师的教学也在所难免地受到消极影响。

3.软硬件设施不够完善

在中职院校领导和教师对电子商务专业的不够重视的条件下,也引发了电子商务相关软硬件设施跟不上学习需求的问题。众所周知,电子商务依凭的是互联网的存在,因此在教学中势必需要先进的软硬件设备。但由于部分地区较落后和学校领导的不重视,导致部分电子商务教师的教学仍停留在传统的黑板、书本教授、多媒体教学上,无法脱离纸上谈兵的桎梏。

4.信息化教学管理制度存在疏漏

一个学校的正向健康的运行,一方面需要主体人员的参与,另一方面需要学校管理制度的保证。鉴于中职院校的基本定位,各大中职院校的管理制度不够严谨规范,无法跟上新时代管理学生的要求,其中的疏漏之处,从短期来看没有大的问题,但从长远考量,便积少成多,有造成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可能性。

二、中职校电子商务专业技能课实施信息化教学策略

(一)巧用信息技术,创设实际情境

有效的学习需要在调动学生主观情绪的条件下才能成功。调动学生主观情绪的优佳方式是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电子商务教师应明了电子商务在实际生活中的实践应用情况,将书本上电子商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辩证的结合,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利用PPT、微课等信息技术营造专业氛围,将学生代入其中,帮助他们达到深度学习状态[1]。

例如,在教学《认识客服岗位》项目一时,其中涵盖客服岗位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岗位职责、需具备的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等内容。教师开门见山地带领学生过一遍书本上对其的理论总结内容,势必不符合费曼学习法,也没有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更不用说创立了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情境。教师应该率先知晓本单元的核心知识要义,其次创建客服服务的相关情境,让学生在本堂课成为一名客服人员,最后让他们在具体实践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计算机安排两个情境,一是让学生扮演客服服务的对象,二是让学生扮演客服。教师可以登录淘宝网站,然后随便选择一款电子商品后,和其网店客服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教师援引自身知识经验为学生讲解本单元的知识理论,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内容。然后进入第二环节,教师让学生扮演网店客服,接着让另一名学生与之交谈,让他们在实战演练中进一步巩固知识体系和具体内容。有了教师借助互联网技术创设的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学生不仅能够获得趣味性,轻松进入深度学习状态,还能学以致用,打破理论知识和实践之间的壁垒,修补中职学校教育和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断带[2]。

(二)创新教学模式,贯彻生本理念

电子商务教师的教学应按照生活化教育的理念进行教学,将教学做合一。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实践,倘若只注重教学理论知识,就成为形式主义的帮凶,只注重实践教学,又会造成实践的不确切性。因此,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践环节有机融合,辩证结合,要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让他们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实时实践。

例如,在教学《图片编辑工具Photoshop》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今天我成了你”的任务教学方法,让学生上台讲授Photoshop的图像编辑、图像合成、校色调色及功能色效制作部分等内容,教师退居到台下。学生教授不同于教师教授,教师对自身的教学定位是师者,而不是学习者,因此教师的教授会相对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学生教授,他们既能站在师者的角度,又能够站在学习者的角度,从而能够消除掉由思维不同造成的相对消极影响。学生授课,他们在备课的过程中,会遇到学生群体类问题,如建立选区,需要先点击鼠标,然后再按下Ctrl+Shift+Alt,否则建立选区失败,对教师而言,则容易忘记实践类问题。另外,针对一些重难点内容,教师讲授时不会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内容,但是学生讲授却能够将之内化为自己经验内的认知,方便其他学生理解和吸收。而且由学生来授课,授课的学生还能快速发现课程切入点,找到引领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的切入点,毕竟只有学生自己才知道自身感兴趣的地方在哪里[3]。如授课的学生会从图片合成导入,借助奇幻、不可思议和脑洞大开的合成图片,来激发学生想要学习Photoshop的热情。教师创设任务型教学模式“今天我成了你”的应用,既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提升,又能彻底将学生放在学习主体地位上。

(三)积极使用数字资源,营造信息化氛围

信息化教学的渗透包括合理利用信息化数字资源。有效地使用信息化数字资源,不仅可以弥补学校领导和教师对电子商务不够重视的行为对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的损失,还能有效缓解软硬件设备不够完善的局面,帮助学生营造信息化的课堂学习氛围,带领他们进入深度学习状态,提高他们接受知识的思维性能,让他们日渐成为符合社会中电子商务领域需求标准的人才。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智能化教学平台超星学习通,其中的超星名师讲坛的老师是来自全国重点高校或机构知名教授、学者;或为著名艺术家、作家、主持人等各行各业的翘楚,其中关于电子商务的课程更是应有尽有,如计算机网络原理、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电子商务信函写作、编程前端、新闻采集、写作等。除此之外,超星期刊板块更是收录国内期刊7000余种,关于电子商务方面的核心内容也是不计其数。教师完全可以采用前置作业模式,提前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教学课件和微课等线上即传模式发放给学生,让学生提前登录超星平台自主学习,然后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清单逐一完成。接着教师通过后台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学习进度后,再合理布置课堂授课内容,让学生能在学完本节课内容之余,再次借助超星平台进行拓展学习,及时了解该领域内发展的新动态,补充相关的理论知识点,消除中职电子商务教材内容和社会电子商务领域的实际工作内容之间的沟壑。有了教师使用超星学习通平台,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有限课堂时间,而且能有效消除教师电子商务素养不够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实现驱动教师教学和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作用[4]。

三、總结

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实施信息化教学,不仅是时代发展下该专业教学方式转变的必然趋势,而且是教育领域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现象之一。在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实践中,存在各种问题和矛盾,但解决矛盾的手段和方式也不可限量地存在。教师实施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衔接学校和社会之间业已存在的真空缝隙,驱动学生提高本专业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广大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师,要在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下,重视信息化教学手段,合理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杨楚.信息化教学背景下中职电子商务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20):112-113.

[2]陈思佳.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困难和对策[J].才智,2020(2):34.

[3]夏妙娴.信息化技术在中职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应用:以“引爆网络流量方法之粉丝营销”课堂教学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9(20):148-149.

编辑 郑晓燕

上一篇:最新台风报道范文下一篇:专项奖惩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