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2023-09-19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畜牧兽医;中职教育;教学;就业

以就业为导向是国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而提出的重要发展理念。在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如何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市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每一个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必须面对与思考的问题。为此,笔者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

一、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的畜牧兽医专业,为培养适应农村的高素质劳动者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有力地促进了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但近几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是成绩不理想、不想念书的那一部分学生。与此同时学校在管理和教学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这样就造成了恶性循环,使就读学生越来越少。具体体现在:

1.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各校多数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未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教学方法上,理论课教学还是在传统的课室里施教,只是比过去增加了多媒体教学;实践课在实训室进行,实习内容通常是学生动手操作。这样,理论课老师按教材讲,很少考虑这些知识在学生以后实习和工作中是否用得着;实习指导老师只是教学生如何按照程序规范操作,实操技能的传授往往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未能向学生渗透相应的理论知识教育,造成理论课和实践课学习的脱节。

2.缺乏可适用的校内、外实训场所

中职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畜牧兽医的实践性教学必须强调,加强实训环节,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人人将掌握的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使人人都具备动脑、动手能力。但中职学校在实训方面缺乏可适用的校内、外实训场所(主要是供实训的设备、动物),然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必须给学生有充足的实践机会。

二、培养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践探索

1.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

畜牧兽医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畜牧兽医专业课上用“纸上谈兵”的传统教学法是不可行的。作为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必须动脑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才能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决定着教学的过程与方向,学生是主体,获得知识必须通过学生自己动脑、动手主动地活动才能完成。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要运用问题驱动或任务驱动,通过创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环境,激发、组织、引导、鼓励学生自主自愿学习,把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能力。如我在教学《畜禽营养与饲料》中“畜禽日粮配合”一节时,首先向学生展示典型的饲料配方,并引导学生分析配方中各营养物质的含量与营养价值,然后讲解饲料配方的原则、要求与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配出科学合理的畜禽日粮,并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不同种类、不同生产目的的畜禽日粮配方,然后在班内评比,看谁的配方更科学、更合理、更实用。整个过程自始至终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2.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教师以做来教,学生用做来学”这种教学方式即为“做中学”,直接的意思是基于动手做的过程中进行探究式学习和教育。这样的教学方式,是目前职业学校尤其是畜牧兽医专业能力培养上可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校养殖实习场、兽医门诊部,以实习教学模式为主,以示范操作在先,然后由学生实作。如讲家畜运动系统中“骨和骨骼”一节时,我利用骨标本、挂图将各骨的构造特点、位置关系及骨构成骨骼的有关知识讲明之后,又出示畜体骨架模型,让学生整体观察,并启发学生思考局部器官与整体形态的关系,然后要求学生绘制本地常见家畜牛或猪的全身骨骼图,以加深对畜体整体形态的印象。课后要求学生采集、制做标本,进一步强化基本技能训练。特别是解剖实习时,尽量采用新鲜正常的动物标本,边讲边做,或师生同做,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3.面向社会,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能力

在专业教学中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要为基本依据,把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点和能力要素落实到专业技术课和实践教学环节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据调查,农村基层很多中小规模养殖场、养殖专业大户,由于经营者不懂养殖技术,不按常规防疫,一旦出现流行病就束手无策,有的血本无归;另外,大部分饲料和兽药营销人员对疾病的诊疗技术都很欠缺,有的甚至连肌注、皮下注射都不会,更不用说静脉注射了。所以,既懂理论知识又会动手操作的技能人才是基层养殖场以及兽药厂和饲料厂最需要、最欢迎的人才。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必须与之相适应,培养出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郭曙晖.试析提高中职生就业能力的途径与方法[J].职业教育研究,2011,(5).

[2]郑育宏.探究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8).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实验能力

畜牧兽医专业属于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提高职业素质为宗旨,这就决定了实践教学和动手能力培养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毕业论文作为学生在校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次系统训练和检验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技能。目前,高职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普遍不高,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能全心全意地完成论文,大部分学生在备考专升本或是找工作。另一个因素是管理不善,论文指导过程管理松懈等。

毕业论文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选题不新颖,科研内容大部分是重复 畜牧兽医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应依据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当前动物生产的实际情况由专业教师拟订,并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与指导教师共同商定,或者由学生自由选择题目。但是,目前大部分学校都是指导教师根据学校实验室硬件来定题目,往往会出现很多重复性的科研。如上届学生毕业论文的题目是《牛蛙消化酶的研究》,下届学生写的是《林蛙消化酶的研究》。这类论文题目仅仅换了一个实验动物,实验过程大部分都是重复。

查阅文献不足,操作不规范 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阅读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是写好毕业论文的重要一环。无论是纸质文献资源,还是电子文献资源,学校都能提供。如果在这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写出一篇不错的文章。许多学生却忽视了这个环节的重要作用,实验环节更是漏洞百出。有的学生甚至连移液管、容量瓶等容器都分不清,操作时常常忘记洗涤,导致数据不可靠。这方面知识的欠缺说明学校对学生实验课的学习与考核不重视。

原因分析

造成高职学生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缺乏对毕业论文教学质量有效的监控机制 目前,学校对高职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与规范还存在着较多问题,没有形成完备、有效的管理机制来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一是缺乏对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过程中的检查和监督,导致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缺乏强有力的保障机制。二是未能建立毕业论文工作的评估与激励机制,使指导教师没有较高的积极性进行毕业论文指导,学生也会形成“毕业论文写作的质量并不影响毕业和就业”的错误观念,因而在毕业论文写作上采取了无所谓、敷衍、走过场的态度。

对实验课重视不够 实验在课程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实验课学习,不仅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加深对课堂所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加强对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对待毕业论文的态度不够端正 一是由于学校管理疏松,二是由于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很少询问和考察毕业论文的质量,学生由此认为毕业论文质量对就业影响不大,不愿多花时间和精力进实验室做实验。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没有发挥主体作用,无形中放松了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

提高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实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加强对毕业论文工作的过程管理,加大对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激励力度 毕业论文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培养探求真理精神、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质、责任感、使命感和进行综合素质培养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因此,必须将严格的管理贯穿于整个毕业论文工作过程中。学校职能部门应制定毕业论文教学质量检查指标,加强对毕业论文的宏观管理和监控。对指导教师而言,高职学生毕业论文指导不仅是一项艰巨的脑力劳动,需要对当前的科研动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要购买一定数量的实验动物和试剂。如果学校对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这项工作的报酬很少,就会影响实验精确度,降低论文的质量。为此,学校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把指导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之一,并在课时配备、津贴补助、评优晋级等方面予以倾斜。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论文工作的积极性,使其集中精力完成毕业论文环节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吸引一些教学、科研水平都较高的教师参与到学生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毕业生规模扩张给学生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带来的压力。

充分利用实验课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写好一篇研究性论文,重点是把实验做好,这就要从平时的实验课抓起。对于教师来说,每一次实验课都要对实验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技术性能、规范操作、注意事项有足够的了解,而且还要能够熟练地操作使用,要有精湛的操作技巧,对一些故障能及时排除或进行必要的维修;对于学生来说,要做好实验前的预习准备,在实验前就了解本次实验的内容及所用的仪器,提出自己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实验预习对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启发思考、提高实验效率和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可以作为对学生的一项硬性要求。其次,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既防止放任自流,又防止过分限制学生。实验时要充分利用实验动物,比如在做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时,引导学生观察蛙的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要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和钻研精神,引导他们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实验记录是进行实验总结的依据,因此,不管实验进行得是否顺利,都要指导学生认真、实事求是地进行记录。在实验中,学生既要记录正常的数据和状态,更要记录异常时的数据、状态及各种异常现象。做好实验记录,不仅有利于实验报告的撰写、总结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学的科学作风。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不仅能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而且对校外实习乃至将来的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

开放实验室 开放实验室的目的是让学生受科研氛围的熏陶,对畜牧兽医专业内容感兴趣,这样,毕业论文便会更新颖。开放实验室,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有助于学生科研兴趣的培养。开放实验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不再完全依赖教师,自己开动脑筋设法完成实验,使实验室真正成为教学的重要基地。在开放实验室里,学生还可以自由地选做实验,同时可以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和爱护公物的品德,形成探索科学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严谨周密的工作作风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韩玉志.高校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0(9).

[2]刘继红.谈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及其提高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0(3).

[3]郑惠群,等.怎样当好实验教师[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2(4):20-21.

[4]李淑华.改变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金工研究,2000(3):35.

[5]梁风,等.机械设计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11):1434-1435.

[6]王力,朱光潜.怎样写学术论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7]王首程.论文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关艳玲,涂澄梅,钱之江,等.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1(3):79-80.

[9]赵莲花.从大学生毕业论文现状谈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1):79-82.

[10]王敏.从毕业论文谈大学生素质教育[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15(2):78-81.

作者简介:

王东梅(1978—),女,辽宁朝阳人,硕士,辽宁医学院畜牧兽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特种经济动物。

杨凤影(1980—),女,辽宁阜新人,硕士,辽宁医学院畜牧兽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遗传学。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3篇

2、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与强化分析

3、加强畜牧兽医管理,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探析

4、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路径研究

5、畜牧兽医动物防疫问题与解决措施

6、畜牧兽医工作动物检疫现状的探微

7、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 促进畜牧兽医事业发展

8、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9、畜牧兽医专业动物学课程思政教育设计

10、加强畜牧兽医队伍建设促进畜牧业发展

11、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必要性及对策

12、《湖北畜牧兽医》编辑团队参加中国畜牧兽医科技期刊发展论坛

13、加强畜牧兽医队伍建设 促进现代高效畜牧业的发展

14、论强化畜牧兽医队伍建设 促进畜牧业发展

15、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措施

16、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分析

17、强化畜牧兽医队伍建设提高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水平

18、关于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几点思考

19、探究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

20、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21、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探讨①

22、强化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措施

23、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疫病防治检疫现状及对策

24、乡镇畜牧兽医队伍发展现状及工作建议

25、加快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推进畜牧业快速发展

26、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对策探究

27、畜牧兽医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现状调研及对策研究

28、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的现状与优化措施探寻

29、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 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30、洪维新: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探讨

31、浅析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2、新技术在畜牧兽医站动物防疫工作中的应用

33、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性探究

34、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现状及改进策略

35、探讨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教学的优化措施

36、强化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路径与措施研究

37、全国畜牧兽医工作会议提出构建畜牧业“六大体系”

38、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探讨

39、加强农村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措施

40、加强农村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初探

41、基于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42、乡镇畜牧兽医站如何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探讨

43、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44、浅析畜牧兽医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5、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重要性

46、加强畜牧兽医管理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47、简析畜牧兽医工作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48、探析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

49、如东县畜牧兽医人员业务水平现状与畜牧兽医人才断层问题的对策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4篇

摘要:目前,我省深度贫困区畜牧兽医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是制约着当地畜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是四川涉农专业的主要学校之一,通过对深度贫困区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究,探索出一条适合深度贫困区学生及其生源地养殖特色的培养模式。——分别开展养牛、养猪、养禽适用技术专题培训,培养高素质、懂技术的技能型人才。来自深度贫困区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同学会通过考取公务员等多种形式返回当地就业,能更好的服务于当地的畜牧业,提高生产力,促进深度贫困区的畜牧业发展。

1我院生源特点

近些年我校畜牧兽医分院深度贫困区学生生源比例逐步增加,毕业后大部分学生就业会返回生源地,我校畜牧兽医分院专业建设针对这类学生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调整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针对深度贫困区地域养殖的特殊性,对这一部分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开展与当地养殖特点相适应的专题培训,培训一阶段结束后组织部分同学在一起反馈培训效果,讨论需要及时调整的内容,探索出适合深度贫困区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模式。

2我省主要深度贫困区畜牧兽医产业发展状况

十九大明确提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农林产业扶贫中提出“畜牧业扶贫”。畜牧业作为我省少数民族地区基础和传统优势产业,特别是在牧区,牲畜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料。畜牧业收入是农牧民经营收入的重要来源,与农牧民脱贫致富紧密关联。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发展畜牧业是深度贫困区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各级畜牧部门和科研单位在牧区开展了各种畜禽饲养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如“提高牦牛生产性能技术的研究”以及“良种肉鸭生产配套技术推广”、“优质瘦肉猪生产配套技术推广”等。这些技术的推广,大大提高了深度贫困区畜禽生产水平。推动畜牧业加快发展、提升产业层次、扩大产业效益,是深度貧困区精准扶贫的重要切入点和农牧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抓手。

3深度贫困区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情况调查研究。

通过调查深度贫困区畜牧业生产水平、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分布、专业知识及技术水平等,从而制定适宜的培训模式及培训内容,实施针对性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使从业人员掌握相关知识及技术,并以点带面,实现深度贫困区畜牧兽医人才的业务素质和水平的整体提升,助推精准扶贫,实现“畜牧业扶贫”。

4深度贫困区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

4.1 分层组建班级,培养生源地需求人才 随着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和深度贫困区教育政策的倾斜,学生比例增多,生源结构出现多元化。针对生源地的实际情况及行业企事业单位要求,并结合多年来高职教育教学实践分类组班。结合教学资源,专门制定高职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分层培养。“畜牧兽医3+2中高职衔接班(藏医班)”主要核心课程为《养猪与猪病防治》、《养禽与禽病防治》、《养牛与疾病防治》、《养羊与疾病防治》;“畜牧兽医少数民族班”,主要核心课程为《天然草地保护与人工草地建设》、《藏羊养殖与疾病防治》、《养牛与疾病防治》(牦牛)。培育出一批批基层畜牧兽医站管理人员、企业技术人员和新型家庭农场主。

4.2 狠抓新生入学教育,增强专业认知能力

新生入学报到后,首先参加军训,严明纪律;其次加强专业教育,增加专业认知能力更热爱本专业。分院分别聘请行业专家(或我校优秀毕业生)作“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畜牧人”等专题讲座,让同学们了解其专业、职业与行业之间的关系,增强对专业和行业的认知与信心,从而更热爱专业,立志学成服务于畜牧行业。

4.3 培养工匠人才,强化专业核心能力

高职畜牧类专业是为畜牧行业生产一线培养技术人才的专业,应着力培养学生专业构架能力、学习牵引能力、爱岗敬业、增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工匠精神,促进职业技能与专业知识的高度融合。根据生源地特点,分别邀请行业专家对深度贫困区同学们开展了《养牛适用技术培训》、《养猪适用技术培训》、《养禽适用技术》等专题培训,并聘请行业专家到甘阿凉地区对毕业学生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同时了解他们在当地的从业现状及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等,对专题培训内容再次进行适当修订,完善专题培训内容。经过专题培训,积极推动专业教育与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联合培养的试点,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适合深度贫困区的现代畜牧业领军人才、高技能型人才和新型牧场主。

5完善我院深度贫困区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对深度贫困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研究,教师可以了解掌握我省贫困地区畜牧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特色畜牧业发展动态,更好的为今后的教学、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深度贫困区畜牧兽医专业建设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探索,培养出适应当地养殖特点的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也促进了畜牧兽医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深度贫困区畜禽养殖发展所需要专业技术人才的特殊需求,量身培养处符合当地实际需求的实用型技术人才,满足当地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针对来自深度贫困区学生,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实施定向培养,是深化从入口、过程到出口人才培养探索的重要内容,深度贫困区学生毕业回到生源地更好的服务于当地的畜禽养殖业,实现“畜牧业扶贫”。

6总结

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与改革,高职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培养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针对来自深度贫困区学生仍存在一些问题与矛盾,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模式有待完善,产教融合协调培养机制尚未健全,教师队伍素质和结构还不能得到有效提升。为此,对来自深度贫困区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的培养,针对其特殊性,在培养过程中应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勇于探索,善于创新,摸索出一条适合深度贫困区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1]邓继辉,阳琼.高职畜牧类专业校企合作的时间与实践 [J].四川省畜牧兽医,2013,(3):19-22.

[2]邓继辉,黄雅杰,赖柳伶.畜牧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需 求与培养———以四川省为例[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4): 212-215.

[3]邓继辉.多元结构与多样需求下的高职畜牧类专业人才培养[J].四川畜牧兽医, 2017,(5 ):14-15.

作者简介:杨琼(1974-) ,女,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畜禽健康养殖。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畜牧兽医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所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崭新的知识世界,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知识信息。该文主要从畜牧兽医专业课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不足,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在畜牧兽医专业多媒体教学中的一些意见建议。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职高;畜牧善医教学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2.048

0引言

通过对先进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中,会推动畜牧兽医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方面变革,因此,为提高教学质量带来了新的契机。

1开展多媒体教学

1.1增加教学直观性、生动性

畜牧兽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但与文化基础课相比,该课程的实践性很强,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建立起一个立体的动态生物概念,使学生全方位的理解某一知识点。但目前使用的课程教材存在传统数倍教材所特有的弊端,如过于平面化、内容比较僵化,虽然教材中会带有一些图片资料,但学生只能按图索骥,无法增强学生理解能力。而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为学生展示一些立体、动态的画面,使呆板僵化的知识点变直观、生动。如在“肉用牛的品种”教学中发现对不同品种牛的列举较简单,而利用多媒体可将不同品种牛的资料展示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直观的图片资料对不同品种牛的体征进行比较总结,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有利于加深其记忆力,掌握知识变得更加容易。在讲解家羊的习性时,可播放一段教学短片,展示羊的几个生活习性,让学生从感官上认识,让教学更加生动,进而解决教师用语言难于描述、学生理解上有偏差等问题。通过这些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教学过程从难到易的转变,体现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提高教学质量[1]。

1.2突破教学难点,体现动态性

在教学中,许多概念和过程很难用语言和简单图片描述时,在教学的难点不能有效突破。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或者直接做成动画解决。如在《猪胃管插入》教学中,最难点是胃管运动到会厌软骨时,由于软骨的变化,难以判定胃管进入的是气管还是食道,学生也很难理解和掌握。因此,利用Flash做了一个逐帧动画,展示胃管从口腔一直到会厌软骨直到气管或食道后的变化及判定方法。通过此课件的观察,学生理解胃管进人食道和气管的过程和判定方法,教学效果非常好突破了教学难点。

1.3让学生参与,突出交互性

利用多媒体课件上的交互性,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习中。如在讲授《猪品种》这一部分,可以利用各品种猪的图片做成一个Flash动画,并利用Flash的交互性,做一些按纽,并编制好脚本,做成一个小游戏式的交互动画,让学生对猪品种选择判定,里面有一些提示和鼓励的语句,直到全部判定合格才能过关。这种小游戏学生很感兴趣,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学习热情高涨,在游戏中认识各品种的猪,进而达到教学目的。

1.4拓宽专业知识面

畜牧行业的发展有其自身特点,主要是因为新的养殖技术、新疫病、饲料、添加剂、兽药、疫苗及其他产品的不断发展,造成畜牧行业的发展也瞬息万变,因此,畜牧兽医课程也受到较大影响,如果学生只靠教材中的知识适应该行业不够。在教学中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弥补课本教材的不足,进一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在讲“猪的蓝耳病”时,教材对其病因、症状等各方面有较详细的说明,但该病的发生发展、蔓延趋势、发病规律等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有较大变化,这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上采集信息,使学生及时了解该病的发展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起到很大的作用[2]。

1.5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能迅速地把课程资源显现在学生面前,可大量节省教师讲课和板书时间,使教师能传授更多知识,增加课堂的容量,并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如讲授《鸡蛋的孵化过程》时,把21d中每天鸡蛋照蛋的变化全部讲完,2课时都无法完成,如果把每幅照蛋后的图片用flash做成1个补给动画,展示出1个鸡蛋逐渐变化到孵出小鸡的全过程,1节课就能完成教学任务。

2教学建议

针对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所存在的各种困难,若要促进多媒体技术在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的运用,可采取以下措施。

(1)增加多媒体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室的数量。通过前面对影响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因素的分析,学校现有的计算机拥有量已成制约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首要因素。因此,学校首先应该增加多媒体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室的数量,并支持和鼓励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2)对教师进行培训。学校可针对教师现有的计算机水平和课件制作水平,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如与多媒体教学有关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培训、计算机基本操作、课件制作、网页制作等方面的培训。

(3)进行合作创新。在课件制作上,多与信息技术类教师合作,专业课教师根据教学提出做课件的要求和创意,与信息技术类教师共同完成课件。

(4)多举行课件制作比赛。学校可组织教师举行课件制作比赛,通过比赛达到提高教師制作课件水平的目的。最好全州或全省及至全国都经常举行课件比赛,尤其要畜牧兽医专业课教师多参加,共同提高。

(5)为教师提供教学资源,实现共享。学校可为教师提供教学软件、教学素材等,最好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由专人负责收集教学资源,把优秀的教案、图片、教学视频、gif动画、矢量素材、课件、软件、程序等发布在教学资源网站,免费下载,实现共享。充分利用已有的精品课程网站,如“畜牧兽医行业专业软件”精品课程学院网站的教学资源均已上网,可供师生共享使用。

3多媒体教学展望

国家教育部很重视对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未来发展重点是虚拟教学资源库,其中虚拟综合技能实训场以牛、羊、猪、禽、犬真实的养殖场景和生产环境为模板,采用Web3D虚拟互动技术实现对真实养殖场生产过程的模拟仿真,使学生能对不同动物养殖技术、疾病防治技术及生产管理等工作环节进行漫游、操作、测试3种模式的虚拟体验,通过三维动画操作过程,直观感受和掌握养殖场重点操作环节,达到技能训练的培训目标,这正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畜牧兽医专业课教学的发展趋势[3]。

4结束语

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特别是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工作,多媒体技术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媒体课件可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展示相关知识背景,引导学生独立地探索和发现、相互讨论和研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专业教师应深人教学一线,掌握畜牧兽医行业动态,了解新的科技知识,通过多媒体技术传播新知识新内容,培养出更多畜牧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霍顺校.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0,12(3):370-373.

[2]宋书贞,多媒体技术在畜牧兽医教学中应用[J].科学教育,2010,16(3):64-65.

[3]张南,申仁洪,刘晓霞,等.多媒体技术在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畜牧善医,2009(7):119-120..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6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消费者对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我国当前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 如“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火腿”“速成鸡”等让人们“谈食色变”的食品安全问题, 无一不昭示着摆在消费者面前最紧迫的难题——提高我国畜产品的质量。而这一宏大而艰难任务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大力提升我国畜牧兽医专业发展水平, 花大力培育出同时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熟练的专业动手能力的“双师型”专业教师, 进而培育出为提升我国畜牧产品质量保驾护航的优秀畜牧兽医专业学生。

2 我国畜牧兽医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

2.1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制度不完善, 培养计划不具体

截至目前, 我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学校的“双师型”教师资格评定还未出台统一标准。尽管目前很多职业学校已经就畜牧兽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目标, 但教师的资格认证、评价、激励、培训等均没有建立完善的制度, 大多停留于理论阶段, 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远远不能满足“双师型”本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和教学的需求。各职业学校的畜牧专业组对“双师型”教师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有待进一步明确、细化。

2.2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师资缺乏

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师来源广泛, 教师专业水准参差不齐。大部分是从畜牧兽医专业大学专科、本科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 缺乏来自生产一线的生产实践经验和公认的技能等级证书, 他们理论基础知识扎实, 但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专业生产发展实践相结合。其中一部分教师来自于企业生产一线, 他们的专业实践技能强, 但严重缺乏教育教学的方法和能力,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往往直奔教学实操内容却忽略了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以及学习的目的意义。甚至少部分本专业教师是通过普通高中跨专业跨学校转型过来的教师。

2.3 教师的实践场所有限, 实践机会有限

近些年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出台, 职业教育的学生队伍在迅速膨胀, 由于实训室、教室等教学场地短时间内无法跟上迅速扩增的学生队伍, 一部分中职学校将本来用来做专业实训课的教学场地用来充当了教室, 这样一方面造成了本来实训占大多数的多门畜牧兽医专业课只能在教室里面通过教室口头讲述或者看视频来完成, 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严重制约了本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专业课教师动手能力的提高。另外一方面是中职学生队伍的迅速膨胀增加了专业课教师理论课教学的工作量, 造成专业课教师下企业实践、专业技能培训的机会就会减少。

2.4 教师的继续教育效果有待提高

很多中职学校目前在花大力气、高成本搞教师的“走出去, 请进来”的短期快速培训班, 组织专业课教师集中培训, 以期快速提高培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这种培训模式的优点是时间短、易于安排组织, 做到了不同单位的教师相互深入交流, 利于好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升华。很多中职学校在理论培训结束后都会安排企业实习这一环节, 但是落实有困难, 最后往往流于参观、企业挂职等表面形式。另外, 由于各校派出的学员在教学能力和知识层次水平等方面差别很大, 给培训的教学实施造成困难, 培训效率不高。

3 对畜牧兽医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

3.1 完善制度建设, 加大培养力度

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中职学校应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制度建设和具体培养计划的制定。目前对“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尚未统一, 各职业学校可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一套科学、规范并为管理部门、社会、学校以及教师个体所认可的标准体系, 确立“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证、评价、激励、培训等制度。

3.2 明确培养目标, 提高培养成效

大部分理论基础扎实畜牧兽医理论课教师, 往往缺乏下农牧企业实习、挂职锻炼的实践经验。学校可针对本专业教师个人所学专业方向、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 通过专业组推荐, 积极支持他们提高专业实践技术技能, 并通过培训获得相应的“宠物美容师C级证书”“国家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 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实训基地进行兽医专业验证性、探究性的手术、实验以及畜牧养殖方面的畜禽生产、小动物饲养等基本技能项目训练。一部分专业实践课教师大多来自于企业一线, 他们的实践经验丰富, 但缺乏教学经验。对他们则需要加强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的培训, 让他们成为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及方法的合格教师。

3.3 落实培养计划, 切实提高“双师型”教师技能水平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优秀企业, 结合本专业组教师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制定出详细具体的培养、培训计划, 给教师提供便捷的下企业实习、培训、兼职的机会, 教学过程和培养模式做到产学研结合, 将顶岗实践落到实处。依托企业, 采用岗位培训、顶岗锻炼、观摩研讨、导师带教等方式, 提高本专业教师的实践本领与操作技能, 促使教师由单一教学型人才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转变, 确实提高本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

摘要:本文重点探讨畜牧兽医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 以提高本专业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关键词:畜牧兽医,“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小娟.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J].中等职业教育, 2012:45-48.

上一篇:放射医学影像技术范文下一篇:毕业设计排版要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