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游戏教学

2024-06-23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精选12篇)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 第1篇

一、制订游戏计划,明确教学目标

在小学数学游戏教学过程中,首要环节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制订游戏教学计划,做好准备工作,从而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让学生边玩边汲取知识。同时,在制订计划时,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然后以此为基础,开展游戏活动,以提高教学有效性。如倍数游戏,教师需要明确该游戏要实现怎样的目标,该如何组织等,这样,才能保证游戏的有序性与有效性。比如3的倍数游戏。目的:让学生把握3的倍数,培养学生反应能力。游戏组织:按座位顺序,第1个学生念1,第二个学生念2,第2个学生要拍手(遇到3的倍数拍手),念错的、没拍手的则输了,要接受“惩罚”。这样,让学生在游戏把握3的倍数。

二、优选游戏内容,注意游戏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游戏是服务于教学的,需要紧扣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游戏而巩固知识,而不是为游戏而游戏。因此,在开展游戏教学时,数学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并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等,选择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趣味性数学小游戏,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活动中,变枯燥知识为生动化、趣味化,以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在快乐氛围中加深知识印象,有效巩固与记忆数学知识。

如《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之间的进率,感受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重要作用,唤起学生学习热情,教师可组织多种实践、竞赛、体验等活动。比如“认一认,说一说”,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好多人民币,自己先认一认吧,然后组内交流,比比谁认得多。再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人民币的,小组交流。然后教师小结。接着,呈现整套人民币,通过抢答的游戏形式再次辨认人民币:有只跳跳熊不服气了,要考考小朋友们。跳跳熊跳到哪张人民币旁边,则抢答说说它的面值,比比哪位小朋友答得又快又准。又如“分一分,理一理”,师:小朋友们,太棒了,认识这多人民币,不过这些人民币就这样放在桌子上感觉太乱了,请根据你们喜欢的方法,对人民币进行分一分、理一理,看看哪组整理得又好又快。而后汇报交流。“拓展延伸”,认识5角与5元。师:小朋友,请仔细观察,你们手中哪种人民币课本上没有介绍呢?而后引导学生唱歌曲《一分钱》,舒缓情绪。过渡:通过人民币整理,老师发现小朋友可以很多人民币,真棒!那你们平时用人民币买过东西吗?会买东西吗?然后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活动。“猜一猜,摆一摆”(呈现一支铅笔),师:小朋友,你们的铅笔是多少钱的呢?请每组的1号选手用人民币摆出铅笔价格。然后请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摆的。比如摆的是2个1角或一个2角。“猜一猜,想一想”(展示尺子),这把尺子是1元的,你们猜猜老师会怎样付钱呢?让学生说出各种可行的方法。师:由上述组成1元的方法中,看出元与角有什么关系呢?(1元=10角)另外,教学后,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换钱游戏。小组内两人相互准确、公平地进行换钱游戏。如:一位同学拿1元钱,另外一位同学拿等值的钱交换。这样,通过游戏,让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数学知识。

三、明确游戏规则,组织游戏活动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小学数学游戏教学中,游戏开展之前,教师需要向学生提出游戏规则,保证游戏的有序性。同时,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还需要巧妙地渗透教学要求。比如观察类游戏,需要仔细观察,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比如“钓鱼”游戏。游戏目的:熟练把握“14的加法”。游戏准备:学生手拿3张牌,再打开5张牌当鱼,剩下的牌放到一边做补牌,学生轮流拿手中的牌去钓鱼。游戏人数:2~4人。游戏规则:①手中使用的牌和鱼的牌点相加和为14。②不管手上牌使用多少张,只能钓一张牌。③再补牌补到手中有4张,在4张牌中选出一张做鱼,接下来换下一个游戏者钓鱼。④倘若没有鱼可钓时(即无论怎样搭配都难以让手中牌和任意的鱼的牌点之和等于14),扔一张手上的牌做鱼,再补一张,手中始终是3张牌。⑤游戏最后,补牌补不足4张时不需要选牌当鱼,但不能够钓鱼时,还要选一张做鱼,直至双方手上无牌,游戏结束。计分方式:只算花色,不算牌点。方块1分,梅花2分,红桃3分,黑桃4分。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论文 第2篇

学科型数学游戏的目的,是玩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会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玩学科型游戏以前,首先要了解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解决哪些数学问题,教师只有明晰了教学方向,才能为学生设计合适的学科型游戏。比如,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混合运算”为例,小学生学习这节课的时候,最容易犯的错误为解题顺序错误、学生没有依据分配率解决括号的问题、学生在计算时会遗忘处理小数点等问题。教师要通过设计一款学科型的游戏,让学生学会解决以上数学问题。有一名数学教师曾设计过这样一款学科型游戏:教师引导学生用红、黄、蓝、绿四色积木自己建立一个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使学生能够把游戏和解决数学问题结合起来。于是学生经过研究,决定以红→加、黄→减、蓝→乘、绿→除为数学规则,积木的数字代表计算的对象,积木的颜色代表规则。于是假设学生排出2(红)6(黄)4(蓝)9(绿)即意味着公式:2-6×4÷9=?当学生设计好游戏规则以后,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每个小组的成员轮流出题,其他成员抢答。当学生游戏完毕以后,教师引导学生统计小组中哪个学生的得分最高。从教师引导学生玩这个学科型游戏可以看到,如果题库型游戏规则已经是被固化的,学生只需要从题库型游戏中找到数学变化的规律。那么,学科型游戏则是要让学生从规则上理解游戏的本质,即学生要透过游戏规则理解学习的任务。

二、引导学生发现数学游戏的变化

学科型游戏和题库型游戏有一个显著区别,即题库型游戏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某种数学游戏方法。以计算24点的游戏为例,这个游戏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数学计算的规律,使学生能够找到数学速算的技巧,而学科型游戏的目的则是体现游戏规则本身,教师要通过学科型游戏深入了解这次的学习任务。比如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混合运算”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玩游戏的时候,可以先引导学生玩10位数以内的四则混合运算。当学生已经适应了四则混合运算,教师可将10以内位数的数字换成100位数以内,当学生能够用笔算的.方法完成100位数内的四则混合运算以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再玩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或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师通过加大游戏的难度,将能让学生更深刻理解这一次的数学学习任务。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将能理解到,即使四则混合运算本身的规律不变,然而只要数字产生变化,计算规律本身就会产生微妙的变化,从而使学生在游戏中慢慢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师引导学生玩学科型游戏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计算方法,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找到数学计算本身的规律。当学生在游戏中能寻找到数学规律的时候,即意味着他们已经从宏观角度理解了该次完成数学学习任务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

三、引导学生达到数学游戏的目标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管见 第3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在实际教学中,特别是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老师们不约而同地采用游戏教学。游戏教学一般是指把握教学内容,尤其是教学重点、难点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适当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游戏教学法”是“游戏”和“教学”二者巧妙的结合体,是一种全新的且收效显著的教学方法。在数学课中适时穿插一些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笔者以为数学游戏教学必须依据游戏教学的特点、坚持一定的教学原则。

一、小学低段数学游戏的特点

1.趣味性。娱乐性、趣味性应当是游戏本质特性所决定的,没有趣味感和娱乐性的游戏也不能称之为游戏。有趣的游戏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灵活生动轻松,把学习兴趣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快乐感和幸福感,感受到学习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一件非常美好快乐的事情,尽可能的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将苦学变乐学。

2.应用性。我们通常的教学的环境大多时候是在教室,游戏仅仅只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小环节,用来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道具的使用应该尽量简单,竟可能使其不受环境的制约,能够用最少的人力物力使游戏的效果尽可能的发挥到极致。

3.参与性。游戏活动的制定在根据教学内容的同时,要充满趣味的,还应该考虑学习者的自身的知识水平、年龄特点,难易应该尽量适中,要照顾大多数同学的水平,尽可能的让每一个同学都愉快主动的参与进来,尤其是一些平时内向、缺乏自信的同学,教师要鼓励他们多多参与,给与肯定的眼神或评价,使他们通过游戏变得更加自信,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争着承担游戏的角色。教师要以真情实感感染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快乐的学习。

4.启发性。游戏教学的开展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巩固知识,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但也应该在游戏中注意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5.层次性。层次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目标定位要有层次性,既包括为掌握语言形式而设计的、具有机械意义操练性质的游戏,让游戏具有可操作性。还要包括从语言内容的出发、具有交际意义、社会实际意义的游戏,而且这些游戏操练活动在一节课中要从低级向高级有序安排;二是指同一节课或同一个游戏中不同游戏内容难度的设计应该有一定的梯度,以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参与参与到游戏中去。游戏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了无穷的快乐和乐趣。

二、小学低段数学游戏教学的原则

1.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游戏选择或设计。小学生的认知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的过渡。情绪的内容在不断的丰富,情绪的稳定性在不断的增长,情感的深刻性在不断的发展,道德情感在逐步的发展起来。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他们不仅在身高、体重有明显的增长,而且肌肉和骨骼的力量也在迅速增强。因此,我们在进行游戏设计和选择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设计适合于小学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的教学游戏。

2.根据内容进行游戏选择或设计。游戏应该与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密切相关,要让学生明确重难点。游戏在选择或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课本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目的明确。在分析教学内容的时侯,把书本上相关的知识点与合适的教学游戏相关联,用游戏的方式对知识进行重新组织,这是选择或设计游戏的关键点,也是难点,可以从教学内容中提取在游戏中必然要涉及的要素,从而把内容和活动很好的联系起来。设计和选择游戏教材应体现出游戏特点, 游戏是人类才有可能创造出来的, 虽然动物也有一些类似游戏嬉戏活动,但是是动物的先天意识、本能的活动,动物的嬉戏与人的游戏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 游戏选择或设计应是有目的和选择性的。既要考虑选择不同的水平和年龄, 注意面对全体学生, 又要考虑个体差异需求,促进个体化的良好发展。

3.根据学生的环境进行游戏选择或设计。由于现在的配套游戏设计范例很多,但是我们在选择是要考虑孩子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城乡差异,选择孩子周边比较熟悉的事件为题材来设计游戏,更容易让孩子产生兴趣,溶于游戏中。

实践证明,游戏教学既有效地传授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优良的心理素质,使小学生在数学课中主动、愉快地接受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模式探究 第4篇

一、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模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充分利用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这就是所谓的游戏教学模式。 这一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的被动性。 长期以来, 教学过程都是由老师讲解、学生学习这样的形式完成, 在课堂上师生之间除了回答问题外没有过多的交流沟通, 这样无法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进步, 而游戏教学模式可以加强课堂中学生和学生之间、 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 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但是, 在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 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1.游戏活动的多样化

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应该保证游戏形式的多样化, 避免每一节课中的游戏活动都是同一个, 这样可以真正起到吸引学生兴趣的作用, 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此外, 小学数学老师应该注意的是避免游戏活动的形式化, 不是为了游戏而游戏, 而是使用游戏活动这一辅助工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2.游戏过程的公平公正

由于小学学生的年龄较小, 他们无法掌握特别困难的游戏规则, 因此不仅要确保游戏规则的易懂性, 还要保证整个游戏过程的公平公正性, 尽量避免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怨气。

3.合理控制游戏活动的难度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游戏活动不应该难度过高或过低, 因为过高难度的游戏可能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反而会让学生产生恐惧感;而过低难度的游戏则无法吸引学生。这就要求小学数学老师合理控制游戏难度。

二、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

1.开展贴近生活的游戏活动

小学数学这一学科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十分紧密的联系, 同时它又影响生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考虑这一特征, 实施和生活相关的游戏活动, 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知识并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比如说在讲解“图形的拼组”这一教学内容时, 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模型, 如自行车、楼房等, 在课堂教学的开始, 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这个模型, 是由哪些图形拼接组成的? ”学生分组讨论, 并且派出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学生将会联想到已经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等图形。 在这样的过程中, 不仅完成了这节课堂的教学内容, 更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思考问题能力、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等。

2.引领学生实践学习

小学数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 抽象的教学使得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加, 这就需要老师引领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抽象知识具体化, 这些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绘画、实验等。 比如在讲解多位数的读法这一内容时候, 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读几个数, 然后引领学生将自己的生日、爸爸妈妈的生日等重要数字组合成一个新的数字并且将其读出来, 这样学生自己提问、自己作答, 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3.开展竞赛游戏

竞赛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可以有效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 比如说在讲解“加减法”这一教学内容时, 老师可以开展这样一种竞赛活动, 事先让每一位学生制作好五个数字牌, 数字牌上分别是自己的四位家人及自己的年龄, 参赛学生将五张数字牌放在桌子上, 随机抽取两个, 并且给出这两个数字相加、相减的结果, 根据作答时间及正确率评价学生。 这样的教学过程既能活跃课堂氛围, 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的说来,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老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征, 从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出发制定合理的游戏教学方案, 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快乐地学到更多的知识, 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诸东微.精心设计预案, 为生成游戏保驾护航——小学数学游戏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策略研究.新课程·小学, 2014年6期.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论文 第5篇

1.直观教学是现代小学主要采取的方式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不懂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须采取直观表达的方式,例如画图、教学模型、熟悉的例子。小学生先对事物有一个感性认识,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

2.反复教学是数学教学必经之路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思维比较简单,对于枯燥乏味的数学理论,小学生很难理解。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一点一点灌输,由简单到复杂,由少到多,慢慢地渗透,学生才不会有挫败感,对数学有信心。循序渐进是学习数学知识的最佳捷径,对学生以后打好基础有很大的意义。3.游戏教学是数学教学一种很好的辅助手段孩子的天性爱玩,在玩的过程中学习会事半功倍。比如在教孩子加减法时,我们可以借助水果、椅子等,让学生自己进行游戏,让孩子体会数学的乐趣。但是游戏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能为了玩而开展游戏,做游戏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所以在小学,老师经常会为了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这是教师传播知识和学生吸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二、游戏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1.吸引注意力,增加控制力小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很短,有研究报道:一年级至四年级的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平均为15分钟左右,五、六年级的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平均为20分钟左右。也就是说,小学生上课集中注意力时间平均达不到半节课,再加上数学枯燥乏味,学生对刻板的公式、定义和数学题兴趣不浓,上课更容易走神。如果在教学课程中加入游戏活动,让学生互动起来,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集中起来。此外,小学生的自我控制力差,很容易被学习之外的事物吸引,上课三心二意。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灵活多变的游戏,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参与到游戏中,消除对学习的反感,认为学习就是游戏,激发学习乐趣,注意力就会长期稳定地集中到学习知识中去。比如,在进行图形面积计算时,要学生自己动手按照尺寸画出图形,自己剪切图形,学习想办法计算图形面积,学生就会很乐意做这些事情。

2.教学过程中加入游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学多少数学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用,老师应该教会学生合理的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数学游戏可以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数学意识。生活中有很多我们息息相关的数学问题,比如购物价格、找零、饮料体积、食品重量等,游戏中要加入生活性的环节,让学生模拟生活场景,一边游戏、一边生活、一边学习。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都能参与到游戏中来,在游戏中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生活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感到生活中时常渗透着数学的影子,数学是很有用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

3.教学过程中加入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小学生对新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此时正是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时,对同一问题会产生多种解决方法,甚至会得到让老师意想不到的答案。比如:学生在用同样的积木堆积房子时,有的堆成平顶的,有的堆成尖顶的;有的用正方形积木多,有的用长方形积木多,有的用圆柱形积木多;有的是下面桥梁式的,有的是堆起来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但都很成功,这就是学生创造力的完美体现。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之我见 第6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 游戏教学 ; 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225-01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是怎么样优化课堂教学,将苦学变为乐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在体验学习快乐的时候积极主动获取知识。教师一定要善于运用情境教学,发挥学科优势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要的时候要“让游戏进入课堂”。

一、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教育类游戏是现代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一种衍生物,能够有效帮助小学阶段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活动,为学生创设不一样的学习环境。游戏教学法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生最重要的学习科目之一。将游戏教学法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以及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二、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法中游戏的设计原则

1.多层次结构

小学数学具有多层次教学与学习活动。学生一定要在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中逐步掌握深层次的数学知识。因此,教育游戏也一定要具有相应的层次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适应小学数学的教学情形,促使学生能够不断掌握相应的学习结果。

2.针对性原则

就小学数学的教育游戏首先应该考虑到游戏者的认知水平以及心理特点,针对实际教学情形设计教育游戏,并且,教育游戏必须能够充分体会到小学数学教学者、学习者之间的适应性。

3.情感原则

在虚拟游戏画面学习环境中,教育游戏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在实现数学知识传递过程中,教育游戏一定要保持其娱乐性。注重教育游戏学习情境的仿真与游戏者之间的情感体验是十分重要的。

三、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方式

1.用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由外界事物刺激而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一种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具有主动性的,教师教授的知识一定是能够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并且符合学生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小学生兴趣主要源自于好奇心,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进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能力的不断发展,开发学生智力。

例如,教师在教授《元角分》认识这一课的时候,可以开展实践活动,帮助每一个学生准备多种面值的人民币,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然后讲解简单的换算步骤,接着就可以做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收银员”的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收银员与顾客的角色,讲解收银活动的过程,使教学实践能够有秩序进行下去。不断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够提高对活动的参与意识,促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来,为学生今后探索新知识创设良好的情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对人民币有了新的认识,不仅学到了应该学到的知识,还使学生提升了学习兴趣。

2.使用游戏方法培养学生数感

数感指的是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一种感觉,类似与语文学习中语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重量(克、千克)的认识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引入简单的游戏,首先,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教学需要的用具(要满足重量一克与一千克的物体称重),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称重量,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感受物理的重量,感受一克与一千克之间的差距,最后,教师就可以转换一些其他满足此条件的物品,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物品重量之间的差距。当学生对一克与一千克之间差别有了初步感受体验之后,教师在引进其它重量物品进行教学,这种方式既能够保障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促使学生轻松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继而促使学生感受到数的意义,慢慢培养学生的数感。

3.以游戲活动巩固运用知识

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方面主要是因为数学是源自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另一个方面又体现在数学指导生活。数学游戏应该成为数学与生活之间联系的桥梁,数学游戏也应该成为数学知识指导生活的实验场所。使用“角的认识”这一课为例子,让学生能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并获取相应的知识。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可以将数学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到游戏活动中来,并向教师说明游戏的规则,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规则,这样,运用打开两机械重复训练之后,就能够将其演变为学生喜欢的游戏形式,将知识学习蕴含在活动之中,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还能够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通过“做角”、“找角”、“剪角”、“画角”等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断巩固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这样就能够在心理上缩短与数学学习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游戏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只要适当使用游戏教学法,就能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缩短教学实践,还可以为学生营造生动健康、活泼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情感“感染”的作用。科学有效的运用游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精心设计游戏环节能够有效拓展学生创新思维。只要使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数学游戏教学法一定能够促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它独特的作用仍旧需要教师继续实践开发。

参考文献

[1]王琳君.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意义研究[J].读写算(教研版),2014,(4):380-380.

[2]任望菊.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游戏教学[J].学周刊B版,2014,(5):167-167.

小学数学游戏式教学方法介绍 第7篇

一、“装篮”游戏

我用多媒体呈现秋天是苹果收获的季节,小羊们来到果园摘苹果的动画视频,问学生:“小羊们发现,1个篮子装不下10个苹果,怎么办呢?聪明的喜羊羊建议将10个苹果装进2个篮子,你们猜一猜,喜羊羊是怎么装的?”考虑到让一年级的学生只听不做,或者只说不练是无法达到教学目标的,所以在课前,我为学生制作了道具,让学生两两合作,帮助喜羊羊完成将苹果装篮的任务。在动手操作之前,针对一年级学生思想不集中、不爱读题等特点,我先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要求,在读的同时加深印象,明确题意。然后在动手操作中,我提醒学生思考所有的可能的装法。最后我让两个学生上台亲自动手装篮呈现他们的合作结果。当这两个学生摆放时,我在黑板上板书他们的摆放算式,让学生判断对错。

二、“找朋友”游戏

我出示课件:刚才小羊们摘的苹果很特别,每个苹果上都有一个不完整的算式,请你帮小羊将算式补充完整。我先让学生看图观察,理解题目要求,然后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快速为苹果算式中所空缺的数字找到合适的“朋友”,以此进一步巩固“10的计算”。同时,学生对于“□+a=10”这种算式模型,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

三、拼图游戏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己接触过实体拼图,所以当我开展拼图游戏时,他们马上有了兴致。我利用课件呈现拼图情境:有一只小动物躲在了羊群中,请大家判断遮住拼图的算式答案是否正确,如果正确,拼图就会翻转。学生纷纷开始计算,虽然有部分学生已经能猜到躲在羊群中的动物是灰太狼了,但我还是引导学生,事实不能仅凭猜测,应通过改正错误的算式,翻出最终的图形,这样才能真正验证他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如此活跃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传统的以练习为主的计算复习课的课堂气氛。

四、填表游戏

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应用 第8篇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 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游戏可激发学生的兴趣, 吸引学生注意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 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 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在教学“10的分解与合成”时, 一开始我就设计了猜一猜的游戏, 我的手里拿了10张卡片, 然后让一名学生从我手心里拿走一些, 我通过自己手中卡片的个数, 很准确地就猜出那个学生拿走的个数。学生很自然地感觉到“老师真的好厉害”, 怎么每次都猜对了呢?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随后我告诉他们:“在学完今天的知识之后你们就会变得和老师一样聪明了, 你们愿意学吗?”这样很快就引起了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 他们一个个都坐得很端正, 注意力也很集中, 很快掌握了玩的技巧, 然后小组之间再进行猜一猜的游戏, 学习效果非常好。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游戏中, 感知抽象的数学的理念, 其乐融融, 我们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游戏是一种群体活动。在游戏过程中, 合作是达到娱乐目的的前提, 离开了合作, 游戏将不欢而散。将游戏引入课堂, 可以矫正学生的孤独离群心理,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增强集体荣誉感, 发展学生的非智力素质。

三、游戏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现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 “尊重学生的个性, 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每个教师尤其是数学教师不断的追求, 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且较为隐性的任务。同时这次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培养创新精神是个体成长的需要, 也是未来社会对建设人才的需要。因此,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十分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创设民主、平等、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敢说敢做,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现。

四、游戏使知识更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 不联系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向生活回归,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 贴近学生的生活, 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数学, 在生活情境中学到数学知识。

例如, 我在教学“相遇问题”中, 学生对相向而行和相对而行中公式的理解很模糊, 我当堂组织模拟游戏, 以讲台为甲乙两地, 两名同学进行相对, 相向的两种不同情况的演示, 学生通过游戏直观地感受相遇问题的情境, 从而理解了这一难点。由此可见, 数学知识就在日常生活中, 把生活中的实例组织到教学中, 不但能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

游戏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 设计数学游戏, 安排课堂教学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 思想性, 激励性

游戏必须寓教育于教学之中, 以正确的思想激发学生竞争精神, 树立学习动机。例如, 在三年级“两步计算应用题练习课”中, 我为学生设计了一场“夺金钥匙”的游戏。首先我出示课件说:“在一座高高的山上有一座知识宫, 如果你能走进知识宫, 将会学到很多很多的知识, 可是要进知识宫, 必须要用一把金钥匙来打开, 而得到这把金钥匙, 还要闯过一道道的难关。”接下来介绍游戏规则, 全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分为三大组, 每过一关都要做对一道应用题, 最后看哪组答对应用题最多, 每人得到一把金钥匙。游戏开始了, 一道道由易到难的两步应用题, 学生都信心百倍地计算着, 经过几个回合的紧张比赛, 获胜的学生情绪高涨, 脸上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其他两组学生虽然没有得到金钥匙, 但也不灰心, 都表示要在下一次游戏竞赛中得第一名。通过竞赛评比, 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更熟练地掌握了解答两步应用题的方法。

(二) 多样性, 情趣性

游戏新颖, 形式多样, 富有情趣, 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使他们主动地学、愉快地学。如“数学接力赛”“看谁爬得高”“开火车”……都很适合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 当游戏一一展示在学生面前, 学生都喜形于色, 跃跃欲试, 迫不及待地要参加, 从而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相反, 教学时为了游戏而游戏, 游戏形式单一, 根本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样的游戏就失去了他本身的意义。

(三) 直观性, 形象性

根据小学生思维水平的特点, 在游戏教学时, 直观地、形象地进行教学有其自身的必要性。直观形象的数学游戏可以在学生“具体形象的思维”与“抽象概念的数学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概念、法则等知识, 引导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如行程中的“相遇问题”“列车过桥洞”等教学中的模拟游戏都是借助学生的直观演示和生活常识来理解数学知识。

(四) 针对性、启发性

数学游戏的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 设计游戏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 要有助于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学会思维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连加”时, 课前有目的地带学生做套圈游戏, 每人套三次, 并记录下成绩, 为学习连加做准备, 学生根据记录结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比一比谁的成绩最棒, 教师再给予指导, 学生在愉悦的游戏情景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了新知识。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方式的运用 第9篇

一、采用游戏教学的可行性

1.小学的教学任务不是特别繁重, 因此学生并不需要面对很大的学业压力, 所以游戏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也就是说游戏教学适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

2.小学数学教育本身所要传授的知识相对简单, 知识本身游戏成分相对较高, 因此在内容上就适合做成游戏进而用于教学, 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非常适合小学教育。

3. 游戏教学所涵盖的内容是广泛的, 其中包括动画、文字、声音、图像、色彩等各种信息, 这样就能更综合地传授知识。 这种多种信息共同产生的刺激能够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让他们在游戏中分析遇到的问题, 进而尝试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 使幼儿以主导者的身份尝试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 这是传统教学方式所不能实现的。

4.游戏教学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 我们针对所教授的小学数学知识设计一些科学合理的游戏, 能够将课堂变为学生的“游乐场”, 将我们学生感觉到头疼的数学问题转化为一个个需要挑战的游戏。 这样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 就能充分发挥出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学习起来更具有劲头。 通过精心地设计教学能使我们的教学过程真正实现“减负”。

二、教学中如何用游戏教学

1.熟练掌握教材内容

要想利用任何一种教学方法,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教师本身对所要教授的内容熟练掌握, 已经把握了其内精髓。 为此教师在应用游戏教学的时候应该仔细研究课本与教学大纲, 然后针对所要教学的内容再设计相应的游戏, 这样在利用游戏教学时才能事半功倍。

2.进行合理教学设计

在我们熟练掌握了教材内容以后, 就需要就自己所要讲授的知识进行适当的课程设计。 而在设计课程的时候, 我们要充分考虑到设计课程的游戏性, 将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环节中, 这样就能有效地在小学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

下面笔者以《认识几何图形》这一课程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1) 教学对象:小学生

(2) 教学目标:a.通过该游戏使学生能够知道什么是基础几何图形;b. 让学生能够通过一定的基础学习能够对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归纳。

(3) 教学设计:我们开展这一部分教学的时候主要采用了“玩七巧板”的游戏与制作一些基础图形的小卡片, 让学生自己分类, 为此针对这个游戏要达到什么目的, 应该怎样安排, 等等, 我们事先制订了严密的计划。 针对教学目标, 在课前我们通过一定的设备给学生传授一定的几何图形的知识, 然后在课上通过教学生拼七巧板进一步加深对于这些图形的认识。 在学生对这些图形有了一定的基础认识以后, 我们再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让学生进行一定的练习, 最后在课程的后半段再让学生进行一定的分组。 根据我们准备的几何图形, 让学生将打乱的图形根据其形状进行一定的分组。 这部分我们以竞赛的形式进行, 课堂教学效率非常高, 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游戏中能够获取这部分知识, 这样就达到了减负的目的, 并强化了实际授课效果。

3.利用游戏进行课后练习

在完成了教学活动以后, 教师针对本节课所教授的教学内容利用游戏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作业, 让学生课余时间完成, 这样就能够复习和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例如, 针对以上我们所设计的“玩七巧板”这部分内容, 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下练习如何用七巧板拼出课上我们所讲授的几何图形, 并让他们在课下与同学进行交流, 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4.设立正确合理的评判标准

我们在游戏中要设立恰当的评价标准。 例如, 在完成了某项任务以后可以得到一定的“任务币”, 最后进行评分。 最后,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要建立多样化的评价标准, 比方说有的学生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可能得到的“任务币”并不多, 但是他们总是舍己为人, 我们可以单独给他发放一定的奖励, 这样的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三、结语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正确合理地运用游戏教学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要结合课程的需要与儿童心理等实际情况进行恰当的设计, 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给予恰当的鼓励与评价。 只有这样, 我们的教学过程才是连贯与科学的, 这样才能训练学生的思维, 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 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有利。

参考文献

[1]尚俊杰, 庄绍勇, 李芳乐, 李浩文.教育游戏的动机、成效及若干问题之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 2008 (06) .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 第10篇

一、数学游戏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1.数学游戏及小学教学的关系

数学游戏指的是融入学科既有的思维逻辑性为特点的游戏表现形式。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激发低年龄群的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并培养基本的逻辑思考能力,为开发自主学习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由于小学生对外部汲取信息的能力还不成熟,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一板一眼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取得成效,然而数学游戏有着一般游戏的特点, 以孩子们更易接受的游戏形式弥补了单一的授课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寓教于乐地让他们在游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到数学知识。

2.数学游戏的应用形式

结合具体的教学要求和课堂情境, 考虑低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数学游戏也应“ 量身订制”。 一是情境设计游戏,比如老师在背后藏起10根小木棒,让学生猜一猜左手拿几根,右手拿几根? 该种实物演示型的数学游戏显然比让学生死记硬背更能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 二是多媒体游戏教学,增加声音、图像、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包装数学知识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首先播放一段隐藏着数学知识的动画视频, 随后老师随机提问动画内出现的数字组合可以有哪几种结果,以加深学生的数字印象;三是互动游戏,类似组建一个游戏项目组, 让学生在与教师或其他同学的互动中实践数学知识,并通过游戏总结达到知识内化吸收的作用。 比如,通过实验、绘制、竞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动手能力、加强对数学的理解等。

二、数学游戏的教育价值体现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整日置身于网络环境、电子设备中的小学生而言,传统课堂的单向授课模式已不再适用。 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求胜心、求知欲都非常旺盛, 增加趣味性的数学游戏内容有助于促进他们认真耐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首先他们不会对包装成游戏形式的数学知识产生排斥,另外在游戏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知识的储备,更能改变学生对学习的刻板印象,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2.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

在数学游戏的策划过程中, 教师能对学生产生更深入的认识。 只有从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才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授。 同时,学生在进行数学游戏的任务中,首先会对教师产生认同感和亲切感。 其次在互动环节里, 教师充当着具有帮助和指导意义的游戏伙伴角色, 该角色的确立可以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任务中也产生这样的思维模式。 最后,数学游戏是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教师教学思路的一个桥梁。 加强双方的纽带关系才有利于日后教学任务的完成。

3.提高教学质量

响应素质教育改革的需求,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从源头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任务任重而道远,而数学游戏在该方面产生了巨大突破。 当数学游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他们自然会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科的研究中,只有对所做之事怀有一定的动力和热情,才能确保学生有耐心、有态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综上所述, 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趣味的游戏形式能更好地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和课堂参与度,从而激发他们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游戏过程中更是一场数学知识的实践, 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和运用所学,进一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同时在数学游戏的教学应用中,基于学生和教师之间需要更多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也可进一步优化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为日后的教学计划提供蓝图, 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水平。 但数学游戏的应用还处在探究阶段, 如何妥善利用, 避免学生只沉迷于游戏, 而不认真对待学习的情况,这仍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且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自制力还不成熟,若缺乏监督,使他们过度暴露在游戏情境中是否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还有待深入探讨。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各学科开展了素质教育及快乐学习的教学理念,而且网络时代的信息高度普及,使得当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心理起到了本质的变化,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数学教育中的游戏应用和小学教学特点结合论证,探究数学游戏在现代教育中的关键价值和发展方向。

探究游戏与小学数学教学 第11篇

传统教学模式弊端多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往往是教师根据当日的备案内容来进行课程的讲授。备案内容是以教材为核心,相对来说这种模式比较死板单调。比如某教师对二年级学生说:“大家来看,这是一堆卡片。我们把它分成两个等份,大家先数一数左边是几份。”然后,就一张张引导学生跟着数;另一等份,又引导学生一张张跟着数;再把两份合在一起,又引导学生一张张的数,最后数完就是结果。或者让学生们根据刚刚讲的内容,把书本上的题目做一做。看起来这是教学后的让学生思考,而实际上还是学生在教师设定的框架内机械地填数,并没有起到拓展思维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加,无非就是加大了计算的难度,所以,中国的学生到国外去,搞数学竞赛是很厉害的,但在创意创新上,往往不及国外的学生。曾有学者说过:应试教育,使学生具备了起码的计算能力,但是在应用上相对差一些;中国的数学教育比美国早上几年,也就是说,中国孩子三年级的数学成绩可能比美国孩子五年级的数学成绩还好,但在成年后,美国这些孩子往往更擅长应用,这就是两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造成的结果。

教育游戏可带动孩子在玩中学

教育游戏不是传统意义中的单纯玩耍的游戏,而是被国外称之为严肃游戏的一种衍生。针对教育内容来制订的游戏,旨在通过游戏方式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其特点是突出了教育和娱乐相互融合,实现轻松的教学。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大多是枯燥而死板的,很难让学生轻松理解并掌握;而通过教育游戏这种模式,则可以引发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在玩中学,更容易吸收和接受,学以应用。

教育游戏最早发源于国外,我国的起步较晚。随着网络科技应用的普及,教育游戏也以各种形式进入到学生的身边。我国早期很多搞教育学的机构已经通过互动课件进行教学,比如通过电脑或屏幕演示一些课文内容,这就是比较早的一种教育游戏的起源。然而,由于发展并不成熟,模式相对来说还过于简单,逐渐发展到现在,我国的教育游戏越来越完善,并且不少教育者已经将此作为教学手段,开始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小学数学教学加入教育游戏的模式

在新教改的提倡下,目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学呈现了多元化的模式,其中比较普及的是教学游戏。它是通过一种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游戏方式来授课的教学软件来进行教课。这种模式受到了广大小学生的欢迎和教师的喜爱。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引出学生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学习。小学生的特点就是年龄很小,专注力差,好奇心很强。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采用机械呆板的填鸭模式教学,就会让小学生失去对學习数学的兴趣,也会让教师的教学事倍功半。

在电脑网络普及到每家每户的今天,通过相应的教育游戏穿插到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增加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让他们通过熟悉的游戏模式来汲取数学知识,发现原来学习也可以玩得这么精彩,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和信心。

把教育游戏加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让没有什么生活想象力的小学生直观地通过互动游戏,锻炼发散思维,通过游戏本身的竞争性让小学生的专注力得到提升。在平时的游戏模式中,之前的卡通人物转变成了数学数字或者是数学公式,这能让小学生轻松地理解“数学就是把数字加公式加相应的数学理论组合的一种新式游戏”。当数学知识一旦被小学生们定义为游戏,那么排斥心理就会转变为接收甚至是主动吸收,从而换一种模式来学习。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育游戏模式的好处是非常显著的,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到教学游戏和游戏教育的区别。教育的游戏化可简单理解为让教育趋向于像游戏一样,让学生从学习中得到快乐,而不像传统教育那样死板;而游戏的教育化则简单理解为游戏多种多样,很多游戏虽然可以带来一定程度的快乐,可是并没有什么营养,所以要引导游戏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教育游戏化就是将教育融入游戏的精神,使之具有游戏的特点:有一定规则,充满竞争的刺激,自由、平等、合作,伴随着激情、紧张、愉快、幸福的体验。游戏是人类的天性。孩子们无不痴迷于游戏,即使成年人,也常常禁不住游戏的诱惑,毕竟,玩总是快乐的。把教育作为游戏来看待,揭示了游戏在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策略研究 第12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游戏教学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 这对于低年级的数学课程教学而言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巧妙地将知识融入到游戏中, 借助学生对游戏的参与, 来逐渐渗透知识教学。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很好地降低知识理解上的难度, 而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这一点对于基础教育非常重要。小学阶段作为典型的启蒙教育阶段,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学习入门, 要让学生对一门学科形成基本的感知, 并且能够逐渐积累一些常用的学习方法。游戏教学首先能够为课堂教学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这样的前提下,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障碍也会不断降低, 这将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数学游戏的形式可以十分多样。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几个组, 每组派出“调查员”和“记录员”, 对组内成员的晚上睡觉的时间进行调查和记录, 并根据调查结果, 做成统计图。在组内评选出画得最好的统计图, 最后各组展示统计图, 并派出“讲解员”进行讲解。学生结束讲解后, 教师再对几个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因为统计的知识是比较抽象的知识, 也是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得比较多的, 如果这节课老师只用“讲授法”进行讲解, 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游戏的方式则能够很好地化解这些障碍,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来, 理解并参与统计的过程, 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这些都体现了游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可以发挥的推动效用, 这些作用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很有帮助。

二、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游戏教学不能只是简单地活跃课堂氛围, 而要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的愉悦。游戏的过程应当让知识教学得到有效渗透, 并且深化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这才是游戏教学应当发挥的效用。教师要创设一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 促进学生积极探究的游戏形式, 要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也能够积极展开对知识的应用, 能够让游戏教学有更多收获。在教学中, 只有从低年级就开始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理解吸收知识的能力才会更好, 才能更好地推进知识教学。

如在《生活中的数》的学习中, 在接触1~5的数字学习时, 为了让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体会到数的意义,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观察的游戏“猜玩具”, 来帮助学生体会到数字代表的意义, 提高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 同时强化学生的符号意识。游戏的过程能够让学生通过观察数学现象, 培养和加强他们对数学的感知能力, 并且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与敏锐的观察力。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使用游戏教学要注重方法的选择, 教师要在游戏展开的过程中给予学生们更多积极的引导与启发, 并且要有意识地展开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深化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也可以创设问题解决的游戏类型, 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的游戏任务让学生来参与, 并且让他们通过探究式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直至问题最终得以解答。这样的游戏形式能够激发学生不断活跃自己的思维, 并在积极的思考与探究中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案, 最终深化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并给学生的知识应用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与空间。这不仅是对知识教学的一种有效渗透, 这个过程也能够综合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与素养。

在根据一年级的教学内容《整理房间》设计的“举牌游戏”中,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经历了分类过程, 懂得要按照分类的标准来整理事物。在游戏展开过程中, 教师首先通过课件向学生演示物品, 并且给每个物品进行编号, 从1到12号, 随后把这些物品分成三类, 一类是玩具, 一类是文具, 还有一类是服装鞋帽。然后, 教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三个牌子, 三个牌子上分别写着玩具、文具、服装鞋帽。接下来, 教师开始给同学们讲游戏的规则, 教师指出一个物品, 同学们很快想一想它属于哪一类, 教师说“举牌”时, 同学们把属于哪一类的牌子举起来, 并把它说出来。这样的游戏学生们都非常喜爱, 这也能很好地锻炼他们的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敏文.浅谈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47) .

[2]董同侃.浅议小学数学课堂中游戏的运用[J].学周刊, 2013 (27) .

上一篇:大学国学教育类型下一篇:西方美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