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体系范文

2024-05-14

四大体系范文(精选7篇)

四大体系 第1篇

一是组织领导体系。成立由市长任组长, 科技局党组成员为副组长, 科技局全体人员为成员的如皋市科技工作委员会。健全完善科技创新专题会议调度会制度, 对科技创新工作定期进行研究推动, 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人大、市政协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科技工作, 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监督检查。

二是责任考核体系。制定出台《如皋市镇 (街道) 区党政领导及企业负责人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将科技投入、创新绩效、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等6项指标纳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考核结果在新闻媒体进行通报, 并作为工作奖惩和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三是投入支撑体系。研究出台了《如皋市鼓励企业科学发展暂行办法》、《如皋市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发展暂行规定》等政策办法。将园区、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名牌、商标等分属不同部门管理的创新要素纳入一个政策体系, 并搞好奖惩兑现。不断拓宽投资渠道, 增加科技投入, 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信贷作支撑、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投入体系。2013年, 预计该市科技“三项”经费投入近3000万元。企业自主科技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1.8%;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投入比例已占当年销售收入的9%以上。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用于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投入达到50亿元, 占销售收入的5%以上。同时, 市里专门设立自主创新奖、名优品牌奖、专利明星企业奖, 对表现突出的企业法人代表给予重奖, 充分调动企业抓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四大体系 第2篇

—— 管理体系:明确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管理形式、部门权责及相互关系。

核算体系:明确经营者的责权利关系,细化管理、划小核算单位,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

—— 考核体系:建立全面的、层级分明的、标准健全的考核评价系统。

—— 监督体系:专业的管理制度监控、财务监控和全面的工作稽核。

五大机制

集体决策的决策机制

—— 全员承担的风险机制

—— 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

—— 注重贡献的激励机制

—— 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

众权的四大体系和五大机制,使企业内部各要素、各 环节协调运转,灵敏反映和适应外部环境变化,通过有效进行经营管理,保证企业经营效益的最优化。

企业文化的竞争力

核心经营理念——“唯一”和“能持久的”竞争优势是来自于比竞争更快的革新。

众权精神——刚韧 无畏 探求 超越

众权标准——新思维快节奏优质量高效益 众权目标——众权世界 世界众权

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关键是企业制度的不断创新,而制度创新的核心是管理创新和经营创新,只有制度的不断创新才能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管理创新,通过创建既能适应本土文化和市场环境,又能和国际接轨,使企业实现持续、高速发展的经营管理体制与机制,构筑新型的企业管理平台,吸引和凝聚更多的国际化优秀人才,形成一个强大的优秀团队;同时,通过划小核算单位,细化管理等手段,使公司向自我管理、主动管理转变,从而全面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

四大体系 第3篇

网络空间治理从原先互联网治理所强调的专业性、技术性领域转向更广泛的政治、安全和经济领域, 政府和政府间组织在网络空间治理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在当前的国际社会中, 美国、欧盟、中国和俄罗斯, 日益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力量。基于网络空间的特殊战略性意义, 美国、欧盟、中国、俄罗斯这些国家和政府组织, 不约而同地不断把网络空间的治理提升到战略高度, 形成带有各自立场与主张的网络空间治理体系。这四大治理体系是基于网络空间这一主权延伸和公权集聚特殊领域形成的涵盖行为主体、治理主体、治理手段的互动体系。在治理角度、理念和框架方面, 美国、欧盟、中国、俄罗斯的网络空间治理体系有各自的着力点。由于政治主张、国际关系、利益诉求以及先发性优势的差异, 也使得这四大治理体系形成两种框架的博弈状态。本文对这四大治理体系的共性与差异进行分析, 试图寻求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在建构国际秩序方面的共识落脚点与战略对接点。

一、四大治理体系的共性与差异

综观当下, 网络发展已进入3.0时代。网络的行为主体主要包括:个人、机构和企业3种。网络治理的主体则包括:政府、行业协会 (内容、技术、行为) 、国际组织 (机构) 三个方面。具体治理的手段包括:协议 (例如IPV4/IPV6或者TCP/IP) 、法律、条例、规章以及标准 (技术) 。可以说, 行为主体、治理主体和治理手段的互动状态即为网络治理体系。

美国、欧盟、中国、俄罗斯虽然在先发性优势与战略格局博弈程度方面各有差异, 但在网络空间治理战略认同、运行主体、治理领域和框架方面仍然存在着共识与合作的基础。

(一) 网络空间概念起点———圈层性发展/功能概念共识

全球网络空间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构成, 即物理网络层、逻辑网络层以及网络人格层。网络人格层更加折射出关系属性的竞合体现, 包括个人层面、网络组织人格化和网络国家权益的人格化。可以说, 圈层性发展/功能概念, 是对技术性基础设施概念的升级, 是现代国际化网络格局与权力博弈的重要体现。

(二) 美国和欧盟治理体系的共性分析

美国和欧盟治理体系, 中国和俄罗斯治理体系之间各自存在着一定的共性特点。美国倡导互联网治理模式———以多利益攸关方为原则。美国以其技术先发性优势、资源配置优势、标准颁发优势、知识产权利益固化优势、非政府组织功能性治理优势、健全法律体系优势以及国际组织影响力优势, 缔造了多层次、均衡性、统摄性兼具的“多利益攸关方”网络治理体系。

国际互联网协会 (ISOC) 是领导国际互联网络的科技和经济发展并指导国际互联网络政策制定的非盈利、非政府性组织。它发布了“多利益攸关方原则”下的网络空间治理框架。值得注意的是, 其框架与美国的多利益攸关方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如出一辙。主要是以技术层、标准层、传输层、应用层、组织层和用户层构成, 不同程度地强调企业与产业的先导优势和自治性约定, 虽然兼顾了一些公共服务与政府机构环节, 但是整体上通过非政府行为主体方式进行治理。而美国也恰恰通过这种方式, 实施功能性、隐蔽性国家治理模式。

欧盟体系虽然一定程度上赞同非政府行为主体的治理方式, 但是不同层面表达打破美国网络空间治理垄断地位的主张, 欧洲实行“差异化‘多利益攸关方’”治理模式, 通过维护私权为突破口, 以加强跨国性网络服务企业合作与治理为途径, 从而实现数据安全乃至数据主权的终极目标。

(三) 中国和俄罗斯治理体系的共性分析

中国作为后发性互联网发展大国, 由于受到已有信息发达国家治理壁垒的影响, 以政府间组织多边协商为契机, 以达成网络空间共识为目标, 以区域性和联合国区隔层面形成网络空间治理模型。虽然我国技术、标准、知识产权、非政府组织以及区域性国际组织影响力在不断提升, 但仍需要打造原发性、均衡性治理体系格局。

俄罗斯作为金砖国家之一, 具有较高的战略布局能力和技术标准控制优势, 并以此试图打造高保护强度的网络空间法律治理体系, 其通过技术自主性优势, 配套强准入管控规制和高网络空间战略规格予以实施, 并希望这一网络治理体系, 可以发挥较大的区域示范性和影响力。俄罗斯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强调平等、自由, 提倡更进一步发挥政府作用, 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网络空间的治理体系不谋而合。

中国和俄罗斯从地缘政治、国际格局和网络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 形成了信息空间格局的共建共识, 强调网络主权的原则, 提倡政府和政府间主导的多边利益协调机制。2016年6月, 中俄发布关于协作推进信息网络空间发展的联合声明, 达成七项共识, 贯穿个人权益、经济、科技、网络安全与反恐合作以及国家主权理念原则。[1]

(四) 差异

很显然, 四大治理体系, 呈现出两大阵营特点, 其差异主要集中在“网络空间”的定位、治理与协商框架差异, 以及显隐性手段选取的角度。[2]美国缔造了多层次、均衡性、统摄性兼具的“多利益攸关方”网络治理体系。它将这种治理理念通过技术标准化方式、国际性非营利组织框架挪移等方式, 在无形中扩大了其治理体系的影响力和深远性。美国等发达国家希望以技术自治、标准自治、企业自治、国际组织协调等方式推行其功能性、隐性治理体系。虽然不能完全排除政府管理的作用, 但从权限配比、组织成员所属国来源等方式, 限制其他国家以政府组织为代表、追求显性治理的平等权力。[3]

二、网络空间治理博弈的三个阶段

网络空间治理博弈的阶段划分, 实际上与世界范围内互联网发展以及其发挥作用的范围呈现出相似的发展曲线。

第一, 互联网治理阶段, 在这一阶段, 主要的治理共识框架依托于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互联网治理, 更多地被定义为商业范畴的技术标准的博弈。先发优势国家美国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第二, 网络空间属性趋近政治权力与主权的博弈, 该阶段力量博弈主要体现在美英主导的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大会和中俄基于联合国框架的治理框架的角逐。

第三, 联合国协商框架博弈和自发性世界互联网大会寻求共识阶段。[4]

三、治理手段博弈的聚焦点

(一) 技术的不平等性与不可靠性

1. 万维网结构不均衡

万维网结构不均衡主要体现在网络技术层面的不平等性和强势应用层隐性控制力差异与安全威胁性。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曾论述网络发展的基本框架, 1998年计算出网络的“直径”“十九度间隔”。通过搜索引擎抓取过程中, 万维网的拓扑结构存在着高度不均衡现象, 网络连接和应用层面存在优先情节和凝聚特征。[5]

2. 搜索引擎、社交工具等应用存在被操控的风险

无论是中心节点、超级链接的存在, 还是向前过滤算法机制、社交工具的情绪感染, 都存在着被操控的风险。Robert Epstein通过多次实验证实, 存在搜索引擎操纵现象, 并发现谷歌在搜索方面的绝对统治情况。绝大多数国家, 90%以上在线搜索通过谷歌执行。通过计算得出, 谷歌能在不被人察觉的情况下操纵全球25%的国家大选。[6]

3. 技术标准的壁垒性和大型跨国互联网公司的市场强势

全球互联网博弈过程中, 技术标准和协议壁垒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信息发达国家可利用芯片优势、操作系统优势、软件开发优势和硬件覆盖面优势等, 通过更多的后门技术进行跨国数据搜集。这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数据主权威胁和数据私权的侵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在已有互联网标准格局劣势的情况下, 我国开始在标准层面追赶, 开发3G国标, 又在硬件设备上创建国有品牌优势。但在知识产权和专利权博弈过程中, 确实占据较为劣势的地位。另外, 大型跨国互联网公司通过强劲的市场渗透力和影响力, 实现全球化发展战略, 其资本优势、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在网络治理中不断聚拢寡头型优势。因此, 以大型跨国互联网公司作为显性网络空间治理主体, 通过标准和协议领域实现网络自治, 极有利于其背后所属的发达主权国家进行以企业为先导和中介的隐蔽性网络治理战略目标。

(二) 国际组织利益博弈

国际组织是目前世界网络治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国际非营利组织一定程度上成为全球网络治理体系的协商平台和现行的重要功能实施平台。但由于信息发达国家的影响与渗透, 一些国际组织成为其推广全球化网络治理体系理念的重要载体, 这也使得当下网络治理层面国际组织存在着利益博弈。安德鲁·查德威克曾论述过互联网领域以往依靠电信管理模式的机制正在日益受到威胁。电信管理模式的机制基础是国家间采用的相对简单的技术协定。然而, 随着电信基础设施所有制属性的不断私有化, 以及ICT产业融合现象的加剧, 必然需要更加综合性的治理模式。[7]

在网络空间治理博弈过程中, 曾经出现信息社会世界峰会 (WSIS) 功能弱化的情况, 随着针对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 (ICANN) 等管理权的争议, 美英等国又通过国际互联网协会 (ISOC) 和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大会等形式传递其治理理念。而巴西等国则召开全球互联网治理论坛 (GIF) 分庭抗礼。中国也于2014年开始召开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中俄等国希望回归到联合国框架下的政府间组织国际电信联盟 (ITU) 并通过WSIS组合推进新型多边网络治理理念。[8]

四、网络治理战略存在共识基础

(一) 网络主权具有战略性地位———战略认同共识

在网络治理体系构建过程中, 虽然四大体系各有差异, 但各国在制定法律体系和国家层面战略时都体现了网络主权的战略性这一点。因此, 网络主权的重要性认同具有治理体系的战略认同的共识基础。

(二) 网络治理体系需要多方主体参与, 但权力比例和发挥方式需协调———运行主体共识

无论是美国、俄罗斯、中国还是欧盟, 都认识到网络治理层次的多元性、涉及链条的复杂性, 都希望个人、专家、研究机构、企业、国际组织和政府整合构建网络治理体系。在这一点上, 存在着体系运行主体的共识基础。只不过, 如何参与、如何协调、政府间组织功能大小需要进一步协商。

(三) 围绕用户隐私、数据安全和网络反恐等议题具有公私合作、政府间合作基础———治理领域共识

近几年来对于网络空间安全问题, 各国普遍认识到了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在涉及用户隐私、数据安全和网络反恐议题方面, 不同政府要求与相关服务企业建立权益关系, 并通过不同形式、机构、会议展开政府间合作框架的商讨, 可以说, 在这一点上, 各国之间存在着共同的治理领域共识。

(四) 全球网络安全指数 (GCI) 框架下的合作基础———治理框架共识

ITU曾与ABI研究公司建立了一个全球网络安全指数 (GCI) , 旨在捕捉每个国家承诺和防范网络安全方面的能力, 而不是评估其详细功能或可能存在的漏洞。表1详细描述了GCI涵盖的五个领域的指数框架。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全球网络安全指数 (GCI) 涉及法律措施、技术措施、组织措施、能力构建和合作领域。

ITU a nd ABI Research报告 (2015) 显示, 2014年全球网络安全GCI平均指数为0.28。根据规划的2020年提升40%的目标, 到2020年全球网络安全GCI平均指数应提高到0.39。不同的指标组间的最高水平的排名是相关法律措施, 平均为0.50。

在2014年全球网络安全指数水平等级的区域图中, 用蓝色标记全球网络安全指数水平等级较高区域, 用橙色标记全球网络安全指数水平较低区域。其中, 北美国家网络安全防范水平最高, 大多数其他发达国家具有相对较高的防范水平, 但在许多发展中国家, 其网络安全防范水平较低, 特别是在非洲, 网络安全防范水平较低。按照国家来测算, 美国的网络安全指数GCI评级最高为0.824, 其次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GCI评级为0.794, 马来西亚和阿曼GCI评级为0.765。其他9个评级高于0.7的国家是新西兰、挪威、巴西、爱沙尼亚、德国、印度、日本、韩国、英国。而在天平的另一端, 索引中包含的9个国家GCI为0, 另有42个国家评级低于0.1。全球网络安全指数排名最高的国家, 同样在信息通信技术ICT发展指数排名中排名也相应靠前。[9]

五、结语

美国凭借其多种优势, 缔造了“多利益攸关方”网络治理体系。欧盟的网络空间治理体系, 是差别化的“多利益攸关方”治理模式, 并不主张建立由政府主导的网络空间治理方式, 而是松散的、自上而下的治理体系。中国采用的是互联网多边治理体系, 中国的网络空间治理准则, 呈现出区域性协同向国际性拓展的道路。俄罗斯采取了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 强调政府在网络空间中的主导作用, 核心在于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 正确发挥政府的干预作用。

虽然四大治理体系存在着道路与理念的差异, 但仍可以在战略认同、运行主体、治理领域和治理框架方面存在合作的基础, 希望在未来能够以联合国为框架主体, 构建更多有效沟通与协作机制的平台。

摘要:美国、欧盟、中国、俄罗斯不同国家和政府间组织, 不断地把对网络空间的治理提升到战略高度, 形成了美国、中国、俄罗斯、欧盟四大治理体系, 虽然这四大治理体系在治理路径与理念方面存在差异, 其实质反映了先发性优势和国际影响力的博弈状态, 但在网络空间治理的战略性地位认同、运行主体、治理领域和框架方面存在着共识与合作的基础。

关键词:网络空间,美国、欧盟、中国、俄罗斯治理体系,圈层,多利益攸关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俄罗斯联邦总统关于协作推进信息网络空间发展的联合声明[EB/OL].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6-06/26/c_135466694.htm

[2]虞爽.应对网络空间的国家安全挑战---一场虚拟与现实交织的博弈[J].世界知识, 2016 (6) :14-24.

[3]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M].任孟山,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10:278.

[4]鲁传颖.网络空间治理的力量博弈、理念演变与中国战略[J].国际展望, 2016 (1) :117-159.

[5]艾伯特, 拉斯洛·巴拉巴西.链接---网络新科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6]Robert Epstein.Sync Mind|互联网和搜索引擎给你了信息, 却控制了你的思维[EB/OL].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 A3MzI4Mjgz Mw==&mid=2650715104&idx=1&sn=ff03263ec82f088b6fa183251ed2670c&scene=23&srcid=0701t0Oa Xp7apj5b29ri ZVre#rd.

[7]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M].任孟山,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10:282.

[8]支振锋.网络主权植根于现代法理[EB/OL].http://news.gmw.cn/2015-12/17/content_18127395.htm

医疗卫生“四大帮扶体系” 第4篇

陕西省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医疗卫生帮扶体系建设提升健康扶贫工作水平的指导意见》,提出从2017到2020年,通过医院对口帮扶、大病救治帮扶、服务保障帮扶、精准结对帮扶“四大帮扶体系”的建设,全面帮扶96个有脱贫攻坚任务县的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重点帮扶11个深度贫困县、500个深度贫困村。

2016年底,陕西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8.3万户228.7万人,其中因病致贫20.2万户,患病人数77.8万人。陕西省帮扶方式包括医院帮扶、公共卫生计生机构帮扶、管理人员帮扶、医务人员帮扶等。帮扶内容包括加强医院对口帮扶体系建设,激发健康扶贫活力;加强大病救治帮扶体系建设,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加强服务保障帮扶体系建设,增强健康扶贫发展后劲;加强精准结对帮扶体系建设,提高贫困群众满意度。

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协调组织签订帮扶协议,根据功能定位和发展实际,向县级医院派驻1名院长或者副院长,至少5名医务人员组成的团队(中医医院可派驻3名)驻点帮扶,帮助开展日常诊疗服务,建立临床诊疗科目,加强近三年外转率排名前5-10位的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提升内科、外科、部分危急重症等诊疗能力。

四大体系 第5篇

模式1:免(低)学费-高资助。实行这一模式的有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等北欧国家。这些国家拥有先进的税收制度,学生除了不需要缴纳学费之外还可获得优厚的资助。但是在过去的几年里,丹麦和瑞典决定向国际留学生收取学费,以保证当地高校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

模式2:高学费-高资助。实行这一模式的国家分别为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新西兰、英国、美国等。学费昂贵必然会影响到高等教育入学率,但因为有完整且优厚的学生资助体系,这些国家高等教育入学率远超出经合组织成员国及众多“低学费”国家的平均水平。在该组国家中,企业界(私人企业或非盈利组织)的资助是高等教育主要经济来源。

模式3:高学费-低资助。实行这一模式的国家为智利、日本、韩国等。这些国家的学生不仅要缴纳高额的学费(高于4500美元,约合2.8万元人民币),获得的资助金额也远远少于模式1和模式2国家的平均水平。该模式给学生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因而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入学率普遍低于经合组织成员国平均水平。

模式4:低学费-低资助。实行该模式的国家包括上述国家之外的所有欧洲国家:奥地利、比利时、捷克、法国、爱尔兰、意大利、波兰、葡萄牙、瑞士、西班牙、墨西哥等。该组国家公立高校生均学费不超过1300美元(约合8046元人民币),同时,这些国家中只有不足40%的学生可以获得政府资助。因资助率较低,政府往往更倾向于资助一些特殊学生。

四大体系 第6篇

一、创新基地创新人才培养四大原则构建模式

根据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的总体要求,创新基地以“整合构建、支持服务、考核评估、激励引导”为原则,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目标,通过四大原则构建及其功能的实现,加强了创新团队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

(一)整合构建

整合构建就是为了有效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以创新基地为依托,采用“构建平台+构建团队”的整合建设模式。创新团队的驱动方式及团队类型由创新团队所有成员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其中:团队类型可分为基础研究类、应用研究类、开发研究类等;驱动方式可分为平台驱动型(依托“985”工程、“211”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等构建)、导师驱动型(以导师研究方向、研究生毕业论文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构建)、兴趣驱动型(根据研究生研究兴趣构建)等。目前,基于研究生创新团队管理系统平台已构建创新团队基础研究类59个,应用研究类61个,开发研究类22个;其中平台驱动型57个,导师驱动型27个,兴趣驱动型58个。在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工作基础上,不断吸纳新成员加入,保持创新团队结构与梯度的合理性和研究的可持续性,并根据实际需要邀请相关学科专家担任创新团队辅导老师。

(二)支持服务

支持服务工作即指以“创新基地”为基础服务平台,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参与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机会和岗位,通过各项活动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持与服务,在实践中不断开启研究生创新思维,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开展的各项服务支持工作有:(1)以学科建设为导向,对创新团队学术论文的发表和国家专利的申报提供帮助,并为创新团队提供学术论文和研究资料的汉译英、英译汉、汉译日、日译汉等专项服务;(2)以“名家会客厅”等为主要载体,对创新团队的科技创新过程及自发组织的学术沙龙等学术活动提供场地设备、宣传策划、主持组织等相关支持服务;(3)以“科慧杯大赛”为主要形式、“企业零距离”为实践渠道等对市场化前景可观的创新团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提供帮助,搭建校企合作平台;(4)以“创新与实践”月报为依托,开展创新团队的评优活动,对优秀的创新团队进行宣传和推广,并对优秀创新团队的在研项目进行重点资助和滚动支持。

(三)考核评估

考核评估工作是对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检测的过程,采用状态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研究生创新团队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托,对所有注册的创新团队进行考核评估,以期进一步加强对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其具体实施内容包括:创新基金项目的完成情况、校企合作项目的孵化情况、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国家专利的申报情况、学术活动的开展情况等,并根据考核评估的结果对优秀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团队进行实时奖励,考核评估的过程尽量减少对创新团队研究过程的干扰。

(四)激励引导

以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为支撑,确保研究生创新活动积极开展,有效的激励措施也是非常必要的[2]。激励引导工作是根据研究生创新团队的发展阶段和活跃程度、团队建设的成效和水平、创新团队的发展潜力,采用前期引导与后期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对所有创新团队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激励,从而加强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和方向引导。为此,创新中心专门开设创新奖学金、创新奖教金等对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创新团队及时进行奖励,在2007—2008年度创新团队科研成果中已获得创新奖学金有18人,创新奖教金的有11人,并经常性邀请各学科权威专家对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过程进行引导。

二、创新基地创新人才培养三大基础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在创新基地发展过程中,逐步完成了基础服务支撑体系、组织建设支撑服务体系和制度建设支撑服务体系等三大基础体系建设。三大基础服务体系是创新人才培养得以实现的基础支撑,是创新基地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需求的基本条件和有利保障。

(一)基础服务支撑体系建设

基础服务支撑体系主要功能是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基础研究平台,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条件保障。在整合重组原有资源条件基础上,学校“211工程”投资建设了多学科全方位宽领域专用开放实验室,并在有条件开放的前提下通过ARM实验室、ANSYS实验室、DSP实验室、虚拟实验室、CAI实验室、MEMS实验室、DCC实验室、VxWorks实验室、多媒体综合实验室等九大实验室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平台,结合我校学科特色,建设若干主题实验室,有组织地开展特色主题实验活动,并在实验过程中提高创新技能、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实践能力;同时重庆大学采用跨学校、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构建创新团队,在自主研发的创新团队管理系统与创新基金管理系统等两大基础服务系统上进一步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构建创新团队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人才管理队伍建设水平;并通过创新基金管理体系建设加强激励措施推动科研成果,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力度。

(二)组织建设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创新基地是一种全新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因而在管理和运行中也对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组织建设支撑服务体系是指为了实现创新基地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建设目标而组建的负责基地日常运行和管理的组织结构服务体系,也是创新基地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因此,建成的“创新基地“管理采用全员聘用、零编制的全面创新管理模式,在研究生院的直接建设下,由少量指导教师和大量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助管进行管理。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能够真正地实现研究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并且管理人员全为在校研究生、科研创新人员和管理团队人员以及创新团队人员,交流起来十分方便,相互之间彼此了解,有利于促进创新实践基地管理和运作。在组织机构设置方面,在研究生院(即领导委员会和工作组)的直接领导下,目前主要在常务部下设创新实验室、创新中心、项目部、学术部和宣传部等,分别负责试验设备管理和维护、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管理、项目发展服务推广、学术活动、宣传策划等工作。这些工作全部由研究生创新团队自主运作和管理,结合研究生创新与实践系列活动的开展,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并适合研究生创新团队培育工作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组织管理体系。

(三)制度建设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作为一个组织本身就需要制度的支撑,夸美纽斯早在17世纪就强调制度对于工作的意义,并指出制度是一切工作的“灵魂”,“哪里制度稳定,那里便一切稳定;哪里制度动摇,那里便一切动摇”[3]。对于一个有效的组织来说,制度是基础,是开展一切工作的行为规范和指导原则。因此,制度建设支撑体系是指为了保证研究生创新基地正常运行和实现其有效管理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规章制度和原则,是实现对研究生创新人才培育功能的有力保证。先进的科学制度体系将从条件上保证其正常高效运行和人才培养的实现。经过不断地探索研究,由学生在自主研制、自主实践过程中现已建成了一整套科学先进的规章制度体系,主要内容包括《优秀创新奖学金及奖教金工作的决定》、《AB管理角度制》、《档案及设备管理制度》、《创新实践基地工作手册》、《创新基金管理办法》、《“科惠杯”重庆市研究生创新实践大赛管理办法》、《实验管理规定》、《创新实验室开放制度》等。

构建创新团队,培养创新人才,在创新团队建设过程中,同时兼顾创新团队的成长性和创新氛围的和谐性,全面增强研究生创新思维与创新技能;提高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团队合作意识和人文综合素质,重点关注研究生的原始创新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打造一批高水平的研究生创新团队,培养高层次研究生创新人才,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推动科技创新成果,造化人类,服务社会。

摘要:本文以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为依托,借助教育部大力推行“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之机,探讨了高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四大原则构建模式及三大基础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关键词:创新人才,创新团队建设,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方祯云,龚桢梽.在创新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

[2]方祯云等.建设研究生创新中心打造研究生创新团队[J].中国高等教育,2005,(9).

四大体系 第7篇

大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 理应品质优秀、能力突出, 起到模范作用。

首先, 大学生党员要有服务意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生学成毕业, 最终都要成为一名职业人, 只有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贡献才干, 方可实现自我价值。大学生党员在校期间就要服务于同学, 服务于班级, 服务于学校, 在服务中历练自己, 增长才干。

其次, 大学生党员要有责任担当, 能够体现一股正气。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 要敢于同不良风气作斗争。比如, 学生宿舍有安全隐患的时候, 能及时报告;遇到同学之间有矛盾纠纷的时候, 能力所能及地化解;看到同学违规违纪的现象能及时制止, 而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第三, 大学生党员一定要有大局观念。学校在发展过程中, 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推行某些政策的过程中, 可能有损部分学生的现有利益, 大学生党员应该分析事情原委, 与同学们做好沟通, 克服暂时的困难, 推动事态顺利发展, 而不是从中起哄, 站在学校或老师的对立面, 导致事态恶化。

第四, 大学生党员务必有学习力, 在广大同学中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事实上,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就是一个学习型政党, 它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不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大学生党员要加强学习, 勇于创新, 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学术氛围, 以自身过硬的素质和优秀品质在同学们当中起到示范作用。

二、当前大学生党员存在若干问题

第一, 服务意识淡薄, 缺乏奉献精神。一些大学生党员比较关心自己的发展提高, 不愿意做群众工作, 不乐意为他人服务, 很多时候服务宗旨观念较弱, 怕吃亏, 碰到问题能躲则躲, 怀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

第二, 责任感不强, 缺乏担当。部分大学生党员还没有完成角色转换, 自身立场还不是很坚定, 怕得罪同学, 不敢理直气壮地开展工作。还有部分大学生党员对不良习气和违纪违规行为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 缺乏责任感。

第三, 自身能力不突出, 对自己要求也不甚严格, 处事魄力不够。少数大学生党员因性格等多方面原因, 不善于与人沟通, 号召力和影响力不强, 威信不高, 处事缺乏魄力。还有些大学生党员对自身要求较低, 凡事只求过得去, 消极应付、无所作为。

第四, 言行不统一, 说得多做得少, 能说不愿做。多数大学生党员能说会道, 谈起理论滔滔不绝, 在提交的思想汇报中, 信誓旦旦的表态随处可见, 一旦落实在具体行动中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综上四点, 看似都是大学生党员自身的问题, 实则是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环节的缺位, “重发展轻培养”“重发展轻教育”的问题比较突出, 尤其是缺乏实践教育平台。

三、增强大学生党员实践体验教育

新时期党中央对党员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在严格执行党员发展规范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党员发展质量, 切实增强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养, 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必须致力于构建大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的实践机制。 (1) 通过具体的实践项目, 让大学生党员从中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将书面的思想汇报转化为实际行动, 体验知行统一, 砥砺品质, 锤炼党性,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的阶段, 提出了一些实践项目, 规定一定的周期, 让某一学生群体通过实践活动的检验, 考察达标者转入下一项目考核环节, 只有完成了四大项目的历练后, 方可从一名普通学生发展成为一名大学生党员。

1. 通过学工助理协助工程孕育学生的服务意识

大一新生刚入学, 接受了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后, 部分学生向辅导员提交入党申请书, 支部开展选苗, 经过班级团支部推优确定一批积极分子。当这部分大一学生参加党训班结业后, 根据他们课余时间的安排, 要求在辅导员办公室值班, 协助辅导员处理一些日常事务。比如, 收发文件、组织会议、整理资料等等。此外, 还经常组织理论学习活动并结合工作实际交流心得体会, 刚开始, 学生不理解, 有抵触, 觉得都是一些简单的事情, 没有什么意义。但当学生把一些简单的事情能做好、做得有品质, 做到服务对象都满意, 那么这个学生一定要思考相关问题, 从中孕育服务意识。

2. 通过公寓安全巡查工程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

安全稳定工作事关学校的发展, 也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第六部分明确指出: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 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 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 促进和谐的作用。 (2) 我们通过大二年级学生党支部承担公寓安全巡查工程以来, 支部全体大学生党员每周四下午对全系所有学生寝室进行安全巡查, 及时发现问题, 防患于未然, 公寓各类安全事故明显减少甚至杜绝。学生党员在参与巡查实践中, 既服务了其他同学, 培养了责任和担当, 同时也让他们换位感受到了老师工作的不易。这种实践体验比说千道万来得更有实效。

3. 通过学生朋辈辅导工程强化学生的大局观念

大三年级的学生党员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处事能力, 就个体而言, 不论是学业成绩、还是工作能力, 应该是比较优秀的, 但团队协作往往不太好, 需要强化他们的大局观念。

每年9月, 一批新生入学, 为了帮助新生完成角色转换, 通过朋辈交流开展适应性教育, 协助辅导员开展军训等工作, 全体大学生党员担任辅导员助理, 陪伴新生度过大一学年。这一年通常是学生党员的预备考察期, 绝大部分学生党员对待这项工作不敢怠慢。这是他们第一次以独立的身份开展工作, 难免会碰到很多问题, 比如新生生活、学习等方方面面的琐事, 如何做好辅导员与新生之间的桥梁, 甚至如何平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学校的规范化管理之间的关系, 有些可能还是他们当初觉得理所当然但今天看来觉得可笑的问题。就是这种设身处地的感受, 让大学生党员从中体会到了大局观念, 正是在这种朋辈交流的过程中, 实现了助人和自助, 实现了成长和进步。

4. 通过风尚引领示范工程展示学生的综合能力

风尚引领示范工程既是对学生党员大学期间的整体要求, 也是学生党员最终展示的需要。一方面要求全体学生党员在校期间按照最高标准完成各项活动, 如坚持参加“三早”活动, 认真上课, 不得无故缺席。另一方面, 经过大学几年的培养历练, 学生本人也需要进行检验和展示。项目实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平台, 大学生党员在实践的细节处理中学会周全的思考, 在实践的具体展开中学会自己动手, 在对抗挫折和失败中锻炼思想品格 (3) 。他们严格要求自己, 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都起到示范作用, 极大地推动了常规工作的开展, 他们自身的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提高。到毕业的时候, 有一批学生党员在企业成为骨干, 不少学生党员考上硕士研究生, 有的走进军营, 还有一些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基层就业项目, 在农村、到西部建功立业。他们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和直观的收效展示了综合能力, 也引领了校园风尚, 给学弟学妹们传递了正能量。

即便离开了校园, 走上社会, 遍布在各个区域、各行各业, 他们身上散发着共产党人的品格, 品行优秀, 能力突出, 行为模范。他们就如一面旗帜带动更多的人朝梦想迈进。

围绕大学生党员的基本素养, 通过若干项目推动了大学生党员的实践体验教育,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从入党积极分子到正式党员的实践教育体系雏形已现。当然, 目前的实践教育内容主要都集中在思想政策层面, 形式过于单一, 工作效果有折扣。要想让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体系真正发挥作用, 需要全方位、多渠道的拓展工作形式, 尤其是将专业实践活动引入到教育体系中来, 既提高政治素养, 又能巩固专业知识, 提高学生的服务能力, 以符合大学生实际需要且乐于接受的形式开展工作, 将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体系推向新的台阶。

注释

11金福尧.大学生党员作用发挥的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 (3) .

22冯飞芸.大学生党建工作载体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 (6)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四大体系】相关文章:

世界四大音乐教育体系07-07

四大教育06-21

四大法宝范文05-19

传统四大媒体论文05-14

股市的四大特点06-25

中国四大名楼论文07-12

网络四大名著05-30

我国的四大盆地06-21

高校的四大功能07-12

四大新亮点范文05-24

上一篇:初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下一篇:外语素养论文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