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素养范文

2024-05-18

青少年素养范文(精选12篇)

青少年素养 第1篇

现状扫描:青少年的媒介“沉迷”现象与不良使用习惯

青少年的不良媒介使用习惯、对媒介的过度依赖和沉溺等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英国和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的相关研究报告均显示, 青少年对新媒体表现出的过于“浓厚”的兴趣令人担忧。调查显示, 6%的美国网民有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我国港台地区对中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 中学生中具有网瘾倾向的人数比例超过10%;而中国互联网络研究中心 (CNNIC) 第25次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底,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 而19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就占了40%, 他们使用网络的首要目的是网络游戏。《2007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表明, 青少年玩网络游戏比例高达73.7%, 而且有近三成 (27.1%) 有网瘾倾向。

此外, 青少年沉迷于电视和游戏机的问题也很严重。调查显示, 美国九成2岁以下儿童沉迷于看电视。我国虽然没有明确的调查数字, 但从4亿青少年中约2.5亿因看电视导致近视的数据看, 这个比例应该也很高。美国《普通精神病学文献》报告表明, 过度沉迷于电视和电子游戏的青少年长大后更易患上抑郁症;更让人担忧的是, 媒介的“麻醉”作用不仅让这些沉溺于电视的孩子长期不参加身体锻炼, 还会影响他们将来的智力发育和人格成长, 正在使我们丧失具有独立思考精神和判断能力、行动能力的下一代。 (2)

我国当前青少年媒介接触和使用的问题除了“上瘾”这个典型外, 还存在着媒介暴力、色情内容的困扰, 青少年辨别能力的缺失造成的对媒体“盲从”和模仿的问题, 媒介途径的教育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干扰”甚至“对抗”等, 并业已造成很多社会问题。网络欺骗、赌博、人身攻击、反动言论、犯罪行为以及各种网络垃圾等都可能使青少年受到伤害。一名网络罪犯在法庭上说:“对没有成年人监护的青少年来说, 国际互联网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因此, 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

国外启示:用媒介素养教育应对青少年的媒介使用不当

因为媒介使用不当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 促成了媒介素养教育的独立学科地位。它是20世纪下半叶在欧洲、北美、大洋洲以及拉丁美洲和亚洲部分地区兴起的一种新教学科目。所谓媒介素养教育, 简单地说, 就是指导人们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媒资源, 通过教育培养人们具有健康的媒介鉴别能力和批评能力。其作用在于: (1) 培养学生判断、辨别、区分媒介质量的能力, 自觉远离低劣媒介, 接触优秀媒介———这是当前我国媒介教育的首要任务; (2) 在避免媒介负面作的基础上, 发挥媒介的正向建设作用, 培养学生使用媒介的良好习惯, 使之成为学习、生活的良好工具和帮手; (3) 在前面基础上培养民主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终极目的和根本价值。

媒介素养教育大致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 现已成为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芬兰等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部分中小学的独立课程或英语语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式纳入正规的教育课程;日本、印度、韩国等亚洲国家也结合自身的国情, 开始推广和普及媒介素养教育。 (3) 随着电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介的不断发展, 近年来世界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断发展, 呈现出上升和强化势头。譬如英国, 当前有约三分之二的学校开设有进阶式媒介研究课程, 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学毕业生参加媒介研究学科的中等教育证书考试;德国的媒介素养知识常被放在政治、社会常识和社会研究等课程中讲授, 其师范院校、成人教育机构、宗教团体和社区工作者也经常发表有关媒介素养的演讲和宣传以配合常规教育;新西兰则将媒介素养教育合并在语言课程中讲授;澳大利亚被认为是当代西方最重视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 几乎所有的州都将媒介素养教育列为必修内容;加拿大不仅在大专院校设立多种媒介素养教育项目, 而且全国大部分省份都成立了媒介素养教育协会;连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印度, 媒介素养教育也处在实施试验阶段。

相对而言,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比较落后。虽然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和实践倡导, 但总体水平相对低下, 教育试验尚未实施, 更谈不上成效, 而媒介素养教育的任务却十分繁重和紧迫。因此, 应尽快把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走进课堂、走向普及提上日程。

对策建议:合力打造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大课堂”

第一, 决策层和教育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当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准确把握我国媒介素养问题特殊性的前提下, 研究当前问题, 积极寻找对策, 推动这一思想从理论走向实践。

第二, 采取有步骤的分层试验措施, 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的课堂化、日常化乃至制度化, 在组织大规模的调查研究的同时,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实践, 在摸索中探寻合适的教育途径。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 我国当前的媒介素养教育可分为三个层面。三个层面包括:高等教育层面, 一方面组织大规模的调查研究, 对我国现存的媒介素养问题作深入、系统、全面的研究分析, 同时培养高级媒介素养教育人才、专才, 做好媒介素养教育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工作;中小学教育层面, 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媒介使用心理和习惯, 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和重心, 也是解决当前青少年媒介使用问题的“治本”之举;社会教育层面, 重点是媒介素养教育走进家庭和社区, 将管理和教育结合, 使家长、社会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第三, 在同时关注以上三个层面之外, 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实施可以分四步走:一是问题和对策的研究论证阶段, 由专家、学者、教育管理部门和各级教育机构共同完成;二是制定科学、有效、有序的教学内容和手段, 快速培养教师, 完成教育所需的师资储备;三是推广普及, 通过媒介宣传、组织手段等实施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层面的教育;四是对前期试验的反馈和不断调整, 形成科学、完善的教育机制, 并走向制度化。

第四, 媒介素养教育的合力原则。各种力量之间要达成较高的一致性, 能够通力合作, 而不是相互抵消和“拆台”。这种“合力”包括: (1) 政府和学校的合作。政府重视学校正规教育中媒介素养教育成分, 加大投入、扶植、监管力度, 推进和普及中小学中的媒介素养课程发挥实效。 (2) 政府和社会力量, 主要是和非政府组织的媒介素养教育结构的合作。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 以政策手段和资金扶持等方式对有条件的民间媒介素养教育机构给予鼓励扶持。 (3) 学校和社会力量的结合, 主要是学校教育和民间教育力量之间的相互智力支持和人员合作, 譬如学校外聘教育体制外的专家, 共同组织活动等。 (4) 学校教育和媒体的合作。媒介素养教育包含了媒介素养和教育两重要素, 认识和合理使用媒介是教育目的, 而要达到目的需要运用各种教育手段, 所以媒介素养教育需要谙熟媒介传播规律的媒介专业人士和谙熟教育规律的人士合作, 两者间的合作是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 (5) 其他各种力量之间的合作, 如家庭、社区等。

第五, 针对特殊问题要有专门研究和对策, 树立“通适”教育和“个性”、“特色”教育结合的思路。譬如新媒体时代青少年的网络成“瘾”问题, 学生手机上网对黄赌毒内容的接触等, 都需要有专业队伍、专业化教育应对。

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长期、浩大且复杂的工程, 需要树立“大课堂”观念, 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投入, 并注定会有许多曲折。但无论如何, 教育的目的和方向不是“堵”而是“疏”, 不是为了远离媒介而是为了更好地使用媒介, 不是为了限制青少年的自由成长和培养“单向度”、雷同化的人, 而恰恰是为了培养更具自由、独立思想的现代社会公民。这是媒介素养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注释

1[1]《信息时代, 未成年人难抵信息轰炸》, 《中国教育报》, 2004年12月14日。

2[2]张淑华:《让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走进课堂》, 《郑州日报》, 2009年10月16日, 理论版。

青少年媒体素养现状调研论文 第2篇

1、青少年媒体接触时间安排较为合理

青少年媒体素养的养成与媒体使用时间有直接关系。由于青少年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所以其接触媒体的时间受到了严格的限制。调查显示,60%以上的青少年学生每天阅读报纸和杂志的时间都在10分钟之内,接触广播所用时间更少,有65.25%的青少年学生表示其从来不收听广播。对于接触较多的电视和电脑来看,60.34%的青少年每日收看电视的时间都在30分钟之内,59.08%的青少年每日上网时间也在30分钟之内。时间安排较为合理。

2、青少年媒体接触偏向新型媒体

媒体素养的形成是建立在媒体的接触和使用的基础上。媒体是媒体信息传播的载体,不同的媒体的特质也决定了其传播的内容和方式的不同。媒体可分为传统媒体,以报纸和杂志为代表;新媒体,包括电脑、手机、便携式数码播放器等[7]。本次调查结合广东省青少年的实际情况,主要对青少年接触报纸/杂志、电视、电脑、手机、收音机5种主要媒体的情况进行了解。根据调查结果,在青少年群体中,接触最为频繁的是电脑(38.35%),其次是电视(346%),再者是手机(19.37%)和报纸/杂志(8.46%),最后是收音机(1.36%)。现如今,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积攒了强烈的人气,在对青少年的媒体接触调查中,就证明了这一状况。

3、青少年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新媒体

获取信息是使用媒体的目的之一。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个性化突出、受众选择性增多、表现形式多样、信息发布实时等新特点,具有交互性、全息性、数字化、网络化等优势[7][8]。电脑等新型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力愈渐强大。在此次调查中,受试者的主要信息来源是电视(404%)和电脑(397%),这两大媒体是广东省青少年的主要获取信息的渠道。其次是手机(11.89%),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的利用范围已不再局限于只是一种通讯工具,由于其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也将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再者就是报纸/杂志(9.17%),最后是收音机(0.93%)。新媒体铺天盖地地跑步而来,已逐渐显示出其巨大的潜能发展空间,但青少年由于对媒体资源的认识和利用还很有限,所以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比较倾向于新型媒体。

4青少年最信任的媒体是电视

媒体公信力是媒体影响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媒体知名度和美誉度吻合的产物。媒体公信力的高低决定其舆论影响力的大小[9]。不同性质的媒体在青少年心目中有着不一样的地位。据调查,青少年对报纸/杂志、电视、电脑、手机、收音机的信任程度不同,其中认为最可信的媒体是电视(46、97%),远远大于其他媒体。其次是报纸/杂志(25.20%)和电脑(204%),虽然报纸/杂志的使用频率低于电脑,但是其代表的传统媒体的信任度却是高于电脑这类新型媒体的。其中,青少年对手机媒体的信任度最低,仅有78%的同学们表示信任手机媒体。由此可以看出,新媒体无论是在受欢迎程度还是使用度均高于传统媒体,但是在可信度上,传统媒体并不输于新型媒体。因此,传统媒体任重而道远,更应当正确促进推广青少年的媒体素养教育。

5、青少年对媒体内容偏好以新闻和娱乐为主

不同的青少年有不同的媒体内容偏好,不同的媒体内容对青少年的思想、行为的影响也不同。本研究将青少年媒体接触的内容分为了9类,包括新闻、戏曲、综艺、文化、社科、动画/电视剧、体育、教育和其它。调查发现,青少年对媒体内容偏好以新闻(60.83%)、综艺(56.96%)和动画/电视剧(592%)为主。可以看出青少年目前最关注的信息类别以娱乐为主,当今媒体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都在最大限度的追求娱乐性,海量的娱乐信息必定带有一定程度的消极作用,不合时宜地引导青少年向偶像崇拜或是娱乐消费的方向发展。媒体素养教育更是迫在眉睫,应当正确积极地保护青少年避免走向过度娱乐化[10][11]。

6、青少年在媒体的选择和利用上目的性较强

对待不用种类的媒体,青少年有着不同的接触目的。在课业学习之外,青少年通过利用媒体来获得的效果也是多种多样。本次调查将青少年使用媒体的主要目的分为:娱乐消遣、学习各种知识、消费指导、消磨时间、排除各种压力以及其他。其中比例最高的是娱乐消遣(80.58%),其次是学习各种知识(61.97%)和排除苦闷压力(566%)。青少年在使用媒体的目的上较为明确,在心态方面也较为积极。

各地区青少年媒体素养水平比较分析

1、各地区青少年对媒体认知水平的比较

(1)媒体认知方面。在发放问卷的11个地市中,揭阳市经济发展水平虽然不及广州和深圳等地,但是揭阳市青少年的媒体认知程度最高,平均得分为440795。深圳市经济发展水平虽处于全省前列,但是深圳市青少年媒体认知水平却是11个受试城市中的第十位。韶关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高,但是韶关青少年媒体认知程度却排在受试地区的第二位,平均得分为401389。湛江市青少年对于媒体的感知程度位列受试地区最后,平均得分仅为472513,见表1。

(2)媒体理解方面。在发放问卷的11个地市中,韶关青少年媒体理解能力较其他受试地区较强,平均得分为648611。揭阳市青少年的媒体理解方面的能力依然排在受试地区的前列。但是深圳地区青少年的媒体使用能力依然处于中下水平,平均得分为519784,见表1。

(3)媒体批判方面。在发放问卷的11个地市中,韶关青少年的媒体批判能力也是处于受试地区中的第一位,平均得分为799074。经济发达的深圳地区青少年媒体批判能力处于受试地区的第九位,平均得分为523981。阳江地区青少年媒体批判能力位列受试地区的最后一位,平均得分为455801,见表1。

(4)媒体应用方面。在发放问卷的11个地市中,韶关青少年媒体应用同样处于受试地区第一位,平均得分为969444。揭阳地区的青少年媒体应用方面也表现良好,在受试地区中第二位,如表1所示。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不同受试地区的青少年在媒体认知、媒体理解、媒体批判和媒体应用4个方面的能力水平均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不构成正比发展。由此可知,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直接影响当地青少年的媒体素养水平。

2、广东省青少年的媒体认知、媒体理解、媒体批判、媒体应用的相关性分析

(1)媒体认知能力与媒体使用能力的相关性分析。根据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P值为0.007,见表2,即广东省青少年媒体认知能力和媒体使用能力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广东省青少年媒体认知能力越高其媒体使用水平也越高,反之亦反。

(2)媒体批判能力与媒体认知能力的相关性分析。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P值为0.000009823,见表2,即广东省青少年媒体批判能力与媒体认知能力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广东省青少年媒体批判能力越高其媒体认知能力也越强,反之亦反。

(3)媒体批判能力与媒体使用能力的相关性分析。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P值为0.001193,见表2,即广东省青少年媒体批判能力与媒体使用能力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广东省青少年媒体批判能力越高其媒体使用能力也越强,反之亦反。

(4)媒体应用能力与媒体认知能力的相关性分析。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P值为0.006498,见表2,即广东省青少年媒体应用和媒体认知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广东省青少年掌握的媒体应用越强其媒体认知能力也越强,反之亦反。

(5)媒体应用能力与媒体批判能力的相关性分析。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P值为0.002888,见表2,即广东省青少年媒体应用和媒体批判两者之间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广东省青少年掌握的媒体应用越强其媒体批判能力也越高,反之亦反。

广东省青少年媒体素养水平总体状况

1、青少年媒体认知程度现状分析

广东省青少年在媒体认知方面,总体平均得分为659833。从总体平均得分可以看出,广东省青少年在媒体认知方面,能够懂得媒体的基本知识、媒介组织、媒介作业流程的认识。尤其是广东省青少年媒体接触意识较强,对于新媒体有较强的好奇度,也很乐于使用新媒体与别人沟通。但是在利用媒体来表达自己观点方面表现的较差,而且在排除媒体对于自身判断的干扰方面还有所欠缺。由于青少年本身心智并未完全成熟,他们对于事物的判断能力较成人来讲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对于媒介信息对自身判断力的干扰也难以克服,加之家长、学校等各个方面对于青少年这方面的技能的培养较少,使得青少年容易受到媒介信息的干扰。各题目得分情况见表3。

2、青少年媒体使用及伦理现状分析

广东省青少年在对媒体使用方面,总平均得分为70.54225。从总平均得分情况来看,广东省青少年对媒介使用的基础知识能够大致了解,对于媒体组织的性质的理解题目得分较高。但是对于媒体的商业利益的理解程度较低,同时对于媒体信息的判断能力较差,对一些具有媒体节目背后的内容并不能够完全理解,理解程度不高。之所以产生如此情况是由于青少年使用媒体的基本知识都是自己在接触媒体中慢慢知晓的,没有专人予以教导,那么他们对于媒体使用的知识也只能停留在表层,对媒体背后深层次的知识很难接触到。目前我国关于青少年媒体素养教育的内容还停留在媒体使用方法上,所以由于这方面教育的缺失也是造成以上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各题目得分情况见表4。

3、广东省青少年媒体批判能力现状分析

广东省青少年在媒体批判能力方面,总平均得分为708733。从总体得分情况来看,广东省青少年具有一定程度的对媒介的反思能力,对于媒体基础知识和特性也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在对媒体信息性质的理解方面,得分较高。但是对于媒体信息的制作方面的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并不能够了解媒体制作信息的背景以及信息发布的原则。这与我国媒体素养教育欠缺有一定的原因。目前为止,在我国青少年媒体素养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大家过多关注的是青少年文化方面的教育,并没有系统的教授青少年关于媒体方面的知识。在笔者与青少年接触中也了解到他们对于使用媒体的方式等方面的技能都大多是在自己摸索中得到的,并没有专人给予他们这方面的教导。各题目得分情况见表5。

4、广东省青少年媒体应用能力现状分析

广东省青少年在媒体应用方面的总平均分数为75.48554。能够掌握一定的媒体特性知识,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或者其他方面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媒体。但是在运用媒体进行交流方面分数较低,这与其作息有很大关系。因为青少年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方式大部分是面对面的进行交流。根据调查显示,广东青少年使用媒体的主要动机也是娱乐消遣、排除苦闷和获取知识。那么从这点也对青少年运用媒体进行交流得分较低的原因可见一斑。各题目得分情况见表6。

研究结论与探讨

(1)媒体使用习惯方面。

①青少年的媒体接触类别呈现多样化趋势,电脑和电视是青少年使用最频繁的媒体类别,所占比例分别是346%和38.35%;也是主要的信息来源渠道;

②青少年最信任的媒体是电视,最受欢迎的媒体是电脑,但是对电脑的信任度却低于传统的纸质媒体;

③媒体活动的内容多样化。青少年最感兴趣的信息集中在新闻、综艺和电视剧,他们对媒体娱乐功能的使用超过任何一种功能,信息渠道功能也只能位居其后;

④青少年的媒体接触时间安排较为合理,60%以上的青少年学生每天阅读报纸和杂志的时间都在10分钟之内。平均一天看电视的时间和上网时间都集中在3060分钟以内。

(2)媒体认知方面。青少年能够意识到媒体的重要性,能够懂得媒体的基本知识、基本组织和作业流程,并且对媒体或者媒体信息有较为明确的需求。但是利用媒体表达自我观点的能力比较低,还不能够正确地排除信息带给自身的干扰。

(3)媒体理解方面。同时对媒体信息中事物真实性的判断以及对媒体文本中常出现的刻板印象、价值观、偏见能够做出基本判断,但是在对媒体的商业目的了解不足。

(4)媒体应用方面。青少年基本上了解媒体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掌握一定的媒体特性知识,根据自身的学习或者其他方面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媒体。

青少年公共道德素养缺失的网络溯源 第3篇

关键词:公共道德素养;网络道德;溯源;青少年

D432.62

在现代社会,网络为人们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交往场所和沟通方式,也造就了全新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正如一把双刃剑,网络给青少年带来了海量知识和信息的同时,也会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培养产生突出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到青少年社会公德的培养以及道德行为的抉择困难与失范。

一、网络公共道德素养状况调查分析

首先,调查显示,很大一部分青少年在网络中采取助人行为,具备强烈的是非观念,批评那些不正当的网络行为。在陌生网友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善意的提醒别人,并将自己的经验拿来共享,这都显示出青少年具备一定的公德修养。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在自由、少有约束的虚拟社会中,更多的显示出自身道德修养的欠缺和对陌生人关切的排斥倾向。

其次,青少年网络助人行为的比率是随着助人行为的难易程度而有所变化的。批评网友不正当行为和对新手网友的善意指导有超过一半的人会做。然而在帮助网友查询信息这一问题上,经常帮忙的人数大大下降。究其原因,是因为提醒新手之类的事情,对一个网络熟手来说,很容易就可以做到,而帮助网友查询信息,则有可能要花费他较多的时间,或者影响他的上网进程。因而更多人倾向于“看情况”,从而在“帮”与“不帮”之间游走。

二、网络对青少年公德行为的负面影响

在网络世界里,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交往双方在不知道对方身份的情况下进行交流。而青少年思维活跃,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网络世界中的那些精神垃圾对其负面影响则更为突出。

(一)青少年攻击行为增多。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更有形象逼真的网络游戏,青少年可以任意扮演他想要的社会角色,宣泄因在现实中遭受挫折而引起的不满情绪。同时,网络交往中由于缺乏现实社会的种种道德束缚和评价机制,青少年常常会为一句话或一个观点,轻率地采取攻击行为,欲置对方于死地才肯罢休。久而久之,虚拟世界里的无约束行为方式会悄无声息地浸透到青少年行为习惯中去,使得攻击行为增多。

(二)网络道德感弱化与人际冷漠。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网络办公、学习以及购物等网络化生存。现实存在的各种道德监督、制裁机制,在网络面前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社

会个体在网络中不再顾虑现实中的各种社会舆论、法律制裁等约束,也不用考虑对方的态度感受,仅仅根据自己当时的情境,随心所欲地做出缺乏责任感的言行。而且这种交往方式,使人与人的交往机会大大减小,面对面的交流日渐减少,也使人们之间关系的日益疏远,引起青少年个性缺陷和人际危机。

(三)群体内外的行为矛盾性。网络中的合作现象比较常见,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随意地与人组成不同的群体。在群体内,尤其是在竞赛性团体中,群体内凝聚力强,社会资本密度大,群体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和规则,能迅速建立起信任,相互合作,出色完成任務。但这样的信任与合作仅仅局限在团体内部,对团体外部的个体,则持否定的态度。而且,团体内部的凝聚力越强,其成员对外部其他网民的否定程度越高,可能产生的攻击行为就越多。时间久了,青少年很容易将虚拟世界代替现实世界,用网络中的行为方式来处理实际生活中的事情。这种偏激的小团体思想,很容易使青少年养成狭隘的思维方式。这种狭隘利益观,与同学只知竞争而不知合作,甚至还不惜采取欺骗手段。

三、他律与自律,加强网络公德素养建设

如同现实社会一样,网络世界也同样需要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因此,制定网络法规,加强青少年网络公德建设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

(一)他律——国家法律制度的规范与制约。

鉴于网络世界的现实情况,我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制定了关于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 2001年颁布实施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公约规定: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这“五要五不”的公约,对营造青少年良好的网络环境,具有重要的硬性保障作用。学校应将其公约内容纳入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范畴,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网络法规教育,使其在认知上明确网上行为的可为与不可为。

(二)自律——青少年自身道德修养的生成与提高。

由于网络世界的匿名性,网络法规很难对不正当网络行为的主体进行约束,因而,在网络中的道德自律就显得更为重要。研究证明,个体的道德社会化,最初是由于他律的存在,不得不遵守社会道德规范,逐渐被社会个体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之后,形成道德行为习惯,转化为自律的形式。因而,青少年的社会公德教育,首先使他们了解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中处理公共事务的道德要求,采取各种有效的德育途径,使他们从内心接受并内化完善自己的道德结构,激发道德情感,培养公德行为习惯,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达到道德自律。

加强个人德性的培养,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是促进青少年网络公德习惯形成的关键所在。“自省”、“慎独”是网络伦理良好发展的前提。青少年只有加强公德和私德修养,才能在网络世界中明辨是非,做到不自欺,不欺人,最终促进自身良好网络道德修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戴永明、蒋恩铭.网络伦理与法规[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2] 李玉华、卢黎歌.网络世界与精神家园[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3] 王学风.多元文化社会的学校德育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4] 刘济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5] 徐学英.论青少年网络道德的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4).

[6] 赵启玉.浅谈中专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2).

[7] 曾琼.浅谈中职学生网络道德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5(32).

[8] 王培峰.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的文化溯源[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0(3).

[9] 张世友. “慎独”境界与大学生网络道德品质自我养成[J].重庆学院学报.2003(2).

作者简介:

构筑青少年媒体素养的立体网络 第4篇

青少年的媒体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能力:1.有效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2.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3.对信息进行整合、利用的能力;4.独立思考与批判鉴别的能力;5.参与媒介的能力。其中, 阅读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属于媒体素养的基础培养阶段的内容;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属于媒体素养的提升阶段;而培养上述几种能力的养成, 为青少年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鉴别能力打下了基础, 也为青少年参与媒介提供了可能。

青少年媒体素养的提高, 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与配合。无论是家庭、学校、社区, 或是社会, 都应该对他们进行积极引导, 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媒体素养教育氛围, 构筑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教育网络。

第一, 在家庭里打好青少年媒体素养教育的基础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 也是对青少年进行媒体素养教育最便利、最直接的地方。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家长。家长应该通过多种渠道为青少年建立起基本的“媒体素养”观念。

在家庭的媒体素养教育中, 家长还应当担当起未成年人接收媒体信息的最初的“把关人”。家长应该为孩子指出, 媒体中的哪些信息是对他们有益的, 哪些内容是不适合他们的, 甚至是有害的;哪些媒体青少年可以尝试着多接触, 哪些媒体的使用是应该受到限制的, 等等。对于未成年人来说, 这种带选择性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 能够帮他们树立起最初的信息过滤屏障。

家庭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帮助青少年树立最初的媒体观, 让青少年愿意使用媒体, 并能从中提高阅读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这是我们进行媒体素养教育的第一步。这为将来媒体素养的提升打下基础。

第二, 在校园里提升青少年媒体素养教育

校园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最重要的场所, 也是对学生进行媒体素养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应该最大程度地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 让青少年接受正规的、系统化的媒体素养教育。

学校可以开设与媒体工作相关的拓展课, 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媒体认知能力。为了使媒体素养教育更加系统化, 学校可以通过编写教材, 推出媒体素养校本课程等方式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当青少年在课堂上接触了与媒体素养有关的理论知识后, 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实践活动也很必要。学校可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校刊、校报的制作中, 或者是校园广播台、电视台的工作中, 使他们在实践中更加直观地认识媒体工作。

在实践中, 青少年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 以及与同伴间的交流切磋, 很容易受到启发, 能够较快地成长起来, 媒体素养的提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第三, 到社会上实践青少年媒体素养

在校园里提升媒体素养后, 青少年还需要进一步升华自己的媒体知识和能力。因此, 我们的家长和学校可以利用社会上一些现成的媒体资源, 在实践中磨练青少年的媒体素养。

向媒体投稿, 是青少年参与媒体的最初级的一种方式, 也是加深青少年对媒体认识的重要方式。其可操作性强, 也容易给青少年带来媒介亲近感和成就感。从一名读者变成一名作者, 这个角色的变化需要他们对投稿的栏目及其要求有较深的认识。这个认识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培养青少年的观察与分析的能力。

家长和老师还应该鼓励有志于媒体工作的青少年多参加一些正规的社会媒体组织的青少年活动。如今, 有不少的社会报刊, 特别是一些学生类刊物, 都配备有自己的学生记者团。这些学生记者不仅参与到媒体的一些采访活动中, 而且还能一定程度地参与个别栏目, 甚至版面的编辑工作。

青少年素养 第5篇

看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青少年网络素养公开课个人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青少年网络素养公开课个人观后感1

今天通过学习观看《团团微课:青少年网络素养公开课》第一课,使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网络诈骗方面的知识。

骗子通过校园贷款,中奖短信,打折活动,免费游戏,扫码领红包等诈骗手段,使同学们防不胜防。他们针对学生虚荣心强、贪便宜、单纯等心理特点,实施各种网络诈骗伎俩。

我们作为还未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应该加强学习,有效提高自己的安全防护意识和知识,学会自我保护。做到不轻信中奖信息,不点击陌生网站,不扫描未知二维码,不随意连接公共WiFi,在正规购物平台消费,从正规手机商店下载APP,定期查杀电脑和手机病毒,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使用高强度账号密码并定期修改。除此之外,还要杜绝提前消费和奢侈消费,将精力更多地放在学习上,充分利用大学时光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远离校园诈骗和金融借贷。

最后,如果真的遇上诈骗或陷入借贷陷阱,也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家人和老师,同时报警,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青少年网络素养公开课个人观后感2

现在,网络的行骗手段是越来越高明了。他们充分的利用了人们的内心所需,进行各种骗术。尤其是大学生。大学生大都是已经满了18岁的.学生,而他们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赚钱,尽量少用父母的钱。这些都在自己长大后开始明白,然后她们便开始各种寻求赚钱的方法,现在普遍的便是网上的淘宝刷信誉了。而如果不是在自己亲自经历后,是不会相信这些是骗钱的一种手段,方法。

网络无处不在。但是,网络一旦被坏人利用,麻烦可就大了。时代发展,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新科技、新事物吸引着学生们的眼球。如今校园贷成为了校园“高利贷”。很多的学生有着贷款需求,却并不具备认清借贷、规避风险的能力。校园贷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部分还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无需任何担保、无需任何资质,只需要提供身份证和个人信息。一些不规范的借贷平台,就抓住了大学生的这一弱点,降低贷款门槛、隐瞒资费标准、诱导过度消费,使他们陷入借贷陷阱,拆东墙补西墙,在泥淖中难以自拔陷入“连环陷阱”过度消费。校园贷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不仅给借贷人自身带来困扰,也会给借贷人家庭造成严重影响。正确对待校园贷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盲目攀比、过度消费的思想。遇事多思考,切勿盲目相信他人。希望大家远离校园贷,树立正确消费观。

除了校园贷款还有其他网络风险需要我们时刻警惕。例如:短信通知我中奖了,骗子使用伪基站冒充银行或移动运营商,发送的链接都是钓鱼网站;这个商品好便宜,可能是商家恶意吸费,其实商品质量并不好;扫描二维码就有红包领,恶意二维码里有木马病毒,红包只有几毛钱但坏人却盯上了你绑定的账号等等。

为了维护网络安全,我们要做到提升自己的网络安全意识并呼吁大家做到保卫网络安全,为生活提升安全性。

青少年网络素养公开课个人观后感3

如今时代是互联网时代,网络不仅仅为人们提供了信息交流的平台,同时在人们的工作和学习中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近年来,一些犯罪分子频繁利用手机、电话和互联网实施电信欺骗犯罪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给群众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为了让我们也提高一些警惕性,所以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开学反诈第一课》。课程讲述了几个实际的电话诈骗案件。所以无论犯罪分子如何花言巧语、危言恐吓,我们只要记住“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不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遇到不明白的事不要急于做决定,要先和家人联系、沟通,如有疑问直接拨打110进行咨询或报警,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确保自己的财产安全!我希望大家能提高警惕,擦亮自己的眼晴,明辨是非。

为了防范网络诈骗事件的发生呢?首先应当提高我们的网络技术,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合法利用网络的便利性,让网络成为我们的好帮手。其次应当克制自己,不让自己过于沉迷于网络。

青少年素养 第6篇

2013年9月,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镇初三学生杨某,因涉嫌在网络上发表不实言论引发群众聚集事件被刑事拘留,后经公安机关研究,依法撤销刑事案件,对杨某予以从轻处罚。2013年12月14日,一名学生实名举报安徽临泉民警补办户口索贿。随后,当地公安局官微通报称:经调查举报属实,决定对涉事民警予以辞退……

随着微博、博客、播客等自媒体平台在互联网上的兴起,它们在青少年群体中也被越来越广泛使用,并逐渐成为青少年意见表达、情绪抒发的重要渠道。不时见诸新闻报道的上述类似事件引发了各方专家学者对网络时代司法制度、公民权利等话题的热烈讨论,同时也再次提醒社会关注当前以微信、微博、博客、播客等新媒介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如何引导青少年参与媒介使用、合理表达意见诉求已成为当下素质教育迫切需要探讨的新课题。

一、自媒体——青少年成长的媒介新环境

(一)自媒体的定义与特点

关于“自媒体”的定义学界有很多种表述,简言之,自媒体即大众用以发布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的载体,如目前最为流行的微信、微博、博客、播客(视频网站)、论坛、BBS、网络社区等[1]。

对比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基于互联网的自媒体最为突出的特点在于打破了以往专业媒体传播者(记者)或机构垄断信息发布渠道的模式,使广大传统意义上的 “受众”拥有自己的信息发布平台,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普通民众和传统媒介传播者同等的权力。除了模糊“传者”和“受众”的概念,自媒体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开放性、及时性。微博、博客、社交网站等自媒体平台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注册申请就可以在网络上发布文字、音乐、图片、视频等信息,创建属于自己的“媒体”,进入门槛低,操作运作简单,开放性强。同时,随着手机上网技术的兴起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基于手机的自媒体平台能使信息发布更加及时快捷。

2.交互性、高效性。自媒体用户通过建立好友、朋友圈等社交网络,不但可以评论他人发表的信息,同时可以转发或转载信息,信息经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小团体放射至更大的传播区域,达到高效传播的效果。

3.非专业性、复杂性。由于大部分的自媒体用户未经过专业的媒体知识和技能训练,自媒体传播的信息和传统主流媒体相比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加之目前自媒体平台未建立内容准入标准,缺乏传统媒体严格的“把关人”制度,自媒体的传播内容往往凭借个人志趣进行表达,信息经常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成为滋生假新闻和谣言的温床[2]。

(二)青少年自媒体使用现状分析

大众媒介通常被称为是“没有围墙的学校”,是青少年了解世界、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第二课堂”,而基于互联网的自媒体平台的出现,为青少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认知空间。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13年6月发布的《第 3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其中24.5%是20岁以下的青少年[3]。随着3G技术的成熟和平板电脑、手机等上网终端走入普通家庭,对于新事物有着较强接受能力的青少年已成为自媒体的主要用户,利用微信、微博、博客等平台记录见闻、分享心情、结交朋友俨然成为当今大多数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显示,10岁至19岁的微博用户为8216.3万,占总用户数的26.54%[4]。

自媒体的出现不仅为青少年带来了全新的获取信息和社会交往的平台,它最为深刻的影响在于赋予了青少年更为充分和自由的媒介话语权。传统媒体时代,青少年的媒介参与和自由表达受到很大限制,只有少数的“少年精英”能在成人设立的媒体平台按照成人设计的媒介形式表达和展现自我,难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表达意见。而自媒体的出现无疑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发声”渠道和传播平台,大大激发了青少年的媒介参与热情。青少年网民对“互联网是我发表意见的主要渠道”的认同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网民的年龄越小,通过网络渠道表达意见的意愿越强,有四成多的中小学生将网络作为其发表意见的主要渠道[5]。青少年通过博客和日志空间等记录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仅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其发布的信息在网络空间产生共鸣,也有利于青少年提升个人价值感[6]。

然而,自媒体传播的模式和内容对青少年的成长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隐患。首先,网络时代庞大的信息量和高速的信息流逐渐使人们对媒介信息形成扫描式的浏览,特别是随着自媒体内容的“微”化,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媒介平台发布的信息日趋简短和“碎片化”,容易导致青少年习惯于一扫而过的“浅阅读”而缺乏对信息全方位的认识和深度的思考,如不加以引导则容易丧失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7]。其次,自媒体的运作基于互联网,同样具有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和隐匿性,容易诱使青少年在使用自媒体发布信息的过程中淡化道德主体意识和法律意识,出现编纂、造谣或是挑战道德底线的信息表达。同时,自媒体的实时互动性也容易使青少年产生依赖和沉迷。再次,如前文所说自媒体缺乏内容准入标准和把关人,自媒体平台上传播的内容不乏虚假、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而基于手机的自媒体平台能使青少年更加容易接触不良信息,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一些虚假信息、犯罪骗局甚至危及青少年生命安全。

二、自媒体视域下的媒介素养教育

当代青少年是自媒体的主要用户群体,如何让自媒体充分发挥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影响,如何引导青少年应对自媒体带来的负面冲击,已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课题。

(一)自媒体视域下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

对于媒介素养的定义,不少学者认为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 (Centre for Media Literacy)给出的定义较为全面,即媒介素养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 (Ability to choose)、理解能力 (Ability to understand)、质疑能力 (Ability to question)、评估能力(Ability to evaluate)、创造和生产能力(Ability to create and produce)以及理性的回应能力(Ability to respond thoughtfully)[8]。媒介素养教育即是培养人们对媒体信息进行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创造和生产、理性回应能力的教育。

(二)自媒体视域下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

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媒介使用的本身,而是通过媒介素养教育让使用者得到自我发展。在媒介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虽然自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青少年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但自媒体成为青少年自我表达和社会参与新平台的意义应当被肯定。随着媒介参与和运用越来越成为现代公民的重要素质,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应坚持 “让青少年参与新媒介运用与体验并做出自己的决断”的“超越保护主义”[9],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正确引导青少年利用自媒体来展示自己、发展自己。

(三)自媒体视域下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卜卫是我国较早开始研究媒介素养教育的学者之一,他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作了细化:第一,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第二,学习判断媒介讯息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第四,了解如何有效利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10]。英国媒介教育学者David Buckham也曾指出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更多地将重点放在“如何使媒体更为有效地帮助孩子完成社会化的准备” [11]。

从传统的报纸、电视到如今的互联网、手机,虽然媒介形态和技术不断更新变化,但对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创造和生产、理性回应的反应是共通的,而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变化则在于针对新媒介的出现相应强调某些能力的培养。结合自媒体的传播模式和特点,以及自媒体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培养对媒介信息的“创造和生产能力”、“理性回应能力”是“自媒体”时代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应当重点强调的内容。

三、自媒体视域下媒介素养教育的路径探讨

随着开放、互动、实时的自媒体传播模式逐渐成为未来媒介发展的方向,对于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需要相应突出新的重点。虽然较多学者呼吁在中小学阶段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但目前国内尚未有统一开设的课程和教材。因此,本文探讨的自媒体视域下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路径将结合现有中小学课程。

(一)媒介素养教育和信息技术课程的结合

由于互联网的兴起与渗透,除各类基于网络的自媒体平台,不少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也纷纷开设网络版,因此,对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基本操作是现代社会媒介参与的基本技能,也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

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传授的主要是计算机基本原理、文字编辑等软件操作、网络基本知识和方法等基础知识。在此之上,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适当引入对基于网络的传统和自媒体平台的介绍,引导学生通过直观的浏览认识各种媒体,了解其差异,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体验。对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需强调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和互联网使用技能的提升,在讲授视频制作、网站制作等较高技术要求的内容中强化学生的媒介“创造和生产能力”。同时,在讲授计算机和互联网相关的文化、道德和法律问题时,引入对网络媒体平台尤其是自媒体平台相关问题的介绍和案例分析(如低俗网络恶搞、杜撰造谣等恶意行为),加强学生在使用网络媒体平台时的道德和法律意识,并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对虚假不良信息提高警惕。

(二)媒介素养教育和语文课程的结合

有学者认为,“媒介素养是一种具有综合意义的语文素质和能力”,“对媒介信息的获取、分析、传播和利用的能力,是语文素养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12]。因此,很多已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倡导将媒介教育与语文课程整合,这样既推进了语文课程的改革,也达到了媒介素养教育本身的目标。如目前英、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已经倾向于从如下6个维度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13]:

媒介素养教育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需在语文课程中开展媒介识读教育和媒介参与教育。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加入对不同媒介文本(如报纸新闻、电视广告或博客文章)的讲解,解读媒介信息背后所潜藏的表达意图和价值倾向,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判断和分析媒介文本所传递的信息,逐步培养一种理性和批判的媒介识读态度,增强对有害信息的辨别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指导学生模仿媒介文本进行合理合法的内容创作,并利用媒体平台尤其是自媒体进行发布和交流,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也能使其对媒介参与有更为直观的认识,最终形成既能运用技术又能表达丰富内涵的媒介“创造和生产能力”。另外,语文课标中对学生阅读材料的推荐和要求,可促进学生亲近印刷文本,阅读长篇文章和著作。通过对文学名著的深度阅读和媒体信息的浅浏览相结合,既能锻炼思维能力又能使学生及时快速地获取其感兴趣的信息。

(三)媒介素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如前文所述,随着自媒体平台的兴起,青少年的媒介接触和参与不断丰富,而随之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不良信息的侵害、对微博微信的沉溺等往往涉及心理问题,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加以辅导,以更好地培养青少年对媒介信息的“理性回应能力”。

浅谈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培养 第7篇

当今时代的发展离不开信息的自由流动, 世界正在被一股巨大的浪潮所冲击, 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全新的社会。传媒作为影响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力量, 虽然只是一条支流, 却越来越显现出决定性的力量。大众媒体带来的流行文化和新兴价值观几乎无处不在, 为受众提供着丰富的文化享受和多元思考, 这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分析

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正确的判断和评估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 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而媒介素养教育, 则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 通过这种教育, 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 参与社会发展。

媒介素养教育之重要性已无需赘述。我们应当从不同角度去构建有效策略, 充分调动青少年的积极性, 鼓励他们以怀疑、批判的精神审视传媒信息, 以互动的情绪把握好其繁华的律动。同时, 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需要共同承担起责任, 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保护伞, 使青少年学会延伸媒介和利用媒介。

二、在媒介包围下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1. 电视追星———理想我的投射与现实我的肯定。

青少年期是人们热烈的寻求可以信仰的人和观念的时期, 这一时期, 个体自我意识开始出现分化, 原有的自我同一性遭到破坏、分裂, 出现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问题。电视媒体是我国影响力、传播力最大的媒体, 截至2007年底, 我国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6%, 借助电视强有力的煽动性和情绪效果, 媒体制造出一个又一个时代偶像, 集金钱、美貌、成功和名誉于一身, 是大千世界中芸芸众生理想和目标的化身, 这种光环效应弱化了青少年的批判思维能力, 面对光鲜闪耀的明星, 难以进行理性的判断和把握, 缺乏适度的审美辨别力。

2. 网络迷失———难以有效实现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的角色转换。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使他们获得了丰富的信息, 一部分能帮助和强化他们对学校教育的理解, 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信息与学校教育的正面影响是相互抵触的, 这就导致中学生产生怀疑心理。青少年已具备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是相当有限的, 他们很难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有效地整合信息, 合理而准确地选择和认同某一社会价值观念, 他们对媒介现象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 对媒介知识的学习尚处于自我判断的阶段, 往往会沉迷于构建虚拟世界, 导致其知识结构乃至思维方式被同化, 迷失于网络的虚拟美好, 当虚拟的美好与现实生活发生冲突时, 有的人不免会迷惘, 会对现实生活不满甚至失望, 从而使正在形成中的个人信仰体系发生混乱。

三、在媒介包围下青少年心理问题解决的策略

1. 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到素质教育范围之中, 建立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

教育部门可以考虑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到素质教育的范围之中, 建立一套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在学校教育中导入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是培养学生媒介素养最科学的方法之一, 应当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设计不同的媒介素养课程, 注重阶梯化养成训练。

2. 科学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活动。

重视和加强校园舆论传播媒体和文化设施的建设, 发挥校园媒体得天独厚的优势, 利用各种媒介形式和手段宣传现代化的媒介知识、技能和观念, 营造媒介素养教育的氛围。同时可以以传媒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为依托, 到中小学讲授媒介素养课程, 这样既强化了实践经验, 又让中学生接受媒介素养教育, 强化媒介素养教育的效果。

3. 健全媒介素养教育网络, 合理引导青少年与社会互动。

青少年素养 第8篇

这一系列现象表明, 我国青少年深受社会不良流行文化的影响, 普遍缺乏基本的网络媒介素养知识。所以, 研究特点、寻找途径、确定方法, 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网络媒介文化的特征及其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

1.网络的虚拟性与青少年“生活世界”的混淆

生活世界是指人生活所牵涉到的种种事物的总和, 包含着人和世界的所有实践关系, 是人对经验的认知、理解以及反映, 是人生存的环境和交往的基础。正如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所说:“生活世界的概念首先是作为理解过程的关系而引入进来的。进行交往活动的主体始终是在生活世界范围内相互理解的。他们的生活世界是由或多或少分散的, 但总是固定的、确实的背景构成。”[2]互联网的出现极大丰富了生活世界的内涵, 相应的, 人们接触与理解世界的方法与途径也有了全新的意义。网络已成为人类生活世界不可或缺少的部分, 网络所构成的生活空间及基于网络的社会交往已被学者认为是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生活的世界”原本就包含虚拟生活与现实生活两个组成部分, 互联网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否定生活世界的内涵, 而是将虚拟生活及其方式显性化。

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认为, “此在”的存在即“与他人共在”。与之相似, 当互联网作为现实和虚拟交互界面和场域时, 在虚拟生活中“此在”的存在是“在网络中与他人共在”。与此同时, 网络也使得生活世界的现实性与虚拟性发生明显的对峙, 这种对峙不仅凸显了两种生活的分歧, 同时也加强了两种生活的连接。恰当的连接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自己, 将“现实生活中的我”与“虚拟生活中的我”进行对比, 从而达到视界的、精神的、人格上的融合。

连接结果的另一个极端就是现实与虚拟的混淆。在这种情境下, 虚拟的“此在”被赋予了与现实中的“此在”相同的意义, 自我与游戏、现实与仿真的界限轻松地被混淆。现实可能仅仅是桌面上众多窗口中的一个, 而且并不是最好的那一个。在这样的虚拟情境中, 无数的无用信息以各种形式形成了众多注意力短时停留的驻点, 这些驻点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注意力的链条, 它会使得人类追求虚拟的欲望得到极大的满足, 也会令现实中的“此在”一步步远离预先制定的目标。

2.网络信息形态的视觉化与青少年语言文字能力的退化

网络环境中, 阅读内容的信息形态具有强烈的视觉化特征。到处充满了生动、直观的画面和丰富多彩的图像。这些非语言符号可以成为信息形态的主体, 而使语言符号被简化为附庸与注释。信息形态的视觉化拉近了内容与受众的距离。例如, 原作的复制品可以被大量制作, 并凭借网络强大的传播功能传递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信息形态的视觉化将信息从高度抽象的语言文字中剥离出来, 以生动、直观的影像来代替, 这种视觉化的形象与其所指的情境和事物具有直观上的高度相似, 受众对信息的接收直接通过视觉感受便能完成。[4]

这些不断闪现的视觉信息充斥了网络领域并延伸至现实世界。正处于语言学习期与逻辑思维发展期的青少年会渐渐习惯于面对不连贯的形象信息洪流, 而缺乏共同的语言与词汇来诠释、交流这些形象。片段的画面、图像与资料碎片会逐渐掩盖青少年的无知, 而其最直接的表现是青少年中普遍存在语言表达能力降低以及提笔忘字的现象。

3.网络趋同化的选择与青少年个性的丧失

在传统的阅读行为中, 阅读的内容、时间、广度、深度、角度都与个人的情况密切相关, 在阅读行为的各个环节都显现出鲜明的个性化特征。[3]而在网络媒介的阅读行为中, 阅读主体虽然看似具有自主选择权, 但是在阅读的内容、阅读方式以及由阅读行为产生的特定团体文化等方面却呈现出严重的同一化趋势, 阅读主体个性化特征也随着这一趋势逐渐消失。

在网络生活中, 文化产品的种类与数量是以往任何时代所不能比拟的。在虚拟空间中, 人们仅仅通过键盘、鼠标就可以迅速地在不同的界面与任务间切换。人们不仅可以选择内容、空间以及交流的方式, 甚至可以重新界定自己的身份与特征。

网络看似为每个阅读主体提供了充分自主的选择可能性, 但网络以及以网络为载体的信息与相关文化都是根源于高度发展的商品社会的消费文化, 所有的文化产品都植根于同一价值观体系, 都具有同样的审美标准。因此, 在这种基于消费文化的网络所提供的虚假的选择权的情境下, 无论阅读主体怎样选择, 最终选择的都是同一标准生产出的具有同样内涵、同样趣味的产品。即使在选择后的阅读过程中, 阅读者的阅读速度、阅读方式、阅读反应也不可避免地被操控。在看似自由轻松的选择下, 缺少主体意识的青少年似乎了解了一切, 但所有的选择都是在操纵者的引导下, 按照预先的设定从一个兴趣节点到另一个兴趣节点, 从一个主题到另一个主题, 没有一样东西是在自己认知结构的基础上, 通过辨证的思考与丰富的想象获得的, 其结果必然是青少年阅读主体日益趋同化的选择和个性的消解与丧失。

4.网络的浅阅读行为与青少年想象力、创造力的消解

不同于使用印刷媒体, 网络中的受众更加倾向于浅阅读:阅读行为具有一定的功利性, 或为了工作或为了考试, 选择相应的阅读内容。过度的功利性阅读不利于阅读主体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阅读主体主要进行简单的点击浏览, 悖离了传统印刷媒体阅读中对话交流的机制。阅读主体在阅读过程中为了快速获取信息, 会采用速读等方法, 虽然高效地获取了信息, 但是摒弃了对细节的追求与阅读过程的思考。阅读的内容中会大量地出现图片、图像、视频等视觉形式, 而零散的文字只是作为说明。这使得阅读主体与阅读内容之间的距离感消失, 阅读主体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变得无关紧要。在这种浅阅读行为中, 青少年会快速地阅读、交流, 信息的占有与交换成为了主要目的。其阅读内容、阅读方式在应对信息爆炸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肤浅化、庸俗化, 使本应得到锻炼与发展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受到严重的压制, 直至消融。

网络媒介丰富了人类生活世界的内涵, 赋予了人类接触与理解世界的新途径与方法。但是, 其过度的、无节制的甚至别有用心的使用, 对于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 却又缺乏基本媒介素养的青少年负面影响极大。青少年所处的学校教育期能够为媒介素养教育提供最好的环境。所以, 在这段黄金期内, 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应当形成合力, 为提升青少年的网络媒介素养而不懈地努力。

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提升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

网络媒介素养是指受众面对网络媒体信息时, 所具有的理解能力、选择能力、管理能力、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理性的反应能力。对青少年进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其认识网络媒介及其特征, 能够具有健康的网络行为, 建设性地使用网络资源, 利用网络资源完善自我, 并参与社会建设。

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避免以下极端倾向: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简单化, 仅仅理解为网络基本概念与网络操作技能的教学, 这种倾向并没有触及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过度强调对媒体的责难与挑剔, 这种倾向会加深媒介与受众间的鸿沟, 带来的是受众对媒体的否定与远离, 而不是理性地看待与使用。我们提倡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是“意识教育”、“认知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

“意识教育”就是要大众认识到网络媒介素养的重要性, 了解自己的网络媒介素养水平, 能够主动思考自己的网络行为, 意识到自己使用网络媒介时具有相应的权利与义务, 能够主动地参与监督、管理与建设网络媒介。只有大众的网络媒介素养意识提高了, 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地开展。

“认知教育”是要使青少年建立系统的网络媒介知识体系, 能够对网络媒介的性质、规律和功能有深刻的认识, 具备对网络媒介建设性使用的能力。具体包括网络媒介信息的编码与解码规则, 网络媒介产品的制作流程, 网络媒介的经营方式, 对网络媒介信息的搜索、筛选、评估、组织和使用的方法等。与此同时, 应注重加强青少年文化素养教育, 鼓励青少年多读书、多写作、勤思考、常实践, 尽可能地降低过度使用网络带来的诸如文字书写能力退化、文字阅读能力降低、想象力与创造力消解等负面影响。

“道德教育”是要提高青少年的网络媒介道德水平, 使其能够批判地看待网络媒介信息, 提高对网络媒介中负面信息的免疫力。进行“道德教育”, 首先要使青少年具备独立的媒介见解, 能够科学、理性地看待形形色色的网络流行文化、网络时尚, 并解读其背后的本质。同时, 要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鼓励青少年尊崇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中有时代意义的价值观与美德, 追求高尚、正直的人格, 能够从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中汲取对自己及社会有益的部分。

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行动, 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 不能仅仅依靠个别学校试点, 而是要动员全社会力量深入开展, 由宏观的国家政策引导、制度规范, 到具体学校课程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教材开发, 使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从自发走向自为。

参考文献

[1]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1, (7) .

[2]张秉福.海德格尔基本本体论思想探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07, (1) .

[3]赵维森.视觉文化时代人类阅读行为之嬗变[J].学术论坛, 2003, (3) .

浅析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 第9篇

关键词:互联网,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

在全球信息化浪潮推动下, 伴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 一种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体正在飞速发展。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 预计到2008年, 中国上网用户将超过美国, 成为全球第一互联网用户群。上网用户中, 青少年是主体, 其中21~25岁的青年人占79.2%, 网民的平均年龄为27岁。而另一项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共青团中央宣传部课题2000年的调查也显示, 有8.9%的青少年表示自己是网迷, “经常上网”;表示“偶尔上网”的青少年为21.9%, 两项合计已有30.8%的青少年进入互联网世界。如果加上19.7%的青少年“准备上网”, 未来可能上网的青少年将达到50.5%。值得注意的是, 有高达38.9%的青少年表示“想上网, 但没有条件”。这表明, 随着青少年经济条件的逐步改善, 上网后备军的数量是极其可观的, 青少年作为一个庞大的网络使用群体, 其数量和速度都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在享受着网络给他们带来巨大快乐和进步的同时, 一些网络的负面影响也显现了出来:道德失范、沉迷网游、网上交友不慎……都成了阻挠青少年自身发展的巨大绊脚石, 许多老师、家长都对此感到忧心忡忡。媒介素养教育此时也适时地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一、“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

媒体素养教育的概念起源于1930年的欧洲, 国内外学者大都赞同英国媒介素养教育专家大卫·帕金翰 (David Buckingham) 的观点, 认为英国文学批评家F.R.利维斯 (F.R.Leavis) 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汤普森 (Denys Thompson) 1933年所著的《文化与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 (Culture and Environment:The Training of Critic a l Awa re ne s s) 是媒介素养教育的起点。

要想对媒介素养教育有一定的了解, 必须对媒介素养这一概念有一定的把握。美国传媒素养研究中心认为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而英国专家大卫帕金翰则指出媒介素养指“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虽然上述概念在表达方式上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 但它们一般都认可传媒素养是建立在对传媒及传媒信息认知基础上的一种能力。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教育。其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于1999年维也纳“媒介与数字时代的教育”国际会议上提出的定义获得了最普遍的赞同。该会议认为, 媒介素养教育:涉及所有传播媒介, 包括以任何一种科技发布的印刷文字和图像、声音、静止的和活动的影像;使人们对社会中所使用的传播媒介及其运作方式有所理解, 使人们在使用这些媒介与他人交流时掌握技能;确保人们学会———如何去分析、批判性反思并创作媒介文本;如何去鉴别媒介文本的来源, 政治、社会、商业以及 (或) 其文化利益, 还有语境;如何去挑选适当的媒介以对目标受众传播其讯息或故事;如何从接收和创作两方面来掌握并要求使用媒介。

总的来说, 在当今日益发达的高速化信息社会里, 大众传媒这只无形的手越来越作用于大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生活在各种媒介信息的海洋当中。如何做到在其中自由遨游, 得心应手, 媒介素养教育是不可缺失的一环。媒介素养教育一再强调“一个具有媒体素养的个人, 不是被动地接收媒介讯息, 而是能自生活文化 (culture) 、政治、经济等因素, 以及媒介讯息背后隐藏的意识型态、掌控权、广告等因素间, 发展出自主性的解读”, 而这正是能够解决很多网络负面问题的关键。

二、网络媒体特点与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

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媒体, 既是对传统媒体的一种继承, 又有属于其自身的许多新鲜特点, 一般来说, 它的传播路径较之以前的媒体形式更为开放与复杂, 传播更新速度极快, 时效性很强, 内容极其丰富。交互性也是非常显著的特点之一, 可使传统的新闻传播由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传播, 由大众化趋向于个性化, 提供一种开放的双向信息交流方式, 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可以直接自由交流。超文本和多媒体更是令网络媒体的表达方式日趋多样,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全世界范围内检索保存信息。

正是基于以上这些特点, 青少年一方面可以开阔视野, 了解更多的未知领域, 掌握大量的需求信息, 还可以借助广阔虚拟空间, 广泛展开对外的人际交流。同时互联网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也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个性培养, 而一旦掌握了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 青少年的学业也可以从中获益。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网络具有开放性和平等性的特征, 它以其超形象化、超综合性的特征使青少年习惯于放弃思考、追问本质的思维方式, 将诱导青少年用“看”的思维方式来认知世界, 而排斥“想”的方式。而这种思辨精神的缺乏正是媒介素养教育主要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重视培养青少年掌握运用媒介能力的基础上, 提高他们对媒体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也至关重要。

三、开展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在网络时代的信息洪流中, 青少年如何分辨信息的价值、辨识生活的方向, 不迷乱、不盲从, 除了理性和坚守, 他们还需要一根扶手和拐杖———媒介素养教育。那么如何将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与青少年的生活学习实践结合起来, 笔者认为可以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入手, 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培养媒介素养的环境:

1. 与学校教育相融合

从长远上来讲, 媒介素养教育应该考虑进入学校课程的规划中, 或在有关学科中增加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成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这在欧美一些国家已经实现, 我国也应加快这方面的研究和准备工作, 尽快创造条件实现, 这是信息社会未成年人启蒙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应开展对媒介素养教育的专任教师的培训, 并推动教师媒介素养的普及工作。

2. 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青少年媒介素养的提高, 同样离不开家庭教育的熏陶和父母的培养。因此家长作为这一环的重要成员, 同样也应对他们进行传媒教育, 提高他们使用媒介的理性水平和参与度……这样才能让家长来开发、带动、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

3. 与社会教育相契合

让媒介素养教育进入学生的课内外活动, 作为青少年素质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学校、媒体和社区组织应该大力合作, 通过系统地普及、讲解和讨论关于媒体的知识, 通过组织相关普及媒体素养知识的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了解媒介的有关知识, 对媒介的内容和运作方式进行评价, 培养他们对媒介的鉴别力。当前, 国家应成立相应的专门机构, 鼓励相关的公益性组织和社团, 对我国青少年和媒介的关系现状展开调查和研究, 引进和借鉴其他国家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和成果,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宣传活动, 使公众了解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打好基础, 着手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工程。

美国媒介素养学者波特 (W.James Potter) 在他的《媒介素养》 (Media Literacy) 一书中打了个比方:“媒介传播效果对人的影响就像天气对人的影响一样, 它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且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无论气象局如何先进, 它也控制不了天气的变化。然而个人却能有效地控制天气对身体的影响。”处于现实社会的青少年们无法不融入到这个信息时代的大潮中去, 应对挑战而不是逃避挑战才是正确的选择。通过进行相关的媒介素养教育, 进一步提高青少年受众的媒体应用、识读和思辨能力, 是有可能避免或减低由此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的。这需要包括青少年自身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一起努力, 这样才有可能把美好的设想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张玲, 徐雯.媒介素养教育初识[J].媒介研究, 2004 (3) .

[2]张冠文, 于健.浅论媒介素养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月刊, 2003 (13) .

青少年科技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10篇

1 开展青少年科技素养评价的意义

1.1 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科技人才,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 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不可或缺的因素。在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 我国为了能够紧跟发达国家的科技发展步伐, 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并将其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之一。而科教兴国归根到底是取决于青少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因此, 开展青少年科技素养评价, 正是顺应科教兴国的发展潮流, 发挥其在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中的导向功能, 引领师生树立现代化科技素质教育观念, 明确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观和质量观, 激励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不断创新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内容和方法, 增强科技素质教育实效, 培养大批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少年科技人才, 以促进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最终使科教兴国战略得以有效落实, 实现全民族科技素质有效提升。

1.2 有利于完善科普教育体系, 深入改革科普教育

青少年科技素质培养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科普教育体系, 由目标体系、组织体系、保障体系、教学体系、评价体系五个子体系组成。当前, 各学校开展青少年科技素质培养都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问题, 即目标体系不明确, 不能体现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目标;组织体系不严紧, 各部门职责不清晰, 难以协调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工作;保障体系不完备, 缺乏相应政策和相关经费的支持等;教学体系 (科技理论教学、科技实践教学、课外科技活动) 不紧凑, 不足以调动师生们参与的积极性;评价体系科学性欠缺, 以往的青少年科技素质评价体系多是机械套用全民科学素质测评模式, 并没有真正根据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内涵来给予全面、客观、准确、系统的评价。上述问题的出现, 究其原因, 可归结为科普教育体系尚未完善。开展青少年科技素质评价, 能够明确科普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不足, 从而能够及时总结经验, 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补救。这样无疑有利于科普教育机制的完善, 以及科普教育改革的深入。

1.3 有利于改善育人环境, 加强科技素质教育

为适应当今科技时代发展趋势, 世界各国, 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都极为重视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 培养高水平的青少年科技人才已成为各国科普教育长远发展的重要目标。近年来, 尽管各学校在改善育人环境、加强科普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是在青少年科技素质培养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挑战。如科技素质教育模式的统一抑制了青少年学生个性化发展;机械地灌输科技知识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对青少年学生科技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学内容与青少年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 学生难以现学现用;科学的评价模式欠缺, 科普教育工作者难以清楚了解青少年学生科技素质的实际水平;等等。这既不利于育人环境的改善, 也严重地降低了青少年学生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开展青少年科技素质评价, 通过科学的指标体系客观地评价青少年学生的科技素质, 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相互比较。这样既有助于青少年学生准确了解自身的科技素质状况, 取长补短;又可驱策学生为提高自身科技素质而进行相互切磋, 交流学识。这将极大地改善育人环境, 提高科技素质培养效能, 使科技素质教育得以加强。

2 青少年科技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2.1 哲学理论

哲学是对获得的知识、经验进行批判吸收, 进而将其组织并系统化的科学, 它构成任一学科的基础理论体系, 可作为所有学科的理论基础。将哲学的思想、观念、方法运用于青少年科技素养评价, 就是青少年科技素养评价的哲学理论基础。作为应经济全球化需求而出现的一种青少年人才科技水平衡量方式, 青少年科技素养评价最基础的职能就是度量青少年学生的科技素养水平。因此, 从青少年科技素养评价职能抽象出来的青少年科技素养评价本质包含着深度的监察思想, 而监察思想源自于哲学中对人的本性的认识。著名思想家荀子的“性恶论”认为, 人内在的动力难以督促自己遵守规则、履行义务, 因此提倡法律制度等外力因素来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 而监察正好是对人进行监督和管制的有效措施。国外尤其是西方的监察制度也正因对人性恶有正确的认识, 才得以有今天的发展。此外, 哲学作为反映一切事物普遍规律的基础科学, 对各学科发展在理论上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也为青少年科技素养评价提供了辩证、唯物评价思想和方法。

2.2 系统管理理论

系统管理理论指的是运用系统理论的原理、方法、范畴, 全面研究分析某个组织系统的管理过程, 并运用系统管理方法管理该组织系统的管理学理论。根据系统管理理论, 对青少年科技素养开展评价工作的过程是人们创造的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各个子系统组成的评价系统, 它同国家经济水平、科技水平、教育水平之间存在着动态的相互作用关系, 并且有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反馈机制, 能根据反馈结果不断进行自我调节, 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环境和科普教育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青少年科技素养评价系统作为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 其发展既受自身内部各个因素的影响, 还要受到其他外部因素的作用。所以青少年科技素质的评价不仅要考虑内部各因素, 即青少年学生接受科技培养后所具备的科技意识、科技知识、科技能力等, 还要考虑外部因素, 如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等。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应重视影响青少年科技素质发展的内外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系统、全面、准确地反映青少年自身科技素质真实水平。

2.3 核心能力理论

核心能力理论是一种把能力作为分析工具, 以此来分析本质及绩效, 强调核心能力对绩效的决定性作用, 主张通过培养核心能力来创造竞争优势, 最终达到改进绩效的经济学理论。如今各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少年人才科技素养核心能力的竞争上。一个国家能否保持科技竞争优势及形成持久的科技竞争力, 主要取决于青少年人才科技素养核心能力的形成和保持。所以根据核心能力理论, 在构建青少年科技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时, 要考虑反映科技核心能力的形成和保持方面的指标。通过核心能力的评价不仅能全面反映青少年科技素养评价的绩效, 而且还有助于引领科普教育事业向注重培养科技核心能力方面的发展。

3 青少年科技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1 导向性原则

青少年科技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主要目的在于提高青少年科技素养, 培养高层次的青少年科技人才[1]。因此, 体系中各级指标的设置与权重的分配应与素质教育、科普教育相关政策步调一致, 能够充分体现政策的导向作用, 从而规范和引导青少年科技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方向。

3.2 科学性原则

青少年科技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架构的建立、指标的选取、权重的设置务必要以科学理论为依据, 能够合乎科技素养发展的客观规律[1]。同时, 应对青少年科技素养的内涵及内在相互关系作准确、全面分析和具体描述, 避免同级指标间出现重叠, 异级指标间出现交错。还要尽可能使用客观科学的视角来看待评价对象。

3.3 一致性原则

青少年科技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务必要考虑国情, 确保与我国全民科学普及建设的总方针和相关政策保持一致。与此同时, 还要确保与国际科学素质测评方法相适应, 通过评价能准确反映我国青少年科技素养的综合水平及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此外, 构建青少年科技素养评价指标还要充分考虑我国不同地区素质教育发展的差异性, 确保与地区的素质教育发展基础相一致。

3.4 定性定量结合原则

尽管青少年的科技素养具有的表象性及可知性为评价指标量化提供了可能, 但是, 由于青少年科技素养也具有较强的内涵性, 而且评价内容、评价视角的综合性较强, 使到我们对一些指标的量化存在困难。因此, 构建各级评价指标时既要考虑可量化因素, 又要考虑非量化因素, 遵循定性定量结合的原则。

3.5 灵活性原则

青少年科技素养评价是一个内容广泛、因素众多、程序复杂的评价的过程, 不可能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评价标准来衡量青少年所具备的科技素养[2]。青少年科技素养的过程性评价决定了其评价标准不允许是一个僵化的条条框框, 青少年科技素养评价的复杂性也决定了评价结果中有些具体要素是难以预测的。一个评价标准也不可能涵盖众多的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青少年科技素养内容, 因此青少年科技素养评价标准应是灵活的, 为评价者在评价工作开展中对评价标准的具体掌握留下一定的余地。

4 青少年科技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构建我国青少年科技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既要考虑青少年科技素养的内涵与外延, 又要考虑科技素养的共性要求与青少年个性特征[3]。我国青少年科技素养的内涵包括科技意识、科技知识、科技能力、科技道德等内容。青少年科技素养是指青少年了解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拥有科学思想、具备科学技术精神、坚持科学技术发展观, 以及应用它们处理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我国青少年科技素养的外延应从三个方面予以界定:一是局限于青少年, 不涉及非青少年的人群, 而且这里的青少年主要是指大、中、小学的青少年学生;二是仅限于中国的青少年, “中国青少年”为评价对象的范围做出了严格界定, 即为中国而非国外的青少年群体;三是限于科技素养, 不考虑评价对象的文化素养、专业素养等。

综上所述, 评价青少年科技素养的指标体系应包括如表1所示的内容。

摘要:我国现行的公民科学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中缺乏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科技素养评价的专用指标体系。全面、客观的青少年科技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了解青少年科技素养评价的意义, 以哲学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核心能力理论为理论基础, 依照导向性、科学性、一致性、定性定量结合和灵活性等构建原则, 在界定青少年科技素养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进行设置指标。

关键词:青少年,科技素养,评价

参考文献

[1]任磊, 张超, 何薇.中国公民科学素养及其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与分析[J].科学研究, 2013, 31 (7) :983-990.

[2]王晶莹, 张跃, 孟红艳, 等.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纵向比较[J].科技导报, 2013, 31 (33) :68-74.

青少年素养 第11篇

关键词:新社会化媒体;媒介素养;青少年德育;教育管理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e时代的来临,以微博、微信、社交网络等为代表的一类新的社会化媒体工具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青少年群体里日益普及。这类新的社会媒体工具,不仅传播着信息,改变着当代青少年的知识获取和社交渠道,也在改变着其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达2.77亿,占网民总体的42.7%。在青少年中,微博、社交网站、博客、个人空间等社会化媒体的使用率分别达到61.6%、57.7%、71.9%、86.0%。微博、微信、QQ聊天等新社会化媒体工具已经成了广大青少年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青少年网民信任互联网上的信息,对互联网整体信任度高、依赖性强、安全意识较弱,新社会化媒体工具在他们的成长生活中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社会化媒体的迅速普及带来的不仅仅是沟通便捷的好处,随之而来的也有多种网络情绪的交织、多元文化的激发与渗透等问题。与其他新媒体相比,新社会化媒体也具有无可比拟的文化渗透力。受网络暴力内容影响,过去五年,中国青少年犯罪率大幅上升近70%。新社会化媒体对青少年成长有积极的一面,与此同时,部分不良网络文化对当代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及社会媒介素养的培育也造成了巨大影响。

在新社会化媒体纷繁多样的信息文化下,我们需要逐步提高当代青少年的媒介分析与评判力,帮助尚未形成自主意识的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媒介素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也指出,新时期的青少年教育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深入分析并研究新社会化媒体工具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探讨当代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是促进我国当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新社会化媒体的特征与释义

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媒体通常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承载信息的载体,二是储存和传递信息的实体。通过媒体媒介宣传的载体或平台,信息得以传递、传播,人们得以获得外界消息。传统意义的媒体,包括报刊、广播、广告、新闻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新的媒体工具开始兴起,如数字电视、桌面视窗、网络等。这些新的媒体形式建立在新的信息和数字化技术基础上,形式丰富、渠道广泛、覆盖率高,可以为公众的工作、生活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信息,常常被人们称作“新媒体”。新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是 “新媒体”中一类可以为大众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服务与互动交流的“能互动”的媒体形式,如当前社会流行的微博、论坛、社交网络等。

关于新社会化媒体的定义,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统一。Antony Mayfield 将其定义为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中国联通公司王明会认为,社会化媒体是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信息、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是社会化的沟通方式。刘慧芳则认为社会媒体是基于SNS、Blog、MiniBlog、BBS、IM、Email等一系列互联网的传播工具上,由无数个节点根据自己的专业、喜好、价值观等过滤加工后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体。黄锐、付丽丽、赵洁等则认为社会化媒体将人作为传播的节点,这种社交上的关系性使得人们对相关信息的关注度也大大提高,使得运用社会媒体进行传播的信息具有了特殊的影响力。其实,社会媒体和一般的社会大众媒体最显著的不同是,让用户享有更多的选择权利和编辑能力。新社会化媒体以社会网络虚拟化形式,联系用户融入社会化媒体形成的虚拟网络里。这种以社会关系为纽带的互联网关系链条相互交织,极大地提高了当代人的社会关系管理效率。新社会化媒体在信息传播影响、虚拟社交网络和创新多元文化等功能特点上都是其他媒体无法企及的。

1.信息传播。新社会化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覆盖范围更为广泛、影响更为深远。微博、微信、QQ聊天工具等新的社会媒体工具可以实现不限时点、不限空间的实时接入,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及时获取或者发布信息,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的即时通讯和好友互粉,使得一条信息的关注可以瞬时达百万关注,这种互联网信息网络的传播效率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2.虚拟社交网络。新的社会化媒体工具为用户搭建了一个既可以交友、聊天、分享心情,也可以学习知识、发表信息的平台,用户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抒发感情、实现自我,形成一个宽广的网络社会服务社区。新的社会媒体工具可以为用户提供多元、多层次和多角度的扩展性能,用户可以通过个性服务定制获得自己的个性化服务。新社会化媒体的存在与发展加大了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集,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从中获益。

3.创新多元文化。新社会化媒体既是一个信息传播平台,也是一个内容自创平台。这种自由沟通的网络社会服务平台使得各种多元、自由或者传统的思想文化等都可以得到发扬、传播,各种思想、文化可以和现代社会的主流文化进行充分融合。从文化传播视角看,新社会化媒体全新的公众参与方式,也使得当前的社会文化更加丰富。

二、新社会化媒体视域下的青少年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能力指青少年对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新社会化媒体具有关系性、个体性、分享性、自由性等特点,自诞生之日起便博得了广大青少年的青睐,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当前,青少年是新社会化媒体的主要目标受众群,也是传统媒介素养教育关注的对象,他们的成长环境受到了网络文化的强力渗透,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社会责任感都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新社会化媒体在给予广大青少年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同时,也给他们的媒介素养赋予了新的内容。

在信息社会环境下,媒介素养是每个青少年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根据美国国家图书馆协会的定义,媒介素养是一个人“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有效地检索、评价和应用所需要的信息的能力” 。媒介素养的教育宗旨是使大众能够对海量的媒介信息具有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成为独立的、积极的利用媒体的优质公民。从如何确定信息需求,通过有效的信息检索工具获取利用,将有用信息进行组织、管理,进行具体的应用等方面来理解,当代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需要在传统媒体形式上从社会化媒体情境中应具备的信息认知、批判、创造、应用上进行进一步延伸。对新的科技信息的认知、批判和创造应用能力是当代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必需能力。同时,新社会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用户不仅是信息内容的见证者、传播者,还身兼信息内容的制造者角色。青少年信息创造的价值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网络文化质量。新社会媒体环境下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培养,可以概括总结为信息自主认知批判能力、合理创造应用能力和良好信息道德等方面。

1.认知批判能力

青少年需要学会对媒介创造的虚拟社会的认识和批判,从而发现隐藏在信息背后的意识形态,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可以说,认知和批判能力是支撑媒介素养的核心理论和基础成分。传播学的“媒介选择性定律”也认为媒介中介认知的主观因素渗入可以使受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形成对媒介信息的整体认识和对媒介的合理把握。

2.创造应用能力

即青少年在面对信息媒体时,能够合理创造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信息需求,通过合适的工具获取信息,能够主动、自觉、持久地使用信息解决问题,并根据信息的特性,合理发布信息。信息的创造应用是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信息的能力,有利于青少年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3.信息道德

即青少年在信息传播、信息管理和利用等活动中需要遵守的伦理要求、准则与规范等。信息道德是信息技术条件下对青少年用户应具备的信息伦理能力的要求。社会化媒体下的主动搜索、虚假信息、隐私曝光等问题虽然够不上犯罪,但也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影响。合理、合法使用信息,保护自己及尊重他人隐私,尊重知识产权等信息道德也是青少年媒体素养的培养内容。

三、新社会化媒体对当代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影响

新社会化媒体在广大青少年中的普及利用给当代青少年的成长学习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世界的自由之窗,但同时,新的社会媒体下信息的自由传播、商业化运营、信息的虚拟化造成的信息传播环境恶化、信息内容失范等问题也在改变着当代青少年的信息认知、信息道德、信息能力。当代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极大地受到了新社会化媒体这把“双刃剑”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求知。新社会化媒体集数据开放性、知识密集性、信息全面性、查找方便性等多种优点于一身,成为当代青少年认知世界、学习知识的重要平台,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些资源不仅扩大了青少年信息获取的渠道,更实现了青少年汲取知识的自主性和便捷性,使得当代青少年更易通过互联网积极探索、获取知识。当代青少年更愿意选择使用网络搜索、在线互助等形式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新社会化媒体多样化的内容选择、个性服务推送及强大的信息交流能力培养了当代青少年良好的求知欲。

(2)娱乐心理。当代青少年经常使用社会化媒体进行娱乐,丰富他们的闲暇生活。新社会化媒体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和强大的实时传播功能让网络媒介具有了无穷魅力,新社会化媒体的网络音乐、在线电影、网络游戏等功能,可以为青少年放松身心、愉悦心情提供新的工具。

(3)社交。虚拟社交是新社会化媒体的最大特征。相较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青少年更倾向于利用网络来进行交友、抒发心声,通过互联网来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名人、偶像。新的网络在线聊天工具QQ、MSN等已经成为当前青少年聊天交友、维系朋友关系的主要途径。它们的互动性、平等性、多样性和虚拟性给渴望建立自我的广大青少年提供了交流思想、展示自我的舞台。此外,新社会化媒体的无区域性还给广大青少年认识世界各地的朋友提供了平台。

(4)自我认同。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寻找认同,新社会化媒体为当代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基地。青少年由网络论坛更容易实现同辈群体网络的联系感。微信、微博等的自由言论,使青少年的自主感大大加强,网友意见的反馈使许多在现实生活中不被认同的青少年更容易获得归属感。青少年可以在虚拟的社交网络中展示自己,获得异性及自己崇拜人物的认可,还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的兴趣并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娱乐,这使青少年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自我认同。

2.消极影响

(1)新的社会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的社会化表现严重。当前,由于相关网络媒体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新的社会化媒体在给青少年成长提供知识和社交平台的同时,也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信息。青少年作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思想活跃的群体,对信息的判断力和批判意识尚不健全,这些难以根除的垃圾信息、虚假新闻、低俗广告、没有约束的语言挑逗等严重影响了青少年正确人生观的形成。现代社会青少年更容易通过网络进行交友等活动,青少年的成人化行为在逐渐增强。

(2)新的社会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的情绪不稳定性、情感不成熟性更强。由于各种媒体经营商的商业手段和各个网络媒体质量的不一,当前网络上存在大量未经过滤的暴力信息。青少年正处在情绪易于宣泄的阶段,这些暴力信息的灌输严重加剧了青少年情绪的不稳定性。同时,互联网的虚拟平台,使得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得到成人的理解时,很容易借助于新媒体来寻找朋友,排遣烦恼,致使他们的情感更加外倾,情感的不成熟性增强。当代青少年情绪、情感两极分化非常明显,自我意识容易膨胀,而在受挫时更易沉溺、自暴自弃,青少年的犯罪率也在逐年升高。

(3)新社会媒体环境下青少年更易形成个人主义、孤僻。青少年在社会化成长过程中具有既想成功又害怕别人看不起的矛盾心理。他们喜欢借助新媒体的影响力在网络中大显身手,表现自己的成功欲,这种个性化的潜移默化容易导致青少年对现实分辨不清,自我倾向严重。同时,互联网也容易使得青少年以虚拟世界的成功来满足自己的欲望,造成青少年与现实社会的脱离。另外,网络游戏也使得青少年在没有完全自控意识的前提下长时间的沉溺。虚拟的网络导致了青少年形成性格上的孤僻。

(4)新社会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减弱。新社会化媒体的交流方式具有很明显的虚拟性。在新媒体空间,青少年可以以匿名或者化名的方式进行无约束的交流,言行不用规范,真实性不用保证。这种网络文化所构筑的虚拟世界,使青年社会化从传统意义上的与客观世界社互动变为了与虚拟社会对话,社会责任感大大下降。同时,网络道德标准的多元化很容易导致青少年的道德标准出现偏差,新媒体传播的信息五花八门,虚假信息的泛滥也会导致青少年道德标准的下降和边缘化。

四、提高当代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对策建议

青少年信息自主认知批判能力、合理创造应用能力和良好信息道德等方面的培养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共同努力。

1.政府——加强媒体监管,肃清新社会媒体下青少年的学习环境

新媒体作为新形势下有效的教育载体,是青少年汲取知识的平台。在新的社会媒体下,政府要加强信息相关的信息基础法规建设,加强信息监管,从源头上净化网络,给当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具体而言,政府在政策上,可以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立法执法,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法律体系,在支持和鼓励信息发展的前提下,杜绝虚假、色情垃圾的滋生。在管理上,加强网络监管,提高网络监督的技术管理水平,实现垃圾信息的实时发现、惩处,肃清新社会媒体的网络平台。在信息安全上,保护隐私、保护知识产权,积极引导青少年的产权、责任意识。

2.家庭——转变教育观念,利用新的社会化媒体完善当代青少年媒体素养教育

家庭是青少年教育的主要场所。在新媒体时代,青少年对网络交流更有亲近感和信任感。家长应该看到新媒体工具在孩子成长方面的积极作用,转变教育观念,在鼓励孩子积极利用信息媒体学习、生活的同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媒体意识,加强对其正确的媒体思辨、认知能力的培养。具体而言,在日常交流中,可以使用微博、聊天工具等新社会化媒体引导孩子的学习、生活,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也可以动员孩子积极自主参与到自我的教育过程,以实践完善孩子的媒体知识教育。家长也应积极学习新的社会化媒体工具,完善自己的媒体素养。

3.学校——创新教育内容,提高当代青少年的媒介知识

新社会化媒体的应用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契机。在新的社会媒体环境下,学校应该将新媒体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范畴,逐步建立起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的立体化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提高青少年的新媒体知识,培养良好的媒介素养意识。具体而言,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可以通过新媒体知识讲座和开设选修课,营造新媒体素养教育的氛围,普及新媒体知识,也可以将新媒体应用渗透到有关课程教学中,利用新媒体工具拓宽传统教育管理工具,提高学生的信息利用能力。同时,在思想教育上,学校也要强化学生的新媒体思想教育和伦理教育,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与新媒体价值影响的相互协调,培养学生的媒体意识和自制力,从而提高学生对新媒介的认识、思辨和批判能力。

4.社会——提高责任意识,为青少年成长营造积极、优质的网络文化氛围

社会环境是青少年成长的场所,社会网络文化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广大网民要树立网络文明、人人有责的意识,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觉悟,不在网上发表不文明的言论、图片、视频等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的内容。广大企业也要牢固树立责任感,不因利益所图危害青少年的思想,严于律己,为当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积极、优质的网络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社会媒体.维基百科[EB/O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4%BE%E4%BC%9A%E5%AA%92%E4%BD%93.May field A.What is Social Media[EB/OL].[2012-04-20].http: / / www.icrossing.co.uk / what-we-think /.

[2]王明会,丁焰,白良.社会化媒体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分析[J].信息通信技术,2011(5):5-10.

[3]刘慧芳.数字生活,势不可挡.市场研究[J].2009(2):16-22.

[4]黄锐,孙娜. Web2.0环境下SNS的发展策略探析[J].商业现代化,2009(7):14-15.

[5]付丽丽,吕本富.关系型虚拟社区的社会网络特征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1):119-129.

[6]赵洁.论社交媒体[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7]张科. 微博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应用初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8):175,181.

[8]史原,李英庆,刘媛.网络文化与文化价值意识建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7):115-118.

青少年素养 第12篇

1 体育健康素养内涵

目前, 学术界对于体育素养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主要有以下几种提法:学者冯古首认为, “体育素养是人的各种体育精神要素及其品质的综合, 其内容包括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技能、体育个性、体育品德、体育行为6个方面”。学者黄春林认为, “体育文化素养是指人各种体育精神要素及其相结合而成一种体育素质, 包括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个性、体育品德等”。也有学者认为:“体育素养实际上就是体育文化水平”。

尽管表述存在差异, 但归纳起来, 一般认为, 体育素养是人们在先天自然因素基础上通过后天社会因素及其体育能力等品质相结合而形成的人的一种体育素质, 它分为体育理论知识、体育欣赏与方法类知识以及运动指导类知识3种。体育素养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意识形态, 可物化为一种体育行为, 提高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热情, 对于提高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兴趣与习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 青少年体育健康素养体系构建的时代背景

2.1 是时代需求

体育健康素质是公民素质重要组成方面,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公众健康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低水平健康素养必然为国家和人民公众卫生状况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也不利于社会、家庭与个人的和谐运作。从一系列的校园体育安全事件来看, 不外乎以下因素导致:其一, 个体缺乏必要的健康常识, 对运动前后的准备、禁忌缺乏足够了解。其二, 个体健康意识淡薄, 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与驱动力。其三, 学校和家庭体育健康意识淡薄或重视不足。其四, 个体体质水平极度弱化, 无法承受大强度的运动刺激。尽管政府先后出台了《教育法》《青少年学生锻炼手册》《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都对青少年健康素养的实施细则进行过战略性指导, 但执行过程中, 由于家庭、学校、社区在目标定位和组织管理上存在差异, 常出现离散的行为策略和实践逻辑, 阻碍了体育健康素养的系统培养。从历年来年国家公布的青少年体质公报看, 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每况愈下, 形势不容乐观。可以说, 提高学生健康素质、培养健康意识已迫在眉睫。从青少年体质现状的大背景看, 提高健康素养, 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时代要求。

2.2 多学科融合发展为其更广阔普及提供了理论支持

现代学科的高度融合为体育难题的成功解决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方向。管理协同理论作为20世纪70年代科学成果, 其核心思想处理要素间的相干效应, 实现系统的整体联动行为, 从而达到高效管理。我国当前体育健康素养水平较低与其不完善的运行体系密切相关, 而完善的运行机制涉及到多个参与主体, 单靠一方无法完成。要实现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整体水平的上升, 需要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 更新传统观念、打破以学校为单一的传播主体, 发挥相关部门协同联动, 科学地处理各行为主体相互关系, 对涉及到的行为主体间的目标定位与组织管理进行适当协调, 从而实现各行为主体协同发展, 达到实现组织目标的最终结果。

2.3 大数据提供了技术保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人民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能力不断提升。当前, 人们的工作越来越离不开与各种各样的信息打交道, 信息传播早脱离了课堂传授的教学方式, 更为开放性、大规模的传播方式已然成为现实。网络作为新的信息传播载体, 早已超越传统的课堂、电视、报纸等传播模式。体育健康素养知识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到体育理论知识、体育欣赏与方法类知识以及运动指导类知识, 每一项知识又包括庞杂的知识群。单从这一意义上讲, 体育体系构建就是一项庞杂的工程, 需要更先进的技术手段予以支持。大数据为其实现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支持, 当今网络为其更广泛意义的传播提供了可能。

3 青少年体育健康素养的协同构建

3.1 实现社区—学校—家庭—体化培养

体育素养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庞杂的系统性工程。它的运行体系包括了目标体系、运作体系、组织管理体系、保障预评价体系、监督体系5个方面, 单靠学校一方显然无法保证其运行的高效运行。众所周知, 传统学校体育课教学大多以技术类课程教学为主, 即使各学校设置了理论课程, 大都流于形式, 特别是我国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学, 由于升学的压力, 体育素养的传授难以保障系统性、长期性。发挥不同体育组织和团体的功能优势, 加强相互间的协同合作, 实现家庭—社区—学校一体化培养, 是当前形势下实现资源互补的重要选择。

家庭—社区—学校培养模式打破了以往以学生群体为唯一活动对象的局面。既使学校体育素养教育向家长、社区敞开, 促进了体育素养教育的全员性, 又发挥了家庭和社会的监督与督促作用;另一方面, 保证了学生体育素养教育过程的连续性, 使得学生在学校学会的体育知识、技能, 得以在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中继续运用和巩固;再一方面, 家庭—社区—学校模式有利于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实践化。家庭—社区—学校培养模式的全员性、系统性、实践化特征, 对于青少年学生与其他居民提升体育健康素养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实现家庭—社区—学校一体化培养, 要明确三方职责, 合理分工。首先, 要明确家庭是青少年体育素养学习的第一课堂。家庭要树立体育健康素养从娃娃开始, 父母要重视言传身教;其次, 要树立学校是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的主课堂。学校方面要把握方向, 设计方法, 统筹兼顾, 积极协调, 使三个方面目标一致、步调统一, 真正实现有机结合。最后, 要明确社会是个大课堂。社区应优化资源, 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实现学校学习与社区有效对接, 实现理论知识能指导实践。

3.2 建立健全青少年体育素养体系培养的运行机制

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组织和运行包括上述 (见3.1) 6个方面内容, 任何一环节存在问题, 必将对培养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不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从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育素养培养现状来看, 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基本以学校培养为主, 培养方式也较为单一, 主要以教授为主, 监督机制相对缺乏, 控制机制与保障机制略显不足, 缺乏完善的初始诊断制度与有效评价机制, 很多地方青少年体育健康素养培养大都流于形式, 运行机制不畅, 培养效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

建立完善的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运行机制, 需要从建立科学诊断制度和标准入手, 在了解学生需求与体育素养现状基础上, 有针对性开设相关内容, 运用多种方法与手段, 激励受教育群体的参与热情, 充分发挥家庭和社区的监督与促进作用, 实现体育素养培养纵深推进。并根据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 实行阶段后系统评价, 力图使运行每一个环节得以科学贯彻实施。

3.3 注重先进教育技术的辅助作用

当前, 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不断冲击着人们原有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 使社会得到迅猛发展。2012年, 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 》。指出:“以科技带动教育现代化”。先进教育技术与教育完美结合, 必将为教育带来新的生机。

我国传统课堂教学主要以教材为主, 体育教育信息比较单一, 无法满足不同青少年学生群体对体育知识的需求。教育者可以借助于当今网络平台, 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 把传统教学内容与网络结束有机结合, 以视频、测试为主要学习资源, 辅以必要的实践和互动交流等学习活动, 通过线性学习路径, 将资源、活动、教师、学生有效地整合起来, 以此实现“集成创新”。网络教学实现由一对多的教学模式向一对一、多对多的教学模式方向发展。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体育知识, 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这使得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学的灵活性得到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龙博.湖南14岁女生来例假猝死[EB/OL].http://www.cq.xinhuanet.com/c_1117356360.htm, 2015-12-04.

[2]余智.体育素养概念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 2005 (2) :69-72.

[3]孙文静.北京市中小学阳光体育“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的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 2012.

[4]万国华, 廖慧萍, 杨小勇.论大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 2010 (4) :43-45.

[5]易晖.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2007.

[6]邱建国.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体育学院, 2013.

[7]姜晓玲.略谈加强大学生体育素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12) :168-170.

[8]曾旭升, 金卫星.大学生体育素养略论[J].大学教育科学, 2005 (3) :66-68.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的通知[EB/OL]. (2012-03-13)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03/133322.html.

上一篇:网球论文下一篇:数字立体技术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