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为题作文范文

2024-05-22

自由为题作文范文(精选8篇)

自由为题作文 第1篇

剪头发对于以前的我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在老家的我只要头发一长妈妈、奶奶和大姨她们就会扯我去理发店,每次都把头发剪得很短,很难看,我自由了。因为那时候还小不怎么去理头发的事,所以就算在难看我也不会去理他,更何况在老家的同学都不会笑我的。

但是来到深圳的我就开始的改变了,剪头发都让我厌恶了。

一个星期后我去了学校,一进去教室,个个人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我,顿时感到毛骨悚然。那些人都走在了一起窃窃私语,我非常不安,唯有一个人乖乖的坐在座位上等待老师的到来。过了一会儿老师也来凑热闹,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跟我很要好的同学也是一个样。看到我的第一眼就对我说:“娜娜你干吗又改发型啊,难看死了。”听完这句话,我非常难过。

回到家的我,立刻跑进房间里,躲在角落里哭泣着埋怨着:“上帝佛祖为什么没有完成我的心愿呢,我真的受够了啦,每次都是这样子,老妈你们怎么能这样呢。”

到了吃饭的时候,老妈来找我出去吃饭,我没有理她,一直在向她抗议,最后老妈只好投降说:“大不了以后头发的事你自己做主好了。”傻傻的我听了这句话之后就出去吃饭了。

没想到2个月之后,老妈又把我扯去剪头发,这次剪得比上次还要短,还要难看。那时一直都在反抗着,但还是没用,还是剪了。去到学校还是那样。我受够了,不想再被笑了。从那开始我就对天发誓:“以后誓死也不让老妈管我的头发了。”

就这样到现在,头发终于长了,老妈又想用老招把我扯去,但没用了。我还曾对老妈说了一句:“我已经大了,头发的事你就不用再管了,我自己有分寸的。”

那一句话说出来后,老妈就真的不再管我头发的事了,对我现在来说那是一种解放,期待已久的解放,因为我不用再为那笑声而哭泣了!

自由为题作文 第2篇

为了自由,意味着包容,放弃蓝天,只在云里造成伤心的眼泪。谁是沉默的,浑浊的瑶水,荷花也开始妖娆美丽,我不能容忍人的无奈,仿佛人生没有妥协,就没有明天;我无法忍受人们的冷漠,仿佛一个坚固的牢笼从未与我相连。我不能坐视不管,看着他们的心甘情愿和表面风光。似乎是天地给了他们恩典,却不知道一朵花的美丽,只是建立在一片腐朽的,所谓肥沃的土地上,他们的命运只有苦涩,失意,难过。轮到他们了只有自忧自哀自怜!黑暗体系下的存在只能是惨烈的毁灭!

为什么不拔出我们的长剑,向世界宣战,斩断所有的藤网,打破所有的.枷锁和暗示!为什么不表达一下我们的愤怒,像火山爆发一样,把所有的腐朽都烧掉,还有所谓的亮线!

暴雨和雷声阵阵怎么办?看,海燕还能像闪电一样划破黑暗!如果黑暗来自于极夜,为什么他拉不出光明?风狂吹时,天空闪耀着金色的光辉有什么不好?看,什么能阻止自由的印第安人在日落前骑马!山和山并不可怕,只是一次孤独的航行。渴望自由的人,只要努力,汹涌的风浪一定会把阻碍我们的家伙撕成碎片,淹死在自由的海洋里。

不要犹豫,在自由之门前没有什么可以犹豫。

聚焦“自由作文” 第3篇

可见, 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习作给予了更广阔的空间, 于是, 教师们便喜欢用“自由表达”来阐述对课改新理念的理解, 指导学生在习作中“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 但学生的作文能力却未见有多大提高。那么, 到底“自由表达”与“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之间, 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一、明确“自由表达”含义

翻开《语文课程标准》, 我们可以看到, “自由表达”包括与它相似的一些字眼, 没有出现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前言和课程目标部分, 而只是出现在“教学建议”———“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可见, “自由表达”是指导学生进行有效习作的一种方式方法, 而并非习作教学中所要落实的三维目标, 其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习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减少对学生的思想束缚, 培养他们良好的写作心态, 使学生能乐于表达, 敢于表达, 减少习作中的套话、空话、假话, 或者抄袭别人的东西来应付作文。因此, 在充分阅读了课程标准后, 教师要正确理解教学建议中的“自由作文和自主写作”的真正的内涵, 只有这样, 在教学中才能更好地把握习作指导的方向, 使学生真正做到写真事、表真情, 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目标。

二、明了“自由表达”的特点

不同年段的小学生, “自由表达”的表现形式和程度也是不同的, 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来说, 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写话”的兴趣, 要“有话可写”“有话要写”。基于此,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 这是提起写话题材的源泉。有了话题, 就可以指导学生自由表达, 但是低年段学生往往不会选材, 所以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将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写话相结合, 这样才能写出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 才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这个意义上说, “自由习作”是有一定的基础的。

对于高年段的学生来说, 在低年段写话的基础上, 要求有所提高。课标明确提出“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在表达形式上, 又特别指出“不拘形式”, 即不拘形式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见闻和想象, 看似不拘, 实则引导了学生的思维走向, 只是在内容和形式上给予了学生更广阔的天地, 使学生不再畏惧习作, 乐于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讲, “自由习作”也不是漫无目的地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而是有规律可循的。

三、把握“自由表达”的核心

“自由表达”是指使学生在习作时不要受太多的限制而乐意表达、自愿表达、自由表达, 而不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这是“自由表达”的核心。现行教材中, 每一个单元的习作都有一个明确的训练目标, 是这一个单元甚至一个学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 必须有一定的预期指标, 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所以也就不能达成想什么是什么。

其实,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和“自由表达”初衷是一致的, 都是指导学生学写真文, 学做真人。但在实际操作中, 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习作特点以及学生年龄、认知特点, 否则就成了漫无目的的行为, 自然也就达不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习作教学的三维目标。

四、提高“自由表达”实效的方法

教学是要遵循一定规律的, 习作教学也必在其中。根据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特点, 教师应采取恰当的方法, 提高“自由表达”的实效。首先, 要紧扣课程标准, 正确理解课程标准。低年段要以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兴趣为出发点, 训练学生先说后写, 以说为依托, 从写好几句话开始;中年段要引导学生写好一段话, 加强片断练习, 使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 为高年段的篇章训练打好基础;高年段要激发学生“自主表达”的意识和积极性, 加强习作的创意意识, 如此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其次, 要帮助学生开拓习作的源泉,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引导学生用心体验生活, 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 积累习作素材, 最终达到围绕训练重点“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的境界。再次, 要紧紧依托阅读教学, 以文本为基础, 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 促进学生心智的成长, 提高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水平, 在阅读中掌握基本的习作方法, 以此来提高学生习作的主观能动性。最后, 要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学生愿意表达, 才能达到自由表达的目的。表达的愿望和本单元、本册阅读教学是息息相关的, 只有在教学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挖掘了学生表达的意愿, 自由表达才能成功。

分组合作 自由作文 第4篇

关键词:分组合作 自由表达 自我评改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c)-0195-01

为尽快落实新的课程标准,让学生能自由作文,结合我校“小班课堂教学”特色,我们从分组教学入手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首先,教师依据学生作文水平,把学生按优、良、中、差搭配成4到6人的异质合作小组。然后,将作文教学的几个关键环节放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和学生独立操作中完成。

1 分组活动,体验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全员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为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我校发挥小班互助、竞争的优势,从课内和课外两个渠道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之中。

1.1 课内分组活动

小班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空间,我们充分挖掘这一优势,在作文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去体验,开展了分组实验,分组游戏,分组观察等活动,让学生先活动后作文,使教学过程贴近生活,让真实的生活唤起学生真实的感受。

1.2 课外分组活动

为弥补课内活动的不足,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我们把学生引向课外,让学生自愿组成观察活动小组,到大自然中观察,到社会中实践。

2 分组交流,自由表达

同班学生作文差距主要表现在:词语的丰富与贫乏,造句的多彩与单调,内容的厚重与单薄,思路的广阔深入与狭隘肤浅。所以,形成差距一方面源于学生对生活与阅读的积累领悟有厚薄深浅之别;另一方面是作文训练的途径未能发挥出学生的整体功能。互相激活思维,取长补短,就能缩短彼此差距,得到共同提高。以写作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切磋、琢磨是发挥学生整体功能较好的途径。

2.1 分组交流

教师提出小组交流的要求后,由小组长组织进行组内交流。学生人人发言,在一种亲密合作的伙伴关系中学习。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是一种人人参与的主动学习,在讨论中互相启发,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也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在分组交流中,教师要加强巡视指导。

2.2 全班交流

在学生个体充分表述习作素材的基础上,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群体优势,请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并引导学生针对同学的口述习作素材,相互点评,相互补充,从而从中汲取经验。此时,加上教师适当的点拨和指导,既有利于学生在多种信息中心交流语言、学习语言、发展语言,又有利于避免同类问题出现在不同学生的习作中。

2.3 自由表达

在学生认识比较清晰、思维比较敏捷、说的比较充分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拘形式、不论内容、自由倾吐积蓄,放胆写出自己想写的内容。这样,学生不受条条框框限制,感情才能更好的流露,做到“我手写我口”。

3 分组合作,学会自改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学生学习自改作文。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活动结果进行自我监察、自我反馈。自改作文,既有可能又有必要。自改的训练应与作文各项训练同步进行,各年级目标明确,形成序列,低年级以评改错别字为重点;中年级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高年级在学习修改病句的基础上,围绕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进行修改。

3.1 示范评改

教师课前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例文讲评旨在方法的指导,为日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互评互改,自评自改作铺垫。上评改课时,教师选一篇具有典型问题的习作,把学生习作的片段或全文抄在黑板上,师生共同边评边改,使学生知道评改符号,理解修改的原因了解评改的方法。教师的评改符号要规范,评语要有指导性。

3.2 分组互评

学会评改方法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互改。一开始,可四人批改一篇习作,水平稍微高的学生可发挥小老师的作用。互相批改作文很受学生的欢迎,因为这样既可以给别人当小老师,还可以学习别人习作的长处。学生限于习作水平,往往对自己的文章形成定势思维,找不出毛病来,此时可采用互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的做法是:

(1)优劣互改互动,把优等文给差生改,让差生有榜样可学,知道自己的不足与差距。把劣等文给优生改,让优生有施展自己才干的机会,给他们以当“小老师”的空间与时间,在互改中提高评改水平。

(2)小组多向互改,以四人为一组,一人读自己的习作,三人听后提出修改意见。习作者可与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在互评互改中不断提高自改习作的能力。

3.3 自由修改

学生互相评改,掌握了基本评改方法后,在转入自由修改自己的习作。自我评改的过程是个艰苦劳动的过程,要求学生分析成功与失败之处,找出优缺点,删、增、改、润、尽力改进提高,整理成文。

“分组合作评改习作”教学模式也存在以下问题,教师应该注意:

首先,教师要创造一种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表扬、鼓励为主,充分挖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凡是经过评改后进步的,教师要予以表扬,使学生体验到评改成功的乐趣,增强改好习作的信心。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直言评改,反对嘲笑挖苦,鼓励辩论,反对起哄、争吵。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自始自终处于一种积极愉快的学习心态。

其次,教师要转变角色,转移重心,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教师要从因教论学变为因学论教,由教师双边活动变为师生、生生多边活动,潜心设计合作学习环境,营造互动互助氛围。适量自学、适时点拨与适度评价相结合。因此,教师在点拨时,话要少而精,多微笑倾听,引导学生自己去理解、探求。

最后,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评改的能力受阅读的能力制约,也和审题、确定中心、收集材料、组织材料等能力紧密相关。小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不强,批改文章能力更弱,多数限于更正错别字的水平。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进行批改训练。配合教材重点,从教师指导下的评改过渡到独立评改,从评改别人的文章过渡到评改自己的文章。因此,评改习作必须从“扶”到“放”,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逐步提高。

把“小组合作”这一形式运用于习作修改,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提高写作能力。实践证明,“小组合作评改习作”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达到了教学目标,而且充分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自由为题的作文 第5篇

一天下午,顾雨薇来找我商量省级声乐比赛的报名,却被我家里人以我不在家为由拒绝了,让她吃了闭门羹。

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桌前吃饭时,妈妈严肃地说:“你要知道,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不要整天弄些有的没的。”爸爸也应和着说:“你要听妈妈话,过来人说得总归没错,你现在年龄小不明白,以后就知道了。”妈妈又说:“以后声乐课不要去上了,那些只是你小时候给你培养兴趣爱好的,改天给你换成补习班。”

“我有自己的追求和爱好,我的成绩也不差,我不想去补习。”我淡淡地说。但是,妈妈却说:“你说一句不想去就行了吗?让你好好学习是为你好。声乐那种东西,对你的学习能有什么用?”

我抗争过,但是一切都没有用。家里人帮我报名了补习班,拒绝让我去参加比赛,还说我以后会感谢他们的。我渴望自由,想有自己的天空,却看不到希望。

以自由为题的作文 第6篇

邻居家养了一只画眉鸟,每天把它挂在阳台上。它不愁吃不愁住,天天吃的都是精饲料,住的是精致美观的笼子里更显示出自己的英俊、美丽。主人会和它“聊天”,对它宠爱有加。画眉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吃着这样的食物,晒着太阳很悠闲。

但是,画眉鸟不能飞上天空,俯瞰大地,心情不好时也没有倾诉的对向。它日日夜夜想念着父母,却不能与它们见面……因为鸟儿被剥夺了自由。

记得有一次,我看见它望着外面别的鸟在自由地飞翔。它们虽然比不上它的条件,但它们有自由。这时,鸟儿们飞到了笼子周围,“喳喳地叫着”仿佛在说:“你真可怜,画眉鸟……”

今天,我去府山玩,看见邻居带着他的画眉鸟,把鸟笼子挂在树上,旁边还挂着许多鸟笼,鸟儿们都唧唧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谈着心。看到鸟儿在笼里蹦蹦跳跳,很开心,我的心情也舒畅了很多。

鸟儿们在树林呼吸着新鲜空气,倾听着每一片树叶的沙沙声,仿佛回到了大自然中……

以自由为题的作文 第7篇

爱看鲁迅的文章,可老师偏偏讲一些烦琐的事:

常常从一个字里挖出许多东西。从语言表达上分析作用,从感情抒发方面列出数种感情,其中不缺夸张成分。要从文章结构上分析是如何的.条理分明,紧凑严谨,哪里前后照应,哪里铺垫渲染,哪里总领全文,哪里点明中心。文章特色也要分析,哪儿是动静结合,以静衬动,以动衬静,哪儿是欲扬先抑,哪儿是活词活用,哪儿有拟人,哪儿有排比,哪儿有暗喻,哪儿有夸张。

我不禁要问,鲁迅真的是经过这样一番缜密思索后才写出文章的吗?

如果是,我当然要替他老人家感到悲伤难过,写作竟成了一种负累!

诚然,好文章就是好文章,需要我们学习,可要是如此“好“法,谁人能经受起这般折磨。

作文是用心去写的,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声音,是真正原生态,纯天然,无污染的心灵感受。它可以满载喜怒哀乐,不满,抱怨,妒忌,孤独,犹豫,快乐,激动,希望,憧憬,只要是自己的,是我的,皆可入文。说想说的,写想写的,是一种畅快,欣慰。无奈,现实生活中,一切都需要勇气。

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写作文,除非你愿意让人以为你在故意作秀;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写作文,如果你能容忍别人指责你的思想在颓废;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写作文,只要你视考试分数为粪土。

作文背负了太多太多,甚至于未来,它太沉,太重,太累。

消除禁锢 自由作文 第8篇

一、自由作文与统一作文相结合

高考是指挥棒, 高中作文教学既要围绕高考这一中心, 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师发现这两者是矛盾的。高考作文限定了主题思想和价值观取向, 很多学生在禁锢中无法自由发挥自己的水平。要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我认为要统一作文教学与自由作文教学相结合。

统一作文便于教师进行批改、评讲, 在批改、讲评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采用这种作文教学是为了适应高考的要求, 使得学生在应对高考作文时不至于失分。但这种教学却是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 首先, 它对很多学生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其次, 它不符合写作的基本规律。因此, 教师要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多安排自由作文, 不限定题目, 没有具体要求, 不论何种体裁, 只要学生有话可说, 有感可发, 都可以行文。这样学生就会对作文产生兴趣, 不再畏写、惧写。学生所写作文都是平时有所积累的素材, 在行文的过程中不再为素材而绞尽脑汁, 而是对文章的语言、逻辑结构、布局谋篇等力求完美, 所成之文也就有较高水平。当然, 自由作文教学并不是说对学生作文放任自流, 不加过问, 而是想方设法为学生的写作提供自由的空间和选择,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并重

很多语文教师只注重学生的课内作文, 而忽视学生的课外作文。他们把课内作文看做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 花时间, 费心力, 对课内作文精批精改、精讲精评。然而, 即使是再自由的课内作文, 学生也会对发表自己的真实观点有所顾忌, 对素材的选取也会有所忌惮, 文章就会多多少少存在不真实、没真情的成分, 这就很难说学生写出的文章是佳作。

在多年作文教学实践中, 我深刻认识到, 课内作文从应试这个角度来说, 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但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因此, 只注重学生的课内作文是不够的, 要课内作文和课外作文并重, 并侧重于课外作文训练。首先, 教师应尽力引导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写作内容和出发点,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话题, 以理论联系实际, 从中提炼写作素材。文章是心灵的产物, 要引导学生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心观察、体验生活中每一个微小的变化, 特别要对自己内心的微妙变化时刻予以关注, 以达到由心生发的境界;引导学生在课外将自己对事物、事件的感悟、随想用语言文字记录下来, 既能够使学生积累丰富的素材, 又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多向对话与单向传授相补充

作文知识和作文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作文知识丰富的人, 不一定能写出高水平的文章, 而对作文知识知之甚少的人, 不一定作文能力就差, 写出的文章就不是好文章。高中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却不自觉地把作文知识的传授作为了教学的重点。殊不知, 学生作文能力的获得和提高没有捷径可走, 仅靠一点写作知识是无法写出好文章的, 要想写出好文章, 靠的是日常素材积累、语感和语言的运用。

那么, 怎样才能指导学生写出优秀的作文呢?我认为,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开展多向对话, 使多向对话与教师单向的作文知识传授相补充, 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在作文评改中, 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文章发表见解, 其他学生也可以有不同的评论, 对于那些不同的意见可以展开讨论, 分析分歧是如何产生的, 各种意见有何优劣, 应该从中学习什么。学生在多向对话中成为学习的主体, 不再受教师思想和方法的拘泥, 个性思维在讨论中不断得到发展, 写作能力和作文质量也会不断提高。

四、张扬个性与统一标准相结合

在评价上, 教师决不能用统一、呆板的标准衡量学生的作文, 更不能以自身的喜恶来进行评价, 而应该在符合写作基本要求的前提下,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灵活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写作个性和特点, 注重学生在作文中的自我表现, 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因此, 教师要合理评鉴那些个性鲜明的作文, 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又要使文章不要偏离标准太远,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高考作文中取得高分。

上一篇:大学英语三级阅读试题下一篇:热工基础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