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财政金融理论建设论文范文

2023-12-30

国债财政金融理论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内容提要:公平与效率是现代财政理论最重要的两个原则,围绕公平与效率,经济学家提出了不同的财政、税收理论,基于此又提出了许多税制改革建议。介绍了现代税制理论的主要理论,归纳了众多学者针对税制改革提出的种种建议,探讨了现代税制理论对国际税制改革实践的影响,总结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税制改革呈现的不同特征。最后,根据主要的税制理论、税制改革思想以及国际税制改革实践,提出了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税制改革;公平;效率;税制结构;税收负担

DOI: 10.13483/j.cnki.kfyj.2015.02.023

一、现代税制理论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关于如何征税存在着很多争论。早在重商主义时期,古典税收原则已被系统地提出来,其中以亚当·斯密的“赋税四原则”最为著名,即平等原则、确实原则、便利原则、节约原则。而在现代财政理论中,公平和效率是最重要的两个原则。税收的效率原则要求税收不干预资源配置,避免对纳税人的行为造成扭曲。税收的公平原则,又分为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主要体现在收入分配中,横向公平要求纳税能力相同的纳税人缴纳同样的税收,纵向公平要求纳税能力不同的纳税人缴纳不同的税收。

公平和效率原则对税制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税制的几次重大改革也都是围绕公平和效率两个原则展开的。本文在此介绍对现代税制设计产生深远影响的三个税制理论:公平课税理论、最优税制理论和供给学派的税收理论。

公平课税理论将公平原则置于较高的地位,认为税收制度应该实现公平的目标。正如上文所言,公平原则主要是根据纳税能力来确定其应缴纳的税收额度,那么如何衡量一个人的纳税能力呢?由于一个人的收入可能来自多个方面,例如,工资和薪金、资本利得、租金等等,那么一个人的纳税能力应该可以由各项收入的总额更好地衡量,而不是单单考察工资或其他单项所得。因此,公平课税理论主张以综合所得为税基,课以累进的个人直接税,从而综合所得相同的个体需要缴纳同样的税收,即实现了横向公平,至于如何设置累进税率以实现纵向公平,该理论并没有过多涉及。同时,以综合所得作为课税基础,有利于扩宽税基,在税收总额固定的情况下,税基越宽则名义税率越低,有利于降低税收的超额负担和福利成本,即有利于效率原则的实现。公平课税理论对现实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20世纪80年代的很多工业化国家的税制改革,都采纳了公平课税理论的思想,主张以宽税基、低税率实现公平和效率目标。

最优税制理论并重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有效地将两者结合起来。最优税制理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用数量方法解决了如何课税的实际问题,之所以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该理论引入了社会福利函数,在社会福利函数中同时考虑了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并将公平目标和效率目标进行了量化,还将公平目标和效率目标的量化指标同时纳入社会福利函数。当然,如何设定社会福利函数的形式就成为决定最优税制的关键,它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例如经济发展水平、政治体制等因素,因此不同国家的社会福利函数相差很大,从而导致最优税制的国体之间的差别。最优税制理论通过综合考虑效率目标和公平目标,特别是纵向公平,根据政策制定者对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取舍,设计出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最优税制结构,制定合理的税率结构。虽然最优税制在理论上可以制定最优的税制政策,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例如,如何对公平与效率进行合理量化和取舍,如何设定个体的效用函数,如何准确获知所有个体的技能和收入,这些都制约着最优税制理论的实施,所以至今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对各国的税制改革影响相对较弱。

供给学派的税制思想更加注重效率原则,强调税收应该起到刺激供给、促进生产、提高收入的作用。供给学派认为生产要素的供给和使用对一国的经济增长起了决定性作用,应该充分发挥市场对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调节作用,政府也应该制定相应的财税政策来激励要素供给,从而推动经济增长。与凯恩斯主义不同,供给学派认为税收是通过改变工作、储蓄等要素的激励来影响经济的,而不是通过改变可支配收入进而改变总需求来影响经济的。相对价格理论为供给学派的税收主张提供了依据,相对价格理论认为税收改变了消费与储蓄、闲暇与工作之间的相对价格,进而改变了对生产的刺激,边际税率的影响尤其重要。因此,供给学派主张降低税率,特别是降低边际税率,因为边际税率越高,对人们生产积极性的损害越大,甚至导致地下经济、资本外逃、人才外流等后果,但是这也引起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可以说,供给学派的税收理论无论是对现代的税制理论,还是对各国的税制改革实践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此可见,公平课税理论和最优税制理论主要是研究如何对个人所得进行征税的税制理论,而供给学派的税收理论与企业的税收更为相关。根据供给学派的税制思想,政府为取得财政收入必须设定大于零的税率,一般而言,税率越高税收收入越高,但税率增高到一定程度后,继续升高就会使得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受挫,不仅使经济发展受到限制,也使得税基随之缩小,相应地税收收入也会随之下降。因此,当税收负担较高时,供给学派主张减税以刺激经济发展。

税制改革与经济发展为何如此息息相关呢?税制改革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而这些税收负担最终要由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承担,体现为劳动报酬和资本报酬的税收负担。根据相对价格理论,劳动报酬的税收负担越重,闲暇的代价则越小,因此,重税负会打击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同样,资本报酬的税收负担越重,消费的代价则越小,因此,重税负会打击人们投资的积极性。所以,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对于激励人们工作、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税制改革思想

基于不同的税制理论和税制思想,各位经济学家提出了很多税制改革的建议,归结起来,可以从五个方面来呈现现代税制改革的思潮。

(一)降低资本税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些经济学家基于模型推导和实证研究,充分考虑不同税制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出降低资本税的税改建议。Diamond( 1967)研究了利息所得税的归宿问题。他采用两期世代交叠模型,代表性个体只在第一期工作并储蓄,第二期靠储蓄维持生活,研究发现利息所得税导致总的收入税率上升,进而有效工资下降。Chamley(1986)认为从长期来看,最优的资本税税率应该为零。他在政策层面指出,资本税存在着短期和长期的冲突,政府希望通过对资本收入征税来提高短期的收入,但是从长期来看,不对资本收入征税才是最佳选择。Lucas(1990)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又把人力资本积累和内生增长的因素引入了分析,研究结果认为,社会应该尊重来自于资本的收入,并且不应该对资本进行征税。Judd( 1997)的研究更是指出,在不完全竞争的动态经济中,对于资本收入的平均税率应该为负。

(二)以消费税替代所得税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又出现了用消费税代替所得税的税改建议。这些建议大都主张消费税能够增加资本积累,从而拉动经济增长。Summers(1981)研究认为,如果将资本所得税完全转变为消费税,那么产出将出现大幅增长。Fullerton等(1982)建议将当时美国的收入税制改为累进的消费税制,人们将选择更多地储蓄,而减少初始的消费,从而促进资本积累,经济将因此进入一个新的平衡增长路径,在新的路径下全社会将有更高的消费和资本积累。Altig等(2001)的研究也特别强调了消费税的优点。他们的研究指出,相比于收入税,消费税有利于刺激工作、减少消费,从而使得储蓄和投资增加,然而,消费税也存在着不累进甚至是累退的特点,这与税收制度公平性的设计目标有所背离。

(三)尝试单一税率

Hall等(1985)提出税制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行单一税率的所得税,即对个人所得设立一个较高的豁免额,而对剩余部分的收入适用单一的比例税率。这一思想对1986年美国的税制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最高一档边际税率由1981年的70%,降到1988年的28%。出于公平性和政治因素的考虑,“单一税率”的思想未能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只有俄罗斯(2001)等个别国家采用。俄罗斯在个人所得税领域取消了12%、20%和30%三档累进税率,居民纳税人的主要收入适用13%的单一税率,另外设置了30%和35%两档补充税率。近年来,OECD国家的税制改革都呈现了“低税率、宽税基”的特点,这一趋势也与单一税率的思想相吻合。

(四)复合税

Mirrlees( 1976)提出实现最优税收制度的方法是非线性所得税和线性商品税搭配,这种搭配做到了将税制设计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兼顾。但是,很多学者对此持不同意见。Atkirlson等(1976)证明在劳动和商品偏好是弱可分的情况下,非线性所得税可以独立实现次优,而不必与商品税搭配使用。Saez(2004)的研究认为,从短期来看,商品税等间接税可以协助累进的所得税实现收入再分配的目标;然而,从长期来看,间接税是次优的,收入再分配的目标应该仅仅通过直接的累进所得税来实现。Fleurbaey(2006)认为,理想的税收制度应对某些消费免征商品税,并且对工作的穷人给予相对较高的补贴。他还提出即使在所得税不是最优的情况下,商品税也可能无法促进社会福利的改善。而Kaplow(2006)的研究指出,无论所得税是不是最优的,差别商品税都不是最优的,在任何商品税和所得税搭配的制度中,取消商品税都可以得到一个帕累托改进。然而,Cre-mer(2001)的研究表明差别商品税仍然是一个有效的税收政策工具,间接税作为最优税制的工具,其作用严重地被低估了。

(五)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

King等(1990)通过内生增长模型重新研究了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他们证明国家税收可以大大影响长期增长率。特别是对资本充分流动的小的开放经济体,税收政策很容易导致“发展陷阱”或“增长奇迹”。从福利的角度出发来看,在内生增长模型中,所得税增加10个百分点的福利成本比在新古典模型框架下大40倍。Barro(1990)将政府服务引入内生增长模型中,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率和储蓄率都会随着政府消费性支出的上升而下降,随着政府生产性支出的增加而先上升后下降。这些研究都涉及政府规模、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肯定的是政府规模过大必定会降低经济增长率,但政府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也有巨大贡献,那么如何寻求最优政府规模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从现实来看,许多国家已经在减少税收,却并没有相应减少开支,甚至导致严重的赤字和政府债务。

三、国际税制改革实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税制改革,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阶段上的差异,税制改革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发达国家的税制改革呈现如下特点:第一,降低税率、拓宽税基成为税制改革的主要方向。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的税制改革主要是减税,所得税的名义税率或边际税率有所下降,不过所得税的税基却有所增加,从而实际的税收规模并未发生太大改变。第二,近年来宏观税负出现下降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加大了对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使得税收规模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表现为宏观税负水平的下降。第三,税制结构发生变化,增值税迅速推行,商品税比重有所上升,社会保障税地位提高,特别是近年来税制结构的变化更加明显,在许多发达国家,社会保障税和商品税都占有重要比例。第四,资本的税收负担减轻。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劳动力的税负较高,改革初期税制改革的重点在于增加资本的税负,然而这却抑制了资本积累,因此,近年来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又成为一种潮流。

发展中国家也在不断推进税制改革。第一,为适应经济发展趋势,建立了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税收制度。为了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纷纷进行了经济改革,推行商品经济,同时,建立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税收制度,形成了商品和服务课税、财产税、所得税共存的局面,但仍然以商品和服务课税为主体。第二,增值税被普遍采纳,并成为主要税种。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普遍采用了增值税,在许多国家增值税是最重要的税收来源,其中以消费型增值税为主,增值税具有避免重复征税,有利于出口竞争,优化产业结构等诸多优点。第三,降低税率,扩大税基。一方面,为了刺激经济发展,许多国家逐步调低税率,包括关税、企业所得税等,由于税收负担的减轻,对外贸易和国内企业都得以迅速发展,促进了就业、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另一方面,逐步扩大税基,但是由于某些收入难以统计,使得税基的进一步扩大受到阻碍。第四,简化税制,强化征管。许多国家进行了税制简化,例如,减少所得税的税率档次,合并税种,从而提高了效率。同时,各国不断强化税收征管工作,例如,实行税款的源泉扣缴,根据综合所得申报税款,等等,取得了显著成效,税收收入大幅增长。

通过归纳我们看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税改的共性是扩大税基,合理化税制,税收更加扁平化。不同之处在于,发达国家侧重不同税种的协调,结构的优化;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立足于经济发展,实现税收目标。可以说,这些差异反映了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诉求,既与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的税制差异,归结为税制结构和税收水平两个层面。

从税收结构上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直接税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低收入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中的欠发达国家,税制结构以流转税为主,进口关税占有重要地位,所得税及其他税份额较小,无社会保障税。(2)下中等收入国家属于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税制仍以流转税为主,但商品税份额较低收入国家降低,所得税比重特别是公司所得税比重增大,社保税比重较小。(3)上中等收入国家一般为逐步实现了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呈现所得税与流转税双主体的特征,普遍征收社保税。(4)高收入国家一般为发达国家,以所得税特别是个人所得税为主,社保税为重要税种,税收种类较多。由此我们看到,经济越发达,直接税占总税收的比重越大,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对间接税的依赖性更强。

从税收水平上看,随着经济发展,税收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反映一国税收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税收负担,下面我们主要以税收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各国的宏观税负。根据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1)英国等高收入国家宏观税负普遍较高,平均税负在30%~40%。其中,以丹麦、芬兰、法国等国为最高税负的典型代表,税负普遍高于40%;次高税负国以英国、加拿大、德国等为代表,税负介于30%~40%之间;此外还有以美国、瑞士、澳大利亚等低于30%税负的一般高税负国家。(2)中上等收入国家税负水平一般为20%~30%,平均税负低于30%,属中等税负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税负较低,但有些国家税负水平却比较高,内部差异较大。如智利税负水平基本在20%左右,而匈牙利则高于35%。(3)中下等收入国家平均税负在20%左右。(4)低收入国家税负则大部分不足20%,有些甚至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因此,我们可以发现税负高低与经济发达程度大致呈正相关性。

四、借鉴意义

国际税制改革围绕公平与效率两大原则展开,出现了降低资本税、实行商品税、合理设计所得税累进程度、减轻企业税负等税改思想与实践,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税收政策作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也越来越被重视。不过,国际税制改革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例如,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税收竞争问题,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保护的问题,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降低宏观税负与政府债务攀升的矛盾,等等。

面对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在借鉴国际税制改革经验的同时,我们要立足我国的现实情况,制定适合我国当前发展阶段与基本国情的税收政策与税改方案。对此,笔者建议:

第一,坚持流转税与所得税的双主体地位,逐步扩大直接税比重。增值税是我国最大的税收来源,而发达国家基本以个人所得税为最大税源,但是我们不能盲目地判断两种税制结构的优劣,更何况发达国家也在试图以商品税代替所得税以刺激储蓄和投资。同时,我国的发展阶段决定人们的收入水平偏低,导致所得税的税基较小,也没有达到以所得税为主体的条件。因此,我们应该继续坚持以流转税与所得税的双主体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直接税税基的扩大,逐步提高直接税所占的比重。

第二,稳定税收规模,调整政府支出结构。虽然税收水平提高会抑制经济发展,但政府支出也会促进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存在权衡取舍。目前,国际上减轻宏观税负的呼声很大,许多国家也在缩减税收规模,但也引发了政府债务攀升的困境。所以,我们要谨慎对待税收规模的调整,避免引发经济发展受阻、债务危机等问题。相对于税收规模的调整,我们更应该注重政府支出结构的调整,增加政府生产性支出,减少政府消费性支出,将有利于经济的高速增长。

第三,简化税制,拓宽税基。简化税制可以降低税收的履行成本,避免重复征税;扩宽税基可以避免税收逃避,有利于促进公平,扩大税收收入来源。我国目前所进行的营改增就顺应了简化税制的趋势,解决了重复征税等问题,应进一步深化营改增。同时,我国需要在拓宽税基方面多做努力,一方面强化税收征管水平,避免偷税漏税现象,例如,某些行业不开或少开发票的避税行为,又如,没有纳入税收监管的地下经济;另一方面要根据现实开展新领域的税收工作,例如,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加强该领域的税收征管,否则会巨大的税源流失,等等。

第四,给予知识与技术行业更多优惠,特别是对经济有巨大推动作用的行业。根据内生增长理论,知识和技术对经济有巨大的带动作用,税收应对这些行业给予更多优惠,鼓励科技研发和科技创新。目前,我国为高新技术企业设定了较低的1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这有效推动了知识和技术行业的发展,不过我们还需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审批工作,杜绝将非高新技术企业审批为高新技术企业,否则将起不到技术带动经济发展的效果,还会造成税源流失、企业间不公平竞争等问题。

第五,有效利用税收手段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根据供给学派的税收理论,税收通过改变资本和劳动的收益,进而影响整个经济,我们应有效利用税收的这个作用来解决现实的问题,例如,可以提高环境污染严重企业的税率,抑制这类企业的发展,等等。

国债财政金融理论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金融创新理论 实践发展 金融监管体制

一、金融创新理论

1.金融创新理论的含义。金融创新理论从实质上来说,是为了促进目前金融行业内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水平的一种生产工具,金融创新理论在制度制定方面不断改革,创建了的一系列新型的经济活动和发展措施。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是现代金融水平不断提高的表现,也是对于金融行业内在结构的提高和对于自身的中坚力量不断发展的表现。金融创新初期在推动金融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市场上出现了一些金融风险,使得金融管制理念在行业发展时出现错误、使得金融风险持续增多,这引起来政府的关注,在政府力量的帮助下金融行业开始创新改革其金融体制。在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金融体制开始逐渐落后,发展速度缓慢,以至于当前市场竞争发展缓慢,使得我国金融创新走向了不被看好的发展局面,同时这些问题也给我国金融业创新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让金融创新理论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此期间随着我国经济体质改革,公私混业营业趋势的出现,使得我国的金融监管备受挑战。由此可见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是带动我国金融业不断发完善进步的的客观要求和创新动力。

2.金融市场创新理论发展原因。金融行业发展迅速众所周知,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为带动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金融监管机构对于我国金融行业监管法律法规的建设也是为了确保金融创新能够达到提高金融行业竞争水平的目的。目前几年,金融市场正在持续进行深化改革,金融业服务务范围、服务种类经历了较大程度的改革。世界范围内大多数金融机构已经将业务拓展到与银行与保险行业进行合作,将他们纳入金融行业版图,这一变革为金融市场的监管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就我国现状来看,现阶段我国金融行业监管法律法规创立建设的速度较慢,对于金融业务中出现的问题或者违法行为无法及时的进行监督,这会造成金融监管机构在面对金融企业的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无法进行合理约束,也给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和风险。

在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的发展前提下,存在着金融机构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和更大的竞争优势对于销售金融行业创新业务以及盈利水平极力重视,对于自身存在的金融风险缺忽略了控制管理,这极有可能造成金融行业的波动,对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同时,存在着很多金融机构为了获取利益,在机构内部并未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系统的状态下对于业务规模进行盲目扩大,金融机构薄弱的内部控制环节,使得企业对于规范和控制管理经济业务无法起到作用。

二、如何推动金融创新理论发展

1.加强金融创新引领,促进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以市场发展趋向进行变革是金融理论创新的发展重点,金融创新的根本目标是对于金融企业服务水平和效率进行不断的提高。对于脱离经济发展实质和规避金融监管来探讨金融创新的现象一定要进行及时的组织,在面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对金融的发展模式进行创新,提升企业产品水平,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机制,其次就是要不断加快金融创新发展的速度。把促进当前经济发展状态下创新发展金融要素作为发展的目标。在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中,金融行业的发展速度明显更不上经济社会的速度,这使得社会紧急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到了制约当。

2.探索创新业务的有效监管模式。对于金融监管体系不断进行着强化,对于金融监管机构协调管理体制效率不断增强,使得监督管理体系共同发展。金融创新理论进行鼓舞的同时,又保证创新理论与金融企业内部的风险控制和防范体系进行匹配。对于金融创新理论进行监管差异化发展,对于金融创新水平高,能力强,风险控制水平效率高的企业给予更多的资助创新的权利。对于世界金融市场的变动和发展动态进行细致观察密切关注,对于涉及到跨境传递和泄露金融风险机密的活动进行严格控制和打击。不断促进金融创新的发展,深化误区改革,首先避免金融创新理论在发展过程中走向不断壮大金融行业改革缺步入了以扩大利益水平为主要目的的创新极端。其次就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我国的金融创新理论发展一直追求从上至下的发展手段,政府部门对于金融创新进行严格把关和监控。政府可以适度干预协调规划金融行业社会资源的使用,政府可以对于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适度干预以矫正或控制资源的使用,从而使得社会资源使用效率不断提高,资源效应功能的相互提升。

三、金融监管体制演进的发展意义

1.加强金融监管的意义。在历史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的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发展程度也相对较低,综合式经营也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于市场竞争激烈化发展的金融市场全球化,金融行业服务的拓展以及拓宽金融业新职能已经成为了我国必须要做的,以谋求我国金融市场不断满足越来越复杂和综合化的全球化金融创新形式模式。另外伴随着不断全面网络化的管理控制体系的发展,金融行业也在逐步走向模型化和系统化,金融监管体制的不断进步,增强了金融市场的风险可控性,促进了金融市场的相互协调促进发展,提高了金融行业对于市场服务水平和能力的提高,这也是目前金融监管体制不断进步的大方向。

2.有利于积极开展消费者金融保护制度的研究与设计。就目前现状来看,我国金融市场对于消费者的保护能力不足,金融市场的监管体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越来越明显,首先是我国监管部门没有明确对消费者履行消费金融的保护职能,也没有制定合理准确的法律法规,其次就是我国金融消费者的风险保护能力和意识较为薄弱,对于必要的金融法律知识掌握的不够充分,容易在接受金融服务过程中受到不规范售卖的欺骗。这就体现了加强金融监管体制的重要性,伴随着大型金融控股企业在我国业务的不断拓宽,对于大型金融行业加大金融监管力度也在逐步,不断提高该类企业管理控制系统的重要性。金融监管体制的不断深化有利于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水平不断加深。

四、结语

随着金融产业的不断发展,促进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和金融监管体系的进步以及是发展的重要目标,使得中国经济不断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拉动经济发展的手段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邱实. 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与金融监管体制演进[J]. 中国商论,2016,(24):92-93.

[2]杨曦. 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与金融监管体制演进[J]. 商,2015,(29):183+176.

[3]林海涛. 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与金融监管体制演进[J]. 现代经济信息,2014,(23):381.

国债财政金融理论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宏观金融理论研究方法论的内涵,明确其重要性,在对当前研究现状的分析基础上,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以促进宏观金融理论研究向着系统化、科学化发展。

关键词:宏观金融;金融理论

一、 宏观金融理论研究的方法论的含义

1.什么是金融

金融,顾名思义,“金”是黄金、资金,“融”是融通,即“资金融通”。金银的易携带、易分割及价值大等特性使之成为充当货币的一般等价物——价值的代表,因此,金融是价值的流通。而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金融的内涵也进一步拓展,不再局限于价值的流通,更多的倾向于经营的资本化、信用化以及杠杆化,更符合现代金融的发展要求。

2.什么是宏观金融

根据金融主体行为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微观金融和宏观金融两大类。一般地,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的金融行为被归类为微观金融的范畴,主要包括资本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而政府和货币当局的金融行为被归类为宏观金融的范畴,主要包括货币和金融制度的安排。宏观金融是以宏观平衡人类整体经济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社会金融行为,是人类的社会性金融活动。

3.什么是宏观金融理论研究的方法论

宏观金融理论研究的方法论是指关于研究宏观金融领域的一般方法的总称,它为我们准确、有效地研究宏观金融理论提供了组织、计划、设计和实施研究的基本原则。

二、 宏观金融理论研究方法论的重要性

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金融理论的发展过程也不是独立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当中,而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密切相关。在二十一世纪之前,金融理论的发展是杂乱无章的,学者们仅从自身出发进行研究,各方向的金融理论研究层出不穷,宏观金融理论的研究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从而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宏观金融理论的发展。

宏观金融理论的发展从始至终都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研究,并未形成完备、系统、科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当代宏观金融理论研究不需要经过科学的检验和检测就能成功的观点明显违背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在当代宏观金融理论的研究中,若要持续有效地发展就必须使之上升到理性高度,并形成一套系统、科学的行为准则,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进而形成科学的“方法论”,以此来指导我们有效地进行当代宏观金融理论的研究。因此,在当代宏观金融理论的研究领域中,形成一套系统的、科学的方法论十分重要,它关系到研究结果是否有效的问题。

三、 当代宏观金融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形式主义倾向严重

宏观金融理论研究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理论方法和工具,如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数量模型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等,促使着宏观金融理论的研究向科学化、严谨化发展。20世纪20年代之前,学者们较为关注运用金融理论的知识去科学有效地解释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现象,通过案例分析来实现金融理论知识的合理运用。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计量经济学学科的出现,论文就更倾向于应用数学模型来解释经济现象,以此来彰显其理论研究的准确性和严谨性。然而研究者们对于这些数學模型并未深刻认知,有时过于追求模型论证而忽略其现实经济意义。目前论文撰写过程中,研究者大多未能正确认识金融工具与金融理论的关系,忽略金融工具的服务性作用,过于追求数学模型等工具而忽略金融理论。

2.研究成果普遍缺乏创新性

研究的创新性是为了通过研究者分析问题,提出观点来推动金融理论的发展。而目前多数研究者忽略理论的探究,在广泛阅读大量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自身的思考和研究略有欠缺,从而难以实现理论的创新。

四、 宏观金融理论研究的一些方法

一方面,研究者应确立金融理论研究的正确方向。金融理论研究的目的是准确、合理、有效地解释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指引人们更好地从事金融领域的实践活动。哲学角度上的 “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认知过程,帮助我们在认清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理论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发展理论。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应明确理论研究目标,在对现存理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追求创新,从而为推动金融理论发展做出贡献。

另一方面,研究者应该改变形式主义观念,明确金融工具与金融理论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在计量模型等金融工具的选择上,明确其适用性,从支撑理论的基础上来寻求相关数据给予支撑,论证金融观点,而不是单纯地列出模型来彰显论文严谨性。在金融工具的选择上应根据所论述的金融观点选择合适的金融工具进行论证,避免过于追求模型等工具的使用而使问题复杂化。

参考文献:

[1]崔满红.金融协调发展理论研究[D].

[2]崔满红.金融学方法论(下)http://bjcmh.blog.sohu.com/254568586.html.

[3]孔祥毅.也谈金融可持续发展[N.金融时报,1987.7.12.

作者简介:谢腾(1992- ),女,山西运城人,硕士研究生,金融学专业,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政策

国债财政金融理论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仅仅依靠传统的以维护微观机构稳健性为主要目标的微观审慎管理已难以有效应对具有强大外部性及传染性的系统性风险,而兼顾开展宏观、逆周期、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主要目的的宏观审慎管理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在对比各种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及预警方法的基础上,首先构建涵盖经济子系统、银行子系统、国际收支子系统及泡沫风险四个方面24项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其次结合因子分析法,测算我国金融稳定指数,动态掌握我国现有系统性金融风险状况,再运用ARIMA方法预测2012年的金融稳定情况,最后在得出的实证结果基础上,从人民银行职能与地位的角度,结合现行宏观审慎管理框架要求提出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系统性金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因子分析;ARIMA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及预警研究现状

(一)我国研究现状及不足

我国对于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及预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相比国外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研究,我国的研究比较零散,且以定性研究为主。从国内近年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指标法及模型法两方面。如张维(2004)描述了不良资产水平、资本金水平等16个指标分布区值,并分五个区阐述系统性金融风险状况[1]。沈悦和张珍(2007)、葛志强、姜全(2011)设计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并且借鉴国际惯例、国际金融法规和一些专家意见确定了各项指标的安全区间[2-3]。高志勇(2010)运用CAPM模型对美国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4]。贺聪、洪昊(2011)将违约率作为一个宏观经济变量,采用逻辑回归方法构建了其与其他经济变量间的宏观审慎管理压力测试模型[5]。

我国现有测度方法的困境及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过于专注复杂模型,而随着经济现象复杂程度的加深,模型可信度也在降低,有着严格假设条件和繁杂理论结构的模型往往难以准确刻画风险的累积过程。二是受我国金融业市场化操作时间不长,缺乏如发达国家那样完善的市场数据采集渠道的影响,国内学者较难开展针对我国实际进行的研究。三是我国现有研究对预警指标体系的选择主要侧重于国内因素,对开放条件下一些重要的外部冲击考虑较少,且对预警指标的选择、各层次指标权重及风险阀值的确定、风险区间的判定多借鉴国外文献或依靠专家分析法,趋于主观。

(二)本文研究方法及思路

本文采用指标法、因子分析及ARIMA预测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识别、测度及预测。指标法能够避免构建数理模型的复杂性及不稳定性;因子分析法更为客观准确,剔除了人为取舍指标,或主观判定指标权重等原因对综合评价效果的影响;而ARIMA对短期预测简便高效,能较准确地发现我国2012年金融风险状况。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选择来自经济子系统、银行子系统、国际收支子系统及泡沫风险①四个方面的共24个指标构建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考虑到近二十年来我国成功抵御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本文选取1995—2011年这个时间段,并对四个子系统评价指标的年度基本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金融统计年鉴,中经网,WIND数据库,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外汇管理局、经济学家网站等。

三、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及预测

(一)因子分析法测度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

首先,将评价体系中指标原始数据导入SPSS16.0,进行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验,发现原始指标抽取公共因子后共同度全部在0.74以上,说明指标间可测量共同特质较多,所选取指标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其次,本文旨在计算金融稳定指数,综合指数越大表明经济金融形势越稳定,因此本文选择对指标进行正向化——负向指标取反,适度指标将其初值与均值的差额取反。最后,确定公共因子及计算因子得分。由公共因子方差贡献率可知,7个因子对数据变异量累积解释程度高达85.59%,已提取了指标体系内涵的绝大部分信息,因此可以将这前7个因子f1~f7作为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状况的代表性因子。表2可以看到7个公共因子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了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特征。第一因子涵盖的信息最为丰富,主要反映了短期外债/外债总额、外债总额/外汇储备、失业率、资本充足率、房地产贷款/贷款总额及证券化率6个方面风险,共解释了21.38%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将SPSS输出的7个因子f1~f7的得分按照方差贡献率为权数加权平均可以得到因子综合F的得分,由于原始数据已被正向化,因子综合得分即为系统性金融稳定指数,刻画了1995—2011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变动情况。其得分越高意味着系统性风险越小,经济金融状况越稳定;反之,得分越低意味着系统性风险越大,经济金融状况越不稳定。

(二)ARIMA法预测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

在Eviews5中对f进行一阶差分剔除趋势性因素后进行单位根检验,ADF检验统计量为-3.28,小于显著性水平为1%的临界值-2.73,即一阶差分后的f序列式平稳的。进一步进行均值检验可知,一阶差分后其均值也近似为零。因此,适合运用ARIMA模型对f序列进行预测。又由于f一阶差分无论是自相关、偏自相关都表现出拖尾的特性,考虑用ARIMA(1,1,1)对f进行建模,模型估计AR(1)及MA(1)的系数分别为0.088、0.334。因此,模型可以写为:ft-2.088ft-1+2.176ft-2-0.088ft-3=ut-0.334ut-1①

表3为f序列的ARIMA(1,1,1)模型残差自相关及异方差的LM②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残差序列不存在自相关也不存在异方差,模型是适合的。

用ARIMA(1,1,1)模型对f序列进行预测,软件预测效果显示协变率为0.963,接近于1,且远大于偏差率0.009及方差率0.029,可见模型预测精度较高,模型对2012年我国金融稳定指数为0.27的预测是较为可信的。

(三)风险测度及预测的主要结果分析

1.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特点。实证研究结果与我国经济金融宏观稳定实际状况相吻合,综合因子得分变化较好地拟合了现实(见图1),运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因子分析法构建的金融稳定指数走势描述了遭受外部冲击后,系统性金融风险由内向外地一个逐渐调整过程。

可以看到,在本文所选取的时间段中,我国经历了世界两个经济周期的波动,本文把金融稳定指数波动周期时间分为1995—2000年、2001—2007年、2008—2011年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虽然1995—1997年由于国家整治三角债、梳理银行历史沉淀下来的包袱已经初现成效,金融稳定指数呈现上升,但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自1997年之后金融稳定指数开始下行。1997—1999年,我国GDP增速由9.3%下滑至7.6%,通货膨胀率在这三年中也都表现为负增长,经济猛然转向加速了金融稳定指数下挫,直到2000年才初显好转。

(2)第二阶段。从2001年开始,受世界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世界经济转好、加入WTO后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我国保持了大量贸易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外汇储备继续增加,人民币汇率市场平稳运行,我国经济发展再次获得良好的机遇,金融稳定指数不断攀升,并在2003年达到顶峰。但2003年后GDP增长迅猛导致通货膨胀率上涨过快,国内经济过热现象非常显著。商业银行在过热经济中审慎性降低,大量信贷投入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价格飙升又推动股市异常兴旺,资产价格泡沫随之显现。2007年股票成交金额高达460556.22亿元,股票总市值占GDP比例达到了131.1%,环比增加了3倍。在多因素作用下,金融稳定指数猛烈下降,在2007年到达低谷。

(3)第三阶段。2007年之后,虽然我国也受到来自美国次贷危机和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但由于我国对国际衍生品交易采取审慎态度,美国次级抵押债券及其相关衍生品对我国造成的损失较小。而且早在2007年我国监管部门就实施逆周期监管,要求商业银行提足拨备、防范风险。在准确的监管政策下,尽管国际金融危机越演越烈,但我国整体经济金融环境保持了难得的稳定,金融稳定指数自2008年至今整体上看也呈逆势上扬态势。但受国际金融动荡影响,2008年和2009年我国经济运行状况较不平稳,金融稳定指数也在波折中爬升。

2.值得关注的风险影响因素。经ARIMA(1,1,1)模型预测,2012年我国金融稳定指数为0.27,较2011年水平下滑了18.18%,我国现阶段潜在的风险值得高度关注。可以根据因子分析中公共因子的排序及指标载荷大小来判断各指标对风险状况的影响程度,结合目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态势,可将影响系统性风险状况的主要因素归纳为以下几点。

(1)宏观经济周期性调整。如表2所示,公共因子在失业率、GDP增速、通胀率及PPI增幅上的载荷都较大,可见尽管周期性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但经济周期大幅波动仍有引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较大可能。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使得我国投资和消费失衡、内需与外需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资源消耗过多等累积性的结构问题凸显,而且人口红利减退、政府主导型投资必须转变等将导致我国经济开始周期性调整的可能性加大。

(2)房地产市场投机活跃,泡沫风险不断累积。房地产贷款/贷款总额指标被因子分析纳入第一公共因子,且该指标载荷高达0.68,可见我国房地产市场蕴含着引发金融动荡的较大风险。以房地产市场为首的资产价格泡沫易于引发系统性风险是近代金融危机的典型特征,美国次贷危机更是以房地产贷款质量下降为导火索。2009年我国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增速一度高达38.83%,高出同期贷款平均增速7.12个百分点。随着2010年,尤其是2011年以来国家严厉调控房地产政策的频出,房地产信贷风险不容忽视。

(3)财政债务隐性化。分析显示,财政赤字/GDP指标被纳入第二公共因子,且公共因子在该指标上的载荷为0.77,财政债务情况将是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又一重要因素。2011年末,我国政府财政赤字为6090亿元,财政债务余额72045亿元,分别占全年GDP的1.29%及15.28%,低于欧盟所规定的3%和60%的上限和其他主要经济体政府赤字率和负债率水平。但考虑到我国现行的财政预算不能涵盖政府的全部财政活动,财政负债隐性现象严重,真实的赤字率和债务率水平值得关注。主要表现在一是近几年地方政府通过政府融资平台进行融资,债务急剧膨胀。2010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0.7万亿元,其中4.97万亿元由政府融资平台作为借款主体,占46.30%。二是地方政府在养老金、公积金和医疗保险等方面大量欠账。从转轨国家历次发生的金融危机及2011年美国关于赤字上限规模的争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引发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来看,财政风险是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最大来源,债务隐性化和地方政府过度负债蕴含的风险值得关注。

(4)金融结构不合理影响我国整个金融体系的竞争力水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整体看我国金融资产结构不合理,间接融资比重偏高,储蓄率和广义货币M2持续攀升。以M2/GDP为例,1985年为60.8%,1995年上升至100%,2009、2010、2011年分别达到178%、182%及181%,远高于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企业融资过度依赖银行贷款,导致全社会的融资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体系。二是从各金融机构的内部来看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突出。主要金融机构虽然都经过股份制改造构建了公司治理框架,但金融基础工具利率和汇率改革仍处于初步阶段,政策性存贷利差仍是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离有效的公司治理运作还有很大差距,金融机构实质性的抗风险能力还没有明显提高。

(5)国际收支长期不平衡,外汇储备规模显著过剩。近年来,国际收支顺差式不平衡,以及跨境资金异常流入是我国国际收支和跨境资金流动的主要风险。截至2011年末,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已达31810亿美元,远远超过了保证进口支付或者应对偿还外债的需要,外汇储备呈现出显著过剩的特征。一方面,过剩的外汇储备大量购买美国国债及其他有价证券,支持了美国财政收支和经常收支的双赤字。一旦双赤字扩大的恶性循环达到一定程度而难以为继,美国为刺激经济复苏不得不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长期看必然导致美元贬值,我国持有巨额美元资产将面临重大损失风险。另一方面,国际收支长期大额顺差,外汇储备增长较快,致使我国货币投放量过多,通货膨胀风险加大,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强化市场交易主体套利交易动机,影响外汇市场有序平稳运行。如果未来市场预期发生逆转,将可能导致跨境资本集中流出,对我国经济金融造成严重冲击。

四、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

根据前文实证分析可知,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来源复杂而多变,同时国际监管制度改革对我国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而从我国现状看,我国已形成“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格局,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金融机构综合经营已成为必然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分业监管格局下的金融稳定形成了挑战。关注并监测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中国人民银行履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行为,如何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规避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是中国人民银行紧迫的现实问题。

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保持高度警惕的监管制度,实行专业化监管和统一监管相结合,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目标出发,扩大监管范围。

(一)建立完备的金融体系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

宏观审慎管理是以防范和控制系统性风险为宗旨,而系统性金融风险涵盖了所有可能造成金融不稳定的金融行为。因此,除了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专职监管以外,其他金融行为如场外金融产品和交易行为、跨市场资本流动和投机行为等也应一并纳入宏观审慎管理范畴。从目前国际趋势及我国的国情来看,要加强以下五个领域的风险监控力度:一是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监管,重在完善金融衍生品立法,平衡创新与规范的关系。二是加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管,重在判定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并强化其抗风险能力。三是加强对影子银行的风险监管,重在对国内影子银行的界定和业务规范。四是加强对私募基金的风险监管,重在促进私募基金的规范化和透明化等问题。五是加强对金融控股集团的风险监管,重在分析金融机构之间或金融机构与市场之间的潜在连锁效应、以及监管真空等问题。在整体监管框架下,中国人民银行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指标确定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或级别,从国际经济金融、国内宏观及区域经济金融等各项指标基础上构建一套正确反映金融体系健康与稳定的金融预警制度,以此进行监测分析,评估和判断金融稳定状况。

(二)建立和完善逆周期信贷调控机制

在我国,信贷仍然是最重要的货币投放方法和银行主要利润来源,且信贷波动是银行体系顺周期性的主要表现,也是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因此中国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应该客观分析宏观形势对货币投放的需求,进行适时、灵活的逆周期调控,建立健全贷款动态拨备要求和额外资本要求,通过逆周期的资本缓冲,平滑信贷投放,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实现总量调节和防范系统性风险有机结合,维护银行体系的稳健运行。

(三)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有效协调

中国人民银行和各个金融监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实现统筹协调,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和各行业运行状况,研究分析跨行业、跨市场的金融机构业务的发展情况,促进监管政策和措施协调。强化金融风险化解和处置行动的配合,加强金融稳定信息共享,实现信息共享的规范化和常规化。通过上述措施,使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既防止单个银行发生重大风险,又防范整个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四)构建多样化和多层次的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的多样化和多层次不仅有利于形成金融市场价格发现机制,避免市场主体的高度同质化造成的市场交易量低和无法有效定价,还有助于促进金融主体行为的相互独立和异质化,降低金融业务的相关性,防止金融主体行为“羊群效应”引发的金融不稳定。为此,要鼓励建立多种类型、不同层次的金融体系,积极发展多元化、异质化的金融业务模式和业务品种,夯实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基础。

(责任编辑:陈薇)

参考文献:

[1]张维.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识别与控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3).

[2]沈悦,张珍.中国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设置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0).

[3]葛志强,姜全.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成因、实证及宏观审慎对策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1(4).

[4]高志勇.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基于美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5).

[5]贺聪,洪昊.系统性金融风险与我国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研究[J].经济科学,2011(5).

国债财政金融理论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行为金融理论是目前西方国家金融研究的前沿理论,它对现代金融理论提出了挑战和质疑,并在客观上完善和修正了现代金融理论。行为金融对现代金融理论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从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理论内容三个方面。

[关键词]行为金融;理论创新;现代金融理论

一、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

1952年,马柯维茨发表了《证券投资组合选择》一文,被视为现代金融理论的开端。在其后的25年中,现代金融理论得到了迅速发展,产生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期权定价模型(OPT)等著名的理论模型,基本上形成了现代金融理论的基本框架。现代金融理论通过理性原则对金融市场的行为作了理想化的假设,加上严密的数学推理与表达,为金融决策提供了逻辑简明、高度提炼的公式指导。然而,随着金融市场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能用现代金融理论解释的异常现象,模型缺乏实证支持并且与现实经济生活相悖,使得现代金融学理论上日趋完美和实践指导上苍白无力的矛盾突现出来。由此,促成了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

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行为金融理论的最早研究者是美国奥兰多商业大学的Burell教授,他于1951年发表的《一种可用于投资研究的实验方法》一文首次将行为心理学结合在经济学中来解释金融现象,并提出通过构造实验来检验理论的思路,开拓了一个将量化的投资模型与人的行为特征相结合的金融新领域。随后的1967年和1972年,该大学的教授Bau-man和Slovic分别发表了《科学投资分析:科学还是幻想》和《人类决策的心理学研究》,呼吁关注投资者非理性心理,更加明确地批评了金融学片面依靠模型的治学态度,并指出金融学与行为学的结合应是今后金融学的发展方向。

著名的行为经济学家Danial Kahneman教授和Amos Tversky教授发表的两篇文章对行为金融学有着重大的影响。一篇是1974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不确定状态下的判断:启发式法则和偏差》,介绍了由启发式经验法则导致的三类认知偏差,并讨论了其对投资者实际判断和决策的影响;另一篇是1979年的《期望理论:风险状态下的决策分析》,正式提出了行为金融研究中的代表性学说“期望理论”,该理论以更为贴近现实的假设严重冲击并动摇了现代金融理论所依赖的预期效用理论,标志着行为金融理论的真正兴起。

二、行为金融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

行为金融学理论分析了人的心理、行为以及情绪对人的金融决策、金融产品的价格以及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的影响,是心理学和行为理论与金融学结合的研究成果。它通过实验手段,从对人类实际的认知和决策行为的研究出发,对现代金融理论进行了反思,但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仍然只是学者们的理论片断。其主要研究成果可分为:(1)投资者的认知和决策偏差;(2)期望理论;(3)有限套利;(4)金融异象的解释。

(一)投资者的认知和决策偏差

人们往往高估自己的判断力和个人能力,形成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多数人怀有乐观主义(op-timism);人们总是带有自我归因偏差(biased self—at-tribution)认为理想的结果是由他们的能力所导致的,而不理想的结果是由外部原因所导致;历史无关性表明人们往往认为历史是无关的;人们经常先锚定(anchoring)某一初值,然后相对于此初值做出估计、调整,估计结果会被这个初值的暗示影响;投资活动中行为人必然会受到其他行为人和整个环境的影响,产生一种募仿、攀比、追随和互相传染的从众心理;文化与社会传播加速了人们相似想法的产生;投资者一旦发现如果采取不同的选择本来能够得到更好的结果时会产生痛苦的感觉;人们在进行决策时会对不确定性感到厌恶,即模糊规避(ambiguity aver-sion);人们往往给予新信息太少的权重,持保守主义(conservatism);人们倾向于在披露相关信息后再做出决定,尽管这些信息可能对所要做的决定毫无意义;人们经常高估比较容易联想到的事情的发生几率,有易得性偏误(availability);人们推断事件概率时经常搜索记忆中的相关信息,即记忆偏误(memory bi-as);代表性启示(representative heuristic),即认为局部可以反映整体;人们在潜意识中只关注他们感兴趣的信息,即所谓注意力反常(attention anomalies);不同参照系的选择直接影响人们的决策,即参照系偏差(framing)。

(二)期望理论

现代金融理论假设下的投资者的决策框架依据自身的财富水准和对结果发生的概率而做出一种预期效用的优化选择,这种决策模式建立在对各种信息资讯的充分占有和对情景的全面分析基础之上。而在现实的金融市场中,投资者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变迁、投资者的知识水平、信息占有的不对称、分析判断工具及自身心理素质等种种因素的制约,上述的预期效用最优决策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期望理论对投资者的决策框架进行了修正,提出在不确定条件下投资者的决策动机会受到自身和外界各种变量的影响,在决策的编辑阶段往往会依据个人决策偏好而对各种备择方案进行编码,在决策评价阶段,相对于参考点,投资者对收益和风险的预期决定了最终决策方案的制定。

期望理论的成功之处在于用价值函数代替了现代金融理论中的效用函数。价值函数的创新之处在于:(1)价值函数的自变量是投资者的损益,而不是财富或消费的绝对水平;(2)价值函数是一条中间有一拐点的s形曲线,盈利部分是凹函数,亏损部分是凸函数;(3)价值函数呈现不对称性,亏损导致的不快乐大于相同数量盈利所带来的快乐,其差异达两倍之多。

(三)有限套利

套利是金融领域的一个基本概念,Sharpe和Al-。exander(1990)定义为“同时在不同的市场以不同的价格买卖同一种证券或本质相似的两种证券的行为”。换句话说,套利是利用资产定价错误、价格联系失常及金融市场缺乏有效性的机会,通过买进(卖出)价格被低估(高估)的金融资产,同时卖出(买进)价格被高估(低估)的同质资产来获取无风险利润的行为。从理论上讲,套利不需要套利者提供资金和承担风险,并且套利者可以在实现无风险收益的同时使价格失常的证券回归其基本价值,他们会及时地纠正证券市场上出现的所有非理性定价,因而套利是完全的。

现实市场中的套利行为涉及到很多风险因素并受到很多条件限制。正是考虑到套利的风险和限制条件,行为金融理论提出了“有限套利”的概念,指出

套利并不能够完全地纠正市场上存在的非理性定价,其作用是有限的。套利首先要面对模型风险、基本因素风险、噪音交易者风险等一系列风险因素。从套利的限制条件方面说,套利活动受到委托代理关系、不同质替代品、卖空机制、市场的流动性和交易成本,乃至套利者的禀赋、专业能力和市场准入等各种现实条件的制约。

(四)金融异象的解释

行为金融理论对“股权溢价之谜”(equity premi-ll/n puzzle)的解释有两个,其一是期望理论(Barberis、Huan~,Santos,2001),其二是模糊规避(Maenhout,1999)。行为金融理论用信念和偏好(Barberis、Huang、Santos,2001)对“波动性之谜”(volatility puz-zle)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涉及到代表性启示和过度自信。Lee、Shleifer和Thaler(1991)引入噪声交易者的概念对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做出了成功的解释。对证券价格协同性(comovement)的解释有两种意见:其一认为(Lee、Shleifer、Thaler,1991),投资者总是倾向进一步投资他们所持有的股票品种,这成为一种市场共性;其二认为(Barberis、Shleifer,2000),投资者的投资组合总是从简单到复杂,当噪声交易者将这种组合变化传递到所有证券,就带来了证券价格的协同性。行为金融理论用人们对很不可能的情况赋予过高的概率来解释期权微笑(option smile)。

三、行为金融理论对现代金融理论的创新

一个理论的完整结构应该包括范式、方法和理论内容三个方面。范式是同一理论的研究者共同信仰和遵循的理念,它主要包括一系列关于这个理论所考察对象的根本属性的基本原理或基础假设,也包括这个理论的研究规则。方法是理论研究的工具和手段。理论内容是某一理论关于所考察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主观归纳和总结。范式、方法和理论内容三个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独有特征。尽管行为金融理论发展至今尚未行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但它至少已经在范式转换、方法变革和理论创新三个方面对金融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尝试。

(一)研究范式的转换

行为金融理论与现代金融理论具有不同的范式基础。现代金融理论以人的决策是以理性预期、风险回避、效用最大化以及相机抉择等为假设前提,同时认为市场是有效的,理性的投资者总是能抓住每一个由非理性投资者创造的套利机会淘汰非理性投资者。在此假设条件下,运用均值一方差的风险测量方法最终可以确立投资者的最优决策,由此构成了现代金融理论的范式基础。在信息经济学产生之后,现代金融理论也借鉴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引入了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并用信息的不对称来解释股价的波动性。但是行为金融理论的范式认为,人的实际决策过程并不能很好地遵从于最优决策模型。因此,不但需要讨论人们应该如何最优决策,而且需要建立一套能够正确反映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和市场运用状况的描述性模型来讨论投资者行为,在现代金融理论范式中几乎已被完全忽略了的对人的行为心理决策的研究却在行为金融理论范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行为金融理论的范式中,市场中的参与者是不完全理性的,市场选择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其机制常常会失灵,非理性交易者完全有可能在市场中生存下来,而这种持续存在将证明市场选择理论的不完全性。现代金融范式虽然也承认非理性投资者的存在,但却认为市场选择机制是有效的,胜者必定是具有完美理性的投资者。

行为金融理论与现代金融理论的范式差异还体现在对风险的理解和刻度上。现代金融理论的范式用均值一方差的分析方法来描述和刻度风险,行为金融理论采用的却是以预期财富和财富低于某一水平的概率来描述和刻度风险,尽管理论形式和内容都还不完善因而有待发展,但行为金融理论的风险刻度方法显然比均值一方差的风险刻度方法更符合实际。

(二)论证方法的变革

现代金融理论是以逻辑理性主义——严格的数学逻辑推理——为其自身的实现形式的。用数理逻辑演绎推导经济学原理最早始于德国人戈森。戈森模仿牛顿用数学方法揭示物理运动的统一力学规律,建立了类似的戈森第一定律和戈森第二定律。而戈森进行边际分析的数学方法也正是牛顿发明的导数方法。在戈森之后,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都在自己的研究中大量使用了数学分析方法,比如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模型,这是经济学发展史上第一个具有摹本意义的公理化理论体系。后来经过帕累托、阿罗、弗里德曼等经济学家的进一步发展,数理推导最终主宰了现代主流经济(金融)学的发展和演变。数学之所以能够受到现代主流金融学的青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数字天然地具有逻辑上的关系,数学推导天然是符合内在逻辑的;第二,数学将分析的假定前提固化为一般形式,有利于在同一基础上讨论问题;第三,数学方法使经济学拥有了一个统一的语话体系,可以规范经济问题讨论的形式过程,使经济学的推理和分析过程呈现出数理逻辑的严谨性;第四,对已有讨论的结论和定理进行公理化或者公式化,有助于理论本身的积累和以后讨论的使用,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而行为金融理论摆脱了传统理论以抽象的假设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的束缚,更注重对于人在实际金融活动中现象的描述和研究,因此,在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经常使用的实验方法和描述过程就成为它的一大特征,是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一种对所研究的对象有意识地加以调节控制,设定某些不变条件得到其他因素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从实验中,既可以描述问题,也可以说明问题。比如,行为金融理论对经济学传统假说的检验和修正。就源于认知心理学的人类决策理论和实证研究。当然最为典型的代表应该是Kahneman和Tversky在1979年提出的期望理论。Kahneman和Tversky在总结一系列心理实验的基础成果后认为,期望理论可以成为对于预期效用函数替代的一种模型框架。最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对于期望理论中价值函数的分析还是权重函数的描述,都完全是来自于对实验结果反映,也就是说,期望理论完全是由实验经验归纳而成的产物,深刻地不同于传统理性模式下一切模型和推导均来自于数学逻辑抽象的结果。

(三)理论创新

行为金融发展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行为金融理论的先行者在行为金融理论的范式基础上,已经成功地进行了一些理论创新,改良了部分现代金融理论模型,主要包括:(1)行为资产定价理论(BAPM)。Hersh Shefrin和Meir Statman(1994)提出了BAPM理论,改变了CAPM的假设,将投资者分为信息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两种。考虑到噪声交易者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就需要以正切均方差效应资产组合代替CAPM中的市场组合。于是,BAPM中证券的预期收益就取决于其行为β。(2)行为资产组合理论(BPT)。Shefrin和Statman(1999)提出了行为资产组合理论,认为资产组合具有金字塔型层状结构,每一层都对应着投资者特定的投资目的和风险特性。(3)投资者心态模型。投资者心态模型是将决策偏差融入考虑而构建的一组行为金融模型。DeLong、Shleifer、Summers和Waldmann(1990a,1990b)所做的DSSW模型引入了代表性启示和小数原则的概念;Barberis、Shleifer和Vishny(1998)所做的BSV模型引入了保守主义和代表性启示的概念;Daniel、Hirsheifer和Subramanyan(1998)做的DHS模型强调过度自信造成私人信息较公众信息更容易导致偏差;Hong和Stein(1999)的HS模型描述在正反馈交易中,由于“观察消息者”对私人信息反应不足,使得“动量交易者”力图通过套期策略来利用这一点,直至市场产生过度反应;Banerjee(1992)提出的羊群效应模型,认为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是符合最大效用准则的,是“群体压力”等情绪下的非理性行为。

四、小结及简要评论

行为金融理论以心理学对人类决策行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研究投资者的实际决策行为解释金融市场的实际运行机制,实现了研究金融市场“应该”怎样运行到研究金融市场“实际”怎样运行的转变。行为金融理论在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理论内容三个方面对现代金融理论进行了创新,对现代金融理论进行了完善和修正,为我们更好地研究金融市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

(责任编辑:高 琼)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国债财政金融理论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国际型人才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高校应该积极贯彻与实施这一理念,开展双语课程教学,为国家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然而纵观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现状,由于其起步较晚,且部分院校教学方法不当,导致教学质量不容乐观,教学制度也亟待改善。今后改革的重点与方向是加强全外语教学的教师队伍培养,选择适宜的语言媒介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双语教学的考核体系。

[关键词]双语教学;课程定位;实施;教学设置

引言

2001年8月,我国教育部对高等院校使用英语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要求从侧面印证了当今时代的竞争即是人才的竞争,“少年富,则中国富;少年强,则中国强”。因此,我国高校应切实抓好双语教学,为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竞争提供人才保障,为中国发展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培养先驱者和引路人。

一、高校双语教学的课程定位

(一)双语教材应能体现学科前沿理论和最新学术动态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走出去”战略,这是迈向世界的标志。因此,我国高校应该积极培养国际型创新人才,为我国实现这一战略提供人才服务。高校双语教材应该是学生与世界连接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教材和课堂教学了解世界最新学术动态和前沿理论,丰富和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走向世界提供理论保障。双语教材还应该具有高度严密性,切不可出现错漏、误解等低级错误,尤其要注意对专业术语的翻译,要保证学生对其内容的正确解读。此外,还应注意教材内容的精简性,选择一些文化价值较高的著作或文章,提高学生的素养。在选择教材时,教师应采取尽量尊重原版的原则,严格筛选、比对,按照学校情况和学生能力选择著作。

(二)双语教师应具有全球多元文化和创新性思维素质

教师是教育的灵魂,是整个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顺利完成双语教学工作,就应以超高标准要求教师。首先,双语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开发、创造性思维和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教师教育理论素养,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培养;其次,双语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时代观念,不断学习,时刻跟进最新前沿学术动态,并能够将之运用到课堂中;最后,双语教师应具备较高的双语应用能力和现代科学教育技术能力,能够为学生创造优质的课堂,促进双语教学的高效有序进行。信息全球化对高校双语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教师不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还要博学广纳,不断学习与之相关联的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等,为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及有效实施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三)双语课程应可从教学效果上使学生专业外语具有质的飞跃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应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练习。双语课堂是学生外语能力快速成长的土壤,更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鼓励学生用外语进行表达,丰富学生的单词积累量,帮助学生提高外语运用能力,切不可出现为了教学而教学的现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提前对上课所讲的文章内容进行初步理解和把握,避免将上课时间都浪费在对文章大概意思的理解上,提高学生的外语学习效率。课后,教师还可以采取相应的方式对学生复习和掌握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培养学生外语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对提高学生外语能力大有裨益。

二、高校双语教学课程设置与实施路径

(一)科学制定双语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

教学计划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方向和目的的外在体现。因此,高校在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实际情况,选取难度恰当的教材。例如可以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帮助学生拓宽眼界,增长见识,教师也可针对一些难度较高的专业术语编写相关的中文讲义,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次,教师应该根据课程学时和学生的掌握情况,将教学任务进行科学划分,保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双语教学的开课价值,让学生能够有所收获和成长。

(二)完善双语教材内容设置与选择

高校在制定双语教学内容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程度以及学校资源配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选择比较合理的外文教材。教材一定要采用外文原著,这样有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知识,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理论的吸收和消化。同时,学生在双语学习中可以及时了解世界前沿理论与最新学术动态,有助于学生站在更高、更远的角度看待问题。

(三)构建双语的语言环境

环境在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为学生构建轻松愉悦的语言环境,也能促进双语教学的有效进行。例如,可举办外语演讲比赛、双语知识竞猜、有奖问答等活动,以此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

(四)实施分阶段、分层次双语教学模式

语言的学习是通过长期积累而来,因此,要学好一门语言,需要采取分阶段、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在大学四年的本科学习中,学校要合理安排双语课程,保证学生一直处在不断学习双语课程的良好状态中。此外,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外语掌握状况来实施分层次教学,在不同年级开设难度不同的课程,顺应学生学习发展特征。例如,学校对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的课程应该更加强调基础,为今后三年的专业学习奠定理论基础。一年级由于学生外语能力较弱,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尽量使用汉语,保证学生能够听懂课,加强学生对外语专业词汇的积累;二年级可以适当增加外语强度和难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用外语与教师和同学对话;三年级可以适当开展小组活动,将课堂还给学生,建立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环境,提高学生应用外语的能力;四年级是双语教学的成熟期,学校可以开设一些全外语专业课,为学生打造一个全英文的良好环境。这样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学生易于接受,同时也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和系统性。

三、今后改革重点与方向

(一)加强全外语教学的教师队伍培养

教师能力的高低是影响双语教学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双语教学过程中的中坚力量。高校应该定期组织双语教师进行培训,并积极安排国内双语教师去国外院校进行学术研讨与教学交流,培养教师专业扎实的语言功底。同时,高校还应“引进”外教为学生授课,学生可以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许多实用技巧,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选择适宜的语言媒介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般来说,本科三、四年级的学生多数已经通过英语四级、六级考试,并且许多院校的双语教师也具备一定的专业实力,具有海外留学经历,这说明双语教学的对象双方都具有一定基础英语运用能力,如果只依靠提高教学对象的英语能力来提升双语教学水平是不可能的。因此,要选择适宜的语言媒介模式和教学手段,以改善当今双语教学停滞不前的现状。科学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回避语言上的缺憾与障碍,发挥双语教学的优势。教师应注意利用多媒体教学,自制教学课件,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也应积极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最新国际前沿学术动态,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促进双语教学的顺利推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提问式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效。通过将真实案例融入课堂理论学习中,提升学生的外文运用能力与表达能力。

(三)完善双语教学的考核体系

考核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外语掌握情况的综合测量,因此,考核在双语教学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双语教学的考核内容要以专业知识、外语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构成,并且重点强调综合运用能力及思维创新能力在考核中的比重,考核方式可采用全外文闭卷、演讲比赛、前沿学术竞赛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结语

双语教学是教育改革中的一次创新性教学模式,更是培养国际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取得了一些骄人成绩,但是从整体来看,其体系构建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21世纪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机会,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国家实现更好、更快发展输送更多优质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韦曙林.高校双语教学的课程定位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23-25.

[2] 马丹.高校双语教学分阶段、分层次教学模式建设的思考——以金融学专业课程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2(04):99-103.

[3] 万明莉.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课程定位及对策探究[J].课程与教材,2008(23):101-104.

[4] 韩立新,于诗卉.高校双语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思考[J].教育科学,2013(06):121-123.

[5] 张卫华,李冬媛.高校双语教学现状及经验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09-111.

[6] 曹阳.论高校双语教学的现实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8):233-235.

[责任编辑:刘凤华]

上一篇:国有企业改革投资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服务系统地理信息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