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游戏化

2024-07-02

幼儿教育游戏化(精选12篇)

幼儿教育游戏化 第1篇

教师对幼儿活动水平要有敏锐观察力,具有善于捕捉教育契机的能力,具有灵活的教育活动组织应变能力,具有带领幼儿活动走向价值化的引导能力等。如我园实施的表演课程,幼儿通过自主表演游戏,学会与同伴合作设计广告词,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策划宣传、道具制作等,在此过程中,幼儿的交往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均得到提升。可见,游戏中的教学非常具有可行性,能为幼儿将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要重视游戏精神在教师教学思想意识中的渗透,将游戏归还给孩子,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幼儿游戏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幼儿自发游戏

虽然幼儿园的游戏多半是教师组织的,但陶行知非常重视儿童自发自动的游戏。他认为儿童在自发自动的游戏里有自己的目的、计划。家庭里,很多父母不了解它的价值,在孩子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差遣做其他的事,令其中止游戏。如果自发自动的游戏常常受到阻止和打断,对孩子以后生活和做事会产生有头无尾的影响。儿童自发自动的游戏不仅在家里有,在幼儿园户外自由活动的时候也随处可见。这时候教师千万不要随意打断,应当因势利导,帮助儿童根据游戏目的贯彻到底,这对儿童将来做事一定有成功的影响。此外,教师在教室里应当尽量使儿童自发自动地做游戏,自己定目标,自己计划机会,这对他们将来人生有重要影响。自发自动游戏(即当今的自由游戏)对儿童最大的价值在于养成全神贯注的习惯,使行为与精神达到统一,有利于儿童健康心理和完整人格形成。从古至今,伟大的作品虽然时隔千百年,却仍能扣动人心,产生共鸣,这是文学家与艺术家全神贯注的结果。当儿童专心致志某一游戏时,如用沙土或积木堆砌一个物体,无知的成人往往加以呼唤或差遣,使他们一贯的精神随之停顿,陶行知疾呼“这实在是可惜之至。”

二、关注幼儿游戏规则

“每一种游戏都有一定的规则”,这是游戏之所以成为游戏的最基本条件。这个规则,也可以说是大家的公议,既然大家可以共同议论决定,那么游戏规则就是可以改变的。如玩“滑滑梯”游戏,教师让小朋友自己想出大家都能玩的办法,经过大家共同商议,最后决定“大家排队”,老师还把这个决议写在木板上钉在滑梯旁,当做大家共同制定的办法。在制定游戏规则的过程中,孩子不仅学到自己立法自己遵守,还懂得尊重自己的意见也尊重别人的意见。所以,老师要尽量让孩子们自己学着制定游戏规则,并遵守。

三、教师与幼儿游戏需达到精神同化的地步

做游戏的人不仅指儿童,还指跟儿童一起游戏的老师。如教师和儿童一起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教师当猫,儿童当老鼠,在玩得正高兴时,教师会忘了自己,变成真正的猫,这就是在游戏中沉入忘我境界,在游戏世界里陶醉自己,达到精神与游戏的同化。教师在游戏中如果能做到精神同化,这种人格暗示会深深影响儿童的精神。如果教师自己不专心,那么也看不出儿童不专心。“其身正,不令而行”,这就是人格陶冶的力量,精神同化所起的人格暗示作用也是同样的道理。那么教师该怎样做才能与儿童游戏时达到精神同化?陶行知认为“教师教游戏的时候,应当在‘做’上教,儿童在‘做’上学。教师站在旁边教他们怎样做,不如自己兴高采烈地和他们一起做。不仅使儿童学起来容易,并且兴趣格外浓厚”。儿童怎样做游戏,就怎样学,儿童怎样学游戏,教师就怎样教,并且教师要参与游戏,与儿童互动。“做学教合一”是达到精神同化的必经之路。

四、工作就是游戏,游戏就是工作

陶行知基于对我国不同时代幼儿园手工的研究,批判他人的观点,提出自己对儿童工作和游戏的看法。我国还停留在封建阶段时,幼儿上学是企图成为独占知识的士大夫阶层,以求高贵身份,至于生产劳动,那是工农阶级的事情,所以那时候的幼儿园是没有手工、工作概念的;现在我国向工业社会发展,必须学会工业社会活动的能力,教育部于1929年颁布了幼稚园课程,制定了教学目标,包括发展儿童大筋肉、精细动作,培养团体合作、个人独立活动的能力。但幼稚园常常因为节省经费、工作设施麻烦、求外表的整洁等原因,把工作范围一再缩小,工作时间一再缩短,仅保留画画和剪纸。

五、注重游戏的本体价值

陶行知反对将游戏当做某一种哲学或道德工具看待,福禄贝尔指出人们虽重视游戏,但忽略游戏本身的价值,只把游戏当做实现神秘哲学的手段。他提出,“要注意游戏本身的价值”。在游戏选材时,不用固定现成的材料勉强他们做机械的反应,而是多给儿童自由创作的机会;在游戏实施时,不注重形式成绩和模仿操练,而使他们有更多自己发表、订正的机会;在游戏过程中,设法引起儿童动作上的需要,使儿童感到游戏的流畅自然,不间断于各环节技术上的操练。1953年陶行知在台南师范学校幼稚实验班指导行为课程,每周拟定课程,包含一个设计和每日指导方法要点。在第三设计以“饼和饼铺”为中心题的概要中,除了让儿童获得饼的成分、买卖的意义、纸币的功能、劳动的趣味等知识外,一个重要目的即“体验游戏后的快感”,可见陶行知重视儿童从游戏中得到快乐体验。

六、顺应“爱好游戏”的自然性

幼儿园非游戏活动游戏化 第2篇

1996年正式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和2001年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都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命题确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对幼儿园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也是我们开展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重要依据。

目前幼儿园里幼儿的游戏活动存在有多种形式,特别是非游戏活动游戏化,是目前教师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我们的幼儿园教学理念中有这么几条,“一日活动皆教育”“一日活动皆游戏”“把课当游戏上”,通俗的语言表达出了对非游戏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非游戏活动与游戏活动不同的地方是它以一门或多门学科为基础,具有更强的系统性,丰富和扩展幼儿的知识经验。但这种非游戏活动对于幼儿来说缺乏吸引力,因此,这种非游戏活动就必须由教师设计、加入游戏活动的因素(操作、动机与体验、人际关系、外部条件等)使之游戏化。

非游戏活动游戏化的根本目的是调动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的幼儿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主体化。因此,非游戏活动游戏化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外部的游戏形式,不在于选取多少数量的游戏因素,而在于能否使幼儿在学习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能否使他们真正产生以兴趣性体验、自主性体验、胜任感体验为主要成分的游戏性体验,是来自于外部的教学要求转化为幼儿自身的学习需要。

(一)在设置活动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参与,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时时做到“幼儿在前,教师在后”。

(1)“生成”内容。根据幼儿的认识特点、兴趣及教育目标,通过与幼儿共同探讨来“生成”活动区域。如我在开展小班主题活动《真好吃》的活动中教育目标中有观察多种常见水果的要求,利用社区周围的水果店,带领幼儿认识多种水果,而且还买回了几种有代表性的水果回教室,一起品尝,吃吃玩玩看看的活动,是幼儿最喜欢,也是最容易留下深刻印象的。如此之外,还可引导幼儿制作水果娃娃、开展水果店游戏、按季节对“水果”分类等等活动。

(2)利用幼儿游戏“再造”出来的活动内容。幼儿从众心理使孩子们喜欢模仿别人,如我班在进行《丰富的信息》这一主题活动的时候,建构区中有人做了个手机,就有许多孩子模仿,我通过扮演顾客去欣赏、挑选,引发幼儿对自己的手机进行改进、创造,而且还通过开设“手机店”让制作者推销自己的手机,以此深化、拓展活动内容。

(3)让幼儿、家长直接参与活动的设置。在活动创设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如:让幼儿出主意、想办法,搜集材料和布置环境等,增强幼儿的主人翁意识,使区角更具吸引力。另外,要发动家长、幼儿齐动手,收集废旧物品及半成品和复合材料,制作一些活动中所需要的,丰富的、有吸引力的活动材料,还能让幼儿、家长知道废旧物品还有使用价值。

(二)非游戏活动游戏化要以环境材料为中介,促进幼儿积极主动的建构经验。要使游戏能深入、高质量的开展起来,使幼儿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在游戏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必须为幼儿创造适宜他们自主活动和自我表现的游戏环境,充分体现“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

(1)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游戏材料。材料是游戏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游戏的工具,幼儿是通过使用玩具材料在游戏中学习的。不同的玩具、材料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如果教师提供的材料单一,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因此,在游戏中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有利于幼儿通过探索接受丰富的感官刺激,利用不同的材料去替代和想象,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比如在活动区中我为幼儿准备了许多半成品的材料,有各种质地不同的纸类材料(白纸、腊光纸、皱纹纸、信封),白纸可以画画、折纸。腊光纸色泽艳丽,可以折各种小动物,也可以作为剪纸的材料。皱纹纸可以做小花、拉花、还可以搓成纸球等。信封可以装饰、制作指偶、动物头饰等。大小不一的布类材料(纱巾、大花布、小方布),可以做装饰品、也可做粘贴画。形状各异的纸盒(包装盒、药盒、化妆盒),可以做家具、汽车、玩具等。插塑玩具,木制玩具,美工材料(笔、油泥、剪刀等),可以让幼儿动手捏、搓、团、揉做成各种小动物和各种形状物品。用剪刀可以剪窗花、动物轮廓等等。还有蛋糕底盘、点菜单等可进行再创造的材料。游戏材料具有开放性、可替代性,幼儿想象创造的机会大大增加,游戏也更加丰富。

(2)提供的游戏材料要不断变化,以便创设的游戏环境具有可变性、新颖性,不断地吸引幼儿,引起幼儿的游戏兴趣。材料的不同,幼儿的操作方法不同,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知识经验也就不同。因此教师应考虑材料的多用性、安全性和开放性。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最近教育目标及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投放材料。对材料的投入要有计划、有目的,不要把材料一下子投入进去,应分期分批的不断更新,由易到难,不断吸引孩子主动参与活动的趣,使他们有新鲜感。

以玩磁铁为例幼儿是由随意玩——哪些磁铁能吸,哪些不能吸——磁铁怎样吸东西——怎样使磁铁动起来——磁铁能做哪些玩具等等发展的,教师可以从提供各种质材料,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去玩材料,使每个孩子在不断地成功后向高层发展。

(3)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的同时还应为幼儿创设充足的游戏空间和时间。例如“娃娃家”的活动就应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娃娃家”里应能容纳5、6名幼儿参加游戏活动,活动时间应在半小时左右,如果时间太短幼儿游戏不能尽兴,时间太长幼儿会对游戏失去兴趣。所以教师一定要掌握游戏时间的度。

幼儿教育游戏化 第3篇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户外游戏;合作意识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一些新型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和教育活动中去,这就加速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我们了解到,幼儿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以游戏作为教学的基本活动,确定游戏在课程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探索新的教学实践模式,注重游戏的协调融合,实现游戏与教育的高度结合。这项规定充分体现了现代化的教学理念,适应了当今社会的教育形式。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能够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以及运用知识。帮助幼儿开发智力和思维,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课程的游戏化能保证每位幼儿都能参与到游戏中来,激活思维,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倡导游戏精神,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呢?

一、丰富游戏内容

传统幼儿教育中虽然也存在游戏教学方法,但是游戏活动单一,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效果较差,影响孩子智力的开发,造成儿童思维单板,缺乏创造性。要想更好地实现游戏化的教学理念,就要丰富游戏内容。

1.开设晨间游戏活动

清晨是幼儿创造性和注意力最强的一个阶段,在清晨,幼儿经过晚上的休息,对新的一天满含热情、充满期待。所以,教师要把握住幼儿最佳的学习时机,开设晨间游戏活动,让孩子快乐地开启一天的学习生活。

晨间游戏活动的设计,主要依据孩子的兴趣特点来进行,由于每个幼儿的兴趣、特长有所不同,所以,晨间游戏活动要尽量丰富化、多样化。教师可以将晨间游戏活动分为几个不同的游戏区,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例如,将活动区分为图书阅读区、数学计算区、美术区、创造发明区、舞蹈区等,热爱数学的幼儿可以在清晨通过计算的方式开启一天的学习生活;热爱创造的孩子,可以在清晨开动脑筋,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手工作品;热爱舞蹈的孩子可以在清晨通过活动身体、拉伸筋骨开启一天的幼儿园生活。这样的活动能让孩子在一天的开始阶段就充满热情、愉悦身心。

2.增加户外游戏活动

知识不只来源于书本,更来源于生活。幼儿园课程不仅仅要重视课上的学习,更应该增加幼儿户外活动的机会,让孩子能够充分地接触大自然、接触生活。幼儿的学习自制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知识的学习具有随意性,缺乏目的性。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户外的游戏活动成为适合幼儿学习特点的教育方式之一。

二、创新游戏活动方式

游戏活动角是传统的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一种游戏活动,包括图书角、音乐角、积木区、自然区、益智区等多种游戏活动。虽然游戏内容丰富,但是由于游戏活动方式都大同小异,所以,不能很好地引发孩子的兴趣,创新游戏活动方式成为必要的手段。

在游戏活动角可以设立角色扮演区,孩子可以根据感兴趣的事物,选择扮演老师和学生、买菜人和卖菜人、超市收银员和顾客、动物管理员和动物等多种关系。这些人物关系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人物关系,孩子通过角色扮演,可以深入生活、了解生活、了解人际关系,培养孩子的沟通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协商意识和合作意识等。

三、加强教师的培训

教师是孩子在幼儿园的第一引导者,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游戏化理念的倡导和应用离不开老师的帮助。教师的培训和幼儿园结构的调整是幼儿园实施游戏化课程的重要任务。

首先,幼儿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变集中教学为小班教学,合理安排师生比例,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照顾,这种转变还能保证幼儿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其次,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培训。游戏化课程设计方面的专业人才还比较欠缺,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中通常有种手足无措之感,并且很难把握游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度,导致游戏化课程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在教学中起到反作用。学校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培养教师游戏化课程设计的能力,强化教师的游戏化理念,提升幼儿园教师的师资水平等。

总之,游戏化教学要想在幼儿园中得以实施和发展,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等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我国的游戏化课程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游戏化课程教学设计还有待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秉承游戏化理念,进一步提高游戏化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马爱.倡导游戏精神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J].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15(13).

[2]吴瑞传.倡导游戏精神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5(1):220-221.

[3]徐从余.以游戏精神为基础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J].新课程:小学,2015(8):8-9.

幼儿教育游戏化 第4篇

杜威指出:“游戏性是一种精神态度, 游戏是这种态度的外部表现形式。”游戏性是指“幼儿在游戏中所表现出来的以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主体性素质 (包括动机、情感、能力与态度等) 。”提倡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并不是要幼儿园课程都以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 而是强调游戏精神在课程中的体现。那什么是幼儿游戏精神?当代家长对孩子的爱是充分的, 孩子们要什么, 家长总想方设法去满足。电脑、电子游戏、动画、精美的玩具, 应有尽有。孩子们缺少的是在宽广的天地间奔跑, 和同伴一起搭草房, 捉迷藏, 用贝壳玩抛接, 用积攒的卡片、糖纸、玻璃球去和小朋友们交流“收藏”的乐趣。孩子们在享受丰富物质滋润的同时, 却少了许多童年游戏的乐趣。孩子们言语之间没有了童年的纯真, 成为了模式化游戏的误导。所以, 我们要视游戏为一种幼儿存在的模式, 把游戏视为教育幼儿的一中方法, 让幼儿在游戏当中得到起发, 这才是真正的幼儿游戏精神。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是指使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成为游戏或具有游戏特征的过程。游戏化幼儿园课程关注课程的游戏性 (指活动的客观特征) , 体现幼儿的游戏精神。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实践中, 联系一些先进幼教理论, 结合笔者对游戏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粗浅认识, 现就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可能性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重新解读幼儿游戏, 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成为可能

游戏对孩子的诱惑力是巨大的。面对孩子, 只要你告诉孩子说, 我们来玩个游戏吧!孩子马上高声应和, 两眼发光, 可见, 游戏对孩子有着很深的吸引力。游戏中的孩子沉浸其中, 百玩不厌。在游戏中, 孩子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情绪体验,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游戏性体验, 这是其他活动无法比拟的。

游戏是一种自愿、自主、自由、快乐的活动, 与工作、学习有本质的区别。从理论上来说, 工作和学习都是受外在力量驱使的。工作是为了产出可以消费的产品, 为了获取金钱、名誉或地位, 学习是为将来的工作做准备, 是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而游戏是受内在动机驱动的, 它可以仅仅为了获得快乐。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工作和学习也可以是一种游戏。如捕鱼、种植等工作, 参加者如果带着游戏的心态, 就变成了一种娱乐活动, 也就是游戏了。

幼儿园的孩子, 所有的活动可以说都不带有功利性, 都可以是快乐的, 也就是说, 在幼儿园, 不管是生活活动, 还是学习活动, 是课内还是课外, 是老师组织还是自发产生的, 所有的活动都可以成为孩子所喜欢的游戏活动。游戏还是最具综合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它是培养幼儿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这就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成为可能。

二、注重幼儿园游戏的开展, 使教学游戏化

按照传统游戏分类, 幼儿园游戏分为两大类, 即教学游戏和创造性游戏。

1.首先, 我们来看看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游戏。教学游戏有很多种类型, 常见的有音乐游戏、体育游戏、语言游戏、科学游戏等。一般来说, 教学活动游戏有两种组织形式:一种是整个教学活动就是一个完整的游戏, 游戏在规定的教学时段里可反复进行。另一种是游戏只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某个特定时间段出现, 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在绘画活动中, 我常和孩子们玩“猜猜这是什么”的游戏, 慢慢地, 逐步画出物体的局部, 让孩子一次次猜想我要画的是什么东西, 在越来越明朗的绘画过程中, 把孩子的注意力一步步抓牢, 学习兴趣便也被调动起来。当然, 也可把某些游戏用于教学的结束环节, 以巩固某些知识或技能。如认识完各种车, 我便设计了“请你来乘车”游戏, 让孩子在游戏中巩固对各种车辆的认识, 快快乐乐找到自己要乘坐的车。另外, 一些师幼互动的小游戏如“鳄鱼和猴子”、“手指谣”等, 顺手拈来, 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小插曲。活动中, 教师应灵活利用这些各领域教学编制的游戏来组织教学活动, 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游戏化程度。

2.就是创造性游戏。在幼儿园, 创造性游戏俗称三大块游戏, 即表演游戏、角色游戏、建构游戏。在表演游戏中, 幼儿会用自己独特的喜爱方式, 表达自己对游戏中角色、情节, 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活动的理解和认知, 从而变成新的游戏。这类游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具有模仿性质的角色表演, 比如幼儿学习《三只小猪》后, 在游戏时常常模仿故事情节, 对话, 创设故事情境进行表演;另一种是情节性较强、内容丰富、角色较多的主题游戏, 比如文学作品《月亮姑娘做衣裳》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 于是围绕什么东西也在变, 幼儿生成了一系列的主题游戏活动。另外, 在社会认知活动中, 幼儿常常在教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参观生活的环境, 了解社区周围的设备、设施, 如参观幼儿园、到菜市场买菜、去医院看病、到银行存取人民币、上超市购物等, 有了这些活动经历、生活经验, 孩子们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自己对环境和角色的理解, 在建构游戏及角色游戏中表现出来。

创造性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殊影响是其他游戏不能替代的, 因此在幼儿园每日的活动中必须有专门的创造性游戏时间。但由于创造性游戏的目的不像其他的游戏的目的来得直接有效, 所以常常会被教师设计的语言、音乐、体育等游戏或被为学习活动而延伸的区域活动所代替。在课程设置中, 教师应保证创造性游戏的游戏时间、空间, 提供材料和帮助, 引导幼儿积极开展创造性游戏活动。

三、利用游戏因素, 注重幼儿的游戏性体验, 使非游戏活动游戏化

幼儿园的非游戏活动是对幼儿园除游戏以外的全部教育活动的总称。要求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就必须使得幼儿园非游戏活动游戏化。

1.以游戏性语言组织活动, 激发幼儿游戏性体验。孩子的天性是爱游戏的。使用游戏性语言来组织活动, 能很好地调动孩子活动欲望。有了这种游戏的情绪体验, 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投入到活动中, 并从中得到快乐和满足。在进餐时, 我常和孩子们玩一些进餐游戏:饼干咬一口, “我吃出了一个月亮!”“快看, 小山!”……馒头一块块掰开, “这是鸡腿哦, 谁吃?”“来一口冰淇淋, 味道好极了!”……不一会儿, 一个馒头变成了孩子们心中的一道道美食吞进肚子里。又如, 在活动之前, 请出某种小动物, 让它与小朋友一起参加活动, 活动中又让这位小客人和小朋友说说话, 鼓励和表扬幼儿, 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或玩个小游戏什么的, 调节一下活动的气氛, 活动后用小动物的身份来评说活动情况, 相信孩子们会更喜欢这样的活动组织方式。

2.用假想的方式组织活动, 增强活动趣味性, 提高集体活动的教育效果。孩子的想象力是丰富的, 思维非常活跃。他可以把一个圆圈想象成太阳, 水果, 面包, 呼啦圈……, 同样, 他可以把一条线当成小河, 大海, 草地, 大房子……, 并自得其乐, 玩得不亦乐乎。在组织活动时, 可以根据活动的需要作不同的假想。可以对角色的假想, 也可以对活动情节的假想, 更可以对情境进行假想。在这类活动中, 老师较多的利用了表演游戏的因素来引导幼儿开展活动。在一次认识图形活动中, 老师以假想活动情境引入:兔妈妈家门前的路被雨水冲毁了, 请小朋友帮兔妈妈铺路。老师提供的材料就是各种图形卡。在铺路的过程中, 孩子享受到了帮助别人的喜悦, 又有了游戏的快乐体验, 还认识了各种图形, 大大提高了集体教学活动效果。

3.让幼儿自己设计, 制作游戏所需材料、道具, 为游戏做准备。游戏中, 孩子往往需要各种各样的玩具、道具作为游戏过程中的辅助材料。现成的材料固然为孩子所喜欢, 而自制的玩具却魅力独具。在一次民间游艺主题活动中, 我们让幼儿用洗衣粉塑料桶加工成大鼓, 用蛋糕盒子、桶盖、硬纸板等材料制作凉伞, 再提供纸箱、水管、球、红布条、竹竿等自制舞龙道具, 一场别开生面的大鼓凉伞舞龙舞狮活动在我园轰轰烈烈地开展着, 全园的孩子都想动动这些特制的大鼓凉伞, 参加长长的舞龙队, 游戏活动气氛空前活跃。教师要引导孩子利用各种材料, 可以是利用废旧物动手制作各种手工艺品和游戏道具, 还可以用这些幼儿自制的玩具材料进行游戏。这样, 使得幼儿园课程中诸如手工制作, 劳动等非游戏活动赋予了游戏的特性, 为幼儿所喜欢。

4.以比赛的形式组织学习操作活动, 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我们常常喜欢用比赛的形式来开展一些诸如体育、生活方面的活动, 这也是促使非游戏活动游戏化的一种手段。比如, 练习穿衣、穿鞋、叠被、整理抽屉之类的比赛活动, 还有以练习走、跑、跳、钻、爬等基本动作为目的的竞赛, 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活动具有游戏性, 大大激发了孩子的活动积极性。

关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尊重幼儿的权利;关注游戏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 强调儿童与环境和材料的互动;关注游戏活动的过程, 将目标隐含在过程之中。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不是要求幼儿园课程都要以游戏的方式表达出来, 而是强调游戏精神在课程中的体现。让游戏精神去设计幼儿园课程, 用游戏精神渗透于课程之中, 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设计思想, 更是重要的组织策略。总之,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一个动态的课程建构过程, 我们将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寻求有效的整合策略, 使得课程和游戏有机地融为一体, 让孩子的活动具有游戏性体验, 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参考文献

[1]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0.

幼儿国际象棋游戏化教育 第5篇

一、问题的提出:

国际象棋是科学文化艺术竞技融为一体的智力体育项目。革命导师列宁有一个著名的论断:“象棋是智慧的体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甚至认为:“不下棋就不可能充分增强智能和记忆力”。国际象棋有助于开发智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想象能力,增强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和有意注意的能力,加强分析能力和记忆力,提高思维的敏锐性和严密性,它着法多变,趣味性强,对于开发少年儿童的智力,尤有特别好的效果,能增进友谊,陶冶高尚情操,培养顽强勇敢,坚毅沉着,机智灵活等优秀意志品质,是进行早期启蒙教育的良好教具,在学校开设的国际象棋教学,就象给孩子找到了一把启智的魔杖。

孩子们天性爱玩。爱玩就喜欢做游戏,而下象棋恰恰是“聪明人的游戏”。值得注意的是孩子们特别喜欢下国际象棋。从事幼儿教育的专家鲁纪做过一项测试,把围棋、国际象棋、中国象棋三种棋子同时摆在幼儿面前,幼儿最先拿起的是国际象棋,这是因为国际象棋棋子形象生动,立体感强,就跟孩子的玩具一样,特别能抓住孩子们的目光,除了国际象棋的外观吸引幼儿外,更具有益智教育和交流的功能。下棋能使顽皮的孩子逐渐安静下来,使不太聪明的孩子变得聪明,使聪明的孩子更聪明。通过近一个多月的观察,幼儿对新鲜事物“国际象棋”表现为较好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已失去原有的新鲜感,因此如何让幼儿保持对国际象棋的那份兴趣,让我们的孩子变得的更聪明,是我们值得探索和探究的,方法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游戏是幼儿年龄阶段永恒的“主题”,游戏是有内部动机所控制的行为,孩子喜欢游戏的形式。在这种情形下,我们提出幼儿国际象棋游戏化教育。

二、研究目标

1、根据幼儿国际象棋游戏化教育的实践情况,初步探索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幼儿园国际象棋教育的有效途径。

2、通过国际象棋教育帮助幼儿学习掌握这一人类古老的智慧游戏,锻炼提高基本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游戏化的教育过程中,发挥幼儿潜力,促进其个性自由、全面发展,使幼儿通过学棋而获得最大的益处。

三、研究方法

观察记录法

调查法

教育实验法

经验总结法

文献法

四、操作原则

1、激励性原则:幼儿年龄小,遇到困难容易或时间长就容易放弃,而老师的一句话,一个鼓励的眼神,微笑的表情,翘大拇指的动作,和一朵小红花都能激励幼儿,让他们拥有自信,体验成功。

2、游戏化原则:就国际象棋的构成特点和弈法规则本身而言,虽然它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但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复杂性,长时间的学习容易使幼儿感到单调乏味,缺乏兴趣,从而影响学习效果。而游戏化将教育和游戏结合,可以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能不断引发幼儿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同时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其他的发展效益。

3、循序渐进原则:幼儿刚接触国际象棋,有着好奇心和兴趣,但在实际学习上,有一定的难度,不应急于求成,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使幼儿的每一步都有进步。

五、研究策略

1、布置一定的国际象棋环境,将国际象棋的基本知识融入其中,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

2、进行简单的设计,将国际象棋的棋盘、棋子及棋子的走法、规则和基本技能变成幼儿游戏的内容、方法、环境、材料等游戏要素,成为游戏的有机组成成分。

3、利用国际象棋的棋具和某些方法直接设计成某个简单的游戏。

4、收集和自编一些儿歌,帮助幼儿记忆。

六、研究步骤

上半年

第一阶段 措施:

1、观察了解幼儿学习国际象棋的兴趣、教师教授国际象棋的方法和效果。

2、发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幼儿学习国际象棋的看法和建议。

3、制定研究的课题、目标和计划,收集相关资料,并做好课程安排。

第二阶段 措施:

1、设计可行的教学游戏并实施。由于教学的不同需要、游戏方式的丰富多样,国际象棋的游戏化教育可在不同程度上与游戏相结合。

2、教师做好观察记录,作实践反思,加深提高对游戏化教育的认识,不断修改、完善教学游戏。

第三阶段 措施:

1、举办“谁最了解国际象棋”的活动,增强幼儿学习国际象棋的信心和兴趣,也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2、发问卷调查,通过家长了解幼儿学习国际象棋后有何进步。

3、总结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的研究作准备。

下半年

第一阶段

措施:

1、观察了解幼儿学习掌握国际象棋的情况几个方面的表现。

2、总结家长通过问卷调查反馈的问题、建议。

3、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

第二阶段

措施:

1、根据幼儿的兴趣、实际情况以及上一学期的研究结果,设计更为可行的教学游戏。

2、选定一些方面,收集相关资料,做跟踪调查,做好详细的观察笔记,以便了解幼儿国际象棋游戏化教育的结果。

3、帮助家长了解国际象棋的基本知识,为诱饵学习国际象棋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园环境。

第三阶段 措施:

1、举办幼儿国际象棋的小型比赛,使诱饵能够充分展示一学年所学的本领。

2、发家长问卷调查幼儿经过一学年的国际象棋游戏化教育,有何进步?

3、总结研究结果。

七、国际象棋学年计划

上半年

国际象棋的棋盘

国际象棋的摆放

车的走法

车的吃子

象的走法

象的吃子 

皇后的走法

皇后的吃子

皇帝的走法

皇帝的吃子

马的走法

(一)

马的走法

(二)

马的吃子

(一)

马的吃子

(二)

小兵的走法

小兵的吃子

王车易位

将军

应将

(一)

应将

(二)下半年

闪将

抽将

双将

如何判定胜负

和棋规定

各种兵种的相对价值

对局基本规则

车的一步杀

后的一步杀

象的一步杀

马的一步杀

兵的一步杀

车杀法的基本规定

后杀法的基本规定

象杀法的基本规定

马杀法的基本规定

兵杀法的基本规定

得车

绊马绳

猎象

八、预计研究结果

1、幼儿有效的掌握了国际象棋的基础知识技能,形成了较浓厚、稳定的兴趣,为以后大班的深入学习打下了基础。

2、丰富了游戏经历,培养了游戏能力。

3、带动、促进了幼儿的整体素质。

浅议幼儿教学游戏化 第6篇

一、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性

幼儿正处在大脑发育时期,对一切新事物都具有好奇心,但由于年龄幼小,耐力差,不适合长期坐在一处学习,根据这种特点,幼儿教师应当将游戏和教学联系起来,在游戏中学习。

根据幼儿的天性,他们喜欢和同龄人交往,和同龄人一起游戏是他们最开心的事情。根据心理学规律,幼儿和同龄人在一起,可以培养他们的人际交流能力,使他们学会分享,学会忍让,学会关心,还能学会竞争,这样对于他们人格的形成有积极作用。

目前,我国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在家得到父母、祖父母的多重溺爱,这样的溺爱只会让孩子变得脆弱和自私,并且由于年龄不同,孩子在家和大人的交流沟通很有限,如果在幼儿园里,还像小学生一样按时上下课,就会使他们的感情得不到宣泄,久而久之,容易形成自闭、孤僻的性格,而通过幼儿园的游戏,可以让他们敞开心扉。

二、幼儿游戏化教学

(一)生活能力游戏化

幼儿生活能力主要是指动手能力,像扣扣子、穿衣服这样的日常活动。很多孩子这方面能力欠缺,在家里由家长完成,在幼儿园由老师帮助完成。这样的能力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来激发孩子积极参与。

幼儿尽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同时也有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现象。比如对于颜色的识别,很多人只能记住大致的主色,像红、绿、黄、蓝,对于玫红、粉红、浅绿这一类颜色容易忘记。对于这种现象,教师也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将不同颜色的纸折成小飞机,然后教师发口令,让指定的幼儿迅速找出相应颜色的飞机,这样促使他们快速记住不同颜色。

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可以进行分组游戏,让几个人一组,这样组与组之间进行竞争,幼儿就会自发地将同组人看成一个整体。

(二)幼儿语言游戏化教学

语言教学有两种,一种是书面语言,一种是口头语言。幼儿在三岁到五岁期间,语言能力正处于从单音词向长句迈进的时期,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除了要多说,还要善于记忆。对于书面语言,可以通过读儿歌和五言诗来锻炼,但这种读书法,时间一长,孩子会失去耐心。因此,可以让孩子在学完一篇儿歌后,采用游戏接龙的方式来加强记忆,可以让几个孩子分为一组,第一人说出第一句,让后面的人接着说第二句、第三句,这样循环几次,孩子基本能完整掌握,比强记有趣得多。

很多幼儿园都注重对书面语言的培养,忽视对口头语言的培养,为了孩子将来能流利地与人交流,在幼儿园应当要多进行口语锻炼。

幼儿的生活范围除了家庭就是幼儿园,要他说说自己的活动有点难度。教师可以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人说说自己的家庭,例如自己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生日,爸爸叫什么,妈妈叫什么,家在哪里。在说的时候,教师要提醒其他人注意听,然后让别人将刚才同学说的复述一遍,看谁复述得最详细。这样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力,同时也让孩子对家人多一份了解。这样的游戏要定期开展,说话的内容要不断变化,可以从家庭开始,转到个人爱好,再转到每天活动情况,这样对于孩子以后写作文、观察周边事物也有帮助。

(三)幼儿数学概念游戏化教学

在幼儿园期间,对于数学不要求他们进行计算,只要掌握数学概念就可以,像数数,不能让他们像唱歌一样从一唱到一百,而是要让他们用实物来表示,至少知道八个和三个各是什么概念,哪个多哪个少。

除了数字概念,还要掌握多边形的概念,像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直线和曲线这样的概念,这些可以通过做手工来加强认识,也可以让他们通过吃饼干的形式,“吃”出不同的图形,也可以让他们回家,在家里的家具中找出不同的图形。

三、幼儿游戏化教学必备的条件

在幼儿教学中采用游戏化教学对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发展幼儿的能力都有积极作用,但幼儿游戏化教学则要具备几个条件:

第一,要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条件,幼儿年龄不同,认知条件也不同,要避免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这样的游戏不仅不会使他们产生兴趣,反而会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

第二,要创造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关于语言和数学方面的认知游戏,应该要安排在幼儿精力旺盛时期进行,像刚刚做完体育方面的游戏,幼儿还沉浸在亢奋中,但身体开始疲劳,就不能继续做游戏;也不能安排在即将放学的阶段,幼儿人没走,心已经走了,也不能安心做游戏。

第三,教师要精心编排各种游戏,将动手、动脑游戏搭配进行,不能将同一类游戏在短期内反复进行,而是要留下“空白”,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停下,换其他类型。这样下次再做,学生仍然兴趣高涨。要使幼儿对各种游戏有积极参加的兴趣,教师就要多动脑筋,查找资料进行编排。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心理特征,掌握幼儿心理才能设计出他们喜爱的游戏。

幼儿语言教学的游戏化思考 第7篇

一、幼儿语言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法的作用

幼儿阶段的语言教育非常重要, 可以培养幼儿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育幼儿如何巧妙地利用语言与人沟通, 怎样与伙伴们和睦相处, 建立良好的友谊。幼儿的教育比较特殊, 他们听不懂比较高深或比较陌生的语言, 所以幼儿教师与他们沟通的时候也要有所不同, 要按照幼儿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在对幼儿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游戏教学法相对比较有效, 这种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与此同时, 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传授幼儿学习语言的词汇, 使幼儿流利地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二、幼儿语言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方法

1.词语接龙游戏教学法

词语接龙游戏教学法就是让幼儿在游戏中积累词汇量, 然后对词语进行想象并表达,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了解幼儿的家庭环境, 另一方面可以正确地引导幼儿与其家长进行正确的语言沟通。例如:老师带领小朋友一起做游戏, 讲完游戏规则后, 老师给小朋友起头, 小朋友进行接词语或句子, 当小朋友接不上词语时, 再由老师进行接词语。老师说“小鸡”, 小朋友接“鸡米花”→“花篮”→“蓝天”, 当小朋友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 老师再接“天上的白云”, 或是重新组织新的词语起头。从小朋友的语言中可以发现, 有的小朋友喜欢吃鸡米花。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还可以了解幼儿的部分生活, 可以进行针对性教学。

2.悄悄话游戏教学法

悄悄话教学法主要是锻炼幼儿的语言传播能力。例如:老师让小朋友坐成一排, 然后说明游戏具体的规则, 老师先告诉第一个小朋友悄悄话“我悄悄地来, 又悄悄地走”, 第一个小朋友再将悄悄话告诉给第二个小朋友, 第二个小朋友再把悄悄话告诉给第三个小朋友, 以此类推, 小朋友在老师的暗示下, 听完前一个小朋友的悄悄话之后再悄悄地告诉给下一个小朋友, 小朋友在嬉笑中进行着快乐的游戏, 并由最后一个小朋友公布答案。通过这样的游戏教学法, 锻炼小朋友听的能力及传递语言的能力, 使小朋友学会实话实说, 不在原有话语的基础上添油加醋而改变了原有话语的本质含义。

3.儿歌游戏教学法

儿歌游戏教学法就是通过唱歌的方式让幼儿开心地学习语言的情感使用。例如, 老师领着小朋友一起唱歌:“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花园里花朵真鲜艳, 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 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 娃哈哈, 娃哈哈, 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 娃哈哈, 娃哈哈, 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通过这样的音乐气氛结合老师的表情及动作演示, 小朋友体会到这是一首愉悦的歌曲。从这样的游戏教学法中幼儿知道“笑”“哈哈”等词语表达喜悦的情感。

4.正说反做游戏教学法

正说反做游戏教学法就是用言语配合行为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与辨别能力。例如:教师引导小朋友进行正说反做的游戏, 老师给小朋友分发很多积木, 让小朋友辨别积木是大的还是小的、是长的还是短的, 以及方位是前还是后、是上还是下。老师给小朋友讲完游戏规则后, 老师说“上”, 小朋友就指下面;老师说“下”, 小朋友就指上面;老师说“前”, 小朋友就指后面;老师说“后”, 小朋友就指前面;老师说“大”, 小朋友就把小的积木举起来;老师说“小”, 小朋友就把大的积木举起来;老师说“长”, 小朋友就把短的积木举起来;老师说“短”, 小朋友就把长的积木举起来;看谁找得对, 看谁找得快。通过这样的游戏教学, 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锻炼小朋友的反应能力, 同时使幼儿学习了一些汉字的含义。

幼儿阶段的语言教育通过采用游戏教学法, 很容易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合理地运用词语接龙游戏教学法、悄悄话游戏教学法和儿歌游戏教学法、正说反做游戏教学法之后, 很快提高了幼儿的汉语词汇量, 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使每个幼儿都在快乐中得到成长。幼儿教师教学水平不断地提高, 可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摘要:幼儿阶段的教育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幼儿教育不仅要开发幼儿的大脑反应, 更要教育幼儿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幼儿选择合适的幼儿园已成为家长尤为重视的事情, 一个好的幼儿园要有正确的教育方针、良好的教育环境、优秀的幼儿教师团队, 要实行正确的方式方法。在幼儿语言这方面的教学采用游戏教学法, 获得了意想不到的优良成果。

关键词:语言教学,游戏,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淑娟.“游戏说”与幼儿语言教学游戏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 (06) .

幼儿教育游戏化 第8篇

一现阶段小班情况分析

小班幼儿刚离开父母, 第一次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生活, 许多孩子不能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所谓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 它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 收拾整理衣服, 独立进餐, 自己洗脸等等。现在的大部分孩子普遍依赖性强, 大部分家庭都是“421”的组成方式, 一些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很多都被家里的大人包办了造成生活自理能力差, 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二游戏在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中的作用

中国近代教育家陈鹤琴指出“游戏就是生活, 生活就是游戏”。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是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 是他们基本的对象性活动, 同时也是最能表现与肯定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的主体性活动, 对于幼儿主体性的发展与培养具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 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主体性的适宜途径。

小班幼儿在身心发展特点上还带着先学前期儿童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 他们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来进行, 思维活动的特点是“先做后想”, 是“动作中的思维”。他们好动爱模仿, 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有意识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差, 在情绪上较依恋成人, 喜欢同成人协同活动。伙伴交往活动以独自活动和平行游戏为特征。利用幼儿喜欢动手与游戏的心理以及愿意取悦成人和满足成人期望的社会性动机来调动幼儿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把游戏活动的主体精神与有社会文化内容的教学因素结合起来, 让幼儿在游戏化的活动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发展。

三培养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游戏方式

根据《纲要》精神,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注重活动过程, 让幼儿在玩中学, 学中玩。教师要利用集体氛围, 利用幼儿感兴趣和喜欢的方式给他们锻炼的机会, 让他们试着自理自己的生活。

1. 游戏化儿歌, 培养幼儿自己穿脱衣服的能力

天气逐渐转凉了, 孩子们的衣服越穿越多。午睡起来后很多孩子都不会穿衣服, 总需要教师和阿姨帮忙穿。为了让幼儿能学会自己穿脱衣服, 笔者用儿歌的方式教孩子们穿衣服。“一件衣服四个洞, 宝宝钻进大洞洞, 脑袋钻出小洞洞, 小手伸出小洞洞。”儿歌朗朗上口, 孩子们在儿歌的帮助下知道了衣服的特点, 学会穿衣服和脱衣服。为了增强孩子们穿脱衣服的能力, 在空余时间笔者还对孩子们进行穿脱衣服比赛, 孩子们边念儿歌边比赛很是高兴。

2. 游戏化材料, 培养幼儿自己吃饭的好习惯

为了帮助幼儿学会自己吃饭, 可在桌面游戏中开设“给小动物喂食”的游戏。用硬纸板剪成各种可爱的动物头部形象 (如小猫、小狗等) 贴在鞋、饼干盒上, 并把嘴巴部位挖空, 便于幼儿喂食。同时准备各种不同形状的“饼干”及长柄勺等喂食工具供幼儿练习。每次把喂动物玩具拿出来时, 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去玩, 连平时不爱吃饭的小慧也抢着去玩。为增加兴趣, 动物的食物还能换成各种不同的物品, 如黄豆、绿豆等, 增加孩子们游戏的兴趣。

3. 游戏化体验, 培养幼儿正确洗手的方法

在平时生活中, 有些孩子洗手时总是不涂肥皂, 还把水龙头开得很大, 常把水溅得一身。为了让孩子能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 笔者首先让孩子们通过玩水、玩肥皂泡泡来培养他们的洗手能力。孩子们喜欢玩水所以很喜欢洗手, 可不懂如何把手洗干净, 常把衣服弄得湿湿的, 于是要告诉小朋友们洗手前先把袖子拉上一点点, 水龙头开得小一点, 先搓手心, 再搓手背, 还自编了洗手诗歌“小小手儿伸出来, 水宝宝和我做朋友, 先搓手心一二三, 再搓手背一二三, 我的小手洗干净”。通过形象的洗手游戏, 小朋友们掌握了基本的洗手方法。小朋友们不会用肥皂, 便让宝宝开始了一个新的游戏, 水和肥皂就成了他们的新玩具, 笔者让宝宝看到手上哪里脏乎乎, 就把肥皂来来回回地擦在那儿, 肥皂和水用手搓产生了许多泡泡, 孩子们可兴奋了。在玩中, 他们发现肥皂泡越搓越多, 泡泡渐渐由白变黑, 被水冲走了。宝宝们在玩肥皂泡泡的游戏中渐渐学会了使用肥皂。

4. 游戏化情境,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创设情境, 以“情境表演”的游戏方式,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为了让幼儿能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午睡前笔者常跟孩子们做情境游戏。把孩子们当做小花猫, 笔者来做猫妈妈。跟孩子们说:“小花猫们今天学了很多本领, 现在要睡觉了。睡觉前我们先要去上厕所, 小花猫走路轻轻的, 妈妈要带走路轻轻的宝宝去睡觉了。”孩子们听到自己是猫宝宝, 都学着小猫轻轻走路的样子去上厕所, 然后去睡觉, 样子可爱极了。在这样的情境中孩子们进午睡室的声音轻了, 午睡的速度也加快了。

幼儿游戏化音乐理论启蒙教学初探 第9篇

在音乐上运用最广, 最科学的乐谱是五线谱。五线谱包括许多基本的音乐符号:高音谱号、低音谱号、拍号、调号、小节线、终止线、各种音符、休止符和许多的表情记号等等。当然五线谱上的符号还有更多更复杂的, 对于幼儿来讲无需让他们掌握所有的符号那是不科学也是不现实的。在幼儿的认知范围内, 通过游戏化的教学途径让他们了解五线谱的整体框架和基本的常见符号, 这也是未尝不可的。为了让这些陌生的符号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尝试着把这些符号赋予生命变成童话故事中一个个鲜活、可爱的音乐精灵。让孩子们给这些抽象的符号插上想象的翅膀, 驰骋在美丽而神秘的音乐王国!

五线谱中基本的七个音阶是音乐王国里七个音乐小精灵, 她们唱歌的声音分别是哆唻咪发嗦啦唏, 还有七个英文名字叫CDEFGAB。五线谱是一列长长的音乐火车, 五条线和四个房间是音乐火车行驶的轨道。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是音乐火车的两个司机, 一个是高音司机另一个是低音司机。通过音乐的欣赏, 孩子们知道了高音司机开的那辆音乐火车唱歌的声音比较高亮, 低音司机开的那辆音乐火车唱歌的声音比较低沉。音乐小精灵变成一个个小乘客坐在音乐火车里, 开开心心的唱着歌曲去旅行。

二、科学的概念生活化——感知音高、音长、音强和音色

音乐的性质包括音高、音长、音强和音色。

音高:音高是由发音物体振动频率的高低决定的, 频率高声音就高, 频率低声音就低;

音长:音长是发音物体振动时间的长短;

音强:音强是由发音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决定的, 振幅大声音就强, 振幅小声音就弱;

音色:是指乐器或嗓音的音质, 一种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特有的属性。

幼儿是一个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的群体, 他们对生活周围的一切都要去看一看, 摸一摸, 听一听。把幼儿在生活中听到的各种声音和音乐的性质融合在一起, 使这些科学的概念变得生活化, 让幼儿在听一听说一说的游戏中感知音乐的性质。

1、从各种幼儿熟悉喜爱的动物叫声中感受音乐的四种性质

区别音高——公鸡、驴、马、猴子等动物的叫声高亮, 尖细;奶牛、狮子、老虎、猪等动物的叫声低沉, 浑厚。

分辨音长——喵―――;咩―――;哞―――;吼―――, 这些叫声可以用全音符来表示。嘶―;吱―;哇―;噜―, 这些叫声可以用二分音符来表示。嘎;叽;呱;汪, 这些叫声可以用四分音符来表示。

感受音强——体积庞大的动物如:大象, 狮子, 老虎, 狼, 牛, 马等动物的叫声很响;老鼠, 小鸡, 小鸭, 小鸟, 等小动物发出的叫声比较轻。

辨别音色——幼儿对自己熟悉的动物叫声一听便知, 因为每一种动物的叫声都是不一样的, 即音色是不同的。

2、在大自然美妙的声音中感受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在自然界的电闪雷鸣和大街的车水马龙中感受声音的响亮和喧闹;在潺潺流动的溪水声中和月朗星稀的夜晚聆听到大自然的宁静和平。

幼儿生活在一个有声的世界中, 他们的耳朵时刻能感受到来自大自然不同强弱、长短、高低、音色的声音。正是由于大自然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声有色!

3、认识各种乐器, 分辨乐器的各种音色

让幼儿认识常见的西洋乐器如键盘乐器 (钢琴、提琴、电子琴等) 和管弦乐器 (小号, 圆号, 长笛, 萨克斯等) ;中国经典的民族乐器 (笛子、古筝、二胡、唢呐、琵琶等) 。在认识各类乐器外形特征和音色的基础上, 让幼儿欣赏由各种乐器演奏的乐曲, 感受不同乐器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和音乐的特点如:明亮的, 高亢的, 柔美的, 低沉的, 清脆的, 浑厚的等等。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冲击让幼儿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和演奏形式。

此外通过玩“什么乐器在唱歌”这类智力游戏, 使幼儿能分辨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 并用打击乐器来模仿生活中听到的声音。

三、单调的节奏生动化——感受基本的节拍和节奏

1、欣赏和表演不同节拍的乐曲

在幼儿阶段我让他们了解三种基本的节拍, 2/4拍;3/4拍;4/4拍。欣赏2/4的《军队进行曲》知道强弱的规律, 3/4《蓝色多瑙河》强弱弱和4/4《快乐的农夫》强弱次强弱的规律。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让幼儿表演士兵列队行进的强弱节奏和优美摇摆的华尔兹舞步, 并用律动表现农夫快乐的心情。为了更深入的培养孩子欣赏和创造性地表现音乐, 我让幼儿欣赏《动物狂欢节》组曲, 并开展音乐童话剧表演。使幼儿在欣赏音乐的同时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和创造性地表演。

2、给音符找朋友, 创编各种节奏性

通过帮全音符、附点二分音符或二分音符等时值较长的音符找不同数量的音符朋友, 使组合在一起的音符朋友唱歌的拍数和单个的音符一样长。把找到的朋友分别坐在各自的车厢里面, 这样若干节车厢连接在一起就是一组富有变化的节奏谱, 让孩子们用声音和打击乐器把节奏表现出来, 既巩固了音符的时值和组成又丰富了不同类型的节奏型。如果孩子兴趣浓厚还可以尝试简单的两个声部合唱和合奏的游戏。

3、最启蒙的作曲创编游戏

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研究 第10篇

在许多地方的许多幼儿园, 受基础阶段教育的影响, 幼儿园的课程教学已经小学化、成人化了, 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很多天真活泼的孩子失去了童真, 也失去了快乐。许多孩子还未真正踏进校门厌学情绪就已经产生了, 这非常不利于孩子此后的学习。因此, 在幼儿园将课程游戏化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的游戏不同于成人的玩。幼儿游戏看似平常, 但在幼儿的生活中, 却是一片大大的生活空间。在这片空间中, 幼儿积极思考, 探索与求知的欲望不断发展, 问题也不断得到解决。维果茨基说:“儿童在游戏中的水平高于其他活动中的水平”, 在游戏的过程中, 幼儿的各种能力可以获得练习和发展。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 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形式, 融入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 包括将幼儿课程游戏化。在进行游戏时, 非常愉快的情绪总是伴随着幼儿。这种愉快的心情, 在刺激幼儿发展自己能力的同时, 也保证着孩子身体的健康, 保证着幼儿机体的正常发育。可见游戏在培养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知识, 了解生活, 在学习中游戏, 在整合中凸现教育的价值, 这也正是现代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之一。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的开展

(一) 正确认识“游戏化”及“教学游戏化”

关于游戏, 从主观上而言, 人们对其本质的理解和把握存在着很多不同, 导致游戏概念有着不同的解释。综合多方观点, 不妨把游戏定义为:游戏是一种本能性的活动, 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 反映了儿童的内心世界。

课程游戏化指教师在幼儿课程教学中以游戏为手段来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说到底也是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目的是在愉快的游戏中完成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在课程游戏化实践中, 关于“游戏”与“教学”, 有许多人认为教学就是游戏, 用游戏的手段来组织教学。也有人认为它们是两个概念, 互不相干。但实际上, 课程游戏化, 涉及到教学、游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 避免陷入“课程游戏化”中的一些误区

在课程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开展中, 常常会出现单纯创设精致的游戏环境而忽视其可操作性的误区。很多幼儿园精心创设了精致美观的游戏环境, 一眼看去, 游戏区角那么多, 游戏材料那么丰富。但这些多是摆设, 是表面现象。因为幼儿参与的很少, 可供幼儿真正操作的东西也很少。面对这样一些现象, 我们要积极思考:创设精致的环境是为了什么?它有没有真正对儿童的成长有所帮助?

还有, 课程游戏教学活动中, 常常会出现只追求功利却忽视幼儿的兴趣与需要的现象。比如我们的教师在一日教学活动安排中确实设计了一系列游戏, 游戏的时间也有非常紧凑的安排。教师单方面认为, 幼儿会在这样的推动下得到发展。但是, 这些游戏是否是幼儿真正喜欢、真正需要的, 却没有考虑到。在组织幼儿游戏时, 教师总是习惯于以成人的水平去衡量游戏的趣味性, 总是习惯于这个游戏能否完成教学目标, 很少去了解这一点, 这就没有做到真正的尊重幼儿。过多判断游戏的教育价值就会忽略幼儿在游戏中的愉快情感的获得。在游戏中, 幼儿应成为游戏的主人而不是成人愿望的执行者。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在课程游戏化教学中, 组织和指导幼儿园游戏时应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 以使幼儿获得愉快情感为宗旨, 进而选择幼儿真正喜欢的游戏材料, 选择幼儿真正感兴趣的游戏, 真正的实现寓教育于游戏中。

(三) 教师适时参与其中, 激发幼儿的自由与创造

游戏是可以让每一个孩子兴味盎然的活动, 应该没有功利, 也没有强加的任务。在游戏中, 孩子才可以全身心的放松与参与。在游戏中, 如果教师以成人的思维与想法去约束和控制幼儿, 就会让幼儿感到压抑, 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因此, 在课程游戏化活动中, 要在自由的前提下, 注重幼儿的参与性。此外, 在游戏中, 教师也应该抓住契机适时参与。当然, 一名好的幼儿教师, 在游戏中不但是幼儿的老师, 同时更要学会去成为幼儿的朋友及其游戏的伙伴。这样才会获得幼儿的信任和喜欢, 进而使幼儿愿意亲近老师, 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这也更有利于教师在游戏活动的设置中, 更加了解并根据幼儿的个性及其所提供的信息来确定, 以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四) 教师要善于观察, 对幼儿游戏做科学有效的指导

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总是会高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也会超出他的实际年龄。因此, 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观察, 对游戏过程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观察时, 需要抓住几个关键点, 比如幼儿是否感兴趣, 游戏的材料是否合适, 幼儿是怎样操作和使这些材料的。在游戏活动过程中, 幼儿遇到了哪些困难, 他是如何解决的。也可以设计一个游戏活动观察记录表, 记录下幼儿在游戏中情绪、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情况, 并从中分析了解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 对幼儿活动进行科学的指导。在进行指导时, 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幼儿, 要尊重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在此基础上, 要多多支持和鼓励孩子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对孩子的帮助, 只有在孩子确实需要帮助时, 才可以适时适度的介入, 予以帮助和合作。经过观察和指导以后, 也有利于制订出更好的、更适合幼儿需要的游戏指导计划, 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快乐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知识。

总之,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程游戏化教学需要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不断尝试, 总结经验。不管如何开展, 最重要的是在幼儿游戏过程中, 要尊重幼儿游戏的主体性, 保证游戏指导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要发挥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让幼儿在玩中学, 学中玩, 达到娱乐和学习的有机统一, 提高学习效率, 使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学习, 健康成长。

摘要:儿童视游戏为生活, 儿童好游戏是天性。游戏是一种自发的、不同寻常的行为, 这种行为能让幼儿获得快乐, 能满足幼儿的需要和愿望, 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一种最好的活动形式。课程游戏化将教育因素与游戏形式最佳融合, 实现了幼儿在玩中学, 学中玩, 保护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意义,策略

参考文献

[1]张翔.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研究[J].时代教育.2014.06期

[2]倪静.幼儿园教学游戏化之浅见[J].学子 (教育新理念) .2014.21期

幼儿语言教学的游戏化思考 第11篇

关键词:语言教学;游戏;方法

语言是表达人类思想与情感的主要工具,是人与人沟通建立感情的桥梁,美妙的语言可以使人们的内心感到舒服与喜悦,通俗的语言可以表达人们淳朴的性格,但是过激的语言和不假思索的语言会伤害别人,也会降低自身的人格。所以,要在孩子的幼儿时期就培养孩子组织语言的能力,使其长大后能合理地运用语言更好地生活、工作和学习。

一、幼儿语言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法的作用

幼儿阶段的语言教育非常重要,可以培养幼儿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教育幼儿如何巧妙地利用语言与人沟通,怎样与伙伴们和睦相处,建立良好的友谊。幼儿的教育比较特殊,他们听不懂比较高深或比较陌生的语言,所以幼儿教师与他们沟通的时候也要有所不同,要按照幼儿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在对幼儿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游戏教学法相对比较有效,这种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与此同时,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传授幼儿学习语言的词汇,使幼儿流利地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二、幼儿语言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方法

1.词语接龙游戏教学法

词语接龙游戏教学法就是让幼儿在游戏中积累词汇量,然后对词语进行想象并表达,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了解幼儿的家庭环境,另一方面可以正确地引导幼儿与其家长进行正确的语言沟通。例如:老师带领小朋友一起做游戏,讲完游戏规则后,老师给小朋友起头,小朋友进行接词语或句子,当小朋友接不上词语时,再由老师进行接词语。老师说“小鸡”,小朋友接“鸡米花”→“花篮”→“蓝天”,当小朋友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老师再接“天上的白云”,或是重新组织新的词语起头。从小朋友的语言中可以发现,有的小朋友喜欢吃鸡米花。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还可以了解幼儿的部分生活,可以进行针对性教学。

2.悄悄话游戏教学法

悄悄话教学法主要是锻炼幼儿的语言传播能力。例如:老师让小朋友坐成一排,然后说明游戏具体的规则,老师先告诉第一个小朋友悄悄话“我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第一个小朋友再将悄悄话告诉给第二个小朋友,第二个小朋友再把悄悄话告诉给第三个小朋友,以此类推,小朋友在老师的暗示下,听完前一个小朋友的悄悄话之后再悄悄地告诉给下一个小朋友,小朋友在嬉笑中进行着快乐的游戏,并由最后一个小朋友公布答案。通过这样的游戏教学法,锻炼小朋友听的能力及传递语言的能力,使小朋友学会实话实说,不在原有话语的基础上添油加醋而改变了原有话语的本质含义。

3.儿歌游戏教学法

儿歌游戏教学法就是通过唱歌的方式让幼儿开心地学习语言的情感使用。例如,老师领着小朋友一起唱歌:“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娃哈哈,娃哈哈,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娃哈哈,娃哈哈,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通过这样的音乐气氛结合老师的表情及动作演示,小朋友体会到这是一首愉悦的歌曲。从这样的游戏教学法中幼儿知道“笑”“哈哈”等词语表达喜悦的情感。

4.正说反做游戏教学法

正说反做游戏教学法就是用言语配合行为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与辨别能力。例如:教师引导小朋友进行正说反做的游戏,老师给小朋友分发很多积木,让小朋友辨别积木是大的还是小的、是长的还是短的,以及方位是前还是后、是上还是下。老师给小朋友讲完游戏规则后,老师说“上”,小朋友就指下面;老师说“下”,小朋友就指上面;老师说“前”,小朋友就指后面;老师说“后”,小朋友就指前面;老师说“大”,小朋友就把小的积木举起来;老师说“小”,小朋友就把大的积木举起来;老师说“长”,小朋友就把短的积木举起来;老师说“短”,小朋友就把长的积木举起来;看谁找得对,看谁找得快。通过这样的游戏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小朋友的反应能力,同时使幼儿学习了一些汉字的含义。

幼儿阶段的语言教育通过采用游戏教学法,很容易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合理地运用词语接龙游戏教学法、悄悄话游戏教学法和儿歌游戏教学法、正说反做游戏教学法之后,很快提高了幼儿的汉语词汇量,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每个幼儿都在快乐中得到成长。幼儿教师教学水平不断地提高,可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淑娟.“游戏说”与幼儿语言教学游戏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06).

[2]李晓军.语言浅谈在幼儿语言教学中游戏教学的重要作用[J].学周刊,2012(33).

幼儿园教学的游戏化分析 第12篇

教学游戏化活动与幼儿自然游戏的区别就是前者是以教学为目标的, 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功能, 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教育的价值。我们需要为幼儿尽量创造游戏的教育环境, 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发挥教育的功能, 同时可以使幼儿获得自由、愉快的心灵体验。这就需要教师确定教育目标, 主动为幼儿创造以社会文化教育为主的游戏活动环境、游戏素材等一系列产生游戏的外在条件, 并且帮助幼儿迅速进入游戏的状态。游戏对幼儿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育与游戏共同融为一体才是实现游戏化教学的根本保证。

二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特点

1. 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 其主要内容是由幼儿自主选择, 并不是强迫性地选择活动内容。这也是实现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条件之一。自主选择过程中幼儿必须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活动的内容, 并不需要为了达到教师的要求决定做什么;成人需要为幼儿提供其感兴趣的物质条件, 确保幼儿自由选择活动主题的可能性。

2. 幼儿自主决定活动形式

假如教师硬性规定了活动开展的方式, 幼儿仅能根据教师规定的方式进行活动。幼儿教学的游戏化, 应当体现幼儿控制内部活动的特点, 重点是活动过程中选择方式的灵活性。因此, 幼儿活动中教师应注意不要代替、包办幼儿的活动, 应足够信任幼儿, 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才能。

3. 幼儿关注活动自身

游戏的主要特点就是其内部具有的目的性, 游戏不需要追求活动以外的任何目标。教学的游戏化要令幼儿充分体验游戏并满足游戏内在活动存在的目的性。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过程所体现的精力和时间应全部聚集在游戏自身, 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

三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实现

1. 确定活动内容

幼儿园教学的游戏化活动内容应让幼儿自主、自由进行选择, 幼儿选择主题活动的内容应享有自主权利。重点表现为:幼儿能够自行决定活动的主题内容, 自主准备参加和选择活动所需的材料等。教师在幼儿园教学游戏过程中的主要功能就是创造环境、计划活动的进展、确定恰当的活动内容。

2. 选择自由的活动方法

活动方式的自由化为幼儿提供了十分丰富的教学游戏素材、充足的时间与空间、民主的教学气氛, 进一步确保了幼儿的主体特点。例如教师在幼儿园游戏房间放置了四张桌子, 同时将积木、画纸、彩笔、剪刀和橡皮泥等放在了桌子上。幼儿进入游戏房间, 教师指导幼儿五人一组, 自动进行分组, 并且说明活动的主题内容是我爱我家。教师:“小朋友们都非常懂事, 很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那么我们就为家人制作一件礼物好不好?”幼儿:“好。”教师:“我们现在就用桌子上的材料为自己的家人制作一份礼物。”幼儿们开始选择自己所需的材料, 并且开始制作礼物, 其中幼儿选择最多的就是积木、画纸。教师在游戏中主要负责巡视与指导。教师为幼儿准备了十分丰富的制作材料, 并给予了幼儿充足的想象空间。

3. 组织实施活动

在幼儿园教学游戏化活动的开展实施过程中, 幼儿应当主动积极地展开活动, 利用创造性思维实施活动, 可以自由灵活地转变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并且自由操作活动的进程, 自由进出或者结束活动, 与此同时, 伴随着情感产生了愉悦的体验。教师在活动中需要做的工作就是仔细观察、利用适当的时机进行介入、分析和示范等。

4. 游戏活动的评价

不管是教学活动还是游戏活动, 对活动结束之后的评价是幼儿自我发展认识的关键步骤。教学活动的游戏化, 是指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应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在活动上, 而不是活动以外的任何东西。也就是教学游戏化的终极指向是令幼儿在体验过程中收获以外的奖励。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重要理念是, 幼儿教学游戏化活动的重要成果不仅表现为教师的判断价值, 更关键的是体现为幼儿制作的作品具有的价值与意义。教师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作用就是观察与记录幼儿发展知识、技能的历程, 全面、多样化地体现教学游戏化的最终成果, 评价幼儿的发展, 拓展游戏化的主题和活动内容等。

四结束语

在幼儿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游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教育界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幼儿园教学应将游戏作为重要活动, 但是, 在这个思想转化的过程中, 政策的贯彻落实依然面临很大的问题, 仍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陈金菊.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幼儿园环境因素之研究[D].广州大学, 2007

上一篇:漏洞分析论文下一篇:摩天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