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的写作论文

2024-05-14

小说评论的写作论文(精选11篇)

小说评论的写作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广播,新闻评论,写作原则

广播的特点是声音传播, 具有迅速及时, 感染力强、真实感强的优势[1]。但也是其劣势, 声音传播的劣势就是声音的易逝性和收听的随意性[1,2]。广播声音转瞬即逝, 不留痕迹, 而听众靠听觉接收信息, 理性色彩较强的评论性稿件听起来就很吃力, 一旦听众的思维过程落后于信息传递过程, 听众的感觉思维记忆就难免陷入混乱, 结果是前一句话还没反应过来, 后一句话又没跟上思维, 下文就越听越不明白。收听的随意性是指, 听众对于广播新闻内容的连续性和逻辑性会因为收听时间的切入点的不确定性而无法掌控和把握。因此, 如果对广播声音传播特点不能扬长避短, 自然也就会影响到新闻评论性节目的收听效果[2,3]。

那么, 怎样增强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可听性呢?根据笔者多年的采写经验, 广播新闻评论的写作应该遵循的一般原则主要有选题的贴近性、选材的真实性、说理的可信性和语言的通俗性等四个特性。

1 广播新闻评论的写作特性

1.1 选题的贴近性

新闻评论性节目就是听众所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进行深度报道的评论性新闻节目。在这类节目选题上, 既强调新闻性, 更强调贴近性。

所谓贴近性, 就是选取的题材要反映民声民意, 要能反映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的尖锐矛盾和问题, 针对人们普遍关心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医疗保险、学校收费、住房改革、下岗就业等问题。以及对社会不良现象和风气的批评, 这些对百姓衣食住行切身利益相关, 现实意义都很强。

如:原恩施市人民广播电台九八年九月份播发的新闻评论《同样的学校为什么收费不一》中写到:“开学之初, 同样的学校收费却高低悬殊, 同样的学校有的仅因学校的硬件条件、区位优势及当年的考试成绩好一点, 就在学生入学收费上加大码子。”

记者迅速瞄准这种学校收费不一现象, 及时写出《同样的学校为什么收费不一》的新闻评论。选题贴近学生、贴近家长、贴近社会, 是学生、家长、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节目播出后, 得到社会广泛好评。同时, 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并制定相应措施, 纠正了学校收费不一的现象, 又帮助百姓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这一选题给我们的启示是:一篇新闻评论价值的大小, 反响如何, 是否具有可听性, 不只是在文字的好坏, 用曲的巧拙, 更重要的是要看你那篇评论性稿件是否评了群众关心的事, 评了群众议论的理, 是否为老百姓说了话。如果能从群众角度、生活角度去报道、评述事物, 就会受到听众欢迎。因此, 要提高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可听性, 选题就必须贴近生活、贴近百姓, 这样才能拉近与听从的距离, 使理性色彩较强的节目不是停留在字面上、声音里, 而是切切实实走进百姓的心里。

1.2 选材的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作为新闻体裁的一种, 广播新闻评论的选材也要遵循新闻选材的规律——真实地反映现实, 这是吸引听众、赢得听众的关键。我们许多新闻稿件之所以受到听众喜爱, 其主要原因也就在于此。

如新闻评论《同样的学校为什么收费不一》, 记者在这篇新闻评论中就对几所具体学校的收费进行了对比, 并点出了校名, 节目播出当天, 就有几十个电话打到编辑部。群众反映说, 他们之所以高兴地把电话打进来, 是因为这篇新闻评论动了真格, 替百姓讲了真话, 反映了真实情况。因此这篇新闻评论深受人们喜爱, 其作者也得到人们赞扬。

1.3 说理的可信性

一篇评论的力量在于能够和善于讲出令人折服的道理, 而这些道理的阐述只靠讲大道理、硬性灌输不行。要令人相信, 必须对问题进行耐心细致、深入浅出的分析, 这样引出的道理才能适合人们感知习惯, 也才能符合广播传播的收听规律。而讲大道理、硬性灌输, 不仅使人难以接受, 严重时还会引起人们心理上的反感。

比如, 我们平时在采写新闻评论稿件就有这样的感受, 分析一下问题, 说明一种观点, 你越使用一些政治术语、理论色彩强的大话、空话, 反复强调, 人们越不买你的帐。相反, 如果你采用以事论理, 循序渐进, 深入浅出, 娓娓道来的说理方式议论说理, 听众不仅乐于接受, 而且会积极参与。

1.4 语言的通俗性

新闻评论性节目属思辩性较强的节目, 加之语言抽象, 收听起来就不如形象性很强的通讯和专题节目那样容易入耳。因此, 在新闻评论节目中, 要尽量将抽象语言形象化、生动化;将概括性语言具体化;并尽量采用对比手法;多用动词和数量词, 这样才能提高新闻评论性节目的生动性, 增强报道的吸引力。

2 结语

综上所述, 要提高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可听性。记者就必须做到“四性”, 即选题的贴近性、选材的真实性、说理的可信性和语言的通俗性, 当“四性”得到充分体现时, 新闻评论就会心系听众、切实满足听众需求, 真正传递信息、表达民意, 这样的新闻评论节目才就会真正受到听众欢迎。

参考文献

[1]胡正荣.变化中的广播与核心价值体系[J].中国广播, 2008 (5) .

[2]尹鸿.广播应更好地成为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J].中国广播, 2008 (4) .

小说文学评论实例(精选) 第2篇

青龙偃月刀

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轻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轻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 “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

“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我提醒他

“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

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耍球不是耍球,和面不是和面,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吗?

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

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来挠,但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功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军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三十六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

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酥酥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月中偷桃”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刀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哪吒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气脉贯通和精血涌动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脏六腑之浊气

何师傅操一杆青龙偃月,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与两三个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一把刀可以旋出任何一个角度,可以对付任何复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须眼角余光的照看

一套古典绝活儿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

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笑花子那流浪仔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但他还是决不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大概是白天睡多了,他晚上反而睡不着,常常带着笑花子去邻居家看看电视,或者去老朋友那里串门坐人家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到白居易的“此恨绵绵无绝期”,他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

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虽然不识几个字,三明爹也是他背诗的最好听众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来了,让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

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包括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儿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贼娘养的好过呀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啊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

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的眼皮轻轻跳了一下

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文学评论标题示例:

1、剃刀变形记

——评小说《青龙偃月刀》中的“剃刀”

2、刀锋下的闪灵

——评小说《青龙偃月刀》

3、视角转换中的人生哲学和隐喻的艺术魅力

——《青龙偃月刀》文本分析

4、麦城里的守望者

——《青龙偃月刀》何爹形象分析

5、在“民间”的画布上描摹英雄的生存哲学

——评小说《民间》

6、制谜与解密

——《民间》的叙事张力及其阐释空间

7、蛰伏的传奇

——小说《民间》文本解读

8、官场现形记

——评短篇小说《冯前》

9、叙述主题和语言成就的艺术意味

——《白马》的文本细读

10、诗意的残酷

——从动物叙事看《白马》语言的陌生化

11、变化的视角不变的期待

——评《雪地里的期盼》中的内聚焦视角

11、悲剧的批判意识

——试评《雪地里的期盼》

小说原文欣赏:

冯前

在朋友中,我同冯前,可以说相处的时间最长了。

1945年,我回到冀中,在一家报社认识了他。他说,其实我们在1939年就见过了。他那时在晋察冀的一个分区工作,我曾到那里采访,得到了一本油印的田间的诗集,就是他刻写的。不过那时他还只十七岁,没有和我交谈罢了。

冯前为人短小精干,爽朗、热情,文字也通畅活泼。我正奉命编辑一本杂志,他是报社编辑,就常常请他写一些时事短评之类的文章。

这家报纸进城以后,阴错阳差,我也成了它的正式工作人员。而且不愿动弹,经历了七任总编的领导。冯前进城以后,以他的聪明能干,提拔得很快,人称少壮派。他是这家报纸的第三任总编。

我原以为,我们是老相识,过去又常请他看作品,很合得来,比起前几任总编,应该更没有形迹。其实,总编一职,虽非官名,但系官职之培基,并且是候补官职的清华要地。总编升擢就是宣传部长,再升,则为文教书记。谁坐在这个位置上,也不能不沾染一些官气。

我体会到这一点以后,当众就不再叫他冯前,而是老冯,最后则照例改为冯前同志了。

但从此,我扪之间的交谈,也就稀少了,虽然我们住的是邻居。我写了什么新作品,除去在报纸发表,要经他审阅,也就很少请他提意见了。

不久,就来了文化大革命。7月间,大家在第一工人文化宫心惊肉跳地听完传达,一出会场,我看见人们的神情、举止、言谈,都变了。第二天,集中到干部俱乐部学习。传达室告诉我:冯前同志先坐吉普车走了,把他的卧车留给我坐。当时,我还很感激,事到如今,还照顾我。若干年后,忽然怀疑:当时,他可能是有想法的。他这样做,使群众看到,在机关,第一个养尊处优的不是总编,而是我。

到了俱乐部,一下车,一位在大会工作的女同志知道我很少出来开会;就神秘地说:“你也来了?一进来,可就出不去了。”

学习一开始,那种非常的气氛,就使我在炎热的季节,患起上吐下泻来,终于还是请假出来了。冯前在学习班作了重点发言,批判了文教书记,也就是他的老上级,提拔他担任总编的人。学习结束后,一天夜里,他叫他的女儿到我屋里传信:那位书记自杀了。这时,我已经被指为是这位书记的死党。在机关,我是第一个被查封“四旧”的人。我认为,这是他的主意。当时的文革,还是在“御用”阶段,主事的都是他的亲信。查封以后,他来到我屋里看了一下,一句话也没说。也好像是来安慰我。当天晚上,又派人收去了我从老区带来的一支手枪。

不管怎么样抛我,我总不是报社的当权派。他最后还是成为斗争的重点,被关了起来。后来,我也被关了起来,有传说,是他向军管会建议的。不过,他的用意只是:我太娇惯了,恐怕到了干校,生活不能适应,先关在这里,锻炼锻炼。如果是这样,是情有可原的。何况,在我去干校之时,一捆大行李,还是他替我背到汽车上去的。

我重友情,每逢见到他在会场上挨打,心里总是很难过。而他不仅毫无怨言,也毫无怨容。有一次,造反派叫我们在报社大门安装领袖大像,冯前站在高高的梯子上操作,我在下面照顾过往的行人。梯子颤颤悠悠,危险极了,我不禁大声喊:“冯前,当心啊!”

他没有答言,手里的锤子,仍在当当地响着。他也许认为我这样喊叫,是多余,是不合时宜的。每逢批判我的时候,造反派常叫他作重点发言。当着面,他也不过说我是遗老遗少——因为我买了很多古书。架子很大,走个对面,也不和人说话。其实,我走在路上,因为车马多,总是战战兢兢,自顾不暇,就是我儿子走过来,我也会看不清的。

我听过他的多次检查,都忘记了。印象最深的是他谈到他的升官要诀:

一、紧跟第一书记;

二、对于第一书记的话,要能举一反三。

可惜这次“革命”,以匪夷所思的方式进行,使得一些有政治经验的官员,也捉摸不到头绪,他所依靠的第一书记,不久也自杀了。冯前承认自己失败了。随即向造反派屈服,并且紧跟。

在运动后期,我们一同进了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有一个造反派头头跟着。学习期间,不断开批判会,别人登台发言,不过是在结尾时喊几句口号。他发言时,却别出心裁:事先坐在最后一排,主席一唱名,他一边走,一边举手高呼口号,造成全场轰动,极其激昂的场面,使批判会达到出乎意外的高潮。

在互相帮助时,我曾私下给他提了一点意见:请他以后不要再做炮弹。他没有说话,恐怕是不以为然。这也是我最后一次给他提意见。他也曾向我解释:“运动期间,大家像掉在水里。你按我一下,我按你一下,是免不掉的。”

我也没有答话。我心想:我不知道,我如果掉在水里,会怎样做。在运动中,我是没有按过别人的。运动后期,他被结合,成为革委会的一名副主任。我不常去上班,又在家里重理旧业,养些花草。他劝告过我两次,我不听。一天,他和军管负责人来到我家,看意思是要和我摊牌。但因我闭口不言,他们也不好开口,就都站起来,这时冯前忽然看见墙角那里放着一个乡下人做尿盆用的那种小泥盆,大声说;“这里面有金鱼!”不上班和养花养鱼,是文化大革命中他们给我宣传出去的两条罪状。军管人员可能认为他这样当场告密,有些过分,没有理他就走了。

芸斋主人曰: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对冯前的印象是:大风派。谁得势,靠谁;谁失势,整谁。也有人说:以后不搞运动了,这人有才干,还是可用的。如果不是年龄限制,还是可以飞黄腾达的。后之论者,得知人论世之旨矣!

权力话语下的挣扎

——浅析小说《冯前》中冯前的身份建构

题目不错,推荐主副标题模式,第一篇文章命名成这样算是很不错了。比较专业。

什么是身份?米兰。坤德拉在他的小说《身份》中告诉我们:身份,这个属于自己的东西,却总要依附于别人而存在。自己的身份要在别人的严重才能得到印证,仅凭自己你i永远无法证明自己是谁,而在某些特殊的年代则更是如此。文革时期,当整个社会处在一片文化狂欢之下的时候,个人的声音往往会被边缘化。由此产生了身份的含混与遮蔽。小说《冯前》中,住仍冯前具有了这样一个在特定环境下的多变身份。这种身份随着叙述者示教的深入而逐渐地以建构起来。(开门尖山,不要用很多语言解释别的概念什么的。特别楚辞练习,我建议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或者对于其他方面的解释可以适当的放的少一点。)

“冯前为人短小精干,爽朗、热情,文字也通畅活泼。”这是“我”对于冯前的最初印象,虽然“我”曾在1939年就见过他,但那仅是一面之缘,而此时的我才得以真正深入接触到他,它具有青年人所应该具有的朝气,这是为“我”这样一个老朋友所肯定了的。冯前的最初出场,作者采用了局部任务的限制视角建构起冯前身份的基本轮廓,这便是一个本真开敞的热情青年形象。

但古语有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我所构建的冯前身份很快便发生了变化。“沾染官气”成了升擢后的冯前新形象,但冯前究竟如何表现,作者没有给与详细地展现,我们也不得而知。只是通过“交谈稀少了”“很少请他提意见了”我们略能窥见其一。虽然,我以称呼其为“冯前通知”而表示理解,但冯前的身份转换却又远远超出了我的期待。可以说,作者在这里通过侧面烘托,揭示出在“人一阔,脸就变”的一种文化心理之下,冯前的身份得到了第一次重要扭转。

如果说,在建国初期,整个社会还处于一种常态的发展的话,那么文革时就可以说是一个真正是非颠倒的时代,在全民族的病态狂欢态势下,那些正常人则往往会被视为异类,为求得生存,人往往需要进行各种异质身份的转换。冯前也摇身一变,成为了执法人,有想法的“把车让给我坐”;还在学习班发言,批判对他有知遇之恩的文教书记,进而直接导致了这位书记的自杀。而我也被封为“四旧”。至此,作者完全小姐了其前期对冯前身份的“期待性建构”,冯前成为了一个纯粹的反派形象。文章建构至此也达到了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巨大的落差,也给与读者以强大的心理冲击。

随着局势的发展,在人人自危的状况下,冯前也被拖下水,他的身份再一次发生了戏剧性地变化。他的成为斗争的重点也使得他成了审判的对象,而随着他的被审视身份的形成,我的主体性地位也得以凸显。我曾以一个老朋友的身份给他关切,尽管冯前看似不领情,但在这话语与沉默的交谈中,对比出了两人的迥异之处。而“我”对冯前的劝告也使“我”这一旁观者得以第一次实现真正的“在场”。此时的“我”和冯前也已成为被剥夺话语权的被审判的对象,但冯前依然是冯前,他以其所尊奉的升官要诀“

一、紧跟第一书记;

二、对于第一书记的话,要能举一反三”为准的,积极寻求自我尴尬身份的突围。

“每逢批评我的时候,造反派长叫他作重点发言。”总之,冯前时刻抓住机遇,并发挥个人所具有的煽动才能,实现自我身份的逆转。他的成为“系主任”,表明他重新夺回了属于自己的审判权,而“我”的主题地位的隐匿也使我依旧退场为一个被改造的对象。“运动期间,大家像掉在水里。你按我一下,我按你一下,是免不掉的。”冯前以此重新找回自己的定位。

纵观全文,小说始终以“我”这个配角的视角不断建构起冯前的身份。这使得一方面,冯前成为被“我”这一主题审视的对象,但同时,我们又共同成为隐含其后的文革时期当权者的审视对象,而在,读者的“期待视野”又紧跟任务发展线索。这样,在主人公、权力者、读者的三重审视与被审视的结构框架中,通过“大风派”“有才干”可以飞黄腾达等画外音的补充叙述,冯前的身份便被赋予了多义性。这就类似于鲁迅的《孔乙己》,在《孔乙己》中,读者、隐含作者、叙述者任务的三者之间是构成了“看/被砍”的叙述模式。而这篇小说也正是在这种审视与被审视的构建中,冯前完成了其身份的“建构——消解——再建构”的过程。

结构主义叙事学认为,一个叙事性文学作品,从平衡起步,然后出现不平衡,经过努力再到平衡,这样不断转换所完成的全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叙事。《冯前》中冯前的身份建构随着大时代的洪流而不断发生变化,但历史的工作总是进行着大浪淘沙的工作,什么样的时代孕育什么样的人。而对于文本来说,一个文本能否成为经典,或者说能否为人所接受,就在于其对于社会的价值实现中。冯前的典型意义在于,它揭示了文革时期的共同文化心理:一种处于政治狂欢话语下的“集体无意识”,个人吧“无所作为”的迎合权力话语作为一种求得生存的途径,由此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所形成的求生哲学:永远给自己留下后路。

同时,当我们以一种期待来回顾文本时,我们发现,文本带给我们的又是一种敞开的结尾。小说最后并未具体说明冯前的最终结局,而只是以几句间断的评语作结,他所建构的身份成为一个远离“华语中心”的背景,我们可以说作者是有意为之。尹瑟尔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具有多重空白的“召唤结构”,召唤我们对其进行不断解读。或许这也可以看做是作者对其结尾采取敞开式结构的真正用心。历史总是要靠后人来评说,冯前的身份也需要我们来建构。

评语:总体来说,第一次写出这样的程度还是不错的。对于评论的结构,把我也是可以的,也知道各个切入点,但是存在的问题还是不少,比如:这篇文章对于建构实际上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体系,前面对于文章的内容描述过于多了,即是对于建构工作的准备工作太多了,以至于对于身份的真正的建构没有很好的展开。不过切入点,还有评论的语言都是不错的。对于整篇文章的布局还是要再考虑下。字数的控制也得精简。

小说评论的写作论文 第3篇

其实,从广义上讲,技术化从小说诞生始便出现了。任何小说,作者都要或多或少考虑到叙事的技巧,即便是说书艺人的舞台表演,他也要时时忖度听众的胃口,吸引听众是他的首要任务。所以才出现埋伏笔,抖包袱,情节的曲折回环等等。西方一开始流行的所谓最贴近最真实描摹生活的“自然主义”,其描摹本身也是一种技巧。因此,我们只能说,伴随文学的发展,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或可称技术手段)越来越丰富,丰富到一定程度,副产品也多了起来。其中之一便是过分强调怎么写,上世纪90年代小说文体的众声喧哗是实验性质的,到了新世纪虽然回归写实成为主流,可在写实这一亩三分地,又衍生出向影视叙事靠拢的技术写实派。这种所谓的技术写实,也是基于写实,但往往会迁就读者的阅读观感,不仅将故事写得离奇曲折,还采用了大量影视技法。比如我们所熟知的蒙太奇,王朔在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某些小说中就用得很多。影视技法该不该用,这本不是什么问题,时代发展了,小说的形式完全可以是多元化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是以形式为主,还是以内容或思想的深度为主。相信谁都会选择后者。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小说内容都适合影视叙事这种套路呢?或者说,小说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所要表现的生命体认和人文关怀到底要不要趋向影视叙事才能解决?如果要,那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就够了?

可以说,上述的困惑,已经有许多人探讨过。我这里只想说明自己的观点:小说就是小说,无论你采用多少表现手法或技术手段,都应服务于小说的内核,即小说的思想内容。影视技法的确在某些时候能为小说增色,但它绝不能成为负累,乃至割裂或破坏小说文本。

回到苏二花的小说《秘密》,她的写作指向其实很明确,那就是深藏于主人公内心的,对关怀、温暖这类属于普通人庸常幸福的向往。作者给她取名为“爱美”,大概也正是此意。可是爱“美”,却不一定能得到“美”,经过九年的漂泊流浪,历经侮辱和复仇的煎熬,她才从幼稚走向了成熟,最终回归家庭,得到了期盼已久的幸福。那么在这九年里,又发生了什么呢?与母亲吵架—离家出走—被胡哥奸污—寻机复仇—胡哥因火并而丧命—返回当年离开的城市。这其中又岔开一些旁枝,如遭强奸后与诊所小陈的邂逅及情感纠葛。还有为报复未施援手的出租车司机王长禄,而对他的女儿下手,在下手的出租车上又被正义感极强的司机高伟阻拦……

明线是复仇,暗线是秘密。秘密是在复仇的过程中逐渐清晰和被主人公愈来愈强烈地意识到的。

第一次是爱美坐在楼顶的天台向下俯视,目睹歹徒残忍地杀害抱着婴孩的母亲,而父亲则发疯一样亲吻安抚孩子时的可怜与无助。这个事件既加深了爱美对世界的仇视和疏离,又让她隐约感受到亲情的可贵。第二次是长期跟踪的王长禄接回女儿后,一家人由争吵背叛走向正常温馨的轨道。王长禄懦弱猥琐的形象也随之改观,“逐渐像模像样起来”,并且有了“像模像样的尊严”。这时候,爱美的内心虽有所触动,但终因复仇心切,一闪即逝。第三次是高伟阻止爱美行凶后,爱美下意识地跟踪高伟,看到高伟一家其乐融融的场面时,爱美顿时“脸红心跳”,她久已被仇恨吞噬殆尽的初心,一下子复活了,对生活的看法也开始变得温情起来,接纳小陈便是极明显的转变。第四次则是小陈不顾自己有伤,给爱美包扎处理伤口,让她在感动之余初尝爱情的美好。不过,这些都只是量上的积累,远没有彻底扭转爱美对生活的态度。胡哥存在一天,她心上的伤口,就一天无法愈合。当胡哥阴差阳错被同道杀害后,她才从胡哥空洞洞的眼里发现了这个一直以来似有似无却始终无法确认的秘密。那就是一个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在这一点上,复仇者和被复仇者殊途同归。

苏二花这样做,其实就是想要表达这样一个看似平常却是许多人都难以企及的生活目标。为此,她在小说中糅合了现今商业电影中多种吸睛元素,比如未婚先孕、单亲、强奸、凶杀、偷情、复仇、黑社会等。无疑,这些向影视剧致敬的情节片段,再加上极富镜头感的桥段剪辑,让小说的故事讲述变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有时候在阅读过程中甚至会被叙述本身所迷惑,仿佛在观看一部商业大片。这样一种幻觉的出现,有赖于作者纯熟的技术化处理方式。但也正是由于这种技术先行的特征过于明显,读完全篇后,反而给人一种拥塞堆砌之感,虽不能用极端的“拼凑”二字来形容,但也相差不远。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这么说,要知道“拼凑”这个词是很重的,可能毁掉作者继续写作的信心。我倒不这么认为。对于苏二花来讲,我相信她是希望改变以前的风格(如前面所提到的那种极具乡土味道的慢节奏的叙事),而找到一条新路。其实路子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只不过在寻求用纯净的书面语言表现一个她不是很熟悉的生存领域时,出现了少许的偏差。这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对影视叙述元素和创作技法的借鉴过多,多了就显生硬,不够灵活。导致小说表面上炫酷无比,内容上却略输了深度和力度。这方面恰恰是作者在以后的写作中应该注意和思考的地方。

当然,《秘密》这篇小说也有值得称道之处。我最欣赏处有三,其一是开头爱美和母亲分道扬镳的过程,刻画得极其老到。其二是爱美去洗浴中心当服务员,寻机杀死胡哥的两次惊心动魄的经历。其三就是前面所说的,秘密在爱美心中由隐到显的情节铺垫和爱美自身的微妙心理变化。从中也可看到作者扎实的写作功底。如果将这几部分分开来写,完全可以独立成篇,而且每一篇都会是很精彩的小说。但可惜的是,当它们衔接起来,再开枝散叶、旁逸斜出后,就多少有堆砌拼凑之嫌了。我想之所以会这样,应该与作者未能掌握小说技术化的界限有关。

在这方面,我倒是有几句多余的话。当今评判小说的标准,早已悄然向戏剧化、类型化转移。很多人不再关注小说的内涵和审美趣味,也不再为纯粹的小说写作呐喊助威,而是将目光集中到了故事本身,故事讲得是否精彩,是否离奇,成了判断小说优劣的唯一标准或主要标准,这需要值得高度警惕。

责任编辑 王国伟

追求新闻评论写作的新、巧、雅 第4篇

关键词:新闻评论,写作规范,特性

2010年和2011年的2月, 由大连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高连仲、《时代商报》总编辑薛百成、《辽沈晚报》常务副总编辑徐晓民、辽宁师范大学教授于冰和笔者等组成的评委会对《半岛晨报》2009和2010年度新闻奖的候选作品进行评选。年度评论奖的最终获奖名单是:一等奖《不同凡响的“15个10分钟”》 (2009年度) 和《好人郭明义:靠近你, 温暖我》 (2010年度) 。本文结合两次年度新闻评论奖的获奖情况, 谈谈如何实现优秀新闻评论的写作。

明确对新闻评论特性与写作规范的理解。新闻评论具有自己的特性, 其中, 突出的是“三性”——新闻性、政治性和群众性。新闻性要求新闻评论突出现实的针对性, 针对社会热点、焦点、现实的问题, 做出最直接有力的回应, 帮助我们认识社会现象、梳理社会认知、澄清错误认识, 反应速度快, 发表的时机恰当;政治性要求作者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勇于对有政治意义的问题发言, 从思想、政治、理论高度分析问题;群众性则要求面向广大受众, 选题上关心广大群众的呼声、观点上敢于替人民说话、语言上要反映老百姓的喜闻乐见, 吸引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

新闻评论相对于事实报道的优势在于:更为深刻, 信息的层次深、说道理有智慧, 反映的是隐藏在事实背后的规律、原则;更为明确, 评论的意见直接明了, 直抒胸臆, 态度明朗;更为独特, 追求个性化, 包含个人的感情、见解、看法, 有个人特点, 不求同, 但求异, 提供个人独特的视角;概括性强, 作为一种意见信息, 评论以讲道理为主, 观点比较抽象, 具有宏观性。

新闻评论的特性决定了其具有自己的一套写作规范。人民日报高级编辑刘国昌曾作过系统总结。概括起来, 有以下一些规范与要求, 即“新、快、实、短、深、雅、情、曲、巧、题”。“新”即读者看评论主要看所论的观点是不是有新意, “意在笔先”, 着力捕捉新意是每个写手必下的工夫。如果是别人已谈过, 或者即便同一题目换了个角度再说, 仍了无新意, 读者还是不愿意看, 言别人之未言是新闻评论写作的第一要义。“快”即新闻评论要讲时效性, 为新闻事实而配发的评论如果不快, 就会失去它的应有效用。“实”即评论离不开事实, 无论是“就事论理”, 还是“以理论事”, 都必须以事实为依托展开论述。所采用的事实一定要经得起检验推敲, 要实实在在, 不能搞“假空”。“短”即新闻评论作为报刊文体, 一般都是“千字文”, 短, 是新闻评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它不同于理论文章。只要把事讲清、把理说透, 足矣!“深”即评论的力量在于以理服人, 一定要将道理讲透、讲深, 要仔细地分析“为什么”、“怎么办”, 给人一点启迪。“雅”即新闻评论也要强调文采。读者读文, 固然要看其中的观点、道理, 但议论风生、文采斐然的评论, 更为人们所喜欢。“情”即“笔尖常带感情”, 情感充沛、爱憎分明是写好评论的一个基本点。讲道理当然要理直气壮, 但也需娓娓道来, 动之以情。评论靠逻辑的力量感染人, 但写得有情有味更能增加它的感染力。“曲”即“文似看山不喜平”, 好评论从不平铺直叙。千字文的评论, 五六个自然段, 做到“曲”不易。先讲什么, 后讲什么;设点问句, 起点波澜……以求“曲径通幽”之效。“巧”即评论角度巧、切入巧、行文巧、布局巧等。“巧”, 才能收“既出其不意, 又在情理之中”之妙。“巧”如同“曲”一样, 是一个较高的要求, 但要写出叫得响的评论, 必须朝着这个标准努力。“题”即题目, 看报看题, 已是时下的一个趋势。标题不吸引人, 文章就没人看, 也就失去了它的作用。因此写评论要花很大心思琢磨一下标题。评论标题不像消息、通讯的标题那样繁杂, 基本是一行题;简洁、鲜明、准确、有文采, 吸引人, 是其基本要求。以上十个方面, 是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规范, 掌握了这些, 才能将评论文章写合格、写好。

获奖作品的得奖理由:新、巧与雅。结合上述理解与规范, 本文重点谈论其中的三个方面:新、巧、雅。《半岛晨报》2009年度新闻评论奖一等奖的作品———《不同凡响的“15个10分钟”》。这篇评论依据的事实是:2009年7月15日, 在大连市委召开的某个会上, 主持会议的市委书记夏德仁对汇报工作的15位“一把手”提出了“每人限时10分钟”的要求, 要求发言者提纲挈领, 言必有中。基于这一事实, 经报社领导授意, 作者以大连市委书记夏德仁提倡“开短会”为由头, 写出了倡导讲实效、捞干货的扎实会风的新闻评论。此篇胜出的理由在于“新”。通常的会议新闻评论, 从哪个角度切入更有新意, 不落俗套, 是个难题;如何使文章“滴水见太阳”, 分寸得当, 言辞得体, 更不简单。作者很好地处理了这两个难题, 着力创新评论的角度与言辞, 通过手中的笔搭起了政府与人民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 在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 坚定信心, 保增长的关键时刻, 及时的新闻评论起到了宣传、组织和鼓动的巨大作用。较之以往的会议评论, 此篇评论更及时、更靠近一线、更生动感人、更平民化。在题目的拟定上, 作者也着实下了一番工夫, 将短会实质与宣传要义一语中的, 文章力求短而精、深而透。文章7月26日见报后, 于7月31日被《大连日报》1版转载, 几经修改, 于12月14日刊登在《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栏目。随后, 12月16日被《辽宁日报》2版“振兴论坛”转载。细细数来, 这篇不过1500字的短评, 获得了最优、最大的社会效应。

《最牛的维修工牛的是信用》获得《半岛晨报》2009年度评论奖二等奖。这则新闻评论依据的事实是《半岛晨报》的一则社会新闻, 描述了一个破产企业的维修工坚持了十几年的维修任务。中国的牛人很多, 自从重庆的“最牛钉子户”引起广泛关注后, 民间的牛人评比就一直没有间断过。这些牛人反映的大多是一些蓄积已久的矛盾冲突。此篇胜出的理由在于“巧”。作者写作的角度巧。选择小角度, 从一件小事入手, 主题集中, 通常会起到由小见大、窥斑见豹的效果。这篇评论正是从这样一件小事入手, 试图揭示目前中国最为紧缺的“信用”问题。同时也昭示了一些小人物的价值观, 他们的信念同样是这个社会的进步力量。在评论的行文、布局上, 作者也体现出巧的特征。作者开篇采用了传统的评书模式“引”, 将读者带入到悬念、跌宕的情节中, 引人入胜;然后, 作者开始议论, “议”是从这件事提出作者的看法;接着, 作者开始联想, 刘国珍完全有资格竞争“史上最牛维修工”;最后是“结”, 作者水到渠成, 得出了自己的结论:“牛”是一种态度, 一种境界。最“牛”维修工, 其实就“牛”在了信用上。当下, 不少企业还不知信用为何物, 也许什么时候明白了信用的真谛, 什么时候才会有真正的牛牌子!这篇评论采用的是“引、议、联、结”的结构, 层次分明, 环环相扣, 水到渠成, 说理明确。

《我是传奇》和《让子弹飞》分获2009、2010年度评论奖三等奖。作者在第一时间为纪念迈克尔·杰克逊特刊和娱乐周刊创作了这两篇新闻评论。这两篇胜出的理由在于“雅”。评论追求感情色彩与文学色彩的高度统一, 追求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文动人的效果。《我是传奇》中, 作者以感伤而优美的文字怀念这位世界乐坛的传奇人物, 言论中不仅提到其生平, 更提到其宿命, 为这位天才之死作出了客观公正同时不乏感喟的悼念;《让子弹飞》中, 作者感性与理性兼顾, 读来令人印象深刻。

结语

新闻评论是媒体阐述立场、观点和态度, 影响引导舆论的“旗舰”。进入信息化时代, 其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新闻评论必须树立创新理念, 只有写出鲜明、生动、有力、可读、可信、可用的评论, 才能立足时代, 把握大局, 贴近受众, 析事明理, 阐明观点, 引导舆论, 以凸显媒体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刘国昌:《弄文余墨——评论写作“十字诀”》, 人民网——强国博客, 2009-07-19。

[2].秦殿杰:《新闻评论写作的技巧》, 《新闻三昧》, 2009 (9) 。

[3].黄芝晓:《现代语感与新闻评论》, 《新闻与写作》, 2009 (2) 。

[4].陈昊:《新闻评论的价值取向》, 《记者摇篮》, 2009 (5) 。

小说评论的写作论文 第5篇

(故事纯属虚构)

《生命之水越界行动》

作者:瓦西里孟

2040年,中国接连三年遭遇特别严重的干旱,淡水资源极度匮乏。这引发了国内社会危机和经济危机,国家面临着**的危险。中国政府寄予希望的“从境外引水”的谈判一再受阻。此时,特级飞行员李大水从东北地区调到了西北地区某轰炸机团,驻扎在1号军用机场,任 “信天翁YX-01号”隐形轰炸机中队长。01号系中国空军各项性能均已超过美、俄两国的最先进的四架重型轰炸机之一。探亲期间,他为救坠落山崖的 “艾滋孤儿 ”身受重伤。不久,其父为乡亲们拉 “甜水 ”滚下深山沟身亡。其母因多年饮用受到污染的井水而罹患上肝癌,含悲去世。妻子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其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了变形、扭曲,与他离婚。他的精神几近崩溃,差一点儿发生重大的飞行事故。团党委命令他停飞。他对E国的“贝贝拉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下载了有关该湖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复飞后不久,他终于等到了夜间空投实弹的那一天。李大水驾驶着 “信天翁-01号”轰炸机在飞往戈壁滩靶区的途中,突然改变航向,越过边界,躲过E国雷达的跟踪,以超高速迅速爬升到E国“米—99”战斗机和“飞雕—空对空”导弹奈何不得的高度,将两枚各重12吨的高爆钻地炸弹投到了“贝贝拉湖”陡峭的岩石岸边(其淡水容量占全世界淡水储备量五分之一,曾经是中国的“北海”)。返航途中,飞机上四台发动机全部停车。李大水为了不使“信天翁 ”落入邻国而泄密,借助飞机的滑翔优势飞到了祖国的领空内。然而,在迫降过程中,右侧机翼撞到高压输电线铁塔上断成两截。巨大的惯性使李大水不幸遇难。

“炸湖事件”在国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李大水的遗书说明他的动机:“‘炸湖’不过是对E国强盗逻辑的一个象征性的警告,迫使他们接受一个新的理念,这就是‘面对人类生存的问题,资源应该共享’。”

不久,E国主动提出重开有关 “中国引进‘贝贝拉湖’水的第38次谈判。充满智慧的中国领导人充分利用了这一契机,化解了国内淡水资源匮乏引发的危机。“艾滋孤儿”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县一中,但未被录取。他把李大水留给他的125万元抚恤金分别做了处理后,告别“李大水之墓”,勇敢地走上打工之路,追寻成为“中国飞人”的梦想。作者的话:

人无近忧,必有远虑。国家亦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

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将来一旦遭遇严重的干旱,淡水资源极度匮乏将会引发各种危机,因此,未雨绸缪,早作准备是上上策。

拙作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故事虽是虚构的,但却有着现实背景。相信大家会被感动的。

********************************************************************* 评论

《具有时代精神的佳作》

作者贴着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写,用自己的笔触摸人物心灵、与人物的情感世界对话,张扬英雄身上的精神感召力。小说尊重现实主义写法的高度真实感,注重细节的合理与可靠,注重具体环境中人物性格的塑造,注重通过言行写人的性格和精神世界,让人深为触动。写时代英雄,纪实的、虚构的、诗歌、散文、小说,均应得到发展。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成就伟大事业,需要有伟大的精神。文学的力量让英雄的精神感召力更为真切,英雄叙事激发人们感悟和接近英雄的热情,为当今文学创作提出了不少值得讨论和回应的话题。

英雄是“大写的人”,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思想道德、境界品格等方面 的楷模,他们由于品质优秀、行为超群或无私忘我而令人敬佩。英雄从来就是人类社会中的卓尔不群者,是在一个国家、一个时代里能够作出多数人做不出的许多事情、走在多数人前面许多的人,他们作为先进力量的代表,体现着社会进步的要求,反映着时代发展的本质特征,能激发人们对美好未来的积极追求,能激励人们见贤思齐、积极向善,向来是文学艺术着力表现的题材之一。为英雄写史立传是古今中外文艺史上最悠久、最正宗的传统。正如人类早期把自己的文学创作叫做英雄史诗一样,中国文学为英烈写史的传统同样十分悠久,从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到精忠报国的岳飞,这些故事讲述着英雄们的大义凛然、坚毅执着和大智大勇,表彰着他们保家卫国不屈不挠,为国捐躯在所不辞的业绩,回荡着对国家的忠诚挚爱,反映着对勇气、名誉、气节的誓死捍卫,其投射的精神光芒永久照耀后世。共和国的建立迎来了全新的时代,创造着全新的文学。开启了英雄叙事的新时代,以其对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的艺术化张扬而成为革命文学的经典,为鼓舞和教育人民发挥了积极作用。新时期特别是新世纪以来,英雄叙事弘扬主旋律、体现多样化追求,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形象文本。

我们身处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英雄叙事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弘扬主旋律,体现多样化的要求,是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要求,从电影《郭明义》、《钱学森》热映,到长篇小说《雷锋》反响良好看,社会对英雄叙事有期盼、有需求,发展空间很大。但目前情况看,如下一些矛盾关系的存在,影响和制约着英雄叙事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认真关注和处理。

一是动员与自发关系。长期以来,英雄叙事创作主要靠发动,写英雄模范、反映先进模范分子,经常与配合形势教育、主题宣传联系在一起,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文学实践,上级宣传部门的宣传、倡导与要求,往往成为这类题材创作的直接动因,作家自己主动参与、投入比较少,两者不成比例,是需要扭转的。

二是纪实与虚构关系。目前英雄叙事以报告文学等纪实类作品居多,长篇小说尚不多见。由于多为行政推动,加之强调时效性、纪实性,要求短期内出作品,行政诉求导致这类纪实性作品往往“一窝蜂”出现。纪实写作快捷、直接、及时,便于号召,便于操作,能够立竿见影。长篇小说素有民族精神史诗之誉,在概括生活、彰显价值、刻画心灵等方面具有强大优势,英雄叙事中的长篇小说等文体不应缺位。

三是创作与评论关系。总的来看,写英雄、颂英雄的创作普遍存在发动时热闹、中间冷清,出来乏人关注的现状,由于以动员式、响应式创作为主,就会出现开始时声势浩大,写出来后少人问津、不吸引人的现象,直接影响社会传播和读者接受。

从创作者的主观原因上讲,影响英雄叙事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受“为尊者讳”思维定式的影响。不少英雄叙事是延伸宣传的先入式创 作,大多从英雄无可置疑的完美性出发,不愿触摸真实的英雄,其实英雄是立体的完整的人而非完人,要写心、画魂才能立传才能达到艺术真实。二是过分依赖现成材料。不少英雄叙事是基于事迹材料的生发,不愿创造机会深入挖掘素材、提炼主题。粗枝大叶的积累,匆匆忙忙的写作,导致感染力、可读性弱。三是写法缺乏突破意识。创作者对写好英雄缺乏信心,不主动、不看好,认为写“好人好事”没法超越、突破,切入点单

一、视角单

小说评论的写作论文 第6篇

关键词:贾平凹;长篇乡土小说;现代性评论

现代性评论是针对文学理论领域现代性问题的文学实践,进行现代性评论的文本也多为结合当下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文本。因此,现代性研究实质上是覆盖到当下历史阶段的历史指向的研究;是在现代思想的路径上深入探讨文学的社会功用和自身发展脉络;是剖析被赋予了特定历史环境的现代思想意识形态。

符合现代性评论的文学文本需要有三种特质,即时代特征明显、意识形态展现、社会关照清晰。笔者认为贾平凹的长篇乡土小说完整具备以上三种特质,他的系列小说交叉锁定农村现代化变革的时代,全景式展现一代人的思想意识转变,同时又以悲天悯人的入世情怀关照社会,体现出突出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下文将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分析贾平凹长篇乡土小说。

一、明显的时代特征

农村改革、城乡冲突显然是贾平凹长篇小说一贯以来的重要主题之一,因此其小说也被称之为乡土小说。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往往设定在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当时现代化改革的潮流正裹挟着城乡一同向前,而这其中,相较于城市的改革,乡村面对现代化潮涌显现出更为尖锐的冲突,同时还必然伴随着城乡冲突。围绕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以及城乡冲突,让现代性命题横略中国的乡土大地,俯视生活在其间的农民,舍弃固有的田间耕作,为了更好的生机而四处奔波,有的打工,有的下水,有的盖房,不一而足,但都有着坚韧的品格和美好的憧憬。

或许是由于现代的未来并不如原本想象的如此美好,也或许只是转变的过程才有的阵痛。

二、展现的意识形态

小说是对社会历史的折射,贾平凹长篇乡土小说更是对那个时代的缩影实录。记录社会发生的事件只是表层的形似,只有深度挖掘到一个时代的思想精髓,才能真正实现神似,贾平凹做到了。

在对贾平凹的小说进行现代性评论时,应该关注到他笔下人物在普遍意义上的精神特质,作为社会变革中的一员亲历者,所有人都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面对社会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必然呈现出与之相应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变化。

小说人物身上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都是作者自己的喜乐。作者是要通过小说这种情景化的表述方式,来表达自己深深的生存焦虑感。其具体表现为传统道德观念在商品经济的强烈冲击下没有丝毫还手之力,维系了数千年的精神纽带,仿佛瞬间土崩瓦解,不复存在,商州故土之上,以往熟悉的人情味道以不可辩驳的速度和迹象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幕幕人性丑剧、闹剧一再上演,曾经淳朴干净的故土家园远了,更为悲哀的是,这次一旦远了,必然是再也找不回来。

这种思想观念的打破重塑是每个社会变革时期都必须存在的合理现象和必要过渡,但不行赶上这一次观念迭代的人们,也痛以往每一次被迫身处变革当中的人群一样,不可避免地怅然若失,迷茫无助。在这样的思想意识的深刻映照之下解读现代性命题,才能够看得见真正的人民大众,才能够看得见跳动清晰的文化脉络走向。

三、清晰的社会关照

贾平凹的作品及相关现代性评论给人以一种深重的“入世”感。这里所言的“入世”不仅是指作品本身密切关照现世问题,能够从小说中轻而易举地找到与现实世界相一一对应的焦点问题,也指评论过于沉迷于聚焦到具体的现代化命题。这两者之间是存在因果关系的,正是因为贾氏小说特色鲜明的整体框架和人物安排,便于引导读者和评论者从中发现现实中的影子,也就导致了现代性评论关注命题的趋同性。

现代性评论作为贾平凹长篇小说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一直以来占据着半壁江山。同时又因为小说中过于明确的时代指向性,使得很多评论将批评视角扎堆在小说本身多关照的问题本身上,很难有延展性进展。视角的有限性和后继评论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造成的结果便是问题不断扩大化,如城乡矛盾、新型农民生存、进城者境遇、农村自然环境及人文伦理环境的破坏等出现在农村改革浪潮中的重点问题,只得被一再提及,反复挖掘。

四、结语

作为当今文坛少数几位具有足够社会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贾平凹算得上高产、优产,文学创作涉及范围也相当广泛,但其中以 “商州系列”为代表的长篇乡土小说小说最为经典。作为足踏三秦大地的、土生土长的陕西籍作家,贾平凹有着强烈的乡土归属感和时代使命感,对乡土文学的创作至今从未止步,可见这位已年入花间的作家对故土爱的深沉。

长篇乡土小说是贾平凹的创作主线,从最早的商州系列中的《浮躁》、《商州》、到最具代表性的《秦腔》,再到近年来新近出版的《古炉》、《带灯》,他的乡土小说深深负载着三秦人民的命运变革和时代奋争。对这些文本的现代性评论也应结合文艺学和文学批评理论,从现代性的角度不断进行有意义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孙见喜.《鬼才贾平凹》[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5.

浅谈《之江新语》对评论写作的启示 第7篇

一、评论写作者要自觉“走”评论

评论固然要形诸笔墨, 但评论不能从文字到文字, 特别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评论, 更不能满足于纸上谈兵, 夸夸其谈。现在, 不少评论写作者热衷于“纸上得来”, 有时读来终觉“隔”了一层。《之江新语》来自实践, 选题都是当时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 观点见解也有很多来自实践。这启示我们, 优秀评论和其他新闻作品一样, 也是“走”出来的。在《之江新语》中, 突出表现为重视调查研究。

《之江新语》第一篇的选题就是调查研究, 这和习近平同志历来重视调查研究不无关系。2002年, 到浙江工作后的前两个多月, 他在外调研的时间占工作时间的50%。此后, 他每年至少用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深入基层和部门调研, 只用了一年多时间, 就跑遍了全省11个市和90个县 (市、区) 。《之江新语》“干货”多, 内容上“挤不出水分”, 就得益于“迈开步子, 走出院子, 去车间码头, 到田间地头, 进行实地调研” (《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 。

在调查研究上, 习近平继承了我党的优良传统, 要求调研工作“一定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 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 (《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 。同时, 现代社会的信息量明显增多, 领导干部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 习近平提出要充分发挥各地各部门、社会各界、现代化信息手段的作用 (《调查研究要点面结合》) , 进一步深化发展了调查研究的方法。

二、评论要有自觉的读者意识

作者在写作时, 总有其预定的读者, 也就是作品写给谁看。很多媒体开设评论版面, 评论呈现方兴未艾之势。可是很多作者缺少明确的读者意识, 甚至囿于自说自话, 导致评论角度凌乱, 思路不清, 大大削弱了评论的说服力。《之江新语》的读者意识清晰自觉, 主要定位于领导干部。有了明确的读者定位, 评论才能有坚实的交流基础。

选题都是领导干部关注的。例如, 如何看待政绩, 是每个领导干部都要面对的问题。习近平常常思考这个问题, 他强调领导干部“要甘于做铺垫性的工作”, 反对“不是自己开头的不为” (《要甘于做铺垫之事》) 。从2005年1月10日起, “之江新语”栏目每天1篇, 连续登了5篇关于“三农”的文章。随后, 以“三农”工作为由头, 习近平撰写了《“潜绩”与“显绩”》, 集中阐述了他的看法。“‘潜’是‘显’的基础, ‘显’是‘潜’的结果, 后人的工作总是建立在前人基础之上的, 如果大家都不去做铺路石, 甘于默默无闻地奉献, ‘显绩’就无从谈起, 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他认为“三农”工作, 当然也包括别的很多工作, 要有作为, “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多做埋头苦干的实事, 不求急功近利的‘显绩’, 创造泽被后世的‘潜绩’”。

“一把手”是领导干部中的“关键少数”, 当然也是《之江新语》的重要读者。习近平多次对“一把手”的职责、能力、领导方法等加以论述。“一把手”把方向、抓大事、谋全局, 要“以‘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度和胸襟, 始终把全局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 。在《打好“团结牌”》中, 习近平以拳头比喻领导班子, “‘一把手’只是其中一个指头, 充其量是个‘大拇指’”, 他意味深长地指出, “懂团结是真聪明, 会团结是真本领”。今天读来, 仍觉言之谆谆, 期之切切。

三、评论要自觉追求优良文风

2010年5月, 已经在中央工作的习近平, 在中央党校, 专门讲了改进文风的问题, 为“长、假、空”的不良文风画像, 倡导“短、实、新”的优良文风。在“拿笔杆”、好文风上, 习近平为领导干部, 也为评论写作者做出了榜样。单以《之江新语》论, 在4年多的时间里发表232篇评论, 平均每个月4.7篇, 动笔勤矣。其文风之优良, 也为人称道传诵。

《文风体现作风》专门谈文风问题, 讲得透彻而简约。习近平用郑板桥的一副对联概括怎样锻炼优良文风:“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具体说, “就是要开门见山, 直截了当, 讲完即止, 用尽可能少的篇幅, 把问题说清、说深、说透, 表达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评论写作者不妨常常对照, 在文风上是否做到了这些, 或者还有文中指出的这样那样的弊病:“穿靴戴帽”、空泛议论、堆砌材料、空话连篇、套话成串、“大则全, 小而全”等。

评论写作问题分析 第8篇

有篇言论, 题目是《也说“失去贞操”》。文章一开始就对“贞操”一词做了解释:“所谓‘贞操’是指女性特有的、表现在男女关系上的那种自尊自重的良好品质。它属于道德范畴的概念, 并不属于生理范畴的概念。”第二段又写道:“可是, 一些报纸和杂志上都经常把‘贞操’二字用于这样的场面。一本杂志上写道:深夜, 犯罪分子张某悄悄地伸出了魔爪, 像饿狼似地扑向熟睡的女青年, 用暴力夺去了她的‘贞操’……”

“贞操”一词究竟有哪些含义呢?《辞海》里解释说:“ (1) 坚贞不移的节操; (2) 旧指女子不失身或从一而终的操守”。作者所说的“贞操”是指女性特有的、表现在男女关系上的那种自尊自重的良好品质, 看来是符合《辞海》 (1) 条含义的。但他却忽视了“失身”即“失去贞操”的另一含义。由于对“贞操”一词的理解不全面, 便得出了片面的结论:“如果把一个女青年因受到暴徒的糟踏说成是‘失去了贞操’, 就意味着失去了人格与尊严, 失去了作为一个女人应有的一切。”失身, 毕竟是不幸的, 但并不意味着“失去了人格与尊严”。作者在文章里主要是想提醒人们:“把身遭不幸的女青年说成是‘失去贞操’, 不仅仅是语言上的错误, 更重要的是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后果。”实际上, “失去贞操”的说法并无语言上的错误, 也不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后果。给社会带来不良后果的恰恰是“失身”, 即“不贞”的守旧的传统观念。由于这一传统观念在作怪, “失身”女人才会“失去了作为一个女人应有的一切。”如果该文的题目能体现“破除‘失身’即不贞的传统观念”的意思, 并对此作深入探讨的话, 寓意就开阔的多。

我们权当把《也说“失去贞操”》一文的题目改为《破除“失身”即“不贞”的传统观念》 (这一题目比原来的题目具体一些, 中心论点更明确) , 那么, 它的提纲应该是这样的:

1.总论简要解题, 提出中心论点:在强迫下“失身”即是不守贞操的传统观念应该破除。

2.分论 (1) 以某女子在被迫“失身”后自缢的事例为论据, 论证她的“自尊自爱”。

(2) 以许多女子 (通常用数字) 在这种情况下“失身”后含羞忍辱、身心受到创伤的论据, 论证她们的洁身自好或“从一而终”的操守。

(3) 她们之所以不敢面对现实, 是由于旧的传统观念在作怪, 引证她们和轻浮放荡女人的本质区别。

3.结论向人们发出呼吁:要破除“失身”即不贞的传统观念, 照应开头。

文章的题目和中心论点的提出有密切关系, 有的题目本身可以作为中心论点, 有的题目只是给议论限定范围。如果题目选得不准或选题片面, 就会导致立论的错误。立论指的是确定评论的中心思想或基调。选题确定提出什么问题, 立论则确定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选题大体规定立论的出发点, 而立论则赋予选题以灵魂。《也说“失去贞操”》一文, 就是犯了选题不准而导致立论偏移的错误。

评论选题还存在着题目大而空等问题。题目太大, 中心论点不明确, 论述起来抓不住要领, 内容就空泛肤浅。有篇评论, 题目是《不正之风在哪里?》, 就属于这类。因为在目前条件下, 各行各业都程度不同的存在着各种不正之风, 你究竟要论述哪方面的不正之风?这在一篇几百字的短文里很难说清楚。也就是说, 选题提出的问题, 在文章里解决不了。另一个问题是题目不实。如有一篇评论, 题目是《正视社会》。社会这么大, 你该从哪方面“正视”?在一篇短文里也很难说清。因此, 我们认为评论的题目越具体越实在越好;“具体”了, 主题集中;“实在”了, 立论鲜明, 事就好办。

好的评论题目, 是作者掌握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精神, 了解实际工作情况和群众的思想状况, 经过认真地分析和思考, 然后确定的。在言论编辑中, 我们认为, 好的评论选题, 应该注重一个“新”字、一个“准”字和一个“巧”字。

所谓“新”, 是指选题新, 立论新。选题求新的目标, 是把握时代的脉搏, 抓住事物发展的主流, 想别人想不到的事, 选常人选不出的题, 道他人道不透的理。读之听之让人耳目一新。立论求新, 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的新。邓拓说:一个人每写一篇文章, 总要有自己的见解。要有新的思想、要有新的发现, 在你的文章里要有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具体地说, 就是新思想、新境界。新思想———要求作者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分析现实问题, 得出真知灼见的论断。把新思想与真知灼见直接联系起来。评论的新思想未必都能独树一帜, 但却一定含有精义, 能给人以启发, 能为人解难释疑。未必都是“言人所不能言”的创见, 但一定是彻底明了、彻底消化了的见解, 是“言人之所欲言”的见解。新境界———从特定的背景出发, 使所阐明的思想、观点, 所作的论断、结论具有新的深度, 达到新的境界。这里的关键, 是真正理解所论述的问题的背景。对背景了解得越全面, 理解得越深刻, 就越能抓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 抓住事物的本质或问题的要害, 这样即使讲的是老道理, 由于正对鹄的, 也能给人以新的境界。

例如:2006年11月20日北京电视台“第七日”栏目播出的一篇题为《警惕另一种“回扣”》的杂谈, 题目、立论都比较新。在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斗争中, 人们都把目光“盯”在“利益”上, 而很少注意“精神”方面的不正之风。在这种情况下, 作者提出“人情回扣”也是一种不正之风的论点, 颇有“言人所不能言”的见解。请参阅部分原文:

警惕另一种“回扣”

曾有一段时间, 经济领域刮起一股“回扣”风:甲协助乙做成一笔生意, 乙从所得利润中抽出部分“好处费”送给甲。虽说当事人行事诡秘, 但最终也会露出马脚。

现在某些单位又在流行另一种“回扣”, 我们叫它“人情回扣”。比如说:分房子, 照顾困难群体, 本来是方案里早已确定的, 但某位领导却对分到房的张三说:“我是给你说了话的”。李四最近提前调了一职, 某领导马上对他暗示, “这次调职, 我给你使了很大的劲”。群众得到组织关怀, 本应感谢组织, 但某些领导从中做了手脚, 结果就如公家的钱被用来请客送礼一样, 组织的关怀被少数干部吃了“回扣”, 中饱私囊了。当然, 这种“回扣”是无形的, 很难引起人们的警觉。但恰恰是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行为, 却在每时每刻地损害着党在群众中的威信, 破坏着党的纪律, 脱离着党组织和群众的联系。

所谓“准”, 就是选题要准确, 立论要真实正确, 既符合“上面精神”, 又符合“下情”、“真情”。也就是说, 选题的真实与正确, 表现在它所提出的问题不仅是客观实际中确实存在的, 而且是与主要矛盾 (包括那些不属于主要矛盾的矛盾) , 即党的中心工作和群众的注意力方向一致的。新闻评论的任务不在于探求真理, 而在于宣传真理, 在于运用真理的武器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所以, 立论的真实, 首先是中心思想或基调要副“实”, 即符合事物本来的面目。“论”不副“实”, 是新闻评论立论的大忌。其次, 要注意事物发展的阶段性, 把立足点放在今天, 讲今天的道理, 而不要站在昨天, 也不要站在明天, 讲落后于实际和超前之理。当然, 立足今天, 并不排斥放眼明天, 但主要是讲今天的道理, 这个道理是真理链条上的一环, 决不是说在理论上可以搞实用主义。写新闻评论要有的放矢, 有针对性地进行论述, 切忌空泛议论;讲究科学态度, 重视科学分析, 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 顺理成章地论述问题。这就要把新闻评论的权威建立在理论正确, 方法正确, 态度正确的基础上, 使人读了、听了信服。

所谓“巧”, 是说选题要“小”, 角度要“新”。“小”, 是指在篇幅有限的短文里把某些复杂的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像聚光镜似的聚在一起, 加以论述, 这叫大处着眼, 小处落笔。抓住“牵一发而动全局”的一点来选题, 做到小题目, 大主题;巧题目, 大容量, 给人一种巧不可阶之感, 又有一种巧夺天工之美。要做到这一点, 首要的是角度新。事物是多侧面的, 反映着事物本质的不同方面。所以, 写评论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立论, 选择最能吸引读者和听众的论述角度。

题目选得新, 选得准, 有时还容易做到, 但要选得“巧”就比较难把握。“新”, 主要体现在对某一事物或某些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准”, 则体现在对“上情下意”的正确理解上;而“巧”, 不仅要具备达到“新”、“准”的“条件”, 而且要有“巧夺天工”的技巧。选题巧, 有时靠一个人的智慧是难以实现的, 而更多的时候, 则是靠集体的智慧。因为一个人了解的情况是有限的, 考虑问题也有局限性。因此, 选个“巧”题目还要集思广益。2007年10月25日《郑州晚报》登出的杂谈:《“跑”到何时了》, 听说就是在诸葛亮会上选定的题目。这篇杂谈的题目及立论巧就巧在它把社会上常见的“办事找关系、托熟人、挖门子”等不正之风限在一个“跑”字上, 题目小, 内涵大。原文如下:

“跑”到何时了

星期天遇到同学小王, 好久没见面了, 很是亲热。当问她在忙什么时, 她叹口气道:“唉, ‘跑’啊!”我不解地问她跑什么?她说给她大学毕业的妹妹“跑”工作, 如果不跑, 说不定被“塞”到无人理的地方呢!笔者听罢, 感触颇深。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跑”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得频繁起来, 每当遇到和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 人们总要习惯地问一句:“你‘跑’了没有?”这个“跑”字, 就是找关系、托熟人、挖门子的代名词。要想办成一件事, “不跑”总觉得不放心。之所以有这种现象, 恐怕有三个原因。

一是我们的一些政府职能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要想办成事, 就得通过熟人打通关节。

二是由于长期以来, 我们忽视了廉政、勤政建设, 助长了行业不正之风。一些关键性部门的个别人办事唯亲, “前门”该办的事不给办, 不该办的事, 通过“后门”就能“录取”, 择“关系”而用之。这种事多了, 人们自然对“跑”, 就习以为常。不“跑”在前, 就赶不上趟!

三是由于人们对“跑”的惯性心理, 使—些人对党抓廉政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持淡漠态度, 有些事通过正当渠道可以办成的, 他们也奔走相托, 生怕中途变卦。这样, 无形中就给办事部门造成人为的负担, 其结果是双方受累。

一个人一生需要办多少事啊!如果遇事必“跑”, 跑到何时才算完呢?现在, 党中央下决心惩制腐败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为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而共同努力, 我们相信, 总有一天, 我们办事不用“跑”也能顺利办成的, 而这一天已经离我们不远了。

文学评论写作指要 第9篇

(一) 要研读作品, 找出特色。

一篇文学评论可以全面系统地论述作品的成败得失, 写成洋洋可观的长篇论文;可以取其一点评判作品的瑕瑜优劣, 写成娓娓叙谈的短章随笔;可以专门评论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也可以着重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但是, 一篇评论的容量总是有限的, 不可能面面俱到, 只有抓住作品的特点, 从一个侧面去评论, 才会有特色, 有深度。

(二) 抓住重点, 深入阐发。

中学生写文学评论, 一般评论的对象, 无外乎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和人物形象;也就是说, 不外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因此, 可以分开来说。在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述时, 要顾及全篇, 分清主流和支流, 分清本质和个别现象, 全面、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总的思想倾向;要以作品的实际情况为依据, 让读者觉得评论言之成理, 持之有据, 能口服心服。评论人物形象的重点应放在人物性格特征上, 要分析人物的外貌、语言和行为等特点, 要抓住作品刻画人物的细节, 还应该准确地剖析人物之间的关系, 以显示人物的性格和思想, 让读者充分认识人物形象的本质和社会意义。

(三) 小中见大, 写深写透。

对于中学生来说, 要使评论观点鲜明, 主旨突出, 议题不宜定得太大, 论述的范围不宜开得太宽。评论一部作品, 不要从思想到艺术, 从世界观到创作方法, 都去作全面的论述。可以从一个侧面入手, 评其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一个场面, 一个镜头, 一个细节, 一句话或一支小插曲。总之, 应该抓住使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针对现实中的某一问题, 有感而发, 小题大做, 写出自己的真切体会。这样, 文章就容易做到笔墨集中, 主旨鲜明突出。

(四) 评论为本, 文学为用。

文学评论是论说文的一种体裁, 它既是“评论”, 也是“文学”;因此, 有人叫它作“评论文学”,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就是说, 一篇好的文学评论文章, 它不但应该有正确的论点, 有力的论据, 透辟的见解, 严密的逻辑, 同时还应具有优美的言辞, 生动的形象, 使人一读为快, 从中得到一种艺术享受。

初学写文学评论, 要谨防以下失误:

(一) 防止混淆文体。文学评论和读后感都是针对某一文学作品来写的, 都要适当引述作品, 所以, 二者有共同点。但是, 读后感主要是在读作品的基础上写主观感受, 谈体会, 谈心得, 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打上了很深的主观烙印。文学评论是在研读作品的基础上, 对作品客观存在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作出客观的评论。总之, 读后感写的是一种主观感受, 可以因人而异;文学评论的是一种客观特色, 必须客观实在。

(二) 防止述而不议。文学评论离不开对文学作品的复述和摘引, 但这些都应该建立在对被评论对象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所作的高度的概括和集中, 要体现评论者的观点, 且为评论服务。所以, 写作时应围绕评论中心, 恰到好处地引述或介绍, 力避冗长和枯燥。在引论部分, 只能引述自己将要评论的内容;与自己所评论角度无关的, 不作引述。引述之后, 应立即过渡到自己所要评论的问题上来, 集中所有笔力针对所评对象深入分析。

(三) 防止言过其实。写文学评论, 应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好坏褒贬应客观公正, 既不夸大其辞, 又不主观武断, 要注意辩证分析, 不能轻易就去“扣帽子”, “打棍子”。语言可以严肃, 也可以活泼, 但要注意用词的准确, 掌握语言的分寸。

(四) 防止面面俱到。一种思想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论, 一部作品也可以从不同的侧重点去评价。如, 可以评价作品的思想意义、创作方法、艺术特色、风格流派, 等等。如果是从事文艺评论的职业作家, 固然可以对一部作品或一个作家的全部作品作全面的评价;但对于初学写评论的中学生来说, 只能是在选准一个角度后, 把论题尽可能集中在某一点上, 扣准该点分析评论, 以便突出重点。如果面面俱到, 贪多求全, 就会失之于泛泛而谈, 不痛不痒, 最终把握不住评论的力度和深度。

祝宇, 李朝霞, 教师, 现居湖南岳阳。

摘要:文学评论又叫“文艺评论”, 高中生写文学评论, 可以训练阅读和写作的基本能力, 一般只要求对具体的作品作评论, 评论的重点是作品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本文主要指出写作文学评论应注意的几点要求和要谨防的四种失误。

小说评论的写作论文 第10篇

一、写广播评论要抓住现实问题

广播评论一般都是篇幅较短, 针对一个问题或一种倾向, 及时地发表意见、表达观点, 提倡什么, 反对什么, 态度十分鲜明, 一针见血。

新闻评论姓“新”, 没有新意的评论是令人倒胃口的。在编写过程中, 要坚持不炒“冷饭”, 力求讲出新意。广播评论所以有旺盛的生命力和较强的威力, 主要是它来源于实际生活, 有的放矢, 针对现实中的问题去评论, 而不是空发议论, 也不是拉开架势, 摆出教师爷的姿态, 去专门指责训斥别人, 而应是同听众平等地交谈, 善于从对话中的对象思想实际出发, 摆出问题, 解答问题, 讲清道理, 引起听众的共鸣。为此, 写广播评论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 抓住思想苗头去写

怎样去抓住现实思想苗头去写广播评论, 存在两种不同的态度和做法。有些同志提笔前能深入实际, 调查研究, 掌握第一手材料, 对于一些现象问题能把由来和发展了解得比较清楚。这样在动笔写评论的时候, 才能有明确的目的, 有饱满的热情。因此, 写出的广播评论内容实在, 说理深刻透彻, 语言生动活泼, 富有教育意义。但也有的人浮在上面, 不去细心的摸清现实思想, 仅仅靠听别人的汇报, 靠提供的点滴材料和道听途说的一点情况;更有甚者只凭想当然来写, 缺乏对一些现实思想及产生的原因的研究。这种情况下写出的评论无的放矢, 针对性不强, 讲的道理一般化或简单化, 这样的评论是空洞无力的。

2. 抓住重点去写

广播评论虽然篇幅短小, 但也不能拿起笔来就写。而应当是先接触现实思想和社会问题, 抓住一些思想动向, 也就是抓住重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对要品评的思想问题, 一定要进行分析研究, 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 从现象到本质, 抓住重点进行评论。

在写广播评论中, 对于一些思想动态或现实倾向, 还要注意到不能“挖到篮子里就是菜”, 而要抓准有代表性的问题。

3. 要有针对性地去写

一篇广播评论, 不能同时针对几个问题或几种情况去评论。每篇评论最好是针对一个问题或一种情况, 不能抓住一大堆问题, 面面俱到。如针对性不强, 什么都想写, 其结果是哪个问题都评论得不深不透, 影响广播评论的作用。评论要有较强的针对性, 就是先摸清情况, 把握住问题的分寸尺度。不然, 什么问题都想写, 什么也写不透彻, 影响评论的实际效果。

因此, 在动笔写广播评论前, 就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把上边的精神领会深透, 把调查实例和典型充分加以认识和分析, 并有机地结合好, 才能真正把广播评论的作用发挥好。

二、写广播评论要说理清楚

1. 写广播评论不能就事论事

广播评论短小精悍, 要注意不能就事论事, 而应就事论理, 说理深刻。如果就事论事, 只能从现象到现象, 摆出了一大堆现象, 却掩盖了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源。结果是事摆不开, 理也说不清, 不能使人们从中受到深刻的启迪, 受不到教育, 也收不到评论的效果。要使人们从广播评论中对某一问题或对某一现象有深刻的认识, 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就要把这些问题和现象提到政策或思想认识的高度去分析, 从而使人们能够看到某一问题的发生发展趋势及结果, 使人们认识到某一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或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中, 或因势利导, 促进事物转化, 使某一情况或某一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2. 运用典型材料和典型事例来说理

写广播评论时, 运用好一些典型材料和典型例来说理, 才能使广播评论说服力强, 给人们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为了充分说理, 在选取一些典型事例和事件时, 要善于运用具体材料, 进行比较对照, 把较抽象的道理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使人们易于理解, 深化认识和乐于接受。

3. 结合切身的体会来说理, 结合切身的体会和实践, 把一些感受和体察的情况与写广播评论结合起来,

紧紧联系在一起, 有助于认识问题, 观察事物, 有利于作者与听众的感情交流和起到相互“对话”的作用, 使广播评论语重心长, 亲切感人。

三、写广播评论要注意运用群众语言

广播评论之所以有勃勃生机, 受到听众欢迎, 这与运用群众性语言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广播评论的内容来自群众生活实践, 运用群众语言更能生动活泼, 尖锐泼辣, 使评论有特色, 容易使群众入脑入耳。一定要摒弃那种文绉绉的八股腔调, 多运用群众喜闻乐听的充满活力的丰富语言。评论语言要通俗易懂, 深入浅出, 要寓情于理, 以情感人, 以理服人。

另外, 要善于运用音响这一特殊的广播语言, 选择真正能够表现主题的现场典型音响。广播评论所配的音响, 必须要和整篇文章有机融合, 相得益彰, 音响无需过多, 要少而精。

最后一个问题是怎样才能做活广播评论的标题, 使其概括论题范围、昭示中心论点、表明作者态度, 既言简意赅又生动引人呢?可以转换句式、语气;活用成语、俗语;采用比喻、比拟、借代、双关、对照、连珠等修辞手法。既避免了板着面孔讲道理, 摆脱了枯燥乏味, 又让人愿意听, 听得懂、记得住, 收到一鸣惊人, 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 做活广播评论标题的手法多种多样, 不拘一格, 要围绕主题, 结合内容, 因稿施策, 灵活把握, 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新闻评论写作中的“假想敌”探讨 第11篇

新闻评论是一种说理性较强的文章, 它一般都是针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常见的、具有一定社会舆论的新闻事件。新闻评论要注重讲道理并且对新闻进行评论。写作新闻评论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 对事件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 在分析之后, 要对新闻事件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证, 在这个过程中, 就要利用“假想敌”, 对“假想敌”的特点和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一一进行辩驳。

一、新闻评论写作中“假想敌”的描述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 新闻评论必须要有依据, 不能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新闻评论必须要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有理有据地进行分析描述。为了使新闻评论做到有依据, 就自然而然要在新闻中找出与新闻评论者观点相近或观点不同之处。新闻评论本身并没有好坏对错之分, 但新闻评论却担任着惩恶扬善的重任。在新闻评论写作过程中, 新闻评论者要根据事件本身, 从客观的角度出发, 公平公正地对新闻进行论述。新闻评论者可以从积极角度或消极角度对新闻进行评论, 但无论从哪个角度, 在进行新闻评论写作时都应当给自己树立一个“假想敌”作为自己辩论的反方。这样, 新闻评论者在进行新闻评论时才能全面细致, 才能针锋相对、一针见血, 给新闻评论赋予浓重的辩论色彩。比如关于湖南冷水市同兴派出所一张吐槽民政局给老百姓添麻烦的官方证明这条新闻, 派出所可以开具“无犯罪前科证明”, 但买房也要无犯罪前科无疑是在折腾老百姓。姜春康对于这条新闻的评论“乱开证明能不能别折腾老百姓”就将让开具证明的民政局作为“假想敌”, 阐述了现代社会“办证难”、办事复杂的现状, 矛头直指要求开证明的部门, 并表明了部门应该简化过程、方便百姓的立场。由此可见, “假想敌”在新闻评论写作中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假想敌”, 新闻评论者就很难将观点有理有据、有针对性地表述出来, 新闻评论也将失去色彩、没有说服力。在新闻评论中, 只有给自己树立一个敌对方, 文章才不会空泛无力, 在描述事件时才能使每一点都有依据, 文章也才能够有力度。

二、新闻评论写作中“假想敌”的利用

以上说明了在进行新闻评论写作时, “假想敌”扮演的重要角色、起到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利用“假想敌”就成了新闻评论者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利用好新闻评论写作中的“假想敌”, 就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新闻评论者要做到在进行新闻评论时把自己置身于辩论场中;二是新闻评论者在进行新闻评论时评论者要有战斗的心态。

(一) 新闻评论写作者要把自己置身于辩论场

在新闻评论写作中, 新闻评论者只有把自己置身于辩论场, 才能以一个辩论的心态进行新闻评论, 才能找到“假想敌”。新闻本身并没有优劣好坏之分, 但新闻事件在一定程度上能揭露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一些社会不公现象、一些关于良知道德的问题, 也正是因为新闻能揭露这些现象, 才会引起广大民众的兴趣, 才会引起大众的关注并引发人们思考。新闻评论担任着弘扬中华民族优良品德、引导民众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任。在新闻评论中, 对积极的一面要进行弘扬, 对消极的一面予以抵制和抨击。如果一个新闻评论写作者没有将自己置身于辩论场中, 不能以辩论的心态去进行评论, 其评论就会失去色彩, 也就无法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 更无法引人思考, 无法对社会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因此, 在新闻评论中, 评论者应当与“假想敌”进行辩论, 根据“假想敌”的观点和可能存在的原因进行一一辩驳论证, 将其理由逐一揭露。除此之外, 在抨击“假想敌”的同时, 评论者还要做到对积极的一面进行弘扬, 这样才能写出一条正能量、积极向上的新闻评论, 才能引导大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 写作新闻评论时要有战斗的姿态

新闻评论者将自己置身于辩论场后, 还要时刻以战斗的姿态面对“假想敌”, 不能害怕胆怯, 也不能敷衍了事。新闻评论本身就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战斗、一场积极与消极的战斗, 因此, 评论者务必要保持战斗姿态。评论者只有以战斗的姿态面对“假想敌”时, 才能不“手软”, 新闻评论才能够强劲有力。例如, 在姜春康的“乱开证明能不能别折腾老百姓”的评论中, 姜春康直指“‘开门难、脸难看、事难办’, 是官僚主义作风的典型表现, 老百姓最反感, 因为它真折腾人、真耽误事”, 他的“假想敌”就是那些要求开具证明的部门。如果姜春康没有战斗的姿态, 被那些部门的“要求”等搪塞, 那么他的新闻评论必然不会被大众所接受。正是因为他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以战斗姿态对待他的“假想敌”, 据理力争, 才能客观公正地指出社会中存在的“办证难”的现象, 才能对其进行抨击。同时, 姜春康还主张一切从简, 指出这些部门应该真正为老百姓办事, 这正是对积极一面的鼓励和弘扬。在进行新闻评论时, 树立好“假想敌”, 并且以战斗的姿态面对它, 才能使整篇文章活灵活现, 新闻评论才能打动人心, 也才能起到引领社会正确价值观的作用。

三、结语

新闻评论是通过评论来表明其价值, 弘扬社会积极正能量的一面, 并对社会存在的许多问题进行抨击。在新闻评论写作中, 评论者要学会给自己树立“假想敌”, 将自己置身于辩论场中, 以战斗的姿态面对“假想敌”, 只有这样, 新闻评论才能够一针见血, 才能实现新闻评论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陶富民, 高军, 王腾蛟, 等.面向话题的新闻评论的情感特征选取[J].中文信息学报, 2010, 13 (3) :78-79.

上一篇:进程选择下一篇:务实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