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农业论文范文

2023-09-16

都市农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农村人才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产生了农业职业经理人这一农村新型经营管理人才。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农业职业经理人人才的培育,由于目前培训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仍有许多待完善之处。本文通过对全国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先行地区——四川省成都市的调研,了解农业职业经理人学员目前的培训情况,总结出其中突出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帮助提升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效能,为乡村产业储备更多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描述性统计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 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而高素质的人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对农村人才队伍的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7年,“农业职业经理人”概念首次进入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明确提出要“探索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通过中央政策号召,成都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工作,成立了负责培训工作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协会,遴选一批农村中的优秀人才参加集中培训,目前已经形成一定数量规模的农业职业经理人。而如何协调培训形式,如何精准对接培训,如何安排培训内容等还处在摸索阶段,尚无可以遵照执行的具体意见条例。本文通过调研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工作的受训者,从源头出发分析其需求,从而解决农业职业经理人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2018年2月4日,国务院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同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讲到,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农业职业经理人正是解决乡村振兴中人才匹配问题的有效办法,需要培养不仅具有生产经营还有管理技能的人才队伍,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1.2.2 现实意义

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关键时期,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农业的各个部门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职业化农民。切实加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对于进一步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维护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成都市率先在全国开展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工作,在四川省农委的组织安排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拥有了一定规模的持证的或正在培训中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对他们的培训需求调查研究有利于提升培训效能,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模式,促进成都农业发展。

2 农业职业经理人概念界定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朱启臻等[1]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时提出新型职业农民首先是农民,相对传统农民而言,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还要求其行为对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对于新型职业农民而言,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重视农业的产出和市场价值,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简而言之,新型职业农民就是以农业作为固定职业、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一代农民,且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科学意识。

农业职业经理人作为近几年提出的概念,相较之前的新型职业农民,在具备新型职业农民基本素质的基础上,侧重于生产经营方面,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中的“领军人物”。董杰等[2]提出农业职业经理人是依托农业组织并代表农业组织,对农田进行精细化经营和管理,并分享最终利润,成为职业化的农业组织经营管理群体。严蓉等[3]提出农业职业经理人是指运营农业生产经营所需的资源和资本,专业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者和领头人,属于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晏志谦等[4]提出农业职业经理人是指运营掌控农业生产经营所需的资源、资本,在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或业主谋求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从中获得佣金或红利的农业技能人才。他们不但熟悉农业,而且懂经营、善管理,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属于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中的“白领”。

综上,本文将农业职业经理人的概念界定为具备一定生产技能、懂经营、擅管理,长期受雇于农业组织并从中获取佣金和红利的现代农业管理人才。这要求其除了要具备一般新型职业农民的特点,还要具备经营管理等自身独有的特质,因此对其进行分析时可参考新型职业农民,但必须考虑其特殊性[5-6]。

3 调查地区与样本特征

3.1 调研地情况

四川省是中国的农业大省,成都作为四川的省会城市,承担着高新农业技术与制度的研发与实践的任务。近年来,为了有效解决“谁来种田”“谁来带头”“谁来服务”等问题,成都市自2012年起就在全国率先开展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从环境、制度、政策等层面引导和扶持农业职业经理人,吸引了大批创业务农青年、返乡农民工等到农业一线。到目前为止,成都市已有15 000多位持证农业职业经理人。

成都市农业职业经理人协会自2014年正式成立后,推出了一系列指导帮助涉农协会加快发展的措施,加快完善成都市农业职业经理人的人才信息库,建好农业职业经理人服务站,将成都农业职业经理人实力做强和品牌做响。

成都市温江区、都江堰市等区市积极响应成都市的号召,开展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工作。各市纷纷建立农业职业经理人协会,对当地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乃至对农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3.2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3.2.1 数据来源

为了对成都市农业职业经理人协会的培训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调研小组于2018年7月至2019年4月开展了以成都市农业职业经理人协会培训学员为对象的实地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在温江区、都江堰市参加培训的学员(包括在当地经营农地或产业和从外地赶来参加培训的学员)。此次调查研究采取調查员分发并回收问卷、学员填写问卷的形式搜集数据,总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50份,有效问卷214份,问卷回收率和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3.33%和71.33%。

3.2.2 样本描述

在被调查的214位学员中,男性占67.44%,女性占32.56%。从年龄分布来看,参训学员以41~50年龄段的中年人居多,占47.91%;而年龄在18~30岁的年轻人占11.16%;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仅占0.47%。从文化程度来看,学员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本科及以上的仅占8.84%,而初中及以下的占到了31.63%。从经营类别来看,占比最多的是农民合作社,占样本总数的23.72%;其次是小种植户,占22.33%;占比最少的是种养大户,仅占样本总数的10.70%。从农业经营类型来看,占比最多的是经济作物种植,占样本总数的60.93%;其次是休闲农业,占20.93%;占比最少的是粮食作物种植和水产养殖,均占10.70%(见表1)。可见成都地区,农业仍以经济作物的种植业为主,与此同时,休闲农业在成都地区也蓬勃发展。

4 农业职业经理人协会培训现状

4.1 培训情况概述

目前,成都市农业职业经理人协会所开设的培训主要分为新增培训、更新培训、基地培训和项目培训这四种类型。新增培训针对还未成为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学员,使其能够在新增培训中学到相关农业生产、经营与销售的方法,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方针[7-8]。更新培训针对的是已经成为农业职业经纪人的学员,在新增培训考核通过后,培训者将取得经市农委和农林局年审合格后发放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合格证。农业职业经理人可进一步参加协会组织的更新培训,进一步学习,提升各方面知识技能。当达到一定的收入、经营规模后,可向成都市农委提交申请,通过评审得到中级或高级证书。基地培训主要是组织培训者到大户的种植基地观摩学习,由大户们分享各自创业历程并相互交流,为培训者解疑释惑。项目培训主要来源于协会争取各个地方政府部门定期开展培训课的组织权,开展农业双创、扶贫、产业发展、农业技术等方面的培训课程。

4.2 培训课程满意度

从现有培训课程的满意情况来看(见表2),参训学员对培训课程的组织安排、讲师态度的满意程度较高,在214份有效问卷中,其非常满意的占比分别为70.23%、71.63%。而对讲课水平、时间安排的满足程度相对较低,认为一般的占比分别为5.12%、4.65%。满意程度较高说明了农业职业经理人协会在培训课程的安排、培训师资,以及相应的配套服务等方面做得较好,能够基本满足参训学员培训、提升的需要。而不满意的部分主要反映了协会在讲课方式、时间安排上还不够合理,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培训学员或者培训单位的沟通。

4.3 对培训地点的看法

从图1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学员都表示愿意接受本县内或成都市其他区县的培训,然而能接受到外市参加培训的学员较少,仅有7人。这体现出农业职业经理人因财力、精力有限等原因,对培训地点具有一定的保守性。

4.4 对培训方式的看法

表3显示了不同性别、年龄和学历的人对培训方式的偏好。从总体上来看,被调查学员最偏好的是“生产现场教学”的模式,达67.64%,其次是“面对面授课”,占47.91%。对“单独个别辅导”和“网络远程教育”的偏好程度较低,这两项分别占7.44%和6.51%,远小于另外两项所占的比重。

从性别的角度来看,男女对培训方式的偏好差别不大,差距最大的是“远程网络教育”,男女之间相差5.51%。从年龄的角度看,随年龄递增“生产现场教学”的受欢迎程度递减。

从学历的角度看,中专及以下的人群更偏好“面对面教学”,而随着学历的增加,“生产现场教学”和“远程网络教学”的受欢迎程度有一定的上升,体现出高学历人群更偏好信息化、便捷化的培训方式。

4.5 学员参与培训的收获

学员参与协会培训的收获与培训内容和经营类别相关。从培训的收获来看(见表4),本次调查的参训学员主要认为在人脉资源、信息交流平台方面有收获,其中男性参训学员认为在人脉资源上的收获最大,占比70.42%,而女性参训学员主要认为在信息平台方面有较大的收获,占比66.67%。通过协会培训,参训学员在农业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对于政策的解读和理解方面也有一定的收获。进一步深入分析,不同经营类别的参培学员所获得的参培收获也不相同,其中小种植户、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认为在人脉资源方面的收获较多,而经营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生产公司的参训学员认为在信息交流平台方面的收获较多。经营农业公司的学员在信息化平台和人脉资源方面的收获较多。

该结果表明:一方面,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经营主体,比如小种植户、家庭农场的主要劳动力以家庭成员为主,经营模式单一,对其他的农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依赖程度较低。其注重通过人脉资源了解市场行情,帮助其扩大销售渠道和门路,占领市场先机,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另一方面,农村生产合作社的内部经营主体较多,合作社经营规模相对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内部的协作功能,获取和学习农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渠道较多。加上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于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不断推出了利于农村生产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的制度和相关政策,迫切需要农村生产合作社负责人提高相关农业专业技能,加强对农业政策的解读;而农业公司的规模较大,其内部有一套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和制度保障,对于农业产品市场销售的敏感程度较高,对国家和地方的惠农政策的掌握程度也较高。这导致农业公司对市场资源的需求程度较高,而协会的培训课程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5 存在的问题

综合调研数据,调研团队分析总结得出成都市农业职业经理人协会的培训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5.1 培训时间地点安排不合理

学员对协会培训的時间安排满意度相对较低,很多学员认为应当增加协会培训的次数和时长,培训地点也应尽量集中在成都市内,以便于集中参训,使协会培训的组织安排更有规律性和连续性。

5.2 实践教学不足

在调查中了解到,课程内容以理论学习为主,主要涉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产品销售等相关的理论知识,对于生产实际的指导性和实用性不足。由于参训人员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因此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有一定困难,实践教学本应是促使其迅速理解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和方式方法的重要途径,而由于资金的限制和组织的难度大,协会在设置课程时对这方面内容考虑较少,占培训学时的比例极少。访谈及问卷调查显示,产业实用技术仍是学员关注的重点之一,而在职业经理人培训课程设置中,实用技术实践类的课程偏少。

5.3 培训内容与方式不合理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发现,不同经营类别的参训学员对于培训内容的需求不同,而协会培训内容多为统一安排且较为单一,对参与培训主体的明确性不足,致使培训的针对性不强,欠缺针对不同参训学员需求的专业化培训,学员对讲课方式的满意度较低。

5.4 培训之后的跟踪反馈及评价缺失

通过对协会的调查了解到,在培训课程结束之后,协会欠缺对培训的评价、意见及建议的收集。成都市相关负责单位也未制定相关规则,要求培训机构主动收集学员的反馈意见,缺少培训对象对培训实施的评价环节。该环节的缺失,不利于培训组织者和实施者了解培训对象的需求,必然会导致供给与需求不平衡,从而降低培训效果。

6 对策建议

6.1 优化培训对象

通过调查发现参训学员情况差距很大,部分学员培养潜质不高。建议在选择培训对象时应有所取舍。按照“自愿+ 推荐+审查”原则,重点将村组干部、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领办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负责人等作为重点培育对象。除此之外,要广泛吸纳返乡农民工、毕业大学生等非本地人群参加培训,以期将本地学员在传统生产上的优势与非本地学员在智慧农业、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优势有机结合,提高培训工作的资源利用效率,使不同来源的学员能够优势互补。

6.2 创新课程内容

根据调查发现,不同学员对于培训课程的需求各不相同,为了改善培训效果,必须坚持因材施教,采取模块化培训教学,重点涉及农业法规、生产技术、规模经营等课程;结合从业背景,增加特色农业、电子商务、品牌创建等模块。根据市场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内容,更加注重职业素养和经营管理能力提升,开展农业开发(基地管理、合同管理)、财务会计、营销策划、人资管理、领导素质等培训,及时传达惠农政策、相关法律法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以及农业发展趋势等培训内容。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相结合,以各级各类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为实训教学基地,提高参与性和针对性。延伸培训工作链条,建立起由单纯技术培训服务提升到人员选择、培训管理、推荐使用的培养管理体系[9-10]。

6.3 改进培训方法

改进培训的硬件与软件,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培训效能;使培训更加灵活便捷。同时改进培训大班授课的形式,推行小班课、师徒制等更有针对性的培训形式,以满足学员多层次的培训需求。优化培训师资队伍,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知名专家和有突出业绩的农技推广人员组建培训团队,满足学员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的教育培训需求。

6.4 加强培训的评价跟踪

据调查发现部分参训学员在培训后不能完全掌握所学内容,没有将所学内容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中,无法对促进收入的提高产生显著作用。为此,协会在培训过程中要加强反馈机制,培养参训学员的积極主动意识,实行分级评级、动态管理的方法。政府将所辖地区的农业职业经理人按照高、中、初三个等级进行评价,对已取得证书的农业职业经理人,每两年由市和区(市)县农业部门分别组织对其进行职业素养、业绩、诚信等情况的考核,考核合格和业绩突出的继续维持或提升农业职业经理人等级,考核不合格的降低农业职业经理人等级或取消农业职业经理人资格。通过评价机制有效地追踪评价培训效果,保证经过培训学员的能力有切实提高。

参考文献

[1] 朱启臻,胡方萌.新型职业农民生成环境的几个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2016(10):61-69.

[2] 董杰,张社梅.农业职业经理人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崇州市的调查[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5, 40(2):24-27.

[3] 严蓉,杨洁.基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实践——以成都模式为例[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7,42(5):12-15.

[4] 晏志谦,姚利梅,王瑾瑜.现代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路径探索——以成都市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8(24):281-283.

[5] 金瑾.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机制改革——以四川现代农业职教集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8, 39(21):31-35.

[6] 韩文龙,谢璐.农业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形成机制与工资合约——基于崇州市农业“共营制”的现实观察[J].财经科学,2017 (6):58-69.

[7] 杨建宏,赵婵娟,熊泽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下农业职业经理人职业标准探索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2):196-198.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Z]. 2018-01-12.

[9] 成都市农委办公室.成都市农业职业经理人评价管理办法[Z].2015-09-17.

[10]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的意见[Z].2018-05-11.

收稿日期:2019-10-29

作者简介:阎鹏宇,男,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新型职业农民。

都市农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世界城市是国家竞争力提升和城市化推进的主要载体,而都市农业则是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以世界城市、都市农业的概念入手,着重对伦敦、纽约、巴黎、东京和阿姆斯特丹五大世界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特点、历程、功能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世界城市都市农业发展的现代产业化农业、多功能社区农园、生态绿地型农业三大模式,并给出了我国世界城市打造过程中都市农业的发展路径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世界城市;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经验借鉴

世界城市不仅是全球经济、文化、政治的管理和控制中心,而且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1]。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指导纲要的制定与颁布,我国已经迈入了新的战略发展期。城镇化、工业化及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为国家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北京、上海等国际城市在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稳健推进城市的进程中肩负着发展排头兵和改革示范区的重要使命,是我国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城市的热点城市和典型代表。面对突飞猛进的城市化浪潮和人们对自我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都市农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出现在世界各地城市发展的日程和日常活动中,成为世界城市当前和未来发展一个重要的新兴领域。在世界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如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快速稳健推进城市化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焦点问题,而都市农业作为建设世界城市的有力推手,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保育生态环境,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等世界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不仅有力地保障了城市居民的食品消费,而且成为城市生态涵养、居民休闲、科普教育等多元功能的有机载体。本文通过典型世界城市都市农业的发展历程、过程、特点的分析比较,以期有助于推动北京、上海等世界城市的城乡可持续统筹协调发展,为我国世界城市都市农业发展建设提供借鉴。

1 世界城市都市农业的概念内涵

世界城市概念的提出由来已久。1915年,城市规划学者格迪思用世界城市说明巴黎、柏林等城市在经济、商业或者交通网络中的优势地位。20世纪下半页,国外的Peter Hall[2],Friedmann,Sassen[3]等,国内的宁越敏、蔡建明[4]、周一星等众多地理学家对世界城市进行了研究,从国内外学者对世界城市的研究成果来看,世界城市的产业发展有如下特点:(1)世界城市的产业结构呈现出高度化的特征,即产业结构由第一、第二产业占优势比重过渡到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发展到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5]。(2)世界城市完成了制造业向信息化发展模式的转变,即高端经济由制造、加工转向服务生产、尤其是转向处理信息的高端生产者服务业[6]。(3)农业服务经济的转变。世界城市的农业产业结构也在积极转化,即从粮食生产的传统农业模式向兼具安全食品供给、生态涵养、观光休闲、科普教育的综合服务型都市农业功能转变。

都市农业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欧洲的市民农园。90年代,都市农业发展十分迅速,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现代化大都市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国际都市农业组织、世界粮农组织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对都市农业的定义是:位于城市内部和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是一种包括从生产(或养殖)、加工、运输、消费到为城市提供农产品和服务的完整经济过程,它与乡村农业的重要区别在于它是城市经济和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组成部分[7]。

世界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并不特指某个农业形态,而是强调农业和城市共生的发展理念:显著内涵是其多功能性。除传统的生产功能外,还具有科技示范、生态保障等。尤其是都市农业的社会服务功能成为世界城市都市农业的显著功能[8],如观光休闲、文化传承与教育、预留城市发展空间、公众避难所等[9,10]。本文认为世界城市的都市农业功能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这一系统渗透到了经济、社会、环境和空间各方面,因此具有与城乡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性功能。总体而言,都市农业的发展目标与城乡统筹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一致。

2 主要世界城市都市农业发展特点

综上所述,世界城市的都市农业功能是其大城市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鉴于各世界城市的农业基础、发展轨迹不尽相同,都市农业有着不同的发展内容和模式。因此有必要从世界范围内,选取各大洲典型世界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进行系统梳理,尤其是从都市农业的地位、载体和功能等方面的实践和经验加以总结和抽象,为我国的世界城市都市农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2.1 伦敦都市农业

都市农业作为伦敦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伦敦打造“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功不可没。伦敦城市外围的环城绿带中,不允许建筑房屋和居民点,不仅阻止了城市的无序蔓延,而且保持了原有的乡野风光,并通过楔形绿地、绿色廊道、河流等,将城市的各级绿地组成了生态网络。

伦敦都市农业的主要载体为多种形式的生产农场,包括划拨地块、城市农场、社区公园果园、本地政府的出租农场等多种类型。伦敦的城市农场中,只有少部分是完全由当地政府所有并经营的,其他的大部分都是由各个慈善基金运营。这些农场针对社区,并由城市农场和社区公园联合会(FCFCG)管理,且大多数城市农场是在城市荒地或是在垃圾填埋地的基础上建成[11]。伦敦的都市农业特色就是开展小生境种植和水果、蔬菜、鸡蛋、奶制品、家禽的生产。据估计,伦敦有大约3万名小地块生产者,种植的各种蔬菜年产出达746万吨。还有很多人在自家的后院或窗台上种作物,而且这种非正规作物种植为家庭粮食安全筑起一道保障线[12]。

2.2 纽约都市农业

纽约都市农业的主要形式是耕种社区或称市民农园,这是采取一种农场与社区互助的组织形式,在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纽约拥有大约600个小型社区支援型农场[12],这些农场尽最大努力为市民提供安全、新鲜、高品质且低于市场零售价的农产品。社区为农民提供了固定的销售渠道,做到双方互利。社区支援农业型家庭农场大部分由城市低收入群体社团来经营,为低收入者提供了就业增收渠道,保障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纽约至少有24个蔬菜农场,为遍布纽约市5个区的6500个会员服务[13]。

纽约都市农业具有农贸一体化的农业生产组织。其形式有如下几种:(1)为农民提供生产资料服务的各类工业公司,如农机公司、 化肥制造公司、 农药制造公司等。(2)按合同制组成的各类联合企业,一般由工商、 公司与农民签订协作合同,如加工企业、 商贸企业等。(3)由农民联合投资举办的供应生产资料和销售农产品的合作社。(4)农民自行组织并自愿参加的农民联盟组织—农场局联盟和各专业协会。(5)由农民自愿加入的各类技术和信息协会组织[14]。

2.3 巴黎都市农业

巴黎是法国农业最先进的地区之一,农业用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50%,并生产高品质的农产品:如甜菜、小麦、燕麦、蔬菜和葡萄,是法国第三大玉米产区和水果、蔬菜、鲜花的主要产区。

巴黎的都市农业以家庭农场为核心载体。家庭农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一是安排就业;二是充分利用土地;三是供市民休闲体验活动;四是作为城市景观。家庭农园一般设在距市区较近,交通、停车都便利的地方。租种农园的市民,需要加入家庭农园协会,交纳入会费,并按面积交租金;委托农园主作业的,还要另付费用。家庭农园的土地,有的属于家庭农园协会,有的是国有土地,有的是租用私人土地。目前巴黎周边遍布着这类农园。

同时,农场的功能多样,包括教育农场、家庭农园、自然保护区等。其中教育农场由政府向土地所有者租用土地,然后将一部分作为农业部门所属培训中心,或者辟为“自然之家”教育中心,另一部分再租给农业工作者耕种。有的农场规模有上万亩土地,其中开设了供学生和游人免费参观的牛圈、挤奶室等设施。这些教育中心的经费一般要自行解决,主要通过农业和土地的经营取得收入来维持教育设施[15]。

2.4 东京都市农业

东京的都市农业是日本都市农业的缩影。由于日本人多地少,日本政府为保护耕地采取了一些较为有效的土地税制制度,所以在市区还保留了一些面积不大(5公顷以下)的点状分布和面积较大(5公顷以上)的片状分布的耕地。东京的耕作面积有一半以上用来种植蔬菜,其次是花卉和苗木。东京的都市农业以生产优质新鲜的时令蔬菜为主,同时也保留了一定规模的畜牧生产,为有机蔬菜生产提供重要的优质堆肥供给源。

东京作为都市农业的典型,尤为重视高科技含量和设施农业发展,提高土地生产率,发展高附加值农业。在财政重点扶持下,园艺设施基本上实现了小型化、集约化和现代化,蔬菜从播种到成品包装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操作,其蔬菜与花卉生产的80%实现了现代化园艺栽培,商品率在90%以上[16]。此外,利用科技手段开发的高楼农田与地下农田,代表了“城市农业”在东京的新发展趋势,实现了将农业生产引入城市绿化的功能。比如,在东京闹市区的高层楼楼顶和地下室里,通信巨头日本电信电话公司为解决“热岛效应”,推出“绿色马铃薯”项目,在公司总部大楼楼顶引进了红薯种植,该项目起到了较好的遮荫和绿化效果,并且改造成的室内农场极大提高了城市的空间利用效率。

2.5 阿姆斯特丹都市农业

阿姆斯特丹都市农业是以创汇经济功能为主的都市农业,即主要是以园艺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出口型农业。借助于发达的设施农业,集约生产经营花卉、蔬菜及奶制品,成为世界城市都市农业的典范。

阿姆斯特丹通过大力发展工厂化农业,将生物技术、设施栽培、计算机管理等技术融为一体,重点发展蔬菜和花卉业,尤其是大力发展外向型的园艺业,使其成为世界高效农业的典范。阿姆斯特丹与周边几个城市共同发展现代设施园艺业,花卉占国际花卉市场总贸易量的60%。

阿姆斯特丹有十分兴旺且有特色的农业合作社事业,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联合起来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 二是利用农民的合作银行筹集资金,对农业投资。此外,都市农业中的温室产业具有高度工业化的特征。由于摆脱了土地的约束和天气的影响,温室园艺产品可以实现按工业方式进行生产和管理,其种植过程不仅可以安排特定的生产节拍和生产周期,在产后的包装、销售方面,也做到流程化生产,实现了都市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3 都市农业的主要功能

通过对上述主要世界城市都市农业发展特点和历程的总结,可以看出都市农业虽不是满足城市居民食品大宗消费的来源,却已成为世界城市生态涵养、安全食品生产,满足居民休闲、科普教育等多元功能的载体。

3.1 安全食品供给

都市农业为世界城市提供安全的食品供应。例如作为移民城市的纽约,城市居民对于农产品存在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由此一些小型的以社区支援农业(CSA)为主要模式的家庭农场建立起来,使城市社区生活与农业生产建立直接联系,城市居民与农场生产者共同分担生产成本、风险及盈利,农场尽最大努力为市民提供安全、新鲜、高品质且低于市场零售价的农产品,社区为农场提供了固定的销售渠道,做到双方互利。如东京的都市农园在发展露地栽培农业的同时,还广泛利用大棚等发展设施农业,为市民提供优质新鲜的时令蔬菜。

3.2 生态涵养功能

都市农业的生态涵养和景观营造功能日益突出,成为世界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纽约将发展农业作为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在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举措是将城区内和城区间的闲置地块及废弃的足球场、棒球场逐步开发为可耕种的土地。在伦敦,农业融入了城市环境管理系统,在市政府的废物处理战略中发挥关键作用。有机废物的循环利用,大大减少了市政府潜在的废物处理和填埋成本,储水、废水处理设施和调配系统的需求减少,为政府和私营部门进一步降低相关的成本。而巴黎都市农业则属于环保生态功能为主的都市农业,农业对生态、景观方面的功能比较显著,由于巴黎是以大田作物为主,采取较大规模的专业化农场生产,这就突出了都市农业的生态功能,即利用农业作为巴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绿色隔离带,限制城市进一步扩张,营造宁静、清洁的生活环境,成为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

3.3 社会保障功能

世界城市都市农业的一项重要功能为社会保障功能,在土地日益稀缺的世界城市中,都市农业本身即被视为珍贵的公共空间。城市农场被视为与社区权利紧密联系的多功能复合地域,很多内部联系紧密的社区项目发生于此。志愿者的志愿行为成为社区发展的重要动力,而都市农园则成为志愿者志愿行动的乐园。在都市农业公共空间的开发过程中,都市农业共享的开放空间使市民能够同其他人进行接触和交流。通过在自家居住区开拓农田和田头市场,这些社区能为人们提供空间用于邻居间的交流、种植和销售食品,因此有助于市民农业体系的发展[17]。

3.4 教育培训功能

都市农业的教育、培训等功能在世界城市发展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尤其是以教育培训为主要目的的学习农园发挥了农业教育、农业科普和农业体验等多元功能。农业校园基地为发挥农业生产在青少年科普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提供了便利,在各大世界城市中,学校对城市农场的利用和参与程度很高,如开设常规课程、职业培训课程等。如东京自1992年起由市教委、农协、农户三方合作兴办了面积约10公亩的学校农园,成为学生教授农户指导,体验农事作业的场所。巴黎将教育农园作为农业职业培训方式。政府规定凡从事农业者都要在教育农场接受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为此建有上百家家教育农场,城郊教育农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5 观光休闲功能

都市农业除具有生产经营功能外,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文化和城市景观,向观光体验、休闲健身等多功能方向发展。以东京为代表的都市农业注重农业的观光休闲功能培育,强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耕作技术,把农业生产寓于城市生态环境与休闲功能建设之中。在东京周边地区,观光农业园发展迅速,包括综合性观光农场、观光农园、民俗农庄、教育农园等多种方式,成为城市居民闲暇时候的好去处。总之,都市农业体验、休闲观光旅游是“田园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作为市民观光旅游的重要场所,还兼具农业耕作体验和休闲的功能,并可体现农业传统文化及展示农业高新科技,为市民扩展放松身心的生活空间。

4 世界城市都市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

4.1 现代产业化农业模式

现代产业化都市农业指的是以创汇、经济功能为主,高度专业化的大规模的资本密集型农业(尤指不受土壤限制的农产品,如高密度家禽、家猪饲养、菌类和鱼类养殖、花卉及蔬菜的温室栽培等等),以集约化生产某一种或两种农产品(畜产品)为主,形成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集群。

以阿姆斯特丹、新加坡为代表的现代产业化都市农业以创汇农业、园艺农业、设施农业、加工农业为代表[18]。例如新加坡作为世界城市,农用地极少,农业向高新技术和高产值方向发展,积极发展高产值的热带观赏鱼和胡姬花,出口创汇增加收入,同时建有水栽培蔬菜园、花卉园、热作园等现代产业型都市农业基地。

现代产业化都市农业模式的呈现出国际化、专业化、优质化、高新技术化的趋势,具有高投入、高产量、高产值的特点。并且随着大量现代农业科技技术的应用,农业机械化将进一步发展为自动化,人们利用各类农作物在生产过程中的空间差异和时间差异,进行错落组合,综合搭配。总体而言,这种模式中都市农业由由自然式向设施式发展,由单一型生产向综合型生产发展,由平面式向立体式发展,由机械化向自动化发展,构成多层次、多功能、多途径的高效都市农业生产系统。

4.2 多功能社区农园模式

第二类模式兼顾生态、经济、休闲、教育等多元功能的社区农园为主要载体,以纽约、东京等世界城市为代表。该种模式强调都市农业的先进耕作技术,融农业生产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于一体,提供一定量的农产品和优质的公共产品。社区农园以精细农业、集约型牧业和景观型农业为主要特征。社区农园在提供少量农产品的同时,为城市提供景观休闲、教育科普的公共空间。

都市农园模式具有多功能综合性的特点。人多地少、经济发达的世界城市,如东京、新加坡、台北等,一方面重视农业集约经营和生产技术现代化,就地就近供应新鲜食品,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美化景观和优化生态环境,供市民观光休闲旅游健身等功能的需求[19]。社区农园的主要功能为提供“绿色”(如自然保护区)、“蓝色”(如水源保护区)和社会服务(如休闲娱乐)的多功能农业。这就要求农民能够主要使用有机生产方式,以期更好地配合这些新式的服务。城市人群(如游客)和这些农民之间的交互作用将会得到强化,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也将变得更加直接。针对“特产”的销售和需求将会上升,农场处理和直接销售将变得越来越普遍。消费者也能够见证它们所消费的产品的来源和质量,能够直接和这些农民进行交流,极大地促进彼此之间更好的了解。在该种模式中,农民可以被看作是多功能城市化地区开放空间的经营者。

4.3 生态绿地型农业模式

第三类模式是以生态功能为主的模式,以欧洲城市为代表,如伦敦的绿带等,该模式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要求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来规范都市农业的发展。该种模式中,农业是“花园城市”的一部分,农业与由环境保护主义者管理的自然资源(公园)相结合。

该种模式以伦敦、汉堡等世界城市为代表,其农业类型上以农作物耕作为主,兼有花卉、果树和蔬菜混合种植[20]。该种生态绿地型都市农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协调城乡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多功能利用土地的一个重要手段。

生态绿地型都市农业呈现出公园式、生态带的发展特点,这种可供观光的农用地完全是自然景色,空气新鲜,布局艺术。且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农业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构建起一个综合型生产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系统。如伦敦、慕尼黑、莫斯科等世界城市的都市农业不是出于对食物短缺和贫困,而是对农业土地的生态价值和自然美感的重视,莫斯科郊外的环城森林公园带宽达10-15公里,发展都市农业功能的同时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21]。

5 国外都市农业发展对我国世界城市的启示

5.1 差异化的都市农业发展路径

从世界城市都市农业的发展历程和模式来看,都市农业作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统筹城市与乡村发展、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应对社会危机和保障城市和谐等方面的目标是统一的,但发展路径却因地域而异[22]。阿姆斯特丹的园艺农业、设施农业开创了创汇农业的先河,这与其粮食市场的高度开放密切相关;东京的社区农园是高度城市化发展的空间集约利用方式之一,有效地保障了城市的粮食空间和公共空间;伦敦的绿带既是大伦敦规划的生态环境绿地,亦是都市农业的主要载体。我国北京、上海等国际大都市在向世界城市迈进的过程中,应确保农业的粮食保障、生态保障的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化、休闲、旅游的资源环境优势,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特色都市农业。

5.2 都市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市场化

专业化、市场化是世界城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世界城市稀缺的土地资源和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是都市农业科技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内生需求。因而对于北京等世界城市的建设,突出农业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一方面要提高农业企业化、专业化程度,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开放市场体系;另一方面要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都市农业技术含量,早日实现高度智能化、农业信息化、生产科技化。

5.3 培育都市农业的多元功能

世界城市的都市农业不仅具备一定的粮食保障功能,而且具有丰富的生态保障、休闲旅游、科普教育等功能。并且世界城市土地的多功能利用正是建立在都市农业多元功能的基础上,例如:将农业与儿童看护和教育的设施相结合;芦苇种植与休闲活动和废水处理相结合;水产养殖业与水资源存储和休闲活动相结合;用于生产奶酪、果酱、化妆品等的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生产与休闲活动和旅游相结合;城市林业(提供微气候环境、增进公众健康)与能源作物种植和休闲活动相结合,实现人口密集区土地的多功能利用。

5.4 开拓都市农业的广域空间

从世界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空间来看,都市农业发展的空间地域广阔,既有城郊广阔的农用地,又有城区紧凑的社区农场;既有高度开放的室外田园农场,又有健全的室内温室垂直农场。如东京、纽约等世界城市的垂直农业高度发达,与室外农业相比,位于摩天大楼的垂直农业基本上不需要土壤,而是通过有机栽培方式生长,并且融入了环保治污、能源再生、生物遗传等高科技因素。对于我国的北京等世界城市而言,迫切需要以都市农业为平台,发展科技、节水、节地、节能的都市农业设施,探索资源的集约利用模式和更为广阔的高效农业发展空间。

5.5 都市农业的政策扶持

从世界城市的发展经验来看,将都市农业置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就必然要求城市管理者重新审视以往的规划思想,将都市农业纳入到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中,并且制定政策法规,保障都市农业的持续发展和规范化管理。同时要求人们有适宜的技能和方法来解决冲突,都市农业参与者也能因此组织起来进一步争取他们的政治权利。其次,加强都市农业的制度建设,制定土地使用控制方针,以保护都市农业用地;鼓励对都市农业的投资,实现信贷服务。此外,将都市农业与城市重大发展项目相联系是促进农业与教育、休闲和环境问题相互融合的关键,将都市农业与其它城市项目(可持续城市项目、城市管理项目、水资源利用、地方议程)联系起来[23],使得都市农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大项目,从而建立起一套更有效的融合都市农业的城市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Sassen, Saskia. The Global City: New York, London, Tokyo[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2] 彼得·霍尔,凯西·佩恩. 多中心大都市-来自欧洲巨型城市区域的经验[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 Friedmann J, Wolff G.World city formation: an agenda for research and ac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82(3): 167-178

[4] 蔡建明,薛凤旋. 界定世界城市的形成—以上海为例[J]. 国外城市规划,2002(5):16-24.

[5] 屠启宇,金芳. 金子塔尖的城市:国际大都市发展报告[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 Castells,M. The Informational C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the Urban-Regional Process[M]. Oxford: Basil Blackwell,1989.

[7]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Urban Agriculture: Food, Jobs and Sustainable Cities[M]. New York: UNDP Publications Series for Habitat II, 1996.

[8] 蔡建明,杨振山. 国际都市农业发展经验及对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借鉴[J]. 地理研究,2008 (2):362-374

[9] Lawson L. J. City Bountiful: A century of community gardening in America[M].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10] Lyson T. A. Civic agriculture: Reconnecting farm, food, and community[M]. Massachusetts: Tufts University Press. 2004.

[11] 郭光磊. 城与乡在博弈中共享繁荣—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2010年研究报告(下)[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12] 刘娟,张一帆. 四大世界城市的农业啥模样[J]. 科技潮,2011(10):32-39.

[13] 大江论坛. 各国都市农业发展状况一瞥[EB/OL]. http://bbs.jxnews.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3531. 2005

[14] 杨兴龙. 美国市场农业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J]. 世界农业,2005(11):33-35.

[15] 信军. 国外都市农业的实践与启示[J]. 世界农业,2005(12):37-39.

[16] 刘文杰,韦恒. 国外农产品物流的经验与启示[J]. 中国科技信息,2005(24): 87-88.

[17] 内文·科恩. 郊区农场:一种市民农业的创新模式[J]. 都市农业,2008(19):29-35.

[18] Luc J. Mougeot. Urban Agriculture: Concept and definition[J]. Urban Agriculture Magazine, 2000(1): 5-7.

[19] 朱丕荣. 都市农业建设与发展的前景[J]. 供销商情·村官,2004(10):9-13.

[20] 蔡意中. 上海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D]. 南京农业大学学位论文,2000:62-123

[21] Pabol Torres Lima, Luis Manuel Rodriguez Sanchez. Mexico City: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griculture to contain urban sprawl , Growing Cities. Germany: Proff Offsetdruck, Eurasburg (InWent)[C]. 2000: 363-391

[22] Schon D.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3.

[23] Garnett T. Growing food in cities: a report to highlight and promote the benefits of urban agriculture in the United Kingdom[M]. London: National Food Alliance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Food and Environment (Safe). 1996.

Urban Agriculture Experiences in World Cities and its Enlightenments to China

SONG Tao1,2,3, CAI Jian-ming1, LIU Jun-ping4, YANG Zhen-shan1, WEN Ting1,2

(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3.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 02138, USA;

4. Beijing Rural Economy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100192, China)

Key words: World City; urba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mode; experience illumination

都市农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正处于传统城郊型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变的时期,都市农业发展的实践模式还不太成熟。结合当前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推动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的完善和创新,需要发挥不同区域的禀赋优势、加强与城市发展的紧密对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注重多功能开发和拓展、吸引多元主体积极参与以及加快科技创新的深度渗透。

[关键词] 都市农业 发展模式 模式创新

[基金项目]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创新及功能优化研究”(2015BJJ071)。

[作者简介] 苗洁(1983 — ),女,河南开封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区域经济。

一、都市农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都市农业已成为服务城市多元功能诉求、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让城乡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有效途径,也是一条非常重要和值得推广的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之路。

20世纪中期,都市农业率先兴起于欧美、日本等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基于对自然生态环境和农业社会责任的重视,在城市扩张和发展过程中,这些发达国家会有意识地保留都市圈内的部分农田用于种植或养殖。在欧洲,发展都市农业经济功能的基础上,更偏重于对农业的生活、社会、生态、环保等功能进行拓展和开发。如德国以生活社会功能为主的市民农园,市民可以从政府或土地私有者那里租赁土地,享受农业耕种、体验田园生活,只是,如果市民租赁的是政府的公有土地,其种养的农产品是不允许对外出售的;法国以生态环保功能为主的田园都市,主要是利用农业把高速公路、 工厂等有污染的地区和居民分隔开来,营造宁静、清洁的生活环境;荷兰以创汇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厂化农业,在强调农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温室产业,并按照工业方式对农业生产环节、生长周期、销售管理等进行安排,使都市农业成为了出口创汇的主要基地。与资源和人口相对平衡的欧洲相比,地广人稀的美国在都市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更注重生产和经济效益,其主要模式是社区农园,即社区与农场、市民与农户之间共担成本和风险、共享收获和盈利,一方提供稳定的销售渠道,一方提供物美价廉的农产品,双方互助互惠互利,这与德国市民农园产品不得对外出售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别。在亚洲,都市农业发展最具代表性是日本和新加坡,这两个国家选择的是经济和生态兼顾的模式。具体而言,日本是分散的点片状庭院农业,也可以称之为被都市圈包围的农业;而“花园城市”新加坡则是高科技、高产值的产业化农业,主要发展的是集约型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和农业生物科技园。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东部沿海一些发达地区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开始探索都市农业发展之路,进入新世纪后,中西部地区也逐渐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上日程。2015年和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也都明确提出要“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各地都市农业只有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找到适宜的发展模式才能够生存。当前,国内城市大多正处于传统城郊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变的探索时期,其农业发展选择何种模式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并引领传统农区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国内都市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的实践探索

经过多年的实践,国内一些城市探索出了符合自身实际、具有当地特色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其中比较典型的模式主要有特色高效种养模式、市民农园模式、休闲观光模式、产业化经营模式以及高新技术模式等。

1. 特色高效种养模式。该模式体现的是都市现代农业的生产性功能,主要是以当地优势资源和特色农产品开发为基础,向社会供应优质、安全和多样性的农副产品,以适应和满足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如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沙河镇在蔬菜专业村的带动下,按照“市民缺什么就种什么、市民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的思路进行蔬菜种植,并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不断提升蔬菜种植的科技含量;河南省新郑市君丰农业科技生态园依托航空港经济区专门种植生产周期较短的无公害供港蔬菜;浙江嘉兴秀洲区则利用土壤资源禀赋开发富硒农产品,并积极发展稻田、藕田养殖生态水产品的立体共生种养业,大幅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和效益。

2. 市民农园模式。该模式提倡消费者积极参与其中,与生产者共建信任、分担风险,也可称为市民参与合作模式或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主要是针对城市居民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需求,采用原生态、有机的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精品农业,并通过提供产品配送和土地租种等服务,在农场和社区居民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的新型农产品贸易形式。北京海淀区的小毛驴市民农园是国内第一家社区支持农业农场,根据信用互助体系,在配送份额服务方面,消费者需要在种植之初预先支付份额费用,还可以不定期到农场参加劳动并参与监督,农场则负责生产出绿色有机蔬菜等各种农产品,定期配送给成员家庭;在劳动份额服务方面,市民除了承租农地,还可以参与小毛驴农园的建设和经营。河南新郑市的君源有机农场,除了利用电子商务营销平台以及特色温室、立体种植方式,形成以需定产的现代设施高效农业运营模式,还为会员提供网络遥控种菜和实地种菜双重体验,是全国首家ICSA(基于互联网的社区支持农业)全景互动生态农场。

3. 休闲观光模式。该模式是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利用自然生态景观、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文化资源,在城市郊区开发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项目,以都市人不熟悉的农业生产过程、农村生活环境等为卖点,吸引游客前去采摘观赏、领略自然、住宿度假、享受田园,以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游憩、观光的需要。成都是国内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旅游的发源地,特别是温江、郫县、都江堰一带,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田园风光吸引了不少城市居民。目前,这些地区以观赏、品尝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正在转型升级,一些具有较高品位的乡村酒店和主题农庄不断兴起。从一些城市的发展来看,休闲观光农业的多元化发展、多功能开发趋势正在显现。如宁波市江北区的都市农业园区设有休闲植物园、瓜果采摘园、度假村、垂钓园、蝴蝶兰温室、学生实践基地等;秦皇岛集发农业观光园分为特种蔬菜种植示范区、名优花卉种植示范区、特种畜禽养殖示范区、休闲餐饮娱乐区四个区域;武汉市黄陂区的农耕年华风情园包含了农具博览游乐区、珍奇动物观赏区、农业科普示范区、农事农活体验区、运动健身活动区、生态湿地浏览区、木屋度假会务区等十多个功能区。

4. 产业化经营模式。该模式主要是通过建基地、兴龙头等形式,推进土地集约利用,促进都市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从而加快推动都市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在具体的实践中,有的是产加销或产加销游一体化经营模式,比如重庆江津区,在生产上,采用订单农业方式建设标准化富硒种植基地;在加工上,依托农产品加工园引进大型加工企业,开展鲜活农产品精深加工;在销售上,通过建设富硒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积极推进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旅对接;在旅游上,利用北部休闲农业、南部生态旅游、中部高效农业资源,打造农业旅游园区。有的是总部农业经营模式,比如杭州市萧山区和台州市椒江区,在土地资源逐年减少、农业发展空间受限的情况下,选择了依托本地农业企业外建生产基地、外设销售窗口、外办农业企业、内留研发中心和销售中心的发展思路,通过与江西、安徽、福建等具有良好农业基础地区的资源互补,萧山区和椒江区实现了农业企业资本外移、产业外移和产品外移,实现了都市农业在有限区域的无限发展。

5. 高新技术模式。该模式主要是依靠城市在区位、科技、人才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集聚国内外先进农业技术、产品及人才,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配套的技术服务或者运用高科技生产高产值的农产品。上海近年来应用高新技术构建设施农业,开展种苗工程、温室工程、生物疫苗、生物医药等方面的研发和建设,如浦东孙桥现代农业园区通过自控温室、连栋温室、半工厂化水产育苗、无土栽培等农业设施、设备和技术,打破了“靠天吃饭”的束缚,种植的蔬菜年产量比一般传统农业种植方法要高出七八倍。北京在日光温室建设、灌溉技术和测土配方技术应用方面优势比较突出,一批以各农业科研院校为技术依托的农业高科技企业,可以为农业科技园区及相关的涉农企业提供从项目策划、规划设计、技术咨询、工程施工、种植技术服务、农产品物流、种子种苗、农业资材销售、农业培训等全方位的服务。

三、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从各地都市农业发展实践来看,不同地区经济基础、社会水平、自然条件不同,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这些模式的选择总体上是符合当地实际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国内大多数城市正处于都市农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实践模式还不太成熟,尚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

1. 发展模式雷同,缺乏区域特色。目前国内发展速度较快的都市农业基本上都是旅游、观光、休闲型的,这其中又以观赏、品尝、采摘等活动为主的农家乐、乡村游居多。不少地区发展都市农业盲目跟风、简单效仿,未能充分挖掘、利用和保护好自身资源和优势,没有形成清晰的功能定位和主导产业,由于开发基础薄弱、产品形式单一,加上没有考虑市场容量以及缺乏品牌意识等因素,往往收效甚微,造成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甚至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

2. 普遍偏重于经济功能,其他功能重视不够。纵观欧美、日本等国的发展模式,尽管各国对都市农业功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是基于多元化功能的发展目标,因此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虽然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在国内已成为共识,在实际发展中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如宁波、秦皇岛、武汉等地都市农业的发展就是很好的证明。但整体上看,各地都市农业发展主要考虑的还是增加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功能拓展也主要体现在休闲体验方面,对改善美化城市环境、增加就业机会、传承农耕文化、发展社会公益等问题不够重视。

3. 科技支撑能力有待提升。荷兰和新加坡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已充分表明,科学技术是都市农业强有力的依托和支撑。因此,不管是否定位于高科技型都市农业发展模式,都不能忽视科技水平的提高。当前,我国都市农业的科技含量总体偏低,生产设施和配套设备不完善,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弱,良种繁育速度和质量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向其他地区辐射、输出先进农艺、设施、科技的作用也很有限。

4. 现有模式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我国都市农业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模式依然常见,一方面,这样的农业生产方式会导致城市土地和水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另一方面,城镇化加快推进、城市框架逐渐拉大,各种资源加速向城市建设转移,都市农业的发展空间不断萎缩,土地、水、资金等资源瓶颈比较明显,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模式难以持续。此外,对于以原生态、有机生产方式为特点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来说,在标准化的生产和检验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人们更多的则是担心农业生产会受到城市、工业废水废气的污染,从而无法真正获得绿色健康的农产品。

四、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思路

结合都市农业当前发展不足和未来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方面对都市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完善和创新。

1. 发挥不同区域的禀赋优势。目前,我国城市化率已超过50%,这些城市规模不一的地区所涵盖的农业都是属于都市农业范畴。而且,这些城市分布于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几大不同区域,其都市农业的发展基础、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发展模式也应体现自身实际和禀赋优势。对于城镇化水平较高、资金和技术等条件较好的东部地区,可以发展节约土地的高附加值的外向开放型都市农业;对于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中部地区,可以发展“三不牺牲型”都市农业,即不牺牲农业与粮食、不牺牲生态与环境以及不牺牲农民利益;对于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比较丰富、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西部地区,可以发展生态旅游型都市农业;对于农业资源禀赋最好的东北地区,可探索高效设施型和特色精品型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2. 加强与城市发展的紧密对接。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将都市农业发展作为城市建设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在城市远郊,以发展绿色生产、休闲旅游型都市农业为主;在城市中郊,以发展籽种繁育、设施高效、产品加工型都市农业为主;在城市近郊,以发展生态绿化、教育示范型都市农业为主;在市区,则可以积极探索适合于屋顶、阳台、庭院的微农业,并鼓励新建学校、小区的绿化与农业种植相结合。鉴于都市农业从田间地头到城市餐桌的空间距离比较短,可尝试发展短链农业、开发短链食品、建立生态直销店等,通过缩短产业链条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对于城市废气和垃圾带来的严重污染,可以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利用处理后的城市废气、废弃热能等为温室设备提供照明和能量。

3.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从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市农业的发展规律可以看出,都市农业的发展并不是简单地把静态的农业部门转化为现代的、动态的农业部门的问题,而是要设法在与其他产业和部门一起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加速农业产出和生产率的增长。与传统农业主产区着力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不同,都市农业区应着重拓宽农业产业范围,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的发展程度和层次,促进农业景观与休闲旅游、健康餐饮、文化教育等产业结合,促进农业开发与创意设计、产品加工、金融投资、信息技术等产业结合,打造强集聚、强带动的农业总部经济,为市域、省域乃至全国农业提供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多样化的优质服务,形成一二三产的相关产业组织集群化、网络化发展格局。

4. 注重多功能开发和拓展。都市农业除了提供产品、纤维等商品外,还具有与生态环境、农业景观、生存就业、食品质量卫生、粮食安全保障、农业文化遗产以及动物福利等非商品产出相关的功能。随着人们需求的增加和都市农业发展的深化,其功能也需不断拓展,今后应逐步加强农业景观、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不断优化都市农业在食物保障、就业增收、出口创汇、生态保育、旅游休闲、体验参与、科普教育、健康养老、公益事业、文化传承、防御灾害等方面的多重效用,比如在农场开办幼儿园、福利院、养老院,设立动物保护基地,为退休人员、残疾人等提供就业和疗养机会等。通过挖掘、拓展都市农业的多重功能,积极发展新的产业形态,赋予都市农业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生态价值,改变和摆脱传统农业弱质低效的局面。

5. 吸引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利用现代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和较高的比较利益,吸引、推动社会各方对都市农业发展的关注和参与。一是基本的都市农业经营、投资主体。包括农户、专业大户、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其他工商企业等。二是政府。都市农业的社会、生态、文化功能,使其具有难以替代的公共产品和社会公益的性质,这些非经济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政府政策的调整和支持。三是城市居民、社区。通过市民或社区积极参与都市农业生产过程,形成城市与周边农村互动互助的氛围。四是农业职业经理人。依托都市农业显著的区位优势,吸纳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并热爱农业的高学历人才参与到都市农业的管理和生产中,为都市农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无限活力。

6. 加快科技创新的深度渗透。都市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引领和示范,这就需要注重资金、智力、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依靠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创新企业的技术实力,发挥大城市的人才优势,加快现代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对都市农业的渗透、融合,推动农业生产、产品流通、营销手段、质量追溯、科技推广、管理决策等全过程、全方位的改造升级。可以预见,高科技渗透下的都市农业将不再是非标准的初级自动化控制的温室大棚,而是精准的高级智能化控制的现代温室和植物工厂,其显著特点是技术成套、设施完备、生产规范、产量稳定、质量安全,是具有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智慧农业体系。

总的来说,都市农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模式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而不断发生改变,基本不存在一个通用且有效的都市农业实践模式。换言之,都市农业的发展没有标准模式,也没有最佳模式,只有合适模式,现实实践中,往往是几种不同模式交叉进行,共同构成都市农业发展的复合模式。可以预见,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的多样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产业融合的深度化、功能效用的多重化、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渗透的全面化,必将促使相关农业制度创新变得更加积极活跃,更能适合于都市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 阎晓军.都市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 (25).

[2] 庄庆文,胡英强.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都市农业”生机勃勃.江苏农业网,http://www.jsagri.gov.cn/news/files/610535.asp,2014-12-04.

[3] 范子文.小毛驴市民农园的实践与创新[N].旅游商报,2013-8-31.

[4] 江津区农委政策法规科.重庆江津“产加销游”农业发展模式大力推行[DB/EB].新农村商网,http://nc.mofcom.gov.cn/articlexw/xw/dsxw/201509/18925919_1.html,2015-9-17.

[5] 许庆.都市农业功能定位及开发思路[N].农民日报,2014-02-15.

[6] 蔡建明,杨振山.荷兰多功能都市农业发展见闻[DB/EB].中国国际都市农业网,http://www.cnruaf.com.cn/international/2012/0205/125.html,2012-02-13.

[7] 陈秋珍,John Sumelius.国内外农业多功能性研究文献综述[J].中国农村观察,2007(3).

On Innovation of Urban Agriculture

Miao Jie

( Hen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Zhengzhou, Henan 450002 )

(收稿日期:2016-03-16 责任编辑:廖令鹏)

都市农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低碳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从河南省低碳农业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河南省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河南省低碳农业发展的模式,最后提出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对策,为河南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河南省;低碳农业;现状;问题;发展对策

收稿日期:2013-06-1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编号:08AJY03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2YJA790214);河南省许昌市科技计划(编号:6022);许昌学院科研基金(编号:2014038)。

作者简介:刘战伟(1979—),男,河南许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技术创新。E-mail:liu791024@163.com。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来源,2010年,全球农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6.9亿t二氧化碳当量,比1990年增长了13%[1]。为减少农业生产中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各国大力发展低碳农业,以推动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河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耕地面积广阔,占全国耕地面积的6.21%,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农畜产品生产基地[2]。近年来,河南省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力度,使全省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但是,农业发展造成了环境恶化,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排放量不断增高。因此,河南省应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走高产、高效、循环的低碳农业发展模式,降低农业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农业竞争力,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河南省低碳农业发展现状

1.1政府高度重视与政策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农业发展迅速,但是也衍生出许多问题,农村化肥、农药、农膜等使用量不断增加,农业源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对农村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破坏,农业污染愈发严重,亟待处理。发展非常具有潜力的低碳农业,已成为河南省农业发展的方向,河南省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大力倡导低碳农业,加快推进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对河南省农业的发展、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1.2生态、特色与循环农业形态初步形成

由于传统农业生产弊端愈加明显,河南省积极倡导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的前提下,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结合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的试点活动。自2005年开始试点至今,河南省农业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实现了传统农业的逐步转型、过渡与升级,初步形成了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相结合的现代化新型农业发展之路。

1.3现代农业经营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河南省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农业经营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生产规模也日益扩大,进一步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业生产总值不断再创历史新高,同时,经过了相应的调整与升级,农业产业结构也实现了优化合理配置。河南省大力支持低碳农业的发展,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管理。目前,河南省有效灌溉面积达5 00万hm2,占全省耕地面积的近70%,农业机械总动力达8 717千万瓦[3]。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是全国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产地之一,农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随着农业综合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河南省商品粮生产能力又将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1.4因地制宜进行低碳模式探索

根据河南省各个区域不同地理环境、资源状况以及不同耕作方式、耕作历史,决定各个区域农业生产模式的特殊性。针对各个区域的不同情况,河南省积极探索各地区发展低碳农业的发展模式,以促进河南省低碳农业在各个区域的实现,并以点带面将低碳农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经在各个区域进行了试验试点,并成为低碳农业发展新技术、农业新产品的优良示范基地,为低碳农业在河南省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与实践证明。

2河南省低碳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河南省低碳农业刚刚起步,目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一系列问题亟待处理,物质基础、技术层面、政策扶持等阻碍着低碳农业在河南省的进一步发展。

2.1农业污染严重,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破坏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化肥、农药、农膜等石油产品。近年来,河南省农业化肥、农药等石油产品的使用量不断增长,2009年河南省化肥使用量为628.67 万t、农药使用量为12.14 万t、农膜使用量为14.14 万t,另外,“石油农业”下河南省农村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也较为突出,这些都造成了农业污染日益严重,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给人民健康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威胁[4]。

2.2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差

虽然河南省各级政府注重强化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受到财力的限制,许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能得到有效地维护,容易造成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和洪涝灾害,2010年河南省易涝面积为210058万hm2,农业灌溉水利系数为0.4,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0.8),节水灌溉农田面积为133.33 万hm2,只占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的0.61%[5]。因此,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已经成为河南省发展低碳农业的重中之重。

2.3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农业比重过高

河南省农业主要以粮食为主,传统农业所占比重过高,现代特色农业所占比重偏低。2009年,河南省传统农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比重为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河南省农业资源要素利用率低[6]。此外,在河南省农林牧副渔中,林业、牧业增加值远远低于农业增加值,造成农业自身对环境的调节能力较弱。因此,河南省应加大林业发展,扩大碳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护环境。

2.4低碳农业人才短缺,科技投入不足

低碳农业的发展涉及农学、生态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学、环境科学等学科,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虽然部分高校开设了与此相关的专业,但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造成人才匮乏,影响低碳农业的推进。另外,河南省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科研经费仅占农业总产值的0.2%,低于发展中国家1%的平均水平,造成农业科技转化贡献率低,2010年河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46.3%,与发达国家70%~80%水平比相差很远,这种状况造成了低碳农业发展没有强大的科技支持,失去了动力之源[7]。

2.5农村居民低碳意识薄弱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保障。河南省农村人口众多,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生态意识薄弱,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部分土地污染严重,农产品品质下降,造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河南省要加强宣传教育,让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

2.6相关法律法规不改善

目前低碳农业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虽然国家颁布了《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而且河南省也出台了一些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但是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些法规过于笼统,不能得到有效地执行,低碳农业发展政策如生态补偿、碳交易制度、绿色GDP尚未建立,无法有效进行管理,不能充分发挥低碳农业的优势,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8]。

3河南省农业低碳化发展的模式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不同区域农业文化、环境要素和发展模式都不相同,相应的农业低碳化发展的路径也不一样。河南省地形地貌较为复杂,拥有盆地、平原、山区等多种地貌特征,因此,在不同地形地貌上发展低碳农业的模式各为不同。

3.1都市型低碳农业

都市型低碳农业与城市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发展紧密相连,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本身具有很多功能。景观农业、旅游农业、科技农业等城市服务型农业具有观光、休闲、旅游、生态、科技示范等功能。都市型农业生产一般包括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创汇农业等产品型农业和绿化农业、旅游农业、休闲农业等服务型农业,这些农业形式已经初步具备低碳化发展的雏形。

3.2规模型高效农业

以许昌为例,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性经济规模较小,农产品加工停留在低层次,并且农产品安全问题也较为突出,这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生产力的解放。许昌市经过反复调查论证分析后,做出了建设农业高效示范园区的决策,经过多年努力,试行的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一是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提高了经济效益;二是促进了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三是促进了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变,完成了从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的成功转变,推动了土地流转机制的形成。

3.3山区丘陵特色生态农业

豫南、豫西、豫北山区丘陵日照充足,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根据其优越的条件,可以作为发展优势特色生态农业的重点区域。特色水果:宁陵金顶谢花酥梨,素有“果宗”之誉;河阴石榴,色泽艳丽,拥有悠久的历史;灵宝苹果,含糖量高,耐贮运,易于加工,享誉海外。特色中药材:内乡山茱萸,出药率高,品质好、产量高;怀生地、怀生药、怀菊花和怀牛膝这四大怀药,畅销全国。特色茶叶:河南省特色茶叶首推信阳毛尖,信阳茶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上乘,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4河南省低碳农业发展的对策

河南省低碳农业虽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但是近年来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出促进河南省低碳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河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4.1提高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化学品的利用效率

通过生产调查、生产监测等方式,记录农作物在生产过程中的需肥规律、病虫害发生和发展规律等信息,制定科学有效的施肥方案和病虫害防控措施,注重有机肥的使用和农业防治、生态防控措施的应用,不仅能够减少花费和农药过度使用造成的环境破坏,还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生产力水平。另外,在设施生产中,应大力使用低污染、可降解的环保型农膜替代传统农膜,并制定相应的残膜留量标准,建立废旧农膜回收机制。

4.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灌溉技术,修建水利工程等,保证农业生产发展拥有充沛的水源供应;牢牢抓住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防止破坏式的农业生产活动;抓好农业机械化发展建设,引进或者更新现有的陈旧机械设备,尽可能减少尾气排放,走低污染、高效益之路。河南省各区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不一,各地农业发展的节能减排潜力较为可观,在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投入一定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的维护与管理,加快农用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尽可能地减少作业环节,保护耕地。

4.3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在减少农业资源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农业现代化生产体系,促进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的循环利用,促进农业生产效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将农业生产全过程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实现低碳农业生产。

4.4加强低碳农业宣传教育,增强节能减排意识

通过利用多种培训手段,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新型知识农民;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车等多种宣传形式,加强宣传与教育,普及低碳农业、循环经济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引导农民接受低碳农业,增强节能减排意识[9];真正从惠农、助农、强农理念出发,在全社会倡导低碳经济,鼓励企业、农民大力发展各种农业节能减排与农业碳汇项目,不断增强低碳农业发展的基础。

4.5加大财政投入,积极推广低碳农业新技术

低碳农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运转,一方面政府可以引导各种资金,鼓励广大涉农企业资金投入,或是建立具有相应保障机制的经济共同体,更广泛、更充分地吸收社会上的闲散资金来集中力量投入到农业科技推广中,逐步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另一方面,河南省应通过积极引进新技术和整合现有科技资源,推动低碳农业技术研发,建立低碳技术推广服务平台,不断培育优秀人才投入到基层的低碳农业生产活动中去,引导农民使用新技术进行农业生产,从而有效解决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使低碳农业的发展更加技术化、科学化。

4.6完善农村环境产权制度,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河南省要积极开展低碳农业的试点活动,通过对试验区的监测、考察评估,总结经验,为其他地区发展低碳农业发挥示范作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实施低碳农业试点工作中,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最大程度鼓励广大农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河南省在有些地区为了保护耕地以及林地等资源,推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湖”“退耕还田”等政策,这势必会影响一部分农户的利益,从而会出现追求个人利益而不顾整个社会利益的严重问题,为了避免这种短期行为的发生,要求政府完善农村环境资源的产权制度,使环境资源使用权专有化。

总之,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大力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河南省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信息化发展,对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各级政府应该从多方面入手,积极主动地引导低碳农业的发展,在遵循社会经济客观规律、保障广大农民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进取,加强引导,实现农业产业的优化调整与升级,节能减排,增加碳汇,建立并完善一个可行的市场机制,努力实现社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最终形成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农业从“高碳”到“低碳”的跨越。

参考文献:

[1]蒋艳萍,吕建秋,杨征,等. 广东省发展低碳农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2):4-6.

[2]孙红霞. 河南省低碳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5):97-102.

[3]马晓旭. 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困境及出路选择[J]. 经济体制改革,2011(5):71-74.

[4]刘永贤,梁崎峰,李伏生,等. 广西低碳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南方农业学报,2011,42(4):453-456.

[5]梁清园. 广东低碳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0):187-188.

[6]陈明伟. 广西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及对策[J]. 南方农业学报,2011,42(8):1015-1019.

[7]肖大伟. 黑龙江省发展低碳农业的模式选择与对策[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6):709-712.

[8]马伦姣. 发展低碳农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思考[J]. 调研世界,2011(2):34-36.

[9]孙超. 关于低碳农业的几点思考[J]. 农业经济,2010(8):23-24.

都市农业论文范文第5篇

目前,我国总体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巴南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南部,幅员面积1825平方公里,总人口86万,其中农村人口59.5万。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巴南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重庆发展“314”总体部署,建设一小时经济圈,推进巴南区科学发展关键的一步,也是必然的选择。围绕主城大市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按照“围绕城市活农村、跳出农村富农民、借鉴工业抓农业”的思路。本文分析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概念及特点,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视角下对巴南区都市农业发展进行了思考,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与优势,为巴南区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

一、都市型农业概念与特点

1.都市型农业的概念。本文采用了孔祥智对都市农业的定义。孔祥智(2007)认为,都市型农业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和农村发展关系的反应,将农业和城市关系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城郊农业阶段。城市的发展,需要周边地区为其提供鲜活农产品和初级加工农产品,城市郊区的农业就演变为城郊农业,郊区的大小,一般以城市的需要为标准。二是都市农业阶段。随着城市的发展,对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仅仅提供充足的鲜活农产品,还要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休闲娱乐的场所。三是都市型现代农业阶段。到了这一阶段,城乡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城市工业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有能力对农业进行反哺,以财政、金融、科技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支持体系日益完善,农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盈利水平大大上升。

2.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特点。都市农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它所包括的范围是指都市城市化地区与周边间隙地带的农业,不同于一般城郊型农业;(2)都市农业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农业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安排,农业与其它产业的关系等,必须首先服从城市的需要并为此服务。这种由城市需要决定农业的发展,体现了大都市对农业的依赖性,并进而实现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一体化关系;(3)都市农业不仅是经济功能的开发,而且要进行生态、社会等功能的开发,并进而实现全功能性的大农业;(4)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明显地表现为高度的集约化的经营方式,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并进而达到高度的农业发展形态和为都市服务的特殊功能。

二、巴南區都市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农业生产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随着巴南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工业的发展与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崛起使得巴南区城市郊区耕地向非农业用途快速转化,农业生产发展依赖的耕地资源日趋减少。同时,城市人口的增加使得农产品需求不断增长,二者共同作用,导致农产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此外,现有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结构导致土地流转成本高,土地流转困难,加之土地资源禀赋的有限性,资源和环境对巴南区都市农业发展的制约越来越突出。

2.农业的“三化”程度相对偏低。巴南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依然偏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依然以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为主,农产品的质量、加工水平和技术装备及创新能力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此外,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能力不强,加之长期困扰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融资难等问题依然存在,农业龙头企业在对接扩内需项目、争取各类政策扶持、获得银行贷款等方面的弱势依然明显。

3.农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依然较弱。农业经营风险大,农业经营主体应对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不强等制约了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农业灾害性气候频繁发生,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够;农产品及农业投入品价格剧烈波动,加之巴南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组织化程度不高,直接导致农业生产者处于不利的市场谈判地位,而这决定了其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差;农业经营主体所处的金融环境并不宽松,农业政策性信贷、农业政策性保险等不能为农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4.农业劳动者观念落后。都市农业是以资本、信息、技术为主要生产要素的产业,其信息化、知识化、智能化等特点对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巴南区现代都市农业既面临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而有效供给大量减少的问题,又面临农户兼业化、留守劳动力女性化和老龄化等短期难以克服的问题。此外,农民受小农经济思想束缚,一家一户分散性种植,土地流转难度大,规模经济难以形成,严重阻碍着都市农业的进程。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视角下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

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第一章总则第二条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简要的定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从概念上规定合作社的定义,即“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另一方面,从服务对象上规定了合作社的定义,即“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2.巴南区农业合作社发展状况。2007年巴南区东温泉镇的种植大户联合成立了重庆东温泉五布柚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发展,合作社目前已有社员136人,种植面积1550亩。2010年,被评为重庆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市级示范社。2010年巴南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全年新成立并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合作社有36个,总数达到129个,比2009年增加38.7%,入社农户达5.15万户,带动农户5.35万户,分别比2009年增加41.6%和44.5%。 目前,巴南区有农业部部级示范社1个,重庆市市级示范社7个,区级示范社15个。仅仅在2010年就有6个合作社分别承担了中央和重庆市的农业建设项目。

3.农民专业合作是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的助推器。通过对都市型现代农业概念与特点的分析,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需要从产业结构、种植规模、科技推广、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社会服务等队方面对传统农业、农村进行改造。都市型现代农业依托城市为核心发展,依靠城市资金、政府政策的扶持;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高度集约化;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农业产业与城市其它产业相辅相成等。巴南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资源环境的约束、“三化”程度相对较低、应对风险能力较弱、劳动者观念落后等。通过发展巴南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为解决巴南区都市农业建设提供新的思路。(1)建立政府与社员之间的桥梁,提供劳动者信息的获取与技能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将社员的各种信息和诉求收集整理后理性地传递给政府,并将政府的农业政策传达给社员。巴南区农业合作社2010年度培训成员数为31671人次,比2009 年(30145人次)增长了5.06%。

(2)提高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有效地促进农村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整合,强化农民的社会分工和合作的意识。同时,也是把分散经营的小生产转化为社会化生产的尝试和进展,可以合理的解决都市农业发展中资源短缺的问题(尤其是土地资源)。除此之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种农村社区组织,它不仅为促进农村的社区建设提供物质基础,而且本身也是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分散的小农经营, 既不可能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也不可能实行标准化生产,更不可能实现产品的安全供应。2010年巴南区农民专业合作社128个,比2009年增加44个,增长幅度为36.17%。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还是农村中先富带动后富的渠道,带动农民集体致富,解决都市农业发展中劳动者观念落后的问题。

(3)增强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为农户统一供应种苗、农资和饲料等。统一农产品生产,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统一收购、包装和销售,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还可以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可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也使农民不断产生学习和掌握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需求,从而形成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重要条件。通过注册商标,进行农产品和生产基地认定认证,可以提升农产品品牌和市场竞争力。在农产品统一销售与农业集中投入方面:2010年巴南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组织销售农产品总值30469万元,比2009年增长23112万元,增长幅度为31.83%。统一组织购买农业生产投入品总值11467万元,比2009年(9719万元)增长17.99%。

(4)促进经济发展,解决农业生产资金问题。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建,为缓解农村资金紧张,解决农民贷款难等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都市型现代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解决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必然选择,而积极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奠定了极其重要的产业组织基础,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都市农业论文范文第6篇

一、主要做法

1、科学制定规划,合理确定区域布局。抓住“长吉一体化”发展机遇,从全局统筹城乡发展,研究制定了全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并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致力于打造具有东北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体系。各城区、开发区都结合各自

1区位、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编制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计划,建设各具特色的都市农业优势产业带。近年来,重点建设了长吉南线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带、长吉中线生态旅游和现代农业产业带、长吉北线农产品加工及现代物流产业带;围绕主要交通干线,打造了长白西线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带、302线设施农业产业带、长营高速生态农业产业带等各具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带,促进了都市农业项目集中摆放、产业集群发展,初步实现现代都市农业在优势区域内率先突破,进而带动全市整体提升。

2、培育优势产业,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城市近郊实施了退出普通粮食生产和传统畜牧业的“双退出”战略,适应当前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重点培育四大新兴主导产业,加快形成精品、特色、集约、高效的种植业新格局。一是做大蔬菜产业。启动实施了“万顷蔬菜基地建设”工程,建有规模以上蔬菜标准园区(50亩以上)511个,500亩以上大型蔬菜标准园区20个,全市蔬菜面积发展到150万亩,总产量96亿斤,市场供应能力稳步提升,蔬菜生产设施化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实现蔬菜生产产量、生产季节、生产品种、生产质量的多重突破。二是发展君子兰产业。把以市花君子兰为代表的新兴花卉产业作为城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之一。重点建设了城区五个“百公顷君子兰种植园区”,目前,我市君子兰生产基地发展到20个,养兰1.5亿株,建设有3个大中型交易市场,创建了花卉高科技科研区,同时也带动了

2花卉苗木产业发展。三是壮大经济作物产业。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我市重点扶持和打造了20个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区,优先发展专用玉米、瓜果、烟叶、杂粮、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形成了一批具有北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四是开发食用菌产业。发挥粮食生产和农产品加工的优势,利用玉米秸标等副产物进行培养基生产加工,实现食用菌规模化、工厂化、专业化生产,打造具有国际标准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实行产业化经营,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3、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强化科技支撑。依托长春的科研优势,鼓励在长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都市农业建设,围绕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和关键领域进行科技攻关,实行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在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关键适用技术上寻求突破。二是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在城区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大棚、规模化养殖场等设施农业,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在土地使用、金融服务、科技培训、投入补贴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政策,推进农业工厂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水平。三是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重点发展“智能”化大棚设施,研制和引进了多功能园田、棚室管理机械,推广大棚喷、淋、滴、渗灌与温控技术的覆盖范围,提高了设施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和应用能力。

4、抓好示范工程,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从长春实际出发,提出了打造“生态旅游城”的发展目标,依托长春“森林城”、

3“汽车城”、“电影城”、“雕塑城”等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优势,大力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建设了一批休闲观光基地;扶持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点,打造完善一批生态餐饮服务点;开发了森林生态旅游、水上旅游、莲花山滑雪旅游景区、吊水壶风景区、龙湾山庄、世界风情园、民俗大观园等生态旅游项目。到去年底,全市有一定规模的休闲旅游观光农业企业已发展到95户(其中国家级示范企业2户),资产总额22亿元,年营业收人7亿元,上缴税金2500万元,从业人员7200人,年接待能力32万人。同时,会展农业也发展较快,多次成功举办了农博会、君子兰节等一些具有国际影响的展会。

5、强化政策支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将其摆上突出位置,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工作举措,实施重点推进。从2010年开始,相继出台了《加快君子兰产业发展的意见》、《扶持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区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意见》、《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措施,强有力地推动了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去年,我市又下发了《长春市城乡双向一体化试点工作方案》,进一步深入实施“三动战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向都市农业合理流动。

二、存在问题

我市现代都市起步较晚,尚处于处级阶段,水平不高,发展不快。一是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没有形成成型的发展模式,旅游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的规划和开发比较滞后,层次较低,现代都市农业的生态、社会功能发挥得有限。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田水利设施等生产条件亟待改善,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水平不高,农业信息化程度较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市场组织化程度有待加强。三是在体制机制方面还有一定的制约。土地仍然是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土地流转制度不够完善,一些都市农业项目建设中存在用地紧张。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第二大支柱产业,龙头企业较多,但是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连结不够紧密,带动作用发挥不明显。四是城乡二元格局没有打破,城乡融合度不高,要素没有得到合理流动配置。城市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优势没有对周边农村发挥出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近郊农村仍然没有完全从传统农业中摆脱出来,干部群众的市场意识、全局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还不强,思想观念需要进一步解放。

三、今后打算

按照市政府“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设想,今后我市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将围绕建设生态、和谐、绿色、宜居城市,打造绿色食品名城。依托中心城市的资金、科技、信息和市场优势,积极探索以城市生态保护、市民观光休闲为特色,以农业高科技武装

5的园艺化、设施化、标准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集生产、服务、观赏、消费为一体的经济和生态等多功能并存,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模式。坚持规划引领,做好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与城市规划的衔接,与城市建设和发展相匹配;坚持质量效益并重,注重发挥都市农业在改善生态环境、增添城市景观、促进劳动就业、传承农业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坚持政策引导,运用更加灵活的支持政策,增强社会投资的吸引力和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活力;坚持创新发展,根据地域特点,规划发展具有北方特色的特别是适合我市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坚持市场运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发展新型农业市场主体,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要素向现代都市农业聚集。

到2015年,城区全部退出粮食种植和传统畜牧生产,特色、精品、高效农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迈出实质性步伐。城区农业实现由单一的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和生态多维功能转变,初步形成以特色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会展农业为主体,集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科技示范、休闲观光、生态保育等功能于一体,具有北方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体系。城区农业增加值大幅增长,力争达到2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4万元以上。

上一篇:高三化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工程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