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思想范文

2024-05-22

表达思想范文(精选12篇)

表达思想 第1篇

“思想与表达二分”方法可以适用于证券, 在于证券所具有的“权证二元结构”, 可以区别分析证券权利与权利凭证。证券之“思想”即被证券化、格式化、具有投资价值、可自由流转的权利;证券之“表达”即权利的表现外观、物质固化, 是权利的载体, 在法律上称之为权利凭证。

一、证券“思想”、“表达”的意蕴演变

(一) 实物证券时期

证券的产生是权利获得“表达方式”、被证券化的过程, 是“思想”得以“表达”的过程。

起初公司向投资者兜售股份, 并不发行股票, 而是给股东收款收据;债务人给债权人的也不是债券, 而是借条。随着经济的发展, 收款收据和借条的流动性问题亟需解决。为了方便交易, 产生了将收据、凭条标准化、格式化的凭证, 凭证代表等额的股份或债权, 并可以转让。转让了凭证, 就转让了相应的权利, 这就是权利证券化[2]。

“裸体”的权利经格式化处理后, 具有合法的“外衣”和“表达”, 可被投资者持有和转让, 这就是证券的产生。证券权利获得“表达”的作用在于便利市场投资和交易, 使无法被物理感知和任意流转的权利具有被投资、买卖的可操作性。

证券的最初形态是纸质证券、实物证券、凭证式证券, 证券的转让, 即代表证券权利的转让, 证券权利与其权利表彰形式是一体的, 即证券的权、证一体性。

(二) 实物证券的非移动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 证券交易规模日渐增大, 极大地扩展了投资市场。投资者携带大量的纸质证券进行交易, 不仅笨重而且证券损毁灭失的风险很大, 凭证式证券不能很好地满足证券交易的需要 (1) 。

传统证券交易不便催生了证券的非移动化过程, 即证券的发行仍然以纸质的形式, 但证券不再由投资者本人持有, 而是存放于中介机构的库房中。投资者交易证券不需要携带大量的实物证券, 只需要交易方到中介机构变更登记。证券集中存管后, 市场交易主体间以“动账不动券”的方式交易 (2) , 证券买卖、所有权变动以及证券财产的增减等, 反映为投资者在中介机构处开立的证券账户上账面记录的变化。

在此时期, 证券的“表达”仍是纸面凭证, 只不过凭证失去了如一般动产的流动性。与以实物状态流通的凭证式证券相比, 此时证券的“思想”没有变化, 变化的是证券“表达”的流通方式、证券的交易方式和证券的交收方法。

(三) 无纸化证券时期

证券市场的极速发展, 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跨境投资的增多, 推动了证券形态的无纸化。

在无纸化时期, 证券没有了“券”的特征, 但并不意味着证券“表达”的丧失, 而仅是“表达方式”的转变。在此时期, 证券的“表达”以另一种形态得以体现, 即证券账户。此时证券账户仍然具有“证券非移动化”时期证券账户所具有的“账户”的第一重含义:账户的记账功能, 证券账户内电子信息的变化反映了账户持有人证券资产的变化。但它更重要的价值在于证券账户成为“无纸化证券”时期证券的“表达”, 是无纸化证券的权利凭证。

上述对证券发展阶段的分析揭示出, 证券的最初用途是使裸体权利具有良好的流通性从而可被投资、获取收益, 也即证券除了上述定义中“物”的属性外, 还应该具有“权利”属性, 其权利价值不拘囿于证券凭证规格、排版、新旧等的不同。从凭证式证券到无纸化证券, 证券的“表达”, 即证券权利的表彰方式, 由实物券演变为证券账户;而证券的“思想”, 即证券权利, 并没有因之而改变, “无纸化”消灭的仅是证券的物质载体。

二、证券权利之“表达”体系

(一) 证券权利的属性

权利是类型化的利益, 证券权利即证券上附着的利益。证券权利是一个复合概念, 包含着可被投资的、证券化了的股权、债权等, 具有多重特征。

1. 证券权利的相对权属性

证券权利是相对权, 主要指的是证券权利的客体是针对特定主体要求为一定给付。投资者享有证券权利, 该权利的最终义务人是证券的发行人, 如公司或债务人。投资者购买证券, 即享有分红派息、投票表决、实现债权等权利, 投资者可以向发行股票的公司主张上述权利。

证券权利与债权一样, 可以针对特定人为一定请求, 该种请求权是商法意义上的请求权:权利相对人的给付义务是无条件的, 只要权利人要求实现证券权利, 公司等义务人不能主张撤销等抗辩;证券权利对特定人的请求权可以转让, 该转让无需通知相对人, 转让了证券, 即转让了证券权利。

2. 证券权利的绝对权属性

证券权利是绝对权, 主要指的是证券权利在交易过程中可以对抗不特定第三人。凭证式证券时期, 投资者持有证券即代表对“券”和证券权利的所有权, 动产的“持有”即具有公示效力, 可以在市场上自由流通;非凭证式证券时期, 证券账户持有人向券商下达买入或卖出证券的指令, 在电子网络环境下, 投资者面对的是从证券账户中发出的交易指令, 投资者之间不具有合同权利的相对性, 投资者对证券权利的所有权是对世性的。

综上, 证券权利具有相对权与绝对权双重属性。证券权利的相对权属性意味着权利人应时刻关注证券市场价格变化, 并采取应对措施, 保障自身财产性权益请求权的实现。证券权利的绝对权属性强调投资者 (3) 对证券账户的支配, 对证券账户有一定操作权的中介机构应尊重证券投资者的证券所有权, 将客户的账户与中介机构自身的账户分离管理;证券权利的绝对权属性还意味着证券权利应具有公示效力, 以向他人宣示产权, 排除第三人干涉。

(二) 证券“表达”的系统重要性体现

无纸化证券权利的“表达”, 即证券账户, 在无纸化证券市场中具有系统重要性, 证券权利的创设、转让、质押及公示等均需依托其进行制度设计, 具有重要的制度价值。

1. 证券权利创设

证券权利的创设要符合法定条件, 依法而创设, 并与证券发行相联系。

对于投资者而言, 其证券权利的取得源自于对证券的购买行为。对于无纸化证券, 《日内瓦证券公约》第九条规定, 证券贷记至证券账户, 账户持有人即获得证券权利, 如分红派息、表决权、证券处分等权利。而美国商法典 (UCC) 第8-501条规定了可从证券中介人处获得“证券权益” (security entitlement) 的条件是“依据账簿记录表示某项金融资产已经贷记至他的证券账户”。可以看出, 贷记至证券账户, 投资者/账户持有人即获得证券权利;投资者享有的证券权利 (“思想”) 要通过证券账户 (“表达”) 上的贷记记录来证明[3]。

2. 证券权利转让

《公司法》中关于股票的转让是以有纸化理论为基础构建的, 并没有反映出无体证券权利变动的情况 (4) 。我国《证券法》第112条可以推定为关于无纸化证券转让的规定 (5) , 该条规定了证券集中交易、清算和过户的规则。

对于当前的证券市场, 无纸化证券交易采取集中交易模式, 投资者之间不再面对面、一对一进行交易条件的谈判, 而是通过证券账户发出指令, 由交易所电脑主机进行后台的价格撮合。权利人意思表示的个性特征几乎没有, 证券市场关注的是投资者的指令。只要交易指令通过证券公司输送到证券交易所交易主机, 只要交易指令未被有效撤销, 证券交易就“自动”进入交易的配对阶段。一旦交易主机“机械地”完成交易指令配对, 证券交易即告完成。证券账户不仅仅是证券权利的表彰形式, 还且附加了拟人化的色彩, 取得了特殊的“主体化”属性[4];集中交易合意是“人格化”的证券账户之间的合意, 交易对手不需要考虑证券账户控制人的“真实意思”。交易完成后, 由证券登记机构等证券中介机构进行登记, 以公示证券权利变动情况。

证券账户内的电子簿记反映着账户持有人资产变动情况, 对证券账户的记增和记减即完成了对证券权利的获得与处分。证券权利转让通过人格化的证券账户完成, 证券的交易在事实上属“绝对生效主义”, 证券权利的获得和处分可有效对抗第三人而无需进一步措施 (6) 。

3. 证券权利质押

作为现代社会公民财产的重要形式, 证券不仅能供投资者进行交易而获取差价利益, 而且可以设立担保实现金融工具的融资功能。证券权利质押既可以实现投资增值, 也可以实现投资者资金利用最大化, 对金融市场和投资者财产增值等都很重要。

凭证式证券权利设定质权的方式是转移占有, 如我国1995年《担保法》第76条规定债券出质“应当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将权利凭证交付质权人”。对于无纸化证券, 证券权利担保的实现需要在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进行质权登记, 如2007年《物权法》第226条规定“以基金份额、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登记的股权出质的, 质权自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 (7) 。

在没有了证券实物形式并且证券集中存管的情况下, 无纸化证券权利质权的登记只能通过网络、利用证券账户来完成。证券质押登记可以有多种方式, 不一定需要划转到质押权人的证券账户。当事人双方达成质押合意后, 将交易信息通过网络传输给证券登记结算机构, 由该机构进行证券质押登记。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将对出质人证券账户一定量的证券进行标注, 标注的效果是限制该部分证券的流通性, 保障质权人有可实现的担保品。同时, 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也对质权人的证券账户进行质权的登记。证券质押证书 (《证券出质证明书》、《证券质押变更登记证明书》、《证券质押注销登记证明书》) 以电子数据文件的形式发送至质押双方的电子邮箱[5]。

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在账户持有人证券账户内进行的质权登记是一种设权登记, 是质权设立的必要条件, 但并不意味着证券在质押当事人之间真正的流转 (8) 。

4. 证券权利公示

证券权利相对于发行人而言, 具有相对权属性;证券权利在市场交易过程中, 具有类似物权的绝对权属性。从物权的一般原理可知, 权利的绝对性是指权利的效果可以及于所有人, 这样的权利变动对市场其他主体的权利义务影响很大, 法律对绝对权的约束是要其遵循公示公信原则。绝对权要以某种方式公示出来, 让其他人知道该权利为谁所有;而市场交易主体信赖公示出来的权利的归属, 产生信赖利益。具有绝对权属性的证券权利也应以某种形式进行公示。

传统民法理论中, 对权利的公示一般是不动产登记方式公示与动产的占有方式公示。这种划分是以不动产和动产的价值利用最大化为标准的, 推而广之适用所有权利的公示方式有两种, 即登记方式与占有方式。

对于凭证式证券, 证券与证券权利具有权、证统一性, 尤其是无记名证券, 持有证券则拥有证券权利所有权, 即占有是纸质证券权利的公示方式。对于无纸化证券, 证券无法再被物理持有, 证券被固定在证券账户中, 因为证券账户也是虚拟的, 让其他市场参与者产生信赖利益的是证券账户的登记信息, 即登记是无纸化证券权利的公示方式 (9) 。这种让其他市场主体产生信赖利益的公示方式隐含着一种权利推定, 即登记的证券账户持有人是证券权利的正当权利人, 即便账户持有人可能仅是名义持有。如果其他人侵入了该账户而进行操作, 对于证券市场及参与者而言, 这些操作即构成对证券权利的处分, 相应的后果由登记的账户持有人承担。

三、证券账户持有人权利保护

(一) 凭证式证券投资者的权利保护

实物证券时期, 投资者权利除了受证券法保护之外, 还受规制证券基础权利的法律保护, 如公司法保护。同时, 证券投资者、更确切地说证券持有人还受到物权法的保护。

对于实物证券, 证券权利的内容 (股权、债权、单纯收益权等) 与证券的凭证是一体的, 纸质凭证是证券权利的载体, 持有凭证即持有证券权利, 对投资者证券权利的保护需要借助对实物凭证的财产所有权制度来实现。但这种权利保护的根本, 并非是对证券载体的保护, 而更多的是保护证券权利。

(二) 无纸化证券账户持有人权利保护

无纸化证券时期, 证券的“思想”与“表达”均不具有物质形态, 其权利的内涵与外观均无法被物理感知。但无纸化证券权益并非随着其权利凭证物理形态的消失而消解, 它的表彰方式是虚拟的“账户”, 保护证券账户的安全即保护账户内的证券财产、保护账户持有人权利。

1. 投资者V.S.账户持有人

为保障交易安全和市场效率, 可投资和自由流转的权利一般要求具有比较明显的权利外观, 可以为投资者直接看到或在登记簿上查询到相应的权利义务关系。该原则的体现之一即物权的公示公信效力。

对于动产物权, 动产的持有者即为动产的所有权人。在实物证券时期, 证券是动产的一种, 证券的持有者即证券的所有权人、证券投资者, 对证券投资者的保护即为对证券持有人的保护。

在无纸化证券时期, 证券不能再被物理持有, 证券持有人转化为证券账户的持有人。在此环境下, 证券持有的标的是证券账户而非实物凭证。而账户持有人并不必然是投资者, 因为不是所有的最终投资者都以自己的名义申请设立证券账户, 如以控股子公司名义开立证券账户;不是所有的账户持有人都是投资者, 中介机构也可以是账户持有人, 且是多层中介机构的非最终持有人;不是所有的“最终”账户持有人都是投资者, 如证券账户的名义持有制度[6]。账户持有人, 而非所谓“投资者”使其他交易主体产生信赖利益, 因为账户持有人与投资者很可能并非同一人。

在证券市场上, 对于证券交易方和证券公司而言, 与其产生权利义务关系的是账户持有人, 是申请开立证券账户的主体, 至于该主体是否是最终投资者, 对交易对手方和中介机构而言没有直接的法律关系。证券市场上, 更多讨论的是账户持有人的利益保护, 如我国《证券账户管理规则》第3.14条规定:“证券账户持有人依法对其账户中登记的证券享有权利”。

2. 账户持有人权利

我国证券法规定仍然立足于传统纸质证券, 与证券市场实践和国际立法规定不尽一致, 账户持有人的权利可以参考《日内瓦证券公约》中的相关规定[7]。该公约规定中介人可以通过对证券账户的贷记和借记获得证券, 并因此而获得证券的附随权利, 如分红派息、其他权益分派和股东表决权等;账户持有人可以以簿记方式处分证券, 可以处分完全所有权, 也可以部分处分, 如设立担保权益等;账户持有人可以通过与中介人订立账户协议、控制协议或指定簿记的方式处分证券;账户持有人可以向中介人发出指令, 这种权利是排他性的;账户持有人获得和处分证券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在一般破产程序和中介人破产程序中, 符合特定情形的账户持有人享有不受破产追溯的权利等。这些账户持有人的权利规定为我国证券法修改提供了范本和制度借鉴。

3. 账户持有人权利的保护

为了促进市场交易, 保护交易安全和投资者权益, 应注重保护账户持有人的权利。

有学者主张, 无纸化证券属于“非移动的动产”, 其交易规则准用动产物权的“指示交付”规则[4]。这种观点回答了无纸化证券的法律属性, 提供了无纸化证券交易的操作规则, 可以为证券提供物权法上的动产物权保护。但是这种失去了实物形态的证券, 其“思想”与“表达”均呈现虚拟状态, 将其归为“动产”是值得商榷的。

根据物权法一般理论, 民法上的“物”可以划分为“有体物”和“无体物”, 有体物指“实体存在与自然界之物质”, 无体物为“法律上的拟制关系”即权利[8]。无纸化证券显然应归为“无体物”一类。根据物权法定原则, 物权的种类和内容, 由法律规定。我国《物权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物, 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 依照其规定”。法律将权利与不动产、动产并列, 说明在立法意上权利不是“无体”动产, 是单独一类物权客体。同时证券权利又不当然地是物权的客体, 需要法律予以明确规定。

在实物证券时期, 证券具有权证一体性, 对证券的物权保护模式是通过保障证券的“表达”来实现对证券“思想”的保护。无纸化证券很难再在物权法体系内寻找到相应的制度予以保护, 而应探索以保护具有系统重要性的证券账户 (“表达”) 来保护无纸化证券投资者的权益。正是由于账户与账户内证券权益具有一体性, 而使证券账户作用突出、具有独立价值。此时侵犯证券账户与侵犯凭证式证券物权的效果是一样的, 保护账户持有人权力的制度体现使账户的保管人责任加重。

银行保管储户的银行账户, 中央证券存管机构委托券商为申请人开立账户, 券商与证券账户持有人之间存在对证券账户的保管合同关系。证券账户持有人交易证券、下达指令要通过券商, 券商完成持有人下达的、对证券账户记增或记减的指令。持有人账户内财产与券商财产独立, 持有人可以对券商主张物权抗辩。以证券账户为中心, 投资者、账户持有人、券商之间存在着民法上债与物的法律关系。

以证券公司为代表的中介机构对账户持有人负有义务, 如券商的证券保管义务, 券商的资产隔离义务, 券商依客户利益和指示行事的义务, 券商的资讯提供义务, 券商的注意及诚信义务, 券商协助发行人的义务, 券商不得欺诈客户的义务等[9]。

四、结语

证券“思想与表达二分”的理论意义在于明确证券形态的变化只是其“表达方式”的变化, 证券的核心价值与作用并没有改变。无纸化证券时期证券的“表达”不同于实物证券, 证券账户成为无纸化证券的权利凭证和新的“表达方式”而具有系统重要性, 在证券权利体系构建、证券权利人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制度意义。

摘要:“思想与表达二分”是著作权法中的一项重要原则, 在方法论意义上提供了将权利的内容与形式加以区分的研究方法。对于证券而言, 其“思想”即证券权利, 其“表达”即证券的表彰方式。在实物证券时期, 证券的“思想”与“表达”具有一体性, 可以用对实物“券”的物权保护方式来保护证券。无纸化证券改变了传统的证券“表达方式”, 证券账户成为证券的权利凭证而具有系统重要性。在无纸化证券环境下, 应以证券账户为核心创制保护账户持有人权益、保证证券权利流转的证券法制。

关键词:思想与表达二分法,证券权利,权利凭证,证券账户

参考文献

[1]李琛.知识产权关键词[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24.

[2]范中超.证券无纸化的法律问题[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9:1.

[3]邓丽.证券集中交易法律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0.

[4]叶林.无纸化证券的权利结构[J].社会科学, 2009 (3) .

[5]金颖.证券登记结算重大法律课题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印行, 2005:129.

[6]Hideki Kanda, Charles Mooney, Luc Thévenoz, Stéphane Béraud.Official Commentary on the UNIDROIT Convention on Substantive Rules for Intermediated Securitie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21.

[7]Chapter II, Unidriot Convention On Substantive Rules For Itermediated Securities, 9, October, 2009.

[8]尹田.物权法理论评析与思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14.

表达思想抱负的诗句 第2篇

1、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东晋·陶潜<读山海经>

2、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诗仙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5、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仙李白<行路难>

7、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刘过<书院>

8、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诗仙李白<将进酒>

1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14、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

15、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南宋文天祥

16、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1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18、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9、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20、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诗仙李白<塞下曲>

21、男儿千年志,吾生未有涯。——南宋文天祥

22、镇心帷车坐,偏愁云气晴。客行殊望雨,敢说为苍生。——洪亮吉<悯旱>

2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4、会挽雕弓如满月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2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2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27、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28、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戴熙<题画竹>

29、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宋·李清照<绝句>

31、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曹植<白马篇>

32、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杨继盛<言志诗>

用思想分析靠积累表达 第3篇

[态度不明,观点杂呈]

从简单处讲,漫画展示的内容就是讽刺“唯以数值论英雄”或“唯以分数论英雄”的当代家庭、基础教育,但很多考生在一篇文中杂乱地呈现多种观点,自己是哪种态度不明确。

例如一篇《差别》的文章,先讲到教育差别对待让人心里不平衡,导致学习心理受到影响,举出一些现象论证,然后又说差别对待会让学生心情欢悦,从而引导孩子有向上的动力,然后用听来的故事去论证,最后一段说差别是一把双刃剑,一边说差别对待好,一边说差别对待不好,结尾呼吁人们用心感受差别。

还有一篇《因材施教》的作文,里面既谈到因材施教的必要性,又谈到教育过于关注分数的危害,也谈到家长对孩子要宽容等。观点杂乱呈现,都在表态,却没有一个核心的中心观点。作文档次没办法提起来。

[说理简单,空洞无物]

一些考生说理虽然能扣漫画内容,但因为没有丰富的思想积累,不能深入分析,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加上思维简单,论述单一,没有丰富的论证方法,从而使文章档次较低。很多考生也知道漫画是在谈凭分数判定等级、决定奖惩,也能围绕教育去谈,可惜谈得空泛、肤浅。

有一篇《正确的教育很重要》的文章,整篇文章就是在空谈正确教育有什么意义,并运用一些分论点议论有了正确的教育的意义,但并没有具体论述怎样的教育是正确的教育,内容粗浅,没有亮点。

[例证简单,欠鲜活性]

一些考生通过漫画引出观点后,主要通过叙述自己的生活事例来例证,举例简单,既没有深厚的语言积累,也没有丰富的生活素材积累。出现最多的事例就是“爱因斯坦的妈妈不以老师评价的标准去看待自己的孩子”“马云参加三次高考”“牛顿、爱迪生学习不好并不影响他们成为科学家”“达尔文小时候成绩不出众”等。

因为没有鲜活的事例,使得文章充满陈腐之气;也因为文章没有将漫画材料、举例和说理结合,使得文章说服力不强。

[套作宿构,远离材料]

不少考生行文时不理解漫画,完全脱离材料原意,另起炉灶,有的尽管是由材料引出观点,但比较勉强,然后全文完全游离材料。

《努力坚持,收获成功》是典型的套作,文章开篇写道:每个人做任何一件事都会经历许多挫折与考验,有人获得成功在开始,然而没有坚持努力学习,很快就退步了;然而,另一些人或许开始的结果并不如意,但他仍然坚持努力,终于收获令他满意的结果。然后,开始用两个分论点论述坚持努力的重要性。

还有一篇套作是《诚信是金》,文章开篇写道:优等生考了好成绩,家长会以亲吻的方式鼓励他;考了个不好成绩,就会以巴掌训斥他;差等生考不好家长用巴掌,考得好一点用亲吻。为什么是这样?归根结底是诚信。然后谈诚信的重要。

这两篇作文是典型的脱离材料、另取炉灶的宿构套作,考卷中不少作文就是这样的套作宿构。如此作文,如何得到高分?

针对以上情况,我认为我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学会用思想去分析生活问题]

2016年新课标I的漫画作文其实也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只不过是以漫画的形式展现而已。

漫画涉及的是教育问题,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亲历者,对当前教育的利与弊应该是有切身体悟的,教育问题也是一个老生常谈,我们不陌生,应该能发表自己成熟的看法,但如果缺少思想认识,是不能写出自己独到“看法”的;如果平时加强了思维训练,注重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写出佳作也不是难事。

有一篇《假如我不曾见过太阳》的满分作文,文章没有局限于漫画本身对得分奖惩的理解,而是将漫画中“巴掌”和“吻印”理解为自我的不知足和知足,文章的中心观点是:“知足,是一种生活态度;而不知足,才能在燃烧的青春中绽放。我曾见过太阳,所以我不满足,我要追随它的脚步,诗酒趁年华。”

还有不少考生在论述唯分数论的危害时也是笔锋犀利:有学生说唯分数论是教育的僵化,是教育缺乏人性的体现,大量的考生用鲜活的事实和个人经历,讲述了自己求学路上追求高分的血泪史,文章的最后总是忘不了说是分数剥夺了他们的快乐和自由,他们期盼自由的气息。也有学生说唯分数论是师生紧张、家庭紧张的源头,是一种人性的冷漠,本来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睦的家庭氛围总是因为学生考试的分数而荡然无存。也有学生说唯分数论让自己变得自卑自私、狭隘胆小、闭塞郁闷,他们的哀与乐始终围绕着冰冷的分数,他们惧怕考试,惧怕分数。一个考生写道:“我的梦因为分数而痛苦。”这些论述就比较有思想,有见地。

那么如何提高思想认识呢?首先,我们平时遇到生活问题多想想其产生的原因、影响、利与弊等,再听听别人的看法,在比较中去鉴别是非曲直,提高认识;其次,我们要将社会热点问题引进课堂,去讨论,去辩论,在碰撞中去领悟道理,加深思维扩展;第三,加强时评阅读,现在媒体信息丰富,每天都有大量时评信息,我们可以摘取一些典型的精彩时评文章阅读并借而鉴之。

[要用积累去表达观点]

有了丰富的思想认识,如果没有厚实的语言积累、素材积累、表达积累等,写出的文章也是十分生涩,味同嚼蜡,难以提高作文档次。

我阅过两篇同是写“差别对待”的文章,立意都是写我们评价事物应该差别对待,不可用唯一标准来评判,结果一篇是满分,一篇得低分。它们的主要差别是满分作文论证丰富,说理透彻,低分作文空洞简单。

高分作文在论述差别对待的必要性时,说理举例极为丰富,其中有两段是这样写的:“正如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既不能缺少轰隆雷鸣的马达,也不能轻视默默无名的小小螺丝钉。可能对于小亮而言,及格便是其尽其所能的结果,若是我们只是用统一的标杆来评判不一样的人,那世间将会埋没多少奇能与怪才”“是的,我们社会需要差别待遇!正如航天器的研发需精确到小数点后十多位,而狂洋恣意的书画只求神形具备即可;正如廉颇以身经百战显赫战绩列为上将,蔺相如以如莲巧舌拜为上卿;正如《舌尖上的中国》一位位能人以食物铺写精致;《我在故宫修文物》中一双双巧手以古物刻写精华……各行各业,各得其所,因差别待遇而实现整体的共赢。”

我们再看低分作文:“差别对待,心情欢愉,从而引导孩子有向上的动力。我听说过这样的一则故事,一个幼儿园中,老师对那些学得快又开朗的孩子给予很多学习内容,而那些孩子也因此受到极大的鼓舞和自信,不断地努力学习,然后小学、中学和高中都非常自信,并且成绩优秀,最后考上名牌大学。对那些不爱学习、爱玩的孩子,老师给予他们很多玩具,让他们拆卸安装,孩子们也非常兴奋,最后他们很多人成了技术人员和工程师,所以差别对待学生很有必要。”

两段对比,高分作文运用了比喻、假设、对比、举例等论证,而且语言精练又有张力;低分作文只用一个听来的故事作例证,没有分析,既不典型,也不精彩。两相对比,高低立见。

[掌握写作方法,合理谋篇布局]

漫画作为驱动型材料作文的一种,最大特点就是就事论事,依理论事,不可脱离材料,不可把材料作为引出话题的引子,而必须是针对漫画材料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去发表看法。所以我们应该掌握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一般行文格式,不可天马行空,本期杂志前文已有表述,此不赘述。

浅议思想的语言表达 第4篇

那么思想又是什么呢?《现代汉语词典》给出了如下解释:“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2]基于以上对语言和思想的理解, 结合笔者经历, 本文认为语言难以完全充分地表达出人的思想。主要原因如下:

一、语言与意义并非一一对应关系。

许多表述和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同样的话语, 因表达人与接受的人所处环境的不同也可能产生不同的意义, 使得表达者不是总能充分、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有一条圣诞节祝福短信:“I wish you a gay and merry Christmas!”即“祝你圣诞快乐!”有人收到这条短信后回复:“我不是GAY!”GAY在这里是“快乐的”意思, 但因为这个词也有“同性恋”的意思, 所以那位朋友在没有读清楚句子的情况下看到GAY便激动地断章取义, 认为是“同性恋”的意思。表达不清不仅出现在书面语中, 更容易出现在口语中, 如同音词或近音词。另一实例, 一位同学被问道:“你听说过‘笔替’没有?”结果这位同学惊奇地回复:“鼻涕?肯定听说过呀!”其实, 几位同学正在谈论考试中的替考现象, 尤其是交论文的科目, “笔替”是指为别人代笔的人。本例中, 即便在“考试”与“笔替”互为相关语境的情况下, 也出现了风马牛不相及的错误理解。语言学中提到了语言的“任意性”, 这种任意性尤其体现在词的层面上, 声音所承载的语言体现出了高度模糊的对应关系。以上两个例子都充分证明了语言与语义的模糊对应关系。此外, 《语词和对象》一书也提到了语言的“模糊性”, 比如“大”和“小”, “大”到底有多大, “小”到底有多小。[3]以上都是语言不是总能够充分准确表达思想的有力论据。

二、不同对象的表达和接受能力不同。

语言对思想的表达还受制于不同对象的表达能力和接受能力。正如刘焕辉所说:“言语交际的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4]《语言学教程》中“语言、文化与社会”一章中有一个有趣的例子:几个在美国求学的中国女孩打算乘坐汽车回学校, 去商店购物之后迷路了, 于是打算向当地人询问去车站的路。她们向路过的人挥手致意并说“Hello”, 可是路过的人都没有理她们。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路人以为她们可能是正在招揽顾客的妓女, 因为按照当地人的习惯问路一般要先说“Excuse me”。[5]这个例子中, 因为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差异, 说话人认为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了, 其是并没有得到正确的理解。人们常说:“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有时把梦里的故事给别人说完了以后, 别人却说:“不清楚你的梦到底奇怪在哪里!”这是说话者表达力和听话者的理解力差异所体现出来的思想表达问题。一方面, 可能是由于说话者没有把握住梦里使自己感觉奇怪的核心内容, 表述中主次不分, 组织出来的语句未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 可能是由于听者的理解力、洞察力不够, 没有找到说话者话语的中心, 即在梦中感到奇怪的地方。此外, 也可能是因为两人生活环境和经历不同, 说话者觉得奇怪的地方, 听话者却不一定感到奇怪。综上, 一方面, 表达者不同其表达具体方式就会不同, 表达受限时可能导致表达不清;另一方面, 由于不同的接受者理解能力不同, 又可能导致理解偏差。故由于语言表达和接受的局限性, 语言不是总是能够准确、充分地表达出人的思想。

三、语言只是思想的一种表达形式。

思想, 如前所述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思想有深有浅, 而人的表达能力是有限的, 必然有时无法用自己已有的语言表达, 或不能完全、充分地表达。2010年某日上午, 笔者所在课堂上, 任课老师满眼泪水抽泣着走进教室告诉了同学们一个震惊、悲恸的消息:大家都熟识的一位教授去世了。全班惊讶之后, 顿时沉寂, 有的同学沉默, 有的和老师一同抽泣, 没有言语可以完全形容当时的心情。因此, 笔者认为人的思想不一定都能够用语言表达。另有一例, 一位女生紧抱着一位男生说:“我恨你!”其语言是在说“恨”, 她的肢体动作却是在表达着“爱”, 在这里她通过了两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这个男生的爱与恨的纠结。所以有时思想是无法仅仅用语言来充分而准确地表达的, 这同时也体现了人的思维的复杂性。刘宓庆在《翻译与语言哲学》中说:“人的思维既是永无止境的, 又是纷繁复杂的:它必然是一种实体性意指及指称与非实体性意指及指称的‘富集’, 赋形于语言者只是这一富集的小部分, 即‘冰山之顶’。”[5]由此看来, “语言只是思想的一种表达形式, 人的思想不一定都能够用语言表达”就更有说服力了。

最后一点, 本文是用文字语言表达的, 但是, 本文是否准确、充分地表达了笔者的思想呢?答案肯定也是否定的。综上所述, 语言难以完全充分地表达出人的思想。

摘要:语言与思想关系密切, 语言是思想的表达, 同时语言也促进了思想。但是, 语言与意义并非一一对应关系, 时常一言多义或一义多语;同时, 不同对象的表达和接受能力不同, 有的思想便会表达不清或理解偏差;而且语言只是思想的一种表达形式, 还有很多思想无法用语言表达。所以, 语言难以完全充分地表达出人的思想。

关键词:语言,言语,思想,表达

参考文献

[1][5]胡壮麟.语言学教程 (第三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2006.第3页, 第181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 (汉英双语)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第1816页.

[3]W.V.O.Quine.语词和对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第138页.

[4]刘焕辉.言与意之谜——探索话语的语义迷宫[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第186页.

《论语》的教育思想与艺术表达 第5篇

摘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其中表达的有关教育的思想和艺术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在现代社会仍有着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论语》 教育思想 教育艺术

引言

《论语》是对中国最著名的学者、思想家和教育家、春秋时期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是中国传承几千年的儒家文化最重要的经典。其中概括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关于“仁义”的思想,包括人性、自然、社会、政治、经济、道德伦理,乃至教育等诸多方面。作为春秋之前中国儒家思想集大成者的《论语》,其中表达的有关教育的思想和艺术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在现代社会仍有着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教育思想

《论语》所表达的教育思想在等级制度盛行、诸侯割据、社会动荡的春秋时代具有很重要的进步意义,很多观点对现代教育仍然有着相当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德智全面发展,以德为先

在《论语?子路》 中,孔子将教育对社会的重要性同人口的增加以及百姓的富足相并列。“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在此基础上,孔子进一步提出教育必须实行的具体内容,即《论语》中提到的“四教”思想:“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其中的“文”指的是各种文学艺术历史社会的知识,属于现代教育所谓的智育的范畴;“行、忠、信”则是人们在言行思想方面应当遵守的道德原则与规范,属于现代德育的范畴。很显然,在孔子提倡的“四教”中,明确地提出了对德智全面发展的要求,其不仅强调智育的重要性,将“文”放在“四教”的首位,而且将德育范畴的“行、忠、信”占据了“四教”中的三教,属于教育的主要内容。[1]孔子认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亦即认为对人最重要的是首先是“孝悌、谨信、仁爱”等道德方面的教育,在此基础上“行有余力”,才需要进行智育方面的培养,即“则以学文”。在前面提到的德智全面发展的“四教”思想上,进一步指出需要以德为先。

现代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即过于功利化而导致的过分强调能给社会和个体带来直接经济利益的智育的培养,而忽视德育的建设,从而使很多学生人文精神严重缺失,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产生。而《论语》中德智全面发展、以德为先的教育思想,却在很早的古代就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二)针对个体特点,因材施教

现代教育最大的特点之一,是规模化和标准化,这种教育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以最小的代价在全社会普及教育。但同样由于其规模化和标准化,使教育方式趋于刻板和单一,不能根据受教育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在《论语》中,孔子即意识到刻板单一的教学方式具有的弊病,因此大力提倡应当针对受教育个体的具体特点,因材施教。《论语?雍也》中,孔子特别指出其诸多学生在特质方面存在的不同,即所谓“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并进一步指出,针对这些学生的个体特点,不能千篇一律,采取相同的教育方式,而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对其因材施教。

因此,现代教育同样需要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不能仅仅根据标准化考试的分数作为判断学生能力的绝对标准,而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生在禀赋上的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准自己的位置,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朴素的平等观,有教无类

儒家文化最值得称道的地方之一,是其在春秋时期的《论语》中即提出的具有朴素平等观的“有教无类”思想。所谓有教无类,即指不管富贵贫贱、贤愚不肖,都应当拥有受教育的机会,从现代教育的角度,即所有人拥有受教育的机会。《论语?述而》对孔子贯彻这一思想的行为进行了描述:“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也就是说,只要有人给孔子带来了相应的教学报酬“自行束?以上”,那么不管他是什么人,孔子都不会不对其进行教育“吾未尝无诲焉”。事实上,孔子在授徒的时候确实做到了不问出身和年龄,乃至智力和贫富方面的差异,仅《论语》中记载的孔子有名有姓的弟子即包括了存在巨大差异的各色人等。既有贵族出身的南宫适和孟懿子、“家富千金,结连驱马”的富豪子贡,也有存在前科进过监狱的公冶长、贱人之子的仲弓、箪食瓢饮不堕青云之志的颜回,还有鲁钝的曾参、愚笨的高柴等等,不一而足。[2]孔子的这一教育思想和行为,不仅打破了当时将教育局限于贵族的传统,使平民能得到受教育的机会,而且使其扩展到几乎所有的社会阶层。这使中国传统社会可以在最广泛的基础上培养和选拔人才,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现代社会,虽然教育平等已经成为基本原则,但很多时候并不能真正做到,如在学校里经常存在的对出身不好或年龄较大的学生的歧视,对犯过错误的学生特殊对待,从而使其事实上得不到与其他人相同的教育机会等。因此,有教无类作为以《论语》为代表的中国优秀的教育传统原则,需要人们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体会和贯彻。

二、教育艺术

刻板而单一的教育方式必然会对教育效果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论语》中,可以发现孔子拥有很高的教育艺术水平,以保证其思想能被学生真正理解和施行。《论语》中表达的孔子的教育艺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扬惩教育艺术

表扬和批评,能对学生产生很明显的思想导向作用。在《论语》中,经常可以见到孔子运用扬惩教育艺术达成教育目的的事例。

第一,表扬。《论语》中,孔子经常对学生具有的美德进行表扬,以使其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并鼓励具有此美德的学生能对此美德进一步坚持并继续培养。如对于一生清贫但坚持治学品德高洁的学生颜回,孔子对其不吝赞美之词,多次进行表扬。如《论语?维也》中,“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对颜回安贫乐道,不受物质生活艰难的干扰,而以治学不懈追求大道为乐的精神和行为大加赞叹。另外,《论语?子罕》中,“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在这里,孔子对其得意门生颜回进行了进一步的赞扬,认为他好学上进,自颜回死后,已经没有如此好学的人了。而且在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还特别对其“不迁怒,不贰过”的道德情操进行了表扬。孔子通过对颜回在不同场合不同角度的表扬,有效达到了使其他人将颜回作为学习榜样的目的。

其次,批评。在《论语?先进》中,孔子即对子路鲁莽的性格提出了严厉的批评:“闵子侍侧,言言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孔子对子路的批评是出自内心的爱护,希望他能改正自己的缺点,并以严厉的语气指出可能的后果,“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翻译成现代语就是,你再这样子,会不得好死啊。可见其爱之深责之切。可惜子路并没有将其缺点改正,最后也像孔子担心的那样死于非命。在《论语?先问》中,孔子则对子贡喜欢评论别人短处的不良行为进行指正,“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意思是:子贡贤良吗?要是我可没那么多的闲暇时间。委婉指出子贡喜欢评论别人的短处是不贤良的行为,有这些闲暇时间不如用来进行认真的学习。

扬惩教育艺术是教学中最经常用到的方法之一,但却经常被人们所曲解。一部分人认为批评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应当多表扬,少批评甚至不批评,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的严肃性和自己的不足,而表扬则会使其洋洋自得而丧失斗志,因此应当多批评、少表扬甚至不表扬。而事实上,表扬和批评均有其正面和负面的教育作用,如何真正掌握扬惩教育艺术,以最大程度提高教学质量,《论语》中孔子的言行提供了可贵的借鉴。[3]

(二)形象的比喻

形象的比喻可以使比较深奥的道理得到浅显的表达,从而使学生能更容易更准确地把握其学习内容,因此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教育艺术之一。在《论语》中,孔子即经常使用形象的比喻来增强自己的说服力,使其弟子能把握其思想的精髓。《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指出“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即盲人走路不稳,辅助者不去扶持,跌倒了不去搀扶,那又何必要用辅助者呢?即用辅助者应当承担的义务作比,指出冉有身为季氏家臣,却不能阻止他讨伐颛臾,是为其失职的表现。而且又说“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这同样是采用比喻的手法,孔子把季氏比作虎兕,把颛臾比作龟玉。出现“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情况,其过错既不在于虎兕和龟玉,也不在于柙和椟,而在于它们的看管人和保管人。同样,季氏将伐颛臾,也是辅佐季氏的冉有和季路的责任。通过这种形象的比喻,孔子对自己的学生提出严肃的批评。

(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要保证教育的质量,就必须使学生真正接受相应的观点。因此,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说服教育也是教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中的孔子同样是这方面的大师。在《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知道情况后立即指出自己学生的错误,“求,无乃尔是过与? ” 接着从情理方面指出不应攻打颛臾的理由。在冉有认为攻伐的责任在决策者季氏而不是自己的时候,孔子继续以情理说服冉有:“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指出在其位就要尽其责;接着表达自己对到处找借口为自己言行不一进行辩护的不齿,“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

结语

《论语》作为中国儒家文化的经典,其中所表达的教育思想和艺术不仅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中国的传统教育作出了很大贡献,其中的精髓部分如德育优先、德才兼备、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以及表扬和批评相结合、利用形象的比喻和情理说服的教育艺术等,仍然对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语

参考文献

表达思想 第6篇

1 “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教学

教师首先通过引导学生对DNA分子结构的复习,使学生明白作为遗传物质的DNA具有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多样性和物种特异性;复习DNA分子的复制使学生了解DNA能够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从而保持前后代之间遗传信息的连续性。然而,DNA作为遗传物质,怎样使遗传信息在后代个体中正确表达,让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性状呢?由此引出“DNA上的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以及表现的性状”这一课题。

那么,什么是基因呢?这还得从孟德尔说起。1865年,孟德尔发表的《植物杂交试验》中提出了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观点,这在当时还只是逻辑推理的产物;1902年,德国细胞学家鲍韦利在用胚胎学和细胞学的实验方法对马蛔虫和海胆的染色体进行研究后,得出“染色体的行为与孟德尔遗传因子具有平行关系”的结论;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在对笨蝗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研究时,根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推断,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因子存在于染色体上;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约翰逊第一次用gene这一名词替代遗传因子来表示遗传的独立单位,指出gene不仅是遗传的基本单位,也是遗传功能的一个基本单位,由于gene这一名词简捷易记,读来上口,很快被生物学家们普遍接受,“基因”一词即为gene的译音而来;1908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在上千只果蝇培养瓶中,意外地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正常野生型果蝇均为红眼),通过一系列的试验和遗传分析;1909年第一次把一个具体的基因(白眼基因)定位于一个特定的染色体——X染色体上,以后通过进一步研究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从而为遗传的染色体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实验证据,开辟了一条遗传学和细胞学直接结合的研究道路;1941年,美国生化遗传学家比德尔用红色面包霉(即脉孢菌)为试验材料,用营养缺陷型的研究方法进行试验,提出“一个基因一种酶”的论断,虽然现在看来这种说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他第一次将基因与酶这种特殊的蛋白质联系起来,也同时将基因这个遗传单位通过酶(蛋白质)与生物的新陈代谢及其表现的性状联系起来,成为遗传学研究的又一转折;1953年4月25日,英国《自然》杂志上沃森和克里克的论文《核酸的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一个结构模型》的发表,一举将生物遗传学研究从细胞水平推向分子水平,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至此,科学家们才真正认识到基因的本质——即基因应该是染色体上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后来的研究证明,线粒体、叶绿体、细菌质粒以及噬菌体等结构的DNA上也存在着基因,所以,基因的定义就自然地演变为: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然而,生物的性状成万上亿,数目只有几条至几十条的染色体是如何决定如此多样的生物性状的呢?研究结果表明,每一条染色体只含有1个DNA分子,而每个DNA分子上却可以有很多个基因,每个基因中又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就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可以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从而控制生物不同的遗传性状。所以,生物的基因通过DNA的复制过程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之后,再通过基因的表达,也就必然能够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遗传性状。

这样的教学安排能很好地体现出“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的主体思想,让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来探讨基因与染色体、基因与蛋白质及生物性状、基因与DNA以及基因与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就使原来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而且生动,便于理解和接受。

2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的教学

那么,染色体上的DNA存在于细胞核中,而蛋白质的合成则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在战争中运筹帷幄之中的将军要决胜于千里之外,必须有能够准确传达命令的传令兵,而在这里,将DNA上的遗传信息准确地传达给核糖体的物质是什么呢?

1955年,有人用洋葱根尖和变形虫进行实验发现,如果加入RNA酶分解细胞中的RNA,蛋白质合成就停止;而当再加入从酵母中提取的RNA时,则又重新合成一定数量的蛋白质。那么这个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呢?通过启发学生不难看出,这里蛋白质的合成显然与RNA直接相关。那么,这个RNA又是怎样的物质呢?由此教师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学习RNA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等相关知识,至此可做为1课时的内容做一小结。而后提出问题:RNA是怎样产生?又是怎样准确地将遗传信息从细胞核DNA上的基因传递到细胞质核糖体上的呢?这样存疑激趣,吸引学生预习教材中后面的相关内容作为下一课时的铺垫。

1955年,拉斯特等人用变形虫进行换核实验,巧妙地证明了RNA是在细胞核中产生,然后又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中。其实验过程大致如下:

选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变形虫若干等分为2组,A组培养在用同位素标记的尿嘧啶核苷培养液中,发现放射性物质首先出现在细胞核中;B组培养在未标记的尿嘧啶核苷培养液中,细胞核和细胞质均未出现放射性物质。这时通过对比思考,学生便能顺利得出标记的放射性物质是RNA分子,它首先在细胞核中合成的结论(这里可再行设问:为什么先在细胞核中合成?细胞核中最重要的物质是什么?这样来暗示与DNA的关系)。在2组变形虫均生长迅速且A组细胞核内外放射性均较明显时,将A组变形虫的细胞核移植到B组变形虫的细胞质中,将B组变形虫的细胞核移植到A组变形虫的细胞质中,分别进行培养观察。发现大部分带有放射性标记的RNA相继从细胞核移入细胞质中。那么,这样的实验现象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这时,教师稍加点拨,学生便会悟出,把DNA中的遗传信息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中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物质,很可能就是RNA的道理,并据此温习和巩固了同位素示踪法研究的有关知识。但是,RNA在细胞核中是怎样合成,然后又怎样转移到细胞质中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呢?

1963年,科学家利用DNA-RNA杂合技术,通过噬菌体SP8侵染枯草杆菌的实验,证明了基因表达的第一个阶段——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该实验别具匠心地利用了噬菌体SP8 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单链上的碱基组成很不平均的特点。其中一条链富含嘌呤,另一条互补链则富含嘧啶,因为嘌呤比嘧啶的相对分子质量大,所以富含嘌呤的“重”链与富含嘧啶的“轻”链在加热变性后可按照密度梯度离心分开。他们在噬菌体SP8侵染枯草杆菌后,从枯草杆菌体内分离出RNA,分别与DNA的重链和轻链混合并缓慢冷却。结果发现噬菌体SP8侵染后形成的RNA只跟重链形成DNA-RNA的杂合分子。那么,这种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经过思考,学生很快就会得出,该RNA是以大肠杆菌体内噬菌体SP8的DNA中,富含嘌呤的那条重链为模板,转录而成的结论。由此引出转录的概念。真核生物的转录是在细胞核内进行的,它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通过转录,DNA上的基因就把遗传信息传递到RNA上,这种RNA叫做信使RNA,简写为mRNA。信使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通过核膜上的核孔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起来。开始了基因表达的第二个阶段——翻译。但是,信使RNA上的碱基只有4种,而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却有20种,这仅有的4种碱基是怎样决定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特定排列顺序,从而决定蛋白质和生物性状的特异性呢?这就涉及到了遗传密码的破译问题。

早在1944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就在他的《生命是什么》一书中,最早提出了遗传密码的设想。他猜想染色体中的有机分子单体严格、精确地排列,构成了遗传密码。遗传密码决定了生物的遗传性状。这个大胆的猜想吸引了包括沃森和克里克在内的一批优秀科学家投身到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中,来破译生命的密码。

1953年,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了解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知识,便敏锐地意识到,DNA分子上的4种脱氧核苷酸(即4种碱基)很可能就是薛定谔所说的有机分子单体,他利用排列组合知识进行计算,推断出一个遗传密码子可能是由3个相邻碱基组成的三联体密码,共64种遗传密码。而氨基酸只有20种,一种氨基酸可以对应几种遗传密码。

1959年,克里克在总结了许多科学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遗传信息除了可以通过DNA的复制传递给下一代以外,还可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的著名设想(即中心法则)。这样,遗传密码就不再是DNA中的碱基序列,而变成信使RNA中的碱基序列了。

1961年美国生物化学家尼伦伯格首先用化学的方法合成了尿嘧啶(U)多聚体,他创造性地将该尿嘧啶多聚体放入一个含有核糖体和多种氨基酸的系统中,结果得到了完全由苯丙氨酸组成的蛋白质。讲课至此教师可巧设疑问:这个事件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稍加思索后即可得出结论:世界上第一个生物遗传密码子——UUU宣告破译!此后,各国科学家在此思路的基础上,通过化学合成含有不同碱基序列的RNA的方法,开展了密码子的破译工作,到1967年,科学家们破译了全部遗传密码子,并编制出了密码子表。

那么,氨基酸是怎样被运送到核糖体中,按照信使RNA上的遗传密码脱水缩合形成肽键,从而形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呢?这就需要一种特殊的运载工具——转移RNA。这样由此引出tRNA的分子结构和起译、接肽、终止等翻译过程的相关知识,以及翻译的概念。

3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的教学

怎样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表达艺术 第7篇

关键词:表达艺术,思想政治,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艺术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实践与探索, 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地进行, 与教师的教学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 我们在教学中, 应遵循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 不断更新旧的教学模式, 并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尽最大努力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使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一、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要素, 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 富于感染力和表现力, 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以优美动听的语言感染学生, 使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讲解。要达到这样的目的, 就要求老师用激励性的语言传达和沟通思想感情, 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个体的良好思想行为做出肯定和赞许, 能使个体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表扬和鼓舞性的语言, 能使个体焕发出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对学生的有益评价, 能引起学生健康的心理反应, 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以幽默的语言去渲染课堂气氛, 能使师生关系变得融洽, 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同时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二、用“空白”艺术控制教学节奏

在教学概念时, 教师应在点化之后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例如:在“物质”这一概念中的“客观实在”的含义, 我们应该告诉学生, 所谓“客观实在”, 就是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 而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就是无论你看得见或者看不见, 相信或者不相信, 它都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要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任何精辟绝伦的讲解、例举, 都取代不了学生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最基本概念的感悟。概念如此, 原理也一样。我们要指导学生由论据“悟出”论点, 由论点“悟出”论据;由理论“悟出”实践, 由实践“悟出”理论;由世界观“悟出”方法论, 由方法论“悟出”世界观。只有这样, 才能弄清原理的真正含义, 把握它的深刻内涵。

三、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艺术

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巧妙地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 会使教学过程变得轻松愉快, 效果也会更佳。政治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言的严肃性, 而用有趣的方法说出严肃的道理更易为人接受。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相关内容适当插入一些颇有情趣的小故事、发人深省的典故、成语、箴言等, 会使讲课更富有趣味性和感染力。例如:在批驳唯心主义者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的错误观点时, 就借助他的观点进行引申, 假如你的这个观点是成立的, 那么主观唯心主义者就不是他的父母生了他, 而是他的感觉生了他的父母。因为在他降生到这个世界之前, 当然是没感觉的。所以, 他的父母也是不存在。他的父母之所以存在, 就是主观唯心主义者已经感觉到了的原因。然后引用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的一句具有讽刺意味的话:“为什么猫要用爪子去抓老鼠, 却不去抓自己的眼睛呢?原因是猫不想因为爱戴这些唯心主义者而死。”

四、结尾表达式艺术

政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所学的知识。为此, 我们应鼓励学生大胆地动口表述。在学生表述时, 老师更多的应该是倾听, 对学生表达得不完整或有错误的地方, 可适时指点或让其他学生补充, 不应打断学生或给予否定, 直到完全正确即可。例如:在教学“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时, 让一学生说说今天这节课的收获。这个学生半天没有说话, 于是鼓励她说:“不要紧张, 就是一句话也可以!”她鼓足勇气地说:“人的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物质世界。”你说得很好!接着让其他同学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大家开始总结, 有的同学说:“意识不能够直接转变客观事物, 但却对客观事物的变化起指导作用。”有的说:“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不一定完全正确。”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流畅的语言表达使课堂氛围又一次达到高潮, 这节课取得了圆满成功。

参考文献

[1]龚德隆.中华教育经典[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9.

表达思想 第8篇

关键词:精致语文教学,丰富思想,表达策略

精致语文教学强调“以人为本”, 通过优化教学过程, 丰富学生的思想表达, 以达到全面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思维品质和个性品质。丰富学生的思想表达除了要树立思维训练的新观念, 尤其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观念, 更注重让学生学会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 并以语言为工具富有创造性地表达自己思维的结果。感悟、思辨、想象和迁移是精致语文教学中丰富学生思想表达的有效策略。

策略1:在感悟中表达, 自悟自得

感悟, 就是学生接触学习内容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感触而领悟其中的一些道理、方法或思想感情。它不是凭空而来的, 需要通过朗读、比较、推敲等多种方式来揣摩词、句、文背后的丰富内涵。在精致语文教学实践中, 要重视发挥感悟的特性。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 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 进而对文本产生“个人意义”的感悟, 并鼓励学生在各自感悟的基础上再充分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 使教学达到预想的效果, 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课例一:《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片段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 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 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教师在教学时扣住“研读”一词让学生体会, 并发表自己的理解感受。

师:为什么要用“研读”, 而不用“阅读”呢?

生1:“研读”除了有“阅读”的含义外, 还包含“研究”的意思, 因为由于战乱、时间跨度长等原因, 历史文献中肯定有记录不全处, 有前后矛盾处, 有描述简略处, 这些都需要考证、补充。

生2:我觉得从“研读”一词能让我们感受到司马迁写《史记》的认真和投入, 他特别想写出一部伟大的著作, 完成父亲的遗愿。

生3:我觉得不仅可以看出司马迁认真的态度, 更能联想到《史记》之所以在历史上有那么高的地位与司马迁写作时的研读是分不开的。

以上教学环节重点落在了对“研读”这个词语的理解和感悟上。“研读”这一很普通的词语, 经过老师的引导, 仔细推敲之后, 学生获得对文本语言的真切体验和感悟。从学生精彩的回答中不难看出, 他们不但明白了词的意思, 更透过这个词语, 感悟到了司马迁伟大的精神品质, 为后文理解司马迁用生命著成的《史记》能有更深入的研究。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要切实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感悟, 并创设平台让学生展示自己心中的领悟, 不但能加深体会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 还能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 真正达到读有所悟, 学有所得。

策略二:在思辨中表达, 言意兼得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让课堂充满思辨的味道, 在交流和讨论中, 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做出自己的判断,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激活思维, 发展思维, 这是阅读对话从无效走向有效, 进而走向高效的关键。因为让思辨走进课堂, 学生的思想才能被激活, 阅读的历程才能充满思维的张力。充满思辨的阅读历程, 既是学生个体的静思默想, 又是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在互动的思辨探究中, 荡出思维的涟漪, 激发智慧的火光, 有效地促进学生思考与言语能力的提升。

课例2.《山谷中的谜底》教学片段

(1) 学生读句子, 说说雪松是怎样面对风雪的。

(2) 提出辩题:谜底揭晓后, 有人这样评价雪松:面对大风雪, 雪松只会一个劲地弯曲, 这是在向风雪低头, 他们是一群弱者。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

(3) 学生再读课文, 把作为论据的句子画下来。

(4) 学生展开思辨。

生1:我认为雪松不是弱者。它的弯曲只是暂时的, 是它对付风雪的一种手段, 它这样做只是为了最终的反弹。

生2:我认为雪松不仅不是弱者, 还是一位强者, 课文中写道, “就这样, 反复地积, 反复地弯, 反复地落, 反复地弹……不论雪下得多大, 雪松始终完好无损。”这说明雪松是与风雪做了无数次不懈地斗争, 才生存下来的, 它是多么顽强, 怎么能说它是弱者呢?

生3:我认为雪松不是弱者, 而是智者, 如果它像其他树一样不弯曲, 它的树枝早就被压断了。

5.教师总结:雪松不是弱者, 而是一位智者和强者。从表象上看, 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辨。学生在思中辨, 辨中思, 虽然没有得出谁对谁错的明确结论, 但学生在交流和辩论中, 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做出自己的判断。在自主、互动的思辨过程中, 学生把自主的单数变成了互动的复数, 在辩论中追寻着正确的人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长远看, 辩论换来的是学生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张扬、人格的提升和创造力的解放。通过辩论, 学生领悟到:面对生活中的许多困难, 既要顽强抵抗, 也要以屈求伸。不仅要做一个强者, 也要做一个智者。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健全的、丰满的人, 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样, “智者”与“强者”的品质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内心。为此, 精致语文的思辨课堂, 着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训练, 让学生在思中辩, 在辩中思, 于思辨中寻求真知, 亦是丰富学生思想表达最真最美的途径之一。

策略三:在想象中表达, 会意生言

想象是学生构成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思维的发展更不能离开想象的发展。文学作品中, 作者往往根据写作意图, 筛选、提取那些最能有力表现文章中心的材料, 而把一些次要的场面用一句话作高度概括, 留下空白让读者去作形象的填补。精致语文教学中, 特别关注文本的这些细节处, 善于利用课文中的场面空白, 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再有意识地运用综合训练, 把想象、情感体验和语言训练紧密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想象中体验语言, 在想象中丰富语言,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例3.《会走路的树》教学片段

1.出示句子:从这以后, 这棵小树天天来陪小鸟。小鸟跟着小树去了许多地方, 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 (指名读好句子)

2.师:这段话里也有一个生字宝宝, (出示:陪) 谁来读一读:这棵小树是怎样陪小鸟的? (点红:天天陪)

3. (出示图片和文字) , 说话训练:小树陪着小鸟来到山坡上, 看见______。

4.师:我们还去了许多地方。小朋友, 你们想不想到小鸟和小树去过的地方看看呀!

5.出示绘本图片:大海、小溪、果园、草原等

说话训练:小树陪着小鸟来到____________, 看到____________。

6.师:小朋友的想象真丰富, 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美妙的童话世界。现在, 能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好这段话吗? (指导朗读)

《会走路的树》一文中作者用了“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 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这一句话概括了“小树”和小鸟相处时的友好和快乐。至于他们去了哪些地方, 看到了哪些有趣的东西, 文中并未细说。于是, 利用文中这一场面的空白, 抓住关键词“天天陪”、“许多地方”和“有趣的东西”, 借助多媒体再现富有童话色彩的情境。让学生沉浸在童话的世界中充分想象“小树”陪小鸟到处玩的生活场景, 展开丰富的语言表达, 使课文内容更生动, 更形象。更重要的是, 在如此开放多样的语言训练中, 学生自己本身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发展与提高, 也从那些丰富多彩的文字里找到了一份自由表达的乐趣, 真正达到得意又得言的效果。

策略四:在迁移中表达, 意文双赢

课堂不能停留在得出正确的结论, 阅读教学也不能局限在读懂文章, 而应向外拓展延伸。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 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让学生在对文章主题的准确理解和表达过程中, 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人生经验和自由想象, 积极开展全面而又灵活的表达。“拓展迁移”正好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平台, 其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生动活泼, 思路和答案多元化。这种知识的迁移, 在教学实际中能激起学生思维的宽度, 让学生真正感到有话可说。

课例四:《会走路的树》教学片段

1.师:故事还没有讲完呢?小驯鹿让小鸟停在他金色的角上, 向自己的家快步走去。又会发生什么呢?

2.课件出示:

小驯鹿一到家门口, _________地叫起来:“____________!”

驯鹿爸爸从屋里走出来, 看到老朋友小鸟, ____地说:“___________。”

小鸟____地说:“___________!”

(1) 学生分小组续编故事。

(2) 小组推选代表说故事, 学生评价、补充。

(教师引导学生按小驯鹿、驯鹿爸爸、小鸟的顺序依次讲故事)

根据《会走路的树》一课的教学目标之一, 引导学生以“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进行续讲故事。这样的练习为学生创造性表达提供了实践机会, 又使全文要传递的“情”的主题更加升华了。但对二年级的学生而言, 如果直接用一段完整的话来创造性地续编故事有一定的难度。因此, 适当降低“运用”的难度, 有意识地结合文本对话较多的特点, 把训练重点降低为着重以人物对话的形式来续讲老朋友重逢后的情景。采用先小组合作练习, 然后个别交流, 鼓励不同的说法, 这样可以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表达的机会。这里的拓展迁移, 带有一定的创造性, 需要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渗透自己的思想, 并用对话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拓展出丰富多彩的答案。这既是对课文内容学习的有效巩固, 又是对课文内容的迁移, 让学生在表达训练中真正理解文本主题。

让我们的精致语文课堂因感悟而富有生命的活力, 因思辨而充满创造的睿智, 因想象而充盈诗意的灵动, 因迁移而丰富言语的智慧, 这是我们的理想, 也是我们的追求。

参考文献

[1]王晓春.精致教育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钱锡铭.享受母语[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2012.

表达思想 第9篇

“人民报刊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报刊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报刊思想可以分为几个点的含义来理解, 如“自由性”、“人民性”、“报刊思想”。这一思想的建立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 (第一篇论文) 》、《摩泽尔记者的辩护》、《<莱比锡总汇报>在普鲁士邦境内的查禁》等文中均有体现。马克思以他锐利的眼光和犀利的笔锋与政府展开激烈的辩论, 识破政府剥夺人民权利的陷阱, 论据与论辞令人心服口服。文章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的文章, 从“自由性”、“人民性”及“报刊思想”三个方面对人民报刊思想进行解读。

一、“自由性”

普鲁士政府颁布了新的书报检查令, 看似是给予了人民书报出版的更宽泛的自由, 马克思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指出了法令措辞中的破绽, 揭露了虚伪的“自由”。马克思紧紧抓住“书报检查不得阻挠人民对真理作严肃和谦逊的探讨”这一句, 剖析这一条的潜台词即为人们对真理的讨论应该是严肃、谦逊的。马克思表示:“法律允许我写作, 但是不允许我用自己的风格去写!我有权利表露自己的精神面貌, 但是首先必须使这种精神面貌具有一种指定的表情!”就是说, 法律如果允许人们去追求真理, 就无权规定追求真理时的态度。

马克思恩格斯把出版自由看作是“天赋人权”, 把报刊看作是“人类理性的最自由的表现”。“没有出版自由, 其它一切自由都将成为泡影。”是资产阶级议会民主政治的前提条件。因此, 马克思极为憎恨专制统治者的思想压制, 并指出因为检查的结果, 使每一本被禁的书, 不管是好是坏, 都成了“不平凡的作品”, 从而对读者更有诱惑力。

笔者认为, 马克思之所以崇尚出版自由是因为出版物是人民言论的载体, 标志着人们的言论自由。一方面, 只有获得了

介将自己的思想传播出去, 以新思想唤醒民众;另一方面, 人民拥有了言论自由, 是行为自由的前提, 言论自由支持人民能够对政府进行监督与建议, 对社会进步是一种助推力。

二、“人民性”

在《<莱比锡总汇报>在普鲁士邦境内的查禁》中, 马克思使用了“人民报刊”这一概念。马克思说出:“假定所有这些指控都是有根有据的, 那么, 试问这些指控是用来反对《莱比锡总汇报》的任意行事的特性呢, 或是用来反对刚刚崛起的年轻的人民报刊的必然具有的特性呢?问题所涉及的仅仅是关于某一类报刊的存在呢, 还是真正的报刊即人民报刊的不存在?”马克思认为, 年轻的人民报刊就是真正的报刊, 这种报刊公开表达刚刚觉醒的人民精神的日常政治思想, 本质是真实的和纯洁的。

“刚刚崛起的年轻的报刊”即使有些偏激, 即使缺乏理智, 即使伴随着非议, 这种人民报刊会不断自我完善, 不断的成长, 因为它追求的是真理。一个报纸只有有了正确的办报目标, 才能迸发出无限活力, 真正的人民的报刊才具有高尚的灵魂, 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个体, 是为人民所欢迎的。马克思认为:“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 没有这种条件, 报刊就会萎靡不振。”这表现出, 报刊要紧密联系广大人民, 因为它的主要受众是人民, 思想要具有人民性, 要紧密联系人民, 关注他们的利益。

三、“报刊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从事过办报活动, 对报纸有着丰富的亲身经验, 其办报理念为新闻学理论做出很大贡献。因为触及到了新闻的本质, 很多观点在当代社会仍然适用。这里主要探讨下新闻业务方面。

“人们总是需要新闻, 需要前所未闻的消息。”这说明了报刊新闻要具有新鲜性, 要是比较罕见的, 以满足人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是一种新闻事件, 而不是闭门造车的某种观点意见的宣传。“报纸文章不能耽误时间, 他们搁得越久, 就越失掉现实性;时事性文章, 如果收到以后不马上发表, 就会失去任何价值。”新闻要求迅速及时, 一旦时间耽搁, 通过口口相传就已经众人皆知了, 人们就没有再去看它的必要了。“报刊要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最高的力量, 即斥诸既成事实的力量”只有讲求真实性的报刊才能为人们所信服, 捏造新闻欺骗民众的新闻有违道德, 这样的新闻也根本算不上是新闻。“少发些不着边际的空论, 少合些高调, 少来些自我欣赏, 多说些明确的意见, 多注意一些具体的事实, 多提供一些知识。”报纸在思想方面不要盲目附和, 要有自己的独立性, 要有实质性的内容出来, 观点清晰明了。做报纸就是要踏踏实实的, 否则, 报纸将变成宣传单。

报纸自出现以来就不断的进行着演化与改革, 马克思恩格斯依近代社会大环境而建立“人民报刊思想”, 为报刊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有了正确的办报思想, 报纸才能健康蓬勃的发展。当然, 这种思想也不一定是亘古不变的, 我们应该吸取马克思恩格斯探求办报真理的经验, 把它作为将来报纸或其他媒体进一步发展的一种开路工具。

参考文献

表达思想 第10篇

《火山恋人》是苏珊·桑塔格在1992年出版的一部以历史题材为主、叙事视角新奇的优秀作品, 也是她最喜爱和最受欢迎的一部佳作, 并在当年荣膺美国最畅销小说桂冠。这部凝聚苏珊·桑塔格对社会、人生的感性认识的作品, 曾占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长达两个月。《火山恋人》以概念性和雅俗共赏的笔触以及独特的叙述视角, 描述了18世纪那不勒斯革命前后历史背景下, 英国驻那不勒斯大使威廉·汉弥尔顿、大使夫人埃玛及其情人英国海军上将纳尔逊的三角恋爱故事, 表达了作者对当时英国封建势力和那不勒斯封建王朝的批判, 同情并歌颂了推翻封建王朝的革命行为。同时, 苏珊·桑塔格还通过作品中凯瑟琳和埃玛两位典型女性人物形象, 阐释了自己的女权主义思想和信念。苏珊·桑塔格的写作风格与众不同, 《火山恋人》的叙述视角灵活多变, 而且叙述手段运用独到, 叙述时间倒错无序, 梦境与现实穿插运用, 时空变幻频繁, 一些隐喻存留在叙述过程中, 叙述文本中时时清晰地浮现着作者思考的声音……这一切, 都给作品增添了无限的艺术魅力, 也淋漓尽致地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表达殆尽。

2《火山恋人》的叙述视角表达艺术

《火山恋人》取材于真人真事, 但是, 在这部陈述现实人物的作品中, 苏珊·桑塔格并没有以爱情为表现主旨, 而是运用独特的叙述艺术和特有的审美情趣, 来表达她的思想和情感。作者在叙述角度上独辟蹊径, 以新颖的、非主流的叙述手法进行描述, 思考、评论、抒情的声音不时间或其中, 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同时, 也引发读者对故事内涵、作者思想及女性价值的考量。在《火山恋人》中, 故事以一个跳蚤市场为切入点, 采用叙事人独白的形式告白作品的写作目的, 即“我想审视世间的一切。看什么被留下来, 什么被抛弃了。”寥寥几句话, 小说创作的意图已跃然纸上。在这部作品中, 传统叙事者的身份被作者、叙事者、评论者轮流掌控, 作者随性地遇事论事, 见景抒情, 使读者在一种无时性、跳跃性的叙述里, 获得独立阅读和思辨的权力。苏珊·桑塔格没有将过多的笔墨落在故事情节的缠绵上, 而是以精辟的或妙趣横生, 或充满哲理的人物与事件的评论, 环环引导读者去深思, 去体悟, 去慨叹。另外, 小说尽管以历史题材为情节主干, 但是, 叙述视角却不以时间为顺序, 甚至刻意模糊时间的痕迹和顺序, 采取一种无时性叙述手法, 来进行跳跃式的叙述。例如, 《火山恋人》只有6页的“序”中, 就出现了数次时空的倒错和穿越, 忽而在1992年纽约曼哈顿的跳蚤市场, 忽而在1772年秋天的伦敦拍卖会, 忽而在1944年3月19日下午4点的那不勒斯火山, 由此也使得叙述视角不断地变换和调整。独特的叙述视角表达艺术, 消解了《火山恋人》历史小说的色彩, 引导读者以时代的智慧审视历史, 思考现实生活。

3 作者与评论者身份的融合统一

“元小说” (metafiction) 是有关小说的小说, 与传统小说相比, 元小说更关注作者创作小说的过程, 是“关于怎样写小说的小说”。在小说中, 叙述与评论相互交融, 并成为小说整体的一部分。20世纪70年代, 美国评论家威廉·伽斯 (William Gass) 开始使用“元小说”一词, 对当时一些关于小说本身的小说进行评述。苏珊·桑塔格的《火山恋人》亦具有“元小说”的特征, 作者将传统叙事者的身份限制毫不留情地打破, 并将作者、叙事者和评论者的身份统一于一身, 利用自己评论家的优势, 浓墨重彩地夸夸论事, 滔滔抒情, 引导读者不断地独立思考和思辨。作者时而是旁观者, 时而与作品人物直接对话, 时而成为作品人物评论的对象, 在几近白描的情节和人物中, 哲思隽永而妙趣叠生的评论, 仿佛万绿丛中绚丽的花朵一样, 极大地吸引了读者的眼球。这种作者自我意识的声音, 即使读者移情于故事的阅读模式, 保持独立的思考, 也充分展现了苏珊·桑塔格深厚的文化内蕴和作为思想家的理性光芒。

《火山恋人》体现了苏珊·桑塔格对文学表述的独特运用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她以创作者的视角进行情节和人物描述, 以评论者的视角升华作者的主旨。作品的重点不在故事本身, 因为它不以人物和情节为要素, 而丰富多样、主题广泛的“言外之意”的评论, 才是作品的华章重彩部分。作者自己也坦言, 她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长久以来的一些想法和情感, 例如, 对幸福的渴望、对人性残酷丑恶的鞭挞、对女性抗争奴役的支持等, 这也是她一直寻求的理想的形式。苏珊·桑塔格对欧洲历史文化研究颇深, 同时, 她对收藏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灵性的感悟。在《火山恋人》中, 关于收藏的评论非常多, 作者借助大使古董艺术品收藏家及鉴赏家的身份, 对收藏的价值与快乐、艺术藏品的安全与修复、藏品的流逝及另类的收藏等, 都有比较深刻的见解与评论。除了探讨艺术品收藏鉴赏之外, 苏珊·桑塔格还对音乐、戏剧表演、女性与政治问题、牙买加黑奴买卖、那不勒斯革命、人性的残酷等问题, 进行了大篇幅的评论。其中, 对于女性社会地位的问题, 评论更为集中。通过这些评论, 作者的创作思想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4 多重灵活变换的叙述视角

叙述视角亦可称之为叙述聚集, 是指运用叙述语言对作品内容进行描述和表现的特定角度。叙述视角决定了作品的构成方式, 也决定了读者的艺术品鉴感受。例如, “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 能够给读者带来一马平川的轻松艺术享受;“人物”叙述视角则能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而“多元”叙述视角则会给读者带来跌宕起伏、柳暗花明的艺术魅力。尽管卢伯克 (Percy Lubbock) 曾激烈反对叙述视角不断变换, 认为其会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动, 然而, 在后现代小说中, 这种随意转换视角的叙述手法却屡见不鲜。例如, 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中, 就采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融的叙述视角, 而托尼·莫里斯的《宠儿》则运用多重内在叙述视角, 对塞斯杀婴事件进行立体透视。多重叙述视角的艺术价值, 就是要通过强烈的震动, 来警醒读者, 给读者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苏珊·桑塔格在《火山恋人》中, 就采用了多重灵活变换的叙述视角, 作品的叙述空间和情节内容充满了立体感、层次感。《火山恋人》在叙述故事情节时, 主要是采用第三人称, 但是, 在进行评论的时候, 则交汇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视角, 有时还采用第二人称视角。在不同的情节中, 作者不时介入, 或者直抒胸臆, 或者直接与人物进行对话。例如, 在小说第二部分最后, 作者突然直接与埃玛对话:“可是晚上穿什么呢?因为你晚上要悄悄地用出租马车将一周大的女儿, 从皮卡迪利街的家送到小提奇菲尔德街的奶妈家去……”, 然后, 作者开始与埃玛谈论女儿、远征的纳尔逊、爵士, 以及埃玛在庆祝纳尔逊哥本哈根大胜的盛大晚宴上纵情忘我的疯狂, 谈论完毕后, 作者毫无遮掩地对埃玛说:“让他们尴尬下去吧。又唱, 又跺脚, 又旋转的感觉好极了, 他们为什么要批判你, 嘲笑你呢?为什么你会让他们感到尴尬呢?他们有时肯定有同你一样的感觉。为什么人们总是想让你打住呢?你已经尝试过去迎合他们的心愿了。”在文学创作中, 第二人称视角的叙述手法一直被认为是颇具难度的, 然而, 苏珊·桑塔格却在《火山恋人》中通过第二人称叙述视角, 痛快淋漓地宣泄内心情感, 抒发出对活在“边缘的边缘的”的被压迫、被束缚女性的同情, 以及对她们为女性权利抗争和斗争的支持。再如, “现在你没有借口, 没有遮掩, 只有快乐的感觉, 现在你就伴随着你头脑里的音乐跳吧……你就是你。”连续短促的短句, 加上直抒胸臆的第二人称“你”, 充分映照出埃玛内心的感受、作者喷薄的愤怒。这里的“你”, 指向多元, 既指埃玛, 也指作者, 也指读者, 苏珊·桑塔格通过这种形式, 来表达对男权社会下女性争取自由、独立和权利的呐喊支持。《火山恋人》的叙述视角不断地随着叙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 而叙述情感也因叙述视角的变化而波澜起伏, 极大地拓展了读者的阅读空间和情感维度。

《火山恋人》第四部分主要为四个女性的自我独白, 这些来自冥界的声音, 从不同的维度重述了前文的某些情节, 是一种超越凡尘的自省之音。她们的独白进一步丰富了作品的情节, 深化了作品的内涵, 给读者地带来无尽的震撼和深思。在第一节中, 爵士的第一任妻子凯瑟琳·汉弥尔顿进行了自我独白, 表现了一个深受传统教育影响的上层女性的隐忍与忧郁, 同时, 进一步阐释了她与父亲和丈夫这两位生命中最重要的男性的关系。在第二节中, 埃玛·汉弥尔顿的母亲进行了控诉的独白, 她的独白体现了男权社会中下层女性的悲惨遭遇和命运。而因为出身低贱, 地位低微, 也没有嫁妆, 其女埃玛尽管拥有古典的雕塑般的美丽, 但在早期却命运凄惨, 被不同的男人玩于股掌。在大使收留她后, 凭借聪颖勤奋和积极向上, 她终于改变了命运, 不仅成为大使夫人, 也成为王后得力的助手。但是, 最终却备受诋毁, 依然难逃悲惨的命运。第三节是埃玛·汉弥尔顿为自己所受非难的辩白。在第四节中, 作者以细致的笔触描述了女革命家方塞卡的独白内容。方塞卡是当时那不勒斯上流社会的一个奇女子, 才华横溢、思想超前而又特立独行, 她不满婚姻现状, 通过起诉离婚获得个人自由。

5 结语

综上所述, 《火山恋人》是苏珊·桑塔格回归现实主义的作品。在作品中, 她修正了前期的美学思想, 不再刻意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为此, 她打破传统小说的叙述视角, 通过多重灵活的叙述视角, 以响亮的作者-评论者的声音, 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大大提升了《火山恋人》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和真正的艺术享受, 也为现代文学艺术创作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与借鉴。

摘要:《火山恋人》是苏珊·桑塔格的第三部长篇小说, 也是一部历史题材的雅俗共赏的佳作。在作品中, 作者打破同类小说的传统叙事模式, 运用多视角的叙述方式和自由转换的空间随想, 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和艺术享受, 引起了世界文坛的关注。该文主要针对《火山恋人》的叙事视角表达艺术进行探讨, 以鉴赏苏珊·桑塔格思想的叙述表达美学艺术, 以期与读者共飨。

关键词:《火山恋人》,叙述视角,表达艺术

参考文献

[1]侯杰.苏珊·桑塔格《火山恋人》独特叙事风格的艺术特征[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2) :85-86.

[2]张泽建.探究苏珊·桑塔格《火山恋人》的独特叙事风格[J].语文建设, 2014 (17) :57.

[3]张泽建.苏珊·桑塔格小说创作的美学特点解读[J].出版广角, 2015 (Z1) :196-197.

表达思想 第11篇

作为一个法学概念,“表达权”可以理解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表达权的施行者包括个人、组织和群体,使用的工具包括语言和非语言,表达权的具体形式包括语言表达、行为表达、沉默表达。而学生的课堂表达权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拥有的自由表达其思想、见解和情感的权利。依据表达权的具体形式又根据学校教育的特点,学校的学生课堂表达权通常存在于两种情况下:一是在课堂上学生在平等交往活动中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和倾注自己的情感,这种情况既存在于教师之间也存在于师生之间;二是课堂的延伸,即学生通过书面的形式表现自己的见解和自由流露情感。当然学生的表达权的获得与发展是随着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二、课堂表达权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广泛关注学生差异,创设教育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提升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由此可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保障学生课堂表达权的重要性。

1.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需要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现代化事业赋予教育的使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出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人。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陶冶心灵、塑造人格、涵养品德的工作,必须承认学生具有独立人格、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充分了解和理解学生,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见解和情感的权利,这样才能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有做到了以人为本,才能有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防止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边缘化的需要

为了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在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过分强调政治和意识形态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者往往一味采用灌输式教育思想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由此变成了冷漠、空洞的重复说教,既不利于教师积极探索符合时代特点、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不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意识,反而加剧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和不满情绪,因为灌输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违背了教育本真的教育模式,缺乏对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利以及尊严的维护和保障。这样就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入了使学生边缘化的误区。为了防止学生的边缘化,必须改变灌输式教育方法,给予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保障学生的课堂表达权利,活跃课堂气氛,确保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沟通。

3.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达到有效沟通的需要

教师通过自身素质赢得学生的尊重,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体差异,师生关系将变得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而在此基础上达到有效沟通则是可以促使师生关系进一步融洽、和谐。师生之间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少沟通导致的,沟通是理想师生关系的桥梁,是师生交往得以实现的最有效途径。由于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德育中的不同角色、相差颇多的人生阅历和知识背景,交往在现实中存在不对等性。虽然都是主体,但学生大多数存在身心发展不成熟,政治思想、道德观念不完善等因素,所以只能是发展中的主体。而相对于学生而言,教师作为一个成熟的主体,具有组织、引导、管理等功能和职能,其在年龄、阅历、知识、心理等方面存在很大相对优势。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保障学生的课堂表达权,就是要通过沟通、交流、合作促使师生达成一种默契。只有在有效的对话沟通的基础上,形成一种体验式的交流对话境域,教师和学生才能真诚地把自己的思想传递给对方,并用自己的语言和逻辑方式去说服对方,把自己的思想用正确的方式传递出去,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单向影响转向双向影响。

三、建构基于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表达权

主体间性又叫交互主体性或主观际性,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在《笛卡尔的沉思》一文中最先提出的。主体间性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所谓的主体间性,是指人作为主体在对象化的活动方式中与他者的相关性和关联性。主体间性范畴的具体内涵是人作为认知主体、生存主体、伦理主体、实践主体超越自身界限,涉及同样作为认知、生存、伦理、实践的他者的方面和维度。”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是指师生之间借助一定的语言沟通、知识传播、技能传授和实践活动等载体进行多层次、宽领域的知识传播、情感交流和人际沟通,最终达到师生之间认同的一致并获得共同发展的交互性实践活动。这种转向有助于克服传统的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避免单一主体论的缺陷。

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正从传统的以教育者为主体的灌输模式向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互动、平等交流、协商对话的主体间教育模式转变。主体间性教育模式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表达权显得尤为重要,它将更有利于凸显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提高其积极性,最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1.以人为本,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育的本质体现为一种“主体—客体”关系或“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客体”模式,在教育者主体已确立的情况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学生的意志,但缺乏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交流、对话和理解。主体间性转向有助于避免单一主体论的缺陷。主体间性理论强调师生之间相互对等、彼此信赖的交流沟通的重要性,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师生关系的主体间性转向为建立平等和谐师生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因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为学生表达权的保障提供情感基础,如果教师一直处于话语霸权、居高临下、远离学生,学生就无法真正开放、坦诚地和教师讨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所以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尊重、理解、关爱学生,真正地从内心深处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充分保障学生的课堂表达权,思想政治教育才会显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2.情感沟通,解构教师的课堂话语霸权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师生之间平等交往之上的,是一种“主体—主体”之间的交往平等,师生之间是一种“参与—合作”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在实现平等交往的基础上加强对话理解和情感沟通,通过沟通、交流、合作,师生达成一种默契。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学关系的异化导致教师被赋予了话语特权,课堂教学中即使存在互动也仅仅局限在师生一问一答的机械式讨论上。在这种单向的互动中,教师借助自己的话语,将自己对成人的世界的观察心得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有被动接受的份。学生表达权严重丧失,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毫无生机活力可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成为多元互动的、与学生心灵沟通、思想碰撞的过程,必须还给学生应有的表达权。只有在学生充分获得课堂表达权的基础上,在一种体验式的交流对话中交往,师生之间才能真诚地并用自己的逻辑方式和语言传递自己的真实思想,并说服对方,进而实现师生之间的理解以及精神世界的共享,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思想与观念建构的活动。

3.创设情境,重构学生的课堂表达权

在逐步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断解构教师的课堂话语霸权之后需要重构学生的课堂表达权。学生课堂表达权的重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据教育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高学生表达的积极性和教育教学的参与性。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总是喜欢与那些平时表现积极的学生交往,与此同时不自觉地剥夺了其他学生的话语表达权力或机会,使他们逐渐被边缘化,这样既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也不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为了改变这种不平等的教育现象,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转变自己的角色,由“演员”向“导演”转变。在课堂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通过创设一定的环境,营造一种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组织和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重构学生课堂表达权,努力实现师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真正拉近理论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实践证明,只有在这种平等和谐的、“与现实零距离”的情境中,才能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和参与程度,而且学生在通过表达表露情感的同时,也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参考文献

[1] 包玉琴.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高校德育.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2] 王晓东.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批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 高德勝.知性德育及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北京:教育出版社,2003.

[4] 程向阳,华国栋.学生差异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初探.教育研究,2006(2).

[5]姚冬梅.学生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价值及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6).

表达思想 第12篇

作为一个法学概念, “表达权”可以理解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表达权的施行者包括个人、组织和群体, 使用的工具包括语言和非语言, 表达权的具体形式包括语言表达、行为表达、沉默表达。而学生的课堂表达权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拥有的自由表达其思想、见解和情感的权利。依据表达权的具体形式又根据学校教育的特点, 学校的学生课堂表达权通常存在于两种情况下:一是在课堂上学生在平等交往活动中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和倾注自己的情感, 这种情况既存在于教师之间也存在于师生之间;二是课堂的延伸, 即学生通过书面的形式表现自己的见解和自由流露情感。当然学生的表达权的获得与发展是随着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二、课堂表达权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人格, 广泛关注学生差异, 创设教育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提升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由此可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保障学生课堂表达权的重要性。

1. 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需要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中国现代化事业赋予教育的使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培养出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人。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陶冶心灵、塑造人格、涵养品德的工作, 必须承认学生具有独立人格、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充分了解和理解学生, 想学生所想, 急学生所急, 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见解和情感的权利, 这样才能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有做到了以人为本, 才能有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防止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边缘化的需要

为了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在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过分强调政治和意识形态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者往往一味采用灌输式教育思想和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由此变成了冷漠、空洞的重复说教, 既不利于教师积极探索符合时代特点、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也不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意识, 反而加剧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和不满情绪, 因为灌输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违背了教育本真的教育模式, 缺乏对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利以及尊严的维护和保障。这样就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入了使学生边缘化的误区。为了防止学生的边缘化, 必须改变灌输式教育方法, 给予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 保障学生的课堂表达权利, 活跃课堂气氛, 确保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沟通。

3. 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达到有效沟通的需要

教师通过自身素质赢得学生的尊重, 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体差异, 师生关系将变得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而在此基础上达到有效沟通则是可以促使师生关系进一步融洽、和谐。师生之间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少沟通导致的, 沟通是理想师生关系的桥梁, 是师生交往得以实现的最有效途径。由于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德育中的不同角色、相差颇多的人生阅历和知识背景, 交往在现实中存在不对等性。虽然都是主体, 但学生大多数存在身心发展不成熟, 政治思想、道德观念不完善等因素, 所以只能是发展中的主体。而相对于学生而言, 教师作为一个成熟的主体, 具有组织、引导、管理等功能和职能, 其在年龄、阅历、知识、心理等方面存在很大相对优势。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保障学生的课堂表达权, 就是要通过沟通、交流、合作促使师生达成一种默契。只有在有效的对话沟通的基础上, 形成一种体验式的交流对话境域, 教师和学生才能真诚地把自己的思想传递给对方, 并用自己的语言和逻辑方式去说服对方, 把自己的思想用正确的方式传递出去, 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单向影响转向双向影响。

三、建构基于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表达权

主体间性又叫交互主体性或主观际性, 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在《笛卡尔的沉思》一文中最先提出的。主体间性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所谓的主体间性, 是指人作为主体在对象化的活动方式中与他者的相关性和关联性。主体间性范畴的具体内涵是人作为认知主体、生存主体、伦理主体、实践主体超越自身界限, 涉及同样作为认知、生存、伦理、实践的他者的方面和维度。”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是指师生之间借助一定的语言沟通、知识传播、技能传授和实践活动等载体进行多层次、宽领域的知识传播、情感交流和人际沟通, 最终达到师生之间认同的一致并获得共同发展的交互性实践活动。这种转向有助于克服传统的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避免单一主体论的缺陷。

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正从传统的以教育者为主体的灌输模式向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互动、平等交流、协商对话的主体间教育模式转变。主体间性教育模式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表达权显得尤为重要, 它将更有利于凸显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提高其积极性, 最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1. 以人为本,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育的本质体现为一种“主体—客体”关系或“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客体”模式, 在教育者主体已确立的情况下,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学生的意志, 但缺乏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交流、对话和理解。主体间性转向有助于避免单一主体论的缺陷。主体间性理论强调师生之间相互对等、彼此信赖的交流沟通的重要性, 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师生关系的主体间性转向为建立平等和谐师生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因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为学生表达权的保障提供情感基础, 如果教师一直处于话语霸权、居高临下、远离学生, 学生就无法真正开放、坦诚地和教师讨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所以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做到尊重、理解、关爱学生, 真正地从内心深处做到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充分保障学生的课堂表达权, 思想政治教育才会显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2. 情感沟通, 解构教师的课堂话语霸权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师生之间平等交往之上的, 是一种“主体—主体”之间的交往平等, 师生之间是一种“参与—合作”的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在实现平等交往的基础上加强对话理解和情感沟通, 通过沟通、交流、合作, 师生达成一种默契。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学关系的异化导致教师被赋予了话语特权, 课堂教学中即使存在互动也仅仅局限在师生一问一答的机械式讨论上。在这种单向的互动中, 教师借助自己的话语, 将自己对成人的世界的观察心得灌输给学生, 学生只有被动接受的份。学生表达权严重丧失, 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毫无生机活力可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成为多元互动的、与学生心灵沟通、思想碰撞的过程, 必须还给学生应有的表达权。只有在学生充分获得课堂表达权的基础上, 在一种体验式的交流对话中交往, 师生之间才能真诚地并用自己的逻辑方式和语言传递自己的真实思想, 并说服对方, 进而实现师生之间的理解以及精神世界的共享, 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思想与观念建构的活动。

3. 创设情境, 重构学生的课堂表达权

在逐步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断解构教师的课堂话语霸权之后需要重构学生的课堂表达权。学生课堂表达权的重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据教育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 以提高学生表达的积极性和教育教学的参与性。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教师总是喜欢与那些平时表现积极的学生交往, 与此同时不自觉地剥夺了其他学生的话语表达权力或机会, 使他们逐渐被边缘化, 这样既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也不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为了改变这种不平等的教育现象, 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转变自己的角色, 由“演员”向“导演”转变。在课堂教学中,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通过创设一定的环境, 营造一种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 组织和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重构学生课堂表达权, 努力实现师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 真正拉近理论与现实的距离, 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实践证明, 只有在这种平等和谐的、“与现实零距离”的情境中, 才能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和参与程度, 而且学生在通过表达表露情感的同时, 也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参考文献

[1]包玉琴.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高校德育.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5) .

[2]王晓东.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批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3]高德胜.知性德育及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3.

[4]程向阳, 华国栋.学生差异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初探.教育研究, 2006 (2) .

上一篇:厦门国际中心下一篇:供求矛盾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