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课堂教学实录

2024-07-02

散步课堂教学实录(精选8篇)

散步课堂教学实录 第1篇

(一)开端激趣、相机引入

师:很高兴能和咱们班的同学结识,我也很愿意成为你们的朋友,并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在共同的学习中成为老朋友。我想问大家生活中的问题,不知同学们散过步没有?

生:(齐)散过。

师:散过步的同学请举手。(全部举手)那么你和谁在一起散过步?

生1:和爸爸妈妈。

生2:和同学。

生3:和爷爷奶奶。

师:但不知散步的感觉如何?

生1:高兴。

生2:快乐。

师:怎样的心境?怎样的感觉呢?

生:心里很平静。

生2:很安定。

生3:淡泊、宁静。

师:喜欢散步吗?

生:(齐)喜欢。

师: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初中语文第一课《散步》作者莫怀戚。(板书)看课题你能联想到散步的哪些问题?

生:在散步的过程中,一家人互相关心爱护。

师:你预习得很好,从文题上就能联想到这一点吗?

生1:不能。

生2:想到什么人散步,在什么地方散步。

生3:在什么时候散步发生了什么事?

师:很好,同学说的正好提到 记叙文 的六要素: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散步,发生了什么事,要想知道,还得读课文。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从日常生活入手,谈到散步,谈到散步的心情,谈到联系到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这样一方面因为提到学生熟悉的生活而兴奋,另一方面对下面如何学习这篇散文起了提示作用。]

二、研讨学生,确立目标

师:现在我们面对一篇文章,不但要学会,还要会学,这谈到一个学法的问题,那怎么学习呢?

生:文章写了什么事,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师:你的意思是理清思路,看看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生:仔细阅读句子,体会作者的感情。

师:好,要细细品一品句子,赏析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生:要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师:三位同学说的都对,那么应该怎样解决,总要有个顺序,请同学们排列一下学习顺序。

(生交换意见后都认为是生3,生1,生2)

师:今天怎样学习这篇文章,请同学们当领导,请看屏幕 (放置卡片于屏幕上显示)

请同学朗读目标l 、2、3、

生:学会学习

学习目标:

1、积累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理解词语在语境中含义。

2、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祖孙三代互敬互爱的思想感情,学习尊老爱幼的美德。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做的不再是出示学习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说出该学什 ,怎样学。充分体现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意识,不但要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

散步课堂教学实录 第2篇

背读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年轻的经典。它的作者是一位还活着的著名作家莫怀戚。

【投影展示课题和作者】

师:莫怀戚是重庆师范大学的教授,是当年王老师的老师。(生惊讶。)师:很有名士风范的一位才子。穿着不讲究,当时不用手机,家里不安装电话,不开会。他第二天如果要讲座,头天晚上学生就开始抢占教室位置。他讲课啊,舌绽莲花,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啊!随手写下一篇小文字,就成了经典—— 【投影展示】

《散步》这篇年轻的、朴素的短文,同时入选大陆、香港、台湾等各地中学教材。获得无数人的喜欢。它已经成为传奇。师:请读第一句。生读:我们在田野散步。

师:这是一幅多么神奇的画面!老师年龄越大,就越觉得神奇!(师画板书。)

师:这是篇精美的短文。课前我邀请了我们班朗读特别棒的王智鹏同学跟老师一起为大家背诵这篇美文。请同学们欣赏评价哟。(生热烈鼓掌。我和王智鹏配乐背诵。一人一段。我们都很动情。)第二部分

咀嚼“我们” 师:今天我们就聊这幅图画中的三个关键词。好,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我们”。“我们”有哪些人? 生:我,母亲,妻子,儿子。(师板书。)【投影展示】 聊一聊“我们”:

“我们”中的每一个人„„

师:介绍一种聊的方法。俗话说“言为心声”。一个人说的话最能表达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现在我们就用演读的方式来聊。你觉得谁挺有意思,你就把他的话读好,并且点评几句。【投影展示】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生:我觉得孙子是个可爱的人。师;你得把孙子的可爱读出来。(生读。)

师:还不太可爱。回到小时候,四五岁,五六岁的样子,寻找那种感觉。注意重音。

(生再读。注意了重音“也”。众鼓掌。)

师:你觉得这个孙子就仅仅是可爱吗?角度可以丰富一点儿。这么说话,这个孙子真

!不要再用“可爱”这个词语了。生:这个孙子真聪慧!生:这个孙子真灵气!生:这个孙子真狡黠!生:这个孙子真善于观察!生:这个孙子真善于提炼!„„

师:是,别看这一小段话,其中可有很丰富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的天赋呢!就用你们的词——!(师板书“慧”。)师:请继续发言。生:我喜欢文中的“我”。师: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你的喜欢。(生读。)

师:我听出了体贴。除了体贴,你还想传达其他的吗?(生再读。)

师:我还听出了温柔。(生再读。)

师:哦,我还听出了坚定。你来评价一下这个“我”。生:“我”很孝顺,很理解老人。生:“我”很理性,知道自己的责任。生:“我”很顾全大局,他爱家里的一切人。„„

(师板书“孝”。)

生:我喜欢故事中的“母亲”,我觉得她也是特别可爱的人。师:给你表演的机会,你的读要有动作。

(生表演: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众笑。)

师:像个老人,表演很传神。解释一下,干嘛喜欢“母亲”呢? 生:母亲很慈祥,疼爱孙儿。

师:仅仅是慈祥吗?他为什么要“改了主意”呢?

生:母亲很理解儿子的难处,他不想让儿子不好办。她很开明。生:她特别善解人意,能够感受所有人的感受。

师:哦,一个开明的母亲。不是每一个老人家都这样通泰哟!生:我觉得奶奶也很热爱生活,她是真心实意想走走小路。„„

(师板书“慈”。)

生:我觉得“妻子”也是可爱的人。可是她没有说话。师:你可以帮助她设计一句话呀!【投影展示】 我说:“走大路。”

妻子说:“

。” 生:妻子说:“听爸爸的话。” 师:有点儿生硬!大概儿子会不高兴。生:妻子说:“奶奶要走大路,我们就走大路。儿子,要懂事。” 师:大家觉得这么表达好吗?当媳妇儿可不好当。生:不好。这么说奶奶会比较难堪,家庭气氛就紧张了。生:我也觉得不好,显得这个媳妇儿好像心中有气。

师:媳妇可能会怎么说,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中其实是有提示的。哪句话?

生: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师:聪明!大家琢磨一下,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投影展示】

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师:可不可以这样表达—— 【投影展示】

妻子呢,她总是听我的。妻子呢,她总是在外面听我的。

生:不好。我觉得作者是在强调“在外面”。生:妻子总是很给我面子。生:妻子很贤惠。

师:“在外面”可以删掉吗?

生:不能。妻子只有“在外面”,才“总是听我的”,在家里不一定。师:那咱加一句。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但是,在家里——

生:我总是听她的。生:我有时候听她的。(众笑。)师:你觉得这矛盾吗?

生:不矛盾。在外边他们的身份比较复杂,不仅是夫妻,还是媳妇呀,儿子呀,母亲呀,父亲啊,他们顾及的东西比较多,要互相关照,互相提携。做妻子的要给丈夫面子。可是回家就不一样了。回家他们是夫妻,没有外人,妻子在丈夫面前犯点混是可以的。

师:你好懂爱情哟!小小年纪就这么有智慧。爱情确实是需要经营的。(众笑。)那好,再来试试,妻子会怎么说。

生:妻子说:“如果你跟着奶奶走大路,就给你一块糖。” 生:不好不好,这是哄小孩子。田野里也买不到糖啊!(众笑。)师:对,教育最忌讳糊弄小孩子。处处用糖来收买也不恰当。生:妻子说:“爸爸想的跟我一样。就走大路。”

师:“丈夫”倒高兴了,“儿子”恐怕还是不太高兴。你得思量,这话啊,得方方面面听起来都舒服,都没有压力。生:妻子说:“这回咱们走大路,下回走小路。”

师:这句话说得不错,有水平。做个好媳妇儿,真得动脑筋,有智慧,多修炼啊!„„

师:也用一个词语来评价一下这个妻子。生:贤惠。(师板书“贤”。)

师:这就是“我们”。同学们,当你读“我们”这个词语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感觉? 生:温暖。生:安全。生:幸福。生:有归宿感。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美好的感受,带着“慈爱”、“孝顺”、“贤惠”和“聪慧”来读。

(生读:我们在田野散步。)

师:这种写法啊,我们可以这样归纳—— 【投影展示】 神奇的写人技巧 一“言”可传神 无“言”亦传神

第三部分

咀嚼“田野”

师:“我们”散步的地方啊,特别值得研究,不是马路上,不是小区里,不是公园里,而是在—— 生:田野上!【投影展示】

聊一聊“田野”„„

师:田野!现代人离田野太远了,让我们走到田野里边去——谁能用朗读把我们带到田野中去呢? 【投影展示】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树上的嫩芽也密了;

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 生命。

(生配乐朗读。)

师:多么美妙的声音!听的我的心都要醉了。这是我们的田野,更是母亲的田野,母亲看到了—— 【投影展示】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配乐朗读。强调用欢欣的语气来读。重读“金色”、“整齐”、“水波粼粼”。)

师:多好啊,继续—— 【投影展示】 就这样,我们 在阳光下,向着那

菜花、桑树和鱼塘 走去

(指导学生深情地读。)

师:这幅田野里的画可美!可神奇呢!菜花?你的头脑中会蹦出什么诗?儿童疾走——

生: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师:梅子金黄杏子肥—— 生:麦花雪白菜花稀。

师:有菜花的地方有生趣呢!桑树更美。我们常说“沧海桑田”,干嘛不说“沧海桃田”呢?“桑”在中国文化中是有特殊的意义的。开轩面场圃—— 生:把酒话桑麻。师:待到重阳日—— 生:还来就菊花。师:狗吠深巷中—— 生:鸡鸣桑树颠。

师:中国古代有一位美女叫罗敷,是跟我们班石嘉慧一样漂亮的女子,汉乐府中写她的美,就写她“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有“桑”的地方就有—— 生:人家。

师:有桑的地方,就有生气,就有—— 生:和平呢!

师:鱼塘呢?池塘生春草—— 生:园柳变鸣禽。师:半亩方塘一鉴开—— 生:天光云影共徘徊。师:所以,当我们—— 【投影展示】 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生朗读。师板书。)

师: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鱼塘走去,就是向去!

生:向和谐走去!生:向快乐走去!

生:向红红火火的生活走去!生:向美丽走去。生:向幸福和美满走去!

师:进一步想想,如果没有这些景物的描写—— 【投影展示】

如果没有这些景物描写„„

生:如果没有,那种春天的气息就没有了。

生:如果没有的话,文中洋溢的那种温情我觉得也淡多了。生:如果没有,字里行间的生命力就没有了。

生:必须有,为后文“走大路”还是“走小路”做铺垫啊。生:有了这些景物描写,我觉得这篇小文章就显得厚重了,好像有许多东西值得挖掘。„„ 【投影展示】 奇妙的景物描写

春天的气息被渲染出来了 

幸福的心境被衬托出来了 

推动情节发展的细节被铺垫出来了 

多元深刻的主题被暗示出来了 

„„

(生诵读,做笔记。)第四部分

咀嚼“散步”

师:我们一家人在田野里“散步”。【投影展示】 聊一聊“散步”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还经常散步吗? 生(沮丧地):很少散步。

师:是啊,老师也是。想想挺可悲的。现代人啊,一直在奔跑。小时候,就不能输在—— 生:起跑线上。

师:何止是起跑线?中国人简直害怕任何一个阶段的落后。所以,大家都跑啊,跑啊,争先恐后,你争我夺。最后,就都堵在高速公路上了。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世界上最近的距离——因为你在五环,我也在五环。可就是见不了面啊!(众哄堂。)

师:什么是“散步”呢?散步不是跑,不是跳,不是追,不是捱,不是挪。是一种挺美好的“走”。什么样的“走”才算散步呢。课文最后一段告诉了我们这个生命的秘密。快去找—— 生: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师画板书“慢、稳”。)

师:对,慢慢地,稳稳地,仔细地走,聚精会神地享受美景。这是多么美妙的生命状态!这么美妙的生命状态也是作者用富有“慢慢的、稳稳的”的风格特点的文字表达出来的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投影展示】

《散步》的文字风格是不是也是“慢慢的,稳稳的”呢?

师:为了帮助大家思考,老师给点儿帮助。请同学们睁大眼睛观察下边这组句子。【投影展示】 第一组句子: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师:这些句子具有相同的特点,句中有的词语可以删掉?请你研究一下。

生:是那些“我的”。

生:对,所有的“我的”都可以删掉。【投影展示】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指导朗读删掉“我的”后的句子。)师:真的可以删掉吗?

生:我觉得不能。删掉之后就显示不出“我”的重要性。生:不能删掉。删掉就显得表达很急促了。

生:不能删掉,删掉就和那句“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形不成呼应了。生:删掉之后就没有自豪感了。

生:删掉之后感觉这家人就没有那么团结了,也没有那么温暖了。师:再读这个“我的”,除了你们说的,对于父亲而言,还有一种重要的东西在其中呢!(生朗读。)

生:是责任和担当。当父亲说“我的”时,就是把家庭的责任全部挑起来了!

师:真好!真好!你能够朗读出来,说明你也是一个有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好孩子。同学们,适当的重复就是一种表达的“慢”和“稳”!语言形式帮助了作者表达情感。我们再看一句。请不要看书,自己独立思考。【投影展示】

我的母亲

高大,很瘦,不算重; 儿子

很胖,幼小,也轻:(生自由练习,各有高下。)师:原文中是这样的—— 【投影展示】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

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生朗读。)

师:琢磨一下,这个句子在形式上和内容上有什么特点? 生:它们是前后对应的。生:有点儿像对偶句。生:显得特别整齐。生:意思也是相对的。„„ 师:类似的句子在全文中还不少。找找看。

生: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生: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生: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生: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师:真好!又快又好!你在朗读这样的句子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很优美。

生:我觉得吧,特别和谐,这些句子跟作者一家人一样团结。(众笑。)生:读起来也有一种安全感。

生:它们好像支撑在一起,构成一个温暖的家。师:说得好有创意。

生:这些句子也是慢慢的,稳稳的。

师:如果要用一种图形来形容这样的句式的特点,你选择哪种图形?正方形?圆形?梯形?三角形?直线?弧线? 生:我选择对称图形。师:对称图形给人以安定感。生:我选择圆形,圆圆满满。

生:我选择三角形,老中青三代互相支撑着。

师:这个想法有创意!老师选择的是“圆形”,我还给这种句式命名了—— 【投影展示】 神奇的圆形句式 内容相呼相答 形式相扶相持 思想相辉相映 情感相融相生(生读。)

师:这就是“慢慢的”、“稳稳的”语言,“慢慢的”,“稳稳的”散步,“慢慢的”,“稳稳的”情怀。现在,也请你慢慢的,稳稳地去读出,背诵出你最爱的句子吧。【投影展示】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生自由读背展示。)第五部分

总结收束

师:真好!真好!听着你们的诵读,老师的心也开始散步了。田野上的一切,使作者想起了一样东西——生命。而书内书外的这一切,又使你想起了哪些东西呢? 【投影展示】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这一切还使人想起更多——

生:责任。生:爱。生:传承。生:温暖。生:担当。生:还是生命!„„

(下课铃声响起。)

师:孩子们,让我们,就带着这样的感悟,在那阳光下,朝着我们生命中的菜花、桑树、鱼塘,走去,慢慢地,稳稳地走去吧!【投影展示】 我们 在阳光下,向着那

菜花、桑树和鱼塘 走去

《散步》教学案例 第3篇

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上播放“妈妈, 洗脚”的公益广告)

师:同学们, 每当老师看完这则广告, 眼中总是蓄满泪水, 你看了有何感想呢?

(老师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 从学生最动情处谈起, 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

生1:我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生2:我明白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

师:是呀, 爱是社会的主旋律, 社会因为有爱而温暖, 家因为有爱而温馨, 让我们陪同莫怀戚先生一家去散步, 去感受到他们一家人的互敬互爱吧!

[评]教师巧妙引导学生体会爱的重要, 并自然过渡导入新课, 让学生有跃跃欲试走进文本的欲望。

二.初读感知

(多媒体播放:《春江花月夜》的曲子)

师:请同学们伴着优美的音乐朗读课文, 要读得准确, 清楚, 连贯, 同时想一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专注的朗读, 师巡视全班)

生1:我读出了一家人散步的事, 并且发生了争执。

师:你读得很用心, 那么发生了什么争执?

生2:母亲要走大路, 儿子要走小路。后来“我”听母亲的, 走了大路。

师:你读得很认真, 而且理解得很深刻

生3:我们在田野散步:我, 我的母亲, 我的妻子和儿子。老师, 我认为这句话能概括文章内容。

师:你真是慧眼识真, 善于抓住中心句来概括中心, 值得表扬。

让我们一起朗读这段话 (生齐读感悟)

[评]教师首先引领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朗读文本, 并指导学生正确, 清楚, 连贯的放声朗读课文, 在比较, 思索, 探索中与文本对话, 整体把握文意, 初步感受触摸文章跳动在字里行间的亲情, 感受扑面而来的和谐, 幸福, 美满的温情。

三.品读人物

师:同学们, 走进《散步》, 我们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 花虽不名贵却很雅致, 如果你手中有一束花你会送给文中的哪个人物?

请同学们再次动情的朗读课文, 说说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从文中哪些语句看出来?

(教师话音未落, 学生已兴致勃勃地品读课文, 准备交流)

生1:我喜欢作者, 因为作者孝敬母亲, 从文中“我决定委屈儿子, 因为我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师:“我”伴同儿子的时日长, 言外之意“我”伴同母亲的时日怎么样?

生齐答:短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2:从第3段“今天的春天来得……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师:哪个词最能打动你的心?

生2:“熬”, “熬”不仅写出了母亲度过严冬的艰难, 而且表现出我高兴的心情。

师:你能读出作者的这种情感吗?

生2 (读)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师:能否把声调读得低沉些, 读出那种煎熬?

生2:再读, 重读“熬”字。

师:读出了作者的情感, 真好!谁接着送花?

生3:我想把花送给文中的母亲, 因为母亲爱孙子。

师:仅仅是爱吗?能不能用一个更准确的词语表达?

生3:疼爱

师: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请刚才那位同学接着说吧。

生3:从第7段, 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 变了主意。

师:哪个词最能表现母亲的性格?

生3:“摸”。

师:是呀, 多么温柔的动作, 多么慈爱的语言, 这句话是对慈母的最好的诠释。那么, 有没有想把花送给妻子的?

生5:我喜欢文中的妻子, 因为她是个贤妻良母, 很温顺。

师:为什么这样评价妻子呀?

生5:因为课文中她一句话都没有说呀!

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那么, 文中的儿子呢, 谁喜欢?

生6:我喜欢儿子的聪明, 在课文第5段, 儿子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师:你读出了儿子的天真活泼, 瞧, 这一家人真可谓和和美美, 互敬互爱呀!

[评]学生感悟, 体认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所蕴含的情感从来就是培养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举措。在阅读教学中, 品词析句是触摸作者丰富的内心, 感受作者跳动的思想, 揣摩作者思维的过程。

教师设计“鲜花送给谁“这一环节, 让学生再次走近作者, 走进文本, 分析了母亲慈爱、“我”孝顺、妻子贤慧、儿子乖巧的人物性情, 从而透过语言文字的躯体, 透视文字的灵魂, 体会作者真情的流淌、生命的呼吸, 与作者情感达到共鸣。

四.质疑问难

师:是呀, 在散步中我们感受了沁人心脾的花香。那么, 在反复朗读中, 我们有什么困惑吗?说一说吧!

生7: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 就是整个世界?”

师:谁能为他解惑呢?

生8:我认为一家人和睦, 所以是整个世界。

师:是呀, 一花一天国, 一家就是一世界呀, “我”作为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 责任重大呀!

生9:为什么说“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师:描写初春的景色与生命有关系吗?

生10:这段话描写了新绿, 嫩芽, 冬水, 表现了春天的生气勃勃, 所以让人想到生命。

师:由此, 我想起了朱自清的《春》中的几句话, 我们一起背一背吧!

生齐背: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 花枝招展的笑着, 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领着我们向前去。

师:同学们的记忆力真好, 在合作中我们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感受到了“众人团结有力量”!

[评]《课标》要求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自己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师精心设计疑读的环节, 让学生又一次亲近文本, 读出自己的理解, 提出自己的疑问, 并借助文本自主探究。每一句话都是一颗心, 凭借语言文字, 在思维火花碰撞中, 学生体味文本的情理, 感受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意境和深刻哲理, 掂量成熟生命肩上的重担, 受到心灵的震颤, 从而加深对作者情感的体会, 获得思想的启迪, 精神的洗礼。

五.爱的表达

师: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生活处处有风景, 让我们做个有心人, 讲讲自己身边动人的亲情故事吧!

生11:我读了朱自清的《背影》, 文中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时的情节很感人。

师:你很善于积累!

生12:一位妈妈担心天冷儿子睡觉时冷, 天天为儿子提前暖被窝。

师:多么感人, 真可谓“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呀!

生13:5.12地震中一位母亲躬着身体, 怀里藏着孩子。

师:母亲是最无私的。

……

师:是呀, 亲情无价, 爱心永存。此刻你想对家人说些什么?

生14:爸, 妈, 我爱你们!

师:让我们不要吝啬自己语言, 每天对爸妈说一句“我爱你们”吧!并将此赋予行动。是呀, 如果爱是左右手, 就该一只递给孩子, 一只递给老人;如果爱是左右手, 就该一只递给历史, 一只递给未来!同学们, 你们就是祖国的未来, 愿你们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多媒体播放歌曲《让爱天天住我家》)

[评]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拓展延伸, 将本节课堂活动推向高潮。请学生讲述一个个动人的亲情故事, 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 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 经历生命真切感动的过程, 从而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升化为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 促进情感态度价值的转变与提升。

[总评]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 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 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散步》这一案例体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 完完全全为学生, 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思想, 引领着学生品味语言的佳酿, 感悟人情的芬芳, 进行了一次四十分钟轻松而高尚的散步。

案例依照读文本———触摸情感, 读作者———体会情感, 读自己———深化情感, 读生活———升化情感的教学理念进行, 充分解决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质问题, 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让学生在读中思考, 读中感悟, 读中情感得到升华。

《散步》课堂实录 第4篇

1. 图中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

2. 图中的父亲是怎样的父亲?

生:在父亲心中,子女的地位永远是最高的。

生:图中的父亲是疼爱子女的好父亲。

师:是啊,这些父亲都是视子女为一切的父亲。你们的父亲也是这样吗?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散步》,看看莫怀戚又是怎样的一位父亲。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下面请速读课文(约1分钟)。

师:请大家看第1自然段:“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个顺序显然和上面条形统计图的顺序不同,大家想想作者为什么要把自己放在首位呢?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吗?

生: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的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于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生: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

师:对!在衰老的母亲和幼小的儿子眼里,“我”是强壮而高大的形象。我们可以把这一句中的“强壮”和“高大”对换吗?

生:(齐)不能。

师:为什么?

生:父亲对于是儿子来说相当的高。

师:对应文中的哪一个字?

生:(齐)小。

师:而强壮呢?

生:针对母亲瘦来说的。

师:是瘦吗?

生:(齐)老。

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师生齐读)

师:是啊,正因为母亲老了,儿子还不懂事,所以当母亲和儿子发生分歧的时候,要由我来决定是走大路还是走小路。难怪“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那样”,老师有一点不太明白,走大路还是走小路只是一个很简单的选择,而“我”却为什么认为是“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那样感到责任的重大?

生:这是大词小用,突出“我”对家庭和谐、亲情和美的极端重视,体现“我”爱我的家和每一位亲人。

生:作者用比喻修辞形象地体现了“我”的责任感。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的选择决定民族的危亡,“我”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时的选择会影响家人的和睦,亲情的和谐。

师:对呀!在严重历史关头,民族领袖的决策和取向影响着民族的命运和社会的发展。人到中年的“我”是家庭的主干,母亲听“我”的,儿子听“我”的,妻子听“我”的,现在祖孙发生了分歧等我定夺:处理好了,全家高高兴兴;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家庭的和谐。于是,“我”感到责任的重大,表现了我对母亲、妻子和儿子三人浓浓的亲情。

师:下面让我们再回头来看看第1自然段,我们弄清楚了,作者把自己排在第一位是因为中年人在家里责任最大。作为中年人的你们的父亲,就是家里的顶梁柱,这根柱子能倒下吗?

生:(齐)不能。

师:对!一旦倒下,双亲无人照料,妻儿无依无靠,没有父亲的家还是个家吗?作为父亲的莫怀戚把自己放在首位是别无选择,是必须的担当,但老师觉得还有疑惑,“我的母亲”与“我的妻子和儿子”这个顺序就无所谓哪个在前哪个在后了?

生:不能调换,文中说“因为我伴同妻儿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师:为什么“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呢?文中有交代吗?

生:有。“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

师:作者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太迟”?

(生讨论,师点拨归纳)

师:是啊,这两个“太迟”用了反复修辞,与“总算”照应,表达了“我”盼望冬天快点过去,春天早些到来的急切心情,说明“我”很担心母亲的健康,同时也对那些没有熬过寒冬的去世

老人的惋惜。

师:你们对于这个“熬”是怎么理解的?能不能换成“我的母亲又度过一个寒冬”或“我的母亲又过了一个寒冬”?

生:“熬”是忍受,艰苦支撑的意思。通过这个“熬”字可以看出母亲身体并不好,在这个酷冬过得十分艰难,挺过来不容易。

生:“熬”字比“度”过更多一层含义,更能表现母亲度过这个酷冬十分艰难。

生:还可以看出“我”怕母亲度不过这个冬天的焦虑和对母亲终于挺过来的庆幸。

师:母亲靠什么挺过来的?

生:母亲靠坚强的意志,非常顽强的生命力,对生的渴望,还有对儿女的爱。

师:说得真好!说到老师的心坎儿上了,莫怀戚简直就是跟母亲一起苦苦熬过了这个寒冷的冬天呀!下面我们就来把这一自然段读一读。(生齐读,师提示重读和语气)

师:读得真到位,老师很欣赏你们呢!在酷冬的煎熬中重生的母亲,若不紧紧抓住,就可能随时失去。有句话说得好: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你说,母亲在“我”的心中能不放在第一位吗?能不格外珍惜吗?我们一起按要求把第1自然段再读一读。

(1) 读出“我”对家人的责任感(重读加点字: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2) 读出母亲在“我”心中的重要(重读加点字: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师:读得很准,看来大家已经充分理解了作为父亲的不易与责任。文中哪些自然段描写了散步的环境?

生:第4、7、8自然段。

师:不错。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第4自然段文字。这一段写景你知道是抓住哪一个词写的吗?

生:生命。

师:“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一切”指什么?

nlc202309020457

生: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师:只寥寥几句,作者就勾勒出了初春万物生命特有的生机。你们能说说作者是怎样写出初春田野充满生机这一特点的吗?让我们一起来赏析吧。

生:“铺”字用得好,把春天拟人化了,不仅写出了春绿大地的过程,而且表现出了新绿铺满大地,春的气息非常浓郁。

生:“随意地”和后面的“有的浓,有的淡”呼应的,正因为是随意地,所以才“有的浓、有的淡”,表现它生长十分自然,表现了生机与活力。作者写出了一个自然真实的初春。

生:通过描写充满生机的万物,告诉了我们生命的神奇与珍贵。

师:很好!咱们班上的同学真的很厉害耶!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儿生命除了指新绿的生命,嫩芽的生命,冬水的生命,还有谁的生命?

生:母亲的生命。

师:对!在煎熬中重生的母亲的生命!作者多么希望母亲的生命也像自然万物一样,永远生机盎然,但这是怎样的一个妄想啊!如果说第4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告诉了我们生命的神奇与珍贵,那么第7自然段的描写又写出了什么呢?

生:“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是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烘托一家散步时祥和、欢快的氛围。

师:老师用课文集美法对本文进行了整合,下面请大家抬起头看屏幕,请读出莫怀戚带着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的和美、其乐融融。(PPT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以及三处环境描写的句子)

师:“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在这田野的小路上走的,是几个人啊?

生:在这田野的小路上走的两人,加上背上的共三代四人,“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师:“我”和妻子怎么能背起整个世界呢?说说你对“整个世界”的理解。

生:我们一家三代四口人就是一个家的全部,母亲代表过去,儿子代表未来。“我”和妻子是中年人,代表现在。三代人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生:母亲养育了“我”,儿子是“我”生命的延续,“我”和妻子背起的是生命的昨天和明天。

生:因为背上的母亲和儿子,相对整个世界虽然比较渺小,但却是“我”的世界的全部。突出了“我”对儿子的疼爱,对母亲的尊敬。

生:我补充,母亲是上一代,“我”是这一代,儿子是下一代。三代人结合起来,就等于整个世界。

师:同学们理解得真深刻。“我们”三代人,就是一个家的全部。把给予“我”生命的上一代的母亲,和延续“我”生命的下一代的儿子,当成“我”生命的全部世界,足见珍惜之情。背着老人、孩子,既关爱老去的生命,又呵护新生的生命,责任重大。让我们有感情齐读课文最后一段。(生读)

师:是啊!一个家乃至人类的生命,就是这样一代

课例展台

代延续下来的,“我”和妻子背起的就是中年人对生命的责任。下面请同学们看屏幕(播放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陈斌强视频),请大家看颁奖词。

出示颁奖词:陈斌强付出的孝心,不仅抚慰母亲,也抚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这种中华民族朴素而真挚的人性之美,可以作为社会的良药。

师:难怪莫怀戚要把年迈的母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尊重母亲的选择,原来他是用自身的朴实行为,给他的儿子、也给整个社会上了极为生动的一课。他也是一位师德高尚的好老师!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看屏幕,播放公益广告《爸爸藏饺子》。

师:这也是你们的父亲,他并不是母亲眼中那么强壮如牛的儿子,也不是儿子心中那么高大似山的父亲,他们也有辛酸、无奈。但在他们生命的字典里,只有年迈的父母,只有年幼的孩子,只有无怨无悔的付出,唯独没有自己。作为儿女的我们,还能不体谅含辛茹苦的父母吗?如果让你也在“父亲、奶奶、我”这些家庭成员中排序,你又会把谁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呢?

生:“我、奶奶、父亲”,因为我要成为家中的顶梁柱,所以要放在第一位;奶奶伴随我的时日不多了,所以排在第二位。

师:好样的!老师今天真的被同学们感动了,有几句小诗送给同学们,作为本课的结束语,与大家共勉。(出示)如果有一天

我们的父母也老成了我们的孩子

我请你,请你们,也记着做他们的父母

像他们曾经对待我们一样

藏起生活的艰辛与坎坷

微笑着为他们撑起一片温馨的天空

请记得摊开他们的手掌

数一数上面的千沟万壑

这样

我们的生命原野就会永富春意

我们的生命就会永远朝着那无限绵长的路走去

(作者单位:海安县丁所初级中学)

《散步》教学实录过渡句 第5篇

听音乐,谈谈听完之后的感受。

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幸福的摇篮。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亲情和关爱的空间。今天,让我们步入一个家庭,去感受这个四口之家浓浓的亲情。

讲得很精彩,内容把握很准确,语言也流畅。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分歧,这个分歧是发生在母亲和儿子之间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坦;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但结果如何?

母亲又转变了主意而听从了孙子的意见,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

师:散步是多么平凡的生活小事,而作者却抓住了瞬间的美丽,感受了特有的温馨和美好。你有发现美的眼睛吗?现在就来试试,请你找出你认为文中最美、最能表现亲情、最有深意的句子。

师:找同学说一说,你们找到的是哪一句,为什么找这一句?

师: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个分歧,出现一个小故事,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我为什么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而不走小路?

师:用我们书中的话说,就是,儿子还小伴同他的时日还长,在儿子和母亲发生冲突的时候要体现尊老。因为母亲一生忙忙碌碌的操劳非常辛苦,不容易。

师:为什么“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生:因为我的母亲和我的妻子都听我的,我的儿子还小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所以感到责任的重大。

生:还有就是如果这件事处理不好就会影响一家人的和睦相处。

师:换位思考:设想一下:发生分歧后,如果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儿子—走小路,母亲心里会怎么想?

师:在这里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能够理解儿子,另外就是感觉自己有失落感,为了避免母亲的失落感,就必须选择大路。这也体现了“我”对母亲的关爱,如果是一家人发生矛盾的时候有老有小。要体现尊老。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最后一家人温馨田野散步。课文最后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生:“我”和妻子是中年的代表,母亲代表的是社会上的老年,儿子是儿童的代表,家庭是如此,整个世界也是如此,由老年人、中年人和儿童。中年人肩负重要的历史使命,既要善待老年人又要抚育儿童既要有责任感又要有使命感。

师:(小结)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的,温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细节也往往渗透着浓浓的亲情,真切感人的关爱。它不仅仅在莫怀戚的家中,它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家中,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说说你家中的亲情故事。

师:这组成了一幅亮丽的风景线,又是一个温馨美好的画面,浓浓亲情的体现。

师:(颔首赞许)你对母爱的体会很深刻呀。(众人又笑)

师:同学们说得太美了。我似乎也听到了你们母亲哼唱的催眠曲,闻到了送来的牛奶的醇香。(众人笑)亲爱的同学们,如果说轰轰烈烈的人生是一种美丽,那么平平淡淡的生活更见人间的真情。只要你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感悟,你会发现十分平淡的生活小事,也包蕴着无比丰富的情感。下面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家庭生活中平凡而感人的小事。

师:你的讲述十分生动。你有一个多么令人羡慕的好妈妈呀!

师:你不仅有责任感极强的爸爸妈妈,你自己也承担了爱父母的一份责任,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亲爱的同学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一个家庭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如此啊!

师:(小结)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片刻时间来体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亲情不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言的回报。让我们的家永远洋溢着浓浓的亲情,让我们的家永远充满爱。

作业:

1、真诚行动:回家为自己的父母、家人做一件事:捶捶背、洗洗脚、揉揉肩、陪父母散散步;

观看课堂实录《散步》有感 第6篇

王迪老师,直入主题。教学目标就是体会作者莫怀戚的写作慧心。初一看题目,甚是诧异,觉得目标太宽泛,不具操作性,不由得为她捏了一把汗。同时也引起了我一看究竟的兴趣。

王迪老师发下讲学稿,上面的《散步》一文,没有环境描写。这一设计顿时让我有所体悟,心想或许她是抓环境描写来揭示主题吧。

结果她并没有直接进入环境描写。而是作者莫怀戚写作的背景和写作介绍。谈到莫怀戚一家人散步是事实,但是奶奶和孙子之争是有意夸大,其实奶奶一听孙子要走小路,便依从了孙子。于是王迪老师便提问,作者为什么夸大祖孙之争,又设计中间自己的为难。然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是为了突出一家人的爱与和谐。于是得出作者写作的慧心之一:巧设波澜,突出主题。

紧接着,让学生自己去补充第四自然段中的坏境描写,让学生体会,他们应该在怎样一个环境中散步。怎样写环境描写才能切合并烘托主题。然后再让学生品读原文的环境描写,看看作者想要通过环境描写突出什么主题。并引导学生,品读出“生命”这一主题。然后再品读,奶奶向小路望去的风景。体现了主题:家人的爱与和睦。于是得出作者的写作慧心之二:运用环境描写,烘托主题

最后在品读最后一自然段,体会这关键句子的含义,谈从中得到的启示,品读出了责任、爱、生命的延续等主题。于是得出作者写作的慧心之三:结尾画龙点睛,升华中心。

我想能将这样一篇抒情散文,体味到如此地步,并运用到写作教学中,实属不易,真是匠心独运。要是再安排一个作业,让学生运用这三种方式,记叙家里发生的一件小事就更加完美了!

《散步》课堂教学实录及评点 第7篇

执教:余映湖 评点:金琴 潘虹

时间:2012年12月5日 地点:辽宁大连市101中学

一、初读浅说

师: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散步》美文赏读。一起读一下。

(屏幕显示)

阅读赏析 能力训练

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这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更有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情感涟漪……

师:读得好听。下面请调动你们的思绪,你们就要接着句子说话了,但不能与上面的内容重复。(屏幕显示)

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这里,有„„

生1:这里有两对母子。

师: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生2:这里有孝顺的儿子和慈祥的妈妈。师:这里有孝顺的大儿子和慈祥的老妈妈。生3:这里有背上的美好世界。

师:我背着我的妈妈,我的妻子背着我的儿子,我们一起向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生4:这里有大路和小路。

师:多好啊,我的儿子要走小路,我的妈妈要走大路,但是,奶奶终于说“还是走小路吧”„„

生5:这里有责任重大的一位父亲。

师:这里有责任重大的中年人,他是老妈妈的儿子,是小孩子的爸爸。多好啊。我们一起再来读:(屏幕显示)

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这里,有春意,亲情,孝敬,关爱,呵护,有温馨瞬间,还有中年人的责任感……

【评点】课始,教师用“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这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这样一段优美的文字将学生自然引入课文的意境之中,并引导学生不重复地用同样的句式续说下去。如此巧妙地让学生再美感之中把握了文意。

二、再读品情

师:我最喜欢的就是四个字“温馨瞬间”,这篇文章就是由很多的温馨瞬间组成的。下面就要动笔了,我们来——“品情”。美味同学都要做这样一件事:(屏幕显示)

品 情

品析能力训练之一:写一句

话题:深情渗透在这一句„„

师:先给大家举例子。(屏幕显示)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师:此句话意味深长,不用“三代人散步”,而用这样的表述,表现处了浓浓的亲情,写好再说。好,开始思考,写作。(学生静读、写句3分钟)

师:好的,大家很会学习呀,“深情渗透在这一句„„”,请你来——

生1:“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意味深长,“慢慢地,稳稳地”两个叠词,写出了我和妻子的仔细,写出了年轻一代的责任感,他们尊老爱幼,生怕一个不注意,把身上的老年人和小孩子摔倒。

师:深情渗透在“慢慢地,稳稳地”两个短语中,分析得好。生2:我补充。“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我”的背上,师我的妈妈;“她”的背上,是我的儿子。儿子和妈妈加起来,就是这个中年人的整个世界,这句话充满诗意的写法,写出了中年人的责任。

师:我很喜欢你刚才分析的“充满诗意的写法”。如果没有诗意,就会直接说“啊,我的担子多重啊”,但是作者说这是“整个世界”。多么神圣,多么庄严。

生3:“我说,‘走大路。’但是么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这句话意味深长。“我”说“走大路”体现了我的尊老,“母亲”说“走小路”体现了母亲的爱幼。这就突出了这家人的相互谦让而又深厚的感情。

师:分析得很周全。但我们还可以细化,“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母亲的手,我的妈妈的手,一定是温柔的,一定是带着慈爱的深情去摸摸他孙儿的小脑瓜,深情就渗透再这个地方。生4:我选的与其他两位同学一样,我可以给他们补充。“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还写出了母亲和儿子对“我”的重要性,写出了我尊老爱幼和对母亲的孝顺。

师:母亲的重要和孩子的重要占据我的心灵,这就是“整个世界”。

生5:“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句话体现了我对母亲身体格外的关注。“熬”字师不可缺少的,“熬”字生动形象地体现出了我对冬的离去、春的到来的急切心情,从侧面体现出我和母亲之间浓浓的亲情,从中也体现出了中华儿女关爱老人的传统美德,也再解释上文“我”为何执意要和母亲一起去散步。师:好!大家看这样一个地方:“春天总算来了”,欣慰啊,“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我”终于放心了,深情就渗透在这个地方。

生6:第六自然段,“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这两代人都把希望和依靠寄托再中年人身上,“强壮”“高大”这两个词写出了这两代人更需要这个中年人,也写出了中年人的强壮和高大。师“这句话后面一句更有味道,“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同样写出了一份深情,也许再家里“我”就得听“她”的了,有味道吧?

生7:第二自然段“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段话表现了母亲对我的以来和信任之情,为下文我背母亲进行了铺垫。

师:我觉得这句话写了几十年的母子之情,“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多么有情味呀。

好,谢谢大家的欣赏,我们一起来看屏幕。(屏幕显示)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写母子关系,相映成趣,情意浓浓。

(学生朗读)

师:请在课文上旁批四个字——相映成趣。(屏幕显示)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的儿子。’我们都笑了。‛这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温馨。

(学生朗读)

师:又要在旁批六个字——充满生活情趣。一家人在散步,一个小孩突然叫了一声,这就是美好,这就是温馨瞬间,所以说充满生活情趣。(屏幕显示)

‚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摸摸‛,慈爱的动作;‚变了主意‛,关爱的做法;‚还是走小路吧‛写出了‚我的母亲‛对孙子的深深疼爱。

(学生朗读)

师:观察这段话,每位同学在旁批六个字。哪六个字呢?找规律,找关键词。一起说——

生:慈爱,关爱,疼爱(学生旁批)

(屏幕显示)

‚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写出了呵护,写出了温馨,写出了责任感。

(学生朗读)师:七个字的旁批。生:呵护,温馨,责任感。

【评点】课文品读能力训练之一:品情。教师以“深情渗透在这一句”的主问题设计引领起一次深入的品读活动,将学生的品析带到全篇文字的各个角落,去发现蕴含深情的细节。学生抓的都是意味深长,饱含亲情的句子,可谓“一语中的”。

三、深读赏景

师:我们刚才的学习活动师“品情”,我们继续——“赏景”。

(屏幕显示)

赏 景

品析能力训练之二:写一句 话题:景物描写的作用

师:请大家朗读。(屏幕显示,学生朗读)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书上的嫩芽也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师:好,再来读,这边的同学读第一层,那边的同学读第二层。先观察语段的结构;每个人心里都要有底。

生:(分层读)“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书上的嫩芽也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师:为什么这是两层?

生:一层是写景的,还有一层是抒情的。

师:描述和议论。我告诉大家,在“这一切”前面画一条竖线,你就看得更清楚了。前面是描述,后面是议论抒情。好,大家再来写一句分析的话,就在这一段旁边,写“这一段的景物描写真美好啊,它的作用是„„”这一段的景物描写的作用在哪里,大家分析一下。

(学生静读、思考,写作2分钟)

师:好的,我先说几个字,大家把它记下来——穿插景物描写。有的文章在写故事的过程中,顺势写到景物上来,这就叫穿插景物描写。我们一起来欣赏穿插景物描写的作用吧,这是读懂这篇文章的最难的一个点。请开始说话。

生1:这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衬托了一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气氛,并且表达了作者对这里的景物喜欢的思想感情。师:“衬托”可以改成“渲染”,渲染了一种很轻快、很快乐的氛围,因为是在美丽的春天里。

生2:这一段还写出了一家人散步时的环境,可以看出环境很好,很适合散步。

师:用美好的环境来表达散步时心情的快乐,用美景写美情。生3:具有感染力地写出了初春的美,先用景物苗雪进行渲染,写出了初春的生机勃勃,也同事烘托出我们每个人生命中想法都应该是向上的,都应该师富有生机的。

师:因为“我们”是再充满生命活力的春天里散步!生4:景物描写的作用是写出了环境的优美,作者喜悦的心理,与上文“我的母亲熬过了一个严冬”相照应,为下文写一家人散步做了铺垫。

师:好,“照应”一词说得好。大家先看“照应”的第一步,“我们在田野散步”,“这南方初春的田野”,这就是照应。继续看“照应”,“春天总算来了”,“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又照应了。

生5:在描写景物的同事,写出了生命的焕发。

师:写生命力,用美好的春天,用对盎然的生命力的感受来表现我们在田野上散步的感受。

生6:这一段有两个作用,一是说明了上文“我让母亲出去走走”的理由。外面景色这么美,不仅让母亲锻炼锻炼身体,也看一下美景;二是为儿子要走小路做铺垫。

师:你又说到了美妙的地方。第一,表现了我的孝心,我让母亲享受春天。刚下你的第二句话很重要,又点出了“照应”,往后看,“她的眼顺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是水波粼粼的鱼塘”,这就和“美丽的田野”照应起来了。这篇文章神秘的地方,是有很多的“照应”啊。

谢谢大家的发言。老师小结一下,大家一起看屏幕。(屏幕显示)

这里洋溢着春的气息,这是散步的美妙的背景,新绿,嫩芽,冬水:写生命的复苏,增加了文章的美感。新绿,嫩芽,活力:映衬着散步时一家人欢愉的心情。这里巧扣‚散步‛。这里照应这前后文。

师:这一段师暗写散步,是在写散步所见到的那么多美好的事物。大块小块的新绿,我们经过它们的旁边;树上的嫩芽密了,我们看到了;田里的冬水咕咕地起着水泡,我们也听到了。这其实就是再写散步,我继续告诉大家,这一段写了色彩之美,新绿,嫩芽;写了声音之美,“田里的冬水咕咕地起着水泡”。还可以说,新绿是从视觉的角度去写的,“咕咕”是从听觉的角度去写的,多么有意思呀。这么小小的段落,有那么多丰富的语文知识在里边。

【评点】课文品读能力训练之二:赏景。着眼于精彩片段“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密了,田里的冬水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进行了立体式的品读欣赏。最重要的是,顺势讲解景物描写在文中的穿插及作用,实现了文法知识的自然渗透。

四、美读析意

师:谢谢同学们的努力,我们继续训练——“析意”。即品析某一地方的意味。

(屏幕显示)析 意

品析能力训练之三:再写一句

话题:这一段文字的意味在于……

师:读下面一段话。(屏幕显示,学生读)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师:有两个地方要读好。请大家把两个“蹲”字圈起来,要读得重一点,很神圣、很有责任感,很有爱心哪。“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第二个地方,六个字要读好——“慢慢地,稳稳地”,这六个字就是要读得慢慢地,稳稳地。还有一个字读得要抒情,要情调,“走得很仔细”,这个“很”字很有味道。还有四个字,要读得很有表现力——“整个世界”,要读成两个节奏,前响后轻,语重情长。(学生练习朗读全段文字)(学生练习朗读“整个世界”一句)师:“世界”两个字要拖长一点,要越读越轻。(学生再次深情地齐读这段文字)

师:读得好听。这个时候我们又要写一个句子了。对于这一段文字的意味,老师进行了品析。大家看--(屏幕显示)

意味在于担负责任。

师:请大家拿起笔,也写一个品析其意味的句子。(学生思考,写作)

师:我们来说吧,一个接一个地说。生1:意味在于尊老爱幼。生2:意味在于孝敬。生3:意味在于呵护。生4:意味在于中年人的责任。

生5:意味在于家庭和睦。生6:意味在于温馨和谐。生7:意味在于缕缕亲情。生8:意味在于敢于担当。

师:好啊,我们来看看老师的小结。(屏幕显示)意味在于担负责任。意味在于尊老爱幼。意味在于走向美好。意味在于一路同行。意味在于生命的传承。

意味在于作为中年人,母亲和儿子就是自己的整个世界。意味在于升华了文章的意境。„„

师:这就是文学的表达,而不是口语的表达,是用诗的语言来说话。

(学生做笔记)

【评点】课文品读能力训练之三:析意。朗读训练与品析训练在这里融为一体。诗意朗读,角度细腻;诗意品析。情意盎然;又读又写,综合训练。思想情感的教育就这样地润物无声。

五、结课

师:在我们就要走出美文《散步》的时候,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再次吟诵文中结尾这富有意味的一段话吧。(学生深情齐读,师生同吟)(屏幕显示)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来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师:谢谢大家,下课。

《散步》教学设计 第8篇

(2) 过程与方法:揣摩重点词句的含义, 品味文章的语言美。了解“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学习, 增强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美好品德, 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揣摩精美词句, 品味语言美。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美好品德,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 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三、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最近, 老师看了一则公益广告, 感慨颇多。你们有兴趣欣赏一下吗?

(课件展示视频《大家都在忙》)

师:看完短片, 你想说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问题)

师:是啊!关爱老人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今天就让我们随同莫怀戚先生一家去散步, 去感受成熟生命对衰老生命的呵护吧!我相信, 你一定能收获那份永恒的感动!

(设计意图:在课堂导入阶段, 用播放视频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 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后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 (1) 给生字、难字注音。 (2) 想一想本文围绕着哪几个人写了一件什么事?了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2.

认读字词

3.抢答 (屏幕展示问题)

(1) 散步的人有? (作者, 作者的母亲, 作者的妻子和儿子。)

(2) 散步的地点是? (田野)

(3) 散步的季节是? (初春)

(4) 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用原文中的一个词回答。 (分歧)

(设计意图:用动画的形式展示问题, 学生回答完后, 点击屏幕显示答案, 答案不单包括文字, 还配以图片, 让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加深学生对本文人物、时间、地点的印象和认识。)

4.

引导学生“说事”

5.

明确文章大意

文章讲述了一家祖孙三代四口人:“我”、“母亲”、“妻子”和“儿子”, 在南方初春田野散步。后来发生了分歧, 最终“母亲”迁就了孙子, 改走小路的事情。

(三) 深入文本, 读文寻情

师:你们听得很认真, 值得褒奖, 但要想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还需多读。请看清要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屏幕显示要求:朗读时把握好语气、语调, 注意停顿)

1.小组讨论

(1) 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分歧呢? (妈妈要走大路, 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 小路有意思)

(2) 那么, “我”如何决定的呢? (走大路) “我”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

(3) 假如, “我”当时决定依从儿子走小路, 那会怎么样呢?

(4) 文中能表现“我”孝敬母亲的句子还有那些?

师:其实, 一个家庭要想和美, “敬老”是一个决定的因素。家庭和美, 还需要家庭成员间相亲相爱。下面, 请分小组交流一下, 文中还有哪些地方看出这家人的相亲相爱?试着用一个词语评价文中人物。

2.回答问题

例如:“我”孝顺;妻子贤良;母亲慈爱、谦让、有涵养;儿子乖巧、可爱;这是一个和和美美的家庭。 (幸福的家庭、和谐的家庭、令人羡慕的家庭……)

(设计思路与意图:让学生分组讨论, 讨论结果以小组为单位显示在屏幕上, 小组之间竞争, 比哪一组回答的词最多, 答案直观显示在屏幕上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 促使他们积极开动头脑, 思考近义词。)

(四) 品味语言, 探寻美点

师:这篇文章之所以感染力十足, 是因为它的语言。如果我们细细咀嚼、品味, 会感受到它的非凡魅力!下面请同学们赏读课文, 找出喜欢的句子, 圈点勾画, 并与同桌交流喜欢的原因。

(提示: (1) 把握好角度:遣词、修辞、句式、情感表达、写作方法等角度; (2) 交流时请用上“我喜欢的句子是……因为它……”或“我感受最深的句子是……它……”等句式。)

师:请同学们说说喜欢的句子。

(屏幕显示示例:我喜欢的句子是“她的眼睛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 两行整齐的桑树, 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因为这句话描绘出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 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 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 展现了母亲充分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学生积极发言)

师:这篇散文太美了!美得让人沉醉!这里有充满诗情画意的景, 这里有崇尚美德的人, 这里更有动人心弦的情!老师也深爱这篇文章。我最喜欢文章最后一段, 尤其是最后一句话。

(五) 深入探究, 突破难点

(1) 屏幕显示文章最后一句话, 全班齐读。

(2) 师:请同学们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我”背“母亲”是尊老的表现, “妻子”背“儿子”是爱幼的表现。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一家人尊老爱幼。生:母亲老了, 容不得什么闪失;孩子太小, 不得不小心。

(3) 着重谈“整个世界”, 顺势谈谈“以小见大”手法。

师:是啊!中年一代上有老, 下有小, 责任重大。他们既善待衰老生命, 又呵护幼小的生命!有了他们, 我们的传统美德才能得以发扬, 我们的家庭才能日趋和谐!他们真了不起!

(六) 畅谈收获, 畅叙亲情

师:那么, 三十年后, 各位同学也人到中年, 你们会以文中的“我”与“妻子”为榜样, 善待老人, 勇敢地挑起那份沉甸甸的担子吗?

师:是啊, 这篇文章内涵丰富, 阅读品味之间我们仿佛进行一场高尚的旅行。同学们, 旅途中你一定受益匪浅吧?请谈一谈你的感想。

(多媒体播放轻音乐, 学生积极发言)

师:同学们说的不错, 我们应尊老爱幼、珍惜亲情。我们要做个有责任感的人。我们还应热爱生活、关爱生命。我们要留意那些让我们感动的平凡小事, 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是啊,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饥饿时母亲送来的一块面包, 失落时父亲的一句安慰, 寒冷时, 奶奶送来的一件棉衣, 这些, 都饱含深情。

师:只要我们用心发现, 就一定能感受到平凡世界中的和谐、美好。善于发现的你们从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亲情了吗?你们想借此机会表达一下对家人的爱吗?

(同桌交流, 学生畅叙亲情)

(七) 课堂总结, 深化情感

师:不经意间, 这节课已接近尾声了。这节课里, 我们作了一次愉快而高尚的旅行。我们领略到了如诗如画的景物之美, 我们体会到了古朴动人的人情之美, 我们也品味到了秀美隽永的语言之美, 我们还学习到了以小见大的技巧之美。

师:亲爱的同学们, 请珍爱亲情, 传递亲情, 勇于担当, 让我们的家庭更和睦, 让社会更和谐!最后, 将一首歌曲送给大家, 愿爱住万家!

(多媒体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

(八) 创新作业, 感恩亲情

(1) 可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给远方的父亲发一条感恩的短信;为操劳的母亲捶一次背;替年迈的爷爷奶奶洗一次衣服……

(2) 写一首感念家人的小诗。

上一篇:黄叶优美散文下一篇:农村小学体育的现状与思考论文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