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电子商务

2024-05-23

新型城镇化电子商务(精选10篇)

新型城镇化电子商务 第1篇

一、电子商务与城镇化建设的关系

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加快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子商务属于一种新型的经济活动, 其主要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展的经济活动。城镇化是以人为中心, 以产业为驱动的一种经济和社会变迁过程。电子商务属于一种新型经济产业, 因此电子商务与城镇化建设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性:

1. 电子商务推动城镇化的建设。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产业转型, 首先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了产业集群效应, 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地域限制交易模式, 为就业者提供了更加公平的竞争平台, 例如许昌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大大带动了社会就业, 而且通过电子商务发展形成了具有一定发展规模的产业园区, 形成了以电子商务为主的电子产业。最重要的是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平台, 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通过电子商务依托互联网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其次电子商务推动了统筹协调发展。城镇化建设强调区域协调、城乡产业协调以及收入协调发展。通过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够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为农民提供就业渠道,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将农副产品流入城市, 以此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最后电子商务也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为城镇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持。

2. 城镇化的建设也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城镇化的重要意义就是创造需求。城镇化建设通过区域战略将人口聚集起来, 从而带动系列消费的增长, 因此城镇化建设必然也会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首先城镇化的建设加剧了就业竞争, 进而催生电子商务的发展。城镇化建设改变了以往的工作模式, 催生部分人员需要重新就业,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依托互联网技术, 从事电商业务, 进而催生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其次城镇化建设加剧产业结构与人口集聚之间的矛盾, 解决该矛盾必然需要从产业结构调整入手, 而电子商务产业成为协调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切入点。

二、许昌电子商务带动城镇化建设所面临的困境

将电子商务作为城镇化建设的引擎是许昌市基于经济新常态及供给侧结构转型战略的现实考虑, 也是许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然而许昌市城镇化建设中应用电子商务还面临许多的困境:

1. 许昌市对城镇化建设的定位存在模糊。城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许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 是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的重要区域, 虽然许昌意识到郑州产业园区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机遇, 因此许昌加快了城镇化建设步伐, 但是对于城镇化建设却存在定位模式的问题:一是在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盲目性。许昌利用政策优势加快了城镇步伐, 但是由于建设速度过快, 导致城镇化出现了以房地产产业发展为主的模式, 忽视了配套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二是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基于资金等方面的限制, 在城镇化建设中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的问题, 例如很多小区至今没有相应的网络配套设施等, 因此人们的居住率。

2. 电子商务产业模式不合理。

结合许昌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模式, 虽然许昌加快了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 但是目前许昌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模式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电子商务缺乏与许昌主导行业的融合。许昌电子商务仍然以传统的个体、小规模发展经营模式为主, 缺乏与主导产业的融合, 导致产业结构调整不合理, 不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例如许昌电子商务经营存在分散的特点, 导致不能形成规模生产;二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相对落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许昌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发展契机, 《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加快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 但是由于农村缺乏相应的电子商务人才以及资金支持等导致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滞后。

3. 许昌产业电子商务经济发展不平衡。

许昌市虽然属于河南省经济强市, 但是在以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 基于电子商务的创新驱动导致产业结构分配不均, 进而加剧了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产业集聚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推力, 而电子商务则是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实践表明, 电子商务越发达的地区, 其城镇化建设步伐也快。许昌市借助郑州航空港以及产业园区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 但是此种示范效应具有很强的地域局限性, 因此总体看许昌城镇化建设存在很大的差距性。

4.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还不成熟。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为许昌对外经济提供了政策支持, 但是许昌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还不成熟, 很多电子商务企业主要是利用自身的渠道从事跨境交易, 而缺乏与专业运营企业的合作。另外许昌也缺乏具有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专业人才, 导致电子商务发展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的模式。

三、以电子商务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电子商务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驱动, 通过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带来产业集聚效益, 以此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许昌社会经济建设中, 许昌市要形成以电子商务产业为驱动, 产业集聚区为载体, 科技创新为手段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系。

1. 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电子商务产业的引导。

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鼓励电子商务的发展。许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电子商务, 出台了《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市现有各类电商示范企业 (基地) 14家, 建成或在建电子商务园区7个。许昌市农村电商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 线上交易额突破40亿元, 涌现出成熟的电商村6个, 数量居全省前列;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给予政策、资金以及体制等多方面的保障。另外政府部门还要加强市场监督, 维护电子商务交易市场的环境, 规范行业发展。

2. 搭建产业发展平台, 实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融合。

依托许昌块状经济、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 强化行业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功能, 推进行业网站由信息流服务向信息流、商流、物流和资金流综合服务发展。积极鼓励广大实体企业与电商企业进行对接, 未来应以“电商换市”为抓手, 结合自身产业特性, 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大力普及电子商务应用, 借助国内大型的电商行业平台, 重点打造一批专业性电商载体, 与专业市场、块状经济、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构筑产销联盟。以实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携手发展, 农产品传统市场与虚拟网络市场的深度融合。

3. 加大电子商务流通体系发展, 推进智慧乡村建设。

城乡电子商务的发展, 促进了物流业的快速壮大, 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与之匹配, 以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政府应从政策层面出台城乡电子商务物流流通体系发展规划, 发展物流体系基础设施建设, 打通大数据物流信息平台。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行业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的过程中促进物流服务水平提升, 促进村镇民众高质量就业。同时经济发达地区可以率先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与物联网等信息技术, 有序推进“智慧乡村”建设。比如通过建设强大的农业知识数据库, 实现手机专家问诊, 无线LED电子屏信息推送。搭建“智慧乡村”信息服务平台, 向小城镇、农村居民提供智能化信息服务, 建设“数字新城镇”和“智慧乡村”。

4. 深化校企合作, 培养高素质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一是许昌地方高等院校要切实做好转型升级, 基于服务地方产业的本质要求, 提高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 因此高等院校要切实结合许昌电子商务主导产业的发展要求, 培养具有实用型的高端人才;二是深化校企合作, 提高高等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要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模式, 鼓励主导行业的企业与高等院校开展合作, 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 缩短学生与企业岗位之间的差距, 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三是推动产、学、证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摘要:许昌位于河南省中部, 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重要组成区域, 如何把握河南省产业结构转型转型、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机遇, 是许昌城镇化建设所需要考虑的问题。许昌在城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 以此本文基于电子商务与城镇化建设之前的关系视角, 阐述以电子商务引领许昌城镇化建设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电子商务,许昌,城镇化

参考文献

[1]金鑫, 黎于渐, 朱小敏.以电子商务助推新型城镇化之路初探.现代物业 (中旬刊) , 2014 (09)

[2]孙莹丽, 马艳国, 代馨.中小城市城镇化过程中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研究.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1 (07)

新型城镇化电子商务 第2篇

第 1 题:远古时代“城镇化”的主导形式是B.城邦国家

第 2 题:以下对新型城镇化的理论支撑表述正确的是A.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第 3 题: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才是有质量的城镇化表述正确的是A.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

第 4 题:世界“城镇化”进程进入了“工业化”,推动“城镇化”新阶段的标志是C.工业城市

第 5 题:马克思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中,以“交往”的起源和扩大为主线,全景式的阐述了城镇化进程的全貌。D.恩格斯

第 6 题:广东省城镇化的重心应转移至B.粤东西北地区

第 7 题:关于三种“磁力”表述正确的是B.右边的磁铁:乡村-缺乏社会性,具有土地闲置、缺乏娱乐等乡村问题

第 8 题:17 世纪中叶之后,“商业和工场手工业地集中于(A.英国

1、中心城区环境保护“退二还一”强调的“一”指:()。D、生态基础设施与环境

2、以下对霍华德设想的“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表述正确的是()。B、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组群

3、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的集聚与扩散。D、工业化水平相适应的要素和产业

4、第 2 部分:多选题

第 9 题:凯文·林奇将城市的“功能的模式”归纳为 A.城市是独特的历史现象 B.城市是人类聚落的生态系统 C.城市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决策系统 D.城市是一个矛盾斗争的舞台

第 10 题:经济腹地与核心区之间的联系形态经历(A.区域工业化起步阶段 B.区域工业化成长期阶段 C.区域工业化成熟期阶段 D.区域的后工业化时期阶段

第 11 题:城乡之间的 3 个“等值化”包含(B.投入农业和投入其它产业要素(劳动、资本、技术等)的回报应基本等值C.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享受的田园城市理论是由()提出。C、埃比尼泽·霍华德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基本均等 D.城市常住人口和农村常住人口的社会地位完全平等

第 12 题:13 至 14 世纪出现于德国沿莱茵河各城市的“莱茵同盟”以及后来的“汉萨同盟”,出现于中 世纪晚期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意大利城市国家,都是这一时期城市复兴和发展的典型标志,这 些重新复兴的城市里,城市生活包括那些要素(A.贸易C.市民 D.市政府)

1、安虎森主编的《区域经济学通论》一书描述了产生最早城市的“功能性动因”,其主要观点是()A、不同专业化生产者之间进行交易,必然产生交易成本 B、如果交易效率很低,也就是交易成本很高,人们就不进行交易,人们就不进行交易,因而只能选择自给自足,此时没有市场,也没有城市 C、分工是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 D、分工网络的扩大与交易费用成倍增加之间权衡的结果,导致交易活动的地理集中,这种狭小的地理范围就是城市

2、当城市集群发展成为“都市区”和“大都市连绵带”后,会出现以下()基本形态

A、产业空间结构以“夹工夹农夹三产” B、城市空间结构以“夹城夹镇夹村落” C、生态空间结构以“夹山夹水夹绿带” 3、2002世界银行的报告将全世界的城镇化分为()三种类型。A、发达国家城市化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C、转型国家城市化

第 3 部分:判断题

第 13 题:在老城区的改造上可以不必考虑保留老城区的特色文化、特色建筑等。错误

第 14 题:所谓“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而言。正确 第 15 题:目前已成型大都市连绵区有纽约、波士顿、华盛顿特区。正确 第 16 题:经济系统由社会分工与经济联系构成的各类经济网络构成。正确 第 17 题:高德步认为:城市运动,比任何其他中世纪运动更明显地标志着中世纪时代的消逝和近代的开 端。错误

第 18 题: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规律,也是人类走向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正确

第 19 题:城市是一个“五位一体”的复杂系统。正确

第 20 题:3 月 16 号,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正确

1、“退二进三”和“退二还一”是实现中心城区产业和人口双重再集聚的关键。对

2、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对

3、在中心城区以建设成片绿地,推进生态基础设施与环境的再造,这与现代城市发展规律内在要求是不谋而合。对

新型城镇化 第3篇

赵联冠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枣庄市副市长

城镇化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我们长期做基层工作,对中央提出的城镇化道路感受特别深。我认为,城镇化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现城镇化,需要做好城市建设工作。搞城镇化建设的时候,基础设施要先行。城市地下管道不行,污染治理不行等问题都必须克服,不能再重复过去的老路。城镇化又不能千篇一律,必须从各地的实际出发,使城镇化具有地方特色。

城镇不同于大城市,不能像烙大饼那样一圈一圈地建设,如果那样的话,城镇压力就大了,既不科学,也没法生活。有些国外小城镇非常漂亮,环境优美,生活质量也很高,这才是发展方向。大城市发展得好,但污染也严重,就业压力也大,竞争激烈。在山清水秀的城镇生活,环境好,压力也不大。但是,城镇管理也要像大城市那样严格,过去的乡镇变成了城镇,乡镇老百姓向城镇聚集,产业也在聚集,再像管理乡镇那样就不行了,必须与时俱进。

农民进城,最主要的是生活方式的彻底转变。尽管这是他们曾经梦寐以求的,但面临转变的时候他仍然会犹豫,因为这个变化是不可逆的,一旦改变,他就不可能再回到过去,这需要在心理上做很大的调整。其实城镇的生活条件肯定是比农村强得多,重要的是让他失去了选择,这是纯粹的心理问题,但有这种心理误区的人很多,所以要重视这个问题,宣传工作要到位,更要注重客观性。

王利平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宿迁广博控股集团董事长

“企业提供产业支撑,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是先有产业聚集,而后人口自然聚集,而中国目前的城镇化正相反,大家重点都落在人口聚集的相关问题上,产业似乎没有受到重视。即使实现了户籍制度、福利配套、土地流转等系列改革,但农民转变为市民后,何以养家糊口?产业支撑则是关键。

新型城镇化必然是伴随着更多的工厂,更多的就业。我对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通俗理解,就是让农民在自己家门口就业,让农民不出家门就能挣到钱,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品质生活。江苏、浙江、广东珠三角地区已基本实现了城镇化,靠的是乡镇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的发展,不仅农民就近转移,而且还吸纳了大量的外来农民工。

新型城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中国内陆城镇化,这与我国东部产业转移大趋势一致,许多产业将会迁往内地,在沿海不赚钱的企业,迁往内地后由于劳动力成本的降低则可能会出现盈利,所以东部企业产业转移过程中抓住更多的投资机会,同时伴随新型城镇化的不仅有工业化,而且还有服务业。

新型城镇化电子商务 第4篇

6月26日,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所作的《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提出, 城镇化健康发展“需要着力加强制度顶层设计, 统筹推进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财税金融、城镇住房、行政管理、生态环境等重要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

而近期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课题组完成的《土地制度改革与新型城镇化》报告中, 也提出, “新型城镇化形势下需要加快土地制度改革, 改革目标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解决城镇化融资问题。”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 前些年, 地方政府已建立起一套相对固定的“拿地—融资—建设”的模式, 但如果按既有模式走下去, 土地财政、征拆矛盾、耕地保护等问题继续发酵, 最终可能诱发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

因此, 在今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创新体制机制、解决好土地财政问题, 俨然已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突破口。

(一)

现实教训昭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推进, 并取得了显著成绩。2000年以来, 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36个百分点, 2012年城镇化率达到52.57%, 与世界平均水平大体相当。

但是, 在过去的城镇化过程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不久前提交的一份关于城镇化的调研报告中指出, 一些地方借推进城镇化之名, 盲目追求城镇化速度和城镇化率, 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投资, 超前规划各种工业园区、开发区和新城区, 缺乏产业支撑, 造成很多空城, 占地过多。

2000年至2011年, 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76.4%, 远高于城镇人口50.5%的增速, 城镇建设用地年均增加110万亩以上, 但开发强度普遍偏低, 工业用地容积率一般只有0.3至0.6, 而发达国家和地区一般在1.0以上。

当前, 二元结构导致的城乡差别在某些方面不仅没有缩小, 反而继续扩大。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加快推进, 地方政府越发感觉到用地紧张, 表现出两种冲动:城镇化、工业化急需空间的发展冲动;土地财政下的“卖地冲动”。这两种冲动直接影响政府土地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跑偏”:在土地占补平衡的背后, 在农村, 一些农民“被上楼”, “被集中”, 没有获得土地增值收益, 有的利益还被损害;在城市,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投向是扩大经济规模、扩张财政收入, 而非用于承载新增城镇人口, 并为其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不少地方还出现了明显的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常住人口城镇化超前于户籍城镇化等城市化畸形现象。在当前我国仍需加快发展城镇化、扩大内需之际, 有必要进一步对原有的城乡土地利用政策进一步优化。

改革迫在眉睫

针对目前城镇化中的问题, 原建设部副部长谭庆琏表示, “真正的城镇化就是要让农民能住得下, 能生活好。政府要帮他解决衣食住行, 不在于地点。”他强调。

在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看来,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改革, 是体制改革、以人为本, 并不是以往“投资拉动经济”模式的延续。因此, 必须尽早转变观念。

“由于缺乏稳定的税金来源, 大多数三四线城市、中西部城市的地方政府都主要依赖大规模出让土地、获取土地出让金来偿还地方债务。所以, 在城镇化建设浪潮下, 借助推进城镇化之名, 大搞基础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城市越来越多。”他认为, 新城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出的初衷就是要逐步改变这一现状。

国土部专家邹晓云则表示, “如何保障农民的利益, 是城镇化顺利拖进的必要前提。现有的土地改革经验是以行政力量推动为主。地方政府在腾挪土地资源之时并没有充分保障农民的权益。”

他强调, 未来推动土地改革的关键是对农民的权益进行确认, 随后引入市场化因素。只有权益保障和市场化同时具备, 土地改革才能顺利推进。

北京房地产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志也认为, 解决土地问题是新城镇化的前提。

他认为, 假定土地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农民利益得到保障, 那么城镇乡村地区产业化的投资机会增加, 而城乡之间人口出现一定程度的逆流动, 那么城市里的房地产或许会出现萎缩。如果土地问题解决了, 围绕土地进行的一切管理、开发、建设以及规划问题, 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二)

盘活存量土地

从今后十年来看, 中国城镇化仍然需要增加建设用地。原因在于, 有2亿左右农村流动人口及其家庭成员入城定居, 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还会进一步提高, 这都需要持续、稳定的城镇建设用地投入作为基本保障。

那么, 城镇化的土地需求如何得到满足, 从哪些途径获得这些土地利用规模?

据统计, 全国每年批准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在600万亩左右, 约合4000平方公里, 即使很大部分用于城市间的公路、铁路、独立工矿、水利设施等, 剩下的用于城市发展, 照理也完全足够。

但实际上, 经过这些年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我国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已近8万平方公里, 很多城市已经把2020年规划中的规模用完了。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讲师杨遴杰分析认为, 究其原因, 是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城市中大广场、宽马路处处可见, 吸纳人口的功能用地往往供应不足。同时各地利用土地低价招商引资, 导致工业用地规模过大, 用地效率低下。有研究报告认为, 我国城镇建设用地的四分之一, 即约2万平方公里, 处于低效利用状态。如果对其调整功能以提高利用强度, 则利用强度若能提高一倍, 就相当于提供了1万平方公里的用地规模。

另外, 地方政府及城市内部有大量闲置土地。地方政府融资主要以土地抵押的方式, 土地在抵押期间处于未利用状态。有专项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地方融资总规模在10万亿元左右, 土地抵押占大头, 约6万亿元。按每平方米5000元算, 考虑到银行一般按市价7折放贷, 则约有1700平方公里土地作为抵押品被闲置。考虑到之前抵押的土地估值更低, 以及政府库存中其他未设置抵押的土地, 闲置面积应该会更多。

还有专家指出, 企业闲置土地规模也不小, 除房地产企业囤地外, 更多是供应低价工业用地导致企业过多拿地后的闲置。这方面缺乏全面数据, 从个案看, 浙江省建设用地动态监管系统数据显示, 截至2012年6月底, 宁波市“晒太阳”的土地共计14.5万亩, 合97平方公里, 包括政府与企业闲置两个部分。十个宁波的存量闲置土地就可满足一年全国城镇化用地量。放眼全国, 经济发达、用地矛盾突出的宁波还不是闲置土地最严重的城市。

而更大的供应来源是集体建设用地, 这部分大有潜力可挖。

目前我国集体建设用地总规模达25万平方公里, 农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超过300平方米, 远高于150平方米的人均标准。由于农民工难以定居城市, 宅基地又缺乏退出渠道, 两栖化的生活导致城市与农村两头占地, 加上新增农村人口建房需要, 结果是城镇化大步向前, 农村建设用地却同步增长。从1997年到2007年的十年间, 我国农村人口减少13%, 村庄用地却增长约4%, 呈人减地增趋势。如果让农民进入城镇的同时退出宅基地, 让村集体将闲置集体建设用地规模用于城镇发展, 则这部分的供应就足够长期满足城镇化发展需要。

目前, 一些地方已经创造出新的城镇化用地方式, 包括深圳的城市更新办法、城中村改造政策和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政策, 北京提出的集体建设用地改革的新思路, 成都的建设用地指标交易等。这些方式都在存量土地再利用上做文章:城市附近的集体建设用地由集体或农户在规划条件下通过自主或合作或协议转让的方式来利用土地;远郊区的集体建设用地则通过建设用地指标交易的渠道进行利用;闲置的集体建设用地复耕, 腾出的建设用地指标可以交易到郊区, 实现建设区的空间位移。

由此可见, 即使不考虑新增规模, 我国存量建设用地总量可以支撑起城镇化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制度安排, 推动存量建设用地从低效向高效转化, 也推动集体建设用地规模的减少以匹配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前者要解决城市内部闲置和低效存量土地的再开发问题, 后者要解决农民进城后所占集体建设用地的退出问题, 实现城乡建设用地的统筹配置。

松绑土地财政

与城镇建设用地问题相关联, 我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高房价, 而政府过分依赖卖地收入, 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房价, 阻碍了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

在当前建设用地供给模式下, 政府直接参与征地、卖地, 一方面导致土地价格高企, 房地产价格上涨;另一方面政府财政过度依赖土地收入, 政府行为被土地“绑架”。与此同时, 大量征地与被征地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由于补偿或者安置问题导致的群体性事件逐渐突出。

万得数据显示, 2010年到2012年,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29398亿元、33477亿元、28886亿元, 占同年政府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5%、32%、25%, 占同期GDP的比重分别为7%、7%、6%。大量的城市有一半到三分之二的城市建设资金都是来自于土地出让收入。审计署的调查显示, 2010年底政府性债务有40%左右是要靠土地收益来偿还的。

杨遴杰指出, 房地产高速发展阶段已过, 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会逐步减少, 银行对政府以土地抵押获取融资的支持力度会下降, 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另外, 社会各界对地方政府长期低价拿地高价出地、利用土地抵押“寅吃卯粮”的做法强烈不满, 土地财政也不应持续。

改变供地方式, 专家们提出了三个不同的解决方案。

具体来看, 第一种方案是, 改革土地招投标拍卖制度为零地价或低成本价供地。用地规划调整后, 由政府承担土地购置、开发成本, 并向土地使用者 (开发商等) 按零地价或接近零地价的低成本价格提供建设用地。项目建成后, 销售价格不得包含土地价格或仅能包含低成本土地价格。

“这样, 购房者购房时支付的房价不含地价或仅含低成本地价, 但持有后每年需按房产市场价格的一定比例缴纳房产税。”杨遴杰分析称, 此举可有效降低土地价格, 从而降低房价, 但在土地供给过程中容易产生寻租行为, 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分配。

第二种方案是, 地方政府的卖地收入归中央。除征地成本外, 地方政府所得的卖地收入上缴中央政府, 以避免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卖地收入。这一方案对现行征地制度变动较小, 但土地价格不一定能够下降, 而且会增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调成本。

第三种方案是, 政府退出征地过程, 实现建设用地供给的市场化。除基础建设、公共设施等用地由政府直接参与征地外, 政府不再参与土地征收、出让过程, 这也是其他国家和地区土地制度的一般安排。

业内人士认为, 这一方案的优势在于土地市场化改革一步到位, 理顺土地供应和价格决定机制。但需对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做较大调整, 也依赖于农村集体决策机制的完善。虽然三个方案设想不同, 但其共同目标是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初期, 可以考虑允许不同地区选择不同方案进行试点, 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逐步优化趋同。

那么, 走出土地财政困境后, 城镇化的建设资金会不会不够?

其实, 最近几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规模不断扩大, 通过推出市政债解套土地财政的呼声一直不断。

早在数年前,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过, 通过“市政债+财产税”的组合, 能够形成约束力有效的资金流在时间轴上平移, 有助于解决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融资问题, 并且“有关部门正积极研究市政债推出事宜”。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也表示, 应该大力推动市政债市场的发展。一方面, 通过发行市政债, 可以缓解平台再融资和对银行还款的压力;另一方面, 市政债市场的发展也有利于清理地方融资平台以及债务混乱的情况, 并使地方政府成为一个可以评估信用质量的单一实体。

(三)

考验改革决心

在中国, 正是土地财政为城镇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供给。没有钱什么事也干不成, 土地财政解决了经济建设最重要的一环钱的问题。这也使得中国没有像一些西方国家那样爆发严重的政府债务问题。不可否认, 中国近十年经济快速增长, 土地财政居功至伟。

然而, 土地财政需要有源源不断的土地供给, 政府必须不断扩大城市规模, 并向郊区农民征地。城市的盲目扩张挤压了农村的发展空间, 城乡、城市居民与农民工的二元差异更为明显。由于透支了未来收益、损耗了消费能力、扭曲了资源配置, 在土地财政模式下, 城镇化只能是简单的城市化、表面的城市化, 只能是注重规模和名义GDP的粗放式发展, 而无法真正关注各种民生问题。尽管土地财政可以筹集大量经济建设急需的资金, 但在耕地问题、环境问题、二元经济结构问题、资产泡沫问题越来越严重的当前, 继续走土地财政之路, 恐怕是越来越得不偿失。

如著名经济学家华生所说, “对城镇化道路的选择, 就是对改革道路的选择, 关键是要有一套全新的机制设计, 通过转变利益的分配去转变人的行为。要真改革, 首当其冲的就是土地财政, 必须先从这里动刀。不触动这个根本, 这条道路就不可能转型。政府必须先对自己下刀, 切割清自己的利益, 否则很难取信于民, 取信于市场, 你想去调节别人的既得利益也就不会有底气。”

解析新型城镇化 第5篇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我国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新型城镇化”道路及与此相关问题探索成为当前社会研讨的热点。

一、国际城镇化发展道路

国际城镇化发展道路与城市发展道路是一致的。自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工业革命开始以来,世界城市的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的增长,城市①人口数量也从几十万增加到上千万人,产业变革、人口迁移、城市发展、社会分工细化成为近百年以来社会发展的主脉搏。城镇化发展的过程性、产业结构变迁、人口迁移、发展动力等方面具有一定规律性。

一是城市发展过程具有快慢交替的规律性。在城市化发展初期,工业发展带动了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人口集聚增加,但由于交通、生活、服务、医疗、居住等问题发展滞后,城市化增速减缓,在这一时期,社会服务、交通、居住条件等逐步改善。此后,城市化进入第二次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以技术和管理的变革为核心,大批从业人员集聚到城市中来,工业现代化解放了低层次劳动工人,劳动力素质逐步提高,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产值和从业人员比重增加,社会交通拥挤、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凸显。此后,城市化进入了第二个缓慢发展期,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促进人口转移趋势放缓。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入了第五个阶段,大中城市人口部分人口转移到周边城镇,城市人口相对减少,中小城镇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二是产业结构变迁存在相同规律。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变迁是完全一致的。在农业社会末期,农业产业地位开始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开始提升;工业社会中,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第三产业逐渐发展起来;在后工业社会中,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开始上升。

三是从业人口迁移具有方向性。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从业人口迁移原则上是单向流动的,即人口迁移是与产业发展具有一致性。随着工业化的开展,从业人口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而随着人口集聚所需的社会服务的增加,从业人口则又从第一、二产业迁移到第三产业。

四是发展的动力是基于技术改革和管理创新。制造业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设备和技术支持,一部分劳动力人口从农业人口中脱离出来从事制造业;制造业生产流程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创新使得一部分劳动力从生产流程中脱离出来从事服务行业。随着社会信息化技术、自动化技术的提升、交通设施的建设,城乡之间的关联度不断加深,技术的变革和管理手段的提高使得城乡差距缩小,城市规模发展趋缓。

二、国内城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

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提出是我国由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的转折点,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手段,也是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如大中城市发展困境、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扩大、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解决的开端。

不断拓宽的马路和拥挤的交通是大中城市发展的代名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人口大量迁移到城市,城市的人口规模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这并没有解决城市拥堵问题。人口和城市的双重扩张虽然带来了GDP年均16.2%的高速增长,但其所带来的交通拥挤也不容忽视。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地区差异性增大,政策制定标准难统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东中西部发展、沿海与内地发展的不平衡。其根源之一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不一致性决定;二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不平衡。城市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其所具有的人才、资本、技术、交通、区位等优势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农村因区位分散、资源缺乏、劳动力素质低等原因而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即使在目前,由于没有完全打破二元体制对农业的束缚,农业经济发展还面临着政策层面、内外在动力机制、劳动力、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一系列障碍。

收入差距扩大。由于地理区位、发展政策、垄断、特权等问题,我国收入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收入差距过大归根结底是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存在问题,虽然我国一直努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如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将农业老龄人口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完善税收调解制度,调整高收入人群的收入;破除垄断,进行国有垄断企业改革。但由于改革涉及利益阶层的权益,改革步履维艰。

2013年,雾霾一词再次成为人们谈论的重点,2013年,全国大部分城市都遭遇到雾霾天气的影响,2013年的北京创下了单月25天雾霾天气的记录。而造成雾霾横行的原因在于城市的扩张和城市空气的严重污染。人口集聚、交通拥挤、森林减少、水资源缺乏都是造成雾霾的原因。如果城市进一步扩张,其所带来的后果不是人类可以承受的,而这只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生态环境的失衡、水污染、垃圾包围城市等都会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解决城市矛盾,构架新型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三、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正确理解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对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型城镇化是在我国当前经济转折的关键时期提出的,其对于下一步经济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新型城镇化内涵在理解时应注意:

坚持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的“新”在于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城镇化以城镇居民为主,其选择权在自己手中。如居住权的选择,农村宅基地、承包地的流转和出让等由农户自由选择;企业参与农业活动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主选择;政府可通过政策扶持、政策引导,不能以强制措施干预企业或者农户的选择。新型城镇化不是农民的被城镇化过程,不是农民失去土地的过程,不是农民变工人的过程;是农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过程,是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的过程,是农民自由选择工作及职业的过程。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新型城镇化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在发展过程要考虑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城镇化建设规划设计、人口集聚度、产业布局、社区建设都要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考虑资源的高效利用、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循环,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施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经济发展模式,在生态环境承载范围之内进行循环发展,确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endprint

坚决维护农民的利益。我国的城镇化实际上是城乡一体化,通过破除城乡的二元体制,实现社会产业、人口的合理集聚。改革的关键点在三农,即农业、农村和农民。在农业现代化、农业社区、劳动力转移这三个问题中,农民是改革的关键点。农民要实现身份、工作环境、居住环境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要坚决维护农民的利益,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是确保农民的土地收益;二是确保相对公平。如在目前土地确权过程中,由于村集体对于农民土地承包制度长期的不调整,造成土地在农户之间分配不公平。一些死亡人员、户口迁移人员长期占有村集体土地,而一些因婚迁入人口及其婚生子女确难以分到赖以生存的土地。且由于各地土地承包时间的不一致性,土地承包权时间不一致,不利于全国土地制度的管理。

明确政府的职责。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出之后,相关部门纷纷开始研究支持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资金、技术、财政补贴、免税等政策呼之欲出,足见政府积极性之高。可与之相反的,农民和企业反而对新型城镇化担忧。对企业来说,整个经济增长趋缓状态下,企业资金力量薄弱,投资积极性较低;对农民来说,也担心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权益的受损和“被上楼”。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应明确自身职责,合理引导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协调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针对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政策和法律方面提供指导,为职业转型农民提供就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将弱势群体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参与主体意愿。

坚持内在质量提升,统筹协调发展。在土地财政的影响下,各级政府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注重的是城市房地产建设的数量,各地大规模的征用土地,进行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城市中的楼越建越高,城市中的植被越来越少,虽然提高了城市土地的利用率,但是城市生态环境资源遭到破坏,个别城市水资源紧张,地下水资源枯竭,饮水资源全部或者部分依赖地上水资源。城镇化发展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也不是重物质文明轻精神文明的发展,城镇化应注重内在质量的提升,注重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双重提高。

注释:

①城市是指大中城市,不包含乡镇。

参考文献:

[1]辜胜阻.新型城镇化的难点是人的城镇化[J]. 重庆与世界, 2013 (3)

[2]龚义清.国外城市发展的趋势[J].城市规划,1987(1)

[3]朱吉玉,朱丹.国外城镇化发展对中国的启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东省县域生态城镇化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实证研究”(项目编号:J13WC58)阶段性成果〕

新型城镇化 第6篇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 一直到现在, 或者还要在未来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 中国以开放的市场化经济格局重回于全球化的世界, 并成功地把自己打造成世界经济体系里目前为止体量最为庞大的市场, 资本的进入及其与权力交叉和两者一步一步地构结成一个牢固的联盟, 是这个时代最为显著的主题。城市作为这些种种的演绎主场, 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成为盘踞势力和瓜分利益的逐利空间。中央已经清醒认识到, 这已经成为阻碍我们进一步发展的痼疾。由此而促就的城镇化运动, 到目前已经呈现很多值得警惕的问题:为追求城市规模的“摊大饼”式扩张, 高楼大厦式的“千城一面”的“伪现代化”, “楼市泡沫”和令城市居民苦不堪言的超高房价, 生态环境的恶化危机, 同时更有因为体制改革的滞后而产生的城乡鸿沟, 农民工移民问题与其各种不能一一说及的公平正义问题……

新型城镇化作为新的城市化理论, 首先表明了政府对以往的城市化方式的反思、改变并修正的态度与愿望。它在上届政府执政后期由温家宝总理首先提及, 今届政府更是多有重申与阐释。李克强总理将它表述为“人的城镇化”。媒体也有多次报道, 新一轮全国城镇化的规划将从户籍、土地、住房、财税、地方投融资等改革着手, 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这些改革的着手点, 大致对应着以下三个具体问题:其一是土地物权界定的问题, 目前对于农民来说的晦暗不明的土地物权, 使得他们在面对市场和城市化时无任何优势和主动权可言。其二是户籍制度与农民工在迁移安置的问题, 如果按户籍来算, 中国人口城镇化率实际只有35%左右, 远低于世界52%的平均水平;这是因为1.6亿无户籍的城市移民——农民工的存在, 因无户口, 他们在城市里处于某种“半城镇化”的状态, 这显然与新型城镇化“人的城镇化”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其三已然是个被说得很多的问题了, 即因政府部门的GDP、政绩欲求和资本势力的利润追求而造成的盲目造城现象, 这不仅导致了无序扩张、城市同质化和社会矛盾的加剧, 更导致了城市化效率的低下。还有, 我们必须认识到,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 这决定了新型城镇化也要拉动内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样的情势下, 如何权衡国家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 避免走旧式城镇化的老路, 还需要政府更多的智慧和清醒的历史眼光与责任心。

新型城镇化电子商务 第7篇

作为一部顶层纲领性文件,《规划》不仅明确了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任务、目标,也给出了城镇化路径。“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的规划,也是中央颁布实施的第一个城镇化规划。”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指出,“文件围绕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着墨很多,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有利于解决城乡二元分割、‘土地城镇化’等一系列问题。”

随着《规划》的发布,如何扭转“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局面?如何使成为“新市民”的农民工真正享受到城里的基本公共服务?新型城镇化的钱从哪里来?这一系列问题都摆到了桌面上。

(一)

各种城镇化

1984年,中共中央第一次提出小城镇发展,十五大、十六大都对小城镇发展提出了要求,十七大也曾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近年来,在全国先后出现过各种新型城镇化的改革尝试,例如以大城市带大郊区的“成都模式”,其主要做法是,对土地确权颁证,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机制。以发展较好的区域作为起步点,确立优势产业,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集群。另外再配以农民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又如,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进而实现城市周边地区的快速崛起的“广东模式”,这一模式又可以分为两条主线:一是珠三角模式,即以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集中的中心镇为发展依托;二是山区模式,即围绕着县城,发展专业镇。

还有诸如以宅基地换房居住的“天津模式”、以集体土地入市的“深圳模式”等。这些模式都有共性,即:工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农地向集约经营集中,村民向新型社区集中和土地有偿转让使用。

共同的期望

这些模式之所以能“各显神通”,就是因为,从以物为本的城镇化走向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是上自庙堂、下至江湖的普遍期待。每年两会上,“新型城镇化”一定是最热话题之一。

“不能搞投资大跃进,不能造新城,不能再像以前,土地的城镇化率远远高于人口的城镇化率。”国家发改委中国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易鹏说,“以前确实存在这些问题,现在的‘新型城市化’就是想把它改过来,将以前的城镇化1.0版变成2.0版、3.0版。”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曾撰文指出,中国目前名义上的城镇化率虽已超过50%,但实际上,有城镇户籍的不足35%,而有房者的比例,则低于1%。数亿农民工,每年像候鸟一样到处迁徙、漂流。

而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主题的城镇化,首先就是要弥补其历史的欠账:对居住、就业、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低收入群体补贴和失业救济等公共服务均需追加投入,在制度上也要让农民真正转变身份,共享改革的成果。

十八大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多次讲话,将城镇化这个最大内需和改革这个最大红利结合起来。坊间诸多评论认为,这将是新一轮改革的开始。而从“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从“物”回到“人”,必将加速推动包括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中央和地方财税制度、高考制度、收入分配体制、养老统筹制度、医疗体制、行政管理制度等等方面的改革。

从这个角度看,“城镇化”更像是一场博弈:一方是凭借强大资本实力“觊觎”廉价土地已久的“利益阶层”,他们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改革的利益获得者;另一方,则是想通过“土地换身份”来实现城市梦的农民们。两者角力的矛盾爆发点将集中于“利益交换的结果”:前者是想以最小的代价交换最大的成果;后者则是想以仅有的“维系性命的土地要素”来交换“未来全部的新生活”。

(二)

明确“以人为核心”

《规划》明确提出“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副司长陈亚军认为,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是对城镇化的正本清源。“农民工不仅是生产者,还是生活者。我们不但要给农民工提供就业,还要让他们能在城市里面体面地生活下来,让他们能享受和市民一样的基本公共服务。这也是规划的最大亮点。”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表示,这是建国60多年来,中国第一部城镇化规划。“《规划》明确以人为本,从五个方面界定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对‘人’也做了表述,就是指农业转移人口,同时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做了明确界定,对包括户籍制度、公共服务、子女就学等等都做了安排,这是一个突破。”肖金成说,过去地方的城镇化在认识上有一些问题,而《规划》的出台有利于统一大家的认识,有利于规范各级政府的行为,明确了城镇化发展的方向,给了全国人民一个明确的目标。

“市民化是城镇化的核心,是变农业转移人口为市民,并且让他们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待遇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城镇化就是市民化。”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说,“不解决市民化,城镇化就是没有质量的城镇化,是不完全的城镇化。”

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规划》首次提出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两个指标,这是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徐宪平表示,《规划》首先强调以人为本,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去年我国城镇人口有7.3亿,其中包含2亿多农民工及其家属。“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但是他们未能享受城镇居民待遇。”徐宪平说,《规划》提出要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实施差别化的落户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通过实施居住证制度,使在城镇就业居住但未落户的城镇常住人口能够享受相应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根据《规划》,政府将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以公办学校为主义务教育;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将被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免费享受健康教育、妇幼保健、预防接种等公共卫生服务;进城落户农民也将被完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棚改和城中村改造加大力度

人口的城镇化更离不开安居,而目前还有相当数量的城镇居民居住在棚户区和城中村。本届政府提出,从2013年到2017年,要再推进1000万套以上的棚户区改造的任务。2013年,我国实际开工改造了323万套,今年计划开工470万套以上。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表示,到2012年底为止,各地已改造棚户区1260万套,2017年底计划完成1500万套,到2020年再完成1000万套。届时将一共完成3760万套,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

防止染上城市病

在过去一轮的城镇化进程中,不少城市“摊大饼”,导致原本在城郊的垃圾处理厂等设施毗邻了居民区;有些城市“重地上,轻地下”,造成城市老旧管网疏于维修管理,出现了城市内涝、井盖伤人等事件;还有些城市“喜新厌旧”,以牺牲和破坏各类文物来推进城市建设。

“在总结教训的基础上,这一次的新型城镇化规划,特别提出了四线控制。”齐骥介绍,四线中绿线指的是保证绿化,蓝线指的是保证水源,紫线指的是保护文物,凡是纳入黄线控制内的城市基础设施,要严格跟城市的居住区、行政区分离。

(三)

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开发银行监事长姚中民曾提出,城镇化有三个要素,分别是“人到哪里去、土地从哪里出、钱从哪里来”。而此前的中央城镇化会议提出的“三个1亿人”(促进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的重大命题,其实正是新型城镇化工作开展的突破口。

《规划》提出城镇化以人为核心,其关键是,让农业转移人口享受到所在城镇的基本公共服务,而这需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要实行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

“城镇化进程中,‘人’不能掉队。”全国政协委员、中农办主任陈锡文称,城镇化是稳增长的潜力、调结构的支撑、促改革的方向和惠民生的手段,最大的阻力在城乡二元结构。要创造公平制度环境,比如,剥离户籍背后的隐形福利,推进城乡养老保险“并轨”,让更多人通过改革分享“福利蛋糕”,共建共享城市现代文明。

如何怎么制定差别化的户改政策?国家发改委城市与中小城镇中心主任李铁认为,一要考虑城市规模和等级,二要考虑外来人口的占比,三要考虑城区和辖区的区别,户改的条件则应该以就业的时间来确定,而不是一些限制性的前提条件如年龄、学历、职称等。对于中西部这些地区的中小城市或者小城镇,可以不要就业时间,一律放开。对于发达地区人口倒挂的,恐怕时间就可以长一点。作为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的主城区,就业时间可以限制条件更严苛一些。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何俊明指出,户籍制度阻挡外来人口迁徙这个问题,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来进行解决。各个地方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快,有的地方慢。城市发展快,住房条件好、社保资金充足、医疗资源丰富在这些地方,取消户籍制度需要加快。

创新保障房建设机制

近年来,一些城市为追求低成本、高速度发展,采取“蛙跳”方式扩展空间,即碰到农村居民点集中的用地就直接避开,由此遗留的“城中村”在城镇基础设施布置、功能划分等方面引发了诸多问题,改造的迫切性日益增加。

全国人大代表何健表示,过去几年,房价的持续高涨引起广大群众的不满,尤其对城市中低收入者的心态产生较大冲击。政府部门不能直接干预市场,但是加大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却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如此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资金从哪里来?财政部副部长刘昆表示,一是加大地方政府债券支持力度,依法赋予地方政府适度举债权限,完善现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制度,探索一般债券与专项债券相结合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办法。二是推广使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政府通过特许经营权、合理定价、财政补贴等公开透明方式,事先明确收益成本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三是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管理,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厘清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正确引导市场预期,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

引导就近城镇化

区域发展不平衡同样体现在我国城镇化发展中,东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60%,而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还不到50%,同时,大量中西部人口涌入东部城镇,这也导致了大量的问题。

那么,引导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一方面促进区域间的均衡发展,另外也可以解决大规模人口跨区域流动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贵州省政府参事、贵州省社科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晓登说,新型城镇化要有序、可持地进行结构合理的推进,像促进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一方面可以缓解东部发达地区和特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另一方面,由于中西部的发展,很多农民已经出现“逆选择”,从沿海返回家乡附近就业,都愿意就近城镇化。

李铁认为,整个市场的要素投入更多地集中在东部地区,集中在一些高等级的城市。是不是可以通过几种方式解决,比如说这些优质资源是不是可以向外扩散一点?原来土地的计划分配指标是不是向中西部倾斜一下,有利于那些地方去发展产业?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也是决定和改善这个地方就业条件的重要前提,是不是可以对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交通设施进行大范围的改善?这样也会使一些产业随着东部成本、土地各项成本的升高,向中西部转移,带动中西部吸纳更多人口。前提是有一定的政策引导。

还需解决大量配套工作

随着《规划》出台,新型城镇化建设步子加快,成本分担机制的建立或许是成败的关键。

有专家认为,缺乏科学规划、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不到位……其实都是表面原因,最大问题当然是资金缺乏。

对此,《规划》有“建立健全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的纲领性表述。国家发改委中国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易鹏分析认为,企业和个人分担的成本较易厘清,比较麻烦的是公共投入这一块,尤其是上下级政府间的承担比例。现行税制下,地方政府承担了与财权不相匹配的事权,捉襟见肘、嗷嗷待哺是常态,假使现状不变,数十万亿元的成本投入将成为地方不可承受之重。责任如何分配—地方与上级政府各自承担农民市民化的哪些责任;成本以何种方式分担——通过合理的、稳定的财政转移支付,还是落实到一个与人挂钩的地方税种头上,还需有更具体的规范。此外,还建议拓展投融资渠道,尤其是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步长制药总裁赵超则提出,政府应办培训促农民工创业。他建议,要健全农民工劳动力市场规范化建设,制定相关用工标准,逐步以有序、规范的用工形式,取代依靠传统的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等形式建立起来的用工形式。同时,应完善农民工信息档案管理机制,以农民工信息档案为基础,健全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社会保险缴纳体制机制建设。

赵超还认为,各级政府应该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对具有创业愿望和自主创业能力的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劳动者,开展创业培训和指导,积极落实各项创业扶持政策,通过他们带动、促进农民工自主创业新机制。同时,还要维护好农民工相关权益,增强他们的城市归属感。

(四)

有“人”才是可触摸的城镇化

城镇化,并不意味着圈占土地、种植楼宇,它首先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换。从农村到城市,距离究竟有多远?与地理路牌比起来,更漫长的距离应该在心理方面。好的城镇化让人亲近,让人幸福,让人浑然不觉改变的艰难与冰冷。

新型城镇化里的“人”,应该是宏大框架下鲜活、具体、普通、日日为了生计而奔走于途的人。老城区的原住民,进城谋生的农民工,土地被占用的农业转移人口,还有数不清的随迁子女……这些面孔,构成了中国城镇化转型过程中清晰、确定的图谱。有了这样一个个真切的“人”,则这场轰轰烈烈的城镇化才是可触摸的。

人的城镇化,可以推动社会公平。孩子们可以享受更优质、平等的教育,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农民,也能接受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具备基本的社会保障。这种转型的成本,不应该只是由农民自行支付,任其自生自灭,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分担市民化成本。因此,推进城镇化,就是给社会增添公平正义元素、社会和谐元素。

人的城镇化,意味着让改革进入深水区。城镇化是一个宏伟工程,可以预计其难度与阻力。说到底,城镇化中的“人”,应该是芸芸众生,而不能仅仅是部分因为这种转化而攫取巨额利益的少数人。中国城镇化一路走来,风风雨雨几十年,个中的得失成败其实早已十分明朗。然而,城镇化中的改革没有一块是阻力小的,阻力小的都早已经改好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社保改革是福利收入再分配的改革;户籍制度改革表面上看是个比较轻巧的改革,实际上背后是农村和城市居民不同的权利和利益,也是个硬碰硬的改革。农民进城要享受城市待遇,这些待遇从哪来?必须有人补贴进来;土地财政、财税制度改革更是硬碰硬,是对现有既得利益和权利的重新分配。

虽然《规划》强调此轮城镇化政策是“人的城镇化”,而非土地城镇化,并且重在优化城市化的质量,而非继续铺摊子、建新城。但既有权力结构和稳增长的政策导向下,如何扼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仍是难中之难。当下之计,应该认真汲取过往的教训,摒弃那种简单、粗暴的发展思维,抛弃逐利性的掠夺土地模式,真正将“人”纳入决策、执行的框架,扎实推进,警惕可能出现的问题。

鉴于此,“人的城镇化”必须实至名归。

新型城镇化电子商务 第8篇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 广西作出了一系列加快推进城镇化的重大战略部署, 城镇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呈现出城镇规模快速扩张、城镇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持续提升、城乡面貌深刻变化等良好态势。但是应该清醒认识到, 广西城镇化整体质量不高, 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城市综合竞争力较弱、城乡差距显著等。诸如城市落户、农民工子女教育、城市归属感等, 都是长期横亘在城乡之间的沟壑。这些“城市病”、“乡村病”一再提醒我们:城镇化并非数字上的简单增长。如果城镇化仅局限于城市规模的粗放扩张, 碎片化、短期化的刺激非但难以成为持久动力, 反而会造成新风险、新威胁。广西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键时期, 如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阶段, 以“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力, 推进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促进人口、土地、资金、产业等要素的优化配置, 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随着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的深刻变化, 广西城镇化已经进入质量与速度并重、以提升质量为主的新阶段, 呈现转型升级发展态势, 面临新的趋势和新的要求。《规划》的颁布, 对今后一个时期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发展目标、战略任务、重大举措和制度创新作出了总体部署, 成为指导广西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行动纲领。

深刻理解以及把握广西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重点, 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现实意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广西如何重新审视与定位自己的历史契机?如何走好面向未来的广西新型城镇化之路?本期专题以关键词、图表方式导入, 结合专家的权威解读和思考, 以期帮助广大读者迅速读懂、深刻领会《规划》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电子商务 第9篇

一、社区教育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作用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社区教育凭借其强大的社区资源整合功能和平民开放教育优势至少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发挥作用:

1. 社区教育是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现代化能力的孵化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较高文化素质、较强技术能力和农业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社区教育整合了区县职教中心、乡镇农技校和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三级教育资源,便于发挥农业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等三重优势,有利于提高农业技术生产、产业化经营和商业管理等现代化能力。社区教育立足于农业现代化一线实践,通过整合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和广播电视设施、远程教育资源等数字化学习平台,发挥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教育培训优势,全面统筹农业现代化教育培训项目的需求分析、规划设计、具体实施和有效评估,有利于将巨大的新型职业农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红利。

2. 社区教育是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市民化素养的加速器。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的“新”不仅在于要具备农业现代化能力,还要具备包括“综合素养的普遍提升、思想观念和现代意识的树立、现代行为方式的养成和依法办事能力的提高等”[2]现代化市民化素养。社区教育既可以统筹中小学、职教中心,甚至区域内的高等教育资源,又可以广泛调动区域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资源和区县体育馆、农村体育设施等体育资源,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和文化、体育资源,面向全体社区居民,开放式免费性开展现代公民教育和文明生活教育活动,引导农民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有助于把传统农民培育成思想道德良好、职业素质较高、身心健康的新型职业农民。

二、新型职业农民社区教育模式创新

基于各地社区教育实践和笔者的课题调研,本文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总结了学分制、自助式、信息化、整合化等四种典型社区教育模式,期望在一定程度上把握新型职业农民社区教育的一般规律,从而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践提供现实参考。

1. 学分制社区教育模式。为了克服固定学习和传统课时学习模式的缺陷,借鉴高校学分制管理模式,学分制社区教育模式是以累积学分、学分替代和弹性学习的形式让新型职业农民在社区教育过程中自主选择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地点以获得一定学分换取社区教育结业证书的一种新型学习教育模式[3]。该模式的特点如下: 一是学分替代。社区教育中心允许新型职业农民以相应的从业经历、职业技能和学习培训经历换取相应学分。二是累积学分。社区教育中心科学设置教育课程,统筹安排课外活动,只要达到一定的学分绩点就可以换取社区教育结业证书。三是弹性学习。社区教育中心实行弹性学制,采取灵活的学习年限,自主选取合适的区域,允许学生采用半农半读、农学交替等方式,分阶段完成社区的非学历教育。该模式充分考虑了新型职业农民的个性需求,体现了新型职业农民的自主性。

2. 自助式社区教育模式。新型职业农民参与社区教育的动机是多元化的。因此,自助式社区教育模式是指社区教育中心根据新型职业农民的学习培训需求,事先将农业技术理论知识类项目、技术操作类项目、创新创业类项目、社会前沿热点类项目、新农村建设类项目、人文修养类项目等课程形式编列成清单或者将不同社区教育项目组合成不同套餐,制订一揽子学习教育培训计划,以便让新型职业农民根据培训需求和个人期望如在餐厅点菜一样地进行自助式选择的一种社区学习方式。自助式社区教育模式的优势如下: 一是以关注新型职业农民是否能满足个人效用的最大化为基点,充分考虑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工作特征、职业稳定性、心理特点和教育期望,可以更好地满足该类群体需求。二是该模式通过“超市自选”模式,开设众多社区培训项目,整合社区教育课程资源,有利于为区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培养一批农业实用专业人才。

3. 信息化社区教育模式。在日渐兴盛的信息化时代,社区教育的形式不再局限在课堂上、书本上,QQ、微博、微信、易信等自媒体形式和MOOCS 、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不断渗透到社区教育过程中。信息化社区教育模式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整合数字化学习资源,形成开放式、大众化的大教育空间,让新型职业农民随时、随地、通过多样化学习终端方式实现个性化学习的社区教育方式。该模式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让新型职业农民通过网上学习、手机终端、远程视频等方式学习农业现代化知识、提高工作技能、提升个人人文修养,突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新型职业农民学习需求个性化,学习途径便捷化、学习形式多样化。在该模式运作中,社区教育中心不仅可以建设数字化社区教育专业网站,创设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还可以对新型职业农民通过网上点击率、访问资料库记录、实时互动情况,进一步把握新型职业农民社区教育质量。

4. 整合化社区教育模式。为了有效克服新型职业农民社区教育过程中农业技术传授、产业经营能力提升和文化素质培养相互独立、各自为战的分散局面,整合化社区教育模式即是把区县职教中心( 广播电视大学或者成人学校) 、农业技术学校和市民文化素质学校等三个机构进行功能整合统一纳入社区学院,推动社区教育资源共享和大众性开放,注重课程设置实用性和人文性并重[4],使其发挥职业教育、开放教育、技术培训、继续教育、社会教育、文化生活教育等多种功能的一种教育方式。成都市武侯区构建的“三·三”社区教育工作机制便是整合化社区教育模式的典范,主要操作方式是建立政府统筹、各部门相协调,街道办组织实施,社区教育工作站开展工作的三级管理机构; 构建以社区内教育资源为支撑的“社区学院+ 街道分校+ 市民学校”三级运作模式; 完善政府整合资源配置,街道配套政策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三级保障机制[5]。该模式不仅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社区教育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还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知识、技术、管理和文化等方面素养的全面发展和有效提升。

摘要: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空心化趋势日渐呈现,新型职业农民的缺失必然影响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社区教育在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现代化能力和现代市民化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非常适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于各地社区教育实践和笔者的课题调研,文章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总结了学分制、自助式、信息化、整合化等四种典型社区教育模式,期望在一定程度上把握新型职业农民社区教育的一般规律,从而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践提供现实参考。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新型职业农民,社区教育,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丁红玲.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社区教育推进策略[J].职教论坛,2014(6):40-43.

[2]华芳英.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的变化及对社区教育的诉求[J].成人教育,2012(3):53-63.

[3]田书芹,王东强.统筹城乡发展中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模式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5(9):20-25.

[4]曹成刚,等.美国社区学院发展历程及对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启示[J].重庆高教研究,2013(6):71-76.

谈谈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10篇

城镇化“Urbanization”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 一是城镇数目增多, 二是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旧型城镇化而言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新型城镇化“new-type urbanization”, 是指坚持以人为本, 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 以统筹兼顾为原则, 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 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重头戏。这不仅因为美国城镇化率达到90%、韩国达到80%等现实差距, 更因为城镇化背负着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重任。努力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将为我国赢得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发挥的巨大空间。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 是扩大内需的长期动力和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火车头”, 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重型“发动机”。

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明确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列为当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 (以下简称《规划》) 指出, 《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这些信号都表明———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新时期的国家战略。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 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 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制定实施《规划》, 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2 当前新型城镇化的现状和问题

2011年, 我国城镇化率超过50%, 城镇常住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标志着我国开始由乡村中国向城市中国转变。我国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 城市空间虽然不断扩大, 城镇化率持续提升, 但是, 仍然有相当多的人口并没有真正进入城市之中。中国有2.6亿农民工, 户籍问题把他们挡在了享受城市化成果之外。2013年1月15日, 李克强同志在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考察调研时指出:“推进城镇化, 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 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 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 不能人为“造城”, 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 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 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2014年刚出台的《规划》中也提出,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 存在着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 市民化进程滞后。“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 建设用地粗放低效的问题。

另外, 当前我国城镇化过程中还存在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 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等问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 导致“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社科院发布的蓝皮书称, 按照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 当城镇化率达到40%—60%的时候, 标志着城市进入成长关键期, “城市病”进入多发期和爆发期。此时, 继续推进城镇化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 即便是硬件而言, 我们更需要对城市交通、环境、社会等方面统筹安排, 还得考量城市群内部的协调发展问题。近些年来, 一些特大城市规模无序扩张, 人口压力过大,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超过极限, 环境污染、居住拥挤、交通堵塞、房价高企等“大城市病”凸显。

习近平同志讲到“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合理调节各类城市人口规模, 提高中小城市对人口的吸引能力, 始终节约用地, 保护生态环境;城镇化要发展, 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 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 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而我们一些地方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出现了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 城乡建设缺乏特色、体制机制不健全等等一系列比较突出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型城镇化之“新”, 就是要区别于“造城运动”, 真正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进城人口权益的市民化上来。“城镇化”固然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一个过程, 但这种“转化”不仅要有“广度”、更要有“深度”———即“提高城镇化质量, 使之健康发展”。真正的新型城镇化, 应该是产业、人口、土地、社会、农村五位一体的城镇化。

3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概括来看,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 做好顶层设计。

城镇要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要使城镇规划在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 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体现生态文明、绿色、低碳、节约集约等要求, 提出要让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成为城市经济生活的主流, 中国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城镇化的进程, 不走发达国家城镇化高能耗、高排放的老路。要建立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低碳城市, 首先城市体系的建立规划, 合理的空间格局和数量结构对低碳宜居至关重要。真正的低碳城市应该是良好的环境质量和生态、便捷舒适的交通系统、适合居住的绿色建筑、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

3.2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注重不同城市的个性发展。

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 发展很不平衡, 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 中国城镇化实现的方式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不能强调甚至只允许一种方式。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地方的人文和风俗”, 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同样化。政府应当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有机结合, 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 综合考虑“城”与“乡”、市民与农民、工业与农业、财政和土地等各方面的关系,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为城乡新一轮建设发展明确方向、设定路径。

3.3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以人为本。

我们不能为城镇而城镇, 发展城镇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所以, 城镇的一切应当围绕人来展开, 要树立牢固人本思想, 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 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 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总的来说, 就是要使城镇具有人情味, 能够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此, 我们应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 消费环境更加便利,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得到有效保护。

3.4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实行城乡一体化。

中国的城镇化要打破二元结构, 形成优势互补、利益整合、共存共荣、良性互动的局面。农村可以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形成坚强后盾, 城镇可以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从而全面拉动农村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农村的发展来谋求城镇的进步。与国际社会比较, 中国城镇化的道路仍然漫长而艰难。到2000年底,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尽管上升为36.09%, 但仍处在一个较低的发展水平, 比低收入国家略高一点。

上一篇:传奇女首富的传奇人生下一篇:公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