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休闲农业发展论文范文

2024-07-13

都市休闲农业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漳州市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冬暖夏凉, 四季如春, 生物资源非常丰富, 素有“花果鱼米之乡”“天然大温室”的美誉, 山川秀美, 气候宜人, 物产丰饶, 发展休闲农业得天独厚, 具有观光、休闲价值的农业自然景观和乡村人文景观遍布全市。2015年, 《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休闲农业发展的七条措施的通知》 (漳政综[2015]182号) 文件中明确指出, 支持休闲农业用地、基础设施和设施建设, 对农业休闲项目给予税费优惠,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休闲农业项目的支持, 加大财政对休闲农业示范点的扶持力度, 部门协作共同推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行业人才培养, 加强组织领导等具体措施。有力推进漳州市形成农业休闲典范城市, 为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打下坚实基础。

2 漳州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具体做法

2.1 完善和创新漳州市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

提炼典型漳州市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 加以完善和创新, 采取复制推广的形式加快发展步伐。在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进程中, 发展休闲农业成为各地推进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推手。漳州市生态休闲农业区建设思路是:结合地方特色和“农业+”的理念, 注重创新经营模式、拓展农业功能、引领新常态、延伸产业、进行深加工, 推动基地农户共同发展。以品牌建设为核心, 真抓实干, 在全市形成了五大休闲农业产业带和10条休闲农业精品旅游线路, 并凭借农家乐、农事体验、休闲农庄、温泉养生休闲度假、农耕文化 (民俗文化和农事节庆) 、休闲农业园区和古民居七种休闲农业模式, 建立一批极具代表性的综合性休闲农业项目。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 依据《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休闲农业发展七条措施的通知》 (漳政综[2015]182号) 精神和市休闲农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关于组织开展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评选的通知》 (漳休农[2016]1号) 要求, 提炼典型漳州市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 对于已建成的单位, 加以完善和创新, 采取复制推广的形式加快其他示范区的建设发展步伐。

2.2 开展休闲农业多元化发展格局

生态休闲农业作为新兴产业的模式, 具有创意性、独特性、差异性等特征。如今随着城市进程加快, 城市生活节奏加快, 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开始向往农村休闲路线, 走进农家, 亲近自然, 为休闲农业带来无限商机。休闲农业的多元化, 主要表现为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科技 (科普) 农园等形式。为不断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作为典型生态休闲城市漳州, 固然要在建设休闲农业城市的基础上, 通过复制、孵化等途径, 大胆探索休闲农业经营模式, 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 扎根特色, 做出特色, 推出品牌, 走向全国。

2.3 开展生态休闲农业品牌形象研究

生态休闲农业品牌形象是一个城市总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城市的总体形象。漳州市历史悠久, 人杰地灵, 在生态休闲农业品牌形象方面一直注重不断创新, 漳州市的历史底蕴、文化积淀、人文特色、历史遗存特色鲜明, 具有极强的感召力与吸引力。随着农业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 漳州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生态休闲农业, 就要顺应市场变化不断创新品牌形象塑造。建立漳州农业生态休闲产业形象识别 (MI) 。企业理念识别即CIS中的MI。依据MI原理, 城市作为休闲目的地, 其理念识别是在对经营者的意向、休闲农业的各种资源和当地内外部环境进行周密分析的基础上, 反映出具有个性的生态休闲农业精神, 确立出与众不同的经营理念和哲学, 提出体现生态休闲农业地价值追求的形象口号。理念识别是城市生态休闲农业形象设计核心, 是协调整个城市内外关系及发展的灵魂, 它由城市整体价值 (城市精神) 、各种观念、意识及价值取向等组成。

2.4 形成“互联网+”休闲农业化

2.4.1 大力推进农业电商平台, 将漳州味推向全球

我国休闲农业电子商务网站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服务或产品生产商网站, 是典型的农业B2C平台;二是第三方平台网站, 如携程网等;三是其他专业的休闲农业信息网站, 一般由各级政府部门主办;四是自建门户网站, 如漳州网上商城, 以O2O的模式, 开展线上线下营销相结合。截至目前, 漳州味网站已成功上线, 主要提供老字号、食品饮料、美妆洗护、生活日用品、家用电器和钟表首饰六大栏目, 针对漳州的特色商品片仔癀、花卉等进行推广。同时上线京东商城、一号店等第三方电商平台,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 助力漳州特色农业发展。

2.4.2 开发漳州生态休闲农业掌上APP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 媒体30年也随之变迁, 从期刊到广播、到电视、到互联网, 逐渐步入了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移动终端APP成为了当今无数人每天必玩的应用, 轻触屏幕, 快速了解新闻动态;手指一按, 即可语音聊天;单指滑动屏幕, 轻松成就一笔生意, 而这些, 都是从定制企业APP开始的。为了加快推广休闲农业的发展, 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工具、原有的推广途径已不能满足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当今发展的需要, 移动营销市场成为眼下最看好、最潮的市场, 移动营销已不可否认地成为流行的趋势。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也不例外, 研发并利用移动终端APP, 该APP主要提供手机移动终端信息检索的功能, 第一时间推送优质信息, 成为集旅游、住房、餐饮、交通、小额支付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摘要: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 是在现有乡村特色原色的基础上, 经过不断优化、加工、推进, 形成可供都市人观光、休闲、体验、教育和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项目, 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底蕴、科普功能、观赏功能, 是地方政府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品位、开发旅游路线、实施强镇计划的重要推手, 也可称为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等。在不违背大自然发展和不破坏生态环境的背景下, 因地制宜, 扎根地方特色, 综合考虑农业产品结构, 环境渲染, 文化宣传, 基础设备和运营条件等诸多方面, 进行深度的加工和打造,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都市休闲农业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都市农业的定义

对于都市农业,我国学者普遍引用的一个定义是:都市农业(Agriculture in city countryside)指在经济发达的一些大都市里,保留一些可以耕作的土地,由城里人耕种,其英文原意是“都市圈中的农地作业”。具体是指分布在都市内部及其周围地区或者大都市经济圈内,紧密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特殊形态的农业。

都市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标志,以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手段,以大都市市场需求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

都市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传统农业是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农业,都市农业是强调发挥对大都市的保障功能和服务功能为主的农业。

都市农业与城郊农业都是依托城市、服务城市、适应城市发展要求,纳入城市建设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建设的农业。但二者还有不同点,城郊农业主要是为城市供应农副产品,满足城市商品性消费需要为主,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位置居于城市周边地区。而都市农业是为满足城市多方面需求服务,尤以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功能为主,是多功能农业,发展水平较高,位置在大城市地区,可以环绕在市区周围的近郊,也可能镶嵌在市区内部。可见,都市农业与大城市的生活消费、市场供应、旅游休闲、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密切相关,充分显示出都市现代农业的特征。

至于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等,都是都市农业的一些具体经营方式,不能说它们本身都是都市农业,根据目前的经验分析,当大城市人均GDP达到2000—3000美元左右的时候,就可能进入都市农业阶段。

都市农业的基本特征

农业产业结构的高度市场化

农业产业结构的市场化就是要根据农产品市场的供求情况并结合都市各区县、乡镇的农业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确定适宜开发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的市场农业和高度开放的外向型农业,开拓国内外市场。

农业生产方式的集约化

集约化生产是都市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要实现集约化生产,就必须改变过去的粗放型、兼业化的生产方式,向机械化、良种化、专业化、规模化融为一体的生产方式发展。

农业经营形式的产业化

都市农业的产业化就是要做到:1.组建龙头企业,架起市场与农户的桥梁。利用大都市资本经济实力,组建农业龙头企业,并采取“公司+基地或农户”的组织载体。纵向实行种养加、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横向实行土地、资金、技术、劳力的集约化经营。2.协调龙头企业与基地或农户的利益关系。对龙头企业与基地或农户全面推行契约化经营、合同化管理,组织龙头企业与基地或农民签订产销合同,明确产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使双方真正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利益共同体。3.树立农业企业形象,创立品牌。要借鉴现代工商企业在生产与营销等方面的管理经验,建立农业企业形象,开发自己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来武装龙头企业,按市场需求确定农产品生产、加工的规模,避免主导产业和产品趋同,超出市场容量。

农业生产手段的高科技化

首先,要实现生产设施的自控化和生产技术的智能化。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建设和发展具有国内外一流水平的设施化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示范区,并体现先进设施、技术的辐射功能。

其次,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使都市农业经济获得强有力的依托。一要实行农科教结合。以科技为先导,以教育为支撑,以重点攻关项目为突破口,并以提高全体农业劳动者的素质为基点,推进农科教结合,使农业科研出成果、农业教育出人才。二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队伍的作用,要健全农技推广体系,积极组织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投身农业产业化,使科研成果与产品开发结合,专业队伍与群众结合,形成各方共同参与的技术推广网络。

农业生产“三效益”的协调统一

都市农业不仅注重经济效益,而且要求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

都市农业的经济效益是指增加农业生产收入,农民脱贫致富等目标的实现程度;生态效益是指合理利用都市农业资源,使其永续利用,并防止环境污染,净化、美化、绿化都市等目标的实现程度;社会效益是指保证都市农副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扩大农村就业机会,以及改善都市投资环境等目标的实现程度。

都市农业的演变

都市农业的产生和形成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从国际上看,日本是出现都市农业最早的国家之一。都市农业一词最早见于1930年出版的《大阪府农会报》杂志上,“以易腐败而又不耐储存的蔬菜生产为主要目的,同时又有鲜奶、花卉等多样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称为都市农业。而都市农业作为学术名词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青鹿四郎在1935年所发表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开始研究都市农业。我国都市农业的提出与实践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其中以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开展较早。

发达国家的都市农业,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已经趋于成熟,形成了类型多样、功能齐全的都市农业产业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近年来,随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其都市农业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社会、经济等条件有所不同,因此其都市农业的发展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美国,都市农业被称为都市区域内的农业,其创造的农产品价值已占全国农产品总价值的1/3以上,主要形式是耕种社区(或称“市民农园”),通过农场与社区互助的组织形式,加强农民和消费者的关系,增加区域食品的供给,从而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日本的都市农业主要集中在三大都市圈内,即东京圈、大阪圈和中京圈。其特点是:呈点状和片状分布;蔬果生产占主导地位;园艺生产设施先进;有都市观光、休闲、体验农业等多种形式。

我国台湾地区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制定都市农业计划,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其管理体系已基本健全,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旅游、教育、环保、医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主要特点是:形态多、规模大、分布广,有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假日花市等多种形式。

功能

都市农业多功能的层次

都市农业多功能是具有层次的,可分为基础性功能、拓展性功能和主导性功能这三个层次。基础性功能包括:都市粮食和食物安全供给基本保障、农产品原料供给、加工和贸易、农民就业和基本社会保障等。拓展性功能包括: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教育等。主导性功能包括:对经济的有效缓冲,对都市发展的空间维持,农业与非农产业的融合、对工业的吸纳等。

1.农副产品安全供给保障。农业在粮食安全方面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以提供农产品商品供给保障的经济功能;二是确保一定的粮食自给水平所带来的粮食安全保障和国家战略功能,具有公共产品特性。

2.原材料供给。由于产业间广泛存在的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长期以来农业提供的原料性产品不仅支撑了国内工业的发展,而且为国家外汇获取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都市农业确保农业的产品供给,不仅要确保食品和粮食供给,而且要确保农产品原料供给,这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对农业的基本要求。

3.农村劳动力就业、失业保险。鉴于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尽管我国正处于战略性调整的发展关键时期,但是由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进程和二元经济结构决定,在我国目前的5.3亿农村劳动力中,农业就业人员为3亿多人,隐蔽性失业约为1亿人(以2009年为例)。由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业不仅具有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的功能,还承担着为1亿多隐蔽性劳动力失业提供失业保险的功能,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减贫。减贫问题是世界性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消除贫困仍将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据世界银行确定的人均日收入1美元的贫困标准,我国目前还有近亿相对贫困人口,这些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居住在农村,农业不仅是其获得生活基本品的重要来源,也是其就业、创收、脱贫和发展最现实可行的选择。

5.生态保护。由于森林、农田等植被具有自然属性,因而决定了农业生态系统对于改善环境、保护生态具有极大的价值。农业的生态功能主要包括环境保护、国土整治、水资源管理、生态平衡和维系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等方面。

6.观光休闲、文化传承、提供农业景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人民群众价值取向的日益多元化,农业在继承传统文化、历史和提供农业景观方面的非商品产出价值将日趋显著。在我国,随着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回归自然是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一个普遍趋势,希望通过体会农家生活而得到身心的放松。同时在休闲农业的体会中,通过开发具有体验、观光、旅游价值的资源和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现代科技、生态环境、农业景观和参与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对农业的生态、社会、文化等功能进行挖掘、整合形成新的“组合产品”,体会生产过程的生态性、趣味性、艺术性、文化性,为市民提供观赏、科普、示范场所和农业生态景观,提供高品质的体验感受,城乡居民都可以体会到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让农业生产提供观光旅游和文化载体等功能。

7.对经济的有效缓冲。从多功能的角度来考量,就很容易地得出要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结论,促进农业粮食保障以及社会、生态、文化等方面多种效用的发挥。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往往缺乏有效的保险制度和救济制度,农业在经济危机中的缓冲作用越来越受到广泛认知和重视。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一些国家的农业部门保持相对稳定,保障了基本生活品特别是食品供给,有效保证了其国内政治稳定。我国长期强调的“农业是基础”、“无农不稳”就是对这一功能的肯定。

我种的不是菜,是生活

【体验】对大自然的回归,对生命、健康、绿色的美好向往,让很多都市人行动起来,把自家阳台变成蔬菜园,做一个快乐的都市农夫。据了解,在讲求“亲近自然、绿色生活”的潮流下,“阳台农业”已成为一种崭新的家庭生活时尚,目前国外一些城市居民吃的蔬菜有五成左右靠“自家阳台菜园”自种自吃,在北京、上海等城市也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提起阳台种菜的初衷,有的人是为了娱亲,“妈妈喜欢养花种菜,阳台正好可以满足她的需要,这也让她的生活有个寄托”;有人是为了亲子的需要,“和孩子一起种种菜,可以享受到幸福的家庭生活”;有人是为了能够吃得放心,“吃什么都揪心,干脆自力更生有保障”;有的人是为消除工作压力,亲近自然,“看着阳台上自己亲手打理的蔬菜,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吉林省长春市市民张女士介绍说,她决定种菜的原因很简单,菜价一年贵过一年,很多朋友、邻居都在阳台自己种菜,所以张女士也加入到了“都市农夫”的行列。“我准备了几个泡沫箱,刚开始的时候就是用大蒜发一点蒜苗之类的,后来我开始种香菜、白菜、生菜等。”张女士表示,最近种菜成了一大流行,她无意中发现,小区里很多人家都在阳台上用花盆或者泡沫箱种菜。她种的菜都是家里经常吃的,现在只要每天花一点时间,浇浇水、施点肥,全家人都能吃到新鲜、绿色的蔬菜了。

北京市市民魏先生则从“都市农夫”生活中得到了意外收获。“我工作十分繁忙,长时间以来精神都高度紧张,但自从成为‘都市农夫’后,压力也随之缓解,整个人都精神了。”现在魏先生的生活十分有规律,起床后捉捉虫、浇浇水,下班后施施肥、除除草;双休日和爱人到处搜罗种子、芽苗,购买肥料、和网友讨论如何把菜种得更好。“最高兴的就是收获的时候,一家人吃着自己种的新鲜蔬菜,倍感幸福。”魏先生说,他还经常将多出来的蔬菜送给邻居、朋友。

模式

国外都市农业启示

日本的启示

1.确保都市农业用地。把握农业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同生共存的原则十分必要,这不仅仅是为了保全都市农业的发展,更是都市再生的重要课题。2.完善制度。城市规划的制定与推行过程中要重视农业与农民的作用,充分发挥政府政策资源引导作用,把都市农业列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当中。3.转变观念。以现代产业理念经营都市农业为确保都市农业能够稳定持续的发展下去,依靠都市农业靠近城市的特征,利用先进技术设备,发展高科技外向型高附加值的现代都市农业。4.发挥地区优势。首先要研究不同城市地区的都市农业对该地区的调节作用机理及其调控途径,其次是分析探索不同城市地区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的差异性和高效性。

荷兰的启示

1.都市农业在一个面积不大的国家内,对农业的发展起主导作用。2.都市农业不但可满足本国需求,而且可以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基地。3.都市农业是以“菜篮子”为主体。荷兰发达的蔬菜、花卉、肉牛、奶牛及奶制品生产,基本保证了都市人民的日常生活必要食品的需要,国内消费品占总产1/3,还可以大量出口。4.农业工厂化、专业化、自动化的效益很高。荷兰本来没有发展农业的优势,如日照缺乏,耕地稀少,要填海造田,从而被迫走上农业工厂化、高投入、高产出的道路。由于大力发展设施精细农业,荷兰不少农产品单产都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新加坡的启示

1.都市农业中的园林业在地少人多的大城市,特别是没有郊区县的大城市十分重要,其生态及社会效益往往大于经济效益。2.没有郊区县的大都市,都市农业也可以同步发展,但模式有别于有广大郊区县的大都市。3.空运陆运发达可以缩短生产地与消费市场的距离,因此流通仓储及批发市场、零售网络现代化起着重要的作用。4.环境保护既要立法也要教育和倡导。首先是领导者的职责与水平,不能以牺牲环境去换取工业现代化及城市现代化。

国外都市农业主流模式定位

国外都市农业特点:

都市农业也就是具有相当规模城市的农业,都市农业在国外已有很长的历史,特别近40年来发展很快。都市农业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第一,国际化。农副产品的生产及消费符合国际市场的要求。第二,多样化。集各种各样农副产品,从种类、品种到花式,应有尽有。第三,优质化。国际农副产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必须以质量取胜。第四,专业化。欧洲各国更为明显,各国以生产拳头产品为主,进行交换,大都市也是如此。第五,高新技术化。都市农业生产及科技水平比一般地区高,人才、资金、资信有优势,现代的设施农业、农业生物技术及电子计算机得以广泛应用,并且具有强大辐射力。第六,环境美化。城市规划、国土治理、农林业布局,都把环境美化放在主要的地位。

荷兰:经济创汇型

荷兰都市农业是以创汇经济功能为主的都市农业。主要是以园艺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出口型农业。荷兰借助发达的设施农业,集约生产经营花卉、蔬菜及奶制品,使其人均农产品出口创汇居世界榜首,成为世界都市农业的典范。荷兰都市农业重点发展具有设施园艺技术辐射、园艺产品集散、农业生态观光功能和地区专业分工的都市农业生产体系。

德国:生活功能型

德国都市农业属于生活社会功能型的都市农业,主要形式是休闲农庄和市民农园。市民农园是利用城市地区或近邻区之农地,规划成小块出租给市民收取租金,承租市民可在农地上种花、草、蔬菜、果树等,让市民享受耕种与体验田园生活以及接近大自然的乐趣。

法国:生态环保型

法国都市农业属于环保生态功能为主的都市农业,是以大田作物为主,采取较大规模的专业化农场生产,逐步减少小型农场。巴黎的都市农业对城市食品供应的功能并不明显,巴黎的各种食品供应,主要经过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由全国各地乃至欧洲其他国家完成。所以,巴黎的都市农业突破了自给自足的生产,而突出农业的生态功能,利用农业把高速公路、工厂等有污染的地区和居民分隔开来,营造宁静、清洁的生活环境。

日本:综合型

日本都市农业发展重点是设施农业、加工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多样化农业,属于综合功能的都市农业,重点开发农业的绿色、环保、体验、休闲和示范功能,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镶嵌式多功能的“绿岛农业”为两大特征。日本的都市农业主要集中在三大都市圈内,即东京圈、大阪圈和中京圈,以蔬菜、水果、多作物、多品种生产为主,主要为市民提供优质农产品和满足绿化环境的需要。

新加坡:花园型

新加坡是亚洲地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更有“都市之国”及“花园式大都市”之誉称。那里的农业是典型的都市农业。新加坡几乎没有农村,过去农产品多靠进口,但近年来从总量上基本可自给,主要是大力发展鲜活农产品。新加坡都市农业中园林绿化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整个城市绿地多,花草多,公园多,街道宽敞,楼宇密度不大,园林艺术水平高,犹如一个大都市建设在美丽的花园和花木海洋之中。

国外都市农业模式分析

国外都市农业自20世纪40年代,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得到飞速发展。各国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的差异,选择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各有侧重。

日本的都市农业,指包含在都市内的农业及都市近郊的农业。日本是一个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的岛国,经过20世纪60-70年代经济的高速增长之后,城市扩张迅猛,城市周边地区的地价不断上涨。由于土地属私有制,为保留土地以达到增值的目的,一些农户不愿过早出卖自己所拥有的土地,于是将继续耕种的土地在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内保留了下来。日本已发展出3种主要的都市农业模式:(1)观光型农业,即设立菜、稻、果树等田园,吸引游人参观体验,其实质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2)设施型农业,即在一定范围内运用现代科技与先进的农艺技术,建立现代化的农业设施,一年四季生产无公害农副产品;(3)特色型农业,即通过有实力的农业集团建设一些有特色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并依托先进的科技进行深层次开发,形成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业。

日本都市农业的发展趋势:一是生产逐渐规模化,以提高都市农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二是农业结构逐步调整。逐渐淘汰效益低、成本高的农产品,绿色保健品大量生产;三是生产手段向全自动化、设施化、智能化发展,尤其是蔬菜、水果特别明显;四是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步完善;五是生产经营管理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德国都市农业以市民公园为代表。19世纪后半叶,德国正式建立了“市民农园”体制,其主旨是从建立健康的理念出发,让住在狭窄公寓里的都市居民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近年来建立市民公园的主旨已发生很大变化,转向为市民体验农家生活的机会,使久居都市的市民享受田园之乐。市民公园的土地来源于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市镇政府提供的公有土地。每一市民农园的规模约有2公顷。大约50户市民组成一个集团,共同承租市民农园。租赁者要与政府签订25-30年的使用合同,自行决定如何经营,种花、植草、种菜或栽树、养花等,政府都不加干涉,但其产品却不能出售。如果承租人不想继续经营,可以中途退出或转让,市民农园选出的管委会选出新的承租人继续租赁,新承租人要承担原承租人合理的已投入的费用。目前德国市民农园呈兴旺之势,其产品总产值占到全国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荷兰是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其发展目标不再是追求产量,而十分强调农业与环境、自然的协调发展,重视农业的社会责任,这为荷兰形成“绿色生产力”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从荷兰来看,都市农业依附于其自身特有的交通海运和气候条件优势,以花卉和蔬菜为主要农产品,走工厂化、专业化、自动化、产业化道路,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力量。荷兰以“欧洲花园”和“花卉王国”而驰名于世。荷兰花卉业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且土壤和气候条件比较适宜。在经济利用土地问题上,以花卉为代表的园艺业要优于一般的大田种植业,而温室园艺业又优于露地园艺业,且农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荷兰温室产业具有高度工业化的特征。由于摆脱了土地的约束和天气的影响,温室园艺产品可以实现按工业方式进行生产和管理,其种植过程不仅可以安排特定的生产环节和生产周期,在产后的包装、销售方面,也同工业生产如出一辙,真正成了“工厂化农业”。

思考

科技创新对上海都市农业的意义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院长 吴爱忠

上海是一个拥有2300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人多地少、水资源紧缺,而且,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农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缩小,加上环境等资源的刚性约束,上海都市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必须走高效生态之路,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近年来,上海都市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业科技水平明显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显著增强、农业的多功能性逐步显现,这一成就的取得实属不易,其中,农业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上海是我国最早提出并发展都市农业的城市。1994年市政府就提出了建立与国际大都市相适应、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都市型农业的构想,成为第一个将发展都市农业列入“九五”规划和2010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中的城市。在上海经济总量中,农业的增加值仅占不到1%。但在高楼林立的大都市里,“农业”不仅是人生命的“加油站”,滋养着人的“胃”,还滋润着人的“心”和“肺”。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的多功能性以及其日益显现的隐性价值,承载着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文化传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彰显着农业在上海经济社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

当前,上海农业面临着以下发展瓶颈,需要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加以突破。一是上海人多地少,人均不到一亩地,农业资源紧缺,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确保城市农产品、特别是蔬菜等鲜活农产品供应,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消费者健康和城市的安全,要建设高效、生态、优质、安全的都市现代农业,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三是上海要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四是上海农业从业人员总体上文化、技能水平低,要建设一支新型的专业化、职业化的农业经营者队伍,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因此,农业科技创新对上海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具有决定性的战略意义。

评价指标应反映都市型

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

上海海洋大学校长 潘迎捷

构建都市型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之最终目的在于促进这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提高人类社会福利。为此,在构建都市型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时就应体现现代都市型社会发展对农业的基本要求,主要表现在:

1.体现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要功能。纵观人类发展的轨迹,综合考察欠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现实可以看出,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越来越稀缺、生态环境越来越宝贵、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生态、文化功能也越来越重要。鉴于此,笔者认为都市型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应当涵盖必要的经济、社会指标,同时也应当囊括必要的生态及文化指标。

2.体现社会历史发展对农业的基本要求。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人类历史发展到城市化水平比较高时出现的一种产业形态。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它必须能够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必须能够体现这种高度城市化的人类社会发展对农业的基本要求。综观历史可以发现,随着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一些产业慢慢地淡出历史舞台,同时也有一些能够适应城市化发展的产业逐渐形成。然而无论其他产业如何演替,作为社会发展基础的农业始终存在,只不过不同发展阶段与其他产业耦合的状况和方式不同。显然,作为一种新阶段中的农业的新形态,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能够体现出这种新的趋势,并逐步实现和这些新兴产业的耦合。

3.反映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作为一种与高度城市化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农业形态,都市型现代农业具有与传统农业相区别的本质特征。显然,都市型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应当能反映出这些本质特征,否则就很难客观反映出所评价对象的实质。其主要特征可简略地总结为战略安全性、优质性、环保性、高效性、现代性、开放性、高度的市场导向性、统筹(协调)性等几个方面。

现代都市农业对保障城市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王振

现代都市农业的功能特质,决定了其对城市食品安全的保障,具有三个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一是现代都市农业的安全可控性较强,可以更加有效地做到源头管理,确保农产品生产、加工、配送的品质安全性。现代都市农业在地域上与城市一体,更容易从田头管到篮头;在生产方式上以设施化、标准化、优质化为基础,更容易做到绿色无公害;在经营者行为上,由于本地地缘关系,更容易做到行为的自觉、自律。

二是现代都市农业的政府引导性较强,可以更加有效地形成政府、生产者、市场三者的互动,确保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城市越大,强化政府特性表现越明显,这是当今我国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鲜明特点。在建设现代都市农业中,政府的直接引导表现得更加充分,一方面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地方政府表现了更多的主动性和主导性;另一方面为建设一个与现代化城市相匹配的郊区农业,地方政府对弱势农业更多采取了直接的投资、资助、补贴手段,将其打造成为城市提供更多“菜篮子”服务和休闲、生态服务的现代都市农业。农产品供给,特别是“菜篮子”农产品涉及民生发展,因此政府有必要建立长效机制以保障城市居民生活必需。

三是现代都市农业的市场灵敏性较强,可以更加有效地调节鲜活农产品生产,确保城市鲜活农产品的供应。现代都市农业是一种规模化、组织化的农业经营方式,对市场的了解和把握要远胜于传统的小农。特别是,因为距市场近,对市场熟悉,经营者对市场供需实际情况的了解可以做到及时、准确。这是现代都市农业特有的竞争优势,有助于经营者多生产经营一些投入高但附加值更高的优质农产品或时令农产品。

都市农业是农业产业

低碳化的一个好途径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都市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吴方卫

都市农业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从都市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都市农业在农产品生产、维持生物多样性、气候调节、土壤保持及肥力更新、环境净化等方面扮演着城市自然生态系统中无法替代的重要角色,是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和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发展良好的都市农业还是都市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一支重要的有生力量。

现代都市农业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标志,以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既为都市提供鲜活、安全、优质和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又发挥生态与文化功能,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都市农业中的低碳元素主要包含在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之中。

实行轮作,混种牧草,混合放牧,增施有机肥,采用生物防治,实行少耕免耕,减少化肥、农药、机械的投入,稻田养鱼、养萍,以及林粮、林果、林药间作的立体农业,种、养、加结合等复合生态农业模式,对都市农业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化生产起到重要作用。

作为都市农业重点发展的“种植-养殖-加工-综合利用”和“从田头到餐桌”的食品农产品供应链,以及农业有机废物多级综合利用等循环农业,都有着很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

都市农业的特征是普遍实行农业标准化,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可以把先进的低碳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管理经验组合成低碳农业标准,推广应用到低碳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把低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佳效益,达到高产、优质、低碳、高效的目的。

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以及森林和滩涂湿地等,为市民提供就近经常光顾的旅游观赏景区与休闲场地,让人们重新回归自然,更多地亲近阳光、绿色和新鲜的空气,充分享受农村浓郁的乡土风情和浓重的泥土气息,获得安宁与身心的净化,本身就是一种低碳化的生活方式。

都市农业是一项复杂

而系统的工程

上海市农村经营管理站站长、研究员、

管理学博士 方志权

无论从生产经营的成果来看,还是从功能来看,都市农业都不仅仅局限于向城市提供单一的食品性产品,而是转到提供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复合型产品和服务。

与一般农业相比,都市农业是一种较为纯粹的公共物品,具备了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的特征,具有巨大的外溢性。

在充分肯定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对都市农业带来巨大益处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都市农业无时无刻地遭受着相关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对都市农业的影响、改变用地功能带来“暴富”的诱惑等。因此,不能忽视都市农业是在矛盾中生存较为脆弱的产业,应将都市农业发展纳入整个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并通过制定法律规章,切实对都市农业予以保护。

都市休闲农业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青海互助国家级高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园一角

始建于2008年7月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国家级高原现代农业示范园在2012年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后,成为海东第一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县。园区总面积3.7 万公顷,涉及全县18 个乡镇280 个行政村,有现代农业科技园等5 个园,重点发展油菜制种、马铃薯繁种、牛羊养殖等十大农牧业生产基地。目前园区累计完成投资13.9 亿元,基本形成以种子亲本繁育、生产、加工、推广为一体的生产格局,带动了全县农牧业的发展。

来源:《海东时报》

都市休闲农业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作者简介:崔永和(1942- ),男,河南清丰人,河南师范大学教授,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唯物史观、生态哲学与环境伦理学。

摘 要:长期以来,消灭城乡差别就是中国人的理想目标,但是,城乡差别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依然存在。在扬弃工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转型期,坚持城乡同步发展将有利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二元;均衡;生态;城乡

哲学对于现实生活的关切与反思,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为人的合理性存在提供辩护;另一方面,为人的不合理性存在提出批判性反思,并创设理想的“彼岸世界”。工业文明以来,生态危机日益加剧,人的不合理性存在日益遮蔽人的合理性存在,哲学的反思批判功能日益凸显,生态哲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环境的审视,集中体现了哲学对实践的批判功能。反观和审视中国近些年来城市与乡村的现状与变化趋势,呼吁城乡的均衡发展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话题。

一、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在历史上,中国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由来已久。为数不多的城市,其成因多半与人口的相对集中密切相关,而人口的集中又与政治中心及商业中心相关联,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国都大都兼具商埠特色。于是,城市又往往是信息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在生存方式上,城市居民较广大分散的农村居民要开放得多,他们拥有较高的生活品位和生活质量。

与城市不同,中国广大的农村则是另一番景象。农村居民世世代代生活于固定而狭小的地域,沿袭着稳定单一的生活方式,然而,他们却拥有自己独特的舒心与乐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就是农村宁静生活的写照。费孝通先生曾经对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作出如下概括:“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一年一度,周而复始。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1]

城乡差别主要表现在:城市远离土地和自然风貌,而农村则重土地且亲近自然;城市生活富有开放变动性,而农村生活则倾向于封闭保守;城市生活有赖于商品交换和社会产品的互通有无,而农民则满足于自己生产和消费自己的产品,自给自足;城市居民享有较充分的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公共资源,而农村的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公共设施欠缺,公共资源匮乏。在城市,与现代化生活方式相伴随的是生态环境质量的普遍下降,而具有草根文化传统的农村则自然资源丰厚,生态环境质量优于城市。鉴于城乡的上述差别,笼统地认为城市优于农村、城市生活优于农村生活,从而用城市化导向完全消解或同化农村的思想和做法,难免包含偏颇甚至会引发农村生态环境的退变。

城乡居民各自的生存方式和价值选择是历史上城乡差异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其生活的幸福指数与习惯风俗密切相连,很难说孰优孰劣。但是,近些年的国际经济一体化潮流迫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离开了自己的文化圈,从而导致城乡差别的扩大和人生意义的失落,当今中国的“城乡差别”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城市居民收入虽然高于农民,但是,生活质量却因受到多种社会矛盾和环境因素的困扰而呈下滑趋势:空气污浊、交通拥挤、噪声超标、人际冷漠、房价飞涨、消费畸形膨胀、“富裕中的贫困”现象滋生、现代城市病频发……最近媒体披露,在中国的城市化过程中,由于普遍采取“外延式”发展模式,忽视“内涵式”发展,因而出现了严重脱离实际的“贵族化”倾向。“一些城市热衷于表面繁荣、豪华的发展模式,忽视对百姓的服务功能,大楼越来越高,设施越来越洋,可普通百姓却感到生活不便、生存空间狭小。”“城市形象过度求新、求大、求洋,一些地方大拆大建。在推土机的轰鸣中,许多并未达到使用寿命的建筑纷纷倒地,代之以更为壮观的摩天大楼和广场。这样大拆大建不仅造成巨大的浪费,还时常发生野蛮拆迁、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其主要原因,一是利益因素及其背后根深蒂固的GDP崇拜。中国城市国际协会会长罗亚蒙认为,城市化中大规模的新城建设、农村流转土地的开发背后都有房地产和工业开发的身影。通过迅速开发土地,能够为地方政府换来可观的土地收益。二是和现行的政绩考核体系不无关系。地方政府要展现城市化的成绩,除了统计数据上的城市化,最直观的展示方式就是建新城,而且城市之间出现攀比。[2]

城市建设中“贵族化”倾向背后的深层失误是严重忽视中国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无视农村历史积淀的亲近土地、热爱自然的生存方式和传统文化,根本没有顾及到农村的土地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长期以来,在一些决策者的心目中,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和象征,因而是必须加以彻底根除的历史赘瘤,必须用理想的“单一城市化的一元社会结构”取而代之。

二、中国城乡同步发展势在必行

工业文明以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业人口城市化,城市工业化,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城市的发展日趋功利化和非自然化,城市变得越来越脱离自然;由于人口的集中和工业的发展而导致的各种社会矛盾及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当前,许多城市不从实际出发、求大求洋的城市化建设把农村挤压得奄奄一息。尤其是每年大量流失的耕地转化为市场开发的商品,在扩大城市地盘、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益的同时,透支了多代人的生存基础和土地资源,不仅给城市百姓带来生活上的诸多不便和生态困境,而且也严重蚕食了农民的生存空间。其结果,城市发展泡沫化与农村发展萎缩化同比加剧。

据专家预料,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前后,中国各大城市在目前严重缺氧、缺水的基础上,将陆续进入“缺鱼”、“无鱼”的时代——日益严重的陆地水系污染和海洋水体污染使鱼类将难以存活,即使有些鱼还能勉强生存,也将是根本不宜食用的“高污染鱼”或携带“放射性元素”的“变态鱼”。相比之下,偏远农村的环境优势日益显现,那里空气清新、环境宜人,生态质量明显优于城市。因此,尊重城乡差异,保留城乡差别的形式,改变城乡差别的内容,促使城乡建设同步发展,将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环境质量相对较好的中国广大农村,不一定在所有方面一律都要‘向城市看齐’,不一定非要走‘农村城镇化’的道路不可。”[3]226-227

在中国,城市建设与农村建设同时并举的发展战略长期得不到落实,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存在着热衷于城市发展的情结,忽视农村发展。比如:前些年的教科书上就这样写道:“人口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农村人口逐渐转变为城市人口,乡村逐渐转变为城市的过程。人口城市化是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经济日益发展的结果,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4]如此用城市化作为社会进步的标志,似乎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至于它是否有度的限定、是否符合中国国情,很少有人作出进一步的思索和深究。

针对许多城市采取不切实际的“外延式”发展的严重弊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徐宗威说:“在城市化过程中,建设新城、改善城市面貌无可厚非,但如果把城市化简单地理解为盖房子、建广场,片面追求华丽的外表,就会带来很多弊端。”“要根据多数人的需要提供城市公共服务,大多数公共服务应该是开放式、公平、平等。应根据不同类型人群的需要,确定不同的公共服务内容,而不是简单的‘一刀切’。”[2]与城市建设中普遍出现的“贵族化”倾向相伴随,大批农村的地盘步步紧缩;随着大量耕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失地农民与日俱增。针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日益增加,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10》指出,进城农民不应该是身份上属于农民,职业上属于工人,也不应该是地域上属于城镇,职业上还是农民,更不应该是大规模、长期化、一代接一代的流动就业。在一些城市,对农民转化而来的“半市民”更是缺少足够的关怀和保障。随着城市化的潮流,每年有1000-1200万农民从农村进入城市,他们生活在城市里,被统计在城市人口中,但他們以及他们的家庭并没有享受到城市的公共福利。而“城市化的完整含义应该是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人口,让进城就业的农民在城市定居,并享有城市居民享有的一切”[2]。

其实,城市人口的增加与农村人口的减少都有一个过程,其比例和限度需要科学论证,不可顾了城市而忘了农村,顾了工业而忘了农业。一方面,现代化城市离开了从农村进城的农民工不行;另一方面,农村没有足够的农民也不行。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发展农业始终是基础,始终需要适度合格劳动力的主体支撑,否则,农业的发展必然难以为继,甚至将遭受难以避免的挫折、创伤,以至于产业链断裂,使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发生紊乱。现今的许多农村除了老人和孩子以外,能够胜任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所剩无几。13亿人口之巨的大国所赖以生存的农业,究竟由多少人去支撑才算合适,这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却被普遍的“城市热”完全遮蔽了。1958年,大量农业劳动力被抽调去从事“大炼钢铁”等非农业劳动,由此而大伤农业元气的沉痛教训值得永远汲取。城市需要发展,农村也需要发展;工商企业需要发展,农业更需要发展。任何“单打一”式的对未来的憧憬,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都是难以实现的。

三、以生态化建设引领中国城乡同步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平等、均衡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而不平等、不均衡则是绝对的、永恒存在的。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不平等或差异现象都是消极的和需要消除的,有些差异或不平等,比如人的能力、思维差异和价值追求的多样化差异,等等,多半都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自身发展的积极动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人力资源,鼓励发展“能人经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走共同富裕之路,其实质就是“差异趋同”的发展道路,是用积极高效的差异观代替消极低效的平等观。当今中国,不能用“刮风的办法”完全抹平城市建设和农村建设的一切差别,不能再用“大锅饭”的办法在农村发展“懒汉经济”,而是要在尊重人的能力差异、从而承认劳动收入适度差别的背景下,促进“经济-社会-人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同步协调发展,运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利益驱动原则,实现城市建设和农村建设的同步发展。

鉴于时代特点和中国国情,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农村建设,都必须遵循生态化原则,实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兼顾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如果企图用城市建设吃掉农村建设,为一时的经济效益而赌上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那么,城市化难免成为海市蜃楼,经济效益也难免成为“一利万本”的负价值。“伴随人类社会沿着生态环境发展路径前进的历史推进,当今农民工进城打工的人口流动趋向,在不太遥远的将来可能会要发生‘逆转’,即发生城市人口向农村的流动、城里人到农村去打工的趋势。这种人口流动的逆转趋势,取决于农业生产的多样化发展与城市生产的普遍不足、人口畸形膨胀的同时并存。总之,中国作为东方农业大国,其发展远景与发展道路,决不会、也不应该走所谓的‘城镇化道路’,决不会被其他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所严格框定。”[3]228

沿着超越工业文明的生态化道路建设城市与乡村,我们不仅用不着为中国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而烦恼,而且需要逐步懂得保留城乡差别的形式、改变城乡差别的内容对于走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道路的重要性。传统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弊端在于,城市与乡村各自封闭,在经济、文化、信息、人才等方面基本没有相互流动、交流互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极端做法是指斥进城的农民为“弃农经商”的资本主义势力,是与社会主义的方向水火不容的。如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城乡之间有了经济、文化、信息和人才的交流互补,进城务工人员日益增多,这是值得肯定的社会进步现象。但是,取代传统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并非单质一元的同质社会,而是多元多维的异质社会:不仅城市与农村存在不同的发展模式,而且不同的城市和不同的农业区域各有自己的发展模式,即使是同一个城市或同一个农业区域,也会有自己内部的多业并举和多样化选择。总之,用多元多维的异质社会取代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适合时代特点和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长期以来,“消灭三大差别”、改变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曾经是中国人普遍认同的理想目标。通过走农村城镇化道路,逐步消灭“城乡差别”,不仅是我们多年来的理论导向,同时,在实践中也涌现出了类似于“中国十大名村”的范例。在许多中国人的心目中涌动着一种强烈的“城市化期盼”:有朝一日,全中国都将建设成彼此无差别的都市化城镇,广大的农村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城市群落的大中国将拔地而起。这一导向的积极意义在于,期望中国广大农村发生彻底摆脱贫穷落后的根本性变化,促使农业经济获得明显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为逐步消除城里人对农村人的人格、经济、政治、文化、伦理歧视创造条件;对于促进城乡信息交流、经济互补、文化交流发挥积极作用。然而,这一导向的消极意义在于,用城市化一元社会结构取代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既脱离中国农业大国的国情,有失中国农业保护物种多样性的生态化传统,又违背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同力量竞争、多元经济互补的原则。事实上,无论城乡差别的内涵发生怎样的变化,城乡差别的形式将是永远存在的。

在新形势下,中国的城市建设需要以“内涵式”发展取代“外延式”发展,逐步优化城市的内在功能。完善城市的现代功能,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尽量为农村建设留出更多的空间。首先,要在城市进一步提倡节水节能、立体绿化、保护环境、废品回收利用,等等。其中,特别需要尽快改造现有城市的地下管道设施,利用先进技术集中回收城市居民的粪便排泄物,实施沼气加工,并为农业提供有机肥料,使人们取之于大地的能源再还给土地。与此同时,中国的农村建设急需保护耕地资源,尽力保证现有耕地资源不再流失。其次,需要认真实施农业发展的生态化战略,用有机农业取代无机农业,用农家有机肥料取代化肥,用天然消灭病虫害的方法取代大量使用农药的方法,积极发展无公害的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再次,积极培育生态农业所需要的农村精英和技术人才,尽快扭转农业劳动力严重缺乏的被动局面。最后,需要依据农村特点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探索建设和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的生态化道路。现在看来,农村一律建城镇化高楼的做法,既不经济,也不适用,又不环保。以上就是学术界近年来所极力呼吁的中国要走的“后现代农业道路”。

为有助于说明问题,本文谨在此引用澳大利亞国家级工程“绿色澳洲项目”主任、著名后现代农学家大卫•弗罗伊登博格的相关研究结果和建议:“虽然现代农业暂时解决了养活65亿人的问题。但是,现代农业没有解决土壤侵蚀、土壤盐化以及农村贫困问题。更有甚者,现代农业虽然支撑着现代城市和经济,它却依赖矿物能源(煤,气和油),因此其基础摇摇欲坠。……难道中国真的渴求发展与澳大利亚和美国相同的‘现代’农业吗?如果真的那样,那么,中国充分‘现代化’的农业只需要一千三百万农民(中国人口的百分之一)。充分‘现代化的’农业工业会让大约8亿人继续向业已拥挤的大城市大规模地迁移。这一迁移会迫使中国再建80个像北京上海那样能容纳1000万人的城市。正如人们所见,这在美国、欧洲的大部分国家以及澳大利亚(它是全球最城市化的大陆)是可行的。然而,中国需要80个巨型城市吗?或者说,是否存在着一种适于中国的后现代的未来?就像世界上很多地方一样,对于澳大利亚的很多地方来说,要挽回局面已为时太晚。森林已经消失,剩下的是贫瘠的土地和遭罪的农民。我目前在‘绿化澳大利亚’组织的工作就是帮助农民重新种植澳大利亚森林,以保持当地野生动物,恢复土壤肥力,改变河水质量。这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新的思维和新的农业方法。现代农业不可能为澳大利亚提供将来。我们认为,中国别无选择,惟有发展一种独特的后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完全依赖矿物燃料,随后又要释放二氧化碳。它需要太多太多的人离开农村的家园,迁居到本就人满为患、遭到污染的大城市。现代农业是靠过去100年的发明创造发展起来的,它不可能以它现在的形式再持续100年了,更不消说1000年。必须发明一种后现代农业。”他果断地作出结论:“对于中国来说,挑战在于,要从自己过去和当前的那些高度污染能源和侵蚀土地的非持续性做法中吸取教训。挑战还在于,应创造一种后现代的‘务农文化’,其中有数百万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富裕农民参加。而不应该是由少数人依靠矿物燃料、肥力枯竭的土地和大量的资金来经营一种‘务农商业’。要发展一种后现代的‘务农文化’,关键在于创造在社会方面公正、在生态方面健康的种种成套的方法,它们将把农场和城市、城市和农村人的需要紧密地结合起来。一个后现代社会是否可能,这取决于一种后现代农业。”[5]这些分析和建议都十分认真、严肃而贴近中国实际。

后现代农业是后工业时代的农业发展形态,它的首要目的是为人类提供绿色、安全、健康的食品和愉悦的服务。“具有中国特色的‘两型’农村建设和后现代农业选择,在一方面是对西式现代无机农业进行反思和超越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两型’农村建设必然是高于西式农村建设的后现代文明形式;后现代农业是扬弃工业化农业的生态农业。按照农村经济社会和农业生产同步推进的发展战略,我们将会逐步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民尊重型、社区繁荣型、审美欣赏型的后现代新农村,走出一条既符合世界生态化潮流、又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农村建设和‘后现代农业’之路。”[6]只有走后现代农业道路,才可能实现中国城市建设与农村建设的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0-51.

[2]王炜.城市化不能“贵族化”——中国城市化观察:下[N].人民日报,2011-02-21.

[3]崔永和.思维差异与社会和谐[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洪如林.人口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88.

[5]弗罗伊登博格.中国应走后现代农业之路[J].现代哲学,2009(1):68-71.

[6]崔永和.走向后现代的环境伦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44-245.

责任编辑:戴群英

都市休闲农业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 当前,衡阳都市农业发展存在着宣传力度及扶持力度不够、都市农业缺乏科学化管理、都市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和都市农业观光休闲产业开发层次低等问题。为促进衡阳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发展都市农业,需要政府、市场及农户和企业三方面通力协作,加强对都市农业的规划和支持力度,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构建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倡导“企业+农户”的组织模式,拓展都市农业的功能。

【关键词】 都市农业 区域经济发展 多功能农业

一、都市农业能促进衡阳农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的生产方式与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都市农业应运而生。在我国都市农业概念提出之前,大多采用“城郊农业”的概念(包永江,1991),但当今城郊界线越来越模糊,“城郊农业”概念就不确切了,使用“都市农业”的概念更加合适(张占耕,1998)。卢启程认为都市农业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满足城市功能完善的需要和居民高质量生活的需求,城乡融合,共同建立起来的一种经济、生态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农业。都市农业集高效、高质、产业化、科技、生态为一体,可满足都市多种需求,是一种多功能农业。都市农业具备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等,主要特征有:功能多元化、无城乡边界性、高度集约化、市场一体化、生产科技化。

区域经济发展要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实现,都市农业正是对原有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作为农业新形态的都市农业是促进衡阳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都市农业发展能延伸农业产业链,开辟农业经营的新模式,进而促进衡阳城乡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协调发展,有利于加大城乡劳动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交流,增加农民的就业率和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别,对于农业大市衡阳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二、衡阳市发展都市农业存在的问题

衡阳市是湖南省的农业大市,发展都市农业有较好的经济基础。2012年,衡阳实现农业增加值347亿元,实现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220亿元,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2家。衡阳市农业部门和农业生产企业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积极开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的优质高质都市农业,目前其产值逐年增高,占整个农业产值的比例也越来越大。然而,在发展都市农业过程其还存在以下问题。

1、对都市农业的扶持缺乏力度

衡阳有关部门在促进都市农业发展时,扶持手段欠科学,扶持政策和法律法规难以落实,特别是扶持资金申请条框过多,受益面窄。同时,缺乏都市农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对开发都市农业产品还缺乏明确的扶持政策,主要体现在:一是解决资金问题及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不够;二是缺乏科技项目扶持。迄今为止,在衡阳有关部门的农业投入中,用于都市农业产品项目建设的很少。

2、发展都市农业缺乏科学化的管理

衡阳市现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73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60个,农民专业协会313个,累计成员19.707万个,占总农户数的13.61%,带动农户26.56万户,占总农户数的17.65%。衡阳全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带动的农户数比例偏低,大多为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农户,要求相关部门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科学化管理。此外,都市农业专业化生产要求新型的种养殖模式、创新农产品加工手段,因而原有的种养殖技术和经验已跟不上都市农业的要求,农民需要提升自身素质。

3、都市农业发展缺乏相应的人才

都市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人才的支持,衡阳市从事都市农业的人员大多是原有的传统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生产方式落后,难以满足都市农业发展的需要,休闲山庄、观光公园的从业人员也大多是由原有的农户转型的,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服务水平不高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4、都市农业观光休闲产业开发层次低

当前衡阳农业的旅游与休闲观光产业还处在发展期,存在的问题较多:一是衡阳都市农业旅游休闲产品不丰富,大多局限于蔬果采摘、钓鱼、赏花和农家菜品尝等活动,难以形成有竞争力的旅游休闲消费市场;二是衡阳市旅游休闲农业产品的开发缺乏相应的规划与指导,农业企业和农户盲目跟风,项目雷同;三是部分观光农业主题园区特色单一,缺乏一个有效的可持续经营的规划,季节差异、淡旺季差异明显,大部分园区道路、交通、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提供有效的基础设施服务,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四是缺乏有效的宣传手段,宣传手段单一,不能有效地吸引消费者。

三、衡阳市都市农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对都市农业的功能与作用认识不高

衡阳有关部门在都市农业的认识上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相关决策都是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优先发展的目标,农业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都市农业发展没有很好的长远规划;二是片面强调当代农业对GDP、财税的贡献,因都市农业在经济上的贡献不高有可能还需要反哺,因而易被忽视;三是片面地强调了经济功能而弱化了其他功能,只注重农业的产量的提高,没有认识到都市农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都市农业宣传力度弱

衡阳有关部门对都市农业的宣传力度不够。都市农业在中国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对都市农业产品缺乏了解,对农业公园、观光山庄、休闲山庄、教育公园等的认识不够深,要使消费者广泛认识并接受都市农业产品还需要做大量的都市农业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消费者只有真正地了解并认同都市农业,才会支持参与到都市农业的发展、消费中来,从而促进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

3、农户和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机制

近年来各地关于都市农业发展的探索不少,但交流不多,很多好经验、好做法无法及时共享和借鉴,影响了全国都市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衡阳市没有构建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机制,特别是与北京、上海、广州等都市农业发展较好的城市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机制。同时,也没有制定好农户和企业之间、农户与农户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机制,导致市场信息不能得到有效的沟通。

四、基于区域视角的衡阳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

1、加强对都市农业的规划和支持力度

一是制定衡阳都市农业发展的长远规划。都市农业的规划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但规划应立足于衡阳的实际情况,重点应放在功能定位上,深化都市农业的经济功能,开发文化、社会功能,拓展都市农业的生态功能,逐步实现都市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的统一。二是加大政府对都市农业的投资。一方面衡阳有关部门要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完善农业道路、农业排灌系统;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企业和农户对都市农业进行投资,并在资金遇到瓶颈时提供金融支持。三是加强对都市农业的宣传力度。加大宣传教育是为引导人们对都市农业的消费,强化消费者对都市农业产品消费的积极态度,应积极宣传发展都市农业对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意义及都市农业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以扩大都市农业的影响。

2、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充分发挥都市农业的规模经济效益

一是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根据衡阳市农业用地实际情况,通过土地流转把土地的经营收益权转移到种田能力强的农户或在农业经济领域能力较强的农业企业手里,实现规模化经营。二是改变传统的粗放型、兼业化的生产力式,向产业化生产转变。通过机械化、良种化、专业化、规模化融为一体的生产方式发展,实现都市农业的产业化生产。

3、加快都市农业科技创新,提高都市农业科技含量

一是要积极引进、开发适应现代都市农业的技术。“都市农业”的发展与相应的农业技术分不开。如种苗培育技术,各开发景区、农场(庄)的整体布局与规划所需的工程技术等。二是要提高行业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以职业化为目标,引导农民转型与转变,利用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培训,切实提高都市农业生产者的科技素质和科技应用水平。积极组织技术培训帮助农户掌握都市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和知识,积极引导农民开展都市农业的生产和都市农业农产品的深加工,对从事服务型都市农业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的职业培训。

4、拓展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探索新的生产组织方式

一是都市农业是农业的产业链向第二、三产业渗透的一种城乡融合的复合型产业。都市农业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新鲜、优质的农副产品、绿色生态屏障、优美的生态与生活环境,还为城市居民旅游休闲、农业体验等提供场所,它是一种多功能农业。因此,衡阳都市农业发展方向必须是发展集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于一体的农业。二是积极探索新的生产组织方式。都市农业目标的实现仅仅依托农民这一主体是不够的,要倡导“企业+农户”的组织模式,这对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而对发展都市农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要重点扶植都市农业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拉动力带动都市农业行业的发展,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逐步实现农副产品深度加工和市场销售一体化,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5、运用比较优势原理,开拓衡阳农产品市场

发展都市农业要坚持比较优势原理,因地制宜地挖掘衡阳本地资源特色。如衡阳市的黄花菜是一大特色,可发展成集采摘、餐饮、精品博览、黄花知识长廊和观赏等为一体的黄花菜产业链;依托衡阳油茶,可发展集观赏、栽培、传统压榨工艺为一体油茶产业链。根据比较优势原则,积极调整衡阳农业结构,增强其农产品的产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做大做强衡阳市都市农业产品品牌,增强都市农业产品的社会公信力。需要在已有基础上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以区域经济发展为框架整合资源,做大做强都市农业龙头企业,打造衡阳的区域品牌,以增强都市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都市农业产品的社会公信力,增强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对品牌都市农业产品的信任度,从而实现企业、农民和消费者的“双赢”,最终达到促进衡阳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注:基金项目:衡阳市社科规划重点课题(编号:2011B(F)035)、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项目(编号:CX1101)和湖南省软科学项目(编号:2011ZK310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包永江:中国城郊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

[2] 张占耕:都市农业是城乡工农融合过程中的农业形态[J].学术月刊,1998(11).

[3] 卢启程:都市农业与生态城市的协同关系研究[J].生态经济,2009(10).

[4]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关于都市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J].中国乡镇企业,2012(5).

[5] 张文胜:日本都市农业的特征、功能及案例分析[J].农业经济,2009(12).

[6] 邓妍婷:长沙市都市农业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

(责任编辑:张琼芳)

都市休闲农业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目前,我国总体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巴南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南部,幅员面积1825平方公里,总人口86万,其中农村人口59.5万。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巴南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重庆发展“314”总体部署,建设一小时经济圈,推进巴南区科学发展关键的一步,也是必然的选择。围绕主城大市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按照“围绕城市活农村、跳出农村富农民、借鉴工业抓农业”的思路。本文分析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概念及特点,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视角下对巴南区都市农业发展进行了思考,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与优势,为巴南区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

一、都市型农业概念与特点

1.都市型农业的概念。本文采用了孔祥智对都市农业的定义。孔祥智(2007)认为,都市型农业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和农村发展关系的反应,将农业和城市关系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城郊农业阶段。城市的发展,需要周边地区为其提供鲜活农产品和初级加工农产品,城市郊区的农业就演变为城郊农业,郊区的大小,一般以城市的需要为标准。二是都市农业阶段。随着城市的发展,对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仅仅提供充足的鲜活农产品,还要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休闲娱乐的场所。三是都市型现代农业阶段。到了这一阶段,城乡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城市工业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有能力对农业进行反哺,以财政、金融、科技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支持体系日益完善,农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盈利水平大大上升。

2.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特点。都市农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它所包括的范围是指都市城市化地区与周边间隙地带的农业,不同于一般城郊型农业;(2)都市农业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农业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安排,农业与其它产业的关系等,必须首先服从城市的需要并为此服务。这种由城市需要决定农业的发展,体现了大都市对农业的依赖性,并进而实现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一体化关系;(3)都市农业不仅是经济功能的开发,而且要进行生态、社会等功能的开发,并进而实现全功能性的大农业;(4)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明显地表现为高度的集约化的经营方式,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并进而达到高度的农业发展形态和为都市服务的特殊功能。

二、巴南區都市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农业生产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随着巴南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工业的发展与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崛起使得巴南区城市郊区耕地向非农业用途快速转化,农业生产发展依赖的耕地资源日趋减少。同时,城市人口的增加使得农产品需求不断增长,二者共同作用,导致农产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此外,现有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结构导致土地流转成本高,土地流转困难,加之土地资源禀赋的有限性,资源和环境对巴南区都市农业发展的制约越来越突出。

2.农业的“三化”程度相对偏低。巴南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依然偏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依然以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为主,农产品的质量、加工水平和技术装备及创新能力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此外,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能力不强,加之长期困扰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融资难等问题依然存在,农业龙头企业在对接扩内需项目、争取各类政策扶持、获得银行贷款等方面的弱势依然明显。

3.农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依然较弱。农业经营风险大,农业经营主体应对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不强等制约了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农业灾害性气候频繁发生,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够;农产品及农业投入品价格剧烈波动,加之巴南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组织化程度不高,直接导致农业生产者处于不利的市场谈判地位,而这决定了其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差;农业经营主体所处的金融环境并不宽松,农业政策性信贷、农业政策性保险等不能为农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4.农业劳动者观念落后。都市农业是以资本、信息、技术为主要生产要素的产业,其信息化、知识化、智能化等特点对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巴南区现代都市农业既面临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而有效供给大量减少的问题,又面临农户兼业化、留守劳动力女性化和老龄化等短期难以克服的问题。此外,农民受小农经济思想束缚,一家一户分散性种植,土地流转难度大,规模经济难以形成,严重阻碍着都市农业的进程。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视角下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

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第一章总则第二条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简要的定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从概念上规定合作社的定义,即“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另一方面,从服务对象上规定了合作社的定义,即“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2.巴南区农业合作社发展状况。2007年巴南区东温泉镇的种植大户联合成立了重庆东温泉五布柚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发展,合作社目前已有社员136人,种植面积1550亩。2010年,被评为重庆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市级示范社。2010年巴南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全年新成立并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合作社有36个,总数达到129个,比2009年增加38.7%,入社农户达5.15万户,带动农户5.35万户,分别比2009年增加41.6%和44.5%。 目前,巴南区有农业部部级示范社1个,重庆市市级示范社7个,区级示范社15个。仅仅在2010年就有6个合作社分别承担了中央和重庆市的农业建设项目。

3.农民专业合作是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的助推器。通过对都市型现代农业概念与特点的分析,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需要从产业结构、种植规模、科技推广、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社会服务等队方面对传统农业、农村进行改造。都市型现代农业依托城市为核心发展,依靠城市资金、政府政策的扶持;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高度集约化;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农业产业与城市其它产业相辅相成等。巴南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资源环境的约束、“三化”程度相对较低、应对风险能力较弱、劳动者观念落后等。通过发展巴南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为解决巴南区都市农业建设提供新的思路。(1)建立政府与社员之间的桥梁,提供劳动者信息的获取与技能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将社员的各种信息和诉求收集整理后理性地传递给政府,并将政府的农业政策传达给社员。巴南区农业合作社2010年度培训成员数为31671人次,比2009 年(30145人次)增长了5.06%。

(2)提高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有效地促进农村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整合,强化农民的社会分工和合作的意识。同时,也是把分散经营的小生产转化为社会化生产的尝试和进展,可以合理的解决都市农业发展中资源短缺的问题(尤其是土地资源)。除此之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种农村社区组织,它不仅为促进农村的社区建设提供物质基础,而且本身也是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分散的小农经营, 既不可能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也不可能实行标准化生产,更不可能实现产品的安全供应。2010年巴南区农民专业合作社128个,比2009年增加44个,增长幅度为36.17%。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还是农村中先富带动后富的渠道,带动农民集体致富,解决都市农业发展中劳动者观念落后的问题。

(3)增强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为农户统一供应种苗、农资和饲料等。统一农产品生产,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统一收购、包装和销售,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还可以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可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也使农民不断产生学习和掌握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需求,从而形成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重要条件。通过注册商标,进行农产品和生产基地认定认证,可以提升农产品品牌和市场竞争力。在农产品统一销售与农业集中投入方面:2010年巴南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组织销售农产品总值30469万元,比2009年增长23112万元,增长幅度为31.83%。统一组织购买农业生产投入品总值11467万元,比2009年(9719万元)增长17.99%。

(4)促进经济发展,解决农业生产资金问题。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建,为缓解农村资金紧张,解决农民贷款难等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都市型现代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解决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必然选择,而积极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奠定了极其重要的产业组织基础,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一篇:现代柔性预算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现代休闲农业发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