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表达范文

2024-06-16

口译表达范文(精选3篇)

口译表达 第1篇

听辨、口译笔记和口译表达通常是译员面临的三大障碍。敏锐的听辨能力是一名合格译员的先决条件, 熟练的口译笔记是一名良好译员的有利工具, 流畅的口译表达则是一名优秀译员的强大优势。这三大技能的习得都非一日之功, 但还是有章可循的。

1听辨

在此首先要纠正口译初学者的一大认识误区——听辨就是听力。根据认知心理学, 英汉口译听辨认知过程大致可分为音流听辨、言意分离、意群切分和关键信息识别与浓缩、释义、概要、逻辑性重构。 (卢信朝, 2012) 而听力, 顾名思义即听的能力, 能听懂即可。由此可见, 听力和听辨之间有着质的飞跃, 前者停留在理解表层, 而后者则是融语言、信息和分析为一体的较高层面。一个“辨”字之差要求译员能对源语信息进行分析、重组。

在实际进行口译的初期, 译员在“听辨”上通常会遇到类似问题:某些单词甚至是一些简单基本词汇看到时认识, 听到时却无法辨认或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对关键词或一些重要的连接词不够敏感;词汇大致都听懂了却无法概括或复述整篇文章大意;听到后面就忘了前面所听过的内容;理解本句的时候错过了下一句信息等等。那么, 译员该如何培养听辨能力呢?毫无疑问, 听力是第一大难关, 也是口译进行下去的基础, 必须通过大量有效的练习集中攻破, 从泛听到精听循序渐进, 从而掌握源语言者的发音特点 (如重读、连诵、断句) 和语言结构规律 (如常用句式、语法) 等。养成过硬的听力素质后, 译员需要训练大脑的快速反应和实时处理能力或visualize。这种“视觉化”的即时分析方法要求译员充分调动可用的感官, 发挥各种联想, 建立一个联结各种信息的空间网, 以减轻短时记忆的负担, 同时也使记忆更形象、更牢固。也就是说, 译员不能仅停留对源信息的理解层面, 而应积极主动地对信息进行串联, 甚至养成预判能力, 这对译员的逻辑构建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通俗地讲即“顺藤摸瓜”。接下来便是解码过程, 译员应把听到的、听懂的、经过分析后的信息再进一步整合, 快速找到主线和关键词后重组并传达出来。这样, 一个基本的听辨过程就完成了, 即将输入的声音符号转换为输出的语言符号, 要求耳、脑、口的高度协调。在听辨过程中, 译者要有全局意识, 不要拘泥于某几个单词或者某一句话。我们必须承认, 人的脑容量是有限的, 要想百分之百地记住源语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必须懂得在其间取舍, 着眼于整篇的逻辑和关键信息足矣;另外, 分析信息的过程必须快而准, 尽量不影响对源语下一句的听辨。

2口译笔记

前文提到的听辨能力是合格译员必须首先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在此基础上, 口译笔记是有效帮助译员减轻记忆负担、强化短时记忆的常用工具;同时它又可谓是a necessary evil, 必要而又危险。若合理利用, 口译笔记可使译员的口译更加有条理, 整体和细节均把握到位;但若译员过分依赖笔记或对笔记运用不当, 将导致译员注意力被分散, 脑记的作用大大被削弱, 对全局的把握不准, 口译质量从而下降。

笔记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听觉信息处理的过程。人体内的信息处理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系统, 人脑首先接受信息, 进行信息的理解与再认知, 再通过符号化 (在本文的讨论范畴中即语言) 将信息输出。而笔记就存在于再认知与符号化这两个过程中。笔记首先帮助译者对输入的文本进行重新架构, 即对文本形成再认知, 同时将听觉信息符号化为文字, 最后再次帮助译者输出信息, 将文字符号转化为口语符号。

译员应明确知悉进行口译笔记的过程至少是一心三用的——听、辨和记。那么在“记”这方面注意力又该如何有效分配呢?通常是七分脑记, 三分笔记。口译笔记的本质是辅助工具, 应有效帮助大脑短时记忆和逻辑整理;它的目的是减负, 因此在记录方面应尽可能简单化、清晰化, 在对笔记的理解和转换上不能增加译者的认知负担。如果译员将过多的注意力分配在口译笔记上, 实际上译员处于被动记忆状态, 换句话说, 译员听到什么记下什么, 记的内容不一定有效, 且记的过程会影响下面的听辨, 这时大脑的积极性并没有被完全调动起来, 口译笔记反而成了“绊脚石”。

对于初期口译学习者来说, 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过于紧张或者压力过大时, 通常会在自认为高度集中的状态下, 不自觉地记下更多笔记, 觉得笔记记得越多, 接下来的口译就更有保障。这是初学者的一重大误区——将口译简单地等同于口译笔记。实际上, 当口译笔记的作用被放大之后, 大脑处于懒惰状态, 本应主动进行的信息分析和逻辑串联过程被“笔记”大部分占用甚至是取代。然而笔记的速度通常是慢于大脑的反应速度, 而且笔记不可能将听到的东西一字不差地还原出来,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当回头再去看自己密密麻麻的笔记并开始口译时, 译员很有可能已经看不懂笔记了或是在译的过程中出现“断片”, 然而此时已很难再调动之前“听”的过程中大脑的记忆了, 因为当时译员的注意力几乎都在记笔记上, 而大脑并没有进行有效的信息处理或储存。所以, 口译笔记虽是有用的, 但并非万能的, 译员应该对其合理使用, 把握力度, 分清主次。要知道脑记才是最强有力的工具, 因为不论何时, 人的大脑蕴含巨大的潜力, 理应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脑记和前文提到的“听辨”是一脉相承的, 包括大脑的分析和记忆。脑记可以帮助译员对所听内容有整体认知, 实时理清所听内容的主线或逻辑, 这才是口译的灵魂;而口译笔记主要是为了减轻大脑短时记忆的负担, 记下文章框架, 并帮助填充一些具体的关键信息。不管是脑记还是笔记, 都应该有层次地推进, 避免面面俱到, 最终事倍功半。译员要通过实践来协调脑记和笔记的关系, 找到一个最有利于记忆的平衡点。

既然口译笔记需“取之有道, 用之有度”, 那么口译时到底该记什么呢?有些人或许会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但这在口译中并非完全适用。若译员试图面面俱到, 记下所有听到的信息, 最终会发现, 当拿着口译笔记进行口译时, 只徒增了大脑的解码负担, 进而影响了接下来的口译表达。所以, 笔记中应记下有用而不冗杂的信息, 如一些体现逻辑的连接词、关键词、数字和一些专有名词等, 同时还要通过大量练习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笔记符号体系。译员应牢记, 口译笔记的最终目的还是帮助译员快速回忆起当场听到的主要内容, 换句话说就是应有利于唤醒记忆和强化记忆, 所以应尽可能简单明了, 结构突出。至于记什么、怎么记就需要译员不断训练探索, 培养对信息的敏感度, 在掌握了娴熟的笔记技巧后, 基于大脑对所听内容的初步理解和分析, 记下有效信息并适当抛弃一些次要信息, 一方面减轻了大脑的记忆负担, 另一方面可帮助译员更快速地识别笔记中的逻辑关系, 从而呈出更清晰的译文。口译笔记的关键在于熟练, 不求一律但求适合。

3口译表达

这要求译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双语功底, 而且要知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 能做到二者之间的灵活转化。在英汉口译中, 译员经常会遇到类似难题:英语听不懂, 汉语译不出;英语听懂了, 汉语译不出来, 即所谓的“可意会不可言传”。若是前者, 译员应着力从第一关听辨下手, 克服源语障碍后再逐层往上推进;若是后者, 译员则该首先质疑其对母语的掌握程度, 母语词汇匮乏和表达欠缺极有可能导致“译在嘴边出不了口”;其次是培养双语转换能力, 包括对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句式句法差异性的认识;再次要不断积累一些常用句式、表达、专有词汇等, 这是基本功, 但不可拘泥于此, 要知道口译绝非“纸上谈兵”, 还是应以实战为主。

著名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曾经指出, 语言符号不提供也不可能提供传播活动的全部意义, 交流所得, 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语境。 (特伦斯·霍克斯, 1987) 所谓语境, 郭庆光教授曾从传播学的角度下了这样一个定义, 它是指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 (郭庆光, 2011) 比如时间、地点、场合。在广义上也包括译者以及译者所处的群体、组织、制度、规范、文化等大环境。在这时, 语境会形成文本自身所不具有的新意义, 并对文本本身的意义产生制约 (比如特殊文化背景下俚语的使用、外交辞令的使用等等。) 因此口译时, 信息的准确传达固然重要, 文采斐然固然能添彩, 然而符合语境的、流畅、连贯的表达才是最容易为听众接受和看重的。译员在口译时应置身于既定的语境之中, 跟着语感走, 不必强求辞藻的华丽, 更不必用复杂的思维去表达, 其实能快速做出反应并用简单流畅的语言确保无大偏差地传达源语信息才是口译正确的方向。简而言之, 口译的最终目标是传情达意, 所以译员不必拘泥于原文而逐字逐句口译, 应灵活处理, 在表达上应遵循八字方针——流畅连贯、落落大方。

综上所述, 口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在英汉口译的整个过程中, 译员要做到“四得”——听得懂, 记得下, 看得懂, 翻得出, 这十二字糅合了听辨、口译笔记和口译表达三大技巧的基本精神, 应是优秀译员该具备的素质。口译似长征, 译员会不可避免地遇到种种困难, 同时也在不断地战胜困难、挑战自我。口译的捷径不多, 译员需通过大量练习和不断总结从而找到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41.

[2]卢信朝.英汉口译技能教程:听辨[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12:11.

口译考试之英语数字的正确表达 第2篇

That table measures ten feet by five.

那个工作台长10英尺,宽5英尺。

The traditional pattern of classroom experience at the college level brings the professor and a group of 20 to 30 students together for a 45-to-50-minute class session two or three times a week.

由一个教授和十名学生每周会晤两三次,每次授课时间45到50分钟,是大学程度课堂教学的传统方式。

二. 人数用阿技伯数字表示显得更简洁明了,但不定数量、近似值用单词表示较恰当。

There are 203817 voters on the electoral rolls.

选举名单上有203817个投票人。

Nearly thirty thousand voters took part in this election.

近3万个投票人参加了这次选举。

三. 遇到日期、百分比、带单位的特殊数字,通常用阿拉伯数字。

Maximum swivel of table is 120.

工作台的最大回转角度是120度。

3rd March l991或3 March l991;

1991年3月3日

a discount of 5 percent

(5%的折扣);

purchased 7 yards of carpet

(买7码地毯);

ordered 2 pounds of minced steak

(订购2磅剁碎的肉)。

如果涉及的数目和单位是不定数,可用单词表示。

about five miles per hour

(每小时大约5英里)

at least ten yards away

(至少有10码远)

hesitated for a moment or two

(犹豫了片刻)

I have warned you a hundred times

(我已经警告你多少遍了)。

四. 在科技文章中,数字频繁出现,用阿拉伯数字比用单词陈述更有利。

The new engine has a capacity of 4.3 litres and a power out-put of 153 kilowatts at 4400 revolutions per minute.

这台新发动机的容积为4.3升,转速为每分钟4400转时输出功率是153千瓦。

We know that the weight of a cubic foot of air at 0oC and 76cm,pressure is 0.81pound, or 12 cubic feet of air weigh a pound.

我们知道,1立方英尺的空气在0摄氏度和760毫米汞柱压力下,重量是0.81磅,也就是说12立方英尺空气的重量是1磅。

五. 句首不用阿拉伯数字,句末要尽量避免用阿拉伯数字。

4th July is an important date in American history. 7月4日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日期。

应该写成The fourth of July...

19 couples took part in the ballroom dancing competition.19对选手参加了交际舞比赛。

应改写成:Nineteen couples took...

60%profit was a reported. 据报道有60%的利润。

应改写成:Sixty per cent profit…

1345 kilograms force was applied at the center point of the bar.试验时在杆的中点加1345公斤力。

可改成When tested, a force of l345 kg was applied....

六. 遇到分数,可用带连字符号的单词表示。

At 1east two-thirds of the class have had colds.

这个班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患重感冒。

浅谈日语口译教学中的变换表达 第3篇

关键词:日语口译,教学方法,变换表达,文化差异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中日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变得日益频繁起来, 社会对日语翻译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 每年从国内高校毕业的日语翻译专业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却远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 如何满足市场对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如何培养合格的日语翻译人才, 成了高校急需研究和解决的一个课题。形势的发展对高校日语翻译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即口译人才的培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注重学生日语综合素质特别是日语翻译技能的培养。要想实现这一目标, 教师必须着力加强日语口译方法与技巧方面的研究。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 尝试对日语口译教学中的变换表达这一翻译方法进行探讨。

二、口译教学中的变换表达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 其中“译”就是指翻译或口译, 实际上可以说“译”是集听、说、读、写等技能综合运用的一种特殊能力。口译教学一般在完成基础阶段的听、说、读、写等相关课程后才开始, 是一项培养学生口译技能技巧的教学, 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和掌握口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口译并不是单纯的语言堆砌, 也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 它要求译员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 根据翻译目的语国家的语言表达习惯, 利用不同翻译方法将有关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听话者。口译实践中有各种各样的翻译方法与技巧, 归纳起来主要有直译、意译、加译、减译、合译、分译、改译、倒译、反译、变译等翻译方法。其中“变译”指的就是变换表达的译法。

“变换表达”这一概念涵盖宽泛, 广义上可以说包括几乎所有的口译技巧。译员在翻译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碰到难于翻译的词语或表达方式, 或者由于紧张一时想不起与原文相对应的词句, 这时我们不必焦躁, 可在忠实于原句意思的前提下, 改变思路、转换视角, 将句子原意用另一种词句与表达方式进行灵活翻译, 这样可以使译文通顺流畅, 符合翻译目的语的语言表达需要, 同时可避免因翻译卡壳而出现冷场或令人尴尬的场面。

在汉日互译中, 虽然我们历来将“信、达、雅”视为翻译的三大标准, 但是汉语和日语在语法结构、表达习惯及中日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 所以汉日之间从形式及意义上要求完全对等的翻译往往是不可能的, 因此, 变换表达的翻译方法对于增强译文的流畅性和完整性具有很大意义, 并能有效补偿原文中难译或不可译的成分, 获得尽可能对等的语言效果。

三、变换表达的四种情形

在口译实践过程中, 要根据不同场合分别采取相应的变换表达、改变原文形式的翻译。在具体操作中, 往往因为汉日语言的语法结构、表达习惯、固定搭配及各自的社会文化背景等不同的缘故, 汉日之间直接进行翻译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语句不通顺、不流畅或不易明白等情形, 严重的还会让听话者一知半解甚至造成误解。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具体实例, 针对上述几种情形进行分析。

1. 语法结构方面

在基础日语课程教学中, 我们都会向学生强调汉日之间的语法结构是有一定区别的, 即汉语基本句式是“主语—谓语—宾语”, 而日语则是“主语—宾语—谓语”;汉语习惯使用带宾语的句子, 而日语多用不带宾语的动词 (即自动词) 。如“我终于找到了工作”这个句子, 很明显是动宾结构的形式, 所以我们往往会不假思索地译成「やっと仕事を見つけた」。看上去句子很通顺, 语法上也正确, 但是按照日本人的理解, 工作是“自己”和“用人单位”双方商量之后决定的, 应属于客观结果, 不能用表达主观意识的他动词「見つける」, 所以要换成自动词译为「やっと仕事が見つかった」。另外, 日语中的主语为某事物或者主语不明确时, 大都用被动句式表达, 而汉语则习惯上用主动句式。如“桂林这座城市世界闻名”, 一般译为「桂林という町は世界で広く知られています」。

2. 表达习惯方面

叙述某些事物或者现象, 在一种语言中往往有相对固定的表达方式, 但如果将这种方式直接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时, 就有可能让人听不懂, 或者句子不顺畅, 有时还会出现逻辑上的矛盾。这时就不能采取直译的方法生搬硬套, 而要采用变换表达的译法, 即要按照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进行翻译, 否则就会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如“他爱生气”这句话, 如果直译为「彼は怒ることを愛している」或「彼は怒ることが好きだ」, 日本人则会理解为“他正在和生气谈恋爱”或“他热爱上了生气”, 这样会让人觉得奇怪。这时如果按照日语表达习惯译成「彼はよく (すぐ) 怒る人だ」, 就显得自然多了。甚至还有人把“男人四十一枝花”译成「男性は40歳になると、花になる」。日本人听了更加不可思议:中国有什么样的水土, 能让到了四十岁的男人变成一朵鲜花呢?其实, 这句话只需一个词就搞定了, 即「男盛り」。类似的还有“被雨淋得像个落汤鸡” (「雨に降られて濡れ鼠になった」) 、“如虎添翼” (「鬼に金棒」)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無い袖は振れぬ」) 、“无风不起浪” (「火の無い所に煙は立たぬ」) , 等等, 诸如此类的汉日对应的习惯表现手法, 只能靠老师引导学生日积月累了。

3. 固定搭配方面

“固定表达”是变译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汉语或日语中固定表达与固定搭配的方式进行翻译, 这样能使句子的意思变得浅显易懂, 更加符合自然地道的语言表达特点。日语中有许多固定搭配的短语, 要专门抽出时间背诵和记忆。如「口に合う」 (合口味) 、「人気がある」 (受欢迎) 、「酒に強い」 (能喝酒) 、「鼻が高い」 (得意洋洋) 、「お世辞を言う」 (拍马屁) , 等等。口译人员平时如果多积累这些汉日语言的固定表达, 那么在口译实践中就能得心应手, 甚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 我们还会碰到一些特定的套语, 这些套语承载着丰富的语言特色与文化信息, 并具有言简意赅、生动形象等特点。如在致辞时, 最后会说到“谨祝贵公司宏图大展、繁荣昌盛”, 如果按字面翻译就比较困难, 但经验丰富的译员会脱口而出「貴社のご繁栄をお祈りします」。同样, “祝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这句话也可按照日语的套语说成「皆様のご健康とご多幸をお祈りします」, 这样似乎比中文更简单, 但都是日本人的习惯说法, 所以非常易于理解。汉语和日语都有成语、谚语、熟语等很多固定表达形式, 掌握大量固定套语, 往往成为口译工作中的利器, 优秀的译员往往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这说明日常学习与积累极其重要。

4. 文化背景方面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由于中日两国社会环境、地理条件等差异而形成了不同的传统习俗, 进而逐步形成了各自特有的风俗习惯, 包括生活习俗、语言表达、礼节礼仪、喜好与禁忌等, 这些习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人们的正常交往。

例如, 我们初次与人见面, 一般会说“你 (您) 好, 我叫×××”, 这句话按字面翻译就是「こんにちは、わたしは○○○です」, 但是按照日本人的习惯通常说成「初めまして、○○○と申します」。当我们向人咨询某事或求助于他人时, 说“你 (您) 好, 请问……”这时一般翻译成「あのう、すみませんが」、「ちょっとよろしいでしょうか」, 而不直接说「こんにちは」, 如此显得自然, 也符合日本人的表达习惯。

再如, 到日本人家里做客, 尽管饭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 但他们还是会对你说「何もございませんが、どうぞ召し上がってください」, 这句话不能照译为“什么都没有, 请吃吧”, 而要翻译为“没什么好菜招待您, 请随便吃吧”。在接受馈赠时, 中国人常说“不好意思, 您太客气了”, 而日本人则说「わるいですね」 (不好的、坏的) , 若直译, 显然不符合语境, 这时应结合其文化背景, 采用意译较好。

由此可知, 中日生活文化背景的不同, 造成语言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 如果逐字译出, 则会使译文生涩, 甚至造成误会。这时, 可考虑选择变换表达的方法进行翻译。变换表达法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和细节部分, 只要译文自然流畅即可, 也就是说舍去表面形式上的对应, 实现意义内容上的对等。在表达同一语言功能时, 如果忽视文化差异而一味追求符号转换, 往往会产生歧义或误解。因此, 译员应坚持不拘泥于原文, 最大限度地贴近双方的文化因素译出其意, 使双方达到准确沟通思想、顺畅交流情感的目的。

四、结语

以上探讨了日语口译教学中翻译方法之一的变换表达法。从中可知, 汉语和日语中虽然彼此有相应的译案, 但在实际运用中又不完全对应, 要根据不同场合采取相应的变换表达进行翻译。由于中日两国在语言结构、社会习俗、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 我们在口译实践中, 绝不能就地取材、生搬硬套地采用直译方法, 而要根据不同时间、地点和场合, 分别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因此, 我们在口译教学中除了要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外, 还要加强口译技能技巧的训练, 同时要深入了解和掌握中日文化背景知识, 认真分析和研究彼此间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差异, 这样才能克服或减少由此造成的文化交际失误, 保证涉外交流活动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日]柳父章.翻訳文化を考える[M].政法大学出版局, 2002.

[2]王秀文.日本语言与跨文化交际[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

[3]孙满绪.日语和日本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4]刘丽华.中日口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上一篇:审理机制下一篇:幼儿教师素质及培养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