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影响范文

2024-06-18

移民影响范文(精选12篇)

移民影响 第1篇

一、张氏父子主政东北期间实施移民东北政策的考量

1. 开发与建设东北的考量。

东北幅员辽阔, 人口稀少。“当时东三省总面积为120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的12.5%”[1]31, “而人口比重只占全国的5.22%”[2]513。与华北人口高压状况相比较, 这里成了移民的重要地区。东北地区又是我国最大的平原, 土壤肥沃, 物产丰富, 比较适宜的气候又适合诸多旱地高产作物的种植。当时的东北地区还拥有大量的土地、矿产及森林等资源未被开发, 这些优势对于华北移民来说都是生存吸引点。张作霖主政东北后, 大肆扩充其经济和军事力量, 巩固政权, 开始了对东北的全面开发与建设, 在东北地区创办了符合地区发展的近代工业和具有一定规模的矿业。而地区建设所需的劳动力是东北人口无法提供的, 华北移民成为了东北开发的主要劳动力。张学良主政东北之后, 继续发展其父的移民政策, 进一步开发与建设东北。

2. 壮大东北军势力的考量。

当时的东北可以说是处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下。一方面, 外有国际侵略。野心的日本从朝鲜伸进了南满, 横暴的苏俄用武力霸占了北满, 他们用政治经济军事三者连锁的力量侵略过来, 满蒙到处岌岌可危。尤其是日本等侵略国家相继采取向东北移民的政策, 意图变东北为各自的殖民国。为了对抗其移民政策, 保护自己的“地盘”, 张氏父子迫切希望能够通过移民东北的方式, 不仅能够在人口数量上压倒外敌, 同时大量移民的到来也能够壮大自己的国防力量。另一方面, 亦有内忧。作为东北地区的军阀势力, 要不断地保持自己的实力以对抗其他军阀势力的吞并, 维护自己的势力范围, 就需要最大限度地壮大东北军的力量。因而, 需要源源不断的人加入到军队中, 以保障东北军的战斗力。

二、张氏父子为移民东北采取的积极政策

1. 张作霖为移民东北采取的积极政策。

为了对土地进行清丈, 来增加垦殖面积, 张作霖于1916年推出了《晓谕》的政策。这时出台的清丈政策, 就是要将原有清朝皇室和满、蒙八旗王公手中占有的大量土地收回来, 然后再把它们分配给关内的流民, 使无地流民能够定居下来, 不再“漂流”。为了能够顺利地完成清丈工作, 张作霖在各地设立清丈事务所, 逐步清理王庄及牧场, 并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 按照一定比例将祭田、官山、贡山发放给无地户耕种, 以求获得经济效益。据统计, 自张作霖开发初期至1924年, 仅奉天省就有190万亩清查的土地发放至流民手中。同时, 张作霖制定了催垦章程, 要求报领生荒的无地户必须在三年之内完成对荒地的开垦与种植, 如果无法完成既定任务, 将收回荒地另放他人, 所交的地款没收充公。

此外, 张作霖实行国有铁路减免关内移民票价的政策, 鼓励外乡人来东北。关内移民绝大多数贫困至极, 根本就无力承担昂贵的车费。针对此情, 张作霖命令北京奉天来往车辆对携带农具的移民, 只能收车票的十分之四或免收运费。1928年2月, 《奉天救济直鲁难民总事务所章程》出台, 专门对各地铁路运输直、鲁难民给予了专项优惠:京奉等各处铁路, 不分男女老幼一律免票。次年, 张作霖在吉林省推出等级票价政策, 根据劳动能力的不同, 按照男女老幼由高到低实行差额票价。这些, 有力地推动了关内移民向东北北部地区的迁移。1928年铁路运输票价减免政策全面出台后, 铁路售票由原来的8340张猛增至13224张, 到1930年更是达到了98201张。华北移民也由原来的每年40—50万人增至百万, 而其中乘坐京汉、津浦、京奉等铁路线前往东北的人数已经占到三分之一。

为了能够利用好大量“闯关东”的移民, 张作霖特意在1923年设立东蒙垦务局, 除了发放种子、农具的政策, 还给出了新垦荒地免租、免税三年的优惠政策。为了将屯垦办得更好, 奉天省又设立了垦务局, 为保证购置农具、分拨垦民衣食所需, 特拨公款350万元作为开垦费。在各地设立招垦局的同时, 张作霖还在天津组建移民局, 并专门制定《难民救济规定》、《新入境难民救济规定》等政策, 以利于吸引移民。这样, 遍布东三省的大大小小的难民收容所和救济会更是为难民的暂时稳定提供了方便。随着张作霖的各种政策的推行, 华北地区的移民大量涌入东北地区。

2. 张学良为移民东北采取的积极政策。

到了张学良时期, 在延续和发展其父的移民政策基础上, 有所创新, 制定了更为简单直接的“抢垦”章程。这一章程的关键在这个“抢”字上, 即对于无主荒地谁抢到就是谁的。抢到荒地之人还要开垦耕种, 你不耕种还会被别人抢去, 打个报告, 政府就把这块地给别人, 大家互相监督各自手里的土地。章程中要求移民通行的沿边各县荒地, 不论开发与否, 只要尚未开垦, 均可分给移民进行抢垦, 抢垦者只需向当地县管部门报领, 并在三年之内垦齐。其中有主荒地垦荒所得, 四分之一归原领取者, 其余归开垦者。此外, 还对不同开垦方式作了具体要求。这一政策的实施, 不仅使无主荒地得到有效的开发, 更使有主荒地因“抢垦”而必须开发, 将政府监管改为群众监管。新的政策较之张作霖时期, 在程序上更为简化, 不但减少了政府压力, 而且降低各地方营私舞弊的机会。可操作性强的政策也更具吸引力, 大批直、鲁农民携家带口前往东北。

对移民问题作用更大的是1923年张学良组织制定的《移民和开发计划》。该计划在原有的《难民救济规定》和《新入境难民救济规定》等政策的基础上, 提出了奉、吉、黑三省协作的模式, 并重新确定更具有吸引力的移民定居优惠政策。新的计划在减税、免租、分配土地等方面作出了具体安排, 并指派专人进行宣传、实施。在1923—1930年间, 奉天省政府每年拨出约30万元专款用于此项计划。“此计划还有目的地将移民送入黑龙江省的边境地区, 注意对东北北部的开发和建设, 并且对移民从事的经济活动予以指导和帮助。”[3]27张氏父子优厚的移民政策有利于移民大潮的形成, 促使到东北谋生的移民逐年增加, 例如, 1915年35万人、1920年42万人、1925年49.2万人、1927年101.6万人, 直至1929年已经上升到108万人。

三、张氏父子移民政策的影响

1. 人口增加, 国防力量壮大。

从1912—1931年的20年间, 东北地区人口增长了700多万人, 其中以1928—1931年三年增长幅度最大, 为14.29%;其次是1925—1928年三年, 为10.14%。东北快速的人口增长与此时山东和河北向东北的移民狂潮相吻合。人口的大量移入, 不仅使东北的荒地得到开垦, 而且还解决了东北三省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大大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全面发展和繁荣。同时, 财力物力不断壮大的奉系军阀, 还组建起了一支人数和武器装备均属全国第一的强大军队, 甚至拥有近300架的飞机。“1928年7月, 张学良兼任东北海军总司令, 东北海军发展到了3支舰队, 大小舰船27艘, 占全国舰船总量的76.7%, 东北海军官兵3300人, 占全国海军总人数的61%。”[4]938这样, 东北军也首先完成了装备上的机械化、自动化, 增强了东北的国防实力, 奠定了抵抗日俄的基础。

2. 东北经济的快速发展。

华北移民的大量涌入, 将关内各地区先进的耕作技术、农业工具、优良的农产品品种带入东北, 加速了东北的土地开发与农业发展。尤其是军垦、农垦等政策的推行, 使东北地区实现了自耕农业向农业产业化、企业化的转变, 东北地区出现了领先于全国的现代化农场和农业公司, 再加上国外进口的先进农业机械, 更是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至此, 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初步形成。“1931年, 农业生产量创东北历史最高纪录, 东北大豆出口量连年呈出超状态, 为东北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5]130农业发展的同时, 人口优势还促进了东北地区工矿企业的发展。山林、矿产等资源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发与利用, 带动了东北近代民族企业的迅速发展, 东北地区经济全面发展, 国民生产总值攀升至全国第一。

3. 促进了东北城市化进程。

这些移民在东北定居后, 随之而来的人口便在附近地域从事农业垦殖, 人口逐渐聚集增加, 土地垦殖面积不断扩大, 农业迅速发展, 进一步促进了手工业、近代工业和商业贸易的繁荣发展。移民的迁移过程, 还完善了东北地区的交通条件, 不仅加强了各地特别是城市之间的联系, 而且还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社会经济的繁荣, 使古道沿线的老城, 交通体系逐渐完善, 交通网络日趋成型, 获得重新发展的机会。更值得注意的是, 以移民为主体的新兴城镇正围绕矿区、林区及农业垦区产生发展, 逐渐形成以移民为主体的城市, 如穆棱、密山、虎林等城镇均属此类。“黑龙江地区也正是在此期间开始大规模经济开发和城镇建设。”[6]1由于城市经济的不断繁荣, 从而吸引更多人口迁入城市, 城市规模扩大, 并且进一步发展。

4. 文化风俗的变迁与融合。

山东、河北、河南等诸多省份, 有的是“文化之邦”, 有的是“中原之地”, 有的是出产豪侠的地方。这些地方的人民移民到东北三省, 使民族成分发生了变化形成新兴民族。同时, 也给东北地区带来了不同于关外的社会生活风俗。不同的文化和观念, 使东北地区的语言文字、民间社会风俗都发生了变化, 促进了汉族同当地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促进了民族团结。大量人口迁入也使东北地区文化礼仪发生改变, 使东北地区逐渐接受内地文化观念。

张氏父子时期积极推行的移民政策, 无疑使这一时期的东北出现了新的活力和发展基础, 极大地推进了东北的近代化进程。

摘要: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主政东北时期, 出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农业等方面考虑, 采取了积极的移民政策。大量移民涌入东北, 不仅促进东北经济的快速发展、壮大了国防力量, 同时也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和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 影响了东北的整个历史进程。

关键词:张氏父子,移民政策,影响

参考文献

[1]满史会著, 东北沦陷十四年史辽宁编写组译.满洲开发四十年史 (上) [M].1987.

[2]赵文林.中国人口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8.

[3]罗纳德·苏勒斯基著, 王学良译.满洲的区域开发//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16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4]张德良.东北军史[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7.

[5]苏燕.张学良主政时期的东北政体改革与现代化建设[J].社会科学辑刊, 2002 (2) .

移民影响 第2篇

[摘 要] 分析古贤水利枢纽水库淹没影响特点,结合库区的社会、经济、环境状况和水库淹没影响情况,提出移民安置规划的指导思想、安置原则和初步安置方案,并提出下一阶段水库淹没及征地移民设计应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 水库淹没 移民安置 初步规划 古贤水利枢纽

古贤水利枢纽位于黄河北干流河段下段,在壶口瀑布上游10.1km处,控制流域面积48.99万km2。该工程以防洪、减淤为主,兼顾供水、发电和灌溉,调控水沙综合利用为开发目标,是规划的黄河干流七大骨干工程之一,是黄河水沙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最大坝高199m,正常蓄水位645m,总库容172.12亿m3,长期有效库容47.76亿m3,可以较好地调节水沙;电站装机容量2 100MW,多年平均发电量70.96亿kW.h。水库淹没及移民安置规划设计是工程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1水库淹没影响

根据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水库淹没影响实物指标调查成果,水库正常蓄水位645m方案淹没影响涉及陕西省的宜川、延长、延川、清涧、绥德、吴堡和山西省的吉县、大宁、永和、石楼、柳林等11个县,37个乡镇,324个村庄,6.24万人;房屋309.95万 m2;土地42.18万亩;乡镇10个,县城1座;公路681.8km,跨黄河桥梁4座,渡口26处;35kV变电站1处,35kV线路8.8km,10kV线路840.7km;通讯线585.1km;广播线路469km;西气东输黄隧道1处;小型水电站1座[1]。结合库区的社会、经济、环境状况分析,水库淹没具有以下的特点:

1)水库库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库区11县均属于黄土丘陵区,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的多沙粗沙来源区,也是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该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500mm左右,并且集中于汛期,水资源条件较差。农业生产以旱坡地、旱平地为主,适宜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和棉花、花生、烟叶等经济作物。由于水利条件较差,产量低而不稳,2005年库区粮食复种指数为0.82,农作物播种面积平均亩产为123.7kg。根据2005年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库区11县总人口171.55万人,农业人口占84.0%。库区11县工农业总产值98.48亿元,其中农业产值占总产值20.3%。工业总产值78.52亿元,占总产值79.7%。人均工农业产值不足6 000元,仅相当于陕西、山西两省人均指标的40%。农民人均纯收入陕西、山西分别为1 615元、1 550元,相当于陕西、山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8.7%和53.6%,不足全国平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山西省石楼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最低,仅为716元。

2)水库淹没区是典型的峡谷型水库。水库回水长度达235.4 km,水库淹没面积281.22 km2,平均水面宽度1.2 km。由峡谷型水库的特点,水库淹没土地的类型以水面和荒滩为主,根据实物指标调查成果,荒山荒坡、水面等未利用的土地面积约占总淹没影响面积的50%,耕地、园地、林地等已利用土的面积占50%。

3)水库淹没的已利用土地以园林地为主。2000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库区地方政府和群众发展林果业的积极性,库区各县林果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形成了库区下游的宜川、吉县以发展苹果园为主,上游地区两岸以枣园为主,大力发展枣园、苹果基地,果品收入已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据2006年项目建议书阶段古贤水库实物指标调查统计,库区淹没总面积42.18万亩。其中:园地面积占18.2%,林地面占6.4%,耕地面积占8.3%。2000年以来约有8%左右的耕地实施了退耕还林。

4)水库淹没造成的搬迁人口,安置难度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库区居民多依河而居,依水库淹没实物指标调查成果统计,2006年水平水库淹没需搬迁的农村、乡镇、县城及企事业单位总人口为6.24万人,其中农村4.29万人,乡镇及乡镇外单位0.35万人,吴堡县城1.60万人。由于库区各县地处黄土丘陵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搬迁安置移民首先要解决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问题,而在这个地区,解决供水问题存在相当的难度。

5)水库淹没基础设施较多。水库的左岸为山西省、右岸为陕西省,库区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政策的实施,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了对黄河沿岸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很快。古贤库区已建和正在建设的黄河大桥7座,分别是吴堡至柳林黄河公路大桥、绥德至柳林公路浮桥、延川县延水关黄河公路桥、太中银铁路吴堡黄河特大桥、清涧至石楼黄河公路大桥、青岛至银川高速公路吴堡黄河公路大桥和延长至大宁黄河公路大桥。其中吴堡至柳林黄河公路大桥、绥德至柳林公路浮桥、延川县延水关黄河公路桥、延长至大宁黄河公路大桥等四座大桥均被水库淹没,需要改建。另外,水库淹没影响山西省正在规划和已开工修建的沿黄扶贫公路250.8km、西气东输工程的延水关穿黄隧道498m及输气管道约8km。

2移民安置初步规划 2.1移民安置任务

依据实物指标调查成果和当地的土地资源条件分析,设计水平年(2018年)农村移民需搬迁安置人口为46 123人,11 444户;生产安置人口为24 066人,劳力8 510人[1];受淹的10个乡镇需要迁建,迁建规模3 773人;受淹的吴堡县需要迁建,迁建规模人口38 962人;受淹的乡镇外单位3家和东风水电站等需要搬迁处理,以及移民安置区和库周的交通、电力、通信、广播等基础设施的需要恢复和重建。

2.2规划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借鉴建国以来水库移民安置的经验教训,从古贤库区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走开发性移民安置道路;贯彻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扶持相结合的移民安置方针,以大农业安置为主,以土地为依托,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广开安置门路,逐步形成多元化产业结构,多行业综合安置,使移民生产有出路,劳力有安排,努力保证移民逐步达到或超过原有生活水平。

2.3规划原则

1)移民安置方案的论证,应在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在科学分析移民安置环境容量的前提下进行,尽量减少对安置区原居民的影响,使移民与安置区居民具备可持续发展力。

2)移民尽可能在本县(乡、村)后靠或近迁安置,充分尊重地方政府和移民群众意见。

3)移民安置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减少水土流失。4)以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原则确定移民安置方案。2.4农村移民安置区选择及环境容量初步分析

按照移民安置规划原则,本设计阶段初步选定水库淹没影响涉及的11个县作为移民安置区。从水库淹没对地区的影响程度分析,水库淹没影响农村人口4.29万人,占库区各县农村总人口的2.9%,其中,大宁县淹没影响最为严重,淹没人口占全县农村人口的9.85%,其他各县的淹没比例均小于5%;淹没影响陆地总面积281.22km2,占各县总土地面积的1.53%,淹没影响土地面积最多的为山西省永和县,淹没影响程度为5.11%;淹没影响耕地总面积3.51万亩,占各县总耕地面积的0.81%,淹没影响耕地最多的为陕西省延长县,淹没比例为3.81%。从水库淹没农村人口、土地和耕地面积分析,仅山西省大宁县淹没农村人口占全县农村人口的比例偏大,其他各项影响程度指标多在5%以内,水库对库区各县的淹没影响度有限。因此,在考虑资金投入和科技进步的前提下,库区11个县的非淹没区范围具备一安置移民容量和能力。

移民安置环境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的生产力、一定的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的条件下所能承受的安置移民数量[2]。本阶段重点对土地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安置区总土地面积18 433.31km2,其中耕、园地629.44万亩,到2005年末总人口145.0万人,人均耕、园地4.34亩/人,扣除水库淹没及施工占用的耕园地后,剩余耕园地面积为618.25万亩,按设计水平年人口推算人均耕园地面积3.97亩。综合考虑农业和林果业的科技发展对农林产品增产的贡献,选取人均耕园地2亩作为环境容量分析的指标,分析结果表明,除山西省柳林县土地环境容量不足外,其他各县的环境容量均能满足安置移民的需要。对柳林县可利用工业发展优势为移民提供的就业机会,同时,采取水利措施和科技措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将会缓解土地容量的不足。

2.5移民安置去向和移民安置方案

根据环境容量分析结果,确定库区农村移民搬迁以本县就近安置或后靠安置为主,生产安置以大农业安置为主,采用多渠道、多途径安置办法。淹没乡镇、乡镇外企事业单位和县城搬迁,按照方便群众、方便管理、有利生产、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原则,在本县范围内就近搬迁安置。

2.6农村移民生产措施规划 从保证移民的基本土地资源、改善移民生产条件、安排移民就业等方面进行生产措施规划。

1)划拨耕园地:根据地方政府意见并结合土地承载力分析结果,本着农村移民安置后,使移民拥有与移民安置区居民基本相当的土地等农业生活资料的原则,为移民划拨耕、园地86 340亩,其中耕地(旱地)65 266亩;园地(枣园)21 074亩。移民人均划拨耕、园地3.2亩,其中耕地2.2亩/人,园地1亩/人。

2)旱坡地坡改梯和农田水利建设:由于划拨耕地为旱地,并以旱坡地为主,为充分挖掘耕地生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必需进行农田基本建设。规划发展坡改梯面积32 636亩,并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一定比例的水浇地。

3)发展林果业:安置区光热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红枣、苹果、杏、花椒等林果业生产,并且目前均在大力发展水果基地。但由于划拨的园地大多为坡地,产量低,质量适应市场能力差,为提高移民林果业收入水平和扩大移民劳力就业途径,规划加大发展枣园的设施投资和技术投入,以提高其产量。规划改善21 074亩园地的生产条件。

4)发展养殖业:随着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落实,安置区逐步具备了发展养殖业的条件,规划发展养殖业,以养羊、养牛等为主,安置劳力2 042人,提高移民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水平。

5)发展红枣加工业:针对山西省柳林县和陕西省绥德县划拨给移民的耕、园地面积较少,移民在耕、园地上获得的收益也会较少的情况,结合两县红枣种植面积相对较大,红枣加工业具备一定规模的现状,为提高移民的收入水平,规划发展红枣加工业,安排劳力610人。

通过上述规划大农业生产安置措施,安置移民劳力8 510人,库区移民人均收入比无工程情况增加10%以上,基本上达到了移民生产有出路、劳力有安排、收入来源有保证的安目标。

3结语

1)古贤水库库区涉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黄土高原粗沙来源区,气候干旱,自然条件差,群众生活水平偏低,安置移民难度大。虽然在本阶段以土地承载力为主要指标、以全县为单元进行的环境容量分析结果表明,各县均有能力安置古贤水库移民,但由于环境容量受资源条件和投入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尚需要在下一阶段工作中全面考虑影响环境容量的各种因素,深入开展安置区环境容量研究,为科学合理地确定移民安置方案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建议地方政府、设计单位及上级决策部门,充分考虑古贤水库移民安置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高度重视移民安置规划工作。

2)水库淹没影响基础设施比较多,这些基础设施多为连接晋陕两省公路及其桥梁,承担着两岸的交通运输任务,促进两岸的人员、物资交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水库淹没两岸交通的恢复,应在下一阶段规划设计过程中予以充分重视。

3)项目建设书阶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设计是按现行的设计规范规定进行的,由于受设计深度的制约,提出的移民安置方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以后的规划设计工作中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黄河古贤水利枢纽项目建议书阶段征地移民和移民安置规划专题报告,2007年3月

移民影响 第3篇

爆炸的导火索苛刻的规定引起强烈不安

今年3月下旬,一场“抗议海啸”的大游行席卷全美,44个城市的150万人参与其中,创下美国近年来游行示威规模的新纪录。随后的4月7日,当美国参议院否决了两党领袖6日就移民法案达成的共识后,游行继续波澜壮阔,有人预言此后会有更大规模的示威活动。

这场大游行的导火索是去年年底众议院通过的新移民提案。其极为苛刻的规定在美国1200万非法移民中引起强烈不安,同时也使关注移民以及美国政治气候的其他人士无法旁观。随着这一提案被移交参议院表决,各地都爆发了以反对新提案为主的游行抗议活动。强大的压力迫使首先进行提案审查的参议院司法委员会降低了调门,但参议院中的保守派在与民主党同僚取得妥协后,又将准备提交全院表决提案的严厉程度重新定位于众议院版本和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版本之间。富有戏剧性的是,参议员中的多数仍然认为提案过于温和而拒绝投票赞成,由此又引发了美国国内新一轮的抗议浪潮。 在这一波三折的移民立法中,不同机构出台的4个版本内容各有不同。

1.众议院提案的主要规定是:将逾期在美非法居留者视为罪犯,提高惩罚雇佣非法移民雇主的力度,允许警方立即监禁并遣返酒醉驾驶的非法移民,在美国南部边界的三分之一地段修建栅栏和隔离带,反对允许非法移民在美取得永久居住权。

2.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的草案中,在强调法律尊严,对非法移民进行控制和打击的基础上,允许其在交纳税款和罚金以及学习英语的条件下,通过合法渠道获得在美国的永久居留权。

3.而参议院两党妥协的提案认为,美国政府应制订一项“临时工人计划”,允许在美国境内居留5年以上的非法移民就地取得合法身份,并在满足一定的条件后有可能成为美国公民;在美境内居留2年至5年的非法移民需短期回国,然后可申请工作签证重新进入美国;在美国居留2年以下的非法移民必须离开美国。

4.此外布什总统还从行政部门的角度提出了移民“客工计划”:即提供一条合法途径,使两厢情愿的美国雇主与外国劳工结成雇佣关系,以填补美国人不感兴趣的就业岗位;通过减少试图偷越国境者的人数,腾出执法人员集中对付刑事罪犯、毒品贩子、恐怖分子。

参议院在否决原提案后就进入了为期两周的休假期,这意味着随着五月的到来,围绕着移民法案的新一轮战斗将会打响。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已放出豪言,可能提出更为严厉的提案,但这也预示着抗议浪潮的继续升级和国会内部更加激烈的较量。即使参议院内部达成一致,还需要与众议院版本进行协调;在两院都获得通过以后,最终还有待总统签署才能生效。各种观念的角力还远未结束,难怪有人会说,或许今年以内新的移民法案都难以出台。

关于非法移民的辩论相悖的概念都有容身之地

美国是一个充满悖论的国家,民主与霸权、安全与民权、自由与保守、慷慨与吝啬、包容与排斥,这些相悖的概念在美国都有容身之地,或许在折中和平衡中求得发展,本身就是美国社会的根本特色。移民问题也不例外。美国就是移民建立起来的国家,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接受国,按理应对移民文化饱含感情。但生存空间毕竟有限,当因资源不足造成利益冲突时,已经归化的美国公民自然会对可能威胁其生存质量的外来人员保持警惕。不过抛开这种狭隘的利益观,非法移民的到来究竟对美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对此也是众说纷纭。总的来看,支持与反对者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问题:

是否抢夺国内就业机会。赞成者认为,非法移民为在美国生存,必然会从原本可能雇佣美国公民的雇主那里抢占一些工作岗位;他们廉价的劳动力还进一步降低了劳动力价格,让美国工人的平均工资水平无法提高。反对者认为,非法移民主要从事国民拒绝承担的低收入工作,还帮助国人将精力放在更有竞争力的行业上,等于提供了价格低廉的后勤保障,并将可能外包的工作尽可能留在了国内。

是否影响美国社会福利。赞成者认为,非法移民需要接受政府救济、政府还必须为其提供养老金,加强对此类人群的管理也需要占用大量拨款和社会资源,这些都可能降低国人原本应该享有的社会福利。反对者认为,非法移民比国人要求更低,更加吃苦耐劳,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很少占用政府资源,他们从事的工作对提高美国人的生活质量有正面作用。 是否增加国内恐怖压力。赞成者表示,蜂拥而至的非法移民中可能夹杂着恐怖分子,对美国安全构成威胁;即使都是希望改善生活的普通移民,他们也可能在愿望无法满足时危害社会。反对者认为,恐怖分子进入美国的渠道多种多样,不一定非要通过移民方式;相对而言移民比当地居民更遵守法律,有酗酒和吸毒习性的人也少得多,移民子女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已自认为就是美国公民,并热爱美国。

是否侵蚀美国主流文化。赞成者认为,非法移民难以融入当地,其特立独行的性质成了“延时炸弹”,长此以往将摧毁西方文明。更极端的观点表示欧洲人消灭了美洲土著印第安人后,现在来自拉美的印第安人后裔打算复仇,逐渐征服美国。反对者认为,拉美移民的文化宗教与美国社会相似,归化者进一步丰富了马赛克式的美国文化;而减少开放和交流必将导致没落,古罗马在3、4世纪、中国在15世纪走下坡路就是前车之鉴。 移民权利维护者还表示,在美国历次战争中,美国移民对军队一直贡献重大,美军每五个荣誉勋章的获得者中至少有一个是外国移民,甚至其中有些没有美国公民地位,但他们的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在国内少为人知;同时,高学历的外国移民是美国一笔极大的人力资源投资;移民还帮助美国解决了“人口老龄化”问题。调查显示,外来移民比率最高的那些城市显示出最低的失业率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移民潮事实上帮助美国当地居民降低了失业率。外来移民通常愿意干当地人不愿做的工作,并情愿得到较少的工资。这一切使当地的生产者降低了生产和服务成本,对于全球化条件下的激烈竞争益处颇多。

国会和行政部门角色不同争议背后的政治动因

人们迁居国外有三大原因:爱、工作和战争。而对于迁入国的民众和政府来说,事情就没有这么简单了。支持与反对者的背后都有政治因素在起作用。要了解移民问题为何存在如此严重争议,关键要看谁受益,谁遭损。正是对此不同的认识导致当前围绕着移民法案的激烈冲突,它不仅使美国社会在此问题上的矛盾激化,也造成了美国政府内部的分裂。

一般来说,廉价的非法移民让美国业主感觉受益,普通美国工人则认为自己吃亏。由于众议院更多代表平民利益,所以会支持对非法移民采取强硬措施;而参议院更多代表有影响的利益集团,非法移民的增加可以有效降低他们的雇用开支,所以参议院提案会显得比较宽容。

由于共和党主要代表白人精英阶层利益,对于非法移民,此类人群更多关心的是文化传统受到的侵蚀,担心白人主导的美国政治会由于少数族裔的大量涌入而变色,于是具有保守倾向的白人阶层会拿出国家安全的说辞,实际只是为给自己的言论贴金。而民主党人更加开放自由,更多代表中下层利益,少数族裔一直是其坚强后盾,所以会希望给非法移民更多出路。

国会和行政部门的角色不同。国会议员都是由本选区选民选举产生,实质上只需对本选区选民负责,由于切身利益受到移民影响的选民肯定会用手中的选票作为武器,惩罚那些温和的议员,所以对非法移民问题,议员态度一般更为激进强硬。而行政部门需要统管整个美国的内政外交,每个棘手问题都要放在全国的大背景下进行考虑,尤其是利弊各半的非法移民问题,更需要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以维护国家稳定,促进长期全面发展,所以一般会更为慎重。

最重要的一点,这涉及到美国的选举政治。国会中期选举在即,现在的多数党共和党被诸多丑闻缠绕难以脱身,作为党派领军人物,布什总统必须从维护党派利益着手,尽可能多地争取选民。由于拉丁裔移民已经超过黑人成为美国第二大种群,而他们又是非法移民的主力,布什担心他们在游行日的热情会转化成选举日的行动,所以不敢冒险轻易拿他们开刀。由此也导致他和国会内的共和党保守派之间出现裂痕。

中国移民的福与祸近期合法移民办理可能松动

相对于拉美移民对于自身权益的激烈抗争,亚洲移民历来更多选择沉默。总的来说,美国华裔把主要精力放在争取学位和勤奋工作上,相对远离政治,平时遵纪守法,按章纳税,不愿惹麻烦,即使受到不公正待遇,也往往不太计较。但由于亚裔美国选民的增长幅度远远超过白人和拉美族裔,他们的政治地位正在逐步上升;加上目前亚裔并非遭人病诟的焦点,而目前美国苛刻的移民法案如果通过,可能有80%的华人家庭会在各个方面受到影响,于是他们也开始走出自己的方寸之地。3月27日,美国纽约闽籍侨团在纽约曼哈顿华埠街头征集反对严苛移民法的连署签名,几个小时内就收集了近5000个签名。华裔民选官员、纽约州众议员孟广瑞和市议员刘醇逸等也参加了反对新法的大游行。

对于眼下希望移民美国的中国公民来说,新移民法带来的影响利弊兼有。总的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此次修法,国会主要的关注对象是非法移民,对于通过合法途径进入美国的移民没有很大影响。

2.在短期内,移民问题可能会有所改善。911之后美国迅速收紧了包括移民在内的一系列交流渠道,现在其负面效应已经开始显现,进出口、旅游、学术交流、人才流通都受到严重影响。美国政治历来是在两个极限之间摇摆,紧一阵就会松一阵,交替循环。所以近期在合法移民的办理难度上可能有所松动。

3.对于科技移民,美国历来欢迎,这是美国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的战略资源,不会因为贪图满足少数蓝领的呼声就放弃天上掉下的馅饼。实际上在美国企业三年多来苦口婆心地游说之后,参议院的新法案中,已经将短期工作签证H1-B名额上限提高近一倍,达到11万5千名,并允许每年增加20%额外名额,还将特别针对科学、技术、数学和工程留学生另辟一门F-4签证,持此签证者毕业后若能找到工作,仅需缴一千美元作为培养美国本土职工的训练和教育基金,就能取得美国永久居民资格。一般认为,这个规定对中国和印度移民比较有利。

生态移民对牧区生产生活的影响研究 第4篇

一、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背景

当今世界荒漠化问题日益突出。据联合国资料, 目前全球有1/5人口、1/3土地受到荒漠化的影响。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世界环境和发展会议上, 防治荒漠化被列为国际社会优先发展和采取行动的领域。1993年《联合国关于发生严重干早或荒漠化国家防治荒摸化公约》的政府间谈判开始进行, 1994年6月17日公约文本正式通过。1994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 从1995年起, 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全球防治荒漠化和干早日”, 向群众进行宣传。我国是该《公约》的缔约国之一。

我国北方草地大部分处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生态环境抗干扰能力十分有限。目前, 我国天然草地中, 90%的草地有不同程度的退化, 并且每年以200万hm2速度扩张, 草地生产力不断下降, 草地生态环境继续恶化。

在上世纪50年代前, 内蒙古草地基本上不存在明显的退化。自60年代中期以后, 草地退化日益明显。据调查, 全区草地退化面积已由上世纪60年代的18%发展到80年代的39%, 到90年代已达到73% (退化面积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比例) 。1995年全国沙漠化普查资料显示, 浑善达克沙地是全国少数几个沙漠化土地扩展率超过4%的地区之一。

2000~2001年华北地区频繁发生的沙尘暴, 浑善达克沙地即是其中主要的沙源地之一。为此, 国家把浑善达克沙地列入生态治理的重点地区, 相继实施环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移民、舍饲紧牧等生态工程。其中, 生态移民工程是国家为了彻底治理草原荒漠化、实现传统草原畜牧业向现代草原畜牧业转变而采取的一项重要工程。

二、研究区概况

敖力克奶牛村, 原位于浑善达克沙地南部, 正蓝旗桑根达来镇所在地西北10km处, 总面积11600 ha, 是一个纯牧业嘎查。草场面积小, 人均拥有草场11.33 ha, 可利用草场仅占总面积的30%, 其余全部属于沙地, 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极为困难, 生活水平日益下降, 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92%。因此, 经过各方多次调查研究, 2001年12月整体搬迁到桑根达来镇北侧207国道旁, 草场全年、全境围封禁牧, 使嘎查的支柱产业——畜牧业, 在品种结构、畜种结构、畜群结构上彻底改变, 原有的八千多头大畜、小畜全部变卖, 购买300多头奶产量较高的黑白花奶牛, 成为锡林郭勒盟第一个整体搬迁的生态移民村。

敖力克奶牛村占地39.33 ha, 其中住宅区占地19.33 ha, 牲畜活动场地20ha, 配套建设兽医站、公厕等。政府还建设了电、灌溉配套的高产饲料基地83.33 ha, 实现了“五通”。奶牛村建设共投资401.17万元, 资金来源主要三个方面:自治区扶贫开发移民扩镇专项基金200万元, 旗财政配套181.17万元, 牧民自筹20万元。全部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 移民与住宅建设307.83万元;水、电、路与饲料基地的建设93.34万元。为了使移民“迁得出、稳得住、富起来”, 并且使迁出区的生态环境尽快得到恢复, 旗政府免收迁入区土地征用费;对移民进行生产、生活补贴;减免移入区建设的建安税、各项管理费、发证费;为移民提供3年无息贷款用于购买奶牛;原承包草牧场继续由牧民承包使用;为移民办理城镇户口等, 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三、生态移民工程对牧民家庭经济的影响

(一) 畜牧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过去牧民以草原为依托, 采取天然放牧的经营方式。牲畜在天然草地上自己采食。这种经营方式的技术要求、成本投入都较低, 但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强。牧草的供给与家畜的需求之间存在着年份和季节的不平衡, 也加大了传统的、粗放的、靠天养畜的脆弱性。降水量适当, 各种自然灾害危害少的年份, 牧草供给较充足, 牲畜就会迅速繁殖;旱灾、白灾、黑灾、蝗灾、鼠害、疾病等较严重的年份会对畜牧业造成致命的打击。同样, 在一年内受天然草场“一年一枯荣”的影响, 家畜也呈现出“夏壮、秋肥、冬瘦、春乏”的季节性波动规律。由于畜牧业是牧区的支柱产业, 也是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所以过去牲畜数量便成为衡量牧民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 盲目追求牲畜数量, 过度放牧, 加剧了草畜矛盾, 使得草场迅速退化、沙化, 不可避免地形成了牲畜数量与草原退化之间的恶性循环。特别是1999~2001年连续3年的严重旱灾, 草原畜牧业受到重创, 把敖力克牧民挤到贫困的边缘。

如今, 敖力克的整体搬迁使嘎查的支柱产业——畜牧业, 在品种结构、畜种结构、畜群结构上彻底改变, 原有的大畜、小畜全部变卖, 引进奶产量较高的黑白花奶牛, 经营方式由原来的天然放牧转变为舍饲圈养。奶牛的饲养技术要求比较高, 对毫无经验的牧民来讲, 又面临着新的经营方式, 开始时存在很多不适应性。目前, 敖力克牧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牛奶, 非常单一, 牛奶价格对牧民的收入水平有直接影响, 对市场的依赖程度高了。同时, 饲养成本和技术要求的提高, 对基础较薄弱的牧户带来了较大的资金与技术上的困难。

搬迁后的舍饲圈养也显现出了它的很多优点:首先, 大大降低了畜牧业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 促进了草原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 提高了畜牧业的抗灾能力。其次, 暖棚、草圈和青贮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饲料结构由原来的天然采食或青草喂养, 转变为青草、精饲料、青贮的搭配喂养, 基本消除季节波动对奶牛的影响。最后, 敖力克嘎查在桑根达来镇附近, 207国道旁的整体搬迁并集中坐落对畜牧业的病虫害防御, 改良品种, 产品销售等方面都提供了有利条件。但这只是传统草原畜牧业向集约化草原畜牧业迈出的第一步。

(二) 生态移民对牧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20世纪80年代初, 中央在广大农牧区实施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并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鼓励下, 移民前的敖力克与其他地区一样, 出现了贫富分化。所以, 根据牧户搬迁前的收入水平可分为三个层次, 即富裕户、中等户和贫困户。

从搬迁前后3年的嘎查人均收入看, 该嘎查搬迁前3年 (1999~2001年) 年人均收入为1692元, 搬迁后3年 (2002~2004) 的年人均收入分别为817元、832元和1321元, 只有搬迁前的48.3%、49.2和78.07%, 与搬迁前比较有了较大的下降。这对不同收入层牧户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调查中牧民反映, 饲养2~3头奶牛只能维持生活, 在精心饲养, 没有病疫、残、死亡等意外情况下, 以每公斤鲜奶1.66元计算, 饲养4头以上奶牛才能有收益, 才能有额外的可支配收入。

富裕户过去的经济实力强, 搬迁后无论是购买奶牛, 还是基础设施建设和饲料储备等方面都占有了优越条件。他们前后购买了四头以上奶牛, 今年都已发展到10头左右, 奶牛数量最多户共有35头, 经济效益比较可观。例如:2003年人均纯收入2000元以上共有13户 (42人) , 平均年人均收入达到4011.9元, 在移民村里仍保持着上等生活水平。

移民中最直接受惠的是贫困户。在迁出地他们生活比较困难, 居住着土坯房, 没有多少牲畜, 更没有稳定的收入。搬迁中受到政策优惠, 自筹2000元后, 拥有了两间砖瓦房、暖棚、牛圈和草圈。在政府贷款的帮助下, 也饲养了1~2头奶牛, 虽然没有特别可观的收入, 但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后, 日常生活有了保障, 与搬迁前比较过上了比较安稳的日子, 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中等户在搬迁中资金不太充足, 购买的奶牛数量较少, 平均在3~4头, 也没有更多的资金可投入在奶牛饲养中。因此, 养殖效益较差, 生活水平虽然还是高于原先大部分贫困户, 但与富裕户的差距拉大了。2003年共177户 (342人) 人均纯收入在500~2000元之间, 平均年人均纯收入974.27元, 只有富裕户的24.28%。

四、生态移民工程对牧民生活的影响

(一) 社会活动与风俗习惯

牧区大型社会活动应首推那达慕大会。但因筹办资金、对草场的破坏等原因, 近些年举办较少。在敖力克的调查中, 95%和3%的牧民表示非常愿意和比较愿意参加那达慕大会, 只有2%的牧民表示不太愿意参加。在塔本敖都移民村的调查中也得到相似的结果, 说明移民们虽然放弃游牧生活, 远离了马背, 还是盼望着那达慕大会等传统活动的的经常举办。

目前在移民村仍延续的风俗习惯之一是祭敖包。祭敖包是蒙古族最重要的传统祭祀活动之一。过去, 各盟、旗有公用的大敖包, 也有人家还有自己家的敖包。每处的数目也不相等, 有的是单独的一个敖包, 有的是7个或13个的敖包群。人们外出远行, 凡是路经有敖包的地方, 都要下马参拜, 祈祷平安。还要往敖包上添几块石头或几捧土, 以示吉祥。敖力克人祭祀的是乌和日沁敖包, 该敖包位于乌和日沁敖包林场境内, 离敖力克夏草场较近, 是蓝旗旗敖包, 每年祭祀的人较多。

(二) 子女教育

据调查统计, 搬迁前, 敖力克363名牧民中, 文盲占7.16%, 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7.46%, 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5.73%, 高中文化程度的占8.815%,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以上数据表明, 敖力克人整体文化程度较低, 文化程度在初中、小学的人口比例很大, 人口中90.36%在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在≥3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较大, 分别占3/4和一半左右, 表明上世纪80年代以前牧区文化教育的相对落后。在20-34年龄段人口中初中、高中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分别占82%、13%和1%, 表明1978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后, 在牧区开始重视教育。但牧区教育条件的相对落后, 牧户的的分散居住等原因而很多适龄儿童读完小学或初中在半途辍学的现象也屡有发生。在调查总人口中, 小学文化程度的16-19年龄段人口比例占7.44%, 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牧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中存在的漏洞。

搬迁后的敖力克虽然没有学校, 孩子们可以到就近的镇上上学, 桑根达来镇有一所蒙古族小学、一所汉族小学和一所蒙古族初中, 三所学校教室全部是砖瓦结构平房。2005年9月蒙古族小学搬迁到蒙古族初中校园, 并开始动工建设教学楼。在访谈中, 蒙古族小学的校长说:“生态移民工程对移民村的孩子们来说, 不仅上学较近了, 受教育的条件也改善了很多。他们原来的教室冬季烧煤或牛粪等取暖, 如今来到没有烟雾的宽敞的集中供热的教室, 还可以授到较全面的良好的教育”。原嘎查里的小学教师力量严重不足, 并且牧区的冬季非常冷, 大雪封山后很多孩子没办法上学而学校只好提前放假。目前, 特别是冬季, 敖力克低年级的孩子们仍需家长接送, 但不会像以前因那样恶劣天气而误学。在移民村的问卷调查中, 96%的牧户表示移民对孩子们的上学提供了方便。同时, 对“您希望孩子读书读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学生家长百分之百都回答:“上学上的越高越好”。这一点很明显地反映牧民们重视子女教育的程度提高了。这也是非常令人鼓舞的牧区人们观念上的转变。

(三) 饮食结构

在饮食结构调查的105份有效问卷中, 敖力克牧民的饮食结构与搬迁前比较, 有了较大的变化。

肉是牧区的一种很重要的食物, 特别是寒冷的冬季, 肉不仅耐饿, 还有充足的热量, 他们主要食用牛肉和羊肉, 平均一户一年2~3只羊, 较富裕的牧户还食用一头牛。以前, 没有冷冻电器时, 夏季主要把肉晒成干。目前, 很多牧区因没通高压电线, 冷冻电器还是不能用。冬季就可以自然冷冻, 几天或一周炖一大锅肉, 即手把肉。如今敖力克牧民食用的肉, 主要从桑根达来镇上买, 大多数家庭只有节假日和接待重要客人时, 餐桌上才能看到手把肉。调查问卷显示, 食用的肉与搬迁前比较少和很少的牧户, 分别占82%和17%, 这与市场上的牛、羊肉较贵, 牧民手头可支配的现金少等都有关系。

熬奶茶在牧区已有了很长的历史, 牧民一天里可以不吃肉, 但不能没有奶茶。移民村虽然搬迁有几年, 敖力克人仍保留着好客的良好传统, 进屋互相问候后, 女主人马上给我们端上了沏好的奶茶。只是, 奶食品被自己做的和从镇上买的果子所替代。因为, 敖力克人搬迁养奶牛后, 自己留一小部分熬奶茶外绝大部分牛奶送到奶站。调查显示, 93.33%的牧户和搬迁前一样仍保留着每天喝奶茶的习惯。

奶食品是牧区特色产品, 牧民用新鲜的或酸奶, 制作各种各样的奶食品。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奶子, 也丰富了牧区的饮食文化。搬迁后的敖力克人绝大部分的鲜奶送到奶站进行销售, 因而目前在家很少制作奶食品。所以, 调查显示, 近90%的牧户少或很少食用奶食品了。

面是牧区主要的主食, 制作方式也很多, 有汤饺、蒙古包子、馅饼、面条、炸果子、蒸馒头和花卷等。搬迁后基本没变化, 98%的家庭仍以面为主食。

在牧区, 人们很少买蔬菜, 夏季在草原上摘一些野菜或自己种一点, 所以蔬菜食用量较少。敖力克人搬迁后, 因离镇近而绝大多数牧户买蔬菜吃。虽然有两户在自家院子里种了点蔬菜, 但还须从镇上买菜吃。调查结果显示, 与搬迁前比较, 牧户蔬菜食用量很多、多、一样、少和很少的比例分别占2.86%、64.76%、24.76%、7.62%和0%。蔬菜食用量的增多与肉食用量减少, 离市场近等有关系。

五、结果与讨论

敖力克嘎查实施生态移民后, 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经营方式的突然转变, 使移民产生了很多不适应, 出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 甚至出现了牧户要求退奶牛的现象。敖力克嘎查移民仅仅几年就从祖祖辈辈延续的传统的草原畜牧业转变到舍饲圈养, 肯定存在很多困难, 这是理所当然的。像敖力克牧户一样的很多移民牧户, 在政府和多方力量的帮助与关注中, 克服各种困难, 由原来自给自足的传统牧业向商品畜牧业转变, 经营方式由粗放型的自然放牧向集约型的舍饲圈养转变。

2.敖力克嘎查搬迁后, 富裕户基本保持了较高的收入水平, 贫困户的生活也得到了保障。但占全嘎查人口83.6%的中等户的收入降低, 使全嘎查的年人均收入比搬迁前低了很多。

移民影响 第5篇

徐明华、蔡力峰、谢康生等多位省领导对报告作了肯定性批示,建议省政府常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尽快规范全省水库移民安置工作;在调研报告基础上形成的对策部份以湖南省人民政府2010年9号文件下发全省市州、县 作者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湖南是全国的水库移民大省,移民人口占全国总数的十分之一强,全省有享受后扶政策大中型水库移民240万人。特别是1991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省水利水电事业发展步伐加快,水库移民安置工作也取得可喜成绩。由于电站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各方利益格局重新调整、移民期望值不断增高等多种因素影响,给移民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的问题还比较严重,协调解决难度很大。

对此,2009年5月至11月,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领导下,抽调有多个省直单位参与的课题组,对我省新建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工作的问题、成因、影响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主要问题

一是执行政策不严肃,移民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主要是房屋补偿标准低、基础设施补助低、耕地补偿标准低、专业项目处理标准低;二是生产安置不落实,移民长远生计得不到保障;三是滑坡塌岸地质灾害严重,移民正常生活得不到保障。水库建设不可避免地诱发滑坡塌岸地质灾害,对生态环境构成一些不确定性、不可逆性的破坏,给移民生产生活带来系统性、累加性的影响;四是有法不依,移民权益的法律地位得不到保障尽管国家条例和省条例都确立了移民权益的法律地位。但由于种种原因,水库移民工作仍然难以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社会影响分析

我省人多地少,资源匮乏,水库移民安置环境容量不足,以致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主要是移民与业主有矛盾,移民与政府有矛盾,移民与原住村民有矛盾。这些矛盾有时是隐蔽的,有时是公开的,有时集中爆发,有时零散出现,严重影响了社会大局稳定。水利水电事业的开发关系到国家、业主和移民三方的利益关系,如果利益分配失去平衡,就会引起矛盾冲突。上述存在的主要矛盾的负面效应和社会稳定造成的危害不可低估。一是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二是威胁到社会大局稳定。三是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问题的成因

1、民本意识不够牢固,维护移民权益力度不够

首先,思想认识有偏差。其次,移民投资被压缩。第三,洪水设计标准取值太低。导致耕地经常被淹没,严重损害了移民的合法权益。第四,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滞后成为移民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的瓶颈。

2、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移民安置工作开展力不从心

新建水库总体能够按照移民条例规定的工作管理体制运作,但在实施过程中,有很多方面还存在缺陷和不足,直接影响到移民工作的正常运行。

3、政策法规不够完善,具体工作无章可循

4、前期工作不够到位,遗留问题普遍存在

主要是实物调查不到位,淹没实物指标遗漏较多;移民安置方案论证不充分,安置规划不尽合理;设计深度不够,资金概算变成了估算。

四、对策建议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移民安置工作

水库移民是奉献群体、弱势群体、困难群体。湖南移民人口众多,做好水库移民安置工作,不仅关系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发展稳定,而且关乎富民强省、科学跨越的发展大局。移民富则全省富,库区稳则大局稳。为切实做好水库移民工作,如期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解决水库移民问题的工作目标,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移民工作。统筹服务工程建设与搞好移民安置,统筹新建水库移民安置和处理老水库移民遗留问题,统筹移民后期扶持与贫困人口脱贫,统筹大力发展库区经济与切实维护库区大局稳定,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同提高,实现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健全管理机构,理顺管理体制

(1)省、市、县政府成立移民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负责人任组长,常务副职分管移民工作,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小组设在移民机构。(2)省水库移民管理局对全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有水库移民安置任务的市(州)、县(区)人民政府及移民局纳入政府的考核目标管理体系,考核结果报省委省政府,通过考核将水库移民工作责任制落实到实处。

(3)项目法人需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制订的水库移民政策、法规等,为建设征地移民安置的参与者,负责前期规划设计工作、建设征地工作、移民安置费用筹措工作和遗留问题处理工作。

3、严格程序,形成有效管理

省政府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项目法人和设计单位应严格按现行国家和湖南省水库移民政策规定的工作程序实施。

4、提高前期工作质量,加强实施管理

重点做好实物指标调查工作、安置规划设计、推进和实施土地逐年长期补偿的移民生产安置工作。

5、严格执法,保障移民权益

省政府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项目法人和设计单位应严格按现行国家和湖南省水库移民政策规定履行职责。请省人大牵头,省水库移民局等省政府有关部门参加成立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执法领导小组,明确移民机构是执法主体,设置执法机构,配置专职人员。加大执法力度,明确处罚措施,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6、处理遗留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浅议明清移民对陕南文化的影响 第6篇

关键词:明清;移民;商洛;文化

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271-01

陕西省商洛市地处秦岭南麓,崇山峻岭,且绵延不绝,森林资源、水资源较丰富,但耕地面积相对较少。明清以前,因战乱加之地理环境相对恶劣,人口分布较少,呈现出“十里一户,八里一家”的分布局势,过着原始森林般的生活,故生产条件相对落后,文化形态相对单一。明清之际来自两湖、安徽西部及四川的大量移民进入陕南地区,使商洛在人口数量、经济、文化、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等多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当地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众多民间技术,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民间艺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一直在传承。随着外来移民的迁入而传入的民间技艺,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商洛象园茶远近闻名,茶艺事业的发展得益于安徽移民刘国正的努力。顺治初年,安徽歙州鼓城镇刘国正举家迁徙商洛,并定居于镇安县象园街。他看到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土壤肥沃且属酸性,很适合茶叶的生长,便采用南方的耕作技术及茶种开始适种,一举获得成功。后来他不断扩充种植面积,而且坚持外出学习他省的先进种植技术,使得商洛的茶叶种植逐渐发展起来。现在,商洛的象园茶已经远销海外,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商洛的漆树资源丰富,但明清以前,当地基本不知如何有效使用。乾隆年间,湖北等地的割漆技术随着移民的迁徙而被传入,“向来所湖北客民割去,量给租银,近年本地有效其术者”。割漆技术直到现在仍在传承,同时也增加了大山里人们的收入。制陶工艺的传入,产出的缸、瓮、罐等,具有良好的保鲜作用。不仅满足了当地人民的生活需求,而且陶瓷产品的售出也增加了百姓的收入。草编,刺绣工艺的传入,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编出的草帽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刺绣在服装、鞋、袜子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使人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商洛的造纸术远近闻名,独特的制作流程,产出上好的皮纸、火纸,皮纸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火纸用于丧葬事业,减轻了对森林的砍伐,也取得了良好的效益;酿酒技术也在这个时候被传过来,商洛人民除了自家酿酒外,还对外卖酒,如今陈酿的包谷酒、甜高粱酒被作为地方土特产占据一定的市场。

二、带来开放风气

移民也为优秀文化的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一方面,客民们本身具有南方较为先进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在迁徙的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历经数省,耳濡目染了各地的风土人情,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一些较为开放的思想观念,如:在商洛的墓志铭中有12通墓志是子孙专为其女性先祖立的碑,另有28通墓志是夫妻合葬碑。在碑志的立碑人中,又大量的将女性后人的名字或姓氏镌刻于碑石上,说明在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思潮中,“重男轻女”的观念已经逐渐开始在淡化,女性的地位也在逐步提高,这与这些女性自身的努力及她们为家族迁入新地后所做的突出贡献是分不开的。

三、传承优良美德

在长期的迁移流徙中,人与人互相帮助,共历艰辛,形成了乐善好施的风尚,民俗风情厚道豪放,古朴典雅,别具一格,对陕南的民族风情有着重大的影响。据史料记载,当时的移民十分热心当地的公益事业,赈贫恤困,乐善好施,传承了中华的优秀美德。正如王家坪《杜发魁墓碑》所总结的:“设立学校,士之不疏于礼也;拯困恤孤,财帛不吝于心也;造舟为梁,行旅不苦于涉也;凿岩开道,商贾不阻于途也。”由湖北武昌府兴国州迁居商洛的艾选瑞苦练医术,达到了“妙手回春”的境界,以至患者“拜谒盈门”。他“慎医术,施药饵得生者何止千万家”,在医术上他得到了广大百姓的好评,可他并不满足于此,之后还主持修建了城东的文化设施魁星楼,在城南筑石堤以防水患,可谓“平道路以通行旅,修祖庙以联宗支,捐粟谷以备凶荒,禁赌博以正风俗,……广舟楫之利,孜孜为善数十年如一日”。还有记载回民进入该地发达之后,从来不虐待佃户的故事,在其墓志铭中写道“刻薄成家理无享,凡在佃户,我辈当善视之。遇丰年不加额外,遇凶当额减半,庶心地于此凭福田用广矣,众等商之。”这种待人厚道平等的观念是社会所需要的。

四、形成独特的陕南地域文化

各地的移民聚集在一起,創造出独具特色的陕南文化。

建筑风格方面,清时期刘氏建筑至今被保存,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而被保护。商洛的瓦房别具一格,传统的土墙在商洛山区随处可见;多样的移民风俗也造就了多样的商洛方言,商洛方言虽然统称为“下湖话”,但是东边和西边的方言截然不同,各村镇的方言也都不同。商洛东边的方言较本土化,而西边的方言却更接近于四川、湖北等地区;移民的迁入,也使得民间音乐异彩纷呈,渔鼓、唢呐、花鼓、眉户等几十种民间音乐形式都由移民带来且被列入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使得商洛成为中国的“戏剧之乡”;南方的丧葬、婚姻习俗被传进来,与当地的习俗相融合,形成了完全不同于关中地区的风俗习惯,随着历史的发展,“陕南孝歌”被不断扩充,发展至今成为了一种文化遗产,结婚时新人闹洞房的情节,现今也有所保留,体现了商洛人民喜欢热闹,淳朴的民族感情。

总体来说,“楚文化、巴蜀文化、秦文化都深刻影响了陕南人的文化人格。秦文化具有鲜明的功劳主义特点,关心垦荒、攻伐、农事等对国计民生有利害关系的事,较少注意仁义礼乐;巴蜀文化留意饮食注重享受,在醇厚的酒香中载歌载舞;楚文化追求个体的价值和精神自由,它给予陕南人文化心理、文化人格以深刻的影响。”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陕南地域文化。

由于明清移民,带来一系列的文化变化,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商洛地区的发展。其影响延续至今,今天商洛的发展也深受其利。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一起被传入的糟粕文化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它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的发展。所以研究明清移民所带来的的文化变化,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怎样在保留主流文化的情况下将外来文化很好的融合进来,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的。所以我们更需要取长补短,趋利避害,为创建一个更加美好的商洛默默贡献。

移民影响 第7篇

有移民背景的受试者更喜欢阅读来自原籍国的体育报道, 或者是来自接收国的体育报道?用户中多重包含型、同化型和分割型各自所占比例被认为是评价媒介体育的融合潜力的重要因素。主要倾向于喜爱接收国的媒体产品会巩固“体育作为媒体内容有重要的融合潜力”这一假说。它能够实现和一系列媒体第一次接触的潜力和被动的语言理解的提高, 以及某些文化价值和知识的获得可以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多重融合型的主导地位和两个文化对媒体一致的关注也表明存在一种普遍的融合潜力, 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2 体育媒介对移民观念影响的双向实证研究

有关对具体体育项目感兴趣程度高低情况表明, 有移民背景的受试者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其原籍国体育文化的影响。虽然最受欢迎的可被视为德国观众的一种普遍兴趣, 但德国媒体用户也比较感兴趣的体育项目, 如冬季体育项目或骑车等, 只有少数土耳其移民媒体用户感兴趣 (冬季体育项目是2.7%, 自行车是1.4%) 。相反, 他们比德国本土居民对武术和篮球更感兴趣。土耳其的媒体对这两种体育项目的关注度都比较高。研究结果表明, 受试者在某些体育项目方面更倾向于使用土耳其的体育产品, 这说明在这两项体育运动上, 存在一种原籍国体育媒体文化的倾向。足球可被视为融合潜力最大的体育项目。在土耳其和德国, 足球在文化和媒体领域都占有牢固的地位, 这是有土耳其移民背景的体育媒体用户接触德国体育产品的重要基础。

受试者中利用广播和杂志获得体育信息的比例要低很多。考虑到受试者对特定内容的兴趣, 很明显体育媒体内容起着重要的作用。29.1%的受试者认为自己对报纸中的体育内容“非常”感兴趣。体育内容是所有报纸中受试者第一个表现出“非常”感兴趣的内容。体育受到的关注度最高, 接着是一般新闻 (21%) 、政治 (16.1%) 、其他新闻 (14.8%) 、本地新闻 (8.8%) 、商业 (6.6%) 、文化 (6.5%) 和广告 (3%) 。电视方面的情况相似。25.2%的受试者对电视上的体育内容非常感兴趣。体育和电影 (也占25.2%) 处于领先位置, 接下来是新闻 (24.3%) 、节目/智力题 (10.9%) 、电视剧 (13.0%) 、政治杂志 (8.6%) 、犯罪电影或犯罪系列 (6.3%) , 以及艺术/文化类节目 (5.1%) 。虽然媒体在融合过程中的重要性经常得到认可和强调, 但还没人从这个角度来进行实证研究。然而, 体育媒介作为移民和非移民积极参与休闲体育和竞技体育的话语延伸, 有着巨大的融合潜力。体育媒体内容一般比较受欢迎, 且容易得到持续关注, 加上无负担接触, 使媒体中的体育内容比其他内容, 如政治与经济, 更适合用来激励跨文化交流。这一理论上可行的潜力能在何种程度上得到实现, 媒介体育能起多大的作用, 主要取决于有移民背景的人怎样利用媒介体育, 利用程度如何。

体育偶像方面。全民对媒介体育偶像的喜爱进一步巩固了这种促进融合的功能。受试者对体育偶像的评价主要倾向的是国际体育明星。受试者提到的体育偶像中, 几乎3/4 (73.1%) 不是土耳其籍。受试者选出的最重要体育偶像中, 土耳其运动员占26.9%。然而, 这个相对较低的比例并不能说明接收国的运动员一定更受欢迎。德国运动员也只占15.3%。事实存在的倾向是国际化的, 但也几乎只倾向于西方体育文化的。尤其是美国运动员 (24.8%) 和巴西运动员 (15.8%) 被提到频次最多。调查结果表明, 对社会融合的评价不能只在更倾向原籍国文化还是接收国文化这个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此外, 如国际体育文化倾向或美国“超级文化”倾向这种概念是可能的。巴西运动员所占的大比例说明, 单一体育文化的某些特征——这里指的是非常重要的体育足球, 与有土耳其移民兴趣相似, 和偶像的诞生有关, 因此也和融合过程的形成有关。相比土耳其运动员或德国运动员, 巴西足球运动员成为偶像, 或许不是因为他们为某个国家做出的重大贡献, 而是因为他们整体的出色体育表现。

3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果表明, 媒介体育中出现的偶像多数不是土耳其人, 由此我们可以对融合潜力有进一步的理解。很明显, 理解媒体中的体育不受国籍限制, 但体育明星身上的偶像特征却能使观众接触到其他文化。媒体中的体育内容必须当作融合过程中的一个相关现象认真对待。总体来说, 考虑到其融合潜力, 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详细分析体育媒介和它在移民中的使用情况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因此, 研究体育在媒体中的作用能很好地补充从体育和媒体两方面出发的融合研究。如果将来的研究能区分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对体育报道的使用情况, 这就很有理论意义, 因为其他研究已经揭示了媒体使用中存在异源模式。在评价媒体体育使用的融合功能时, 对日常跟进沟通中提到的体育报道和体育媒体使用对移民的态度和道德观的影响进行分析也会对研究有帮助。此外, 还应该从媒体发展的视角, 充分利用体育更好更准确地传递重要的社会化内容, 并制作出包含多重文化的体育节目, 从而满足体育媒介服务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黄璐, 陈新平, 李颖.西方体育媒体研究专著述评及其启示[J].体育学刊, 2010 (1) .

[2]黄璐.新闻媒体建构国家认同的价值发现[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3 (1) .

[3]张业安.大型体育赛事媒介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多维考察[J].体育学刊, 2013 (1) .

[4]黄璐.足球运动员国际流动问题的争论焦点和两难困境[J].浙江体育科学, 2013 (5) .

[5]黄璐.《赶上了网络:卫报新闻传媒体育部案例》评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3 (4) .

19世纪移民对美国现代化的影响 第8篇

关键词:美国,移民,现代化

19世纪的世界, 美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由于旧大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生着重大变化, 欧洲移民出于各种动机, 于是源源不断地涌入美国, 使它成为世界人才的聚合点:不同特色、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国家的技术和经验, 通过移民在这里交织、融合和演变, 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吸收和利用世界优秀文化和先进技术的“聚宝盆”, 这就使美国具有避开他国短处、集中世界各地长处、开拓新技术领域、具有前瞻性的优秀人力、智力资源的能力。因此, 外来移民无论来自任何国家和地区, 还是来自任何社会阶层, 他们都对美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刻重大的影响。

一、美国工业化步入新轨道

美国的工业革命起步较晚, 从棉纺织业开始。18世纪60年代, 美国的棉纺织业还处于家庭作坊状态。当时, 美国棉纺织界对纺织业进行了技术改革, 也做了许多尝试, 但没有获得理想效果。1790年, 是美国工业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年份, 被当时美国人家喻户晓的“制造业之父”的英格兰移民塞缪尔史莱特成功地采用欧洲的先进技术, 制造了一大批棉纺织机, 并运用科学计时管理体制建立了第一个纺织工厂。美国的工业革命从此缓缓拉开了序幕。

在铁路方面, 爱尔兰人埃文斯设计美国第一条铁路;1840年和1860年的铁路轨道使用的总长度从3326英里 (5353公里) 增加至30600英里 (49250公里) 。在钢铁制造领域, 在19世纪50年代, 美国的威廉凯利和英国人亨利柏思麦独立发现一个现象, 空气通过铁水吹增加其温度通过氧化碳和分离额外的杂质进入炉渣。这个过程叫做凯利-贝塞麦过程, 因为它减少了所需的爆破焦炭量, 增加成品铁的质量, 彻底改变了大规模生产的优质钢材市场, 并促进了钢材价格上涨及扩大其可用性的大幅下降的情况发生。1868年, 安德鲁卡内基看到了契机, 整合新的炼焦方法, 运用最近开发的凯利-贝塞麦过程所提供的钢材的铁路。1872年, 他建立布拉多克, 是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家钢铁厂, 该厂位于几个主要的铁路线的交汇处。卡内基获得巨大的利润, 马上进行开拓垂直整合资源;他及时购买了在明尼苏达的煤矿和炼焦炉, 以及铁路线提供的焦炭和矿石, 以为他的宾夕法尼亚州钢厂的汽船运输的铁矿石矿场提供原材料。在电话及通信领域, 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获得了专利, 在1876年发明了可以传输和重现的声音电缆的设备。贝尔拥有了巨大的潜力, 建立了贝尔电话公司。这将控制从生产电话机和交换设备的整个系统租赁的设备, 客户和运营商。

二、美国科学技术跨越发展

外来移民不只拥有自己的劳动力和资本, 更重要的是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智慧。旧大陆城市失业率的增加和连年战乱, 使得这一期间大量的技术革新者源源不断的来到新大陆。19世纪, 美国持续发展的传媒现代化, 又为这段时间科学技术超越发展创造了必要的社会条件和良好的人文环境。正是由于美国科学技术和工业技术领域的相互依靠, 才开创了科技革命的大爆发。这一时期最引人注目的是, 外来移民对科技发明的推动及带来的优秀成果。移民的到来, 加速了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每次移民潮之后都会有很多人开动脑筋, 发明了不少在当时人们眼中属于“异想天开”的科学技术创造。

本杰明富兰克林率先进行电力研究也是第一个来描述正电荷和负电荷的人, 以及推进电荷守恒的原则。富兰克林最出名的是飞雷雨中放风筝的猜测壮举证明闪电是电的形式, 反过来, 导致了避雷针保护建筑物的发明。1880年,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研发并申请专利根据许多发明家的前期工作发明了长效白炽灯。像贝尔一样, 爱迪生立即着手建立自己的公司, 将生产整个技术体系赖以“灯泡”将取决于一个精明的商业计划, 并且商业化他的发明。发电机 (爱迪生机械公司) , 电缆 (爱迪生电力管件公司) , 生成植物和电力服务 (爱迪生电灯公司) , 插座和灯泡。弗兰克J斯普拉格通过解决不同的速度与负载的问题开发了第一个成功的直流电动机。在1888年, 一个塞尔维亚移民, 尼古拉特斯拉, 爱迪生的前雇员, 把专利交流感应电机和授权交给西屋公司。电动马达最终在全国各地的工厂所取代蒸汽机, 因为他们需要从中央发动机既不是复杂的机械传动装置, 也不水源蒸汽锅炉, 以便操作。亨利福特通过采用可互换的零部件在装配线上, 工业大批量生产的开始彻底改变了汽车制造工艺。1908年, 福特汽车公司发布了T型车可能产生20马力, 是重量轻, 便于维修。对于汽车的需求是如此之大, 他不得不自己组装工厂搬迁到高地公园, 密歇根州在1912年的新厂是工业效益的时间模型:它是良好的照明, 通风, 采用输送机移动沿部分装配生产线, 和工人站工作有序沿线布置。组装线的效率让福特意识到在经济和生产力大有斩获;在1912年, 福特售出6, 000辆约900美元约577, 000 T型汽车在1916年共售出360美元。

三、西部农业实现了现代化

中西部大平原的开发首先是与美国工业化高速发展密不可分的, 也是西进运动的必然产物。因而, 移民大规模涌入西部领地是19世纪美国最重要的经济发展现象之一。美国自独立战争以后, 该地区大致为印第安人领地, 旧称“西北领地”。但伴随着大规模地西进, 这一地区的经济和政治意义不言而喻, 美国农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到19世纪后半期西部成为各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基地, 美国农业中心开始由东向西自然转移。与此同时, 旧大陆连年农业出现歉收, 人们为了生计, 愿意来西部冒险。美国政府理所当然抓住这一天赐良机, 实施逐渐开放的土地政策。1862年的《宅地法》, 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慷慨”的土地法令。再加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使西部成了美国最具有美国特色的地区。这几个州后来均成为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上也变味了最富庶的农业区之一。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亚洲移民在开发加利福尼亚的过程中做出了特殊突出的贡献。1860年, 加利福尼亚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中国人。1870年, 美国有63000华侨, 99%集中在西海岸。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 开垦荒野滩涂, 一亩亩良田集中连片的开发出来。把整个加利福尼亚变成西太平洋最具特色的花园和全美独一无二的果园。放眼整个西部地区的土地开发, 移民团体和东部本土移民相互竞争, 相互合作, 在气候条件差异显著地农业带上, 形成了各具特色, 充满了商业色彩的现代农业。例如从北达科他州到得克萨斯州的广大平原内, 形成了重要的小麦产区。

四、美国城市形成了区域性分布

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人口实现自由流动的直接后果。1860-1920年间, 美国开始步入城市现代化的最关键阶段。在此期间, 外来移民对城市化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到1914年, 美国一多半的产业工人和工业中心集中在东北部地区, 同时, 北部的城市化水平也比较发达。通常来说, 移民的流动与各地区工业和城市化水平是相一致的。接纳移民最多的东北部传统上是美国经济最发达和城市化最先起步的地区, 而接受移民相对较少的南部则比较落后。广大西部大平原虽然起步晚, 但由于迁入的各类移民和来自东部人口多于南部, 因而在19世纪中后期发展迅速。同样引人注目的是, 外来移民对美国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与扩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19世纪50-60年代进入美国的德国移民中, 有来自原奥匈帝国大量的工程师和科学技术发明家。他们在芝加哥、密尔沃基和辛辛那提等中西部城市建立了一系列近代化的产业。19世纪70年代, 素以经商著称的俄罗斯东欧犹太人大批来到新大陆, 东北部的纺织业再度实现昔日辉煌。1905年, 犹太人在纽约市经营的纺织业资产达3.06亿美元。移民的自由流动与城市化彼此共生的关系表明, 其流动不仅是简单的人口流动, 而是以社会生产和技术为核心的经济重心的转移。同时由于各国来的移民在文化背景和技术方面各有所长, 既赋予了所在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多样性, 也为相互借鉴、推动城市化水平的特色化创造了后天的先决条件。可以说, 如果没有外来移民, 美国的城市化进程会比其他各国落后几十年。

总之, 美国在100多年的历史中实现了有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成为世界第一超级大国, 称霸也就成为它一直追求的梦想。经济发展水平到目前为止仍处于领先地位, 而且更加显示出美国对移民的文化多元上的依赖。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 移民问题已成为美国社会的一个困扰, 受到各界的普遍关住, 能否处理好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是美国当权者能否本着国家利益适当地制定适应新形势下的政策。

综上所述, 移民塑造了美国, 美国包容了移民。二者应该是共退进, 应该是双赢。只有在合作双赢的局面下, 才是真正成为独一无二的美利坚;也只有在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民族关系基础上, 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统一的多元文化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1卷.

[2]梁茂信.《1860-1920年外来移民对美国城市化的影响》, 《东北师大学报》, 1997年第5期.

[3]张友伦.《美国工业革命》.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

[4]邓蜀生.《美国与移民—历史·现实·未来》.重庆出版社, 1990年版.

移民影响 第9篇

丽水古村落里除了原住民外, 生活着大量的外来移民, 他们于不同时期、不同原因迁入丽水, 都能很快融入当地生活。笔者将从丽水古村落移民情况着手, 分析他们对丽水当地的经济、文化、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

一、丽水古村落移民情况

丽水古村落大多起源于宋元时期, 保存至今的古建筑最古老的是存在于古村落中的少数宋元时代的民居, 例如景宁大漈乡至今保存宋代时期建筑时思寺。丽水古村落除了保留有村落住所等物化的历史遗留外, 每个宗族都还保留有表明其家族起源、迁徙、繁衍的宗谱, 非常珍贵, 为我们了解该村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珍贵史料。

1. 移民来源。

丽水的移民和其他地区一样也大致分为两类:政治移民和经济移民。古村落移民的来源大概有四种情况。第一是中原地区为躲避战乱或政治避难远道而来, 如缙云河阳朱氏即从河南汝宁府迁来, 此类属于政治移民;第二是当地居民或附近居民为生产生活方便而迁, 如松阳界首村刘氏即从青田迁来;第三种情况就是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居民为了躲避倭寇的战乱骚扰, 而浙西南山区距离这些地方较近的地缘关系, 他们选择此定居, 如云和桑岭村江氏为福建汀州永定迁入, 后两类均属于经济移民。还有一种情况是从当地县城迁到山区的, 比如遂昌焦滩乡的独山村的叶氏, 南宋孝宗年间, 松阳县叶氏后裔, 自松阳古市迁来;缙云鱼川村的王姓就是于明景泰年间 (1450) 从缙云县城迁来。

以上居民来此居住的共同原因不外乎所选地方风水很好, 一般可以背山面水, 符合左青龙右白虎的村落民居建筑要求, 又能抵御外敌入侵。同时村落风光秀美, 自然资源丰富, 经济来源比较多样, 可以经商, 可以耕读等等, 足以使人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代代相传。

2. 不同移民时期。

据不完全统计, 家谱上记载丽水最早古村落始建于唐朝, 如缙云县七里乡邢弄村的开族建村人就是在唐德宗时期 (783年后) 由福建经括苍山, 至缙云, 来到邢弄的, 还有景宁的大均村, 也是唐朝时期, 避寇南迁, 见此风景风水好而留下。据大均村《李氏宗谱》记载:“李氏系出皋陶, 肈于老君, 显于秦, 盛于汉, 唐临天下而著贞观之治, 世世显赫, 源远流长。残唐避寇南迁, 数传至龙公始择龙岗奔腾于后, 碧水迴环于前, 四围奇峰插天, 群峰竞秀之均川盆地而世其家, 迄今已历千年。”可见该村始建于晚唐时期。

宋元时期是丽水古村落居民从外地大批迁入的主要时期, 众所周知, 这一时期, 中原地区战乱频繁, 为避政治灾难和民族战火, 中原许多大族往往举家南迁, 其中一部分辗转来到丽水, 觉得进可返故土, 退可耕读, 便居住下来。如松阳横樟村包氏家族, 经考证就是宋代包公包拯的后裔为躲避政治迫害而举族从杭州南迁至此;又如缙云鱼川村的《杨氏宗谱》记载, 北宋末年, 1120年前后, 因金兵南侵, 杨氏宣义公为避战乱, 从南京迁到缙云。

还有一个重要的移民时期是五代末季, 当时的闽国即福建大乱, 统治者父子兄弟交相攻杀, 而与之毗邻的吴越相较太平, 于是, 有大批闽北人来到了瓯江流域, 例如, 在青田、缙云和松阳等地多有闽北迁来的居民, 至今还保有福建汀州话的口音, 这是第一批。

此外就是明朝时期, 倭寇肆虐, 威胁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福建浙江沿海各地, 因此他们也都举族内迁沿海山区, 丽水就是不错的选择。如缙云县七里乡邢弄村邢氏就是这一时期为避倭寇迁来开村建族的。

3. 客家移民情况。

从家谱中我们发现丽水非常多的古村落都是北方移民, 值得一提的是丽水古村落先民中还有一部分特殊的人群, 那就是来自福建等地的客家人。松阳的石仓村、云和的桑岭均为福建汀州移民, 村民至今仍保有福建风俗, 说福建汀洲语, 宗族观念强烈。客家, 是相对“土著”而言。先入为主, 后来为客, 客家也就是移民。客家移民的入迁与当时地方政府的招徕有关, 由于长期战乱人口大量减少, 当时处州政府在地窄人稠、“生齿日繁”的汀州府各县招徕大批群众前往开山植靛。时人谓:“括自甲寅兵燹, 田芜人亡, 复遭丙寅洪水, 民居荡折, 公……又招集流亡, 开垦田地, 不数年土皆成熟, 麻靛遍满谷。”此指的是康熙二十七年 (1688) 刘廷玑任处州知府时对流亡人口的招集情况。

二、移民对丽水古村落产生的影响

1. 政治上的影响。

在外来移民当中, 很多都是受政治影响而不得已迁移到丽水, 所以对丽水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 促进了政治制度一体化的进程, 也从社会层面改变着丽水的组织结构, 这主要体现为宗族制度的普及。如缙云河阳朱氏为何要选址此地, 而不选桃园圣境, 主要是因为河阳处隆中之地, 是一个与繁华市镇若即若离的地理环境, 进可以返身官场, 退可以躬耕自养。这就是受人们通常所说的耕读文化的影响, 一种农耕文化、官宦文化相互结合的文化。于此可知, 河阳不过是朱氏“韬光养晦”的一个后方基地, 而他们的志向却仍然在官场之上, 不忘有朝一日可以衣锦还乡。所以他们积极修建祠堂、族学, 谱写家谱, 能让后世子孙不忘祖训。宗族制在他们的推进下得以不断完善。

2. 经济上的影响。

北方的名门望族为避战乱, 往往举家南迁, 不但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而且将北方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带到南方, 对江南的开发起到了重大作用。从南北朝时期起, 中国经济文化的中心开始逐步南移, 至两宋时期, 北方辽宋夏金的战争更是加剧, 宋代被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金, 赶到江南, 并定都杭州, 从此, 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完全超过了北方, 成为中国经济文化的中心。客家移民后与处州土著之间的关系显得十分复杂。从生产内容上观察, 浙南山区以生产靛青为主的客家经济与土著的水稻种植业有很大的区别。闽汀移民迁入之初多以植靛为生, 我们在丽水山区的许多族谱中亦可见记载。据青田县志办公室提供的氏族调查资料, 汤垟乡小佐村的丘岩严口述, 他的祖先就是从福建迁入并以种靛青为生的;小令乡麻坑村的傅姓亦认为, 他的先祖从福建迁此已历9-10代, 最初迁入时也以靛业为生的;另有一张姓移民, 族谱中记载, 其先祖“游浙瓯踪, 停西廓开设靛行”, 亦以靛业为生。浙南山区成为靛青的主要产区, 云和、松阳、遂昌等地山地垦殖的规模日渐扩大, 靛青成为当时农户的重要产业。

3. 文化上的影响。

南迁士族本多为读书之人, 属于政治移民中的中上层群体, 作为文化尤其是制度文化和学术文化的主要载体, 无疑会给丽水带来文化的繁荣, 产生新的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新文化。政治移民生活稍安后便发愤攻读, 继续走科举入仕之途。加之浙西南地处偏僻的山区, 受到战乱影响更小, 风景优美, 适于耕读, 所以宋明以来, 科举入仕的逐渐增多。出现了一些名重朝野的大官。树牌坊、建书院、修祠堂之风开始兴起。据《义阳朱氏宗谱》所载, 河阳朱氏始祖朱清源生于唐末僖宗年间 (873—888) , 原籍山东东昌府濮州, 后迁河南汝宁府蔡州 (今信阳地区) , 被吴越王钱镠聘为掌书记。其时天下兵争四起, 其弟清渊“负英武之才, 志欲戡乱之功, 以靖中原”;但清源以“天下纷争, 大势未有所属”为由, 劝其“韬光养晦, 以待天下清”。于是就在钱镠去世的这一年 (932) , 与弟同游缙云, 择县西之地而居, 并取河南、信阳各一字, 名其地为“河阳”, 以示不忘祖宗本源之意。

4. 生活上的影响。

无论是北方移民还是客家移民, 村落居民在丽水这片热土落地生根以后, 就开始繁衍生息, 建造家园, 通过不同的方式建造了自己的住宅并形成了村落。丽水古村落的民居各具特色, 第一种就是官吏府第, 典型者当属遂昌县云峰镇长濂村的郑秉厚府第、缙云壶镇的宫前村等, 既雄伟气派, 又雕刻精巧, 令今人叹为观止;第二种为勤劳耕种致富形成, 例如龙泉的源底村。历史记载, 自古以来, 源底人勤劳耕作、勤俭持家、习文重礼、累积家业, 自明末清初富庶一方, 广请能工巧匠, 造屋置业, 并在清末达到鼎盛, 形成了今天的源底明清古建筑群;第三种就是经商致富型, 鱼川古村落中古民居众多而且集中有20余幢, 多为清后期建筑。其中杨姓的十六间建于清朝咸丰年间, 至今保持原样, 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相传是杨姓先人在苏州无锡一带做生意赚钱所建;第四就是华侨支援, 例如青田的龙现、陈宅等, 华侨从国外寄回钱财, 甚至直接从国外运回材料修建;第五种为客家建筑。松阳石仓的民居平面形制与客家传统更为接近, 而与本地民居有较大差异。并联的布局和横向的通道则体现了客家在长久的颠沛流离的迁徙过程中形成的团结互通、守望相助的精神传统。

摘要:丽水古村落是研究丽水人文历史的重要线索, 丽水古村落移民对其发展产生了特殊作用, 本文从丽水古村落移民来源、时期等情况着手, 分析其对当地经济、文化、生活所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丽水,古村落,移民,影响

参考文献

[1]吕鸿.处州文化与地方文献[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2]胡伟飞.浙西南古村落形态与文化[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0.

[3]庄育平, 胡建金.诗画丽水[M].北京:中华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8.

[4]潘力峰.处州古韵[M].北京:中国戏剧处州出版社, 2011.

[5]墨岩.浙江古村落地图[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4.

[6]赵治中, 刘克勤.处州史话[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8.

[7]吴刚戟.丽水名胜与风情[M].丽水地区文联编印, 1996.

移民影响 第10篇

(一)土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及农业生产的发展

晚清以前,东三省的农田面积很小,经过关内移民的辛勤开垦,到民国时,初步形成了以辽河平原、辽东半岛地区、吉长地区、松花江以西的松嫩平原、松花江中游地区、三江平原等著名农业产粮区。到民国二十二年(1933)时,辽、吉、黑三省都跨入了我国十大农业省的行列中。三省之中,首推吉林,耕地达782 790顷,居全国第六位;其次为辽宁,达731 834顷,居第七位;黑龙江为611 385顷,居第十位。[1]这初步奠定了东北作为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的地位。对此,当时的《东北集刊》做出这样的评价:“东三省之繁荣基于农业,每年农产,价值二十万万元,等于日本投资之总数。此为三千万勤勉之中国人辛苦劳作之成果,得之于外来之助力者绝少。”[2]这个评价,应该说是比较客观公正的。

(二)东北工矿、商业的发展

晚清以来,大批移民涌向东北,推动了东北农业的发展,促进了东北各地农垦区的形成。而垦区人民的日常生活需要、生产资料的供应以及农产品的销售和运输等等,都要求建立相应的工商业机构和便利的交通系统为之服务,反过来,东北工商业的发展又成为吸引移民来此谋生的有利条件之一,二者相互作用,互相辅相成。日本人稻叶岩吉在《东北开发史》一书中即有相关的记载,他说:“为满足各种缺陷需要,遂有由直隶人经营之商店出现。此等商店固非突然出现,实于中国本部有基础巩固之本店逐渐发达扩张而成之支店也。此类商店,多取杂货形式,渐次扩大规模,以满足殖民地之需要,充实其内容。所贩卖者,第一为强烈之酒,其次如粗劣棉花、靴、帽、药品等,应有尽有。且营兑换金钱,发行支票,收发书信。总之,举凡劳动者日常生活之必需品,概可于此中求得之。……而此等大商店一经设立,立即成为都市发达之阶梯。”[3]

东北地区在移民未开发之前,除了一些手工作坊外,其他一无所有。随着关内移民的不断增加,农业不断发展,农产品出现了大量的剩余,进而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于是,与农业相关的烧锅、油坊、磨坊等工业便迅速发展起来。之后的面粉厂、豆腐厂、农具厂、皮革厂和服装厂等也如雨后春笋,到处都有设立。鞍山和本溪湖的铁业,抚顺的煤矿,“即在中国全部亦为有数之最大企业”。而大连不仅是东三省制造业的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榨油业要地,该地在1932年时共有油坊59所,每一日夜产豆饼218 000枚,豆油1 090 000斤,约当东三省油业总产额40%。该区其他发达工业还有沿安奉和南满铁路的棉、麻、丝等业和在大连附近的瓷器业等。大连、营口、安东及沈阳等地,既是以制造业著名的城市又是商业中心。大连一埠,在中国主要商埠中,仅次于上海;就东三省的贸易而言,自1910年以来,大连一直处于优势地位,到1929年时,“大连总贸易值关银389 086 000两,占东三省全部贸易值70%,当中国全部总贸易值17%”。[4]

(三)加快了东北地区城镇建设步伐,缓解了边疆危机

从咸丰十年(1860年)开始,清廷逐渐打开紧闭许久的东北大门,并陆续开放呼兰、通肯、三姓(依兰)、宁古塔(宁安)及珲春、三岔口、绥芬河等地的荒地,设立招垦总局,开辟道路,方便来此垦种的移民,从而加快了这些地区的土地开发。这样就吸引了更多的移民聚居于此,逐渐形成村落,后又随着该地区人口和土地的增加,农工商及交通业的进一步发展,使这些村落陆续向城镇规模迈进。同样随着城镇的出现和繁荣,又进一步吸引大量移民来此谋生、定居,于是,城镇又向更大规模的城市发展。如光绪二年(1876年),清廷于鸭绿江流域设立安东县(治今丹东市沙河镇),又设凤凰城直隶厅(今凤城市);次年再设宽甸县、怀仁县(桓仁县)、通化县和岫岩州等,加强对移民的管理。既然设县,县城也就随之产生了。

关内移民大量进入东北,客观上还起到了移民实边、保卫边疆的作用。

近代以来,俄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不断将魔爪伸向我国东北地区。前有沙俄,不仅侵占了我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领土,而且幻想移民50万到黑龙江地区;后有日本,在“满蒙政策”指导下,幻想将整个东北地区纳入到它的殖民体系中。再加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也要染指东北地区,使东北边防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可惜的是在清廷封禁东北政策的影响下,清朝前、中期,东北地区一直是处于有土无人的荒凉状态中,致使帝国主义有机可乘,进而夺走了东北地区大片土地和大量宝贵的资源,这种状况直到清后期,才随着关内移民的大量涌入有所好转。正是通过这千千万万栉风沐雨、披荆斩棘的移民双手的开垦和建设,加快了东北边防的开发进程,使东北各地逐渐出现了村庄,有了城镇。人口激增,无疑增强了东北的边防实力,正如1928年发行的《东方杂志》对关内移民充实边疆做出的高度评价那样:“东三省华人既这样发达,日本人欲在这三千万群众之中,实行其自由行动,恐非易事。反言之,倘日本人执迷不悟,遇事横行,东三省人民势必群起而逐之。”[5]“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的英勇抗战行动证明了这番话并非虚言。

总结历史,我们应该看到,19世纪后半期以来,包括东北地区在内的我国大片领土的不断丧失,究其原因虽有很多方面,但因未及早移民,改变人口过于稀少的状况,应该说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

二、移民对东北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促进了关内移民与东北土居居民的社会文化交流,形成了独具东北特色的移民文化心态和性格特征

东北地区与关内各地在经济文化上的联系加强,减少了双方的隔阂,缩小了彼此的差距,为后来关内移民到东北进行生产和生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除此之外,移民对东北地区饮食文化和生活习惯上也有很大的影响。原来,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如满、蒙古、锡伯、赫哲、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在饮食文化上都各具特色。比如说满族多喜欢吃粘食,主食中也多以豆面饽饽、豆包、豆面卷子等为主,“萨其玛”就是满族的名点;蒙古族以奶食品为主;赫哲族主要从事渔猎生产,因此习惯以鱼待客;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族则以肉食为主。东北开禁以来,关内移民纷纷涌入,也带来了自己传统的饮食。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东北当地各族的饮食风俗不断融合,改变了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单一的饮食结构,丰富了东北各地的饮食文化。

(二)提高了东北地区的人口素质,改变了我国传统的人口分布格局

移民活动的产生对提高迁出地和迁入地的人口身体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方面,东北地区在未开放之前,长期生活着的少数民族过着比较原始的生活,其活动范围十分有限,这就避免不了出现近亲或同族内部通婚现象,而人口的迁移却在客观上为异地或异族间的通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当大量汉族移民进入东北后,与满族、蒙古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混杂居住,满汉、满蒙等民族间的通婚也就成为必然,这对于提高关内移民和东北土著居民的身体素质、防止退化是十分有益的。另一方面,移民人口的迁移过程也是优胜劣汰的过程,关内人民迁往东北,距离上虽不算遥远,但在当时交通工具并不发达,各种医疗设施并不完善,甚至时常有战乱发生的条件下,其迁移过程也是十分艰难的。关内移民中能在这种环境下最后到达终点,且在满目荒凉的东北生存繁衍下来的,往往都是体力和智力上占优势的那一部分人。从长远的人口繁衍的角度来讲,其意义也是积极的。

在经济发展决定人口迁移的同时,人口的迁移对经济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关内移民东北的活动就充分体现了人口移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关内移民东北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进步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毅.21世纪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7.

[2]吴希庸.近代东北移民史略[M].杨成能等译.辛未编译社,1935.

[3]何廉.东三省之内地移民研究[J].经济统计季刊,1932(6).

移民影响 第11篇

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加拿大联邦技术移民在全球范围内仅接收10000个新的申请,且每个职业最多接受500个申请,职业也只有29个。魁北克省技术移民曾经只附加要求申请者具有法语学习证明,现在则要求法语TEFAQ成绩。

此次暂停接受移民申请,在2010年有过先例。当时加拿大联邦政府也曾暂停接受投资移民申请长达半年多,恢复后,投资额和家庭资产要求随即翻番。“所以业界认为,此次暂停有可能是要再次提高投资额和家庭资产要求。”

留学生申请绿卡不受影响

在境外申请(指申请人不在加拿大境内)日趋艰难的时候,加拿大对境内移民申请(以留学生和在当地工作的人为主)的限制则越来越宽松。6月28日,在加拿大驻广州总领事馆举办的国庆酒会上,加拿大驻广州总领事艾伟敦表示,加拿大会继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技校、大学等都会继续对中国学生开放。

移民影响 第12篇

东汉末年以后,战乱频繁发生,致使魏晋南北朝时期陷入动乱割据状态,并不断地发生移民运动,汉族移民倾向于从中原奔向中原周围的其他地区,原周边居住的少数民族,则大量涌进中原,带来了异彩纷呈的文化。移民运动推动了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丰富了各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使汉民族古老的传统文明具有了强劲的新鲜活力,此时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也伴随着文化的交融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2 战乱导致了移民的发生

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北方黄河流域的系列战乱尤为激烈,在这些战乱中对中原社会震撼最剧烈的有三次。

第一次是东汉末年的系列战乱。开始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的黄巾起义。虽然黄巾起义的主力当年就被汉朝剿灭,但是余党部落不断死灰复燃,直到初平三年(192年)青州的黄巾军才彻底被曹操镇压和收编。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带兵进入洛阳,废少帝立了陈留王刘彻为汉献帝,他逼走曹操、袁绍自己独揽了政权。董卓及其余部的专横残忍使得各地民众各树旗帜,拥兵自立,最终引发了席卷中原大地的军阀混战。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可以说达到了封建军阀混战的高潮。官渡之战后,曹操逐个击败袁绍的余部,直到建安十二年(207年)才逐步占有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稳定了北方的的局面。但是混战经年,使社会遭到了空前的大破坏,出现了“白骨纵横万里”的惨象。

第二次是西晋末年系列战乱,始于晋惠帝永平元年(291年)的八王之乱,又称永嘉之乱。八王之乱实际上是皇族宗室之间为争夺皇权的内讧战争,内讧战争最终引起内迁各民族纷纷起兵反晋。各民族反晋的战乱虽然冠以晋怀帝永嘉年号(307-313年),其实经历的时间超过了永嘉年间,肇始于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匈奴刘渊反晋,而终于建兴四年(316年)晋愍帝于长安出降刘渊族子刘曜。西晋末年系列战乱历时约26年,由于宗室内讧战争与民族战争紧密衔接,各族人民几无喘息之机,因此破坏尤其剧烈,西晋的统治在战乱中被彻底摧毁。

第三次是由于北魏统治者的腐败和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六镇、关陇、河北等地区的各族人民竖起了反魏斗争的旗帜。六镇是今天的河套西北到河北张县一线的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等地。六镇地区是北魏抵御柔然、屏蔽平城的军事要地。这一代的居民除了相当数量的汉族、鲜卑族外还有被强迁而来的大量各族人民。长时间的居住使他们已经被鲜卑族同化。光正四年(523年),怀荒镇民趁柔然入塞掠夺的机会,起兵反魏。接着附近各镇的胡汉人民广泛响应并组成了义军,这些义军在关陇地区广泛展开活动,连连击败魏军。起义军瓦解了北魏的统治,冲击了士族豪强的势力。这次起义使边境各族数十万人涌入了内地,客观上推动了十六国以来鲜卑人封建化和鲜卑人同汉人融合的最终浪潮。

3 移民的方式与特点

三次战乱,使得长安洛阳两大文明古都变成了废墟,汉族文化的核心地带遭到了严重的摧毁。不过,物质文明虽然遭到了严重的摧残,精神文明却依旧长存。由于动荡不安的政治局面和连绵不断的战乱,大量汉族人口的流动和频繁的少数民族的迁徙,形成了一股又一股庞大的移民浪潮。随着汉族人口的流动,中原的汉族文明传播到了周围地区。与此相对应,周围的各地区各个民族的文明也就伴随着迁移而传入中原。

3.1 汉人向周边迁移

汉族的人口流动,倾向于从中原奔向周边地区;与此相适应,汉族文化也就呈现出了从长安向四周播散的状态。以襄樊(今天湖北省襄樊市境)为中心的荆州,统辖八郡,方圆数千里,是较早开发的盛产鱼米的地方。荆州牧刘表带领十余万人,在任二十年之久,使当地成为汉末封建军阀混战时期相对安全的地区。于是荆州地区就成了中原汉族人首选的地区。长安上游的益州虽然地处偏远,路途遥远,却是中原汉人较早迁徙的地方,先后任益州牧的刘焉、刘璋父子就是外来汉人集团的代表。后来刘备也由荆州入川,火并刘璋,建立了蜀汉政权。诸葛亮辅政时期,注重生产,将成都平原建成了天府之国。造成中原汉族人流失最多的西晋末年的系列战乱,特别是永嘉之乱。永嘉之乱后,中原人口骤减,除了战死、病死之外,许多人为了逃生成为了流民。逃生的中原流民以南渡江淮者居多,他们大多数迁到了江左定居。在江左的肥沃土地上,中原迁去的人民与当地人民并肩携手,同耕共织,使那里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当时称为凉州的河西走廊,虽然是边远地区,却也保存着传统的汉族文明。秦汉时期,河西走廊地广人稀。西晋后期,张轨出任凉州刺史,招纳中原流民努力发展农业,使凉州的经济文化发生了巨大的飞跃。于是,永嘉之乱后,中原民众纷纷趋避凉州。

3.2 少数民族从周边涌向中原

与汉族的流民向周边运动相应,原居于周边的少数民族则大量地涌进中原其他地区,并把他们的文化及他们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带到了中原地区。首先来到中原的是南匈奴。南匈奴在刘渊的率领下沿黄土高原南下,并于永嘉二年在山西的南部建立了自己的政权。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周围的羯、鲜卑、氐、羌、乌桓等部族潮水般向中原涌来,并且在洛阳与长安之间散布开来。西北边陲的许多民族,也陆续向内地迁移,在辽西、幽州、关陇等地同汉族人民犬牙交错在一起。这些民族的社会经济都迅速发展,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他们都在不同程度走上封建化的道路,向定居的农业生活或半农半牧生活过渡。这样,北方的民族关系就日益复杂起来。

3.3 全国融合的局面

在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同时,南方的少数民族也与汉族逐渐融合。这种融合往往是被动进行的,许多原居住在中原的汉人为逃避战乱纷纷举家南迁,而有些则是由汉族政权有目的地进行的。比如南朝时统治者对“蛮人”反抗镇压后,为了便于控制,就曾将部分南方少数民族移入京师,甚至迁往西北地区。大规模的移民,无疑有利于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一些北方的少数民族逐渐消泯于汉族之中,而一些南迁的汉人,有的“蛮化”,有的则与当地人融合,发展为南方新的少数民族。同时南方少数民族具有鲜明特色的产品、艺术、服饰、习俗传人中原后,也使得华夏文明更加多姿多彩。

4 移民运动对民族传统体育产生的影响

纵观历史,每每文化交融碰撞之时,新的文化气息就会随之产生。参与这场文明融合的,虽然以汉族文明为主体,但是其文化特质早已不同于汉魏的汉族文明。因为散播到周边地区的汉族文明,都已经不同程度地吸收了所在地区各民族的文明。对于这一时期的民族传统体育而言,文化的交流使得传统的体育项目中已经具有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质。

4.1 武术活动的发展

4.1.1 军事武术

魏晋南北朝战乱频繁,民族迁徙杂居,促进了各种武艺的相互交流和吸收。匈奴、鲜卑等向来都是擅长骑马射箭的民族,他们移居内地之后仍然保持着他们能骑善射的习惯。他们的骑兵大规模进入中原,形成了以骑兵为主的步骑联合的新型作战的形式,要求士兵能更熟练地运动长矛、槊、刀盾等长短兵器,步射与骑射受到了空前的重视。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武器和铠甲的制作工艺也都得到了提高,军事武术得到了长足进步。

4.1.2 民间武术

伴随着军事武术的发展,民间广大的劳动人民也自觉加入习武的行列。民间的习武除了与军事技术和实用攻防紧密联系外,套路技术也随着攻防技术的发展而有所充实。民间的拳师将格斗技术的精华编成连续的格斗动作,就形成了套路的雏形。随着时代的发展,武术的强身健体功能被世人共识,从而又促进了武术套路的发展。当时民间武术活动已有口诀要术,能用较为精炼的语言把技击精华要点加以概述,对传授武艺起了积极作用。

4.2 娱乐体育的兴起

4.2.1 蹴鞠

两晋以来军队以骑兵为主体,不论军事训练,还是武艺考试,其内容皆以骑射为主。由于击鞠的兴起,降低了蹴鞠在军队训练中的地位,因此,蹴鞠运动逐渐向非对抗性与娱乐化方向发展,并在民间得到普遍开展。

4.2.2 相扑

晋代以后,凡角抵或摔胶一类活动均称相扑,它是一项具有健身价值和观赏价值的体育活动。无论崇尚武功的北朝,还是耽于戏乐的南方,相扑都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宫廷和民间娱乐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

4.2.3 围棋

围棋是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展极为广泛的体育娱乐活动。下棋人员遍及社会各个阶层,为前代所少见。这一时期围棋的比赛活动频繁。在梁武帝时,曾举行两次大规模的围棋比赛,参加者达数百人,并有儿童参加。同时南北棋手也时有切磋棋艺、互访比赛的活动。棋艺等级的出现。由于高手辈出,为区别棋艺水平的高低,开始建立围棋品位制。把品位分为九个等级,一品最高。得过“品位”的人,死后将品级写人传记,视为一种荣誉。

5 结语

两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外迁与草原各民族的内迁,引起了空前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运动,移民运动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南北不同风格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交融,使一些体育项目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这一时期,武艺训练日渐规范,习武活动开始脱离军事需要,而与民间的健身强体结合起来。娱乐体育勃兴,为后世民族传统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曾于久,刘星亮.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李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移民运动与中华文明的整体升华[J].学习与探索,2007(1).

[3]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移民影响】相关文章:

新移民潮对中国的影响05-13

美国移民改革这三类移民将增加06-21

移民监理06-17

移民经济07-04

水库移民07-02

移民安置分析06-04

移民资金管理06-07

美国职业移民05-18

德国移民政策06-15

移民的造句07-10

上一篇:临床输血信息化管理下一篇:现代造型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