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圈生态文明论文范文

2024-02-11

都市圈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第1篇

随着经济的发展,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 生态文明建设贯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始终。最近又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新的高度, 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同时, 国家为了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大力提倡全民健身运动。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全民健身的法律法规及计划, 旨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本文就秦皇岛市如何构建绿色健身圈提出可行性建议。使生态文明、绿色体育的理念真正融入全民健身中, 真正促进秦皇岛市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

二、研究方法

(一) 逻辑分析法

对所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逻辑归纳和总结分析, 通过归纳其他城市绿色健身圈具有代表性的可借鉴做法, 为秦皇岛市提出可行性建议, 为秦皇岛市市民营造环境优美的体育健身场地。

(二) 实地考察法

为了保证本研究提出的建议具有可行性, 采取实地考察法对秦皇岛市市民展开实地访问, 主要场所为各大公园、各大高校以及部分居民区, 深入了解居民在健身中尤其是体育场地的不足对健身运动造成阻碍的问题。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提出解决方法。

(三) 文献资料法

本次研究为了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主要是通过在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等网站收集线上资源, 秦皇岛市图书馆、以及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图书馆等机构收集关于国内外各学者对绿色健身圈认识的线下资料文献。

(四) 专家访谈法

为使本次研究的资料、论据更为详实可靠, 特此通过直接专家访谈法和间接专家访谈法对环境学、体育学的专家、学者和教师进行访谈了解。直接访谈法主要通过面谈的方式, 间接访谈法主要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进行。

三、结果与分析

(一) 秦皇岛全民健身运动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 存在问题

(1) 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严重不足

人们对生态文明的意识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用实地调查法对居民实施采访, 可知生态文明即是保护自然环境的狭义概念在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想要打开人们的惯性思维进一步加深生态文明大概念的理解, 仍需要加大投入。

(2) 绿色体育概念的认识不清

在开展全民健身的过程中, 人们对于体育与生态文明的潜在联系梳理不清。生态文明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里的生态也指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 绿色体育健身的基础设施缺乏

秦皇岛是渤海湾一滨海城市, 城市地广人稀, 但是这样一个海洋资源丰富, 土地资源丰富的城市, 人们的公共健身区域还是屈指可数, 即使有耗费巨资的奥体中心, 但不能完全对外开放, 这严重阻碍了市民对于健身需求的追求。

2. 原因分析

(1) 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不足

政府宣传教育力度不足, 不应该只局限于学校, 应发展与社区相结合互联网平台。秦皇岛市各大小区的白墙上都能看到“金山银山”的标语, 但并不为人重视, 甚至被遮挡物遮挡, 更有甚者对其进行破坏, 可见市民的文明意识有待提高。培养生态文明意识, 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和教育力度, 从心理基础到运用生态意识, 才是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

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其中, 引导大家争做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者、传播者和实践者。要按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生态文明理念, 持续强化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自觉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 逐步养成正确健康的生产、生活和消费习惯。

(2) 绿色体育概念的模糊认识

人民对于体育的理解仍然局限在简单的身体锻炼。

人与自然和谐的运动是指人们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 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同时进行身体锻炼, 还要保证自然对人体的“无污染”, 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人与社会和谐的运动是指以不破坏社会秩序、社会公共资源并保持社会公德的前提下, 进行体育锻炼, 增强身体素质的社会活动。

人与自身和谐的运动是指人民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运用正确地运动手段、运动方法, 不危害自身健康, 真正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的。

(3) 经济基础的不稳定性

秦皇岛之所以经济发展速度一直比较快是因为其地理位置较好, 这让旅游成为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多行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参差不齐以及不稳定的形势, 仅仅依托旅游经济这种第三产业, 没有后继力量持续支持, 会在自然资源殆尽时经济发生波动。

秦皇岛市处于三线城市上下, 公共基础设施相对较完善, 为市民提供了一定的运动场所, 而经调查显示较为高级的健身娱乐会所较为稀有, 不能满足全民健身的发展需要, 无法满足体育产业高消费人群的需求, 因此经济基础的不稳定性大大阻碍了绿色体育的发展。

四、构建绿色健身圈的具体措施

借鉴天津的经验, 秦皇岛市大部分居民小区绿化好, 环境优美, 打造“10分钟体育圈”, 比如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附近的小区群打造海港区岭后街道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圈”公园, 致力于为周边居民打造绿色活力健康生活的复合型公园, 设置综合球类运动场地、儿童主题乐园、老人康体乐园、慢跑系统等9个功能区, 配备多种健身器材, 可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健身休闲需求, 服务周边小区约3万居民。并提高绿地率, 绿化覆盖率, 建立大型生态林海, 保证附近区域的负氧离子数达到最大值, 建造“海边林海、天然氧吧”。让运动的居民满目绿色, 实现区域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路况好评等特点, 在户外锻炼时, 减少对空气质量的顾虑。

与此同时, 参考武汉的“后官湖国际湿地公园”, 秦皇岛市可依靠自身独特而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 激活好山好水, 服务群众运动休闲健身需求, 改变始于郊野绿道建设, 绿道规划串联海岸线上的自然人文景观。

内设郊野骑行专用自行车道和步行道。周边还应规划建设音乐文化长廊、广场等滨海生态景观区及休闲驿站。串起城乡居民区、公路、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借助绿道, 长期生活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城市居民能便捷走进大自然, 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和谐。

秦皇岛市体育局与政府要联合起来协力打造“绿色健康滨海圈”。按照功能划分, 滨海休闲运动健身圈将分为水上运动娱乐区、健身休闲区和体育产业园区三个区域。并逐步构建成全国知名的体育赛事中心、时尚体育健身中心、体育器材制造中心, 争创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重点开发游泳、赛艇、划水、龙舟、帆船等水上项目, 依托绿道休息驿站, 在绿道沿线开发各样场馆, 以及各种项目基地, 打造休闲运动健身圈。严格把握低碳环保的准入原则, 撬动社会资金, 引进休闲运动项目, 积极鼓励钓鱼基地、摩托艇赛艇俱乐部的建立。

下一步, 秦皇岛市要通过打造滨海休闲运动健身圈, 推进体育赛事服务、体育休闲建设和体育设施制造等多位一体产业发展, 通过建设一流的运动项目基地, 打造一流的体育健身休闲公园, 引进一流的体育设施制造和供应企业, 做大体育产业。这些项目投入使用后, 必将为休闲运动爱好者提供多元化选择, 让滨海绿道真正成为市民的运动乐园。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地位不断提高可知:我国政府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程度和必胜决心。生态环境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 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与此同时, 全民兴起健身的浪潮, 人民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已是必然趋势。那么将生态文明理念与体育概念相结合, 更加符合体育概念的真正内涵, 以此引出绿色体育的含义。本文通过各种调研方法, 初步了解到秦皇岛市市民健身中对于体育场地的困扰, 分析原因并对秦皇岛市市民的体育场地建设提供可行性建议即建设绿色健身圈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生态文明,秦皇岛市,全民健身,绿色体育,健身圈

参考文献

[1] 伍瑛.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征[J].生态经济, 2000 (2) :38-40.

[2] 焦健玮.秦皇岛市社区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07.

[3] 赵青山.秦皇岛市全民健身发展现状调查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06.

[4] 胡鞍钢, 方旭东.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内涵与发展思路[J].体育科学, 2016 (3) :3-9.

[5] 孟亚峥.生态体育与全民健身的融合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4 (11) :31-33+45.

[6] 布特.绿色体育新解[J].体育学刊 (人文社科版) , 2009, 16 (3) :26-28.

[7] 白光润.论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J].人文地理, 2003, 18 (2) :75-78+6.

都市圈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第2篇

“都市圈”的概念是由“大都市”与“区域”组合而成的。这一概念之所以会组合起来, 是因为现如今都市圈核心城市及其区域范围的边界通过政治性、行政性划分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少了。“大都市”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希腊, 并且一直以来被描述成“首都”或者是“特大型城市”。然而, 有资料显示在过去的一两百年“大都市”概念的应用有了明显的变化。可能是由于罗马教会的等级制度使得人们在18到19世纪认为“大都市”是文化中心的象征, 直到19世纪末才推崇其政治性与经济性功能。然而, 这一术语在德语区直到19世纪中期还很少被使用, 并且更多地被称为“大城市”。最初是柏林与维也纳这些首都被称为是百万人口城市, 其作为现代化国家的首都形成了文化中心、企业总部以及金融中心等新的功能。因其在数量与质量上与“小型大城市”有着明显区别, 所以需要被重新定义。对于这一级别的城市首先会被成为“百万人口城市”或“世界性城市”, 但其在内涵上与通常所称的“大都市”也有一定差别。

对此概念的理解在20世纪才形成与现在差不多的意义。可能是依赖于英美语言以及法语的应用使得“大都市”作为大城市并具有国际意义。其具有政治性和经济性的控制功能, 具有高密度、企业倾向性的服务功能以及具有高度发达的基础设施和国际性的文化意义。大都市从那时起被视作全球经济网络的重要结点。与此同时日益明显的是, 对于一个都市圈性能相关的因素和功能不仅仅体现在核心城市政治行政方面功能的发挥, 而是在更大的区位空间方面的延伸, 还包括其临近的县市地区。这不仅涉及到大面积的都市化基础设施建设 (机场、物流中心、批发贸易) , 而且还包括高级别的服务业。这些都是针对核心城市区位周边区域相互之间传输和连接网络的质量 (比如南部慕尼黑周边地区以及法兰克福周边区域的陶努斯山区) [1]。

在德国, 各个都市圈的空间集中度以及都市化功能的分配有着显著的差异。大多数情况下都市圈的理想类型是由具有明显大都市特征的区域作为核心, 与之相对的是具有都市化功能的周边区域处于略低一些的地位 (单一中心化都市圈, 如汉堡与慕尼黑) 。而标准化的类型是由多个同在一个区位的、实力相当的以及相互分工且紧密联系的中心城市组成 (多中心都市圈, 如莱茵-鲁尔) 。

斯图加特与莱茵-美茵都市圈的类型则处于两者之间[2]。

二、德国都市圈发展历史

德国区域规划早在20世纪初就产生了。在19世纪末, 随着德国产业革命的兴起, 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从而带来巨大的压力, 这一时期城市规划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领域。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城市的发展与规划也逐渐超越了传统城市聚居的有限范围。

1920年代中期开始, 区域及城市规划逐渐上升到国家层面, 不过因为之后的战争使得这方面的工作出现了停滞状态。战后初期德国联邦对州域城市与区域规划进行了调整, 并在联邦州层面对州域规划实施立法管理。1950年国家公布了相关草案, 其涵盖了空间秩序规划、州域规划、地方性规划等内容。随着《联邦空间秩序规划法》等一系列法规的颁布, 联邦德国终于完成了整个空间规划体系基本制度的构建。

1960年代战后重建结束后, 德国的城市与区域发展先后又经历了四个时期:城市扩张 (1960-1975) , 主要是因为德国空间政策逐渐向内向型发展, 并注重地区间的平衡发展;停滞和城市复兴 (1975-1990) , 主要是1980年代末全球形势的变化带来的空间政策规范性调整, 即在空间与区域发展中主张可持续发展模式、区域间均衡的相对化以及增长极政策;两德统一及其发展 (1990-2005) ;大都市区的集中与再城市化发展 (2005年以来) [3]。

欧洲都市圈在欧洲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德国都市圈的发展。德国都市圈由区域-空间规划部长级会议于1995年第一次被提到并被定义。与聚集区相反, 都市圈是由一个核心城市和其周边欠发达地区及郊区组成。都市圈的概念进一步扩展, 也包括大面积的农村地区, 由其连接经济密集发展的中心区域。大城市对于其周边地区承担着与都市圈中心城市相似的功能, 但对于居民比较少的城市则只能被称为区域中心[2]。

区域-空间规划部长级会议在德国确定了11个都市圈。这些都市圈不是按照空间结构情况划分, 而是按照一定规范和标准进行确定与划分, 这其中规模的划分成为界限划分中显著且实用的方法。因此, 人口数量就成为非常具有可比性的条件。一些都市圈, 比如汉诺威—布伦瑞克—哥廷根—沃尔夫斯堡都市圈就覆盖了大片农村地区, 核心城市之间的距离比较远, 相反, 有一些城市就非常相近。

三、德国各大都市圈概况

在德国, 大都市圈之间的比较中需要注意的是, 各大都市圈的划分界定往往是对应着不同的观点和标准, 其中相对有说服力的比较标准是居民数量、区域面积以及经济实力。都市圈的界限划分可以独立于县市的行政划分之上。

摘要:早在18至19世纪欧洲就已经产生了“大都市”的概念, 之后逐渐发展演变为都市圈。而德国都市圈受到欧洲都市圈发展的影响, 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萌芽并初步产生, 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 逐渐具有了自身的特色。德国现已形成的11个都市圈, 覆盖了其所有发达地区, 并支撑与推动着德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德国,都市圈发展

参考文献

[1] BBR (Bundesamt für Bauwesen und Raumordnung) (Hrsg.) (2005) :Raumordnungs-bericht 2005.Berichte, Bd.21, Bonn.

[2] Stefan Bege, Das Konzept der Metropolregion in Theorie und Praxis[M]Wiesbaden, Gabler Verlag, 2010.79-100.

[3] 易鑫, 克里斯蒂安·施耐德.德国的州域规划与空间秩序规划的发展历程[J].城市规划, 2015 (02) :105-112.

[4] BMBau1995, S.27 Bundesministerium für Raumordnung, Bauwesen und Städtebau联邦区域规划、建筑与城市发展, 1995:27.

都市圈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改革开放后单向度的粗放型经济发展,让人们面临着生态资源趋紧的严峻挑战,需要对此种“发展”非正义的意识形态和思维定式进行深刻反思,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在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重构经济及生态伦理的互动关系、构建城乡绿色发展命运共同体、完善绿色政绩考核评估体系是极为重要的生态正义路径。

關键词:生态正义;城乡绿色发展;地方政府竞争;体制改革

一、问题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后,在国家战略促动下的工业化进程中,因部分群体对社会发展进步的内延与外涵的理解过于片面,未立足于整体角度深层考虑资源的综合发展潜力,将综合性、渐进性和内生性的“发展”简化为其中某一方面的人为性膨胀,偏执性地等同于单向度的经济主义[1],在自然资本化的经济逻辑下,预收了眼前待培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价值。此种非中立的超价值发展审视观,不仅严重影响我国市场的竞争秩序、交易氛围,更漠视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传统文明成果的传承。

二、生态非正义的解构及其批判

第一,个体对生态伦理感知的钝化。在生存社会中,农民在通过务农或畜牧的方式将自然资源经辛劳加工、获得个人或经济单位需要的同时,又维护着生态的环境伦理;而现代大多数人在经历科学革命的冲击后,生态伦理层面的价值判断逐渐趋弱或为沦丧,肆意开发高风险工商业项目,严重危害着生态系统的安全。部分群体的目标与生产手段比例再也不像原始农民般那样的协调,而是将环境因素引入经济维度之中:趋利资本的肆虐横行让他们采取经济扩张的手段来对公共自然资源大范围动手。此种抛弃道德文明、唯经济至上的生产观念,让人们对自然资源非正义资本化的程度,远远超过对大自然馈赠的守护程度。

第二,社会组织对乡村资源的资本化。公共自然资源的排他性与竞争性,让投标者对基层乡村稀缺资源虎视眈眈、伺机而动,他们通过抢占乡村自然资源而获取其独特性、有限性、优越性的方式,进行资本的后期加工培育,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来维持自身名列前茅的优势地位。此种资本逻辑让大量社会组织逐渐“公司化”,盲目设项目搞权钱交易,发挥着利用自然资源节省成本、就地取材的地域邻近优势,进行无边界的经济扩张,与牟利性经济组织大有趋同之势。在其创造资本成功灵活运作的经济活动空间之时,更扩大了城乡间不平衡发展的差距,违背了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宜居发展模式,在这场无序且过度的竞争中,农民这一弱势群体成为生态灾难的被转嫁者。

第三,地方政府对政绩考核的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特点为:党的领导与地方政府体系的行为特征。GDP的竞争,让地方政府纷纷积极地投身于地方经济活动中,某些地区将“发展优先”的经济维度作为政策取向、制度偏好,欲采用不恰当手段对GDP进行疯狂的纵向直线“拉动”,漠视自身区域在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先天特殊性或局限性,逾越发展边界,长期处于经济所谓高速增长的发展幻象中。殊不知,由此引发的诸多漏洞已成为燃眉之急——生态系统严重破坏成为中国生态经济的“癌细胞”与地方政府恶性竞争中不易被量化的隐性代价。

部分干部针对生态资本化的现象未有充分认识、对中央政策落实不到位,未及时制定或修改地方性路线方针,不但未减少对公共自然资源的市场化侵占,甚至更愿于自己任期之内创造出良好政绩,用直观的年终数据讲话,忽略了基层群众赖以生存的维持隐性的美好生态自然环境,对一些僵尸组织的破产进行阻挠,对咄咄逼人企业过度纵容,其中牺牲最大的仍是不可逆的生态毁灭性结果。

三、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形塑路径探索

(一)促进个体重构经济及生态伦理的互动关系

1.健全生态正义的生态文化体系。非正义的生态掠夺趋势,严重导致了社会不同层次群体的实际生活质量、经济收益等社会福利分配的不均匀与不平衡。生态环境的破坏者在经济主义的发展驱动下将自然资源资本化后,远走高飞继续“恶性”开发,却将其视为“良性”经济循环;失去制度屏障的弱势长期栖居者虽未参加开发破坏性活动,却成为了“经济扩张”的牺牲者,需承担他人带来的不可逆自然毁灭性后果与社会治理责任。对于灾难分配的不均衡现状,资源开发者应立即认识到自己有关生态非正义的种种不妥行为,去除经济恶性发展的邪念,树立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正义理念,做到精神文明、道德伦理上的真正“脱贫”。

2.树立“经济之善”与“生态之善”相统一的社会理念。“发展主义”的根本性问题是“经济之善”(经济合理性)的评估失去了“社会之善”(社会理性)、“生态之善”(生态理性)的前提性规约,并在相当程度上简化为狭隘性经济生产活动的“效率”或“竞争力”,因而难以避免地产生“生态之恶”“社会之恶”的后果[2]。反之,若以发展生态作为主要向心力,而将经济作为附加发展产物的“过善”,也会导致如“经济与环境置换”模式般的发展失衡现象,唯有将“经济之善”与“生态之善”相统一结合,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大制度背景下,为无边界发展确立经济、生态、文化边界,方能真正达到现代化意义下的“社会之善”。

(二)加快组织构建城乡绿色发展命运共同体

1.构建城乡绿色环境治理系统。改革开放以来,影响城乡间于各方面的发展藩篱渐成痼疾,统筹城乡共同绿色发展、改变和摒弃过去“重城市轻农村”的“城乡分治”观念,也是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步骤。在推进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统筹工作时,各组织需把握好乡村自身的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而因地制宜,不断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特色产业的升级;在其努力带动新型“农村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村也应以“绿色政绩”的环保指标反向地制约考核各级政府,倡导二者形成相互依存促进的良性协同治理关系,将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生态工程项目,创建越来越多的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家园,形成生态正义的良性循环。

2.加大乡村环境监管与执法力度。少数组织忽视社会规范,漠视中央社会环境法规政策,甚至通过诡辩而顽强抵抗,违背伦理道德而又挣脱制度约束,无序地在无边界发展的道路上愈行愈远,让乡村经历着物理意义上的剧变及社会意义上的衰败。乡村环境监管与执法力度的加大迫在眉睫,应尽快健全乡村环保专项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使处罚标准高于治污的成本;建立乡村环境监测体系,开展污染企业专项治理工作,通过落实治污方案来帮助相关企业减排降污。其中,针对乡村中部分处于实施阶段的新建项目,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此类项目的管理,不仅要提高此类项目的环保准入标准,也要对该组织的可持续战略发展规划进行综合严格审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资源的浪费;针对已处于严重反排污标准、处于治污无望阶段的组织一律坚决取缔,杜绝为了贡献经济指标而滥竽充数的僵尸企业,从根源上避免环境污染问题再度泛滥。

(三)完善绿色政绩考核评估体系

1.完善政绩考核评价的相关内容。传统追求GDP政绩的考核方法着实需要改革,需将过去一味强调经济速度与规模转变的着眼点转移到经济增长的质量上来,基于地域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提倡“绿色GDP”绩效评价机制中的生产法或核算法的两种计算方式,适当增加生态功能建设和生态保护成效方面的考核,因地制宜,让政绩越来越“绿”。相关部门在领导干部进行政绩考核工作期间,可适当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效益等方面的考核比重,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选拔任用联系起来,作为干部奖惩和职位提升的重要依据。定期安排干部的文明素质培训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的政治站位,增强环保法律法规的绿色发展意识,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等责任链条,进而在不同方面协助区域走上绿色发展的道路,真正落实环保法提出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的要求。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生态环境保护正义铁军”,也可避免生态保护工作在向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传导中,形成越基层的部门对中央环保督察组提出的整改任务越是不断敷衍应付、做表面文章的差序状态,让高素质的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干部对顶层绿色设计愈加深入贯彻落实、层层推进,名副其实地成为所在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

2.强化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坚决取缔损害人民群众与守法组织的合法环境权益、扰乱社会组织公平竞争秩序的“黑色组织”,严惩其将处于工业链尾部的废弃物清运未果而非法转移、倾倒固体废物等行为。某些组织因有地方政府的财政补助资金,便在环境监管的“最后一公里”处撑起了“保护伞”,即使面对连续曝光、环保督察亦岿然不动,甚至肆无忌惮地继续进行污染恶循环。各级党委、干部应及时认清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杜绝对此类组织进行明里暗里的纵容与庇护行为,应勇于担当、真抓实干,主动将綠色政绩作为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最佳回应。当然,保护生态环境不能仅仅是事后追究责任,相关的前期预防工作也是相当必要的,相关部门以及人员应当加强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巡视、舆论监督等方式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及时发现问题,将经济非正义的苗头及时扼杀在摇篮之中,纠偏除恶,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生态损失。

四、结语

面对已然显现的生态毁灭性后果,我国人民应该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民族的政治共识与执政党的核心意识形态元素,共同承担起这项建设美丽中国的政治责任。需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在党的领导下,通过维护经济及生态伦理良性互动关系、加快构建城乡绿色发展命运共同体、全面完善绿色政绩考核评估体系等路径逐步向生态正义的目标大步迈进,和谐共生、绿色共赢必是全国乃至全球追求的生态友好型美丽局面。

参考文献:

[1]  郇庆治.“发展主义”的伦理维度及其批判[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52-57.

[2]  郇庆治.文明转型视野下的环境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25.

都市圈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第4篇

随着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农家乐等我国乡村旅游,呈现出与都市休闲加快融合趋势。据悉,这一“旅游连城乡”格局,在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格外明显。6月28日开幕的2014江苏乡村旅游节暨首届福地句容·田园绿道休闲节上了解到,最初只是农家乐形态出现的乡村旅游,经过几年的加速发展,已经形成具有乡村旅游景区、度假山庄、休闲农庄、乡村庄园等多种业态的乡村旅游聚集区。句容目前拥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3家,国家3A级景区2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1家、示范点1家,“江苏省星级乡村旅游点21家”、“江苏省自驾游基地”1家、“江苏省工业旅游示范点”2家,乡村旅游已初步实现由资源向产品、由数量向质量、由单一向综合、由共性向个性的华美转身。

据国家旅游局相关人士介绍,农家乐旅游的都市休闲化,与大城市群、都市圈密不可分。如句容处于南京都市圈和上海经济圈的交会处,是南京都市圈“半小时核心圈”中离南京最近的城市,现已形成“一刻钟上高速,半小时到南京,四十分钟到港口,两小时到沪杭”的立体交通网络,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便捷的条件。青山绿水的“长三角净土”逐步为宁沪杭、苏锡常的城市居民所认同。据介绍,从支持农户利用现有住房在乡村旅游规划区域开办农家乐,到创建星级农家乐,以句容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乡村旅游融合都市休闲生活,正获得游客认可。消费者选择的有力推动,充分体现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勇先创景视点:乡村旅游规划行业现下流行的规划布局中,有农家乐向休闲农业发展的趋势,也就是乡村旅游正敞开胸怀积极迎接都市休闲市场的冲击。

都市圈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文化的引领和支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文化,提倡用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

关键词:生态文化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化的内涵及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生态文化包括广义的生态文化,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生态文化是以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为取向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及心理意识,体现在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及消费方式文化,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文化。

二、辽宁省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众参与生态自觉意识缺失。一是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把环保行为贯彻渗入到日常的社会生活中。二是虽然公众的生态意识逐渐增强,但公众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到生态文化建设中,公众没有真正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决策和监督。

(2)城市特色文化的生态失衡。当前,我省不少城市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对城市文化的塑造缺乏科学的认识与时代感的把握,重物质建设轻精神建设倾向严重,造成城市特色生态文化发展不足,城市精神缺失现象明显,主要表现为城市特色文化建设体系不健全,对人们的思想认识与生活生产行为无法形成科学的规范与引导。

(3)培养人才职能中的生态失衡。文化建设离不开对人的教育。教育是生态意识、生态伦理等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物质主义导致目前人才培养职能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失衡。高等教育长期存在偏重技术知识的教育,忽视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论的教育。受功利主义影响,高等教育以技术教育为主要内容,致使科学主义泛滥,大学功能趋于技术化和商业化,人文教育重视不够。

(4)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生态失衡。近些年来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的迅疾改变,影视的普及与流行艺术的影响,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击等文化生态的变化,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危机。一些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遭到破坏,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杂技、习俗、礼仪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失。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由于人们经济利益的驱动,外来商业文化的侵袭,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成“摇钱树”进行商业化运作,破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的特质与美感。

三、加强辽宁省生态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努力实现教育生态化,培养生态型人才。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人才培养应着眼于通识教育理念,调整教育结构,尽量将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人才生态化发展相适应。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首先要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任的公民,他们能够融入人类活动的各個领域,通过学习适应当前和未来社会所需课程,获得适当的职业资格,包括高水准的知识与能力。

(二)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实现人才文化环境生态化。(1)优化教育结构,改进教育模式,培养多层次创新人才。教育中强调科技创新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搭建校内外实践平台。制定科技人才创新计划,实施高等教育奖学金计划,吸引、培养、激励更多的年轻人从事科学研究工作。(2)突出科技主体的协同效力,优化科技创新团队。辽宁省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指出:坚持人才投入优先保障、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制度优先创新,让人才真正成为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第一,要抓住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机遇,加快构建具有辽宁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放手让科技人员和企业自主创新,放开让市场自主转化创新成果,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激发科技创新原动力。第二,大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领军型企业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和高素质专家型人才,并积极吸引国际高层次人才和海外留学人员来辽宁创新创业。第三,建立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为代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突出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完善高校、科研机构与市场的对接转化机制和联合攻关的利益分配机制,共同提升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能力。第四,从人才发展的优化性、生态性、可持续性整合、优化科技创新团队。积极引进海外研发团队,通过国际科技合作开展高端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第五,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3)培育自主创新文化,激励自主创新精神。面对文化的多元化和世界范围内文化的转型,在构建自主创新文化时特别需要以辽宁省传统文化的精华作为基础,提高全民创新素质,实施青少年创新计划,为青少年认识科学、建立创新意识搭建平台。其次,辽宁省要努力培育建设创新型公众素质。要扎扎实实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完善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长效工作机制,发挥新媒体强大的宣传功能,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都市圈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从生态文明与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理论出发,对大庆市生态旅游的良性发展进行探索。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旅游;探索

中共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提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使中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这是中共中央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而在旅游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崇尚回归自然从而引发了生态旅游的兴起。生态旅游是一种欣赏、控制和认识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它倡导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它以其生态和环保特性成为旅游资源的一种有效的开发方式。自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20世紀80年代首次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生态旅游便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由于生态旅游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解上的模糊和管理上的疏漏都将造成严重后果而与生态旅游的初衷相悖。国内外的大量实践最终得出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生态文明建设途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的结论。

因此,大庆市只有坚持“生态文明”理念,让“青山绿水”的生态旅游诠释和谐科学发展。在开发生态旅游时需要进一步借鉴和运用国际上发展生态旅游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及学习国内成功案例—如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生态旅游精品九寨沟及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做法。

在大庆油田发现47年之际,从遥远的北京频频传来喜讯—大庆获选2006年度中国十大“魅力城市”称号。正如颁奖词中所说的那样,“这里拥有中国最大的油田,这座城市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深刻地影响着共和国。她是一座能源城市,又是一座环保城市,在对自然的索取和付出之间,他们掌握了平衡的秘诀,丹顶鹤也喜爱这里。蕴藏着巨大能量的地方——黑龙江省大庆市。”2007年3月31日,大庆市荣获第三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中国最具魅力金融生态城市”称号。回首47年前,这里还是荒原一片,47年后,这里建成了“中国魅力城市”和“中国最具魅力金融生态城市”,人们在此安居乐业。那么今天的大庆,魅力究竟在哪?城市如人,其魅力来自于它独特的个性和特色。大庆这座举世闻名的共和国石油能源的璀璨明珠,让无数石油人自豪、景仰。广阔的平原,星罗棋布的湖泊,在落日下放射出绚丽色彩的磕头机,灯火通明的井架,构成了一幅幅人间美景。自1978年邓小平同志的一句“建设美丽的大庆”开始,一个崭新的现代化都市便屹立于世人面前。《直播中国—走进大庆》特别节目通过油化之都、生态之城、康居之城和活力之城四个部分,分别从石油开采、环境保护、安居乐业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向世人展现了大庆现在的风采,并描绘了大庆未来的蓝图。该节目的播出,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应,极大地推动了我市的生态旅游事业。大庆市在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将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原则,开发服从保护,开发促进保护。大庆人深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发展生态旅游必须依赖一定的生态环境,保护好生态环境就能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

一、生态旅游发展方向

以石油工业旅游、石油开发回顾、大庆精神展示、油田和现代城市观光为主线,以湿地生态旅游和民俗风情游为补充,优化配置旅游资源,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的游览功能、科研功能、公众环境教育功能,努力把大庆市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油田与城市景观旅游和湿地生态旅游胜地(简称大庆双“SHI”之旅)。

二、生态旅游发展重点

景观建设与旅游环境优化并重。突出石油/湿地双“SHI”之旅的开发形象,确保一切旅游活动不破坏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不存在资源安全隐患,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要求;提高旅游项目的科教含量。将基础设施最大限度的融入旅游产品,突出纪念馆、综合公园、油田建设等与油区景观的结合,游乐健身设施、服务设施等与旅游产品的结合,提高科教在旅游中地位与作用;优化配置旅游资源。建立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科学研究、科普考察于一体的全方位的旅游地网络(线路)。注重旅游与调查、科研相互穿插。

三、基地建设

建设油田和城市生态旅游基地。主要以大庆市让胡路区、萨尔图区和龙凤区为核心,向外作零星辐射。包括石油开发纪念地、石油矿厂景观等10个旅游点,主体工程为油田科技博物馆、铁人纪念馆、松基三井纪念地、儿童公园、花卉公园和炼油厂、化工厂等石油矿厂等。其它包括林甸地热生态组合园、大庆体育场、大庆石油化工总厂模型室、净觉寺、世纪大道、时代广场、铁人广场、大庆草原蒙古式赛马场。通过油田和城市旅游基地建设追踪大庆石油开发历史,展示石油开发成就、油城人文景观和大庆精神,传播石油化工科技知识。

建设大庆湿地生态旅游基地。北起林甸县的西北部,向西南到杜蒙县的西部和西南部,转到肇源县的东西两侧,即乌裕尔河和双阳河在大庆市的尾闾滞留区和嫩江、松花江的部分江岸地带,基本上处在油田与城市景观生态旅游组合区的外围。主体系列为大庆湿地游客中心和狐狸芯湿地水禽观光站、连环湖游览区、民意古文化景园、莲花湖野趣田园等1个旅游中心和6个旅游点构成。其它包括黎明湖公园、万宝湖公园、三友湖公园、碧绿湖公园、明湖水上乐园,以及相继建成的采油四厂绿化基地、城市森林、政西园等生态园区,形成“以点带面”、“个性开发”、“网络支撑”的湿地生态旅游建设格局。

四、保护现代工业遗产

现代工业遗产是大庆城市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大庆市发展的立足之本,发展之源。2001年,大庆油田发现井—松基三井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中国石油工业史上的第一处珍贵遗产。2005年,油田会战指挥部旧址—二号院,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建成的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成为油田发展史的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另外,还有18处大庆市首批命名的工业遗产保护单位:二号从式井采油平台,红旗村会战干打垒群,中区电话站,葡萄花炼油厂遗址,大庆缝补厂遗址,大庆油田第一座水源—西水源,大庆展览馆,东油库,石油会战誓师大会广场,“五把铁锹闹革命”诞生地—创业庄,庆深气田发现井—徐深一井,储运销售分公司西油库,南三油库,贝16作业区贝16井,中十六联合站,北二注水站,北1-5-65注水井,“三老四严”发源地—中四队。

总之,生态旅游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在于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因此要重视生态旅游的科研普及和宣传教育。特别是加强对生态旅游管理者、从业人员、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环保知识教育,增强环保意识。把加强旅游者“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作为发展生态旅游的首要工作,引导旅游者文明旅游,做环境保护的参与者、倡导者和实践者。要通过多种方式,在生态旅游区营造珍视环境、关爱环境的浓厚氛围。

上一篇:药剂科医药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职校生职业素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