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求平均数教学反思

2024-05-23

四年级求平均数教学反思(精选15篇)

四年级求平均数教学反思 第1篇

篇一: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求平均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 求平均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了解数据信息、估计、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及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2、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3、在估计平均身高,用平均数描述具体事物的过程中,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 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用平均数描述、分析说明问题的作用。难 点: 用自己的语言结舌平均身高、平均体重的实际意义。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数

1板书设计: 求平均数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50+40+60+20+30)÷5=(60+45+35+20)÷4=

(30+50+80)÷4=(80+80+80+80+85)÷5=

【设计意图:炫我两分钟的内容要围绕着“目标原则”,即尽量设计成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本课重点内容为计算平均数,通过对简单的加法、除法的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为这节课计算平均数打下基础。】

二.尝试小研究

课前尝试小研究

某市举办小学生篮球友谊赛,进入决赛的两支球队部分队员的体重和身高如下: 红星小学队

姓名 体重(千克)身高(厘米)

王立平47 1

53李斌 35 138

王晓光45 153

张强 54 163

李云州53 165

马岩松51 158

刘劲松56 166

胡东风56 168

赵亮 53 158

银河小学队

姓名 体重(千克)身高(厘米)

王希钟48 15

2张春光58 172

李来群40 140

张哲 42 140

马鹏飞50 15

4王建安56 160

朱文亮52 167

宋丹晨50 16

1李帅 45 1671、读上面的统计表,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先估计一下那支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高一些,再算一算,看看估计的结果和实际计算的结果一样吗?

红星小学队:

银河小学队:

3.计算一下两队的平均体重?

红星小学队:

银河小学队:

课上尝试小研究

1、求出的平均身高是每个队员的身高吗?

2、某个队员的身高能代表整支球队的平均身高吗?

3.最高的队员的身高超过本队平均身高多少厘米?最矮的队员的身高比本队平均身高矮多少厘米?

4.两支球队的平均体重和平均身高有什么关系吗?

【设计意图:课上小研究通过计算平均数,加深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感受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

三.小组合作探究

大屏幕上出示课上尝试研究4个内容。

出示小组合作交流建议:

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进行交流,确定好组员的发言顺序。

2、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发言,对他的发言内容进行评价,组内达成统一意见。

3、组内分工,为班级展示提升做准备。

【设计意图: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发言的机会,小组合作交流建议的给出使小组交流有序进行,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表达与合作、学会倾听与欣赏。】

四.班级展示提升

1.找一个小组展示本小组对大屏幕上四个问题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作补充和评价。

要求:下面的同学也要认真听,看看你同不同意他们的研究方法。一会说出你想问他们的问题,或者对他们的研究方法做出自己的评价,或者对他们的研究方法进行补充。

2.组长带领全组同学,对老师指定的尝试小研究的内容进行交流汇报。

在交流汇报的基础上,组长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补充、质疑。

组长:哪个同学对我们小组的汇报有评价、补充或提出不懂的问题?

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评价、补充、质疑。教师适时点拨,填写评价表格。

3.教师适时点拨引领:

平均数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4.互相纠错,小组内同学互相检查尝试题做得是否正确,错误的加以改正。

五.挑战自我完成教材练一练2题、3题。(88页)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是否会解决求平均数的简单问题。】

六.巩固提升

完成教材中练一练的第一题:

引导学生将统计表的合计一栏填写完整。总人数是将六个小组的人数加在一起,植树棵树是将六个小组的植树棵树加在一起。引导学生弄清两个问题分别是什么意思:

(1)平均每个组植树多少棵?用植树总棵树除以组数。

(2)全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用植树总棵树除以人数, 关注学生是否理解。

【设计意图把一个数按不同的标准平均分,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中富有挑战性的题目。】

六.反思收获

我的收获:

我的疑问:

课后反思 学生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

篇二: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第91页的内容及第92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学情分析:

教材把“平均数”编排在统计中进行教学,这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从统计的角度去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存在一定的空难。因为四年级学生的统计意识比较薄弱,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对肤浅,而用统计的思想去理解“平均数”需要有一定的统计意识和一定的生活经验,而正是由于受到这两方面的不足,影响了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

一、情境导入 ,引入新课

师:我们班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成立了几个兴趣小组:有环保小组、体育小组还有美术小组等。这是我们班环保小分队的队员们在利用课余时间收集饮料瓶,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他们在上周的表现怎么样?(课件出示照片和视频)

二、自主探究 ,解决问题

1、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

师:这是环保小分队的同学们收集饮料瓶的统计情况和他们提出的问题,借助刚才的视频和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信息和问题)

师:那么你能解决“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这个问题吗?每人都有这个图,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小组交流你的想法。(预设:两种方法。)

师: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13个)

师:大家都同意这个算法吗?13是怎么来的?

(1)“移多补少”的方法。

指名学生说自己用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口述和学生动手操作,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这种方法对吗?为什么要把小红的一个给小兰,把小明的两个给小亮?(为了使他们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指名学生试着回答总结

师:像这样把多的饮料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饮料瓶的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法)这里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这个“13”是他们真实收集到的饮料瓶吗?(不是)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学生口述算理并说算式,老师板书。

师:像这样先合并然后再平均分的方法同叫“先合后分法。”

无论是通过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后分,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原来几个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这样得到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13就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平均数)

引导学生利用“移多补少”或“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平均数并不是每个学生收集到瓶子的实际数量,而是“相当于”把4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总数平均分成4份得到数,可能同学们收集到的比这个数量小,也可能比这个数量大。平均数是为了代表这组数据的总体水平而创造出来的一个“虚拟”的数。

2、内化拓展、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体育小组的活动(课件出示照片和91页例2情景图------踢毽比赛)对于比赛,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哪个队赢)那就是想知道哪个队的成绩好?现在老师让你们当裁判,一定要公平公正地裁决。

(1)出示表一:(那女生各一名同学)

师:如果你是裁判,你认为哪个队赢?你是怎么知道的?

(19>17)

(2)出示表二:(男女生各加入三名同学)

师:现在哪个队赢了?你怎么知道?(指名学生说是通过计算总成绩知道的)现在男生算你们队的成绩,女生算你们队的成绩。

通过计算得出:68<76(女生队获胜)

引导学生体会,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用求总数的方法比较输赢。也可以求平均数的方法。

男生:68÷4=17(个)女生:76÷4=19(个)17<19

(3)出示表三:(男生加入一名同学)

师:看来女生队暂时领先,男生队还有一名队员要加入进来,请各位裁判独立思考后给出最终的裁定?并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比总数男生对获胜,比平均数合理。

师:怎样列式解答呢?(学生口述,老师板书)

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9+15+16+18+17)÷5(18+20+19+19)÷

4=85÷5 =76÷4

=17(个)=19(个)

17<19

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

三、探究结果,回顾小结

1、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师:回忆一下,我们学了什么?(预设:平均数)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样的数?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求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

①当个数不同,用总数量比较结果时有失公平,可以用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来比较。

②平均数能较好的反应出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③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2、回顾求平均数的方法。

①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

②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求平均数时,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四、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做一做(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指名学生板演并说方法。

2、判一判(课件出示)

指名学生读题,独立思考后判断并说理由。

3、说一说(课件出示)

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

五、评价反思、感受成功

师;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说说学到了哪些知识?

篇三:四年级数学 求平均数教案 人教版

求平均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简单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求平均数.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明确“求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明确“求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小华4天读完60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2.一个上下同样粗的杯子里装有16厘米深的水,把这些水平均倒在4个同样粗细的杯子里,每个杯子里的水深是多少厘米?

3.小明和小刚的体重和是160斤,平均体重多少斤?

师:上述1、2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实际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3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平均分成两份,每份不一定是实际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与“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是有区别的.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过“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应用题,也就是“平均分”的问题.

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一下“求平均数”问题.(板书课题:求平均数)

2.教学例2.

(1)出示例2.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2)组织讨论:你怎样理解“水面的平均高度”?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一步明确:所谓“平均高度”,并不是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而是在总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水面高度同样的高度值.

(4)学生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积木,用每块积木的高度代表1厘米,先用积木按例题的高度要求叠放四堆来表示4杯水的高度,再动脑动手操作一下,使这四“杯”水的水面高度相等.

(5)学生汇报操作结果,一般出现两种方法.

第一种:数出共有多少个积木,或把积木全部叠放在一起,共16厘米,再用16÷4=4厘米,得出每“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第二种:直接移多补少.从6厘米中取2厘米放入2厘米杯中,从5厘米杯中取1厘米放入3厘米杯中,就可直接得到4杯水面高度相同的水,水面高度都是4厘米.这说明原来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6)师:通过同学们的操作,我们得到了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操作时,我们使水杯的水面实际高度发生了变化,平均高度得到了,而原来4杯水水面高度却发生了变化.而现实生活中,很多求平均数的情况是不允许改变原值的.例如:高个身高180厘米,矮个身高140厘米,两人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并不是把高个的身体削下一部分来,接在矮个身体上,使两人身高相等.由此可见,通过直接操作的方法来求平均数,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如果我们不通过操作,直接通过计算,能不能求出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呢?怎样计算方便呢?

(7)引导学生列式计算.

(6+3+5+2)÷

4=16÷4

=4(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小结:通过上题的计算,进一步明确:应先相加求出高度总和,再用高度和除以杯子数,得到平均高度.

(8)看例2与复习题,两题的结果都是4厘米,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明确:复习题中,4厘米是平均分的结果,即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就是4厘米;例2是求的平均数,4厘米表示的是各杯子水面高度的平均值,而每个杯中水面的实际高度并不一定是4厘米,它们的实际高度并不要求发生变化.

(9)反馈练习.

小强投掷三次垒球,每次的成绩分别是:28米、29米、27米.求平均成绩.

3.教学例3.

四年级求平均数教学反思 第2篇

《求平均数》这节课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来上,基本上就是按照:出示例题、分析条件问题、引导列式计算、总结规律:总数÷份数=平均数。这样的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对数量关系式:总数÷份数=平均数掌握得非常熟练,解题正确率也很高。但是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孩子对平均数的认识和理解,为什么要学习习近平均数?它是怎么产生的?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生活中什么地方要用平均数?这才是孩子们所关心的感兴趣的问题。我在设计这节课时,从孩子的发展出发,以孩子的发展为本,为孩子提供了适合他们发展的空间。这节课的设计与传统课有以下不同:

一、目标的`着眼点不同。

这节课着眼于经历、体验、感受平均数的产生,理解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关注的是学习过程,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解题的策略,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呈现方式不同。

这节课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体验平均数产生的过程。在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然后再去用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三、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不同。

现在的课是让孩子在活动中“做数学”,给孩子提供大量的讨论合作、独立探索、实践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孩子们在“做中学”。

四、师生交往方式不同。

现在的课堂不只是师生互动,更有生生互动,老师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孩子的学习活动中去,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孩子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思维自由发展,不仅学会了知识,形成了能力,同时学会了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五、应用形式不同。

今天的教学注重结合生活实际,让孩子解决身边的、有趣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学得有味道,不枯燥。孩子们用平均数的知识成功地解决了这些实际问题,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这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之所在。

四年级求平均数教学反思 第3篇

数—广○片断;

——东省新课一、创设情境, 导入

学“平东 (1) 师莞校准备给同:秋天来了学们做秋天, 的学

均市校服 (男生是裤子与长袖与数华衬衫南学校需, 要知道做校服要用女生是连衣秋裙) ,

”教师多少布料? (设疑, 激发学生学片大嘉生的学习兴趣) 玛学校有上千人, 但一是个我同们

学—个同学的量工作量又

活太大。你能给校长出个什么好主意吗? (学生讨论, 断与学校

反江交流后汇报) 经过激烈的

思伟讨论为单位, , 分男生与女生最后—致认为以, 分班

高、中、矮三种情况各选三人求出平均身高后再求出

要用的布料。

经全班同学讨论, 总结了求平均身高的方法。

二、尝试探索, 解决问题

(1) 在生活中, 平均数的应用非常广泛。你能举—些应用平均数的例子吗? (学生争相回答, 情绪高涨、兴趣盎然)

(2) 师出示课本例题

师:这道题也是要求平均数, 你认为和上面的求平均数问题是不是—样的?如果不—样, 不一样在哪里? (组织小组讨论、然后反馈。) 设疑, 激疑, 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研究的欲望。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三、发散思维

1、出示两则招聘启事:

招聘—

本公司因扩大业务, 现招收副总经理1名和业务员2名, 公司平均工资2000元/月。请有意者前来面谈。

甲公司2002/11/18

招聘二

本公司因扩大业务, 现招收业务员若干名, 月薪1800元.请有意者前来面谈。

乙公司2002/11/18

问:如果你是应聘者, 你会选择哪家公司, 请说明理由。

2、出示甲公司人员及收入情况:

总经理1人4000元/月;副总经理1人3200元/月;业务员4人每人1200元/月。

问:它的平均工资有没有算错?从中, 你有什么感想?

3、如果你应聘成功进入甲公司, 在平均工资不变的情况下, 算—算, 你可以拿多少月薪?

学生七嘴八舌的又说开了……

体会与反思:

本课教学, 是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设计的, 它打破传统课堂死板、乏味的格局, 让学生在课堂中“演绎”世界, 让学生走进真实的世界之中, 去学习、探索、创新, 变传授式为探究式、活动式;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发展为中心;变直线式的教学环境为立体动态式教学环境;变点对点的课堂交流方式为多维互动、合作学习、交流学习;在课程改革上, 把人文的、科技的内容融为一体。从实施情况来看, 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趣盎然, 一改往日应用题教学的枯燥、抽象之面貌, 而是借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实际, 有效地理解求较复杂平均数应用题的步骤。

1.从生活实际出发, 让数学更贴近生活。

传统的应用题大多是纯文字的表达形式, 学生往往感到抽象枯燥、乏味。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出示例题、习题时, 应力求多样、活泼, 让学生多种感官一起参与, 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2.从生活实际出发, 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生活,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要让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 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本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这—理念, 例题从学生的生活中来,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拓展部分的习题更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 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运用掌握的知识去研究解决生活的其他数学问题, 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3.从生活实际出发, 创设民主氛围, 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求平均数》活动教学设计 第4篇

教学目的:

1.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2.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体会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渗透“移多补少”等数学思想。

课前准备:4个有刻度,同样大小的水杯,一个有刻度的大量杯和一个大杯子。

课前活动:

1.每人测量出自己的身高并记下来。

2.做好“跳绳”准备活动。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师将全班同学分成4组,每组选出3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

问:你们猜哪一组赢哪一组输?怎样比较?

2.如果学生认为比总数好,教师则可以先让学生跳绳,做好相应的记录,并用比总数的方法得出结论。

3.教师在4组中加入不相等的人数。

问: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怎样判断各组的输赢?引导学生找到用平均数比较的方法,并试着比一比各组的平均数,从而引出课题。

(在此过程中,教师一改昔日的室内教学,将学生带入操场,通过切身体验、思考,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切实感受“玩中学”“学中玩”的生活数学观。)

二、自主探索,研究新知

1.创设氛围,探讨策略

(1)每组准备4个带有刻度的杯子,杯中水的高度与书上相同。

(2)猜一猜:这四杯水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并说出理由。

(可以估计出具体的数字,也可以用手指示具体高度,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及能力。)

(3)小组讨论:如何才能将这四杯水平均分?

(4)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设想动手分一分。

(让学生经历移多补少的过程,丰富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

(5)研讨第三种方法,请同学们试着列出算式,归纳求平均数的方法。

①移多补少

②先算总数再平均分,教师据学生回答板书:(6+2+5+3)÷4=4(厘米)

问:你比较喜欢哪一种方法?哪些同学猜得比较准确?如果要你再一次猜一猜它们的平均数,哪些数你不会猜?为什么?

(在比较中学习,在选择中学习。使学生拓展思维空间,从而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求平均数的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三、回归生活,解决问题

1.指导同学们填写本组同学的身高数据,并计算出本组同学的平均身高。

(1)汇报各小组的平均身高。

(2)提问:全班平均身高最接近于哪个小组的平均身高?为什么?

(3)估测:全校、全市乃至全国小学四年级的平均身高。

(根据本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推测全校、全市以至全国四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有利于统计观念的培养。)

2.练习:课本第29页“做一做”,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四、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1.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遗憾?

2.你准备给自己布置什么样的家庭作业?

(关注学生的收获,更要关注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将布置作业的权力下放给学生,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四年级平均数教学反思 第5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思考、交流等教学过程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平均数的特征。

2、经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让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为了较好的凸显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在这节课中,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一、游戏和生活情境导入,初步感知平均数。

“教学中应当努力创设源于学生生活的现实情境。好的‘现实情境’应当是学生熟悉的、简明的、有利于引向数学实质的、真实或合理的。”开课伊始,我利用抓糖游戏小视频,“你有没有办法使我们3个人抓的糖果数一样多?”,一石激起千乘浪,孩子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对数学问题和数量关系的研究上来。从游戏到数学,从操场到课堂,从活动到思维,学生的心被老师牵住了。学生到白板上把多的糖果移给少的,从直观到抽象的方式,使学生初步建立起了平均数的概念。

二、利用电子白板实现“几何直观”和“数形结合”的思想,使学生感悟平均数的意义。

本节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从统计的角度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统计的意义,几何直观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在建立“平均数”的概念和意义时,我利用电子白板的自由拖动的功能使原来不相等的几个数通过移多补少变得同样多,以前的ppt课件是让学生想象完后,老师用ppt课件演示,而我是用电子白板让学生亲自移多补少,把学生的思维过程直观的展现在全体学生的面前,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除了移多补少得到平均数,还有先合并再平均分的方法,我利用电子白板几个队员的实际投篮个数合起来,然后再平均分成相应的份数,就得到了平均数,不仅使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算法,还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使枯燥的计算变成生动字符,便于学生理解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数”和“形”是教学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说“数无形时少直观,形无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数形分家万事休。”

三、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渗透情感和德育教育。

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知识。在我所选取的四个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所选的内容都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题材,如:第一题是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第二三题是对平均数的应用,第四题是对平均数的深化认识。这四道巩固练习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去学数学,用数学。此外,在平均水深110厘米深的河水中,小马身高130厘米下河游泳有没有危险?这个讨论中,即让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让学生受到了安全教育。这样的教学实现了数学教育的多重价值,使各学科起到了有效的整合作用。在读书、节约用水、爱心捐款的习题中渗透了德育教育。

总之,较好的体现了平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既尊重了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给他们以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又较好的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以及在统计学当中的重要的作用,使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四年级平均数教学反思 第6篇

备课时我一直纠结于下面两个问题:

一、定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合适?

《平均数》这一知识蕴含的内容不少,具体有:平均数的意义、计算方法、作用、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平均数的优缺点等等。

这么多的内容在一节课上实现显然是有困难的`。那么该如何划分课时呢?我依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个人的理解,把本课划分成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解决平均数的意义、计算方法、作用等三个知识点,第二课时解决其余的。

课后议课,同事们指出这样的容量安排稍微显少,建议再丰富一些。我也有同感,只是无论加入什么内容,我都感觉不能水到渠成、浑然一体。

二、如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降低理解的难度?

《平均数》有很多抽象难懂的语言,如:平均数可以表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对一组数据有很好的代表性;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等等。

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话的内涵?思前想后,我觉得“意会”不失为帮助学生理解的一种好方法。如:为了让学生感悟到“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这一含义,教学例1时,我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并不是每个学生收集的实际数量,而是“相当于”把4个学生收集的瓶子总数平均分成4份,从而让学生“意会”到平均数只是一个“虚拟”的数,并不真实存在。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 教学反思 第7篇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很广泛的,例如,跟学生息息相关的一项就是平均分问题。而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许多机会接触到数与计算,统计初步知识,应用问题等较为丰富的数学内容,已经具备了初步分析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与能力。因而在本学段的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主动参与中学会数学思考,在获取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解决数学问题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首先给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四(1)班有30人,数学月测试总分是2496,四(4)班有35人,数学月测试总分2687。问通过以上信息哪个班成绩好?为什么?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情境,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经历、感悟到了求平均数的重要性,在交流、合作中认识到了平均数的本质意义,这一点我深感欣慰,孩子们在自学的应用数学解决问题。比起以前单纯地教给孩子们解题方法,更让孩子们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

其次,这节课与以往教学平均数的呈现方式不同。在这节课上我注重了让孩子们在数学活动中学习,首先让孩子们产生对平均数的强烈需求,在经历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然后再去解决问题。

再次,关注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改提出:“数学要体现生活性”“学有用的数学”。本节课我在设计练习时设计了“小河游泳”: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10厘米,小明身高150厘米,他下河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使孩子们在讨论中加深了对“平均水深”的理解,从中体会到了应用数学知识要灵活。

本节课的遗憾:课堂上未能对每个学生举出的平均数实例进行探索、拓展应用,课结束时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时只是泛谈体会和收获。

学有价值的数学,培养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会更深入地投入,因为: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本节课的遗憾:课堂上未能对每个学生举出的平均数实例进行探索、拓展应用,课结束时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时只是泛谈体会和收获。

学有价值的数学,培养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会更深入地投入,因为: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其次,这节课与以往教学平均数的呈现方式不同。在这节课上我注重了让孩子们在数学活动中学习,首先让孩子们产生对平均数的强烈需求,在经历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然后再去解决问题。

再次,关注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改提出:“数学要体现生活性”“学有用的数学”。本节课我在设计练习时设计了“小河游泳”: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10厘米,小明身高150厘米,他下河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使孩子们在讨论中加深了对“平均水深”的理解,从中体会到了应用数学知识要灵活。

本节课的遗憾:课堂上未能对每个学生举出的平均数实例进行探索、拓展应用,课结束时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时只是泛谈体会和收获。

《读图,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第8篇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6、57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读条形统计图并根据图中的数据求平均数的过程

(2)能读懂条形统计图,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3)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在充分读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平均数的意义,会用多种方法求平均数

教学难点: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条形统计图学具板

教学过程:

1 谈话引入

教师出示福娃图片,师生互动交流有关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知识。从而相机引出围绕“绿色奥运,保护环境”开展的收集废旧电池的活动。

[教学设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奥运知识引入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

2 探究新知

2.1 细心读图 教师课件出示三(2)班第四组同学收集废旧电池统计图

教师:读一读上面的统计图,从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1)小组内交流。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交流。

(2)全班交流图中的信息。对于学生的正确回答,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如果在交流中学生提出有关“平均数”的信息,教师因势利导直接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教学设想: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学生在读图、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更为学生在读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求平均数

(1)提出问题

教师提出“平均每人收集多少枚?”鼓励学生小组内研究解答方法。活动之前,大屏幕出示活动提示,教师介绍学具板的使用方法,学生明确活动内容和要求之后再进行小组研究。(教师巡视,参与小组研究,相机指导)

[教学设想:教师提出求“平均数”的问题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教师只进行适当的引导,并且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指出不同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即可以列算式,也可以摆学具板,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2)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的解题方法主要有:第一种方法,就是用总数除以人数等于平均每人收集的数量。第二种方法就是移多补少。第三种方法就是找标准量。

[此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交流学生真正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3)议一议

教师提出问题:16枚是每人实际收集的数量吗?是什么?

然后再引导学生把平均数与每个人实际收集的数量相比较,发现什么?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设想:通过引导学生把算出来的“平均数”与实际收集的最多的、最少的比较,认识到平均数应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进一步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

3 实际运用

3.1 本班四名同学在学校组织的“奥运知识竞赛”活动中的答题情况统计图。

(1)读上面的统计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平均每人答对多少道题?学生先估计再计算。

(3)你还想提出哪些问题?

[教学设想:本练习结合学校开展的具体活动拟定,不仅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3.2 分小组统计每个人在这学期阅读与奥运会有关的课外书的情况,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并鼓励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解答。

[教学设想:这一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调查,用喜欢的方式进行统计,并能根据统计结果提问、解答,学生在统计的全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平均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3 小马过河的故事。教师配合课件讲解《新编小马过河》的故事:2008年到了,小马也要去北京参加奥运会,但是走着走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的平均深度是10分米,小马的身高是14分米,它能顺利过河吗?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并小结。

[教学设想:此练习是拓展性练习。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学得有些疲倦的时候,配合动画讲解故事,让学生用刚学过的知识去思考、分析、争论、交流,从而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拓展延伸

课下实践活动:分组统计每个人的身高情况,根据统计的结果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反思 第9篇

6月12日我执教三年级“平均数”第二课时。在教学时,我首先多媒体“丽丽分糖果”让学生觉得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来分比较方便。在新课时,让学生计算开心队和欢乐队的平均身高时,我让学生分成7个小组,让他们选择用哪种方法来计算。其中有6个小组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进行,在计算时,他们都觉得很困难,我提议他们可用另一种方法计算。只有一个小组用“总数÷份数﹦平均数”的方法计算,而且能正确地计算出来。我因此向学生说明:两种方法的特点,移多补少的方法只宜数据相差不大,而且份数不多。用“总数÷份数﹦平均数”的方法比较方便,计算结果也准确,这个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和以后的学习中也经常用到。

之后我出了两道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大部分学生都能运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计算,效果也很好。整个教学可能时间控制得不够好,使学生练习的机会少一些。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反思 第10篇

1、在备课方面,准备不够充分,备课太粗糙,一些预设过于简单甚至没有,比如在讨论王云投中的7个和平均成绩7时,没有作出预设,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没有作出精准而具有引导性的反应。课上题与题、话与话之间的过渡语准备不足,习题出现的有点突兀。

2、在上课方面,课堂气氛过于紧张,学生不够活跃,可能由于自身有些紧张,让部分学生过于拘束,气氛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讨论过程中,没有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讨论,蜻蜓点水般跳过了本节课的难点,致使有些同学不会用适当的语言去解释后边游泳池和平均寿命两道实际问题。这一段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说,去解释,当然,在这一方面,我的答案有些简单,没有更深入的去说,当学生说到平均数只是一个平均水平,仅此而已,还需要再补充:有些数比平均数高,有些数比平均数低。

另外,在比较投球比赛两个组哪个组的成绩好时,没有让学生充分去说透,在学生达成共识,没有争议时,还可以继续问,让生生之间互相争论,缓解课堂气氛。在学生发表个人见解时,不要给学生任何赞同或不赞同的意见,让生生互动。在讨论中得出答案。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反思 第11篇

牛老师讲的是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以记数游戏导入,在游戏环节不但台上的学生积极参与,听课老师也都积极记数,十位数只有两秒钟的显示时间,看谁记得多,并将记忆正确的个数标在旁边,顺理成章的导入新课。同学们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因此学习积极性比较高。牛老师仍以记数游戏的记录情况为例,给出两位同学三次的记数结果,让同学们思考“如果用一个数代表第一个孩子三次记数的.整体水平,用什么数比较合适?为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再让学生说出用哪个数可以代表第二个孩子三次记数的整体水平,并说出原因,牛老师不断地引导同学们思考和发言,让同学们真正感知“平均数”的内涵。

通过学生的不断叙述,学生深刻理解“平均数”代表的是整体水平,可以将一组数相加再除以这组数的个数求出平均数即“总数÷个数=平均数”;也可以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更直观,借助动画演示,让学生感知平均数既不可能是一组数中最大的数也不可能是最小的数的真正原因,学生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继续让学生猜想如果再玩一次,这四次的平均数与前三次的平均数相比会有什么变化,并思考“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展示讨论结果,牛老师借助动画演示,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变化情况,进而得出平均数的特点:“一个数变化,平均数就会发生变化,平均数很敏感,它与每一个数都有关系”。巩固练习环节,牛老师又结合生活实际,以体操比赛的规则为例,让学生明白为了防止平均数受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影响,往往计算平均分时会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再计算平均分,这样会比较公平,同时又让同学们知道平均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 第12篇

精心设计练习。大纲指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练习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习机会等。”我在课堂练习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外,还出示了“尝试题”,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边算边讨论,成功地解答尝试题后,教师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专项练习:1.基本训练。2.变式练习。3.游戏练习。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尝试思维情景,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 第13篇

(课尾)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假如请你给自身的这节课打分,你会给自身这节课打多少分?(满分100分。)

生1:我觉得我听得很认真,学懂了,可以打95分。

生2:老师,我没有举手要发言,我想只能打76分。

生3:我可以给自身88分。因为我在小组活动时表示的很好。

生4:我可以给84分,因为老师教的知识我听懂了,但是我发言不积极。

生5:我这节课表示一般,只能打85分。

(教师板书:95、76、88、84、85)

师:假如一节课获得85分算优秀,你们这节课能算优秀吗?

生(齐声):能算优秀课!

师:根据是什么?76分能行吗?

生:光看95分、76分都不行。我算了一下,这五个分数的平均数是(95+76+88+84+85)÷5=85.6(分),85.6分超越了85分,所以我们这节课是优秀课。

反思:

对学生而言,“给自身当评委”是少有的事。课堂上一般都是学生被老师评价,对于学生评价自身这种形式学生感到新奇、难得,因此特别珍惜这次为自身当评委的机会,注意力高度集中。评述过程使学生明白了如何联系生活实际深刻地感受平均数的意义,进一步巩固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体验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评价中教师听到了平时听不到的心声,尤其是学生敢于说自身的缺乏。

求平均数 教学反思 第14篇

求平均数,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平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部分:

一、情境导入。

根据教材选择的4名男生和5名女生进行套圈比赛的情景作为教学素材,观察条形统计图得出信息:4名男生套中28个,5名女生套中30个,由此,教师提出要解决的问题“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促使学生产生求平均数的心理需求。

二、探索新知。

学生由小组讨论得出:要分别求出男生、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以“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为例进行重点教学,可以用移多补少法和先求和,再求平均数的方法得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接着求得女生平均每人套中6个,这时进行比较,得出男生套得准一些。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学到了计算平均数的方法,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到平均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平均数比一组数据中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三、练习巩固。

1、想办法求出3个笔筒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支铅笔?学生可选择动手操作,可选择先求和、再求平均数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2、通过估测和计算3条带子的平均长度,既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特点,又巩固先求和、再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判断对错:继续让学生巩固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4、解决问题:巩固先求和再求平均数的方法。

四、全课总结。

1、首先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求平均数,说说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和平均数的特点。

2、进行拓展,读一读生活中的平均数——7句话,让学生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3、进行延伸,留给学生一道生活中关于平均数的思考题:评委给歌唱比赛选手打分的题目。

教学完这节课后,我进行了认真地反思,下面我主要从本节课的优点、存在问题和我的收获三方面来谈一谈对本节课的反思内容。

优点:

一、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不管是探索新知部分还是练习巩固部分,都为“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这一重、难点展开,力争每个教学内容都踩在教学目标的点上。

二、练习安排充分让学生参与,并加入判断题练习。练习1:笔筒操作题,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练习2:估算3条丝带的平均长度,注重学生动脑思考根据平均数的规律解决问题;练习3:判断对错,注重学生的动口说,让学生的学习外显于语言;练习4: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列式计算,注重学生的独立动手解题能力。总之,练习的设计充分让全体学生参与,使每一个学生对教学重难点都得到巩固、深化。

三、问题设计细化,引导自然到位。上这节课之前的每一天,教案都在不断修改,问题的设计都在不断改变、改进,总在思考,某一个问题到底怎样提出,学生会更明确,引导会更到位,对问题的揣摩细化到每一个词、每一个字。例:在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运用移多补少法求出男生套圈的平均数时,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用移多补少法,因为还没学,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可以用这种方法,再总结出移多补少法。那么这个问题到底该怎样引导提出呢?我反复揣摩、思考,最后对学生提出:我们怎样移动方块能一眼看出4名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呢?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知道要用移多补少法。确实,问题设计细化,能够使引导自然到位。

存在问题: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但不要急于求成。

本节课在教学“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时,经讨论、探究得出4名男生套圈的平均数是7,接着让学生讨论平均数“7”和每个男生套圈个数间的关系。学生说到:7是中间数、7比9小比6大。学生说到这里,其实已经把平均数在一组数据中的规律说的很清楚了,但作教师的却还不满足,总想让学生总结的和老师教案所预设的准确的数学语言一样,实际上,又喊了两个学生总结,也还是不能像老师所想像的一样能够准确运用难度较大的数学语言。其实这时,学生表达完正确的规律意思后,教师接着出示准确的数学语言规律,让学生大声读一读,教学效果就会很好,不应急于求成。因此,有难度的数学语言,对学生的培养一定要循序渐进。

二、在教学过程中没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以学生为本。

由于上课时使用的预案是多次修改后形成的,所以在上课时感到自己的思想不够灵动,不敢对教案擅自改动,一旦教学实际与原来的教学设计有出入,心中就有些紧张着急。

在进行练习2时,请学生估测三条丝带的范围,学生估测的数值不对,不符合平均数的规律。这时,教师就有些紧张,因为备课时根本没有想到学生对此题的估测会出现问题。其实,这时,教师正好可以借机再强调平均数在一组数据中的规律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估测,这样,既能起到强调难点的作用、又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解答此题,使难点迎刃而解。结果呢,教师因为教学实际和教学预案不一样,一着急,草草了事,这一环节就略显紧张和不踏实。

我的收获: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一定要循序渐进,学生对本节课的数学语言表达运用,教师也要有一定的预设,学生能说到什么程度,教师也要做到心中有数。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 第15篇

课一开始,我用学生熟悉的跳绳活动来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都参与体验、搜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并由此情境提出学生最关心的谁是“冠军队”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从中找出合理的评价方式,这样自然地引出课题,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探索新知时,媒体出示P42页例1的统计图,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看了这幅统计图,你获得了那些信息?你是怎么发现的?(反馈时推荐一位同学介绍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

小组汇报:教师把一根水平线移到数字11上,问:平均数会是这么多吗?教师继续把线往外移,移到数字12上,问:平均数会是这么多吗?把线继续往外移,移到数字14上,问:平均数会是这么多吗?把线继续往外移,移到数字15上,问:平均数会是这么多吗?这根线该移到哪个数字上最合适呢?谁能把我们这种移动的方法取一个名字呢?回答后再通过直观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使学生对平均数的含义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此环节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理解平均数含义的同时提高了能力。在认识平均数的意义——求平均数——应用平均数。然后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上一篇:蔡元培观后感下一篇:中国产业地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