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文化论文范文

2023-09-16

都市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都市农业的定义

对于都市农业,我国学者普遍引用的一个定义是:都市农业(Agriculture in city countryside)指在经济发达的一些大都市里,保留一些可以耕作的土地,由城里人耕种,其英文原意是“都市圈中的农地作业”。具体是指分布在都市内部及其周围地区或者大都市经济圈内,紧密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特殊形态的农业。

都市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标志,以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手段,以大都市市场需求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

都市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传统农业是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农业,都市农业是强调发挥对大都市的保障功能和服务功能为主的农业。

都市农业与城郊农业都是依托城市、服务城市、适应城市发展要求,纳入城市建设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建设的农业。但二者还有不同点,城郊农业主要是为城市供应农副产品,满足城市商品性消费需要为主,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位置居于城市周边地区。而都市农业是为满足城市多方面需求服务,尤以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功能为主,是多功能农业,发展水平较高,位置在大城市地区,可以环绕在市区周围的近郊,也可能镶嵌在市区内部。可见,都市农业与大城市的生活消费、市场供应、旅游休闲、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密切相关,充分显示出都市现代农业的特征。

至于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等,都是都市农业的一些具体经营方式,不能说它们本身都是都市农业,根据目前的经验分析,当大城市人均GDP达到2000—3000美元左右的时候,就可能进入都市农业阶段。

都市农业的基本特征

农业产业结构的高度市场化

农业产业结构的市场化就是要根据农产品市场的供求情况并结合都市各区县、乡镇的农业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确定适宜开发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的市场农业和高度开放的外向型农业,开拓国内外市场。

农业生产方式的集约化

集约化生产是都市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要实现集约化生产,就必须改变过去的粗放型、兼业化的生产方式,向机械化、良种化、专业化、规模化融为一体的生产方式发展。

农业经营形式的产业化

都市农业的产业化就是要做到:1.组建龙头企业,架起市场与农户的桥梁。利用大都市资本经济实力,组建农业龙头企业,并采取“公司+基地或农户”的组织载体。纵向实行种养加、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横向实行土地、资金、技术、劳力的集约化经营。2.协调龙头企业与基地或农户的利益关系。对龙头企业与基地或农户全面推行契约化经营、合同化管理,组织龙头企业与基地或农民签订产销合同,明确产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使双方真正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利益共同体。3.树立农业企业形象,创立品牌。要借鉴现代工商企业在生产与营销等方面的管理经验,建立农业企业形象,开发自己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来武装龙头企业,按市场需求确定农产品生产、加工的规模,避免主导产业和产品趋同,超出市场容量。

农业生产手段的高科技化

首先,要实现生产设施的自控化和生产技术的智能化。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建设和发展具有国内外一流水平的设施化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示范区,并体现先进设施、技术的辐射功能。

其次,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使都市农业经济获得强有力的依托。一要实行农科教结合。以科技为先导,以教育为支撑,以重点攻关项目为突破口,并以提高全体农业劳动者的素质为基点,推进农科教结合,使农业科研出成果、农业教育出人才。二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队伍的作用,要健全农技推广体系,积极组织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投身农业产业化,使科研成果与产品开发结合,专业队伍与群众结合,形成各方共同参与的技术推广网络。

农业生产“三效益”的协调统一

都市农业不仅注重经济效益,而且要求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

都市农业的经济效益是指增加农业生产收入,农民脱贫致富等目标的实现程度;生态效益是指合理利用都市农业资源,使其永续利用,并防止环境污染,净化、美化、绿化都市等目标的实现程度;社会效益是指保证都市农副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扩大农村就业机会,以及改善都市投资环境等目标的实现程度。

都市农业的演变

都市农业的产生和形成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从国际上看,日本是出现都市农业最早的国家之一。都市农业一词最早见于1930年出版的《大阪府农会报》杂志上,“以易腐败而又不耐储存的蔬菜生产为主要目的,同时又有鲜奶、花卉等多样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称为都市农业。而都市农业作为学术名词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青鹿四郎在1935年所发表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开始研究都市农业。我国都市农业的提出与实践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其中以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开展较早。

发达国家的都市农业,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已经趋于成熟,形成了类型多样、功能齐全的都市农业产业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近年来,随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其都市农业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社会、经济等条件有所不同,因此其都市农业的发展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美国,都市农业被称为都市区域内的农业,其创造的农产品价值已占全国农产品总价值的1/3以上,主要形式是耕种社区(或称“市民农园”),通过农场与社区互助的组织形式,加强农民和消费者的关系,增加区域食品的供给,从而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日本的都市农业主要集中在三大都市圈内,即东京圈、大阪圈和中京圈。其特点是:呈点状和片状分布;蔬果生产占主导地位;园艺生产设施先进;有都市观光、休闲、体验农业等多种形式。

我国台湾地区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制定都市农业计划,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其管理体系已基本健全,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旅游、教育、环保、医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主要特点是:形态多、规模大、分布广,有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假日花市等多种形式。

功能

都市农业多功能的层次

都市农业多功能是具有层次的,可分为基础性功能、拓展性功能和主导性功能这三个层次。基础性功能包括:都市粮食和食物安全供给基本保障、农产品原料供给、加工和贸易、农民就业和基本社会保障等。拓展性功能包括: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教育等。主导性功能包括:对经济的有效缓冲,对都市发展的空间维持,农业与非农产业的融合、对工业的吸纳等。

1.农副产品安全供给保障。农业在粮食安全方面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以提供农产品商品供给保障的经济功能;二是确保一定的粮食自给水平所带来的粮食安全保障和国家战略功能,具有公共产品特性。

2.原材料供给。由于产业间广泛存在的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长期以来农业提供的原料性产品不仅支撑了国内工业的发展,而且为国家外汇获取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都市农业确保农业的产品供给,不仅要确保食品和粮食供给,而且要确保农产品原料供给,这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对农业的基本要求。

3.农村劳动力就业、失业保险。鉴于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尽管我国正处于战略性调整的发展关键时期,但是由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进程和二元经济结构决定,在我国目前的5.3亿农村劳动力中,农业就业人员为3亿多人,隐蔽性失业约为1亿人(以2009年为例)。由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业不仅具有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的功能,还承担着为1亿多隐蔽性劳动力失业提供失业保险的功能,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减贫。减贫问题是世界性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消除贫困仍将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据世界银行确定的人均日收入1美元的贫困标准,我国目前还有近亿相对贫困人口,这些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居住在农村,农业不仅是其获得生活基本品的重要来源,也是其就业、创收、脱贫和发展最现实可行的选择。

5.生态保护。由于森林、农田等植被具有自然属性,因而决定了农业生态系统对于改善环境、保护生态具有极大的价值。农业的生态功能主要包括环境保护、国土整治、水资源管理、生态平衡和维系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等方面。

6.观光休闲、文化传承、提供农业景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人民群众价值取向的日益多元化,农业在继承传统文化、历史和提供农业景观方面的非商品产出价值将日趋显著。在我国,随着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回归自然是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一个普遍趋势,希望通过体会农家生活而得到身心的放松。同时在休闲农业的体会中,通过开发具有体验、观光、旅游价值的资源和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现代科技、生态环境、农业景观和参与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对农业的生态、社会、文化等功能进行挖掘、整合形成新的“组合产品”,体会生产过程的生态性、趣味性、艺术性、文化性,为市民提供观赏、科普、示范场所和农业生态景观,提供高品质的体验感受,城乡居民都可以体会到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让农业生产提供观光旅游和文化载体等功能。

7.对经济的有效缓冲。从多功能的角度来考量,就很容易地得出要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结论,促进农业粮食保障以及社会、生态、文化等方面多种效用的发挥。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往往缺乏有效的保险制度和救济制度,农业在经济危机中的缓冲作用越来越受到广泛认知和重视。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一些国家的农业部门保持相对稳定,保障了基本生活品特别是食品供给,有效保证了其国内政治稳定。我国长期强调的“农业是基础”、“无农不稳”就是对这一功能的肯定。

我种的不是菜,是生活

【体验】对大自然的回归,对生命、健康、绿色的美好向往,让很多都市人行动起来,把自家阳台变成蔬菜园,做一个快乐的都市农夫。据了解,在讲求“亲近自然、绿色生活”的潮流下,“阳台农业”已成为一种崭新的家庭生活时尚,目前国外一些城市居民吃的蔬菜有五成左右靠“自家阳台菜园”自种自吃,在北京、上海等城市也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提起阳台种菜的初衷,有的人是为了娱亲,“妈妈喜欢养花种菜,阳台正好可以满足她的需要,这也让她的生活有个寄托”;有人是为了亲子的需要,“和孩子一起种种菜,可以享受到幸福的家庭生活”;有人是为了能够吃得放心,“吃什么都揪心,干脆自力更生有保障”;有的人是为消除工作压力,亲近自然,“看着阳台上自己亲手打理的蔬菜,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吉林省长春市市民张女士介绍说,她决定种菜的原因很简单,菜价一年贵过一年,很多朋友、邻居都在阳台自己种菜,所以张女士也加入到了“都市农夫”的行列。“我准备了几个泡沫箱,刚开始的时候就是用大蒜发一点蒜苗之类的,后来我开始种香菜、白菜、生菜等。”张女士表示,最近种菜成了一大流行,她无意中发现,小区里很多人家都在阳台上用花盆或者泡沫箱种菜。她种的菜都是家里经常吃的,现在只要每天花一点时间,浇浇水、施点肥,全家人都能吃到新鲜、绿色的蔬菜了。

北京市市民魏先生则从“都市农夫”生活中得到了意外收获。“我工作十分繁忙,长时间以来精神都高度紧张,但自从成为‘都市农夫’后,压力也随之缓解,整个人都精神了。”现在魏先生的生活十分有规律,起床后捉捉虫、浇浇水,下班后施施肥、除除草;双休日和爱人到处搜罗种子、芽苗,购买肥料、和网友讨论如何把菜种得更好。“最高兴的就是收获的时候,一家人吃着自己种的新鲜蔬菜,倍感幸福。”魏先生说,他还经常将多出来的蔬菜送给邻居、朋友。

模式

国外都市农业启示

日本的启示

1.确保都市农业用地。把握农业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同生共存的原则十分必要,这不仅仅是为了保全都市农业的发展,更是都市再生的重要课题。2.完善制度。城市规划的制定与推行过程中要重视农业与农民的作用,充分发挥政府政策资源引导作用,把都市农业列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当中。3.转变观念。以现代产业理念经营都市农业为确保都市农业能够稳定持续的发展下去,依靠都市农业靠近城市的特征,利用先进技术设备,发展高科技外向型高附加值的现代都市农业。4.发挥地区优势。首先要研究不同城市地区的都市农业对该地区的调节作用机理及其调控途径,其次是分析探索不同城市地区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的差异性和高效性。

荷兰的启示

1.都市农业在一个面积不大的国家内,对农业的发展起主导作用。2.都市农业不但可满足本国需求,而且可以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基地。3.都市农业是以“菜篮子”为主体。荷兰发达的蔬菜、花卉、肉牛、奶牛及奶制品生产,基本保证了都市人民的日常生活必要食品的需要,国内消费品占总产1/3,还可以大量出口。4.农业工厂化、专业化、自动化的效益很高。荷兰本来没有发展农业的优势,如日照缺乏,耕地稀少,要填海造田,从而被迫走上农业工厂化、高投入、高产出的道路。由于大力发展设施精细农业,荷兰不少农产品单产都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新加坡的启示

1.都市农业中的园林业在地少人多的大城市,特别是没有郊区县的大城市十分重要,其生态及社会效益往往大于经济效益。2.没有郊区县的大都市,都市农业也可以同步发展,但模式有别于有广大郊区县的大都市。3.空运陆运发达可以缩短生产地与消费市场的距离,因此流通仓储及批发市场、零售网络现代化起着重要的作用。4.环境保护既要立法也要教育和倡导。首先是领导者的职责与水平,不能以牺牲环境去换取工业现代化及城市现代化。

国外都市农业主流模式定位

国外都市农业特点:

都市农业也就是具有相当规模城市的农业,都市农业在国外已有很长的历史,特别近40年来发展很快。都市农业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第一,国际化。农副产品的生产及消费符合国际市场的要求。第二,多样化。集各种各样农副产品,从种类、品种到花式,应有尽有。第三,优质化。国际农副产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必须以质量取胜。第四,专业化。欧洲各国更为明显,各国以生产拳头产品为主,进行交换,大都市也是如此。第五,高新技术化。都市农业生产及科技水平比一般地区高,人才、资金、资信有优势,现代的设施农业、农业生物技术及电子计算机得以广泛应用,并且具有强大辐射力。第六,环境美化。城市规划、国土治理、农林业布局,都把环境美化放在主要的地位。

荷兰:经济创汇型

荷兰都市农业是以创汇经济功能为主的都市农业。主要是以园艺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出口型农业。荷兰借助发达的设施农业,集约生产经营花卉、蔬菜及奶制品,使其人均农产品出口创汇居世界榜首,成为世界都市农业的典范。荷兰都市农业重点发展具有设施园艺技术辐射、园艺产品集散、农业生态观光功能和地区专业分工的都市农业生产体系。

德国:生活功能型

德国都市农业属于生活社会功能型的都市农业,主要形式是休闲农庄和市民农园。市民农园是利用城市地区或近邻区之农地,规划成小块出租给市民收取租金,承租市民可在农地上种花、草、蔬菜、果树等,让市民享受耕种与体验田园生活以及接近大自然的乐趣。

法国:生态环保型

法国都市农业属于环保生态功能为主的都市农业,是以大田作物为主,采取较大规模的专业化农场生产,逐步减少小型农场。巴黎的都市农业对城市食品供应的功能并不明显,巴黎的各种食品供应,主要经过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由全国各地乃至欧洲其他国家完成。所以,巴黎的都市农业突破了自给自足的生产,而突出农业的生态功能,利用农业把高速公路、工厂等有污染的地区和居民分隔开来,营造宁静、清洁的生活环境。

日本:综合型

日本都市农业发展重点是设施农业、加工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多样化农业,属于综合功能的都市农业,重点开发农业的绿色、环保、体验、休闲和示范功能,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镶嵌式多功能的“绿岛农业”为两大特征。日本的都市农业主要集中在三大都市圈内,即东京圈、大阪圈和中京圈,以蔬菜、水果、多作物、多品种生产为主,主要为市民提供优质农产品和满足绿化环境的需要。

新加坡:花园型

新加坡是亚洲地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更有“都市之国”及“花园式大都市”之誉称。那里的农业是典型的都市农业。新加坡几乎没有农村,过去农产品多靠进口,但近年来从总量上基本可自给,主要是大力发展鲜活农产品。新加坡都市农业中园林绿化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整个城市绿地多,花草多,公园多,街道宽敞,楼宇密度不大,园林艺术水平高,犹如一个大都市建设在美丽的花园和花木海洋之中。

国外都市农业模式分析

国外都市农业自20世纪40年代,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得到飞速发展。各国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的差异,选择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各有侧重。

日本的都市农业,指包含在都市内的农业及都市近郊的农业。日本是一个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的岛国,经过20世纪60-70年代经济的高速增长之后,城市扩张迅猛,城市周边地区的地价不断上涨。由于土地属私有制,为保留土地以达到增值的目的,一些农户不愿过早出卖自己所拥有的土地,于是将继续耕种的土地在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内保留了下来。日本已发展出3种主要的都市农业模式:(1)观光型农业,即设立菜、稻、果树等田园,吸引游人参观体验,其实质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2)设施型农业,即在一定范围内运用现代科技与先进的农艺技术,建立现代化的农业设施,一年四季生产无公害农副产品;(3)特色型农业,即通过有实力的农业集团建设一些有特色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并依托先进的科技进行深层次开发,形成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业。

日本都市农业的发展趋势:一是生产逐渐规模化,以提高都市农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二是农业结构逐步调整。逐渐淘汰效益低、成本高的农产品,绿色保健品大量生产;三是生产手段向全自动化、设施化、智能化发展,尤其是蔬菜、水果特别明显;四是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步完善;五是生产经营管理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德国都市农业以市民公园为代表。19世纪后半叶,德国正式建立了“市民农园”体制,其主旨是从建立健康的理念出发,让住在狭窄公寓里的都市居民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近年来建立市民公园的主旨已发生很大变化,转向为市民体验农家生活的机会,使久居都市的市民享受田园之乐。市民公园的土地来源于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市镇政府提供的公有土地。每一市民农园的规模约有2公顷。大约50户市民组成一个集团,共同承租市民农园。租赁者要与政府签订25-30年的使用合同,自行决定如何经营,种花、植草、种菜或栽树、养花等,政府都不加干涉,但其产品却不能出售。如果承租人不想继续经营,可以中途退出或转让,市民农园选出的管委会选出新的承租人继续租赁,新承租人要承担原承租人合理的已投入的费用。目前德国市民农园呈兴旺之势,其产品总产值占到全国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荷兰是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其发展目标不再是追求产量,而十分强调农业与环境、自然的协调发展,重视农业的社会责任,这为荷兰形成“绿色生产力”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从荷兰来看,都市农业依附于其自身特有的交通海运和气候条件优势,以花卉和蔬菜为主要农产品,走工厂化、专业化、自动化、产业化道路,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力量。荷兰以“欧洲花园”和“花卉王国”而驰名于世。荷兰花卉业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且土壤和气候条件比较适宜。在经济利用土地问题上,以花卉为代表的园艺业要优于一般的大田种植业,而温室园艺业又优于露地园艺业,且农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荷兰温室产业具有高度工业化的特征。由于摆脱了土地的约束和天气的影响,温室园艺产品可以实现按工业方式进行生产和管理,其种植过程不仅可以安排特定的生产环节和生产周期,在产后的包装、销售方面,也同工业生产如出一辙,真正成了“工厂化农业”。

思考

科技创新对上海都市农业的意义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院长 吴爱忠

上海是一个拥有2300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人多地少、水资源紧缺,而且,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农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缩小,加上环境等资源的刚性约束,上海都市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必须走高效生态之路,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近年来,上海都市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业科技水平明显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显著增强、农业的多功能性逐步显现,这一成就的取得实属不易,其中,农业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上海是我国最早提出并发展都市农业的城市。1994年市政府就提出了建立与国际大都市相适应、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都市型农业的构想,成为第一个将发展都市农业列入“九五”规划和2010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中的城市。在上海经济总量中,农业的增加值仅占不到1%。但在高楼林立的大都市里,“农业”不仅是人生命的“加油站”,滋养着人的“胃”,还滋润着人的“心”和“肺”。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的多功能性以及其日益显现的隐性价值,承载着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文化传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彰显着农业在上海经济社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

当前,上海农业面临着以下发展瓶颈,需要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加以突破。一是上海人多地少,人均不到一亩地,农业资源紧缺,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确保城市农产品、特别是蔬菜等鲜活农产品供应,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消费者健康和城市的安全,要建设高效、生态、优质、安全的都市现代农业,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三是上海要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四是上海农业从业人员总体上文化、技能水平低,要建设一支新型的专业化、职业化的农业经营者队伍,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因此,农业科技创新对上海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具有决定性的战略意义。

评价指标应反映都市型

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

上海海洋大学校长 潘迎捷

构建都市型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之最终目的在于促进这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提高人类社会福利。为此,在构建都市型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时就应体现现代都市型社会发展对农业的基本要求,主要表现在:

1.体现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要功能。纵观人类发展的轨迹,综合考察欠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现实可以看出,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越来越稀缺、生态环境越来越宝贵、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生态、文化功能也越来越重要。鉴于此,笔者认为都市型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应当涵盖必要的经济、社会指标,同时也应当囊括必要的生态及文化指标。

2.体现社会历史发展对农业的基本要求。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人类历史发展到城市化水平比较高时出现的一种产业形态。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它必须能够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必须能够体现这种高度城市化的人类社会发展对农业的基本要求。综观历史可以发现,随着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一些产业慢慢地淡出历史舞台,同时也有一些能够适应城市化发展的产业逐渐形成。然而无论其他产业如何演替,作为社会发展基础的农业始终存在,只不过不同发展阶段与其他产业耦合的状况和方式不同。显然,作为一种新阶段中的农业的新形态,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能够体现出这种新的趋势,并逐步实现和这些新兴产业的耦合。

3.反映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作为一种与高度城市化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农业形态,都市型现代农业具有与传统农业相区别的本质特征。显然,都市型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应当能反映出这些本质特征,否则就很难客观反映出所评价对象的实质。其主要特征可简略地总结为战略安全性、优质性、环保性、高效性、现代性、开放性、高度的市场导向性、统筹(协调)性等几个方面。

现代都市农业对保障城市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王振

现代都市农业的功能特质,决定了其对城市食品安全的保障,具有三个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一是现代都市农业的安全可控性较强,可以更加有效地做到源头管理,确保农产品生产、加工、配送的品质安全性。现代都市农业在地域上与城市一体,更容易从田头管到篮头;在生产方式上以设施化、标准化、优质化为基础,更容易做到绿色无公害;在经营者行为上,由于本地地缘关系,更容易做到行为的自觉、自律。

二是现代都市农业的政府引导性较强,可以更加有效地形成政府、生产者、市场三者的互动,确保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城市越大,强化政府特性表现越明显,这是当今我国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鲜明特点。在建设现代都市农业中,政府的直接引导表现得更加充分,一方面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地方政府表现了更多的主动性和主导性;另一方面为建设一个与现代化城市相匹配的郊区农业,地方政府对弱势农业更多采取了直接的投资、资助、补贴手段,将其打造成为城市提供更多“菜篮子”服务和休闲、生态服务的现代都市农业。农产品供给,特别是“菜篮子”农产品涉及民生发展,因此政府有必要建立长效机制以保障城市居民生活必需。

三是现代都市农业的市场灵敏性较强,可以更加有效地调节鲜活农产品生产,确保城市鲜活农产品的供应。现代都市农业是一种规模化、组织化的农业经营方式,对市场的了解和把握要远胜于传统的小农。特别是,因为距市场近,对市场熟悉,经营者对市场供需实际情况的了解可以做到及时、准确。这是现代都市农业特有的竞争优势,有助于经营者多生产经营一些投入高但附加值更高的优质农产品或时令农产品。

都市农业是农业产业

低碳化的一个好途径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都市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吴方卫

都市农业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从都市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都市农业在农产品生产、维持生物多样性、气候调节、土壤保持及肥力更新、环境净化等方面扮演着城市自然生态系统中无法替代的重要角色,是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和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发展良好的都市农业还是都市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一支重要的有生力量。

现代都市农业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标志,以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既为都市提供鲜活、安全、优质和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又发挥生态与文化功能,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都市农业中的低碳元素主要包含在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之中。

实行轮作,混种牧草,混合放牧,增施有机肥,采用生物防治,实行少耕免耕,减少化肥、农药、机械的投入,稻田养鱼、养萍,以及林粮、林果、林药间作的立体农业,种、养、加结合等复合生态农业模式,对都市农业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化生产起到重要作用。

作为都市农业重点发展的“种植-养殖-加工-综合利用”和“从田头到餐桌”的食品农产品供应链,以及农业有机废物多级综合利用等循环农业,都有着很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

都市农业的特征是普遍实行农业标准化,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可以把先进的低碳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管理经验组合成低碳农业标准,推广应用到低碳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把低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佳效益,达到高产、优质、低碳、高效的目的。

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以及森林和滩涂湿地等,为市民提供就近经常光顾的旅游观赏景区与休闲场地,让人们重新回归自然,更多地亲近阳光、绿色和新鲜的空气,充分享受农村浓郁的乡土风情和浓重的泥土气息,获得安宁与身心的净化,本身就是一种低碳化的生活方式。

都市农业是一项复杂

而系统的工程

上海市农村经营管理站站长、研究员、

管理学博士 方志权

无论从生产经营的成果来看,还是从功能来看,都市农业都不仅仅局限于向城市提供单一的食品性产品,而是转到提供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复合型产品和服务。

与一般农业相比,都市农业是一种较为纯粹的公共物品,具备了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的特征,具有巨大的外溢性。

在充分肯定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对都市农业带来巨大益处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都市农业无时无刻地遭受着相关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对都市农业的影响、改变用地功能带来“暴富”的诱惑等。因此,不能忽视都市农业是在矛盾中生存较为脆弱的产业,应将都市农业发展纳入整个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并通过制定法律规章,切实对都市农业予以保护。

都市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旅游业迅速发展,人们聚焦其社会经济价值产出的同时,对目的地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市场营销方式更为关注。成都市以“农家乐”开展特色乡村旅游,作为地域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借用多样性、立体化和交互性的新型传播媒介,进行乡村智慧旅游营销实现其未来可持续发展。该文主要介绍了移动互联网及其影响下的乡村旅游者行为,并提出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成都市乡村“智慧旅游”营销策略。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成都;乡村;智慧旅游;营销

据相关报道显示,2014年中国网民规模高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已达5.2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进一步提升,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3.4%,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传统PC上网比例(80.9%),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的地位更加巩固[1]。移动互联网作为新媒介正以势不可挡的力量介入全球传统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与商机。“乡村旅游”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其在满足中国国内市场多元化以及调整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需求下蓬勃发展,面临信息时代的到来,加速整合各种乡村旅游资源与科学技术,创造新型旅游产品,实施多样化市场营销战略,引领“虚拟旅游”、“电子旅游”、“数字旅游”和“智慧旅游”等现代化消费模式,俨然已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1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沉浸”传播

1.1 移动互联网:发展中的新媒体 伴随互联网和电信移动技术的融合,移动互联网这种新媒体应运而生并席卷至各行业,影响着大众思维方式、选择偏好和决策模式。关于对移动互联网的定义,目前国内学者尚存多种释义。张力军[2]认为,移动互联网是指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网接入互联网,支持终端的移动性(漫游和运动状态),而“无线互联网”主要是指无线终端通过无线网接入互联网、不支持终端的移动性。在实际应用中,前者主要是指手机可以在移动状态下接入互联网,后者主要是指笔记本和其他无线终端在静止状态下接入互联网。卢赫[3]指出,移动互联网是一个新型的融合型网络,在该环境下,用户可以用手机、PDA或者其他手执(车载)终端通过移动网接入互联网,随时随地享用公众互联网上的服务。魏亮[4]谈起移动互联网的概念是相对传统互联网而言,强调可以在随时随地,并且可以在移动中接入互联网并使用业务。与此类似还有无线互联网的概念,强调以无线方式而非同轴、双绞线、光纤等有线方式接入互联网并使用互联网业务。笔者以为狭义的移动互联网概念,即用户使用手机终端,通过移动网络浏览互联网站和手机网站,获取多媒体、定制信息等其他数据和信息服务。

1.2 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特征

1.2.1 信息内容多样化沉浸 新媒体蕴含海量信息,信息社会的基本要素不是原子,而是比特,比特传播时,时空阻碍完全消失,可以有无限的人共享信息[5]。无处不在的信息“沉浸”和传播服务,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最显著特征。受众群体通过移动终端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全媒体信息整合服务与人际传播功能。新媒体膨胀出各种丰富信息,移动网络时代的任何类型社会动向,都可能引致关注并被发布主体以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样化形式沉浸。

1.2.2 参与主体平民化普及 传统媒介活动多以大众传播机构,诸如报纸、杂志社、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为主体,普通大众仅是信息的接收者而被动地存在。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传播主体日趋平民化普及,“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体皆可借助网络、手机平台发布消息,成为独立自主的信息传播源。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技术的普及程度大大提高,移动互联网已由年轻受众群体扩展至年长圈内,更呈现出向高、低2个年龄段发展的态势,从地域上由城市辐射乡村,跨越时空范围的区隔。

1.2.3 交互式传播瞬时化 新媒体不论是网络还是移动终端,都具有实时传播功能,信息准确而同时扩展至全球范围。移动互联网对信息的复制和繁殖,是一种双向或多方的传播模式。传输者与接受方可以随时实现交流互动、反馈意见、提出定制要求,随时改变与调整传输内容,也使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

2 乡村旅游:现代都市“怀旧”

乡村旅游,即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涉及到乡村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以旅游地理学和乡村地理学作为理论基础,将在空间研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地”间的协调共生。“乡村性(rurality)”是其本质核心和独特实点。

乡村旅游为游客提供住宿和其他条件的农民,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农场和牧场,一个典型的农村环境下的旅游形式[6]。Lane认为乡村旅游必须是发生在乡村区域内,并且一般情况下在乡村地区,人数不多,规模不大,以传统的文化活动为主要的内容[7]。Sharpley Richard认为乡村旅游就是发生在农业生产地的旅游活动综合[8]。杜江和向萍[9]指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何景明[10]认为,乡村旅游一般情况下是发生在乡村区域内,而且是以乡村的自然和人文等为主要的旅游吸引物,其具体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产生的地方是在乡间地区,二是乡村性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综合上述学者们的观点,为方便研究,笔者特将“乡村旅游”概念作如下总结:它是指以城市人口为主的旅游者来到城市之外的乡村地区从事包括乡村生活体验、田园风景欣赏、休闲放松、康体健身、学习娱乐等旅游消费行为的总和,其主要围绕乡村农业生产生活为主,以乡村自然风景、人文古迹、民俗文化、活动体验等为主要的旅游吸引物为依托,以“农家乐”、“民俗村”、古镇村落、现代农业基地等为媒介的旅游活动。

3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乡村旅游者行为

移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网络化的新媒体传播内容和方式丰富多元,受众对信息的选择较为主动。新媒体改变了媒介形式,决定了传播内容的差异化,更新着乡村旅游者的思维方式、选择偏好、决策模式等,这些皆影响着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3.1 乡村散客旅游者个性化 传统旅游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规范化、制式化的团体报价产品,随着旅游者个性化追求的的增强日益锐减,人们追求一种更自由的旅游方式,散客旅游者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搜寻各地相信旅游信息,更多地自主选择旅游目的地,安排游览项目,进行即时预订以满足和享受自身个性化的旅游体验需求。

3.2 乡村旅游者信息搜寻精准化 新媒体为旅游着传播关于“吃住行,游购娱”等海量讯息。游客通过垂直式检索,希望获得更多专业、精确和深入的针对某一特定区域、人群或自身特殊需求的旅游信息。据调查,旅游消费者认为,旅游垂直搜索引擎在价格准确度、选择范围、是否快速精确地提供结果、是否简单易用,是否提供实时有效的信息5个方面颇为注意[11]。

3.3 乡村旅游者和供给者互动性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乡村旅游消费者和供给商之间信息沟通的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改变了传统消费环境,因信息不对称形成的单项流动状态。旅游者可以自主利用网络平台,主动与旅游供给商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信息交流,加强彼此之间的互动性,提升自己的主体地位,从原本的被动妥协接受转向实际参与到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安排、选择之中。

3.4 乡村旅游者之间广泛分享性 乡村旅游者之间广泛分享型显著表现为口碑传播,游客主题根据自己的人际关系和兴趣爱好聚集在虚拟网络社区,使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旅游体验和评价,甚至糟糕的旅游经历等内容,极大地影响着潜在旅游消费者对目的地的形象感知。

4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成都市乡村“智慧旅游”营销

移动互联网凭借其便利性、广泛发布性、创新性、资讯丰富性等特点,对旅游者的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扩宽了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而且结合电子商务的发展,更为旅游产品(服务)消费和体验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成都“农家乐”,是全国地方乡村旅游发展的雏形,其产生到发展,从一家一户经营到规模整体开发,经历了自然发展、竞争发展和规范发展3个阶段,历时将近20a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成都的旅游代言和品牌之一。“农家乐”旅游是以“土、野、乐、趣”为特色的成都本土特色乡村旅游形式,吸引众多市民前来休闲度假,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并激活旅游企业参与投资热情。目前,成都市乡村旅游已基本形成了以农家乐、国家及农业旅游示范点、农业产业基地、旅游古镇、森林公园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附有以“村落式乡村旅游集群发展”、“园林式特色农业产业依托”、“庭院式休闲度假景区”和“古街式民俗观光旅游小城镇”为主的4种发展模式[12]。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乡村旅游体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更顺应了当前保护环境,倡导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旅游发展趋势。在新媒体背景下,旅游活动发展的新趋势亦要进行旅游营销的新变革。成都乡村旅游的营销活动更需要整合移动互联网资源,渗透式发展“智慧旅游”,这已成为行业内目的地进行品牌塑造和推广的未来范式,并被预期获得更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智慧旅游,来源于“智慧地球(Smarter Place)”及其在中国实践的“智慧城市”(Smarter Cities)”。2008年国际商用机器IBM公司率先提出了“智慧地球”概念,指出智慧地球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发发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公司和人们相互交流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13]随后产生“智慧城市”,受其理念启发,“智慧旅游”应运而生,即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以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组成核心能力),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服务,而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共享并被有效利用的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变革[14]。

智慧旅游的四大应用对象为政府为代表的旅游公共管理与服务部门、旅游者、旅游企业以及目的地居民。与传统信息技术面向政府、企业与旅游者三大主体不同,智慧旅游将目的地居民纳入应用对象,即智慧旅游在智慧城市外延下,不仅能够为旅游者提供服务,还能够使旅游管理、服务与目的地的整体发展相融合,使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和谐相处。

4.1 政府支持和引导乡村“智慧旅游”营销 在智慧旅游发展的强劲势头下,成都市政府公共部门的推动与引导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政府应积极推动科学组建多元协作和服务网络体系,建立监督管流程,形成“政府协会引导,旅游企业参与,地方农户合作”的营销方式,开展乡村旅游“智慧化”管理。通过信息技术,准确及时地掌握乡村旅游企业的经营信息和游客活动信息,协同联动公安、交通、工商、卫生、质检等部门形成信息共享,实现从传统的被动处理、事后管理转向过程管理和实时管理,形成科学决策以鼓励和支持地方乡村旅游产业现代化发展,以政府示范和推介在国内外主流媒体(如中央电视台、CNN和BBC电台)投放成都乡村形象宣传广告,加强宣传成都“最美乡村”等相关情况的宣传报道力度和广度,吸引国内外游客来蓉旅游。

4.2 乡村旅游企业自主组合移动媒体营销 乡村旅游经营者因地制宜,根据地区资源特色和发展模式,进行目的地硬件设施建设,自主组合移动新媒体(如手机新闻短信、短信手机报、WAP新闻网站、APP新闻客户端等),通过目的地旅游舆情监控和大数据分析,挖掘旅游热点和游客关注度,策划适销的主题品牌营销,吸引游客主动参与乡村旅游的传播和营销,通过积累游客数据和旅游产品消费数据,逐步形成自身的移动媒体营销平台,借用新媒体进行“微营销”,在充分完善成都乡村旅游信息,如各景区(点),宾馆、交通、餐饮、娱乐、购物等配套接待设施介绍基础上,试图通过“虚拟”与“现实”的互动,建立一个涉及产品、渠道、市场、品牌传播等更高效的营销链条,整合成都乡村旅游资源,有效疏通由于旅游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游客进入障碍。

4.3 “主-客”互动,塑造口碑营销 目的地居民坚持以“主-客互动”为乡村智慧旅游理念,打破传统固化保守观念,积极营造区域乡土文化氛围,开发突显民俗文化风情的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在游前咨询预订、游中体验分享和游后评价反馈环节。通过基于物联网、无线技术、定位和监控技术,进行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实时交换,满足游客需求多样化,提升旅游品质,让旅游者切身享受到乡村智慧旅游带来的全新服务体验,根据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瞬时性特点,注重从各处细节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从而塑造良好的口碑效应。

5 结语

移动互联网时代让社会化媒体与公众联系愈加密切,新媒体的产生颠覆了传统的旅游营销方式,在带来新机遇的同时,更伴随巨大挑战。成都市乡村智慧旅游营销,不仅是对外生新型传播媒介的创新应用,更多的是要基于地方文化为核心载体,试用有效的营销策略,开展主题营销活动,全方位立体展示和诠释本土农家乐旅游资源的独特内涵,塑造游客对目的地形象的综合感知。未来,各地乡村的智慧旅游将在日渐成熟和理性的旅游消费市场中,产生持久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6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

[2]张力军.移动互联网概述[J].当代通信,2004.

[3]卢赫.国内外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现代电信科技,2009,7(7).

[4]魏亮.移动胡亮网“绿色上网”[J].现代电信科技,2009,5(5).

[5]陈霁.新媒体背景下的中国旅游营销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6]王素洁,刘海英.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科学,2007(4):61-68.

[7]Bramwell B,Publications Lane B.Rural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rural development[M]. UK:Channel View,l994.

[8]Sharpley Richard. Rural Tourism and Sustainability-A Critique[M].Derek HalhLesley Roberts and Morag Mitchell(eds),2003:40.

[9]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1):23-26.

[10]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125-128.

[11]郝康理,裴红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全球旅游整合营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8.

[12]马勇,赵蕾.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及模式——成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例[J].经济地理,2007,3(27):336-339.

[13]钱大群.智慧地球赢在中国.IBM商业价值研究院[EB/OL].http://www.Ibm.com/smarterplanet/cn/zh/overview/ideas/index.htmlre=sph,2010.1.12.

[14]张凌云.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2012,5(27):66-73.

(责编:张宏民)

都市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伴随我国报业市场化的进程,传统报纸需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管理,从而形成竞争优势。但目前我国都市类报纸品牌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及整理,提出了相应对策,期望能从品牌管理的角度,促进我国都市类报纸品牌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都市类报纸;品牌管理;竞争

当前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文化产业的改革也即将拉开帷幕,在此形势下,我国传统报纸要在竞争和改革中求生存谋发展,其对于自身媒介品牌的管理及维护就显得越发重要了。现今我国报业市场上大致有六种类型的报纸,在此将主要针对我国都市类报纸品牌管理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

1我国都市类报纸品牌发展概况

自1993年,我国内地出现了第一份以都市报命名的报纸——《贵州都市报》以来,都市报在全国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有学者认为:“事实上新型晚报也属于都市类报纸,其他以早报、晨报、日报、商报等各种形式命名的报纸也都可纳入都市类报纸。”就其特征来说,都市类报纸一般是指面向城市人群传播,具有明显市场运行特征,新闻性与服务性并重的综合性市民报纸。

综观国内都市类报纸的发展之路,可以发现其诞生背景基本是一样的:在同级机关报因定位问题无法亲力承担新市场竞争的困境下,各省、市党委机关报纷纷兴办自己的子报,其中的佼佼者如南方报业集团的《南方都市报》。都市类报纸作为机关报在都市宣传方面的延伸、操作手法和发展思路在其诞生之时就已经受到了约束。社会新闻、故事化、娱乐化,被认为是都市类报纸发展的“三件法宝”。

但随着我国报业“晚报日报化、日报晚报化”形势的加重及新媒体的产生,媒体竞争、分化加剧,单纯靠提高报纸本身特性来赢得读者的做法已收效甚微。国内一些有远见的都市类报纸经营者开始意识到品牌对报纸发展的重要意义,《南方都市报》在2005年提出了“品牌决定价值”的办报口号,体现出该报在转型过程中的品牌追求。

我国报纸品牌管理真正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研究者认为伴随我国报纸二次市场化的进程,必将经历“自然成长阶段”→“强化竞争阶段”→“战略运用阶段”,品牌的内涵也随之从“报纸产业的代名词”向“一种营销竞争手段”、“一种战略核心资源”改变。因此,对于都市类报纸而言,品牌是其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都市类报纸对于自身品牌的管理也应提到整体战略的水平上。

2都市类报纸品牌管理中的问题

21媒介融合时代,传统报纸品牌发展受新媒体挤压

媒介融合是“指传统媒体和新兴网络媒体结合,运用计算机和因特网来供应多媒体内容”。数字化的新媒体通过提供海量的信息、广阔的渠道和双向互动的传播模式,塑造了全新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多的读者平时会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新闻。这也是美国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西雅图邮报》等报纸摒弃传统的纸质版,全面转向网络的原因之一。而目前我国“报网融合”的趋势也愈演愈烈,如南方报业集团旗下多种报纸在发行纸质版的同时纷纷推出网络版;又如《重庆商报》与腾讯网合作建立了“大渝网”。同时,报业也在尝试与微博这个拥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平台合作,以此来应对新媒体对传统报纸受众的分流。暂且不论纸质报纸是否会消亡,但都市类报纸纷纷转投网络之举,实属面对新媒体冲击下的现实选择。

22赢利模式单一,都市类报纸寻求多元化品牌延伸

随着报纸发行进入微利时代,如今报纸多面临着“以广告养发行”的境地,也因此一些都市类报纸开始尝试“免费报纸”的新模式,将报纸收入的重担全部落在广告上。但这种过于单一的报业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很脆弱,房产、医药广告和纸张市场稍有风吹草动,报业经济就会“感冒”。而三十年的改革实践证明,多元化发展可以给我国报业带来活力。今后,报业将形成以广告和发行为主,会展、培训、行业顾问、信息定制等多种方式相互补充的多元化发展模式,都市类报纸也必将顺应多元化发展的浪潮。

23优化报纸内容采编流程,打造专业品牌管理团队

采编作为报纸价值链的基本活动,是报纸这一内容产品的核心生产环节,对报纸品牌战略的实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原有的“采编合一”的模式已难以适应如今处于市场化前沿的都市类报纸的发展。因此,要大力实行“采编分离”,即设版面主编,专门负责版面编辑,专业的记者只做采访,不承担编版任务。这样有效分工,优势互补,才能构建起“名记+名编+名版”的排他性品牌优势。此外,目前我国大部分报社严重缺乏既懂采编又懂经营的报业管理人才,急需加快专业的报纸品牌管理团队建设。

24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品牌管理模式尚不成熟

由于我国报业的体制限制,采编作为重要的舆论阵地尚不能全面实行市场化。现有报社“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二位一体模式需要转变为“事企二分”模式,即报社依然属于事业单位,但其中的可经营性业务可以分离出去。因此,印刷、发行、广告三者所构成的报纸经营主体无疑成为市场化改革的重点。大部分改制以后的报业单位,能够自负盈亏,可在兼顾媒介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开展一定的活动策划,打造品牌效应,从而提升知名度、美誉度。但目前一些都市类报纸更多关注的是以版面、栏目品牌等为主的碎片式品牌经营,相对成熟的品牌管理模式仍有待探索。

3都市类报纸品牌管理模型的完善

在品牌管理方面,大卫·艾克的品牌资产五星模型理论最具代表性。根据此理论,2008年王海燕学者设计了以品牌定位为中心的品牌战略模型,以求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国都市类报纸市场。而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业界更需加强对构建我国都市类报纸核心竞争力的关注和研究。为此笔者梳理并整合了后续研究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在原有模型中引入了品牌竞争战略,并重新细分了模型中每个战略的实施环节。但由于篇幅有限,此处不再就修改后的模型(见下图)本身过多赘述,重点将在新模型的基础上,为解决前文中提到的四个问题提供几点对策。

31深度报道

默多克曾经说:“人们越是陷入信息沼泽,可能越会转而只相信权威信息。”报纸的核心竞争力是它“权威信息源”的地位,这也是报纸一直没有完全被网络代替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新媒体虽然信息量巨大,但是其中很多信息来源也是传统媒体,一些著名的传统大报,发展时间较长,采编经验丰富,在信息传播上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因此,都市类报纸在积极维护自身知识产权的同时,更要重视对独家内容的建设,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树立自身的品牌优势。

32服务创新

随着“注意力时代”向“体验经济时代”的转变,从单纯提供有形产品到为读者提供更多附加服务,促使品牌增值,已成为报纸营销的一大趋势。都市类报纸本身就具有服务属性,因此可以在新闻报道中加强知识性、咨询性、生活性服务的内容。同时应注意与读者间的互动,为其提供发布个人思想言论的平台,如增设读者论坛,及提供政策咨询、处理投诉等便民惠民的版面。

33多元发展

目前报纸的企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核心业务、栏目之外的内容产业和外围产业的经营比例正趋向均衡发展。一些报纸在取得相对成功之后,大都会在其他领域对自身品牌进行拓展,如开拓房地产业、餐饮业等。近期我国都市类报纸也开始重视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像《广州日报》大洋网就设有“大洋书城”。而南方日报早就提出了“以实业养报业”的理念,这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延伸了报纸媒体产业链。

34报网互动

传统报纸拥有新闻传播人才和丰富的传播经验,新媒体拥有最新的传播技术,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报网融合”是大势所趋。这也促成了一种“报网互动”的新采编模式:首先把网上的热点问题作为选题,然后运用传统报纸的采访方式,将当事人、网民的意见和有关部门及专家的点评摆在报纸上,让读者自己去权衡各方说法,之后读者又将意见上传到网上形成网络民意,这种意见会再次在报纸上得到展现。当然,报网互动不是媒介融合的终点,都市类报纸还可考虑与电视、手机等媒体的互动。

35人才管理

由于传媒业兼有物质和精神产品的双重特质,人才对媒体的重要性就更为突出了。近年来国内媒介之间的挖人大战、媒介策划人才的迅速走俏,都证明了人才是报纸核心竞争力里的关键要素。因此,都市类报纸(下转P63)

都市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农村人才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产生了农业职业经理人这一农村新型经营管理人才。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农业职业经理人人才的培育,由于目前培训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仍有许多待完善之处。本文通过对全国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先行地区——四川省成都市的调研,了解农业职业经理人学员目前的培训情况,总结出其中突出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帮助提升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效能,为乡村产业储备更多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描述性统计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 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而高素质的人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对农村人才队伍的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7年,“农业职业经理人”概念首次进入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明确提出要“探索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通过中央政策号召,成都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工作,成立了负责培训工作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协会,遴选一批农村中的优秀人才参加集中培训,目前已经形成一定数量规模的农业职业经理人。而如何协调培训形式,如何精准对接培训,如何安排培训内容等还处在摸索阶段,尚无可以遵照执行的具体意见条例。本文通过调研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工作的受训者,从源头出发分析其需求,从而解决农业职业经理人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2018年2月4日,国务院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同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讲到,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农业职业经理人正是解决乡村振兴中人才匹配问题的有效办法,需要培养不仅具有生产经营还有管理技能的人才队伍,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1.2.2 现实意义

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关键时期,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农业的各个部门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职业化农民。切实加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对于进一步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维护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成都市率先在全国开展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工作,在四川省农委的组织安排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拥有了一定规模的持证的或正在培训中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对他们的培训需求调查研究有利于提升培训效能,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模式,促进成都农业发展。

2 农业职业经理人概念界定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朱启臻等[1]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时提出新型职业农民首先是农民,相对传统农民而言,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还要求其行为对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对于新型职业农民而言,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重视农业的产出和市场价值,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简而言之,新型职业农民就是以农业作为固定职业、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一代农民,且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科学意识。

农业职业经理人作为近几年提出的概念,相较之前的新型职业农民,在具备新型职业农民基本素质的基础上,侧重于生产经营方面,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中的“领军人物”。董杰等[2]提出农业职业经理人是依托农业组织并代表农业组织,对农田进行精细化经营和管理,并分享最终利润,成为职业化的农业组织经营管理群体。严蓉等[3]提出农业职业经理人是指运营农业生产经营所需的资源和资本,专业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者和领头人,属于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晏志谦等[4]提出农业职业经理人是指运营掌控农业生产经营所需的资源、资本,在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或业主谋求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从中获得佣金或红利的农业技能人才。他们不但熟悉农业,而且懂经营、善管理,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属于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中的“白领”。

综上,本文将农业职业经理人的概念界定为具备一定生产技能、懂经营、擅管理,长期受雇于农业组织并从中获取佣金和红利的现代农业管理人才。这要求其除了要具备一般新型职业农民的特点,还要具备经营管理等自身独有的特质,因此对其进行分析时可参考新型职业农民,但必须考虑其特殊性[5-6]。

3 调查地区与样本特征

3.1 调研地情况

四川省是中国的农业大省,成都作为四川的省会城市,承担着高新农业技术与制度的研发与实践的任务。近年来,为了有效解决“谁来种田”“谁来带头”“谁来服务”等问题,成都市自2012年起就在全国率先开展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从环境、制度、政策等层面引导和扶持农业职业经理人,吸引了大批创业务农青年、返乡农民工等到农业一线。到目前为止,成都市已有15 000多位持证农业职业经理人。

成都市农业职业经理人协会自2014年正式成立后,推出了一系列指导帮助涉农协会加快发展的措施,加快完善成都市农业职业经理人的人才信息库,建好农业职业经理人服务站,将成都农业职业经理人实力做强和品牌做响。

成都市温江区、都江堰市等区市积极响应成都市的号召,开展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工作。各市纷纷建立农业职业经理人协会,对当地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乃至对农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3.2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3.2.1 数据来源

为了对成都市农业职业经理人协会的培训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调研小组于2018年7月至2019年4月开展了以成都市农业职业经理人协会培训学员为对象的实地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在温江区、都江堰市参加培训的学员(包括在当地经营农地或产业和从外地赶来参加培训的学员)。此次调查研究采取調查员分发并回收问卷、学员填写问卷的形式搜集数据,总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50份,有效问卷214份,问卷回收率和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3.33%和71.33%。

3.2.2 样本描述

在被调查的214位学员中,男性占67.44%,女性占32.56%。从年龄分布来看,参训学员以41~50年龄段的中年人居多,占47.91%;而年龄在18~30岁的年轻人占11.16%;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仅占0.47%。从文化程度来看,学员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本科及以上的仅占8.84%,而初中及以下的占到了31.63%。从经营类别来看,占比最多的是农民合作社,占样本总数的23.72%;其次是小种植户,占22.33%;占比最少的是种养大户,仅占样本总数的10.70%。从农业经营类型来看,占比最多的是经济作物种植,占样本总数的60.93%;其次是休闲农业,占20.93%;占比最少的是粮食作物种植和水产养殖,均占10.70%(见表1)。可见成都地区,农业仍以经济作物的种植业为主,与此同时,休闲农业在成都地区也蓬勃发展。

4 农业职业经理人协会培训现状

4.1 培训情况概述

目前,成都市农业职业经理人协会所开设的培训主要分为新增培训、更新培训、基地培训和项目培训这四种类型。新增培训针对还未成为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学员,使其能够在新增培训中学到相关农业生产、经营与销售的方法,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方针[7-8]。更新培训针对的是已经成为农业职业经纪人的学员,在新增培训考核通过后,培训者将取得经市农委和农林局年审合格后发放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合格证。农业职业经理人可进一步参加协会组织的更新培训,进一步学习,提升各方面知识技能。当达到一定的收入、经营规模后,可向成都市农委提交申请,通过评审得到中级或高级证书。基地培训主要是组织培训者到大户的种植基地观摩学习,由大户们分享各自创业历程并相互交流,为培训者解疑释惑。项目培训主要来源于协会争取各个地方政府部门定期开展培训课的组织权,开展农业双创、扶贫、产业发展、农业技术等方面的培训课程。

4.2 培训课程满意度

从现有培训课程的满意情况来看(见表2),参训学员对培训课程的组织安排、讲师态度的满意程度较高,在214份有效问卷中,其非常满意的占比分别为70.23%、71.63%。而对讲课水平、时间安排的满足程度相对较低,认为一般的占比分别为5.12%、4.65%。满意程度较高说明了农业职业经理人协会在培训课程的安排、培训师资,以及相应的配套服务等方面做得较好,能够基本满足参训学员培训、提升的需要。而不满意的部分主要反映了协会在讲课方式、时间安排上还不够合理,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培训学员或者培训单位的沟通。

4.3 对培训地点的看法

从图1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学员都表示愿意接受本县内或成都市其他区县的培训,然而能接受到外市参加培训的学员较少,仅有7人。这体现出农业职业经理人因财力、精力有限等原因,对培训地点具有一定的保守性。

4.4 对培训方式的看法

表3显示了不同性别、年龄和学历的人对培训方式的偏好。从总体上来看,被调查学员最偏好的是“生产现场教学”的模式,达67.64%,其次是“面对面授课”,占47.91%。对“单独个别辅导”和“网络远程教育”的偏好程度较低,这两项分别占7.44%和6.51%,远小于另外两项所占的比重。

从性别的角度来看,男女对培训方式的偏好差别不大,差距最大的是“远程网络教育”,男女之间相差5.51%。从年龄的角度看,随年龄递增“生产现场教学”的受欢迎程度递减。

从学历的角度看,中专及以下的人群更偏好“面对面教学”,而随着学历的增加,“生产现场教学”和“远程网络教学”的受欢迎程度有一定的上升,体现出高学历人群更偏好信息化、便捷化的培训方式。

4.5 学员参与培训的收获

学员参与协会培训的收获与培训内容和经营类别相关。从培训的收获来看(见表4),本次调查的参训学员主要认为在人脉资源、信息交流平台方面有收获,其中男性参训学员认为在人脉资源上的收获最大,占比70.42%,而女性参训学员主要认为在信息平台方面有较大的收获,占比66.67%。通过协会培训,参训学员在农业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对于政策的解读和理解方面也有一定的收获。进一步深入分析,不同经营类别的参培学员所获得的参培收获也不相同,其中小种植户、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认为在人脉资源方面的收获较多,而经营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生产公司的参训学员认为在信息交流平台方面的收获较多。经营农业公司的学员在信息化平台和人脉资源方面的收获较多。

该结果表明:一方面,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经营主体,比如小种植户、家庭农场的主要劳动力以家庭成员为主,经营模式单一,对其他的农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依赖程度较低。其注重通过人脉资源了解市场行情,帮助其扩大销售渠道和门路,占领市场先机,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另一方面,农村生产合作社的内部经营主体较多,合作社经营规模相对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内部的协作功能,获取和学习农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渠道较多。加上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于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不断推出了利于农村生产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的制度和相关政策,迫切需要农村生产合作社负责人提高相关农业专业技能,加强对农业政策的解读;而农业公司的规模较大,其内部有一套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和制度保障,对于农业产品市场销售的敏感程度较高,对国家和地方的惠农政策的掌握程度也较高。这导致农业公司对市场资源的需求程度较高,而协会的培训课程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5 存在的问题

综合调研数据,调研团队分析总结得出成都市农业职业经理人协会的培训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5.1 培训时间地点安排不合理

学员对协会培训的時间安排满意度相对较低,很多学员认为应当增加协会培训的次数和时长,培训地点也应尽量集中在成都市内,以便于集中参训,使协会培训的组织安排更有规律性和连续性。

5.2 实践教学不足

在调查中了解到,课程内容以理论学习为主,主要涉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产品销售等相关的理论知识,对于生产实际的指导性和实用性不足。由于参训人员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因此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有一定困难,实践教学本应是促使其迅速理解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和方式方法的重要途径,而由于资金的限制和组织的难度大,协会在设置课程时对这方面内容考虑较少,占培训学时的比例极少。访谈及问卷调查显示,产业实用技术仍是学员关注的重点之一,而在职业经理人培训课程设置中,实用技术实践类的课程偏少。

5.3 培训内容与方式不合理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发现,不同经营类别的参训学员对于培训内容的需求不同,而协会培训内容多为统一安排且较为单一,对参与培训主体的明确性不足,致使培训的针对性不强,欠缺针对不同参训学员需求的专业化培训,学员对讲课方式的满意度较低。

5.4 培训之后的跟踪反馈及评价缺失

通过对协会的调查了解到,在培训课程结束之后,协会欠缺对培训的评价、意见及建议的收集。成都市相关负责单位也未制定相关规则,要求培训机构主动收集学员的反馈意见,缺少培训对象对培训实施的评价环节。该环节的缺失,不利于培训组织者和实施者了解培训对象的需求,必然会导致供给与需求不平衡,从而降低培训效果。

6 对策建议

6.1 优化培训对象

通过调查发现参训学员情况差距很大,部分学员培养潜质不高。建议在选择培训对象时应有所取舍。按照“自愿+ 推荐+审查”原则,重点将村组干部、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领办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负责人等作为重点培育对象。除此之外,要广泛吸纳返乡农民工、毕业大学生等非本地人群参加培训,以期将本地学员在传统生产上的优势与非本地学员在智慧农业、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优势有机结合,提高培训工作的资源利用效率,使不同来源的学员能够优势互补。

6.2 创新课程内容

根据调查发现,不同学员对于培训课程的需求各不相同,为了改善培训效果,必须坚持因材施教,采取模块化培训教学,重点涉及农业法规、生产技术、规模经营等课程;结合从业背景,增加特色农业、电子商务、品牌创建等模块。根据市场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内容,更加注重职业素养和经营管理能力提升,开展农业开发(基地管理、合同管理)、财务会计、营销策划、人资管理、领导素质等培训,及时传达惠农政策、相关法律法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以及农业发展趋势等培训内容。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相结合,以各级各类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为实训教学基地,提高参与性和针对性。延伸培训工作链条,建立起由单纯技术培训服务提升到人员选择、培训管理、推荐使用的培养管理体系[9-10]。

6.3 改进培训方法

改进培训的硬件与软件,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培训效能;使培训更加灵活便捷。同时改进培训大班授课的形式,推行小班课、师徒制等更有针对性的培训形式,以满足学员多层次的培训需求。优化培训师资队伍,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知名专家和有突出业绩的农技推广人员组建培训团队,满足学员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的教育培训需求。

6.4 加强培训的评价跟踪

据调查发现部分参训学员在培训后不能完全掌握所学内容,没有将所学内容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中,无法对促进收入的提高产生显著作用。为此,协会在培训过程中要加强反馈机制,培养参训学员的积極主动意识,实行分级评级、动态管理的方法。政府将所辖地区的农业职业经理人按照高、中、初三个等级进行评价,对已取得证书的农业职业经理人,每两年由市和区(市)县农业部门分别组织对其进行职业素养、业绩、诚信等情况的考核,考核合格和业绩突出的继续维持或提升农业职业经理人等级,考核不合格的降低农业职业经理人等级或取消农业职业经理人资格。通过评价机制有效地追踪评价培训效果,保证经过培训学员的能力有切实提高。

参考文献

[1] 朱启臻,胡方萌.新型职业农民生成环境的几个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2016(10):61-69.

[2] 董杰,张社梅.农业职业经理人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崇州市的调查[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5, 40(2):24-27.

[3] 严蓉,杨洁.基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实践——以成都模式为例[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7,42(5):12-15.

[4] 晏志谦,姚利梅,王瑾瑜.现代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路径探索——以成都市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8(24):281-283.

[5] 金瑾.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机制改革——以四川现代农业职教集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8, 39(21):31-35.

[6] 韩文龙,谢璐.农业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形成机制与工资合约——基于崇州市农业“共营制”的现实观察[J].财经科学,2017 (6):58-69.

[7] 杨建宏,赵婵娟,熊泽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下农业职业经理人职业标准探索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2):196-198.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Z]. 2018-01-12.

[9] 成都市农委办公室.成都市农业职业经理人评价管理办法[Z].2015-09-17.

[10]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的意见[Z].2018-05-11.

收稿日期:2019-10-29

作者简介:阎鹏宇,男,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新型职业农民。

都市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世界城市是国家竞争力提升和城市化推进的主要载体,而都市农业则是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以世界城市、都市农业的概念入手,着重对伦敦、纽约、巴黎、东京和阿姆斯特丹五大世界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特点、历程、功能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世界城市都市农业发展的现代产业化农业、多功能社区农园、生态绿地型农业三大模式,并给出了我国世界城市打造过程中都市农业的发展路径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世界城市;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经验借鉴

世界城市不仅是全球经济、文化、政治的管理和控制中心,而且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1]。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指导纲要的制定与颁布,我国已经迈入了新的战略发展期。城镇化、工业化及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为国家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北京、上海等国际城市在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稳健推进城市的进程中肩负着发展排头兵和改革示范区的重要使命,是我国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城市的热点城市和典型代表。面对突飞猛进的城市化浪潮和人们对自我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都市农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出现在世界各地城市发展的日程和日常活动中,成为世界城市当前和未来发展一个重要的新兴领域。在世界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如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快速稳健推进城市化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焦点问题,而都市农业作为建设世界城市的有力推手,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保育生态环境,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等世界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不仅有力地保障了城市居民的食品消费,而且成为城市生态涵养、居民休闲、科普教育等多元功能的有机载体。本文通过典型世界城市都市农业的发展历程、过程、特点的分析比较,以期有助于推动北京、上海等世界城市的城乡可持续统筹协调发展,为我国世界城市都市农业发展建设提供借鉴。

1 世界城市都市农业的概念内涵

世界城市概念的提出由来已久。1915年,城市规划学者格迪思用世界城市说明巴黎、柏林等城市在经济、商业或者交通网络中的优势地位。20世纪下半页,国外的Peter Hall[2],Friedmann,Sassen[3]等,国内的宁越敏、蔡建明[4]、周一星等众多地理学家对世界城市进行了研究,从国内外学者对世界城市的研究成果来看,世界城市的产业发展有如下特点:(1)世界城市的产业结构呈现出高度化的特征,即产业结构由第一、第二产业占优势比重过渡到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发展到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5]。(2)世界城市完成了制造业向信息化发展模式的转变,即高端经济由制造、加工转向服务生产、尤其是转向处理信息的高端生产者服务业[6]。(3)农业服务经济的转变。世界城市的农业产业结构也在积极转化,即从粮食生产的传统农业模式向兼具安全食品供给、生态涵养、观光休闲、科普教育的综合服务型都市农业功能转变。

都市农业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欧洲的市民农园。90年代,都市农业发展十分迅速,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现代化大都市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国际都市农业组织、世界粮农组织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对都市农业的定义是:位于城市内部和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是一种包括从生产(或养殖)、加工、运输、消费到为城市提供农产品和服务的完整经济过程,它与乡村农业的重要区别在于它是城市经济和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组成部分[7]。

世界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并不特指某个农业形态,而是强调农业和城市共生的发展理念:显著内涵是其多功能性。除传统的生产功能外,还具有科技示范、生态保障等。尤其是都市农业的社会服务功能成为世界城市都市农业的显著功能[8],如观光休闲、文化传承与教育、预留城市发展空间、公众避难所等[9,10]。本文认为世界城市的都市农业功能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这一系统渗透到了经济、社会、环境和空间各方面,因此具有与城乡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性功能。总体而言,都市农业的发展目标与城乡统筹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一致。

2 主要世界城市都市农业发展特点

综上所述,世界城市的都市农业功能是其大城市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鉴于各世界城市的农业基础、发展轨迹不尽相同,都市农业有着不同的发展内容和模式。因此有必要从世界范围内,选取各大洲典型世界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进行系统梳理,尤其是从都市农业的地位、载体和功能等方面的实践和经验加以总结和抽象,为我国的世界城市都市农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2.1 伦敦都市农业

都市农业作为伦敦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伦敦打造“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功不可没。伦敦城市外围的环城绿带中,不允许建筑房屋和居民点,不仅阻止了城市的无序蔓延,而且保持了原有的乡野风光,并通过楔形绿地、绿色廊道、河流等,将城市的各级绿地组成了生态网络。

伦敦都市农业的主要载体为多种形式的生产农场,包括划拨地块、城市农场、社区公园果园、本地政府的出租农场等多种类型。伦敦的城市农场中,只有少部分是完全由当地政府所有并经营的,其他的大部分都是由各个慈善基金运营。这些农场针对社区,并由城市农场和社区公园联合会(FCFCG)管理,且大多数城市农场是在城市荒地或是在垃圾填埋地的基础上建成[11]。伦敦的都市农业特色就是开展小生境种植和水果、蔬菜、鸡蛋、奶制品、家禽的生产。据估计,伦敦有大约3万名小地块生产者,种植的各种蔬菜年产出达746万吨。还有很多人在自家的后院或窗台上种作物,而且这种非正规作物种植为家庭粮食安全筑起一道保障线[12]。

2.2 纽约都市农业

纽约都市农业的主要形式是耕种社区或称市民农园,这是采取一种农场与社区互助的组织形式,在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纽约拥有大约600个小型社区支援型农场[12],这些农场尽最大努力为市民提供安全、新鲜、高品质且低于市场零售价的农产品。社区为农民提供了固定的销售渠道,做到双方互利。社区支援农业型家庭农场大部分由城市低收入群体社团来经营,为低收入者提供了就业增收渠道,保障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纽约至少有24个蔬菜农场,为遍布纽约市5个区的6500个会员服务[13]。

纽约都市农业具有农贸一体化的农业生产组织。其形式有如下几种:(1)为农民提供生产资料服务的各类工业公司,如农机公司、 化肥制造公司、 农药制造公司等。(2)按合同制组成的各类联合企业,一般由工商、 公司与农民签订协作合同,如加工企业、 商贸企业等。(3)由农民联合投资举办的供应生产资料和销售农产品的合作社。(4)农民自行组织并自愿参加的农民联盟组织—农场局联盟和各专业协会。(5)由农民自愿加入的各类技术和信息协会组织[14]。

2.3 巴黎都市农业

巴黎是法国农业最先进的地区之一,农业用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50%,并生产高品质的农产品:如甜菜、小麦、燕麦、蔬菜和葡萄,是法国第三大玉米产区和水果、蔬菜、鲜花的主要产区。

巴黎的都市农业以家庭农场为核心载体。家庭农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一是安排就业;二是充分利用土地;三是供市民休闲体验活动;四是作为城市景观。家庭农园一般设在距市区较近,交通、停车都便利的地方。租种农园的市民,需要加入家庭农园协会,交纳入会费,并按面积交租金;委托农园主作业的,还要另付费用。家庭农园的土地,有的属于家庭农园协会,有的是国有土地,有的是租用私人土地。目前巴黎周边遍布着这类农园。

同时,农场的功能多样,包括教育农场、家庭农园、自然保护区等。其中教育农场由政府向土地所有者租用土地,然后将一部分作为农业部门所属培训中心,或者辟为“自然之家”教育中心,另一部分再租给农业工作者耕种。有的农场规模有上万亩土地,其中开设了供学生和游人免费参观的牛圈、挤奶室等设施。这些教育中心的经费一般要自行解决,主要通过农业和土地的经营取得收入来维持教育设施[15]。

2.4 东京都市农业

东京的都市农业是日本都市农业的缩影。由于日本人多地少,日本政府为保护耕地采取了一些较为有效的土地税制制度,所以在市区还保留了一些面积不大(5公顷以下)的点状分布和面积较大(5公顷以上)的片状分布的耕地。东京的耕作面积有一半以上用来种植蔬菜,其次是花卉和苗木。东京的都市农业以生产优质新鲜的时令蔬菜为主,同时也保留了一定规模的畜牧生产,为有机蔬菜生产提供重要的优质堆肥供给源。

东京作为都市农业的典型,尤为重视高科技含量和设施农业发展,提高土地生产率,发展高附加值农业。在财政重点扶持下,园艺设施基本上实现了小型化、集约化和现代化,蔬菜从播种到成品包装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操作,其蔬菜与花卉生产的80%实现了现代化园艺栽培,商品率在90%以上[16]。此外,利用科技手段开发的高楼农田与地下农田,代表了“城市农业”在东京的新发展趋势,实现了将农业生产引入城市绿化的功能。比如,在东京闹市区的高层楼楼顶和地下室里,通信巨头日本电信电话公司为解决“热岛效应”,推出“绿色马铃薯”项目,在公司总部大楼楼顶引进了红薯种植,该项目起到了较好的遮荫和绿化效果,并且改造成的室内农场极大提高了城市的空间利用效率。

2.5 阿姆斯特丹都市农业

阿姆斯特丹都市农业是以创汇经济功能为主的都市农业,即主要是以园艺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出口型农业。借助于发达的设施农业,集约生产经营花卉、蔬菜及奶制品,成为世界城市都市农业的典范。

阿姆斯特丹通过大力发展工厂化农业,将生物技术、设施栽培、计算机管理等技术融为一体,重点发展蔬菜和花卉业,尤其是大力发展外向型的园艺业,使其成为世界高效农业的典范。阿姆斯特丹与周边几个城市共同发展现代设施园艺业,花卉占国际花卉市场总贸易量的60%。

阿姆斯特丹有十分兴旺且有特色的农业合作社事业,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联合起来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 二是利用农民的合作银行筹集资金,对农业投资。此外,都市农业中的温室产业具有高度工业化的特征。由于摆脱了土地的约束和天气的影响,温室园艺产品可以实现按工业方式进行生产和管理,其种植过程不仅可以安排特定的生产节拍和生产周期,在产后的包装、销售方面,也做到流程化生产,实现了都市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3 都市农业的主要功能

通过对上述主要世界城市都市农业发展特点和历程的总结,可以看出都市农业虽不是满足城市居民食品大宗消费的来源,却已成为世界城市生态涵养、安全食品生产,满足居民休闲、科普教育等多元功能的载体。

3.1 安全食品供给

都市农业为世界城市提供安全的食品供应。例如作为移民城市的纽约,城市居民对于农产品存在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由此一些小型的以社区支援农业(CSA)为主要模式的家庭农场建立起来,使城市社区生活与农业生产建立直接联系,城市居民与农场生产者共同分担生产成本、风险及盈利,农场尽最大努力为市民提供安全、新鲜、高品质且低于市场零售价的农产品,社区为农场提供了固定的销售渠道,做到双方互利。如东京的都市农园在发展露地栽培农业的同时,还广泛利用大棚等发展设施农业,为市民提供优质新鲜的时令蔬菜。

3.2 生态涵养功能

都市农业的生态涵养和景观营造功能日益突出,成为世界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纽约将发展农业作为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在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举措是将城区内和城区间的闲置地块及废弃的足球场、棒球场逐步开发为可耕种的土地。在伦敦,农业融入了城市环境管理系统,在市政府的废物处理战略中发挥关键作用。有机废物的循环利用,大大减少了市政府潜在的废物处理和填埋成本,储水、废水处理设施和调配系统的需求减少,为政府和私营部门进一步降低相关的成本。而巴黎都市农业则属于环保生态功能为主的都市农业,农业对生态、景观方面的功能比较显著,由于巴黎是以大田作物为主,采取较大规模的专业化农场生产,这就突出了都市农业的生态功能,即利用农业作为巴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绿色隔离带,限制城市进一步扩张,营造宁静、清洁的生活环境,成为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

3.3 社会保障功能

世界城市都市农业的一项重要功能为社会保障功能,在土地日益稀缺的世界城市中,都市农业本身即被视为珍贵的公共空间。城市农场被视为与社区权利紧密联系的多功能复合地域,很多内部联系紧密的社区项目发生于此。志愿者的志愿行为成为社区发展的重要动力,而都市农园则成为志愿者志愿行动的乐园。在都市农业公共空间的开发过程中,都市农业共享的开放空间使市民能够同其他人进行接触和交流。通过在自家居住区开拓农田和田头市场,这些社区能为人们提供空间用于邻居间的交流、种植和销售食品,因此有助于市民农业体系的发展[17]。

3.4 教育培训功能

都市农业的教育、培训等功能在世界城市发展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尤其是以教育培训为主要目的的学习农园发挥了农业教育、农业科普和农业体验等多元功能。农业校园基地为发挥农业生产在青少年科普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提供了便利,在各大世界城市中,学校对城市农场的利用和参与程度很高,如开设常规课程、职业培训课程等。如东京自1992年起由市教委、农协、农户三方合作兴办了面积约10公亩的学校农园,成为学生教授农户指导,体验农事作业的场所。巴黎将教育农园作为农业职业培训方式。政府规定凡从事农业者都要在教育农场接受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为此建有上百家家教育农场,城郊教育农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5 观光休闲功能

都市农业除具有生产经营功能外,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文化和城市景观,向观光体验、休闲健身等多功能方向发展。以东京为代表的都市农业注重农业的观光休闲功能培育,强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耕作技术,把农业生产寓于城市生态环境与休闲功能建设之中。在东京周边地区,观光农业园发展迅速,包括综合性观光农场、观光农园、民俗农庄、教育农园等多种方式,成为城市居民闲暇时候的好去处。总之,都市农业体验、休闲观光旅游是“田园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作为市民观光旅游的重要场所,还兼具农业耕作体验和休闲的功能,并可体现农业传统文化及展示农业高新科技,为市民扩展放松身心的生活空间。

4 世界城市都市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

4.1 现代产业化农业模式

现代产业化都市农业指的是以创汇、经济功能为主,高度专业化的大规模的资本密集型农业(尤指不受土壤限制的农产品,如高密度家禽、家猪饲养、菌类和鱼类养殖、花卉及蔬菜的温室栽培等等),以集约化生产某一种或两种农产品(畜产品)为主,形成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集群。

以阿姆斯特丹、新加坡为代表的现代产业化都市农业以创汇农业、园艺农业、设施农业、加工农业为代表[18]。例如新加坡作为世界城市,农用地极少,农业向高新技术和高产值方向发展,积极发展高产值的热带观赏鱼和胡姬花,出口创汇增加收入,同时建有水栽培蔬菜园、花卉园、热作园等现代产业型都市农业基地。

现代产业化都市农业模式的呈现出国际化、专业化、优质化、高新技术化的趋势,具有高投入、高产量、高产值的特点。并且随着大量现代农业科技技术的应用,农业机械化将进一步发展为自动化,人们利用各类农作物在生产过程中的空间差异和时间差异,进行错落组合,综合搭配。总体而言,这种模式中都市农业由由自然式向设施式发展,由单一型生产向综合型生产发展,由平面式向立体式发展,由机械化向自动化发展,构成多层次、多功能、多途径的高效都市农业生产系统。

4.2 多功能社区农园模式

第二类模式兼顾生态、经济、休闲、教育等多元功能的社区农园为主要载体,以纽约、东京等世界城市为代表。该种模式强调都市农业的先进耕作技术,融农业生产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于一体,提供一定量的农产品和优质的公共产品。社区农园以精细农业、集约型牧业和景观型农业为主要特征。社区农园在提供少量农产品的同时,为城市提供景观休闲、教育科普的公共空间。

都市农园模式具有多功能综合性的特点。人多地少、经济发达的世界城市,如东京、新加坡、台北等,一方面重视农业集约经营和生产技术现代化,就地就近供应新鲜食品,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美化景观和优化生态环境,供市民观光休闲旅游健身等功能的需求[19]。社区农园的主要功能为提供“绿色”(如自然保护区)、“蓝色”(如水源保护区)和社会服务(如休闲娱乐)的多功能农业。这就要求农民能够主要使用有机生产方式,以期更好地配合这些新式的服务。城市人群(如游客)和这些农民之间的交互作用将会得到强化,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也将变得更加直接。针对“特产”的销售和需求将会上升,农场处理和直接销售将变得越来越普遍。消费者也能够见证它们所消费的产品的来源和质量,能够直接和这些农民进行交流,极大地促进彼此之间更好的了解。在该种模式中,农民可以被看作是多功能城市化地区开放空间的经营者。

4.3 生态绿地型农业模式

第三类模式是以生态功能为主的模式,以欧洲城市为代表,如伦敦的绿带等,该模式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要求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来规范都市农业的发展。该种模式中,农业是“花园城市”的一部分,农业与由环境保护主义者管理的自然资源(公园)相结合。

该种模式以伦敦、汉堡等世界城市为代表,其农业类型上以农作物耕作为主,兼有花卉、果树和蔬菜混合种植[20]。该种生态绿地型都市农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协调城乡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多功能利用土地的一个重要手段。

生态绿地型都市农业呈现出公园式、生态带的发展特点,这种可供观光的农用地完全是自然景色,空气新鲜,布局艺术。且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农业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构建起一个综合型生产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系统。如伦敦、慕尼黑、莫斯科等世界城市的都市农业不是出于对食物短缺和贫困,而是对农业土地的生态价值和自然美感的重视,莫斯科郊外的环城森林公园带宽达10-15公里,发展都市农业功能的同时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21]。

5 国外都市农业发展对我国世界城市的启示

5.1 差异化的都市农业发展路径

从世界城市都市农业的发展历程和模式来看,都市农业作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统筹城市与乡村发展、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应对社会危机和保障城市和谐等方面的目标是统一的,但发展路径却因地域而异[22]。阿姆斯特丹的园艺农业、设施农业开创了创汇农业的先河,这与其粮食市场的高度开放密切相关;东京的社区农园是高度城市化发展的空间集约利用方式之一,有效地保障了城市的粮食空间和公共空间;伦敦的绿带既是大伦敦规划的生态环境绿地,亦是都市农业的主要载体。我国北京、上海等国际大都市在向世界城市迈进的过程中,应确保农业的粮食保障、生态保障的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化、休闲、旅游的资源环境优势,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特色都市农业。

5.2 都市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市场化

专业化、市场化是世界城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世界城市稀缺的土地资源和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是都市农业科技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内生需求。因而对于北京等世界城市的建设,突出农业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一方面要提高农业企业化、专业化程度,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开放市场体系;另一方面要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都市农业技术含量,早日实现高度智能化、农业信息化、生产科技化。

5.3 培育都市农业的多元功能

世界城市的都市农业不仅具备一定的粮食保障功能,而且具有丰富的生态保障、休闲旅游、科普教育等功能。并且世界城市土地的多功能利用正是建立在都市农业多元功能的基础上,例如:将农业与儿童看护和教育的设施相结合;芦苇种植与休闲活动和废水处理相结合;水产养殖业与水资源存储和休闲活动相结合;用于生产奶酪、果酱、化妆品等的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生产与休闲活动和旅游相结合;城市林业(提供微气候环境、增进公众健康)与能源作物种植和休闲活动相结合,实现人口密集区土地的多功能利用。

5.4 开拓都市农业的广域空间

从世界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空间来看,都市农业发展的空间地域广阔,既有城郊广阔的农用地,又有城区紧凑的社区农场;既有高度开放的室外田园农场,又有健全的室内温室垂直农场。如东京、纽约等世界城市的垂直农业高度发达,与室外农业相比,位于摩天大楼的垂直农业基本上不需要土壤,而是通过有机栽培方式生长,并且融入了环保治污、能源再生、生物遗传等高科技因素。对于我国的北京等世界城市而言,迫切需要以都市农业为平台,发展科技、节水、节地、节能的都市农业设施,探索资源的集约利用模式和更为广阔的高效农业发展空间。

5.5 都市农业的政策扶持

从世界城市的发展经验来看,将都市农业置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就必然要求城市管理者重新审视以往的规划思想,将都市农业纳入到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中,并且制定政策法规,保障都市农业的持续发展和规范化管理。同时要求人们有适宜的技能和方法来解决冲突,都市农业参与者也能因此组织起来进一步争取他们的政治权利。其次,加强都市农业的制度建设,制定土地使用控制方针,以保护都市农业用地;鼓励对都市农业的投资,实现信贷服务。此外,将都市农业与城市重大发展项目相联系是促进农业与教育、休闲和环境问题相互融合的关键,将都市农业与其它城市项目(可持续城市项目、城市管理项目、水资源利用、地方议程)联系起来[23],使得都市农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大项目,从而建立起一套更有效的融合都市农业的城市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Sassen, Saskia. The Global City: New York, London, Tokyo[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2] 彼得·霍尔,凯西·佩恩. 多中心大都市-来自欧洲巨型城市区域的经验[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 Friedmann J, Wolff G.World city formation: an agenda for research and ac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82(3): 167-178

[4] 蔡建明,薛凤旋. 界定世界城市的形成—以上海为例[J]. 国外城市规划,2002(5):16-24.

[5] 屠启宇,金芳. 金子塔尖的城市:国际大都市发展报告[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 Castells,M. The Informational C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the Urban-Regional Process[M]. Oxford: Basil Blackwell,1989.

[7]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Urban Agriculture: Food, Jobs and Sustainable Cities[M]. New York: UNDP Publications Series for Habitat II, 1996.

[8] 蔡建明,杨振山. 国际都市农业发展经验及对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借鉴[J]. 地理研究,2008 (2):362-374

[9] Lawson L. J. City Bountiful: A century of community gardening in America[M].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10] Lyson T. A. Civic agriculture: Reconnecting farm, food, and community[M]. Massachusetts: Tufts University Press. 2004.

[11] 郭光磊. 城与乡在博弈中共享繁荣—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2010年研究报告(下)[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12] 刘娟,张一帆. 四大世界城市的农业啥模样[J]. 科技潮,2011(10):32-39.

[13] 大江论坛. 各国都市农业发展状况一瞥[EB/OL]. http://bbs.jxnews.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3531. 2005

[14] 杨兴龙. 美国市场农业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J]. 世界农业,2005(11):33-35.

[15] 信军. 国外都市农业的实践与启示[J]. 世界农业,2005(12):37-39.

[16] 刘文杰,韦恒. 国外农产品物流的经验与启示[J]. 中国科技信息,2005(24): 87-88.

[17] 内文·科恩. 郊区农场:一种市民农业的创新模式[J]. 都市农业,2008(19):29-35.

[18] Luc J. Mougeot. Urban Agriculture: Concept and definition[J]. Urban Agriculture Magazine, 2000(1): 5-7.

[19] 朱丕荣. 都市农业建设与发展的前景[J]. 供销商情·村官,2004(10):9-13.

[20] 蔡意中. 上海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D]. 南京农业大学学位论文,2000:62-123

[21] Pabol Torres Lima, Luis Manuel Rodriguez Sanchez. Mexico City: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griculture to contain urban sprawl , Growing Cities. Germany: Proff Offsetdruck, Eurasburg (InWent)[C]. 2000: 363-391

[22] Schon D.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3.

[23] Garnett T. Growing food in cities: a report to highlight and promote the benefits of urban agriculture in the United Kingdom[M]. London: National Food Alliance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Food and Environment (Safe). 1996.

Urban Agriculture Experiences in World Cities and its Enlightenments to China

SONG Tao1,2,3, CAI Jian-ming1, LIU Jun-ping4, YANG Zhen-shan1, WEN Ting1,2

(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3.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 02138, USA;

4. Beijing Rural Economy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100192, China)

Key words: World City; urba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mode; experience illumination

都市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是在现有乡村特色原色的基础上,经过不断优化、加工、推进,形成可供都市人观光、休闲、体验、教育和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项目,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底蕴、科普功能、观赏功能,是地方政府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品位、开发旅游路线、实施强镇计划的重要推手,也可称为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等。在不违背大自然发展和不破坏生态环境的背景下,因地制宜,扎根地方特色,综合考虑农业产品结构,环境渲染,文化宣传,基础设备和运营条件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度的加工和打造,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农业;互联网+;休闲;产业转型升级;地方特色文化;生态;APP

1 “田园都市、生态之城”视阈下漳州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意义

漳州市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素有“花果鱼米之乡”“天然大温室”的美誉,山川秀美,气候宜人,物产丰饶,发展休闲农业得天独厚,具有观光、休闲价值的农业自然景观和乡村人文景观遍布全市。2015年,《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休闲农业发展的七条措施的通知》(漳政综〔2015〕182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支持休闲农业用地、基础设施和设施建设,对农业休闲项目给予税费优惠,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休闲农业项目的支持,加大财政对休闲农业示范点的扶持力度,部门协作共同推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强行业人才培养,加强组织领导等具体措施。有力推进漳州市形成农业休闲典范城市,为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打下坚实基础。

2 漳州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具体做法

2.1 完善和创新漳州市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

提炼典型漳州市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加以完善和创新,采取复制推广的形式加快发展步伐。在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进程中,发展休闲农业成为各地推进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推手。漳州市生态休闲农业区建设思路是:结合地方特色和“农业+”的理念,注重创新经营模式、拓展农业功能、引领新常态、延伸产业、进行深加工,推动基地农户共同发展。以品牌建设为核心,真抓实干,在全市形成了五大休闲农业产业带和10条休闲农业精品旅游线路,并凭借农家乐、农事体验、休闲农庄、温泉养生休闲度假、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和农事节庆)、休闲农业园区和古民居七种休闲农业模式,建立一批极具代表性的综合性休闲农业项目。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依据《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休闲农业发展七条措施的通知》(漳政综〔2015〕182号)精神和市休闲农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关于组织开展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评选的通知》(漳休农〔2016〕1号)要求,提炼典型漳州市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对于已建成的单位,加以完善和创新,采取复制推广的形式加快其他示范区的建设发展步伐。

2.2 开展休闲农业多元化发展格局

生态休闲农业作为新兴产业的模式,具有创意性、独特性、差异性等特征。如今随着城市进程加快,城市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开始向往农村休闲路线,走进农家,亲近自然,为休闲农业带来无限商机。休闲农业的多元化,主要表现为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科技(科普)农园等形式。为不断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作為典型生态休闲城市漳州,固然要在建设休闲农业城市的基础上,通过复制、孵化等途径,大胆探索休闲农业经营模式,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扎根特色,做出特色,推出品牌,走向全国。

2.3 开展生态休闲农业品牌形象研究

生态休闲农业品牌形象是一个城市总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城市的总体形象。漳州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在生态休闲农业品牌形象方面一直注重不断创新,漳州市的历史底蕴、文化积淀、人文特色、历史遗存特色鲜明,具有极强的感召力与吸引力。随着农业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漳州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就要顺应市场变化不断创新品牌形象塑造。建立漳州农业生态休闲产业形象识别(MI)。企业理念识别即CIS中的MI。依据MI原理,城市作为休闲目的地,其理念识别是在对经营者的意向、休闲农业的各种资源和当地内外部环境进行周密分析的基础上,反映出具有个性的生态休闲农业精神,确立出与众不同的经营理念和哲学,提出体现生态休闲农业地价值追求的形象口号。理念识别是城市生态休闲农业形象设计核心,是协调整个城市内外关系及发展的灵魂,它由城市整体价值(城市精神)、各种观念、意识及价值取向等组成。

2.4 形成“互联网+”休闲农业化

2.4.1 大力推进农业电商平台,将漳州味推向全球

我国休闲农业电子商务网站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服务或产品生产商网站,是典型的农业B2C平台;二是第三方平台网站,如携程网等;三是其他专业的休闲农业信息网站,一般由各级政府部门主办;四是自建门户网站,如漳州网上商城,以O2O的模式,开展线上线下营销相结合。截至目前,漳州味网站已成功上线,主要提供老字号、食品饮料、美妆洗护、生活日用品、家用电器和钟表首饰六大栏目,针对漳州的特色商品片仔癀、花卉等进行推广。同时上线京东商城、一号店等第三方电商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助力漳州特色农业发展。

2.4.2 开发漳州生态休闲农业掌上APP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媒体30年也随之变迁,从期刊到广播、到电视、到互联网,逐渐步入了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移动终端APP成为了当今无数人每天必玩的应用,轻触屏幕,快速了解新闻动态;手指一按,即可语音聊天;单指滑动屏幕,轻松成就一笔生意,而这些,都是从定制企业APP开始的。为了加快推广休闲农业的发展,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工具、原有的推广途径已不能满足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当今发展的需要,移动营销市场成为眼下最看好、最潮的市场,移动营销已不可否认地成为流行的趋势。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也不例外,研发并利用移动终端APP,该APP主要提供手机移动终端信息检索的功能,第一时间推送优质信息,成为集旅游、住房、餐饮、交通、小额支付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责任编辑:刘昀)

上一篇:医生评职称论文范文下一篇:美术观察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