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伦事迹范文

2024-05-21

杨伦事迹范文(精选5篇)

杨伦事迹 第1篇

4月18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等栏目集中播出了“寻找最美消防员”候选人黑龙江双鸭山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中队长助理杨伦的感人事迹。8分多钟的专题片《三下深井与死神的执着较量》报道,2010年3月29日,双鸭山市岭东区一名群众落入30米深井,井中狭窄井底缺氧随时可能坍塌,现场情况异常复杂。杨伦再三向指挥员请战要求下井救人。指挥员同意了他的请求,第一次下井因为携带空气呼吸器钢瓶被卡在中间失败了;第二次因为被救者的碰撞别住了氧气管导致缺氧,当杨伦被拉出井口时已经昏迷过去,经过抢救才苏醒过来;醒来后他又坚决强调自己熟悉井下情况多次请战要求再次下井。官兵们取来了送风机等设备向井内送风,杨伦几经努力第三次下井终于将被困者成功救出。

杨伦常说,作为一名消防战士,灭火和救援是自己职责。能够让老百姓放心、人民满意,这才是最高兴,最重要的。

拥有16万人的公安消防部队,每年承担着60余万起的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广大消防官兵时刻面临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为维护经济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为展示全国16万消防官兵执着坚守、无惧生死、勇于奉献、保民平安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消防、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关注消防安全的良好氛围,中央电视台于2013年3月20日正式启动“寻找最美消防员”大型公益行动。在集中展播“最美消防员”候选人事迹中,来自双鸭山市的消防员杨伦走入全国人民的视野。今天本报推出长篇人物通讯,详细介绍杨伦的感人事迹。

他是官兵们眼中的抢险救援先锋,大灾大难面前,他用并不高大的身躯,扛起生命的希望,被战友们称为救援战场上的“拼命三郎”;

他是消防部队培养出来的技术尖兵和业务骨干,千锤百炼铸就军中精英,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他叫杨伦,一个不断释放着青春正能量的“80后” 年轻消防战士。3月27日,记者顶着初春的寒冷,来到尖山区公安消防大队特勤中队,寻找这位被誉为 “最美消防员”称号的杨伦。

刚进院门,一辆重型铲车正从大门外开进来,速度虽快但驾驶者操作手法却十分熟练。教导员李虹利告诉记者:“开铲车的就是杨伦,他呀,什么都会什么都通,是全体消防官兵的榜样!”

自入伍以来,杨伦先后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市公安局三等功两次,三次被总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士兵标兵”,曾获得双鸭山 “煤城消防卫士”、“十佳优秀人民警察”、“十大优秀青年”和 “黑龙江省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每一枚军功章、每一份荣誉都见证着杨伦对消防事业的热爱,见证着他在救援一线战斗中的无私无畏、勇猛顽强,更见证着他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大爱。他凭着过硬的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精湛的专业技能、顽强的战斗精神,用实际行动忠实谱写了一曲普通消防战士的青春赞歌。

战场上的“拼命三郎”

当兵就要当个好兵。消防部队是同火灾和各种灾害战斗的部队,对一名消防战士来说,就是要不断磨砺自己,使自己的能力素质适应灭火救援战场的要求。入伍第一年,杨伦就作为中队的业务骨干参加了支队大比武,并取得了个人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训练场上的流血流汗换来了灭火救援实战中的战斗力。2009年6月2日,双鸭山一家化工企业硫胺生产车间发生爆炸,5名工人被困火海。千钧一发之际,杨伦冒着阵阵爆炸声和四处飞溅的碎片,第一个冲入火场救人,4名职工被陆续解救到安全地带。忽然,从烟雾弥漫的3楼厂房传来最后一名被困女工的呼救声,而此时,火场唯一的通道已被大火封死。紧要关头,杨伦再次冲了上去,以最快速度利用9米拉梯爬上了3楼。刚把人救下来,车间内再次发生猛烈爆燃,火焰从2楼窗口喷出,烧毁了救人用的9米拉梯,这时杨伦感觉腿上奇痒难忍,仔细一看才发现自己的战斗服裤子被硫胺爆炸后产生的液体腐蚀,右侧小腿的皮肤也被灼伤。可伤痛只能折磨他的肉体,事后杨伦说:“不知为什么,救出人的那一

刹那我感觉心里十分踏实,如果最后一名工人救不出来,这件事也许会成为我一生永远的伤痛”。

“最让我们不能忘记的就是那次——他主动请缨,连续三次下深井救人,我们都劝他不要去,太危险了,特别是他第二次上来的时候已经是昏厥状态了,他还要坚持去救被困者。”战友胡振晓回忆说。

那是2012年3月29日,岭东区一名群众落入30米深井,井中狭窄井底缺氧随时可能坍塌,现场情况异常复杂。在现场,杨伦再三向指挥员请战要求下井救人。第一次下井因为携带空气呼吸器钢瓶被卡在中间失败了;第二次因为被救者的碰撞别住了氧气管导致缺氧,当被拉出井口时杨伦已经昏迷过去了,经过抢救才苏醒过来;醒来后杨伦坚决强调自己熟悉井下情况再请战,官兵们取来了送风机等设备向井内送风,几经努力,第三次下井的杨伦终于将被困者成功救出。

杨伦的救人事迹被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和平年代》栏目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他因此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

2012年10月15日,集贤县一家工厂办公楼发生坍塌,有多名人员被埋压,杨伦与战友一同赶赴现场开展救援。12时左右,杨伦和战友发现1名被困人员被埋在呈“人”字形倒塌预制板构建内,右腿和胯部被铁管和木方卡住无法移动。杨伦迅速利用凿岩机打开了一个高约40公分,宽约60公分的洞。因为空间狭小,救援工具无法发挥作用,杨伦只能用木工锯和钢锯一点点锯断障碍物,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快,更快!他一边不停用手挖掘砖石,一边和被困者聊天缓解其紧张情绪。经过努力成功将被困人员顺利救出废墟,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在此次救援战斗中,杨伦和战友共营救出两名生还者、挖掘出6名遇难者遗体,因成绩突出杨伦荣立个人一等功。

2010年7月1日下午,双鸭山市公安消防支队接到总队疗养电话,询问杨伦什么时候去镜泊湖疗养区报到。回答是,杨伦去不了了,他已主动放弃此次为期半个月的疗养,请战参加赴大兴安岭灭火突击队,正在奔赴大兴安岭的路上。

那次是杨伦第一次参加大规模的救援行动,在车辆行进的过程中,大家都在休息准备接受更大的战斗,杨伦利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及时将部队出动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记录、总结,为战评积累丰富的材料。

在呼源镇待命期间,由于在镇中心小学驻扎人员、车辆较多,杨伦主动承担起车辆、人员管理工作,每天他总是天不亮就起来,对参战车辆、器材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当别人吃完饭休息的时候他总是默默捡起生活垃圾,双鸭山支队卫生管理得到了总队领导和驻地群众的高度评价;在夜间杨伦同志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在车辆内站岗、执勤。因长时间得不到休息,杨伦同志的眼球严重充血。鉴于他的突出表现,在大兴安岭火灾现场,杨伦同志被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战友眼中的“好兄长”

为了带好队伍,杨伦把全部真情倾注在工作中,严管之外有“真爱”。作为带兵人,杨伦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从不打骂体罚战士,而是以科学的方法管兵,用真情去感化士兵。战士们来自全国各地,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差异大,成份参差不齐,管理难度大。但杨伦从不叫苦喊累,而是用诚心、毅力和耐心温暖战士的心。他记得班里每名战友的生日,并在战士生日当天,亲手为过生日的战士做一碗热腾腾的生日面条;当战友思想上有了“小疙瘩”时,他第一时间为他解惑,勉励他们再接再厉;班里的战士对此打心底里佩服。大家经常开玩笑地说班长工作时是我们的“英雄”,生活中是我们的“母亲”,他是“英雄”和“母亲”的综合体。而杨伦则说:“我没做什么,都是一名战士分内做的事。我就觉得作为新一代的消防军人,应当用我们热情和付出,来展示自己的风采!”

2010年3月的一天,新兵乔龙在训练中指甲折断,并导致流脓发炎,不能参加工作训练,需要长时间接受治疗。杨伦热心当起了“保姆”,每天往返于训练场与医院之间,早上带他到医院接受治疗,中午给他送去热腾腾的饭菜,晚上又和战友一起将乔龙接回营区。连续一个多月,不管刮风下雨,从未间断过。由

于杨伦的细心照料,乔龙的病很快痊愈。乔龙动情地说,杨伦比自己的亲哥哥还要亲。

杨伦还是军营里的“全能高手”。从平时节能灯、水龙头的更换到水电线路的维修,还有冬季暖气保障等。这些工作在别人看来是细小而繁琐的,但杨伦却将此作为施展本领的舞台,不断在提高维修技能中尽心尽力地为部队建设服务。整个特勤中队和支队机关2000多米的用电线路、1000米的自来水管、150多处阀门、130多个节能灯具体位置、运行状况等,他都一一记在心里,以确保一旦出现故障能随时排除。坚持每天早晨、晚上查看和检修一次水电设备、线路,这已成为杨伦的习惯。

多年来,在杨伦和历任带兵骨干的努力下,中队战士都学有所长,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党支部、先进团支部、基层建设标兵单位;先后有2人荣立二等功,5人荣立三等功,2人被总队评为优秀士兵标兵,35人次获嘉奖。2010在新兵训练中因表现突出,带兵有方,杨伦被总队新兵团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百姓身边的“最可爱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杨伦敦厚质朴,胸怀宽广,乐于助人。

在部队驻地尖山区朝阳社区,有一位伤残老军人杨富,孤苦伶仃,百病缠身,生活非常艰难。2005年,杨伦得知这个消息后,决定去看看老人。走进老人低矮破旧的屋子,看到老人清贫的生活,他留下了眼泪。从此,杨伦每逢休息日、节假日都要去看望老人,帮助老人洗衣服、打扫房屋,陪老人聊天,还用自己节省的钱给老人买水果和日常生活用品。老人的小屋从此有了生气,时常还会传出老人幸福的笑声。老人逢人便讲:“消防队的子弟兵对我真亲啊!”。2012年11月份,杨富的老伴病逝,杨伦一直在杨富老人家里忙碌,并拿出自己的工资帮助料理后事,使杨富老人感动不已。

杨伦还将自己节省下来的津贴捐助了一名特困生崔英黛,并倡议全中队官兵捐款设立救助基金,使这名学生顺利升入高中,现在崔英黛已经考入大学。

入伍10年来,杨伦曾先后在家乡锦州、哈尔滨、双鸭山义务献血10余次,总计献血7000余毫升。每次献血后,杨伦都会留下联系方式,并承诺只要病人需要,他会随时提供帮助。

2011年11月23日8时,双鸭山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的值班室接到双鸭山市中心血站打来的求助电话,一名患者急需A型血的血小板进行手术和化疗,请杨伦支援。杨伦经请示领导后赶往现场捐献了血小板,得救后的患者家人感激不已。

“当兵的第一天起,有没有想过会得到这么多的荣誉?”面对记者的问题,杨伦平淡地说:“没想过,我觉得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辜负人民卫士的称号,比什么荣誉都光彩。”当记者问他:“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杨伦坚定地表示:“干一行,爱一行,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和战友们一起保一方百姓平安,实现自己的价值。”

杨伦事迹 第2篇

杨伦同志现任固镇县局盐政科内勤负责人,一年来,在认真履行自己工作职责的同时,严格遵照县局领导、分管领导及科长的工作布置和安排落实各项工作,能积极协助科长拟定综合性工作计划,总结汇报材料,配合科长做好本科的学习、安全、卫生等各项内部管理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基础性工作。

2009年固镇县局全年查处涉盐违法案件21起,其中大案2起,查没私盐14.3吨,罚款15360.00元。这些成绩的取得杨伦同志在其中做了很大的工作。

一、组织队员学习盐业法规知识,不断提高办案水平。作为盐政科的内勤负责人,平时不但自己学习盐业法规知识,还组织大家共同学习,遇到不懂问题,互相探讨,互相促进,在查处涉盐违法案件上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盐政执法案卷做到一案一卷,目录清楚,材料齐全。及时上报盐政执法各项报表和盐政分析。

二、注意总结稽查工作经验,决不放过一个可疑之处。在日常的市场检查中,杨伦同志对待工作是有一定办法的,一是加大可疑地点的检查范围;二是能达到只要看对方的神情,就大致判断有没有私盐,盯住一点下功夫,绝不轻言放弃。

2009年5月13日,固镇县局盐政人员在城关镇程某某

食品加工屋内检查时,发现程某某家里有一点盐,当时杨伦同志就暗示队员分头去找,还是一点线索也没有,在继续查找时,杨伦同志发现其家的卫生间是上锁的,非常可疑,就要求房主把门打开,房主百般阻挠,不听劝告,她的儿子手里拿着木棒,向盐政队员冲来,当时杨伦同志把队员挡在身后,并向他讲解用劣质盐加工食品的危害性,宣传盐业法律、法规,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耐心劝说,房主终于打开了房门,查获了1210斤劣质盐。

杨伦注杜发微 第3篇

关键词:杨伦,尚杜风潮,家学,诗学思想,整体感悟,章法贯通。

清代杨伦的《杜诗镜铨》是一部影响极大的注杜专著。 杨伦, 字敦五, 号西河、西禾、西和、罗峰、敷五等。清常州府阳湖人, “毗陵七子”成员之一。尝从学邵齐焘。博极群书。乾隆四十六年 (1781) 进士, 历官广西苍梧、江西贵溪、荔蒲等县知县。主讲湖北江汉书院达七年之久。亦曾任江西白鹿洞讲席。论学以不欺为主, 诗文皆有名。著有《九柏山房诗集》十六卷。笺注《杜诗镜铨》二十卷。

一、尚杜风潮的时代背景

杨伦生活的时代正是乾嘉学派兴起并兴盛的时代, 而常州也是东南文化的渊薮, 对于杜甫的推重可以说是乾嘉时代的一种风气, 乾隆帝本身就是一个爱大量作诗并推重杜甫的君主, 他不但谕令在科举考试中增加试贴诗, 还站在文人的高度主张诗以言志, 贵有内容, 标榜“清新雅正”的诗风。乾隆对杜甫十分倾倒, “奇葩到此千余载, 只爱杜陵菽粟诗”, “我读杜诗亦已屡, 每一开编兴会殊”。乾隆帝还写过一篇很有见解的《读杜诗》:“大雅止姬周, 何人继三百。卓哉杜陵翁, 允擅词场伯。歌谣写忠恳, 灏气浑郁积。李韩望后尘, 鲍谢让前席。缅想浣花溪, 披读仰高格。诗史非妄评, 良足娱朝夕。”上行下效, 在诗歌领域形成了注释研究杜诗的风尚, 激荡起一阵阵崇杜风潮。

二、深厚的家学渊源

在尚杜风潮的背景下, 杨伦在杜诗的研究上又有着 深厚的家学渊源。杨伦在《九柏山房诗集》提及的蒋弱六, 蒋绍孟即是其外高祖蒋金式和外曾祖蒋鸿翮。蒋金式字玉度, 号弱六, 康熙二十三年 (1684) 举人, 历官内阁中书、怀宁教谕, 是康熙朝常州乃至江左较为知名的治杜学者, 著有《杜诗编次》、《批注杜诗辑注 》。在杜诗家学传承上蒋金式一传于其子蒋鸿翮, 蒋鸿翮再传于外家孙杨伦。杨伦在《杜诗镜铨》中引用蒋金式批评杜诗的资料达百余条之多, 可见其多惠于深厚的家学传承。杨伦特别继承拓展了其外曾祖蒋鸿翮的“时文点评法”, 即是把时文起承转合的结构批评之法引入杜诗批评, 重在对杜诗结构分析。

三、与杜甫“心有戚戚焉”的自身经历

杨伦的自身经历也使他与杜诗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总体来看杨伦作为清代的一名士子, 其才情上的意气风发和人生上的流离颠沛与杜甫颇为相类。杨伦在《杜诗镜铨》自序中说:“计公 (杜甫) 生平, 惟为拾遗半载, 安居草堂仅及年余, 此外皆饥饿穷山, 流离道路, 乃短咏长吟, 激昂顿挫, 蒿目者民生, 系怀者君国, 所遇之困厄, 曾不少芥蒂于其胸中。”这段评价恰恰也是杨伦的境况:早年家道衰落, 与兄各抚养一弟, 足迹遍于扬州、金陵、北京、杭州、安徽、广东、湖北等地, 过着“生计随人觅鸟巢”的生活, 不免发出“儒冠误我贪鸡肋”的慨叹。就是在自作《杜诗镜铨》序文的时候身为进士的杨伦也还没有得到一官半职, 而是在湖北江汉书院当院长。在此期间杨伦写了一首读杜诗, 通过对杜甫一生的概括充分表达了与杜甫“心有戚戚焉”的情思:“江湖一老念君恩, 至性因知诗教尊。九死崎岖来蜀道, 孤舟浩荡下荆门。房严出处分穷达, 郑李交游感没存。击钵高吟檐瓦震, 夜深不觉雨翻盆。”

杨伦和杜甫均是少赋异禀, 中年蹭蹬, 晚年漂泊。杨伦虽不及杜甫“七岁思即壮, 开口咏凤凰”, 也是“九岁能诗文, 为祖舅蒋君和宁所器”。而且在“县府院试中皆第一, 时有‘小三元’之目”。在作诗上得到洪亮吉的称赞:“余少日在外家读书, 出塾后即喜为诗, 语虽不雅驯, 然颇不可一世, 视外家兄弟之作颇之所心折者独二人:于记诵之学, 则敬蒋上舍松如;于五七言之诗格律, 则敬君 (按:指杨伦 ) 。”

在中进士之前, 杨伦已经颇有诗名, 与洪亮吉、黄仲则、赵怀玉、孙星衍等迭相唱和, 号称“毗陵七子”, 是毗陵诗派的重要人物。但是生计上则是作幕随人, “到处遣悲辛”, 而且杨伦虽然“平生颇识字” (王芑孙语) , 却不愿意谭经考据, 在成为进士以后杨伦陶醉于“静鞭响处赓仙乐, 奎宿光中聚德星”的发榜喜悦中, 并有意一展才华, 怀有“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士子情怀, 然而现实很快击碎了他的梦想, 朋友的说法是“未得登瀛”, 官方的说法是“归班候选”。总之杨伦成进士后依然“飘零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又不愿意逢迎谄媚, 故而失意多时, 直到受到王昶的赏识, 并由此得到毕沅的推荐作了江汉书院院长。按惯例书院院长大都是有作官经历的人退隐之后的选择, 如钱大昕、洪亮吉等, 而杨伦此时已经中进士后“归班候选”数年没有职位, 可见即便中了进士也不是“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朝中榜天下识”那么理想化。很可能是“扬云落拓无官位, 隔代朋知作解嘲” (杨伦诗) 。杜甫曾含蓄地慨叹“ 同学少年多不贱, 五陵裘马自轻肥。”到杨伦这里变成了直抒胸臆:“流光惊荏苒, 侪辈各飞腾”。

四、“取道性情、亦本经史”的诗学思想

作为毗陵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杨伦的诗歌创作上有“尚奇使气”的风貌, 也是老杜“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另类追求。毗陵七子成员大都和袁枚有交往, 因此也和性灵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总体上肯定“诗道性情”的同时也指出二者区别。杨伦在序吴照的《听雨斋诗集》里说:“李献吉 (即明代李梦阳) 自序其诗曰:‘余之诗出于情寡, 而工于词多, 每自欲改之以求其真。’”认为“诗教专以道性情, 迨以才学为诗, 以议论为诗已落第二乘义”。同时在杨伦《九柏山房诗集》卷十《论诗三首》对于性灵派的弊端有所指责。其一云“诗取道性情, 亦必本经史”指出诗学的根基还在于谙熟经史。杨伦还认为杜甫的性情也是“至性因知诗教尊”, 是有根基的, 不是空穴来风。其二云“羊质而虎皮, 浮夸实为病”, 指出有些标榜性灵的后学根基不牢, 诗作往往流于浮夸而缺少内涵, 认为作诗不能仅凭性情, 并举例曹植和杜甫作诗“无矜万篇富, 每争一字胜”。其三云“高脾辨诗派, 高下系世风。唐宋界不分, 此论殊未公”直接对袁枚的不分唐宋之论给予反驳, 认为性灵派是“得毋所习偏, 护短虑见攻”。

杨伦自己作诗也尽量躬行这样的准则, 性灵派代表人物之一张问陶称赞杨伦的诗歌“学杜几人能得骨, 羡君感慨亦和平。”而杨伦称赞张问陶的诗歌“千诗百赋挥毫就”、“金貂换酒气氤氲”, 同时也提醒“蛟蚓于中可要分”, 即性情不能流于浮夸而无根基。洪亮吉也在《北江诗话》中评价袁枚说 “如通天玄狐, 醉即露尾”。形象地指出性灵派的空灵有余, 厚重不足。对于性灵派过于强调男女之情也不是毗陵派提倡的, 毗陵诗派更强调诗品和诗格, 更偏重于抒发豪气、朋友之情、兄弟之谊。

基于以上的诗学思想, 杨伦在注杜中体现出以下特色:整体性, 感悟性, 章法性, 贯通性。整体性表现在:杨伦的注释恰当地把握了作品的内在情感脉络, 透过工稳典丽的诗句点出其诗情之所在, 其所论多合于现今之诗学观念, 这在组诗的注释中尤为突出, 注重篇章之间的内在关系。而且大量的点评篇章联通之处的文字往往是杨伦自己“亲自操刀”, 而不是按其惯例以辑注为主。感悟性表现在:杨伦作为一个有名的诗人, 对于作诗的甘苦自然深有体会, 因而在注杜过程中能够自觉地摆脱穿凿支离, 认为“而但索之于语言文字间, 尤其浅也”。强调杜诗“正无一语不自真性情流出”“知此方可与读杜诗”。在乾嘉学派的考据风气之下, 杨伦能够清醒地认识到感悟性的重要并能自觉地运用到注杜之中, 而且既不像蒲起龙的《读杜心解》“好为异说”, 也不像金圣叹“借他人之酒杯, 浇自己之块垒”, 涵咏深厚, 平心静气, 以诗人之心解诗, 简明扼要, 点到为止。在具体操作上杨伦通过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两大原则体现出杜诗“真精神、真面目” (毕沅语) 。章法性是指迎合科举的需要, 在注杜时“兹于转接照应脉络贯通处, 一一指出, 聊为学诗者以为绳墨觳率。”贯通性主要表现在杨伦特别注意知人论世, 在解诗时把时间和空间及有关事件交代清楚, 也常常用杜甫的诗句来注杜。

要之, 杨伦的《杜诗镜铨》能在众多的注本中脱颖而出, 得力于自身的学养和诗才, 也是家学渊源和时代的产物, 较好地把自己的才、学、识和诗学思想在注杜中恰当地表现出来。体现出整体性、感悟性、章法性、贯通性等特色。达到了“庶少陵于千载之上犹如晤语也”的境界。

参考文献

[1]赵国璋.江苏艺文志.常州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4.

[2]杨伦笺注.杜诗镜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3]杨伦.九柏山房诗集[M].嘉庆十七年遂初堂刻本.

沈浩先进事迹 第4篇

得知这位名叫沈浩的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去世的消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批示中,对沈浩的去世表示沉痛悼念,对沈浩的亲属和小岗村村民表示亲切慰问。

一名最基层的农村干部,为什么得到总书记如此的关注?

在沈浩去世20多天后,记者走进小岗村。倾听了一名共产党员、村干部殚精竭虑为人民的感人故事,体悟到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忠实践行对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感受到三份“请愿书”上那几百个红手印的真诚与滚烫……

2009年隆冬。江淮大地朔风凛冽。

一场隆重的葬礼在安徽凤阳小岗村举行。几天前,一封在一夜之间落满67位小岗村农民红手印的“请愿书”递到上级组织和家属手中——请回沈浩同志骨灰。此刻,上百户人家拖儿带女、扶老携幼聚集在这片旷野上。

一块高大的黑色墓碑被一双双粗黑的手立了起来,上书:“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同志之墓”。

方方正正的墓室上,覆盖着一面鲜红的党旗。

红手印,中国农民意志最真实、最朴素、最坚决的表达。

1978年初冬,小岗村十八条好汉冒着“坐牢杀头”的风险按下的红手印,掀开了中国改革的序幕。如今,那张“生死契约”已经平静地躺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整整31年后,朴实的小岗村人为请回一位普通村干部的忠魂,再次庄重地按下红手印。

一步一个脚印,沈浩带领小岗人描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2006年秋天,98个红手印把沈浩留在了村里。

2004年2月,沈浩被安徽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选派到小岗村担任村党委第一书记。从省城合肥到小岗农村,从省直机关到基层一线,沈浩的内心不能说没有反差。来了就要有贡献,这是沈浩的朴素想法。

小岗村妇女主任韩巧兰对初来乍到的沈浩记忆犹新。2004年,猴年春节刚过,她起了个大早开始忙活。听说从省财政厅下来个干部,要住在村里,她去给他准备好铺盖。中午,韩巧兰在街上看见个身穿深棕色棉夹克,中等

个头,白净脸的中年男人正往村民家里走。一打听,他就是新来的书记——沈浩。

“他恐怕在小岗呆不了两月。之前下来的

干部,有的来这‘镀镀金’,回去就提拔。”韩巧兰和村里人的想法一样,但她心里纳闷,“这书记一来就下农户家,看来和以往的干部不太一样。”

“我要一家一户吃顿饭。你陪我去关友林家。”沈浩说。一听说要去关友林家,韩巧兰犯了难:“沈书记,他家老婆孩子精神都有问题,吃的像猪食,卫生条件差。苍蝇哄哄叫,床上、锅台上都是,多得像头毛。沈书记,我就不去了。”韩巧兰心直口快。“村上人不去他家,我更要去看看到底有多难。”关友林家这顿饭,沈浩吃了。不久,工匠粉刷了关家的三间平房,地面打了水泥。全家办了低保和特困户手续。

一个多月,沈浩把全村108户跑了两遍,摸清了小岗的家底……

“一朝越过温饱线,二十年没进富裕门”,有人用这句话形容小岗村。还有人用“偏、穷、乱、散”四个字描述小岗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2003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2300元,村集体欠债几万元;村里到处是柴垛、垃圾,环境差;缺乏一个团结的、有战斗力的领导核心。

有人甚至对外派干部来小岗村有抵触情绪,提出“岗人治岗”。

“是啊!小岗肯定难搞,既然来了,还怕吗?要退缩吗?绝不!”沈浩在日记中写道,“要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就必须融入小岗,了解民意,踏踏实实干几件事,让村民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修路——沈浩干了来小岗的第一件大事。

村里友谊大道东边2里多泥巴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大伙都巴望着改成水泥路。沈浩跑上跑下争取支持,终于得到帮扶资金50万。

“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建议,自己的路能否自己修?这与沈浩的想法不谋而合。

修路的日子,沈浩天天泡在工地上,和大家一起撒石子、扛水泥、拌砂浆。一天傍晚,沈浩和村干部来到工地。看到刚刚运来的水泥浆卸在地上,找不到铁锹,沈浩就用双手把水泥浆捧到路基里,全身都是泥,手还被灼伤。村里人叹服:这个沈书记人实在,不是来图虚名的。

行动往往胜过千言万语。沈浩常说,“跟老百姓面对面,不如和大家肩并肩。”3个多月后,路修好了。一算账,整整省了20万元,还加修了两条水泥岔道。全村劳动力每人挣了1000多元工钱。

路修好了,大伙的气也顺了许多。

不久,沈浩又干了一件大事——保护村集体财产。

属于村集体的20多间房屋被几户人家强占,多年无人敢过问。不收回,邪气滋长,正气难树。敢不敢收?村里几百双眼睛瞅着新来的书记。以前有开警车来小岗村挂职的干部,也没敢咋样。沈浩不怕难,敢碰硬,苦口婆心劝说不通,就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钉子户终于被拔掉了,村民们对沈浩刮目相看。

熟悉沈浩的人说,他从“城里人”到“村里人”的角色转变很快:冬天,穿上村里5块钱买的老棉鞋;谁家的剩茶端起来就喝,谁家的剩饭端起来就吃;抽2块钱一包的香烟;遇见财政厅的老同事说话,也从“我们财政厅”变成了“我们小岗村”;手上长了老茧,整个人黑了,瘦了……

沈浩成了全天候“村官”。他习惯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和村民平起平坐商量事儿,从不坐老板椅给人居高临下的感觉。“坐沙发,和大家交流‘零距离’,这样老百姓才会亲近你。”

他住的那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屋,床头贴着村民联系电话。大门从不上锁,谁都能推门而入。“村里的大事小情、百姓疾苦他都知道。”房东说。

“大包干”带头人关廷珠的遗孀、86岁的邱世兰老人,至今还拄着沈浩送的拐杖。“沈浩看原来那根拐棍要断了,怕我摔着,说要给买根新的。我以为他随便一说,没想到他专门买了新的给我送过来。这拐杖拄着踏实。”

五保户韩庆江那天突然发病,沈浩掏出身上所有的钱,送他去抢救。后来又安排他去当门卫,如今一月能挣500多元;困难户韩德国的孙子刚出世,母乳不够,家里又买不起奶粉,沈浩掏出1000元錢送去;关友林全家6口人,4人有残疾,沈浩逢年过节都要送去慰问金和年货。

nlc202309022044

“这样的干部我们觉得可靠,很难找!”“大包干”带头人严俊昌道出了小岗人的心声。

穿行凤阳乡间,如同穿行在乡土中国的千年沧桑。

600多年前,朱元璋在饥饿中崛起,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农民的呐喊与抗争,但后来,“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的凤阳花鼓声,伴随着乞讨、流浪,成为凤阳人共同的辛酸记忆。

革命起于贫穷。向穷困抗争,与命运搏战,这是中国农民求索千年的主题,更是横亘在当今小岗人面前绕不过去的坎儿。20多年来,小岗人不是不曾努力,不是没有探索,但几经沉浮最终没成气候。比起其他名村,小岗村的步子明显慢了。

2005年秋天,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召开。沉浸在秋收喜悦中的小岗人再次兴奋起来。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用平实的20个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沈浩在日记中记录了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心得:“作为一名选派干部又身在名村小岗,更应该满怀信心,充满热情,努力工作,切实为老百姓办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小岗贡献自己的力量。”离中央的要求,离农民群众的愿望,还有很大差距,这令沈浩常常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静夜孤星、青灯黄卷,沈浩苦苦求索,村西头那间小屋中,“三农”问题的书堆满了书架、案头;他还带着“大包干”带头人、村干部、村民代表一起赴华西村、耿庄、大寨、西沟村、南街村等名村取经。

从书本中找思路,从实践中学范例。沈浩的心中渐渐明朗:开发现代农业,发展旅游业,招商引资发展村级工业。

要迈开步子,先要解放脑子。然而,这又谈何容易!

遇到重大决策,沈浩都要和“大包干”带头人们一起“拉拉呱”。过去“两委”班子不全、人心不齐,矛盾多、积怨多、问题多掣肘小岗发展,如今冰封开始融化了,人心开始聚拢。

优质养殖示范区办起来了,种植双孢菇的创业大学生引进来了,小岗钢构厂等企业也开始生产了,大包干纪念馆建起来了……

离小岗村不远处,有著名的滁州琅琊山醉翁亭,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与民同乐”的思想时常在警醒沈浩。他明白,要想让小岗村人同乐,先得让大伙同富。村民们的农家乐旅游服务启动了。小岗村当年的茅草屋、“大包干”纪念馆、文化广场等成了一个个旅游景点,“小岗人家”、“大包干餐馆”、“金昌食府”等餐馆红火起来。沈浩还争取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开辟了直通合肥的长途汽车线路,创安徽全省由一个村发往省城班车的先例。2006年春节前,26户住房比较困难的农民都住进了16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

小岗要发展,村党组织建设是关键。沈浩从抓班子、抓党员、抓阵地入手,在上级党组织支持和帮助下,充实和调整了村党组织,把年富力强、作风过硬的骨干,把有点子、出力气的致富带头人,把自愿到村立志创业的大学生村官,吸纳进班子,建起了小岗村的第一个党员活动室,第一个大学生民兵连……

村里的路平了、灯亮了;小岗人心中的灯,也亮了。

然而,三年任期一瞬即至。2006年秋天,小岗人的心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起来。

“当年我们杀头、坐牢都不怕,可沈浩要走,我们真怕了。”“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说。

“小岗村人最讲事实,好干部就是好干部,不好也不会有人说好……小岗村人舍不得他,小岗村需要他,离不开他……”严宏昌等几个人一合计,带着一封按下了98个红手印的信找到省委组织部和财政厅。

走,还是留,沈浩焦灼不安,选择两难;挽留,还是欢送,小岗人的选择也不轻松。

当年率先按手印的“大包干”带头人严俊昌,这次却没按下手印,“离开妻子、老母、女儿,在小岗踏踏实实干了3年,都想让他留下,可又不忍心啊!”

挽留是爱戴,不挽留是疼爱。

然而,沈浩选择了留下。

2008年金秋,胡锦涛总书记在小岗村考察时讲的一席话,让沈浩感到肩膀上沉甸甸的。2009年秋天,又一纸按有186个红手印的信递到省委组织部。

2008年9月30日,又是一个金秋时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前,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小岗村考察。在“大包干”带头人、村委会副主任关友江家的小院里,总书记亲切地同乡亲们拉起家常,了解大家的所愿所盼,解答大家最关心的事情,气氛热烈活跃。总书记对乡亲们说:“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努力把农业生产搞上去,把文化生活搞丰富,把村庄环境搞整洁,使日子过得一天更比一天好!”

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让乡亲们倍感温暖和鼓舞,也让在场的小岗村领头人沈浩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当得知沈浩是省委组织部和省财政厅选派到小岗村任职,由村民自发按手印留下来连任的村干部时,总书记热情地鼓励沈浩说:“群众拥护你,这是对你最大的褒奖!”

总书记与最基层干部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这一刻让沈浩满眼噙泪,责任油生,“当我握着总书记手的时候,一切艰辛、酸楚、委屈都没有了。”

沈浩在日记中写道:“总书记到小岗来,對我们是荣誉,更是动力,农村有困难更有机遇,小岗村是农村改革发源地,要不断创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时期提出科学发展观。发展是根本,发展是硬道理。小岗村也不例外,只有发展才是致富的唯一途径,只有发展才是解决矛盾的有效办法,只有发展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小岗村。”

怎么让日子过得一天更比一天好?站在改革开放30年的新起点上,沈浩和小岗人在思考,该发展什么、突破什么?这也是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共同思考。

沈浩带领村“两委”班子,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拟订了小岗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按照这个规划,小岗村将形成“一环两轴一点九区”的规划结构,对现有村庄进行整治,包括建筑外立面、村容村貌整治,进而小岗将建设成现代农业的示范村、制度创新的实验村、城乡统筹的先行村、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铭记改革的最好方式就是深化改革。沈浩要重新激发出小岗村改革创新的活力。

早在2006年,沈浩就提出流转村民一部分土地进行整理,田成块、路成网、水灌通,增加可利用土地数量,提高土地利用率。

nlc202309022044

可没想到这个想法让他陷入空前的困境。发展是硬道理,但“摸着石头过河”也艰难。

最难的,是土地问题。

凤阳鼓楼,苍然屹立。“万世根本”——600年的风霜雨雪,让鼓楼上朱元璋亲书的四个大字愈发遒劲而厚重。人民乃国家之根本,土地乃农民之根本。这万世根本,以无可阻挡的力量穿越时空,凝视沧桑。沈浩与它,有过不止一次的对视,每一次,都觉得字字千钧。

村党委副书记张秀华说,当时有人把这种土地流转方式误解为要收回土地,集体经营,许多群众一时想不通,不支持;还有人当天同意签流转协议,第二天就变卦了。

沈浩说:“过去分田搞大包干是改革,现在搞土地流转也是改革。”

一年除夕,张秀华接到沈浩的电话:“我在村里宿舍,过来陪陪我吧。”一进门,只见沈浩眼里含着泪水,委屈地说:“在村里搞土地流转太难了,村民们不同意。”

对土地的挚爱,如同血液流淌在小岗人的血脉里。作为农民的儿子,沈浩深深地理解这一点,每一步改革他都愈加谨慎,在发展和保护农民权益方面寻找结合点,沈浩冥思苦想。

那年除夕,沈浩没回家,而是挨家拜年,挨户说服。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正是这个时候,总书记在小岗村的一席话给农民吃了“定心丸”,也让沈浩心里敞亮多了。

成立村民土地流转理事会,规范流转程序,发挥村民自身作用……改革,要平衡多元的利益诉求;改革,免不了有意见碰撞。为了土地,大家每次开会免不了争几句,有时意见分歧很大,但思路在争论中逐渐明朗,共识在交流中逐渐形成。

小岗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

2009年1月8日,小岗村与“美国GLG集团”、“从玉菜业”、“瑶海”、“天下一碗”签下四份投资大单。招商引资,对小岗的发展是关键一环。

GLG集团要在小岗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项目马上要开始建设,地面必须平整。时间只有5天,最大的难题是迁坟。

迁祖坟,在农村是天大的事。2009年4月12日,村“两委”开会,挨家挨户动员。4月14日,村干部带头锯树、迁坟,第二天,村民们全动起来了,最多的一家迁了12座祖坟。

响彻荒野的爆竹声中,村民韩庆江家爷仨哭着给祖先磕头:“咱小岗村要发展,今天给你们搬家了。”

此情此景,沈浩泪水夺眶而出,抱拳三作揖,高声道:“先人们,沈浩向你们道谢了!父老乡亲,谢谢你们支持小岗村工作!谢谢你们支持咱们子孙后代!”

204座祖坟,在预定时间全部迁完。

“大包干”带头人、村委会副主任关友江说:“沈浩在小岗的6年,是村里发展最快的6年,是大家受益最大的6年,也是小岗村树立新形象的6年。” 2008年,小岗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600元,是2003年的2.87倍,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2000多元。

小岗村可以大有作为,沈浩还有更远的宏图大愿:完成小岗村新农村建设规划;下属农工商、物业管理、文化传媒等几大分支的小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开始运作;小岗村要用3年时间争取上市……

春去秋来又三年。2009年秋天,小岗人又着急了——“沈书记!走,还是留?”

红手印,还是红手印!186位小岗人要留住他们致富的领路人。

怀揣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小岗村的发展蓝图,沈浩用生命践行了对党和人民的承诺。2009年冬天,小岗人用深情的红手印把他们的第一书记永远留下……

2009年9月起,总书记考察小岗村一周年之际,小岗村参加了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沈浩和村党委把党员们从繁忙的工地上、田地里请到一起,对照总书记的嘱托,对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谋划小岗村科学发展之路。“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沈浩读着铿锵的话语,总书记的嘱托如醒钟在耳。

然而,第二个三年任期又要到了。是走,还是留?无尽的牵挂,一样的深情,再一次让沈浩难以抉择。

想走。离家6年,太长了……

沈浩是出了名的孝子。90岁的老娘,他特别牵挂。

“娘,儿子要到凤阳小岗工作了,不能照顾您老人家了,请您到我哥那里过一段时间,等我任职期满再去接您。”到小岗上任后的第一个“五一”节,沈浩把老母亲送到四哥家。

老娘深明大义:“乖乖,在人家那儿把人家搞好,把老百姓搞好。我的乖乖要听党的话。”沈浩听了,鼻子发酸。临上车,他“扑通”一下跪倒,给老娘磕了一个响头。爬起来,已是泪流满面。

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想起老娘,焉能不潸然泪下!

女儿沈王一属狗,沈浩亲昵地叫她“汪汪”。2004年,10岁的“汪汪”舍不得爸爸走,送了他一个嵌着自己照片的相框,在背面留了一串歪歪扭扭的字:“我爱你爸爸。祝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还有别做贪官!”第一次决定留任后,因为自己不在孩子身边,妻子工作又忙,沈浩就把女儿送到了老家蕭县读寄宿中学,却也开始了绵长的思念和无尽的愧疚。

每年3月7日,沈浩总会抽空到萧县的学校为女儿过生日。2009年的那天,沈浩忙完工作后急忙赶往萧县,紧赶慢赶还是到晚了。远远地看见女儿在宿舍的阳台上张望。在操场上,沈浩想逗女儿开心,连翻几个跟斗,就不停地喘。女儿看着爸爸卖力地逗她,眼圈一下红了,扑到沈浩怀里嚎啕大哭,“爸,我想你啊,就是想你。”沈浩抱着女儿,泪水和着汗水一起淌。

妻子王晓勤在银行工作,每天早出晚归。买粮食、搬东西很吃力,沈浩只好说:“花点钱,请别人帮忙吧。”王晓勤盼望着夫妻早日团聚,不同意沈浩留任。沈浩耐心劝慰:“让我再干三年吧,第一个三年是搞基础建设,第二个三年才能把村里经济建设搞上去,让大家富起来。”

想留。小岗村的父老乡亲又让他牵肠挂肚……

2007年除夕一早,沈浩一开门,80多岁的邱世兰坐在他屋前。大娘哆哆嗦嗦地说:“沈书记,去我家吃年饭吧。二十多年了,我是头一回请村干部吃饭,不去吃可不行。”面对大娘浑浊老眼里流露的一片真情,沈浩去了。6年过了5个春节,他有3次在小岗吃的年饭。

nlc202309022044

村里正在修建的敬老院快竣工了,沈浩把它建成了每个房间都有卫生间的老年活动中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村里的老人安享晚年,是沈浩的梦想。

为了留下他,小岗村人两次“红手印”个个千斤重。

两厢牵挂,一样深情。

对小岗村党委书记金乔来说,没陪沈浩到县城体检,恐怕是今生最大的憾事。

沈浩在去世前的10多天问金乔:“你爱人在县城医院哪个科室工作?”“我说是做B超的,他摸摸胸口说最近这儿总有点不舒服,哪天请弟妹帮着检查检查。”金乔回忆着。

“心力疲倦、口干舌燥、浑身无力、特别累……”这些词在沈浩的日记里频繁出现。字里行間,透露着他的体力早已严重透支……

2009年11月5日上午,沈浩陪同来小岗考察的三批客人。中午,略饮薄酒。下午三点多,累了几天的沈浩对金乔说:“我回去睡会儿。”然而,这一睡,他就再也没有醒来。

一座上足了发条、从不歇息的钟,停摆了。

沈浩真的走了,永远地走了,小岗人的心也被牵走了。

“让沈书记留下吧!”肝肠寸断的小岗人这次下了决心。

凤阳县城鲜花如海,挽幛如云,数以千计的群众送别沈浩最后一程。一副长长的挽联浓缩了沈浩人生最后的,也是最光辉的时光:两任村官呕心沥血带领一方求发展,六载离家鞠躬尽瘁引导万民奔小康。

在这一头,小岗村的男女老少们在迎候他们的沈浩书记。寒风冻泪,枯草过霜,小岗村在呜咽。

72岁的“大包干”带头人严立坤拖着病躯,让家人搀扶着,要看沈浩最后一眼:“沈书记他人好、干得也好,我要来送送他”“孩子啊,我们接你回家……”

“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记得曾在一次会上问:“沈浩,你给我们说个实话,到年底,你还愿意留下来吗?”“只要大家欢迎我,我愿意一辈子留在小岗!”一语成谶,却在顷刻间应验。

2009年11月17日,农历十月初一,这是小岗祭奠先人的日子。一场罕见的大雪不期而至,飘飘洒洒,漫天飞舞。

清晨6点多,58岁的殷广勇拖着一个5岁、一个7岁的孩子,借了20元钱买了纸和鞭炮。在雪地上,爷仨几步一个踉跄,扑到墓地,身上还穿着沈浩脱给他的衣服。

……

小岗村的群众,至今还不适应沈浩书记“休假”的日子——

关学莉在村文化广场上打着打着腰鼓就停下来,哭了,村腰鼓队的穿戴和“咚咚”敲响的鼓,都是你给置办的;戴世英把你的照片放在锅台上,边做饭,边掉泪,后悔不该为了宅基地天天找你闹;工匠马实还想在深夜收工的归途上,看到你住处闪亮的灯光;大学生“村官”汪静静依然每天帮你擦桌子,等待着你风风火火的身影……

沈浩,你还有好多事情没做,怎么就舍得走了,走得如此匆忙——

妻子还等着你回家喝一口煲好的热汤,女儿还等着你和她一起打开世界名著的书箱,老 娘还在等着你轻拢她的风霜白发……

沈浩,你还有好多事情没做,怎么就离开了,离别得这么无声——

修环村路、引进项目、盖敬老院……你布置的年底前要完成的11项重点工作,还等着你带领大家一起完成去验收呢。你想写的那本书《我在小岗工作的日子》,村干部们还盼着自己的名字能印在书上呢。韩巧兰还记得你说过,她家门前的小岔道,一定能在年底前铺上光光的水泥,放炮过年,她盼着你把路铺到家门口呢……

沈浩,你不该走。你做过的一切,小岗村人民记在心底。小岗村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在见证着,见证着一位农民之子、小岗之子的深情。

在入党志愿书上,你写道: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将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甘愿牺牲自己的一切。

沈浩,你做到了。

你牢记胡总书记的嘱托,用生命践行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

信念如山,真情不改,“红手印”印证了你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古代杰出人物事迹精选 第5篇

一、周瑜:历史长河中的不灭星光

【评价】

1.谈笑间,羽扇轻摇,破敌百万;沙场上,征袍染红,血战南郡。他用短暂的一生,诠释忠诚与智慧的真正含义。

2.国家危难,他力排众议,强据曹魏,尽显名士风采;赤壁阵前,他泰然自若,拔剑相迎,破百万曹军。他短暂的一生确如高山般让人仰止!

【事迹】

周瑜出身士族,早年与孙策是挚友。他尽心辅佐孙策,为孙策东渡江东立下汗马功劳。孙策死后,周瑜又效力孙权。建安七年,曹操下书责令孙权送其子为人质,众大臣犹豫再三不能决断。周瑜力挽狂澜,分析利弊,最终说服群臣。周瑜对孙氏忠贞不二。他拒绝了曹操派人的游说,态度坚决。

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军三十万会猎江东。周瑜英勇不惧,说服众人,与曹决一死战。面对三十万曹军,周瑜展现的是一位真正的英雄拥有的豪迈。一句“操直送死”,一计“火烧曹军”,一场“赤壁之战”,成就了他的辉煌。这场大火使曹元气大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熊熊的火焰是周瑜爱国的心火,是他誓死效忠的赤子之心。

赤壁之战后,他为了扩张东吴的势力,主张攻打南郡,在那场战争里他失去了生命,但他在赤壁船头傲立的风姿,依然让人仰望。他将一生都奉献于东吴霸业,直到最后一刻都不曾倒下。

二、屈原:赤子之心的汨罗英魂

【评价】

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在有些人看来,处世不必过于认真,世道清明,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浮沉。然而你宁可投江而死,也不愿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尘埃。

2.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你本可以出走他国,却最终因爱恋国土,于悲愤交加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怎能不让人叹惋?

【事迹】

战国时楚国人。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他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合齐国,抗击强秦。在同反动派斗争中受诬陷而丢官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但因此却更加接近人民的生活,对黑暗现实十分不满。后因楚国的日益腐败,首都郢亦被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的著作有《离骚》、《九章》等,这些著作文字华美,体现了他的人生理想和政治追求。他看清了贵族的虚伪、昏庸与腐朽,看清了奸臣排斥贤才的行为,看清了社会的种种不仁……他的主张,体现了他对楚国国事的深切忧念以及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精神。

屈原的死是对当时黑暗势力的一种嘲讽和揭露,是一种无言的反抗与斗争,同时也是向后世发出的一个警告——要小心黑暗的势力!他的作品语言生动而富有活力,有着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风筝》教学方案参考下一篇:试析近代中国战争赔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