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翻译及交际翻译

2024-06-17

语义翻译及交际翻译(精选9篇)

语义翻译及交际翻译 第1篇

关键词:围城,语义翻译,交际翻译,文化负载词

奈达认为:“对翻译而言,掌握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重要”(奈达,1993)。的确,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这一活动至少包含了原文本作者、译者及目标语读者。从这个意义上,译者是文化使者,要做好迥异文化双方(原作者及目标语读者)的文化沟通。Jeanne Kelly和Nathan K.Mao(茅国权)在1979年把《围城》译成英语。通过把这一《围城》英译本与中文本《围城》相比较,可以发现英译本中蕴含着独特的翻译技巧、有值得探究分析的的翻译现象。

众所周知,钱钟书先生学贯中西,《围城》一书可以说很好的表现了钱先生驾驭语言的能力。文中涉及大量中国语言文化独具特色的文化负载词,而英译本在处理《围城》中出现的文化负载词语时,根据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原作的精神、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虑,灵活采用了多种译法。

1 文化负载词的含义及翻译手段的运用

廖七一指出:“文化负载词(cultural-loaded words)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廖七一,2000)鉴于此,在文化差异较大的中英两种语言中,找到完全对应的文化负载词汇可能性较小。如何处理文化负载词是英汉互译中绕不开的一个难点。要在目标语中重现源语文本中文化负载词的文化内涵,译者可以思考源语文化负载词在语境中的内涵、色彩和功能,考虑采用如下翻译方法:交际翻译,交际翻译+脚注,语义翻译,语义翻译+解释等翻译方法。

2 交际翻译含义及其在英译本中的运用

交际翻译是纽马克提出的两个翻译模式之一,其目的是“努力使译文对目标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Newmark,2001)这种翻译模式忠于读者,便于读者接受。因为交际翻译强调依据目标语的文化、语言特点来组织文本,而不是把源语文本直接复制出来。在《围城》英译本中,源语的隐含意义转换为目标语时变成了非隐含意义,有效地避免了英语读者由于不熟悉中国文化,可能会按照个人的文化预设去理解文化负载词,由此出现误解源文,曲解源语文化的内涵方面的问题。故此在英译本中,用目标语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或补充与源语内涵相关的信息。

2.1 交际翻译的运用

英译本中有不少把带有汉语特色的文化负载词直接采用交际翻译法,显得干净利索,目的语读者非常容易理解。

例1:原文:“八字还未见一撇。”

译文:“I have yet to see a single sign of it!”

汉字“八”有两笔组成,该句比喻事情还未成功。译者在翻译时的处理没有采用直译,而是采用交际翻译,使用“a single sign”有效地把这句的内涵传达给了目标语读者。

例2:[原文]鸿渐笑她拿糖作醋。

[译文]Hung-chien laughed at her for being such a sourpuss.

拿糖作醋在汉语中指的是喜欢摆架子、装腔作势。在文中方鸿渐是嘲笑她令人厌烦。“sourpuss”为英语俚语,指“any person who has a gloomy or disagreeable expression or nature”,该词不仅表达了“拿糖作醋”在具体语境中的实际意义,而且传递了一定的文化内涵,使目标语读者易于理解。

2.2 交际翻译+脚注的运用

有些文化负载词汇文化意象独特,无法找到意义完全对应的英语词语来表述,这样如果含糊地翻译出来,对目标语读者来说很陌生。如果只运用英语中文化意义接近的表达来翻译相关文化负载词,语境意义可能会流失,为了补偿,英译本《围城》采用了交际翻译,同时加上脚注来准确阐述中文本中的有些文化负载词。

例3:[原文]你将来新太太,一定要做我的干女儿。

[译文]Your future wife must certainly be my adopted daughter.

[注解]A daughter can be“adopted”,however,without goingthrough any of the complicated legal process,and this type of adop-tion carries no legal or financial obligations.

英语中“adopted daughter”是指经过相关法律途径,收养双方均要承担及享有法律权利义务的一种关系。中文中“干女儿”更多的是道德关系,而非法律关系。显然,译者注意到了中英文化上的差异,采用了加交注的方式来明确原词意义,希望读者更好理解小说中该词的含义。

例4:[原文]方鸿渐好不容易打发他们走了,还为蓝眼镜的报纸写“为民喉舌”、照相机的报纸写“直笔谠论”两句赠言。

[译文]Fang Hung-chien finally managed to send them ontheir way,though not before he had written two inscriptions:“TheMouthpiece of the People,”for Blue Glasses’newspaper,and“TheMirror of Truth,”for Camera’s newspaper.

[注解]Literally,“the throat and tongue of the people.”Meta-phorically,the expression refers to a newspaper that represents thebest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例4中的“为民喉舌”也通过交际翻译加脚注的方法,“为民喉舌”在汉语中指的是表达人民的诉求,为民服务的意思。英译时翻译成“the Mouthpiece of the People”。英语“mouthpiece”意思是“a spokesperson(as a lawyer)”,该译文符合英语表达习惯,也部分的表达了原文的意思。通过加脚注,原文意思的表达更加明确。

3 语义翻译的含义及其在英译本中的运用

语义翻译重视的是原文的形式及原作者的原意,而不是目标语语境及表达形式,是“在目标语言结构和语义许可的范围内,把原作者在原文中表达的意思准确地再现出来”。(New-mark,2001)

3.1 语义翻译的运用

例5:原文:这是七月下旬合中国旧历的三伏,一年最热的时候。

译文:It was toward the end of July,equivalent to the“sanfu”period of the lunar calendar—the hottest days of the year.

在汉语中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指的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二个庚日为止的一段时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但是,西方却没有类似的节气,无法找到对应词。译者采用了音译的方法保留了汉语的语音特色,有效地传递了中国文化。

例6:原文:偏偏结婚的那个星期三,天气是秋老虎,热得利害。

译文:The Wednesday of their wedding turned out to be an“au-tumn tiger,”a real scorcher.

中国传统上将立秋以后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仍然十分炎热的天气称为秋老虎。译者采用了语义翻译的方法将其译为“autumn tiger”。根据本句后的提示:a real scorcher,这种的表达法不会引起目标语读者理解上的困难,同时。同时有效地表达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内容。

3.2 语义翻译加解释

显然,对于有些文化负载词汉语特色鲜明,在上下文中含义明确,在翻译此类词汇时,由于英语语法结构的限制,或者苦于英语中无法找到相匹配的词语,此时翻译时可以采用语义翻译加解释说明的方法。

例7:[原文]迩来触绪善感,欢寡愁殷,怀抱剧有秋气。[]I have of late been very restless and fitful,experiencin

[译文]I have of late been very restless and fitful,experiencinglittle joy and much grief.A feeling of“autumn melancholy”has sud-denly possessed me.[]Literally,to lament the autumnto regret the passing

注解—of the summer of life.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中“秋”来代表情绪低落、伤感或者感慨人生无常,暗含着“悲伤”之意。英语中的“autumn”有“any period of beginning decline”之意,可是英语中借咏叹秋日来抒发自己抑郁寡欢的情感似乎较少,所以作者在此一方面采用语义翻译,另一方面采用解释的办法,也就是语义翻译加解释的办法,既传达了汉语文化,又照顾了英语读者的感受。

4 结束语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这一活动充满语际转换、文化碰撞。译者必须清晰理解原文的思想,准确把握源语文该文化及目标语文化,准确把源语文本中文化负载词的交际意义传达出来,从而再现源语的文化指称意义,使目标语读者充分理解源语文本的文化及内涵。通过分析英译本《围城》中的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可以发现语义翻译及交际翻译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方面是有效的,此类翻译模式在介绍中国文学,传播中国文化方面作用明显。

参考文献

[1]Ch’ien Chung-shu.Fortress Beseiged[M].Trans.by Jeanne Kel lyand Nathan K.Mao.Bloomington andLondon:Indiana Universi ty Press,1979.

[2]Nida E 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M].Shanghai For 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3:P52.

[3]Newmark,Peter.Approachto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Press,2001:27-30,35.

[4]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5]潘文国.译入与译出[J].中国翻译,2004(2).

[6]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语义翻译及交际翻译 第2篇

关键词:语义翻译;交际翻译;文学翻译;交替使用

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虽然不如奈达的翻译理论那么深刻、系统,但他的理论注重翻译实践,对翻译专业的人来说却是不可不知的。而且翻译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所以纽马克注重实践的翻译理论对译者帮助非常大。

一、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提出的背景

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的提出是在直译和意译存在争议的背景下提出的,当时直译和意译之争是以语篇为基础,很少将翻译目的、读者情况和感受以及语篇类别等因素考虑进去。在此背景下,纽马克认为两元模式由于没有考虑到读者等诸多因素,对译者工作造成一定阻碍,所以他另辟蹊径,列举出了八个翻译方法,在这八个翻译方法中,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核心。这两种翻译方法在翻译界是独树一帜,引起了巨大反响。

二、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定义

语义翻译也是以原语为考虑对象,但区别于忠实翻译,它忠于原文语篇,更多考虑原语的美学因素,而且对一些不十分重要的文化词可以用文化上中性的,但功能相似的词来译。而且在一些非重要的地方,译者愿意为读者多考虑一点。

交际翻译大致相当于奈达的功能对等概念,它忠于译文读者。交际翻译重现原文内容和准确的上下文意义,而且是以读者可接受、可以懂的方式翻译。交际翻译更加注重信息传递的效果,即接受者的理解与反应。我们注意到,交际翻译把翻译的服务对象定位在译文读者,译文的内容和语言都要以读者的理解和接受为准则。

三、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下的翻译过程

如何运用两种翻译方法?这就需要看实际的语篇,看一下语篇题材然后决定采用哪种翻译方法。我们一般以题材区别语篇类型,如文学类、科技类等。但是纽马克发现这种区分对语言本质的揭示不够深刻,因此他以B?hler的语言功能分类为基础,从新的角度列举了语篇类型,即表达功能类文本、信息功能类文本和呼唤功能类文本。

文学作品、私人信件、自传、散文等语篇的核心是一作者为中心的语篇,以作者表达自己为主,比较主观,作者独特的语言形式和内容应同等重要,所以这类语篇的翻译应以语义翻译为主。而非文学作品、教科书、学术论文、期刊等语篇的核心是语言之外的现实世界,重点是语言所描写的客观内容,所以这类语篇的主要翻译方法是交际翻译。

The Bear Came Over the Mountain属于表达文本,但在翻译过程中,笔者是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灵活使用。根据纽马克的理论,笔者对整个翻译过程中具体的例子对两种翻译方法进行探讨和比较。在此语义翻译简写为ST,和交际翻译简写为CT。

例1:A curly-haired gloomy-looking foreigner was courting her —she said he was a Visigoth.

(1)一个卷头发长很阴沉的外国人正在追求她,她说这个人就是个野蛮人。(CT)

(2)一个卷头发长很阴沉的外国人正在追求她,她说这个人就是个西哥特人。(ST)

文化是一个民族有别于另一个民族重要的特征之一。世界上各个民族有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该文章就体现了很多冰岛文化。翻译过程中,除了存在语言的不同,通常还存在着许多文化背景的差异,在翻译中就会出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文化之间存在不对等现象,冰岛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事物,在中国文化中缺乏基本概念,以致中国大部分读者可能会无法理解。正如张培基先生所言:“翻译不仅是文化接触的中介,而且也反映着不同文化之间极其深刻的差异。”因此,如何反映好这种差异是翻译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看到,这里选取小说原文中的两个句子都带有非常浓厚的文化色彩:Visigoth,西哥特人,是当时摧毁代表灿烂文明的古罗马帝国两个野蛮部落的其中一个;一些中国的读者可能就不知道这样的文化背景,如果按CT翻译,读者很可能理解不了。

语言中存在着许多标有其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这些词汇反映了其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由于不同语言之间在语言特色、文化背景等方面不同,在某些情况下语义翻译难以很好的将原文特色忠实地传递到译文中。因此,如果在原文中如果有译语读者不能接受的信息,而原文又不是很重要,译者可以采取交际翻译的方法,用译语读者容易接受的语言来替换原文信息,让原文信息能够成功转译。因此,交际翻译服务的对象是译入语的读者,翻译的内容和语言都要以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为准则,强调的是再现原文的要旨。

例2:Just driven away without a care in the world and forsook me. Forsooken me. Forsaken

(1)就这样毫不在意地离开,然后抛弃我。抛弃我。抛弃。(ST)

(2)就这样毫不在意地离开,然后抛弃我。(CT)

所有翻译活动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词、句的处理上。例2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里采用语义翻译又要比用交际翻译的效果更好,语义翻译的句子在与以上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上下文意,句法结构接近原文的形式,结构和词序的安排都很贴近原文。我们可以在例子中看出,采用语义翻译的译文在文体、结构、意义等方面与原文都有很强的对等性。在某些程度上语义翻译试图在译文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范围内传达原著的确切上下文意义。语义翻译为了能够表现原作的思维过程,强调尽量地保持原作的语言特色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有利于将原文的风格如实地反映于译文之中,达到形神兼顾的目的。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两种方法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区别仅在于不同文本有不同的側重点。因此,在翻译中往往是没有绝对的语义翻译,或绝对的交际翻译,译者不可能只采用一种翻译方法。对于一个特定的文本来说,是很难定义说用哪种翻译方法是最好的。在同一篇作品中,往往有的部分须采取语义翻译,有的部分须采用交际翻译,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只有灵活把握两种方法,才能在翻译实践中游刃有余,创造出高水平的译文。(指导老师:刘凤山)

参考文献:

[1]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Prentice Hall,1988a

[2]廖七一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 第3篇

关键词:翻译策略,语义翻译,交际翻译

一、引言

一般的翻译教材在讨论翻译问题时, 都离不开讨论翻译方法与技巧, 即翻译策略。因为翻译策略的选用直接关系着翻译作品的好坏、是否达到标准。一直以来, 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西方, 直译与意译都是翻译讨论的中心话题。“一般的所谓直译或意译的区别, 是以源语的表达形式为依据的。译文的表达形式接近源语的表达形式, 就称之为直译;反之, 译文的表达形式与源语的表达形式相去甚远, 就称为意译” (郭建中, 2004) 。这个问题在传统翻译理论里讨论的最多。

自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 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又出现了其它的二分法, 影响较大的有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 (formal equivalence) 和“动态对等” (dynamic equivalence) , 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 (semantic translation) 与交际翻译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 以及温努提出的异化翻译 (foreignization) 与归化翻译 (domestication) 等。

上述翻译策略二分法既有共通的地方, 也有不同的地方。本文将主要探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二、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英国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兼实践家纽马克认为意译和直译的争论到了十九世纪初开始倾向于意译, 即译神韵而不是译字母;译意义而不是译词汇;译信息而不是译形式;译事实而不是译方式。在提出“准确 (accurate, 内容准确, 事实准确, 风格准确) 和简洁 (economical) ”的翻译标准的基础上, 纽马克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翻译模式并认为只有语义翻译法和交际翻译法能达到这个目的。这两个翻译模式是纽马克翻译理论中最重要、最有特色的组成部分, 它们的提出, 扩展了传统的直译和意译的概念, 为翻译研究指出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1、语义翻译及其适用场合

语义翻译是英国翻译理论家Peter Newmark提出的两种翻译模式之一, 指的是在译入语语义和语法结构允许的前提下, 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上下文意义 (廖七一, 2000) 。他曾列举两个例子说明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差别:

例1原文:Bissiger Hund! (German)

译文:Dog that bites./Beware of the dog!

原文:Chien méchant! (French)

译文:Savage dog./Beware of the dog!

例2原文:Wet paint!

译文:Freshly painted. (German) /Mind the paint! (French)

例1中, 如果用语义翻译, 把德语原文译为“那条狗咬人。”;法语原文则为“凶狗。”。这两个译文都是陈述句, 为读者提供信息。而用交际翻译法, 把两者都译为“小心恶狗!”, 译文成了命令句, 有警告的作用。例2是一条告示, 德语版本看来是采用了语义翻译法。英、德两个版本都只为读者/受众提供信息, 告诉人们“油漆未干”。法语版本没有按照英语原文的形式, 而是用交际翻译法传递了此告示的功能, 即请人们要小心油漆。下面我们来具体探讨语义翻译的概念和适用场合。

语义翻译重视的是原文的形式和原作者的原意, 而不是目的语语境及其表达方式, 更不是要把译文变为目的语文化情境中之物。语义翻译时, 译者尽力追踪原作者的思想过程而不是努力阐释。为了表现原作的思维过程, 力求保持原作的语言特色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发挥语言的表达功能。所以如果原文是表达性文本或是重要的审美性文本, 其表达形式与内容一样重要, 那么不管是文学作品, 还是哲学、宗教、政治、科技作品都需要采用语义翻译。例如以下两种场合:

2.1.1为了传播或介绍某一特定文化地方特色而作的翻译

例如, 随着中西方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的不断扩大, 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语也逐渐被西方人所接受。这时, 就可以采取“语义翻译”的方法, 尽可能的使译文忠实于源语文化的内涵。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词语;磕头 (kowtow) 、阴 (Ying) 、阳 (Yang) 、《百家姓》 (Pamphlet of Chinese Surnames) 的翻译。

2.1.2从文化传播角度在中国文化中占重要地位的文学作品的翻译时

《红楼梦》中出现的成语“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杨宪益夫妇将其翻译成“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而霍克斯将其翻译成“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天” (Heaven) 是中国古代文化中自然界的主宰, 和道教概念相一致;而在盛行基督教的西方基督教徒心目中, “上帝” (God) 被视为自然界的主宰。杨宪益夫妇采取的是“语义翻译”的方法, 即忠实于中华文化, 采用直译法保留了源语中的文化内涵, 向西方人介绍了中华文化里的宗教文化。而霍克斯采取的是“交际翻译”法, 即从适应译文读者文化的角度去翻译, 将“天”转换成西方文化所接受的基督教中的“上帝”, 为的是适应目的语文化内涵, 从而易于被译文读者理解。若从传播中华文化的角度来说, 杨夫妇的翻译方法值得倡导。

2、交际翻译及其适用场合

交际翻译指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应尽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 (廖七一, 2000:180) 。

从上文中纽马克所举例子也可以看出, 交际翻译强调的是译文的“效果”;而语义翻译强调的是保持原文的“内容”。其关键在于传递信息, 让读者去思考, 去感受, 去行动, 为某类读者“量体裁衣”, 发挥语言传达信息产生效果的功能。交际翻译时要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 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译者在交际翻译中有较大的自由度去解释原文, 调整文体、排除歧义, 甚至是修正原作者的错误。由于译者要达到某一交际目的, 有了特定的目的读者群, 因此所生产的译文必然会打破原文的局限 (张美芳, 2004) 。因此, 许多非文学作品、新闻报导、科技文章、公函、提供信息的书籍、教科书、报告、政治宣传品、公告、标准写作、约定俗成的交际用语、通俗小说等的翻译。如以下一些具体场合。

2.2.1商标的翻译

翻译商标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易于译文读者 (顾客) 接受、喜爱, 以利促销。根据纽马克提出的交际翻译观点, 交际翻译应注重话语和话语功能, 谋求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和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一致。这样便符合商标品牌翻译的要求。例如, 我国有一种酒叫“杜康”, 中国人看到“杜康”商标, 会联想起酒的发明人杜康, 继而联想到好酒。但若音译为Dukang对于西方人来说, 只是字母的组合, 不产生任何联想。要促使西方人也产生类似的联想, 可翻译为DukangChinese Bacchus (中国酒神) 。Bacchus是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的名字, 它容易使熟悉希腊神话的西方人联想起美酒。这样, “杜康”一词所起的暗示作用—好酒, 就由商标的注释Chinese Bacchus担任了。这样, 西方人看到它时的反应与中国人看到“杜康”的反应基本一致, 达到了交际的功能。这正体现了“交际翻译”法的目的与用处。下面的例子由于没有注意到文化上暗含的贬义, 引起了不好的效果。“白象牌”电池是中国的一个著名电池商标, 翻译成White Elephant就不成功, 因为elephant在英语中指无用而累赘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采用了“语义翻译”所致, 译者只是按字面意思去翻译, 而忽视了中西文化的差异。这也正说明了在商标翻译上采取“交际翻译”的必要性。

2.2.2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

外宣工作有“三贴近” (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 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 贴近国外观众的思维习惯) 原则 (黄友义, 2004) 。在一定程度上, “交际翻译”法可以在外宣翻译中发挥独特的作用。例如:今年既有发展中国家又有发达国家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在我国, 我们通常称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在对外宣传中, 在黄友义先生看来, 最好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翻译为“China’s market economy”或者“market economy”, 这种译法更容易让外国人从心理上接受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因为这与大部分国家对市场经济 (market economy) 的提法相一致。

三、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结合

在翻译英文商标的过程中, 译者常常将它们处理成读起来有洋味的中文汉字组合。这种方法实际上可以看作是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的结合:运用语义翻译, 在保留英文商标的语音特点同时, 展现其源语的独特韵味;另一方面, 令译文又能准确地传达重要的导购信息于消费者, 促使其购买产品, 是为交际翻译 (李红艳, 2007) 。

中文中就有许多综合使用两种翻译策略的成功典范。例如:在一些著名的商标翻译中, 我们很难看到该商标原有的英文形式了。例如Clean&Clear翻译成“可伶可俐”, 英文中为两个单词, 而译文中则变成四个, 中间的&符号也省去了。但这样的译文却比原文更好地传达了该商品的优点:能够保持皮肤干净清透, 因为这个品牌是专门针对油性皮肤的化妆品。而另外一个例子, Coca-Cola可口可乐:这个著名的饮料商标可谓是家喻户晓。它的英文单词包含了四个音节, 琅琅上口, 富有活力, 其译文不仅发音相似, 也保留了这个特性。在中文中, “可口”就意味着味道不错, 而“可乐”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成快乐、愉快、欢乐等令人感觉良好的意义。也就是说, 如果尝尝这种饮料, 不仅口感超绝, 连精神都能为之一奋, 其广告效应不言而喻。还有其它一些在商标翻译中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成功结合的典范, 不胜枚举。

四、结语

综上所述,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能够很好的指导翻译实践, 因为它时刻将语言的意义及其交际功能作为衡量翻译过程的准绳。至于两者之间如何加以选择, 就要求译者综合考虑到翻译的目的、读者的特点和文体类型等因素。由于文本的多样性, 为了达到最佳翻译效果, 有时应该两种策略交替使用各有侧重, 甚至将两种策略合二为一。

参考文献

[1]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年。

[2]廖七一等:《当代英国翻译理论》,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年。

[3]张美芳:《翻译二分法透视》,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

[4]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 《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 《中国翻译》, 2004年。

英汉介词的语义、运用及翻译 第4篇

英、汉语中皆有数目繁多的介词,尽管它们在语法的聚合性方面显示了共同的质的特征,但因其各自受着不同语言结构体系及内在发展规律的制约,所以,在其构成、结构、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诸方面则各有其个性特点。本文拟对英、汉语介词的语义特征作一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对英语介词的运用和翻译问题提出己见,以求教于大家。

一、英、汉语介词的语义特征

介词的语义指的是介词在句子结构中所表示的语法意义,而非词汇意义。英、汉语介词相比,其语义特征具有显著的差异:英语介词大多具有多义性,即一个介词能表示多种意义;而汉语介词一般则呈相反的特征——具有单义性,即一个介词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如汉语的介词“把”,只表示引介动词的受事;“被”只用引出施事或表示被动;“比”仅用于比较关系等;“为了”只表示目的等。仅有个别是多义性的,如“在”能表时间、处所、范围等多种意义。而英语中一个介词表多种意义则是极为普遍的。现以“for”为例,英语介词的多义性则可见一斑。

(1)Exercise is goal for health.

运动对健康有益。

(2)She was punished for her crime.

她因犯罪受处分。

显而易见,英、汉语介词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同时,我们亦可看到英语介词的多义性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其一,兼有介词的多种语义;其二,兼有动词或其他词类的多种语义。

英语介词何以会有多义性呢?这个问题较为复杂,亦值得深入研究。但我们以为以下三点不容忽视。

其一,基本介词的内向性。

英语介词可以分为基本介词、短语介词和分词介词三类,其中基本介词为其核心部分。就基本介词而言,其突出的特点是内向性。这种内向性是指其再生能力差,其衍变、发展、滋生的趋势主要靠内部转化,而不能从其他词类转化而来,相反,英语的介词还会转化为其他词类(当然,靠着基本介词的内部衍化也使英语增加了一些短语介词,但仍然不敷所用)。英语介词的内向性特点便促使其基本介词不得不向多义性发展(一词多用),以弥补其量的不足。这一点,与汉语介词明显不同,汉语的介词大部分是从动词转化而来(即外向性的),且这种演变的趋势还在发展,如“通过”、“用”等等。

其二,使用意义的精密性。

英语介词使用意义比较精细,而原有介词数目有限,这也使其不得不向多义性发展。汉语的“登在报上”、“写在纸上”、“在房间的角落”都用同一个“在”,而英语则分别要用in,on,at;in the paper,on paper,at the corner of the room。又如:他对我发脾气。(He become angry with me.)我对科学有爱好。(I have a love of science.)他对学校负责。(He is responsible to the school.)这几个句子分别要用with,of,to。这样多样化的使用介词,意义既精密、细致,表达也灵活多变,而且上述各例中的介词in,on,at,with,of,to本身的语义又丰富多彩。

其三,语法功能的单一性。

不同语言,其语法特点不一。汉语词类语法特点之一便是其语法功能的多样性,即词类与句子成分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如名词、形容词、代词都可以充当状语,动词亦可充当定语等。而英语则不行,英语的动词、名词、形容词、代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是比较固定、单一的,即词类与句子成分间基本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当需要表示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意义时,英语则往往要用介宾短语来代替,如“墙上挂了很多画。”英语必须写成“There are a lot of pictures on the wall.”“烈士纪念碑。”要说成“The monument to the martyrs.”“后天我乘快车到上海。”可以两个动词连用,英语“The next day,l left for Shanghai on the express.”只许可用一个动词谓语,另一个动词“来”就要用介词“on”来替用。诸如此类,英语介词用途增多,也必然促使介词向多义性发展。

二、英语介词的运用和翻译

由于英、汉语介词及其结构的不同、意义上的差异、语言表达方式的悬殊,因此,介词及其词组的运用和翻译就难以找出固定的模式和规律来,但了解了英语介词的多义性和汉语介词的单义性,无疑对介词及其词组的运用和翻译是大有裨益的。以下就英语介词的运用和翻译提出几条原则,供学习英语的人们参考。

1.英语介词的运用

英语介词语义繁多,用法复杂,在运用方面给我国英语学习者带来了很多困难。其运用上的错误大致有四种状况:误用、多余、残缺相混用。

误用:英语介词与其前面的动词、形容词有一定的搭配关系,介词搭配错了,称为误用。如:not from、aim at,objection to等。

多余:不该用而用,称为多余。如:answer (相当于reply to),只能说“please answer my question.”不能说“please answer to my question.”

残缺:该用而不用,称之为残缺。如“ask for a thing”,不说“ask a thing”。

混用:该用甲介词而用成了乙介词,称为混用。如,不能说“We come at school every morning.”应该说“We come to school every morning. ”

造成以上运用错误的原因很多,概而言之,应该说是与其不能正确地了解英语介词的多义性和汉语介词的单义性是密切相关的。细细分析,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用汉语介词的意义去套英语介词。

We are advancing toward the right direction.(我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toward应改为in]

(2)由于把汉英词的类属相混造成。

We acrossed the bridge and soon to a hut.(我们过了桥,不久来到小屋前。)

[across是介词,“过”是动词,不能把across作汉语“过”来用。这句应改为“We walked cross the bridge and soon came to a hut.”]

(3)由于英汉语动词的及物不及物的不一致所造成。

We arrived the cinema in time.(我们及时到达电影院。)

[arrive是不及物动词,须加介词“at”或“in”再带宾语。汉语“到达”可以直接带宾语,此句应在arrived后加介词。]

(4)由于汉语能以动词作宾语造成。

She is always fond to talk.(他喜欢说话。)

[fond之后不能带不定式动词做宾语,一定要在fond之后加介词of才能带动名词作宾语。此句应改为“She is always fond of talking.” ]

(5)其也原因造成的误用。

I lost the key of the room.(我丢了房间的钥匙。)

[英语表示定语的介词不限于“of”,因受汉语结构助词“的”的影响,误用“of”,此句的“of”应为“to”]

2.英语介词的汉译

英语介词的汉译问题,论者颇多,但真正能就汉语句法的结构特点加以论述的,并不很多。这里试就此提出几个应注意的方面。

(1)用对等的介词来译。这种方法最明确,也跟句子的结构相适应,应尽可能采用这种方式(有时虽然也显得比较生硬,但总比意译精确得当)。例如:

There are a lot of people walking along the river.

很多人沿着河边散步。

(2)用介词翻译时,有时要在介词宾语后再添上名词、方位名词或其他词类,形成“在……上”、“在……下”、“从……来”等格式。例如:

We shall come back within an hour.

我们在一小时之内回来。

(3)用动词来译。英语介词能在句中表达出动词表达出的意义,这类介词要用动词来译。这是汉译的特殊方式。例如:

I have studied English for one year.

我学英语有一年了。

(4)用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来翻译,而句子成分大多数不变的。例如:

There are a lot of pictures on the wall.(墙上有许多画。)

[名词“墙上”变成主语。]

(5)倘若采用以上方式翻译很勉强、不自然,则可采用意译的方法。例如。

The ground was covered with snow.

遍地是雪。

上例的翻译就比“大地被雪掩盖了”要贴切、自然些。当然,意译要以语境为依据,离开了语境则难以达“信”,在“信”的基础上,方可言“达”和“雅”。翻译之论———“信、达、雅”三原则,前人之述备矣!

语义翻译及交际翻译 第5篇

语义翻译以原作者和源语为出发点, 要求译文在词法、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上尽可能贴近原文, 是一种客观且讲究准确性的翻译方法。交际翻译以译语读者为导向, 注重信息传递和译语读者的接受程度, 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语用方式来传达原文所表达的信息。

诗歌作为一种文本, 强调的是表达诗人情感和召唤读者共鸣的功能, 因此诗歌翻译不可避免的运用到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相结合的方法。同时, 诗歌具有高度凝练的文学形式和意蕴丰富的内容, 译文不仅要体现原诗的思想、意图, 也要顾及原诗的声音效果, 美丽新奇的意象, 以及全诗浑然一体的神采和气势。在传达意义时要注意到不同文化之间联想意义和文化功能的差异。

二、从《A Red, Red Rose》译本片段分析英诗翻译运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的重要性

《一朵红红的玫瑰》是彭斯爱情诗中最著名的一首, 诗人用清新有力的比喻, 自然朴实的语言, 升华的爱情使这首爱情诗久盛不衰, 成为千古绝唱。

译文一

啊, 我的爱人像是朵红红的蔷薇,

在仲夏之月焕然初绽;

啊, 我的爱人像首甜美的旋律,

在和谐之中轻盈流转。

如花之妍姿, 我美丽的女孩,

我沉醉于爱的深情;

愿爱你逾恒, 我的爱,

直到海枯。

译文体现了原文的平易流畅, 却忽视了诗歌整体的诗意和效果, 形同一具没有生命的躯壳, 表达欠规整, 明白有余, 古雅不足。摆脱不了译诗的匠气, 诗中的的美学效果无法释放。可见此译法与一味的追求语义翻译形成的效果相同。此时交际翻译理论就应引起译者足够的重视, 因为交际翻译理论对于弥合文化差异与增强阅读效果都大有益处。

译文二

吾子似华, 六月初发。

吾子如韵, 蜜沁我心。

静女如怡, 吾之所依。

适海之竭, 我爱不已。

译文采用汉诗中的七言诗的格式, 体现了原文的古雅风格和语词创造出来的喻象, 但由于结构的限定, 在表达上没有很好地体现原文的通俗流畅, 对于完整传播译语诗歌文化也没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这样的译法同片面追求交际翻译造成的效果相同, 仅仅追求译语读者的可接受性, 容易抹杀原作者的艺术创造, 也会模糊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造成文化误读。

译文三

啊!我的爱人像朵红红的玫瑰,

含苞待放六月里;

啊, 我的爱人像一支乐曲,

悠扬动听乐声美。

你美如天仙, 我可爱的姑娘,

我爱你是多么深切;

我会永远爱你, 我的宝贝,

一直到四海枯竭。

原文是一首用民歌体写成的抒情诗, 节奏轻快, 文风古雅, 韵律整齐, 读来琅琅上口。译文的形式与风格与原文十分贴近, 没有死翻硬译造成译文晦涩难懂, 译文恰如其分义的翻译, 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译文的处理方法, 从翻译理论上来说, 很好地兼顾了作者的意境和原诗的格律, 既使目标语读者容易接受, 又传达了原诗的音律美。

三、结束语

我们应当从更为宏观的多重视角, 比如社会、文化、意识形态、艺术、诗学等来探讨翻译问题, 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源语与目标语的异同、译者对目标与读者知识背景和接受力的判断、体裁、交际目的等, 综合借鉴多种翻译手段和翻译方法, 灵活选择翻译策略, 才能创造出优秀的译文。

参考文献

[1]NEWMARK 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39.

[2]Wilss, W.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Promblems and Method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Catford, J.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eanslatio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4]Mona Baker.In Other Words: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6]许均.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

[7]程永生.描写交际翻译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1.

语义翻译及交际翻译 第6篇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集大成者,是一部中华文化的百科全书,涉及了风俗、节庆、称谓、服饰、饮食、建筑、历史、地理等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它也是一部汉语言的百科全书,书中运用了包括叙事体、描述体、对话体、诗体等各种体裁形式;运用了包括语音、语形、语义修辞在内的各种修辞手法[1]1,习语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刘泽权[2]461则作过量化的研究,习语(包括,四字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在120回中使用的频率达到了2706次,并且重复较少。如何将这些含义丰富、结构对称、音节优美、音韵协调,同时负载隆厚的中华文化特色的习语恰当翻译,直接影响到我们向英语世界译介这部著作的效果。《红楼梦》公认最权威的译本是杨宪益[3]43夫妇所译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Yang Hsien-yi,G.Yang,2003)和霍克斯(David Hawkes)和闵福德[4]87(John Minford)所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Hawkes,1977)。本文将从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视角,来探讨两个译本中对于习语的处理和各自的利弊。

一、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语义翻译为了表现原作的思维过程力求保持原作的语言特色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发挥了语言的表达功能;而交际翻译关键在于传递信息,让读者去思考、去感受、去行动,为某类读者“量体裁衣”,发挥了语言传递信息、产生效果的功能[5]120。语义翻译注重对原作的忠实,尽量保留原作的声音、修辞、文化等形式;交际翻译则强调应符合译入语的语言习惯,注重读者反映。为了使译文流畅地道,简明易懂,译者可以摆脱原文语言结构的束缚,可以对文化现象进行替换。应把两者看成一个整体,翻译中不可能孤立地使用某种方法,也不能说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哪一种更好。选用哪一种策略得视原文文本类型、语义单位的重要性和翻译的目的而定。一般说来,以表情功能为主的文本,如文学作品,要侧重于语义翻译;而以传递信息为主的文本,如科技文章,则要侧重于交际翻译。

下面笔者就以《红楼梦》两个译本中的习语翻译,来探讨语义翻译策略和交际翻译策略是如何具体应用及其利弊。

二、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与《红楼梦》习语翻译

1.成语。四字成语音美、形美,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审美情趣,备受国人青睐。同时汉语成语孕育于中华历史、文化之中,往往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翻译时须小心处理。这里我们来看两个例子。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第五回)

Those who see through the world escape from the world,while foolish lovers forfeit their lives for nothing.

(杨译)

The disillusioned to their convents fly,the still deluded miserably die(.霍译)

这是红楼梦十二曲收尾《飞鸟各投林》中的一段,句式工整,结构对仗。杨译和霍译都尽量把这种结构移植到英译中,采用了对偶句式。“遁入空门”的意思是逃进佛门,出家修行,有严格的宗教含义。杨译“escape from the world”译出了该成语的核心意义,但放弃宗教意义。这可能是杨先生担心信奉基督教的西方人难以理解佛教文化,所以选择放弃。此译法应属于交际翻译。霍克斯的译法“to their convents fly”则是彻彻底底的交际翻译。为了方便英语读者的理解,他将中国的佛教概念转换成了西方基督教的概念。霍的这种译法是值得商榷的,因为读者很容易从译文中推导出错误的文化信息,以为许多中国人也信奉基督教。这里用冯庆华教授推荐的一种语义翻译法“to their Buddhist temples fly”[6]67,可能更恰当。

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第三十八回)

When swans fly off, crickets chirp, does your heart ache?(杨译)

The geese return; the cricket mourns his fate.(霍译)

这一段来自于第38 回林黛玉《问菊》一诗,“鸿归”“蛩鸣”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意象,象征凄凉、落寞。杨译“鸿归蛩病”四字格译文“When swans fly off, crickets chirp,”是典型的语义翻译法,保留汉语形式和意象。但西方读者读到杨译文时一定会感到困惑,因为在他们的文化语境中,是无法把“鸿归”“蛩鸣”和人的凄凉落寞的情绪联系起来的。而霍译添加了一个词“mourn”,明示原文暗含信息,帮助读者理解诗句所描述的凄凉意境。这里霍采用的交际翻译法使译文更达意。

2.惯用语。惯用语具有群众性、口语性和通俗性的特点。惯用语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翻译惯用语时应尽量选用较为口语化的英语词汇,译文的形式可以相对自由一些。

就是婶子,见生米做成熟饭,也只得罢了(第六十四回)

When Aunt Xifeng sees that the rice is already cooked, she’ll have to put up with it.(杨译)

And as for Aunt Feng herself, when she sees that the rice is cooked and knows that it can’tbe uncooked, she’ll have to put up with it.(霍译)

显然杨译文采用了与语义翻译法来处理惯用语“生米做成熟饭”,而霍译文则是采用的交际翻译法,增添了信息“knows that it can’t be uncooked”。这里语义翻译似更胜一筹,因为文学欣赏的一大乐趣就在于读者自己亲自去领悟文字背后的含义。因此,只要原文直译不会为读者带来理解障碍,译者就不必要点透说破,剥夺读者领悟的乐趣。

刘氏一旁接口道:“你老虽说的是,但只你我这样个嘴脸,怎么好到她门上去的?先不先,他们那些门上人也未必肯去通报。没的去打嘴现世!”(第六回)

“But how could frights like us go to their gate?Most likely their gatekeepers would refuse to announce us. Why ask for a slap on the face?”(杨译)

“but just take a look at us! What sort of state are we in to go calling on great folks like them? I doubt the people at the door would bother to tell them we were there. Who ’s going to all that trouble just to make a fool of themselves?”(霍译)

“打嘴现世”是典型的下层人所用的一个习语,表示刚说大话接着出丑。杨译“Why ask for a slap on the face”换了一个意象,“打嘴”变成了“打脸”,但总体仍属于语义翻译。而霍译则运用交际翻译策略,套用了英语中的习语“make a fool of”,不仅传递了原文的全部语义信息,而且忠实地反映了原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此外,熟悉的译入语习语形式会给他们带来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正如冯庆华教授所讲的那样,“对英语成语恰到好处的运用,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译文的忠实与通顺,让英美读者感到就像在阅读他们本国作者用本国语撰写的作品一样”[7]38。

3.谚语。谚语往往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反映深刻的道理,是人们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因此谚语往往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形式上,谚语通常非常口语化,讲究韵律和对仗。因此翻译时,要顾及语音、语义、语用、修辞等方面的因素给习语谚语翻译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你难道没听见人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第八十一回)

Surely you know the saying,‘Marry a cock and follow the cock;marry a dog and follow the dog ’?(杨译)

You must know the old rhyme:

When rooster crows at break of day,

All his hen-folk must obey.

No choice for a dog’s wife

But to make the best of a dog’s life(.霍译)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具有典型的中国谚语的特点,结构平行对称,形象生动,寓意深刻。杨译是典型的语义翻译,也利用了平行对称的英文句式,形式上达到了对等,在内容上也将原文的信息准确传达。而霍译是典型的交际翻译,形式上,将汉语的谚语转变成了英语的自由诗体,讲究韵律和节奏,但内容上变动也较大,由于原文中的意象并非重要信息,用译文意象来代替原文意象,来传递同样语用信息是可以接受的。两种译法,不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与原作相对应,都是难分伯仲的佳译。

4.歇后语。歇后语是汉语所特有的,由歇面和歇底两部分组成。歇面是一个携带生动形象的引子,歇底则作出说明或解释。歇后语可分为喻义型和双关型。

彩霞咬着嘴唇,向贾环头上戳了一指头,说道“:没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第二十五回)

Caixia bit her lips and with one finger rapped him on the forehead.“You ungrateful thing! Like the dog that bit L ü Dongbin ———you bite the hand that feeds you”.(杨译)

She stabbed the air above his head withher finger:‘You ungrateful thing!You ’re like the dog that bit L ü Dong-bin:you don ’t know a friend when you see one.’(霍译)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是一个喻义型歇后语。杨译和霍译都属于语义翻译结合交际翻译,他们用语义翻译的方法保留了汉语的歇后语的歇面部分。而他们都用了交际翻译的方法来处理歇底部分,因为吕洞宾是中国神话“八仙过海”中的一个人物,汉语读者十分熟悉。而英文读者没有此文化背景,不做修改或添加将造成他们理解上的困难。因此,杨译套用了一个寓意相近的英语习语“bite the hand that feeds you”;而霍译用了一个非习语来解释喻义。

凤姐道:“我那里照管得这些事,见识又浅,口角又笨,心肠又直率,人家给个棒槌,我就认作针。”(第十六回)

“I’m incapable of running things,” she sighed. “I’m too ignorant,blunt and tactless,always getting hold of the wrong end of the stick. (杨译)

‘I am not much of a manager really,’said Xi-feng.‘I haven’t got the knowledge,and I’m too poor at expressing myself and too simple-mindedalways inclined to“take a ramrod for a needle”,as they say.(霍译)

“人家给个棒槌,我就认作针”是一个谐音双关歇后语,取“针”和“真”谐音,比喻实诚人容易上当受骗。这种语音双关,或意义相关,实际上是利用某种特殊的语言现象的文字游戏,很难形、音、义完整地传递到另一种语言中去,因此必须舍弃某些信息。杨译这里利用了交际翻译策略,套用了英语习语“get hold of the wrong end of the stick”,直接译出原文意义。偏好交际翻译的霍克斯这里却用了语义翻译 “take a ramrod for a needle”,从字面,直译“针”,却省略了“针”的谐音字“真”所传递的“认真”之义。

通过上述例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处理习语翻译时,杨宪益夫妇多采用语义翻译法,而霍克斯多采用交际翻译法,当然不少情况下,他们会交替使用两种方法。语义翻译长于表现原作的思维过程,保持原作的语言特色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但在处理特定语言特征和传递特定文化信息方面存在不足。交际翻译长于传递信息,让读者去思考、感受、行动,发挥语言传达信息,产生效果的功能,但有时容易丢失原文的形式意义、美学价值以及文化信息。因此在习语翻译,乃至整个文本的翻译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语篇类型、语篇功能、文化差异、读者接受力等因素,综合应用语义翻译法和交际翻译法,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的多重文本意义。正如刘士聪[8]16教授所讲的那样,任何一种单一的翻译模式都难以忠实地再现 《红楼梦》中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张培基.略论《红楼梦》新英译的习语处理[J].外国语,1980(1).

[2]刘泽权,朱虹.《红楼梦》中的习语及其翻译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6).

[3]Yang Hsien-yi&G.Yang.A Dream of Red Mansions by Cao Xue-qin and Gao E,tran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3.

[4]Hawkes,D.&J,Minford.The Story of the Stone by Cao Xue-qin and Gao E,trans[M].Harmondsworth:Penguin,1973/1986.

[5]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6]冯庆华.红译艺坛——《红楼梦》翻译艺术研究[M].上海:在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7]冯庆华.文体翻译论[M].上海:上海翻译出版社,2002.

翻译中语义失误的原因及对策 第7篇

研究发现, 在词汇的深度问题上, 有两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方面, Laufer的系列研究发现, 无论对英语本族语者还是高水平二语学习者来说, 词内困难与形式和意义都有密切联系 (Laufer, 1990a, 1991b, 1993:94, 1997) 。另一方面, 词汇的意义相似要比形式相似造成的干扰更大、更多, 即在二语词汇学习中意义的内化更为困难 (Hustijn&Tangelder, 1991, 1993:136, 139) 。因而, 在词汇习得中, 如何排除存在于词内的两个因素———形式和意义的干扰, 从而帮助学生正确用词, 应是我们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一、词汇习得的深度问题

在词汇习得研究中, 人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词的概念与词的掌握。对词的掌握, 各家说法不一。Nation (1990:30-33) 和Richards认为完整地掌握一个词, 应包括以下知识:语音、拼写形式、多层意义、句法特征、联想意义、搭配、词频和语域 (转引自Norbert Schmitt and Michael McCarthy, 1996) 。Cohen则认为, 对词的掌握包括字面意义、多层意思、句法特征、语义特征、使用限制, 与其密切相关的词, 以及该词的转化词等 (转引白吴霞、王蔷, 1998) 。在二语词汇的习得中, 形式与意义的处理应予以特别的重视。一是因为这是造成词汇学习困难的两个主要词内因素。二是因为两者不可分离, 在词汇习得的早期以形式习得为主, 后期以意义习得为主。

研究证明, 跨语言影响在二语词汇习得的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都有明显的表现, 形式处理在二语词汇习得早期起主要作用, 语义是二语心理词汇的中心, 语义处理始终是词汇习得的最大挑战。

二、词汇习得深度问题的实例及分析

实证发现, 中国外语学习者词汇习得存在的问题涉及语音、拼写形式、字面意思、多层意义、句法特征、联想意义、搭配及使用限制等各个方面。而在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习得的各个因素中两个词内因素最为突出:形式和意义。二者密切联系, 而且词汇的意义相似要比形式相似造成的干扰多, 即在二语词汇学习中意义的内化更为困难。语义处理始终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词汇习得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

下面, 笔者以所在高校2008—2009年《大学英语课程》第四册期末考试第四部分英汉互译A节一道汉译英题中“flat”一词的译文为例, 来分析词汇的形式和意义两个词内因素的影响。原题是:

Your presumption that I would want to share a flat with you is false.

要求用所学的分译法的技巧来翻译。

参考答案:你认为我想和你共住这套公寓, 你的想法是错误的。

笔者从几个教学班的试卷中随机抽取216份试卷, 其中正确试卷165例, 错误、漏译或空白试卷共计51例。下表是5l例问题试卷的概况:

在随机收集216份试卷中, 正确译出“flat”一词的试卷165份, 错误、漏译或整题空白的试卷51份。在这51份问题试卷中, 受语音干扰而误译的5例, 占总数的10%;受形式干扰而误译的4例, 占总数的8%;受语义干扰而误译的25例, 占总数的49%;空白、漏译17例, 占总数33%。笔者认为, 第一类错误, 语音干扰进而与形近词混淆, 造成语义上的失误, 可以归于形式干扰类。而第四类错误访谈结果表明也多为语义上的困难造成的, 因而可以归为语义干扰类。一类错误与二类错误、三类错误与四类错误分别相加后, 形式干扰类计9例, 占错误总数的18%, 意义干扰类计42例, 占错误总数的82%。两类错误比为18∶82, 证明了以上的结论:词汇的意义相似要比形式相似造成的干扰多, 即在二语词汇学习中意义的内化更为困难。

以下是51例错误中摘录的典型错误实例及分析:

例1.你认为我会和你共居一套房子的想法是错误的。

例2.由于你的行为, 我本想和你分享这一块地形是个错误。

例3.你认为我会和你共居一个房问的想法是错误的。

例4.你认为我会和你分享一间房子的想法是错误的。

例5.你认为我会和你分享一个帆的想法是错误的。

例6.如果你认为我想和你一同飞行, 那么你错了。

例7.你认为我会和你分享一面旗帜的想法是错误的。

例8.你认为我会和你分享游艇的想法是错误的。

例9.你认为我会和你分享一座楼房的想法是错误的。

例10.你认为我会和你分享一个橡皮艇的想法是错误的。

例11.你认为我会和你分享一个盘子的想法是错误的。

例12.你的行为, 让我想跟你分享一个毛毯是错误的。

例13.你认为我会和你打个平局的想法是错误的。

例14.你认为我会和你共餐的想法是错误的。

例15.你认为我会和你分享火把的想法是错误的。

例16.你认为我会和你分享肥皂的想法是错误的。

例17.你认为我会和你分享小船的想法是错误的。

例18.你认为我会和你乘同一航班的想法是错误的。

例19.你认为我会和你分享平台的想法是错误的。

例20.你认为我会和你分享电梯的想法是错误的。

例21.你认为我会和你分享一个单元的想法是错误的。

例22.你认为我会和你分享一个平原的想法是错误的。

在以上译文中, 例6和例18中的理解错误, 显然是受了fla和flight语音上的干扰, 混淆了形式, 进而造成语义理解失误。例7是受形式的干扰, 混淆了flat和flag的拼写形式, 说明学习者在平时词汇记忆时, 对词汇拼写形式掌握不牢, 混淆了两个形近词的拼写形式。其它各例中的译文与参考译文之间有的比较接近, 如例1中“一套房子”, 例3中“一个房子”, 例4中“一间房子”, 例9中“一座楼房”, 例21中“一个单元”;有些则相去甚远, 如例2中的“一块地形”, 例5中的“一个帆”, 例8中“游艇”, 例10中的“橡皮艇”, 例11中的“一个盘子”, 例12中的“一个毛毯”, 例13中的“平局”, 例14中的“共餐”, 例15中的“火把”, 例16中的“肥皂”, 例17中的“小船”, 例19中的“平台”, 例20中的“电梯”, 例22中的“平台”, 但原因大多可以归结为意义这个词内因素的干扰。

三、对策

词汇教学涉及词的定义、词汇记忆策略、词汇的广度和深度、词汇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影响词汇学习的主要因素、词汇学习策略、词汇习得模式等。在词汇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词的概念与词的掌握。上文提到, 对词的掌握, 各家说法不一。但一个基本的共识是:在词汇的习得过程中, 深度和广度同等重要, 就是说学习者不仅需要掌握相当的词汇量, 而且需要掌握词的多层意义、搭配等方面的知识。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学习者在掌握目的语词汇方面的个体差异, 帮助他们克服词汇习得过程中所受到各种因素 (如输入、输出、各种学习者因素) 的影响, 深入、全面、准确地掌握词汇, 从而提高词汇运用能力。对于学习者而言, 初次接触一个新词汇时一定要做到深入、全面, 切忌一知半解。具体而言, 可以套用Nation (1990:30-33) 和Richards提出的标准:完整地掌握一个词, 应包括以下知识:语音、拼写形式、多层意义、句法特征、联想意义、搭配、词频和语域。

参考文献

[1]Laufer, B.Why are some words more difficult than others?Some intralexical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learning of words.IRAL1991b, 28:293-307.转引自:Singleton, D.Exploring the Second Language Mental Lexicon[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6:140.

[2]Hustijn, J.&Tangelder, C.Intralingual interference:Lexi-cal errors as a result of formal and semantic similarities among English word-pairs, 1991.转引自:Singleton, D.Exploring the Sec-ond Language Mental Lexicon[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6:137.

[3]Schmitt, N.and McCarthy, M.Vocabulary:Description, Ac-quisition and Pedagogy[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4]吴霞, 王蔷.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词汇学习策略[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 (6) .

语义翻译及交际翻译 第8篇

关键词:外事翻译,翻译要素,对策研究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在很多方面逐步与国际接轨,对外交流日益频繁。然后,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翻译方面的一些失误或翻译用词不当,在跨文化交际方面造成了一些误解,有时这些误解会导致国与国之间的政治争端或是造成经济方面的重大损失。为了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此类失误,实现更为畅通、高效的沟通,做好了解和掌握基本翻译要素意义重大。

1 基本翻译要素研究

翻译包括口译和笔译,对翻译的基本要求是要做到“信”、“达”、“雅”。何谓“信”“达”“雅”?它是由我清末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他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在具体操作中,“信”(faithfulness)指意义不背原文,译文要准确,不能随意增减意思;“达”(fluency)指译文通顺明白;“雅”(elegance)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通俗的讲,信、达就是指翻译要“完整准确,通顺易懂”(The translation should be complete and accurate,fluent and intelligible),即,要忠实原文,且用简单的语言(simple language)清楚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对于口译,翻译的要求则相对较低一点,只要做到语言简明,逻辑思维清楚就可以,不需要过多的使用修饰语。相对于口译而言,笔译应有更高的要求,即在“信、达”的基础上,追求达到“雅”的境地,使译文得以广泛流传,扩大影响。

同时,除了在翻译中要尽量做到“信”、“达”、“雅”之外,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翻译者也要注意自己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敏感度。

2 跨文化交际中外事翻译要素运用的对策研究

外事翻译是一项复杂和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国际名声,也决定着跨文化交际的成败。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好外事翻译工作十分重要。

2.1 跨文化交际中的翻译策略

在跨文化交际中,即存在文化定势的群体特征,比如某个民族的整体文化行为习惯,同时也存在个体交际者的个人特点,比如表达习惯或行为方式的不同。群体特征和个人特点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同一件事情的两个的方面。个人特点可以归纳出群体特征,但群体特征并非包含所有交际者的个人特点。传统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大多侧重文化定势,但其重整体轻个体的倾向导致了研究的不完全性。请看下面几则范例:

译文:知情人士说,矿业巨头力拓股份有限公司(Rio Tinto PLC)候任董事长周一辞职,没有支持用“中国方案”来解决公司390亿美元的债务,这充分表明这家英澳合资公司董事之间的分歧。

译文:中国2008年财政赤字总计达到1,110.1亿元(约162.3亿美元),主要是因为中国政府在去年最后一个月加大了财政刺激力度,政府支出大幅增加。

译文: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周五表示对中国经济前景有信心,并指出有初步迹象表明经济可能会很快好转。

译文:和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时相比,中国正在以更大的幅度增加开支。中国可能正在准备推行力度更大的扩张政策。

外事翻译属于“重心置前”结构,翻译成汉语时呈现“重心置后”结构,即发生英语的右向结构向汉语的左向结构偏移的情形。这主要是因为英语句子外向扩展,注意点居于句首,向右扩充。相反,汉语句子内向聚拢,先画龙再点睛,向左展开,注意点在句末。

2.2 外事翻译要熟悉了解生活多方面知识

这是因为在跨文化交际中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而且在全球进一体化进程中,应运而生了很多的新词。作为一个好翻译,他要在生活总随时留意这些新词的产生,对新生事物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要对这些方面有所了解。请看下例:

译文:显然,对一些股票投资者来说,只要衰退不会加剧那就够好了。但对决策者而言,关键问题是经济情况有没有充分好转,能不能预防通货紧缩。

译文:虽然美国的收益季节已基本过去,但中国公司的业绩发布大幕即将开启。尽管它们的业绩会好于饱受摧残的美国同行,但人们可能会对业绩结果感到失望。

译文:眼下正提交国会表决的经济刺激方案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起到“刺激”的作用?

对于此问题的评估到现在仍不完全。那么,我们来看看参众两院所表决法案中很有可能发挥刺激作用的开支部分——总额超过5,000亿美元——从四个方面来评价其可量化的作用。

译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分析师和市场策略师每年都费尽心机猜测股市走向。不过,你可不能根据这些预测进行投资──至少也得先问问他们到底掐的准不准。

以上翻译内容是遵从西方文化语篇规则普遍性的一面,还有外事翻译多样化表达的另一面。从其汉译情形来看,确实发生从原文语篇“重心置前”向译文语篇“重心趋后”的偏移。虽然以侧重文化定势来进行跨文化交际研究并不十分科学,但以文化定势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全是错的,它需要进一步地发展和改进才能加强并完善跨文化交际的研究。跨文化交际研究是与现实世界的发展变化紧密相联的,一些曾经的观点和理论需要及时地对它们进行检验、批判。

2.3 外事翻译应强化翻译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外事翻译要养成一种随时随地都注意外语的表达方法,随时随地都考虑两种语言的倒译。因此在平时看外文资料时,外事翻译要注意外文的表达方法、用词造句、词语搭配,多阅读外刊中描写中国的文章,学习地道的表达方法,寻找可借用的词。尤其要特别留心外国人如何描写我国经济、金融等方面的政策,随时翻译,随时记录。例如:“Administrative controls on investment,money supply and prices are only temporary palliatives,not a permanent solution to demand management problems.”这句话中有几个难点词,包括“Administrative”(表面上,这个词的意思是“行政管理的”),“demand”(直译的话,这个词是“需求、要求”),如果我们不熟知这些词在目的语中的用法的话,在翻译过程中会产生歧义。这句话的正确翻译应是:政府对投资、发放货币、物价等方面实行调控是临时性的缓解措施而不是解决需求管理方面问题的永久之计。再如,我们经常要谈到各种各样的教育、宣传活动,直译为educational and propaganda campaign显然不好。

其次,在我们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新名词、新提法也层出不穷,而且不少这类提法具有中国特色,需要琢磨才能想出比较接近的对应词,有时甚至绞尽脑汁都想不出一个合适的对应词。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外事翻译要多学习中央文件、领导人的讲话,要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到我国政府的重要政策、重大举措上,同时注意我们的新措施、新做法,随时随地考虑如何翻译这些政策、措施、做法等。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更要善于抓住新事物、新提法。

3 结束语

做好外事翻译这项工作,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也要有翻译意识。只有掌握了这些要素,并在翻译工作中认真实践,才能真正做好工作,实现在跨文化交际中顺畅沟通。

参考文献

[1]Nida E 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2]刘学云,杨自俭.翻译新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3]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4]徐亚男,李建英.外事翻译[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

翻译中语义同化现象解析 第9篇

在对译本进行比较研究的过程中, 我们经常发现这一现象:译者在翻译中的选词择义有很强的倾向性, 这种倾向性既能保证译文与源语的等效, 又能反映出原作的交际意图, 而且能使译文读者产生理解和心灵上的共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译者是根据什么来选词择义的?其好处又在何处?

联想到英语语音学中存在的同化概念, 我们知道, 在英语发音中, 单个的音会受到邻近的音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亦即同化。Jones (1976:217-229) 将同化分成历史同化和语境同化, 前者指在语言发展进程中所发生的同化, 而后者指在句子或合成词中两词并置时所发生的同化。既然在发音时语音会受到语境影响而发生一定的变化 (如同化) , 那么在翻译中词语的语义迁移是否也会受到与源语对应的目标语语境的影响, 为了认知需要而发生类似的同化呢?经过译文文本的研究分析, 我们发现这种现象不但存在, 而且有一定的广泛性。

本文将从认知角度来解释翻译中语义同化现象及其理论依据, 并引用例证对译本中选词择义的同化现象进行分析, 以此来说明主题关联性社会文化语境对译义的理据性和指针作用。

二、建立在主题关联性基础上的语义同化

根据曾利沙 (2005:38-39) 对主题关联性社会文化语境与选词择义关系的论述, 我们知道, 关联社会文化语境对语义内涵是有制约作用的, 可以对词语的含义在进行丰富联想的基础上根据语境产生最佳关联, 从而确定词语的意义;词句之间具有潜在的语境照应性制约关系, 这种照应性制约受制于主题倾向关联性社会文化语境的可阐释性或可印证性, 其基本语义内涵在认知框架内因此发生相应的“弱化或强化或同化”等。

可以说, 文本是主题化思想规约下的产物。基于此规律, 进入文本的词句都是经过作者有意识选择的结果, 其选择又必然有其内在的认知关联制约性, 我们称其为“主题关联性制约” (subject-relevant constraint) 。 (曾利沙, 2006:6) 主体的“灵活处理”并不能随心所欲, 必定受到文本主题的关联性制约, 其具体的衍生意义则指向与文本主题相映衬的特定文化内涵项 (culturally-entailed items) 。这说明, 任何语篇都受其主题控制和支配, 对词义语境化内涵的理解与解释都必须以反映主题的宏观命题结构为依据。 (ibid, 2006:7)

由此看来, 即使是所谓的“创造性叛逆”都要受文本主题倾向制约。语义的迁移 (甚至偏移) 都是对主题的明晰化, 是对作者创作意图的艺术再现。对此, 曾利沙还提出了文本关联性社会文化语境与交际意图对主体艺术创造性叛逆的制约模式。我们从指称词翻译的嬗变可以看出, 主体性体现了译者对文学语言形式潜在的文本功能和社会文化语境化内涵的进一步挖掘, 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源语文化语境内涵指项在目的语中的艺术再现, 而非按照概念或命题作机械的语义迁移。

语境关联性是以主题为中心的认知整合性, 即认知框架, 是通过语言文字所激活的具体认知情境, 可以对在特定时空中的对象建立种种联系的系统, 并使认知主体在深层命题语义结构中进行推演、扩展和选择的化境因素。这种认知化境的创设, 有利于认知主体的意义把握和选择, 从而为产生和表现思想观点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会受主题倾向性的制约, 并进行深层的认知和推理, 从而把握源语的情境和创作意图, 对同一语境中的词语语义根据上下文的相关性在互相照应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及再现, 显示出在主题倾向性社会文化语境下译者的主体操控性和创造性。

根据上面的论证, 我们可将语义同化现象定义为:受相邻的词及主题倾向性社会文化语境的制约而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于临近的词语的语义相似性和协调性。也就是说, 不能孤立存在的意义, 在相关的语境中通过人的心理认知体验及主题倾向性的限定, 与关联性社会文化语境形成认知框架, 对微观层次的词句产生制约, 形成照应性语义关系。

一般情况下, 源语中相关词语的基本语义内涵会在源语读者认知心理上产生强化、弱化或同化现象。在翻译中, 为了体现源语的社会文化语境和语义关系, 也应该在目标语中相应地反映出这种关系, 以便对译语读者的认知方向和认知体验产生必要的限制作用, 否则就会背离或偏离源语的社会文化语境及其主题倾向性, 而产生不恰当的交际效果, 对译文读者产生误导作用。

三、翻译中语义同化现象例释

不管是英翻汉还是汉翻英, 基于主题关联性社会文化语境的对语义内涵在认知框架内的同化现象较为常见。这种语义同化现象反映了相邻词语间依据主题倾向性和关联性社会文化语境而发生的照应性, 也反映了词语间因此而存在的可印证性和可阐释性。这是对读者认知的引导性处理, 是在读者认知框架内对微观层次的词语调整和语义协调。

下面, 我们将引用译例来分析说明语义同化在语际间的应用及其对读者认知主题倾向性和社会文化语境的作用, 从而认识语义同化现象出现的合理性和重要性。

首先, 我们来看林肯总统在格底斯堡演说中所说的话语:

We have come to dedicate a portion of that field as a final resting place for those who here gave their lives that that nation might live.

译文:我们今天到此集会, 是为了将这一战场的一部分奉献给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们, 作为他们最后的安息之地。

原文中的主题倾向性很明确, 也就是林肯总统对在格底斯堡战役中阵亡的士兵们所做伟大功绩进行褒奖和赞扬, 原文中下划线的词也因此都具有了褒扬的意义。因此, 在翻译中同样要用同一范畴的语词进行源语意图和倾向性的对应表述和再现, 从而达到与原文语篇意义和效果相一致的翻译。

再看《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的一个句子:

紫鹃雪雁素日知道黛玉的性情:无事闷坐, 不是愁眉, 便是长叹, 且好端端的, 不知为着什么, 常常的便自泪不干的。

霍克斯:Nightingale and Snowgoose had long since become habituated to Daiyu’s moody temperament:they were used to her unaccountable fits of depression, when she would sit, the picture of misery, in gloomy silence broken only by an occasional gusty sigh, and to her mysterious, perpetual weeping, that was occasioned by no observable cause.

杨宪益:Tzu-chuan and Hsueh-yen knew their young mistress’ways:She would often sit moodily frowning or sighing over nothing or, for no apparent reason, would give way to long spells of weeping. (许国烈, 1985:4-5)

原文本的主题是林黛玉“多愁善感”的秉性。受此主题影响下的词的衍生意义需反映主题的宏观命题结构。受后文语境制约和影响, “性情”一词的基本语义内涵在认知框架内因此发生相应的强化, 特别是在霍译中, 不但用了“moody temperament”, 而且用“unaccountable fits of depression”进行了语义强化。杨译中的“性情”被翻译成了“ways”, 避免了原文中词语概念意义的简单迁移, 而根据语境传达了语篇意义, 同样也是由于在语篇影响下产生的同化效果。

下面的例子选自史蒂文生的小说《金银岛》第十五章:

I was now, it seemed, cut off upon both sides;behind me the murderers, before me this lurking nondescript.

欣若:到了现在, 我的出路似乎从两面都截断了。我后面是那些杀人凶手, 我前面是这个隐藏的怪物。

荣如德:看来我现在是腹背受敌:我后面是一伙杀人凶手, 我前面又潜伏着不可名状的怪物。

张友松:这时候我似乎是两面都被切断了生路:背后有那些凶手, 前面有这个隐藏的怪物。 (许国烈, 1985:248-249)

“nondescript”的概念意义是“莫可名状的 (人或物) ”, 根据语境, 既然是一种危险, “nondescript”在三种译文中就被无一例外地翻译成了“怪物”, 形成语义的前后照应, 产生了最佳关联, 使其更加符合受众的认知体验, 从而达到交际的语篇效果。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第二十七章有这样的一段话:

Let her identity, her connection with yourself, be buried in oblivion:you are bound to impart them to no living being.Place her in safety and comfort:shelter her degradation with secrecy, and leave her.

李霁野:让她的本来面目, 她和你的关系, 都在忘却中埋葬掉:你势必不把这些向活人宣布。把她放在平安舒服的地方:把她的堕落隐匿住, 就离开她。

祝庆英:让她的身份, 她和你的关系都埋葬在忘却中吧;你不能把它们告诉任何活人。让她处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用保守秘密来掩盖她的堕落, 然后离开她。 (许国烈, 1985:380-381)

原文是小说男主人公罗切斯特向简诉说他已经疯狂的妻子给他带来的伤痛及其对此羞于示人的心理感受, 对原任妻子的深恶痛绝之情溢于言表。有鉴于此, 译者应深刻体会原文的深刻内涵, 把握源语的情境和创作意图, 在深层命题语义结构中进行推演、扩展和选择的化境因素, 在微观层次制约词句的产生, 形成照应性语义关系。李译中将“identity”翻译成“本来面目”要好于祝译中的“身份”, 而其它几个地方就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通过以上分析此可以看出, 语义同化在恰当语义迁移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译语读者的认知方向和认知体验产生必要的限制, 从而形成语义的协调、照应和衔接, 为恰当翻译打通了一条重要途径。

四、结语

本文所涉及的语义同化并非翻译研究中常见的“归化”或“本土化”, 而是指在翻译过程中, 受相邻的词和主题倾向性社会文化语境制约, 考虑到译语读者的认知需要, 在一定范围内发生的与临近词语的语义相似性或范畴同一性。同化是为在译语读者中产生最佳关联语义而产生的, 能充分挖掘符合源语作者的创作意图, 使译者在进行“创造性背叛”时在语义迁移上做到有法可依, 从而实现和谐翻译和恰当翻译。

一般情况下, 好的译文反映了在主题倾向性制约下说话者的意图和情感, 从正面引导读者的认知指向, 并在某种程度上对这种语境照应性制约关系进行了强化或弱化或同化。本文依据主题倾向性社会文化语境的理论, 将语义同化的概念引入到翻译研究和实践中, 对于研究语义迁移甚至是有意偏移的认知基础和理据, 对于指导翻译实践, 保证译文的等效或对应, 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曾利沙.主题关联性社会文化语境与择义的理据性[J].中国翻译, 2005, (4) .

[2]曾利沙.论翻译的艺术创造性与客观制约性[J].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6, (2) :5-9.

[3]JONES, D.An Outline of English Phone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1976.

上一篇:剧场设计下一篇:高技术