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主导作用

2024-05-26

教师的主导作用(精选8篇)

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1篇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当好课堂的主持人

新课程的标准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学生所参与的学习活动方式是多样的,学生如何能主动学习,这有耐于老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与科学的指导。课堂上,教师应当做启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活动的充足时间,放开活动的空洞让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当好主持人控制教学过程,控制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学习,给学生提空探究的基本技能。

那么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好课堂的主持人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激发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采多种多样的方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课堂教学赢得学生共鸣。不断给学生提供愉悦的空间。

导语激情:感从情中乎于情。教师是导体,是主持人。教师通过眼神,脸色神采,让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诱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尝试强烈的心理冲动进入角色,如教学《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一文中,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快乐是什么吗?你身么时候觉得快乐呢?生:我得了100分,妈妈表扬我,我很快乐。我把教师打扫得干干净净,看到同学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我很快乐》师:回答的很好。可是有一只波斯猫却不高兴,它找呀找,可是没有找到快乐,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走进童话故事吧。

这样的主语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活动情绪: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表明他们长时间处于某一状态时,注意力极其

分散,精神容易疲劳。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演一演,唱一唱。这样可以以生之情激生之绪。

二.鼓励实践,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许多教育论著都强调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

发挥的首要条件是学生进行实践。

以往的语文教学,教师设计的面面俱到,学生按老师的思路去思考,严重制约了

学生的思维,妨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

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2篇

叶圣陶先生在谈到教师的主导作用时,曾这样说过:“我意如能令学生于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习,不徒坐听教师之讲说,即为改进教学之一道。教师不宜以教课本为专务,教师指示必须注意之点,令自为理解,彼求之弗得或得之谬误,然后为之讲说。如是则教师真起主导作用,而学生亦免处于被动地位矣。”这里叶老明确指出“教师不宜以讲课为专务”,“讲说”都是在学生“主动求知、主动练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这些极精辟而高明的见解对我们贯彻《语文课程标准》有现实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真正发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以下几个关系需要进一步明确:

一、教师主导作用与教学指导思想

教学指导思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学指导思想是由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1963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1978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强调了小学语文是“基础工具”,《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分析”的情况仍然存在,这是对小学语文学科性质还没有正确理解和认识的反映。这样采用的教学方法不会以读书为主,以学生为主,也不能以语言训练为本;不能使学生参加到应有的教学活动中来,也不能受到应有的基本训练;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反而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是叶老说得好:“所谓读书习惯,指自己能够读,自己喜欢读书而言。”他特别强调在读书中要不得的坏习惯是:“根据老师的语言记忆、理会,此外没有别的,天天如此,年年如此。”这种消极的、“屠宰”学生才智的教师,其“主导作用”若长期“主导”下去,结果只能是使学生厌烦学习。

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学指导思想,这一点很重要。明确了这一点,教师就可以自觉地变“消极主导”为“积极主导”,所以,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质量,首先一定要搞清楚教师主导作用和教师指导思想的关系。

二、教师主导作用与教师备课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之一。有的教师,往往多着眼于备教材,而忽略“备学生”。忽略“备学生”,就容易产生教学上的“无的放矢”,这对正确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是有影响的。一个教师,如果对自己的教育对象不能十分了解,对每一个学生的水平不能谙熟于心中,即使钻研教材很认真,也难免会出现“无的放矢”的现象。那“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既然是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多活动,因此,教师就可以放松备课了”的想法,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大撒手”的错误想法。恰恰相反,让学生活动,则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备课的难度也会更大了,除了“备学生”外,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解决重点、克服难点的内容和方法)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综合考虑。教师在教学上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应当根基于备课之中。

三、教师主导作用与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是教学的一条原则。教学中,存在着一种把“启发式”理解成为“问──答”的现象。这是对启发式教学的一种曲解。启发式教学首先应当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主体,其次必须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思维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把握住这条教学原则的实质,就可以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才会生动活泼。在阅读课上,教师依据教材,提示、指点学生,启发诱导他们把不明白的地方弄明白,根据每一个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适当提高,使他们逐步能自己领会课文的语言和内容。这并不是说教师的“讲”不重要,关键是看教师如何有效地讲,是要看教师把学生放在什么位置上。

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则,在阅读课上采用“读”“议”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基本训练,要注意“让”和“导”的含义与区别。“让”和“导”这两个动词尽管都有使学生如何动作之意,但有本质的区别。“导”有指引的成分,是把对象充分考虑进去了;而“让”是个指令性动词,含有下达命令的.意思,这就是说没有充分把对象的主观能动性考虑进去。“让”的结果,会导致课堂讨论走上形式主义的道路,使“启发式”归于流产。机械地“让”学生活动的做法仍然是在教学指导思想没有改变状况下对“启发式教学”的一种搬弄,不能真正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搞不好,可能出现“漫无边际”地“讨论”下去,而产生学生自发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危险。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读写实践

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在于课堂上要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读书进而进行思考。阅读教学,“读”是最基本的活动。“以读为主,以学生为主”,历来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活动,学生非亲自多读不可。叶老有句耐人寻味的话:“教学语文课本和文学课本,几个重要项目里面有一个项目,就是好好地读。读得好,就可以深切地传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就领会了它的思想感情;读得好,就可以受到很好的语言教育,因为课本里的语言是近乎规范的。”课堂时间不是教师展示问题、检查答案的时间,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大量进行读的训练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把“思”和“议”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完成他的思考过程。这种“思议结合”的训练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的好机会。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自己“思”,同时也必须要求学生参加“议”。这样“七嘴八舌”以后,同学间也会收到“取长补短”的效果。这对于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听”和“说”的能力将会大有益处。

学生有了读的基础,经过了“思议结合”的过程,也许有的就搞明白了,也许有的仍然搞不明白,学生“思之而不得”,教师“则为讲明之”。这种讲,就是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的“讲”。不论讲得多一点还是少一点,这种“讲”就是建立在学生“读”“思”“议”充分活动的基础上的讲,是在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的基础上的讲。这样的讲不但不是灌输,而且还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阅读教学,教师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学”上,放在“我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起来”上,才能逐步完善新的教学过程方法。在教师认真备课、学生进行预习的前提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大量地、反复地,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读”的训练。在所有学生都参与熟读的基础上,教师再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求知、积极思维、研究问题、参加议论、发表己见。在此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导演”的位置上,起着提示、点拨、解惑、小结的作用。学生获得知识后,要进行巩固性练习,把知识应用到读写实践中去。教师的引导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机统一起来,才能说在阅读教学中真正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3篇

由于长期片面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直模糊的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指挥命令, 就是指教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做;教师是课上绝对的权威。这种模式的课与今天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格格不入、相互冲突、相互矛盾。这种思想、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课改的进程和发展。由于这种思想的存在, 导致不少教师在理解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过程中不知如何进行。有又将体育课上成“放羊课”的趋势, 教师的主导地位作用荡然无存。教师毕竟是课的组织者、学生的引导者。我们要在课上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让课中的两个重要因素配合的很协调。

二、有关概念及其内涵

主导性指的是教师的自主性, 主导性和创造性的总合。它是教育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问题。

主导意识就是教师对自身的主导地位, 主导能力和主导价值的一种自觉行为。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主体意识越强, 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在练习中是自我表现的欲望就越高, 从而也就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 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因此, 要设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这是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规律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三、进一步加强、完善教师的主导作用

3.1教师更新观念, 转变思想

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师必须摈弃过去的“守旧”思想。首先要理解与尊重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 理解并尊重他们的追求、情感、兴趣、爱好与需要。永远记住自己的工作是因为学生的存在而存在。

3.2加强课的组织、设计

课的组织、设计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 课没有好的构思、组织、设计, 必将会使学生感到乏味、枯燥、丧失学习热情。课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 让学生容易接受;课的组织要灵活、多变, 收放结合。如在授课中, 某些不必要的整队可以不作要求, 科学合理即可。

3.3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传统的教学方法无非就是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 再示范、再练习, 这种单调的教学模式, 大大的抑制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 更谈不上创造性。

3.3.1抓住教材的魅力点

每一个体育项目都有其独特的魅力点, 通过教材的魅力, 从一开始抓住学生的“心”, 使得学生“欲罢不能”, 让学生自己尝试练习, 在自由练习的基础上, 教师不失时机的进行点拨,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在足球教学中, 不要过多的强调基本技术, 要抓住足球教材的“射门”魅力点, 一开始就进行有球练习, 射门练习, 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此基础上, 逐渐过渡到基本技术练习。

3.3.2改变竞技教材的规则

对于任何一名中学生来说, 要把竞技运动完全按照规则进行学习、练习, 是不可能达到的目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竞技运动的规则进行适当改变, 如初学篮球时, 教书不拘泥于“两次运球”, “走步”、场地大小、上场人数等等规定;在如排球练习中, 取消“持球”、“三次触球必须过网”等规定, 这样对于学生来说, 少了许多练习的框框, 练习的难度降低了、密度提高了, 促进了学生的练习热情, 随着学生基本技术的提高, 教师将修改的规则逐渐变少, 使之逐步达到规则要求。

3.3.3教师参与学生练习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调控者, 同时要求教师将自己“稚”化, 在教学中, 放下“架子”, 参与学生的练习之中, 与学生一起进行活动, 探究学习。教师参与学生的练习, 可以提高教师的亲和力;可以用优美的示范、精彩的表演感染学生。促进学生的学习,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从而进一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使学生产生“我要学”、“我要学的和老师的动作一样漂亮”的想法。

四、结语与建议4.1结语

4.1.1教师必须正确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 两者是统一的, 是相互促进的。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 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更好的为学生的未来作好指路者。

4.1.2教学实践中, 教师的主导作用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要发生转变;教学的组织设计要灵活多样新颖;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变, 加强学法指导;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多采用积极性评价、差异性评价和即时评价;从多方面唤醒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4.2建议

4.2.1教师加强理论、业务学习, 转变教育教学思想, 更新教学理念。将新的、有利于体育教学的模式引入课堂。

4.2.2教学计划安排中, 尽可能采用大单元教学。从整体上对学生的情况加以掌握, 让学生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4.2.3在教学中, 要有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练习、合作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自觉性, 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高风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中国学校体育》.2001.4 2001年4月

[2]田麦久.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体育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浅析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4篇

【关键词】主导作用 思维发散 鼓励质疑

用现代教学理念来评价教师的一堂课,不是看教师传授给了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看这堂课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如学生是否是主动学习,是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生是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等。一句话,就是要看教师是否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课堂的主人是不是学生。这样教师的作用是不是就削弱了呢?我个人认为,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本身就是无可厚非的,课堂本来就是学生的,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的作用不但没有被削弱,而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也可说更“苛刻”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古人说“师者乃傳道授业解惑也。”就单这个“惑”,有很多是师者不能解学生心中的“惑”的。更有甚者教师认为是“惑”的,而学生却能滔滔不绝大发议论。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我认为应该是多方位的。以小学语文为例:

1、创设学习情境

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而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他们内心想探讨的,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学生不喜欢回答,就是由于学生没有很好的创设情境,要把问题无形之中转为学生自己想要探究的问题,探究问题的提出不一定非得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当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探究内容时,教师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来引发探究活动,但这个问题不应该生硬的强加给学生,而是应该通过创设情境、材料的引导等途径将这些问题无痕的转化为学生自己头脑中的探究需要这样,才能使学生自觉的去思考,去回答。这就要求教师备课要以学生的兴趣为知识的出发点,学生感兴趣,就会主动去探究,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潜力。

2、教师要注重让学生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但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五花八门,有的没有讨论的价值,教师不会每个问题加以讨论,有的问题可能与教学内容无关,教师不能随意否定学生的回答,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的信心,可以让学生自己来选择,哪些问题可以讨论。在研讨活动中,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发言,也就是说,不要轻易地肯定和否定学生的发言。教师要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和记录员,相信学生在出现错误时他们自己会去辩论,即使由于观察或实验的失败造成错误,教师也不应该横加指责,而是要求他们用正确的方法再试一下。对学生正确的认识,教师也不应急于表态,给予过快的赞扬和肯定。只要学生积极发言,不论发言正确与否,都说明学生正在独立思考问题,并用语言将思维的过程再现出来,教师应认真倾听,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辨别是非

3、归纳讨论要点

学生对一篇课文的学习要有层次,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课堂上我们要求学生主动学习,自己提出问题,不等于就对学生放任自流。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把学生有代表性的问题提炼出来,供全班学生讨论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要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的,限于班级实际情况,学生就近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可以有选择的讨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而减少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效率,这样教师对学生学习起到了适当的调空作用。

4、不断激趣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为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教师要帮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与氛围,使整堂课学生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状态,有一种意犹尽兴未了的感觉。在课堂上,教学气氛很重要,教师要创造学习的条件,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轻松的氛围,为学生成功创设良好的条件,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课堂教学要抓住重点,将时间用在教学重点上,让学生充分思考,交流,探讨,注重发现式学习,教师的任务,在于给学生创造发现的条件,学生不是被动的学习,而将发现作为主要任务,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教是为了不教,课堂上以很好的氛围,让学生想说敢说,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不同的意见,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形成有效的多向交流,学生认真倾听,让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教学不再单调,这样的课堂,学生才是主体,思维的灵感在不知不觉中闪现。

5、适当把握学生思维发散出来

课堂上,重要的是磨炼学生的思维,而思维是看不见的,但是可以听见,课堂上让每一个学生发言,就是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但是课堂上不可能每一个学生都发言,教师问学生回答,只是单向的交流,更重要的是生与生的交流。例如,教师在提问时,学生如果回答来上来,老师会很重视,尽量去点拨学生,回答正确,当学生回答正确时,老师会很快转向下一个问题,而不顾其他学生,这时,应该问问其他学生,有没有不同的意见,有没有要补充的,教师会发现,一个学生发言,其他学生很少会认真倾听,这是老师最不愿意看到的,教学没有形成多向的交流,所以,在学生发言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他的理由,鼓励学生不同的意见,也许一节课中最重要的知识就出现在这里。

6、鼓励质疑

质疑是学生最可贵的学习品质,学生不会质疑就不会学习,不能创新,学生就没个性。学生初学课文,自设质疑;精学讨论时,敢于向小组同学质疑,向全班同学和老师质疑甚至向权威质疑。老师切忌不要对学生的问题避而不谈,此时学生最需要的就是老师鼓励与关爱,细心的呵护与诱导。即使学生心中的疑解不了,在他心灵深处也会萌生一颗种子。我坚信:这颗种子随着学生知识阅历的丰厚,定会开花结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就是鼓励学生大胆求异,让学生在讨论中有所获,使学生成为科学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7、诱发想象力 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诱发学生想象是非常重要的,创造性学习是离不开想象的。

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5篇

1985 年 7 月,我接了一个初一新班,深感学生的思想障碍很多,社会、家庭等一系列问题反映到了学校中来。具体反映在班上的是:独生子女的拔尖,不吃亏;成绩好的学生自私骄傲;男生的散,女生的横;干部只能管别人,不能服人管;大部分同学的自尊心过强和隐伏的嫉妒心理等等。

班会是班主任利用集体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有力的教育手段,也是班主任充分发挥教育才能的一种极有说服力的教育形式。面对上述学生的思想问题,我准备搞一个“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系列性教育活动。活动中设计了几个班会,其中之一是“道德门诊”。下面就班会“道德门诊”谈谈我对班会活动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一点认识。

一、班会设计过程,使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过程,但要充分估计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班会仅仅是动态教育过程中的一环,在设计班会之前,对于学生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学生的思想认识的实际水平以及他们能接受教育的程度,我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要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管理自己、自理、自立,这是对的;但不等于教师可以不管,不闻不问。相反,它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班主任既会引,又善导;既敢放,又能收。其次,既要发扬民主,又要善于集中。此外,还要充分信任学生,班会设计中既要充分吸收以前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所提供的各种半成品,进行加工;又要充分估计班会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确定内容

召开班会之前,我除了接触了解同学之外,还搞了问卷调查、谈心、读日记等项活动,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归类,对班内诸多矛盾进行筛选。我认为班内当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提高思想认识,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弄清几个道德观念上的是与非。因此,决定召开一个道德分析会。研究形式

内容决定形式。有了内容,必须有能吸引人的、不落俗套的形式来达到要求。开始,我考虑把班上几件典型事件拿出来,以讨论、辩论会的形式把问题辨明;但觉得形式太一般了,不容易收到成效。后来,又考虑把几个典型的事例变成小剧,演出来让大家评析;可这样做不仅费时多,而且容易产生反作用,是反面的东西占了上风。之后,考虑搞了一个道德法庭。在准备过程中,为了了解学生的接受水平,找了两个学生实验。学生认为这种形式很有意思,学着法官的样子,表演着:“把某某押上来!”我听后感到学生由于年龄小,很容易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因而可能起反作用。我又将整个计划推翻。我想,学生这些问题都属于思想认识问题,教师对犯错误和身上有缺点的同学应采取治病救人的态度去帮助他,亲近他。基于这种想法,我很自然的把“法庭”改成了“门诊”。这样的形式从心理上、态度上与学生更接近了。我体会,根据学生年龄等特点决定形式是班会成功的重要因素。全面组织

一个班会组织的好坏,能否把全体同学发动起来,能否使活动深入人心,这是关键。如欲收到最真实的效果,最好不要预演,让同学们带着求知的欲望,去获取第一印象较好。不预演,就更需要教师对班会的整个过程作周密的考虑和安排。“道德门诊”班会是按以下顺序进行的:、入场(因会场布置市秘密进行的,开会地点也没设在原教室,因此组织了一个特殊的入场仪式)。2、开会

中队长讲本次门诊的目的要求院长、医生、询问处处长、挂号员、叫号员入场。有院长介绍内科、外科、脑神经科、针灸科、化验科的治疗范围,介绍各科主治大夫的姓名,主治大夫穿衣戴帽,各就各位,等待病人看病。3 就诊

①填写病历(事前好病历本,每人一册,病历本中,有给每位患者提出的就诊要求;有“周总理修养要则”;有王若飞同志的一张时间表;毛泽东同志的一副自学对联;有我中队委员会给横病、懒病、散病、傲病、妒病患者开的药方,小册后面还附上几页,有要求自己添学的“我的修养要则”“我的时间表”;还有病历记录,如挂——科——大夫诊断,发病时间,发病情况,引起的后果和诊断记录等等)。每个同学在挂号之前要填写病历,认真考虑,针对自己的问题对症挂号。

②排队挂号、填写病历之后,就去挂号处挂号,有挂号员发号,安排医生(在此期间,有不明白的问题可去询问处询问)。③准备就医

④叫号员叫号(采取抽叫方法)。

⑤就诊(被叫患者,找到大夫开始看病,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取药(凡没有看上病的患者,都可根据自己的病情去取药处领处方,还可以自由向大夫提问)。自由发言(当场启发同学谈看病收获和体会)。6 尾声(院长通过一幅图画总结这些疾病对集体及个人的危害,鼓励同学人人要学会当医生,开展互相治病自己治病的活动,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自我修养的能力,要求同学们养成及时填写病历治疗疾病的好习惯)。

以上过程安排好后,还要考虑会场的设置。“道德门诊”的设置,从挂号处、问讯处窗口,挂号条,病历本到隔扇屏风,从雪白的桌布到医生的白大褂,完全是医院的效果。一进“道德门诊”的门,就如同进了医院一样。

在整个活动中,要注意紧紧围绕班会所要达到的目的,体现时代特点,采用自己教育自己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在受教育中的主体作用。但是,能否在整个受教育的过程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要看在筹划过程中是否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和一个老师上课前必须认真备课一样。只有教师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才能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

二、召开班会的过程,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过程

班会从开始到结束,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不要包办代。即使出现差错,也没关系,学生是在受到充分信任的心理状态下去接受教育的,这个教育是愉快的,是自觉自愿的,这也是班会获得成功的决定因素。因此,我引导他们实现几个“变”。

(一)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地思索

“道德门诊”班会前的一次班会是发动全班同学每个人找病情,选大夫,以进行自我认识的教育贯穿始终。每个人的毛病是在自己教育自己的情况下认识的,而不是老师强加的;他们选出了自己信任的大夫,当然,是渴望着看病了。大夫们是大家选出来的,他担负着“救死扶伤”的任务,这也是对他责任心得考验,他自己感觉是光荣的、自豪的,因此也是积极、热情的。他就会针对同学们的各种病情去认真研究病历、找病因。如此,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之下,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开诊前,老师既要帮助患者查病因,又要帮助医生找诊断、处方的材料,这时的班主任虽然仍在主导,但是在学生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起辅助作用。门诊开始了,每个人首先要填写病历,要挂号。这个过程是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过程。他要仔细思考,“我的病属于哪一科?”“挂什么号?”“请哪个大夫?”这些,都在启发他独立思索。当他填写完病历,急于治病的愿望促使他争先恐后地跑向挂号处,这时,他的心情是舒畅的。他为自己可以独立地思考问题并动手解决问题而产生着一种幸福感和自豪感。

(二)变消极的注入为积极的探究

怎样把“知、情、意、行”的全过程教给学生,让他们学会掌握运用这些进行道德修养的工具呢?在“门诊”班会中,我尽量注意发挥学生在思想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挂号后,他就要准备去看病了,他要当着同学的面,说出自己身上的缺点,这不是很容易做到的事;但因为大夫是他的同龄人,是他自己选出的可以信赖的同学,从心理上讲,他是无拘无束的。听,这就是看病过程中的一段对话:

大夫:你是我的第一位病人,我欢迎你。患者:谢谢。

大夫:你感觉哪儿不舒服?

患者:心理烦闷,总不痛快,有时头昏脑涨。

大夫:看来病还很严重。不过,你不要着急,慢慢回答我的问题。你都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烦、不痛快? 患者:(想)在上课时,考完试后,或老师表扬批评的时候。大夫:是所有这些时候都不舒服吗?

患者:不是。上课老师提出问题,我回答不出来,可有的同学回答出来;考完试后,我的成绩不如别人,尤其是不如和我好的同学;老师表扬了别人而没有我,我的血就往头上涌,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大夫:噢,这些不服输过后,给你带来过力量吗?这种病要延续多长时间呢?

患者:没有,给我带来的是无穷尽的烦恼,可我还是不甘落后的。我总想:你别美,我会追上你的。我也曾多次拼搏,不相信自己赶不上他人。可是,不知为什么,越下决心越不行。大夫:在下决心刻苦学习的同时,你还想些什么呢?

患者:我一边读书一边想,我一定要超过他。可又总是害怕,万一超不过多丢人,好像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压得我透不过气来。结果我的成绩总也上不去,总不如别人,我真着急,长期这样下去,我觉得一切全没意义,看谁都不顺眼。

大夫:你的叙述很真实,你不讳疾忌医,把真话和大夫讲,这很好。你放心,你的病一定很快会治愈的,你患的属于情感范畴的狭窄病,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妒嫉病。这也是我们同学中的一种流行病。这种病传染很厉害,如不迅速治疗,会使整个班级人心涣散,关系紧张,使得谁也不敢进步。如不及时根治,这种病会越来越严重。患者:哎呀,这么可怕,我该怎么治疗呢? 大夫:别着急„„(分析、举例、危害等从略)患者:哦,我明白多了,请您给我开个药方吧。

大夫:好,只要你和大夫配合好,按时吃药,按几个疗程治疗(疗程从略),在集体的帮助下,您的病会很快痊愈的。(开药方)

大夫:这张药方回去贴在床头,每天晚上睡觉前看一次,如果这一天又犯了病,赶快把病情记录在病历本上。患者:(举起药方)“心底无私天地宽”。谢谢大夫。

大夫:同学们,看来,妒忌病害人不浅呀!今天,我们虽然给 XX 一个同学治了病,但同他的处境和想法一样的,可能不是一个、两个。我们都痛恨这种病,希望你不要忘记,你本身是一个妒忌者,反过来也会是一个被妒忌者。我们要一起帮助妒忌者,关心保护被妒忌者,把我们的集体建成一个既团结友爱,又相互竞争、充满生机的先进集体。(长时间热烈鼓掌)

每个医生都是这样循循善诱地把同学们领入道德认识的大门,并且灵活、巧妙地提出问题,用生动、浅显的例子说明病的危害,带领同学一步步向共产主义道德的思想境界迈进。在每一名大夫与患者的问答中都体现了一种强烈的探究精神,从而引导同学们在探索人生的道路上迈出可喜的一步,这比我们生硬地关注大道理,学生爱听多了。

(三)变厌烦的说教为精神的享受

这种问答式的讲理方法,给同学,尤其给“患病者”以说话、申诉的机会,允许他发表不同的意见,充分体现了民主。在整个看病过程中,还不是地插进一些小插曲,使会场充满了欢乐的气氛,给学生们留下了一个个思考的问题。请听下段对话:

大夫:你哪儿难受呀?

患者:浑身难受,没有不难受的地方。上课我想说话不许我说;上课吃块泡泡糖还给我记到了班日志上;回家走前门太远,我跳了楼梯受到全校批评;做操那么冷,还非把手生出来„„这一切对我太不自由,太不习惯了,条条框框这么多,我实在受不了。

大夫:同学们听一听,上课说话是“我”想说;课堂上吃东西是“我”馋了;跳楼梯是“我”想早回家„„这里面都有一个什么字呀? 同学们:“我”字。大夫:是什么问题呢? 同学们:“自由主义” “个人主义” “作风散漫”

大夫:哪位同学帮助他分析分析,谁能讲讲邱少云的故事?(从略)

在整个求医过程中是以理服人的,是以正面教育为主的,是通过身边的、熟知的、无名的榜样贯穿始终的。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丝毫不觉得厌烦,而不知不觉地得到了精神的满足。

(四)变表面的检查为自我认识上的提高 整个治疗过程中,实际上是自我认识的过程。这个自我认识的过程式通过解剖一个人一件事,而使在座的五十几个人同时受益。这是通过病人问病,大幅分析病情,同学共同思考的方式来提高全班自我认识、自我分析的水平的。

每个病号看完病,都可以得到一张药方。没有看上病的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领取药方。药方是针对病情对症下药的。如对“横病”患者的处方是制怒;对散病患者的处方是心有天下人,胸怀天下事;对骄病患者的处方是“满招损谦受益”等等。小小的处方和大夫与患者共同研究的治疗程序引导同学们有了持久的自我教育的欲望,认识到了加强自我修养的重要意义。

班会最后一项是自由发言,发言虽只由两个人,但它使班会达到了高潮 我班前几天丢了一辆自行车,一直是未解之谜,大家万万没想到把车子弄走的人竟是班上都丢车人的好友。当他勇敢的站在台前,惭愧的说出事情的经过是,全班哗然,丢车人,几个同学,大夫纷纷跑上前去拥抱他,祝贺他在自我教育的激发下放下了沉重的包袱,获得了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6篇

摘要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如果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会出现教师说教过多,高控制等问题;而过分的强调幼儿的主体作用又会出现幼儿的学习过程过于松散、难以获得有价值的学习经验等问题。那么我们应如何巧妙地将两者加以平衡?

关键词教师自主活动实践活动自由游戏自由选择玩具

尊重幼儿,让幼儿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是新《纲要》所倡导的理念。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老师经常要么过于让幼儿放任自流,要么又回到了传统的“师本位”。该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自由探索呢?我认为,我们老师要在活动中扮演好引导者、帮助者的角色,审慎而有效地引导和帮助是幼儿自主探索顺利进行的保障。教师以问题引导幼儿向一定的方向观察、探索,以问题引导幼儿与环境、材料、同伴和教师相互作用。当然,教师的问题要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要让幼儿通过自主探索能寻找到答案。同时,还要注意到问题的开放性,以激励幼儿对问题解决提出多种方法。这样,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探究能力、自我想象能力、自我创造能力都得到发展。

自由活动可以把幼儿从教师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幼儿的脑、眼、手、口等感官解放出来。当然,我们老师始终不能忘记自己的角色和参与游戏的目的.,要把握好帮助的时机和分寸,牢记一条教学准则:只要是幼儿能说的就让他自己说,只要是幼儿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做,避免随意、主观地帮助幼儿。但是,注重自由活动,并不是教师放任不管,听之任之,让幼儿搞“自由主义”。那么怎么能让幼儿的自由活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的结合起来呢?要朝有意于幼儿身心健康方向发展,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幼儿意愿的基础上,发挥其主导作用。

一、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教师要把握好集体活动与自由活动的时间比例,安排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教师可充分利用各项活动之间的间隙,让幼儿自由的活动。例如在幼儿做完游戏后与吃午饭之间的一段时间,吃完点心后与开展教育活动前之间的一段时间,便可安排幼儿自主自愿的进行相互谈话、交往等活动。还可在一日活动中安排固定的自由活动时间,如入园后(7:30―8:15),离园前(4:15―5:00),从而使幼儿每天的自由活动时间得到充分的保证。

二、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材料、空间、创设良好的环境,为幼儿自由活动提供便利的条件。在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的自由活动提供大量的材料,如拼版、手工纸、剪刀、蜡笔、图画纸、针、线、纽扣等,让幼儿动手动脑、自由操作,进行剪纸、画画、拼图、钉纽扣、翻纸绳等活动。

同时还要提供大量的废旧材料和半成品,如空纸盒、塑料瓶、碎布等,以丰富幼儿自由活动的内容,促进幼儿的操作和思维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外,如果条件许可,应尽量扩大自由活动的时间。可由教室延伸到走廊、阳台、操场,使幼儿不仅能进行动手动脑的操作活动,还可进行跳绳、踢毽子、跑步等体育活动。总之,教师要因时、因地、因材制宜,为幼儿的自由活动创造条件。 三、在幼儿自由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观察,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个别的教育,以弥补集体教育的不足。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强调:“要重视个别的教育,特别是幼儿的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世上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个性,教育孩子没有固定的公式。”教师要善于观察,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行为表现和个性特征,给予相应的教育。自由活动有利于因势利导、随机教育。幼儿是自由活动的主人,只有当幼儿的各种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动手、动脑、幼儿自由表现、主动探索时,他的一举一动才是真实感的流露,因而此时随机教育的契机最多。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善于捕捉教育时机。如自由活动中,幼儿有时争抢玩具、图书,教师针对这一情况,及时引导幼儿玩开图书玩具店。营业员热情周到、顾客彬彬有礼,幼儿各得其所,并津津有味地向同伴讲述自己的图书或玩具,还互相交换玩具玩,交换图书看。教师马上肯定孩子团结友爱的表现,使谦让意识在幼儿心中萌芽。又如教师看到一群幼儿在自由活动时互相攀比谁的手帕漂亮。这时教师因势利导,以节目主持人宣布现在是广告播送时间。小朋友争先恐后、情绪高昂,都乐意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产品”。他们借用电视广告一些语言,绘声绘色地介绍,结果使毫无意义的比手帕,变成了积极思维、大胆讲话、气氛活跃、热情参与的动人场面,这种教育比较随意、轻松、灵活,符合幼儿认识特点,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教育效果较好。

又如:东东小朋友在班上一向任性霸道。一次,班上新添了一件玩具,小朋友感到新鲜,很想玩一玩,可玩具被东东一个人独占了。老师走上前去说:“东东,老师和你比赛好么?”东东勉强答应了。于是一场紧张激烈的比赛开始了,东东玩得很尽兴。这时,老师拉他到身边进行了个别的教育:“两个人一起玩开心么?小朋友之间要互相谦让,玩具一起玩。这种教育形式比较随意,针对性强,注重了个别的差异,弥补了集体教育的不足,容易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四、把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取得抓住一个,教育一群的效果。在自由活动中,教师既要注意对个别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但也应注意面向全体,使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可以使受教育的面更广,扩大教育的效果和影响。一次自由活动时,有一个小朋友很伤心地告诉老师,说小朋友都叫他“大胖猪”,并一面叫、一面拍手笑。针对这件事,老师组织全体幼儿讨论这种不尊重别人的行为对不对。通过你一言我一语,幼儿明白了不能这样对待同伴和别人,只有尊重他人,别人才能尊重自已的道理。

如何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7篇

驾岭中学 卢栋杰

“生动课堂大家谈”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一直在挤压着学生的主体性,过多地干预和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

“学案导学”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材的教法上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法上,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它要求教师从主演变为导演,把主演位置让给学生,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那么在利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如何避免由教师的一言堂变为学生放任自流的放羊式,真正做到以学案为载体,使课堂形散而神不散,使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能得到有效而且有形的体现,做到导和学的和谐发展?下面结合我校的“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谈一谈物理新授课利用“学案导学”过程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利用“学案导学”物理新授课的课堂基本结构是:创设情景,激学引欲→借助学案,自主学习→小组探究,暴露问题→展示点拨,共同发展→归纳检测,形成网络。这五个环节均需教师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调控、引导等主导作用,实现教与学的合一。具体表现为:

一、创设情景,激学引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利用教学情景能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或让学生发现问题。因此,利用学案实施教学活动,也需要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每节课的开始创设一个合理有效的物理情景引入课题,这就等于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比如学习串联和并联这一节,学生已经会连接一个灯泡的电路,但是由于对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生活经验不足,缺乏对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感性认识,如果教师直接引入对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学习,学生会感到很茫然。这时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电源、两个灯泡、三个开关、若干导线等实验器材,先让学生连接一个让灯泡发光的电路,学生会很快完成。再问:你能连接让两个灯泡同时发光的电路吗?学生立即会跃跃欲试,本能地产生一种想“试一试,做一做”的冲动,紧接着就会连接成五花八门的电路。这样教师就会在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的同时,很自然引入了对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学习,并且连接出的各式电路也为后面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学习做了有益的铺垫。

二、借助学案,自主学习

在学生产生了迫切解决问题的需要后,教师顺势让学生运用学案这个主动学习的工具,独立自学教材。根据物理新授课的内容特点,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借助学案阅读自学,二是动手实验探究。

对学生的阅读学习,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问题是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条主线,所以学案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需的导学问题和必要的材料;设计具有一定隐蔽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地探索,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组建者”。2.要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应精读并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3.教师要不断巡视,督促学生看书思考,帮助学生控制时间和进度,对自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

三、小组探究,暴露问题

完成“学案自学”步骤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这个环节教师要做好“兵教兵”的组织协调工作。通过兵教兵这种方式,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兵兵受益,共同进步的目的。对交流中暴露出的问题,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对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再组织学生开展小组间的交流,全班学生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就要及时搜集起来,为下一步教师的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教师对学生合作交流学习还要做好两个方面的指导:①合作技巧的指导。学生如果缺乏必要的合作技巧,就无法进行真正有效的合作交流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学生进行合作技巧的指导:指导合作小组分配学习角色;指导小组成员辅导同伴;指导小组成员学会相互共同讨论;指导小组成员学会相互交流;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分歧。②学习困难的指导。在合作学习的背景下,教师也是合作者,教师应当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的交流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平等对话。当小组的合作交流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当及时、适时地加以点拨、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

四、展示点拨,共同发展

由于知识基础及智力能力的差异,学案中教师要精心设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有层次的练习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各取所需”地选择练习。在这一环节,教师更不能清闲,需要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组织学生讨论。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待教师及时矫正之后,还要即时补充补偿练习题,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讲评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归纳检测,形成网络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由于多年以来,学生习惯于教师整理好以后再根据老师整理的内容去死记硬背,靠学生自己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整理出条理清晰的知识网络。因此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从那些方面进行梳理,用哪些方法编制出知识网络,怎样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等,对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另外教师还要及时反馈、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起导向作用。

浅谈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8篇

教师的主导作用包含哪些内容?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顺序,简要谈谈对教师主导作用的认识。

一、导人生方向

引导学生自觉追求“三成”人生目标:从过程上看是成长、成熟、成功;从结果上看是成人、成才、成事。

没有目标的轮船只会在原地打转,没有理想的人生无异于行尸走肉。理想是人生的明灯,前行的动力,理想对人生发展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首先在人生目标这一根本问题上必须为学生“把关定向”,否则,教师一旦在这一根本问题上缺席,就会误人子弟。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人生目标必须与民族梦国家梦相结合,必须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精神实质相统一,为此,教师可以把学生的“三成”人生目标具化为“身心俱健,德才兼备,中外统揽,家国共济”。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的“把关定向”,必须从日常学习生活中的“10个关口”做起:在教育活动的目的上把关;在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上把关;在课堂结构、进程和走向上把关;在课前和课后的作业上把关;在协调各学科关系、德智体美劳技全面发展上把关;在人生规划、文理分科、学业发展方向上把关;在处理各种矛盾、平衡人际关系上把关;在升学与就业等重大问题上把关;在确定人生目标、选择人生道路上把关;在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把关。

二、导育人环境

引导学生自主创造“四字”育人环境:净、静、竞、敬。

制度约束人,舆论引导人,英模鼓舞人,这一切都强调了一个事实———环境影响人,都表明了一个道理———人的特质是由社会关系和环境规定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新课改倡导大德育观,人人都是教育资源,事事都是育人环境,要求人人育人,事事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就要优化育人环境。

净:外求净化环境,内求净化心灵。静:外求清静之地,内求宁静志远。竞:外求千帆竞技,内求开拓进取。敬:外求文明善举,内求博爱大义。净、静、竞、敬,层层递进,步步升华。学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想不进步想不发展都难。

教师优化“四字”育人环境,应着眼六种风气和环境:以身作则树作风,让自己成为优质教育资源和环境;从我做起塑教风,让教师团队成为优质教育资源和环境;从生抓起育学风,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优质教育资源和环境;带好集体育班风,让每个班集体都成为优质教育资源和环境;齐抓共管塑校风,让校园成为优质教育资源和环境;家校联合兴家风,让学生家庭成为优质教育资源和环境。六风并举,六境共育,满满的都是正能量,这是熏陶教化学生的最好资源和环境。

三、导学习状态

引导学生进入“三学”良好状态:想学、好学、乐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人无法代替。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学生的自主发展、全面进步和持续成长。“教学艺术的本质不是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引导学生进入“三学”学习状态,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引导学生进入“三学”状态,应抓好五个方面。

一是通过教师的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熏陶学习兴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势必营造勤奋好学的环境,产生典型示范的作用,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不受影响才怪呢;二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动力。如,结合教学内容,适当进行理想、信念、事业、责任、向上等方面的思想道德渗透,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三是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调动学习兴趣。如,通过小品、情景剧、游戏、故事、歌曲、视频、讨论、宣誓等方式调动和激发学习兴趣;四是通过深入挖掘学习对象本身的内在价值,诱发学习积极性。事物最本质最深刻最有魅力的东西往往隐藏在事物现象的背后,没有教师的挖掘和点拨,学生就不能发现,也就不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五是通过学生的深层思维和成功体验,唤醒学习动力。通过对所学内容的深刻挖掘、深度思考和神奇感悟,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共鸣,震撼学生心灵,这是产生持久学习兴趣和不懈学习动力的关键。

四、导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自觉追求“三会”学习目标:会学、学会、会用。

老子说: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叶圣陶指出:教,是为了不教。陶行知主张: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因此,教师引导学生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会学是方法目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归根到底要靠自己。俗话说,教的曲唱不得!不是出于自己的本心、想法和感悟,只靠别人的教导、传授和指示,关键时候肯定是不行的。会学是学会、会用的前提,不会学习,不可能学会,更不可能会用。没有自立精神、独立思想和方法技巧的人,肯定不是会学习的人。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应该从三方面做起:一是引导学生自信、自立、勤奋和自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不能替代;二是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分析和思考,要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不可人云亦云;三是引导学生学习、借鉴和探讨自己的学习方法。其中第三点是重点。

学会是任务目标。事物的变化发展不外乎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学会作为教学的结果,一是老师教得好,二是自己学得好。从外因看,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教学内容,应从四方面下手:一是在自己会教上下手;二是在教会学生上下手;三是在管住学生上下手;四是在激发学生主动性上下手。

会用是目标。学以致用,会用是学习的根本目标。人生有两大基本任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以改造世界为服务。教师要引导学生会用,须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引导学生认清会用的道理和意义,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积极性;二是引导学生学习、借鉴和探讨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三是为学生提供运用的时间和机会;四是强化解题训练,特别是解题的思维训练、规范训练和限时训练。

五、导学习活动

指导学生自主开展“六性”学习活动:合理性、新颖性、多样性、创新性、实效性、可控性。

“心灵手巧”“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都是强调实践活动对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学习金字塔理论尤其指出了活动对提高学习质量、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因此,指导学生活动是教师的分内职责。

学生开展的所有学习活动都要符合“六性”的要求,尽可能实现“六性”的统一,这样的活动才是有意义的、高效的、安全可行的。

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和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如,自学、阅读、讨论、辩论、探究、展示、演示、表演、设计、制作、竞赛、游戏、课后作业和社团活动等。指导学生活动,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循序渐进而不能急于求成。各种学习活动,最初由教师设计,然后是师生共同设计,最后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独立设计;二是教师全程参与、全员关注和适当指导,但不能包办代替。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包办替代违背学习规律。

六、导思维品质

引导学生主动追求“三思”思维品质:愿思、会思、善思。

思维决定思想,思想支配行为,行为导致结果。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对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学起于思”“学而不思则罔”,这些俗语都强调了思维对学习的意义。其实,培训思维并不神秘,教学中的学法指导、技能训练,诸如“脑筋急转弯”“头脑风暴”“逆向思维”等教学活动,都包含直接或间接的思维培训。

学问学问,顾名思义,学习从问题开始,思维由质疑起步。教师引导学生思维的程序:喜欢质疑、学会质疑、善于质疑、善于释疑。

思维培训重在学科思维,如数学思维、物理思维、历史思维、地理思维等;难在打破思维定势,改变思维习惯,激发内在潜能,提高思维质量;落在追求更高层面的上位思维,包括最高层次的哲学思维,如辩证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超常思维等;归宿在于把学生培养成有思想有观点有主见善创新的人。教师既要把握学科知识,还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知识,更要了解一些逻辑学尤其是哲学知识,这样才能随心所欲、得心应手地培养学生思维。

七、导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自觉树立“三求”创新意识:求疑、求异、求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我国强力推进新课改,目的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引导学生自觉树立“三求”创新意识,是教师的使命。

为此,教师必须有这样的意识:教会学生“求疑、求异、求新”的教师是好教师,学会自觉“求疑、求异、求新”的学生是好学生,促进师生“求疑、求异、求新”的学校是好学校。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潜能和强势智慧,教师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情况,特别要了解部分学生的超常潜能,以便扬长避短、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往往有三大特点:一是善于发现问题,二是思想行为异于常人,三是善于思考和创新。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可概括为相对应的三点:一是引导学生“求疑”,追求真知灼见,善于质疑批判;二是引导学生“求异”,追求卓尔不凡,善于打破常规;三是引导学生“求新”,追求进步发展,善于开拓创新。

八、导学习反思

引导学生努力践行“三自”成长模式: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没有自立,便没有一切。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叶圣陶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引导学生努力践行“三自”成长模式,是学生成长的根本途径。

每日三省吾身。成长越经验垣反思。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实质就是自省基础上的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是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过程。为学生创造反思的条件,布置反思的任务,提供反思的方法,落实反思的结论,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内容。

教师既要引导学生从德、智、体、美、劳、技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反思,又要把学习作为反思重点,集中精力和时间反思学习的目的、动力、态度、习惯、兴趣、方法、内容、基础、优势、劣势和方向。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把自我反思和集体反思结合起来,而且要督导学生把反思结论落到实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深入实施新课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教师的“八导”作用,极大地推动了教育三个层面的发展: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奠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教师享有成就感和幸福感;推动学校持续发展,把学校办成开放校园、幸福家园、精神乐园。

摘要:新课改十分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是引导和启迪。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深入实施新课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主导作用主要包括人生方向、育人环境、学习状态、学习目标、学习活动、思维品质、创新意识、学习反思等八方面的内容。

上一篇:宗祠落成庆典致辞参考下一篇:《按一种特征分类》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