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学生评语范文

2024-07-11

职校学生评语范文第1篇

1 中职学生道德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知行脱节

这是目前学生道德现状存在的最主要问题, 主要表现在:有一部分学生对《学生守则》和《学生行为规范》记得很熟, 但是很少或者甚至就没有落实到行动中去;很多学生知道这样做是错的, 但由于忍受不了或控制不了, 还会去做错误的事情;有的学生在老师在时能遵守有关道德规范, 而老师不在时却不能遵守;有些学生在学校是个好学生, 尊敬老师, 善待同学, 而在家里却不尊敬长辈, 不关爱兄弟姐妹;有些学生“宽以待己, 严于律人”。以上种种现象说明了现代学生存在着知与行的严重脱节, 极大地限制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是学生形成虚伪、自私、霸道和懒散等不良品德的动因。

1.2 责任意识差

这主要表现为:有些学生做事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 关心自己多, 关心他人和社会少, 对集体活动和公益事业缺乏必要的热情, “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有的学生不愿意做班干部, 怕影响自己的学习;有的不愿意帮助别人, 有利的事抢着干, 难办的事推给别人, 不能勇于承担责任, 更缺乏社会责任感。

1.3 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善恶感

有些学生受社会上不良现象和影视作品的影响, 把本来错的看成对的, 恶的看成善的, 丑的看成美的。如有的学生把所谓的“哥儿们义气”看成真正的友谊, 将影视作品中的“黑老大”看成“英雄”, 极力崇拜并加以模仿。这些都对学生的道德导向及行为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1.4 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部分学生自我意识较强, 不愿接受简单的灌输教育, 在自我意识中存在着以个人为中心的倾向。一些学生集体观念淡薄, 合作意识不强, 不能把自己的学习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事业联系起来。这些都对道德导向的确立和学生道德行为的规范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2 中职学生道德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家庭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形成影响

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寄托了父母的全部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使许多家庭过分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 而忽视了对孩子“做人”方面的道德品质教育。这些孩子显得有个性, 有着不良行为和习惯, 又不愿接受指导, 自我为中心, 爱乱说乱动, 思维不着边际;另外, 许多家长自身在道德方面也存在问题, 做出了一些违背道德甚至违法乱纪的事情,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2.2 学校方面的影响

学校重智育轻德育。如在评定“优秀学生”时, 主要看是否“学习好”, 而忽视“德育”的考察, 造成学生放松了对道德品质的修养。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只重教书, 不重育人, 认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就是学校务教处、德育处及班主任的事情。还有个别老师不注意自身修养、不注意为人师表, 在学生面前说话粗俗、着装随便;只“言传”不“身教”, 对学生说的是一套, 而自己做的却是另一套, 如教育学生要诚信时, 讲时头头是道, 自己却说到做不到等等。上述问题的存在对学生道德培养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2.3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相当一部分学生对金钱、义利等重大问题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

受社会风气影响, 注重个人奋斗, 过分追求个人利益。过于讲求实惠功利等消极现象也逐渐增多。社会潜意识具有隐秘性、叛逆性和自发性的特点, 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学生的道德教育。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1) 不良群体文化带来的影响:不良群体文化是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偏离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其组织形式和行为, 具有明显的反社会倾向, 破坏性大。青少年一旦受这种文化影响, 很容易陷入这种群体之中。

2) 不良信息造成的影响:当社会面临重大转轨, 传统价值失去威信, 不良社会信息通过因特网等各种途径, 很容易与青少年的好奇心吻合, 在他们中形成共鸣。不良影响的主要媒介还有录像、书刊、电视、游戏机、影碟等等, 学生缺乏分辨与自控能力, 往往因其歪曲乃至丑化现实而误导青少年。

3 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我们教师该如何做

3.1 充分认识教师是对于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重要的主体

第一, 教师与学生接触面广、机会多、时间长, 因而对学生了解比其他教育者更全面、正确。第二,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占有特殊地位, 教师不仅是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导师, 而且也是指引他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断进步的长者。学生尊重科学渴望知识, 也就必然尊敬有科学知识的教师, 并处处以教师为楷模, 这就决定了教师对学生道德影响起特殊作用, 教师的一言一行, 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熏陶着学生。所以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抓学生思想教育, 这就必须靠每一位教师的工作。

3.2 当前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素养

1) 要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文明诚信教育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教育要为我们的国家、社会造就新的一代公民, 作为教师应当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 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激励学生为推动时代进步而发奋学习。其次, 要关心国内外形势, 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学校的德育工作渗透于学校教育全过程, 每一个学科、每一堂课、每一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无不与德育有关, 对德育效果有着增强或削弱的影响。所以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能自觉克服“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 (教) 圣贤书”的只问学生分数、不管学生道德的倾向。我们老师应该关心国家大事、社会现象和校园里课堂外的所有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有关的事情, 做到因势利导, 自觉地培养一代新人。

2) 必须注重师德修养, 充分发挥为人师表的楷模作用。在社会转型放这一历史转折关头, 加强师德修养尤为重要。而为人师表则是师德的重要标志。现在讲为人师表, 是指在理想、道德、情操、纪律等方面, 教师不但要为学生作榜样, 而且要为全社会作榜样。教师只有言行一致, 以身作则, 具有率先垂范的优良人格和品质, 才能为人师表, 成为学生做人的楷模。

3) 教师要以尊重、理解、信任、公正、平等的心态与学生交流。当然这并不否认教师作为教育者特殊身份所发挥的作用, 教师仍然是引导者、指路人。教师应当帮助并促进学生的成长, 为学习者的良好品德的养成, 构建发挥主导的和纠偏的作用。同时在方式方法上, 学习者的人格得到尊重, 成绩得到认可, 生命意义和价值得到体现, 那么学习者在学习生活中的具体行为就会趋于符合道德。

“百行以德为首。”在当今学校德育工作困惑重重的现实下, 要抓好德育实效性, 唯有我们以创新的观念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以及改变教育者自身形象等办法来加强和改进我们的德育工作, 增加新内容, 开辟新模式, 创造新方法, 从而推进学生的德育工作, 为培养“四有”新人做出贡献。

摘要:中职学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窗口。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顺利完成学生思想德育教育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实现中职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在中职学校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并剖析了目前中职学校中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 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期望能够对中职学校提高学生思想道德, 落实德育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职校学生评语范文第2篇

摘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电影欣赏课程在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学生急需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各项综合素质,电影欣赏课程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有着实效性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 电影欣赏 校园文化 素质教育

一、构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在开展录取工作时,夏季高考分数线与本科院校相比普遍较低,其招生范围还有春季高考、中专升大专等。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学习基础普遍不好,对于学习没有很好的认识和动力,甚至不少学生是带着“混文凭”的思想走进高职院校的大门的;或者学习很好但是由于高考失利等原因进入高职院校校园,总感觉校园的文化氛围与自己想的不同,所以为了摆脱这种环境,摆脱高考失利带给自己的阴影,只能埋头学习,把专升本当作自己唯一的出路。所以,不管是哪种情况,构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都是十分重要的,形势也是急迫的。校园文化不仅能提高学习在高职学生心里的重要性,更能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这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同样,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了,就会带动整个校园的学习气氛。这样学生与校园互相影响、相辅相成,就形成了适合该高职院校发展的校园文化。

二、电影欣赏课程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1.电影欣赏课程教育的社会功能

影视艺术是一门新兴的艺术,但是相对于其他已经发展了几千的文化艺术来说,影视艺术直观的表现力或许是其他艺术所不能及的。而且艺术本身就可以培养人欣赏美的水平,使接受者受到美的熏陶。影视教育是将这种欣赏美、提高影视欣赏水平的能力传承下去。高职院校的美育就是人文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跟影视教育也是息息相关的。

高职院校发展校园文化,最重要的就是发展人文素质教育,同时人文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影视是最容易让学生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美的熏陶,学会明辨是非,获得积极正能量,培养积极的人格力量。例如著名电影《风雨哈佛路》就是一部让人直面“努力就能成功”这种积极心理的电影,但同时也告诉观众,电影女主角的努力并不同于我们平时的努力,要历经无数的艰辛才能取得成功。所以,激励但不盲目,这就是影视教育给人的力量。

2.电影欣赏课程对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高职院校开设一门与影视艺术相关的课程,不但有其必要性,而且也有其重要性。开设影视艺术课程首先是由高职生的特点决定的,高职生的年龄普遍在二十岁左右,正是一个由懵懂转向成熟的年龄。所以,在高职阶段,必须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学生成为一名三观端正的青年,顺利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这样才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而如何让学生成为三观端正的青年,这个问题只有素质教育才能给予正确答案。电影欣赏课程就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电影给人的直观感受是其他艺术所不能给予的。教师在上课时选择正能量的、价值观正确的电影让学生观看,并且在课后让学生讨论。教师适时地进行引导,让学生在电影世界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修养,欣赏美学,这正是电影对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

三、电影欣赏课程对高职生进行素质教育培養的有效途径

1.主渠道渗透,充分发挥教师的导视作用

在以发展人文素质教育为目标的电影欣赏课程中,电影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实现教育意义,学生观看完电影之后要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所改变,这才是有效的电影欣赏课。人文素质教育要改变学生的什么?要改变高职院校学生之前所有的不正确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对待人生的态度,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电影欣赏课程中所选择的电影作品必须要具有教育性。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电影欣赏课程为例,这门课程是面向全院大一新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电影欣赏课程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优秀红色电影作品的赏析,使学生了解了党的历史,了解了中国革命的不易,深知今天幸福生活的可贵,这就是好的电影对学生的改变。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活也在与世界接轨,随时可以搜索到想看的影视作品。作为引导校园文化、发展素质教育的电影欣赏课程,在选择作品的时候,不仅要注重作品的教育意义,更要注重所选的电影学生是否能接受。

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电影欣赏课程为例,虽然目前已经在电影欣赏课程中引入党史国史教育,但是选择的电影也是有一定故事性和艺术性的。比如最受学生欢迎的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周总理是在国人心目中最受尊重的国家领导人之一,他一生为国,让人动容,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周总理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去河北伯延公社深入基层调研,不眠不休连续工作四天四夜的故事。电影的教育意义不言而喻,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观察到,每位学生在观影过程中都极其认真,结尾时更是流下感动的泪水。这部电影的选择是成功的,因为学生不仅已经接受,更是被打动了心灵。

2.电影课教学有效性的制度保证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所以学生往往在课上通过教师分析讨论结束之后,就结束了对本次课电影的深入探研。电影是一门无止境的艺术形式,只要肯深入分析总能得到不一样的认识,所以在课后,教师也要督促学生继续对电影进行思考和分析。为了使学习达到目的,教师可以以期末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展示课后的学习成果。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电影欣赏课程为例,教师通常将最后一节课设置为小组或个人展示课,通过本学期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做课件或者自制小视频,在作业的展示中必须有对于某部电影或者某次课的深入思考,在精神方面进行分析,并达到共鸣。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的配合,让学生深入挖掘,吃透电影,从而充分发挥电影课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电影中的人物精神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审美能力。

笔者调查得知,相对于音乐和美术,学生更喜欢以电影欣赏的形式来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影视艺术老幼皆宜,大众喜闻乐见。现在很多高职院校都举办了周末或者假期放映电影的活动,这项活动如果通过学校组织利用,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果必将十分明显。但是现在很多活动都下放给了学生社团组织放映,学生社团由于在校园中只会迎合同学的口味,所以往往会不经过审查,就放映一些毫无营养、只有些恶趣味甚至三观不正的影片,这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十分不利。现在社会上电影质量良莠不齐,好的电影往往叫好不叫座,使高职院校学生没有机会接触,而恶俗电影却大肆流行,因为其搞笑或者其他内容很受学生欢迎。所以在校园公映的活动中放映这些电影,对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是专业实训建设,学校领导往往对电影放映的活动不甚关心,把这类活动归于社团娱乐之一。所以,要构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利用校园电影放映活动。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海源广场的电影之夜活动是电影欣赏教研室下属的活动之一,是由电影欣赏教师在电影库中精心挑选,并经过教研室主任同意才可以放映的电影活动,所选电影无一不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对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

手机和网络是现在每位学生都离不开的工具,同时,校园网和贴吧也是学生常常关注的地方,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个习惯来向学生推荐优秀影片,并且教研室可以开办电影报纸来向学生推荐影评。素质教育就是要进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个角落,让人文素质教育成为习惯,这样才能使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构建。

四、小结

构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在以专业建设为办学特色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更是举步维艰。但是校园文化对于高职院校的益处却是显而易见的,一旦高职校园形成了文化氛围,对于高职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是有益的,对于高职生今后迅速适应企业文化也是有益的。电影欣赏课程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更是要引导学生深入感受、领悟电影作品中对真善美的颂扬、假恶丑的批判,加深对电影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从中发现诸如仁爱、善良、乐观、宽容、感恩、责任、热情、勇敢、谦逊等杰出人物的品格并进行学习,这也是电影欣赏课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职校学生评语范文第3篇

摘 要:校企合作是一种新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现在,这种模式正逐渐被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广泛推广。校企合作,就是让学生通过工作实现综合学习,是学生就业之前的重要环节。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要把学生塑造成家长满意的、学校合格的、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德育教育至关重要。

关键词:校企合作;生产实习;职业指导;德育教育

一、必须首先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

校企合作过程,是一次实实在在的专业技能全接触,学生对所接触到的东西感不感兴趣,愿不愿继续学习,能不能够有效学习,必须首先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有的学生认为校企合作是在帮企业挣钱,而自己就是最廉价的劳动力。有的学生认为专业实习也就这个样子,自己不感兴趣,以后不在这个方面发展了。有的学生出现了操作上的失误甚至安全方面的问题,缺乏恒心坚持性差,遇到这些困难就退缩,以致学习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越学不好越没毅力去学,造成恶性循环,最终对专业失去信心甚至放弃专业。因此,给这样的学生正确的职业引导非常重要。

在校企合作单位A公司实习的时候,就有这么一些学生,他们刚进企业就被安排了一周的搬运任务,同学们都很有情绪,觉得自己是来学习的,而不是来当搬运工的,回来之后诸多抱怨。还有的学生,被安排在特殊岗位,用煤油清洗零件,几天下来,手都变成红色的了。还有一个学生,属于既聪明动手能力又强的人,但他只坚持了一个月,就觉得自己对油腻的金属不感兴趣,决定放弃专业。企业老总找他谈话,班主任找他谈话都无济于事,到最后该生不得不以退学告终。

出现上述几类情况,学生的思想工作是比较难做的,往往在这个时候,学生开始不信任学校,不相信企业。所以他们不太容易接受企业和班主任老师的劝导。这时,我们通常邀请学生家长出面引导学生,毕竟家长是学生最亲密、最应该信任和值得信任的长辈,有家长的协助,学生的工作相对来说就容易做的多了。最终,在学校、企业和家长的综合教育下,使学生把生产实习当成一种自觉行动。

二、参加校企合作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

到企业参加校企结合的培训,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因此参加校企合作的学生必须首先掌握《机械制图》、《公差》、《数控编程》、《机械制造工艺》等专业基础知识。上班的时候,跟着企业的师傅学习,仔细的记录师傅操作的每个细节,熟悉机床构造、操作系统、工件类型、制作流程、加工工艺、检测工艺、过程控制等。学会解决加工中出现的问题,在机床操作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偶然情况发生。比如乱刀、气压低换不起刀、机床报警、刀具磨损使加工孔变小、工件装夹不平使加工孔变大等等。

三、必须有规范健全的各项规章制度

目前,机械加工行业真正参与校企合作的以缺乏完善设备和缺乏技术工人的中小企业居多,这些企业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不够,管理落后。他们制定规章简单草率,管理员工各凭喜好,容易使学生对企业的管理制度产生误解。

如我校的合作企业B公司,属于小作坊式生产,借助学校的场地和设备,接手一些中小批量的零件,规章制度很不健全。上班时间随意性很大,如果前一天加班加多了,第二天员工可能很晚才上班;有的时候为了赶着交货,连上两个通宵也有可能。批量生产也没有规范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想到哪做到哪,做一步算一步。没有规范的考勤制度,员工想请假就请假,想休息就休息。没有严格的产品交接记录,经常出了废品找不到谁干的。企业员工在实习期间,工作自由散漫,组织纪律性不强,没有战斗力。

四、必须坚持严格按照企业的员工管理制度来要求学生

刚开始到企业的时候,学生会感到新鲜,自觉性还算好。大家地皮没踩熟,师傅脾气没摸透,勉强不出问题。时间一长,新鲜劲一过,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开始放松自己。因此,长期管理这些学生,光靠自觉性是不够的,制度管理尤其重要,并且要把工学结合中的学生当作企业员工一样看待。严格执行这些制度,而如果光有制度,没有很好的执行力,也是不行的。

如我校的合作企业C公司,他们也有自己不尽完善的制度。但是对学生的工作要求就没有像对员工那么严。学生经常没到下班时间学生就早早的洗手,等着准備收工,企业不管不问,任由发展;学生作废了工件,不按规定着装,不按规范操作,企业宽大处理,也不寻根究底。因为面对的是参加学习的学生,所以就一而再,再而三的给机会。最后,学生对企业的制度视若无睹,出了废品都没有羞愧之心,反而心安理得。甚至有的同学将废品隐瞒不报,道德缺失。问题出多了,企业才开始严格起来。但是学生已经形成了习惯,改起来困难多了。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班主任都会给学生灌输一些正规企业、优秀企业对员工要求很严之类的思想,并据此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行为准则要求,但是如果企业具体实施过程与老师讲的对不上,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就会缺乏公信力,学生会觉得平时老师教的是夸大其词,以后老师再说什么他们也不会完全相信。没有按照严格的制度来要求学生,也必然导致实习过程中多出废品、战斗力低、组织纪律性差等一系列问题,企业管理起来也相当麻烦。所以坚持严格按照企业的员工管理制度来要求学生是工学结合取得实际效果的重要保障。

五、参加校企合作的学校必须安排老师给学生上课

掌握本职业的关键技术技能,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技术或工艺难题,使我们学院对高技能人才的高目标要求。在企业,学生得到的更多的是操作上的熟练和宽广专业领域相关知识的认识。知识的深度和关联性不够,而企业也缺乏这方面的专业指导师傅或者忽略对学生持续性发展的教育,因此安排学校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必须配备一定量的专业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专业指导,使他们能够对知识迅速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苏荟,谢秀梅.工作场所学习视域下中职学校深化校企合作的策略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0,30(01):39-43.

[2]李秀敏,陶俪蓓.中职学生生产实习问题的分析[J].中国培训,2010(04):54-55.

职校学生评语范文第4篇

【摘要】读懂职校学生心理,是职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阶梯,是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逻辑起点。做积极职业教育实践的“有心人”和开拓者,职校教师要走近转型发展大局,走进学生心理世界,走秀教育改革创新,走出消极教育误区,走向积极教育实践,走入校本行动研究,走心卓越教育人生,加快实现消极职业教育向积极职业教育的转变。

【关键词】职校生;积极职业教育;心理

【作者简介】崔景贵,江苏理工学院(江苏常州,213001)副院长,校心理教育研究所所长,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

一、读懂职校生心理:积极职业教育实践的逻辑起点

读懂学生是当下职业教育界的热门话题。读懂学生是现代职业教育的起点和开端,只有真正读懂学生,才能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读懂职校生心理,主要是读懂心态、读懂心智、读懂心灵、读懂心力、读懂心结、读懂心声,尤其是要读懂特殊特别的青春期,读懂00后的语言、思维和文化,读懂职校生的个性特征和自我意识,理性认识代际间的心理冲突。只有读懂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特立独行方式,读懂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职业倾向,读懂学生的社会交往和情感态度,职校教师才算真正读懂了现代职业教育的未来。

读懂学生心理是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功。在一些教师的眼中,职校学生也许是不求上进、不够成熟、不谙世事、无聊无助、消极颓废或另类异常的群体,一些职校教师总习惯于用成年人的目光去看学生。其实学生的心理世界是一个变化变幻而多元多样的复杂系统,他们或许认为自己是完美无缺的,他们应当有属于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念和生活。现实的境遇是,许多职校教师不愿意去研读,或者自以为是地推断臆断,认为没有人能够比自己更懂现在的职校生。其实他们并没有真正了解学生、全面读懂学生,或者认识得相当肤浅。没有读懂学生的消极教育表现主要是:急功近利、实用至上的教育观念,毁人自尊、伤害人格的教育语言,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师生关系,简单生硬、严厉严酷的教育管理,忽视个性、无视差异的学生评价。跟不上时代前行的教育步伐,读不懂职校学生的心理感受、需求和状态,职校教师自然就不可能做好职业学校教育。

读懂职校生的心理,职校教师也就掌握了打开学生心门或心锁的“心”钥匙,才会真正理性“认识”学生,了解问题学生的特殊表现是“因何而起”,个别学生的异常反应是“何以如此”。只有读懂了学生,职校教师才能因时而化、因势利导和因材施教,才能使学生的认知思维、职业能力、情感态度、人格特征等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充满生机活力,教育管理服务才能务实高效。

读懂职校生心理是追寻积极职业教育的实践诉求。读懂职校生心理,就是要读懂现代职业教育的精髓和实质,读懂这个转型升级的特殊时代和注重质量提升的职业教育大局,全面理解和把握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常态、新挑战和新变革。现代职业教育要让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就是要求摒弃、抵制和拒绝传承消极职业教育,倡导、实践和深化真正卓越的积极职业教育。积极职业教育是一种追求理想的教育信仰和实践范式。积极职业教育从职校生的各种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入手,其主要目的在于促使职校生的积极品质不断增长,并使职校生所具有的积极力量(包括潜质潜力和智能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如自信、乐观、希望、善良、感恩、责任等品质。积极职业教育主张从积极认识职校生存在的各种问题入手,主要目的在于帮助职校生自主解决困扰自身发展的各种心理问题,如自卑、无助等。

二、用心读懂学生:树立积极理性的职业教育学生观

(一)了解与理解00后职校生。职校教师必须了解00后职校生,了解时代的教育变化。生活在信息时代的00后职校生是一本内容极其丰富的书,每一位教师只有潜心研读,才能理解职校生的“十万个为什么”,才能发现职校生的优点和潜能。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要关心00后职校生的情感世界和心理轨迹,把握他们的心理需求和心理脉搏。当教师不能理解学生的言行时,应三思而后行。读懂职校学生,就要学会积极地倾听与沟通。让我们自觉走近他们,和他们沟通,进而深层次地理解他们,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创造宽松的教育环境。

(二)尊重与信任00后职校生。教育引导学生的前提是尊重学生。教育无痕更需要宽容尊重。职校教师应尊重职校生生命发展过程中的独特规律,尊重学生的成长需要,尊重学生的各项权利,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倡导心本管理是引导问题学生的积极心理策略,如无限关爱、充分尊重、相信潜能、赞赏鼓励、希望期待、宽容耐心和坚持不懈。当然,职业教育不能没有批评和惩罚,但越是批评与惩罚学生,越要尊重职校生,用唤醒其自尊的方式引导职校生不断进步。

(三)欣赏与期待00后职校生。欣赏学生的优点是向学生学习的主要条件。职业教育是一个独特的大舞台,职业学校是一个全新的起跑线,我们始终期待着00后职校生会有更加积极而精彩的出色表现。激励赏识教育是解决职校生问题行为的积极策略,而不是搬用沿袭惩罚、训斥与奴化的消极教育方式。我们应以积极的思维、欣赏的目光和无限的期待迎接00后职校生自主融入社会,自信地走向未来。

(四)热爱与鼓励00后职校生。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并给予积极的鼓励。职校教师既不能对职校生过分放任纵容,也不能使职校生生活在缺乏温暖和关爱的教育环境之中。

面对00后职校生,职校教育工作者需要一种宁静致远、理性平和的教育心态,需要一种忘我无私、奉献大爱的执着精神,需要认同理解、接纳欣赏的积极态度,而不是捶胸顿足样指手画脚、品头论足般说三道四。职校教师要树立积极的学生发展观,善于从积极职业教育的视角,读懂青春期、心理需求、问题行为、语言文化、师生关系和生命状态,走进心灵、理解心态、启迪心智,学会做学生需要的“精神关怀者”和“重要他人”,坚持走“科教融合、教学相长”专业发展之路,积极践行“助人自助、阳光心灵”“从心出发、用心而为”的教育理念,努力做真心理解学生、追求积极卓越的职校好教师。

职校学生评语范文第5篇

【摘 要】本文分析中职学生英语学习低效的成因是认识不足、缺少方法、缺乏探究、学用脱节等,提出基于学思融合的中职英语核心素養培养策略:情境导学,激发学生思考意识;合作探学,增强学生思考兴趣;分层助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融学,筑牢学生思维习惯。

【关键词】学思融合 中职生 英语核心素养 培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颁布与推行,标志着我国的素质教育进入到新的研究和实践阶段。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明确培养“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英语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兼有工具性与人文性,承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英语学科的教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英语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笔者结合英语课堂教学,通过情境导学、合作探学、分层助学、实践融学等策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不断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一、中职学生英语学习低效的成因

当前中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加之教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缺乏吸引力,导致学生学习英语效果低效。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不足,不想学。中职学生普遍认为到职校是学习技能的,要掌握一技之长,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就可以了,片面地认为英语是一门基础课,与专业技能没有多大联系,学与不学、学好与否无关紧要,没有清楚地意识到学好英语对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狭隘的思想导致学生对英语课不重视,对学习英语持得过且过的态度,缺乏学习动力,不想学。

(二)缺少方法,不会学。由于学生长时间对英语课不重视,不注重英语学习,英语基础薄弱且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学生通常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不善于总结归纳,找出规律,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十分被动,导致学习成效不高,容易失去信心。

(三)缺乏探究,不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然而当前中职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缺乏探究的热情,往往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只求弄明白是什么,而不去思考为什么、怎么做。学生缺乏自主探究意识,缺乏思考,不会反思,不会总结规律,学思脱节,没有找到真正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四)学用脱节,不会用。“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然而大多数中职学生往往是为了考试而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考试。学生在日常英语学习中缺乏思考,一味地认为学英语就是为了应对考试,脱离实际,不会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用严重脱节,感受不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二、基于学思融合的中职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良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帮助学生打开思想大门,给学生营造积极思考和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养成思考的习惯,提升思维的品质。

(一)情境导学,激发学生思考意识。创设自由和谐、形象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状态中表达,畅所欲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的英语课堂更具人文性。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英语情境中学习、思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增强学生主动表达的欲望,逐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授课的单元主题内容,有计划地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提供与主题相关的知识点,且这些知识点是适合学生英语水平的,学生通过努力就能够掌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并付诸实践。

例如,在教授外研出版社教材《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 Unit 8 We’d like to check in 中的 Listening and Speaking 部分,这一部分的主题是办理酒店入住手续,笔者结合本单元主题,提供重点句型如“May I help you?”“I’d like to book a room.”“What kind of room would you like?”“I’d like to check in,please.”等,营造一个办理酒店入住的场景,引导学生在场景中开展真实学,多给学生想象的时间和空间,不断地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和探索能力。在情境学习中,学生通过模仿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既能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一名酒店服务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素养,如服务意识、职场礼仪等,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记忆更多的英语词汇、句型;既可以较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和提升语用技能,又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思考意识。

(二)合作探学,增强学生思考兴趣。中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较薄弱,缺乏自信,以“教”为中心的课堂,学生只是知识的搬运工,无法真正经历学习的过程,学习活动没有真正发生和开展。这样的学习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真正的学习应该以“学”为中心,让学生结合自身的英语实际水平,在主动学习中探索真知。通过小组合作,学生间互相学习和借鉴,在集思广益的学习过程中开启智慧之门,在讨论中掌握语言的学习技巧,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产生不一样的思维认识。通过合作学习,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逐步增强学习意识,提高思考兴趣。

例如,在讲授外研出版社教材《英语》(基础模块)第二册 Unit 9 What is your dream job?中的 Reading and Writing 部分,这一部分的主题学习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岗位职责,并能够判断不同的职业所需具备的工作能力。这节课的教学安排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模式进行,结合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师提供了 secretary、nurse、tour guide 三个工作岗位,同时提供了一系列的岗位职责。各学习小组通过组员间的讨论研究,结合各个岗位的特点,找出不同岗位相对应的岗位职责。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通过思考、表达,可以获得更深刻的认知和思考,在思考中不断增加深度感知,在合作交流中掌握更多知识,逐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

(三)分层助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才能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分層教学,是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因势利导,给予每个学生以积极进取的能力进行主动学习,给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机会,让每个学生能够在相应的知识层次里进行积极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就是认知、思维发生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学习探究,才能有效提高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授外研出版社教材《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 Unit 4 How can I get to the museum?中的 Listening and Speaking 部分,这一部分的主题学习目的是帮助学生初步学习用英语问路和指路。笔者将主题内容分为基础、提高和拓展三个层次,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学习掌握相应的知识层。如基础层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如掌握重点句型“How can I get to ...”“Could you repeat that,please?”“It is next to …”“It is on the right/left…”等;学会使用问路或指路句型时行简单的表达;提高层的内容较基础层有所提升,适合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如创设一些简单的情境,学生能够进行问答;拓展层基于前两层,更侧重于锻炼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如提供给学生一张课前准备好的地图,让学生结合前部分学过的句型,练习问路和指路。内容分层,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使不同层次的学习个体能够接触到相应的知识层,让每个学生都具备学习的能力,都能获得有差异性的发展,这是尊重个体差异的良好学习效果。

(四)实践融学,筑牢学生思维习惯。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更是一种能力。中职学生学习英语,旨在通过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交际活动开展,具有在日常生活和职业情境中用英语的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就是应用,就是在英语的环境中能够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学好英语。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说英语多用英语,做到“三课融合”。一是做好课前预习,鼓励学生课前多读多听多练,利用课前 5 分钟开展“Free Talk”,形式多样化,学生可以选择唱一首英文歌,讲一个英语小故事或者分享西方国家的文化小知识等,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意识。二是做好课中学习,英语课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鼓励学生通过情境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运用英语思维进行学习实践,在学习中思考,在实践中表达。三是做好课后复习。课后应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英语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见到外籍教师主动问好并请教学好英语的方法,鼓励学生利用空闲时间听英文歌曲、阅读英文读物,逐步积累西方文化常识,或者观看原版电影,掌握与外国人交流的技巧等。英语是一种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养成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

三、成效分析

基于学思融合的英语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笔者通过情境导学、合作探学、分层助学、实践融学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英语学习有了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积极性逐步提高。基于学思融合的英语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有了提高,自主学习意识也逐步增强了,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主动向老师请教,形成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第二,思维习惯逐步养成。学生改变了以往“等、靠、要”的学习心态,能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不再局限于“是什么”,开始探究“为什么”“怎么做”。学习意识的增强,有助于学生通过思维活动提升自身的思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学习效果逐步显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有了较大提升,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陈建苏.例谈“让学引思”理念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英语教师,2018(4)

[2]于 红.对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与践行[J].中国培训, 2017(12)

[3]朱 斌.“让学引思”,构建学为中心的英语课堂[J].教师通讯,2018(9)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文化课教学实践研究”(2017B083)。

(责编 江月阳)

职校学生评语范文第6篇

一、关于顶岗实习的法律性质及其现状

顶岗实习是学生被具体安排在真实岗位上进行的职业操作。实习单位与实习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劳动关系因素。但它不同于一般的职业劳动, 它是一种教学活动。学校是顶岗实习的组织者, 负有恰当安排与组织学生顶岗实习的责任。在顶岗实习的内容、时间安排以及岗位选择上, 学校既需考虑人才培养要求, 又要考虑学生接受顶岗实习的能力, 以保证顶岗实习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又需要做好对顶岗学生的跟踪管理, 以保证学生能获得相应的专业技能。整个实习活动是教学计划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学校在实习过程中需要完成跟踪、指导、评价等步骤。

顶岗实习具有职业性。学生按照实习单位的具体安排在真实职业岗位上进行的职业操作。这是真实情景的实操, 不存在模拟成分, 学生的顶岗实习与劳动者的职业劳动并无差异。从学生角度来看, 学生的实习劳动只是以获取职业技能为目的的短暂的职业训练;实习单位接受学生顶岗实习的同时获得劳动力, 但是也应当履行社会责任配合完成顶岗实习的教学辅助工作和实习指导工作, 否则这种实习关系可能不被认定为劳务关系。

在毕业前职校学生普遍有一个学期左右的毕业实习期, 经过磨合和适应, 一些技术性不高的工作, 学生完全能够适应工作要求。加之用人单位一般是学生自己联系的, 大部分学生经过实习期后, 在实习单位留职录用。一些工作质量与是否获得毕业证书无关, 很多单位以实习没有毕业为由, 不签协议, 少发或者不发工资, 严重损害顶岗实习学生的利益。在理论上进行合法性甄别的基础上, 还需从法律实然的角度进行实然分析。

二、关于顶岗实习的法律依据

关于顶岗实习, 劳动部门常以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为依据, 该意见第12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 不视为就业, 未建立劳动关系, 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同样, 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伤害事故, 不属于工伤, 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但可以以雇佣关系向用人单位主张权利, 或基于学校、学生、单位之间的实习协议主张权利寻求救济。《工伤保险条例》规定, 只有具备职工身份, 才能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损害赔偿请求。我国的劳动关系采用劳动关系从属性理论, 一般从以下三个内容进行判断:1、人格从属性, 即劳动者对工作时间一般没有自主安排的权利, 应当接受单位的监督和管理;2.经济从属性, 即雇员并不是为自己的营业而劳动, 而是从属于雇主, 是为雇主目的的劳动, 具体包括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归雇主所有, 成果归雇主所有, 经营风险、职业风险由雇主承担;3.职业从属性, 是指劳动权处分交予雇主, 由此被纳入雇主的经营组织内, 是雇主指挥下的劳动。以上三点, 是判断劳动关系或者职工身份的依据。

按此标准, 受伤学生不具有劳动者身份, 其在实习期间因工作原因造成的人身伤害, 无法认定为工伤, 受害人只能以人身损害赔偿起诉。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2018年修订) 第四条规定, 本办法所称勤工助学活动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 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 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实践活动。同时规定勤工助学活动由学校统一组织和管理, 学生私自在校外兼职的行为, 不在本条例之列, 其实就是将非学校统一安排的活动排除在外。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规定实习学生到购买社保的企业实习受到伤害的, 参照本办法的有关待遇标准, 由当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发给一次性待遇。但在2004年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删除了该条规定。

以上规定从制度层面来说, 已经出现了漏洞以及规定之间的冲突, 基于不同部门出台的文件, 不存在效力高低旧法新法适用问题, 如何适用需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裁量适用, 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不确定性。

三、有关顶岗实习的相关判例

小李是某城乡建设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在实习期间, 他应聘为长乐一家豆业公司的实习施工员, 负责放置预埋件, 月工资为898元, 双方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在一次工作过程中, 小李急着从平台上到地上去处理预埋件, 为图方便, 直接从二楼楼顶跳至楼下的沙堆, 不幸受伤。经送医院治疗发现, 已发生了腰椎体压缩性骨折, 构成七级伤残。因是否为劳动关系问题, 最后诉诸法院。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 小李虽作为在校生, 豆业公司实习期间未签订劳动合同, 但该公司同意试用, 小李从事了公司安排的工作, 公司也支付了工资, 双方间形成的法律关系符合劳动关系的构成要素。并且, 双方符合法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主体资格, 具备劳动关系特点, 已形成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另外, 小李进行高空施工作业时, 公司对劳动者没有尽到安保义务。虽然小李系其自己跳落而受伤, 但其行为系因工作原因受伤, 因而认定为工伤。

该案例突破了将学生顶岗实习简单地将在校学生认定为非劳动者的做法, 由于该种预埋件工作不需要非常专业的技能, 因此我们认为这种工作并非以实习为目的, 故而认定为劳动关系, 当然在工作过程中的伤害属于工伤。

[案例二]

2013年3月, 实习生张某通过江苏省徐州某高等职业学校与徐州某某机械有限公司签订的就业实习协议, 进入徐州某某机械有限公司处进行就业性实习, 具体岗位为公司第四车间火焰切割。

2013年6月, 张某根据公司安排加班, 在使用立式钻床对其外伸框架实施钻孔过程中, 不慎被钻头绞伤右手及左前臂。双方后来因工伤认定的问题发生争议并最后诉诸法院。法院判决理由如下:

第一, 实习生不具备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主体。

第二, 实习生不具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主体资格, 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第三, 该案应按照民事侵权纠纷处理, 因被告存在过错, 原告张损伤由其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被告徐州某某机械有限公司调整了原告的实习岗位, 安排实习生加班, 造成原告受伤, 对该损害存在过错, 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以上两个关于顶岗实习的案例, 也逐渐可以看到判决依据的情形不同:在司法判例中已经开始出现不是简单地将实习生排除在劳动者之外了。

四、结语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3部门关于试行职业技工等学校学生在实习期间和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在继续就业期间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实际情况, 适时逐步扩大工伤保障的范围。用人单位应按征收品目对正常参加工伤保险及超龄就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分别进行申报缴费, 将工伤保险扩大适用到。2011年, 教育部组织相关保险经纪公司重新制定了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推出了“市场运作、政策引导、政府推动”公益性保险产品。该项目包含了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和校方责任保险内容, 有效地弥补了制度漏洞, 解决了实习生不能购买工伤保险而带来的问题。

职业院校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立法体系越来越完善, 各地法律实践也走向对实习生权益的保障, 不断通过相关机制的完善, 使得实习生的权益得以保障!总的来说, 实习生的权益更有保障。严格把握对实习的限度、要件和程序, 并最终使得职业实习落实到实处。

摘要:职校学生毕业前的顶岗实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相关法律规范及其相关配套制度逐渐得以建立和完善, 希望通过法理分析、法律分析、揭示顶岗实习的法律实质, 把握司法的趋势, 以及立法动态, 建立良好的顶岗实习运行机制, 推动我国高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有序展开。

关键词:职校毕业生,顶岗实习,法律动向,研究

参考文献

[1] 韩旭, 刘俊丽.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中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J].教育探索, 2012 (6) :24-25.

[2] 工伤赔偿法律网来源:www.ft22.com发布时间:10-10-1914:21:00, 2018/12/13最后查阅。

上一篇:作文教案品味范文下一篇:征信宣传内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