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补习班的弊端

2022-08-07

第一篇:校外补习班的弊端

关于中国教育制度的弊端 弊端:

一、理论重要还是实际重要

1、中国有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它出自古代雅典著名政治家梭伦之口,直译为“我愈老愈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可是实际上在中国,即使你学了再多,如果没有文凭做你的后备力量,你就会面对很现实的一连串问题,不会有好的工作、不会有满意的薪水、如果你是个男生,那你娶媳妇也将是个问题。所以中国以文凭、以学历不知道失去了多少没有理论,而有实际能力的人。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有一句流行的口号是“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那时候似乎出身决定了一切。电视剧《甜蜜蜜》里的雷雷,因为有个高干老爸,所以可以随便回城里找个好单位稳稳当当的上班。后来,改革开放初期拨乱反正,重新开始重视教育,慢慢的那句流行语变成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只要有了大学学历,总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那时候的人们是真正的在学习,也是真的把知识学进去了。但是现在的形势变得很快,今天的情形已经是“学好数理化,还得有个好老爸”。没有大学文凭肯定是不行的,有了大学文凭也还是要有个“好老爸”才能找到好的工作。现在假文凭泛滥,有了文凭又能代表什么?难道有了文凭就代表他真的就能胜任他的工作么?大学校园里我们的身边,有多少仅仅是为了要一个毕业证书而来的?我不需要把功课学的多优秀,只要不挂科就万岁,我只是为了要毕业证。这样的人毕业之后,左手拿着“来之不易的大学毕业证书”,右手拿着“老爸的力度”,就踏进了工作岗位,我想知道的是,这个单位还能维持多久就要倒闭了?一纸文凭打破了多少人成为上班一族的梦想,到底是他们想闲置在家,还是他们没有可以施展的空间。有多少人是为了上学而上学,有多少人把安排给他们的知识都学到了。 《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兰乔,他不喜欢死记硬背的东西,毕业证也是为了别人而考的,他只是为了学知识,到最后他没有属于自己那个要命的毕业证书,但是他却很有成就。但是,当今社会,不会像电影里那样唯美,你没有文凭,你就是等于被判了凌迟,一天一天的在被这个社会给吞噬。

我们一直忽视了一个重点,除了研究所外,很多工作并不需要太高深的理论知识,学习了很多的理论知识,却不具备工作能力,这种学非所用的现象造成了人才的极大浪费,也为很多人造成了就业困难。

2、侧重点偏差太大

从我们还是一个结合体的时候,我们的家长就开始为我们想,以后要上哪所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高中、重点大学… …发现没,他们所选的都是重点学校,因为我国教育一直过分强调“精英教育”,大量的资金投入到重点学校中,那些职业技校则经常被忽视。近些年来,考研热又持续升温,相形之下职业培训却不够发达。这种现象导致了很多技校学生无处发挥一技之长,就因为他们不是本科毕业证,所以总感觉永远比别人第一等。就因为太重视了文凭,大部分本科生迫于无奈,在毕业后再次考研,为了在工作岗位上能有提升,工资能有所增长。在研究生阶段,做了一些课题会获得一些实践经验,但由于学生只是想找到好的工作,对于理论前沿的探讨和发展不会有太大的热心,相反对于未来工作方向相关的知识却非常热衷。这种三心二意的态度使得学生的自身素质不会得到充分的发展。血多学生不清楚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清楚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只是看到大家考,于是自己也考。对于未来职业方向并没有很好的规划。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一个人的学术创新能力,这与工作能力是有这很大差别的。

二、学校制造的“机器”没有创造力

1、我们从小到大的所受的教育都是很没有创造力的,它是一种“填鸭式”教学法,老师会按照发给我们的教材,从第一页讲到最后一页,让你记住背下来,到考场上你按部就班的把这些东西写到该写的地方上去,你就是状元了;另一种“异曲同工式”,我们的教育数理化永远都是那样的题目,而且还有永远做不完的题,你不做还不行,因为考试就考那样的题;再一种就是“赌博式”教育,临近考试,老师就开始在课堂上开始估题,学生也会自己猜。老师学生之间互相封闭估题信息,不到秋之为霜则不会露根露底。如此教育的直接后果,就会扼杀了“人之初,性本善”的信念。

2、僵硬的教育在扼杀我们的创造力。

第二篇:读书的弊端

读书的第一个坏处,是容易使人理想化,说话办事不那么现实。书中世界是一个浓缩精华的理想世界,特别是文学名著,更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老沉浸在高于生活的氛围里,当然容易理想化。人们常说,某某书生气太浓,其实就是说那人太不现实,总按书中的理想眼光来看待现实社会。现实社会往往按一些约定俗成的“潜规则”运行,与书中的情景简直有天壤之别。过于理想化,就容易痛苦。

读书的第二个坏处是容易使人缺乏行动能力。凡是酷爱读书的人,讲起理论来,一套一套的,真要让他们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往往就显得手足无措了。西方近代科学,基本上是从实验室里发展出来的,在实验室里动手操作,是科学研究的常态。可我国的读书人却最喜欢吟风弄月,建立自己的实验室,他们连想都不会想,而且还喜欢批判近代科学造成的弊端,想要打倒“科学主义”。这种无知的狂妄,实在和读书读坏了有关。

通宵读书对身体有害,使免疫力下降。经常处于熬夜、疲劳、精神不振的状况,人体的免疫力会随之下降,感冒、胃肠感染、过敏等自律神经失调症状也会不期而至地找到你头上。而且经常熬夜带来的直接症候就是第二天上班头昏脑胀、注意力无法集中,甚至会出现偏头痛。

黄书,盗版书对儿童都不利。

如果是一个心术不正的人看书,不管看什么书,他吸收的总是不好的语言和思想。相反,是一个素质极好的人看书,他就会有选择性地看书,而且还会去粗取精,把好句好段和好的思想吸收了,不好的语言和思想就会被他排斥。要是两个心理完全不同的人同样都是看一本警匪书,心术不正的人看了,就会学着做案的手法,而素质极好的人看了,就会学着破案的思维。

那些不健康、对我们没有多大帮助的书,就不要看。要看书,就看一些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对我们学习、生活中都有帮助的书。这样的书就是好书,只有看好书,就不会毁了自己。有人把书比作了朋友,看好书,就是交好朋友,才会进步;则看不好的书,当然是交不好的人作朋友,那样你就会退步。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所以,只有看好书才会对你有益。 因此,我的观点是:开卷未必有益。 我真心的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有选择的看书。而不要因为看错了一本书,将自己引入歧途,毁了自己的一生。

尽管"开卷有益"是个成语,但我认为:如果盲目开卷,未必有益。

原因有四:其一,世界上既有真、善、美,又有假、恶、丑,书也不例外。如果我们好坏不分,选择了坏书则会使我们变坏。例如有些同学看凶杀、黄色之类书刊,手不释卷的,一旦走火入魔,便会无心上课。长期下去,就荒废了学业,有很多还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开卷有益吗?其二:就是改革开放,国门大开,各类书籍琳琅满目,可以说是要什么书有什么书,真是书海茫茫啊!如果毫无目的地读来读去,到头来也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毫无收益罢了。其三:就是不加思考地读书,如果只是拿着本书空读,不去体会文字的含义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去记一记优美词句,就算你读书真的“破万卷”,也只不过是个书橱罢了。其四:就是读一些闲书,例如看笑话书,如果读多了,只是在浪费时间。 开卷不一定有益,有时(假如读了坏书)会造成损害.像教育家徐特立说的:“有关家过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无益身心的事大多来源于读了那些坏书。当今社会上的一些少年的犯罪事实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就是被那些不良书刊污染了心灵,染上了不良恶习,导致最后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现在的同学可能都喜欢看武侠、言情只类的小说、书刊,有时会达到废寝忘食、手不释卷的程度,他们一旦看迷了书,便会走火入魔,那他们上课一心只想着书,没心思学习,成绩就会一落千丈。还有些人被书中的一些情节所吸引,模仿书的人物,有时还会走向犯罪的道路。这不是看书害了自己吗?这只是“开卷未必有益”中包含的第一层:开卷不一定有益。还有第二层。

其二就是,我们看书,要有选择。那些不健康、对我们没有多大帮助的书,就不要看。要看书,就看一些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对我们学习、生活中都有帮助的书。这样的书就是好书,只有看好书,就不会毁了自己。有人把书比作了朋友,看好书,就是交好朋友,才会进步;则看不好的书,当然是交不好的人作朋友,那样你就会退步。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所以,只有看好书才会对你有益。 因此,我的观点是:开卷未必有益。 我真心的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有选择的看书。而不要因为看错了一本书,将自己引入歧途,毁了自己的一生。

我认为开卷未必有益。诚然,读书可以使人增长知识,陶冶性情,修养身心,但“开卷”只是“有益”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汉代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既然是药,就具备两种功能:一是良药,药到病除;一是毒药,臵人于死地。不是吗?20年代的德国,不少人因看了希特勒的《我的奋斗》,受其不良影响而论为希特勒的殉葬品。“不好的书就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一点也不假,现在就有一部分同学迷上了武侠或言情小说,整天看那些庸谷怪诞的书籍,而把功课“丢”在一边,导致学习成绩一直往下降,最后造 成竹篮打水一场空。试想,“开”这样的书“卷”,能说是“有益”的吗?“一本好书胜过珍宝,一本坏书比一个强盗更坏。”因此,开卷是否有益,得先看开什么卷。

有位哲人曾说过,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时,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见书就读的人,而是会读书的人。有的人看书不认真思考,只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的随便翻翻,有的人去读不适合自己的书,有的人甚至抱着猎奇的态度去读书,试问,这样的“开卷”,又何益之有?

“开卷有益”这个成语,作为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自然有它的积极意义,但若作为“开卷”就“有益”的断语,却是不妥当的。

“书都读得来的人,还怕有什么做不来。”这句名言是说什么书都读的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那么,那个人如果看了不良的书,看过瘾了,可能会做出不良行为。

第三篇:无水洗车的弊端:

1.

2.

3.

4. 车体车体上常常附着许多细微沙尘颗粒,“无水洗车”时不可避免地会对车漆产生磨损。 ,“无水洗车”使用的清洗剂如果不能用水冲刷,长期沉淀可能会对车体造成腐蚀。 无水洗车”很难对车体的缝隙处和个别角落进行冲刷,从而影响洗车的整体效果。 价格与传统洗车相比没有优势,相对于一些出租车司机,传统洗车更实惠。 5. 无水洗车环保节水,社会效益很高,当今大面积去推广还有一定的市场难度,

想突破这种尴尬局面,需要执法部门加强行业监管,杜绝洗车偷用“便宜水”,在用水价格上不能打折,还需要消费者增高环保观念,树立节约用水意识,这样才干让环保、省水的无水洗车有更大的市场。

6.

7.

用时:

15分钟

事前要有专业培训。需要两人,一人喷清洗剂,一人在其后擦。

第四篇:中国的教育弊端

 中国现在还没有作好崛起的准备zt

一、”要像爱中华民族那样爱大和民族” 

据中文导报报道,今年8月21日到8月29日中国第二批247名高中生代表团访问了日本。 他们被安排住在普通百姓家中,还参加了由日本外务省举办的“日中交流漫画展”等活动。在访日活动期间,日方一位人员曾经这样发问:“通过这次访日,有谁想上日本来留学?” 当时就有4名中国高中生登上了讲台。一名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女同学说:“来到日本,我深深被大和民族的精神所吸引,今后要像热爱中华民族一样热爱大和民族。”当她说到这里时,引起在场的中国高中生的共鸣,场内响起一阵掌声。

教师节来临,本不想对我们可爱的教育工作者说点不中听的。可几天前的这个插曲让我感到骨鲠在喉,不吐不快。这里我不想重提我们中华民族在与“日本”这个岛国所做过的惊心动魄的生死纠缠后是怎样脱离正常轨迹,沦落为落后国家的;也不想重提日本是怎样对中国预谋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争,最后才由“不可救药的劣等民族”一下子加入西方国家的行列;也不想以南京大屠杀的特殊事例来解读日本民族性的本源;更不想以“烽火连绵起,仇杀未有期”来预测中日关系的未来!毕竟,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拥有足够智慧的民族,不应该从别人的不足中去获取欣慰;也不该通过对别人弱点的指责而掩饰自己的不足;更不该因为某种不必要的虚荣而声嘶力竭地为自己现状的不合理性强作辩解!

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强大,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不断地反省和改革精神。只有在反省中,一个国家才能知其危而得其安,知其亡而得其存,知其衰而得其兴,知其弱而得其强。只有在改革中,才能使腐朽尽荡而万物更新;兴廉反腐并激浊扬清;国法严明而天下归心,政通人和致使百废俱兴! 童言无欺,中国高中生在日本的讲话宣告了一个某些人不愿正视的问题:中国教育彻底失败!

二、中国的教育投资让人脸红

众所周知,美国的强大自然得力于他对教育的极度重视,为弥补她在理科教育的不足,她不惜重金收留各国理科方面的杰出的人才。日本国土狭小,自然资源贫乏。战后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腾飞,成为经济发达的强国,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非常重视教育,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教育投资的多寡是一个国家教育政策的根本体现,是这个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根本标志。正因为日本特别重视教育,因此也特别重视教育

投资。战后日本教育经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率是7.2%左右。这个比率,与美国不相上下,略低于英国的7.5%。

而中国教育经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率只有 2% !加上国民收入本来就不很高,其绝对值实在让人脸红!

毋庸置疑,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教育问题。以教育最成功的美国为例,80年代的一篇《国家处于危险中》的文章在美国大陆掀起了20世纪的第二次教育改革。针对自己教育体系中的重文轻理的问题,美国下上了大力气狠抓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基础教育。从80年代中期开始增设了教育部,之后不定期地召开各州州长峰会,专门研究教育问题。可见教育是每一个强国的立国之本,兴亡之途。

教育不仅深刻地作用着一个人的一生,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命运。国家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的关键就是教育。我们这样一个正在全面谋划自己未来前程的民族,是否应该认真审视我们为孩子们提供的教育环境?

如果说这批访日高中生所受到这样的一种教育实在是个人和民族的悲哀,那么在中国落后地区的几百万辍学者的命运更是不幸中的不幸。国家浩浩荡荡的“希望工程”每年国家的拨款才一千万元,加上民间的筹款也不过一个亿,平均到每个中国人手里才只有几分钱!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的结果,真正受益的人只是他们中很少很少的一小部分。。。

我们不妨和象牙宝塔之上的清华、北大的情况作一个比较,为了支持北大、清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尽管北大、清华所得到的资金已经高于一般院校了,国家还另外多增加三年累计拨款36亿的“外快”,尽管得到如此巨款的两校教师可以没完没了地公款旅游和大吃大喝;尽管校方可以一掷百万来聘请名不副实的外籍教授;尽管他们的出国学生数量还远远比不上一个不拿国家一分钱的民间学校“新东方”;尽管他们未的出国学生中的大多数也是流入了外企去“曲线救国”。。。但北大校长许智宏还是宣扬:国家的这点钱对北大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来说还-远-远-不-够!是的,若要和政府部门公款吃喝的6000亿相比,清华、北大只不过是在中国这个贫穷的庄稼汉的大腿上仅仅拔掉了一根汗毛而已!

三、没有弱智的孩子,只有弱智的教育

相对于联邦政府将财政收入的4.4%、各州也有33.2%的税收用于教育的美国,中国的只有2%的财政用于教育也许只是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但近来接二连三的中小学教课书事件更是让人一头雾水了。

我们知道爱国主义是人们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的思想、行为和感情,是调整个人与国家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国家和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精神之柱。 不管是作为世界强国的美国,还是雄心勃勃的日本一直重视对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美国的爱国主义重点在培养美国精神、树立国民的自尊自信自豪感、培养好公民以及润物无声的渗透式教育方法最具时代特点。美国一直通过宗教信仰渗透、大众传媒渗透、节日庆典活动渗透、生活环境渗透等社会性爱国主义教育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更重要的是,从幼儿园到第十二学年的家庭、州史、美国史、公民或世界文化、世界史、美国政治等课程内容让青少年了解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祖国,让美国精神及爱国理念随之沁人心脾。“历史科”是美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授美国精神的重要途径,比如,美国现行的中学历史教科书《我们美国人》向中学生讲述了美国的起源、发展和强大,增强中学生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信心和使命感。

与修改和平宪法同一手法,日本教育部正开始检讨修改教育方针,要以灌输“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来恢复战前教育,培养孩童的爱国心。今年年初日本教育部特地增加了道德教育的教学费用。与此同时,日本教育部首次在各个小学,中学发布一本称为“心之教育”的国家规定教材。内容包含了灌输“精忠报国,以国为重”的思想。对于日本政府这个“强国”教育方针,一些有历史学者都忧心忡忡。他们指出:“这将是日本回复战前思想,主张提倡战前‘一亿人民一条心’的开始。”

无独有偶,中国上海也为中国学生改写了一本“忘掉过去,梦想未来”新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在这本教科书中J.P. 摩根、比尔·盖兹、纽约股票交易市场、美国太空船、日本子弹列车都出现在新版教材的显着位置,教材教材中甚至包括有一篇讨论领带如何流行起来的课文。这本新版的历史教材删去了毛泽东、长征、殖民侵略和南京大屠杀这些内容。更荒唐的是,教材还跳过了一些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秦始皇、改朝换代的著名起义、宁死不屈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一些解说旧风俗和服饰的无聊文章和某个人物的“三个代表”。最令人气愤的是,代表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毛泽东只是在解说降半旗的礼仪时才被提及!

身为新版教材的作者之一的周春生说,新历史课本“并不是为了迎合某些人的政治宣传”,而是为了反映教育思想上的改变。他说:“我们写课本并没有政治动机。是为了让历史研究更加主流化。”

一本中国的“爱国主义”教材不去进行培养中国精神,不去树立青少年的民族自尊、自信和自豪感,反而去迎合外国人的“主流化”?! 可见中国没有弱智的孩子,只有弱智的教育!

四、人欲横流 物欲横流

中国目前的现实就是社会群体腐败,国家精神颓废,人欲横流,物欲横流。

“教授也是人么”,这句话已为当代师表的堕落找到合法依据。朱老夫子的“身死事小,失节事大”早已不管用了。在各种利益的熏陶下,各种狗屁不通的“首席专家”、“社会精英”粉墨登场,当代教师爷们不仅思想浅薄而且还人格匮乏,更可怕的是一些教师直接在学生头上敲诈勒索。学生为了学分、入党、毕业、考研和工作各方面关照,送礼如同家常便饭;一个报考美术学院的考生,其父是企业老板,为了买通关节,请客和送礼达七万之巨。尤其那些不得志的教师,他们打学生的主意是那样的露骨和肉麻,甚至到了荒唐的地步,有的居然主动相约遇上麻烦的学生上门“谈谈”,学生自然不能空手登门。在权力、金钱及关系的导力下,中国的高等学历文凭令人堪忧,一些大学为了功利,乱送头衔,导致“博士、教授”严重泛滥和贬值;知识分子自然丧失了学术和学者应有的尊严。当今的硕士博士都是“关系户”居多,真正硬来硬的人寥寥无几,来点“感情投资”已成“导师作风”。

在积极响应“一切向钱看”市场的号召下,以及在“玩一把就死”哲学口号的倡导下,女大学生也毫不逊色的投入这一新兴的“第三产业”,她们以自己年轻的肉体作为资本,参与绑大款的行业。同时对社会绑款族的色情业构成一种竞争冲击。而对于款爷们来说,女大学生不仅年轻美貌,而且相对单纯可爱,能够随叫随到和容易摆布打发,同时能够抬高款爷的“品位”。如今大款们,已不再是外国洋人和港台商人的专利,与本土的大款相比,他们出手显得缩手缩脚。中国的款爷也不纯是商人,贪官污吏更是不折不扣的“大款”,这类款爷是女大学生梦寐以求的对象,只是官吏作风向来都是躲躲闪闪,一般都不大公开(耳迪:中国大学园“众生相”)。

那些在商场官场成功的中年男子与年轻女性容易走到一起,而男青年和中年妇女成了受冷落的失意年龄段,性要求得不到应有的满足,没有经济条件或才表优势的男生,通常被绝对打入情爱的冷宫。高校本来就男生多于女生,配对机会偏少,由于经济、住房、身体等诸多条件因素,女生倾向校外谋求性爱与情爱的出路,尤其出众的女生都被社会上的成功型男性挖走,正如男生常常抱怨那样:漂亮的嬲不上,嬲上的不漂亮。如此一来,男生的失落、不满、愤怒、叛逆就不足为奇了,时下常能看到的是他们半死不活地唱着:“我的心--心太软-太软-太软 。。。”

医院为了提高收入就实行承包制,各科室都有硬性指标,完成有奖,否则严罚。各个科室为了完成指标,开大处方、收红包、吃回扣、增加各种隐性收入,乱收费就是这样来的! 而医院往往每年都提高各个科室的经济指标,这样更进一步加剧各个科室的乱收费。而完成指标给医院领导和卫生局就很长面子。卫生局又从医院强行拿走医院大部分收入。这样,医院利润越高,卫生局就获得更大利益,而医院更大利润就只能是患者买单。这样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还有,许多领导干部门诊就诊、住院不要钱,医院拖欠的太多了,只能是老百姓买单。如今抱怨或声讨天使变魔鬼也只能一泄大伙心中的怒火,至于根本问题并不在这些“白衣魔鬼”们。 这些基本民生问题不解决,何谈崛起?!

五、结论

一个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复兴最根本的基础就是国民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国家的凝聚力,除领袖人物以身作则外,爱国主义教育尤为重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这四个“不”:不息、不淫、不移、不屈, 就是曾经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牧羊守节的苏武、宁死不屈的文天祥、精忠报国的岳武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的鲁迅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人物和民族的脊梁。正是有了他们和他们代表的民族精神,我中华民族才有“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才有我中华儿女雄赳赳气昂昂披挂出征,横扫美国为首的一十六国联合国军以云山、长津湖、平壤和汉城。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立国之本,岂能为迎合“主流”而丢掉?!

一个国家能否强大就在于当政者能否雷厉风行、旗帜鲜明地顺从民意、改革弊端;以身作则、赏罚分明;废除特权、以民为天。新中国禁毒禁娼也就用了一夜的时间;日本明治天皇变法图强也就用了35年的时间;俄国彼得大帝从变法到成为强国也只用了21年的时间;在崛起的过程中随之而来的就是爱国热情的空前高涨、民族精神的爆发和激荡、经济的成倍增长、新文学新文化的兴起。。。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近30年,并未有明显的以上征兆,看来中国并没有作好崛起的准备!

我们中华民族有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更不乏那些怀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志的仁人志士。只要我们敢于拨乱反正、勇于改革,以民为重,官为轻;以责为重,以权为轻;以德为重,以名为轻;以国为重,以家为轻;克己奉公、甘于奉献,以良好的形象取信于民。卧薪尝胆、简政强军,就一定能重铸中华民族的鼎盛和辉煌,中国一定会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强国!

永不言败!

第五篇:家族企业的弊端

家族企业是指企业所以权主要由家族成员控制,领导层的核心位置由同一家族成员出任,并直接或间接掌握企业的经营权的企业。

一、我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落后

家族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缺乏认识,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意识是用人的前提。大多数家族企业受传统人事管理影响深刻,不能轻易摆脱传统观念束缚,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同于人事行政管理部门,把人力资源管理等同于人事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缺乏系统培训和学习,管理方式仍然停留在“人”和“事”的琐碎事务上;把员工看成是企业的成本负担,缺乏长远的开发和培训意识。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随意性

家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科学预测和长远的战略规划,不能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员工任用上任人唯亲,采取家族式的经验管理和伦理管理;对员工缺乏系统的规划使用和开发体系,对创业元老缺乏有效的安置和使用,没有有效的培训计划和时间规划,不健全的激励机制和不健全企业文化,导致人才流动频繁和人才流失严重。

(三)人力资源激励不足

如果要使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发挥最大的效力,那么就要给员工提供足够的激励,激励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在大多数家族企业中,企业的利润是按资金投入的比例分配的,员工无权分配企业的剩余价值,他们只有工资,这样就不能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即使有的管理人员比较得企业主的器重,也就是多得些奖金,缺乏精神激励。

(四)人力资源开发不足

在家族企业中存在重血缘、轻外人的培训模式主要是受业主狭隘的用人理念造成的,家族血缘关系和信任心理,使业主认为家族员工是自己人,把培训的精力和资本花在自己人身上“肥水不流外人田”。 重利用、轻投入的培训模式是家族企业倾向于直接利用“现成”的人力资源,不愿意、不舍得对人力资源进行时间和资金上进行培训投入。

(五)优秀人才流失严重

家族企业的任人唯亲而非任人唯贤,家族企业的关键权力均为家族组织的核心成员把持,家族掌握了对企业的绝对控制权,人力资本主要在家族内部封闭运作、体内循环,外部人才被排斥在这个封闭运作圈之外,很难融入企业的运作体系中去。即使进入核心管理层,其职位权力很难获得制度化的保障,不能进行独立的决策,因而优秀人才流失严重。

二、我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家族文化的影响

传统的家族文化影响着企业主的思维模式与企业管理经营模式,在家族企业中,家族内部成员与非家族成员在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上有很大的不同,形成鲜明的两个群体。家族内部成员往往把自己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内部人之间有很强的信任感和凝聚力。而非家族成员则被边缘化,与家族成员间有明显的隔离层,感觉不受信任,对企业缺乏忠诚。

(二)社会诚信制度的影响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间不长,一些法律规范尚未完全确立和有效实施,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由于社会处在转型期,尚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混乱,没有树

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义利观,反映了我国目前市场环境缺乏信任机制。社会诚信意识的缺乏,导致企业主或家族成员不信任外人,害怕失去控制,因而企业监管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任人唯亲,重用亲信,忠诚度高的人,从而防止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道德风险。造成了家族企业在选人、用人、留人、培训与评估上内外有别的局面。

(三)忽视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指的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凝结起的一种文化氛围、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境界和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是使家族成员和非家族成员站在同一战线上的有效手段,它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高层人员忽视了如何挖掘和发挥企业中非经济因素的作用。企业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理论,家族企业却忽视了对员工的培养、考核、任用、晋升和奖惩,忽视了人的精神素质的培养。

(四)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不健全

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需要提供足够的激励,激励的方式有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但是家族化管理的企业对外聘的管理人员往往存在激励不足的问题。外聘人员一般只能享有劳动收人,即工资,不能参与增量分割,没有体现人力资本的作用,抹杀了员工对企业的积累性贡献。因此员工很少主动为企业着想,缺乏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企业的忠诚。

三、改进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产权关系清晰,所以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对于家族企业来说,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制约了其发展。只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力资本产权不明晰的弊端,也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制度可以遵循,也使企业主有制度约束,这样才能确保其决策科学,以推进企业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人本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价值观。家族制企业必须摒弃把人当作“物”加以利用管理的思维模式,确立将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最主要资源的人本管理理念,尊重员工需求,关心员工的成长与发展,重视员工的主体性与参与性,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双赢。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我国大部分家族企业长期以来家族文化与企业文化不分,实施的家长制约束下的行为规范,成员之间以亲缘关系为纽带,以维护家族和个人利益为目标。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家族企业要获得长期的发展,不仅要注重企业硬指标的建设,更要着力于企业软实力的建设。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但可以激发全体员工的热情,统一企业成员的意念和欲望,齐心协力的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努力,而且是留住和吸引住人才的一个有效的手段。

(四)提高内部管理的结构化水平

通过形成明确的规章制度来提高企业内部管理结构化水平是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的关键。对家族企业来说,首先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和未来的实际需求,制定人力资源的获取、利用、保持和开发策略;第二,扩大招聘范围,打破人力资本的封闭运作体系,不称职的家族成员要退出经营,面向社会吸收更有价值的人力资本;第三,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包括对员工的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和素质评估,并以此为依据公平地实施奖酬;第四,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计划,开发员工的知识与技能,使其所长与公司所需相一致,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目标。

(五)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和约束机制

家族企业应该放下血缘、亲缘关系,建立全面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在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下,从德、能、勤、绩各方面考核员工,约束员工的行为,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其次是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把企业管理纳入制度化渠道。

(六)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势在必行,包括正常的薪资激励,工作内容激励,最重要的是进行授权激励与精神激励,可以实行股票期权制,把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结合在一起,促进企业的发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生优秀作文环保下一篇:心态话题作文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